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数据恢复能够保存数据多长时间?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朋友圈最恶毒传言----SSD长时间不通电数据会挥发?
10208浏览 / 52回复
& & & &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号称SSD固态硬盘如果长期不使用、不通电,上面存储的数据就会逐渐消亡,就像是挥发了一样。当时看到这种话题,我有虎躯一震的赶脚。我感觉我折腾了这么多SSD,这么屌炸天的秘密哥实在是应该略知一二才是......可是“挥发”这个词语实在用得太惊悚了,凭着我仅有的中学化学和物理知识,我感觉这事不靠谱。& & & & 挥发是什么?挥发是指大多数溶液所客观存在的一种物理现象,因为它们的分子间的吸引力相对较小,并且在做着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运动。所以它们的分子就运动到空气中,慢慢挥发了,以至于溶液状态的物质逐渐减少。最常见的例如酒精的挥发......但是SSD内的数据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的?溶液?液态?这显然是不成立的,那么姑且先认为是文章的笔者用词不当,他想要传达的信息就是存放在SSD上的数据是不安全的,长时间不用就会凭空消失。那么,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 & & &首先,这则消息的来源是希捷的一位工程师,他研究报告称发现固态硬盘在不通电的情况下数据会随着时间流失,而且温度对SSD可靠性也有非常大的影响,最后总结是大多数SSD的数据可靠保存年限只有2年,因此他给出的建议是重要数据不要用SSD保存,而是HDD。& & & && & & 现在大家对于SSD而言,众所周知的好处是读写性能更快,发热量更低,先天性的P/E操作既给了SSD超强的性能,然而人们似乎始终对SSD数据可靠性没有完全放下心来,因为SSD闪存颗粒具有有限的读写寿命,使得它成为一种未知的数据安全隐患。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的来看待和面对这种所谓的“隐患”呢?& & &一个成功的谣言往往拥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然而谣言最常用的伎俩是将有利于自己论调的信息尽量的夸大,SSD的信息存储的确受到时间和温度的影响,但影响到底有多大呢?究竟需要哪些极限的环境下,才能导致这些影响的发生呢?& & &对于报告的出处,我们只需要做基本的了解,而不做评论:& & &作者Alvin Cox是来自希捷公司的资深工程师并且是JEDEC的组织成员,他曾是JC-64.8标准小组(SSD委员会)的主席,然而现在的JC-64.8标准小组(SSD委员会)的主席是来自HGST公司的Frank Chu。你一定觉得超级好玩对不对,因为SSD委员会的BOSS竟然都来自于专做HDD的公司。& & & &在彻底解释SSD数据保留问题之前,很有必要知道厂商是如何确定SSD可靠率的。& & & 首先,SSD造出来是厂商要卖钱的,容量一定要有所保障,因此OP空间已经越做越小了,因为OP太大,用户的可用容量就小。OP空间是啥?说白了,就是SSD厂商预留的存储空间,由SSD的主控决定的,用户无法操作。所以我们遇到的SSD,比如有240G的也有256G的,480G和512G的。也许颗粒是一样的,但240G的OP空间更大,所以产生了不容的容量区别。& & &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越是企业级的SSD,它的OP空间所占比率会越大,看起来有些奢侈浪费,但这些OP空间都是为数据可靠性和性能而生的。& & && & & 第二,SSD拥有两个重要指标----UBER及FFR。& & & UBER是SSD读取字节中出错的字节比例,FFR则是功能失效的比例,听起来好复杂有木有?& & & 一般消费级别的SSD的UBER是10-15,也就是1/1015的字节读取失败率,FFR不能高于3%。