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创业者的特点跟职业人的区别和特点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企业家、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三者之间的区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企业家、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三者之间的区别陈超私发百家号一、企业家的定义之所以“企业家”引起大家如此多的疑问和不同理解一定是有原因的。在现代最新版的“汉语词典”中,根本没有“企业家”的解释;在英语系国家里,“企业家”往往被定义为创办了自己全新小型企业的人;在德语中,它跟所有权联系在一起,主要指那些同时拥有并自己经营企业的人;法语中,它的意思又是中间人或中介......这么多的不同定义,难怪造成大家理解上的分歧。有人曾发表文章,把“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区别用“雇佣关系、出资与否、承担企业风险、所有权与控制权、担任企业主管与否”这5个特质变量来进行区别。熊老师并不赞同这种区分方法。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先有必要看看“企业家”一词的起源和发展。在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大师花了三十余年时间进行研究和实践,在书中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定义“企业家”。在他看来,“企业家”就是:(1)大幅度提高资源的产出(2)创造出新颖而与众不同的东西,改变价值(3)开创了新市场和新客户群(4)视变化为常态,他们总是寻找变化,对它做出反应,并将它视为机遇加以利用。二、“创业者”的定义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创立了自己的新企业的人。三、“职业经理人”的定义“经理人”一词来自英文中的“manager”,管理的早期历史中,“经理人”被定义为“对其他人的工作负有责任的人”。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经理人的定义中补充了一个新的定义:“一个以个人方式作出贡献的专业人员”,从而使专业人员有“平行的发展机会”。德鲁克建议把管理体制集团中的所有成员都叫做管理者(executive),而在整个组织中只有四个级别:初级管理者、管理者、高级管理者、公司管理者。“职业经理人”的定义很多,我比较认同的是:指在一个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中承担法人财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全面负责企业经营管理,对法人财产拥有绝对经营权和管理权,由企业在职业经理人市场(包括社会职业经理人市场和企业内部职业经理人市场)中聘任,而其自身以受薪、股票期权等为获得报酬主要方式的职业化企业经营管理专家。四、三者关系:(1)、判断“企业家”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创新。同时,企业家与什么无关:(1)与企业的规模和性质无关,无论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无论公有的还是私有的,无论高科技的还是非科技的都可以有企业家。(2)与所有权无关,无论是企业所有者,还是职业经理人,还是一个普通职员,都可以成为一个企业家,并具备企业家精神。(3)与人格特性无关,他们不是专注于冒险,而是专注于“机遇”。某人在街边新开了一家餐馆,他是创业者,但不是企业家,因为他没有创造新的需求、新的市场。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罗克是创业者,也是杰出的企业家。他也没有发明什么新产品。他的餐厅生产的汉堡其他任何一家不错的美国餐厅早就生产出来了。但是他将“产品”标准化,设计制作流程和工具,并基于工作分析设定了标准,根据标准培训人员,不仅大幅提高了资源的产出,而且开创了新市场和新客户群。他进行了有组织、有目的的系统创新。这是他和前者的根本区别所在。他是创业者的同时也是企业家。20世纪20年代通用汽车的董事长斯隆不是创业者,他是公司内部成长起来的职业经理人,同时他也是杰出的企业家。斯隆在组织管理上提出诸多创新,如:设立协调委员会、制定标准成本分析会等,为商业史提供了创新的典范。(2)创业、管理与企业家不是相互独立的,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配合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为了持续创新,必须要有好的管理;一个已有一定管理水平的企业也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创新产品,不断开创新市场,才能取得持续成功。