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科大讯飞股票走势势不错 银行板块的股票哪个潜力大

李大霄:未来大盘趋势,第一看好银行股
李大霄:未来大盘趋势,第一看好银行股
(央视财经讯)今天很多中字头股票今天都停滞不前了,或者涨幅趋缓了。创业板翻红,别的指数依旧是绿的,为此,央视财经请到了李大霄做深度解读。
李大霄:总体来看中字头、蓝筹股的行情应该还是刚开始。这个在险资大规模配置还没有完成状态下展开的,我觉得应该是跨年度的行情。而且蓝筹股在整个2016年,我是坚定看好的,但是赞成我的声音并不是非常多,都是偏向中小板块。但是整个2016年,最大的投资机会恰恰是蓝筹股,我觉得这个和深港通有一定的关系,和整个险资的配置也有一定的关系。
安邦也好、宝能也好、恒大也好,很多保险公司对整个市场的配置才刚开始,它的上限是30%,现在整个险资对当前A股市场的配置只有10%,所以这个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当然不会立即入市,但是这个趋势是这样的。还有就是养老金还没有入市,我再呼吁一下,养老金错过了钻石底,就不要再错过婴儿底,错过了婴儿底,就不要再错过外资入市了。
主持人:我们看到今天中国联通它的概念,倒不是说险资,主要是混改的方案大家有很多猜想。虽然现在方案还没有定,但是现在大家还是很踊跃,现在买盘很汹涌。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大霄:我还是觉得价值投资、理性投资可能会走得更久远。如果单凭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未必走得像之前走势很好的股票。不管是从整个估值水平也好,整个发展趋势也好,它更加确定。所以对于这种股票,除了概念和想象之外,我觉得更要回归价值和理性,会更久远一些。
主持人:经过一段时间调整,我们看到创业板的股票表现不错,中小板表现也还可以。排在深市涨幅榜前列的都是002和300开头之类的股票,那是不是创业板否极泰来了呢?
李大霄:我还是觉得要有一定的谨慎,创业板很多人都看好,但是我还是对创业板抱有一定的谨慎。创业板无疑是代表我们新兴产业有非常光明的未来,但是回过头来一看,深港通就要开始了,那深圳跟香港的创业板相比,差别就非常大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未必就像很多人所想象得那么美好。
主持人:但是我们看到创业板有分化,我们看到实际上排在跌幅榜前列的,也有很多002或者300开头的股票。产生一个分化,而不是全部都呈现一个走低的态势。
李大霄:我觉得还是有估值压力的。因为它有66倍市盈率的中位数的估值,我觉那你怎么和主板上证50整体10倍的相比,或者香港整体10倍来比,这个就没办法比了,所以我还是抱有一定的谨慎。除非特别好的,像下一个BAT,能够抓住的话还可以。那万一不是BAT,有可能是被BAT收购的企业,那可能就要有一定的谨慎了。
主持人:您现在看好有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估值?什么样的股票?
李大霄:第一个是看银行。
主持人:但是银行有好一段时间没有表现了。
李大霄:我还是看好银行,因为银行的估值水平是最低的。第二个是看非银金融,非银金融里面又特别看好保险,因为它对整个市场投资才刚刚开始。
主持人:今天上午中国人寿稍微有一点动作。
李大霄:第三个是房地产,房地产来看,内房股和A股的房地产相比更看好内房股。第四个是基建,基建在A股是冲起来了,港股的基建还没有冲起来,第五个是消费。
(本文编辑:魏园园)四大行股价难以大涨是因为盘子太大吗?为什么银行股基本面这么好,股价却垫底,且一直都跑不赢大盘。 - 知乎403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4分享邀请回答50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只破净银行股背后:数量接近“高峰”时期 板块处于行业最低水平 _ 东方财富网
11只破净银行股背后:数量接近“高峰”时期 板块处于行业最低水平
作者:刘慎良
北京青年报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11只破净银行股的背后:数量接近“高峰”时期 板块处于行业最低水平】今年的A股虽然是蓝筹股的天下,但走势分化严重,如果持有上海银行,在过去的两个交易日,一度大跌近19%,不仅被砸至跌停,破净同样不新鲜。在“漂亮50”连创新高的时候,银行股却陷入困境,目前已有11只股成为破净股,成为A股一道极不和谐的景观。(北京青年报)
  点击查看&&&   今年的A股虽然是蓝筹股的天下,但走势分化严重,如果持有上海银行,在过去的两个交易日,一度大跌近19%,不仅被砸至跌停,破净同样不新鲜。  在“漂亮50”连创新高的时候,银行股却陷入困境,目前已有11只股成为破净股,成为A股一道极不和谐的景观。  跌停:全是解禁惹的祸  11月16日,上海银行上市周年的日子,迎接它的却是前所未有的暴跌——首个跌停。次日开盘又大跌8.89%,其间跌幅收窄,截至收盘,跌幅为2.14%,两个交易日该股蒸发了近160亿市值。  暴跌原因众所周知,巨量老股解禁流通。11月16日,上海银行29.26亿股老股解禁流通上市,占总股本比例37.49%,股东套现,构成股价压力。如果以跌停价15.41元计算,当天解禁市值大约在45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国内首批成立的城商行,上海银行自然人股东占比大,普遍持股时间较长,年龄较大,他们对公司本身的质地和成长性不太关心,在解禁后抛售套现的意愿较强。因此,造成上海银行限售股解禁首日股票卖盘压力较大。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海银行解禁涉及的股东数量庞大,多达34649名。  券商表示,“限售股股东套现,股价压力也随之而来,沉重的抛压确实将对股价构成压力。但也不用过度解读股东的减持行为,其实更应该关注公司本身的质地和成长性。”  