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冲突和皇室战争争招兵买马🐴,,部落名“成都海霸王,设备部”,让我们一起创造部落的繁荣吧!!

楔子:三国英雄数刘备    刘备,刘玄德,三国蜀汉先主,三国时代的第一英雄。  与家底雄厚的曹操以及继承父兄基业的孙权相比,刘备打天下是最不容易的,他能够在那个群雄纷起的时代打出一片天地,不是靠那个可疑的汉室宗亲的名头,而是靠自己“折而不挠”的艰苦努力。  刘备幼年丧父,贫苦无依,起兵平黄巾之时,没有现成的家底和社会背景可依靠,摸爬滚打三十余年,辗转于幽、豫、青、徐、司隶、兖、冀、扬、荆、益等十余州,先后依附于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诸侯,四度妻离子散,无数次兵败逃窜,文职历任县尉、县令、国相、刺史、州牧,军职历任别部司马、镇东将军、左将军、大司马,从最底层一步一个脚印,艰难挤入社会上层,成为当时影响中国命运的诸侯之一,最后自封汉中王,加冕为帝,并三分天下。  刘备无疑创造了一个草根打天下的神话。在袁绍、曹操作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参与诛杀宦官的中央政治斗争已成风云人物之时,刘备还是一介布衣;在袁绍、曹操、孙坚作为封疆大吏起兵讨董卓之时,刘备还是公孙瓒手下的一个小小县令;在曹操平定北方战骑南指、孙权继父兄基业虎踞江东之时,刘备还依附于刘表寄居在一县之地。但没过多少年,也正是这个连自己的地盘都没有的刘备却与曹、孙三分天下、分庭抗礼。  刘备吃亏在起点太低、起步太晚,否则功业应不止于此。三国历史如果以刘备的视角来写,也许最能得三国之味,因为从刘备身上,我们更能体验到凭借一己之力打出属于自己天下的那份豪情以及三国时代特有的变幻与神奇。  那么,刘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以怎样的身份和准备走进那个即将到来的乱世之中呢?他究竟抓住怎样的机会,创造出一翻惊天动地的伟业呢?请跟随我的笔,走入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去细细品味先主刘备创业的艰辛历程。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第一章 起兵涿郡    第一回:汉室宗亲  作为开创一代帝业的蜀汉先主,刘备身上具有浓厚的戏剧性,没有哪个开国帝王像他那样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转战过那么多地方。而最具戏剧性的,莫过于他还拥有一个响当当的身份——皇叔。自然,“皇叔”这个身份是罗贯中硬塞给他的,历史上的刘备的确是汉室宗亲,但不是什么“皇叔”。  一部《三国演义》是尊刘抑曹的,罗贯中为了美化刘备,在《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中让刘备与汉献帝攀了亲,说献帝让人“取宗族世谱查看”,发现刘备是景帝第十八代玄孙,比献帝还高出一辈,从此献帝就对刘备一口一个“皇叔”叫着。  历史当然不是这么回事。从西汉景帝到东汉献帝,一共出了二十位皇帝,但在辈份上却只有十四代,献帝刘协其实是景帝刘启的第十四代玄孙。假如刘备是景帝的第十八代玄孙,那就比献帝刘协整整低了四辈。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三国时代就不会冒出一位刘“皇叔”,而只能多了一位刘“玄孙”。这显然是罗贯中的疏漏,假账都做错了,刘备地下有知,鼻子肯定得气歪了。  刘备不是皇叔,却是宗室。提起他的先祖,在西汉初年也很有名气,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过他,《汉书》则为他立有专传,此人就是汉景帝第九个儿子、汉武帝的弟弟刘胜。刘备这位先祖,曾被封到中山国(都城卢奴,位于今天河北省定县),做了四十三年的中山靖王。  这个刘胜王爷,放到两汉四百多年历史中,也是独树一帜的人物。他是一个风流才子,诗文都写得非常漂亮。更与众不同的是,他做了藩王后,从不过问地方政事,只知饮酒作乐,吟诗作赋。他的同胞弟弟刘彭祖做了赵王,勤勉政事,这个刘胜竟然还看不过去,对赵国的国相说:“我这个哥哥不咋地呀,既然做了一国之君,就要像做国君的样子,怎么能每天辛辛苦苦地替臣下处理政事呢?你看我多好,每天就是听听音乐,看看舞蹈,抱抱美女,这才是人君之道呀!”(兄为王,专代吏治事。王者当日听音乐,御声色。)赵王闻听此言当即就火了,大骂道:“什么?他竟然倒打一耙说起我来了?他每天只知沉溺酒色,骄奢淫靡,把辅佐天子、安抚地方、抚恤百姓的使命抛到脑后,他还有脸说自己是藩王!”(中山王但奢淫,不佐天子拊循百姓,何以称为籓臣!)(事见于《史记•五宗世家》)  除了喜欢舞文弄墨、耽于声色,真正让刘胜流芳百世的是他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光儿子就制造了一百二十多个,这个记录高悬于两汉四百多年历史而始终未被打破,事实上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由于刘胜的贡献,他所开创的“中山刘氏”成为汉代各宗室中繁衍最快、支系最多、宗族最大、后裔人口最兴旺的一支。早在西汉中期,中山刘氏即以宗室人丁兴旺著称于世;晋唐以后,部分中山刘氏迁移到东南地区,继续繁衍壮大,以至今天东南地区的刘氏及海外刘氏,大都自称是中山刘氏的后裔。如此看来,刘备这位三国英雄出自刘胜这一支,并不是偶然的。换句话说,在枝繁叶茂的中山刘氏诞生一位大英雄,从概率上看也是成立的。  在刘胜众多的儿子中,有一位叫刘贞的,被封到幽州涿郡做了陆城侯,成为涿郡这一支刘姓的先祖,刘备就是他的后裔。  那时做个王侯,在享受歌舞和美女之外,也得向皇室尽些义务。他们除了要向朝廷象征性地贡献当地特产,还要交纳一定数量的“酎金”。在汉朝,每年八月秋收已毕新酒酿成时,皇帝要在宗庙举行大祭,饮酒祭祀天地祖先并与万民同乐,此举称为“天子饮酎”(酎,音“咒”,意为醇酒)。遇到这样的大事,同为刘室子孙的各路王侯也不能闲着,也要表示表示,要向朝廷贡献黄金助祭,称为“酎金”。在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的八月,陆城侯刘贞像往年那样按照规定交上了酎金,不想却大祸临头。  那一年,汉武帝正在对假冒伪劣产品进行“严打”,少府(皇室财务总监)查出竟然有一百零六个侯爷送来的酎金不是成色不足,就是缺斤短两。汉武帝一听雷霆大怒,立即下旨将这些侯爷削爵为民。这就是西汉历史上著名的“酎金失侯”事件。而刘贞作为这一百零六个倒霉侯爷之一,此后便落户在涿县,做起了老百姓。  其实,“酎金失侯”是汉武帝蓄意制造的一起冤假错案。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没替汉武帝隐瞒,原原本本描述了这件事的始末。原来在这一年,齐国的国相卜式给汉武帝上了一道奏书,请求朝廷派兵征伐南越,而他愿意为这个伟大事业奋斗终生。汉武帝被这个爱国青年的言语深深打动了,于是龙颜大悦,立即赏他做了关内侯,并赐黄金六十斤、良田十顷,同时还把这个决定昭告天下。汉武帝本以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天下的王公贵族肯定会摩拳擦掌、纷纷响应,为他的伐越计划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没想到王侯们一个个都装聋作哑,竟无一人响应。汉武帝龙颜大怒,本来早就看王侯们不顺眼了,这一次更觉得不能再留着他们了,于是决意继承景帝遗志,把削藩进行到底。为了治他们的罪,他令少府严加审核酎金,结果,少府不辱使命,还真的发现酎金都不合格,于是,一百零六名可怜的爵爷,因“莫须有”的罪名一夜之间都丢了爵位,沦为平民。  眨眼之间,从西汉就到了东汉末年,刘贞这一支在涿县踏踏实实、平平安安地生息繁衍了几百年,但由于家道败落,与草民无异,家谱也早早中断了。  《三国演义》里说刘家到了刘备的祖、父两代才走下坡,而之前是代代封侯。其实,罗贯中正好把话说反了。自刘贞被贬为民以后,其后代无爵可承,没有特殊功勋又哪里有机会复爵或新封?刘家自刘贞后代代为民,但到了刘备的祖、父两代却有了起色。刘备的祖父刘雄举了孝廉,在兖州东郡的范县做过县令;刘备的父亲刘弘也做过官,正史未载官名,看来最多是不值一提的县尉、县丞之类。陈寿在《先主传》里说“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但实际上在刘备之前也不过祖、父两代人做过官,“世仕”这两个字用得有些夸张。可见,陈寿对刘备真是厚爱有加,在任何细微处也不放过渲染的机会。刘备(字玄德),在家境好转的时候,于汉桓帝延熹四年(161年)出生了。  中国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刘家的家底还没有攒多厚,刘备的父亲刘弘却早早死去,刘家又沦为赤贫。但毕竟刘家“曾经阔过”,而且刘备幼年也经历过中兴局面,他少有大志以及好“声、犬、马”(偏偏无色)的爱好,也事出有因。假如东汉时代参加工作也要写履历的话,那么刘备一定得这样写——出身:干部家庭。肯定不会写“贫下中农”、“城市贫民”或“小手工业者”。  总之,少年时代的刘备应该是见过一些世面的,否则,他不就成了张角三兄弟。作为穷苦读书人的张角,仅仅是引出主角的龙套,真正的主角跟他们是不一样的。张角做的是“破”的工作,他们一开始就没想过如何“立”,他们的“苍天当立”立得其实非常可笑。而曹操、袁绍、刘备、孙坚这样的人物,一出场就是世家子弟或官宦子弟,他们在原有的社会结构中可以获得晋身之阶,他们跟这个社会没仇,他们不是带着仇恨走进历史的,历史需要由他们来完成“立”的工作。在其他乱世,历史之所以陷入黑暗,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那时蹦跶的都是张角之流的人物,其集大成者就是明末的闯、献二人,而没有真正的英雄出现。与闯、献相比,外来的努尔哈赤、皇太极和多尔衮倒更像英雄,而他们的子孙也更像世家子弟,当时的天下不交给他们还能交给谁呢?  有人要问既然刘备不是什么“皇叔”,那么他的汉室宗亲的身份是否也是假冒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尽管刘备的祖、父的确在地方上做过官,但还是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能够证明刘备是刘胜、刘贞的后裔。刘家“世数悠远,昭穆难明”(《先主传》裴松之注),根本无可查考世系传承,也就是说刘备的家世是一笔黑账。因此,我们不能不怀疑刘备作为汉室宗亲的真实性。这的确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重大问题,因为刘备是不是汉室宗亲对于他日后的发家以及揭橥兴复汉室的旗号都有着莫大牵连。因此。这个问题是任何一个三国史研究者必须认真面对的。  事实上这种怀疑是不成立的,刘备就是汉室宗亲。不过我所提出的证据,也只是推理而已。  假冒宗室的玩笑,在当时是开不得的。东汉以及三国时代,都非常崇尚名节,刑法也异常严峻,对于一个尚未建功立业的草民来说,平白无故给自己脑袋上扣一个“宗室”的帽子,非但不能提高身价,而只能招来别人的耻笑,以致杀身之祸。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宗室不是自己一拍胸脯张嘴一说就行了,更不是拿出一个假造的家谱就能成立的,更重要的是要靠世代相传的口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刘备作为汉室宗亲,在他的家乡应该是一个公认的事实,这比家谱更重要。而且流落在涿郡一带的刘胜后裔,也不只是刘备一家,他要是假冒宗亲,别人也不会答应。如果他亮出的汉室宗亲的旗号是假的,估计他的乡党以及刘胜的正牌后裔也不会答应,或者打电话到“消协”投诉,或者干脆把他扭送到“315”打假办公室。  再举一个例子,当年少帝和他的弟弟陈留王(也就是日后的献帝刘协),小哥俩在战火中几经颠沛流离,身无一物,洛阳皇宫里的皇家典籍谱牒早就付之一炬、荡然无存,难道后来的董卓、曹操是靠某种文件认出他们的吗?他们拿不出来就是假冒的吗?当然不是,有更多的证据可以证实他们的身份。  汉室宗亲是刘备的一个招牌,但这块招牌也并非他所独有。那时还有好几个比刘备更正牌的宗室大员,如刘虞、刘表、刘焉以及他们的第二代刘琦、刘璋,但他们并没有靠这块招牌搞出太大的名堂,最多做了“守户之犬”,先后被公孙瓒、曹操和刘备收拾了。可见,在一个群雄逐鹿的大乱之世,特别是到了顶尖高手对决的时刻,汉室宗亲这个身份并不能雪中送炭,充其量也就是锦上添花。  那么刘备到底依靠什么在残酷的斗争中脱颖而出,并成为三分天下的一方霸主呢?请看第二回:英雄之器。  
  顶一个,洗眼待看好文。
  搬个板凳看哭戏,到底要骂谁。
    小一些的时候,和很多人一样,把刘备写成小丑、窝囊废。今天再看,无论是打天下,做官、商、写文章,我想,曹操等身为省部级干部之后而成英雄者,天涯上不会有几个的,大街上的上班族,阿里巴巴的网店主,也不会有几个的。吕布等才技绝伦一战而成名者,在天涯上也不多见的。  所以,我也28岁的时候,再看28岁出道的刘备,不由开始由奚落到佩服。    
  靜待樓主下文……  
  来看的都是一些新人,真是感谢了!
