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价那个贵,我年薪四十万,还不知道 猴年马月的意思才买得起,该怎么办

裸婚4年,老公从月薪1000到年薪40万,我们却依然不敢生孩子!
来自妈妈帮社区:
孩子吃母乳的话,开销很小的。我家宝宝现在快五个月了。吃母乳。。在宝宝身上花的钱,基本上就是给宝宝买衣服。买尿不湿。我家白天用尿布,晚上尿不湿。有孩子和没孩子幸福感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还想要二胎,到时候你高危,对你对孩子都不好。
你可以去老家买房子啊,为什么非要在上海买呢???!!我还要再生一个女儿,儿女双全最幸福
一是两边父母都不会帮忙带孩子
而是我生孩子我就会没了收入了
主要因为这2个问题吧
什么思想啊
我是远嫁,我家条件还行,来这小县城四年了,老公工资二千五不到,每月要还一千五六的贷款,首付装修都是借的,之前一直怀不上,我宝宝现在四个月,从怀孕七个月到宝宝出生三个月我都没工作,宝宝出生到三个月老公调工作一分工资没发,一家六口人加上我宝宝,那日子很才叫苦啊,一块钱当两块钱用,其实宝宝吃母乳也不用花什么钱的,我个人觉得不管怎么样,都要先个小孩,到小点城市生活,我相信你老公是块金子,到哪都能发光!
一是两边父母都不会帮忙带孩子
而是我生孩子我就会没了收入了
主要因为这2个问题吧
我和老公结婚六年了,才生的宝宝!因为之前没房不敢要,如果要了宝宝可能现在都买不上房子!现在我27了,房子有了,装修也是最好的,孩子也有了!我很满足!我喜欢按照自己计划走!
幸福啊,我也是房子儿子都有了,27岁和你一样大
车到山前必有路,该上学时上学该结婚时结婚该要宝宝要宝宝,年纪大了后有了宝宝也没体力和精力带,宝宝体质也不好,总之最晚三十之前要吧
感觉这种生活真心累,突然觉得没钱也挺好的,小日子照样过的很好,孩子也在一天天的想长大
一是两边父母都不会帮忙带孩子
而是我生孩子我就会没了收入了
主要因为这2个问题吧
房子可以月供呀,年薪四十万供个房子再养个孩子应该不成问题吧,要看怎么花了
最好早点生,有的女人30多就不排卵了,我生二宝28了各种辛苦,各种受累,比头胎恼火几倍,而且还备孕了差不多一年才怀上
你应该和你老公好好谈谈,房子什么时候都有卖的,可孩年纪大了却不好怀上孩子了了!
有啥矛盾的。生活就要享受,况且你老公工资不低了,干嘛总想买房,买小县城的也行吧。生个孩子,孩子大了上学了也是可以工作的吧,用不着那么拼吧。
房子可以先付首付,再还贷嘛。另外首付部分抵押贷款干点别的事情。光守着那点工资猴年马月啊。孩子赶紧要吧。没房没孩子,你俩的婚姻就是一张纸。多没意思。
马上就要宝宝吧,孩子才是女人的福,有了孩子,女人才有了一切!
女人最迟年龄最好在25到28岁生孩子。恢复得快
在一线城市生存太累了.要想生孩子和买房两者不冲突.还是打算生个自己的宝宝先.房子可以晚三年五年的.等你有了房子有了钱那时也许生活都变了.想要个孩子就能要的.年纪大了要孩子对我们女人太辛苦了.你想想有多少人没房什么都没有.还不是有自己的孩子.你老公太有野心了
老板娘什么情况?不会是当女强人拖延生孩子年龄大了才生不了吧?
