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大友利奈有些不明白的,我可不可以招募僧兵

  历史小说能写成这么好,真有才,楼主博古通今啊!!!
  历史小说能写成这么好,真有才,楼主博古通今啊!!!
  五十三个杀了四五千人....悲剧
  六、真倭和假倭(上)    乱了一百多年的日本战国时代,无处不燃战火,无人能得安宁,田园荒芜,尸骨遍野。丧家野犬般的浪人、无粮可种无鱼可打的的流民、烂命一条的无赖,把目光投向了大海彼岸富裕而软弱的中国,一艘艘倭船出发了!  明朝军民对这些“髡头鸟音,赤体提三尺刀”的剽悍倭寇大为恐惧,而在异国他乡干坏事,来自日本的倭寇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喝口水都怕老百姓下毒。      1 、乱世日本太难混了!    看过黑泽明《七武士》的人想必都对电影中的日本浪人印象深刻:在纷乱的日本战国时代,丧失了家主的武士们犹如丧家的野犬,徘徊在山野荒村,为了饭团就可以用生命战斗。  嘉靖年间,日本国内的情况正是《七武士》的背景年代,就像被捣翻的蚂蚁窝一般混乱不堪。  名义上,日本有天皇,但天皇的实权早已旁落,吃穿用靠幕府养着,完全是寄人篱下的傀儡。幕府也好不了哪去,足利氏建立的室町幕府从足利义满后,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中,1467年连绵11年的应仁之乱结束后,征夷大将军已经空有名号毫无实权,听任有实力的权臣摆布。  日本全国分为六十八国(国类似中国的州县),其中的五十三个藩国,由大大小小一百四十二个大名占据着。大名们强弱分明,强的占据几国率众数万,弱的占据几个村子率众数百,为了达到权力的顶峰,整天你争我杀,儿子杀老子,弟弟杀哥哥都不算稀奇。当时的情况往往是:今天家臣们造反杀了主子,明天却被邻居的大名杀死,后天当胜利的大名回家一看,儿子已经取代他了。  日本进入了毫无纲常道德可言的所谓“下克上”的诸侯争霸时代,整整乱了一百多年。战乱中,尸骨横野,无数人流离失所,农民无法安心下田耕种,饥荒当然随之而来。老百姓无路可生,强壮点的当盗贼或者参加宗教组织“一揆”造反,羸弱的只有等死。  在倭寇的发源地,日本九州的情况怎样呢?  九州是日本南部的最大岛,有肥前、肥后、平户、大隅和萨摩等诸多藩国。如同日本各地一样,九州岛也是诸雄并立,空前混乱。北边,丰前与筑前的大内氏原本是九州最强的大名,但是遭遇到家臣陶晴贤的政变灭亡了,而陶晴贤不久被九州之外强大的大名毛利元就所杀,并顺势进入北九州,这就和另一个强藩丰后的大友氏碰上了。南边,萨摩的岛津氏和大隅的肝付氏在火拼。西边,肥前的龙造寺氏则和少贰氏内乱不休。  有战争就有失败者,在战争中失败、丧失家主的武士成了无米下锅的浪人,怎么办?因战争无法谋生的渔民、流民,怎么办?下海!做海贼!与其在陆地饥寒而死,不如到海上去撞撞运气。  除了死里求生,发财梦也是下海的另一个重要理由。当时明朝断绝了官方的朝贡交易,导致海盗走私团伙日渐猖獗,中国的生丝、棉布、陶瓷、药品等,都是日本的抢手货,日本不少富商、无赖也打起了做海贼掳掠回日本赚取厚利的算盘。不仅仅如此,海贼的背后还有大名的资助和庇护,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这样定义“倭寇”:“从十三世纪初开始,九州和濑户内海沿岸富于冒险精神的武士和名主携带同伙,一方面到中国和朝鲜(高丽)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岸居民。对方称此为倭寇,大为恐怖。”  日本十九世纪著名学者佐藤信渊总结日本海贼的出处说:“从永正、大永时起,伊宁国因岛、久留岛、大岛地方人士;饭田、大岛、河野、胁屋、松岛、久留岛、村上、北浦各地人士,相继渡海到海外,从事海贼勾当以富家室;并以野岛领主村上图书头为议事之主,各集其所属之浮浪人共三、四百人,分乘大小十余艘船,航行大海……剽掠近海诸邑,夺取种种财物器械,以富其家……致四国、九州滨海之诸浪人、渔夫、船夫、无赖等逐渐加入其行列,因而人数日多。后来,其众竟有八九百人或超逾千人者。”  在明日朝贡贸易正常的百余年内,倭寇到中国劫掠的次数并不很多,因为日本的将军、大名为了保护航路也进行严打,为祸不烈。在嘉靖中期明日朝贡贸易中断以后,情况才为之一大变。  明代,从日本到中国去的船,一般都是在三月到五月从平户的“五岛”或萨摩出发,经过大小琉球(冲绳岛和台湾),到达浙江、福建、广东。当年日本遣唐使的船只去中国,在海上要航行几十天甚至数月,旅途之艰难骇人听闻,我们在中学课本熟悉的著名遣唐留学生晁衡(阿陪仲麻吕),就是因遭遇风暴死于回国的路上。  而到了明代,人们对季风的知识已经日渐丰富,加上船只的制造技术有了发展,从日本出发,如果掌握好风向,只要几天就能顺利到达中国。  《日本图纂》上这样描写当时的日本船:“日本造船与中国异……其船底尖,能破浪,不畏横风、斗风,行使便易,数日即至也。”至于船的大小,从能载二三十人至六七十人不等,也有能载二百余人的大船。  就这样,一群又一群的日本海贼,满怀对财富的渴望,乘风破浪地向大海彼岸进发——富裕而软弱的中国,就是他们的目标。      2 、真倭的姓名哪里去了?    第一次看到倭寇的明代江浙沿海居民,没有丝毫警惕性,像看动物园猴子一样。  嘉靖三十二年夏,一个普通的早晨,浙江嘉兴盐邑县早起赶海的老百姓惊奇地发现,一艘长八九丈的海船停泊在海滩,船上有六十几个“髡头鸟音”的怪人,还带着枪刀弓矢。当地的巡海官军百余名围了上去,问他们为何而来,无奈语言不通。只好搬出一张小木柜铺上纸,用笔交谈,船上一个懂汉字的人写道:“我们是日本人,从本国而来,停船是因为舵坏了,想问你们借点粮食,等修好舵就走。我们不是坏人,不要逼迫我们,不然我们就和你们拼命。”  海边来了好多外国人!整个县城的人都轰动了,扶老携幼地赶去看稀罕,当时承平已久,老百姓都指指点点嘻嘻哈哈,没有一个知道害怕。到了黄昏,突然之间,船上的日本人一起站起来,张弓射出燕尾利箭,把周围的官军全部射死。旁观者这才知道是海贼,发一声喊,哭爹喊娘地奔入城,赶紧关上城门开始防御。  上述描写出自嘉靖年间明人采九德的笔记《倭变事略》,采九德是浙江海宁人,耳闻目睹了许多倭寇事迹记录成书。对于倭寇的侵扰,除了朝廷官方的记载,明代地方上有不少文人都在私家著作中有所涉猎。  但是,倭寇来自日本,日本人的姓名却很少在明朝史料上出现,大多为“二大王”、“倭酋”、“船主”之类模糊称谓,笔者手上的资料中,能确定是“真倭”的只有“门多郎次郎”、“四助四郎”、“稽天新四郎”、“辛五郎”、“日向彦太郎”、“和泉细屋”、“善妙”、”庄公“等寥寥数人,而且这些名字不一定确切。  真倭姓名少见,除了后面要提到的有中国人假冒外,还有两个原因。  在近代以前,大多数日本人只有名没有姓,有姓的只有士族以上的阶层,而且全日本也没几个姓,如著名的源氏、平氏等皇族姓氏。一直到明治八年(1875年),政府颂布了强制性的《苗字必称令》,规定了“凡国民,必须起姓”,否则受罚。说来有趣,这一下,造成了日本姓氏天马行空般的海量发展。据统计,现代日本的姓氏数目超过了十万,而中国十三亿人,加上少数民族的姓氏,才不过一万出头。  日本的姓氏复杂,即使是日本人自己也不能非常透彻地弄明白。不过,他们的名却简单的多。拿日本男子来说,名多以郎、夫、雄、男等字结尾,以表示威武、英俊、忠信。而且多有表示排行的标志,长子叫太郎,二子叫次郎、二郎,排在第 11位的就叫余一郎。上面所说的几个知名倭寇,日向彦太郎肯定是老大,辛五郎则是老五,善妙则是和尚的法号。  除了日本人姓名复杂怪异外,明代人对日本也了解太少,没有语言翻译。抓到真倭后,“赴官司讯问,言如鸟语,莫能辨也。”当时,分辨是否真倭的方法主要是看穿着、语言以及长相。如嘉靖三十五年(1556 年),倭寇侵扰上海地区,市民自发组织敢死队数百人守城。当时正好涨潮水,倭寇不知深浅,挽着手在濠水中行动,准备连夜攻城,被潮水一夜之间淹死不少。第二天早晨,剩下的倭寇丢弃营垒从南浦逃走了。地方志记载:“城中人见衣裾浮在水面,得67尸,皆受重创,头颅肿大如斗,口圆而小,色黝黑,知道都是真倭。”  
  这段历史真是有意思,楼主的文风也非常不错,顶一个
  作者:敲入坏人号码 回复日期: 17:04:20 
      五十三个杀了四五千人....悲剧  =============================================      实际上是中国人的内战,旅居日本的安徽人对明朝      
  此文本来就是玄幻文学,居然还有人当成历史?
      作者:太阿工布 回复日期: 22:41:19   
    此文本来就是玄幻文学,居然还有人当成历史?    =============================================================================    
呵呵,人家有理有据有出处 ,何来奇幻文学之说 。你说人家奇幻文学,你拿理据来给大家讲嘛 ,何必扣个帽子就跑了 ?
  作者:太阿工布 回复日期: 22:41:19 
      此文本来就是玄幻文学,居然还有人当成历史?    ****************************************************************************  对不起,兄弟,大家怎么看这些文字、这段历史,都可以,但这真不是玄幻文学,是可以当成历史的!!!