截至11月16日,上海银行市净率0.97,A股上市银行平均市净率为1.20,A股上市城商行平均市净率为1.21。对比同类银行,上海银行的市净率已处于较低的位置,但上海银行经营业绩保持良好水平,股价下跌并不能代表上海银行股票的投资价值发生变化。  业绩:前三季净利同比增长  主流观点认为, 重视公司基本面的长远发展而非股价一时波动才是真正的逻辑。  上海银行前三季度成绩单可圈可点。相较于多数中小行今年存款负增长的态势,上海银行存款增长情况在行业中较优。2017年三季度存款增加259亿元,且年初以来存款增速快于其他类型负债。  从三季报数据显示,上海银行营业收入趋势向好,盈利稳定增长。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58亿元,同比增长6.84%;2017年第三季度,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0.33亿元,较2017年第二季度环比增长25.31%。  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17年9月末,上海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5%,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73.06%,较上年末提高17.56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3.27%,较上年末提高0.10个百分点。从今年7月至11月,上海银行被超过9家证券公司给予买入/增持评级。  银行:破净股接近历史低位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近期银行板块的个股也是冰火两重天。截至11月17日收盘,招商银行大涨4.56%,报收于29.38元,创历史新高已成为下半年常态。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贵阳银行等均有不错表现。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当天银行板块共有11只破净股。交通银行市净率最低,只有0.77倍,其次为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则为0.78倍和0.82倍,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农业银行等银行股的市净率也低于1倍。市场认为这一数量接近2015年8月份“破净潮”时期破净银行股的数量。  据了解,银行股可以说是“破净专业户”,多只银行股长期处于破净状态。在去年11月16日,破净银行股的数量为11只。  追溯上一次银行股的破净潮是日,当时市场正处于大调整阶段。2015年最低点位为8月26日2850点,当时破净银行股就有13只,而目前有11只,可以说相当接近。  目前沪深两市上市银行数量已增至25家,其中有9家为去年8月份以来上市的次新银行股。进入8月份后,随着一年时间锁定期结束,包括江苏银行、贵阳银行等在内多家银行限售股陆续解禁上市,至明年1月份,9家次新上市银行部分限售股将全部到期解禁。  2017年银行上市脚步慢下来,至今没有一家完成IPO上市(以获取批文的时间计算)。但排队银行增量突飞猛进,今年以来共有14家银行排队拟IPO,其中绝大部分银行在2016年12月以后提交申请材料,地方银行成为绝对主力。11月14日发审会上,今年首家上会并过会的银行出现,成都银行顺利过会。市场认为,2018年或将迎来银行业,尤其是城商行和农商行批量上市的大潮。  证金:减持股份制银行股  市场注意到,证金公司对银行股的操作有增有减。  据了解,国有五大行中,证金公司今年以来对于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一直在增持,且增持股份数量呈递增态势。今年第三季度,证金公司增持交通银行1.21亿股,这是今年以来证金公司连续三个季度均进行增持的银行,证金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增持该行2892.63万股和9117.31万股。证金公司于第三季度增持建设银行4405.59万股,同样也是前者连续三个季度的增持操作。此外,证金公司在第三季度增持了中行9763.48万股。与此同时,在第三季度,证金公司减持工行2.04亿股,这是证金公司减持力度最大的一家银行,证金公司还减持了农行1.02亿股。  证金公司在第三季度对于股份制银行操作积极,且明显以减持为主。  证金公司对于平安银行减持力度最大,第三季度共减持该行9006.16万股。证金公司还减持了招商银行6279.94万股,减持光大银行5894.51万股,减持中信银行2972.36万股,减持兴业银行658.75万股。证金公司仅对华夏银行、浦发银行进行了增持操作,分别增持5523.65万股和4394.97万股。  今年上半年,证金公司对于民生银行、南京银行和北京银行的持股比例均已达到4.99%,距举牌线仅一步之遥。而在第三季度,证金公司未对上述三家银行进行增持操作,维持持股比例不变。  趋势:银行股估值有望提升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无论是从PB(市净率)还是PE(市盈率)的估值来看,银行板块均处在A股所有行业中的最低水平,对比海外同行,板块当前低估明显、性价比较高。后市随着业绩向好及不良率下降,板块表现仍有超预期可能,当下也正是银行股估值提升的好时候。  权益投资总监赵晓东近日表示,大金融板块中,保险股在上半年的组合中配置较多,但目前市盈率已偏高,而部分银行股或仍有相当不错的投资机会。在其看来,在经济向好的预期下,银行坏账率将下降,到明年改善情况可能会更好,利润增速或大幅上升。而且,目前银行股估值较低,行业平均股息率较为可观。他表示,虽然银行板块短期弹性一般,但下跌空间也较小。另据了解,A股银行板块PB与PE估值均为A股所有行业最低。虽然自2016年以来,公募基金对银行股的持仓比例持续上升,但距高点仍有较大空间。  