  其实挺佩服刘备的。    老刘家的能人别的本事不见得能在历史上数得着,但是用人上绝对有着一套自己的独活。    驾驭比自己聪明的多的人为自己出生入死,真的不是一件容易事啊。
  作者:罗衾不耐 回复日期: 21:38:39 
    来看的都是一些新人,真是感谢了!  ==============================  老人都去看你的“韩战”的月经贴了.
  搬个板凳
  第二回:英雄之器  上回讲的是刘备的宗室身份,但这与他是否成为一个英雄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在那个强中还有强中手的三国时代,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恐怕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情。三国时代数十年变幻不定的动荡之局,好像是锻造英雄的试炼窟,最后留下的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大英雄。  张角起事了,但毫无军事素养,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兄弟三人身名俱裂;  何进怯懦了,竟要搬请董卓,结果可耻地死在阉竖之手;  董卓犯混了,擅自废立,秽乱宫廷,残杀大臣,劫掠百姓,结果小小一计,这个畜生命丧尘埃;  吕布有勇无谋了,自恃武力,不顾信义,重色轻友,不恤部下,结果身首异处;  袁绍多谋寡断了,兵多粮足却不知速战速决,让曹操从容调度、暗出杀手,结果一败涂地,很快就进了棺材;  曹操轻敌了,结果冬天里的一把火,让统一的梦想灰飞烟灭。  在别的世道,张角也许就成事了,如后世的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乱哄哄一闹,或改朝换代,或好歹做几天皇帝,但对不起,这样的“人才”在三国不行;  在别的世道,何进也许就成事了,如西汉窦姓、霍姓、王姓等外戚一个个大权独揽,直至王莽禅汉,但对不起,这样的傻货在三国不行;  在别的世道,董卓也许就成事了,如动辄黄袍加身的五代十国的军阀们,但对不起,这样的傻货在三国不行;  在别的世道,袁绍也许就成事了,如刘邦与项羽对峙,靠着人多粮足、死缠滥打战胜了的骁勇无敌的楚霸王,但对不起,无赖的人海战术在三国行不通;  在别的世道,曹操也许就能统一了,如靠绝对优势而南下统一的隋和宋,但对不起,在三国不行,那时容不得半点骄纵,即使孙权和刘备这两只蚂蚁也敢对大象说NO!  三国时代,群英会聚,那不是一般的英雄,都是不世出的英雄;  三国时代,群雄逐鹿,这头鹿还不是一般的难逮,它乱窜的范围不仅仅是中原地带。于是,英雄们在广宗、洛阳、界桥、易京、濮阳、徐州、广陵、小沛、南阳、江东、官渡、赤壁、合肥、西凉、汉中、荆州、成都、夷陵、南中、祁山、陇西、阳平、江油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绝伦、惊天动地的悲喜剧;  三国时代,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外交斗争,是全方位的,是全天候的,是你死我活的,是异常复杂的,是比拼内力的,最终还是要顾及人心和声望的。如吕布来投刘备,刘备不得不留;等吕布袭了刘备,刘备却又来投吕布,而吕布也不得不留。再如,诸侯各自割据,却又要上表朝廷或坐领州牧,或推荐敌人领州牧,而先后被董卓、曹操把持的朝廷却不得不承认。本来是势成水火的仇敌,在很多时候却不能撕破脸皮。如此曼妙的斗争,我们在其他哪个朝代还能见到?  在三国,不仅呼唤出了英雄,而且笑到最后的英雄都是骨灰级的,他们来不得半点虚假,也不能有一点水分。是英雄是狗熊,都在战火中得到检验,一切终将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那么刘备是不是这个意义上的终极英雄呢?当然!  刘备无疑是英雄。陈寿在《三国志》中给予了定评,他说:先主“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  不仅陈寿这样说,当时无论刘备的敌人还是朋友也莫不这样看。最为大家熟知的无疑是曹操说的那句话:“放眼天下,要说英雄就数咱哥俩啦!袁绍那些玩意算个俅!”(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当时刘备是败军之将,寄人篱下,身边除了关羽、张飞、赵云等几个高级马仔,既无尺寸之地,又无一兵半卒,但曹操不仅给他高官厚禄,还将如此之高的评价送给他,这当然不是敷衍与溢美,而是英雄惜英雄。  曹操手下的程昱、郭嘉、贾诩、刘晔等谋士、重臣,也曾与刘备短暂共过事,他们也都一致认为:“刘备有雄才”“刘备,人杰也”。后来与邓艾一起灭蜀的钟会也说:刘备乃“命世英才”。  陈登是三国时代的一位才智极高,眼皮子更是高过头顶的国士,却对刘备非常折服:“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而吴国的周瑜、鲁肃也极其推崇刘备:“刘备天下枭雄。一世所惮。”  刘巴是连诸葛亮都自叹不如的高人,虽然跟刘备玩了很多年的捉迷藏,不想为刘备所用,但其内心其实很佩服刘备:“备,雄人也。”  有趣的是,除了陈寿赞了一句“英雄之器”,曹操当着刘备的面说了一句“天下英雄”,其他的人都说刘备为“雄”,却再也不提那个“英”字。而孙权手下那些人也不提那个“英”字,还把它换成了“枭”字。在此,“英雄”与“枭雄”还是有着细微差别的。  从东汉到魏晋南朝,都是一个喜欢品头论足时代,为此刘劭甚至还写了一本品人的专著——《人物志》。他在书中给英雄下了一个严格的定义:“聪明秀出为之‘英’,胆力过人为之‘雄’。”也就是说英雄不仅胆大能干,还得聪明机智。而枭雄,似乎只单方面强调雄豪的气质。而且“枭”字还带有贬义,据说枭是一种非常强霸的恶鸟,生而食母。但无论英雄也好,枭雄也罢,二者终究统一于雄,在广义上都是能够干大事,而且能够干成大事的杰出人物(项羽自然也是大英雄,至少他一度把事情干得很不错。只是打仗他行,当皇帝算计人他不会而已)。  当然,英雄的定义似乎还应加上一个条件,也就是英雄所干的大事,应该是好事,对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应该是有益的。比如董卓也干了不少“大事”,但没有几件是好的,他怎么能算是英雄呢?但也许是我多虑了,英雄的定义里也许已经包含了道德判断。  既然刘备是英雄,那么他究竟具备哪些英雄的素质?或者说,从刘备身上我们可以品味到哪些作为英雄所必备的条件呢?  其实,做一个英雄并不复杂,就是要做一个有内在勇气和道义感、责任感的人,也就是在道义感或责任感的驱使下敢于承担一般人所不敢或不愿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很多时候,英雄也许与常人无异,看不出有什么英雄气象,甚至还似乎低人一等,但在某些危难关头其英雄潜质会被突然唤醒并爆发出来。这一点,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岗位。在清朝末年,山东出了一位行乞办学的武训,难道他不是响当当的英雄吗?只要为了一个正义的目标,而敢于挺身而出,在那一刻他就是一个超越常人的英雄。英雄与常人的根本区别也正在于此,就是在关键时刻敢于出头。陈寿夸刘备是“英雄之器”,就是夸他是有种的人,是做英雄的料。  不过至于什么叫有种,也得细分析。在历史上,刘邦和项羽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英雄典型,不幸的是他们二人相遇了。项羽有种的表现,是勇于冲锋陷阵,虽万千人吾往矣,兵败垓下却不愿回江东重整旗鼓,他认为那是没种的表现。而刘邦在项羽的追击下,可以把老婆孩子都扔了,项羽要烹他的父亲,他也若无其事,这是没种的表现吗?当然不是,因为刘邦把取得最后的胜利当做有种,而其间的任何动摇和放弃才是没种,而项羽却固守着贵族的尊严与风度。  总的来说,敢于为自己的既定目标而为常人所不能的人,那就是英雄。但在本文,我们所谈论的英雄,不想涉及太多的类型,而只涉及那些自创基业的“主公”型人物,如曹操、袁绍、吕布、公孙瓒、、孙坚、刘备、孙策、孙权等曾经拥地自雄的一方诸侯。而诸葛亮即使被后人捧上天,曹操手下的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等人也是神机妙算,但他们并未自创基业,因此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倒是曾经独当一面的关羽、周瑜、陆逊在某些时候却略微接近这一讨论范围。  为什么要如此设定?因为只有主公型的英雄,才能完整涵盖立志、聚才、起兵和发展等“打天下”的全部课题,而作为一个幕僚或像诸葛亮那样半道入伙的人,不可能涉及全部课题。自然,我们最后必须将讨论归结到英雄们的品质,这是他们的内力以及胜败的最后依据。  公孙瓒、袁绍、吕布等人不能不说也是英雄,但他们是失败的英雄。这也不怪他们,这是因为三国历史过于残酷,将斗争推到了极致。公孙瓒拿下了不少地方,袁绍却要跟他争;袁绍平定了黄河以北,但前进的道路上却拦着曹操;曹操好不容易平定了北方,却在长江上翻了船。假如在别的时代,也许公孙瓒或袁绍就成事了,而曹操也许就能统一天下了,但在三国时代,强中还有强中手,即使英雄也要见个真章,也要分出三六九等,公孙瓒、袁绍只好早早出局,曹操也只能壮志未酬身先死。  在众多三国英雄中,最后从人堆里滚出来的是英雄中的英雄,是曹操、刘备与孙权。但孙权其实是曹、刘子侄辈的,开创孙家基业的不是他,而是孙坚和孙策。换句话讲,孙权的父亲才是曹、刘的同辈人和同一等级的人物。因此,南宋大词人辛弃疾说得好:“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在曹操眼里就是娃娃。  曹操与刘备是最后的英雄,同一等级的英雄,但他们不属于同一类型。在这里,我们先放过曹操,单说刘备,看看他这类英雄到底是什么材料以及是怎样炼成的。  对于刘备是什么样的英雄,陈寿在《先主传》里做了最为精到的概括:“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这八个字,把刘备的英雄本质说到家了,即刘备属于典型的草根型英雄。出身名门的袁绍不会这样,家底雄厚的曹操不会这样,家底不薄的公孙瓒不会这样,出身可疑的吕布也不会这样,而只有出身正经人家(汉室宗亲还不够正经吗?)但又贫苦无依的刘备才会这样。换句话讲,要想在三国时代成为英雄,对于刘备这个出身的人来说,“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是唯一的方式。  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作为一个普通人,只有胸怀远大,坚忍不拔,才能甘于从最底层做起,并忍受一个个挫折,等待下一个机会;也只有宽厚,才能吸引人才,聚拢人才。换句话讲,在任何一个阶层,都有成功并成为英雄的机会与可能,关键看你怎么去做。在草根阶层,要做一个“主公型”的人物,要开创一番大事业,就得按这条路走。因为你没有骄人的资本,没有大牌可拿,没有脾气可耍,而只有宽厚待人,才能聚才成势。  “弘毅宽厚”,其实是刘备这类英雄的本质特征。陈寿同时还强调刘备“知人待士”,这其实揭示了刘备这类英雄最重要的外在特征。那时的人不老是说刘备有“枭雄之姿”吗,“枭雄之姿”是个什么样子?其实也无非就是这个样子,看似平常,却又似乎深不可测。至于刘备的制胜法宝“仁义”,也仅仅是由宽厚这一品质派生而出的,只不过把对待身边兄弟们的做法扩大到老百姓罢了。  所谓弘毅也是志向与韧性的结合体,没有这两个字,刘备干脆就别打天下了。马拉松比赛开始时,他在起跑线上已经慢了一个小时。按理说,他还赛个什么劲?干脆回家歇着得了。但刘备没有,他坚持下来了,一往无前地迈开自己的脚步,并终于在四十公里的时候追上了曹操。所谓韧性对刘备而言也不是问题,一开始就是输,只要继续跑下去,是不是胜利,反正都是赚的!不赚白不赚!  刘备以其“英雄之器”走入残酷而曼妙的三国历史,最终千古留名。那么,刘备的“英雄之器”是怎么造就的?难道他从小就具有英雄的潜质吗?请看第三回:大树楼桑。  
  留个记号!