& & & UBER其实很好理解,SSD在读写操作中都会有一定几率出现比特错误,但某些错误可以被ECC纠正机制修正,修正不了的错误比特率就是UBER。& & & &至于FFR,是将除开读写错误之外的问题都归结于此,属于功能性的障碍,被严格要求低于3%,实际的发生量远远低于这个数字。& & & &&& & & &最后一点,SSD不通电状态下要达到JEDEC规定的数据保存率,消费级SSD是30°C温度下1年,企业级是40°C下三个月。& & & 但注意一点,这都是极限的环境和条件下,现实中这些情况几乎不可能实现。& & & &&温度对于SSD的数据保存能能够造成影响是不假的,消费级SSD关机温度及活动温度下的保存时间来看,40°C活动温度、30°C关机温度下SSD的数据保存时间是52周,也就是一年。关机温度越高,SSD数据保存时间就会越短,活动温度25-30°C但关机温度55°C时,SSD保存数据的时间就只有1周了,这就是之前的谣言中“数据保存时间只有几天”的来源了,这种情况确实会发生,但根本不具有代表性。现实中55°C的关机温度几乎不可能,因为这务必考虑到人生存环境的问题了,不开机能够这么烫,除非住在火山口。大部分SSD还是在室温环境下使用,温度通常都在30°C左右。活动时的温度通常是40°C左右,即便是SSD本身没有什么发热量,其他硬件也会产生热量对SSD产生影响。& & & &与此同时,表格中所展现出来的数据有一个现象很奇特,SSD的活动温度越高似乎对数据存储更有利。& & & &类似东芝Q300的这种外壳设计,为铝合金全金属。由于在使用时,本身主控、闪存颗粒的发热量就不高,金属外壳可以吸收电脑其他硬件产生的热量,让SSD在较为温暖的环境下运行。& & &在关机后,金属外壳可以迅速的散热,使SSD以较快的速度降低到和室温一样的温度水平。& & & && 然而SSD作为高读写效率的存储设备,一个数据始终停留在一个闪存区块长时间不动的几率非常低,因此实际的时长计算常常被归零重计,那么数据关于温度和时间的寿命问题就变得非常没有意义了。& & & &最后,在谈一下数据保存的问题:& & & &闪存颗粒保存数据是依靠电子信号保存的,然而闪存颗粒作为标准的半导体产品,它的导电性跟温度息息相关是一定的。理论上来说,断电之后电子就应该不再移动了,否则就会改变单元内的电荷,导致数据的损坏。& & & 无通电环境下,环境温度的升高,电子会更快地从浮栅极逃离,逃离行为是无序的无规则的,因此后果不可控,最恶劣的结果是导致数据不可读。& & & &然而SSD在通电运行状态状态下则是另一回事,更高的温度会使得半导体硅基导电性更高,P/E操作过程中电流量更高,这样可以提高Cell单元的可靠性,毕竟SSD可靠性正式依靠电流量来强化隧道氧化层,以达到保持浮栅极中的电子的能力。这就是为何运行温度越高,反而越可靠,这正是和HDD截然不同的地方。& & &&& & & && & & & 在日常的SSD使用环境下,SSD的数据保留问题完全是大可放心的。而且全新的SSD颗粒所具备的数据保留率会更高,目前的NAND闪存颗粒,无论是MLC颗粒还是新技术下的TLC颗粒在存储强度上来说都足够强大了。存储技术高速的发展速度让我们真的无需对这些问题过于纠结,不用等待这些产品寿终正寝,就该完全淘汰了,只需要感受其出色性能和畅快的速度即可。
会的&&&&&&&&&&&&&&&&&&&
支持下!!!!!!!!!!
这是什么机箱?
又学到东西了。
目前还是 SSD+HDD 靠谱。有用的东西我还是放在 HDD,SSD 只是系统和程序
帮顶了!!
长时间不通电不存在那个问题,具体的参考优盘就行,唯一影响SSD存储时间的实际上是温度,过高过低的温度会让存储的时间下降百分之2-3,很低的
意思应该是长时间不通电了SSD自带的电池没电了资料就消失了吧,现在的记者不学无术,不求真相只求惊悚,职业道德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厉害,谢谢分析~
由于结构、原理相似,所以数据安全问题 &可以参考U盘 就行
半只老鸟 发表于
意思应该是长时间不通电了SSD自带的电池没电了资料就消失了吧,现在的记者不学无术,不求真相只求惊悚,职...
Ssd自带电池?那个星球的ssd?
chcbchcb 发表于
长时间不通电不存在那个问题,具体的参考优盘就行,唯一影响SSD存储时间的实际上是温度,过高过低的温度会...
