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资本亚元是怎么赚钱目前赚钱了吗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涉嫌高卖资产 新“合法”资本套现术解密.pdf 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涉嫌高卖资产
新 “合法’’资本套现术解密
6j-1j7¨,ST秦岭 (6002】7.SI{)的 一纸公告让 四Jll金顶 (600678.SIt)的人投
尔——浙江华伦集阳的处境再度酋 卜^加霜 。
们 ,已经不再一 味 “铤而走 险” ,
“光 明正 大 ”地 套 现 , “腰 缠 万
贯 ”后全身而退 。记者通过对数起
相关 案件 、多家上市公 司和 多位业
内人 士的实地 采访后 ,试 图去探究
这些 资本市场 中高手们 “变异”的
“合法 ”资本套现术 。借道信托的
布 局似乎所有 布局都 是从私密代持
上市公司股份开始 。
一 位对上市公司治理有所研
究的律师把代 持股份 归纳为以下 四
种方式 :一是 由职工持股或工会持
股 ;二是 自然 人 “代位持股 ” ,即
少数 股东通过 所谓的 “显 名股东 ”
与 “隐名股 东”签署 “委托投资协
/2-月1 日, T秦岭发布公告称 ,
当市场还 在为华伦集 团那眼花
议 ” ,确 立代 持股关 系 ;三是 “壳
o其已被正式申请破产重整,而 缭乱的 “掏空 ”四川金顶之术而惊
公司”持股 ,即 由自然人股东先成
铜川市 中级人民法院正在依法审查
叹时 ,众 多与资本操 盘手接触 的有
立若干公 司 ,再 由这 些公司对实际
是否受理本案 。ST秦岭如 若破产 重
关人士却给 出另一种反省的态度 。
运营公 司投 资 , 自然 人股东间接持
整 ,华伦集 团先期支付 的1.9亿元
“陈建 龙 的手 段 的确 太 不 高
股 ;四是由信托机构代为持股 。
股权转让 保证金的收 回就 会出现较
明、太落后了。”四川某长期从事
而 其 中 ,采用信托持股 的 目
大 变数 。这 对早 巳满 目疮 痍 的华伦
上市公 司相关法律体 制研究 的律师
的可能有 以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资产重组三日内逆转&*ST秦岭重组再失败
&&&&来源:&&&&
原标题:资产重组三日内逆转 *ST秦岭重组再失败
  今年4月份完成控股股东更换的*ST秦岭,在新的大股东中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下称:中再生)完成入主后,启动的资产重组又失败了。这一幕在2010年6月新的大股东入主时曾上演。
  *ST秦岭在7月31日发布了终止重组公告,而此前的7月29日的投资者说明会上,公司还表示重组正在推进中。投资者对三日内逆转的资产重组不买账。8月4日*ST秦岭为此召开投资者说明会。但此后的8月5日复牌后,*ST秦岭股价已连续三日跌停。
  记者发现,过去几年,秦岭水泥换了两次大股东,一次是在破产重整时引入了冀东水泥,一次是在连续两年亏损到了退市边缘后引入了中再生;而在新股东入主伊始秦岭水泥进行了资产重组,但都失败了。
  2010年下半年的第一次资产重组失败后,从2011年,秦岭水泥四年内三年亏损,此后被冀东水泥套现、卖壳,这次重组失败后秦岭水泥业绩将如何演变,秦岭水泥能否摆脱连续亏损的命运?
  新股东入主后首次重组失败
  日*ST秦岭发布的公告称,为进一步优化公司产业布局,完善公司产业链,控股股东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拟筹划与公司有关的重大事项,公司股票自日起停牌,并于日进入重大资产重组程序。到了7月31日其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交易标的资产涉及股东较多,无法就交易合同核心条款达成一致,公司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8月4日,宣布重组失败三日后,*ST秦岭在“上证e互动”平台如期召开了线上投资者说明会。
  对于投资者提出的,7月29日还在称重组计划推进中,为何7月31日晚间突然公告重组终止呢?7月29日公司是否就已知道,此次资产重组进行不下去?*ST秦岭董秘朱连升回应,本次重组方案的确定是一个反复探讨的过程,停牌以来,公司会同相关中介机构及交易各方一直在进行磋商、论证。最终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基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决定终止此次重组。
  记者注意到,*ST秦岭于6月11日停牌,此后A股市场经历了大幅下跌。本以为躲过了大跌的投资者发现,8月5日开盘后,该股股价已连续三日跌停。
  有投资者询问,这次资产重组是否由于大跌可能对标的资产股东利益产生损害才被终止?复牌后公司股价下跌到一定程度后,是否会再次进行资产重组?公司董事长管爱国回应称,在六个月的承诺期限内,公司将不会筹划重组事项,承诺期后,则要视公司未来发展的具体情况决定。
  在重组失败后*ST秦岭未来如何发展?董秘朱连升对此表示,下一步,公司将积极适应新的行业形势,提高管理水平,提升运营效率,同时在上游进一步完善回收网络建设,保证原材料的回收质量和价格;下游将加大对产出物的深加工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完善产业链。
  显然这些回答并未让中小投资者满意,此后的8月5日,投资者开始用脚投票,公司股价连续三日跌停。投资者最担心的是,现在重组预期已经没了(公司说,六个月的承诺期限内,公司将不会筹划重组事项),后面股价还有几个跌停?
  失败似曾相识,2010年大股东刚接手就宣布暂停
  这不是新控股股东入主后的第一次重组失败。之前的2010年,秦岭水泥曾经历过类似的一幕。
  *ST秦岭2009年一份公告显示,2009年6月,*ST秦岭债权人铜川市耀州区照金矿业有限公司以*ST秦岭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及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的可能性为由,向铜川中院申请*ST秦岭依法破产重整。
  此时,作为“救世主”的冀东水泥出现了。
  日,*ST秦岭原控股股东陕西省耀县水泥厂与冀东水泥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总价3.34亿元将其在*ST秦岭持有的6266.42万股股份(占总股本9.48%)以协议方式转让给了冀东水泥。
  此后的2010年5月,该方案获得相关部门批准。2010年6月,交易完成。交易完成后,加上法院此后陆续划转的股份,冀东水泥的持股占比约29%,成为秦岭水泥大股东。
  在此之前的5月7日,冀东水泥发布“资产重组方案”表示,将把其在陕西省的水泥资产以定向增发的方式注入*ST秦岭,以解决双方存在的同业竞争,同时也可以提高*ST秦岭的盈利能力。但不到一个月后的6月4日,与交易完成几乎同时(根据公告,股份过户完成是6月3日),公司公告称,“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尚不成熟”,暂停实施资产注入。
  此后,公司又多次被媒体爆出有资产注入预期,但最终不了了之。而至于重组失败的原因,外界的猜测是,因拟注入资产属于上市公司冀东水泥,而遭遇分拆难题;再有就是,冀东水泥自身在2010年陕西的水泥资产盈利能力就出现了下滑,对*ST秦岭的资产重组承诺已难以履行。
  冀东水泥入主后的*ST秦岭业绩也坐上了“过山车”。
  2010年,冀东水泥的入主使得*ST秦岭扭亏,实现净利润3.02亿元。紧接着2011年,净利润亏损1.66亿元。资料显示,2012年,秦岭水泥因非主营收入实现净利润1112.61万元,并实现脱帽。但到了2013年,其净利润再度亏损1.17亿元,这时候秦岭水泥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98.32%;到2014年亏损已经高达2.5亿元。
  卖壳后*ST秦岭命运能否逆转?
  从*ST秦岭业绩来看,其似乎成为了冀东水泥花钱买来的一个负担。此时正在寻求借壳的中再生入局了。
  公开资料显示,中再生是我国最大的专业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控股股东为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中再生一直谋求通过产业并购,以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但其缺乏上市公司平台,据报道,其2013年起就谋求上市,但至介入*ST秦岭前未成行。
  此时欲卖壳的冀东水泥与中再生一拍即合。
  卖壳前,冀东水泥2013年减持套现约3100万元,按照日的公告,冀东水泥以2.75元/股向中再生转让的1亿股*ST秦岭已完成过户,中再生成为了*ST秦岭第一大股东,加上此次的转让价格2.75亿元,冀东水泥的成本已经差不多收回。
  截至4月30日,冀东水泥仍还持有*ST秦岭8500万股,按4月30日收盘价13.41元/股计算,市值近11.4亿元。
  中信建投的一位分析师向新京报记者解释,通过一系列变更以后,冀东水泥向中再生出让资不抵债的壳资源,也通过股权转让及所持剩余股权增值赚取了溢价。
  上述分析师称,股权转让完成后,对于*ST秦岭来讲实现了发行股份购买新资产注入公司,进而将避免其退市风险;对于冀东水泥来讲,避免了因*ST秦岭可能退市而导致的投资损失的风险;对于中再生来讲,借此次重组成为*ST秦岭的控股股东后,实现了借壳上市的目的。
  中再生在完成入主后,迅速启动了重组的步伐。但重组如今失败了,这是否会影响*ST秦岭未来的业绩?
  目前,*ST秦岭的主营业务已经变更为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与拆解,公司已从大股东中再生等处收购洛阳、四川、唐山、江西、黑龙江、蕲春、广东等7家公司100%股权,以及山东公司56%股权。财报显示,8家标的公司2013年度营业收入合计约为10.9亿元,扣非后净利润约为1亿元。
  但这并非说,公司业绩定会“逆袭”。据报道,目前规划建设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的总量为121家,其中,中再生的有力竞争对手或是拥有销售网络布局的长虹、格力等品牌企业。中再生在管理、营销等方面恐遭遇劲敌。
  □新京报记者 郭永芳 北京报道
(责编:田原、李海霞)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资本市场的十大高手!以及基金王亚伟、私募徐翔!
徐翔"一字断魂刀"出货,&"一字出货法&"
( 18:30:22)
转载▼
徐翔"一字断魂刀"出货&,
&"一字出货法 "
东方证券上海肇嘉浜路不喜割肉为市场所熟知,同样著名的是其凶狠的“一”字形出货法。
这种出货方式在于短期快速拉高后,以低于现价约3%的价格卖出,价格瞬间掉下三个点很容易吸引来众多买盘,但抛压似绵绵不绝,每当卖一快被消耗完毕,就会有新的卖单压上,直到空头手中再无筹码。
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几分钟,从而在分时图上留下一个“一”字。&&&&&&
事实上,这一出货手法肇嘉浜可以说是熟稔于心,
即前一个交易日尾盘快速拉高至接近涨停,并于次日早盘再次“秒升”,以拉出出货空间。
“一”字出货法可以在短期内出掉大量的筹码,这通常发生在跟风盘不足的熊市,而在牛市,由于跟风充足,主力可以通过拉高轻松出货而不用担心熊市拉高的“曲高和寡”。
肇嘉浜作为游资大佬,急于出货或许说明其对后市的谨慎
中国第一批操盘手的真实下场(绝对真实档案)!
