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像摄影布光教程的几个问题求教大大们

十位世界级肖像大师与他们的经典名作(组图)
不少著名摄影师在旅途中,会拍摄异地或街头的人像作品,虽然拍摄时未必有精确的灯光可供控制,拍摄时间也可能仓促,但他们却能捕捉人像最为深刻、有代表性的一面,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以下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十位著名纪实人像摄影师以及他们的作品。
1—Steve McCurry
就算你不认识他,你也会见过他所拍摄的《阿富汗少女》。但除此之外,Steve
McCurry还拍摄无数精彩的纪实作品,是知名度很高的摄影师。
2—Lee Jeffries
来自曼彻斯特的摄影师Lee
Jeffries,他的照片主要以美国街头流浪者为拍摄对象,用浓烈而强有力的人物特写产生震撼的视觉感受。通过每一张人物的面孔来揭示城市中的另一种生活表情。
3—Jimmy Nelsson
Nelsson在1967年出生于塞尔欧克斯,1985年就踏上徒步去西藏的旅程,并从2009年开始跑遍全球包括偶走、非洲、亚洲、南美洲的35个土著部落,拍摄当地部落民族。
Rehahn主要拍摄越南、拉贾斯坦邦(Rajasthan)与古巴的人像题材。
5—Eric Lafforgue
Eric Lafforgue以拍摄与北韩有关的题材而著名,他也到过巴布亚新几内亚、埃塞俄比亚等地方拍摄当地的部落。
6—Manny Librodo
彩色照片颜色浓烈,黑白照片呈现高对比度,这都是Manny Librodo人像作品的特色。
7—Lisa Kristine
Lisa Kristine主要拍摄土著部落,也有拍摄现代的奴隶制度,题材中表现出人道主义精神。
8—David Lazar
主要拍摄以巴西地区为主的题材。
9—Joel Santos
拍摄足迹遍及中国、印度、冰岛等世界各地。
10—Phil Borges
主要拍摄偏远地区少数民族。
我的更多文章:
( 21:32:04)( 21:12:41)( 23:18:08)( 17:36:50)( 20:18:35)( 11:37:52)( 09:44:27)( 22:53:51)( 12:58:59)( 18:01:19)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我们倡导探索、睿智、开放、分享的旅行态度。强调行动与思考力,不盲从、不流于表面。在旅行中认知真实世界,积极探寻自我。提供最有价值的旅行资讯以及最实用的旅行经验!
> 学会人像摄影后期的技巧,助你轻松出大片!
从我们准备学习摄影的那一刻起,人像摄影就终将伴随我们整个摄影生涯,在2017年,我们开设了7期人像摄影课程,累计三千多名学员参课,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老学员们的一再要求下,我们决定开设人像摄影班系列课程,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学员们的作品水平。
一.适合人群
⊙有女朋友的男生,有男朋友的女生以及爱拍朋友家人的摄影爱好者;
⊙热衷拍娃不可自拔、成天各种朋友圈晒孩子的摄影爱好者;
⊙准备从事人像摄影工作,尤其寒假约片的摄影师;
⊙人像摄影遇到瓶颈,急需再度提高的摄影师。
二.上课时间
「人像摄影大师班」共计10次课程(超大排课量),10次课程均为直播,直播上课时间均为晚上20:00-21:30,绝不耽误大家正常工作时间。每次课程90分钟,累计时长900分钟教学实践。
前1小时讲解课程内容,后0.5小时在线解答所有学员的提问,让学员们真正问无可问,彻底搞懂 一切摄影学习问题。
直播过后,所有课程均可永久反复查看学习,错过直播的学员仍旧可以反复收看录播,绝对不会错过任何一次课程。
三.课程内容
⊙10节在线直播精品课
⊙在线答疑互动
每节课我们都会安排半小时的时间,由学员与老师进行互动答疑,解决学员们的各种摄影问题。名师一答,价值千金。
⊙照片讲评
我们会统一征集学员作品,并专门开设一节课对学员作品进行讲评,指点其中各种问题,并表扬优秀学员作品。
⊙社群互动
学员可直接加入我们的交流群中,与广大摄友一起互动交流,共同讨论摄影问题。
⊙上课通知
我们会在每天上课前,通过微信点对点地通知学员上课,让每个学员都不掉队。
四.上课形式
「人像摄影大师班」将在千聊直播—王老师影像课堂进行上课,采用语音+PPT的教学方法,学员只需打开手机即可随时随地听取课程。
课程均可永久学习录播,错过直播,可永久免费不限次数学习录播,无需担忧时间不足。
全国各地都可以学习,在家即可聆听老师的精彩课程,足轻轻松松学会人像摄影。
上课操作非常简单,只需一部手机,只需会使用微信,连接网络即可随时随地快乐学习。
五.授课老师
「人像摄影大师班」课程将由西川老师授课,给大家提供一场真正的人像摄影知识盛宴。
【西川老师】:80后新锐摄影师、创始人精神肖像大师魏德运先生爱徒、苏宁尼康签约讲师、国际节特约摄影师、梅赛的奔驰国际时装周特约摄影师、维欧国际签约摄影师、国内众多艺人特约私人专属摄影师、R造型教育机构摄影艺术总监、《中国》,《爱宠》等杂志合作摄影师、后面还有太多了就写到这里吧……..合作过的艺人有成龙、赵雅芝、蒋雯丽、张涵予、孙红雷等等,合作过的品牌也有老凤祥、大众、梅赛德斯奔驰等。
&&&西川老师人像摄影作品
看到老师的作品拍的这么出色,难道你不心动吗?想不想也拍出老师这样优秀的作品?那就赶快来报名吧!
