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软创和中兴的区别C705和诺基亚E60有什么区别

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财报对比,通信设备市场谁主沉浮-通信/网络-与非网
时间过得真的好快,转眼间2017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回顾刚刚过去的2017上半年,数字化转型、云化、物联网、5G等等,成为今年上半年在整个ICT产业中出镜率最高的几大关键词。而在新一轮产业变革背后,一定少不了几大厂商的大力推动。
在历经重组、并购、转型等多次大浪淘沙之后,目前留下的四大通信设备厂商&&、、、,他们现在的日子过得究竟如何呢?让我们从近期发布的四大通信设备厂商2017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中一探究竟。
华为:增速放缓,但依然领跑群雄
对比去年同期收入40%的高速增长,华为2017年上半年的收入增幅也开始放缓,营业利润率也略有下降。但在整个市场相对低迷的大环境下,华为上半年的收入依然甩开竞争对手好几条街,再次跑赢大市。
华为2017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831亿元人民币(约合418亿美元),较上一年同期的24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营业利润率11%,三大业务领域均获得稳健增长。
作为大T市场出身的设备商,在运营商市场方面,华为协助全球运营商持续推进全行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商业解决方案协助运营商降低端到端建网成本,引领5G合作创新和4.5G持续演进,抓住视频、B2B、物联网等重大机会,助力运营商构建全云化网络、激发现网潜能,共同迈向价值驱动的新增长之路。
企业业务方面,华为坚持打造开放、弹性、灵活、安全的ICT平台,并被越来越多行业领先客户选择为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华为云计算、全面云化网络、企业无线、物联网、大数据、存储与服务器等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在政府、金融、电力、交通、制造等行业尤其是在平安城市领域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与竞争对手相比,华为不但拥有终端业务,而且持续高速增长。2017年上半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054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36.2%,在华为上半年整体收入中的比重增至37%,为华为上半年收入持续增长立下汗马功劳;2017上半年,华为智能手机发货量达7301万台,同比增长20.6%。
也许,在一些细分的技术领域,华为依然将面临来自众多竞争对手的强力竞争;但从市场和整体收入来看,华为已经拉开了与其他三家设备商的距离,甚至可以说在总体收入方面已经和竞争对手不在同一个体量上。
当然,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的华为,未来在如何保持持续增长的道路上势必将面临诸多挑战。华为表示正以战略耐性和巨大投入追求重大创新,肩负起创立引导理论的责任;同时,将做多联接、撑大管道、使能行业数字化作为面向未来智能社会发展的重点战略。华为将坚持管道战略,聚焦ICT基础设施,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爱立信:未来能否考虑&增重&加强对抗能力?
与华为大而全的产品线、业绩高歌猛进的态势相比,百年老店爱立信的日子并不好过。
爱立信2017年上半年营收963亿瑞典克朗(约合116亿美元);亏损近14.5亿美元,运营利润率7%。按半年报计算,爱立信营收已被诺基亚赶超退居第三。
其中,2017年第二季度,爱立信实现营收499亿瑞典克朗(约合60.4亿美元),同比下降7.8%;净亏损为1.2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1.9亿美元净利润同比转亏,这也是自从去年第三季度首次出现亏损以来爱立信连续第四个季度出现亏损。