==========================================================================
 姓 名  属性  下场   经典  案例
  文凭  风格  爱好 最高财富
  01 马 晓  私募   赔光  有 界龙实业   高中  激进  赌博  1000万 
  02 唐万新  私募   赔光  有 湘火炬     大专  重组  旅游  30亿
  03 康晓阳  券商   入狱  有 申华股份   本科  差价  围 棋  6000万
  04 庄晓雁  券商   逃亡  有 苏常柴     本科  双轨  钓鱼  100万
  05 张少鸿  期货   入狱  有 深发 展    中专   策动   历史  1亿
  06 吕新建  私 募  逃 亡  有 中科创业   本 科  重 组  诗 歌  2000万
  07 夏晓雪  券 商  禁 入  有 新亚快餐   本 科  重 组  洗 澡  500万
  08 王寒冰  券 商  逃 亡  有 琼 民 源    本 科  差 价  围 棋  200万
  09 蔡 明  券 商  窘 况  有 海虹控股   研究生  双 轨  **  1000万
  10 华 实  私 募  窘 况  无        本 科  顺 势  旅 游  2000万
  11 苏 华  私 募  赔 光  无        本 科  顺 势  赌 博  1000万
  12 陈 荣  私 募  转 行  有 本地板块   大 专  重 组  宝 龄  27亿
  13 赵笑云  私 募  胜 利  有 青山纸业   本 科  差 价  音 乐  1亿
  14 高 岭  券 商  逃 亡  有 辽源得亨   大 专  差 价  足 球  100万
  15 常晓建  企 业  窘 况  有 漳泽电力   本 科  闪 电  读 书  1亿
  16 花 荣  私 募  窘 况  有 西藏明珠   本 科  盲 点  足 球  2000万
  17 肖建华  私 募  窘 况  有 明天科技   本 科  重 组  旅 游  1亿
  18 张 海  港 资  转 行  有 方正科技   本 科  收 购  足 球  8亿
  20 孙田志  券 商  入 狱  有 虹桥机场   大 专  策 动  * *  2000万
  21 刘志远  私 募  逃 亡  有 世纪中天   研究生  收 购  历 史  1亿
  22 黄 镇  期 货  窘 况  有 绍兴百大   中 专  差 价  赌 博  1亿
  23 张雁翎  券 商  窘 况  有 郑州煤电   大 学  差 价  历 史  200万
  24 洪 猛  券 商  窘 况  有 太极集团   大 学  顺 势  旅 游  6000万
  25 苗少锋  券 商  失 踪  有 浙江中汇   大 专  差 价  赌 博  100万
  26 罗 成  企 业  逃 亡  有 亿安科技   大 学  重 组  读 书  2亿
  27 雷立军  私 募  转 行  有 深天地    高 中  闪 电   **  5000万
  28 李宏卫  企 业  逃 亡  有 兴业房产   高 中  收 购  哲 学  100万
  29 魏建军  券 商  入 狱  有 外高桥    研究生 策 动  诗 歌  100万
  30 石 军  券 商  入 狱  有 华银电力   本科  顺 势  骑 马  2000万
  大家看出来了吗?你有信心比他们强吗?
千点诱发操盘手复出雄心,感悟个人战胜不了市场
  一个好的操盘手必备三个特质:一是良好的基本功;二是绝佳的意志品质;三是能把握大势。对于他们而言,即便离开股市多年,一旦涌现投资机会,“操盘”之心便难释怀
  白净的面孔,修长的身材,低沉的话音,一身名牌休闲装。
  如果不是隐藏在眼镜片后那机敏的眼神和爬满额头的“均线”,外人很难想像,40岁的王犀(化名),就是当年在上海滩呼风唤雨、纵横股海、江湖绰号“小刀”的知名操盘手。
  现任某书店法人代表的王犀,曾就职于多家投资公司,转战股市、期市十余年。2002年,由于操作失利退出股市的他,最近被热闹异常的股权分置改革吸引,凭他的经验判断,目前股指在千点上下反复跌宕,投资机会已然显露。
  王犀向《财经时报》透露,他正考虑是否要重出江湖。
  上世纪90年代初,新兴的中国证券市场被“大户们”所统治。当时的上海股票市场行情,被一群大户操纵长达两三年之久。由于这些大户经常联手行动,被人戏称“联合舰队”。
  1990年大学毕业的王犀,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加盟到这个神秘的组织中。由于聪明能干且勤奋好学,加之又是科班出身,王犀不久便得到“联合舰队”“司令”的赏识,从“马仔”晋升为操盘助手。
  在这期间,他跟几位前辈学会了教科书上从未见过的吸货、震仓、洗盘、打压、拉升、对敲、逼空、养套杀等一系列操盘、坐庄手法。即便现在,这些手法仍不太为人所知。
  王犀真正确立自己在操盘手业内地位是在1992年。
  1992年5月,上海股票交易所宣布全面放开股价限制。上海股市进入长达两个月的盘整,此时的爱使股份 (600652
行情,资料,咨询,更多)在25元左右震荡整理。
  王犀在“联合舰队”的授意下,入庄炒作爱使股份等几只小盘股。此役,使得爱使股份股价狂飚至57元,“联合舰队”从中功成身退,散户全线被套。
  1992年11月底,上海股市开始复苏,王犀再次操盘爱使股份。
  短短3个月内,股价竟涨到91元。同期,上证指数也达到历史最高峰1558点。随后爱使股份实施股本扩张计划,王犀顺利撤出。
  两个回合下来,“联合舰队”净赚800万元。
  黄金时代
  爱使股份一战,让王犀在上海滩闯出了万儿,正式踏进操盘手行列。
  尽管年的熊市,结束了大户们的统治而迎来了机构时代,王犀凭着一身真功夫和圈内良好的声誉,依然成为各路机构竞相争购的抢手货。
  此时,王犀的出场费已过百万,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黄金时代。
  1994年的三大托市政策;1995年的“5·18”井喷;1996年的大牛市;1997年的回归概念;1998年重组热潮;1999年到2000年的痴迷网络股……王犀每次出手,必有斩获。
  10年下来,王犀身价达到几千万,且有了“小刀”的雅号。
  但这时王犀的内心比较复杂。
  “操盘手是把自己的成功完全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职业”。
  1998年,为了抢夺一家上市公司的坐庄权,王犀把他昔日的老师——“联合舰队”的“司令”逼入绝境,“司令”从此退出股市。
  静极思动
  就在王犀处于事业顶峰,身价达到几千万时,形势急转直下。
  2001年6月,受国有股将减持的消息影响,股市风云突变,王犀被套其中。
  2002年,王犀利用国有股减持方案叫停的时机,完成其收官之作。
  但这时的他,已丢掉一半家产。
  对这次失利,王犀至今不能释怀。
  他现在对失败的解释是,“最终还是输在对大势的判断上,个人是战胜不了市场的。”
  据圈内人讲,2002年后,王犀一直潜心读书,研究经济学,再未进过股市。
  但他的一位友人透露,自从股市破千点后,王犀恢复了“看盘做功课”的习惯,开始密切关注股市走势。
  很多和王犀一起退出股市的操盘手们,正在考虑“杀回”股市的可能。
“炒手”今日安在
  在操盘手自己的眼中,他们的职业仅仅是个极富挑战性、需要经过无数次摸爬滚打以及对成功、失败有超人感悟的职业罢了
  操盘手们手握重兵,呼风唤雨,风光无限。在广大中小投资者眼中,操盘手似乎永远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股市里操盘手的故事大多越传越神。
  但2001年国有股减持消息引发的4年熊市,改变了这些操盘手的生活轨迹,这些“操盘英雄”们为了生存,选择了不同的生活道路。
  A君曾任职于某券商资产管理公司主任操盘手,是从基层凭业绩一步一步干起来的。
  2001年以前,他所在的部门是公司中最令人羡慕的地方,“光奖金就二三十万”,加上自己所开的“老鼠仓”,A君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他家中有车、有房,早已实现小康。
  但当熊市来临以后,这一切随之改变。
  首先公司的自营业务暂停,委托理财资格被取消;然后降薪、裁员;紧接着公司爆出巨大财务黑洞,停业整顿,面临破产。
  每月1000元的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车贷、房贷账单成堆;A君压力陡增,苦不堪言。
  为了生活,A君应聘到一家咨询公司做客户经理,过起了月薪几千块,“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
  如果说A君还“活着”的话,B君就只能用生死不明来形容。
  B君此前为某小型私募基金操盘手,曾经身价几百万。
  2001年以后,他重仓操盘的股票暴跌。他四处拆借资金托市,无奈股指连连下挫,最终资金链断裂,他只能任由股价滑落,结果损失惨重。
  此时新老债主、股东一齐找上门来要钱。协商无果后甚至拳脚相见,B君家中几乎被洗劫一空。B君情急之下不辞而别,外出避债。
  这一去就是3年,至今杳无音信。
  妻子苦等无望,无奈只得携幼子远嫁他乡。
  但也有一部分操盘手脱胎换骨,成功实施了转型。基金公司成为这些人士最好的落脚点。
  操盘手中一批年轻、高学历者看准了基金业大发展的机会,纷纷挤入各基金公司任职。一方面使自己的身份合法化,此外也可使自己在业务上得到提升。
  有人戏称他们从“民团”晋升为“国军”。C君就是其中的一位。
  C君现在是某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助理。他告诉记者,这一天他盼了很久,“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或许还有其他出路可供操盘手们选择。但操盘手是一个容易让人上瘾的职业,这些由于行情不佳所迫而离开股市的操盘手们,都在等着股市开始向好的时候,回到股市,再起风云。
  【小贴士】操盘手
  证券市场的职业操盘手,俗称“炒手”。他们的职业特点是操作巨额资金在证券市场出入,为出资者牟取利润。他们的服务对象既有各种企业,也有民间资金。但他们主要角色还是券商自营业务的具体执行者。
  守口如瓶,被许多职业操盘手当作行规中的第一信条。在股市长河中,许多跌宕起伏的行情大多被渐渐淡忘,唯有一些标志性的“大转折”能刻入股民心中。10年前的“5·19”行情即为一例,它发端于政策推动股市为经济服务,而后演绎出登峰造极的庄股行情,并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股市的大争论。它成就了许多股民的梦想,也将一些股民抛入深渊,对一代股民的投资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如今,十年之后,回忆“5·19”这部股市历史大片,世事变迁也许会让老股民百感交集,让新股民如听天方夜谭,但关于“5·19”的反思却不会停止。
昔日猛庄今安在
“那时候,谁要跟庄家的关系铁,就立马鸡犬升天。”多数市场人士回忆“5·19”行情时,都提到“庄家”这个让市场爱恨交织的名词。正是这样一群呼风唤雨者在1999年后的两年里,给许多投资者画了一个大大的饼,而后将贪心者深困五年,有些庄家亦作茧自缚。
在这些人中,第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吕梁,此人被一些媒体称为第一个预言到大行情的庄家。他与当年的亿万富翁朱焕良联手坐庄中科创业。为了操纵股价,吕梁先后与国内20多个省市的120家证券营业部达成融资关系,先后融资近54亿。后有业内人士称,这在当时是中国第一个真正运用循环融资链条圈来打造的庄股事例。
而吕梁们玩弄股价也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有传言称,2000年2月,吕梁新婚大喜之前,对操盘手说:“你能送我一份特别的礼物吗?”第二天,中科创业的收盘价恰好停在72.88元(谐音为“妻儿发发”)。事发之后,吕梁失踪。一本叫《操盘手》的书中隐约透露,吕梁可能逃往越南。有市场老手评价吕梁时说:“我与原中科创业总经理欧锡钊深谈中国证券市场风云,平心而论,我们认为吕梁确实是一位有才华的人,不知是他害了中国股市,还是中国股市把他给害了。”
