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有屏下vivo屏幕指纹识别手机吗

数天前,知名硬件供应商 Synaptics(新思国际)正式发布全球首款量产的屏下指纹传感器 Clear ID FS9500,再次让 &屏下指纹识别& 成为了科技圈中的热门话题。与此同时,Synaptics 也宣布了目前已经和全球排名 &前五& 的手机厂商就新指纹识别技术达成合作,首款配备 &屏下指纹识别& 技术的手机最快将会在 2018 年的 CES 大会上展出。就在 Synaptics 发布这项技术三天后的 12 月 15 日上午,福布斯发布了一篇名为《vivo 将搭载全球首款量产屏下指纹识别传感器》的报道文章。原本是纯黑色壁纸的配图被加上了 vivo 的标志,并且这篇文章也被 Synaptics 的官方推特(Twitter)所转发。
24小时报不停
分析师称下代iPhoneX不降价:起码需要899美元
小米进军区块链,开启高薪招聘
ofo否认筹备ICO:对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新技术持续关注
京东PLUS会员“变卦”遭大量网友投诉,官方回应
贝索斯财富继续上升 领先第二名盖茨325亿美元
谷歌:否认Android 9.0自带全局夜间模式 主要针对开发者提供的模式
华为P20 Pro曝光:徕卡三摄+8GB内存,5899元
内存芯片需求旺盛:三星投资60亿美元建新生产线
中国将打造“鸿雁星座”卫星系统
ofo官方回应“筹备ICO”:ofo没有筹备任何ICO
亚马逊股价今年已上涨28% 市值已超过7200亿美元
Google Lens将登陆更多Android设备
特斯拉电动卡车首批客户称两年内省出买车差价
索尼全面屏旗舰Xperia XZ2新配件曝光
印度版红米Note 5 Pro系统更新:新增面部识别功能
被指山寨《旅行青蛙》 腾讯回应称“已屏蔽《熊孩子旅行》小游戏”
谷歌正式发布ARCore 1.0增强现实开发包
Intel展示独立显卡原型:基于核显 15.42亿晶体管
华为:已联手与印度最大运营商成功进行5G网络试用
Moto G6获FCC认证:3000mAh电池,1600万前置摄像头
云存储服务商Dropbox提交IPO申请,计划筹集5亿美元
SpaceX再次推迟发射:整流罩需测试
2017年特斯拉在华销售额翻番:突破20亿美元
腾讯宣布将全面布局功能游戏
微软准备Surface Phone:双屏折叠还可自由拆解
vivo宣布概念新机APEX:全新屏下指纹/完美全面屏
《旅行青蛙》遭国内山寨,QQ空间中推出《熊孩子旅行》
小米进军区块链!招聘资深开发工程师,月薪6万
保护隐私, Android9.0将禁止后台APP调用麦克风
亚马逊股价今年已上涨28%,市值已超过7200亿美元
陈伟星声明:所持加密货币永不套现 绝不割韭菜
中国iCloud用户数据即将完成迁移,钥匙串一同转移
谷歌语音助手年底前将增加30多种语言第一款屏下指纹识别的手机要来了,来自 vivo
数天前,知名硬件供应商 Synaptics(新思国际)正式发布 Clear ID FS9500,再次让“屏下指纹识别”成为了科技圈中的热门话题。
与此同时,Synaptics 也宣布了目前已经和全球排名“前五”的手机厂商就新指纹识别技术达成合作,首款配备“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手机最快将会在 2018 年的 CES 大会上展出。
尽管 Synaptics 并没有明示或暗示具体是指哪五家厂商,不过我们不妨可以通过今年 Q3 统计的参考一下。
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旗下的 Market Monitor 在今年 Q3 统计的全球手机厂商出货量排行看,前五名手机厂商分别是三星、苹果、华为、OPPO、vivo 五家。
不过在这五家厂商中,苹果对自家的对面容 ID 有着相当执着的坚持,加之在此前 Synaptics 跟苹果存在着的,所以我们也不排除 Synaptics 的这套方案仅提供给 Android 阵营。
换言之,排名第六的小米也可能会是一匹潜在的黑马。
(福克斯新闻的新闻配图)
但是有趣的事情在今天发生。就在 Synaptics 发布这项技术三天后的 12 月 15 日上午,福布斯发布了一篇名为的报道文章。原本是纯黑色壁纸的配图被加上了 vivo 的标志,并且这篇文章也被 Synaptics 的官方推特(Twitter)所转发。
(渲染图原图)
既然得到了 Synaptics 官方的“默认”,那么福布斯的这次曝光可信度还是较高的。
为什么是 vivo?