对此,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鲍毅康(Borje Ekholm)表示,&我们对公司营收的持续下滑和亏损扩大感到不满。考虑到当前的市场形势,我们将对已制定的削减支出计划进行提速。&
今年初,鲍毅康正式出任爱立信CEO。而在鲍毅康的带领下,爱立信已大幅削减了支出,并砍掉一些扩张项目,把精力完全投入到爱立信的核心网络设备业务当中。
事实上,近几年爱立信的转型策略主要是&做减法&,例如先后剥离了终端、芯片等业务,力求在转型过程中能够轻装上阵。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产品线越老越健壮的华为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了端到端的产品线交叉优势,而爱立信在与竞争对手的对抗中则略显单薄。
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新需求,当前的爱立信还是有些偏科:作为无线巨头,爱立信在全球移动通信市场处于业界领先地位,但在光传输、IP设备、回传设备、固定宽带网络等业务方面仍需补齐短板,力争覆盖传统运营商市场的更多业务场景。尤其在大T市场以外,爱立信还亟需在企业和行业市场实现真正突破。
今年3月,爱立信再次宣布业务及领导团队重组,简化公司组织架构,任命新的执行领导团队。本次重组后,爱立信新的业务组织架构将由网络、数字业务和管理服务三大业务领域组成。而媒体业务将下辖两大独立业务部门:爱立信广播及媒体服务、爱立信媒体解决方案。爱立信将实施高度聚焦的业务发展战略,以期重振技术和市场领导地位,提高集团盈利能力,助力客户取得成功。
按照鲍毅康预计,爱立信业绩将在2018年趋于稳定,届时公司运营利润将提升至12%。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爱立信在5G研发方面持续投入并且处于业界领先地位,同时在物联网方面与全球领先运营商积极展开合作。这些新技术和新业务何时才能给爱立信的业绩做出实质性贡献仍需拭目以待。
中兴通讯:重新回到稳健增长轨道
同样作为来自中国的设备商,中兴通讯上半年的业绩也很靓丽。中兴通讯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40.11亿元人民币(约合80亿美元),同比增长13.09%;营业利润32.94亿元,同比增长564.83%;净利润22.94亿元,同比增长29.85%。
中兴通讯无线、有线以及终端三大业务线均出现增长。在中兴通讯看来,业绩增长的原因在于:运营商网络方面,国内运营商在4G项目传输和接入系统的持续投入,无线通信及固网和承载系统营业收入及毛利均有增长;消费者业务方面,随着海外市场的开拓,手机产品营业收入和毛利均有增长。在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上半年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及毛利的双重提升。
当前,中兴通讯引人注目的5G承载产品代表着未来的增长空间,当前的增长主要是超宽带和宽带接入领域,此外云计算等新兴业务也有亮眼表现。
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此前一直被业界唱衰的中兴终端业务这次也做出了贡献。据悉,2017年上半年,中兴通讯手机业务凭借海外市场持续拓展,实现营业收入和毛利双提升。
按照半年报来看,中兴通讯目前在全球四大通信设备商中排名第四,并且与诺基亚、爱立信的差距逐渐缩小。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与美国商务部达成和解,中兴通讯业务发展重新回到了稳健增长的轨道。未来,随着5G网络逐渐走向商用,预计将带来新一轮的通信基础设施投资,而中兴通讯作为5G领域的主要厂商之一,也将有更好的业绩表现。
关注与非网微信 ( ee-focus )
限量版产业观察、行业动态、技术大餐每日推荐
享受快时代的精品慢阅读
“在今年年末到明年,华为的市场份额可以做到全球第二,未来成为全球第一也将是市场的必然。”昨日余承东在P20发布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到。