中信证券也认为,无论是从历史周期看,还是与海外主流银行相比,当前A股银行估值都处于低水平。尽管拥有较高的ROE,但PB估值仅为1倍左右。针对将取消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规则,中信证券表示,此次对外资持股比例的放开,后市或将吸引海外资金增配中资银行,从而提升银行股整体估值。  新闻链接  A股走势今年甚至超越欧美  新华社旗下的《中国证券报》日前发表署名“钟正”的头版文章称,境外大部分成熟市场用以表征市场走势的基本是成分股指数,若用成分股指数比,我国股市今年走势可媲美甚至超越欧美市场。  针对大盘蓝筹与中小股票的“二八”现象,该文表示,从总市值来看,2016年年底我国境内股市总市值为50.77万亿元,截至目前约为59万亿元,总市值增长约16%。即便剔除今年以来的新增股份市值,总市值也增长了10%左右,反驳了“今年股票家数涨少跌多,以此认定市场整体不好”的观点。  该文指出,国内市场通常参考的上证综指今年涨幅10%左右,从数字看确实比境外指数稍逊一筹。但上证综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综合指数,不具可比性。若用成分股指数比,今年以来,指数涨幅为23.84%,指数为 25.12%,中小板指数为24.52%,均高于日经225(17.09%)、德国DAX(13.52%)、美国标普 500(15.19%)、法国CAC40(9.32%)、英国富时100(3.80%)涨幅,可见我国股市今年走势可媲美甚至超越欧美市场。  怎样看待今年中小市值股票的下跌?文章称,尽管今年下跌3.33%,创业板综指下跌7.12%,小市值股票的回调更多,但中小板综指和创业板综指市盈率仍在40倍和54倍左右。反观大盘蓝筹,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仅为15倍左右,公司业绩较为稳定,又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A股纳入MSCI等利好支撑,很多投资者“用脚投票”,卖小盘股、买大盘股。  文章表示,当前股市的涨跌情况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作为市场专业人士,应该积极负责地解释这种现象。一是全面客观宣传境外市场真实情况。 二是认真解读上证综指与其他成分股指数和境外指数的差异性。三是引导中小散户购买专业机构投资者的产品,共享专业性投资成果。四是做好投资者教育,持续宣传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监管部门、各类证券经营机构要多措并举,加大投资者教育力度,让投资者逐步树立良好的投资理念,抑制“炒小、炒新、炒差、炒消息”的不良文化,更好地分享我国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成果。  相关报道&&&    主力动向&&&    专家点评&&&  
(原标题:数量接近“高峰”时期 板块处于行业最低水平 11只破净银行股的背后)
(责任编辑:DF370)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其他网友关注的新闻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买什么银行股比较好?中长线稳健银行标的大推荐
& & 招商银行
& & 招行作为行业龙头,股份行溢价50%,估值17年PB1.22X,大行和股份制今年估值PB平均0.79X和0.87X,18年甚至接近历史底部。招行业绩增长股份行最优水平,主要源于资产质量改善带来的拨备同比贡献、息差平稳优于同业。盈利能力强,资本内生能力强。
& & 兴业银行
& & 兴业银行基本面已经出现确定性见底反弹的趋势,净息差及资产质量均已逐渐步入上升通道。兴业银行在不良认定标准趋严的情况下,1Q17不良率及不良加回核销生成率双降,2016年关注类贷款规模、逾期贷款规模及各自占比也均较1H16明显下降,资产质量好转趋势明显。随着兴业银行资产质量压力进一步的缓解,拨备下降可继续助其反哺利润。
& & 上海银行
& & 业务转型势头明显,收入结构持续调整,未来增长潜力较足。2016年上海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收的比率为75.56%,同比下降4.91%,其他业务收入占比则由年初的2.92%上升为6.55%。且近几年上海银行收入结构均呈现出以上调整态势,其业务转型的决心可见一斑。因此,虽然未来银行业整体净利息收入增速减缓趋势明显,但考虑到上海银行战略布局的调整和优化,非利息收入上表现亮眼,其未来极有可能突破现阶段增长的瓶颈,形成新的增长点。
相关文章推荐九大银行股 应该选哪只
《证券市场周刊》
  编者按
  央行日前的加息印证了投资者近期的担忧――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缩小了0.09个百分点,这也是自2002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首次缩小。
  投资者的担忧已经让银行股在近期承受了一定的股价压力,从更长远看,存贷利差的缩小可能只是开始,未来中资商业银行的日子可能不会这么悠哉――利率调整后,我国一年期存贷款利差仍高达3.51个百分点,与各成熟市场相比处于较高水平。正是这种高利差,给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中资银行创造了政策管制下的高收益。
  实际上,随着利率市场化步伐的临近,中国商业银行的高利差时代正面临终结威胁,商业银行将由政策保护下的集体繁荣进入激烈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时代。对于股份制银行来说,竞争形势尤其严峻――网点少、储蓄存款基础弱的客观现实使他们在资金成本方面具有明显劣势,如何才能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生存并发展?