其实,吕梁的亡命天涯只是庄家命运的一个缩影,操盘琼民源的王寒冰、坐庄亿安科技的罗成,据说都遁形海外。而据报道,留在国内的则多数难逃牢狱之灾,如做局外高桥的魏建军、操盘华银电力的石军等,德隆的崩盘则更是将这个缩影无限放大。
当年唐家老四唐万新为德隆集团的灵魂人物,号称“中国第一投行家”,其“资产重组专题演讲会”门票曾被炒到3000元一张。有一位私募告诉记者,2001年德隆在杭州召开重要股东会议研究老三股(湘火炬A、合金投资、新疆屯河)的问题,本来唐万新要求大规模减仓,但其他股东并不认同,因此错过了减仓的时机,为崩溃埋下了伏笔。坊间传言,德隆可能还有一次机会可以避免灭顶之灾,一个叫“邓菲特”的人曾被邀请到德隆总部演讲,他建议唐买进中石化,结果颇有斩获,缓解了资金链压力。有人说,若德隆更大胆地押宝中石化可能会免于覆灭,但这一点如今来看只会是笑谈了。最近有媒体报道称,唐万新保外就医欲重操旧业,但后来又陷入窘境中。
当然,也有一些风云人物经过磨难洗礼后,依然与市场不离不弃。当年海虹控股和风华高科的操刀者,在被证监会宣布市场禁入期限过后,仍主管某投资机构的投资业务,而他在涨停板大举出货的手法至今仍被业内人士津津乐道。操作过秦岭水泥的陈某和运作过长安汽车的唐某,生活也相当滋润。不过,比之当初,如今他们非常低调。
股市如棋局局新
也许正因为当年市场上操纵现象的广泛存在,才有了后来的“赌场论”。在《基金黑幕》面世后,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挺身而出将股市比为“赌场”。他说:“在我们的股市里,有些人可以看别人的牌,可以作弊,可以搞诈骗。坐庄炒作、操纵股价可以说是登峰造极。”
吴敬琏所说的正是“5·19”行情后衍生出来的股市不规范状况。以综艺科技、上海梅林、海虹控股和亿安科技等为代表的网络股背后,几乎都可以看到庄家大举操纵的魅影,如上海梅林背后的洪猛、亿安科技背后的罗成等当年都名噪一时。不必讳言,众多基金亦在背后推波助澜,上市公司则借着股价上涨大肆圈钱。
大暑之后必有大寒,狂飙后的股市陷入漫漫熊途。令人记忆犹新的是,在“5·19”后的熊市中流传着一份职业调查,证券行业被滑稽地排在最不愿意从事的行业第二位,股评家则被人讥笑为最容易成的“家”。资本大鳄表演之后股市如同一潭死水,静得几乎没人敢涉身其中。
当然,中国股市绝非是简单地重复,十年之后市场肌体已经更健康,博弈的格局也发生了本质变化。截至去年末,由于大小非解禁,各类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已上市A股流通市值占比为54.62%,自有统计以来机构投资者持有量首次超过五成。与此同时,完全靠资金优势操纵市场的模式也终于淡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博弈、合作的新模式开始流行。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股市进入全流通时代的过程中,传统“坐庄”之路乏人问津,其变化的方向可能就是产业资本的金融化。
  中国的企业家中,很多人都有李嘉诚情结。他们崇拜李嘉诚,不是因为李嘉诚钱多,而是因为李嘉诚高明
的投资眼光和高超的资本运作技巧。对李嘉诚来说,钱多只是果,高明的投资眼光和高超的资本运作技巧才是
  中国企业家热衷资本运作的不少。东方集团的张宏伟是其中的一个。张有一句话:“资产经营等于是在做
加法,资本经营却在做乘法。如果加法和乘法一同做,企业自然会像滚雪球般做大做强。”此言可为中国企业
家的这股资本运作的热潮做一个注脚。关于资本运作,另一位同样可算是中国企业家中顶级人物、位列《福布
斯》2001年中国富豪榜第一的刘永好也有相差不多的一句话:“过去,经营产品,我是一分钱一分钱地挣,其
后,经营品牌是一毛钱一毛钱地挣,而资本运营呢,新希望要一块钱一块钱地挣。”刘永好与张宏伟可谓是异
曲同工,英雄所见略同。
  中国企业家现在有一种神化资本运作的倾向。资本运作这个词,现在在一些中国企业家眼里,就如同和尚
嘴里的金刚经,道士手里的鬼画符一样,随便在哪里拿出来念一念,随便往哪里贴一贴,都可以降妖伏魔似的
。而事实上,在中国企业家队伍里,不少人这些年做实业未见有什么成就,做资本运作却在短时间里飞黄腾达
、大红大紫。但就像硬币有两面,物极必反,一些中国企业家确实通过资本运作、空手套白狼发了大财,但也
有一些企业家却因此深陷泥潭,不能自拔。最早的例子是牟其中。作为中国企业家中资本运作的开路先锋和早
期实践者,牟曾感叹:“没有人理解我是在运作资本,不是在经营产品。”牟其中在资本运作中走过了头,在
中国资本市场上率先创造了诸如炸喜马拉雅山引印度洋暖湿气流、引雅鲁藏布江水周济黄河这样的“超级概念
”。牟的下场众所周知,以58岁的高龄锒铛入狱。最新一个例子则是宋朝弟,宋用一套初中教学软件折价1亿元
,外加3000多万的现金,就买下了中国A股上市公司阿城钢铁的壳,当初以为是拣了一个大便宜,现在才发现上
了一个大当。宋反思自己是买错了壳,而有股评人士却尖刻地指出,科利华不是买错了壳,而是根本没有资格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一些中国企业家对资本运作大声喊出“NO!”,对资本运作敬而远之也就不足为奇
了。远大的张跃、张剑两兄弟就明确表示对上市不“感冒”。张跃更指出,热衷于资本经营和多元化,是中国
民营企业发展的两大误区。与热衷资本运作的弟弟不同,刘氏四兄弟中的老二刘永行同样毫不掩饰对一些企业
家不创造财富只“运作”财富的蔑视与不屑。刘永行称这些人“离骗子只有一步之遥”。
  但不管如何,资本运作作为财富快速增值的一种手段,而且是极有效的一种手段,永远也不会被企业界所
抛弃,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刘永行虽然对一些不创造财富只运作财富类乎骗子的企业家公然表示出自己的蔑
视与不屑,但刘氏自己其实也在进行着多种形式多个方面的资本运作。东方希望旗下的饲料厂能够在短短数年
内,由十几家扩张到几十家,大多均出自资本运作之功。刘与肖建华、仰融等人不同的,只是坚决地与股票二
级市场保持距离。刘希望以此方式,捍卫自己资本运作的纯洁性。
  一些人为什么挣钱比别人多,比别人快,是因为他们深知资本运营的秘密——用少量的自有资产来撬动更
多的社会资产。资本运作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一种以小搏大、以无搏有的技巧和方法而已。
  资本运作概念引入国内企业界也就十来年。一些热衷于搞资本运作的企业家和热衷于鼓吹资本运作的学者
连到底什么叫资本运作都不甚了了。记者曾看过一本“专著”,上面列出资本运作方法共有100种,古怪玄奇,
无所不包,但其中究竟有多少可供实证,有多少经得起实践检验,令人生疑。中国企业界的资本运作水平就处
于如此境界,资本运作“高手”却层出不穷。有时候你很难搞清“高手”和“骗子”之间的区别,要从中甄选
出10大高手,还要名符其实就更是难上加难。《科学投资》的标准,一是其人的知名度,至少应该是众所周知
;第二是其人资本运作的技巧及方法上的创新,一定是洋洋大观;三是其博取财富的数量,令人叹为观止。除
此之外,《科学投资》十分注重案例的借鉴和参考意义,希望《科学投资》的读者能够有所收获。以此标准来
衡量,《科学投资》《中国10大资本运作高手》颇值一观。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科学投资》付出巨大努力,
但仍难免挂一漏万,如华润宁高宁、新希望刘永好、凯地张海、华立汪力成、中路陈荣等等,都是资本运作高
手中之高手,但在本文并无涉及;另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科学投资》《中国10大资本运作高手》,除海航陈
峰从一开始便系为股东和国家打工,仰融身份未定外,其余8大高手均是私营企业家,他们都是为个人打工,为
自己的企业打工,通过资本运作所带来的巨额财富增值当然也大多归属其个人所有。 <font COLOR="#大高手之唐氏兄弟
  人气指数:&#9733;&#9733;&#9733;&#9733;&#9733;
  创新指数:&#9733;&#9733;&#9733;&#9733;&#9733;
  观赏指数:&#9733;&#9733;&#9733;&#9733;&#9733;
  参考指数:&#9733;&#9733;&#9733;&#9733;&#9733;
  代表作品:整合新疆屯河
  什么赚钱做什么
  1986年,大学肄业的唐万新与另外6名大学生在时任新疆八一中学化学教师的兄长唐万里帮助下,用仅有的
400元钱在乌鲁木齐创办了一家名为“朋友”的公司,公司以彩色相片冲洗扩印为主业。因为穷,买不起冲印设
备,在当地接下来的活儿都要拿到广东去解决。唐万新因此有机会频繁往来于乌市与广州之间,开阔了眼界,
活络了心思。一段时间稍有积蓄之后,“朋友”买了台别人淘汰的旧机器,由于当时彩色相片冲扩业务在新疆
尚属空白,唐万新脑瓜子又灵活,“朋友”价钱比别人便宜一半还多,每天顾客盈门,“朋友”开张第一年就
赚了100万元。为赚更多钱,唐以此为本钱,带领“朋友”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服装批发、小挂面厂、小化肥厂
都曾是“朋友”的经营项目;1988年唐又承包新疆科委下属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部,从事电脑软件开发,这些项
目均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朋友”为此亏损严重。1991年,唐抓住机会攒电脑,不久又把赔的钱赚了回来。
做电脑的同时,唐积极投身于中国新生之证券市场,唐曾有一段话描述当时情景:“我记得1993年之前法人股
和流通股界限不清,只要是股票大家认为都可以上市,那时候特别傻,我把法人股全部卖了,几个月就赚了几
千万。两块钱、三块钱、五块钱,一上市全都变成十块、二十块了,看得我眼睛都花了。当时在二级市场,从
我们的投资规模看并没赚到钱,一级、一级半市场的认购我们赚到了钱。比赚钱更重要的是,我们对资本市场
有了切身的体验。”这段话可视为后来唐氏资本运作思想的萌芽。
  1992年,唐与几个朋友注册成立“乌鲁木齐德隆实业公司”,是为今日新疆德隆集团之前身。1995年唐涉
足房地产投资,德隆开始了真正的发达历程。后来唐的三个哥哥唐万里、唐万平、唐万川陆续加入弟弟的事业
,德隆逐渐从一个朋友公司演变成一个类家族企业。纵观唐氏兄弟发迹史,中国近十几年来所有赚钱机会几乎
都让他们赶上了,这大概不能单纯地归结于唐氏兄弟命好。
  单以资本运作水平和产业整合水平而论,在中国民营企业家中大概尚无出唐氏兄弟其右者。中国A股3家上
市公司:新疆屯河、合金投资、湘火炬,自唐氏接手之后,股价最高时分别上涨了1100%、1500%、1100%,这样
的涨幅只能用“惊人”来形容,而且无论市场怎样波动,股评人士怎样丑诋,“德隆系”3大上市公司迄今保持
红旗不倒,与银广厦、蓝田、中科创形成鲜明对比,足证唐氏资本运作功力不凡。
  三步走整合新疆屯河
  纵观唐氏资本运作,在对合金投资、湘火炬、新疆屯河三大上市公司整合上均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相比
之下,对新疆屯河的重组整合更能显示唐氏资本运作的功力。以上市顺序而论,新疆屯河(600737)应是德隆系
第3家上市公司,但从参股时间上来说,新疆屯河是德隆参股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新疆屯河前身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头屯河水泥厂,这是一家靠贷款起家的集体所有制小厂,成立于1983
年。1993年,经改制,该厂成为新疆首家生产型股份制企业;1996年6月,以“新疆屯河”名称在上交所挂牌上
市,是新疆地州级企业中第一家上市公司。
  新疆屯河上市当年10月,德隆集团所属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受让新疆屯河股份公司10.185%集体股股权