vivo 在近年来在代言明星、综艺节目等方式的助阵下取得了不俗的销售成绩,而线下门店也在国内遍地开花。实际上,vivo 除了在品牌宣传上“有一手”以外,在“屏下指纹识别”技术方面也有着一定成就。
早在今年的 MWC(上海)大会上,vivo 就带来了与高通合作的“屏下指纹识别”和“背部无孔指纹识别”两套隐形指纹识别方案,而用于的原型机则是经过特殊改装的 vivo Xplay6。
不过,尽管这次展示的同样也是基于超声波原理的“屏下指纹识别”,但这次展示所用的 vivo Xplay6 搭载的是一枚高通的指纹传感器,而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通过传感器的识别模块发射超声波,将超声波穿过屏幕到达手指上。超声波接触皮肤后,会根据指纹的形状形成反射。当识别模块接收到这些反射信号后,会根据信号绘出对应的指纹图像用于验证。最后它会将图像转化成电信号,进行解锁。
而基于超声波指纹识别原理,vivo 在大会上还带来了“背部无孔指纹识别”方案,这让手机能够在水下实现真正的拍摄功能。
当然,根据 vivo 的介绍,它还能实现心率检测、湿手开锁等功能。同时,由于传感器模块所需空间不大,所以对于空间有限的机身尺寸,超声波传感器更有利于目前的电容识别传感器。
所以,vivo 在未来会用上“屏下指纹识别”让人并不意外。真正让人感到意外的,是 vivo 从原来展示所用的高通传感器换成了这次宣布量产的 Synaptics 。
不过,屏下指纹识别也并非无敌
说回 Synaptics Clear ID FS9500 产品本身。虽然屏下指纹识别的优点我们都能通过“无惧污垢”、“酷炫”、“美观”这些形容词来概括,但是要真正实现这项技术仍需要硬件上的支持。
首先,配备“屏下识别”的前提是需要搭配 OLED 显示屏使用。对于非 OLED 屏幕的手机支持并不友好。虽然 Synaptics 所合作的五家厂商均有配备 OLED 屏幕的机型,但无论是目前还是未来,单一发展或受限于关键部件始终不是普及良方,“屏下识别”的普及仍有一段技术磨合期。
(Synaptics 屏下指纹识别方案结构)
其次是识别的准确性。其实在 MWC 2017(上海)大会上,原型机所搭载的屏下指纹识别在识别效率上仍有待提高,而由于没有给出明显的识别区域,所以一旦触摸位置不准就会解锁失败。
同时,录入速度相比目前的电容识别方案要稍慢一些,大概需要触摸识别区 10~13 次才能完成录入。
总的来讲,Synaptics 这次赶在年末发布的这项技术,无疑是为目前的险现瓶颈的手机圈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不过在短时间内,即便“屏下指纹识别”得到了大量应用,但消费者也需要时间去了解、适应这项新技术。而在“屏下指纹识别”真正成熟之前,电容识别仍然会是手机厂商们的首选方案。
有好的产品或者项目希望我们报道,猛戳这里
81文章总数
全新爱范儿 App 现已适配
Android 及 iPhone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爱范儿微信公众号
关注爱范儿微信号,连接热爱,关注这个时代最好的产品。
想让你的手机好用到哭?关注这个号就够了。
关注玩物志微信号,就是让你乱花钱。vivo屏下指纹识别技术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vivo屏下指纹识别技术
670521.1万3.4万1.3万27.0万4.9万4.8万1.8万1.9万6.0万1.3万2.0万1.6万4732086962648021.1万1.2万6420iPhone8都放弃指纹识别了,vivo的屏下指纹识别靠谱么?