  不过,刘备晚年为给关张报仇而身死国弱,说明,他还是有点弱的  也许,是阶级局限性。  他跳不出草根
  妙哉妙哉,等待下回
      历史爱好者QQ群            专门为广大历史爱好者创建的QQ群            欢迎各位真正喜爱历史的同趣们加入!  
  刘备是尽一个男人的天命人生责任    还是关二哥说的好啊,     我只知道人不讲义气,书读得再多也没用   
  他要报仇就找孙权单挑呀,孙权不同意就穿上夜行衣,去刺杀他。拉上一国人给自己的兄弟报仇,这算什么义气。  也许只有会读书的聪明人才会有这么无耻的义气。  
  刘备读书不多,义气肯定是讲的,要不不会赢得关羽和张飞的忠诚。
  刘备为关二哥报仇是他最大的错误,却也是他最义气的地方,换句话说,如果他不那么义气,关二哥也不见得跟他了~
  可算是找到你了
  曹操是真小人,刘备是伪君子。      
  曹操是真小人,刘备是伪君子。  ——————————————  你要是看完了本文,也许会收回这句话。
  不过,刘备晚年为给关张报仇而身死国弱,说明,他还是有点弱的  ——————————————————————————————  也许,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待这一问题。我会在第38回解答这个问题。刘备有必须行师的理由。
  兴师!
  只能说演义的影响太大了
  静候下文。
  第三回:大树楼桑  刘备出生于东汉涿郡涿县楼桑村,历经近两千年风雨,这个小村庄依然屹立在冀中平原的土地上。楼桑村坐落于涿州西南十五里(今涿州市东南30里),至今村内村外桑林片片。  自古以来,中国的英雄似乎总是天生异种。按理说《三国志》的正朔在魏晋,但陈寿还是按捺不住对先主的推崇,对刘备的相貌进行了夸张的描述,说他双手过膝,耳朵大得自己都能看见。这样的相貌的确不凡,以至于刘备被时人骂做“大耳贼”。  人杰往往是由于地灵,但冀中平原自古就是一块朴实无华的土地,似乎没有灵异之象。在中国古代,普通农家都过着自耕自织、自给自足的生活,除了要在农田里劳作,还要种桑养蚕、纺纱织布,因此家家都有桑田,房前屋后也遍植桑树。要说老刘家的不凡之处,就是他家院角那棵桑树了,它有五丈多高,而且树冠宽大、枝繁叶茂,“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既像车驾上的华盖,又像半空中搭起的一座小楼,十里八乡的桑树都比不了它,以至于往来的人都说这户人家早晚得出贵人。这棵参天大树是看着刘备长大的,记录着刘备幼时的豪言壮语和少年时代的成长。后来刘备称帝,他的家乡被远近的乡邻叫做“大树楼桑”。  涿州在燕京正南一百二十里。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燕京就是燕赵之地经济文化中心,而涿州就是出京的第一站。这个地方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代不乏人,除了刘备和他的老师卢植以及猛将张飞,北魏还出过一个喜欢找麻烦而为《水经》做注的郦道元,唐代出了一个苦吟诗人贾岛。此外,唐朝苦人出身的禅宗六祖慧能以及喜欢说实话办实事的宋
赵匡胤,他们的祖籍也在这里。今天的河北人给人的印象大都是精明无比,而在明清以前他们却净出些吃苦耐劳的实诚人。  作为儒学的一代宗师,刘备的老师卢植老先生年轻时曾跟郑玄一起拜当时的大儒马融为师,并成为马门的佼佼者。这个马融是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不仅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儒,更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旷世高人。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他在给学生们上课时不忘耳目之娱,大帐前面学生们闷头读书,大帐后面却是鼓乐喧天,一帮家伎舞女载歌载舞,他老人家怀里还搂着一个也说不定,据说以破坏礼教为尚的魏晋“风骨”就是从他这开始的。跟这样的老师在一起,哪里是上课,简直是在经受折磨和考验。但卢植还真是一个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跟风流成性的老师学习多年,眼睛从来没扫过那些舞女一眼,终于炼成“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的大儒。不过,这样的老师不会教得太仔细,于是卢植落了个“好钻研精义而不拘守章句”的评语。估计是他的老师没工夫给学生细解“章句”,只好自己去琢磨“精义”了。让卢植露脸的是,后来他带出两个著名的学生,一个是公孙瓒,三国第一霸;一个是刘备,三分天下。有了卢植的底子,卢氏后来成为中国北方的名门望族。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历史上涿州出的名人,似乎都可归为奇人和怪人一类,但究其本质却都是老实人,做的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刘备就是生长在这块土地上,在他身上似乎也并存着“老实”与“怪异”两种成分,由此走上了他的英雄之路。  英雄自有英雄之器,英雄都是天生的料。百炼成钢,但炼的首先得是钢;烈火真金,但炼的首先得是金,否则都是白忙活。因此作为一个英雄,肯定从小就与常人相异,刘备也不例外。但这种与众不同,倒不是像虞舜和项羽那样一个眼睛里长着两个瞳孔(重瞳),也不是一定要显露现出什么英雄气概,而是要具备一种过人的特殊的内在品质。  少年时代的刘备就具有这种特殊品质,那就是我们已经提到过的宽厚,而他日后为人称道的“仁义”,也无非是这种品质的延续和发展。人的秉性真的从小就不同吗?没错!三国时代的孔融三岁就懂得让梨,难道是谁教的?秉性使之然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善良是一种天性。即使一奶同胞,秉性也判然有别,命运更是天差地远。  在很多时候,具有善良根性的孩子,在童年的时候似乎总比别的孩子更加天真,乃至愚钝,但最终会走得更远。当刘备幼时站在那棵大楼桑树下,用手指着郁郁葱葱的树冠,对小伙伴说:“别看现在我家穷,将来我一定会坐上有这么大华盖的天子之车”(吾当乘此羽葆盖车)时,可以想见这个可怜孩子的孤独与无助。刘备幼年丧父,家道破败,但他的宗室身份,乡人知道,刘备自己也知道,乡人大概少不了逗他或嘲笑他,说你们家以前可不这样,还做过王爷呢。也许,从年幼的刘备嘴里说出的那番豪言壮语正是在一次次嘲笑的情况下被激发出来的。英雄不遇,古今同慨。  刘家的中兴昙花一现,家底还没攒厚就又一次败落了,沦落到孤儿寡母织席卖鞋的境地。这一波三折的家史,不能不对刘备的成长造成重大影响。在帮助母亲织席贩履的困苦阶段,刘备领略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和无比辛酸,“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先主传》)的性格大概正是在这一阶段炼就的。这段日子虽然辛酸,但对他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其实,家遭变故并吃过苦,对于每一个官宦家子弟来说,都是一笔难得的财富,未尝不是他们摆脱纨绔子弟宿命的一个机会。大家族嫡出后继无人,而旁支庶出却人才辈出,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不胜枚举。当年西汉灭亡,正是靠汉景帝第七子长沙王刘发的后裔刘秀在乱世中剪灭群雄,才得以光复汉室江山。而今,又出了一位汉景帝的远支玄孙,他也要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为汉室挣回一点颜面。他,就是住在幽州涿郡涿县大树楼桑连谱系都难以稽考的汉室宗亲刘备刘玄德。  幼年的刘备也不是一天好日子都没享受过,要不稀罕个“美衣服”就得了,怎么还同时向往“狗马”、“音乐”那样的高消费呢?同时,有心的族人也越来越发现刘备的确不是一般材料了,于是给予他越来越多的资助。《先主传》里特地留下了这位族人的名字,刘元起,大概是刘备的远房叔伯吧。  历史就是这样传下来的,大概是刘备当了汉中王以后,没少给自己的仨儿子痛说革命家史,说爹爹小时候可没少吃苦,还跟着你们奶奶一块织过席子卖过鞋。幸好你爸爸命中总有贵人相助,才创下了这么大的家业。记住:你们刘元起叔祖就是咱家的恩人,以后等咱们打回老家去,一定要报答他老人家呀。  由此,我们也能看出刘备的苦日子并没过多久,而且幼年也曾读书识字,这一点对于刘备的成长关系重大。三国时代之前有文盲打天下的例子,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位,三国时代以后也有,但这样的事情在三国时代却不成,一个文盲在那个时代蹦跶不了几天。同时,我们也可以确定,刘备小时候不可能一直跟着母亲织席卖履,那样涿州只会多出一位小商贩,而不会出现一位刘先主。  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想起近代中国的一个伟人毛泽东。毛泽东尽管生长在韶山冲一个殷实的富农之家,但他的父亲却目光短浅,不仅对自己的这个长子异常严苛,而且阻挠他继续求学。如果不是得到母亲家族以及其他族人的资助,毛泽东也许终身就是韶山冲的一个小地主或湘潭县城里的一个小生意人,但读书改变了他的命运。在长沙读师范时,毛泽东已经成为一个出了名的学生。后来得杨昌济教授的赏识,又在北大图书馆任过职,回到长沙俨然已是一个小小的名流,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熹平四年(175年),刘备十五岁,刘备的母亲让他拜当时大儒卢植为师。刘备之所以能够成为卢植的学生,一是刘家接受了可观的资助,摆脱了经济困境,甚至出得起不菲的束脩(学费)了;二是卢植也是涿县人,是刘家的乡党,而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多少也帮了点忙。  母亲这个非常有远见的决定,彻底改变了刘备的命运,从此,刘备不再是大楼桑树下那个孤苦无依的孩子,而是一个跃跃欲试要开创自己伟大前程的不凡少年。缑氏山下,风云际会。请看第四回:求学缑氏。  
  呵呵,握手    刘备这样的大英雄被某些人看扁,算是人类普遍的逆反心理之一种
  真英雄也
  本来前面写得还不错,但看到你把关习周瑜都排在诸葛亮前面,这种贴子也没必要看了.