还有一个例子:SD卡……
看来ssd不用要放冰箱里
其实 挥发是错误的,液体变气体叫 挥发,& 应该叫 升华,& 升华是 固体直接变气体。应该 改为&&&&& SSD长时间不通电数据会升华
u盘和ssd存储方式有什么区别呢?
楼主居然能发出这么无知的言论,我都看不下去了。任何存储介质都是有一定年限的,机械硬盘也就是10年而已。SSD只能比这个更短。想要长时间保存数据得用到M-DISC这种光盘。如果你在SSD当中放满数据,并将校验码记下来,不通电的情况下5年后这些数据基本上会校验失败。数据的丢失跟光照,温度,湿度,磁场都会有关系。但最终会归结为热力学第二定律。不过,说到这里,我估计楼主连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什么都不知道吧?
谣言止于智者
支持键盘翻页 ( 左右 )&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天极传媒:天极网全国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
SSD不可靠?保存数据必须机械盘驱动之家 10:51
  【天极网IT新闻频道】以前谈到升级配置,比较多的说法是加、换独显等,不过近些年,异军突起,迅速成为了很多人考虑升级的必要元素。
  不过,你有没有考虑过固态的可靠性呢?
  据外媒报道,希捷的一位工程师Alvin Cox近日发表研究报告,他根据大量的和统计,发现固态硬盘即使在不通电的情况下,数据也会随时间慢慢丢失。此外,温度也至关重要,每升高大约5℃,数据能保存的时间就会减少一半。
  Cox称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可靠年限为2年,他的建议是对于存贮重要数据且长期不通电的固态盘,请尽快换成机械盘吧。
  考虑到这位工程师的身份,其结论仍是一家之言,尚待更多证据支持。
  《报告》下载:http://pan.baidu.com/s/1o6vDJBW
(作者:驱动之家责任编辑:熊伟)
IT新闻微信公众平台
第一时间获取新鲜资讯
使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
您可能想看的内容
大家都在看
* 网友发言均非本站立场,本站不在评论栏推荐任何网店、经销商,谨防上当受骗!
支付宝的集五福活动已经到了第三天了,截稿前,支付宝显示已有超过1600…
现在,已经有外媒晒出了华为将于3月27日在巴黎召开发布会的邀请函。
苹果已经在App Store审核中禁止第三方应用程序使用苹果的emoj…
对于iPhone 6和之后的机型,iOS 11.3 增加了几项新功能,…
今日有外媒报道,三星将会提高S9手机的售价,而原因则是为了和苹果去抢占…
AcFun有望复活!近日A站在国内某招聘网站上,偷偷开启大规模招聘或预…
今年春节,支付宝、QQ、微信、淘宝等都有什么玩法呢?怎样才是正确的抢红…
天极网IT新闻汇:最新消息称,Apple ID在未来还将有望支持扫码登…
支付宝的集五福活动已经到了第三天了,截稿前,支付宝显示已有超过1600…
同样是99元不限流量套餐,中电信新推出的明星定制互联网卡“大黑牛卡”有…
支付宝的集五福活动这两年已经逐渐成为传统了,今年的集五福活动也已正式开…
继上次封停小程序游戏“头脑王者”之后,微信今天发布了一份对违规小程序进…
对于iPhone 6和之后的机型,iOS 11.3 增加了几项新功能,…
近日,移动应用数据与分析公司App Annie公布了2017 年“52…
根据App Store介绍,新春活动共分两部分,分别是订阅服务限时折扣…
每日IT极热查看: 11591|回复: 29
关于使用固态硬盘来充当服务器存储,大家觉得固态硬盘能使用多少年?
论坛徽章:10
领导决定使用4块 650G IBM固态硬盘搭建RAID 10&&来替代磁道银盘. 据说固态硬盘经常插写会导致晶体管的损坏. 会导致容量不断减少,数据文件块的损坏等.
我想下磁道硬盘服务器也就是3年换一次. 企业级SSD 搭建RADI 10 是否也能支持到3年?
