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喝酒签了免责合同法免责条款死亡后是不是与其他喝酒人无关

登录 | 注册
没有账号?
下次自动登录
聚会喝酒前,一起签下免责书就能放开喝了?太天真 !| 新闻有态度
1359次播放
昨天,市民孙先生在几个微信群里上传了一张签满名字、摁满红手印的承诺书:本人自愿参加同学聚会,本人承诺:如因酒后造成本人及他人的一切后果,与本次聚会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无任何关系,全部后果由我自己承担,本人及家属不得追究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任何责任。“责任书”落款时间:日。有36人签名并摁下血红手印。记者蒋大伟:联系上发布人孙先生,他却说,其实这是和大家开个玩笑:“我也是网上看到的,发现里面有个人的名字和我一模一样,我就转给大家乐乐!”孙先生说,他的同学们估计都很忙,小学、中学、大学毕业到现...
昨天,市民孙先生在几个微信群里上传了一张签满名字、摁满红手印的承诺书:本人自愿参加同学聚会,本人承诺:如因酒后造成本人及他人的一切后果,与本次聚会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无任何关系,全部后果由我自己承担,本人及家属不得追究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任何责任。“责任书”落款时间:日。有36人签名并摁下血红手印。记者蒋大伟:联系上发布人孙先生,他却说,其实这是和大家开个玩笑:“我也是网上看到的,发现里面有个人的名字和我一模一样,我就转给大家乐乐!”孙先生说,他的同学们估计都很忙,小学、中学、大学毕业到现在,还从来没有组织过同学会。搜索这张照片的原始出处,是来自广东的一个微博用户。给他发送私信,没有得到回复。有眼尖的网友在其微博下留言,从笔迹看,承诺书上的30多个签名,大多出自同一个人,这份承诺书的真假有待考证。不过,上网搜索,类似同学聚会、公司聚餐前大家签字画押的“承诺书”“免责书”还真不少。一位网友在“知乎”上吐槽,自己酒量太好,也总喜欢灌别人酒,要是不签一份“免责书”,今年的同学会他老婆和别人的老婆都不会让他去参加了。喝酒前签了“承诺书”“免责书”,真的就能免责吗?快报“律师来了”签约律师、浙江泽大(义乌)律师事务所王慧玲律师认为:根据《合同法》第七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法》第五十三条规定,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根据以上几条法律法规可以明确得出结论,共同饮酒人签订的这些“免责条款”,由于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此是无效的。所以,就算签了这些“醉酒免责条款”,如果一起喝酒的人酒后遭受损伤或者死亡的,共同饮酒人存在过错的,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不因签订条款而免责。那么,发生哪些情况,一起喝酒的人是存在过错,或者说要承担责任?王慧玲律师说,根据近年来一些法院的判例,如果发生以下几种情况,共同饮酒人就要承担相应责任:1、明知醉酒人不能喝酒。醉酒的人一再强调自己不会喝,旁边亲朋也说他不会喝,如果还让他喝酒,造成醉酒人出事了,劝酒的人就要承担责任;2、强迫性劝酒。比如张三对李四说,这些酒你不喝完今天就别想走、这轮酒不干掉红包就不能拿、这杯酒不喝就是不给领导面子……3、酒后驾车、游泳、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这类情况,酒驾未劝阻惹麻烦的比较多。去年萧山就有个例子,一男子参加一场婚宴,酒后开车肇事死亡,家属把一起喝酒和婚宴的组织者告上法庭;4、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之前也有一个案例,一个人喝醉了,朋友把他放在车里,忘了。第二天这个人因为醉酒呕吐导致窒息死亡,一起喝酒的朋友都被判承担责任。王律师说,具体的责任大小,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划分。都市快报记者 蒋大伟
00:00/05:00
赞该声音的人(1)“醉酒免责承诺书”无效,春节聚会你还敢劝酒吗?