  3、勇憨不怕死,狡猾如狐狸    真倭的数量虽然少,但战斗力很强。抗倭名将俞大猷曾经在西南镇压过少数民族作乱,他对倭寇的评价是:“倭人之桀骜、剽悍、嗜货、轻生,非西南诸番之比。”  早期倭寇的主力是真倭,打先锋和断后的危险差事都是日本人充当。“倭贼勇而憨,不甚别生死。每战,辄赤体提三尺刀,舞而前,无能捍者。”《倭变事略》上有这样两段真倭“勇而憨”的记载。一次,数百官兵包围住一艘倭寇海船,弓矢齐发,并点燃了船只,“酋长有八大王者,从火中奋跃,眉毛尽焦,独举二刀拂火飞斫我军,跳掷数四而倒。”另一场东洋桥战斗中,官兵三路包围住一伙43人的倭寇,“贼一先锋衣红绡金短袄,舞双刀突前,众围之,斩其首,犹能匍匐数百步,我兵复斫断其手足。”  除了勇猛剽悍、不怕死外,真倭的性格也够泼辣。日本人用的弓是竹木质的合成弓,“矢皆重,弓皆劲,中者必毙,故人畏之。”而中国“弓软矢轻,中者多生。倭夷被射中,常拍其臀,以为我辱。”拍着自己屁股辱骂敌人,大有泼皮无赖打架的劲头。  打仗不怕死不代表日本人就是一群没头脑的蠢汉,狡猾起来,日本人堪比狐狸。  身处异国他乡,干着掳财害命的勾当,尽管有当地盗贼无赖做向导,真倭还是保持了绝对的警惕。倭寇到了民间,遇到喝酒吃饭的场合,都命令中国人先尝,然后才吃,唯恐被人放毒。在城镇里,倭寇只走大路,不走小巷子,害怕中了埋伏;不沿着城墙走,怕城上抛砖石;平时行军,必定排成单列的长蛇队,前面派斥候(侦察兵),大部队边缓步走边注意观察,所以“数十里莫能近,驰数十日不为劳。”  遇到和官军交战,真倭表现出极度丰富的游击战经验。倭寇会乔装打扮,“贼多效吾民装束,又类吾军装束,混而无别,遂致常胜。”吃了败仗总有跑路的时候,在逃跑前,倭寇总会像越战中越南游击队对付美国鬼子一样,在路上挖几个陷坑,把稻杆打结用来绊腿,或者地上插上竹签。还不行,就把掠来的丝帛、金银甚至妇女丢在路边为饵,引诱官军停步。  万一被官军重重围困住,还可以鱼目混珠,“或披蓑顶笠,沮溺于田中;或云巾纻履,荡游于都市。”生死关头,能好整以暇装扮成披蓑顶笠的农夫,最妙的是还弯下腰插秧劳作,令人绝倒——真的是贼有急智。      4、真倭最喜欢抢什么东西    俗话说:千里做官只为财。日本倭寇不远万里历尽海上磨难来到中国,同样为了求财。攻上岸后,他们掠夺财物,焚烧房屋,对抗官军,把有钱人劫为人质,甚至挖掘祖坟,把挖到的尸骨限价勒索。  《筹海图编》里对倭寇上岸后的烧杀抢掠有详细描写:“贼每日鸡鸣起,蟠地会食。食毕,倭酋据高坐,众皆听令。挟册展视,今日劫某处,某为长,某为队。队不过三十人。每队相去一二里,吹海螺为号,相闻即合救援。亦有二三人一队者,舞刀横行,人望之股栗远避,延颈授首。薄暮即返,各献其所劫财物,毋敢匿。倭酋较其多寡而赢缩之。每掳妇女,夜必酒色酣睡。劫掠将终,纵之以焚,烟焰烛天,人方畏其酷烈,而贼则抽去矣。”  民间毕竟金银有限,真倭对中国物产同样来者不拒。《筹海图编》中专有《倭好》一节,记载了日本人喜欢的中国物产。如衣料类:丝、丝棉、布、锦绣、红线;日用器物类:针、铁锅、磁器、漆器、女人脂粉;药材类:川芎、甘草;书籍类:佛经、医书及四书五经;原料类:水银、硝石。  真倭尤其喜欢丝棉。  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号称“丝绸之府”,几乎所有的农户都以种桑养蚕为主业,遍地桑林,处处可闻机杼之声。可叹的是,正因为如此,反而成了倭寇侵袭的重灾区。嘉靖三十四年,一伙倭寇攻入浙江崇德,在一个大户人家中发现了丝绵仓库,“踊跳而喜。”  为什么见到丝绵会高兴得跳起来?因为丝绵在日本很值钱,运回国起码有十倍的利润。虽然养蚕早就从中国传到了日本,但是普及量很小,当时的丝织品仅仅为少数贵族使用,是最时髦的物品。十六世纪前,多数日本人仍以麻布等植物纤维为主要衣料,直到江户时代棉布才较为普及。  因为极端的喜欢丝棉,倭寇甚至连行军过程也不忘“抓生产”。时人记载道:“随处抢劫人口……妇人昼则缲茧,夜则聚而淫之。”抓到妇女,白天缲茧纺布,晚上供其泄欲。  
  好文,顶起。
  原来楼主真不是在写玄幻文学?居然有人真信了?既然如此,本人只好动手揭老底了。        “先从一段剽悍之极的故事说起吧。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夏天,有五十三个倭寇,流劫浙、皖、苏三省,攻掠州县二十余处,悍然进犯留都南京。他们一路不杀平民,不抢劫,不奸淫,只挑战官军。暴走数千里,杀死杀伤四、五千官兵,历时八十余日,最后穷途末路被绝对优势的明军围歼。”  ================================  这就是楼主贴子开宗明义的东西,也是标题抓人眼球的内容出处。    从基本句式和内容应该是来自“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一七月,倭寇六、七十人,流劫浙、皖、苏三省,攻掠杭、严、徽、宁、太平等州县二十余处,直逼留都南京城下。流窜数千里,杀伤四、五千人,死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历时八十余日,始被击溃。”这一段史料。    楼主自己也说了,这一队倭寇的人数有多种说法,但楼主偏取了最小的人数,明显从一开始就是要制造耸人听闻的效果。至于“杀伤四、五千人”改写成“他们一路不杀平民,不抢劫,不奸淫,只挑战官军。暴走数千里,杀死杀伤四、五千官兵”则有极其明显的歪曲、夸大事实和吹捧倭寇的语气在其中,把一群走投无路亡命徒最后的垂死挣扎说成了神勇无比。事实究竟如何呢?下面有一篇历史达人的文章,说的很明白,我就冒昧直接引用,免得楼主这种玄幻写说误导别人了。          
  嘉靖三十四年江南倭寇事件的真相及分析        嘉靖三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555年,在大明帝国的江南地区,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一股百人规模的倭寇,在这个帝国的腹心地区流窜了八十多天,杀死杀伤军民人等四千有余,才在太湖附近被剿灭。  长久以来,这个事件一直被人们当作明廷腐败、明军无能的典型案例来说。然而,事情真的是这么简单吗?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个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的是,这次事件的发生是否由于明军战力低下造成的。  为说明这一问题,笔者比较了目前有关该事件的几个流行版本,最后发现这些版本的事实部分都是直接译自《明实录》中的《世宗实录》卷424和卷425。然而有意思的是,不知为什么,这些现代版本都只对原始史料做了选择性的翻译。  例如,就在记载该事件的分卷中,同时还有这样的记载未被翻译:  (嘉靖三十四年)五月甲午,四千余倭寇犯嘉兴,俞大猷击之,“诸军共擒斩首功凡一千九百八十人。”   五月乙卯,俞大猷等官兵及永顺官舍彭翼南等土兵苏州府县乡兵“进攻陆泾坝贼败之斩首二百七十有奇焚贼舟三十余艘余贼奔溃……”   六月甲戌,“三丈浦倭贼驾舟出海总兵俞大猷引舟师遮洋击之斩首一百三十有奇冲沈贼舟七艘贼遯泊海洋三板沙……”   六月庚辰,“三板沙倭贼抢民船出洋参政任环总兵俞大猷引舟师追击於马蹟山擒倭首滩舍卖及从贼五十七人斩首九十三级。是日倭舟有被海风飘回者舟坏余贼五十人屯嘉定县民家参政任环以耆兵攻之不克伤亡几三百人乃投火民宅爇之贼尽死”  从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在嘉靖三十四年五六月间,明军在杭嘉湖地区与来袭的大股倭寇展开了激战,并给予倭寇重创。在残存的倭寇驾船出逃之后,明军还对其进行了海上追击,在激烈的海战后迫使其退到一个叫三板沙的地方,并在此最终围歼了此股倭寇。  而那股流窜江南八十多天的百人倭寇,恰巧在这个时候于浙江登陆了,按照原计划,他们是要与先期登陆的大股倭寇会合的,然而他们上岸后才发现,倭寇主力已被歼灭,而他们自己也很快被包围,最后只得“潜缚木筏,由东河夜渡,溃围而出”。  这股倭寇在明军的围堵之下死伤惨重,逃到淳安时仅余六十余人,此时“浙兵逼急”,于是走投无路之下他们只得翻山进入安徽歙县,并就此开始了产生主要杀伤的流窜过程,直到最后被歼灭。  由上面的完整史料,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明军战斗力不差,该股倭寇其实一直处于逃命的状态。那么,后来他们为什么会造成那么大的破坏和杀伤,乃至在《明实录》里都会专门记下一笔呢?  通过对史料的仔细研究,笔者发现该事件有以下这些特点:  1.从史料中可以看出,此股倭寇进行过夜间突围、穿越陌生山区、一昼夜长途奔袭180里等一系列比较复杂的作战行动。因此,这股倭寇的骨干应该是在日本本土战败的正规武士,而不是普通的破产平民。  2.此股倭寇的作战模式是无根据地的流动作战,在一个地方基本不会停留一天以上,在当时的通讯条件下,此种作战方式使得明军野战机动力量无法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捕捉和打击。  与此相应的,此股倭寇也竭力避免与明军的野战机动部队作战,其沿途击败的明军,都是类似现代民兵、联防队和农场兵性质的卫所军和乡勇。  3.此股倭寇造成的最大杀伤是在非传统倭患区的皖南-南京一线,该地区人口稠密,同时由于很少有倭寇进入这一地区,因此当地官府和民众对于对抗倭寇少有实际经验,无法像浙江传统倭患区那样在短时间内形成对倭寇的有效防御和围堵。  4.由于该股倭寇与明军的实力事实上不成比例,然而却造成了意料外的破坏,因此政治影响巨大。  如果把上面这几点再进行简化的话,可以这样归纳描述:  1. 犯罪分子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专业性,因此相对破坏力较普通犯罪分子为强。  2. 犯罪分子流窜作案,利用时间差避免与强力机关执法队接触,从而逃避打击。  3. 犯罪分子挑选的作案地点是传统上的治安优良区域,该区域官民都缺乏应付极端治安事件的意识和实际经验。  4. 由于政府未能及时有效地对犯罪分子进行控制和打击,因此造成了相对较大的恶劣政治影响。  正是由于具备以上这些特点,所以该事件才会在惜墨如金的中国传统史书中被记录下来。  