  把关习周瑜都排在诸葛亮前面  —————————————  没明白!
  留名。记号。
  第四回:求学缑氏  刘备离开家乡,来到缑氏山(今河南偃师东)师从卢植。卢植身为一代大儒(儒宗),开的不是扫盲班,自然刘备也不是接受启蒙教育,而是求取大学之道。这也印证了刘备少年时代接受过启蒙教育,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否则太砸卢植的牌子了。  刘备在卢植门下时间不长,因为正是在熹平四年,卢植由于广才学、通文武,被朝廷任命为九江太守,后又转任庐江太守。尽管刘备不喜读书,但似乎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三国志》中记载了不少刘备出口成章、辩才无碍,甚至玩弄文字的故事,这说明缑氏山的学苑氛围对刘备多少有些影响,刘备在气质上多少也有点半吊子文人的意思了。  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现在已经拥有了“卢植学生”的名头,在那个时代这是所谓社会声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走上仕途乃至成为社会名流的重要条件。  从刘备后来的成长道路来看,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时候,刘备结识了一个领路人——同学公孙瓒。这是刘备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机缘,这个公孙瓒改变了刘备的一生,没有他,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刘备的命运肯定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在卢植先生那里,第一次见到公孙瓒,刘备的感受肯定是震撼,在他的生命中也许这是第一次窥见一个世家子弟的风采。  出现在刘备面前的公孙瓒,身材魁梧,风姿伟岸,是一个阳光灿烂型的标准帅哥。也许更让刘备羡慕的是公孙瓒身上所流溢的那种世家子弟所特有的“范”,他神态自若,挥洒自如,说起话来虎啸龙吟,好像没有他办不到的事。可怜的刘备,虽然号称汉室宗亲,何时有过这等气度?刘备十来岁的时候跟着妈妈到集市上卖苇席和草鞋,低三下四,看人脸色,仰人鼻息,只学会了“善下人”的本事。沉默寡言,在人前甚至有些木讷拘谨的刘备,第一次发现竟然有这样意气张扬的人生,人竟然可以活得如此精彩。  公孙瓒,字伯珪,幽州辽西令支(今河北省东北角的滦县、迁安一带)人。幽州管着今天的河北北部以及辽宁、吉林的部分地区,属于东汉的东北边疆。《三国志》上没有记载公孙瓒的身世,但《后汉书》上有一笔,说他“家世二千石”,看来至少在他祖、父时任过郡守一级(相当于今天的局级)的官职。大概在他十七八岁的时候在本郡做了书佐,也就是一个抄抄写写的小吏,类似于现在的办公室秘书。《后汉书》怕别人不理解为什么一个世家子弟怎么做了小吏,于是特意写道:“瓒以母贱,遂为郡小吏。”看来公孙瓒尽管家道不错,但他却是庶出。不过这个“贱”字似乎还暗示不只庶出那么简单,也许他的母亲甚至都没有名分,而只是女婢或家伎。平常人家的子弟,能在郡府混个小吏也就不错了,但以公孙瓒的家世一开始做这样的差事却不见得有什么光彩。  前文已经说过,世家巨族的庶出或旁支往往更出人才,这个公孙瓒无疑又提供了一个例证。由于他才干出众,侯太守对他非常器重,甚至把女儿许配给他。什么才干呢?史书记载的是,聪明机变,口齿便给,记忆力超群,每次汇报工作时也没废话,而是攒齐了几件事一起说,毫无差错。这样的干部,即使搁到现在,也一定会得领导欢心的。  说来有趣,那时与现在虽然相隔近两千年,但许多事情还惊人的相似。公孙瓒直接进郡衙门做了书佐,相当于现在的“走后门”。但这种方式跟现在一样都不是当官的正途,都属于“以工代干”,由于没有学历或公务员资格,很难“转正”,很有可能做一辈子小吏。怎么才能走上正途呢?侯太守给女婿指道了,还是得上学呀!于是公孙瓒来到了卢植的门下。  因此,刘备与公孙瓒这一对好同学,其实相当于现在的党校同学,只不过公孙瓒是在“干部进修班”接受培训,而刘备读的是“专接本”。其实,即使到现在,党校也是某些官场有心人联络感情、交朋纳友的好地方。  刘备是一个没见过太大世面的穷小子,对已经成家立业并在官场混过的公孙瓒自然非常仰慕,也很想高攀,这并不稀奇,但公孙瓒却也愿意结纳刘备这个穷困的小兄弟,这就有点奇怪了。其实也不难解释,因为他们属于典型的互补型朋友。他们两人性格大异,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公孙瓒性格外露,声若洪钟,喜欢大声谈笑,自恃才力,不甘人下;而刘备则性格内向,不善言语,喜怒不形于色,“善下人”。看来,这两个人不做朋友也难。  不过,公孙瓒能够与刘备成为朋友,也许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身份上的互补。公孙瓒虽出身世家,但身份却十分可疑,简直没法说出口;而刘备虽然穷困,却是传说中的汉室宗亲,他可以拍着胸口说:俺爷爷是经过长征的老红军。因此,底子不太光彩的公孙瓒需要刘备这样一个有点“来历”的朋友,而空有虚名却经济拮据的刘备则需要一个有实力的朋友。在这里我们看到,汉室宗亲的名头还是帮了刘备的忙了。  在他们的交往中,自然是刘备把公孙瓒当大哥待,说穿了就是做了公孙瓒帮闲式小弟。做小弟有很多种,至少帮闲和帮忙是不同的。做帮闲倒不要紧,那未尝不是积蓄力量等待机会,关键是自己有没有大志和能力。当年的杜月笙不也给黄金荣做过帮闲吗?刘备不仅做过公孙瓒的小弟,以后还要改换门庭好几次,但他心中始终葆有不灭的志向,时间最终证明刘备不单单是做帮闲的料。  从十五岁开始,刘备把大自己几岁的公孙瓒当了大哥。但在潜意识里,也许这个幼孤的孩子已经把公孙瓒当成了精神之父。此后,刘备以这种心态,跟公孙瓒打了二十年的交道。前十年,刘备是公孙瓒的小弟和宾客;后十年则做了公孙瓒的部属,直到领兵救援徐州时才脱离公孙瓒的羽翼另立门户。这一经历往往被三国论者一笔带过,但我们不能忘记,刘备做过整整二十年的小弟。这二十年,刘备由一个胆怯的土里土气的村娃,成为一个被曹操和袁绍都待为上宾的英雄。  是公孙瓒栽培了刘备,不过多年以后刘备会发现公孙瓒竟然也有脆弱甚至孩子气的一面。后来,公孙瓒可笑而悲地死于自己的堡垒之中,而刘备则游走于广阔的天地中,与天下第一英雄曹操周旋。刘备一直在成长,公孙瓒没有做过的事情,他这个曾经的小弟做到了。  《先主传》上说刘备“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这些爱好也只有在结识公孙瓒之后才能付诸实践。中国自古就有宠物狗,但犬与马连在一起,却是指骑马狩猎,犬应该是猎犬。纵马射猎,在当时既是享受,也是世家子弟磨砺品质、提高能力的一种方式,至少从西周开始就属于贵族子弟所必须掌握的“六艺”中的核心科目。而“音乐、美衣服”,则纯属享受了,不过在当时也是身份与尊严的象征。看来,一个无可稽考的宗室子弟在一个现任世家子弟的帮助下,学会了如何追求尊严,如何自信地对待生活。  按理说“声色犬马”是连在一起的,但在这里为什么唯独少了“色”?其实,古代男人对于女色,哪有不好的?这是不在话下的事情,而只有“声”“犬”“马”才值得一提。假如“好色”是指男性对女性的欣赏和占有,这在古代从来就不是男人的耻辱,而一妻多妾更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其实在古代,好色根本不是问题,恰恰是“爱”才有问题。袁绍、刘表喜欢宠妾所生的幼子,公孙瓒和吕布穷途末路只知沉溺酒色、贪恋妻女,这才是被人耻笑的。曹操分香卖履的遗嘱,大概也体现了所谓的“爱”,幸好他是一代英主,没有事败身死,否则他的“爱”也成笑柄。而曹操的“爱”,即使算做与当代语境接近的“爱”,但也是在妻妾成群情况下的“爱”,是对她们未来的关切,而希望她们自谋生路的想法,又何尝不是一种希望在自己死后也不想让别人染指的贪婪?这种“爱”,现在的小儿女真的可以理解并接受吗?现在有的小儿女还在替关羽辩护,好像关羽一旦好色就不是英雄。其实这也是对历史的无知。英雄哪有不好色的,关羽不好色还跟着刘备折腾什么。笔者尽管推崇三国英雄,甚至提出英雄从小就与众不同,但同时又时时刻刻在强调英雄的特性并不玄妙,只不过他们能够把常人的某种特性加以放大或坚持而已。  其实就连刘备的仁义也同样没有什么玄妙,也无非对民间疾苦和世事情伪有些体察,对老百姓多了些同情心,心软一些而已,还有其他吗?至于“女色”,先主自然是好的。但他的“好”,是从来不把女人当回事,也没因女人误过事!岂有他哉?在这一点上,有“高祖之风”的刘备,其实比他的先祖刘邦还要厉害,刘邦只扔过一次老婆孩子,而刘备竟然扔了四次,恐怕这也创下了一个吉尼斯记录了。不过在那时,这绝对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而只能被人们当做体现男人奋不顾家英雄气概的传奇。  十五岁的刘备,从公孙瓒的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敢作敢当的作风。按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懂得设计人生,敢于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放手一搏。也许从小门小户走出来的人,并不缺乏急切改变生活状态的愿望,但缺少世家子弟的魄力,现在公孙瓒适时地为小兄弟刘备补上了这一课。  在缑氏山的时光并不长,刘备与公孙瓒就分开了,各自踏上了回乡之路。但在刘备面前的路,好像豁然开朗,他已经不是从前的刘备了。回到家乡的刘备,也许出于对未来的希冀,也许仅仅为呼朋引类、快意恩仇,在他的身边也聚拢了一帮兄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跟随他一生的简雍、关羽和张飞。小小的涿县城,一时间龙腾虎跃,好不热闹。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五回:啸聚乡里。    
  好的,记下了
  记号  根据我浅薄的三国知识,我认为楼主是个高人
  三国志的刘备和三国演义的刘备完全不同
  据我浅薄的三国知识,我认为楼主是个高人  ———————————————————  感谢兄台的鼓励!此文已被某出版社看上,最迟4月份就可面市了!  现在我在构思第二本书,应该比这个习作写得更好更自如,希望诸位兄台继续给予关注并不吝赐教!