不是的,也是跟楼主情况差不多,白手起家,这个压力那个压力各种拖,最后就那样了。
没必要在一线城市拼的那么累
我这里就有一个
两公婆带着两个孩子在北京打拼了将近十年
今年回来了
他说他们在那边省吃俭用
住的还是平房
现在就算把全部积蓄加起来
在北京一环二环也只能买个厕所多一点
他可不想为了买房就累死在北京
现在在家做生意
带着两小孩读书
在我们县城买房子最多也就几十万
可能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啊
赶紧生一个,钱永远也挣不够,等到有钱买房子在生小孩,房子买了想到买车再生,可女人是等不起的,有了小孩才会是一个完整的家
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但孩子还是可以先要的
妈妈帮百科热门内容
微信服务号
礼包领取指南NO.1
关注妈妈帮服务号
即送育儿百宝箱
还有海量免费试用不要白不要!
礼包领取指南NO.2
第1步:扫码成功下载后,首页即可领取新人专属礼包。
第2步:填写收货信息,轻松领取帮宝适新生礼盒,更有机会获得?198帮Box大礼盒!
&&手机客户端&&备孕&&相同预产期&&同龄宝宝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同城(21个)(11个)(13个)&&妈妈兴趣&&宝宝兴趣&&特别关注&&非常有用
|||||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真相惊人!新一轮房价飙升背后:富人撤离,穷人进入!真相惊人!新一轮房价飙升背后:富人撤离,穷人进入!直面传媒百家号我经常看到有人说“你不知道,现在有钱人真的多,房子就是刚需,XX小区十几万一平很多人疯抢。”刚好家里有人搞贷款的,有个事儿可能好多人不清楚,很多楼盘的价格是怎么做起来的,那就是房开商自己买自己的房,以下说说操作流程:比如是房产商A,开盘了100套房,每套售价100万,那就是1亿的资金量,对吧?现在一开盘,我直接把价格报到200万,暂时没人买怎么办?ok,我去搞一批身份证,比如公司员工的姐姐,部门经理的老丈人,用他们的身份以200万的价格买下来,由房产公司付首付、并还房贷,同时,另外签一份合同,把房子抵押给房产公司老板控股的法人单位B。然后,法人单位B拿着这些抵押的房本去找银行做抵押贷款,获得资金,因为这些原本值100万的房子是以200万购买的,那银行的评估认为它值200万,银行就可以放到最高140-160万的抵押贷款,这个资金再拿来还房产公司A的月供,公司就可以有大量的现金流,然后坐等房子慢慢卖......你以为银行不知道这件事吗?银行的人都知道,但为什么不管?因为房贷是银行最主要和稳定的利润来源,如果不给贷款,从最底层的审批员到分行行长,都完不成任务,拿不到奖金。中间有几年贷款卡得比较严,加上当时实体经济也还过得去,还有很多其他企业借钱,房产公司这么玩借不到钱了,于是就死了一批。从去年开始,实体企业,尤其是南方几个省的制造业企业大规模倒闭潮,导致银行的日子非常难过,银行也不敢贷给这些工厂了。(之前温州最大的眼镜厂,就是因为贷不到钱,老板把家里N辆豪车贱卖,一辆宝马7系20万出手,我同学在惠州的厂,原来做外单皮包代工的,今年开工辞退了一半的人,老板已经把厂区挂牌了。)这时候,房产公司就成了银行的救命稻草,谁还敢卡它们?那不等于卡死自己吗?加上实体经济萎靡,南方几省大量原来手里还有点钱的土老板,工厂也不干了,变卖出来一些资金,干什么好呢?工厂赔钱,020高科技啥的咱又不懂,那就买房子吧,感觉比较稳妥。于是两方合力,就成了现在的房产泡沫,这也是为什么深圳疯涨,上海沦陷,北京告急的原因。所以你现在去深圳的一些新开楼盘,价格特别离谱,动不动十几万一平,但是很快就要售罄,并且你一看,购房合同都有,身份证也是大活人,这种房子,基本都不是“业主”本人住,房产公司A会租出去,租户的租金也不会打给“业主”本人。高档楼盘租不出去的,就只好空着,然后告诉来看房子的人,“业主”是大老板,手上很多处房产,对价格不敏感等等。