  3、勇憨不怕死,狡猾如狐狸    真倭的数量虽然少,但战斗力很强。抗倭名将俞大猷曾经在西南镇压过少数民族作乱,他对倭寇的评价是:“倭人之桀骜、剽悍、嗜货、轻生,非西南诸番之比。”  早期倭寇的主力是真倭,打先锋和断后的危险差事都是日本人充当。“倭贼勇而憨,不甚别生死。每战,辄赤体提三尺刀,舞而前,无能捍者。”《倭变事略》上有这样两段真倭“勇而憨”的记载。一次,数百官兵包围住一艘倭寇海船,弓矢齐发,并点燃了船只,“酋长有八大王者,从火中奋跃,眉毛尽焦,独举二刀拂火飞斫我军,跳掷数四而倒。”另一场东洋桥战斗中,官兵三路包围住一伙43人的倭寇,“贼一先锋衣红绡金短袄,舞双刀突前,众围之,斩其首,犹能匍匐数百步,我兵复斫断其手足。”  除了勇猛剽悍、不怕死外,真倭的性格也够泼辣。日本人用的弓是竹木质的合成弓,“矢皆重,弓皆劲,中者必毙,故人畏之。”而中国“弓软矢轻,中者多生。倭夷被射中,常拍其臀,以为我辱。”拍着自己屁股辱骂敌人,大有泼皮无赖打架的劲头。  打仗不怕死不代表日本人就是一群没头脑的蠢汉,狡猾起来,日本人堪比狐狸。  身处异国他乡,干着掳财害命的勾当,尽管有当地盗贼无赖做向导,真倭还是保持了绝对的警惕。倭寇到了民间,遇到喝酒吃饭的场合,都命令中国人先尝,然后才吃,唯恐被人放毒。在城镇里,倭寇只走大路,不走小巷子,害怕中了埋伏;不沿着城墙走,怕城上抛砖石;平时行军,必定排成单列的长蛇队,前面派斥候(侦察兵),大部队边缓步走边注意观察,所以“数十里莫能近,驰数十日不为劳。”  遇到和官军交战,真倭表现出极度丰富的游击战经验。倭寇会乔装打扮,“贼多效吾民装束,又类吾军装束,混而无别,遂致常胜。”吃了败仗总有跑路的时候,在逃跑前,倭寇总会像越战中越南游击队对付美国鬼子一样,在路上挖几个陷坑,把稻杆打结用来绊腿,或者地上插上竹签。还不行,就把掠来的丝帛、金银甚至妇女丢在路边为饵,引诱官军停步。  万一被官军重重围困住,还可以鱼目混珠,“或披蓑顶笠,沮溺于田中;或云巾纻履,荡游于都市。”生死关头,能好整以暇装扮成披蓑顶笠的农夫,最妙的是还弯下腰插秧劳作,令人绝倒——真的是贼有急智。      4、真倭最喜欢抢什么东西    俗话说:千里做官只为财。日本倭寇不远万里历尽海上磨难来到中国,同样为了求财。攻上岸后,他们掠夺财物,焚烧房屋,对抗官军,把有钱人劫为人质,甚至挖掘祖坟,把挖到的尸骨限价勒索。  《筹海图编》里对倭寇上岸后的烧杀抢掠有详细描写:“贼每日鸡鸣起,蟠地会食。食毕,倭酋据高坐,众皆听令。挟册展视,今日劫某处,某为长,某为队。队不过三十人。每队相去一二里,吹海螺为号,相闻即合救援。亦有二三人一队者,舞刀横行,人望之股栗远避,延颈授首。薄暮即返,各献其所劫财物,毋敢匿。倭酋较其多寡而赢缩之。每掳妇女,夜必酒色酣睡。劫掠将终,纵之以焚,烟焰烛天,人方畏其酷烈,而贼则抽去矣。”  民间毕竟金银有限,真倭对中国物产同样来者不拒。《筹海图编》中专有《倭好》一节,记载了日本人喜欢的中国物产。如衣料类:丝、丝棉、布、锦绣、红线;日用器物类:针、铁锅、磁器、漆器、女人脂粉;药材类:川芎、甘草;书籍类:佛经、医书及四书五经;原料类:水银、硝石。  真倭尤其喜欢丝棉。  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号称“丝绸之府”,几乎所有的农户都以种桑养蚕为主业,遍地桑林,处处可闻机杼之声。可叹的是,正因为如此,反而成了倭寇侵袭的重灾区。嘉靖三十四年,一伙倭寇攻入浙江崇德,在一个大户人家中发现了丝绵仓库,“踊跳而喜。”  为什么见到丝绵会高兴得跳起来?因为丝绵在日本很值钱,运回国起码有十倍的利润。虽然养蚕早就从中国传到了日本,但是普及量很小,当时的丝织品仅仅为少数贵族使用,是最时髦的物品。十六世纪前,多数日本人仍以麻布等植物纤维为主要衣料,直到江户时代棉布才较为普及。  因为极端的喜欢丝棉,倭寇甚至连行军过程也不忘“抓生产”。时人记载道:“随处抢劫人口……妇人昼则缲茧,夜则聚而淫之。”抓到妇女,白天缲茧纺布,晚上供其泄欲。    
    作者:快哉风呵 回复日期: 11:30:52 
      作者:太阿工布 回复日期: 22:41:19            此文本来就是玄幻文学,居然还有人当成历史?        ****************************************************************************    对不起,兄弟,大家怎么看这些文字、这段历史,都可以,但这真不是玄幻文学,是可以当成历史的!!!  ***************************************************************************     作者:太阿工布 回复日期: 20:29:52 
      原来楼主真不是在写玄幻文学?居然有人真信了?既然如此,本人只好动手揭老底了。                “先从一段剽悍之极的故事说起吧。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夏天,有五十三个倭寇,流劫浙、皖、苏三省,攻掠州县二十余处,悍然进犯留都南京。他们一路不杀平民,不抢劫,不奸淫,只挑战官军。暴走数千里,杀死杀伤四、五千官兵,历时八十余日,最后穷途末路被绝对优势的明军围歼。”    ================================    这就是楼主贴子开宗明义的东西,也是标题抓人眼球的内容出处。        从基本句式和内容应该是来自“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一七月,倭寇六、七十人,流劫浙、皖、苏三省,攻掠杭、严、徽、宁、太平等州县二十余处,直逼留都南京城下。流窜数千里,杀伤四、五千人,死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历时八十余日,始被击溃。”这一段史料。        楼主自己也说了,这一队倭寇的人数有多种说法,但楼主偏取了最小的人数,明显从一开始就是要制造耸人听闻的效果。至于“杀伤四、五千人”改写成“他们一路不杀平民,不抢劫,不奸淫,只挑战官军。暴走数千里,杀死杀伤四、五千官兵”则有极其明显的歪曲、夸大事实和吹捧倭寇的语气在其中,把一群走投无路亡命徒最后的垂死挣扎说成了神勇无比。事实究竟如何呢?下面有一篇历史达人的文章,说的很明白,我就冒昧直接引用,免得楼主这种玄幻写说误导别人了。  *****************************************************************************  引文太长,就不再直接引用    感谢工布兄的引文。这段历史相信大家也多从史料上多多少少的知道的。而且我想,工布的引文正好也印证了我的话:这段历史是存在的,无论大家怎么看这段历史和文字,有怎样不同的理解,它的确不是玄幻式的想象。    至于为什么要用五十三人这个最少的数目,在文中是交代了的,对倭寇数目的记载是有好几个版本的,因为五十三人这个记载很可能直接来自于军方报告,所以我认为可信度更高一些。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不同看法。  工布兄的回复令我非常高兴和感激!!希望您能继续关注本贴!  
  何来玄幻写说?    五十三人,不杀人,不掠财,不奸妇女,不是楼主说的,《筹海图编》里记载:“其所经历八郡,转战三千里,凡人材、物力、地形靡不了然于胸中;不杀人,不掠财,不奸妇女,周流深入,其志讵可测耶!曹公所斩,似当以贼首律之,而不当视为常贼;似当以千万人拟之,而不当拘其为五十三人也!”
  解读历史别抱一种玩噱头的心态,更别见着某一记录就全盘采信,至少要用头脑做点合乎逻辑的分析。    前面已经说了,这股倭寇一开始是百余人,后在浙江被剿杀至六十余人,然后流窜入皖苏,虽然许久未受重创,但中途肯定会有减员,五十三应该是在最后一役倭寇被全歼时的残余人数。完全忽略过程,单把最少的数字拿出来,其心态实在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筹海图编》我没看过,其中记录的真实可靠性如何不敢确信,单从这一路倭寇杀伤(不是杀死)四、五千人,即便里面一个平民没有,而居然有“不杀人”的描述,我实在无法理解这是同一事件的记录。从上面引文来看,文学抒情有余,但情理上破绽百出。如果按郑的说法,这些人属于侦察性质的,就应该更小规模偷偷潜行,完全不会如此招摇,这是不合情理一;不杀人,前面已经说了,不合情理二;倭寇来华是为什么?与中国军人大比武?当然是来抢劫的,如果这股倭寇真的不掠财,不奸妇女,结合我的引文来看,只可能是急于逃亡,无暇于此,把这说成雄心无边,甚至暗示其要夺明朝天下,不合情理三。把区区歼灭数十没头苍蝇式流匪说成似乎战胜了千军万马,郑若曾明显夸大其词,意图邀功请赏,郑的文笔本来就很有玄幻色彩,楼主再一发挥,那更是犹有过之子。
  七、真倭和假倭(下)    千万不要以为“髡头跣足”的倭寇都是日本人,事实上,多半是假扮日本人的中国流贼。嘉靖年间危害最大的倭寇首领清一色是衣冠楚楚的中国冒险家。嘉靖一朝,前线报捷奏章往往有“斩获真倭首级若干颗,从贼若干颗”的文字,真倭就是货真价实的日本人,从贼则是沿海地区三教九流的中国人。  真倭和从贼比例是多少?《明史》称:“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而万历年间编写《虔台倭纂》的官员谢杰甚至发出绝望的惊呼:“海滨人人皆贼,诛之不可胜诛!”    