关键词:iPhone8 vivo
此前关于苹果8将采用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消息此起彼伏,在众人都期待万分的时候,苹果突然甩出一记重磅炸弹,直接宣传取消指纹识别。这让一直以来以苹果为风向标的安卓机集团懵圈儿了,更让不久前还宣称成功研发出屏下指纹识别的vivo站上荣耀之巅。毕竟苹果做不到的事情,vivo做到了。
那么,苹果为什么最终还是放弃屏下指纹识别?屏下指纹究竟是有多难?Vivo又是如何做到的?
苹果都无力的光学式指纹有多难?
目前而言,屏下指纹把指纹模组置于显示屏下方,考虑到目前电容式指纹识别芯片300μm左右的穿透能力,而通常400~500μm、弧面玻璃更厚的700多μm的厚度电容式远达不到要求,因此,光学式和超声波式才成为最佳的解决方案。
此前传言称苹果就是在研发光学式屏下指纹识别,但根据消息看来,苹果仍未解决屏下指纹的相关问题。分析师郭明池认为原因是屏下指纹识别方案有穿透性相关技术难题,如OLED虽比LCD薄,但面板模组太多层数不利于穿透,因此穿透性能力不如预期。
因OLED无需背光面板即可发光,更为纤薄,有利于将手机做得更薄,并且OLED即使没有背光面板也不会出现漏光问题;另外OLED在屏幕素质上要更好,在色域、对比度、功耗上都要好于LCD屏幕。除此之外,OLED还能实现弯曲设计。更为重要的是,指纹识别能与OLED屏幕共享排线,使之达到较为完美的契合度。种种优势决定了在全面屏风潮下,iPhone 8要想实现屏下指纹,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便是OLED屏幕。
因OLED屏幕自发光的特性,其RGB像素点之间留有一定间隔,通过一些工艺使光线透过像素点之间的间隔缝隙(光学指纹识别就是依靠光线反射),光学指纹芯片接收到这些光线后,再运行相关算法去识别指纹,实现Under-Display方式的指纹识别。同理,AMOLED的RGB像素点之间也有机会放下光学指纹传感器,实现In-Display指纹识别。
但是,无论Under-Display还是In-Display方式,光学指纹识别都会存在分辨率与指纹识别平衡的问题,即屏幕分辨率越高,留给光学指纹的缝隙就越小,光学指纹也就越难实现,这也是此前为什么传闻iPhone 8屏幕下方区域不可显示只可触摸的原因。而且,屏下指纹技术还会导致屏幕亮度不平衡的问题,扫描指纹的区域明显比其余部分更亮。
此外,光学指纹解锁技术的使用需要合理布局,统筹全面屏玻璃的设计、摄像头小型化、听筒的小型化、新型指纹芯片的设计等各个方面,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和完善。
重重技术难题让苹果暂时无法攻克,而作为十周年的产品,苹果也不会在无奈之下将指纹识别后置,所以取消指纹识别功能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作为技术与品质向导的苹果都放弃屏内指纹识别了,vivo却在不久前上海举办的MWC2017上发布了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但却不是光学式的,而是基于超声波技术的屏下指纹。
Vivo的超声波屏下指纹能顺利量产吗?
