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风向标是人人趣投公司的主打产品 英文吗?

一个产品经理的世界一个产品经理的世界用产品经理的方法论和逻辑,去认识这个世界关注专栏李翔昊 的文章{&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pay.zhihu.com\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论产品汪的自我修养&,&author&:&li-xiang-hao&,&content&:&\u003Cp\u003E当前正是校招季,又有一大群应届生在寻找理想的工作,期待着进入互联网的天(zei)地(wo),大(zao)展(shou)拳(rou)脚(lin)。\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经过周鸿祎等行业大佬的宣传、吹捧,产品经理成了其中最为炙手可热的岗位。虽说从业的产品经理们因为江湖地位低下,常遭受到其它岗位同事的鄙视,而自嘲为“产品汪(gou)”,但“产品汪”好歹也是仅次于“程序猿”的高级物种,甚至被视为互联网项目的准CEO们,所以惹得众多新人们无限向往,纷纷朝着成为中国乔布斯的美梦前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是,怎么样才能成为合格的产品汪呢?虽说正是因为产品汪并没有严格的专业技术限制,才得以吸引众多和我一样技术没学好的计算机专业选手,和众多非技术类专业的同学们蜂拥而至。但是要做好产品汪,不需要特殊训练出来的“硬技能”,则对“软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觉得对于还没入行的新人们来说,先得看看自己是否具备如下特质,再考虑自己要不要选择这个职业方向。毕竟强扭的瓜不甜,爱上不该爱的人,痛苦只能自己承受……(这都什么跟什么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一条:能忽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里说的忽悠,在职位描述上,会写成“具有很好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产品汪的头衔,哪怕刚入行的新人也常挂个产品经理头衔,但实际上也就是半个产品策划+半个项目协调员的角色,不是直接管人的经理。因为工作的关系,需要协调、配合产品项目当中设计师、研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乃至后期运营、市场、商务等各智能岗位,因此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是完成工作的必须条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老板都是很能忽悠的有没有?一年到头给下属画饼也不涨工资,让大家死命干活不给加班费有没有?产品汪不给项目成员发工资,也需要把产品的美好愿景、明确的要求描述给设计师、研发工程,这样大家才能齐心协力一起加油干活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条:够龟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产品么,讲究用户体验,对于细节的把握尤为重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刚入行的产品新人,很难像老板或者产品总管一样指点江山,大部分做的,也都是基础的产品功能逻辑和交互设计工作,还要负责研发结果的测试验收,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等等打杂的工作。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们,都多在你看不见的角落接触、使用你的产品,几分钟之内,任何产品的缺陷,一点点的不爽,都可能让他们逃之夭夭,再也不用你的产品。所以,对于产品最初的设计,以及把握产品最终发布、上线的产品汪,要有对细节最敏锐的感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这个角度来讲,处女座的同学可能最合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三条:超八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好的产品汪需要有敏感的嗅觉,及时捕捉行业的变化,了解新的发展趋势,知道哪里有好的骨头……对于自己产品设计好坏的判断,除了自身龟毛的特质驱动之外,还要有丰富的产品阅历,来为产品设计的提升给予借鉴。如果不能了解到自己所在的业务领域,有哪些新的、好的产品出现,又怎么能保证自己的产品立于不败之地,不被用户抛弃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且,事到如今,互联网已经大步踏向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因此,对其他的行业潜规则的掌握,已经成了产品成功的关键。所以,没有一颗八卦的心,怎么能做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四条:神经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世人皆说,搞互联网要有创新,要能够跳出传统思维,做颠覆传统模式,改进传统业务模式的东西,因此,神经病人思维广的特点,是比较有竞争力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互联网产品,就是要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的特点,来改善原有的业务体系、行为模式,提升效率。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发散性的思维,对于设计创新的产品,去解决现实环境下存在的问题,是很有帮助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五条:讲道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产品的基础,是严谨有逻辑的代码,是实打实的业务运营体系,是有章可循的用户行为模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如果你只会忽悠、八卦,还是去做互联网分析师,或者行业评论家吧……产品经理,是需要实实在在知识功底和实干精神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千万别看多了乔布斯的传记,就幻想自己拥有“现实扭曲力场”,能够不切实际的做出幻想中的产品。你听张小龙做微信的成功经验,所谓“对人性的理解”,也是包含对产品成长规律的把握,才支撑起微信这个产品的成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在成为NB哄哄的老板之前,必须靠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取得团队成员的信任;你胡搅蛮缠不讲道理,还能任劳任怨和你一起做产品的,那只能是你的男朋友啊……只有了解用户最真实的需求,做出靠谱的产品;只有符合市场规律的推广,才能让你的产品取得用户的青睐;产品最终要赚到真金白银,也要遵循最根本的商业原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学习和积累产品汪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个我们以后还会再详细讨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好吧,当你选定产品汪,作为自己求职的主要方向的时候之前,不妨看看自己,究竟能够符合几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实际上,我们也很难要求产品岗位应聘者,完全符合上面五条的要求。而各个公司对于产品经理岗位的定位和分工不同,对于要招聘的产品人员的考察重点,也有很大差异。有一些专业素质,也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培养出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何才能获得宝贵的第一份工作,走向产品汪的行列?以后再给大家讲讲,求职产品岗位的过程中,面试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该如何准备。\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3:15:1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likeCount&:1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15:18+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077adab9be8aa17a1593d78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likesCount&:19},&&:{&title&:&初级产品汪面试攻略&,&author&:&li-xiang-hao&,&content&:&\u003Cp\u003E上回和大家说到了产品汪从业者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素养。当然,有了基本素养并不代表你马上就能混到产品经理这个金晃晃的头衔出去泡妞了不是。产品经理还需要诸多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这些即便是最NB的高等学府——蓝翔技校也没法教你啊。产品经理的工作本身没什么课程体系专业可以学习,如果真要补充学习什么理论知识,实在太多太多了……以后我可以再给大家列出一个长长的书单供参考。但最有效的办法,还是秉承实战出经验,再辅以理论知识来提高能力层次的方法比较有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是对于新人,大家是不是最苦恼没有成为产品汪的机会?所以这回我还是先和大家讲讲产品岗位的面试,如果应(hu)聘(you)到第一份产品经理的工作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同所有工作/实习的面试,产品汪专业岗位面试的问题无非就考察那么几个方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个人经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求职动机和职业目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基础素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专业知识、技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业务经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体说来面试就是考察这么几个方面的内容,只是面试官的问题并不会严格的按照这5个方面来问,但至少都会考察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但如果你是个漂亮MM,男面试官问你婚恋情况、兴趣爱好、家庭住址、喜欢的餐厅风格、晚上是不是有空……你也要理解互联网公司都是男多女少找不着对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般HR会问第一、第二方面的问题比较多。第三、第四方面的问题主要由资深产品汪来考核。而招聘资深产品岗位的时候,主要是聊第五个方面的问题,新人面试则很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具体的问题大概会如下开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做个自我介绍吧……你丫在学校/不做产品这些年都做了些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你做过的最有成就感/最有有创(Sha)意(Bi)的事情是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你的个人经历,是否有做过和做产品岗位工作类似的事情。