北京卷为什么这么简单hifi这么简单的过去了

不是HIFI的HIFI,BOSE AE2简单评测【耳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31,411贴子:
不是HIFI的HIFI,BOSE AE2简单评测收藏
见路不走……
「天猫手机馆」-耳机大全品牌旗舰店直销,新品现货,品类齐全,售后无忧,正品低价服务优!网购手机,来「天猫手机馆」让人放心的手机商城.&&惠&&聚各款热卖机型!分期付款无压力!
首先声明,耳机不是我的,别人的,借来听听而已
见路不走……
见路不走……
我想买bose m2
不知道为什么吧里对这个的讨论比较少,可能是风气吧
见路不走……
再次可能博士的定位不是高保真耳机??????求高人解答
见路不走……
首先,外形: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个人觉得出街一点也不丑,挺好看的,觉得白色比黑色更好看一些,哈哈
见路不走……
其次,材料:塑料的,这个不是特别的喜欢,但是博士的塑料是磨砂和亮面相结合的,主体是磨砂的,周边是亮面的,个人觉得比较好看,但是头梁两边能看到耳机线,这一点不是很喜欢,
见路不走……
第三,佩戴:这个需要大书特书,毫不客气的说,这款耳机是我听过的耳机里面佩戴最舒服的耳机,耳罩会把你的耳朵完全包住,这个耳机不是主动降噪的,但是隔音效果绝对是一流的,带上它,全世界就剩下你了,
见路不走……
都没人看吗?等会儿更重头戏,音质,大家赏个脸呗
见路不走……
苏宁易购,智能穿戴穿行/智能家居/娱乐影音/电子教育,各类产品钜惠抢购!苏宁易购,品类全,折扣多,购物方便,,提供票据,极速物流,售后无忧,特色服务!
佩戴真心舒服啊
lz在学新概念?我是BOSE粉
手持qc25帮顶
最后说说声音吧,如果单纯的从声音的角度,一句话,如果你不是特别灵敏的资深烧友,哪这个耳机就不比其他的著名耳机品牌的1000以内的耳机声音有很大差距,首先说总体通透,没有那种闷闷的感觉,乐器的分离度对于我来说可以,人声比较显得空旷,类似有山谷回声的感觉,当然没有真实的情景那么好,不
高频没有那么的尖,但是有一些圆润,如果不是特别高音的女歌手,其他的可以应付自如,
见路不走……
bose很火 手持v35bd
中频说实话人声没有铁三角的那种很圆润的感觉,感觉人声没有那么的靠前,但是感觉这个距离比特别贴耳的声音好,人声的密度中等偏上,还可以
见路不走……
再说低频,低频的量不是很大,不多但是弹性比较好,没有去刻意的增强那种动词大慈的感觉
见路不走……
最后说说总体吧,总的来说三频比较均衡,没有像很多塞子一样为了讨好耳朵去刻意增加某一频段的密度,个人觉得挺好,
见路不走……
这款耳机的测试工具为添加外置声卡的笔记本电脑,测试曲目为宗次郎的陶笛曲子,石久让的动漫插曲,班得瑞轻音乐,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披头士的后期歌曲,逃跑计划,好妹妹乐队,以及老狼的麦克等民谣,
见路不走……
最后说说,个人感觉耳机更像是一个综合的艺术,不是你自己的声音好就可以了,前端,音源,环境,音乐类型,佩戴……这些综合在一起才会有好的耳机,才会让发烧友更加爱她,博士的人性化设计是诸多大的耳机厂商应该学习的,好了评测到此结束,关注的人不多,很失望,不过还是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
非常同意楼主耳机综合实力的观点,bose的耳机因为价格,所以被严重低估了,实际上bose深谙流行调音之道
感觉bose耳机的解析特别棒
听过qc15,觉得除了耐听之外没什么了。
这么好?那么问题来了,多少钱?
隔音太好出街危险
bose的很棒,也不缺时尚,头戴很舒服特别是冬天,隔音也是一流的(就是因为这个还被助动车撞过,所以戴这个耳机在路上走要小心~)并且里面的皮套售后是可以更换的(当然不是免费的官网好像有价格),我换过一副(老的被汗腐蚀了)我的耳机是第一代黑色的不能折叠的,是买箱子送耳塞我加了点钱送的头戴。 后来又去入了副鲨鱼鳍入耳运动款的,需要特别说下的是这款耳机的牢度是很强劲的,以前运动的时候听,也不会有松动掉落。 个人觉得BOSE的耳机比较适合入门,当然是入HIFI的门,而不是耳机的门,我是这么定义的。
BOSE的售后也是很好的,去换的皮套由于被汗腐蚀上面的皮都掉了耳机里面全是碎屑,人家售后换出来帮我里面打扫的非常干净感觉完全拿到的一个新的机器。就在我等耳机的时候有幸看到师傅检测别人带来的读碟机还和他交流了几句态度非常好。
登录百度帐号服务店促销信息
360汽车网,中国汽车后市场专业门户网站;乐享车生活,由此精彩!
网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内容,请告知进行删除
广州香樟树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360汽车网&&更换背景色:
主题帖子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3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60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3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60 积分
有幸被选为邀请嘉宾。12月30日上午和29日晚都有机会提前听了 HE1000耳机的原配耳放EF1000。29日主要用了头领旧的功放推HE1000.30日用原配EF1000推。各对比了大奥几首首歌。《加州旅馆》《渡口》还有若干纯音乐,有弦乐,交响乐,鼓乐。
凭心而论,901+底座+HE1000耳机的原配耳放EF1000比大奥套装+4万元的CD机好听。
大奥套装体验出声场宽阔,自然宽松,整体给人感觉空灵。佩戴轻盈。缺点是低音下沉不尽情,量感不足。喜欢听感轻松的朋友会很喜欢。
HE1000耳机的原配耳放EF1000声场比大奥更宽,更富华丽感。也是自然宽松,堂音华丽,整体给人感觉大气,更有感染力(非音染)。佩戴略比大奥重。三频比大奥更具细节,形体感,量感,刻画力度很够恨过瘾。低频下沉有深度,有质量。量感比大奥好很多了!主要低频比大奥拉开不少分数。可以适应更多要求表现力感染力低频力度的音乐。
(134.95 KB, 下载次数: 565)
21:14 上传
(145.01 KB, 下载次数: 488)
21:14 上传
(121.52 KB, 下载次数: 435)
21:14 上传
(115.54 KB, 下载次数: 459)
21:14 上传
(111.58 KB, 下载次数: 402)
21:14 上传
(157.74 KB, 下载次数: 467)
21:14 上传
(135.9 KB, 下载次数: 471)
21:14 上传
(110.64 KB, 下载次数: 401)
21:14 上传
(116.08 KB, 下载次数: 405)
21:14 上传
(160.9 KB, 下载次数: 482)
21:14 上传
(134.24 KB, 下载次数: 456)
21:14 上传
(128.98 KB, 下载次数: 386)
21:15 上传
(133.22 KB, 下载次数: 320)
21:15 上传
(125.7 KB, 下载次数: 323)
21:15 上传
(129.36 KB, 下载次数: 387)
21:15 上传
(138.24 KB, 下载次数: 389)
21:15 上传
(124.05 KB, 下载次数: 197)
21:15 上传
(136.43 KB, 下载次数: 452)
21:15 上传
(122.39 KB, 下载次数: 451)
21:15 上传
(120.1 KB, 下载次数: 326)
21:15 上传
(158.5 KB, 下载次数: 529)
21:15 上传
主题帖子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支持。。。
不过从Lz帖子看,,,意味不纯啊
主题帖子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3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60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3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60 积分
支持。。。
不过从Lz帖子看,,,意味不纯啊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1 积分
靠,等试听大奥和HE1000排了一个半小时愣是没排上,前面那群B人就是懒着不走,官方也没个管时间的,晚上还要赶火车只好先回了,大老远来一趟容易吗我!!