,以第四大股东身份进入该公司;1997年,德隆集团收购屯河工贸公司下属3家小型国有工厂;同年,屯河股份
、屯河工贸和屯河农牧业公司联合成立新疆屯河集团;1998年,德隆控股屯河集团。德隆目前是上市公司新疆
屯河第四大股东,同时又是屯河母公司屯河集团第一大股东。唐氏兄弟直接和间接持有新疆屯河40%股权。
  唐氏整合新疆屯河的背景是,1998年,新疆有100多家水泥生产企业,水泥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新疆屯河水
泥年生产能力约40万吨,在其周围方圆60公里区域内,有4、5家规模不等之水泥生产企业,其中,年产100多万
吨的新疆水泥业“老大”新疆水泥厂与新疆屯河相距不到50公里。由于水泥市场是一种相对封闭的、区域性的
市场,销售半径只有大约500公里,恶性竞争使每个企业都不得不拼命杀价,企业亏损累累,苦不堪言,地方政
府也为此头疼不已。
  对新疆屯河的整合,唐氏设计了一个三步走的方案:第一步,有实力才有发言权,大力提高新疆屯河竞争
实力,一方面,通过投资技改、扩大产量提高新疆屯河竞争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周围一些中小水泥厂的兼
并重组壮大新疆屯河生产规模,新疆屯河上市后两次配股所募资金基本投资于此。通过唐氏铁腕整合,一年后
,新疆屯河即发展为年生产能力超过百万吨的新疆第二大水泥企业。
  1999年,新疆屯河老对手新疆水泥厂改组为天山股份公司,同样在深市顺利实现上市。德隆为天山股份
(000877)发起人之一,通过旗下新疆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持有天山股份1.16%法人股,股份虽不大,发言权却不小
。上市后的天山股份急需一份好的业绩报告向投资者交待,面对新疆屯河水泥生产能力的急剧壮大和竞争能力
的不断提升,天山股份如芒刺在背。在此情形下,唐氏利用天山股份发起人的身份,顺理成章地走出了第二步
  2000年3月,在唐氏撮合下,天山股份和新疆屯河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合资注册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新公司
“新疆屯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3.5亿元,其中天山股份用2000年募集资金购买51%股权,新疆屯河以
年产100万吨水泥之生产设备,以实物资产出资占新公司49%股权。随着合资公司的成立,原来的两个冤家对头
化干戈为玉帛,握有新公司绝对控股权的天山股份,一跃成为新疆水泥业无可争议之老大,新疆屯河则逐渐从
水泥行业淡出。
  1994年,唐氏兄弟成立新疆德隆农业开发公司,开始关注农业。1995年德隆农业开发公司更名为德隆农牧
业发展有限公司。随着新疆屯河从水泥业的淡出,唐开始谋划对新疆屯河进行资产置换,将红色农业概念注入
新疆屯河。唐氏将德隆已开发多年、市场基本培育成熟的番茄等新疆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业务注入新疆屯河,
新疆屯河的主营业务由水泥转为农业,唐氏称之为由“灰色产业”转为“红色产业”(所谓“红色产业”,是指
以番茄、红花、胡萝卜、枸杞、石榴、红葡萄、大枣等新疆特色果蔬为原料的深加工产业。新疆日照长、气候
干燥。昼夜温差大,并且没有污染,这里出产的红色果蔬红色素含量高,富含维生素及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健
康食品的概念。特别是番茄,新疆是世界上少有的、最适于种植番茄的地区,番茄产量高、质量好。正因为如
此,番茄酱及其他番茄制品成了新疆屯河运作得最早、最大、最成熟的“红色产业”项目)。随着新疆屯河主营
业务顺利转型,唐氏实现了其整合战略的第三步。
  目前,新疆屯河番茄酱年生产能力已达24万吨,仅比世界上产能最大的美国亨氏(Heinz)集团少2万吨;其
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出口额居全国之首,每年创汇4000多万美元。新疆屯河同时正在精耕细作另一个产业—胡
萝卜制品。这一项目可以错开番茄酱的加工季节,利用其80%的生产设备,将生产期延长5个月。目前他们正与
中科院合作,新建一条年产5000吨胡萝卜功能保健饮料的生产线。红花、枸杞、葡萄等的产业化进程也正在运
行当中。2000年底,新疆屯河净资产已达8.36亿元,是1996年的4.3倍;实现净利润9185.8万元,是1996年的
3.4倍。与此同时,其股票市值达到78.3亿元,比上市之初增加9倍。
  唐氏对新疆屯河的重组可谓一石多鸟,充分显示了其高超的资本运作技巧:天山股份和新疆屯河不再是你
死我活的竞争对手,而成为共同开拓市场的合作伙伴;通过合资成立新公司,天山股份得到的是现成产能、现
成市场,股东利益得到了保证;新疆屯河则顺利实现资产变现,为主营业务转型打下了基础;通过将“红色农
业”概念注入新疆屯河,德隆早期在农业上的投入得以退出;利用“红色农业”概念,新疆屯河股价大幅飙升
,同时有利于实现新疆屯河在股市上的再融资。
在新疆屯河实现转型后,唐氏在新疆屯河内部进行了进一步整合。整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销售渠道的
整合。1999年,新疆屯河通过对具有20多年经营历史的美国番茄酱销售商新瑞公司的收购,顺利打开了国际市
场的销售通道;2001年初,新疆屯河又出资5.l亿现金同著名饮料企业汇源果汁合资组建汇源集团,新疆屯河持
有该集团51%的股权,利用汇源已在国内建立的强大销售网络和销售终端,新疆屯河又顺利地打开了国内市场的
销售通道。另一方面是对加工环节的整合。新疆屯河番茄酱生产能力在短短数年内由不足10万吨提高到20多万
吨,大都是通过对其他同类企业的兼并、收购,控股、参股并辅之新建企业、改扩建旧有企业得来的。利用配
股募集资金,新疆屯河增资控股了“昌通蕃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7800万元),对公司下属“科林蕃茄制品分
公司”(7183万元)进行了技术改造,同时投资新建了“新疆乌苏蕃茄制品厂”(3398万元)。
  唐氏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有其特点
  唐氏兄弟在进行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时有两个很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善于利用ZF资源,获得当地ZF的
支持,这一点有心人在德隆对合金投资、湘火炬和新疆屯河的整合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在中国现实的情况下,
一般而言能够获得ZF的支持和ZF资源,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第二个特点,是善于利用所在行业的
龙头企业,比如,在对新疆屯河的整合过程中,先后被德隆利用过的国内和国外的行业龙头企业有新疆水泥厂(
天山股份,新疆水泥业老大)、汇源公司(国内果汁业老大)、美国新瑞公司(美国蕃茄酱销售商前几名);在对合
金投资的整合过程中,先后被德隆利用过的国内和国外的龙头企业有上海星特浩(国内直流电动工具老大)、苏
州太湖电动工具集团公司(国内交流电动工具老大)、美国毛瑞公司(全球最大电动工具商);在对湘火炬的整合
过程,被德隆利用的则是美藉华人企业家王伟创立的MAT公司(MAT是中国向美国出口刹车系统的最大出口商,也
是美国从中国进口刹车系统的最大进口商)。这个特点,用唐万新的话说就是:“要想实现整合的伟大梦想,你
必须得具备一些东西,这当中最重要的是模式——管理模式。我们的办法是选择最好的企业和企业家,用他的
模式实施管理。比如经营酱油醋,就找全球做得最成功、最大的酱油醋厂,他肯定有他成功的原因。你要投资
某个行业,必须收购这个行业最优秀的企业,有这个模式就够了。如果你整合的是第三流的企业,整合起来肯
定费劲,几乎等于找死。要经营酱油醋,一定要对比100个酱油醋厂,看看到底谁最好,谁的毛利率最高。”从
唐氏的资本运作和企业整合中,有心人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font COLOR="#大高手之仰融
  人气指数:&#9733;&#9733;&#9733;&#9733;&#9733;
  创新指数:&#9733;&#9733;&#9733;&#9733;&#9733;
  观赏指数:&#9733;&#9733;&#9733;&#9733;&#9733;
  参考指数:&#9733;&#9733;&#9733;&#9734;
  代表作品:运作CBA美国上市
  一生迭遭大难
  资本运作单纯以水平而论,仰融绝不逊色于唐氏兄弟。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仰氏有众多开创之功,唐氏
却未见有如此建树。但唐家兄弟现在还稳稳地坐在台上,把握着自己的江山,仰却不得不在外力的压迫下,黯
然离开其一手创立的华晨。若以成败论英雄,仰氏不得不暂时屈居于唐氏之后。
  如今关于仰融的消息是满天飞,谁也辨不清真假。仰融向来就是这样,无论在台上,不在台上,都是舆论
的中心,大众关注的焦点。仰融给人的印象向来很模糊,很神秘。我们能确切知道的只是,仰融,现年47岁,
籍贯安徽徽州,曾在越南打过仗,负过重伤侥幸未死,西南财经大学博士,曾在中国金融学院短暂工作,后南
下香港。仰是中国企业家中最早开展大规模资本运作并以资本运作为公司主业的人物之一,是中国企业家中资
本运作的先驱。仰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资本运作,赤手空拳打下了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华晨控股(现申华控股)为首
的庞大江山,创造了一连串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1988年,仰在一次事故中遭致重创,胳膊、腿全断,脑袋打
开,三进手术室,却奇迹般地没有落下残疾。仰一生迭遭大难,却总能化险为夷,于此可以看出幸运之神对仰
氏的眷顾。仰的妻女据悉现在均在美国,仰独自一人踯躅国内,几乎没有休息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仅睡
三四个小时。仰的聪慧勤谨、坚毅果决,为人称道。仰名下最多时曾拥有美国纽约、香港、中国内地共5家上市
  运作CBA美国上市实现创举仰曾在香港做过短暂投行业务,对海外资本市场和海外一些流行的资本运作手法
非常熟稔。1990年,仰在百慕大注册成立“华晨控股有限公司”,1991年2月,与香港居民郑金海以个人名义在
香港注册“华博财务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港元,仰占其中70%股权。以百慕大华晨和香港华博为基点,
仰在国内展开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仰先在百慕大及香港注册公司,然后再回国运作,其用意,
一是可充分利用百慕大等地的特殊性进行避税;二是根据中国ZF的有关规定,以外资公司身份在中国国内投
资,可以根据中外合资企业的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付款等诸多方面的优惠;三是在境外注册公司,在解决收购
资金方面,可以有着非常灵活的处理方式。先在百慕大及香港注册公司,然后再回国运作,正表现了仰的精明
  仰看中的第一个猎物是沈阳金杯汽车公司。1991年7月,仰通过香港华博财务公司、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
公司与金杯汽车公司合资成立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注册资金约3000万美元,香港华博与海南华银以现
金投入,沈阳金杯汽车公司则以资产折合大约1800万美元,三家公司分别持有金杯客车25%、60%、15%的股份。