  第五回:啸聚乡里  回到家乡,刘备站在楼桑树下怅然若失,在缑氏山与公孙瓒一起纵马射猎的日子已经模糊得像一场梦了。在族人的资助下,孤儿寡母衣食无忧,刘备也得以继续与族弟刘德然一起读书,不过他的心再也无法安静下来了。刘备现在喜欢骑骏马,牵猎犬,听音乐,穿美服,而族人的那点接济,仅够维持温饱。于是,刘备再也坐不住了,开始走出家门,在涿县的大街小巷晃荡。  刘备走向英雄的起点,大概就是从成为一个不良少年开始的。不过三国时代的各路英雄,大都是坏小子和嘎小子出身。当刘备开始混迹街头之时,曹操与袁绍在多年前已经创造了抢新娘的传奇。而像刘璋、刘表等乖乖仔出身的人最终都成了坐等别人收拾的料。刘备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好交结豪侠”的,不过以他现在的年纪和实力,单靠“少言语,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是降不住人的,估计不会造成“年少争附之”的火爆局面。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揭示一个真理了,那就是一个人要成事,一半得靠运气。事实上,刘备在涿县的街头没郁闷太久,一年之后,公孙瓒便奇迹般地来到了涿县,而且一时半会还走不了。为什么?因为公孙瓒现在已是涿县县令。这一年,公孙瓒二十四五的样子,刘备十七。一切都不同了,刘备现在获得了一个崭新的身份——涿县县令公孙瓒的铁哥们。  后来某个英国人似乎总结过,一个巨人的成功是因为站在另外一个巨人的肩膀上。事实上没有公孙瓒创造的奇迹,也许就没有刘备以后所有的一切。以刘备“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在乱世中保全性命大概没什么问题,不过要想做成以后那么大的事情,估计有点悬。公孙瓒简直就是为刘备而生的。  事情是这样的。公孙瓒从卢植那里拿到结业证以后,回到辽西继续在郡政府做小吏。不过这时他的太守岳父已经离休了,郡里来了一个叫刘基的新太守。不知何故,刘太守犯了事,朝廷要把他从东北边疆流放到极南之地——交州的日南,也就是今天的越南中部。这个公孙瓒也真够仗义,抱着必死的决心,辞别父母妻子,要一路相随照顾刘太守共赴日南。不过朝廷很快查出这是一起冤假错案,于是在半路上刘太守得到赦免,公孙瓒也回到辽西。因为这次侠义行为,公孙瓒被郡里名正言顺地举为孝廉。在卢植那儿拿的是学历,这个孝廉相当于现在的党票了。于是,公孙瓒顺理成章地入京做了郎官。郎官(分多种)职位虽然不高,但似乎是专门用来培养和锻炼年青优秀干部的,跟现在的团中央差不多,早晚会外放肥缺。  果然,公孙瓒在中央镀完金,很快就被派到幽州辽东郡做了附属国的长史。在这次短暂的任职期间,公孙瓒做了一件气壮山河的事情。上次是以忠义感人,这次则是以勇武撼人。一次,他率数十骑出城巡视,遭遇十倍于己的鲜卑骑兵。他毫不惊慌,对部下说:“咱们要不先发制人,主动进攻,用气势压倒他们,哥几个今天就得挂了。”说完,一挥手中的双刃长矛,一马当先直冲敌阵。公孙瓒奋勇搏杀,亲手宰了数十人,鲜卑人被他的气势所慑,吓得连连后退,由此公孙瓒和部下得以脱险。从此,远近的鲜卑人闻风丧胆,“不敢复入塞”。不久,公孙瓒升任涿县县令。  估计那时公孙瓒还没有拽到自己能挑去哪儿的程度,到涿县任职应该是个巧合,并不是冲着刘备这个小兄弟去的。不过,他的到来,对刘备的一生又造成了重大影响。以刘备此时的身份,既然喜欢在市井晃荡,涿县街面上的年少不“争附之”才怪呢。当然,这也有刘备个人魅力的因素在里面。对于一个做老大的人来说,“喜怒不形于色”以及“善下人”现在都成了宝贵的品质。在刘备的周围,开始聚拢了一帮人,刘备现在过起了一步三摇、前呼后拥的快意生活。  刘备的莫逆之交简雍,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结识刘备的,也就是《三国志》上所说的“少与先主有旧,随从周旋”。简雍人很机灵,也很会说话,干的活就是陪先主逛街和聊天(常为谈客)。在早期,他也干过一些对外交涉的活(往来使命),不过后来就没干过什么正事了。在简雍的传记里,关于他的光荣事迹仅仅有一件,而且还是一个荤段子,说的是刘备入了成都,因为旱灾引发了粮荒,为了节省粮食,于是下令禁酒,对私自酿酒者都判以重刑,结果有司还真的在一户人家发现了酿酒器具,于是准备按照酿私酒的罪名进行处罚。没过几天,简雍与刘备外出游观,在路上见一男一女前后而行,于是简雍对刘备说:“你看,这男的不太地道,估计是想奸污这个妇人,为什么不把他绑了送官呢?”刘备惊问:“你怎么知道他要行淫?”简雍回答道:“既然那家人有酿酒器具就等同造私酒,那么他身上长着那玩意肯定是要干那事了”刘备一听,被逗得哈哈大笑,说:“好你个简雍,你小子是绕着圈子向我进谏呀。”于是,就让人放过了私藏酿酒器具的那户人家。  陈寿说简雍“滑稽”,不过简雍不像汉武帝手下的东方朔,那位高人其实是一位故意以滑稽面目“隐于朝”的大贤,而简雍只是一个标准的帮闲。谁不喜欢发小呢?帮闲其实就是每个人的一个情感移动硬盘,那里面储存着多少用时间堆积的年少豪情?刘备进了成都,简雍被封为“昭德将军”,与许靖、糜竺等人成为刘备的“宾友”,就是顶级帮闲。当年袁世凯准备称帝时,也不好意思让徐世昌等几个老友为臣,于是封他们为“嵩山四友”,不知是不是跟刘备学的。简雍的身份始终是非常清贵的,进了成都他的任务就是要跟着刘备一起享福,他是刘备打江山的见证者和快乐的分享者。每次刘备大摆朝宴,诸葛亮都是一副诚惶诚恐、鞠躬尽瘁的样子,而这个简雍却可以伸胳膊挽袖子没个正形(威仪不肃),左摇右晃怎么舒服就怎么来(自纵适),臣子跟朋友的区别就在这里。其实帮闲是谁都需要的,当年刘备还没拿下成都时,把简雍派到了刘璋那儿,刘璋一见也喜欢得不得了(刘璋见雍,甚爱之)。后来刘备围困成都,让简雍去劝降,结果三下五除二把刘璋说服了,刘璋跟简雍坐一辆马车出来了(后先主围成都,遣雍往说璋,璋遂与雍同舆而载,出城归命)。  简雍帮闲帮到这个地步,大概也是登峰造极了。不过帮闲毕竟是帮闲,就像劝降刘璋一样,也不是非简雍不可的。在那种形势下,换了别人去,刘璋也是要降的。我们已经看出,刘备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懂得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是革命本钱这个道理,于是早期活动伊始,身边就带着帮闲,这样可以在戎马倥偬中让紧张的神经随时得以放松。  不过身边只是简雍这样的“宾友”是不行的,革命有时也需要请客吃饭,但老是请客吃饭就不对了,还得有“爪牙”为刘备“御侮”,也就是得有人在危难之际为刘备出头。于是,敢打敢拼的“万人敌”关羽和张飞适时地来到了刘备的身边,并成为刘备团伙的主要骨干。那么这两位豪杰为什么能够为刘备所用并为之奋斗终身呢?  关羽和张飞第一次见到刘备的景象,大概与刘备第一次见到公孙瓒有些类似,也是从心里折服,他们从刘备那里看到了自己缺少的东西。  一部《三国志》,在很大程度上讲的是出身,这个出身,除了包括家世,还有郡望。那时看一个人,不仅要看他生在谁家,还要看他生在何处。三国时代,不是说出身决定一切,也八九不离十了。不是说出身高就能够成为英雄,但要成为主公级的人物的确存在着一个底线。  袁绍出身“四世五公”的名门大族,一般人连见个面都难,因此他仅仅稍微折了一节,下了一下士(折节下士),便“知名当世”,起兵之初也全不费力,随便拣点老袁家的“门生故吏”就够用了,而且一起兵就是响当当的讨董盟主。袁绍起家,从门第上看是典型的“世家”型,从其组成人员上看是“门生故吏”型。  曹操也不含糊,袁绍出身官宦,而他出身却是宦官,虽然有些“污浊”,但怎奈家底太厚。他在陈留起兵时,诸夏侯、曹姓等宗亲前来相助,而李典、许褚、李通、任峻等豪强也慕名而来,起家毫不费力。曹操起家,从门第上看也属“世家型”(如果袁绍是“清流”世家,那么曹操就是“浊流”世家,不过都是世家);从组成人员上看,由于核心班底是一干亲友,属典型的“亲族”型。  孙权起家时,其父孙坚、其兄孙策已打拼二十多年了,(再往前看,孙家先祖在吴郡为吏也有很多代了)孙权起家从门第上看是“继业型”,从其组成人员上看是“旧部型”。  到了刘备这里,就难了,他在县太爷公孙瓒的支持下,得以“于乡里合徒众”,但奇怪的是他的亲族并无一人支持。以前他的远房叔叔看他疑似读书材料,也曾资助过他,现在见他沦落到不良少年的境地,估计是避之不及了。后来在刘备打天下的队伍里也找不到一个刘姓宗亲,在涿州时只从街面上划拉来三个异姓少年——简雍、关羽和张飞。自然,在图谋天下的人群中还有比刘备出身更低的,比如张角三兄弟。不过,他们走的是另外一条路线,我们以后还要提到。  简雍、关羽和张飞都是刘备在涿州市井中发现的。这不奇怪,这里他非常熟悉,幼年落魄时就曾随母亲浪迹街头,现在发达了也喜欢带着简雍等一干人在街面上晃悠。过去这里是他的伤心之地,现在则成了荣耀之所。当年韩信也曾在淮阴市上徘徊,结果钻了人家的裤裆。刘备显然不是韩信,他大摇大摆前呼后拥地走在涿县街头,倒是与那个曾经折辱过韩信的人有几分相似。以刘备现在的年纪和阅历,自然也不会结识韩信那样的人,最多是年少气盛的关羽和张飞。  至今,在涿县一带还流传着刘关张不打不相交的故事。传说那时关羽是一个卖绿豆的,张飞是一个杀猪的,一天二人产生了争执并厮扯在一起,互不相让,正好刘备路过此地,“一龙分二虎”,上前硬生生将二人分开,解决了纠纷,三人由此相识。是的,刘备当然不是《三国演义》里那个只会哭鼻子的文弱儒生,而是一个“枭”味十足的人,但结纳关张二人当然不是靠了那膀子力气。  关羽和张飞也是两位英雄,都是有头脑的人,投靠刘备,自然是有原因的:一是刘备在涿县地面上有势,二是刘备的确有做大哥的人格魅力,三是二人都有改变命运的想法。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今山西临猗西南)人,因为性格过于“壮烈”,因此年纪轻轻就成了一个亡命徒,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通缉犯,从山西隐姓埋名(民间传说关羽并不姓关,而是由山西逃经太行山关隘时信口胡诌了名姓以蒙骗盘查的守卫)来到涿县。对于关羽而言,他现在最需要的是安全、信任和尊严,而刘备汉室宗亲的名头以及在涿县街面上的势力,可以为关羽提供这一切,而刘备所给予的“寝则同床,恩若父子”的待遇更让关羽受用,这样的人不投,估计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张飞,字益德,或作翼德,跟简雍一样也是刘备的小同乡。