论坛徽章:69
SSD的实际MTBF绝对小于HDD,别信那些厂家的胡吹。
从日常经验来看,估计也就1-2年。
论坛徽章:7
DELL的SSD用了三年,目前是好的,还没磁到过坏道。选高端产品应该3年不成问题,要不然像exadata这种平台不会大规模使用的,所以现在稳定性应该问题不大.
论坛徽章:69
东东堂 发表于
DELL的SSD用了三年,目前是好的,还没磁到过坏道。选高端产品应该3年不成问题,要不然像exadata这种平台不会 ...
Exadata上由于flash负载很重,一般flash的MTBF比磁盘小。
不过Exadata是做cache,坏了影响相对小。
论坛徽章:16
听说这玩意要挂基本上一快挂,所以还是悠着点。我这只放TEMP和索引。
招聘 : 论坛徽章:25
东东堂 发表于
DELL的SSD用了三年,目前是好的,还没磁到过坏道。选高端产品应该3年不成问题,要不然像exadata这种平台不会 ...
Exadata使用的是flash PCI
论坛徽章:7
www_xylove 发表于
Exadata使用的是flash PCI
都是闪存芯片,只是接口不一样.
论坛徽章:7
wolfop 发表于
Exadata上由于flash负载很重,一般flash的MTBF比磁盘小。
不过Exadata是做cache,坏了影响相对小。
flash logging.日志坏块也没有关系吗?
论坛徽章:305
dengjoy 发表于
听说这玩意要挂基本上一快挂,所以还是悠着点。我这只放TEMP和索引。
不是吧,哪来的消息,可靠性多少?
论坛徽章:16
ZALBB 发表于
不是吧,哪来的消息,可靠性多少?
销售说的,也许是忽悠,但想想如果做了条带,写入比较均衡的话,寿命也会差不多。
itpub.net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149号你说是HDD寿命长还是SSD?希望一辈子永久保存的数据用什么存?
恩…难道用网盘?可是没网络就蛋疼了,就中国的宽带成长速度,很让人蛋疼,做个假设 我传上个 鬼泣5 那么下载别说了 蛋疼死…
想了想 还真只有网盘比较好了…话说回来 有些东西比较猥琐 不方便传网盘额… 怕和谐……
上UC,有快感!
该帖共收到 26 条回复!
发表于 日 15:27
本帖最后由 后泓疏璃 于 日 15:27 编辑
HDD寿命长一辈子的。。没那么长久。。纳时不知道换什么了
上UC,有快感!
发表于 日 15:33
[]:一袋松鼠币砸在 一ge 头上,一ge 赚了 3
上UC,有快感!
发表于 日 15:38
本帖最后由 4冰4 于 日 15:38 编辑
都差不多的,不过永久是不可能的,不然对不起备份这两个字了
上UC,有快感!
发表于 日 15:42
RE: 你说是HDD寿命长还是SSD?希望一辈子永久保存的数据用什么存?
<font color="#冰4 发表于 日 15:38
都差不多的,不过永久是不可能的,不然对不起备份这两个字了
我想 还是选择网盘吧
上UC,有快感!
发表于 日 15:47
RE: 你说是HDD寿命长还是SSD?希望一辈子永久保存的数据用什么存?
后泓疏璃 发表于 日 15:27
HDD寿命长一辈子的。。没那么长久。。纳时不知道换什么了
唉…数据越来越多…
[]:一袋松鼠币砸在 未知的动力 头上,未知的动力 赚了 3
上UC,有快感!
发表于 日 16:17
完全听不懂
上UC,有快感!
发表于 日 16:20
未知的动力 发表于 日 15:47
唉…数据越来越多…
上UC,有快感!
发表于 日 16:33
RE: 你说是HDD寿命长还是SSD?希望一辈子永久保存的数据用什么存?
后泓疏璃 发表于 日 16:20
那“毛 骗”呢?
[]:一袋松鼠币砸在 未知的动力 头上,未知的动力 赚了 3
上UC,有快感!
发表于 日 16:34
未知的动力 发表于 日 16:33
那“毛 骗”呢?
看完存在脑子里
[]:后泓疏璃 积极回帖,得到 4
松鼠币小费.
上UC,有快感!
发表于 日 16:42
RE: 你说是HDD寿命长还是SSD?希望一辈子永久保存的数据用什么存?