发表于: 10:54:56
45岁的“老男孩”曾学忠再次出现在一众媒体面前时,他的身份是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紫光展锐CEO,此时距离他去年离开中兴,已经整整一年时间。
发表于: 10:52:26
据韩媒ETNews报道称,除了三星之外,华为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出可折叠屏幕手机,据悉柔性屏幕是由竞争对手LG提供,报道称华为计划将于今年11月发布该机。
发表于: 10:25:29
在2018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5G技术已然成为焦点,各家厂商都发布了5G技术成果。紧接着,有媒体声称“中国将成为5G领跑者”。不过,就目前的行业格局来看,这种论断还为之过早。
发表于: 09:31:10
双摄、全面屏、AI人工智能。。。一个个的关键词,只要有行业领导者推出这样的产品,就一定不缺少跟风者,更不缺少抄袭者。不少习惯抄袭的厂商借机浑水摸鱼,不停的包装概念。
发表于: 08:33:00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物联网与区块链深深地扯上了关系,并且在今年有愈演愈烈之势。每逢提及物联网,后头必然跟着区块链;提到区块链,也必须将物联网带入话题。大众不禁疑惑,到底是物联网蹭了区块链的热,还是区块链硬拉着物联网挡“子弹”?下面我们来一探究竟。
发表于: 13:19:15
就在三大电信运营商努力为几个月后的降低流量费而准备时,互联网企业再次杀入流量的用户争夺战中,争先推出可全国通用的低价流量卡。因为价格便宜,近两年来,互联网流量卡受到了很多手机用户的青睐,然而,使用者渐渐发现,在各种“免流量”的噱头之下隐藏着不小的收费陷阱。
发表于: 10:53:36
扎克伯格代表着“科技的权力”。如果不是涉及政治,很少有人能把他拖到聚光灯下,逼问他掌控的力量。他说,AI和算法能保障未来,虽然这些对他更像一个玩具。
发表于: 10:50:11
人工智能可利用的数据有哪些?社交数据、棋谱、诗歌、病历……和它们比起来,有一种数据会将人工智能的高度拉升至寰宇,那就是卫星采集获得的数据。
发表于: 10:36:02
比起移动和电信来说,联通在关闭2G网络上,推进速度更快也更积极,这也让部分老用户非常难受。
发表于: 10:25:53
与非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70212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 京ICP备:号中兴Blade V8和诺基亚6哪个好?诺基亚6与中兴Blade V8的区别
稿源:电脑百事网原创
近年来,中兴手机在国内表现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给小编的印象是高端产品定价偏贵,中低端产品不多,并且性价比不高。不过,最近中兴上市的Blade V8新机还是让小编眼前一亮。作为一款千元机,Blade V8能够配备双摄像头,支持VR,并且拥有成熟的外观设计,颇为难得。目前,中兴Blade V8售价1499元,与目前关注度颇高的诺基亚6售价相当,今天我们就来对比下中兴Blade V8和诺基亚6的区别,看看千元购机用户,该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做选择。中兴Blade V8和诺基亚6哪个好?诺基亚6与中兴Blade V8的区别老规矩,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这两款手机区别,首先来看看中兴Blade V8和诺基亚6配置参数对比,如下图所示。