据笔者了解,此次vivo发布的屏下指纹识别技术是基于高通的超声波解决方案,将传感器放置在OLED屏下方,利用超声波穿透材料的能力,从而实现指纹的扫描、录入和匹配。此前小米5s就是采用的是高通上一代的超声波方案,因信号穿透需要,小米5s指纹识别上方的玻璃盖板也进行了减薄处理。如果将超声波指纹识别传感器放在显示屏下方,就需要穿透显示屏、触摸屏以及盖板玻璃的厚度。
在上海MWC2017上,高通展示的是最新的2.1版本的屏幕下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方案,其新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可以穿透1.2mm的OLED屏,或者0.8mm的玻璃。
另外,其信号也可以穿透0.65mm的金属后盖,这也意味着高通的新一代超声波指纹识别可以放到金属后盖的里面,而后盖不需要开孔(可能需要减薄),就可以实现指纹识别。
但此屏下指纹识别仍存在相关技术挑战,如需提高扫描能力、屏幕解锁速度和反应速度等问题。分析师郭明錤更是直言,屏下指纹技术的大规模生产也存在不确定性,高通将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并非所有安卓智能机都有OLED屏幕和比较薄(能适配屏下指纹)的玻璃表层。
而且,相对于利用屏幕自身光源的光学屏下指纹识别来说,屏下超声波指纹识别则是主动式感应,其本身的功耗就比较高,在持续的工作状态下,功耗将会更高。另外,超声波要实现屏下指纹识别,需贴到OLED屏下,易损坏OLED屏,良率很难控制。
此前三星高管曾声称vivo发布的超声波屏下指纹技术,良率低,量产难,依他的说法来看,除技术原因外,vivo量产难的另一因素在于资源掌控的被动性。
如vivo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主导方是高通,整个产业化推进的节奏由高通掌控,vivo只不过是其合作伙伴之一。OLED屏幕资源的主导方则是三星,众所周知,OLED屏幕95%的产能都由三星掌控,在优先保证苹果和自己手机的供应后,剩余量已然不足,vivo今年能拿到的产量不是十分可观。
在此情况下,vivo量产“屏下指纹识别”手机的可能性已经是微乎其微。
因此,整体而言,光学式屏下指纹识别相对与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来说,更易实现。目前苹果虽暂时没攻克光学式屏下指纹识别,但其研发也不会停止,而且还可能加入更多新的生物识别技术,如3D刷脸解锁及支付。
3D人脸识别是怎么实现的?
不久前,在手机报举办的《风口浪尖的3D成像将引爆智能交互革命》的论坛上,有嘉宾就认为,未来3D摄像头将会成为趋势,并且还会实现人脸识别等应用,取代指纹识别。短短数月,苹果3D刷脸解锁支付技术就已来临。
据消息称,OLED 版的iphone配备3D sensing,可支持脸部识别与改善自拍品质,因无指纹识别,可能仅能依靠脸部识别做安全相关应用,故对3D sensing品质标准要求很高,这也提升了相关硬体生产与软体设计的困难度。
基于目前智能手机上3D摄像头的席卷潮流,也为人脸识别技术提供了机遇。据笔者了解,目前已有厂商推出了3D人脸识别技术。有业内人士透露,“随着生物识别技术进步,3D人脸识别方案的推出,可以取代指纹识别功能。”
据悉,3D人脸识别是在摄像机采集含有人脸的2D图像时,辅以结构光方案和双摄算法,即可实现识别功能。其3D人脸识别的优势在于,摄像头上下左右偏移15度,图像画质还可以保持高分辨率,完全可替代指纹识别。
另外,3D人脸对传感器的速度和精度要求很高,能否应用在新设备上还不确定。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3D人脸识别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苹果如若确定采用3D人脸识别技术,将会极大地推动该产业的爆发。
总而言之,目前屏下指纹识别无论是光学式还是超声波式在今年都难说量产及商用,有很大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发布的全面屏机型上,国产厂商还是后置指纹居多。而就苹果而言,严苛的完美主义要求下,不会采用后置指纹,而3D刷脸解锁及支付,仍需等待9月份的发布才会最终尘埃落定,但可以预见,一旦苹果确定采用3D刷脸解锁功能,将为其带来很大的竞争力。
至于苹果取消指纹识别,以国产厂商日渐提升的影响力来说,指纹识别仍会一段时间内存在,并将随着明年屏下指纹的商用而逐渐收缩。
热 文 推 荐:
更快、更多的行业资讯,尽在手机报微信号矩阵:
本文系手机报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vivo屏下指纹工作原理是什么?屏下指纹技术是否有未来?