你所回答的经历里,有软件项目管理、开发策划的经验最佳,实在不行活动项目管理、市场分析、社会调查研究等等之类的工作也好。大家一定要实实在在的回答,千万不要去编造什么虚假的经验,一般以面试官的人生阅历来说,要戳转编造的经验是很容易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些问题无疑首先是从第一个方面来考察你的个人经历,是不是做过什么成功的事情、在一个项目中扮演过重要的组织者角色,是不是一个有责任心、能艰苦卓越做好一件事儿的人。其次,也是在考察你个人的基础素养(关于基础素养的问题,可参考前一篇文章,论产品汪的自我修养),在项目管理中,是否有良好的规划意识、风险控制意识、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在市场分析中,是否有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面试聊天,通过你的言行谈吐,看个人素质也是基本常识了。不求你谈笑风生(可能还会因为太嚣张而被fire),也别羞涩怯懦。产品汪嘛,要符合“能忽悠”的素质,毕竟到了公司里要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追着同事干活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接下来的问题可能会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你为什么想做产品啊?(你脑袋哪根筋搭错了?)/你了不了解产品干嘛的?4、为什么会对我们公司感兴趣?/为什么想应聘这个职位、这个产品业务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里主要就是考察你的求职动机了。说白了就是万一招你进来,你是不是能老老实实做产品工作。所以事前对工作内容的了解是很重要的。人都说婚姻是个围城,这岗位也差不多。在岗位的很少不抱怨自己苦逼,想试试别的活儿的。你万一到了岗位发现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怎么办?要不跑路了,要不消极怠工,用人主管可不亏了。所以对产品岗位工作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或许JD职位描述能说个大概,但这个大概的描述呢,很多HR也是向用人主管要的,用人主管也是随便抄的……而且具体内容也没有写的那么高大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话说产品汪每天到底怎么都干些啥,这个我也得以后再详细和大家说一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向面试官表明你了解产品汪工作、热爱产品汪工作,加入做狗的行列会觉得光祖耀祖、三生有幸的强烈意愿,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实际情况是你丫学理工科的大学四年没好好学技术啥也不会,或者你是学文科没啥对口好岗位工资还具低,才就盯上产品汪这个光(zhuang)鲜(bi)的工作。但这些实际情况,你也不好直接说出来不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我当面试官的时候,听到的回答多半会让我大失所望,直接出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啊!爱不是靠说的,是靠做的啊!你光口里汪汪汪说爱一个姑娘,没有实际行动证明,姑娘也不会就跟你(当然,长得帅的除外……)。你得请吃请喝,送花、送礼、送LV,付出大量时间精力金钱,才能表现出真心实意赢得姑娘芳心不是?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说你喜欢做产品,也得有具体表现不是?你说你喜欢研究互联网产品,每天就上个淘宝买衣服、上个优酷看韩剧、上个微信聊妹子,就算研究产品?呸,你的甜言蜜语我是不会信的!你们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汪汪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真正喜欢做产品的人,总会花时间去看产品、设计类的书,会去看各种新出的网站、手机App。可是我面试过的大部分应届生、新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是真爱、又没有足够的经验实力(嗯,长的也不够漂亮)的人你只能拒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样的,如果这个公司的产品业务,恰好是你的兴趣爱好,也能成你阐述动机的理由。你的理由最好是正当合乎逻辑,而且有实际行动、案例支撑的。伪装的热情是很容易被戳破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于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位、这个产品业务线,你也可以从个人发展、行业市场的角度分析,这就开始考量你的专业认知了。通常紧跟着会有如下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你平常都上哪些网站/用哪些互联网产品/用哪些App。\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都怎么关注产品资讯、行业信息/看哪些和产品相关的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8、你最喜欢的产品有哪些(列出你最喜欢的10个)/最近一段时间新出的什么产品是你喜欢的,关注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嗯,前面问题的坑还在呢!看过、研究过很多互联网产品的人,才算是真的对产品工作感兴趣,有足够的热情,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 任何伪装的热情,都很难经受住实实在在的追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你对于产品的关注,就是看你对于行业的敏感度,就是之前说过的,产品汪要“八卦”。对于怎么研究产品和搜集行业资讯,以后可以找机会再讨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问你产品的喜好、偏爱,则是看你个人的品味和审美,可能再多考察一下你的个人志趣。当然可能不同的产品业务要求不一样。对社交、娱乐类产品,交互和审美会显得更重要一些。而搜索、电商或是工具类,可能更看中交互和逻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品味和审美这个东西,其实挺难讲的。关键还是在于你用过、看过足够多好的东西,才能鉴赏出什么是差的。产品汪“龟毛”的品质,也来源于享受过好产品服务之后,对于低质量产品的不能容忍。所以做上产品汪之后,为了体验更多好用的产品和设计,多半会花掉你更多的钱,让你的生活更加窘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讨论这些问题时,你如果能当场掏出手机打开App娓娓道来,或者借面试官的电脑打开网站指点江山,无疑会更有加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泛泛的说几个产品名称是肯定不够。一般面试官会继续考察你的产品认知、产品逻辑和市场分析能力,所以接着问题又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9、这些产品的优缺点在哪?有什么问题?如果你来做这个产品如何改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0、产品核心价值是什么?目标受众是谁?解决了什么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差别在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些问题基本上就是考察你的专业知识、技能。当然一般对新人来讲,面试官的期望不会那么高,大概也就看看你的意识是不是到位。这个时候,要尽可能从用户的角度,从使用的细节角度去分析和看待产品的问题。谈谈这些产品哪里用起来不太舒服,设计交互可以怎么改进就好了。所以你可千万别学那些互联网分析师或者行业评论家,一上来就指点江山,来个什么宏观市场分析、资本市场分析,什么上下游产业链关系、商业模式,从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中概股讲到党的十八大政策……这个时候你很有可能被面试官一脚踹飞(至少在心里)。一线产品汪都是具体干活、做细节的,尤其是对于已有的产品业务部门,大部分产品汪都是做优化、改进的事儿。老板的事儿还是留给老板操心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1、说一下你所做过的产品项目经历/介绍一下之前做过的产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如果让你来做一个**类型的产品,你会怎么做/怎么设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3、你怎么看现在流行的**类产品/**为什么要那么设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4、估算一下北京有多少**/**渠道的访问量/下载量会有多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5、用户调研有哪些手段/如何排定产品需求的优先级/某月份网站访问流量下降,如何分析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6、**类产品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要解决**产品业务中**问题还能怎么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述的问题,基本会是最后聊的一些开放式问题。针对新人肯定不太会问11类题,除非你有相应的个人实践、实习经历。12类题如果问怎么做的话,既包含了产品方法步骤的考量,也包含了具体的产品方案逻辑和思路,相比之下,怎么设计就只要回答产品方案的思路,要简单多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问的问题,可能也会转向你所面试的业务部门的产品作为案例进行讨论,基本上也都是考察你做产品的专业思路。大家在面试之前,尤其作为新人,认真去了解应聘岗位所负责的产品,表示自己积极的态度还是很有必要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最好也不要随便乱喷。有经验的人来说,好好说自己的产品经历和做过的业务就差不多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4类的逻辑题,有些教育背景比较好的面试官会喜欢问,主要就是考察面试者的逻辑、智商以及一些常识。此类题目和许多传统IT大企业的面试题会很相似,大家不妨自行去找参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面试聊的话题其实要远比我上面列的开放的多,就是类似15、16类的问题,多半都是具体的产品业务经验。聊的好了,还会扯到行业八卦。但基于业务经验和工作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可以问的问题实在太多,我这里就不讨论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面列的这些典型问题,基本上涵盖了产品面试所查考的5个方面层次。但实际过程中,面试会根据聊的内容,深入追问细节,但所期望了解的内容的动机,都是在这5个方面,所以大家的回答应该有足够的针对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所有的技巧都是无法掩盖知识、经验上的不足。若是需要长时间学习、积累,以及通过实践获得东西,能够看我几篇口水文章就能弥补,上帝岂不对那些一直勤奋努力的人不公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产品经理的知识结构到底有哪些?该如何去学习积累?咱下回再说吧。