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导弹的重入gta5载具仓库是什么意思

深度:浅谈中国洲际导弹多弹头载具 已成美国反导噩梦|中国|洲际导弹|美国_新浪军事
深度:浅谈中国洲际导弹多弹头载具 已成美国反导噩梦
2009年阅兵式上亮相的东风31A战略导弹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随着导弹防御技术的发展,弹道导弹的拦截再也不是无法逾越的鸿沟。当初,为了击杀弹道导弹,美国和俄罗斯不得不为自己的拦截弹配备核弹头,比较知名的有美国的“卫兵”系统和俄罗斯的A-35系统。这两个系统虽然具备拦截弹道导弹的能力,但即便拦截成功,核弹头也在本土高空爆炸,实为“拦截一弹,自损上万”。
  后来,由于制导技术的发展,拦截弹可以实现更高的精度,开始采用动能拦截弹,这种拦截方式造成的附带伤害要少一些。再加上洲际导弹为了配备威力足够大的核弹头,弹体尺寸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而拦截弹的成本相对来说没有这么高,于是似乎出现了天平略微朝拦截一方倾斜的趋势。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3月3日发表题为《有可能是“东风-31”改型的证据浮现》的报道称,最近,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的证词和中国一辆导弹发射车的图片似乎指向了“东风-31”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的一种新改型。战略司令部司令塞西尔?黑尼2月26日在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作证时说,中国正在“提升现有的井式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对一种新型移动导弹进行飞行测试,并研发一种能携带多弹头的后续改进型移动导弹系统”。美国在之前的陈述和报告中提到过使用液态燃料推进、井式发射的“东风-5A”和使用固体燃料、机动发射和具备多弹头独立重返大气层载具技术的“东风-41”。黑尼提到的“一种能够携带多弹头的后续改进型移动导弹系统”可能是暗指“东风-31B”。
  弹道导弹防御技术在发展,核弹头的技术也在发展。随着分一箭多弹技术的引进,又再次使局面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种弹头在进攻时采用多枚弹头进行攻击。防守一方需要对每枚弹头进行拦截,所以需要使用多枚拦截弹,因此来接这种弹头的成本急剧攀升,而且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
  一箭多弹技术主要有两个子类别,包括:多目标重返大气层载具,即MIRV;多弹头重返大气层载具,MRV。同MRV相比,MIRV可以设定目标的多寡,是MRV的功能强化版。MIRV可以设定对不同坐标的不同目标发动攻击,扩大了一枚弹道导弹可以同时攻击的目标数量,所以级别导弹更少也能达到同等的攻击效果。
  美国2015年的中国军力报告显示,中国的洲际导弹已经配备了MIRV。这将使中国成为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之后第5个为洲际导弹配备MIRV的国家。而按照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说法,中国早在20年前就已经具备了研制MIRV的技术能力。截至目前,中国有可能为东风-5A型、东风-31A型、巨浪-2型和东风-41型导弹配备了MIRV弹头。
  导弹全长32.6米,弹径3.35米,起飞重量183吨,采用二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发射井发射,最大射程12000公里、15000公里(东风-5A),可携带1枚3000公斤的威力为300-4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或4-5枚分导核弹头(东风-5A),命中精度500米。
  东风-5A导弹的射程为1.2万~1.5万千米,总重量183吨,全长32.6米,直径3.35米,采用两级液体燃料发动机,圆周误差为800米。综合外媒报道,东风-5A导弹的MIRV有6个子弹头,具备打击美国国内所有城市的能力。据估计,中国目前总共有24~36枚东风-5A型洲际导弹服役。
  东风-31A型导弹的射程为11200千米,比射程为千米的东风-31型导弹打得更远。该型导弹的重量为42吨,全长13米,直径为2.25米,配备3枚核弹头。一般认为,东风-31A配备的弹头为MRV,但根据最新的消息,中国已经为这种导弹安装了MIRV。中国正在用东风-31A型导弹替换老旧的洲际导弹,目前服役的数量最多有30枚。
  东风-41型导弹是中国研制的三级固体燃料的机动发射式洲际弹道导弹,该型导弹的射程为1.2万~1.4万千米,总重量为80吨,全长21米,直径为2.25米,可搭载3个、6个或10个核弹头,配备的也是MIRV。。根据外媒的报道,东风-41型导弹是世界上射程最远的导弹,最高速度为25马赫,圆周偏差为100~200米,已经于今年正式服役。