讼赢小贴士年关将至,亲友同学聚会接踵而至,中国人热情好客在酒桌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但是大量的劝酒致死引发赔偿纠纷,让大家纷纷都长了一个心眼。于是“喝酒免责承诺书”应运而生,但事情果真如此吗,签了承诺书,真的能免责吗?就不能追究共同饮酒人的责任了吗?家属就不能追究共同饮酒人的侵权责任吗?法律规定以下四种行为,造成喝酒人酒后遭受损伤或者死亡的,共同饮酒人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当存在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①强迫性劝酒,劝酒者通过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者对方已经醉酒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还劝其继续喝酒;②明知对方不胜酒力、不能喝酒还继续劝其喝酒,例如,明知对方身体有不能饮酒的疾病的;③没有将醉酒者安全护送的,饮酒者失去自控能力,聚餐者没有将其安全送达到医院或者家中的。④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基于上述规定,共同饮酒人为了规避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提出签订“醉酒免责承诺书”。但是《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四项规定,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应当被认定为无效。那么醉酒责任免除保证书是如何被认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认定无效的呢?合同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因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而签署免责条款,该免责条款无效。对于人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法律是给予特殊保护的,如果允许免除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人身伤害的责任,那么等于纵容当事人利用合同形式对另一方当事人的生命进行摧残,这与另一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相违背的。所以本条对于这类免责条款加以禁止。精彩推荐:
查看: 1263|回复: 9
金钱-6 元威望-5 点贡献值0 点金元-2 个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91阅读权限200好友
大富之家, 积分 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09 积分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昨天,市民孙先生在几个微信群里上传了一张签满名字、摁满红手印的承诺书: 本人自愿参加同学聚会,本人承诺:如因酒后造成本人及他人的一切后果,与本次聚会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无任何关系,全部后果由我自己承担,本人及家属不得追究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任何责任。
“责任书”落款时间:日。有36人签名并摁下血红手印。
15:06 上传
记者蒋大伟:联系上发布人孙先生,他却说,其实这是和大家开个玩笑:“ 我也是网上看到的 ,发现里面有个人的名字和我一模一样,我就转给大家乐乐!”孙先生说,他的同学们估计都很忙,小学、中学、大学毕业到现在,还从来没有组织过同学会。
搜索这张照片的原始出处,是来自广东的一个微博用户。给他发送私信,没有得到回复。
有眼尖的网友在其微博下留言,从笔迹看,承诺书上的30多个签名,大多出自同一个人, 这份承诺书的真假有待考证。
不过,上网搜索,类似同学聚会、公司聚餐前大家签字画押的“承诺书”“免责书”还真不少。
一位网友在“知乎”上吐槽,自己酒量太好,也总喜欢灌别人酒,要是不签一份“免责书”,今年的同学会他老婆和别人的老婆都不会让他去参加了。
15:06 上传
喝酒前签了“承诺书”“免责书”,真的就能免责吗?
快报“律师来了”签约律师、浙江泽大(义乌)律师事务所王慧玲律师认为:根据《合同法》第七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法》第五十三条规定,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根据以上几条法律法规可以明确得出结论,共同饮酒人签订的这些“免责条款”,由于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此是无效的。
所以,就算签了这些“醉酒免责条款”,如果一起喝酒的人酒后遭受损伤或者死亡的,共同饮酒人存在过错的,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不因签订条款而免责。
那么,发生哪些情况,一起喝酒的人是存在过错,或者说要承担责任?