\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7:31:1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6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5:31:15+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c157b3bf07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69},&&:{&title&:&穷游怎么赚钱-说说在线旅游社区的现在和未来&,&author&:&li-xiang-hao&,&content&:&\u003Cp\u003E本文应“商界评论”杂志约稿而撰写。任何转载需著名出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无心插柳的创业\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能把自己的业余兴趣做成一项事业,成为一家极具发展潜力的公司,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肖异在德国留学时,只是因为想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在2004年开设了一个小小的旅游论坛“穷游欧洲”。几年的时间,这个小小的旅游论坛越做越大,做成了自己的全职工作。直到2008年肖异回到北京正式创业,做成了穷游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穷游网目前已经是国内最大旅游信息分享社区之一。有非常之多的用户都在网站上分享自己的旅行游记,同时会包含很多的旅游信息,提供给同样有出行计划的用户做参考。穷游网在自己的论坛基础之上,将游记信息组织成了目的地、穷游锦囊等内容频道,并提供了穷游折扣、预订等商业信息服务,成为了一个全面的旅游社区网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穷游有注册用户1000多万,每个月有600多万用户访问。相关的移动App也有将近1000万的下载及安装。穷游在2013年完成了第二轮融资,成为了阿里巴巴的战略投资对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无独有偶,国内另一家可以和穷游网匹敌的旅游社区——马蜂窝,也是在两个创始人陈罡、吕刚业余爱好自驾旅游的驱动下建立起来的旅游论坛。马蜂窝成立在2006年,两位创始人开始也是业余维护,不过在搜狐工作的背景给他们带来不少帮助。只到2008年马蜂窝有一定用户量之后才开始全职创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穷游的模式,还是依靠用户在论坛上的分享交流,产生原始的旅游信息和内容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模式。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积累和重新组织,再吸引到更多的用户。因此,最早的用户群体,以及在社区里积累的内容,就决定了网站的发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穷游和马蜂窝创始人不同的起家背景,则决定了两家公司运营发展以及在用户群体积累上的差异化。马蜂窝的内容以国内的旅游地点为主,穷游则是更偏重于出境游信息。因为这个原因,马蜂窝的用户数量更大;穷游拥有的学生、尤其是留学生比例,以及高收入人群更高。在一些业内认识看来,穷游的内容质量因此要优于马蜂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穷游发展自海外游、出境游的主题,又在当前中国的市场环境下,带来极佳的发展优势,把握住了最有利的细分市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流量的上游,产业链的下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美国旅游市场,休闲度假游的比例占80%,而中国市场当前却仍是以差旅占据出行,占据旅游市场的大头。但中国休闲旅游市场的占比,自然在不断提升,已经具体反映在中国旅游市场总额每年30%左右增速。加之自助游较之出团游比例日益提高,大部分用户在选择旅行方案,制订旅行计划时,都依赖于互联网工具,因为在线旅游市场,明显是一个前景看好的市场。艾瑞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2204.6亿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国内在线旅游正面临一盘很大的棋局,它们被划分为四类,一是中介形式的酒店机票预订网站(OTA),如携程、艺龙;二是旅游(机票、酒店)比价搜索,如去哪儿网、淘宝旅行;三是提供旅游产品、景区票务服务,如途牛、乐途、驴妈妈旅游网;四是旅游信息分享社区,如穷游、蚂蜂窝、旅人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用户旅游计划的决策环节来看。穷游这样的旅游社区和旅游资讯网站,是处在明显的上游的位置。用户通常都是受到亲朋好友、或者各类媒体、旅游资讯的影响,确定旅游目的地,再制定旅行计划,预定机票和酒店。用户典型的使用路径可能是:搜索引擎(百度、谷歌)-&旅游社区旅游资讯网站(穷游、马蜂窝)-&旅游预订网站(携程、亿龙、Booking等OTA)。穷游这样的网站,就是在用户计划的环节,能影响到用户的决策消费。做旅游这样一个花钱主题的网站,天然就离钱很近,所以在商业模式上其实不用太发愁。穷游可以依靠向OTA们倒流量,提供酒店、机票预定来赚取佣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实际情况是,尽管处在流量的上游,但因为在旅游决策过程中,离交易环节远,直接盈利的能力并非那么容易。用户在网站上的活跃,并不一定能直接带来利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离交易环节近的旅游网站,如携程、亿龙,早就成为了旅游行业的巨头,一定程度上垄断了机票、酒店预订的在线旅游资源。包括在决策比价中的去哪儿,也依靠机票、酒店预定的佣金,做上市了。在这些把握了最重要交易环节的OTA手里,旅游信息分享社区很难抢到更多的商业利润。OTA巨头们也担心旅游社区会截取了太多的用户,会影响到自己的流量,所以一直对旅游社区抱有戒心。携程曾投资、而后又收购了旅游社区驴评网,变成了自己的旅游攻略社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庆幸的是,穷游的着力发展的出境游主题,在国内市场形成的格局当中,却能巧妙的规避携程、亿龙等OTA们形成的垄断,和booking、Agoda等国外OTA形成合作关系。因为语言的障碍,用户在出境游前,制定详细旅行计划的信息需求更为强烈。这部分的旅游信息又不如国内的旅游信息丰富。所以穷游的用户对其依赖性更强,用户的转化率也更高。而且因为出境游的花销成本高,穷游在客单价、利润方面相比其他在信息分享社区的竞争对手,更具有优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除了向OTA们倒流量收佣金外,和旅行社合作,销售打包的旅游产品,对穷游来说,也是一种盈利模式。穷游推出的穷游折扣,就是销售那些旅行社提供的旅游产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穷游CEO肖异曾透露,公司在2013年达到了千万人民币的收入。网站走向商业化之后,穷游能否建立多元化的商业模式,能否做的更大,依然是个不小的挑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模式革新之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穷游的成功,是在于对于旅游整个消费行为当中,对于特定环节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可是,当市场环境、用户行为开始慢慢发生变化的时候,穷游能否随之改变自己的产品服务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穷游依靠论坛社区积累的UGC起家,其中大部分是用户在旅游之后分享的游记、心得。核心用户的活跃及贡献,靠社区细致的运营和用户之间感情的维系。那个时代,是一个互联网上旅游信息还相对匮乏的时代。数年的积累爆发,互联网的信息消费开始走向2个方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碎片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移动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大量仅仅寻找旅游决策或消费信息的用户来说,游记的信息冗余,借鉴的效率不高。再多的游记积累,对用户的价值提升有限。穷游的这一服务模式,有着难以逃脱的瓶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被携程收购的驴评网,还有马蜂窝、百度旅游等,都和穷游有着同质化的竞争关系。尽管有着早期优质用户积累带来的优势,在旅游主题变换、出行信息也需要不断更新的市场环境下,“论坛-游记”的产品模式很难产生竞争壁垒。穷游也不得不寻找服务模式上的突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穷游锦囊,是他们在UGC模式上进行提升的一个尝试。穷游锦囊会从用户提供的信息当中,对一个旅游目的地进行整理、编辑,形成一个真实可靠的旅游攻略、路书。这一模式,或多或少受到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的影响。Lonely Planet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书籍出版商——其主要模式,就依靠编辑出版目的地主题旅游指南书籍。穷游的COO蔡景晖,在加入穷游之前,曾是Lonely Planet中国区的代表。所以穷游锦囊的服务模式其实并不新鲜,依然需要不小的人力将用户贡献的旅游信息再加工,并且还需要及时更新,在规模化上会有明显的障碍。产品的呈现模式偏向于传统的电子书,信息的结构化程度不高,上竞争者马蜂窝推出的目的地旅行攻略,也是同样的产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这样的产品依靠重度的内容生产,走传统的媒体模式,也不符合用户信息消费的碎片化特点,恐怕很难成为具备竞争力的互联网产品模式。穷游在信息结构化上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基于目的地推出了点评,在社区频道中推出了问答、微游记,只是收效并不明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用户信息消费的移动化,是穷游要面临的另外一个挑战。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用户开始越来越多的通过手机上进行机票、酒店的预订。因此,携程、亿龙都纷纷宣布向移动应用市场大举进攻,其移动端的业务量迅速超过30%。穷游也推出了一系列移动端的旅行工具,但似乎并未在移动应用市场上取得应有的成绩。相对在产品模式比较具有实用价值的,是基于移动端的穷游指南——可以看作在穷游锦囊基础上,人工进行信息结构化的产品。不过穷游指南因为依赖于类似锦囊的内容生产模式,目前仅推出了10个海外城市的版本。和锦囊一样,依赖人力重度运营模式,可能难以快速扩大产品服务的规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纯移动互联网创业浪潮下诞生的面包旅游、蝉游记,则试图在打造一个全新的基于移动端或者说图片分享的旅游社区,以此挑战穷游或马蜂窝在传统网站社区上的地位。在碎片化、移动化的用户行为模式上,移动图片分享,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依靠即时的旅游照片分享和旅游轨迹记录,面包旅行在两年的时间同样积累了近千万用户。在旅游图片分享的基础之上,面包旅行添加了旅行地点信息,依附于用户分享图片的说明,面包旅行积累了大量碎片化、结构化的数据,同样慢慢的聚集成以目的地为中心的丰富旅行信息。穷游推出的微游记是在面包旅行、蝉游记之后推出的类似产品,但其表现却不如两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移动端在旅游过程能够发挥的威力,恐怕并不仅仅局限于拍照分享。