主题帖子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0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494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0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4943 积分
羡慕你们啊,我直接跟烧友讨论随身了,卡卡西大神,你拍的模特不错,我当时也在拍,拿着索尼a7,可惜没有长焦和闪光。。。
主题帖子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3 积分
靠,等试听大奥和HE1000排了一个半小时愣是没排上,前面那群B人就是懒着不走,官方也没个管时间的,晚上还 ...
官方在现场的管理给人感觉很混乱……我主要听901S和HE400i了,HE1000和大奥都没听多长时间。
主题帖子积分
好大的家伙,我说的是二房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0 积分
这个旗舰多少钱呢?另外我觉得它好大啊
主题帖子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8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83110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8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83110 积分
这个旗舰多少钱呢?另外我觉得它好大啊
好像不贵(与大奥比),就一万多吧?
“大”有道理
主题帖子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4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655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4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6554 积分
看来很诱人 的啊吧
主题帖子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4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655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4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6554 积分
看来很诱人 的啊吧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0 积分
好像不贵(与大奥比),就一万多吧?
“大”有道理
一万多!我觉得太贵了,这个价位毫不犹豫LCD3。我是希望它能维持HE6的定价,不过米饭反复强调国货也可以卖高价,估计不可能了。。。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0 积分
这个外观值得商榷啊,我建议换成高密度金属网罩,现在这个样子就是电蚊拍。。。头梁的钢条建议涂成暗色,否则觉得很奇怪,很突兀
主题帖子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8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83110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8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83110 积分
一万多!我觉得太贵了,这个价位毫不犹豫LCD3。我是希望它能维持HE6的定价,不过米饭反复强调国货也可以 ...
既然现场是与大奥放一起比,价格应该要远大于HE6,还有那个相配的EF1000价格应该也是远远高于EF6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0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0 积分
既然现场是与大奥放一起比,价格应该要远大于HE6,还有那个相配的EF1000价格应该也是远远高于EF6
摆出一台大奥就要加钱??这不是定价的理由吧,560不也是与大奥一起听的嘛,话说HM近来的发布会不是都有大奥的嘛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 积分
根据HIFIMAN美国部门工作人员亲口告诉我,价钱是$3000.(美元三千)!!!
版块推荐产品推荐
照片获选有大奖!
作品征集中
客户服务电话客服QQ:
400-003-8566
HIFIMAN Corporation查看: 39613|回复: 148
PCHIFI搭配-入门、初烧区别发烧,用图说话,亨受生活.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2:41签到天数: 15 天[LV.4]偶尔看看III
本帖最后由 edison2460 于
00:02 编辑
& && &电脑是最好、最简单的数字转盘,CD机,用图说话,亨受生活勿折腾.
& && &有幸加入捌零音乐论坛,看了很多坛友文章受益良多,想写下我PC-HIFI漫漫路,期间曲折不少,也眀白什么是PCHIFI,可能理解不一样,勿喷.....只是交流下,也给想搞一套电脑PCHIFI人参考。
& && &本人认为PCHIFI不是烧友,烧友免看漂过(老发烧40度烧友首先得金耳朵,在家分离出一间听音室独占,器材五十万以上,宁肯少吃老婆闹离婚也要买上万线材,发现好cd没吃饭也要买,动手能力强,听人声时专听换气音、牙齿音,听音乐听背景风声、水声、鸟飞声、青蛙叫声、非常专注有几声、在第几秒有。反正希奇古怪不是大众人能听之声。本人到朋友听音室30分钟后必逃)体温温度为36.2--37.3度正常人继续看。
& &&&PCHIFI就是突方便、简单、声音好听(不难听就行),同时看电影、连续剧、电视、QQ聊天等等,不是CD机、数字转盘可以代替的,相反电脑的全能全面代替它们。所以想搞PCHIFI,勿乱花钱。简单、实用、好听就六个字。边写边编辑上图,完整写完得花几天。
& & 一; 只要用一体机电脑,一体机电脑解决电源,风扇,硬盘台式机毛病的影响,简单+个Foobar2000中文版+个外置CD,就是最简单的PC-HIFI。最好数字转盘,CD机,(没有电流声),好用好听。
& & 二:好的音源—CD片最好(理由你懂的),我们是PC-HIFI人听首喜欢歌还要放CD碟麻烦,我是把CD直接用Foobar2000中文版抓进电脑,把没喜欢歌删掉,在论坛下音质好的歌难听删掉,注意很多好称母带一首歌上G(如:文件名 : [原声母带]成龙&金喜善《无尽的爱》WAV-192KHZ-64bit(Precise).wav采样率 : 192000 Hz,采样比特 : 64比特率 : 24576 kbps,文件大小 : 844 MB (885 924 038 字节),为什么更难听,原因是人为的,也就是用张普通CD转码,想下本来30M转成844 MB,能好听。只要放难听删掉,好听留下,慢慢的质优音源我们就有了很多.我会把我所有用的设备性能体会,和购买退换原因写下来。