  二炮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导弹一直是我军战略杀手锏。东风-5是中国研制第一代洲际地地战略导弹。日全程飞行试验成功。该导弹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因此,相关资料不是特别多。现有的图片大多数都年代比较久远,就是这些由官方有限公布出来的照片也是很稀少的,非常珍贵。
  巨浪-2型导弹的射程为千米,是中国的第二代洲际潜射弹道导弹,配备中国最新研制的094型核潜艇。有说法认为巨浪-2型导弹是东风-31的潜射型号,但由于东风-31型尺寸太大,根本装不上094型潜艇,所以更合适的说法是两者有一定的技术渊源。巨浪-2型导弹采用的也是MIRV载具,可发射3~6枚核弹头。
  笔者前面的文章已经提到,中国保留了一支小规模但有效的核打击部队。由于强调短小精干,“有效”是关键。为了确保有效性,中国一直在推进着弹道导弹技术的发展,包括部署具备搭载MIRV能力的洲际导弹和潜射型导弹,而且正在加大潜射型导弹的权重。随着新弹头和载具的列装,中国的核威慑能力将更真实可靠。(作者署名:云上的空母)
想买094战略核潜艇?巴基斯坦想象购买中国潜艇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军事)
(编辑:SN118)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巡航导弹什么意思 完美作业网 www.wanmeila.com
什么叫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是指依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弹翼的气动升力,主要以巡航状态在稠密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旧称飞航式导弹。
巡航状态即导弹在火箭助推器加速后,主发动机的推力与阻力平衡,弹翼的升力与重力平衡,以近于恒速、等高度飞行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单位航程的耗油量最少。其飞行弹道通常由起飞爬升段、巡航(水平飞行)段和俯冲段组成。从陆地、水面或水下发射的巡航导弹,由助推器推动导弹起飞,随后助推器脱落,主发动机(巡航发动机)启动,以巡航速度进行水平飞行;当接近目标区域时,由制导系统导引导弹,俯冲攻击目标。从空中发射的巡航导弹,投放后下滑一定时间,发动机启动,开始自控飞行,然后攻击目标。
什么叫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是指依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弹翼的气动升力,主要以巡航状态在稠密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旧称飞航式导弹。
巡航状态即导弹在火箭助推器加速后,主发动机的推力与阻力平衡,弹翼的升力与重力平衡,以近于恒速、等高度飞行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单位航程的耗油量最少。其飞行弹道通常由起飞爬升段、巡航(水平飞行)段和俯冲段组成。从陆地、水面或水下发射的巡航导弹,由助推器推动导弹起飞,随后助推器脱落,主发动机(巡航发动机)启动,以巡航速度进行水平飞行;当接近目标区域时,由制导系统导引导弹,俯冲攻击目标。从空中发射的巡航导弹,投放后下滑一定时间,发动机启动,开始自控飞行,然后攻击目标。
巡航导弹 巡航是什么意思? 巡航导弹——它是依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弹翼的气动升力,主要以巡航状态在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曾被称为飞航式导弹。它可从地面、水面或水下发射,攻击地面,水面固定目标或移动目标。世界上第一枚巡航式导弹是德国的V—1飞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曾向英国发射了10500枚V—1飞弹,但落在]英国本土的只有约3200枚。战后,美、苏借鉴V—1的技术,分别研制了本国的第一代巡航导弹,它们大都比较笨重、体积大、速度慢、飞行高度高、命中精度低,机动性差,易被对方发现和拦截。但大都装备了核弹头。70年代后,诞生了以美国的“战斧”式为赌注高性能新型巡航导弹,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雷达波有效反射面小,可超低空机动飞行,不易被发现和拦截,既能在地面、空中发射,又可从水面、水下发射,命中精度高,既能核装药又可常规装药。1991年渡海湾战争中,美国向伊拉克的重要目标发射了数百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大都准确击中了目标。