在可以看得到的趋势下,丰富的、即时的旅游信息推荐和结构化内容查询——即符合用户碎片化、即时性消费模式的产品,可以帮助到用户享受更自在行程的移动应用,恐怕是未来旅游爱好者最期望能看到的工具。而这一切的基础,是拥有大量的基于目的地的结构化数据。在这一点上,穷游论坛游记文章积累的内容,在结构化的数据上,似乎并不占优势。拥有的大量游记文章和用户的积累,可能反而会成为穷游革新产品的包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结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为一个社区类产品,穷游用户的粘性和忠诚度,应该是最大的优势。把握了大量高端出境游的用户,这是其他新的竞争者,很难通过资金、资源快速积累超越的。肖异在对媒体的采访当中,都不断强调穷游社区当中,用户之间形成的良好氛围,是穷游发展的强大保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穷游之所能够从一个小小的论坛社区,发展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盈利的公司,就是巧妙搭建了“人-网站(产品)-人”这样的产品服务生态,区别于传统在线旅游商业形态中“人-产品”的单一模式。穷游在这样的互动社区生态之上,再结合旅游的产品服务,融入商业资源,必然具备创造更大商业价值的能力。这也是以穷游为代表的在线旅游社区,不断涌现,并得到风险投资青睐的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后,在穷游所形成的互动社区生态之中,穷游还能创造、融入什么新的产品模式,来应对新的市场变化,提升自己的服务,将决定穷游未来能否走的更远。\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3:36:3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2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36:34+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c16e97fa154ffa52f5213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26},&&:{&title&:&让社交,不再只是约炮&,&author&:&li-xiang-hao&,&content&:&\u003Cp\u003E昨天从老同事那里听到传闻,说优士网即将要被解散或被出售了。优士网是一家职业社交网站,也是我离开学校后服务的第一家公司。听到这个消息,我不禁再打开网站看看。大概是迫于营收的压力,网站居然添加了卖保险和海外房产的频道,社交氛围荡然无存。老同事纷纷翻出当时做的各种产品设计回忆,各自唏嘘不已。\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边,最近几天我则在焦头烂额的准备自己创业产品的发布,晚上经常焦虑的失眠。而我的这个创业项目——“会会”,也是一个定位为向职场人士提供服务的社交app。\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从天际网、若邻网开始,中国就不乏linkedin的追随者。然而直到linkedin上市,国内也没有一家做的像样的职业社交网站。大部分都直接变成了招聘网站,还充斥着各种保险推销员,理财顾问。\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纵观目前国内app排行榜上的社交产品,大都充满了荷尔蒙:色情、约炮,似乎成为了社交产品的必要元素。众多社区、社交产品的宣传,也都靠美女挤胸露大腿来搏眼球,大厂如百度,做的更黄更暴利。仿佛不是异性交友,就不能吸引用户;不能约炮,就没有卖点。\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此很多人说,中国互联网只能是娱乐互联网,做正经事儿的产品都做不起来;中国社会做事靠见不得人的关系,靠潜规则,所以职业上的关系,不能放上台面展示。所以要想中国人把职业关系、工作关系放网上来,没戏。\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我刚组好团队,开始创业找投资的时候,正是秘密这样的匿名社交大火。是个像样的团队,借着东风都能迅速从VC要笔钱做匿名社交。市场上不缺只靠热门概念或投资热潮来做判断的投资人,借着在线教育、互联网金融、O2O的主题似乎也更容易拿到钱;又或者埋头做电商服务、游戏这些离钱近的项目,似乎也更容易“成功”。\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我还为什么要执着于做职业社交这件事?\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因很简单,我希望做出一款产品,实现一点不一样的价值。\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相信,有很多的人,会愿意把自己的时间花在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上面。而且在互联网上,这样的人也会越来越多。\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互联网在国内兴起时,主力人群是正处于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所以娱乐社交应用占据了主流。但随着时间过去,80后进入而立之年,90后踏入职场,他们有了新的诉求。除了恋爱交友的异性需求之外,在社交生活中,他们也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同行,交流行业经验和切磋业务知识,或者和特定领域的专家请教专业内容,又或是找到各有所长,能够互相弥补、完美配合的事业伙伴。\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PC互联网时代,天际、若邻,乃至优士,未能赶上用户的成熟,成为了先烈。而现在,有这种深层次求知需求的用户正在崛起,知乎和果壳等知识分享型网站的流行就是侧面的验证。\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近促使我创业的,是我继续感受到这个市场需求的增上。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市场普及,让我看到了搭建一个不同以往的职业社交平台的新机会。\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移动互联网与传统的互联网业务相比,应当不再是将人们越来越多的束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而是可以连接人们线下真实生活的纽带。大家需要的社交App,不应该是在线上莫名其妙的添加一堆素未蒙面的“好友”,而是真正能够与对方建立真诚的联系。\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相信,无论哪一种沟通的形式,最终都无法取代人与人之间真诚的见面沟通。不论是短消息、图片还是语音、视频通话,都不如两人坐在咖啡桌前的对话,能够碰撞出更多知识的火花;也不如在餐桌上的交流,能够相互建立起真挚的认同和信任。\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我希望“会会”打造的是一个可以让人们面对面真诚沟通的平台,虽然它是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app,却能让人们走出虚拟的线上网络,走到线下直接深入的交流。\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可以直接“约”。\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各类社交App上短消息/语音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有时候反而降低了交流的效率,你再焦急也得不到及时反馈。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哪怕四处托朋友,也未必能够迅速找到你想认识的人。所以还不如公开发个邀约,让那些位置离得近的,彼此感兴趣的,能够在业务上有交集的人,能简单快速的见个面。\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论是在国贸、中关村还是其他地方,我希望会会可以让更多在同一商圈、甚至同一个写字楼里工作的人,不再只是点头之交或擦肩而过,而是能够高效匹配的的见面结识,深入交流。通过会会,你借用平常一顿饭、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以拓展人脉圈子,认识到能解决你问题的专业人士、可以互帮互助的小伙伴,甚至是下一个十亿美金公司的创业合伙人。\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我心里,真正的创业,不是看中哪个国外爆红的App来做个快速抄袭复制版,或者炒概念玩票圈钱,而是确实依据市场的需求和对用户价值的判断,做新模式的探险和尝试。\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于“会会”的着眼点对不对,产品功能切入点准不准,运营推广的方案和步骤能否一步一步走对,我只能怀揣着对创业的敬畏之心,等待时间的证明。但在我心里,或者早已认定那样的信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若大家愿意支持,可以下个“会会”来试试。发个邀约,看能不能约到你想认识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点击下载:\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imhuihui.com\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会会\&\u003E会会\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逼的分割线=====\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感谢很多朋友对「会会」的关注。\u003Cbr\u003E很多朋友的评论,我来不得己一一回复了。不相信我理想和愿望的人,对你们的轻蔑我也会抱以同样的轻蔑。\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也不得不对大家的关注表示抱歉。\u003Cbr\u003E为什么我们的注册流程那么逗逼,为什么我们还要搞注册审核?为什么只开通了那么几个城市?确实有一些苦衷,原因也只是我们希望,所有用户在真正能够进入「会会」的时候,能够得到让你们满意的产品服务。\u003Cbr\u003E也希望大家原谅,我们的产品确实做的还不够好,在没有做好开门迎客的准备,我们不得不让一些朋友多耐心等待一下,先让一部分熟悉的朋友、合适的人先进来当小白鼠,容忍我们的很多bug,好给我们的产品改进提供一些参考。\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会放开注册,让大家都可以来「会会」上约一个——正儿八经聊工作的局,认识对彼此有价值的人。\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希望大家给我们多一些耐心,我们会尽量让「会会」成为一个对你们有用的产品。\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imhuihui.com\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会会\&\u003Ehttp:\u002F\u002Fwww.imhuihui.com\u002F\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2:15:3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77,&likeCount&:52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15:37+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bf0772fcba254fa807593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77,&likesCount&:526},&&:{&title&:&2015,后微信时代的社交产品市场展望&,&author&:&li-xiang-hao&,&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社交产品细分几何\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微信在朋友圈中发布了第一条广告信息,预示着微信商业化时代的来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信诞生3年,也开始走入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从另外一个角度,微信已经结束了其高速发展的青春期。