1、剃头梳髻的就是日本人?错了    当时一个昆山人被倭寇掳走五十几天后逃生归来,他向官府描述道自己的所见所闻:“船上大概200个倭寇,有福建、温州、台湾、宁波人,也有几个安徽人。其中福建人最多,占十之六七。梳着髻的日本酋只有十几个。”两百个倭寇中,只有十几个真倭,明史说的“十之三”看来还夸大了。  元末明初的倭寇以日本人为主,但到了嘉靖年间,倭寇的主力就是中国人了。  对假倭的身份问题,明人郑晓是这样总结的:“小民迫于贪酷,困于饥寒,相率入海从之。凶徒、逸囚、罢吏、黠僧,及衣冠失职、书生不得志、群不逞者,为之奸细,为之乡道。弱者图饱暖旦夕,强者忿臂欲泄其怒。”一句话: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拿当时最有名的几个倭寇首领来说:王直和徐惟学原先是私盐贩子;王直的义子王滶(毛海峰)是走私犯;徐海原是杭州虎跑寺的和尚;许栋是逃跑的犯人;萧显、陈东则是不得志的书生。  书生也做贼?没错。看看下面这首诗:  “海雾晓开合,海风森复寒。衰颜欢薄酒,老眼傲惊湍。丛市人家近,平沙客路宽。明朝睛更好,飞翠泼征鞍。”  这首五言律诗辞句清丽,意境恬淡,大得唐诗三味,作者就是一个不知名的书生倭寇。采九德在《倭变事略》中记载,他曾亲眼见到一伙四十余人的倭寇中,有个善卜筮的书生,专门出谋划策,这首诗就是倭寇撤退后他题在庙壁上的。如此文采令采九德大为感慨:“观此四十余贼,亦有能题咏者,则倡乱者岂真倭党哉?”  对中国人冒充真倭的问题,明代史料上的记载比比皆是。比如嘉靖壬子年,倭寇初犯漳州泉州,仅有二百人,真倭占十分之一,其余都是福建浙江无赖之众,头顶剪发而椎髻向后,然而“发型”和真倭并不一样。真倭和假倭打仗的时候一同作战,打完仗则分开吃饭睡觉。《筹海图编》直截了当的称:“今之海寇,动计数万,皆托言倭奴,而其实出于日本者不下数千,其余皆中国之赤子无赖,孑入而附之耳。”  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在《喻世明言》里有篇关于倭寇的故事,把假倭刻画得惟妙惟肖:“原来倭寇逢着中国之人,也不尽数杀戮。其男子但是老弱,便加杀害;若是强壮的,就把来剃了头发,抹上油漆,假充倭子。每遇厮杀,便推他去当头阵。官军只要杀得一颗首级,便好领赏,平昔百姓中秃发瘌痢,尚然被他割头请功,况且见在战阵上拿住,那管真假,定然不饶的。这些剃头的假倭子,自知左右是死,索性靠着倭势,还有捱过几日之理,所以一般行凶出力。那些真倭子,只等假倭挡过头阵,自己都尾其后而出,所以官军屡堕其计,不能取胜。”    
2、海滨人人皆贼,诛之不可胜诛!    我们都知道狐假虎威的故事,假倭模仿日本人“髡头跣足”,穿着日本服装,连船都打造成日本船,除了扯大旗作虎皮外,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  掩盖身份。生物学上叫做“模仿色”。  洪武三十年所颁的《大明律》对海外经商限制得很严格,它规定凡私自携带铁货、铜钱、缎匹、丝棉等违禁物下海,及与外番交易者一律处斩,而且禁止私人制造具有二桅以上的出海大船。而对于勾结外族的“谋反大逆”更是异常严厉:凡“谋反大逆”,一律首从皆凌迟处死,本宗亲族祖父、父、子、孙、伯叔、兄弟、侄、堂兄,同居的异姓亲族外祖父、岳父、女婿、家中奴仆,凡年满十六岁以上皆斩。  为了不被诛九族,倭寇必须千方百计掩饰自己的出身。有明一代,造反起义者往往以绰号来掩饰真实姓名,像广为人知的崇祯时期农民起义,起义领袖都用绰号:紫金梁、八大王、曹操、闯塌天、不沾泥、扫地王等等,包括著名的“闯王”。在东南沿海,就直接可以假扮日本人来掩饰身份。而对于地方官来说,自己辖区的人起来造反大大拖累政绩,因此也乐于统统以“倭情”上报。  嘉靖年间持续到隆庆、万历年间的四十年,是明朝倭寇为害最烈的时期,史学界称“嘉靖大倭寇”。在这一阶段里,从贼中“迫于贪酷,困于饥寒”的沿海小民才真正是倭寇的主体,而饥寒贫困的根源在于“片板不许下海”的海禁政策。  反过来说,嘉靖前期为什么要实行严厉的禁海令呢?是因为正德年间少数葡萄牙走私贩兼海盗对沿海城镇、岛屿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加上中国海商和日本倭寇在浙江沿海进行的走私贸易,让明政府感觉贸易会带来“南方之祸”,才变本加厉的实施禁海,最严厉的时刻连捕鱼都不允许。禁海令是标准的因噎废食,虽然并不是禁海招来了日本倭寇,但可以肯定的是,是禁海令刺激出更多的中国倭寇。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东南滨海地区地瘠民贫,从宋元以来,当地居民一直将出海贸易视为衣食之源,海商、水手、造船、修理、搬运加上种种服务,可以说大海养活了起码百万计的沿海居民。在福建,有句话叫做:“海者,闽人之田。”一纸海禁令无情地把当地居民的“田”给剥夺了,饭碗跟着也砸了。在广东,潮州漳州地区一向是通商出海的发舶口,“潮漳以番舶为利”,不许贸易等于断了他们的生计。对茫然失所的沿海居民来说摆着两条路:要么忍饥挨饿,要么铤而走险进行海上走私。  泼洗澡水连孩子一起泼了——禁海的弊端明摆着,当时有不少有见识的人都很担忧。抗倭名将谭纶用了一个“老鼠洞”的比喻,说:“禁海越严,则获利越厚,而趋之者愈众。比如发现家里有老鼠,一定要留一个洞,若是都堵上,连好的地方都能被老鼠穿破。”  禁海,罢日本朝贡,明朝这两大举措看似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带来的结果,反而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因为本乡本土,所以倭寇在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令人难以相信的支持。作战时,屡屡发生看似荒唐的一幕:倭寇天时地利无所不知,如鱼得水。而代表正义之师的官军,反而不受欢迎举步维艰。一些平民百姓甚至直接支援倭寇,参加过抗倭战争的明人万表记录道:“杭州城歇客的店家,明知是海贼,但贪图其厚利,任其堆货,且为打点护送。铜钱用以铸火铣,用铅制子弹,用硝造火药,用铁制刀枪。……大船护送,关津不查不问,明送资贼”,“近地人民或送鲜货,或馈酒米,或献子女,络绎不绝;边卫之官,有献红被玉带者,……(与)五峰(即王直)素有交情,相逢则拜伏叩头,甘心为其臣仆,为其送货,一呼即往,自以为荣,矜上挟下,顺逆不分,良恶莫辨。”  所以也难怪谢杰发出这样的惊呼:“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是则闽浙及广之所同也。”曾任南京刑部尚书的王世贞则对潮州、漳州、惠州地区的“民寇一家”断言为:“自节帅而有司,一身之外皆寇也!”除了总督巡抚等高级官员外,其他的人全是盗——这真是令人绝望的一幅场景。  对愈禁愈烈的海上走私,时人形象地讽刺道:“片板不许入海,艨瞳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人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  全民皆寇,问题烂在自己根子上,难怪防不胜防诛不胜诛。倭寇就是一颗消耗元气的肿瘤,一直伴随着明王朝走向衰落。  
    作者:太阿工布 回复日期: 20:27:47 
      解读历史别抱一种玩噱头的心态,更别见着某一记录就全盘采信,至少要用头脑做点合乎逻辑的分析。        前面已经说了,这股倭寇一开始是百余人,后在浙江被剿杀至六十余人,然后流窜入皖苏,虽然许久未受重创,但中途肯定会有减员,五十三应该是在最后一役倭寇被全歼时的残余人数。完全忽略过程,单把最少的数字拿出来,其心态实在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筹海图编》我没看过,其中记录的真实可靠性如何不敢确信,单从这一路倭寇杀伤(不是杀死)四、五千人,即便里面一个平民没有,而居然有“不杀人”的描述,我实在无法理解这是同一事件的记录。从上面引文来看,文学抒情有余,但情理上破绽百出。如果按郑的说法,这些人属于侦察性质的,就应该更小规模偷偷潜行,完全不会如此招摇,这是不合情理一;不杀人,前面已经说了,不合情理二;倭寇来华是为什么?与中国军人大比武?当然是来抢劫的,如果这股倭寇真的不掠财,不奸妇女,结合我的引文来看,只可能是急于逃亡,无暇于此,把这说成雄心无边,甚至暗示其要夺明朝天下,不合情理三。把区区歼灭数十没头苍蝇式流匪说成似乎战胜了千军万马,郑若曾明显夸大其词,意图邀功请赏,郑的文笔本来就很有玄幻色彩,楼主再一发挥,那更是犹有过之子。  *****************************************************************************  工布兄既然说这是奇幻作品,而我又不想被这样认为,只能一一答对。其实,我认为工布兄所想要辩论的并非这篇帖子是否是不究事实的玄幻作品,而是不能接受两点:1.明军没有战斗力,打不过倭寇;2.五十三个倭寇纵横千余里,实在接受不了。我当然也是不想接受这些事的,但是,读历史、写历史,自然要从客观事实角度出发。    首先,兄弟在前边引文中,引过的明军歼灭倭寇的事儿。的确有的,那场痛快淋漓的战争发生在五月初,史称“王江泾大捷”,干这活的是在明朝享有盛誉的客家“狼兵”(一支少数民族部队),而且这一大捷被称为“东南第一功”,可以说是明军与倭寇对抗出的第一口气,此前多年倭患,明军少有胜绩。这在明史上记载很清晰。但同时,这段历史还记载并说明了两点,一、当时为了抵抗东南倭寇,居然要远从湖广、广西征调狼兵(当然,同时还有保定兵、僧兵等等好几种兵,这在本贴后面的内容中也会讲到)。可见当时守军之差,而且守军之差也在你所信赖并引用的《明实录》里有的,就在其前后,全是明军为何战力不济的记载与分析,这应该是你相信的史料。二、你所引用的文章其实源于当时总督张经(即导演王江泾大捷的官员)的自白书“經上疏自理,大略謂:「倭突犯嘉興,即委參將盧鏜督保靖兵援嘉興,即委俞大猷督永順兵由柳湖間道趨平望,以扼賊路,令湯克寬引舟師從中擊之。一戰而勝,凡斬馘一千九百有奇,焚溺者無筭,賊氣遂餒,豈有一毫怠玩之念。自臣蒞任方半年,前後俘斬且以五千計,惟是智略淺短,不能俄頃掃蕩,此則臣之罪也。」疏入,不報。經與克寬竟論死,繫獄。”,这意思是什么?意思是自白书皇帝不信,把它下狱了,后来就给斩了。由此可见皇帝之昏庸。当然,这其中来来往往是有原因的,《明实录》中有记载,本贴之后也会讲到。借此也想说明一下,本贴不是完全玩噱头的。    第二,工布兄说我没用脑子分析,还历数了百余人如何变成五十多人的。呵呵,劝兄不要从百度上搜出一篇文章就自己分析。首先百余人的说法是你所引用的帖子的人自己的说法(或者从别处引用而来),而明实录记载:“此賊自紹興奔竄,不過六七十人、流劫杭、嚴、徽、寧、太平,至犯留都,經行數千里,戰傷無慮四五千人,凡殺一御史、一縣丞、二指揮、二把總,入二縣,歷八十餘日始滅。”六七十人而已,何来百余人之说?  第三,至于我所采信的五十三人之说的来历《筹海图编》,工布兄认为是文学作品,就有点儿过分了。不如百度一下:《筹海图编》。题明胡宗宪辑,出自幕僚郑若曾之手。十三卷。记明代抵御倭寇事。以嘉靖时事为主,上溯明初及明以前中日交通情况。首列 沿海和日本地图、日本事略,继以分省御倭事宜并列年表、寇踪图谱,再次 记述重大战役与遇难者事迹,而终以经略。对于用兵、城守、剿抚、互市等,均有详细记载。附有沿海布防形势及战船、武器等详图。  至于“胡宗宪”是何许人,只要兄继续关注本贴,想必会知道的更清楚,此后文章里将常常提到他。  第四,你说郑若曾若此记载企图邀功请赏,真的令人费解。让敌人区区几十人深入腹地而无可奈何,这不是啥露脸的事儿,反而是可能被治罪的事儿,何来故意为之,邀功请赏?若将一百人说成一千人、一万人,才有邀功请赏的可能呀。  第四,也玩点儿文字上的游戏。“杀伤”不是“不是杀死”的意思,而是“杀”与“伤”的结合。望兄能够了解这一点。  
  支持楼主!顶起!!!!
  顶起!!!!