中兴Blade V8和诺基亚6的区别对比对比机型中兴Blade V8诺基亚6屏幕规格5.2英寸像素(IPS)5.5英寸像素 (401ppi)CPU型号高通骁龙435(64位八核)高通骁龙430(64位八核)运行内存4GB内置存储64G32GB/64GB相机规格前置1300万+ 后置1300万+200万双摄像头前置800万+后置1600万(PDAF相位对焦)电池容量2730mAh(不支持快充)3000mAh(不支持快充)网络制式全网通3.0(支持双卡双待)操作系统MiFavor 4.2(Android 7.0深度定制)Android 7.0机身尺寸148.4x71.5x7.7mm154×75.8×7.85mm机身颜色暗夜灰、炫闪银、黑色黑色特色功能双摄像头、VR双扬声器(杜比音效)参考价格1499元1499元/1699元详细了解从配置对比来看,Blade V8在硬件上相比诺基亚6更有优势一些,配备了更高规格的摄像头,在同价位机型中,配备了更多的ROM机身存储,另外MiFavor 4.2系统本土化定制也更高,另外还有一个是配色上更丰富。而诺基亚6则主要是更大一些的屏幕,内置了更大一些容量的电池,鉴于其屏幕也更大,因此在实际续航上也并没有什么优势。下面我们主要从外观、性能、拍照等核心方面展开对比。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用数据说话:中兴真能比高诺基亚?_创事记_新浪科技_新浪网
用数据说话:中兴真能比高诺基亚?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老解1972  拙作《》发表之后,能被业内朋友广为转载,要表示感谢;能有文章回应,说明这篇解读还有探讨价值,也要表示感谢。但感谢之余也要声明一下,通信人写通信事本是兴趣所在就事论事,与所供职单位无关,更谢绝身份猜想与人身攻击。  财报解读不论观点正确与否,数据的客观引用当是第一要务,所以针对Eric在“创事记”所作《》一文中所指出拙作的所谓“幼稚错误”,需做出说明以正视听。且循着Eric文的几个质疑问题,逐一解答如下:  其一,中兴系统设备收入到底有没有超越诺基亚,能否称为“行业第四”?  Eric引用诺基亚2014官方财报的截图,试图证明“诺基亚2014年全年的系统设备收入累计是60.39亿欧元,中兴同期系统设备收入是62.77亿欧元——虽然超过不是很多,但是毕竟是超过了,事实很明显”。  我的解读很简单:  1. 从纸面上的数字看,中兴“运营商网络”的业务线收入62.77亿欧元高于诺基亚“移动宽带设备”业务线的60.39亿欧元;  2.按实际业务逻辑看,这两个数字来自于两家公司在产品线或业务部门之间进行销售分账的不同财务处理方式,不能简单直接对比。  具体而言,通信设备厂商的收入主要来源是与运营商客户签署的系统合同,合同内容包括硬件、软件及相应服务,通信设备厂商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需要按一定的财务原则在不同业务线上做分账处理。举例说诺基亚和中兴分别与同一个运营商签署了100万的系统合同,在确认销售收入时诺基亚把100万收入中的60万计入设备销售,40万计入服务销售;中兴则把100万收入中的80万计入设备销售,20万计入服务销售;然后中兴就对外高调宣布我在设备销售上超过了诺基亚,这样的比较有意思吗?  具体来看下表爱立信、诺基亚与中兴的业务收入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占比:中兴的业务收入80%统计为“运营商网络”,20%统计为“电信软件系统及收费服务”;爱立信和诺基亚都收入的40%以上统计为“全球服务”。而华为和阿朗则将来自运营商的设备收入和服务收入合并在一个业务线或业务部门项下来对外公布,根本就没有分拆,试问中兴还怎么比?  至于Eric所说爱立信和诺基亚占据优势的运维外包服务,恰恰是业界的服务创新模式,不能说中兴做不了和做不到就不能拿来做对比吧?而且,这块业务还只是诺基亚五大服务业务线中体量较小的一个,诺基亚在服务上超出中兴35.5亿欧元的服务收入主要还是来自于网络安装(Network Implementation),维保(Care)、网络规划和优化(Network Planning and Operation)、系统集成(System Integration)这四条传统业务线。  再者说,如果中兴和诺基亚卖给运营商同样是60亿欧元左右的系统设备,凭什么诺基亚能同时再卖出来51亿欧元的服务,而中兴却只能卖15亿欧元呢,难道是中兴的服务不值钱?或者为了卖设备把服务给免费赠送掉了?  3.为什么说中兴“傲娇”?  此前,C114中国通信网《用数据说话:中兴系统设备2014年销售收入首超诺基亚》一文称“如果是单纯的计算系统设备销售收入,中兴也第一次超过了老牌厂商诺基亚,成为行业第四(诺基亚2014年系统设备销售收入为60.39亿欧元)”;微信公众号“紫金山”《2014年中兴利润翻番,明年还有吗?》