他投靠刘备动机是什么呢?其实张飞并不是杀猪之徒,而是一个“世家”子弟。世家也有大小之分,他家属于土财主那种,这样的家族传了几代,大小也是个世家了。肉铺估计是他家在涿县的产业,张飞是少东家,自然可以常去查看,不可能亲执刀俎。土财主也就是所谓的庶族地主,就是家中没出过“士人”和做官的。这样的人家虽然不缺钱,但没什么政治地位,甚至还会遭受官府或士族地主的欺负。显然,张飞也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他投靠刘备是为了荣耀,是想改变门风,更换门楣,而同样不安分并有一定身份和势力的刘备,给了他希望。  关羽和张飞虽然同是投靠刘备,但两人的心态并不相同。关羽投靠刘备是游侠得安身,可谓绝处逢生;而张飞则是豪客得事业,可谓心想事成。有趣的是,关羽和张飞的性格也不相同,最终都“以短取败”,不得善终。陈寿在《三国志》里指出:“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关羽来自底层,一辈子为尊严而战,对待同样来自底层的人还不错,对敬重他的刘备也死心塌地,但对一般上流社会的人却抱以轻蔑的态度,曾经抱怨马超、黄忠与其同位,不结好东吴君臣,坐领荆州仍不满足而冒险北伐,最终死于东吴之手,这些显然都是其以自负掩藏自卑的性格造就的。而张飞出身“世家”,吃过见过,没有理由嫉恨上层社会,后来还上演过极力结交大名士刘巴的一幕,刘备封魏延做汉中太守,名头盖他这个巴西太守,他也没有丝毫怨言。这大概是由于他求的是有限度的荣耀,而不是关羽那样无限膨胀的自尊。张飞没经历过真正的苦日子,由此不了解和体恤下层社会的人物。“不恤小人”中的“小人”,是指地位卑微的小人物,而不是道德品质低下的人。张飞最后就是因为得罪了“小人”而被杀,显然那两个“小人”未必道德低下,否则张飞怎会把他们留在身边呢?  关羽和张飞遇到刘备,真是各随其愿,自然满心欢喜,于是像两个保镖一样“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陈寿在这里本想强调关张二人对刘备的忠诚与恭敬,但有心人则会看出刘备起家时规模之局促。这分明是一个很小的团伙,二、三把手竟然充当起侍卫的责任。假如一开始就家大业大,这个活完全可以由不知名的喽啰去干。刘备团伙一开始估计连涿县街面上各路山头都没有摆平,打打杀杀的事肯定少不了,靠简雍动嘴估计解决不了,关羽和张飞为刘备“御侮”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时候的事。  陈寿在形容刘关张情好之时来了一句“寝则同床,恩若父子”,有人对此不解,还要问他们的太太的在哪儿,其实,这就是见识少了。不要说刘关张每天戎马倥偬、打打杀杀累得可以随地安枕,就说现在的一般爱玩的朋友,如果一起喝酒喝大了,一起撮麻撮晚了,一起泡桑泡久了,一起卡拉唱累了,哥几个横七竖八睡在一起的事也多了。学院派的文人往往无法真正进入历史深处,原因就在于他们对现实的认知也停留在自己狭窄的阅历。  至此,我们应该看出刘备起家与袁绍、曹操以及江东孙家都有很大的不同。刘备起家从门第上看是“宗室破落户”型(以致破落到家谱无可稽考的地步),从人员组成上看是典型的“团伙”型或“哥们”型。袁绍组织人马于庙堂,曹操组织人马于乡里,孙权接统部曲于兄长,只有先主刘备没有现成的本钱,只能组织团伙于街头。刘备拉起队伍,百分之五十靠公孙瓒的影响力,百分之四十靠刘备自己的人格魅力,最后也沾了汉室宗亲的一点点光。不过,即使汉室宗亲的名头也仅仅在有心人那里才会发生作用。通过比较,我们能够感受刘备起家的艰辛。最初,刘备只是公孙瓒众多宾客里并不起眼的一个,也是公孙瓒大棋局里无足轻重的一步闲棋。但刘备是一个给点阳光就灿烂、拿了棒槌就当针(真)的人,不屈不挠地真的做成了事。人世间的事情,岂可预料哉?  公孙瓒在涿县的时间并不长,即回辽东另赴重任去了,此后还将谱写更为动人的传奇。但从历史上看,公孙瓒此次来到涿县简直就是为了帮助刘备起家的,他好像就是特地为刘备而生的。  在关羽张飞入伙之后,刘备团伙已经卓然自立了。自然,他们少不了独立的经济来源,否则早就散伙了。《先主传》说他们得到了中山大马商张世平和苏双的赞助,原因是他们非常“赏识”刘备,一看刘备就“见而异之”。这个说法多少有点夸张,估计是刘备给他们提供了某种帮助。那时盗贼横行,而涿县又是商路要冲,最合理的解释是刘备他们为商人提供了武装保护,而商人们也给予了他们丰厚的回报。不过,给商人提供保护并不是什么值得特书大书的事情,这也是《先主传》对此语焉不详的原因。  现在,刘备羽扇纶巾,一步三摇,关羽张飞两个大汉各执兵刃紧随于后,简雍手提鸟笼周旋于前……估计这四位少年走在街头,必是涿县一景。从以后几次沉潜的经历看,刘备既心怀大志,又颇能顺时安命,假如没有乱世的到来,他也许会继续逍遥下去,估计很难走上仕途。不过,这段时光也许是刘备一生中最逍遥自在的。随着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二十四岁的刘备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不归路。  那么黄巾起义究竟给刘备带来了怎样的机会,刘备能否抓住机会扬名立万呢?请看第六回:起兵涿郡。  
  罗衾兄文章就是好,不顶不行
  留个记号
  第六回:起兵涿郡  假如乱世没有到来,刘备也许永远是一个在涿县地面上晃晃悠悠的上等混混。尽管他是大儒卢植的“学生”,但到现在也不过是公孙瓒手下一个有文化的流氓,要混入仕途恐怕并不容易。  前面提过,一部三国史其实是出身史,许多人的命运因出身而被决定。现在要补充的是,三国史也是一部人才组织史,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主公能够组织什么样的力量。在乱世到来之际,袁绍掌握先机,门生故吏就用不过来,以至于他败就败在人多嘴杂上;曹操得以在家乡纠合宗亲和故旧,在巢穴被抄的危险时刻,亲党成了他的坚强后盾;孙氏盘踞江东已历两代,士人土著多有归附。  但他们的出身还不是最有利的,事实上在他们之上还有一个类型,那就是被朝廷正式任命的封疆大吏,他们具有宗亲和大员双重身份,即刘虞、刘焉和刘表,在乱世之初就领有一州之地。而在袁、曹之下,也有刘备那样在官方默许下纠集徒众的人物,刘备有足够的资格招纳游侠关羽和豪客张飞为之效力。说到底,三国时代各路主公级的人物在起家之初都利用了官方给予的合法身份与资源,即使刘备也不算真正的草根。  那么,有没有比刘备出身还低但又想聚众起事的草根人物呢?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发动黄巾起义的张角三兄弟。  张角是钜鹿人,出生在今天河北邢台市平乡县,东汉时虽属冀州,但与刘备的家乡幽州涿县并不很远。张角是读过书的,但属于那种最下等的读书人。刘备是大儒的学生、公孙瓒的宾客,能够吸引江湖游侠与土著豪客作为追随者。但张角就没这个命了,显然没有游侠和豪客为他“御侮”,他只能把目光对准了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了,那是一个最底层的人群。于是,张角抛弃了儒学,信奉并传播道教。按理说,老百姓对于道家学说并不陌生,事实上西汉初年的官方意识形态就是黄老之道,但在东汉末年,由道家发展而来的道教,却成了一种庞杂而模糊的危险学说,当时的正经读书人将之视为异端。  张角传教,是利用给人治病的机会,他的心理暗示与赎罪相结合的疗法据说颇见成效,让那些穷得无钱治病的人都对他非常信服。刘备能够给关羽带来安全和尊严,给张飞带来希望,而张角却无法给贫苦农民这些,他所能许诺的只能是免去他们的病痛,并自称能够创造一个美丽新世界。他靠行医逐渐在家乡一带闯出了名头,得以广收弟子,并自称“大贤良师”。他发现自己的事业是可以做大的,于是派出弟子奔赴各地,扩大影响,组织人马。不知是他的徒弟们都很能干,还是老百姓都过得不耐烦了,总之张角的传教事业发展得异常顺利,到处都有他们的人。于是,张角准备在甲子年(光和七年,也是改元后的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的甲子日(三月五日)在全国各地同时举行起义。  说到张角发动黄巾起义,的确有着充足的理由,实在不是他和徒众突发异想、无故捣乱。东汉末年朝政极其黑暗腐败,特别是汉灵帝当政的二十年,腐败程度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数一数二的,翻遍二十四史也找不到几个与之“媲美”的例子。汉灵帝存在的价值,好像就是为了让大家看看什么叫最后的疯狂。那时,外戚专横跋扈,宦官穷凶极恶。为了满足他和董太后无法填满的欲壑,灵帝让宦官在西园公开卖官鬻爵,自关内侯、虎贲、羽林,直到国家最高官职,什么都能卖。三公的位子值一千万,九卿的位子值五百万(《后汉书•孝灵帝纪》),而具有实权的郡守位子则水涨船高地卖到两千万。公元182年,权势根深蒂固的袁家买了个三公之位。不过那时老曹家就已经不甘示弱了,曹操的父亲曹嵩当仁不让地花了一亿的高价也买了太尉(三公之一)做做(《后汉书》第52卷、第78卷)。看来十几年后官渡之战在袁曹家之间发生并不奇怪,袁曹两家斗法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灵帝卖官卖得还很“公道”,假如求官者名声不错,也有一定资历,那么价钱还可以打折。此外,没钱的人也可以买官,等到任后再连本带利地偿还了,有钱人买官则概不赊账。  敛了这么多的钱,灵帝用它干什么呢?其实,灵帝这个人还是很注意民生的,他首先要用这些钱搞“扶贫”。在他被“选调”接桓帝的班做皇帝之前,是在河间(今河北河间)做侯爷。成为国家领导核心以后,他不忘“老区”人民的恩情,于是就在那里购买良田,修盖房屋,积极发展旅游事业。为了进一步推动商业经济,他还在后宫中划了一个“开发区”,在里面盖了一个具有先进性的大型农贸市场,让宫女假扮商人和顾客进行“交易”活动,以此给天下百姓做示范。刘备跟妈妈当年下海卖鞋,估计也是受了全民经商风气的影响。为了以身作则,灵帝也经常脱下龙袍,穿上商人的衣服,拿着秤杆跟“顾客”讨价还价。同时,灵帝也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懂得民间疾苦,知道群众的觉悟有高有低、素质良莠不齐,做生意哪有那么和和气气、顺顺当当的?为了推广实事求是的风气,他还让“商人”和“顾客”互相盗窃争夺、吵吵闹闹,这才符合国情嘛。