& &三;数字转盘是多余东东,首先搞明白它比电脑强了那点,比较完没有强项,甚至还有很多问题,那我为什么要用它,当你想买时问下自己。有人鼓吹数字转盘比电脑音质好,请问数字转盘能出声音吗?不能,那你接什么?好你说接某某在接某某,音质扛扛的。同意,我用的电脑同样接你数字转盘所接的东东,一样音源音质同样优秀,甚至超过数字转盘。PC-HIFI、PC-HIFI、首先是电脑,然后才HIFI
& && && &&& PCHIFI&&
& && &&&PCHIFI是英语Personal Computer High Fidelity的缩写,直译为“个人电脑高保真”,具体含义为“个人电脑高保真音响系统”&&
中文名CHIFI& & 外文名ersonal Computer High Fidelity& & 别& & 称:个人电脑高保真& &&&含& & 义:个人电脑高保真音响系统
推& & 出:日& && &比& & 较:音源发生了变化
1系统:组建一套优异的PC-HIFI系统,便成为很多烧友的谈论的焦点。PCHIFI,其实简单看来就是解决一个音源问题。要有一个好的音源,CD机当然是个很好的选择,但是涉及到PCHIFI,这里首先排除了它。
那么取而代之的可选方案就是:
● 选购一块好的独立声卡
● 主板自带SPDIF接口+DAC
● 一般独立声卡+DAC
● USB转SPDIF接口+DAC(笔记本)
● DVD(用其转盘)+DAC
● 专业转盘+DAC
对于PCHIFI来讲,方案有前面四种。可以买一款好的数字声卡,如AP192,这款声卡的素质还是很高的,可以借鉴。
对于选用独立声卡数字输出接DAC还是直接板载SPDIF接DAC,还是用一块独立声卡比较好一些,电脑的数据读取,虽然对于0、1是不会产生错误(就算是错了可以重读,来校错),但数字失真还是存在的,所以需要有高质量的数字声卡,以减少数字失真(jitter)。
对于笔记本如果没有SPDIF接口,可以买一个好一点的USB转SPDIF接口,也可以买个外置声卡(当然外置声卡中也良莠不齐)。
2大事记:● 日,飞利浦和索尼公司联合推出CD,拉开了数字化时代序幕。HIFI装备也发生了重大变化,CD机、转盘、解码器逐渐取代了以前的老留声机、磁带机。
● 1984年,英国的Adlib Audio推出了第一款魔奇声卡,这款声卡的出现让PC拥有了真正的发声能力,不再是PC喇叭滴滴答答的声音。比起现有声卡,这块魔奇声卡不但音质上还是功能上,都差距很大,仅仅FM音质的合成音乐的能力,不能处理数字音频信号,甚至双声道都实现不了,它的出现是个里程碑。
● 1989年,新加坡创新Creative公司推出了一款SoundBlaster声卡,声卡史掀开了新的一页。SoundBlaster拥有8bit的采样大小和单声道模拟输出能力,在我们今天看来这是多么的不值得一提,但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一步,花了5年。此时的CD唱机、解码器技术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
● 1992年,创新推出Sound Blaster 16,这是第一款拥有16位采样大小和44.1kHz的采样速率的声卡,支持立体声模拟输出,声卡的音质获得飞跃式的发展,理论上可以达到CD一样的回放效果。但实际效果还相差甚远。尽管音质不够理想,但已经具备实用性,Sound Blaster 16的出现,带来了一个十分积极的作用,就是极大的刺激了多媒体音箱行业的发展,国内著名的多媒体音箱厂商,几乎都是在这之后蓬勃发展起来的。在当时,Sound Blaster 16的售价惊人。直到1996年,Sound Blaster 16的兼容声卡还以“真16位”作为卖点。
● 1995年,创新推出AWE32系列。1996年,创新推出AWE64系列,其中Sound Blaster AWE64 Gold,吸引了发烧友的目光,这款声卡把声卡的音质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家对如何在电脑上实现HiFi级的效果的讨论骤然升温,PCHIFI这个概念大概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形成的。
与此同时,国内的多媒体音箱开始出现著名品牌,典型的例如轻骑兵。1996年,后来在中国有着重大影响力的漫步者诞生。这些厂商,都为多媒体音箱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厂商在发展初期,都重点发展木质2.0音箱,成系列成规模的发展,结果,木质立体声多媒体音箱逐渐成了很具中国特色的产品类型,你几乎看不到哪个洋品牌旗下有这类产品。
随着Windows95的普及,音频应用变得普及而频繁,ISA明显的出现带宽不足的问题,PCI声卡登场了,PCI时代,最初最风光的是帝盟。
DIAMOND Monster Sound MX200是帝盟最用心的一款声卡。用料奢华,音质出色,不过红颜命薄,帝盟没多久就倒闭了,这款声卡仅仅有Windows95、98的驱动,失去应用价值。但即便如此,发烧友仍旧疯狂收藏这款声卡,它出色的音质表现,让PCHifi 的梦想变得清晰起来。如何让它在Windows2000/XP下工作,曾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 1998年,创新发布著名的基于Emu10k1芯片的Live!系列声卡,但这次创新并没有扮演音质推手的角色。这款声卡受限于intel AC'97规范约束,对音质做了相当大的妥协。虽然这款声卡非常适合游戏用途,但音乐发烧友并不买账。直接指出Live!的音质缺陷。
在AC'97规范中,有一个SRC(采样率转换)过程,这个过程会严重降低音质。最初intel设计AC'97时,加入SRC过程是为了节省成本。这个SRC成了发烧友眼中的天敌,到后来,标榜自己是发烧声卡的,一定是可以绕开SRC的品种。
● 1999年,漫步者发布了R1900T立体声音箱,这款音箱对后来的2.0音箱格局影响巨大,它的音质在当时算得上是出类拔萃,但离HiFi还差太远,它的意义在于,R1900T培养了一大批潜在的发烧友。
● 2000年,知名HIFI厂商惠威涉足多媒体音箱领域,发布了M200立体声音箱,这如同晴天霹雳,在发烧友圈中炸开了锅,M200将多媒体音箱的音质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虽然离HIFI还很远,但至少又近了一步。M200的成功不在于它的音质有多好,而在于它的出现,直接开启了一个高档多媒体立体声音箱市场,这个市场同样也是很具有中国特色的。之后,惠威又发布了T200A多媒体音箱,再度成为公认的巅峰之作。惠威对PCHiFi的发展功不可没。
● 2001年,创新公司发布Sound Blaster Audigy,此时创新的竞争对手们几乎都奄奄一息,倒闭的倒闭,退出的退出。创新仍旧在使劲的发展声卡的运算能力和音效技术,对于音质则无暇顾及。在剿灭竞争对手的同时,创新也开始发现声卡并不怎么好卖了。Audigy成为创新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 2002年,威盛发布2款音频控制芯片:Envy24以及Envy24HT。Envy24系列没有遵循AC‘97规范,因此没有其他芯片恼人的SRC问题,音质相当出色。支持192kHz或者96kHz的采样速率以及24bit采样大小,这几款芯片获得专业厂商的支持,并推出了为数众多的民用声卡,这些声卡获得了发烧友的强烈关注。此时的声卡开始支持96kHz/24bit,在指标上,已经超越CD,这些都增加了大家对PCHIFI的关注程度。而创新,在这个领域逐渐也被边缘化。