王慧玲律师说,根据近年来一些法院的判例,如果发生以下几种情况,共同饮酒人就要承担相应责任:
1、明知醉酒人不能喝酒。醉酒的人一再强调自己不会喝,旁边亲朋也说他不会喝,如果还让他喝酒,造成醉酒人出事了,劝酒的人就要承担责任;
2、强迫性劝酒。比如张三对李四说,这些酒你不喝完今天就别想走、这轮酒不干掉红包就不能拿、这杯酒不喝就是不给领导面子……
3、酒后驾车、游泳、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这类情况,酒驾未劝阻惹麻烦的比较多。去年萧山就有个例子,一男子参加一场婚宴,酒后开车肇事死亡,家属把一起喝酒和婚宴的组织者告上法庭;
4、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之前也有一个案例,一个人喝醉了,朋友把他放在车里,忘了。第二天这个人因为醉酒呕吐导致窒息死亡,一起喝酒的朋友都被判承担责任。
王律师说,具体的责任大小,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划分。
(来源:都市快报)
金钱-6 元威望1 点贡献值0 点金元0 个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137阅读权限200好友
锦衣美食, 积分 1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63 积分
谁搞起来的事?自己没点分寸都把责任推给别人
金钱-1 元威望0 点贡献值0 点金元0 个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133阅读权限200好友
大富之家, 积分 1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67 积分
不怕死就喝
金钱-1 元威望9 点贡献值0 点金元0 个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124阅读权限200好友
锦衣美食, 积分 1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6 积分
这样下去感觉人跟人会更疏离……说到底都是成年人,不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吗?自己出的事还拖别人下水……不懂
金钱10 元威望78 点贡献值0 点金元6 个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11阅读权限200好友
锦衣美食, 积分 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9 积分
自我安慰,实则不具备法律效力,哎……论学习法律的必要性
金钱48 元威望0 点贡献值0 点金元51 个星座双鱼座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61阅读权限200好友
白手起家, 积分 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9 积分
这个挺好,也是给自己提个醒
金钱-4 元威望7 点贡献值0 点金元0 个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75阅读权限200好友
大富之家, 积分 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25 积分
社会已经进入明哲保身时代。
金钱103 元威望10 点贡献值0 点金元25 个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104阅读权限200好友
锦衣美食, 积分 1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96 积分
两个不相干的人在同一桌子喝酒,其中一个喝死了,另一个要不要担责?
金钱-2 元威望3 点贡献值0 点金元-2 个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74阅读权限200好友
锦衣美食, 积分 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6 积分
自己抢酒喝的喝死了是拖别人下水,可是更多的是劝酒和逼酒喝的,一套一套的或者开玩笑以现实或者是前程相逼,喝出人命来才只是一个连带责任我觉得都有点轻了。都是成年人不知道喝酒危害么?为了自己爽不管别人玩儿命劝酒,喝出人命来现在的处罚还是太轻了
金钱-1 元威望-26 点贡献值0 点金元0 个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130阅读权限200好友
锦衣美食, 积分 1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0 积分
劝酒不想喝可以不喝啊,成年人了,这点都不能自控?
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社区立场。
业务联系: |
不良信息投诉QQ:
&&钦州360网 版权所有&|&&&技术支持:葱头应用
Powered by X2.5 & &&&咨询热线:400-676-8333
手机找法网
您的当前位置:
如果喝酒签了免责合同死亡后是不是与其他喝酒人无关
如果喝酒签了免责合同死亡后是不是与其他喝酒人无关
四川 - 乐山
你好,具体是什么情况,欺诈胁迫、显失公正、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是可以撤销的,
其他类似咨询
要看合同内容确定合同是否有效
单位会给的
1、丧葬费: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4196元/月)×6=25176元2、一次性工伤补助金:28844元×20=576880元(全国统一,工亡发生时间在日至日期间的均按此标准计算)3、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丧失劳动劳动能力,赔偿死者工资40%,一共赔偿10年;子女抚养到1
1、丧葬费: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4196元/月)×6=25176元