微信的关系链如同所有的社交产品一样,早先最亲密朋友之间互动聊天的平台,也会淹没在更泛滥的关系当中,面临和人人、微博一样的生命周期。各类微商的介入,已经让用户对微信朋友圈吐槽不已,未来直接商业广告的介入,会进一步降低微信朋友的信息价值。\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这一切,给了垂直社交产品带来了更多机会。\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Blink、Nice的大额融资,也再次证明了社交产品并没有随着微信的独大而失去想象空间。\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陌陌的上市,更是证明了独立的移动社交产品,也有上市做大的可能。另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红极一时的匿名社交,以友秘(又曾名无秘、秘密)为代表的一堆跟风Secret做匿名社交的项目,现在持续者寥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后微信时代,还有哪些细分领域会诞生下一个估值过亿的公司?这绝对是众多投资人、创业者所关注的话题。\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讨论这个话题前,我们不妨来看看,社交产品还有那些细分领域可以耕耘,换句话说,社交产品该怎么分类?\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不外乎这么几个维度。\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内容载体:a)文字(博客\u002F微博\u002F) b)图片 c)语音 d)视频 e)其中几种混搭(例如:轻博客如点点、图片语音啪啪——咦怎么都是Jack做的……)\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关系的形式:a)单向(关注) b)双向(好友需确认) c)群组(成员身份)d)流氓——稀里糊涂就给你搭上了\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信息平台:a)网站 b)移动App c)可穿戴式设备?d)车载电脑? e)其他信息平台\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几乎所有的社交产品,都基本上是这几个维度的组合。嗯,其实我漏了最重要的一个维度,那就是:\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社交关系的类型!——基本上也决定了对应的用户群体\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列一个我在公司内部分享做的图,当然总结的不全\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212c4b87a07e8c190ba351f14836c2bd\&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u003E\u003Cp\u003E做社交,什么样的社交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用户群体。做同学关系的产品,基本上锁定了中学、大学生群体;做婚恋,目标用户就是大龄单身青年。这些人社交行为的主要需求和特征,也就决定了你的产品该做成什么样。\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且,因为互联网的马太效应,大者恒大,一个关系类型的产品市场,只会有一两家比较有规模的产品出现。\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以看到,在美国能够并存的几个社交产品的大头,之所以能够并存,原因是\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占据着几个不同的关系类型。关系类型不一样,需求差异较大,因此不同类别的产品才能满足好。\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2)市场足够大。产品的一些小差异,个性化的设计,也能够吸引足够量的用户保证其生存。\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Snapchat为什么火?因为美国的高中生独特的社交行为。性成熟的年龄在性开放的社会,这些高中生之间有很多敏感的、暧昧的图片需要交流,所以阅后即焚的产品功能特点,极度符合美国文化环境下,这类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在国内?高中生的同学关系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下,没有这样的诉求和使用环境,照抄的都死路一条。\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Facebook做的是熟人关系,这个市场是最大的,所以在图片交流形式上做的最好的Instagram也能做到足够量,可是再大就不行了。为什么Instagram最后选择卖给了FB,就是因为关系类型一致。Instagram的关系链大多来自FB的开放平台(这要在国内,有开放平台的公司分分钟掐死你或者出一个Copy恶心死你),不太可能超过Facebook,所以被收购是一个很好的结果。\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抄Facebook的人人呢?做到上市之后,在向已毕业工作的用户群体扩张上,受到了强有力的阻击。尤其是在移动平台的变迁中,人人先后受到了微博(曾经一度成为熟人互动的社交平台)、微信(现在无争议的熟人社交霸主)的阻击,所以很难抢占新市场,只能再回到校园死磕同学、校友关系。\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博也曾经一度成为白领互动的社交产品。可惜新浪的高层对于微博的定位,一度在媒体和社交中摇摆。直到微信崛起,彻底断了微博走社交的路。现在微博几乎很少有好友的互动,基本成为媒体、大号发布信息的渠道。\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关注市场环境/信息平台的变迁\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超过市场上的巨头是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并不一定。因为产品形式的更迭,这个市场上会有更新换代。大部分情况下,颠覆巨头的时机,出现在市场环境/信息平台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原有的公司反应不够快,就会被新的产品所取代、超越。\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熟人通信:QQ( PC客户端)-&微信(手机客户端)\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陌生人通信:51.com( PC客户端)-&陌陌(手机客户端) \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内容载体的形式变化,也是得益于信息平台的变迁,方便用户更好的产生内容。手机的LBS功能为陌生交友提供了便利,才有了陌陌的火爆。如果没有3G\u002F4G网络,你怎么做语音交友?视频交友?\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aaead6f6e5b9c\& data-rawwidth=\&414\& data-rawheight=\&270\&\u003E\u003Cp\u003E1Nice 2探探 3面包旅行 界面截图\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前段炒的风风火火的Blink,为啥2个月估值过亿美金?人家做的也社交,不过基于移动互联网更加发达,流量会变得超级便宜,用户会肆无忌惮的产生大量图片并不在乎流量的及时分享这件事上,可以赌一把。只是,在熟人社交市场上,必然受到腾讯的强大挑战,所以愿意投钱的,肯定也要赶紧下注豪赌一把。同理,在新的网络环境之下,3G/4G的普及,肯定能让图片分享乃至视频分享,在用户的社交平台分享使用上,比例越来越高。\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陌陌上市了,为什么它能躲开腾讯,做到这么大?\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它所占的分类,陌生人社交关系,已经不是腾讯的主战场(话说当年QQ就是陌生人聊天玩起来的)。\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搭上了移动互联网的东风,LBS定位助力了陌人社交,降低了交易成本。\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借用户基础,顺势向兴趣交友切入,加入兴趣关系。\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反面例子是米聊,同样做熟人关系,即便有强力的公司背景和资源,起步更早,但最终还是死在和微信的同一个关系分类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令人叹息的莫过于街旁。赶上了移动社交的早势,却未能进入主流,不得不宣告死亡。街旁选对了载体,也挑对了移动LBS的特性做签到,所以能够风风火火的起家。却没选得对关系的类别,在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地理位置发现的兴趣社交间摇摆不定。等到熟人社交平台都带上POI信息,陌生人社交也聊的风风火火,发现自己十三不靠,最终只能走进了用户的回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异性、婚恋、陌生人交友产品从来都不乏竞争者,现在还有一大堆如探探、心跳,在参照Tinder继续打年轻男女速配交友的市场。网易花田,也借助其新兴网站的优势,移植到移动端,强攻婚恋社交,抢占世纪佳缘、百合的市场——而这几家大的婚恋网站却似乎毫无建树。反而占据行业关注热点的,却是另类的婚恋社交——同性交友社区。我觉得,真正基于婚恋关系的社交产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有洗牌的机会。\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顺着之前的思路来看,每个关系类别,随着移动平台的成熟,网络环境的进一步改善,都会有新的机会出现。社交产品已在主战场熟人社交产生了微信这样的庞然大物,其他细分的领域也在等着创业者去颠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清晰的社交产品关系定位,以及基于对应人群在独特关系上的具体需求和行为习惯的深刻理解,结合新平台的特性,一定能找到不少创业的“新方向”、“新玩法”。\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尤其是在当下,我们现在已经能够看到汹涌澎湃的智能硬件、可穿戴式设备浪潮。可以想象,能结合好新的硬件特性,伴随这些平台发展普及的社交应用,会有出现新巨头的机会。\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把老的社交产品照抄放到新的终端平台上——管他Web、手机还是未来的炫酷手表或眼镜,肯定没戏。