● 2004年,国内最大的多媒体音箱厂商——漫步者发布了一款重量级的产品——S2000,这款产品采用了发烧的思路设计,集成了解码器,这在当时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S2000的出现,将高档多媒体音箱的硬件配置提到了一个更高的角度。由于漫步者的市场地位显赫,S2000的发布具有明显的市场带领作用,随后几年,漫步者的竞争对手先后都发布了售价超过1000元的多媒体立体声音箱。对于这些大厂而言,PCHIFI并不是市场目标,更重要的是树立形象,但由于这些大厂对市场的影响十分巨大,这些市场行为,实质上还是推动了PCHIFI的发展。
也就是2004年前后,硬盘市场发生重大的变化,80G-160G的产品成为市场主流。它对PCHifi的影响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MP3,改由存储APE、FLAC等无损编码的音乐,网络上能找到的无损编码的音乐资源也越来越多,无损音乐的普及速度在加速,这些音乐让这些用户对器材的要求也与日俱增。
● 2005年,乐之邦在USB声卡领域建树颇丰,他们设计出了最小的商品化USB声卡——玲珑II。这款声卡针对笔记本用户设计,主打音质,可以视作是在笔记本上实现PCHifi的一种尝试,虽然音质还达不到Hifi的层次,但已经实实在在的在笔记本上实现了更好一些的音质了。
● 2008年,节奏坦克发布Hifier Serenade 小夜曲立体声声卡。这款声卡完全采用了Soomal的架构设计,抛弃了所有输入功能,仅仅保留了一组左右声道独立输出的RCA插座、耳机放大输出以及一组同轴和一组光纤的S/PDIF输出。这是市场第一次出现明确为音乐欣赏服务的声卡,摒弃所有对音乐欣赏而言都无用的功能,把成本投入到能提高音质的部分去,这款声卡获得了广泛关注。
● 2009年,乐之邦发布Monitor 01 US 声卡,这又是一款深受Soomal的架构设计影响的声卡,极端化的设计,抛弃所有输入功能,仅仅保留一组左右声道独立输出的RCA插座、耳机放大输出和S/PDIF光纤输出。这款产品采用了乐之邦自行开发的芯片算法,针对USB声卡的瓶颈做出解决方案,因此这款声卡相对以往的USB声卡获得了极大的音质提升。这款产品还有一款姐妹产品——Monitor 01 US USD,连模拟输出都省略了,仅保留同轴输出。
3区别C HIFI相对于传统HIFI,主要是音源发生了变化,传统HIFI音源媒介主要有黑胶盘、CD等,借助CD机,唱片机来播放,而PC HIFI的音源主要是一些无损文件,比如FLAC、WAV等。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获取高规格无损音频文件更加便捷,文件存储更加方便安全,因此PC HIFI已经成为HIFI发展的新趋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字转盘(HIFI器材)pk电脑(为了证明在120楼配了世纪格雷的数字转盘,对比)
& && & HIFI器材中数字转盘播放器简称“数字转盘”。名字来源于CD转盘的类比,也需要外接DAC之类的解码器才能成为完整的音源。而与数字转盘相似的(独立)数字播放器是有模拟输出的,为了方便区分,称其为“数字转盘”。
& && &&&早期数字转盘仅支持SD卡,后来的产品可以不仅支持U盘,还支持SATA硬盘、USB 3.0。
& && &&&最常见的数字音频格式为红皮书规定的16bit / 44.1Khz,而当代数字音频格式普遍支持到24bit /192Khz(电脑支持最高音频格式),为了适应这其中的种种规格,正规的数字转盘会采用两颗时钟源来对应44.1和48整数倍的频率。有些产品为了提高数字信号的处理精准度采用FPGA来实现I2S流的输出。
& && &&&文件支持上,支持苹果AIFF、微软WAV都有,无损压缩中,Xiph multimedia portfolio(音频组织)的组成部分的FLAC在国际上支持较好,而同样开源的APE需执行占用系统更高频率和更大数据处理量的浮点运算,可能只在国产数字转盘支持。发烧友关心的CUE也得到了不少产品的支持
& && &以享声D100PRO数字转盘为例(坛里有坛友用),规格如下:纯数字转盘机,无模拟音频输出,只有数字接口,需要外接解码器,新固件支持 SACD ISO ,DSD, ALAC 直播功能(电脑支持所有音频格式)。
SD*1& & & &&&理论最大支持2TB,实测支持128GB,支持FAT,与NTFS文件系统。
USB*2& & & & 每个USB接口支持 3TB硬盘,每个分区最大支持2TB,支持常见各种分区系统(MBR,GPT),支持USB1.1,USB2.0,USB3.0接口硬盘, 支持FAT,NTFS文件系统。
网络*1& & & &&&100Mbps全双工,支持基于samba的网络播放以及基于DLNA,UPNP的网络控制与管理。
BNC时钟输入*2 (仅限豪华版)& & & & 支持 22.5792MHZ, 24.576MHZ &=3.3V常见各类高品质时钟输入(sine,cut sine, coms等)
电源& & & & 220/110V (豪华版仅支持 220V)
输出接口& & & & 说明
RCA同轴& & & & 0.5V p-p,24bit 192khz
BNC (75欧)同轴& & & & 0.5V p-p, 24bit,192khz&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ES (110欧) 平衡& & & & 5V,24bit 192khz
光纤& & & & 24bit, 96khz
IIS接口& & & & 带缓冲输出5 V IIS+Master clock, 32bit,192khz
FLAC(24bit, 192khz),支持32bit integer格式
&&APE (24bit, 48khz), 支持&&32bit integer格式
&&WAV (24bit,192khz), 支持 32bit integer格式
&&MP3 (16bit,44.1khz) 常见码率
&&DSD(后续升级固件支持)
通过网下下载CD原盘-&数字转盘-&解码-&回放
通过网下下载CD原盘-&刻录成CD--&CD转盘-&解码-&回放 有意义吗?
电脑全功能性、易用性胜出待续
& && & 用电脑听歌有几年了,刚开始简单+个Foobar2000中文版,听得不错,后来感觉加个音箱会更好听,于是网上查找刚好漫步者 2.0音箱 S2000 黑色上市不久反映良好,加上厂家枪手吹,买了,回来一听还真不一样,光纤输入、RAC输入(电脑只有这两样输出),那玩得高兴阿,音质杠杠的,听歌看大片爽阿,听到耳朵流油。
& && &四;CD机同样是多余的,碟片一样,电脑也有光驱,你CD机接什么设备我同样电脑接什么设备音质还是一样。不信自己对比试下。拿你两万CD机接漫步者 2.0音箱 S2000 对比,或者拿电脑接十万设备对比,同样设备同样音源声音一样。勿鸡蛋阿。那为什么大家都说CD机音质好,主要还是音源,烧友买张CD都几十、几百一张。如果把他们CD片用Foobar2000抓下,同样我们也有好音源.