  八、中国皇帝和日本国王    倭寇搅得天下大乱,在位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干啥吃的?在一般人眼里,这个皇帝不爱江山爱炼丹,不弄国事弄女人,地地道道的“昏君”——你们全被忽悠了。历史不是评书演义鼓儿词,朱厚熜一点都不“昏”,他刻薄精明,大权紧握,皇位坐得稳稳当当。  倒是日本天皇活得很可怜,穷得要卖字画,穷得连下葬钱都得借。      1、倔皇帝朱厚熜的怒火    嘉靖三十四年夏天的朝会上,朱厚熜发怒了。  这个性格古怪喜怒无常的皇帝经常发怒,但这次他的怒火不是因为大臣的青词写得不满意,也不是因为吃了道士献上的春药晚上没起作用,而是为了倭寇。  再确切些说,朱厚熜不是因为倭寇侵扰子民而发怒,而是为了自己对远在千里的东南沿海这场莫名其妙的倭患,始终如同隔岸观火,他在生气跪在前面的这些大臣——“坐视贼欺,无一策平剿!”  后世人喜欢说朱厚熜是昏君,从国家利益来说,没错。但从个人利益看,朱厚熜却一点不昏,一向是个不容人臣摆布的精明人。  朱厚熜有什么个人利益?做皇帝啊。他在位四十六年,天灾人祸不断,皇帝的宝座却稳稳当当。  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这个年号一共45年,是明朝使用第二长的年号(最长的是万历)。这两个字什么意思?嘉,美也;靖,安也。嘉靖者,礼乐教化、蔚然於安居乐业之中也。说来讽刺,嘉靖年间恰恰是明代自然灾害最多的年份,加上北虏南倭,和“美”、“安”一点也沾不上边。海瑞在他出名的《直言天下第一疏》,毫不掩饰地直言:“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气得朱厚熜把奏折一扔,嘶哑着嗓子大喊:“快抓这个人!别让他跑了!”  朱厚熜是明代外藩而入主帝位的第一人。他是明孝宗朱佑樘的侄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原本袭封为兴鲜王,在湖广的安陆当鱼肉乡里的一方藩王。不料天上掉馅饼,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年仅31岁的正德皇帝朱厚照突然吐血驾崩。朱厚照一生好色荒淫却没有生出一个儿子来继位,按照“兄终弟及”的祖训,远在几千里外偏僻之地的朱厚熜被迎来北京,成为紫禁城的主人,时年才15岁。  外藩入京做皇帝不是那么轻松的,毕竟没有皇太子的正统地位。受到以首辅杨廷和为主的大臣拥戴是一回事,确立自己乾纲独断的皇帝威风是另一回事。少年天子朱厚熜坐上皇帝宝座的前两年,表现是异常英明的。铲除宦官势力,清理天下田产,开放言路,大有中兴之君的趋势。《明史》夸奖其:“求治锐甚,力除一切弊政。”  不过,随着少年一天天长大,翅膀硬了的朱厚熜最需要证明一点:他可以不是个好皇帝,但绝对是一个说一不二的天下第一人。  朱厚熜继位第三年,发生了历时三年半之久,史称“大礼议”的政治事件,朱厚熜终于充分显露出皇权的淫威。起因是朱厚熜提出要追尊其生父为“皇考”,意思就是把自己老爹的名号排进正统。这下,古板守礼的大臣们不愿意了:这不是乱了万世纲常吗?以首辅杨廷和为首,百官一致反对,上疏说应该以孝宗为皇考,以兴献王为皇叔。朱厚熜当然不乐意自己的亲爹成为“皇叔”,愤怒地说:“难道父母还能更换吗?”为了这个名号,他和大臣们争执了长达三年半的时间。最后在杨廷和被迫辞职后闹到最激烈:229名大臣跪伏于左顺门请愿,高呼“高皇帝”、“孝宗皇帝”在天之灵,“声震阙廷”,从早晨跪到中午,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思。  结果呢?17岁的青年皇帝勃然大怒,命令将134人抓起来下狱,四品以上者夺俸,五品以下者杖之,以至17人被当场杖死。依靠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朱厚熜胜利追尊其父为“皇考、献皇帝、睿宗”。  此后,板子打大臣屁股就成了嘉靖年间的独特一景。皇帝倔,大臣也倔,遇到所谓的原则问题毫不退让。嘉靖一朝,大臣被杖二百余人,死者超过前代五倍多,“公卿之辱,前所未有。”  不过,有的时候大臣被打得不冤枉。比如在抗倭问题上。  朱厚熜是个喜欢祥瑞的皇帝,听到大臣报地震、干旱等天灾尚且发脾气,对被倭寇搅得一团糟的东南沿海,更是一肚皮的恼怒:“南北两欺,倭贼残毁地方尤甚!”  可是,没有哪一个大臣能拿出像样的策略。前线的抗倭大员忙碌一团,要兵要粮要钱,但胜仗难得打一个;后方的御史只管痛心疾首地弹劾前线大臣“玩忽职守,空耗饷银。”远离前线的各司大臣则各自异想天开,有的建议开市,有的建议祭神。  朱厚熜越发摸不着头脑,怒火更甚,于是就罪名列得更多,板子打得更响。嘉靖倭患最厉害的二十年里,各部尚书23人次被罢官,方面大员27人次被锁拿下狱、被斩首。说起来,朱家的皇帝历来有迁怒大臣的习惯,到了他的重重孙子崇祯皇帝,在李自成大军逼近北京的前夕,面对群臣说了一句出名的话:“我不是亡国之君,你们却是亡国之臣!”  只有一个人的奏章引起朱厚熜的重视,马上宣旨施行。这份奏章来自浙江总督杨宣,他奏请朝廷派遣使者到日本,与日本国王直接交涉。不过,派出的使者郑舜功一行从广东经大小琉球到达日本九州后,人生地不熟,转了一大圈也没见到“日本国王”,只好铩羽归来。  朱厚熜很纳闷:“自己的臣民到外国作恶,日本国王为什么不管?要是我,早就诛他们九族了!”      2、 后奈良天皇穷得连下葬钱都没有    日本国王是谁?  不单是朱厚熜,有明一代,从洪武皇帝朱元璋、永乐帝朱棣再到朱厚熜的孙子万历帝朱翊钧,都为搞不清那个远在大洋深处的岛国国王到底是谁而苦恼过。  朱元璋一度认为和他国书来往的怀良亲王就是日本国王,所以颐指气使地送去威胁开战的国书;朱棣以为他弄明白了,因为他封了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源道义”,而足利义满也欣然接受了;万历皇帝朱翊钧也以为他搞明白了,他在万历援朝战争的和谈中,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结果被狂妄的日本太阁扯诏逐使。  不怪明朝皇帝弄不懂,对于一朝一君的中国人来说,日本的政治体制确实过于复杂了。天皇只是养在深宫里的精神领袖,真正统治日本的人一直在轮流“坐庄”。拿足利氏创立的室町幕府来说,自打六代足利义教之后,将军已是徒具虚名。掌握中央政权的都是权臣,而地方诸侯更是互不买账。  当时代,对日本最有发言权的其实不是别人,正是被嘉靖皇帝砍了头的倭寇首领王直。王直被捕后所上的自梳状说:“日本虽统于一君,近来君弱臣强,不过徒存名号而已。其国尚有六十六国,互相雄长。”  君弱臣强,来看看这个弱君:日本天皇。  玩过日本光荣公司出品的游戏《信长之野望》的人都知道,游戏中想要加官进爵只需给天皇进贡粮食即可。这不是笑话,而是战国时期的真实历史。  万世一系的日本天皇,从十世纪起就被挤出了中央舞台,退居深宫了。在战国时期的五位天皇更是穷的揭不开锅,其处境甚至连养在笼中的小鸟都不如。  1500年,后土御门天皇崩逝,皇室无钱安葬,一连放了40几天,尸体都生蛆了,最后四处求告,才勉强凑钱把他送葬。后土御门天皇的儿子后柏原天皇即位了,同样因为穷,拿不出钱来举行即位大典,直到22年之后,在本愿寺和尚和地方大名的资助下,后柏原天皇才补办了典礼。  和朱厚熜同一时代的天皇是日本第105代天皇:后奈良天皇(在位)。后奈良天皇是后柏原天皇的次子,和他的老爹一样,没钱举行即位大典,直到10年后九州大名大内义隆进贡了二千二百贯的巨额献金,才得以补办。  当时皇室的财政是由幕府提供的:每年620贯钱(1贯=1000文),这是一个很低的收入,还不如一个地方上有名望的武士赚得多。天皇要养活为数不少的皇室成员和宫廷官员、杂役仆人,区区600贯连吃饱肚子都难。为了补贴财政,皇室甚至开始贩卖天皇的亲笔字来赚钱(历代天皇都是不错的书法家和诗人),还有就是经常派遣使者敦请地方大名进贡“献金”。你出献金,我就封你一个官爵,不过,时间一长,空头的官爵也贬值了,最后官爵越卖越多,献金却越来越少。   活得不容易,死也死不起。1557年九月后奈良天皇去世,当时京城当政的是权臣三好长庆。兵荒马乱之际,后奈良天皇的遗体在皇宫足足放置了两个半月,才勉强下葬。  天皇家没有余粮,幕府将军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去。三好长庆当权的时候,第十三代将军足利义辉被迫出走近江,组成流亡幕府。  义辉是个剑术高手,被称为剑豪将军,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恢复将军家的昔日荣光,为此,他暗中和越后的豪强上杉谦信约好,想效仿中国三国时诸侯进京讨伐董卓的故事。不料密谋泄露,被继承三好家的权臣松永久秀率兵袭击住所,义辉不愧是剑豪将军,他拔剑死战,杀死了不少敌人,据说义辉在走廊上插了十几把他收藏的名刀,每砍钝一把就换,但势单力薄最终全家被杀。  乱世中的日本,连天皇、将军都如此艰难,哪里能顾及到倭寇扰乱中国?一直到丰臣秀吉统一全日本,海上的倭寇才绝迹,只不过,这个连“日本国王”头衔都看不上的野心家,却摇身变成最大的倭寇,十五万铁蹄踏上异国的土地。  
  先向大家抱个歉,这几天又连续出现了不更新的问题,本来上次保证过的,却食言了,虽然是因为这几天事情过于多,但还是要向大家道歉,实在对不起了!今后我会尽量不断更的!
  3、严嵩是明代第一奸臣?别开玩笑了    足利义辉死后第二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朱厚熜死了,时年60岁。  对于这个人成年后的所作所为来说,能活到这个年龄实在是奇迹。  其实早在34岁那年,他就该死了。嘉靖二十年(1541年),宫女杨金英等16人发动“宫变”,用一根黄绫条勒住了睡梦中的朱厚熜的“龙颈”,七手八脚又勒又捂,又抓又踢,准备弄死皇帝。不料朱厚熜命大,宫变未遂,当事宫女连同株连者共21人被剐死。  微贱的宫女为什么敢于冒死弑君?实在是这个皇帝太过混账了。  来自荆楚之地的朱厚熜,少年时就对盛行当地的巫术大感兴趣,加上他父亲爱好道术的耳濡目染。当上皇帝后,朱厚熜把这个个人爱好发扬光大到了极致。  如同《西游记》里的“车迟国”一样,朱厚熜对道士的尊崇无以复加,对和尚却没一点好感,他命令把宫里的佛寺佛像全部捣毁,佛骨、佛牙及法器居然烧了有13000斤。来自龙虎山的道士邵元节,被封为“致一真人”,总领道教事务。邵元节死后,他的弟子陶仲文更受宠信,除了总领道教外,授少保,兼少师、少傅,追封三代。少保、少师、少傅是德高望重的大臣才能享受的最高荣誉,陶仲文凭借道术却能一人兼领,“终明之世,惟仲文而已。”  道士除了修斋建醮外,还献丹,什么丹?号称长生不老,其实就是春药。种种丹药中,以陶仲文献的“先天丹铅”最有名,这个“取童女初行月事炼之如辰砂以进”的丹药臭名远扬,从古到今在各类史书上被骂了无数遍,我已经骂不出多少新意,一笔带过。朱厚熜在二十年间,选了860个小女孩用来炼药。每次服药过后,对嫔妃、宫女随意临幸试验药效,稍有不如意,就当场杖死,被打死的宫人多达二百余人。  宫女杀皇帝事件牵涉到后宫隐私,向来为士大夫所忌,所以当朝的大臣不敢对这件事多加评论。反而是旁观者清,一个朝鲜使臣在《李朝中宗实录》记载道:“皇帝好道术,炼丹服食,性寝躁急,喜怒无常。宫人不胜怨惧,同谋构乱。”  宫变事件之后,朱厚熜索性躲在西苑,修斋建醮,不再上朝。而且,他听信道士“二龙不相见”的鬼话,也不和太子见面,因为据说他们父子二人命相相克,见面就会死一个。  朱厚熜这一不上朝就是二十多年,朝政靠谁主持?  严嵩。  因为得以在《明史奸臣传》里留名,千古以来,严嵩一直是作为白脸奸臣的代表被鞭尸的。不过实话说,首辅严嵩只是个朱厚熜巨大阴影下的蚂蚁而已,说他媚上欺下、贪污受贿、营私结党都没冤枉他,而说嘉靖朝的混乱政治局面由他这个大奸臣承担,那就是抬举他了。  严嵩和他的江西老乡、前任首辅夏言一样,饱读诗书,青词(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写的好,甚至外貌都相似:高高瘦瘦、大眼睛、大嗓门,只不过夏言豪爽,严嵩柔媚,特别对皇帝百依百顺,能忍别人不能忍。朱厚熜有次赐夏言和严嵩各一顶道士戴的香叶道冠,夏言不以为然,上书说:“非人臣法服,不敢当。”而严嵩却毫不犹豫戴起来,而且特意罩上轻纱,以示珍惜。从擅长揣摩上意百般迎合的性格来说,严嵩与乾隆年间的和珅很像,他们的下场也像,被抄家,只不过和珅是被赐死,严嵩则是儿子被杀,倾家荡产,在祖先墓地旁搭个草棚冻饿而死。
严嵩当政长达20年,腐败的“乱政”做了不少,比如对南倭北虏,严嵩的高论是:“等他们抢够了自然会滚蛋。”底下不是没有反对弹劾的声音,但避居西苑的朱厚熜一概容忍,因为,这个深谙御下之术的皇帝不怕大臣昏庸,只怕其独断专权导致江山不稳。往前,严嵩比不上正德大太监刘瑾专横跋扈;往后,严嵩比不上万历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他这个“明代第一奸臣”的称号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明史指责严嵩“祸及天下”,其实严嵩的哪一项国策能逃出道士皇帝之耳目?《世宗实录》说:“(朱厚熜)晚年留意玄理,筑斋宫于西内居之。乃宸衷惕然,惓惓以不闻外事为忧,批决顾问,日无停晷,故虽深居渊穆而威柄不移。”   话说严嵩也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那样昏庸无能,他是少有的忠勤宰相。严嵩入阁时已经花甲之年,一直到80岁入值班房(上班场所,用来批改公文)居然没有缺席一天!严嵩处事居安思危,在高位而不骄,遇到加官进爵就推辞再三,遇到言官弹劾就主动“奏乞休致、罢黜”。他不得不处事谨慎,否则在朱厚熜这样“好猜忌,果刑戮”的精明刻薄皇帝面前,早就倒台了。  嘉靖一朝,用海瑞比较过激的总结是“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但朝廷内部,既无宦官专权祸国,又无权臣独断朝政,对明王朝最大的两个外在威胁,北方的俺答终于和解了,南方的倭寇终于平息了,这些,只是朱厚熜的运气比较好吗?  日本天皇若学到朱厚熜一半的本事,可以视权臣、诸侯如蝼蚁。  
  今天下午六点左右,再来一更。从此开始,将主要讲述战争及战争中的人物们,先从狼兵和僧兵开始。精彩故事即将上演,希望大家不要走开!