巡航导弹是在和弹道导弹竞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50年代,美国和苏联都非常重视发展巡航导弹,但由于这种有翼导弹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为了满足核战争准备及核威慑的需要,美国和苏联从60年代起就转向发展弹道导弹,直到70年代中期以后,巡航导弹才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巡航导弹已成为美国三位一体核威慑力量的一根支柱,已作为核反击力量和常规攻击力量广泛布置于欧洲前沿防线、海军水面舰艇、潜艇和空军的轰炸机。40多年的竞争性发展表明:巡航导弹是一种用途广泛,成本低廉,通用性好,作战效能高的先进武器,海湾战争中首次实战应用的战果就充分证明这一点。巡航导弹到底有哪些特点呢?首先,它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各种平台携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可垂直携载12枚,并可抵近敌沿海发射,因而可打击其纵深公里的重要军政目标。水面舰艇一般每舰可携8~32枚,采用MK-41垂直发射装置后,一艘舰可携100余枚,由于它能在水面机动发射,所以不易被探测。轰炸机的携载量越来越大,B-52G经改进后可由12枚提高到20枚,B-1B可携30枚,改装后的DC-10能携50~60枚,改装后的"波音-747"则能推70~90枚。地面发射的"战斧"导弹装在机动的运输-起竖-发射式车上,每辆车载4枚,4台车为一个导弹连,即可发射165枚导弹。导弹发射连的重装备可由C-130或C-5等运输机空运至前沿阵地或发射场。其次,它射程远,飞行高度低,攻击突然性大。"战斧"巡航导弹射程最远达2500公里,最近为450公里,均在敌火力网外发射,因此发射平台很难被对方发现。导弹在海面飞行高度7~15米,平坦陆地为50米以下,山区和丘陵地带为100米以下,基本是随地形的起伏而不断改变飞行高度,而这一高度又都在对方雷达盲区之内,所以也很难为对方的发现,极易造成攻击的突然性。另外,导弹采取有效隐身措施后,其雷达反射面积仅为0.02~0.1平方米,相当于一只小海鸥的反射能力。新一代巡航导弹在雷达荧光屏上只有针尖大小的一个目标光点,可见很难探测。第三,它的命中精度高,摧毁能力强。射程公里的巡航导弹,命中误差不大于60米,精度好的可达10~30米,基本具有打点状硬目标的能力。携常规弹头的巡航导弹可摧毁坚固的地面目标,也能用子母弹杀伤和摧毁面状目标。携20万梯恩梯当量核弹头的巡航导弹由于命中精度高,一般比弹道导弹的作战效能高3~4倍。巡航导弹由于飞行时间长,速度低,飞行高度又恰好在轻......
巡航导弹是干什么用的? 巡航导弹可从地面、空中、水面或水下发射,攻击固定目标或活动。主要用途有两个,用于支援战场部队作战、打击对敌方军事行动有直接影响的目标,能对敌战区纵深(作战部队由边界至中心的可运动的纵向深度)战略目标实施攻击的具有大面积摧毁作用。巡航导弹内容介绍:巡航导弹是导弹的一种。即主要以巡航状态在稠密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旧称飞航式导弹。巡航状态指导弹在火箭助推器加速后,主发动机的推力与阻力平衡,弹翼的升力与重力平衡,以近于恒速、等高度飞行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单位航程的耗油量最少。其飞行弹道通常由起飞爬升段、巡航(水平飞行)段和俯冲段组成。它依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弹翼的气动升力。巡航导弹在携带核弹头时还可以由飞机或是潜艇发射,也是核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有什么区别? 2者用途不一样,一种是战略武器,一种只是战术武器。战略武器比战术武器的威力强很多。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主要区别在于制导方式的区别。弹道导弹主要攻击远程固定目标,在大气层外飞行,射程为1000公里--10000公里以上,是以抛物线式惯性制导,导弹内部装有惯性陀螺仪和微型计算机。在接近目标时计算出距离,进行空中停车,以弹道惯性击中目标。半径误差为50M--150M,所以一般都用于战略打击和核打击。巡航导弹射程在100公里--3000公里左右,为GPS和地形匹配制导或末段主动雷达引导攻击,巡航导弹的优点是机动灵活,命中精度高误差在2M-10M。大多用于战术打击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主要区别在于制导方式的区别。弹道导弹主要攻击远程固定目标,在大气层外飞行,射程为1000公里--10000公里以上,是以抛物线式惯性制导,导弹内部装有惯性陀螺仪和微型计算机。在接近目标时计算出距离,进行空中停车,以弹道惯性击中目标。半径误差为50M--150M,所以一般都用于战略打击和核打击。巡航导弹射程在100公里--3000公里左右,为GPS和地形匹配制导或末段主动雷达引导攻击,巡航导弹的优点是机动灵活,命中精度高误差在2M-10M。大多用于战术打击