& && && && && & CD机:CD机实际上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说的CD播放器,也有人把它称之为激光唱机或是镭射唱机。它是一种用微电脑控制的智能化高保真立体声音响设备,采用了先进的激光技术、数码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各种新型元器件,具有高密度记录、放音时间长(达60~75分钟)、操作简便、选曲快速等优点。它能逼真地重放录制的内容,层次分明,有临场感。其音响技术指标很高,动态范围大,频响宽度达5~20000Hz,失真度小到0.003%。目前CD播放器已经是非常普遍的音响播放设备了,根据它的外形可以分为台式和便携式两种。最出名便携式cd机有索尼,松下等。
& && && &&&到此:静音电脑+优质音源+优质播放软件+功放+音箱,构成了简单PC-HIFI。电脑-HIFI人是自由享受生活方式享受音乐的人,不是被音乐、音乐设备折磨的人。
待续...13楼续
& && && && && &&&
& &&&这里我想专门为“解码器”写一篇,谈谈我认为一些基础的东西,和一些最常见的错误认识。
其实从头说,发烧友常说的“解码器”是一个错误的称呼。正确的称呼应该是“数模转换器”。英文是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缩写形式为DAC。这里没有“解码”的概念,而是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所谓“解码器”,AV中用到的杜比环绕声解码,那个是解码,但DAC这个概念是“转换”,并非解码。不过,用解码器这个词来表示DAC,长期以来已经约定俗成了,所以大家理解就可。
由于当今是数码音频的时代,所以事实上我们生活中用得到的所有“声音重播”,全部都是数字式的,也就是说本质都是用0和1组成的二进制数字信号来表示音频。手机、电脑、电脑声卡、电视机(基本都实现了全数字化)、随身听、录音笔,我们用得到的声音重播和录音设备,都是数字音频,没有模拟音频。事实上现在除了发烧友外,普通人士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模拟音频设备、模拟音频媒体了。磁带、黑胶唱片、磁带录音机、黑胶唱盘,那些模拟音频的载体和设备,都已经进入博物馆了,和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什么交集了。
在这个数码音频绝对主流的年代里,所有的声音录制和播放设备,里面都有一个部分、一个芯片、一块电路,是做“数字模拟转换”这个功能的。也就是必须把0和1二进制信号表示的数字式音频信号(Digital),转换为模拟式的电信号(Analog)。什么是模拟式的电信号呢?它和数字音频信号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呢?一句话解释就是,模拟式音频信号,是连续变化的电信号,用波形表示的话是一个圆滑的波形。数字式音频信号则只有0和1两种状态,非黑即白,没有中间状态。从电信号的角度来看,数字音频信号是一系列的脉冲信号,而模拟式音频信号是频率和强度都在不断变化的、非脉冲型的信号。
我们如果观察黑胶唱片的表面,用放大镜去看,就可以看到声音留下的实际“波纹”。声音的本质是振动,把声音的振动记录下来,就是一系列的波形。声音从其本质来说,是“模拟”的,爱迪生最初发明的留声机和保存声音的腊筒,其原理都是直接记录声音的波形,从爱迪生时代开始,到后来的磁带、LP黑胶唱片,都是模拟音频的时代。模拟音频为什么后来被数字式音频取代了?根本原因是模拟音频的录音、复制和重播,存在很严重的缺陷——所有的模拟录音载体,都有底噪,而且每一次的复制和编辑都会引入新的噪声、新的失真。连每一次播放都会造成磨损。一份模拟录音“母带”在经过多次复制和编辑后,底噪就会变得很大。我的大学时代是卡式磁带盛行的年代,那时过来的人,都知道磁带每复制一次,音质就明显劣化一次,当时有“儿子带”和“孙子带”之称,专门卖磁带给乐迷的专业“拷兄”,手头即便握有原版磁带,也不会用原版磁带来复制的,而是会先复制一份“儿子带”,再用儿子带复制出孙子带,卖给乐迷。为什么?因为原版磁带每播放一次,音质也会损失一次,反复播放几百次后,高频响应就会明显劣化了。乐迷们可以买到的“孙子带”,其音质比起原版磁带来,已经明显劣化了,但当时的乐迷们,只能听这样的东西。这就是模拟音频时代的痛苦了。
数字音频时代一来,人们发现,数字式音频由于是建筑在0和1组成的二进制信号之上,所以复制是无损失的,只要确保数据不错,复制无数次,音质也不会有劣化。数字式录音机、CD唱机,本身都底噪极其轻微,所以数字式音频很容易做到90分贝以上的高信噪比,一举解决了困扰了人们几十年之久的噪声问题。由于CD光头的非接触式设计,播放过程也是毫无损耗的。所以八十年代开始,以CD为载体的数字音频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且很快取代了模拟音频载体和播放设备。当然现在又有不少发烧友在怀念黑胶唱片等模拟载体,认为它们声音柔和、温暖、有“模拟味”等等,这其中有“作”的成分,有腻味了数字音频想寻找不同之物的心理。在当初,数字音频取代模拟音频,非常正常、顺理成章,毫无任何冤枉或勉强的成分。从大局来看,数字式音频虽然不象模拟音频那么“自然”(声波振动的本质是模拟的波形),但数字音频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完全应该取代模拟音频。
既然数字音频如此好,为什么还需要一个“数模转换器”去把数字音频转换为模拟信号呢?关键是,在音响系统的三大件里,放大器和喇叭这两个环节,仍只能处理模拟音频信号。不管前面怎么搞,要让我们的耳朵的听到声音,喇叭还必须接受模拟电信号、按模拟电信号来发出振动。如果给喇叭一系列0和1组成的脉冲数字信号,那喇叭只能发出无数杂音。所以放大器这个环节,本质是接受模拟信号,加以放大,使得信号强度达到足够驱动喇叭的程度。喇叭的环节(包括耳机),同样彻底是“模拟式”的,只能接受模拟式的音频信号,才能发出有意义的声音。
所以,音源必须输出模拟音频信号去给放大器。它不能输出数字式的信号去给放大器和喇叭。所以,我们虽然身处数字音频时代,音乐在大多数的时候都以数字式的方式录制、编辑、出版、流传、保存,但是当我们播放音乐的时候,播放设备(音源)必须输出模拟式的信号,这样我们才能欣赏音乐。也就是说,整个录制和重播的流程是这样的——原始的音乐声音(模拟式的声波)- 话筒录制(模拟方式的电声转换,声波变成连续的模拟电信号) - 被数字录音机记录下来(在这个环节模拟电信号被转换为数字信号)- 编辑、出版(数字方式)- 重播 - DAC数模转换(转换回模拟音频信号) - 放大器(模拟方式) - 喇叭/耳机(模拟式的声波)。
所以,我们就知道,在所有的能播放数字音频的设备里,从手机、电脑、电脑声卡到电视机、随身听、蓝光机,所有这些设备,里面都有一个部分、一个线路、一个芯片,是做“数模转换”(DAC)这个活儿的,把数字式音频转换为模拟式的电信号输出。发烧友所说的“解码器”或者说DAC,只不过是因为发烧友很注重这个部分,认为这个部分对音质影响很大,所以选择了装入独立机壳的、功能单一的“解码器”产品。
发烧友们所玩的“解码器”或者说“数模转换器”或者说DAC,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音源类设备。它属于典型的、功能单一、音质至上的设备。从功能性看,可以说它只有一项功能——把输入的数字式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但就这一项功能,不同档次的解码器,做得完全不同,而且风格各异。解码器是目前发烧友所玩的音源设备里档次高度丰富、品牌空前多样的产品。价格从几百块到几十万元,有点名气的品牌至少上百个。