看来,灵帝生在东汉是屈才了,他要是生在今天,弄好了会成为一位大思想家或理论家,最次也是世界一流的大导演,他拍出的片子、导出的开幕式啥的肯定错不了!除此之外,他跟刘备一样也喜欢犬马,还给爱犬们戴上文官戴的“进贤冠”,另外,还喜欢亲自驾着白驴车在后宫驰骋游戏。  既然皇帝自己都不把天下当回事,那就怪不得别人惦记了。实际上在东汉末年,图谋改天换地的造反已不是一次两次了。其实,许多郡县的官吏对张角的活动也有所察觉,但王朝末期的官僚总是报喜不报忧,因此一步步使事态扩大、“犯罪”升级。其实,张角的事早传到了朝中大员的耳朵里,在起义爆发的前三年有人就向灵帝上疏建议进行“严打”,但不知何故灵帝并未理睬。朝廷上下的昏聩无能,使张角组织起事减少了很多麻烦。后来这一幕在洪秀全、冯云山在广西发动人马时也再次重演。  最低等的读书人张角,用迷信和救世主的形象把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农民也动员组织起来了。看来,当时东汉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都不安分了,都要有所作为,东汉帝国因此摇摇欲坠。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二十四岁的刘备、二十二岁的关羽、二十岁的张飞以及年纪略大一些的简雍(刘备对他优容有加,除了发小的因素,似乎也因简雍年纪稍长),带着大概百十来号兄弟,步伍不整地走出涿县城门。这里面大概只有二三十号人是骑马的,他们是跟随刘备多年的嫡系,其余七八十号人是临时招募的。带着这个班底,刘备迈出了打天下的第一步。  几年来在涿县地面上为商人保驾护航,刘关张显然积累了一定的“军事”经验。如,如何派哨探摸清敌人的情况,如何运用埋伏、夹击、冲击等最简单的战术,如何鼓舞士气和保障后勤供应,对此他们应该熟谙于胸了。他们的手上也应该沾过血了,对杀人也不会再有心理障碍。  但此时,他们究竟要打谁呢?究竟为何而战呢?他们面对的是半吊子文人张角发动的起事,面对的是头裹黄巾、手拿刀矛的农民,他们下得去手吗?  事实上,对于一个大肆卖官鬻爵、信用宦官(以至于叫张让为父,叫赵忠为母),坐视宦官发动党锢之祸残害士大夫、荒淫无度的汉灵帝,很多士大夫早就心怀怨毒,甚至一些人公开发出了“天下将乱”、“汉室将亡”的呐喊。那么到了张角起事,为什么没有一个士大夫支持他们?甚至连关羽那样的亡命徒也不肯落草为寇,而宁愿跟着刘备扮演官军的角色呢?而在西汉末年,赤眉、铜马也曾发动起义,那时收拾江山的刘秀却曾与他们合作。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在任何时候,中等以上的任何阶层都不能接受暴民作乱。无论是赤眉、铜马还是黄巾,对于那些从最底层被煽动起来的农民和流民们,一旦走上暴乱的道路,在失去锁链之后,却只会破坏。特别是黄巾起事,当宦官内应计划被破获之后,他们似乎失去了明确的进军目标,做的事情无非是“燔烧官府,劫掠聚邑”(《后汉书•皇甫嵩传》),也就是烧杀掳掠、打家劫舍。整个运动演变成一次报复社会的大破坏,而不是一个改朝换代的战争。对此,士大夫、各地豪强以及所有中产以上人家都是不答应的。特别是当朝廷解除了党禁,允许士大夫组织人马进行自卫反击之时,他们都坚定不移地站到了朝廷的一方,因为这种权力一旦拿到手里,就会获得主宰自己命运的自由,而且朝廷是收不回去了。  事实也是如此,灵帝这么一松手,中央政府再想收回这种权力,那就是几百年后的隋唐见了。当年,赤眉、铜马反的是窃国的王莽,刘秀他们还能暂时容下他们,但过后还是要拿他们开刀。而黄巾一开始就没这么好命了,他们存在的意义似乎仅仅是给各路豪杰获得更大权力提供机会,并顺便让英雄们练练手,未来的世界只能属于那些拉起队伍的士大夫。  刘备的百十来号人马,隶属于校尉邹靖,他们要为汉室和秩序而战。那时投军并不像《三国演义》上写的那么简单,军营是闲人免进的,刘备如果不是自带人马和辎重去投军,邹靖是不会接纳的。其实说是投军,也无非是到邹靖那挂个号,以后的发展只能是听天由命了。当然,刘备投军自然不是学雷锋,从此他就算半个公家人了,日后免不了论功行赏。  校尉是仅次于将军的高级军职,能够指挥邹靖的不是担负幽冀战区“扫黄”任务的北中郎将卢植,就是幽州牧刘虞。当然,邹靖也有可能是受何进大将军的派遣独立指挥一支中央派遣军。不过,最大的可能他是归卢植节制,由此刘备才能以卢植学生的名义隶属邹靖帐下。显然,刚出道的刘备其志不在小,没有投靠同学公孙瓒,而是走了老师卢植的门路。不过,也看得出刘备的命确实好,出道之时就有一个作为“扫黄”第一人的老师(卢植的地位要高于同时受命“扫黄”的左中郎将皇甫嵩和右中郎将朱隽),而同门的公孙瓒则很快就成了中国北方的第一霸。  以刘备现在的身份,自然也不会像《三国演义》写的那样跟“涿郡太守”刘焉(刘璋的父亲,事实上刘焉根本没在幽州任过职)互认叔侄。以刘备那点可怜的作战经验和人马,更不可能一上来就来了个五百破五万。罗贯中把这个虚构的黄巾将领命名为“程远志”,大概是指他给刘备祭了刀,让刘备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因此成全了刘备的远大志向。  《先主传》注引《典略》明确记载了刘备的第一次军事行动,但作战对象不是黄巾,而是张纯的叛军。刘备起兵以来,在家乡一带混出了“武勇”的名头,甚至传到了青州平原县刘子平(是当时的县令或当地的大户)的耳朵里。那时张纯趁乱在幽州煽动乌丸造反,搅扰青、徐、幽、冀四州,朝廷下旨让青州派兵去幽州助剿,青州刺史派从事(州政府秘书长)带着不多的人马火速北上。路过平原时,刘子平把“武勇”的刘备及其民兵小分队推荐给了青州从事,谁知这支混合小部队出城后很快就遭遇了大队敌寇,寡不敌众,四散奔逃。刘备身负重伤,动弹不得,眼看就要做刀下之鬼,说时迟,那时快,刘备灵机一动,连忙闭上眼睛,全身纹丝不动,就势装死了,结果还真骗过了敌人。后来,关羽、张飞和简雍会合一处,一看大哥没冲出来,等敌人离开后赶紧去“打扫”战场,果然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刘备,连忙把他救上马车,刘备算是捡回一条命。  《典略》在绘声绘色描述了刘备这次不太光彩的战斗后,来了一句:“后以军功,为中山安喜尉。”《先主传》上也笼统地说“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这种写法当然不是为了讽刺,却颇有讽刺的效果,因为我们没有看到有关刘备“军功”的任何描述。不过,三国时代的确就是在这样乱哄哄的景致中开场的。最初的战争,敌对双方都是不谙战阵的农民,打仗有点像赶集或械斗。不过那时似乎也讲究重在参与,刘备能够为国家分忧,自己掏钱招兵买马,敢于冲杀在对敌斗争的第一线,无论战事成败,都是英雄行为,都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所以,刘备在讨黄巾之后能够当上县尉(县委第一副书记,副县长,县武装部部长,县民兵独立团、预备役团政委兼团长,公安局局长,县武警支队政委兼队长)并不为过。那时像刘备这样因势而起的人估计不少,要不各州郡的组织部也不会派出督邮到各县重新对这种军功干部进行遴选淘汰了。  刘备二十四岁起兵,抓住历史机遇,很快就由一介布衣成为一名国家“县处级干部”,走上仕途。但他面临的是一个大乱之世,既有机遇,更有困惑。不仅是他,那时能够看清未来的估计没有几个。在以后的几年中,刘备辗转奔走,不知所措。欲知详情,请看第七回:辗转青徐。  
  幸亏刘备没继续读硕士博士,十七岁就出来混社会了。不过也是他命大,混社会虽然收益高,但风险也大。
  第七回:辗转青徐  从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在家乡起兵讨黄巾,到中平六年弃守高唐,五六年间刘备颠沛流离,辗转无措,四处存身。这一时期,很像是刘备一生的缩影和预演。  刘备这个苦孩子,其实并不爱哭,而是一个乐观向上、屡败屡战、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是呀,假如他的人生观再不积极点,估计早就一头扎哪死了。关于他的故事,在《三国志》里写来是一段段佳话,而且还都是斗志昂扬的,但我读来却每每为之心酸。  幼年的刘备在自家屋前大楼桑树下稚声稚气地发出豪言壮语:“别看俺现在受你们欺负,但以后俺肯定能坐上有这么大华盖的天子之车!”看到此处,我不免心酸,这分明是一个家道败落、孤苦伶仃、备受欺侮的孩子说出的不平语。做了平原相的刘备,当太史慈携孔融之命向他求援时,崭露头角的他说了一句:“什么?大名鼎鼎的孔北海也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在草根里蹦跶的刘备呀!”(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也!)这是不胜欣喜的话语,这是急待主流社会肯定的话语,读之也令人心酸。以后,在白帝城临终时,刘备对诸葛亮又说了一句大实话:“俺家的阿斗有点脑残,你要是看他还能扶,就扶一把,如果看他实在没戏,就请阁下自做西蜀之主吧。”(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对此话的涵义,一干学院“学者”竟然研究来研究去还莫衷一是。其实,如果稍微懂得一点民间情伪,就会明白刘备的这句话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民间伎俩,即俗语所说的:话是拦路虎。也就是说,这招我给你先说出来了,看你还走不走。结果刘备的一句大实话惊破诸葛胆,吓得这个书生当时瘫软在地、屁滚尿流,毕生动弹不得,只能像抽了疯似的南征北伐,以此独揽大权、政由己出,陷阿斗于被架空的尴尬境地,从而找回一点心理平衡。什么兴复汉室,全是一派鬼话。尽管刘备的一句话就具有如此巨大的杀伤力,但读来还是让人感到心酸,因为毕竟这是图穷匕见的最后一招了。这三段话,活脱脱勾画出刘备的人生三部曲,少年孤穷而有大志,青年迫切渴望获得承认,而到临终还要含辛茹苦地为后事操心。先主的一生,真是可歌可泣的一生呀。  刘备的一生,先后依附或依靠过不少人。在这里,我们不是说他善于利用他人,更不是说他反复无常,而是说他胸怀远大并充满自信。一个英雄可以暂时为人之下,但在心里永远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清楚自己要做多大的事情,没有谁能够阻止他前行的步伐。是锥子就得脱颖而出,是金子就不能总被埋在土里,是天鹅就不能永远站在鸭子的队伍里。