2、一次性工伤补助金:28844元×20=576880元(全国统一,工亡发生时间在日至日期间的均按此标准计算)
3、供养亲属抚恤金:
配偶丧失劳动劳动能力,赔偿死者工资40%,一共赔偿10年;
子女抚养到18岁,死者工资的30%;
父亲超过60岁,母亲超过55岁需要赔偿抚恤金,65岁以下赔偿10年,65岁以上的赔偿5年。
注: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不能享受一次性工伤补助金。
适用重庆非因公死亡待遇
自动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二十六条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承包期内,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可以申请工伤事故
1、只要能确定你们的劳动关系那么就是可以申请工亡鉴定的。
2、工伤造成死亡的赔偿项目: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等。
如果死者不是主要责任,就是工伤。
更多类似咨询(7)
免费在线咨询
年累计为超过
用户提供了在线咨询服务
版主/行家律师招募
交通事故咨询律师
最新法律咨询
来自南昌用户的咨询
来自南京用户的咨询
来自合肥用户的咨询
来自厦门用户的咨询
来自通辽用户的咨询
来自福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杭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亳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九江用户的咨询
来自广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荆门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丽江用户的咨询聚会喝酒前签个“生死状” 就能无忧无虑地放开喝了?聚会喝酒前签个“生死状” 就能无忧无虑地放开喝了?浙江新闻百家号 15:29 | 绍兴晚报图片来源于网络岁末年初各种聚会和饭局多了,难免有推杯换盏的时刻,网上有人晒出一张签满名字、摁满红指印的“免责承诺书”,申明喝酒的后果全由自己承担。酒桌上签了类似的“生死状”,就真的能无忧无虑地放开喝了?真有人在喝酒前 签一份“生死状”?不久前,网上有人晒出一张“免责承诺书”,上面的内容是“本人自愿参加同学聚会,本人承诺:如因酒后造成本人及他人的一切后果,与本次聚会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无任何关系,全部后果由我自己承担,本人及家属不得追究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任何责任”。承诺书下面签了几十个名字,每个名字上面都摁了红指印。记者在网上搜索时发现,类似同学聚会、公司聚餐前,参加人员签字画押的“承诺书”“免责书”还真不少,内容也大同小异,均是“本人自愿参加聚会,如因酒后所造成本人及外人的一切后果与聚会其他人员无关”。一位网友还在网上“自黑”,因为自己酒量好,也总喜欢灌别人酒,如果不签一份“免责书”,今年的同学会自己的老婆和别人的老婆都不会让他去参加。不过,这些“免责承诺书”的真假有待考证,有网友表示,从笔迹看,承诺书上的30多个签名看起来像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也有网友觉得这些“免责承诺书”纯属恶搞,就是拿来搞笑的网络段子。酒后出事的责任 到底算谁的?“现在不敢随便给人劝酒了,要劝出事情来的!”去年的一次饭局上,总给人劝酒的市民任先生有一次“震撼教育”。因为自己酒量不错、又秉持着在酒桌上要尽兴的观念,任先生是不少朋友饭局上的“风云人物”,掌握了各种劝酒的“套路”。去年年底的一次饭局,任先生带了老家捎来的白酒,想和几个熟识的朋友一起“喝好了”,酒酣耳热之际,一个喝大了的朋友去厕所吐,呕吐物中带血丝,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酒醒了一半的任先生连忙结束饭局,把朋友送到医院急诊室,幸好问题不算严重,医生开了药后挂盐水观察情况。原本是一场欢乐的饭局,没想到差点“悲剧”,幸好朋友也多没追究,任先生那天凌晨三点多陪朋友治疗完才回家,之后再上酒桌,他都选择“悠着点”。类似的酒局也有“搞大的”,去年台州有一起案子,男子喝酒后死亡,家属把聚餐的10个人全告了。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台州仙居男子吴某应朋友邀约参加聚餐,喝醉后被朋友独自留在车中,几小时后竟不幸身亡。意外发生后,吴某家属将当天聚餐的人一起告上了法庭,索赔30万余元。仙居法院审结了这起生命权纠纷案,认为张某作为饮酒邀请者,明知吴某酒后摔倒处于昏睡状态,而没有将吴某安全送回家或送往医院治疗,其行为违反了对自己所邀请朋友的必要帮助和关照义务,应承担一定的过失责任,酌情由张某承担10%,赔偿吴某家属6万余元。其他同饮者不承担赔偿责任。签了“免责书” 真能免责?聚餐喝酒前签了“承诺书”,真的就能免责吗?浙江明显律师事务所的郑海东律师表示,网上的这一纸“免责承诺书”是无效的,如果一起喝酒的人酒后遭受损伤或者死亡,共同饮酒人存在过错的,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不能因签订条款而免责。“参加同学会也好,公司聚餐也好,如果喝酒导致损害后果,双方不是合同关系,不能通过签订合同来免责。”郑海东律师表示,不能通过合同的约定来对抗法律的约定,举例来说,明明知道朋友喝醉了,朋友之间有义务把他送回家,而不是任其自生自灭,喝醉酒的人想自己开车回家,朋友也有义务制止,这些法律上规定的救助义务、制止义务,不能通过合同来免除责任。(原标题《聚会喝酒前签个“生死状” 就能无忧无虑地放开喝了?》,原作者干政。编辑陶东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浙江新闻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最具权威的浙江第一新闻服务平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喝酒免责合同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