所有的解码器,看它的背面,都可以看到两组接口。一组是数字输入口(Digital Inputs),一组是模拟输出口(Analog Outputs)。来自数字源的数字信号,从解码器的数字输入口送进去,在工作时,就从模拟输出口输出信号,接到后面的放大器环节,或者有源音箱。
数字输入口,最常见的是四种形式——光纤(Optical)、同轴(Coax)、AES/EBU、USB。其中光纤口一般都是所谓Toslink,有3.5毫米圆孔和方口两种(彼此可以转换),台机一般都是方口,随身设备很多使用3.5毫米圆孔。同轴口有RCA式和BNC式两种(家里的有线电视线缆一般就是BNC口,看看有线电视的接口就知道什么是BNC了),因此同轴线也有RCA头和BNC头两种。其实BNC同轴口是有优势的,但大多数器材仍是只装备了RCA式的同轴口。RCA式的同轴口由于和单端模拟口长得完全一样,有些初烧会混淆,其实只需看一点:模拟RCA口必然是一对的,分左右(标着L和R),而数字同轴口,只有一个RCA口,不分左右。
AES/EBU俗称“平衡数字口”,是一种三针的平衡卡农口,在专业器材上运用非常多,因为它具有长距离传输抗干扰的优点,但是在家用设备上则很少见。不过假如用家的设备可以通过AES/EBU来连接,这还是一种值得优先考虑的连接方式。USB口,是近年来得到普及的一个数字口,毕竟现在很多人买回解码器后,就是通过USB线连到电脑听音。通过USB口和电脑交换数据的方式,也从早期的Adaptive Mode(自适应模式)发展到现在广泛盛行的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Mode)。在这个模式下,解码器的内置时钟成为主导,降低了前端电脑对声音的影响程度。
假如是没有USB输入端的解码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老式的解码器,一种是很高级的解码器——需要连接电脑,那么可以通过一种叫“USB界面”的产品来连接。电脑USB口接到“USB界面”,USB界面再通过同轴或AES/EBU口接到解码器。我以前专门介绍过这种东西,可以参看一些旧文。
解码器的模拟输出口,就两种:单端的RCA输出,和平衡方式的XLR输出。如果是随身型的微型解码器,那么可能会装载3.5毫米的模拟输出口。 3.5毫米的孔,可以做成耳机输出、可以做成光纤口、可以做成模拟输入或输出口,由于其体积小不占地方,在随身类器材身上非常多见。
下面是AURALiC Vega解码器的背部,它的接口十分齐全,前面提到的数字和模拟接口都有了,大家自己认一认吧。
有少数比较高档的解码器,除了这些常规的数字输入、模拟输出口外,有一种“时钟接口”,通常采用BNC端子,这里也提一下。
所有的解码器里面,所有的数字音频设备里面,都有一个部件叫“时钟”。其形式可以是独立的一块晶振,可以集成在芯片里,但起的作用是一样的,它决定整个设备工作时的“时间基础”。我们知道数字音频的原理,是按44.1k赫兹(CD规格),或更高频率(如96k赫兹),对连续变化中的模拟信号进行“取样”(Sampling),得到一系列的值,重播音乐的时候,则必须依照这个取样频率,对模拟信号进行重建。在这个过程中,取样和重建的频率精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重建之后的模拟信号是否准确。因此解码器内的“时钟”其精度会显著地影响声音。现在很多中高档解码器都使用了高精度的晶振。比如前面提到的Vega解码器,就使用了所谓“飞秒时钟”,其具有飞秒级精度、极低jitter的特性,带来了很高的声音品质。
然而另外有一种独立的高级产品,叫做“独立时钟”,代表作品是日本Esoteric的制品,包括目前全球最贵的售价达人民币10万元的G-0Rb超级时钟。Rb是金属元素铷的缩写,这种时钟用到了天文台级的铷原子时钟模块,配合精心设计的电源、机壳、避震、周边电路,可以做到音频设备里最低的jitter。这种独立时钟设备,就是通过BNC端子的数字同轴线,与具有时钟接口的解码器相连的。连接后,独立时钟的信号就取代解码器内置的时钟,由此解码器可以依据更高精度、更低jitter的时钟来工作。如果数字源、解码器都具有时钟输入接口,那么可以都接入同一台独立时钟,由它来同步整个音源系统,达到最佳的效果。当然,这样都必然是很高级的系统了,一般的中档以下系统无法用到。不过价格较便宜的独立时钟也是有的,比如意大利M2Tech就有一款很小巧的时钟产品EVO Clock,在圈内有一定知名度(下图)。
关于“解码器”,有一些非常常见的错误认识,我觉得是有必要澄清的,这里举最经典的几个例子,稍微解释一下。
1)解码芯片决定论。很多初烧是这样判断解码器的:看使用什么解码芯片。如果用的是他们认为高档的芯片,比较贵的解码芯片,那么就认为解码器上档次;如果用的解码芯片不贵,那么就看死它了。事实上现在主流的解码芯片并不多,比如在用ESS 9018解码芯片的产品越来越多,厂家甚至还出了一个简装版的芯片供应给手机商,以使手机能达到更好的音质。近来使用日本AKM解码芯片的厂家也在增多。有些欧洲牌子则始终青睐Wolfson的解码芯片。但我们毫无理由说使用9018解码芯片的产品整体音质必然优于Wolfson。同样用9018芯片的解码器,声音的风格和档次也可以差别相当大。这个问题我也无意多解释了,看那篇文章就够了。解码器的声音品质和风格有多个决定因素,是一个系统工程,绝对不是一块芯片可以决定的。
2)解码器决定论。也就是“只要解码器好,前面可以不管”。这里的“前面”指的是给解码器提供数字信号的设备,或者叫“数字源”。可以是电脑声卡、可以是CD机或CD转盘,可以是随身听设备,可以是蓝光机,任何带数字输出口、能接到解码器的设备。这个误区由来已久,早在CD机盛行的时期,就有发烧友认为CD机只要接一个高档的解码器,就能轻松达到高级的声音品质。反正数字源只是提供0和1组成的二进制数字信号,保证不误码就行了!
这个理解是完全错误的。稍有经验的发烧友就会在玩器材时发觉,同一个解码器,当它接不同的数字源设备时,比如不同的电脑声卡、不同的CD转盘,出来的声音,可以差别很大。我试过用很好的解码器,前面接一个超烂的DVD机或低档的电脑声卡做数字源,结果出来的声音非常难听。把数字源换成一个素质不错的CD转盘,声音马上变得很好。不同品质的数字源,差别可以很大,可以有“生死之别”。我再说一次,稍有玩机经验的发烧友,很快就会注意到这一点。& &
问题的本质是,在CD转盘以光纤或同轴方式连接到解码器的时候,其数字信号的基础,是CD转盘的自身时钟,而不是解码器的时钟。解码器的时钟哪怕精度再高、档次再高,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做“修正”,而不可能去彻底取代掉前面数字源的时钟。当我们把一台很烂的DVD机接入一个高级的解码器,来自DVD机的数字信号,jitter会很大,进入解码器后,解码器虽然能在锁住信号后,在一定范围内对这个jitter很大的数字信号做一点正面的修正(依据解码器内部的高精度时钟),但它没法彻底改写前面DVD机的时钟,还得跟着那个很烂的时钟走,一边跟着、一边矫正一些。在这个系统里,最终进入解码芯片的数字信号的jitter,由DVD机的时钟,和解码器的时钟,在两个时钟共同决定,而且以DVD机的破时钟为主导。所以我们必须牢记一点,在数码音频流播放时,源头造成的问题(数字源设备差,很高的jitter),后面环节是没法彻底解决的。如果数字源出来的信号质量就已经不好,带有很高的jitter,那后面解码器再强大、解码器内的时钟精度再高,也是无能为力的。