\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兴趣社交\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兴趣社交,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类别。基本每一个兴趣主题的细分领域,都有足够的市场,也需要对那些细分领域有足够深入研究的人,来做好对应的细分产品。比如现在大热的二次元现象,对它的研究似乎已经上升到了各个VC战略性的高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来在Web时代,除了天涯、猫扑这样的大论坛社区之外,同样会有小一些的垂直社区,如55BBS、铁血论坛、虎扑体育论坛占据着各自的一席之地。美丽说、蘑菇街,可以说是最早对购物论坛借助新产品模式进行改造,获得成功,并进一步移植到移动平台上的产品。\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主流的社交类型已被微信、陌陌强手占据之后,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现在盯上了兴趣社交这个同样拥有巨大市场空间的创业市场。刺猬,Nice的成功,得益于早期给潮流购物晒图片晒潮物的细分定位。CEO周首之前在潮流购物网站上的耕耘,也无疑给Nice带来很大帮助。面包旅行,也可以看作马蜂窝、穷游等旅游社区在移动App时代的新版。\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在其他的细分的垂直社交领域,市场上已经有一些有知名度的移动产品出现。所以,在2015年,市场上类似于美容美妆、母婴乃至汽车、体育运动的社交产品肯定会更加激烈的拼抢,甚至扩展到更多更细分的领域。\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移动互联上得兴趣社交能不能做好,必须取决于产品模式能否和兴趣主题,尤其是移动App特性的深度结合。氪空间在Wise大会大受赞赏的项目iDareX,就是将视频、截图说明和极限运动做了很好的结合——可惜这个项目还没有移动产品。面包旅行做好的点,就是在于旅行图片和旅行轨迹的结合,这是Web产品能难做到的。\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兴趣类社交所以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受制于爱好者群体的数量,用户量很难做的特别大。优势在于和电商、或者相关服务的深度结合,可以带来比较直接的商业模式。对于这些创业项目前景的判断,也得看产品本身是否能够很好的嫁接商业资源,提供有效的增值服务。\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个兴趣社交比较容易进入的陷阱,就是对于关系形式的把握。兴趣类的社区,早期以论坛、主题频道、群组形式的出现,因为这样能够方便的进行优质内容的展现。生硬把传统社区改造成社交网络,无视产品自身内容运营和用户获取的问题,以为加入更多个人社交的元素就能解决黏性,解决用户的留存和增长传播,只能是个传说。因为关系类型的差异,兴趣社区很难从已有熟人社交产品里大量导入关系——正因为同好难寻,兴趣社交才有独立于熟人社交之外的价值。\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结合社区内容,从单向的关注关系入手,加强用户和用户之间点对点的互动,慢慢积累强化用户之间的联系,形成有效、独特的兴趣关系,才是兴趣社交的发展之道。\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职业社交——遗忘的战场\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遥想当年QQ火热之时,职场白领却热衷单独使用MSN来进行工作沟通。除了用一个更洋气的产品来展现自己独特的身份定位之外,隔离杂乱的QQ好友关系、保留一个单纯工作沟通的平台,也是职场人的一个基本心理诉求。如果不是MSN在微软摇摆的互联网策略下被做死,否则也能在中国的社交产品市场上留下一席之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回过头来看,文章前面所述的社交产品关系的最后一个类别,就是职业关系/工作关系那一类,它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度被人遗忘的市场。仅个别产品获得融资的新闻,才稍微提升了一下职业社交这个主题的热度。\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Linkedin在Web时代已经成就一番霸业了,现在是一家300亿美金市值的公司。可是在国内,愣是没有一家做起来的职业社交网站。移动时代都来临了,社会也发展变化,这个需求在中国就真的没有吗?真的做不起来吗?\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无数的同行和投资人见到我时,都问我类似的问题“你觉得职业社交之前在中国为什么做不起来?”我也曾经参与过几个职业社交项目的产品工作。借用Keso在2011年的评论,或许可以部分说明以往天际、若邻、优士失败的原因。\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在中国要将LinkedIn模式做起来,必须遏制贪大求全的冲动,从成熟行业慢慢做起,比如互联网、IT、跨国公司等等,踏踏实实地为用户的职业发展服务,而不是为营销目的服务。过分地鼓励用户人脉扩展,将对高端用户形成骚扰,导致职业社交的基础被破坏。”\u003C\u002Fi\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From 知乎的问答——\u003C\u002Fi\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question\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为什么国内没有成功的类 LinkedIn 网站?\&\u003E\u003Ci\u003E为什么国内没有成功的类 LinkedIn 网站?\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相信需求是有的,市场环境也在使得这个市场越来越大。只是现存的一些职业社交产品,依然在犯中国职业社交网站早先犯过的错误,个别甚至无视用户隐私,盗用微博数据、滥用用户资料,来肆意欺骗、骚扰用户。Linkedin的入华会加快对这个市场的争夺。但Linkedin这个Web时代成长起来的巨头,移动产品上得表现都差强人意,作为跨国公司入华,其表现也很难让人有信心。\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为一个对这个领域情有独钟的产品经理,我最终走上了自己创业的道路,于是就有了「会会」\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pmworld\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让社交,不再只是约炮 - 一个产品经理的世界 - 知乎专栏\&\u003E\u003Ci\u003E让社交,不再只是约炮 - 一个产品经理的世界 - 知乎专栏\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微信充斥着越来越多好友未曾谋面的“好友”,越来越多的人只会“点赞”来社交沟通之时,会会的主题,是让大家基于感兴趣的工作话题,实实在在的见面沟通。\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会会的另外一个特点,则是基于手机的LBS特性给用户推荐合适的主题约会。用户可以根据距离远近,和自己的日程安排,来寻查值得一见的同行,提高自己时间的利用效率。帮助职业人士提高自己的社交效率,见到合适的人,谈感兴趣的话题,就是我们产品所期望解决的最主要问题。\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基于社交的真实生态,会会做了很多保护用户不受骚扰甚至有些过度谨慎的机制。在早期,这些机制甚至会因为不那么方便的和其他人“加好友”、发消息,被一些用户所诟病。\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dff6529dec10ec4af7138c20\& data-rawwidth=\&216\& data-rawheight=\&324\&\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会会”界面截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做一个新产品,核心的切入点应该尽量小,所以会会先只解决约见面聊工作,来认识人的问题;未来也会有多一些的尝试。在这个领域,除了已有的竞争对手之外,未来应该也会受到相关领域公司的阻击。我只是相信,在新的时间点,在细分的领域,我们会需要不同类别的社交产品。\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样的,希望今年能看到好的社交产品记得得到好的发展,也会出现更多有意思的产品。\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想和我或者更多产品经理来探讨社交产品话题的,欢迎来“会会”约!\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邮箱联系亦可,会会还需要更多市场、运营人才。\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章已授权发表在36氪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36kr.com\u002Fp\u002F218997.html\& class=\&\&\u003Ehttp:\u002F\u002Fwww.36kr.com\u002Fp\u002F218997.html\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会会仅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香港,其他城市因为用户太少尚未开通。感兴趣的朋友可填写资料申请注册,填全资料的朋友,一定会在合适的时间邀请各位加入。感谢各位关注!\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2:40:0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6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0:40:02+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c82e46cc6e8c2fa377385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63},&&:{&title&:&一个产品经理的学习书单&,&author&:&li-xiang-hao&,&content&:&\u003Cp\u003E昨天和一个老朋友吃饭,找我请教产品工作和带团队的经验。作为资深技术大牛的他,现在已经开始管业务了,要开始管产品还是挺头疼的。回来后还问我有没有什么书可以推荐,我只得翻出之前的一个书单,又更新了一下发给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些书,都是我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发现和筛选出来读过,也觉得对自己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成长起到过帮助的读物,所以干脆一并当帖子发出来,供各位做产品经理的或是同行们学习参考吧(为方便大家查找,后面都给出豆瓣读书的链接)。\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产品经理的第一本书》——其实这本书和互联网无关,描述的是产品经理的由来和传统业务范畴,让你更好的理解产品经理工作的意义所在。