  如果说四大国有银行凭借其天然的规模优势和庞大市值具备了成为“中国花旗”或“中国汇丰”的雏形,那么,13家股份制银行应该从美国运通、Country wide和GE金融等国际专业化银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与标杆。
  投资者应该从现在就开始调整判断思路:工行或许可能成为全能银行,它的发展战略至少没有太多偏离;但是像中信、民生和兴业这种典型的对公业务银行,却制定了大力发展零售业务的战略就要特别留意了。它们真有能力与四大行竞争吗?
  中资银行当前其实实行的是一种“扎堆战略”,即所有业务都不放弃的大而全的发展战略。政策的限制和经济的繁荣使得中资银行的所谓发展战略更像是一种权宜之计,没有一家提出不做XX业务,更没有一家提出希望把自身发展成专业银行,即便是最有可能成为中国专业零售银行的招商银行也是如此
  作者:本刊特约研究员 杜丽虹/文
  扎堆“大而全”,从战略看银行
  翻开上市中资银行的年报,我们看到的尽是“强化公司业务,大中小企业并举”、“开拓贸易融资业务”、“大力发展零售业务”、“以个人理财、消费信贷和信用卡为利润增长点”等大而全的发展战略。如果说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这些传统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试图发展成综合性银行还有一定的业务基础,那么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原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去强调自身的专业化优势,而是采取激烈的竞争手段全线出击,就只能被视为削足适履的不明智的选择。
  金融资产的全面高增长、脱媒的威胁和政策的压制导致中资银行共同选择了大而全的发展战略,每家银行都要做“中国的花旗”、“中国的汇丰”,所有银行都“战略扎堆”于综合性银行。这一战略在短期内推动了中资银行各项业务的全面高增长,但在长期中却隐藏着股份制银行削足适履、激进增长的威胁,同时也阻碍了整个金融体系的专业化分工和效率提升。
  客观地说,今天的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不可能都成为大型的综合性银行,“中国的花旗”可能只有一两家,多数股份制银行都将分化为各种形式的专业化银行,在这一分化过程中,谁能最先找到自己的定位,建立起专业化的优势,谁就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胜。
  中资银行:
  大而全战略下的过度竞争
  大而全战略下,国有四大银行具有天然优势,股份制银行被迫削足适履,全线出击,在自己不具优势的领域采取更加激进的手段竞争,结果是银行自身风险边界的拓展和整个金融体系风险的积聚;另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和外资银行的进入,上市中资银行将由集体繁荣转向行业分化,届时,大而全战略下平均发展的股份制银行将失去生存空间,专业化发展是长期竞争力的惟一来源
  从业务结构到发展战略,今天的中资银行高度雷同,自身的经营特色被淹没,各细分市场都出现了过度竞争的倾向。
  从10家已经上市的中资银行有关资料可以发现,从收入和贷款结构看,各家上市银行的业务总体结构十分相似:在收入方面,除华夏,其余几家的净利息收入贡献都占到总营业收入的80%以上,其中,兴业、民生、中信、浦发、工行、建行几家的净利息收益都占到总营业收益的90%以上;在贷款资产结构方面,各家银行的企业贷款均占到总贷款额的75%以上,其中,华夏、浦发、民生、兴业等股份制银行的企业贷款占总贷款额的85%以上;具体到个人贷款,各家银行的贷款结构差异稍大,但均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按揭比例最低的深圳发展银行,其住房贷款仍占到个人贷款总额的60%以上,而且公司计划未来大力发展这一业务;此外,还有信用卡业务,虽然目前贷款额较小(一般占银行个人贷款总额的1%-3%,只有招商银行一家达到10%),但增长势头强劲,尤其是股份制银行,信用卡的发卡速度呈现几何式增长,贷款额的增速也在70%以上。
  除了当前收入和贷款结构相似,上市中资银行的发展战略也高度雷同,从公司业务到个人业务,均是类似的大而全发展战略――每家银行都要做“中国的花旗”、“中国的汇丰”,就连中信、民生、兴业、华夏等典型的对公业务银行也都卷入了信用卡、个人住房贷款的激烈争夺中。
  淹没在大而全战略下的
  特色战略
  其实,在不同的历史背景、股东结构下,上市中资银行还是各自形成了具有相对优势的业务领域,并制定了针对这一优势领域的特色战略,如:招行定位于零售银行;深发展提出要做贸易融资的专业化银行,同时将低风险权重的个人住房贷款作为发展重点;民生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不过公司目前正集中公司业务,向综合业务转型);兴业在银行、证券公司、社保基金等金融机构的清算、结算和托管业务方面独具优势;中信集中了一批大企业和政府客户,并期望依托于集团的多元化金融服务平台提供更多创新服务;浦发在不良资产处置等投行业务方面情有独钟;而华夏则借助其股东背景吸引了一批集团客户。即使是四大国有银行,优势定位也略有差异,建行在基建和个人住房贷款方面已树立领先优势,中行则在个人客户的高端理财和外汇业务方面积淀了一些经验,工行则凭借其庞大的营业网点和大企业客户积累了综合优势。
  不过,上述特色战略早已被淹没在大而全的整体战略中:尽管各家银行强调的业务重点不同,但没有一家银行真正定位于某业务领域的专业化银行,甚至没有一家银行明确提出“不做××业务”,其中,中小企业融资、贸易融资、信用卡、个人理财等业务更是成为各家银行争夺的焦点。其结果是,在实际发展中各家银行的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均被分散配置在多个业务领域,重点不突出,单一业务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
  不仅如此,大而全的战略还导致在细分领域的过度竞争。以贸易融资为例,深发展提出要“转型贸易融资专业化银行”,民生也提出要“借力贸易融资,实现战略转型”,中信则先后推出了“保险后出口押汇”和保理业务,招行更是凭借其大股东招商集团的优势背景被《亚洲货币》评选为“本土最佳贸易融资银行”,而中行被“GlobalFinance”评选为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就在中资银行争做贸易融资领域的第一把交椅时,花旗等世界级贸易融资银行也开始在中国市场落脚――未来,贸易融资领域的竞争必将愈演愈烈,没有专业化的经验积累和足够强大的国际背景将很难在这一领域立足。