一文也写道:“中兴在系统设备收入是62.77亿欧元,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诺基亚60.39亿欧元,位列第四大设备商”,了解了一下说是中兴提供的素材。  同样拿Eric所配的来自诺基亚官方年报的截图来看,这么明显地表明诺基亚网络业务的收入分为移动宽带设备和全球服务上下两大部分,您非要踮起脚尖来到处吆喝:我中兴的下半身比诺基亚长了,我中兴超过诺基亚可以做老四了!拜托您抬头望望,没看见诺基亚的脑袋还高出您半头吗?  所以笔者在原文中是将五大通信厂商的整体收入细分到与运营商业务相关的网络设备和服务领域,来做五大通信厂商的运营商业务收入对比排名,这个才能称之为“行业”!而中兴拿着一条产品线来吹行业排名,这不是傲娇是什么?  其二,诺基亚通信中国区的收入到底是多少,有没有混淆数字?  Eric在其《回应》一文中,首先指责笔者编造数字,把诺基亚在中国区的业务收入由14.1亿欧元人为拔高为17亿欧元;其次认为“中兴、华为都不会统计什么大中华区,阿朗因为在台湾、香港收入很低,如果不计入这个因素,诺基亚在这个榜单上应该是最后一名”。  为方便解释,且容笔者再贴一遍《五大通信厂商中国区运营商业务收入估算》这张图,请Eric睁大眼睛仔细看看:  1.笔者在图中已经很清晰地注明该估算图的货币单位是“亿美元”,诺基亚在中国区运营商业务收入是用14.10亿欧元按照日欧元兑美元的Closing Rate1.21折算出的17亿美元!数字没错!  2.诺基亚在中国区的收入统计来自财报披露数字,当然包括其台湾和香港市场的业务收入;但如果如Eric所言中兴和华为都不统计什么“大中华区”,那么请问中兴和华为把其在台湾和香港市场的收入统计进了哪里?难道是如下图中兴财报所列的“亚洲(不含中国)”?因为阿朗在香港、台湾的收入很低,诺基亚在中国区的业务收入就不能计入这个因素,又逻辑何在?  其三,为什么要拿中兴的退税大做文章?中兴的经营业绩应该如何评价?  Eric在《回应》中以诺基亚财报中也有14亿欧元的Income Tax Benefit (所得税收益)而指责笔者不应看不起中兴靠35亿人民币的退税才录得26亿净利润,大有乌鸦不应笑话猪黑之意。  1.笔者原文意在分析五大通信厂商在2014年的营业利润水平比较,之所以在文中特别提及中兴“借财报发布广为宣传的利润翻番则主要来自于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而产生的近35亿人民币的营业外收入”,其实是因为读到微信公众号“紫金山”所发表《2014年中兴利润翻番大赚,明年还有吗?》一文的有感而发:该文以千字篇幅来回答“中兴去年的利润几乎是翻了一倍,这背后的推手是什么?”这一问题,答案遍数各种市场增长、各种业务改善,却对于中兴的26亿利润主要来自35亿的营业外收入(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收入)的主因只字未提,水分实在太大,不得不点破一下。  2.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毛利(Gross Profit)、营业利润(Operating Profit)和净利润(Net Income/Profit)是对公司经营进行评判的重要参考指标。简单而言毛利等于收入减去成本,营业利润等于毛利减去期间费用,这是企业一定时期获得利润中最主要、最稳定的来源;而净利润则等于营业利润加减营业外收支与所得税后的盈余。因为与净利润相关的营业外收入没有持续保证,且不同国家的税收政策不同,所以跨国公司之间的比较往往集中在营业利润和营业利润率上。这也是笔者原文分析《五大通信厂商2014年营业利润率对比》的原因所在。  具体来分析一下中兴的营业利润率为什么会排名垫底,由下表五大通信厂商2014年的成本与费用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可以看到:(1)中兴研发费用投入比例最小;(2)中兴销售管理费用占比较大;(3)但导致中兴营业利润率最低的主要原因还是毛利率太低。  毛利率低的原因无非有二:其一,成本降不下来,其二销售做不上去。  按照Eric所引用的Infonetics Research统计“在代表未来的LTE市场,中兴出货量达到全球的25%至行业第二”。笔者甚为疑惑:中兴的LTE出货量都达到全球的25%了,那怎么在五大通信厂商2014年的运营商业务收入份额里才只有区区10%都不到呢?要知道五大通信厂商的运营商业务收入在2014年可都是以LTE为主的。