正所谓:金麟岂是泥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所谓“王霸之姿”,正是如此。  公孙瓒和卢植给刘备一个机会,刘备也尽量靠自己的努力向前闯。他没有耽误时间,黄巾之乱初平,二十五岁的刘备被朝廷封为安喜县(今河北定县东)尉。不过卢植很快被宦官算计了,下野了。没了后台,做个官绝非易事,于是,刘备刚一当官就制造了一个“督邮事件”。  黄巾起事之初声势浩大,灵帝和他宠信的太监们把事态估计得比较严重,于是慌了手脚,忙不迭地封官许愿,建立激励机制,以此激发出像刘备这样的杰出青年参加革命工作的热情。黄巾平定之初,朝廷上下也是惊魂未定,还真的兑现承诺,对有功之臣封官加爵。不过等风平浪静了,酷爱做生意的灵帝终于缓过劲来,一想这买卖有点不划算,于是下旨各郡对那些以“军功”为名趁机混进革命队伍的干部进行考核,甄别淘汰。于是一个小小的督邮来到了安喜县。  督邮是啥官呢?其实也就相当于现在市纪检委或市委组织部派下来审查干部的人。他们的级别并不是很高,最多也就是科级,甚至是普通科员,但这些小官却是郡守的直接属吏,职责就是监察各县的官吏,“凡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无所不管”,真可谓位轻权重,到了哪个县,哪个县的县官见了他们都比见了亲爹还要亲。正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督邮既然到了安喜县,看来刘备要悬。  事实上,各州刺史本来也是搞监察的,级别也不高。那时的州本来就不是行政单位,而是为了监察的方便而制造的一个虚设单位。州刺史相当于现在各省的纪检书记,其地位远不如各州下面握有实权的郡守和国相(相当于现在地级市或地区的书记)。而各州州牧,才握有实权,掌管一州军政,但这并不是常设职务,除非到了黄巾之乱这样的大乱之局才会临时设置。三国之乱之所以好看,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朝廷权力下放,各州牧(省委书记、省长)取得实权。  书归正传。督邮既然来了,作为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的刘备自然要去拜见。可是,令每个被审查干部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督邮拒绝接见刘备。看来这个督邮不是想“办”刘备,就是想索贿。如果是一个平常的县干部,此时此刻估计不是当场休克,就是心脏病发作。可刘备是何等样人?一听不见,二话不说,掉头直奔县衙,抄起一根水火棍,又飞步赶回县委招待所,上去咔嚓就是一脚,把大门踢开,迈步直闯总统套房,一把将年轻的正干人事的人事科长像拎小鸡似的从床榻拖到地下,又像拽死狗一样拉到院子里,(服务员小张惊叫一声,拿起床单裹住娇躯跳下床慌忙逃走。此处按下不表),刘备拿起都邮的裤腰带结结实实地把这小子给捆了起来,挥起水火棍劈头盖脸地砸向督邮。一边打一边怒火万丈地说:“你也干人事?你也干纪检?你们除了吃拿卡要还会干什么?我叫你贪!老子在前方吃紧,你们在后方紧吃,老子还要拿银子孝敬你们?……”这一打不要紧,等到刘备把怒火都发泄出来,也结结实实狠狠打了督邮二百来下,直打得胳臂都抬不起来,直打得督邮头破血流、奄奄一息。刘备自知闯下大祸,索性这个官也不当了,于是让人拿来县尉的大印,丢在地上,恶狠狠地说:“没有钱,就不能当官吗?好!老子不当了行不行?”说着解下系印的绶带把督邮绑在马桩子上,带着关羽、张飞、简雍三人以及几十个兄弟策马离开安喜县,扬长而去。(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弃官亡命。)  事实上,刘备如果对这个督邮加以贿赂,这个县尉肯定会平平安安地做下去,也许以后还会顺当地做到县令。不过要向这样一个黄嘴小儿低头,那还是刘备吗?那样中国历史上怎会出现一位刘先主?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打督邮的事安到了张飞身上,本意是“美化”刘备,不过他太不清楚英雄的涵义了,事实上他笔下的刘备从一开始就不是刘备。其实以张飞“世家子弟”的眼界,对这个督邮倒不至于如此恼怒,老张家是土财主,对官府敲竹杠的事情应该见多了。《三国演义》说是刘备劝住了暴怒的张飞,但历史上可能出现的真实场景也许正好相反,应该是理智的张飞一把拉住因为丢了面子而勃然大怒的刘备,说道:“主公,别打了,再打就出人命了。”  不过,上级人事科长跟地方干部的冲突倒不是什么新鲜事。无独有偶,两百年后,在东晋也发生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而且比刘备的故事还要有名,那就是尽人皆知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英雄不遇,千古皆然!一叹!  尽管刘备这件事做过了头,但也不是多大的罪过,毕竟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跟关羽那样的通缉犯大有不同。估计那个督邮回郡复命得这样写:查该员谎报军功,滥充县职,且贪墨搜括,生活腐化(刘备与县招待所小张乱搞男女关系,经过连夜讯问,查有实据),现已革职查办。  不过,挨打的事情,这个督邮未必会说,因为那实在太丢脸了,要是让人知道,以后还怎么混,再说也不会被评为“工伤”。此事之所以被写入历史,估计是刘备他们后来经常把此事挂在嘴上。这个故事类似于当年曹操和袁绍抢新娘、曹操以五色棒执法,也具有独创性并足以显露英雄本色。  古人写历史其实比今人好看得多,因为他们很注意挖掘和保留那些充满勇敢、智慧乃至“淘气”的故事,从中可以窥见人性的光辉。有人说“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其实这句话是个笑话,也就是蒙骗一些没有读过书的人。古代历史写得本来就很好看,我没看到今人有超越古人的。其实,古文也并不难读,当时的作者也无非是把鲜活的生活语言“翻译”成文言,而且在许多地方保留了原汁原味。我们应该明白,古人说的话其实也是白话,读懂古书其实是把古文再翻译成白话,并读出字面后面那些曾经是那样鲜活的东西。  毕竟是乱世,刘备对鞭打督邮的事情也没太放在心上。在逃亡的路上,刘备和兄弟还趁机去了趟首都洛阳,大概是想见见世面吧。后来,他们遇到一个军官毌丘毅,他是大将军何进派往扬州丹阳郡招兵的。此时的毌丘毅有权无兵,听了刘备的履历,倒也愿意刘备为他保驾护航,同去丹阳。果然,路过徐州下邳时,他们遭遇小股敌寇。对此,刘备及其义勇军小分队倒是见多了,于是一鼓作气杀退敌人,保得毌丘毅到丹阳完成使命。毌丘毅知恩图报,他手里没别的,就是有官,于是保刘备做了下密县(山东昌邑县东)县丞,又是一个副县长。  刘备在下密当县丞不久,“复去官”。这次《先主传》没给出原因,难道又一次把人事科长打了?总之是大英雄真本色,不吃眼前亏那是肯定的。大概还是得毌丘毅保荐,刘备很快又做上了高唐县(今山东禹城西南)的县尉,这次大概总算是坐稳了,于是由县尉而升为县令,但面对敌寇的来袭,寡不敌众,刘备弃官而走。  几年间,刘备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在安喜、下密、高唐不同的州不同的县做过三任副县长、一任县长,可惜都没做长;这显然是因为他没有后台,他现在谁的人也不是,再加之以一个县的兵力对付小股敌寇还行,但遇到大队人马就没有办法了,五百破五万、八百破十万的故事毕竟只能出现在小说里,结果最初几年,刘备总是输得很惨。别人有关系还可以交了学费换个地方,而刘备就没有那么顺当了,只好辗转奔波,见缝插针地找位置了。  初平元年,也就是灵帝驾崩、董卓进京那一年,独自闯荡数年的刘备,终于想到为什么不去投奔党校同学公孙瓒呢?  这个时候不投靠一个主子也不行了,因为那时朝廷已经不复存在,董卓擅自废立,关东诸侯已经政由己出,而且大致划分了势力范围,自己的地盘都是自己说了算。现在想做官,其实不是做朝廷的官,而是做张三的官或李四的官。对于刘备来说,现在投靠的最佳的人选自然非公孙瓒莫属。事实上,刘备那时也没什么第二人选,其他诸侯谁认识他呀。做大汉的干部已经不可能了,只能做公孙瓒的手下了。  刘备辗转奔波这几年,东汉王朝摇摇欲坠。也正是在这几年,将来要与刘备打交道的曹操、袁绍、袁术、吕布等人都早已卷进历史的漩涡中心,他们的动人事迹是时任县委书记的刘备同志所不敢想象的。不过,再过五六年,刘备会让天下人知晓他的名字。  这段历史是不能避而不谈的,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刘备创业的艰辛与意义。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八回:何进惹祸。  
  那年改革开放  农民工刘备  逃窜犯关羽  个体户张飞  一直潜伏着的诸葛  若干人,等等事件  刘备(包括他先祖刘邦)这种人当皇帝很正常似的  有谁不服么?  三国人品好的人有谁当上哪怕一个诸侯  别和我说袁公傅  其实你发现了吗,除去淫乱,董胖的坏事做得最少  可惜嫖娼不合法
  董胖的阴险小事做得最少  !!!!错~~~~
  董胖做恶都是明火执仗的,的确算不得阴险,应该是歹毒了!  至于擅行废立、秽乱宫掖、火烧洛阳、杀掠百姓,坏事做的不少,更不小!
  Mark,期待
继续更新,顶下~!
  mark??????????????????????
  曹操天纵英才,雄略无双,足以令人仰慕;  刘备是真正的平民英雄,足以激励人心。
  好文阿,期待继续!!!
  好.顶一个
  没几把刷子,刘备是不可能三分天下的.
  第八回:何进惹祸  故事还是从汉灵帝说起吧。在黄巾主力被迅速扑灭以后,灵帝有理由认为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创造了丰功伟绩,把坏事变成了好事,天下重新获得太平与中兴,于是兴冲冲地在光和七年的年底把年号改为“中平”。在灵帝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他的兴趣从发展商业、旅游业又转到了体育领域,其中最有创意的做法是在西园里建造了一千来间裸游馆,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落冲突皇室战争91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