  除了贸易融资,信用卡领域争夺更加激烈,各家银行已形成“血拼”之势,招商提出“将致力于发展信用卡业务,借此弥补分支机构少于国有银行的不足”,而民生则把信用卡业务的推出看成是里程碑式的转变,中信也把信用卡业务定义为进入零售业务的“敲门砖”。
  大而全战略下业务结构的高度雷同是现阶段中资银行竞争战略的主要特点,这一现象的产生除了与中国目前全面发展的宏观行业环境相关,也与政策导向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金融体系畸形发展的风险。
  高增长的诱惑与
  银行脱媒的威胁
  在大而全战略的背后有多种动因: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服务需求的全面升级推动了从信用卡、个人住房贷款到贸易融资、中小企业融资各业务领域的全面高增长,而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脱媒威胁则使更多银行走上了综合发展的道路;不过,真正推动各家银行战略“扎堆”的还是政策面对业务“均衡发展”的导向和对单一业务突出发展的压制――大而全战略的背后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机遇与挑战,是中国银行业的“压制风险而非化解风险”的监管理念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推动了整个社会金融资产的高增长,银行贷款总额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4.5%,存款总额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8.4%,银行业蓬勃发展。
  其中,个人金融资产的增速更快,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日,全国个人贷款总额为2.4万亿元,占全国贷款总额的10.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6%,与发达国家相比,未来增长潜力更大(见表2)。而信用卡、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理财需求等创新金融服务都呈现爆发式增长:信用卡的发展以2003年为元年,到2006年末全国发卡量已达5600万张,年均增长150%,仅2006年一年,银联标准信用卡就从2005年的50万张上升到2006年的313万张;房贷方面,1998年我国房贷总量是2063亿元,2005年这一数字已上升为4.91万亿元,7年间增长了13倍多,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已突破2万亿元;个人理财市场也呈现一派供不应求的景象,2006年新发基金90只,首发总规模超过3900亿元,相当于过去5年之和,银行理财产品也是百花齐放,年内共发行理财产品727只,市场规模57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28%。
  商业银行的公司业务方面也迎来了黄金发展阶段,尽管传统大企业贷款业务面临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替代威胁,但中小企业的成长产生了更加旺盛的融资需求,而在现阶段这种融资需求还很难被资本市场满足;此外,随着中国国际贸易的飞速增长,中国企业的国际结算和国际信用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并成为中资银行公司业务的创新亮点;最后,蓬勃发展的资本市场也让银行有意抢一杯投行业务之羹。总之,金融服务需求的全面高增长诱惑着中资银行四面出击,到处“圈地”。
  不过,除了高增长的诱惑,中资银行也面临着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威胁。随着股票市场、公司债市场、信托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从2005年5月开始的短期融资券市场的逐渐成长,传统银行的存贷款业务正经受考验:一方面,存款领域受到各种基金、理财产品的分流――2006年由于股市繁荣,居民储蓄存款同比少增1125亿元;另一方面,贷款业务也面临着资本市场的替代威胁,在整个金融体系的资金供给中,银行所占的比重已由2002年末的90%以上下降到2006年70%水平。在这一威胁下,所有银行都选择了向零售、投行和贸易融资等创新金融业务“逃生”。
  中国金融体系的创新发展与结构变革是中资银行业务战略“扎堆”的客观原因,但从美国金融体系的分解看,金融环境的创新与变革并不必然导致“雷同”,相反,分化成为效率提升和防止过度竞争的有效路径――在美国资产规模最大的200家金融机构中,综合性银行不到一半,剔除保险公司后,仍有三分之一的大型金融机构是专业化的新型银行。但在中国,政策的比例限制强化了银行的大而全战略。
  监管过度看重“均衡发展”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不得超过75%,外币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不得超过85%――以存定贷已成为写入银行法的经营战略。但是,相对于外资银行100%、甚至200%的存贷比,75%的存贷比天花板使中资银行的放贷能力受到吸收存款能力的限制,这对于很多在公司业务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股份制银行是一种严重的束缚。
  零售网点的劣势使股份制银行普遍面临存贷比的天花板,中信、兴业、民生、深发展、浦发等银行的存贷比都在70%以上,已经非常接近75%的存贷比上限。不仅如此,许多创新金融业务的开展也与吸储能力挂起钩来,例如,金融衍生牌照的发放依据之一就是存款规模。