当然因为和行业工作无关,也不用太细读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产品经理的第一本书 (豆瓣)\& class=\&\&\u003E产品经理的第一本书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接下来几本书,是最重也是对于初入产品岗位,我最强烈推荐的和产品设计相关的学习典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用户体验的要素》——产品设计工作的框架结构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用户体验的要素 (豆瓣)\&\u003E用户体验的要素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交互设计之路》——\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交互设计之路 (豆瓣)\& class=\&\&\u003E交互设计之路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don't make me think》——交互设计的精髓,书很短小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点石成金 (豆瓣)\&\u003E点石成金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Web信息架构》——有点过于精深,早期不必细读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Web信息架构(第3版) (豆瓣)\&\u003EWeb信息架构(第3版)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Web表单设计》──产品设计中非常重要组成部分\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Web表单设计 (豆瓣)\&\u003EWeb表单设计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触动人心》──App产品设计入门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触动人心 (豆瓣)\& class=\&\&\u003E触动人心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以上的几本书,只是介绍做产品经理岗位当中,关于产品设计、交互设计、流程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原则,属于初级方法书的阶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想要往上提升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从互联网行业和商业模式的角度,去理解产品的意义和价值,则需要做相应的拓展阅读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精益创业》——商业服务、产品创业迭代法则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精益创业 (豆瓣)\&\u003E精益创业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从0到1》——产品创业的商业创新规则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从0到1 (豆瓣)\&\u003E从0到1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Google将带来什么》——讨论Google对一些产业的影响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Google将带来什么? (豆瓣)\& class=\&\&\u003EGoogle将带来什么?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未来是湿的》——作者是社会学大家,书中讲了很多网络产生的社会组织影响,涉及的社会理论值得做社区的研究。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未来是湿的 (豆瓣)\& class=\&\&\u003E未来是湿的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长尾理论2.0》——网络市场和电子商务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长尾理论2.0 (豆瓣)\& class=\&\&\u003E长尾理论2.0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免费》——\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免费 (豆瓣)\&\u003E免费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众包》——有些啰嗦,可选择重点,部分细读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众包 (豆瓣)\&\u003E众包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但除去互联网行业思维,任何关于产品的营销推广和商业化,其实也逃脱不了市场理论的基本商业逻辑和方法。所以许多关于社会科学,商业的书籍,也是值得产品经理拓展学习的。以下几本,就是我自己认真搜罗并研读过的好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定位》——做市场分析和营销定位必读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定位 (豆瓣)\& class=\&\&\u003E定位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社会心理学》——做产品要懂心理学,尤其是社交相关的话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社会心理学 (豆瓣)\&\u003E社会心理学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引爆点》——做产品也要懂营销传播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引爆点 (豆瓣)\&\u003E引爆点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影响力》——营销心理学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影响力 (豆瓣)\&\u003E影响力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商业模式新生代》—— 一本很浅显讲解商业模式的书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商业模式新生代 (豆瓣)\&\u003E商业模式新生代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维基经济学》——社区生态和UGC相关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维基经济学 (豆瓣)\&\u003E维基经济学 (豆瓣)\u003C\u002Fa\u003E 《世界是平的》——产业经济和世界发展的关系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世界是平的 (豆瓣)\& class=\&\&\u003E世界是平的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最后再添加几本,不如前面所列那么经典有深度,但也有内容可以参考学习的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锦绣蓝图》——\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锦绣蓝图 (豆瓣)\&\u003E锦绣蓝图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结网》——产品工作的主要概念入门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结网 (豆瓣)\&\u003E结网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工作指导手册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豆瓣)\& class=\&\&\u003E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SNS浪潮》——我的书,交代社交网站兴起的入门科普,嗯,纯属夹带私货,咩哈哈……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SNS浪潮 (豆瓣)\& class=\&\&\u003ESNS浪潮 (豆瓣)\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以上列的都是我看过的,以及在我从事产品经理工作中觉得对我有帮助的书。当然,我相信还有不少书同样有用,因为本人见识有限及精力有限,还没来得及读,就没列进去了(诸如“失控”被炒的那么火但又那么厚的书,我实在没来得及看是不是都不好意思在圈里混了?)。\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6:07:0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1,&likeCount&:20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a4e2b039bb820524adaa_r.jpg&,&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topics&:[],&adminClosedComment&:false,&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excerptTitle&:&&,&column&:{&slug&:&pmworld&,&name&:&一个产品经理的世界&},&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11,&snapshotUrl&:&&,&publishedTime&:&T14:07:01+08:00&,&url&:&\u002Fp\u002F&,&summary&:&&,&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commentsCount&:11,&likesCount&:206},&&:{&title&:&创业的初心和Secret的死掉&,&author&:&li-xiang-hao&,&content&:&Secret被关闭的消息一出,各方惊诧。\u003Cp\u003E去年中国的copycat“秘密\u002F无谜\u002F友秘”,也曾火爆一时,引得无数创业团队竞相效仿。而众多VC,更是投了一堆类似的项目,深怕错过了下一个类似Facebook的社交产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如今,友秘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许多匿名社交的公司也都渐渐转型,只是也还有不少产品,跟着whisper、yikyak继续走匿名社交的道路。却冷不防遇到这么个重大负面新闻,不得不引得大家开始反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我读到Secret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David Byttow在博客平台Medium上发表的文章时,心中却对他升起一股钦佩之情。\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在深思熟虑并与董事会充分商议后,我决定关闭Secret。很不幸,Secret背离了我创业时的初心,因此我认为,关闭它对我自己、对投资人以及对我们团队来说,都是个正确的决定。”