有些创业者在成立之初可能没有意识到要创新,也没有高的管理水平,只是为了缓解生存的压力或者为了赚钱大胆的冲出去了。他们抓住某个市场机会,掘到了第一桶金,但是在随后的日子中,如果没有有目的、有组织的创新,也缺乏逐步提升管理水平的话,在规则日益规范、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里,这样的组织不可能取得持续成功。职业经理人往往由于具备比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能力,又往往在本身工作过程中发现了市场机遇后才开始创业的,因此一般来说,职业经理人的创业之初会考虑得相对全面一些,设计得周密一些,走得也就平稳一些。但毕竟,创业是有风险的,对市场预测的差异性,以及在一个运行已经成熟的企业做管理和开创一个新事业之间往往还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因此,职业经理人转型为创业者的成功率是否一定更高呢,我倒并不这样认为。(3)具备各种性格特质与能力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并无一定之规。要说区别的话,一般而言,成功的创业者大胆、执着、富有冒险精神,不停留在想而是立即动手去做;而成功的企业家则视变化为常态,总是寻找变化,对变化做出反应,并将变化视为机遇加以利用;成功的职业经理人除具备专业水平、管理经验、创新意识外,敬业、忠诚、责任感这些职业道德尤为重要。(4)先发展还是先管理?其实,我觉得发展的过程就是管理不断提升的过程。不可能在创业初始就各方面的管理非常完善。即算创业者是成熟的职业经理人,管理经验很丰富,但是创业期、发展期、成熟期的特点各不一样,市场环境的变化,客户需求的变化,使得企业的管理在各个时期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因此,我认为不存在先搭建一个好的管理平台后才发展的概念,当然,起步发展以后,如果还不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对企业的下一步发展也必定会带来巨大影响。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陈超私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你要做的,就是安静地做好自己。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创业者跟职业人之间的一些区别
  凌晨1点多了,在QQ上跟一好友聊天,从她身上,仿佛又看到了从前我的影子。其中说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创业者跟职业人的区别和特点。
  我一直把自己定位于一位草根创业者。而很多人却想创业,但是总是在想,没有真正行动起来,或者不敢为了创业而冒风险,风险是跟利益成正比的。对于那种光想不做的人,不叫真正的创业者,而属于创业狂想者。还有一种就是职业人,他们更希望借助公司的平台来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收入,同时获得更高的职位。
  自从负责运营财客在线(www.coko365.com )后,感悟了许多,把财客在线记账网从行业倒数几名,做到如今的行业第一,从日独立IP20不到的小站,发展到如今的日独立IP8000多,真正见证了中国在线记账行业的起步和发展,帮助许多会员养成了良好的记账习惯和理财意识。虽然财客在线到目前为止还不属于成功,至少比以前前进了一步,上了个新台阶。在这个过程里,自然付出了许多的汗水,最重要的就是改变了我的许多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以前在公司打工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在创业中发现往往是错的,假如先创业,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后,再去公司打工的话,那些经验往往是最有价值的。
  一:创业者比职业人的责任心更强
  以前在公司打工的时候,做项目,做事情,从来没有现在创业那么用心的去做事。比如在公司策划一个活动,一般都有好几个人一起来策划、执行和完成等,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发现了一些不足,或者说缺点,但是也不会太主动的去指正,因为一指正的话,会涉及到其他同事,责任心不强。而创业的话,没有很强的责任心注定要失败。
  二:创业者重视整体,职业人更注重局部
  在运营财客在线记账网的过程中,往往考虑问题总是考虑很多,不仅要长远的考虑,而且还要方方面面的考虑。但是以前在公司工作的时候,做事情,总是考虑局部或者考虑眼前。比如在做软文宣传的时候,我以前在公司,更多的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进行写,但是现在运营财客在线,在做软文宣传的时候,会考虑半年后,一年后,财客在线的战略和目标,所以整体规划软文的出发点和内容。