  除了对业务整体的结构限制,人民银行、银监会还出台了一系列限制银行具体业务超常发展的政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房地产贷款。为了加强对房地产贷款风险的监管,监管机构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限制政策,如对开发商35%的自有资金要求,对个人30%的首付要求等,并在2004年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指引》中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余额与总贷款余额比不得超过30%”,在部分地区甚至出台了“禁止向未封顶楼盘发放按揭贷款”和“停止发放土地储备贷款”的规定。上述限制政策使专业化抵押贷款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成为空想。
  最后,由于证券化市场的发展速度较慢,银行缺乏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从而使风险权重较低、甚至不占用风险资本的个人住房贷款、贸易融资及其他中间业务成为各家银行共同的偏好。
  综上所述,金融资产的全面高增长、脱媒的威胁和政策的压制导致平均发展的大而全战略成为中资银行理所当然的选择。这一战略在短期内推动了中资银行各业务领域的全面高增长,但在长期中却隐藏着上市股份制银行削足适履、激进增长的威胁,同时也阻碍了整个金融体系的专业化分工和效率提升。
  零售业务上
  股份制银行先天不足
  监管机构希望通过政策的限制推动银行业务的“均衡发展”,以实现业务风险的分散,但问题是在综合性的业务布局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具有天然的优势,新兴银行被迫削足适履,全线出击――为了生存和发展,它们在自身没有竞争力的领域采取了更加激进的竞争手段,其结果是,在所有业务领域都出现了过度竞争
  从中资银行的存款结构来看,四大国有银行的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的比例都在50∶50附近,中行的储蓄甚至存款占到总存款的60%;招行作为国内第一家明确提出零售银行概念的银行,其储蓄存款略少于企业存款,占总存款的40%;而其他各家股份制银行的储蓄存款额都明显少于企业存款,企业存款贡献了总存款额的80%以上。
  实际上,由于历史原因,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数量远高于股份制银行,每家银行的网点都在1万家以上,而股份制银行的网点数最多也不过500家,两者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营业网点的差异也导致了存款结构和贷款业务的差异,四大国有银行不仅吸收了更多储蓄存款,在个人贷款方面也占据了10倍于股份制银行的市场份额。总之,尽管零售银行在中国是一个新的理念,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却在零售方面尽享天然优势,而股份制银行中除招行,其余各家银行均呈现典型的对公银行特征。
  综合业务模式下,
  新兴银行削足适履
  各家股份制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的天然分化并没有形成自身业务战略的差异化,在政策导向和高增长的诱惑下,为了生存和发展,股份制银行都选择进入了自身没有竞争力的领域。但由于在短期内难以迅速扩充网点、充实资本,所以新兴银行被迫采取了更加激进的竞争手段,其结果是,在所有业务领域都出现了过度竞争
  激进增长的风险
  数据显示,最不可思议的是,在零售方面最不具优势的股份制银行却是近年来零售业务增加最迅猛的银行:深发展、华夏、兴业等规模较小的股份制银行其个人贷款业务的增速明显快于企业贷款,尤其是那些在公司业务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股份制银行更是积极发展零售业务,2006年民生的信用卡贷款增速接近600%,中信的信用卡贷款增速也接近200%,在个人住房贷款方面,深发展的增长速度达到112%,兴业增速接近90%。
  不过,快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快速积聚的风险。
  以房地产贷款为例,在工行等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放慢了增长步伐的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却在激烈争夺市场份额,深发展在2006年2月推出了“双周供”,5月推出“循环贷”,9月“存抵贷”,2007年2月又推出“气球贷”等新产品,使全年住房贷款增长112%,个人贷款余额增幅87%;民生也在上海这个“房价高危区”推出“提前还款无限制”,使其个人房贷业务在上海众多股份制银行中位居前茅,在去年下半年沪上大多数银行个人房贷业务量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民生依然保持了正增长;而招行为了扩大自己在个贷方面的市场份额则推出了“接力贷”,承担房地产升值部分的贷款风险。
  在这些股份制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高速发展的同时,其风险也在不断累积,就连一向被银行视为优质资产的个人房贷,违约率也在上升。根据国际经验,个人房贷通常在贷款3-5年后进入风险暴露期,而我国很多贷款正进入这一时期。尽管目前个人房贷的不良贷款率仅为1.5%,但个贷坏账率的上升趋势明显。例如,2006年9月末上海房贷违约客户超过10000人,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金额接近2亿元,平均不良率已经上升到0.86%,比年初上升0.28个百分点,而相比于两年前,上海房贷的不良率则上升了7倍多。为了减少损失,银行开始加收逾期罚息,在每天0.21%的贷款利率执行水平上加收30%-50%的罚金,有些银行甚至直接将不按期还款的行为认定为恶意欠款,加收100%罚息,但逾期罚息不但没能起到催促还款的作用,还进一步加速了坏账率的提升,已经开始有不少炒家因错估房价而成为“负翁”。