\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是的,David这么说。大概意思是,Secret已经不是我创业时想要做的那个东西。勉强下去对大家都未必是好事,不如干脆关掉了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不知道这背后还有多少故事,创业团队之间的分歧、和投资人之间的争执,或者是其他人性的贪婪、自私,乃至利益的纷争导致David做出了这么一个让人觉得不是那么欣喜的决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Secret一被关,很多人都再站出来一并否性匿名社交的意义。但其实你来看,Secret满足用户匿名倾诉需求的本质,是没有问题的。谁当初上网不乐意匿名吐个槽,谁没有苦水不觉得找个没人认识自己的地方或安全的熟人吐出来痛快?糗事百科、各类匿名社区都有很大的量。在运营管理上下功夫更大的Whisper,用户数据依然可观,可见这事,本质并非不可为。\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Secret能迅速起来,就证明这事能满足大家的一定需求。Secret之所以被大家所诟病,估计是它远远没做到自己所期望的无压力吐槽,释放自己真实的感情,而变成一个散步谣言蜚语的阴暗场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它的产品机制有着本质的缺陷,引出了太多恶的东西,任凭初创者怎么调整、修改,产品也只能昙花一现。产品的价值导向出的问题,这并非David的初心。他们做了努力,但效果不够;然后产品改的面目全非,和当初自己想做的事离的更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关闭sceret,你可以说他“怂”了,我却觉得他确实是一个跟随自己内心创业的伟大创业,最后做了一件自己觉得对的事情。\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创业的初心\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样一个全社会鼓吹“创业”浪潮的时代,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在乎,创业的初心是什么样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创业出去谈融资,或许总会被投资人问到这个问题。是不是对所做的事情有充分的热情,对于能不能经历所有挫折、坎坷,经营好这项事业,这对创业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很多前途不明,前期要花费巨大学习成本来慢慢建立业务壁垒,以希望获得巨大后期收益的项目来说,早期要面临的挑战,要承受的煎熬,实在太多太多。如果采用特别急功近利的手段,导向其他收效快的手段,无异饮鸠止渴,透支掉业务的未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做社交产品并没有错,让大家多交朋友,异性多些接触机会是正常的需求;但如果你初衷不够坚定,为了在短期内吸引眼球、提高PV,任由绿茶婊、外围女成天在产品里搔首弄姿卖胸晒大腿,正经姑娘都不敢再来了,友加也就成了鸡加,*拍也就成了小姐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知乎的成功,和它早期封闭注册,拒绝了爆发式成长的诱惑,耐心培养了那么好的社区氛围不无关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初心有理念有坚持的创业者,才会知道自己的产品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运营该把内容往哪个方向引导,要坚决干掉哪些。不会把自己原本想做的事情带偏到阴沟里翻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不是有非常人的激情和超常的见解,普通创业者或许很难扎实学习、研究好业务基础,用1万小时的训练,建立起其他人所难以短时间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壁垒,再去指导项目的执行和操作,必然比临时吹泡泡的竞争者要强过太多。\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前几天见了一个久违的网友,在做一个摄影O2O的项目。与其他赶O2O大潮的创业者不同,他和Co-founder都是实实在在的摄影爱好者。早在上一家公司的时候,就组织了公司的摄影协会。而且上家公司的业务本就是社交网络,借助公司平台,他们还认识了超级多摄影圈子的行家资源。当自己出来创业的时候,顺风顺水迅速搞定了所需要的服务资源。甚至借助圈子的关系,对其他竞争对手的动态,他们都了如指掌。\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扎实的兴趣积累,带来的优势。只有依赖超乎寻常的热情和深刻的洞察力,才能有信心熬过竹子生长的那最初“3厘米”,用生长出的庞大根基,去支撑后面的快速增长。\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无谜火爆之后,很多团队一窝蜂抄袭secret,无疑就是创业功利心态的折射。到最后,也是浪费大量人才的时间和金钱在做无用的重复建设——或许不少团队的收益,是借着这个概念,成功的拿到了投资而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偶尔来一股东风,一群风口的猪飞上天,没有翅膀迟早还是要摔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年的千团大战,也是多好的风口,可后来的跟风者,还有几个活着呢?\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我说David可爱可敬,是因为他敢说,做Secret这事已经背离了我的初心了。虽然我手上还有钱可以继续折腾,但是我觉得继续做远离我最初设想的事,就已经不再是我所擅长或者说让我自己足够激动去完成的一件事情。之后公司的运作,不过是为了创业而创业,除了把钱花完,觉得自己都很难做出让其他激动的事情,不如,就这么结束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人一旦开始创业,就被架上了高台,项目失败了也下不来。为创业而创业的人,迷失自我也找不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连续创业者”这个称号,放现在估计也没有多少人会认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David明知会被众多弟兄、粉丝以及投资人骂,却依然追随自己的内心(敢认“怂”),承认失败,其实一件更需要勇气的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觉得他是真的创业者,了不起。\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商业的逻辑\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不是我们国家有些几千年重农轻商甚至鄙视贸易投机倒把而后对抗资本主意的意识形态文化,我们早该知道,商业社会,能满足业务需求,就能转化成商业价值。\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把一件你觉得有价值的事情认真做好了,只要你相信这事本身是积极有意义的,不愁以后搭不起商业模式赚不着钱。只是像Secret做到那么强的负能量,估计有流量也实在难以变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的“匿名社交”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如今势头更旺的“O2O”。如今O2O,也许多少被投机者炒作成一个热闹好骗钱的投资概念(你看,连我们不都号称“职业社交O2O”么……)。几年前你如果说我要做个app或者网站,专门贴钱让人订盒饭送上门,或者上门给你做美甲、打扫卫生、按摩(不是异性那种),一定会被人瞪白眼——人真都懒到那份上了能这么花钱?这么烧钱之后还真能把业务做起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现在,滴滴烧钱,把出租车业务烧出了新的app叫专车业务,确实让我爱不释手再没打过出租车——你看我现在,绝对是滴滴、快的、Uber,哪家便宜用哪家……上门送餐的百度外卖、美团外卖,也是一家比一家优惠券多;便宜的大家都很开心以至于我们真的每天都懒的下楼吃饭,光等着外卖吃地沟油盒饭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包括社区(实体楼盘社区啊)O2O也做的风生水起,大家在研究着怎么干掉小区小卖部,或者让用户回家时都绕道走,以后买个酱油瓜子薯片可乐都掏出手机打开app……有的是想让小卖部也多雇几个跑腿的,或者让儿子少做点作业从app里接单送货上门多赚几块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O2O,你不免会想,真的有这个必要吗?\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O2O、共享经济这些被炒作的有些令人厌烦的概念来说,往更有利于消费者随时随地享受高质量服务,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的业务模式做创业项目,是完全没有问题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是,这些项目究竟哪些在脱离了巨额投资的烧钱补贴之后,能够实打实的做起来,真的很难说。我们或许会加钱买外卖,但如果专车比出租车贵,在不是打不到车的时间地段,我还是会选择出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一个原有低效的业务流程当中,寻找到一个突破点,改造某些环节从而提升整体的运作效率,构建新的商业模式,本就是创业者最重要的任务。是不是能认真找到那个点,还得看创业者有没有那份“心”。\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蚂蜂窝、穷游能成气候,因为创始人都是旅游爱好者。王怀南做起来babytree,确实是因为在初为人父的时间开始这件事。否则如穿阿玛尼的陈年,怎么样都做不好屌丝的衬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个朋友在一个低频的O2O服务。我曾质疑他,你这个业务多从网站、从微信做流量卖服务就好了,为什么非要弄个App?App用户获取成本多高啊,又不太可能有重复购买率。他很实诚的回答:“为了方便拉投资啊!”。\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创业者只是投机,想短平快做出一个能说服VC的模式,必然奉行“拿来主义”,别人证明可行的项目照猫画虎,大多是很难真心理解用户的痛点,找出原有系统的弊病。一切变成了2 VC的商业模式,弄个概念忽悠投资,有了投资买交易额、买用户数忽悠下一笔投资。更有甚者,花大价钱雇牛逼工程师来造完美的骗投资人的假数据(真事!),至于这个业务那么搞到底是不是靠谱,是不是真的能够解决问题,以后能不能持续,who他妈cares,他的初心不在这里。最后只能变成to VC模式的庞氏骗局,再多的钱,也只能照顾了营销渠道、广告公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同Secret释放出了太多人性的恶,它的爆发式增长,引发出创业者和VC的投机心态,才使得它在中国的遍地开花,成了今天的笑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是如今这么多创业的项目,各种O2O,估计很多也是被创业成功故事里那些暴富的剧情所诱惑,在政府和媒体鼓动下吹起的热潮。最终哪些是初生牛犊的懵懂,哪些是冒险者的投机,哪些是创业者的实践,都真假难辨。\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关于坚持\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创业者谈投资,总有一些怨念,就是投资人怎么就不懂我。我认真研究业务,认真琢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题风向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