难道中兴又把“代表未来的LTE”卖了个白菜价?抑或是其大多数的出货量如在中国联通的FDD招标里一样都是免费送出去的?  还有运营商业务之外的手机终端这块重要市场,为什么华为终端发货量是中兴的1.38倍,而业务收入却是中兴的3.25倍?难道中兴那么牛逼啊(Niubia)的手机还是只能卖个白菜价?  (注:上表华为终端发货量来自其年报数据;中兴终端发货量来自微信公号“紫金山”发布《2014年中兴利润翻番大赚,明年还有吗?》一文所称“中兴披露”)  其四,诺基亚的所谓“税收优惠”究竟是怎么回事?  正如Eric所摘诺基亚财报截图所示,诺基亚在其2014年的财报里计入了一笔14亿欧元所得税收益(Income tax benefit),Eric将其称之为“朕也是有税收优惠的”。  真相究竟如何?其实针对这笔对净利润有正向影响的收益,诺基亚在财报里有非常明确的解释:这笔收益的主要来源是对在芬兰和德国的所得税资产的可回收性进行再评估之后所取得的21.26亿欧元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再确认。这笔收益不是税收优惠,不是退税补贴,是递延税款的会计记账处理。  除却对诺基亚的所得税收益有误解之外,Eric还说“华为的软件退税应该是中兴的三倍有余”,笔者认真地查阅了一下华为的2014年财报,华为在2014年确认并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政府补助共计10.33亿人民币,也就是中兴35亿软件退税补贴的三分之一。误差之大,有必要提醒一下Eric:下任何结论,请用数据说话,让臆断闭嘴。  第五、如何理解诺基亚的复苏?  笔者无意在这里为诺基亚做广告宣传,但Eric在《回应》一文中显示出的对于诺基亚业务和财务状况的无知实在令人捉急,所以还是需要引用一些数据来去伪存真:  1、Nokia Networks,业务范围对等于爱立信、华为的运营商业务部和中兴的运营商,2014年营业利润率10.8%,低于华为的11.87%,但高于爱立信的7.37%和中兴的0.07%。而且营业利润率属于税前利润,与“税收优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不知道Eric何来“可笑”之说?  2、Here地图业务高达-127.9%的营业利润率,是因为计入了一笔高达12.09亿的商誉减值。这样的亏损是一次性计提的,所以Eric所谓“除非卖掉”才能缩减亏损纯属臆断,一点都不专业。  3、Nokia Technologies的业务范围主要是专利许可、技术许可、品牌许可、孵化;“做专利生意”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否则中兴2014年的财报里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没有了断的侵权诉讼了。Nokia Technologies所持有的专利来自于诺基亚在过去20年时间里累积达500亿欧元的研发投入,其构成比例如下图所示,如Eric所言“很难持续”、在4G专利上落后、主要收入是老的手机专利等臆断,完全缺乏知识产权和专利方面的常识。  4、诺基亚2014业务收入的地区分布以欧洲、亚太、美洲、中国为最,但Eric竟称这才是诺基亚“最可怕的”危险。对比一下下图五大通信厂商2014年业务收入构成的地区分布,谁的收入构成才最危险吗?  难为中兴在海外市场奋斗了十几年,到现在业务收入的半壁江山还是要维系于单一的国内市场,并且还要以国产厂家、国营企业的身份来获得政策扶持才能苦苦维持下去,真不知道到2015年等中国移动完成100万TD-LTE基站的建设之后,中兴被国内单一客户需求撑大的TD-LTE产能还能在哪个市场找到销路?  与中兴类似结构失衡的是阿朗,对美国市场过于依赖的后果也会等到美国境内的4G建设高峰过去之后逐渐显现。反观华为、爱立信和诺基亚,其业务收入构成的地区分布相对均衡,在市场需求轮换中有充足空间来取得较为稳定的增长。  笔者并不否认,借助中国移动TD-LTE大跃进式建设的市场环境,凭借国内厂商的特殊地位与一贯的低价策略,中兴在国内的TD-LTE市场份额上拉开了与国外厂商的距离,并且受益于中国移动百万TD-LTE基站的需求规模而在全球LTE出货量(合并TDD和FDD统计)上的占比大大提升。  但豪门盛宴总有落幕时,从TD-SCDMA到TD-LTE,一路鼓吹本土标准、民族产业的中兴和大唐短期内从国内市场受益,长期看却阻碍了TD-LTE产业的国际化,最终导致TD-LTE的全球市场又只有中国移动一枝独秀。