  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在《喻世明言》里有篇关于倭寇的故事,把假倭刻画得惟妙惟肖:“原来倭寇逢着中国之人,也不尽数杀戮。其男子但是老弱,便加杀害;若是强壮的,就把来剃了头发,抹上油漆,假充倭子。每遇厮杀,便推他去当头阵。官军只要杀得一颗首级,便好领赏,平昔百姓中秃发瘌痢,尚然被他割头请功,况且见在战阵上拿住,那管真假,定然不饶的。这些剃头的假倭子,自知左右是死,索性靠着倭势,还有捱过几日之理,所以一般行凶出力。那些真倭子,只等假倭挡过头阵,自己都尾其后而出,所以官军屡堕其计,不能取胜。”    ===================================================    
后金在初、中期也用这招
!!!    
搞得东北明军最后完蛋 !
  楼主加油啊!    我对中国的海盗很感兴趣!能不能再写写清朝的中国海盗,他们打西班牙、英国、葡萄牙很不错,
  义辉是个剑术高手,被称为剑豪将军,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恢复将军家的昔日荣光,为此,他暗中和越后的豪强上杉谦信约好,想效仿中国三国时诸侯进京讨伐董卓的故事。不料密谋泄露,被继承三好家的权臣松永久秀率兵袭击住所,义辉不愧是剑豪将军,他拔剑死战,杀死了不少敌人,据说义辉在走廊上插了十几把他收藏的名刀,每砍钝一把就换,但势单力薄最终全家被杀。    ==================================================    
足利义辉确实厉害!他的剑术老师是剑豪上泉信纲。信纲徒弟和儿孙也向别人教授剑术。其中就包括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    
由于义辉极其勇猛,敌兵难以近到其旁。最后还是敌兵把墙(非土、砖结构,和现在看到的日本古民居的一样)推倒,压翻义辉。然后刀枪齐上,杀死了足利义辉。
  九、狼兵,被神化的部队    在戚家军粉墨登场前,明朝靠什么部队抵挡来势汹汹的倭寇?正规军——卫所军不堪一击到令人哭笑不得的地步,朝廷只好病急乱投医,征调全国有战斗力的地方武装杀往前线。于是,偏处一隅的土司兵雄赳赳气昂昂地开出贫瘠的岭南山区奔赴江浙,苏杭的和尚放下经书拎起铁棍冲锋陷阵。结果呢?狼兵成了贪狠如狼的扰民兵,功不抵过;僧兵虽骁勇绝伦,毕竟杯水车薪难支大局。  抗倭,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乱世,呼唤真正的无敌之师。    
1、 壮族人自古最能打仗    明朝的狼兵,是被过分神化的一支部队。  被誉为明代《山海经》的《赤雅》上记载:“狼兵鸷悍,天下称最。”狼兵并不是虎狼之兵的意思,而是把“俍兵”读白了。“俍”就是土官,“俍兵”就是土官统治下的兵丁。明朝的狼兵是指壮族地区的土司兵。  说起中国历代战斗力最强的地方军队,广西的壮族兵无疑名列前茅。往远的说,秦始皇当年派大将屠睢率50万大军南征百越(壮族是古代百越的一个分支),被越人袭击,“伏尸流血数十万”,进退不得,中原人第一次得知在岭南的蛮荒之地有这么一支骁勇之师的存在。往近的说,毛泽东在1970年接见黎笋的时候说:“将来老挝决胜的时候,可以到广西招一些壮族人。壮族人很能打。过去军阀白崇禧和李宗仁就是靠壮族人。”  对壮族人能打的原因历代都有记述,西汉大尉田蚡说:“越人相攻击,固其常。” 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载:“邕州溪峒之民,无不习战,刀弩枪牌,用之颇精。峒民事仇杀,是以人人习于战斗。”越、峒都是壮族的古称,历代人都认为因为他们乐于互相仇杀,所以锻炼出了习于战斗的好身手。  《岭外代答》里还记载了一则颇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有次一个官员要出远门到钦州,担心路途不安全,就从峒人村落雇了几个从人同行。路上,碰巧有一只鹿跳跃出来,这几个峒人光着脚,徒步围追,活活抓住了鹿,割了肉烤了吃;有老鹰在天上飞,一个峒人手起一箭,将它射了下来。一个晚上,住在旅店里 正好碰到一伙盗贼,人人面有惧色,唯独几个峒人“整暇以待,盗不敢前。”  明朝卫所军糜烂,朝廷无奈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各地的客兵身上。嘉靖年间,天下最有战斗力的部队都涌到了江浙:京营神枪手、涿州铁棍手、保定箭手、辽东虎头枪手、河间府义尖儿手、河南毛葫芦兵、汉中矿徒兵以及广西狼兵和湘西土兵等等。这里面河南的嵩县毛葫芦兵比较奇特,嵩县兵是矿徒,善长走山路,“专以凿山为业,杀人为生,号毛葫芦,是因为箭袋用兽皮制成,看上去毛茸茸的,故名。”  三教九流的客兵中,以广西的狼兵人数最众,名头最大。《筹海图编•附录客兵》载:“广西狼兵于今海内尤悍……东兰、那地、丹州之狼兵,能以少击众,十出而九胜。”  征调广西狼兵,是抗倭总督张经的主意。张经曾总督两广军务,深知当地狼土兵的骁勇善战,因而力主远调狼兵御倭。他选中的狼兵,是名气最大的田州岑氏兵。    
2、六旬女首领率“不可败兵”出征    田州岑氏的历史源远流长,田州是今天广西右江地区的田阳县,岑氏的始祖则是北宋名将狄青的部将,几百年来一直世袭守卫本土。张经征调时,田州土司首领岑猛已死,其妾瓦氏夫人主持大局,已经年近六旬。  瓦氏夫人,原名岑花,嫁与土官岑猛后,改姓为“瓦氏”。岑猛早年因起兵反明而被杀,儿子同时战死,其孙岑芝也在几年后战死。瓦氏独力处理州事,“躬为规划,内外凛然。”经历了家族巨变的瓦氏抱着替家族洗清耻辱重立荣誉的念头,欣然接受了朝廷的征调。  瓦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明朝另一个著名的女将:崇祯年间的秦良玉。两个都是少数民族首领之妻,瓦氏是壮族,秦良玉是土家族;两人都英勇善战,并拥有一支战斗力很强的私人武装:瓦氏是狼兵,秦良玉是白杆兵。甚至在年至6旬携幼孙出征这一幕上也惊人的相似。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土著居民中一向有女性首领的传统,岭南冼夫人、瓦氏夫人、秦良玉都是著名的女首领。至于中原地区,出现女首领的可能性则非常小,特别是宋代以后,礼教严苛,女子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怎么可能有机会上阵杀敌。宋朝最有名的女将,杨家将里大名鼎鼎的佘太君,出生西北大族折家,羌人后裔,党项族。近代,有学者查阅地方志考证出杨家将中另一个脍炙人口的女英雄——“穆桂英”的出处:杨家将长期镇守边关,曾娶少数民族鲜卑人之女慕容氏,“穆”乃是“慕容”的讹传。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瓦氏亲率两个年幼的曾孙岑大寿和岑大禄,以及田州、南丹州、归顺州、东兰州和那地州等地狼兵共6872人一同誓师出征。瓦氏夫人豪言道:“我自备军粮,不效尺寸,何以归见乡党?是行也,誓不与贼俱生。”  瓦氏夫人对胜利为何如何自信?  瓦氏夫人出征时携有战马450匹,全是当地的德保矮马。德保矮马是世界稀有的优良马种,它是世界上最矮的一种马,只产于广西德保、靖西等地,貌虽不扬却善爬耐驮。这一点和狼兵坚忍不拔的特点如出一辙。土司兵是奴隶制下的私人武装,生死取决于首领,所以士兵作战一向勇猛无畏。而岑氏兵法又有独到之处:“七人为伍,六人击刺,一人割级,所获功绩,七人共分之。凡一人赴敌,一伍争救,若没一人,必斩一伍。”除了七人阵法,还有两人为一组的野战法,临敌时两人一前一后,执枪者突前,执弓弩者在后,口衔刀手持矢,矢射尽,扔掉弓弩抓起刀,与枪兵一起战斗。  千锤百炼的阵法,连坐的残酷军纪,使得“其兵可死而不可败”,这正是瓦氏的自信所在。  
  说起中国历代战斗力最强的地方军队,广西的壮族兵无疑名列前茅。往远的说,秦始皇当年派大将屠睢率50万大军南征百越(壮族是古代百越的一个分支),被越人袭击,“伏尸流血数十万”,进退不得,中原人第一次得知在岭南的蛮荒之地有这么一支骁勇之师的存在。往近的说,毛泽东在1970年接见黎笋的时候说:“将来老挝决胜的时候,可以到广西招一些壮族人。壮族人很能打。过去军阀白崇禧和李宗仁就是靠壮族人。”    ==========================================================    
楼主!谁和你说广西是壮族人多?广西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不是绝对多数),兼有其它少数民族的的省份。也许多数国人对有这样的误解,就像以为桂林是广西的省会!    