日 11:34 来源: 作者: (0)
搭载屏下指纹技术vivo即将发布,那么广为流传的屏下指纹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如何使用、效果如何?屏下指纹技术是否还有未来。本文进行一一解答。
CES 2018消费电子展上,vivo展示了首款集成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手机,非常惊艳。事实上,该技术在去年便已广为流传,但三星Note 8和苹果iPhone X并未能实现。
那么,屏下指纹到底是什么、工作原理和使用体验如何,是否是手机未来趋势,今天这篇文章会为大家一一解答。
什么是&屏下指纹&?
顾名思义,&屏下指纹&就是将传感器集成于屏幕下方,从而实现指纹认证,不再需要外置的电容式传感器。屏下指纹设计有助于手机进一步全面屏化,不必再内置前置或后置电容指纹传感器,赋予手机厂商更大的设计空间。
当然,屏下指纹是一个广义概念,技术并不止一家。此前,高通发布了以超声波技术为基础的屏下指纹传感器,并已经发展至第三代;而vivo此次展示的技术,则是基于新思(Synopsys)的OLED光电技术,两者底层技术完全不同。
工作原理是什么?
vivo屏下指纹手机所采用的技术来自新思,是将一个光学传感器集成在OLED屏幕下,通过OLED像素间隙照射指纹、读取再进行认证。该技术仅限于自发光的OLED屏幕,TFT则无法实现。
虽然传感器技术来自新思,但vivo也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和研发,包括如何放置传感器、OLED屏幕调校等等,在CES 2018上展示的机型已经非常成熟,使用体验稳定。
与电容传感器读取手指电流脉冲不同,光学传感器基本上只是照射、比对和验证,但新思表示,该技术拥有一个强大的防骗系统,所以使用2D指纹或是指模,同样无法解锁。
是否容易录入?
vivo屏下指纹手机的指纹录入过程非常简单,与一般电容指纹相似,只要将手指放置在屏下指纹传感器处即可,耗时大约30秒,并且可以注册多个手指。唯一不同的是,稍稍用力按压效果会更好。
如何使用、效果如何?
解锁时,vivo手机屏幕下方会显示一个指纹图案,将注册了指纹的手指放在上面即可解锁,反应也是极快的,基本上在0.7秒以内。另外,湿手同样可以解锁。
从CES 2018电子展上的反馈来看,解锁准确度也是非常好的,对手指按压时的角度也比较宽容。
vivo屏下指纹手机何时上市?
vivo方面表示,屏下指纹手机将于今年上半年上市。而此前泄露消息显示,vivo一款名为&X20 Plus UD&的手机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3C认证,将于近期上市,很有可能便是此款屏下指纹手机。
近日又有消息称,vivo X20 Plus UD的价格为3698元,将于本月底上市,配置则与X20 Plus相似,为6.43英寸18:9 OLED全面屏、骁龙660处理器、4+128GB内存等。
屏下指纹技术的未来
就目前情况来看,屏下指纹技术的未来还是非常光明的。目前市场中手机所采用的主要认证手段主要为两种:一是iPhone X的3D面部识别、一种则是后置电容指纹。
毫无疑问,屏下指纹相比后置指纹,具有更高的可塑性,更符合时下全面屏设计趋势;未来,甚至可以实现集成多个传感器、实现不同位置甚至是全屏任何位置识别,而电容指纹显然已经不具备未来。
相关技术文章:
相关资料下载:
上周热点文章排行榜
上周资料下载排行榜
技术交流、我要发言! 发表评论可获取积分! 请遵守相关规定。
专家问答专家问答
经典电子创意设计欣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ivo屏下指纹识别手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