“金杯客车”后来成为了仰不断进行资本运作的主要资产和主要工具。
  1992年初,仰向中央高层提出利用海外股权融资,将香港华博与海南华银在金杯客车持有的40%的股权在美
国上市的设想,得到中央高层的支持。同年3月,仰与其先行在百慕大注册之华晨控股有限公司各出资1万港元
和4999万港元收购香港裕港国际有限公司。仰与百慕大华晨分别持有香港裕港公司0.02%和99.98%股权,香港裕
港国际有限公司随即更名为香港华晨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为规避上市障碍(仰开始准备以私人控股公司的名义到美国上市,因仰无法按照美方要求向美方提供个人税
单,美方不承认其公司是私人控股公司,同时,私人控股公司到美国上市当时在国内也不可能得到审批),1992
年5月,仰通过香港华晨与中国人民银行教育司、中国金融学院、华银信托共同发起成立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
该基金会受华晨控制,定位为非ZF、非营利性组织。该基金会的成立,为未来预备到美国上市而当时尚未成
立的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CBA)准备了一个非ZF性质的“社团法人”,据悉此举同样得到有关高层的支
  1992年6月,仰以在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持有之股权在百慕大群岛注册成立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
(Brilliance China Automotive Holdings
Limited,简称CBA)。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随即受让香港华博
财务公司、海南华银信托持有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共40%股权。两个月后,在仰安排下,通过由华晨控制
的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与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相互换股,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再行受让沈阳金杯
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之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11%股权,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至此共持有沈阳金杯
客车公司约51%股权,掌握了金杯客车的控股权。作为交换条件,沈阳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获得华晨中国
汽车控股有限公司21.57%的股权。
  CBA美国上市之前2个月,即1992年7月,在华晨的帮助下,沈阳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实现了在上海证
券交易所的上市,金杯汽车(600609)成为当时沪市上市企业最大之异地股。随着沈阳金杯上市,华晨在此之前
借沈阳金杯改制,以1元1股买入的沈阳金杯4600万股也随之套现。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运作,日,CBA的一切文件材料经美国ACC审查完毕,获得上市批准。上市之
前,华晨按预先设计,以“捐赠”方式将CBA控股权转给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捐赠”为CBA在美国上市规避
了国内和美国两方面的障碍,显示了仰融的深谋远虑。
  日,以华晨在金客拥有51%股权为核心业务的百慕大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代码CBA)在纽
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在海外成功上市的中国企业。CBA也是当时社会主义国家在纽约上市的
第一只股票。CBA的名义控股股东为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持股55.7%。CBA发行500万股普通股,每股招股
价16美元,首日上市劲升二成半,成为当时纽约交易所最活跃的股票。CBA纽约上市3天后,**十四大召开。
CBA成为**领导人权力交替后,继续执行改革开放象征的“中国国有企业概念股”,20天后升值1倍。此次上
市,共募得资金8000万美元,扣掉成交费、律师费,净得7200万美元。通过仰高明的运作,沈阳金杯客车制造
有限公司顺利完成了资产和利润向百慕大华晨中华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的转移,百慕大华晨中华汽车控股有限公
司由此从一个“空壳”公司转型为可合并“金杯客车”资产和利润的实体公司,不但成功实现在纽约主板的上
市,而且顺势完成了上市前的股东结构调整,引进了中国A股上市公司,同时也是中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商的沈阳
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战略股东。百慕大华晨中华汽车和沈阳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同步增值。
  同年底,仰将CBA在美上市所募集的7200万美元全部投入金客进行增资,用于技术改造。沈阳金杯也相应增
资,企业注册资本增到17116万美元。仰通过资本运作,为金杯客车同时打通了两条资金渠道,一条是CBA在美
上市募集的美元,一条是金杯汽车在沪上市募集的人民币。仰后来还成功运作CBA回香港上市(代码1114),使
CBA成为一家同时在美国纽约、中国香港两地上市的公司。
  产权不清留下无穷后患
  类似的高明运作,10余年来仰融导演了多起。最多时,仰名下共拥有包括香港、美国纽约、中国A股5家上
市公司。仰通过资本运作,构建起一个庞大的财富王国,仰由此也奠定了自己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大师级的声誉
和地位。仰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仰资本运作的华丽手法令人叹为观止。但仰过于复杂的操作安排,也为其今日
之尴尬处境埋下了祸根。其最大祸根就是产权不清。尽管仰后来一再声称在自己资本运作的过程中,从未动用
过国家一分一厘,但仰不能(或许不肯)解释自己最初的资金来源,同时仰在其资本运作的过程中屡“假国家之
名”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仰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宣称华晨资产均属国家所有,自己只是“代客理财”,代国
家掌控而已。言犹在耳,再说什么也是白搭。在胳膊与大腿的战斗中,仰融这条胳膊最终折了。仰的结局,很
可能会应了那句话:领先10步的是先烈,领先半步的才是先驱。就中国具体现实而言,仰的脚步可能有些走得
太快了一些。仰很有可能已无机会讲出他的那些秘密了。10大高手之张宏伟
  人气指数:&#9733;&#9733;&#9733;&#9733;
  创新指数:&#9733;&#9733;&#9733;&#9733;&#9733;
  观赏指数:&#9733;&#9733;&#9733;&#9733;
  参考指数:&#9733;&#9733;&#9733;&#9733;&#9734;
  代表作品:收购锦州港
  中国民营投资业老大
  美国《华尔街日报》在头版介绍张宏伟时曾用过这样的话:“中国民营经济20年发展中的代表人物、中国
民营投资业的老大。”作为东方集团的创始人,张宏伟在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创造过太多的第一:中国
最早的四家股份制试点企业之一;中国第一家民营上市企业;第一家拥有非金融机构的上市公司;中国惟一拥
有外汇经营权和进出口权的民营企业。
  张神奇的创富故事,已尽人皆知,在此不必赘述。张对资本运作的青眼有加,据说是缘于一次到美国考察
的经历。那一次,张在华尔街亲眼目睹一家上市公司用9天时间将8000万变成了10个亿。张和身边的美国分公司
老总蹲在地上默默地抽了个半个小时的香烟,谁也没有吭声。张后来表示,当时“我惊呆了。”这次经历,使
张开始修正自己做企业的价值观。
  日,作为国内最早进行股份制试点的四家企业之一,国家证券委正式批准东方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股票上市发行,成为黑龙江省首家发行股票的企业。日,东方集团(600811)股票在上海证交所
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私营企业。东方集团股票上市后,张算过一笔账:东方集团1990年以13
家下属企业的3000万资产,第一次发行内部股时融资3800万,上市时新发4000万股票又融资2.6亿元,3年两大
步,3000万净资产变成了2亿多,什么产业能如此快速地增值?这就是张“资产经营等于是在做加法,资本经营
却在做乘法。如果加法和乘法一同做,企业自然会像滚雪球般做大做强”最初的思想源泉。在此思想指导下,
张逐渐将更多精力由实业经营转移到“用少量的自有资源通过资本经营去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
  尝到了资本运作甜头的张于1994年下半年开始其更大规模的资本运作。先是通过系列重组和收购,东方集
团成为锦州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权重组后的控股单位,拥有港务经营管理权和开发建设权。通过对锦州
港的重组、收购,张同时拥有了两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同时,锦州港还发行了B股。2000年,张通过锦州港投
资吉通,占有吉通通信14.72%股权,又开始进入电信投资领域。张的两家上市公司及东方财务公司为张的资本
运作同时提供融资通道。
  得意之作收购锦州港
  对锦州港的收购是张最得意的一项作品。有评论家认为,正是对锦州港(600190,锦港B股900952)的收购,
使张由一个传统类型的企业家进入到现代企业家的行列。张在实施对国有企业收购和改造时,其操作经营和资
金的运作进展一般都会异常地顺遂,张的典型的做法是,先购买目标企业51%的股权,控股后,再决定其改组的
方案,从1993年开始,张用这种办法对8家国有企业进行了兼并重组,锦州港就是其中一例。张认为东方集团产
权重组范例,首推锦州港项目。锦州港于1986年开始破土动工到1996年最终完成,前后花了10年时间建设。过
长的建设周期,使锦州港还没开业便已负债累累,这使张有了伸手锦州港的机会,而张同时亦看好锦州这个北
方良港的前景。张认为在中国环渤海经济圈中,锦州港最具优势。张看好锦州港的第二点是锦州港是全国第一
个实行股份制的港口,机制与体制上的优势使其可以较容易地从竞争中胜出。张看好锦州港还有一点,就是锦
州港已是中国A股、B股上市公司,具备了很好的资金出口和融资通道。1995年10月,张出资1.4亿元,占锦州港
30.4%股份,成为锦州港第一大股东,张同时兼任锦州港董事长。张在接手锦州港后,首先将锦州港11亿元资产
剥离,凡属服务性设施全部划归港务局,只把住生产一块,严格实行政企分开。继而,将1700名生产人员裁减
至400多人,下岗人员一律发放生活补贴,在岗人员则完全实行按劳分配。经张大刀阔斧整改,资产置换,人员
剥离,锦州港面貌焕然一新,目前锦州港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效益均已跃居全国港口之首。张收购锦州港当年即