不过有一种情况,解码器的时钟会起主导作用,那就是在USB异步技术传输时。现在大多数的解码器,其USB口都采用了所谓“异步传输技术”,在与电脑交换数据时,是以解码器的时钟为主导的。也就是说只要确保解码器素质高、内部时钟精度好,那么基本可以确保较好的音质,前面用什么电脑,不是太重要。当然也不是说一点不重要,举例来说,在电脑 - USB异步传输 - 解码器的架构中,USB线、电脑系统状况、电脑播放软件,仍会影响音质,但这些因素一般不会成为决定的因素。
前面所说的,我再以简单实用的语言复述一遍:如果数字源是以光纤、同轴方式连接解码器的,那么数字源的输出素质是很重要的,解码器再牛也无法单枪匹马决定音源的素质。一个很烂的数字源,足以摧毁再好的解码器。如果是电脑以USB异步传输的方式连接解码器,那么解码器本身的素质是最重要的,虽然仍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无论如何,从理念上说,解码器不是音源的唯一决定因素,不是说只要解码器牛,音源就必然牛;数字源、解码器、连接线,这几个因素都在起作用。
最后总结一下,总的来说,在这个数字音频时代,解码器仍是整个“音源”范畴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找到和拥有一个品质好、风格对胃口的解码器,对于发烧友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特别是流媒体播放(播放音轨),可以采用的形式有很多:电脑+USB解码、电脑声卡+解码、电脑+USB界面+解码、NAS+解码、独立式的播放器、独立式播放器+解码、随身听播放器+解码,等等。将来也许还会出现更多的流媒体播放形式。未来的hi-fi流媒体播放,我个人认为是一个多元化的趋势,不同人群依据习惯各玩各的,不会存在一个绝对主流的形式。但不管采取什么形式来播放,解码器终归是音源系统中的最重要环节。
五;组建一套优异的PC-HIFI系统:折腾、测试、对比设备
● 静音电脑
● 选购一块好的独立声卡
● 主板自带SPDIF接口+DAC
● 一般独立声卡+DAC
● USB转SPDIF接口+DAC
本次测试设备
主机;Apple ME087CH/A iMac 21.5英寸一体机)高速 I/O 传输技术,包括两个 Thunderbolt 端口、四个 USB 3 端口、音频输出-耳机放大输出(耳机转双莲花线)和光纤输出(用圆转方线)
声卡:1-(节奏坦克HiFier Fantasia 幻想曲),多年前的,只有外置主机
& && && &2-节奏坦克(TempoTec) 小夜曲USB 外置USB声卡,解码器,耳放三重功能,
& && && &3-乐之邦 Monitor 03USD 纯数字声卡 USB3.0供电外置声卡
& && && &4-内置集成声卡(Cirrus Logic CS4206B(AB 06)
解码器DAC:1-电脑直接解码--(或者幻想曲)-接功放
& && && && && &&&2-小夜曲USB--接功放
& && && && && &&&3-(世纪格雷9i-60s)、(世纪格雷5i-10s-用了十天换9I)
功放:雅马哈A-S700 HIFI功放、漫步者 2.0音箱 S2000
音箱:&&恵普维真一号超值版.、漫步者 2.0音箱 S2000
播放器:(HIMEDIA 海美迪Q10II 3D双核安卓高清可内置硬盘播放器-播放硬盘内音乐音质和电脑一样,家里有内置硬盘播放器试下)、(杰科 BDP-G4308 3D蓝光播放机播放硬盘内音乐音质和电脑一样-需外挂硬盘)、(外置光驱)
线材;1-机器自带普通音频线
& && && &2-光纤线:秋叶原光纤线.方转园、园转圆各一根,黄刀YK145数字光纤线 Toslink方口对圆3.5头音频线 支持Mac
& && && &3-秋叶原 Q-565A音频连接线 3.0米(迷你e族系列墨玉版3.5公对双莲花音频线
& && && &4-(秋叶原 数码同轴线 TB米)、(张扬 多股单晶铜OCC复合线芯 BNC TO BNC欧姆数码同轴线高级版)
& && && &5-张扬 2RCA to 2XLR-M信号线(高级版)莲花公转卡农公
& && && &6-张扬 双莲花头信号线(高级版) RCA to RCA 对接线 1米长,(普罗林克(prolink) PHF157-0100 Cinema HIFI 顶级OCC单晶铜双莲花音频线)
& && && &7-秋叶原 喇叭线 LB米,秋叶原 喇叭线 LB米
音源:正版 CD-(妙音唱片出独家爱唱&&甘雅丹&&DSD)、(边疆的泉水清又清&&古筝&&24Bit)在对比用Foobar2000中文版抓原声(默认抓采样比特 : 16-44.也后转高码24-96.32-96对比)
& &....待续......
六:搭配之对比 统一用 Foobar2000中文版播放软件
& &&&A方案电脑-内置集成声卡(Cirrus Logic CS4206B(AB 06)直接输出
1:光纤方口对圆3.5头音频线直接输出,或3.5公对双莲花音频线直接输出----漫步者 2.0音箱 S2000,3.5公对双莲花音频线直接输出胜出
2:光纤方口对圆3.5头音频线直接输出到世纪格雷9i-60s,或3.5公对双莲花音频线直接输出雅马哈A-S700 HIFI功放,音箱:&&恵普维真一号超值版,3.5公对双莲花音频线直接输出雅马哈A-S700 HIFI功放胜出
& & B方案电脑+节奏坦克(TempoTec) 小夜曲USB 外置USB声卡直接输出(对比方案A,B方案胜出)
1 :秋叶原 数码同轴线 TB米直接输出,或双莲花头信号线(高级版) RCA to RCA 对接线 1米长直接输出漫步者 2.0音箱 S2000,双莲花头信号线直接输出胜出
2秋叶原 数码同轴线 TB米直接输出到世纪格雷9i-60s-雅马哈A-S700 HIFI功放-音箱,或双莲花头信号线(高级版) RCA to RCA 对接线 1米长直接输出雅马哈A-S700 HIFI功放-音箱,分别不大,但比方案B1音质耳听明显提高
& & C方案电脑+乐之邦 Monitor 03USD 纯数字声卡 USB3.0供电外置声卡
1:秋叶原 数码同轴线 TB米直接输出漫步者 2.0音箱 S2000,音质对比B1差距不大,
2;多股单晶铜OCC复合线芯 BNC TO BNC欧姆数码同轴线高级版直接输出到世纪格雷9i-60s-雅马哈A-S700 HIFI功放-音箱,音质最好
& && && && &总结性价比最高是加块外置USB声卡直接输出-漫步者 2.0音箱 S2000。实际上我只需要加Monitor 03USD 纯数字声卡升级下就行,无聊折腾投资新增设备还真不划算,不上不下的还是入门级,效果提高不成正比,(有源音箱大部分带解码,漫步者 2.0音箱 S2000带功放和解码用多年很好,无聊折腾害人。)所以给要升级电脑-PIFI朋友参考。
(或直接USB声卡连接上优质有源箱),音质纯数字声卡最好,但要接解码器,成本高,提高音质性价比不高,另外(世纪格雷9i-60s)、(世纪格雷5i-10s)本质区别不大,实在不划算。
& && & 升级型:千元内在现有设备升级质优声卡。一种是外置功放音箱不帯解码的升级一块带解码声卡,如果外置功放音箱帯解码的升级一块 纯数字声卡。
& && &入门级1- 2万以 內 静音电脑+质优声卡+优质音源+优质播放软件+优质有源箱
& && &高级10万以上静音电脑+质优声卡+优质音源+优质播放软件+优质解码器+合适功放+合适音箱构成高级电脑-PIFI
有人看和对朋友有用在上图.....结束折腾...再见
补充个人认为家用三米内线材无需高价级线,正厂出和原机配线够用....对比区别不大
& &另转文章---解释光纤输出、同轴输出、RCA输出的区别?
俺就是一个菜鸟,不过喜欢到处转,发现有价值的东西都会保存下来,正确与否只能靠俺浅薄的知识来自行判断了。转帖党继续转帖:
同轴好还是光纤好?