  三:创业者为了事业和理想,职业人为了职位和薪水
  当初刚开始负责运营财客在线记账网的时候,流量特别的小,而市场上同时有好几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并且注册会员又不多,会员活跃度也不高,对于这样的情况,我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流量上,几乎没有搞什么针对会员的活动。因为我知道就算搞活动,效果也不一定的好,假如真正搞活动的话,要花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但是以前在公司,网站刚推出就策划一大堆的活动。并且好几个人去执行,结果活动搞了,钱花了,人力也付出了,但是网站依然不见效果。可以说策划的活动方案也特别的好。就是不见效果,因为职业人是为了工作而策划活动,并没有真正结合网站目前的实际情况去做事情。
  四:创业者重结果,职业人重过程
  以前在公司打工,更多的时候,是注重过程,就算去做了事情,效果不好,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和负担,因为损失是公司来承担的,但是作为一名草根创业者,注重的是结果,过程和形式不管,假如做任何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一切都是虚的,创业者的每分钱,每份精力都是十分宝贵的,需要花在刀刃上。比如网站刚上线的话,活跃度不高,流量小,作为财客在线记账网的运营,作为创业者,我不会在网站的会员活跃度上花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不会为了提高活跃度而去搞活动,因为我知道搞了的话,肯定没什么结果。假如在公司的话,网站刚推出的话,却策划了一大堆的活动,然后一个个的去执行,结果效果并不好,因为只要认真执行了,说明职业人认真负责,至于效果,是公司的事情。所以往往一些公司的项目都很难做大,关键在于出发点不一样。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2月13日消息,美国知名财经网站The Motley Fool发表署名山姆?马特罗(Sam Mattera)的分析文章。文章指出,小米的商业模式503 Service Unavailable
No server is available to handle this request.职业经理人的思维方式和创业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我的图书馆
职业经理人的思维方式和创业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来源:职场实用心理学昨天的话题:@无敌风火轮:职业经理人的思维方式和创业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补充说明:初期创业团队是否需要职业经理人?@john wong:鲍尔默持股超过盖茨,你认为他是职业经理人,还是创业者呢?蔡崇智资产超过乔布斯,你觉得他又如何呢?@兔王:有一大不同,思考问题的宽度不同,职业经理人打理公司更多是趋向于稳定的运营模式,此时思考问题或做出决策要考虑公司的边界。上游和下游的连锁反应所带来的不同。考虑问题是面与面问题,而创业者正处在建立盈利模式阶段。所考虑问题是点和面的问题。@andy stone:职业经理人,有人给兜底;创业者,亏了就完了。心态不一样。职业经理人,往往与其配合的其他团队都挺优秀;创业者,不大可能一开始所有团队都很全很好。更大的可能是创业者只懂一个方面的事(比如研发、销售),其他方面在公司成长的过程跌跌撞撞建立起来。能力不一样。@严一楠:老板的思维是“活下去”,职业经理人所学所用都是如何“活的好”。从许多事后案例可以看到:如果在早期有职业经理人进入,其作用在后期会非常重要。但这是大浪淘沙后剩下的那些,估计更多的是没能“剩下”的。@张德熙:我可能算不上职业经理人,我在前东家的时候,投资规划运营一切都是自己做主,经济利益也是跟自己的规划完全挂钩。最后发现老板的风控意识要比我浓厚得多。我只能说,经理人也是有节操的,同时经理人也是希望做好战略布局开拓一片天地希望成就一番伟业的,如果他能获得相当授权。有时候我们评价一个问题,往往忽视了这个人的职能,职能是可以被赋予的,赋予了什么样的职能,就会有什么样的心态和行动,如果他是有节操的话。@邹霖:不同人成功,都会难免会强化并固守自我的思维习惯和模式。职业经理人要成功,靠什么?遵从大企业的规则,努力工作,在大平台不断积累资源,比别人成长快,比别人更聪明。他们是时代的佼佼者和精英。但成功的创业者,往往是另一个画风里的人物。他们出身草莽,不屑于规则;做事果断甚至意气用事,却很难凝聚人心。开个玩笑的比喻,一个是西装革履的聪明人,一个是喝酒拍胸的老大哥。前者在成熟有规则的体质下,如鱼得水;后者却更能在混沌的天地闯出个名堂。@yyallthetime:公司里大部分高管是内部提升上来的,只有少部分人是外部招聘来的,当两群人放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明显的差异。