实现利润2700万元,1996年实现利润6300万元,万元,张获得丰厚回报。
  同时,张以锦州港为平台,进行资本运作。2001年4月,张通过锦州港出资58880万元,以每股2元价格受让
彩虹集团持有吉通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法人股29440万股,占吉通通信总股本的14.72%,张以此进入电信投资。张
同时计划将锦州港拿到海外二次上市。张的锦州港海外上市计划已获辽宁省ZF批准。据悉,锦州港海外上市
计划已引起国际金融公司(IFC)的注意,IFC下属之证券投资局提出,如果锦州港拿到国外上市,愿做主承销商
全部包销。锦州港同时还引起了美国铁路和水路系统的最大拥有者CSX以及拥有10亿美元资金实力的亚洲建设基
金的注意,这两家均看好锦州港的港口设施。国际金融公司已做出一项10年期对锦州港3000万美元的贷款计划
,并表示未来可能购买东方集团股票。在张的计划中,锦州港将成为其吸收国际资本的又一条重要通道。
  四面出击打造金融帝国
  除了锦州港,张目前正在全力打造其金融帝国。张希望将金融业打造成东方集团的另一个业务和利润核心
。张旗下的东方集团财务公司于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成立,属非银行金融机构,是黑龙江
省惟一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其业务范围:办理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的存款及投资业务;接受有关部门委托的
信托贷款业务;向社会发行金融债券及经营外汇存贷款业务。该公司是国内惟一具有外汇经营权的民营企业。
为了拿下全国首家企业金融公司的执照,张曾在连续三年时间内,不断地“跑部进京”。张目前已参股新华人
寿、民生银行、民族证券,是新华人寿第一大股东,民生银行的第二大股东。起先张并没有在意民生银行,当
其发现民生银行投资价值时,时机已失。张很快转变思路,利用民生银行上市前对原有股东的清理,通过拍卖
市场收购民生银行的股权,同时,通过协议转让增加其在民生银行中持有的股份。民生银行于2000年11月上市
,张持有民生银行总股本的9.42%,为民生银行上市时第二大股东。张通过拍卖市场收购的民生银行8000万股权
和通过协议转让收购的5000万股权,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获得超过10倍的收益。张对新华人寿的投资,在不到
4年的时间内,亦有超过5倍的回报。在张的筹划下,一个囊括保险业、银行业、证券业在内的金融王国已初具
  张在总结经验时曾表示,现在有太多的企业家仍旧抱着通过经营资产获取利润的传统经营方式不改,而他
在选择产业时,不是抱着把某个产业做深做透的目的,而是看这个产业的未来升值潜力和变现能力、有无国际
合作可能性,这些决定了东方集团决策的层次、决策的目的、决策的胆识和决策的速度。张认为作为一个企业
经营者,既要看产品创造价值的利润,同时要看到资本价值,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一个企业的最终价值。李嘉
诚在投资英国电讯行业的时候,15年分文未入,2000年切开“橙子”的一部分,就净赚1100多亿港币的传奇故
事,被张引为榜样。
10大高手之郭广昌
  人气指数:&#9733;&#9733;&#9733;&#9733;
  创新指数:&#9733;&#9733;&#9733;
  观赏指数:&#9733;&#9733;&#9733;&#9733;
  参考指数:&#9733;&#9733;&#9733;&#9734;
  代表作品:控股豫园商城
  和柳传志一样骑自行车创业
  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词来形容郭广昌和他领导的复星所进行的资本运作,我们只能选择“异端”这个词。
复星现已拥有5家相互关联的上市公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星系”,但即便是一些股市老炒家,谈起复星系
,至今仍会有些惊愕的感觉,“有这样一个系吗?”这是郭的高明之处。郭做资本运作,从来不像唐氏的德隆
一样,仰氏的华晨一样,张海们的凯地一样,事情还没做就制造出万般动静,最终因为动静过大,导致万众瞩
目,舆论哗然,从而成为监管部门的重要目标。郭广昌,可算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真正的机会主义者。所谓机会
主义者,即潜伏深渊,静待时机者也,要么不出,出则一剑封喉,一刀断魂。
  郭在资本市场上的老练与他的年龄不相称。郭出生于1967年,今年不过34岁,是《科学投资》10大资本运
作高手里最年轻的一位。郭出生于浙江东阳农家,后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1992年,毕业留校在复旦做
学生工作的郭,因为利用学校的信封寄送其私人搞的市场调查问卷,受到学校批评,郭是否因此一气下海不得
而知。郭的第一家公司名叫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是郭与当年同在复旦校团委工作的梁信军合作创办的。广信之
名即由郭广昌名字中的“广”、梁信军名字中的“信”联合而成。广信成立时的10万元资本金中,有3.8万据说
是郭原来积攒准备用来出国留学的钱,郭为留学将人民币换成美元,为办公司又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倒来倒
去中间还小赚了一笔。
  1992年11月,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成立,主营业务市场调查和咨询,对此郭可谓是轻车熟路。与如今名满天
下的柳传志创业之初骑着自行车满北京城跑项目搞推销一样,郭起初也是整天骑着自行车在上海城找项目。与
柳不同的是,郭的工作一开始就卓有成效,太阳神、乐凯胶卷、天使冰王等诸多品牌都曾是郭的客户。广信科
技成立仅10个月,就赚到了第一个100万元。
  和唐万里一样,赚到第一个100万元的郭,起初也曾搞过一段时间的多种经营,彩色火焰蜡烛、咕咚健身糖
,婴儿尿湿报警器都曾是他们的经营项目,和唐万里一样,这些多种经营项目均不成功。随后郭开始为别人搞
房产推销,赚到了第一个1000万元。1993年,广信更名复星,复星“五剑客”中的汪群斌、谈剑、范伟也在这
时陆续加入。后来搞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为复星赚到了第一个1亿元,时为1995年。
  不动声色打造复星系
  1998年,改制后的复星实业上市,一次即募集资金3.5亿元。郭由此认识到资本市场魅力无穷,开始思索如
何将产业与资本对接。
  郭为复星确定的资本运作方式是以产业来嫁接资本市场。自那时起,复星不断地以参股或控股方式投资于
企业这个“产品”,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公告,越来越多的与各地国有企业合作的仪式,都在说明一件事情:
以整合者面目出现的复星,开始加速实施其多元化扩张战略。
  收购豫园商城(600655)可以看作是复星借用资本链条进行产业扩张的一个典型。2001年8月,复星集团与豫
园商城第一大股东上海豫园旅游服务公司草签股权转让、托管协议,11月22日该协议中止。6天之后,即2001年
11月28日,刚刚成立不到一个月的复星投资与豫园商城签署了控股权转让托管,转让价为3.8元/股,转让总金
额为2.34亿元,复星投资成为豫园商城新的第一大股东,持有豫园商城6166万股,占总股本的13.25%。豫园商
城虽是上海的老商业股,但在两年前已涉足生物医药领域,并拥有上海童涵春制药厂53.33%的股权。通过收购
豫园商城,复星投资间接控制了童涵春。总资产6亿元的复星投资似乎是专为此次收购而成立。在复星,这是收
购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复星副总梁信军表示,在复星集团,公司往往就是一种手段,是一个项目投资的工具。
这样易形成投资的单一化,资产方面比较独立,产权清楚,方便今后进行更大的资本运作。
  郭以几乎如出一辙的手法运作了对友谊股份(600827)的收购:先和友谊股份大股东友谊集团出资4亿元合组
上海友谊复星(控股)有限公司,友谊集团占新公司的52%,复星集团占48%,随后,友谊复星与友谊集团签署股
权转让协议,受让友谊集团部分股份,占总股本的29.98%,友谊复星成为友谊股份第一大股东。友谊股份持有
上海联华超市51%股权,友谊复星也就顺理成章成为联华超市的股东,2001年,复星集团将友谊复星股份转让给
复星实业,复星实业遂成为友谊股份第一大股东,对友谊股份运作至此宣告完成。与对豫园商城的运作一样,
同样达到了一石二鸟的目的。
  复星产业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巧的资本运作。复星做产业扩张有一个特点,即能买的不租,能租的
不建。复星现有20多家药厂,只有一家是由复星自己投资建设的,其余均为合资拥有。这样做的好处是,兼并
成本不高,却能产生很大的协同作用。复星做产业扩张还有另一个特点,即看上的企业一定要有行业领先的位
置,同时有一支合适的管理团队,否则,复星就会坚决退出。复星旗下曾有一家中药厂,注册资本金600万,复
星占60%,每年税后利润300多万,连续5年都在分红,但复星还是力图提高它的销售额,5年换了三任总经理,
教授、卖药大王、跨国公司的营销总监都有,始终未能奏效,复星就将它卖给了一个做保健品的企业。
  郭用这样的手法做“加法”或“乘法”,使复星的版图越来越大。但看起来郭真正的兴趣其实并不在产业
,复星的产业运作是为资本运作服务的,一为资本运作提供概念和载体,二为资本运作提供所需现金流。复星
的人有一个说法:一个企业的净资产回报率是很有限的,比如说一个企业100元赚20元,净资产回报率是20%,
但如果你每年稀释20%的股份去融资,而市盈率是20倍的话,那么可以融到80元,再加上原来的利润,就是100
元。复星有关人士表示,复星旗下企业今后都会争取去上市,已经上市的也要争取配股或发新股。复星目前正
在运作上市的有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复地和以钢铁产业为主营业务的唐山建龙,上市的目标地是香港。还有
一些正运作在中国A股或者美国纽约主板上市的企业。复星人的说法:复星向资本市场交答卷,资本市场就应该
给复星加分数。
  以李嘉诚为榜样但愿真像李嘉诚
  1992年以10万元起家的广信演变成今天的复星,已经发展成为一只企业恐龙。2001年,复星集团及其资产
关联企业总销售额达303亿元,总资产198亿元,净资产87亿元,纳税总额8亿元,已形成以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
为主导,房地产业、信息产业共同发展的企业格局,并以战略投资作为多元化产业扩张的主要手段。目前与复
星有资产关联的上市公司已经有5家,分别是复星实业、豫园商城、天药股份、羚锐制药和友谊股份。
  郭的偶像是李嘉诚。李创造的财富神话一直在激励着郭。郭认为李嘉诚做企业的模式可供复星学习。“李
嘉诚是地产大王、码头大王、信息产业大王,产业做得很成功,而这为他在资本市场建立了很好的声誉。”郭
认为60年代的香港造就了李嘉诚,而现在的上海与60年代的香港颇有相似之处。精明的郭,大概是不会错过这
个大好时机的。
10大高手之宋如华
  人气指数:&#9733;&#9733;&#9733;&#9734;
  创新指数:&#9733;&#9733;&#9733;
  观赏指数:&#9733;&#9733;&#9733;&#9733;&#9733;
&& 参考指数:&#9733;&#9733;&#9733;&#9734;
  代表作品:奇袭金狮股份
  穷书生一夜暴富
  “八年回眸,实现梦想,超越自我!”这是2001年宋如华对托普职工做新年献词时用的题目。8年时间,宋
实现了什么梦想?是什么事情使得宋在回顾过去8年历史的时候显得如此激动,表现得如此慷慨激昂?