后泓疏璃 发表于 日 16:34
看完存在脑子里
额…这样都可以啊?
[]:未知的动力 喝凉水时被塞牙,去医院治疗花费松鼠币 5
上UC,有快感!
发表于 日 16:48
未知的动力 发表于 日 16:42
额…这样都可以啊?
可以啊。。
[]:后泓疏璃 积极回帖,得到 6
松鼠币小费.
上UC,有快感!
发表于 日 16:48
未知的动力 发表于 日 16:42
额…这样都可以啊?
可以啊。。
上UC,有快感!
发表于 日 16:50
RE: 你说是HDD寿命长还是SSD?希望一辈子永久保存的数据用什么存?
后泓疏璃 发表于 日 16:48
可以啊。。
难怪你那么猥琐
上UC,有快感!
发表于 日 16:55
未知的动力 发表于 日 16:50
难怪你那么猥琐
是你自己。。又拉上我。。
上UC,有快感!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别怕!关于“SSD数据7天丢失”的真相
  上周,一份关于“在不通电状态下7天便会丢失数据”的新闻传的沸沸扬扬,不少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被新闻里提到的“希捷工程师”、“大量数据证明”、“断电7天就会丢失数据”等字眼吓到,纷纷表示:这下SSD都靠不住了!
  面对这种局面,一向以严谨著称的AnandTech坐不住了,近日,他们刊文对“SSD待机7天掉数据”进行了辟谣。作为比较早期的SSD用家(至今已经换过四块SSD了,从32G一路用到256G),笔者对这篇辟谣文感触颇多,因此将之编译与诸君共享,并附上我个人的一些补充与看法。
  首先,与一些网站报道的不同,AnandTech指出这份引起诸多争议的报告并非出自希捷公司,而是以JEDEC(固态技术协会)官方资料的名义发布的。作者Alvin Cox虽然在希捷任职(因此他在报告的作者那里写上了希捷)但是他是以SSD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发表的此篇报告,而JEDEC为所有储存公司的联合标准化组织,因此这篇报告意图在于对所有厂商提出告诫(而非针对任一特定厂商)。
  在解释数据丢失的真相之前,AnandTech认为他们需要先解释一下SSD的生产厂商是如何定义SSD的可靠性的:首先,SSD需要保证其使用容量,因此厂商无法预留很多OP空间;其次,SSD必须满足UBER(每bit读取操作的数据错误数量)的标准(简单来说就是误码率不能太高);最后,SSD必须满足在掉电情况下数据保存一段时间(符合JEDEC对此的规定)。需要注意的是,这三条是基于SSD所写明的最大写入寿命来实现的,比如某SSD规定写入量100TB,那就意味着在写入100TB之后仍然需要满足以上三条,才能算作是满足可靠性要求。
  上表展示了家用和商用环境下对SSD可靠性的不同规定,我们可以看到,家用SSD的断电数据保存时限是在30摄氏度下保存一年,这一温度已经高于一般家庭环境的室内温度。那么温度是如何影响SSD的数据保存的呢,AnandTech对此进行了进一步解释。
  这就是从那篇惹祸的报告中提取出的表格,注意此表中的测试数据基于某IntelSSD,而非希捷的产品。
  在40摄氏度的操作温度、30摄氏度的存放温度下,普通家用SSD可以保持一年的数据有效时间。 从表中可以看出,操作温度(也就是通电时的温度)对SSD的数据寿命有正面的影响而保存温度(断电期间的温度)对数据寿命则是负面的影响。在最糟糕的情况下(通电温度25-30度,断电温度高达55度),数据保存时间可以短至一周:没错,这就是被传的沸沸扬扬的“SSD数据只能存放一周”的出处,然而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在实验室以外的地方发生。
  55度的存放温度意味着用户放置电脑的房间气温高达55度(而不是说的机箱内部温度,因为这个时候电脑是关机的,SSD是断电的);反之,一般用户电脑在使用时的内部温度都至少有40度以上(即SSD的操作温度)!
相关文章:
[ 责任编辑:杨瑗嘉 ]
去年,手机江湖里的竞争格局还是…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态硬盘寿命多长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