刚回来一个老帖子,想想这个话题跟这个帖子倒是蛮相关的,也不记得以前有没有这些详细写过了,干脆贴过来吧。
同轴好还是光纤好?不是这么简单化的问题。简单答案是自己在自己的系统里听,同轴线要买好一点的,但天价同轴线是骗人的,光纤能通都是一样的,好不好看器材不看光纤。
对数字音频信号而言,传输中的问题主要是Jitter。所以其实是同轴与光纤哪个Jitter大的问题。
同轴线的最重要参数是特征阻抗,要求收发端和整根线材上的特征阻抗都尽量一致,尽可能避免高频信号在阻抗不一致的地方反射后产生Jitter。SPDIF规范的特征阻抗是75欧,所以特征阻抗全程稳定在75欧左右的同轴线,比劣质的同轴线好。当然前提是,两端器材的收发器的特征阻抗也是75欧。很多器材本身的特征阻抗不准,比如说如果你的器材太劣质特征阻抗做成了50欧,那么你用一根20年前电脑网络用的50欧同轴线,Jitter反而会更小,效果会比用最好的同轴数码线更好。
不过对于烧同轴线烧太猛的兄弟,我建议同轴线不用烧太过了。再烧的同轴音频线也好不到哪里去,一百万美金做的音频同轴线也不会是全程75欧的,除非你只用BNC头,不用RCA头,也不用BNC到RCA转换接头。只要用到RCA端口,就做不到75欧,BNC口可以的,可惜家用器材不用BNC头。
再说光纤吧,千万不要烧光纤,能通的都是一样的。光纤有两个重要参数,衰减和色散。最烂的光纤每公里衰减超不过1dB,但是一个接插头就有0.5dB的衰减。所以一根一公里长的劣质光纤带俩接头最多有2dB的衰减,他们对Jitter完全没有影响。色散则是对激光而言才有意义,几十公里之后会影响信号质量。我们的音频设备的光收发器根本就不是激光,本来就是杂色的,又只传几米,所以色散就根本不相干了。
那是不是光纤就完美了呢?是的,光纤做几米的传输时可以说是完美的,不过光收发器不是完美的。所以用光纤听,可能比同轴的Jitter少,也可能多,这取决于你的器材,跟光纤一点关系没有。如果用光纤,两端的器材都需要做光电转换,这个光电转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Jitter。
回到问题,光纤好还是同轴好,其实就是比同轴传输中产生的Jitter更大,还是光收发器产生的Jitter更大,你说这个问题能回答吗?不能的,谁知道你家的同轴线有多好,你家的光收发器又有多好?
有用的结论是两点:
1. 同轴线的质量影响Jitter,对音质有影响,所以好的同轴线是有意义的。所谓好的同轴线,就是特征阻抗尽可能全程稳定在75欧的线。再贵的线只要用了RCA头都不可能是全程75欧的,所以不要烧过头了,没有一根音频同轴线值得天价的。有那点钱财和精力去烧同轴线,不如把你器材背后的RCA插座拆了换成BNC的,比用一百万美金的同轴线强多了。
2. 光纤传音频不是完美的,收发器决定质量好坏,但是光纤只要能通都是一样的。鉴于数字音频的极短传输距离和极低带宽需求,很难找到一根光纤是不胜任的。今天的光纤,一般是用来在几十公里的距离传输几十Gbps到几百Gbps的信号的,最差的也能在几百米传输10G的,像数字音频这样在几米的距离上传输几个Mbps的信号,就是在千分之一的距离上传输千分之一的带宽,一百万分之一的质量要求,实在是不需要光纤有质量的。当然家用光纤一般是塑料的,但是也是足够了,没有比玻璃光纤差一百万倍,能通都一样的。
(170.22 KB, 下载次数: 3)
23:44 上传
Apple ME087CH/A iMac 21.5英寸一体机;一; 只要用一体机电脑,一体机电脑解决电源,风扇,硬盘台式机毛病 ...
删除了,有关外网址的联接。&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2:41签到天数: 15 天[LV.4]偶尔看看III
本帖最后由 edison2460 于
13:11 编辑
& && & 用电脑听歌有几年了,刚开始简单+个Foobar2000中文版,听得不错,后来感觉加个音箱会更好听,于是网上查找刚好漫步者 2.0音箱 S2000 黑色上市不久反映良好,加上厂家枪手吹,买了,回来一听还真不一样,光纤输入、RAC输入(电脑只有这两样输出),那玩得高兴阿,音质杠杠的,听歌看大片爽阿,听到耳朵流油。想看完整设备移歩这里,
& && &四;CD机同样是多余的,碟片一样,电脑也有光驱,你CD机接什么设备我同样电脑接什么设备音质还是一样。不信自己对比试下。拿你两万CD机接漫步者 2.0音箱 S2000 对比,或者拿电脑接十万设备对比,同样设备同样音源声音一样。勿鸡蛋阿。那为什么大家都说CD机音质好,主要还是音源,烧友买张CD都几十、几百一张。如果把他们CD片用Foobar2000抓下,同样我们也有好音源.
& && && && && & CD机:CD机实际上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说的CD播放器,也有人把它称之为激光唱机或是镭射唱机。它是一种用微电脑控制的智能化高保真立体声音响设备,采用了先进的激光技术、数码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各种新型元器件,具有高密度记录、放音时间长(达60~75分钟)、操作简便、选曲快速等优点。它能逼真地重放录制的内容,层次分明,有临场感。其音响技术指标很高,动态范围大,频响宽度达5~20000Hz,失真度小到0.003%。目前CD播放器已经是非常普遍的音响播放设备了,根据它的外形可以分为台式和便携式两种。最出名便携式cd机有索尼,松下等。
& && && &&&到此:静音电脑+优质音源+优质播放软件+功放+音箱,构成了简单PC-HIFI。电脑-HIFI人是自由享受生活方式享受音乐的人,不是被音乐、音乐设备折磨的人。
待续...13楼续
(58.65 KB, 下载次数: 2)
00:29 上传
现在放到楼下当电视机声音用
(162.78 KB, 下载次数: 2)
00:36 上传
(160.51 KB, 下载次数: 2)
00:36 上传
(155.53 KB, 下载次数: 2)
00:36 上传
(181.99 KB, 下载次数: 1)
00:36 上传
TA的每日心情衰 21:21签到天数: 54 天[LV.5]常住居民I
我要是说我不认同,会给骂不?哈哈,我还是认同吧。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1:04签到天数: 17 天[LV.4]偶尔看看III
音乐讲的是一种听感,理论上有时不能说明问题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8:17签到天数: 606 天[LV.9]以坛为家II
一般比较中意的音源我还是会刻成cd ,高清的就用电脑播放。
不过这些都是过程,
欣赏+折腾才能体会其中的乐趣
该用户从未签到
加入耳放行列吧,比PCHIFI好听多了
TA的每日心情慵懒 08:42签到天数: 847 天[LV.10]以坛为家III
“我用的电脑同样接你数字转盘所接的东东,一样音源音质同样优秀,甚至超过数字转盘。”这个认同。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0:57签到天数: 2 天[LV.1]初来乍到
不是专业HiFi电脑,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如果您要求高的话。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20:30签到天数: 1143 天[LV.10]以坛为家III
先有HTPC,后有高级声卡,再发展有高级数字转盘加高级DAC,烧友们就是喜欢折腾啊,不过不折腾怎么会有进步。
TA的每日心情郁闷 16:45签到天数: 39 天[LV.5]常住居民I
欣赏音乐为主,学习了
本站联系方式:QQ: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文科这么简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