1、推动能力职业经理人会经常养成一个习惯“等待汇报”。容易解决的事情显现不出来差距,问题都是出在遇到困难时。一件事如果领导忘记了,或者一忙疏忽了,那么这件事就会被耽搁很久。职业经理人会有很充分的理由,“我给你写过邮件了,在等你回复”,“我和你说过了你没理我,我以为这事情不重要”,而这些理由是不会出现在创业者身上的。记得联想里面的沟通四步骤:先找当事人沟通;若无效再找当事人领导沟通;若无效再找自己的领导沟通;若无效再找双方的共同上一级领导沟通。如果这四步都无效,才会被认定你真正努力解决过这件事情了,才会接受你的“没有办法”。或许你会觉得认真负责的职业经理人会做到这些的,但实际上骨子里的差异还是有的,职业经理人真正像打鸡血一样的紧盯着的事情,那往往都是被老板高度重视的事情。2、工作量VS风险很多事情有多种解决方案,例如一种无风险,但是工作量增加一倍;另一种是有一些风险,但是工作量比较少。职业经理人喜欢宁愿承担一些风险来减少工作量,但是创业者希望的方案绝对是无风险的。经理人会觉得这点风险来换取多一倍的工作量完全不值得,但是创业者是绝对不允许重要的事情有一丁点风险存在。这也是做决策的人和做执行的人分开是有很多好处的。举个我碰到的例子。公司里曾经有个很重要的项目只有一个人会,而这个人特别不稳定。负责这个项目的经理列了一个应对计划,大概三个月让另外一个人在手头工作完成外学会这个项目。他幻想着这个人会被挽留三个月,直到他的交接完成。我问他为什么不花一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把这些只有一个人会的单点风险都去除掉,他觉得这样做一来太累,二来没必要,这样交接不是挺好。他难道看不出当一个人真打算离职了以后的状态是反差极大的,甚至可能交接都不会那么认真吗?他一定能看到,只是他不愿意这么去想,因为觉得太麻烦了,宁可把这些当成小概率事件期盼着不要发生。后来也是在老板的强烈要求下,才使得交接进行的更快。3、珍惜时间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对待时间的态度真的是千差万别,这真是经历过的人都能感受到。创业者总是会问一个问题,能不能再快一点,职业经理人总会回答一句话,没法再快了。创业者总是希望团队加班的,而且自己本身也会加很多班,但是职业经理人是不愿意的,或者说不愿意大量加班的,这使得团队的工作时间千差万别。我不想讨论加班应该不应该,大家心知肚明。而且排除加班这个因素,创业者在其他方面的进度上也往往是时间优先的,他们希望更快的迭代项目使得错误被更早的发现,职业经理人会缺少这个意识,在时间上往往会预估的更保守,给自己足够多的冗余。在沟通上也会有明显的感觉,职业经理人喜欢写邮件,邮件冗长来往次数繁多,却不愿意打一个电话说清楚,复杂的事情电话说不清却不愿意见一面当面说清楚。创业者才不会在这方面上浪费时间。4、投入程度创业者已经把工作融入了生活,当想到一件事情会立即找到相关的人发条微信,打个电话就开始讨论起来,职业经理人要做到这点很难,经常是等上班了再说吧。这个与公司和经理人的收益绑定程度相关,也比较容易理解,说句俗一点的,拿多少钱办多少事。长远来看创业的人自然会拿的多一些,所以也是天经地义,但这差别也是客观存在的。有些人永远无法理解的是,只有你先投入更多之后,才有可能拿的更多一些。5、不愿意承担责任职业经理人在遇到决策的时候,往往会推给上级,缺少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这不是说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拍板决定,这个只是一个意识问题,尺度要靠经验的积累好好拿捏。很多时候决策是很难做的,也没有机会让你证明这是百分之百成功,这份风险需要决策者仔细考量后承担下来。创业者觉得这是顺其自然的,但是职业经理人却觉得万一决策失败,就是自己的一个污点,自然就不想去承担了。接受汇报的时候会发现因为一件事情,职业经理人无法决定,导致了要在汇报的时候问下领导的意见才能做下一步,结合“推动能力低下”和“不珍惜时间”,执行力简直是弱爆了。6、结果导向职业经理人在遇到困难时,往往经过一番折腾后觉得没法解决后,就双手一摊和领导说,我努力过了,实在解决不了。创业者遇到困难解决不了那是茶不思饭不想,问题解决不了觉都睡不好。职业经理人再说实在解决不了的之后,往往问题都可能会被解决掉。他们不会去想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无法意识到尽全力真的是要把通讯录上的人都挨个找个遍,把一切有可能出现奇迹的角落都去扫一遍灰尘。职业经理人尽全力经常是一半力气都没出到,做的更多的是表面功夫,让领导觉得自己曾经是多么的想要解决问题。团队只有把问题真正解决了,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当职业经理人拥有了主人翁的精神后,自然就成为了创业者,而这就是创业者要去做的事情。@不二:猎人上山打野猪一枪打出去,野猪没死,它冲了过来,那人把枪一扔,往山上跑 ——职业经理人一枪没把野猪打死,把枪一扔,从腰上拔出柴刀和野猪拚命 ——创业者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者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