  宋的8年是从1992年算起。日,宋和两个青年教师拿着5000元创办了托普公司。他们自喻为三
位成熟教授(Three Old Professors),故选用了TOP作为集团英文名称,托普在英文中同时又有顶尖的意思。经
过8年运作,2001年7月,托普公司已经发展成托普集团,拥有员工6000名,5000元创业资本变成了59亿总资产
,35亿净资产,同时拥有托普软件、炎黄在线、托普科技三家上市公司以及7家核心企业、50余家子公司。宋用
8年时间打造了一个“托普经济帝国”,创下了一个惊天神话。宋的成功得益于高超的资本运作,至于其一直用
来说事的软件主业,成就却未可深究。
  宋是一个聪明而雄心勃勃的人。宋老家在浙江绍兴,是个著名出人精的地方。宋的年纪并不大,而今也才
刚届不惑。宋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并留校任教,1989年获理学硕士学位。由于表现出色,1990
年11月,宋被学校破格提升为副教授,1992年6月,宋曾获电子工业部“优秀科技青年”荣誉称号。宋于1992年
乘邓小平南巡谈话东风下海。宋的资本运作起步于1997年7月向中国A股上市公司川长征借壳,其时宋名下已拥
有四川托普软件工业园及西部软件园等产业,托普被成都市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但宋一直觉得托普
发展速度太慢。
  川长征牛刀小试
  川长征(000583),原名长征机床厂,成立于1966年。1987年股份制改组,1992年11月更名为长征机床股份
有限公司,日在深交所上市交易。上市之初,便经营不景气,效益下滑,面临巨大亏损压力。1997
年,被四川省列为国企重组对象,托普相中后,将其作为借壳目标。
  由于当时政策和市场对民营企业收购国企还比较敏感,宋聪明地为借壳行动设计了一个“四步走”计划。
  第一步,由川长征出面收购“托普科技”。日,川长征发布公告,购买托普发展持有之托普科
技1200万股中的1050万股股权,购买价格为每股人民币7.42元,全部采用现金方式购买,共计支付人民币7791
万元,经此收购,川长征共持有托普科技53.85%的股权,对托普科技绝对控股。
  第二步,由托普发展控股川长征。日,经四川省ZF批准,自贡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与四川托普
科技发展公司签订国家股股权转让协议,将所持有之长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股全部转让给托普发展,转让
价格为每股人民币2.08元,同时自贡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向托普发展按每股人民币0.5元收取无形资产补偿费,转
让股份为4262.43万股,占长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48.37%。托普发展成为川长征第一大股东。
  第三步,托普发展对川长征进行主营业务和产品结构调整,剥离原有资产,将价值7128万元的传统机床制
造业资产转让给联营企业长征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将川长征主营业务由机床转为以计算机软件为核心,以计算
机硬件、网络技术服务、应用电子、通信和数控系统为主导产品,集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及系统集成、售
后咨询与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
  第四步,在一系列铺垫工作完成后,日,四川长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四川托普长征
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改为“托普软件”,川长征自此消失于中国证券市场。
  表面看起来,宋安排川长征先收购托普发展旗下之托普科技,待川长征对托普科技收购完毕,再由托普发
展回过头来收购川长征,是多此一举,其实正反映了宋的老谋深算。经过宋巧妙安排,托普发展收购川长征的
财务压力大大减轻。把托普集团收购川长征支出减去向川长征出售托普科技得到之收入,宋如华其实只拿出了
区区3000万元,就完成了向“川长征”借壳的行动,实在是太划算,太精明了。
  对川长征的收购,使托普一夜闻名。借壳川长征成功,并更名托普软件后,宋充分发挥了托普软件在股市
上的融资功用。托普软件2000年5月通过增发新股,一次即实际募集资金95440万元,是宋借壳支出的30多倍,
也就是说,通过借壳川长征,不到两年时间宋即获得超过30倍回报。
  奇袭金狮股份
  成功入主川长征只意味着宋在资本市场上的牛刀小试,更能表现宋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是奇袭金狮股份
(000805)。
  江苏常州金狮股份有限公司日经常州市计委批准成立。公司总股本万股,公司股份由
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两部分组成。其中法人股428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74.80%,社会公众股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25.20%。公司股票于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从上市之日起,金狮股份就一直忙于资产重组。1998年底,刚刚上市半年,公司第一大股东就由发起人股
东常州金狮自行车工贸集团公司变更为江苏神鸡集团有限公司。从1999年至2000年9月一年多时间内,金狮股份
先后发布董事会和监事会公告多达35次,内容涉及多个股东的多起股权转让、资产置换。公司大股东名单上,
多达十余个企业进进出出,热闹非凡。
  日,此前与金狮素无瓜葛的常州东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突然发布公告,称经常州市中级人民法
院民事裁定书,已全部冻结江苏神鸡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常州金狮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股1535.33万股中的887.42
万股,被裁定给申请执行人中国汽车物资工业总公司所指定之常州东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另外的647.91万股
亦被裁定给申请执行人常州市信托投资公司指定之常州东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法院裁定,常州东普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一举拥有了常州金狮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的26.83%,受让金额为1.067元/股,常州东普科技发展
有限公司成为常州金狮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
  两天后,即日,金狮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海南银通创业就常州东普科技发展有限
公司受让江苏神鸡在常州金狮股份647.91万股股权依据的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提出异议。银通创业强
调,他们坚决反对任何侵犯银通创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并将以合理合法的方式主张和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由
于此前银通创业有意控股金狮,并为此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常州中院的裁决,使银通创业的努力前功尽弃。银
通创业公告发布之后,市场人士纷纷发表预言,认为一场股权争夺战将不可避免,但日,金狮股份
再次发布公告:公司于日接传真函,常州东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法院裁定受让本公司法人股有关
过户手续已于9月12日在深交所办理完毕,常州东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为本公司第一大股东,银通创业投资有
限公司将成为本公司第二大股东。
  同一天,常州东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江苏金苑电脑公司签订法人股股权转让合同。以每股1.067元受让江
苏金苑电脑公司拥有之金狮股份法人股计150万股,占常州金狮股份总股本的2.622%,转让价为160.05万元。通
过此一转让协议,常州东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有金狮股份已达总股本的29.45%,成为无可争议的第一大股东
  银通创业偃旗息鼓,悬念只存在了不到一天。
  在这场股权争夺战中,有一个人始终隐身于东普之后,不为人们注意,这个人就是宋如华。宋持有东普科
技70%股权,拥有东普科技绝对控股权。东普等于就是另一个托普。宋以东普科技名义“悄悄地进城,开枪的不
要”,一举夺得了金狮股份的控制权,随后又以漂亮手段,平息了第二大股东海南银通的怒火。
  日,经原常州金狮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公司更名为江苏炎黄在线
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一系列资产置换、重组,将原与自行车生产经营有关的资产经评估折合人民币
元,全部出售给常州拜克自行车有限公司,此项已于2001年3月全部执行完毕,使金狮股份摆脱了一个导致严重
亏损的项目,公司主营业务由自行车变更为信息产业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工程、软件。随着金狮股份在股市上正
式更名为炎黄在线,借助当时网络概念热潮,金狮股价扶摇直上。
  宋还一度想染指沪市上市公司英雄股份,为取得上海人的好感,宋不惜一掷千金,以1000万美元代价购得
上海申花足球队3年副冠名权,数目之巨为有甲A球队冠名权以来第一。宋的慷慨是否能够获得回报,精明的上
海人是否会领宋的情,目前尚有待观察。日,宋成功将旗下托普科技在香港创业板运作上市。
  有概念没实际遭人诟病
  通观宋的资本运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先通过买壳或重组获得上市公司资源,然后进行资产剥离,然
后造概念,然后坐待股价上冲,然后获得配股权,然后通过配股获得巨额回报。
  托普在资本市场一直拿软件说事,但除东西南北弄了一大堆软件园外,在软件的实际开发应用上一直不见
有多大建树,因而备受舆论诟病。或许是为了挽救公众形象,也可能是出于新的资本运作的需要,