内蒙也是自治区,但是蒙族同胞只占2成多!明末袁崇焕和他在广西老家征召的守宁远城的广西军、清末太平军的主要将领甚至近代的桂军都以汉族占绝大多数。  
  越、峒都是壮族的古称    =========================================    
越是指百越,非单指壮族 !
峒,是侗族!      
还有苗、瑶等许多民族。从古代到现代,中原汉族不断进入岭南两广。最早从春秋、战国开始,哪怕到现在!
  历史个有个的说法.不抬杠.考就什么汉族壮族意义不大.
且看往后楼主好文.
  8错,8错    好帖
  历史个有个的说法.不抬杠.考就什么汉族壮族意义不大. 且看往后楼主好文.      =======================================================    
我不是抬杠!纯粹根据事实说话!    
因为我就是那里的人 !
  事实也好,虚拟也罢,广西军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    广西临近越南,越南历史我了解不多,这个民族也是个战力强悍的民族,  且和广西依山傍水,是否和地理气候,民风,血统相近有关?都是具有相近的长相,  相近的体格,并不高大威猛,瘦小,精干,广西人和北方人站一起马上可以区分出来。    话说回来,如你所说,广西人大多汉族,那么他们体格并不强壮,为什么战斗力如此强悍?且那些所谓的北方大汉,高大威猛,比如东北人,黑社会多多,性格野蛮,狂妄,  9.18事变以后汉奸辈出,广西为什么没有汉奸?    说什么东北人黑社会多,打手多,是因为东北人野蛮,不怕死,匪气太重,可是广西也是土匪之家啊,同样也是匪气太重,那为什么人家不出汉奸?到底谁怕死?    我看,东北人的匪气,是流氓匪气,广西人,我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评价,还望楼上本地人来解开心结  
  我是说广西并不是以壮族人为主!其它的未做评论!!!    我可没有扯到战斗力!
  广西临近越南,越南历史我了解不多,这个民族也是个战力强悍的民族    且和广西依山傍水,是否和地理气候,民风,血统相近有关?都是具有相近的长相,      =========================================================      
越南说白了就是以京族为主的国家。和寮国、柬埔寨、泰国不同族!更是和广西的各民族没有什么关系(沿海京族除外)。语言也是一样,饮食也有差别!    
前段时间还搞了个“3万中越青年大联欢”,我很反感!因为南海的问题,两国肯定会再打!
  3、 狼兵的神话终于破灭    东南的百姓听到狼兵出征的消息个个奔走相告,认为骁勇无敌的狼兵—到,倭寇即将败亡。不过出自对客兵的畏惧,瓦氏部行军到江苏丹阳,“丹阳尹避而不出,居民复闭户不纳。”千里迢迢赶赴前线的狼兵被泼了第一盆冷水,疲惫的将士只有打消歇息的念头,继续前行。  瓦氏到了苏州被泼了第二盆冷水:苏州知府林懋举把城门紧闭,不许狼兵入城,让他们在城外搭帐篷。当然,苏州知府这么做是有“祖宗旧制”的:“凡征调狼兵,所经过处,不许入城!”一方面需要狼兵解燃眉之急,一方面担心狼兵的“贪淫、剽掠之性”,地方官有地方官的苦衷。幸好张经闻讯急忙赶来,劝喻道:“野人慕苏松之胜久矣。万里远来,藉以靖难,当推诚待之,若防闲如寇,焉能得其心也!”终于说服苏州知府开城迎入。  东南官兵得到狼兵的增援,兵威大振,倭寇听到狼兵已到的消息,闻风震慑。  一心立功的瓦氏很希望速战,朝廷派来的钦差赵文华也屡次催促派狼兵剿贼。稳重的张经却认为狼兵“勇进而易溃”,不能托大,要等保靖、永顺的土兵到来,合力夹攻才是万全之策。  不久,狼兵和倭寇的白刃交战终于开始了,但几次规模不大的接触战后,结果出乎意料:狼兵损兵折将,“可死不可败”的神话终于破灭。  第一次,总兵俞大猷派狼兵出哨探敌,落入倭寇的埋伏,狼兵头目钟富、黄维等十四人战死,损兵大半;《吴淞甲乙倭变志》上记载:“群倭围瓦氏数重,杀其家丁数人及头目钟富。瓦氏披发舞刀,往来冲突阵中,所乘马尾鬃,为倭拔几尽,浴血夺关而出,马上大呼曰:‘好将官! 好将官!’尽愤。当日,诸将拥甲不前援也。”明朝官兵畏倭如虎,不肯救援,瓦氏血战后大呼“好将官”当然是怒极反讽。  次日瓦氏夫人的侄子岑匡,自持勇力独自出哨,贼兵掩至,岑匡力战杀四贼,自己也人马俱毙。此后,倭寇三千余人南来金山,游击白泫率狼兵迎战,贼鼓众来冲,狼兵死伤甚多,全军大溃,白泫被围数匝。又是年近花甲的瓦氏夫人亲自出场,“披发舞刀,往来突阵”,才突破重围救出白泫。  直到1555年5月,郁郁不得志的广西狼兵才得以扬眉吐气,瓦氏夫人也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朝廷赏赐,被诏封了“二品夫人”,广大了门楣。 当时,四千倭寇突犯嘉兴,张经分遣参将卢镗率部分狼兵和保靖兵驰援嘉兴;总兵俞大猷率部分狼兵和永顺兵,扼其归路;副总兵汤克宽引舟师从中路击之,倭寇大溃,斩首一千九百八十余级。东南御倭战争此为第一功,史称“王江泾大捷”。此后,狼兵又在陆泾坝战役中,斩获倭首三百余级,烧毁海盗船只三十余艘。    
4、 宁遇倭贼,毋遇客兵  
  时有民谣:“花瓦家,能杀倭。”江浙地区的百姓是爱憎分明的,早期瓦氏夫人率领的狼兵“颇有纪律,秋毫无犯”,但后期的狼兵完全成了扰民的虎狼之师。  庞大而混杂的客兵,素质不一,习俗各异,被临时拼凑到江浙这一富庶地区来,军纪就成了第一难题。张经在派系斗争中被朝廷冤斩之后,客兵更成了失缰的野马,《筹海图编》里有如下记载:“弃戈鼠走,所过道路,率又逞其狼豕贪残之性,白日剽掠,昏夜则污渎妇女,一或捍拒,则露刃而哗,杀人无忌,故谚曰:宁遇倭贼,毋遇客兵;遇倭犹可避,遇兵不得生。”各地的土司兵对民间的搜刮之狠之密无以复加,当时一伙流寇这样对老百姓调侃:“别抱怨啦,我们最多是梳子,他们土司兵是篦子。”千里迢迢调来的援兵,居然比倭寇对老百姓的危害更大,真是搬了石头砸自己脚。  值得一提的是,明王朝之所以喜用土司兵,不是单单因为其骁勇。汉兵出征安家、行粮两项银子,而土司兵只给行粮,每个士兵一天只有一分二厘银子,再算上土司头目的克扣,穷年在外征伐的土司兵不掳掠,实在没法生存。    拿狼兵来说,自张经死后,加上七月瓦氏因病离开前线,失去头目约束的狼兵开始了对民间的大肆劫掠。明人严从简记述道:“初至,甚有纪律……经去后,又随阃帅往来年余,竟无成功而还。于是所至骚扰,鸡犬不宁。闻瓦氏兵至,皆闭门逃出,殆与倭寇之过无异焉。”  再有,民族和生活习惯的迥异,也使狼兵和当地百姓的误解、对立越来越严重,比如狼兵皆以白巾扎头,是岭南人的习俗,当地人就反感:怎么像天天死人戴孝一样。再如狼兵“日需蛇犬为食”,江浙人不理解,骂他们是狼人。  有明一代,狼兵作为一种独立的军事组织,屡屡被当做救火队员,被朝廷用于平叛、抗击外寇所征调。崇祯年间,大名鼎鼎的宁远守卫战中,袁崇焕的守城卫戍部队中就有五千广西狼兵。  到了清代,土司兵被征调的几率大幅减少,加上清政府大刀阔斧的“改土归流”,“狼兵”终于不复存在。    
  lz所写是绝不是玄幻小说,《明朝的那些事儿》写的和楼主写的就很相像。只不过风格各不相同。
  十、手持三十斤铁棍的僧兵    自古两军交战勇者胜。野史相传后梁大将王彦章,日不移影连胜唐将三十六阵,碰到李存孝,却一个回合既败。苏州、杭州一带的倭寇不足三百人,却“挥刀迅捷,小民畏怯,遇之辄败而走。”倭寇连胜官军三十七阵,比王彦章还嚣张,但碰上手持大铁棍的僧兵,一战既溃败。  狼兵在江浙百姓的怨声中黯淡收场,但几乎同一时间出场的僧兵却灿烂如一道闪电。      1、“僧兵”不一定是和尚    僧兵可不仅仅是中国才有,日本和朝鲜都有僧兵。不过,虽然大家都叫僧兵,性质却是截然不同。  日本僧兵最有名。他们的形象大致是这样的:头蒙白布腰佩短刀,手执长柄的锋利薙刀,不念经文,不戒酒色,横行跋扈。  日本僧兵是大寺院所蓄养的军队,又称法师武者,本身不一定是僧人。一般由下层僧侣、寺院领地上的农民和地方无赖组成,和武士群体一样在平安时代末期形成。势力最旺盛时,日本著名的寺院,如东大寺、本愿寺、延历寺、兴福寺,都拥有大量的庄园和数以千计的僧兵。那时候日本的皇室成员、地方大名大多喜好出家,更加使得大寺院的势力如虎添翼。作为一股独立于世俗世界的强大军事势力,几百年来,僧兵在日本的皇权、贵族、教派之争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其强悍的战斗力不亚于武士。  战国末期,骄横的比睿山延历寺僧众,公然收留织田信长的敌人。身为战国霸主的织田信长决定报复,他派遣大军突袭了毫无准备的比睿山,一把大火烧毁了数百年的佛教基业,数千名僧人、百姓皆死于屠刀之下。显赫一时的僧兵从此一蹶不振,织田信长也背上了“佛敌”和“第六天魔王”的外号。此后,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两代日本霸主均对大寺院进行消减领地、没收兵器和武力镇压,僧兵就此根绝。  朝鲜的僧兵比较类似明朝僧兵,都是在国家须抵御外侮时,政府临时征召有武艺的僧人组成军队,性质与日本寺院之拥兵自重迥然不同。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朝鲜在全国共募得僧兵8000,由年过7旬的西山大师休静统帅,在清州、平壤、开城之役中,战斗力较强的僧兵都作为朝鲜军主力和日本军血战。  明朝嘉靖年间的僧兵是在征调客兵、乡兵的大背景下开上战场的。僧兵类似于乡兵,听当地军事长官檄调,自为部伍。  《明史兵志》载:“僧兵,有少林、伏牛、五台。”  伏牛山云岩寺位于河南嵩县,从元朝以来,一直是中国佛教重地,以禅修炼魔为特色,拥有一支数量不详的僧兵武装。史料对伏牛僧兵的记载很少,从地理渊源看,大约与少林僧兵出自一脉。