当然,偶尔也有钱多的冤大头被忽悠入局的,觉得再不买还得涨,咱砸锅卖铁也得入手一套,这就是我们身边偶尔会遇到的“我的朋友”。多说两句,房产业最早这个玩法是从谁那儿学来的呢?师承于大名鼎鼎的传销,两者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后来两者在手法上互相借鉴,都有所发展,此乃后话。比如,曾经臭名昭著的“资本运作”就曾经干过什么事呢?伪造了某国务院副总理签署的红头文件,然后买断了百度上所有关键字的搜索,并雇佣了大量枪手和水军做公关,你只要一搜索关键字,出来的都是告诉你,这是合法的,是大领导特批的改革试点项目,百分百安全等等诸如此类的操作手法。这个事到后来东窗事发,被媒体彻底披露之前,骗了很多人,包括很多高级知识分子。02&影子业主&无处不在前些年不限购,曾经出现过一个本地土著+穷鬼老头名下挂了一堆房产的事,那会儿身份资料还挺便宜,因为没有限制,后来因为限购,这种有购房资格但买不起房的人(很多是本地屌丝,或者离异无房的)就被炒起来了,通常一个人可以挂两套房产(如果是单身的话)。有些人问,不对啊,我刚看的二手房,也是这种天价啊,那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解释下这种情况。前面说了,房产公司A卖出的1101的房,业主叫张三,但是1101的房本被抵押给法人公司B然后抵押给银行了,所以张三只是个“影子业主”,你找中介买二手房,从接触到最终过户,张三只是个傀儡,实际的房东是法人公司B。我有一年想买房的时候曾经接触过一对小夫妻(当时还没限购),本地土著,大专学历,一接触就知道是处于社会底层那种,并且俩人都是市民,没有拆迁房的机会,而且房子也不是回迁房。当时我觉得房子楼层阳光户型不好,他俩就说,我们在这个小区还有好几套,你可以看看,我当时就有点纳闷,因为这是个新楼盘,购房合同就是不久前的事,不可能是继承,如果说是父母帮忙,以他俩的谈吐,家庭出身应该也不会太好。果然,最后他俩拿出的房本,都是副本,并且一次只给拿出一本,还得提前约时间 。03 数据知道真相另外我再分享一组统计数据:为了衡量一线城市房价有多疯狂,《每日经济新闻》以地区分类,求出了各地的平均数,数据来源为同花顺iFinD数据库。去年2月份,北京二手房均价40532元每平方米,如果要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总价405.32万元(不考虑各种税费、中介费)。这相当于董事长、总经理平均薪酬的8.5倍(北京董事长、总经理平均年薪47.6万元),即不吃不喝8.5年,这些董事长、总经理(总裁)才能在北京买一套房子。去年2月份,上海二手房均价40267元每平方米,如果要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总价402.67万元(不考虑各种税费、中介费)。这相当于董事长、总经理平均薪酬的9倍(44.6万元),即不吃不喝9年,这些董事长、总经理(总裁)才能在上海买一套房。去年2月份,深圳二手房均价46130元每平方米,如果要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总价461.3万元(不考虑各种税费、中介费)。这相当于董事长、总经理平均薪酬的8倍(57万元),即不吃不喝8年,这些董事长、总经理(总裁)才能在深圳买一套房。也就是说,这些身处一线城市顶尖的人才,要在本地买一套房,如果没有其他收入,也需要差不多10年不吃不喝。而去年的A股市场,有40%的企业净利润低于1500万元,也就是说,4成的上市公司,一年挣不出一套好房子的钱,可见这个经济畸形已经严重到什么程度了。 04 买还是不买,天价都在那1、那么有房产的客官们又说了,现在已经有更先进的玩法,我说的这套已经不流行了,这个有可能,毕竟那么多聪明人,变着法子炒总会有更先进的玩法,也算是金融创新吧,美国次贷不也是创新么?大家可以搜一下“中国次贷危机”的百度百科,里面比我说得详细专业。2、好多人问我二线三线四五线的房子可不可以买,这里统一说一下我的观点,那就是,中国一线的泡沫,是靠着吸二三四五线的血,集全国之力才撑起来的,其结果,是掏空了中小城市的资金池。