日,托普通过媒体刊登广告,招聘5000名软件工程师。这样的招聘规模应该是世界之最,创造了又一项吉尼斯
纪录。看托普的意思,是想将全国的软件工程师一网打尽。宋的魄力总是大得惊人。在一场场“像雨像雾又像
风”的概念炒作后,希望宋这回能够来点真格的。果真如此的话,那将是投资者的福份。
10大高手之肖建华
  人气指数:&#9733;&#9733;&#9733;&#9733;
  创新指数:&#9733;&#9733;
  观赏指数:&#9733;&#9733;&#9733;&#9733;&#9733;
  参考指数:&#9733;&#9733;&#9733;&#9734;
  代表作品:动作华资实业
  资本市场幕后高手
  肖建华被人称为“资本市场幕后高手”。幕后高手的意思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所以他的话我们也只能引
用一半,一则,我们确实不知道下面他还要说什么,其次,像肖建华这样的人说出来的话我们常常不能当真,
因为他们自己也不当真,第三,单纯从字面上去理解资本运作高手的话,容易产生误解,像肖建华这样的人,
嘴上说的常常都不是其真实意思的表达。
  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我们再来看待如肖一类的资本运作高手及其实际运作,就比较容易理解到位。从我
们所得到的资料看,肖建华,1986年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曾任北京大学团委干部、北京牡丹电视机厂车间书记
、河北石家庄陆军学院教师。1993年,肖开始进入资本市场,依托北大和高科技概念在证券市场上广泛出击,
造成了一股“明天旋风”。1998年,肖27岁,已是上市公司华资实业总经理。3年时间,肖领导“明天系”先后
入主了6家上市公司,并控制了其中的两家。
  肖的“明天系”和“北大”扯上关系,是因为其控制性公司和自然人,与北大资源集团合资成立了一个“
北京北大明天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虽然北大资源集团仅持有这家公司20%股权,但却使肖在资本运作中拥有了
“北大概念”和“高科技概念”,别小看这点,这可是肖氏驰骋资本市场的杀手锏。
  肖在北京拥有四家关联公司,分别为北京海峡恒业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惠德天地科贸有限
公司、北京新天地互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北大明天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其后又利用控制关系,分别在
内蒙古包头成立了包头明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包头市创业经济技术开发公司和包头市北普实业有限公司等三
家关联公司。其中在包头成立的两家公司,其注册资本比母公司多出20至30倍。
  操盘华资实业
  1998年到1999年,肖领导他的“明天系”开始进入上市公司,“黄河化工(600091,后更名为明天科技)”
和“华资实业(600191)”,是肖这一时期运作的主要对象。肖的运作一般从上市公司源头开始,一级市场、二
级市场都做,但在二级市场的动作更为引人瞩目。有业内人士总结肖二级市场运作手法,一不张扬,二是涨幅
惊人,而且时间短,庄家陷得不深,基本上都能胜利大逃亡。做短庄是肖的特长,相对来讲,肖对华资实业的
操作更具代表性,从建仓到出货,肖前后大约只用了8个月,累计升幅却超过200%。
  肖对华资实业的操作是这样的。1997年12月,肖控制的包头市创业经济技术开发公司出资7600余万,受让
包头草原糖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包头糖厂和包头市电子仪器厂部分经营性资产。1998年7月,华资实业组
建,包头创业以收购之包头糖厂和包头市电子仪器厂的净资产出资,评估值7600余万,折股5501万股。同时,
肖控制的另一家公司包头北普实业有限公司出资2300万元,折股1661万股。肖前后出资近1亿元,拥有华资实业
7162万股。包头创业和包头北普实业分别成为华资实业第二和第三大股东,肖当选为华资实业副董事长兼总经
  日,华资实业上市,每股发行价4.5元,共募集资金2.89亿,发行后总股本为2.4亿股,每股
净资产为2.23元。肖所控股份净资产为1.61亿元,4个月资本增值达0.61亿元,增值幅度逾60%。
  净资产的增加,并非肖的目的所在。肖的目标是二级市场。由于华资实业所属制糖业概念一般,上市当日
并未引起市场过多关注。华资实业上市当日股价高开低走,换手率60%,但这正是肖所盼望的,体现了肖的高明
。华资实业股价的低迷,大大减少了肖二级市场的建仓成本,减轻了肖的建仓压力。如果一开始就给华资实业
贴上北大和高科技标签,肖以后的运作就不会如此顺利,既没有了运作概念,也没有了运作的空间。
  华资实业上市第二日开始,5个交易日总成交8340万股,换手率达149%。这个阶段,主力的建仓成本估计在
每股8元左右。
  从日开始,华资实业走出一波小幅上扬行情。至4月10日,股价达到新高12.98元,之后随大盘
回调。至5月17日,探至调整的最低点8.61元附近。至此主力建仓任务完成。
  日,股市发生井喷行情,华资实业坐顺风船股价大幅上扬,至6月30日达到15.5元之新高,累
计升幅76%,同期大盘上涨65%。华资实业走势比大盘略强。5.19行情被诸多庄家利用,大肆拉抬,肖却隐而不
发,充分利用大盘涨升跟风上扬,节省了拉升成本,同时为大盘调整时发力做好了准备。从日开始
,华资实业连拉6阳,并突破5.19行情的高点15.5元,强势凸现。同期,大盘与5.19行情高点相比,下跌8.8%。
  8月2日,庄家开始发力,华资实业股价开盘即封在涨停位17.47元。8月3日开盘后,股价以19.22元继续封
在涨停板。8月4日,该股跳空高开,放出2547万的交易巨量,换手率达36%,主力出货迹象明显。最后股价收在
21.08元,接近涨停。8月5日,股价再次封在涨停,达23.19元。以7月23日主力拉升股价开始计算,短短的10日
之内,股价累计升幅已经超过90%。
  8月6日,华资股价最高冲至23.98元,以日上市首日计算,8个月之内,股价累计升幅216%,
如果以5.19行情开盘价8.9元计算,升幅达169%。之后,华资实业股价开始滑落,23.98元成为华资实业的历史
  8月25日,华资实业正式公告,“北京北大明天资源”宣布受让“北京惠德天地”持有华资实业第二大股东
包头创业51%的股权,转让价格8417万元。此前市场即有消息流传,华资系北大概念。这个公告,在股民心目中
进一步强化了华资实业“北大”和“高科技”的概念。
  肖就是利用这种虚虚实实的手段,打心理战,利用股民的猜测和好奇,刺激股价,使华资实业股价一飞冲
天,而一旦人们真正接受了华资实业是一只“北大概念”股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肖在二级市场上的运作即将完
毕。华资实业股价从此踏上漫漫熊途。
  估算一下肖的获利数额,主力建仓成本在每股8元,按拉升成本平均估算,每股成本达到11元至12元,出货
价位至少18元之上,以流通盘50%的保守估计,肖的这次操作获利至少在2亿元以上。
  终极武器两大概念
  肖对黄河化工也如出一辙。
  1998年6月,黄河化工无偿接收1996年破产的包头市新环碳素厂净资产688万元,投入150万元,持有84.7%
的股权,随后黄河化工将包头市新环碳素厂改组为黄河化工碳素有限公司。
  1998年7月,由包头北普实业出资800万元,包头市创业经济技术公司出资200万元,成立包头北普信息系统
有限公司。
  日,黄河化工公告,向“包头创业”转让“黄河碳素”84.7%的股权,共获得价款2094万元,
转让获利1256万元。当年黄河化工利润总额6312万元,转让所带来利润占当年利润总额的31%。1998年黄河化工
净资产收益率为14%,这笔转让收益保证了“黄河化工”达到配股资格(第二年黄河化工改为“明天科技”,于
年底配股,募集资金3.33亿元)。
  1999年4月至8月,黄河化工陆续出资受让“包头北普信息”全部股权,“包头北普信息”成为黄河化工全
资子公司,黄河化工因而具有了高科技的概念,不再是一个传统的化工企业了。一年前,“包头北普实业”和
“包头创业”投入1000万元成立“包头北普信息”,一年后通过向黄河化工转让“包头北普信息”,即获现金
收益3300万元,增值2300万元。这笔钱与“包头创业”受让“黄河碳素”价格相当。两下相减,肖没有亏钱,
黄河化工却获得了转让收益,保住了配股资格,同时获得了高科技概念。日到日,黄河
化工累计涨幅为83.4%,累积超额收益率达74.44%。
  日,“北京北大明天资源”受让黄河化工母公司包头化工集团总公司47%的股权,包头化工集
团总公司更名为包头北大明天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从此黄河化工又拥有了“北大”概念。消息公布之前半年间
,“黄河化工”的股价涨幅为128.33%,累积超额收益率为54.88%。
  通过不断地成立子公司、孙公司,与上市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公司与公司之间不断地进行股权的受让、转
让,以此产生收益,同时制造概念,拉抬股价,这是肖氏资本运作中的一个显著特点。肖氏的运作看起来很复
杂,其实说白了也挺简单。肖终极武器永远只有两个,即一北大,二高科技,中间无论经过多么复杂的运作,
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将这两个概念贴到上市公司上面,而且经常是在这两个概念贴到上市公司之前,肖氏的运作
即已宣告完成。对总是喜欢打听小道消息和总是喜欢一厢情愿的中国股民来说,肖的这套办法倒的确是对症下
药的良方。
10大高手之严晓群
  人气指数:&#9733;&#9733;&#9734;
  创新指数:&#9733;
  观赏指数:&#9733;&#9734;
  参考指数:&#9733;&#9733;&#9733;&#9734;
  代表作品:重组一钢异型
  中国股市八大神秘操盘机构
  作为“中国股市八大神秘操盘机构”之一南京斯威特的领军人物,严晓群不做二级市场,那么他想做什么
  日,斯威特以4个亿的代价,从上海第一钢铁集团手里拿到了3500万股,以占总股本25.45%的
份额成为一钢异型(600608,后更名上海科技)第一大股东。在此前后,斯科特曾是上市公司广济药业(000952)
第四大股东,南京中商(600280)第二大股东。同时,另一上市公司重庆实业(000736)出资3600万元,拥有斯威
特电力设备公司80%股权。
  斯威特领军人物也是斯威特的灵魂人物名叫严晓群。严现任斯威特集团董事长。斯威特集团前身为南京SVT
新技术创业公司,成立于1992年8月,由中科院南方信息产业集团兴办。后中科院于1993年退出,STV公司由7个
创始人收购,性质变为民营。
  严的第一桶金是与金融系统合作,做点钞机赚了几十万。1994年,斯威特开始介入通信产业,以点对点无
线接入微波通信设备赚了几千万。1995年斯威特开始做光纤接入设备,1998年—1999年做ISDN,2000年做ADSL
宽带接入设备,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岭资本 刘亦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