在嘉靖年间,伏牛山的僧兵没有伏牛山矿兵出名,前文说到的调集全国客兵中有河南嵩县的毛葫芦兵,也就是伏牛山一带的矿兵。  与低调的伏牛山僧兵相比,五台山僧兵的名头就大得多了,《宋史》中就载有钦宗年间五台山僧人真宝率武僧抗金英勇阵亡的事迹。当然,历史上五台山最出名的和尚是杨五郎和鲁智深,杨五郎率僧兵大破天门阵,鲁智深醉打山门的故事在民间脍炙人口,虽然杨五郎和鲁智深都是小说的虚构人物,不过五台山僧人尚武的传统和名声是确然无疑的。《五台县志》载:“今之武艺,天下莫不让少林,其次为伏牛,其次为五台。”而且,有意思的是,五台山僧兵的确是以杨家枪闻名,《筹海图编》卷十一《僧兵》云:“五台之枪,本之杨氏,世所谓杨家枪是也。以五台山僧善杨家枪,调征倭冠。”  当然,在抗倭战斗中,少林僧兵才是主力。      2、少林僧两则“私下比武”的秘闻    少林寺扬名于世,是在近代。尽管早在隋末就有“十三少林僧救秦王”的故事,但是在明代,对少林和尚的武艺并不像现代这样推崇为天下第一,所以少林僧兵出场前,发生过两场有趣的比武事件。  第一次比武发生在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僧兵参加抗倭的第一次战役之前。当时,倭寇犯杭州,“三司领僧兵四十人御之”,大破倭寇。僧兵队伍的首领是天真、天池二人,天池就是少林僧。  郑若曾的《江南经略•僧兵首捷记》里记录了这次比武:杭州之战前,地方官员和将领曾对僧兵的武艺有所怀疑,于是在涌金门设计了一次比试。他们邀请一名高僧赴宴,事先暗暗安排了八个武术教师埋伏。不久,一名法号“孤舟”的少林僧,毫无防备地扬扬而来。“八教师从旁跃出,各持棍乱击孤舟。孤舟一无所备,以偏衫袖却棍,一棍为袖所裹,信手夺之,反击八人,八人应棍而倒。三司击节叹赏。”从此僧兵大为地方官员所钦佩和倚重。  杭州之战后,少林僧天员率“苏州僧兵八十四名”、月空率“杭州僧兵一十八名”前来增援,为了争将领之位,两批僧人发生了第二次比武。   天员和月空都是少林僧,不过天员是正宗少林寺出家的和尚,月空只是少林旁支。所以天员当时这样说:“我是真少林,尔有何所长,而欲出吾之上乎?”  口说无凭,比武夺帅。  杭州十八僧推举了八个武功最强的僧人,天员一个人应战。天员当时站在露台上,八僧从台阶登上,挥拳击打,却被天员一一挡住,一个都上不去。八僧不服,拿出刀剑从殿后绕出,围攻天员。“天员急取殿门长闩横击之。众力不得近,反为天员所击。”见到“真少林”天员果然厉害,月空只好“求免,十八僧伏地称服。”  看到僧人“内讧”,有人飞马汇报了负责江防的操江都御史蔡克廉,蔡公赶来解劝,对天员说:“闻汝骁勇,果能以灭倭自任乎?”天员合掌:“诺!”  黄昏,苏州翁家港,担任官军先锋的僧兵和一百多名倭寇狭路相逢。两军对阵,倭首赵大王手执军扇居中,四十个绿衣倭当先,六十个红衣倭分列左右,仰天而揖!僧兵列长蛇阵,互发弓矢。天元一声令下,僧兵口念三声佛号后,大喊:“杀!杀!”长枪手在前,钩枪手、铁棍手在后,奋勇向前。左右弓弩火炮齐发,天员引骑兵绕到背后围攻。倭寇大败,被斩首六十余级,余贼舍死逃命,僧兵穷追不舍,一直杀到天黑才收兵而还。  
  楼主继续
!!!  恐怕你的文章是天涯里对倭患最详细的讲解,实属难得!加油啊 !      另外,提醒一下楼主。不是所有的广西军都叫“狼兵”。那是特定于抗倭的那支军队,其它的包括后世的(晚明、清末)都不是“狼兵”!不然闹笑话了。
    楼主,我终于找到那篇烂文了。也是天涯里的。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49429.shtml    《嘉靖年间,看五十三名日本忍者的战斗力!》
  这些倭寇有没有和欧洲蛮夷打过
  从开帖就持续关注楼主多日,希望楼主能继续写下去,我会一直关注下去,直到楼主不更新为止。特别希望楼主不要TJ
  『煮酒论史』 [版务处理]嘉靖年间,看五十三名日本忍者的战斗力!点击:8289
回复:58 作者:玉在璞中
发表日期: 0:18:00   
嘉靖三十四年八月,剧贼五十三人流突至浒墅,提督都御史曹公邦辅亲督官兵剿之。         十三日,上流贼五十三人突至浒墅。先是,提督都御史曹公邦辅闻贼至太平,震动留都,趋护陵寝。会贼从宜兴、无锡而南,欲由常熟沿海以趋柘林,精悍异常,转战三千余里,未尝少衄,盖贼之枭锐善战者也。         自杭州北新关西剽淳安,突徽州歙县,至绩溪、旌德,过泾县,趋南陵,遂达芜湖。烧南岸,奔太平府,犯江宁镇,径侵南京。倭红衣黄盖,率众犯大安德门,及夹冈,乃趋秣陵关而去,由溧水流劫溧阳、宜兴。闻官兵自太湖出,遂越武进,抵无锡,驻惠山,一昼夜奔百八十余里。——此段出自《明史》         公闻之,星夜驰还,贼已渡关矣。公亟调集诸道兵,与官署约曰:此贼深入内地,所过不掠财帛,妇女无乃为觇乎?且以五十三人横行三千余里,莫之敢撄,其易我甚矣。我地形、兵力为彼所窥,他日大举入寇,何以支之?所不与戮力灭此贼,宽纵出境者,斩首以徇不尔贷。复戒守,令贼灭而后进城。闻者无不股栗。         乃分授信地,申主客应援之规。以副使王崇古、佥事董邦政、参将娄宇率指挥张大纲、武生车梁蹑贼,所向遇敌,先登为正兵。知府林懋举、通判佘玄、知县康世耀各领兵屯吴林庙之左,北护郡城,南扼贼冲为援兵,严家兵左哨,沙耆民兵右哨,分突冲截为奇兵。度贼走太湖,募水兵于湖滨,东山巡检司领船数十艘,往来哨探为游兵。又度贼不走太湖必分踪以牵制我师,或弃金帛于道饵我。严谕:毋离伍,毋拾遗。         是夜,官兵射死五贼。贼自浙杭历徽、歙、芜湖、南都,所向无敌,至是顿挫,大惊,觉曹公兵难犯。从间道沿山夜行至枫桥,擒二义氓,欲导出海。二义氓私相谋曰:“此贼得至柘林,苏民无息肩之日矣!不舍生以纾民命,何面目见曹公乎?”乃故导之过阊门,约会城上曰:“吾故导往绝地,可速来击之。”遂至宝带桥,桥断,复至郭巷,三面阻水,官兵围之三匝,贼大忿,脔二导者(二人之功多矣,惜其姓氏不传)。         十六日夜,溃围,过五龙桥,奔梅湾。         二十日,奔灵岩山。         二十二日,官兵搜伏,斩首七级。贼奔凤凰池。         二十五日,奔木渎,复奔前马桥。         二十七日,曹公亲督,副使王崇古、佥事董邦政、知府林懋举、参将娄宇、通判佘玄、知县康世耀合兵击之贼,贼殊死战,我兵惮。曹公威令莫敢退缩。严家兵父子五人当其前锋,斩贼二十七人。指挥张大纲,昆山生员陈淮皆战殁于阵。         贼夜遁之黄墅沙,掳船渡湖,巡船阻之。奔杨家桥,匿一民舍。我兵围而火攻之,贼遁伏田禾中,官兵追之不能得。武生车梁独以兵张两翼,呐喊索之,贼遂露来,召官兵还击之。贼遗金帛诱我兵,卒陷一绝巷中。官兵围之,矢炮丛入,荡灭无遗。——《江南经略》         ———————————————————————————————         嘉靖三十四年六月,五十三个日本忍者,从杭州北新关上岸,向西杀入淳安,并突入徽州歙县,至绩溪、旌德,过泾县,由北上南陵,到芜湖,一把放火烧掉南岸,又奔入太平府,直接进犯江宁,准备攻打留都南京。         他们光天化日下开始攻打南京的大安德门和夹冈,后来看无法攻入,直接撤到秣陵关,又由溧水一路杀到溧阳、宜兴。         官兵闻讯,筹集人马在太湖布防,被察觉,于是不入太湖,走陆地进入武进境内,再东走到无锡,驻扎在惠山,这一昼夜奔了百八十余里,让人匪夷所思。         后来进入苏州境内,苏州布防了这么久,动用了大量兵力,花费了整整十五天时间,九月初,才碰巧将这五十三人给剿灭了。        双方伤亡如下:     忍者损失:五十三人全灭。     明朝损失:军民死伤共四、五千人,其中死了一个御史,一个县丞,两个指挥使,两个把总,被攻下两个县城。     更让人惊讶的是,剿灭这五十三人用了整整八十多天!  
  楼主,可以更新了吗?
  更新了吗?  
  3、 你有日本刀,我有大铁棍    古代演义小说里常见一句话:“大凡僧道、妇女上阵,都有妖法,须提防暗算。”但凡看到和尚临阵挑战,主帅都是“眉头紧锁”。  倭寇也被僧兵的“妖法”震住了。  因为僧兵特殊的身份和高超的作战技能,在当时充满了神秘色彩。不论敌我,都认为他们有法术。僧兵临战,经常以靛青涂面,红布蒙头,倭寇看到“疑为神兵,胆已唬落。”另据《倭变事略》载:“贼战,每摇白扇。僧识为‘蝴蝶阵’,乃令军中各簪一榴花,僧手撑一伞以行,但作采花状。贼二大王者,望见僧,即若缚手然,盖以术破之也。”摇扇和撑伞都是发信号,明明是僧兵精通阵法,破了倭寇的蝴蝶阵。但青天化日下,贼摇白扇,僧撑雨伞,这一幅多少有点诡异的画面蒙住了时人,当成是类似封神演义上的法术之战了。  僧兵精通阵法,武艺高强,勇猛善战,所以“官兵每临阵,辄用为前锋。”当然作战时的僧兵不可能电影中那样光着脑袋袈裟飘飘,而是身着盔甲,手持兵器。  南宋百姓有民谚自嘲:“金兵有狼牙棒,我们有天灵盖。”同是抗击异族,倭寇有日本刀,僧兵有大铁棍。  少林僧兵作战,最喜欢用铁棍,“长七尺,重三十斤,运转便捷如竹杖。”用棍,一是少林武术的传统,二是明军普遍装备大棍、铁棍,装备方便。而且铁棍是长武器、重兵器,尤其是锋利日本刀的克星。《云间杂志》载:“一贼舞双刀而来,月空坐不动,将至,身忽跃起,从贼顶过,以铁棍击碎贼首。于是诸贼气沮。”《上海掌故丛书•吴淞甲乙倭变志》载:“贼队有巨人穿红衣舞刀而来,领兵僧月空和尚遍视诸僧,皆失色。独一僧名智囊,神色不动,即遣拒之。兵始交,智囊僧提铁棍一筑跃过红衣倭左,随一棍落,其一刀贼复滚转。又跃过红衣倭右,又落其一刀,倭应手毙矣。”  少林棍术和抗倭名将俞大猷也有一段渊源。嘉靖四十年,俞大猷南征途经河南,俞大猷本身是武术高手,因久闻少林寺的棍法,特意拜山门造访。不料,看了寺僧的棍术表演后,俞大猷大摇其头,称少林棍法“已失古人真诀。”为此,少林住持小山上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友克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