  除了房地产贷款,在信用卡领域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各家银行在信用卡市场上的竞争竞相通过提高透支额、降低手续费、免年费等方式来打变相的价格战。诚然,今天的信用卡业务还只占各家银行资产的很小一部分,但从韩国和我国台湾的发展里程看,信用卡泡沫的膨胀与崩溃只需要短短几年的时间――韩国1998年开始大力发展信用卡业务,到2003年就出现了信用卡危机,16%的成年人不能按时还款,最大的信用卡公司LG公司濒临破产;在我国台湾,1993年开放信用卡市场,到2005年已有70万人成为“卡奴”,每月平均有40人因卡债自杀。中资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也正在沿着一条几何式的增长路径成长,尽管当前规模还很小,但发卡数量的成倍增长与管理效率的缓慢提升之间存在着潜在的矛盾。门槛的降低、信用卡规模的扩张推动风险边界的拓展,并最终使中国信用卡的“泡泡”越吹越大,中国的信用卡危机其实并不遥远(详见本刊日刊封面文章《信用卡泡沫》)。
  综上所述,越来越激烈的变相价格战,越来越低的个贷门槛――75%的存贷比限制、30%的房地产贷款上限,本来是为了限制风险,结果却逼迫急于发展壮大的股份制银行采取更加激进的竞争手段,从而在各金融业务领域都出现了过度竞争格局――限制风险变成了引入风险。
  平均发展的隐忧
  如果说激进威胁着股份制银行的长期安全,那么“分化”的必然趋势则威胁着股份制银行的长期发展。
  从中资银行的市场份额状况来看,目前四大国有银行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占据了中国银行业的半壁江山,每家银行的市场份额都在10%以上,工商银行的市场份额甚至达到15%以上;而13家股份制银行的市场份额都较小,除交通银行,其余各家的市场份额均不超过2%(2005年年末数据)。
  不过,随着近年股份制银行的改革,其市场份额在不断上升,与四大国有银行之间的差距似乎也在缩小,而股份制银行之间的差距也不是很大――银行业的分化似乎还不到时候。
  但实际上,日益临近的“利率市场化”将成为中资银行分化的导火线。今天,在政策规定的存贷利率限制下,中资银行享受着高利差的保障――最近8年中国银行业的一年期存贷利差一直保持在3%左右,从世界各国的利差数据看,中国的利差水平处于中上等,尤其是最近几年的持续加息,一年期的存贷利差已上升到3.6%,处于20年来的最高水平高利差为银行提供了无风险的高收益,并支撑着当前中资银行粗犷的“圈地战略”。
  不过,未来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将陷入一场激烈的“价格战”――最近的加息已经体现出存贷差将不断缩小的趋势,未来成本将成为决定胜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而在这方面,具有零售网点和吸储优势的四大国有银行占据了天时地利。图13显示,工行、中行、建行以及具有零售银行特征的招商银行在经营成本方面优势明显,其经营成本与收入之比一般在0.5以下;而资金成本资料则显示,深发展、兴业、中信、华夏等典型对公业务银行在资金成本方面处于劣势。
  总之,四大国有银行相对于股份制银行具有天然的经营成本和融资成本优势,不仅如此,在脱媒和市场化威胁下,到处设“逃生出口”的银行,实际上等于没有出口,因为业务的全线出击意味着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没有培养起独特的竞争优势。以目前银行普遍扎堆的业务之一贸易融资为例,尽管它的服务对象中有很多是中小企业,似乎更适合股份制银行的发展,但从国际经验看,世界各国的最佳贸易融资银行都是当地最大的银行――美国是花旗、英国是汇丰、法国是百富勤、德国是德意志银行(GlobalFinance评选)。因为贸易融资中跨境服务需求决定了只有那些拥有丰富海外经验和国际网络渠道的银行才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综上,股份制银行,在脱媒威胁和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逃生出口”的选择需要更加“精细”的决策――花旗、汇丰是全世界银行家的梦想,却肯定不是全世界银行的标杆,对于新兴银行来说,更多业务并不意味着更强的生存力,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定位于标杆,才能获得长期竞争力。遗憾的是,今天股份制银行中只有招行凭借其在零售方面的及早定位培养出了“后天优势”,其他股份制银行目前仍定位模糊,追逐金融热点,四处出击,只是在高利差保护下,上述银行的成本劣势尚未显现,未来如果不能尽早培养出独特的专业化优势,必将在消费贷款业务方面被分化驱逐。实际上,从2006年的数据看,浦发、民生等中小银行的成本收入比正在上升,大银行的规模优势进一步显现。
  此外,外资银行的进入也将加速中资银行业未来的分化过程,日起,外资银行可以在中国境内从事人民币存贷款业务,这些世界级银行凭借其服务高端客户的长期经验将攫取最丰厚的利润,而那些今天定位于高端客户的中资银行如果不能快速提升自身的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能力,则将被迫卷入相对低端市场的价格战之中,行业分化也由此加剧。
  总之,随着金融业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加速,中资银行的行业分化也将加速,继续奉行“均衡战略”、平均分配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股份制银行只能在各业务领域追随大型银行,从而失去发展专业化优势的最佳机会,其结果是,在“分化”真正来临的时候面临生存空间被压缩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未雨绸缪,今天相对宽松的行业环境恰恰为股份制银行发展专业化优势创造了土壤――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培养起全面的竞争优势,那么,专业化发展将成为长期竞争力的惟一来源(见附文《美国经验:政府推动与专业分解》)。
  中资银行业态混杂,整体风险有待释放