一线,从所有地方吸血二线,从三四五线吸血以此类推......至于可不可以买,我就说一点,你感觉买起来压力还能承受,就买,否则,就不买,不要幻想着把这事当成投资一买变N套。下面具体说道说道,看到后台很多读者都在说:真的有很多有钱人啊,我身边的谁刚买的,1200w一套,那帮搞金融的、土老板,你说的不对。这个论调有点类似于“高手都在民间”,你问在哪儿呢?反正在民间。提前说个观点,我从来不否认有钱人阶层的存在,因为工作原因,会经常和一些官、富二代接触,对他们的生活状态非常之了解,包括他们一些人的财务状况,有机会单独拎出来说说。问题是,任何定性不定量的“有钱人很多啊”的判断都是耍流氓——请原谅一个严肃金融从业者的强迫症。什么叫多?你说我们学校有50个考上武汉大学的,多不多?看起来挺多,可是如果我们学校有1万应届生呢?还多吗?考虑这类问题,脑子里一定得有个比例的概念。所以,你说有钱人“多”,一定得考虑两点,一是这个群体手里的资金能力是否足够消化这么庞大的楼市?二是他们这么多钱是哪儿来的?首先,咱们得把王健林马云这种人摘出去,这不属于日常讨论范围,这种人再有钱,数量毕竟太少了,而且他们要买也是豪宅,跟楼市大盘不搭界,影响不了基本面,因为马云的财产可能是你的一百万倍,但他不可能买100万套房子其次,咱们得把收入偏低的群体,比如年收入二十万以下的家庭剔除,因为这种家庭,一线楼市怎么疯涨都和他们无关,他们主要住在自己老家二十年前分的福利房里。05以下是诚心干货1、你认识现在全款买房的人吗?一次性几百万一千万扔出去,不需要贷款的?目前为止有两位兄台说身边有认识的人全款买房的,欢迎大家踊跃发言,最好能说明一下这些壕们的具体情况,是做什么的,资金怎么来的。说一下我比较了解的情况吧。我认识两个最近刚买了房的,一个是扬州人,江苏商会会员,家里做环保设备生意的,厂子开了十几年了,算是个小富二代,家里资产差不多上亿,在扬州有多处房产,在上海买了一套二手的,为了买这套房抛了一部分股票,扬州卖了一套大的房。另外一个家里是开诊所和超市的,比较有钱,他老丈人是某国营大厂前任书记,然后去年在北京买了一套,两家人一起凑了首付,然后一起帮忙还贷。这两家人应该是目前楼市比较典型的真实购房者,他们买房的筹资方式应该代表了主流情况。不夸张地说,资产5000万元以下的商人家庭,都没有能力在一线城市全款购房,为什么?因为商人要做生意,他的现金流占资产的比例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账上躺着1000万可以随意支配的现金,那他家的资产最起码得好几亿。这就是为什么大量中型企业主要独立在一线城市购置房产,也必须卖掉自己老家的几套房子,以及贷款的原因。这就是我前面说的,一线城市掏空二三四五线。比如你家在宁波金华绍兴温州开了个独资厂,效益还行,工厂年销售额5000万(这就算挺大规模了),一年下来能有多少可自由支配的纯利润?也许不超过100万,因为你还要投入再生产,还有生产中的押款。而这100万,有时候还得跟兄弟姐妹分,因为江浙的制造企业主,很多都是几个孩子。所以当这样的富裕阶层家庭在二三线买房时,可以轻松全款,但如果要买深圳1000万一套的,就捉襟见肘了(但偏偏这些人的儿子,很多不愿意接老爹的班,喜欢在一线城市奋斗生活),只能是卖了老家的两套房,加上现金付个首付。看到没,京沪深广在买,而二三四线在卖,这就是为什么二三四线房价很多往下走,一线还高企的原因,我所说的吸血。那谁在买二三线企业主50万100万一套的房产呢?三线城市殷实的小康之家,他们有很多是卖掉了四五线30万一套的房产,加上首付。除了这种中型制造业企业主,还有两类人是有能力在一线买房的,一是官员,二是互联网上市企业高管。官员不用说了,除了那种叫得出名的超级富豪,官员的现金流是最充足的,因为他们不用从事生产,没有资金挤占,有多少钱都是可变现资本,有些楼盘开盘时,好几层给同一个官员的事,很常见。互联网上市企业高管就比较简单了,手上的股份变现,从股市里套。(没上市就很难,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公司,打死了也要上市)前面说了三类人,这三类人是一线天价房的主要购房群体。