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有什么区别? 巡航导弹是依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弹翼的气动升力,以巡航状态在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与之相对应的是弹道导弹。一般说来反舰导弹是巡航导弹的一个分支,即以水面舰艇为其作战目标的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区别和主要用途 弹道导弹发射遵循一定的弗道,如抛物线,或者射程远些的穿过大气层在太空飞行,根据突防需要变轨,再重入大气层,按照预定弹道击中目标,这种变轨洲际弹道导弹往往有分导式多弹头。弹道导弹发射轨迹。主要对地方地面目标实现打击,世界上第一种弹道导弹是纳粹的V-2导弹。名气最大的弹道导弹就是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我国的弹道导弹家族以北约代号“东风”,如东风15,东风31等,还有号称航母杀手的DF21,但是这个DF21应该是子虚乌有的,用弹道导弹打航母很难锁定。巡航导弹:巡航导弹是导弹的一种。即主要以巡航状态在稠密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旧称飞航式导弹。常见的反舰导弹也是巡航导弹的一种,用来攻击海上目标,如我国的YJ83 ,YJ62等。对地攻击巡航导弹有海基、路基、空射多种方式,可以搭载常规弹头或核弹头,比如著名的战斧、我国的长剑10,适合多种平台发射。世界上第一种巡航导弹就是纳粹德国的V-1导弹。反舰导弹的发射轨迹。
什么是口径巡航导弹 就是这次俄罗斯从里海发射的,用于打击isis的巡航导弹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就开始研制类似美国战斧式和中国长剑-10型的远程巡航导弹。该导弹系统的型号为3M10,于80年代末装备部队。因其外形酷似美国的战斧导弹,因而被西方国家戏称为“战斧斯基”。3M10是前苏联第一款三军通用的远程巡航导弹,其空射型号是X-55(北约代号为AS-15),陆基型号为RK-55(北约称为SSC-X-4“弹弓”),海基型号为 "石榴石"战略巡航导弹(北语代号为SS-N一21),空基、海基和陆基型号几乎同步装备苏联军队。1987年美苏签署中导条约,陆基和海基型的3M10巡航导弹在销毁的清单内,苏联完全彻底的执行了条约,销毁了全部陆基和海基型号导弹,只保留可由图-95轰炸机携带的X-55空射巡航导弹。3M10导弹采用惯性+雷达高度表地形匹配的中段巡航制导体制,末端采用雷达区域相关末制导,命中精度为150米,可装一枚2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射程3000公里,采用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为动力。导弹长6米,重量1250公斤,常规战斗部重500公斤。美苏中导条约销毁的各型导弹,直接导致苏联武装力量,尤其是苏联火箭-炮兵部队的远程突击火力被整体削弱。从1989年起苏联陆军已经没有能够对敌200—500公里纵深进行常规火力突击的导弹武器。苏联解体后,尽管俄罗斯军队面临着严重的混乱和财政困难,但他们仍然渴望发展一种媲美美国战斧的通用远程常规巡航导弹。1992年,俄罗斯“革新家”导弹设计局开始在3M10导弹基础上研制一种多用途得通用远程常规巡航导弹。这种导弹的弹径被限制在533毫米,以便满足从潜艇的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的要求。新一代巡航导弹被命名为Калибр(Kalibr),汉语意思为“口径”。这是一个庞大的导弹家族,按搭载平台分为潜射型,代号为“口径-PL”;舰载型,代号为“口径-NK”;岸基型,代号为“口径-M”;空射型,代号为“口径-A”。出口型导弹的代号在最后加字母“E”。所有导弹都由三种不同用途和结构的基础型导弹组成:一是3M54型亚超结合巡航导弹,在巡航段采用掠海飞行的亚音速弹道,在末端抛弃巡航发动机,采用火箭发动机推动以超音速攻击目标。二是91RE1型反潜导弹,射程50公里,是可垂直发射的一枚火箭助推533毫米口径鱼雷。三是3M14型远程巡航导弹。导弹系统分为这导弹全程亚音速飞行,使用惯性+地形匹配中段制导,光学成像或雷达末制导。改进型可应用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由于格洛纳斯早期系统的导航精度极差,高达100米以上,所以直至2010年以前,俄罗斯任何武器系统都无法应用自己的俄卫星导航制导,2011年以后,俄罗斯连续发射格洛纳斯-M/K改型导航卫星,使该系统的定位精度提高到5米左右,3M14导弹的改进型也开始应用卫星系统。该导弹的末端制导采用雷达区域相关匹配末制导,使用圣彼得堡Padar设计局提供的末制导雷达,口径514毫米,重量40公斤,最大探测距离20公里。由于雷达区域相关末制导的精度不高,3M14的最新改进型应用了格洛纳斯卫星辅助末制导,末端精度可在10米以内,俄罗斯此次发射26枚导弹打击叙利亚目标,宣称导弹打击精度在3米以内,笔者认为这是在吹牛,通常只有激光或电视/红外图像末制导的导弹才能达到如此高的精度,例如中国的长剑-10巡航导弹就采用红外/电视图像末制导,命中精度可以从一栋大楼的某个窗口打进去。该导弹系统共研发了整体高爆、高爆-燃烧、温压、集束子母、热核等五......