  2007年以来进入了中资银行的高估值时代,经过过去几年的坏账剥离和上市注资,中国银行业的坏账率已大幅降低、资本充足率也大幅提高,风险似乎已经得到了化解。但实际上,变化是外在的,银行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体系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尤其是在创新金融业务方面更是缺乏风险管理的经验。而利率市场化、外资银行准入以及脱媒的危机则加速了这一风险积聚的过程。对此,中资银行寄希望于境外战略投资人的管理技巧贡献,但从国际经验看,外资的引入从来不能在根本上改善本土银行的管理效率,在业务创新和市场拓展的过程中,中资银行未来必将经历一个风险释放的过程,很多银行将面临淘汰的危机。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全部或部分化解中资银行扩张中的潜藏危机?从成熟市场的发展经历看,在金融体系的脱媒过程中,金融价值链被分解和重构,并由此产生了一批专业化银行,专业化银行的诞生提升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也为中小银行创造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和并购基础之上的综合性银行则通过资源整合,催生了花旗、汇丰等世界级的银行。
  不过,今天的中国银行业,在金融资产和服务需求全面高增长的诱惑下、在行业脱媒危机的威胁下,集体选择了大而全的发展战略,而政策的限制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选择。但,“扎堆”战略下过度竞争后的激进行为威胁着体系内每家银行的安全,尤其是在零售方面具有天然劣势的股份制银行。
  此外,“扎堆”虽然能够在短期内推动各家银行的业绩高增长,但从长期看,中资银行将错失发展专业化优势的最佳时机:股份制银行不可能在短期内培养起全方位的竞争优势,专业化是长期竞争力的惟一源泉,而当前相对宽松的行业环境、高利差的保障为银行培养自身核心优势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时机。
  今天的中国金融业还处于业态混杂的原始阶段;未来,专业化分工是金融创新与资本市场冲击下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对于股份制银行而言,谁能更早找到准确定位并培养起专业化优势,谁就具有了长期竞争力。
  股份制银行:从战略看前景,招行独具专业化雏形
  清晰的专业化定位,成就股份制银行的长期增长动力。
  从目前各家银行的战略定位看,招行以其相对清晰的零售银行发展战略而具有了一定的成长优势。
  相对于其他股份制银行,招行在储蓄存款和零售贷款方面与四大银行的差距最小,储蓄存款占总存款的40%,显著高于其他股份制银行不到20%的占比――公司凭借其灵活机制下更优质的服务吸引了部分高端客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身网点方面的劣势。此外,理财服务的相对优势降低了银行的资金成本(招行的资金成本是几家银行中最低的),尽管贷款回报不高,但仍获得了相对较高的资产回报。在零售业务方面,信用卡业务已开始初具规模,信用卡贷款占总零售贷款的10%,显著高于其他银行。这些已经形成的优势、特色与公司未来战略中相对明确地“零售银行”定位相一致。
  从战略看前景,招行是目前中资银行中惟一一个具有专业化雏形的银行。
  其他股份制银行,无论是从资产结构还是业务结构看,都属于典型的对公业务银行,它们的零售网点与四大银行相差两个数量级,储蓄存款不到总存款额的20%,运营成本和资金成本都处于高位,在零售业务方面先天不足;而在对公业务方面,却是各具特色,或是贴近中小企业、或是擅长机构结算、或是服务集团企业。不过,这些典型的“公司银行”却都纷纷将“大力发展零售业务”作为未来战略规划中重要的、甚至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现实优势与战略规划间的矛盾成为上述银行未来发展的隐患。以民生银行为例,起家于民营企业,却在向零售银行的转型中迷失了成长的方向,既要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又要以贸易融资业务为突破口,猛增的信用卡发卡量、从5万元到300万元的透支额度,以上海为重点的个人住房贷款――这些激进的做法非但不能增加公司的优势积累,还可能损伤原有优势业务的竞争力。
  实际上,从对公业务发展起来的股份制银行,目前在坏账的控制方面非但不差,还具有相对优势,其主要问题表现在较低的资产回报率上,低资产回报率迫使银行采取了更加激进的做法。
  如果我们将资产回报率进一步分解为净利差收益率和手续费收益率两部分之和,那么前者体现了银行在贷款业务和资金业务方面的优势(其中贷款业务优势相对稳定),而后者则体现了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的优势。股份制银行尽管资金成本较高,但由于在贷款业务方面的特色,其存贷利差并不小,深发展、浦发、兴业的存贷利差均在4%以上,且存贷比接近75%天花板――由此可见,导致资产回报率低的原因不在公司贷款业务,而在于中间业务。
  以对公业务为主的股份制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处于显著劣势:工行、建行、中行的手续费的回报率(手续费收益/总资产)均在0.2%以上,招行更是高达0.32%,但其他股份制银行的手续费回报率最高也不过0.15%,兴业、浦发和华夏还不到0.10%。以上数据显示,以对公业务为主的股份制银行不仅在理财等面向消费者的“零售中间业务”方面处于网点劣势,在投资银行、清算结算、现金管理、贸易服务等“批发中间业务”方面的开拓也还远远不够――以公司业务为主的银行也可以将中间业务做得有声有色。
  未来,发展专业化服务于企业的中间业务是股份制银行成长的必然方向。
  (作者为贝塔策略工作合伙人,江南金融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概念板块行情
领涨概念涨跌幅涨跌家数最大贡献股涨跌幅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领跌概念涨跌幅涨跌家数最大贡献股涨跌幅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流入板块涨跌幅流入资金最大贡献涨跌幅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流出板块涨跌幅流出资金最大贡献涨跌幅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金融板块12.3%12/5523.65%
资金查询:
板块及时表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乐视股票走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