(拆迁户农民那种也算一种,分了三套房卖两套换一套大的,但他们基本没有用现金购房的能力,只不过是置换而已)以前还可以开玩笑说中彩票的,现在,500万彩票算个屁啊,刨了税去密云水库买还差不多。问题是这两年,前两类人都遇到了问题。制造业哀鸿遍野不用我说了,低端制造向海外和内陆转移的话题不用我啰嗦,大量江浙广东企业主一夜回到解放前,升级不力+投资失败的比比皆是。官员呢,更不用我说了,房产登记实名制一出,2014-15年到处出现房产低价抛售潮,现在还手握几千万现金砸来买房的官员,我敬你是条汉子!至于最后一部分人,互联网新贵,现在看起来还好,问题是,这帮人有多少?能撑得起整个一线城市的天价楼市吗?我表示怀疑......一个中型互联网上市企业,总监以上级别的人,年薪一般在四十万左右,这样的人数量有多少?几十人顶天了,即便是他们,每个月要还三万块的房贷,也是非常吃力,何况普通员工呢?这些未来有能力买得起五百万以上房产的群体,基本上都列出来了,可以看得出来,群体规模不会很大,加上这两年的股灾,又缩水了不少。跟整个一线房产市场比起来,他们实在是杯水车薪,没有能力消化所有的新房和挂牌二手房。于是,就出现了我开头所说的惜售+自购买,如果不好理解,请参考初中课本里描述过的资本家倒牛奶的情形,奶多了卖不出高价?那我就只卖一小部分,告诉你们奶没了,很稀缺,其实奶都在桶里存着呢。还谢谢告诉我信息的读者,在这里补充一下:惜售有很多种方式,本质上都是“倒牛奶”,制造虚假的稀缺感,提高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和阈值,房产商知道,他们只要联手抬高价格就好,逼购房者敲骨吸髓、砸锅卖铁、勒紧裤腰带吃咸菜的任务,自有丈母娘帮他们干。除了我前面说的虚假购房以外,还有一种,捂盘,连假合同都不用做,开盘100套,只卖10套,剩下90套都告诉你卖光了,然后拿这些房子去银行抵押,当然,这种更加赤裸裸,连伪装都不需要了。2.那业主入住以后发现是鬼城,怎么办?很简单,第一,把楼盘做成N期,一期放两栋楼不就行了,看见没,那些不是没人买,是买了但还没盖好呢。第二种,把房子租出去,比如你看到现在很多新出来的什么房产公寓,拿下一整栋楼,统一装修风格了往外租的,或者XX中介自己手里在某个小区里n多套房源出租的,幕后的业主可都是房产商自己的亲骨肉。比如,我有个哥们儿现在住天通苑,他的房子就是从物业公司直接租的,没有个人业主。所以,越是经济变差,媒体上就越要渲染,大家都高喊“有钱人真的很多啊,你看我们这儿开盘第一天,1000万一套抢光了”,你一问,都是“我朋友、我亲戚、我同学”,从来见不到几个“我”。跟身边那些亲近的有钱人打听打听,今年经济形势如何?真有那么多实实在在的有钱人吗? 06未来房价的大致判断最后说一段吧,我对未来房价的预测吧,大体上我的判断,会跌,理由如下:1.国际规律,一个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在人均GDP8000美元之前一路上扬,趋缓,10000以后往下(海外移民圣地华人乌央乌央过去炒房的个别城市除外,那个盘面小容易炒,但中国的一线城市可没有那么小)2.老龄化,即使放开了二胎,现在看来生育率也不可能回去了,未来若干年,这个人口结构就不可能撑起新的购房高潮,毕竟,买房主力是年轻人,老头谁买房呢?3.大的供需关系,基本上,该有房的家庭,都有了,十多年前去一线混、买得早的人已经定居了,现在一线二线买不起房的孩子,老家也都有房,不至于没地方住,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无论怎么努力,把老家房子全卖了,把两边父母积蓄全榨干,加上还贷,也依然买不起,慢慢地,他们烧完了青春,会回家的,能留下来的,千里挑一吧。4.经济大势下滑。过去那么多年,为什么国人都笃信房价上涨,很简单,因为经济上行,连续增长二三十年,这也是所有经济体都遭遇到的规律,日韩台港,哪个经济腾飞的高速增长期不是二十年左右?