但中国移动的体量再大,吃下一百万TD-LTE基站之后也基本饱和了;没有了中国移动的强劲需求,中兴靠什么来实现Eric所臆断的在2015年超越诺基亚甚至阿朗呢?难道真如Eric所说只有欧元大幅贬值这一大法宝?  结语:  本来是一篇对五大通信厂商的财报数据进行客观分析的文章,却不想惹来携着中兴大公司之威风的Eric对于“外企人”的一通夹枪带棒,那这篇回应文章就以与“人”相关的数据分析来收尾吧,一以贯之的立场同样还是:用数据说话,让臆断闭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资深通信从业人员。
若爱立信和思科真能走到一起,在两大市场上形成合力来遏制华为一…
对于华为、爱立信、新诺基亚和中兴这四家通信设备厂商而言,新的…
中国联通还迫切地需要砍出第二板斧:实施激进的低价市场策略主动…Okay to Continue
按回车进行搜索
运营商用户
运营商用户
Okay to Continue
第5期 总第124期
选择国家/语言中兴手机: 解密狱警通讯难题,智能安全缺一不可!_第三媒体手机(Mobile)频道
→ 中兴手机: 解密狱警通讯难题,智能安全缺一不可!
中兴手机: 解密狱警通讯难题,智能安全缺一不可!
上传:gvicky5&&&&
来源:信息存储服务&&&&
&& 近日,上海监狱内部公众号发布消息《上海监狱民警有了新武器!》,狱警将告别传统的Trutalk对讲机,升级为中兴通讯为其提供的最新移动执法智能终端,该机应是中兴今年主推的安全手机(以“红机”代言)基础上的深度需求定制
[正文] & &
&& 近日,上海监狱内部公众号发布消息《上海监狱民警有了新武器!》,狱警将告别传统的Trutalk对讲机,升级为中兴通讯为其提供的最新移动执法智能终端,该机应是中兴今年主推的安全(以“红机”代言)基础上的深度需求定制。
&& 司法警务通终端机身印有警徽标识以及中兴ZTE logo,清晰区分普通和警务通,智能终端更好的支撑移动执法。
&& 据悉:根据司法部《关于加强监狱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等规定,民警不得携带进入监管区域。2014年,上海监狱启用中兴司法警务通,有效解决了民警狱内通讯的问题,司法警务通有白名单通话、网络对讲、短号互打等实用功能。
&&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监狱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近期上海监狱根据《“十三五”全国司法行政科技创新规划》,完成了司法警务通移动执法终端的升级改造,是一款集门禁、取证、报警、办公、通讯等各项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系统!
&& 在解决通讯及基础办公需求之余,用技术“信息化”实现工作“标准化”,提升了监狱管理工作的效率与安全性。后续,移动门户,移动办公,网络通讯录,语音对讲,文字、语音、视频、图片共享等各项功能都在开发和陆续上线中。个别教育录音、罪犯通信管理等一大拨APP都在设计中,以后警务通将真正成为民警执法的好帮手,工作的小秘书。
&& 上海监狱系统率先进行通讯终端改革升级的,也引起了其他省市同行的羡慕,强烈要求在全国监狱推广普及。
&& (新闻稿 )
】 【 字体:
&&&上一篇:&&&下一篇:
手机(Mobile)导航: |
&Advertisement
&十大最受关注的手机(Mobile)新闻
&十大最受关注的手机产品
&十大热门手机(Mobile)驱动/软件下载
&十大最受关注的手机品牌
&(SAMSUNG)
&(MOTOROLA)
&(Sony Ericsson)
&十大热门常用软件下载
&&&&&&&&&&&& 字数: 0
(08-18) (08-14) (08-11) (08-01) (07-07) (06-15) (06-05) (06-01) (05-24) (08-21) (08-21) (08-21) (08-21) (08-18) (08-18) (08-18) (08-1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兴天机7和7s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