洲际弹道导弹的动力系统是什么?和巡航导弹有什么区别? 简单一点说吧弹道导弹的飞行动力是靠火箭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载火箭发动机是一样的。火箭发动机工作,对导弹整体做功,使得导弹速度和高度不断增加,当火箭燃料烧完后,弹体和战斗部就会分离,此时战斗部就自行按照原来设定的飞行弹道飞行,直到击中目标。战斗部自行飞行过程中,一般是没有动力的,除了现在的某些导弹上有弹头机动载具,可以对战斗部进行弹道调整。巡航导弹是在大气层内飞行的,主要依靠喷气发动机,原始一点的采用涡喷发动机,技术高的使用涡扇发动机,这种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原理和飞机的发动机是一样的。发射时,巡航导弹先靠一个小型火箭发动机助推,当达一定速度后火箭发动机分离(空射型巡航导弹不用助推),这时的速度已经足够对弹翼产生升力,此刻涡轮发动机工作,巡航导弹就在雷达和卫星等中继制导下,像飞机一样飞行。再简单一点说,弹道导弹就是火箭,巡航导弹就是飞机!飞机和火箭的区别就很明显了吧!
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有什么区别? 弹道导弹是飞到大气层歪再又飞进大气层攻击目标,攻击目标时都是超音速的 巡航导弹则是在大气层下飞行,一般是亚音速的,像战斧希望采纳4被浏览153分享邀请回答4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为何中国可以在远程弹道导弹上做到一枝独秀?
“更高、更快、更强”,这样的理念不仅适用于奥运精神同样也适用于武器的发展法则。远程弹道导弹一直以来都是深受各国追捧的武器。远程弹道导弹出色的性能几乎完全对应这样的口号。它的最高飞行高度可到达大气层之外、末端飞行速度甚至可以高达十几马赫、装载百万吨级的TNT当量核弹头更是家常便饭,可以说是当代兵器之王。然而武器虽强,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可以研制出来的。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只有中美俄三个国家研制成功了超过1万公里射程的远程弹道导弹,其技术精髓是相当深厚的。
从技术的层面上来看,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很多弹道导弹可以说是运载火箭的“恩师”。俄罗斯的“联盟”号由R-7型弹道导弹演变出来的,而中国的“长征”2号是在“东风”5型弹道导弹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美国的“德尔塔”系列是借鉴了“雷神”弹道导弹的技术发展出来的,这也足以说明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有着很深的渊源。但是,有能力制造和发射运载火箭的国家并不一定能制造弹道导弹。这一方面,英国、日本和韩国便是最好的例子。
英国在上世纪中期的时候研究过一款名为“蓝光”的弹道导弹,但最后在无声无息中这一研究就不了了之了。然后英国不甘心就这样失败,接着又重振旗鼓开始研发“黑箭”式运载火箭,但是后期他们意识到没有弹道导弹技术作为基础,运载火箭根本无法完成后续工作,因此再一次以失败而告终。后来俄罗斯军事专家指出,在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技术问题上,“军转民”远比“民转军”要容易的多,而且二者在成功几率上比较而言的话前者更大。
弹道导弹不仅要考虑战斗部部分的设计问题,还要将弹头的搭载以及远程制导技术都得考虑在内,不是仅仅造一个空壳在那儿而已。我们知道远程作战的洲际导弹在飞行过程中会突破大气层然后再重入大气层,因此对于弹头部分的材料以及技术运用上的要求非常高,还要考虑空气动力学对其产生的阻力影响等。远程制导导弹对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陀螺仪设计等这些精密仪器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而这几样技术在世界上除了中美俄能熟练掌握外,几乎没有其他国家能将其全部掌握。专家表示,现在的中国因具备完善工业能力所以可以出色的完成在远程弹道导弹的研究。这点我们作为中华子女十分自豪!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荒野行动载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