你何时听说过哪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了五十年的?中国人没理由把自己的国家想得太特殊。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你家生了个孩子,一路涨个儿,你每年都要给他买新衣服,每次都要买大一号,然后有天孩子18岁了,你还要去买更大一号的,店员告诉你不用了,你还按照以前的惯性说:才不会呢,我家孩子这十几二十年都是这么长的,年年都有人唱衰,说我孩子不会长高了,结果呢?凡事,都有个尽头...... 07近期被忽略的常识有很多人要我预测某个城市的房价,这个我真不敢胡说,中国的楼市、股市都很奇葩,社科院专门研究房产和股市的专家都屡屡预测错误,我就更不敢误人子弟了,这篇文章,只是个人对大势的一些预测,本人才疏学浅,有说的不到的地方大家嘴下留情就是。至于有人问我是不是搞房地产的,以及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这里就不便回答了,这两年的形势不比以前,宣传口收得非常之严,祸从口出动辄得咎的事儿估计以后还会有,毕福剑、任志强之辈殷鉴不远,蔡霞教授的下场大家也看到了,所以还是保留一点自己的隐私吧。这两天早上起来,看到的几个新闻,似乎也在印证我的这个预测。1.央行降准0.5%。专家们说对股市楼市有利,今年或实施3次降准1次降息,那么为何在此时选择降准呢?各大网站首页新闻,懂一点经济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楼市真的如最近一些媒体所吹嘘的那样“一房难求”、“疯涨”,央行还需要降准救市吗?而且还是一年3次组合拳,而且还降息!2.学校多片区随机划分,这个对已经疯癫的学区房市场有可能造成沉重打击,你花了40万一平在海淀买了名校附近的学区房,对不起,很可能给你家孩子分到边上一“麻麻地”的小学去,在互联网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个人以为,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塑造,比中小学的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别迷信所谓名校了。3.王健林又在欧洲砸了一堆钱做主题公园,联想到这两年万达大规模“去房地产”、大手笔进入文化娱乐产业的动作,加上王思聪这些年对自身形象步步为营的经营,王氏父子的思路和动作已经很清楚了。早几年所有人都还在为楼市疯狂的时候,李嘉诚悄悄撤了,紧接着的两年,经济形势如何?王、李这种大佬对经济形势的敏感度,对数据的把握比我们屁民要强得多,房地产企业在中国牛逼,在发达国家不过是二三流企业,相信他们对这一点也看得很明白。万达都不卖房子了,你告诉我楼市还会暴涨?别开玩笑了,不过是回光返照最后捞一笔,看谁接到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罢了。说一千道一万的,与其在楼市里击鼓传花、朝不保夕,还不如在大概率确定企业成长性空间的时候,投资企业股权,赚企业成长的钱,而时间就是企业最好的朋友,您说是吗?来自水木然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直面传媒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不负责思想,仅传递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11,883被浏览9,856,735分享邀请回答1.3K19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1K5,8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猴年马月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