六.往期学员评价
本门课程在此之前已经开设7期,累计教授学员三千多人,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七.课程收费
「人像摄影大师班」原价599元,前30名,执行优惠价299元,前100名,执行优惠价399元。100名之后恢复原价599。
八.报名方式
发送“人像摄影”并支付学费即可完成报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PS:如果您喜欢旅游或者想找个同伴一起旅游的话,qq群()/关注微博(et59爱旅行)/微信(et59旅行者)
or分享 (0)&主题: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斌姐眼中的摄影大师们
泡网分: 2.165
精华: 1帖子: 2104
注册: 2014年08月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话说从俺拿起相机拍下第一张照片至今,对摄影的热情之火已熊熊燃烧了二十余年,且有越烧越没谱的迹象……在这二十余年里,俺拍过135,810;拍过彩负,反转和黑白;做过银盐,铂钯和反转直放;读过一个摄影专业的学位……不过这些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俺找到了摄影,或者说,摄影找到了俺。
关于摄影究竟是一面观看世界的窗户还是一面映射心灵的镜子,争论似乎由来已久。俺觉得两者都是。通过摄影,俺找到了与世界的一个接点,也找到了认知自我的一种方式。
至于怎样才算是大师,是见仁见智的事。对俺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影像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看世界的方式,他/她甚至不必有名气,就已然是俺心里的大师。
俺很喜欢看大师们的作品,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影像能让人大大地开拓眼界――独特的观看角度让俺看到了另一个维度的世界,而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观看角度也让俺很感兴趣。
俺想分享这些喜爱的大师们,分享俺对他们影像的喜爱。在分享的同时,俺也想重新思考他/她为什么会拍那样的照片,那样的事物为什么会吸引他/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表达方式……俺深信,去寻找这些答案的过程,也是寻找自我的过程。真心希望有同样热爱的你也喜欢这样的探索,最终的目标是:俺们都能因此对自我有了更多的认知,在今后的拍摄中找到俺们独一无二的观看方式。
无忌是藏龙卧虎之地,俺自知学识浅薄,唯愿抛砖引玉,与同好真诚分享影像与交流心得,如有写得不当之处请DX们不吝赐教,在此先行谢过:)
补充一下:
做了个微信公众号:greatfotos 【“海桐”是为了纪念最初燃起对摄影热爱的某地:)】
独立成篇易于对摄影师的某个系列形成比较整体的概念,与这个帖子起互补作用。也会不定期附录部分如下:
(试了用Firefox和Chrome看都没问题,如果用IE看,视频和部分格式会显示不出来,也可能是俺的IE有问题哈)
2. 杉本博司
3. 莎莉·曼
4. 深濑昌久
本帖最后由 斌姐 于
21:00 编辑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145809&&回帖:2500 &&
泡网分: 2.165
精华: 1帖子: 2104
注册: 2014年08月
第一位:迈克尔肯纳(Michael Kenna)
迈克尔肯纳的名字相信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这位53年出生的英国人在他的方画幅黑白影像中将富于东方禅意的空灵通透发挥得淋漓尽致。
肯纳拍照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俺也是,这与俺们同属天蝎座有关系吗? 肯纳对拍摄的景物有着非常感性的一面。比如他曾经连续几年回到北海道的某处拍同一棵树,他说,就像回去看望一个老朋友,看看它今年有了什么变化。
肯纳生于英国北部工业区一个爱尔兰裔天主教蓝领家庭,是六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在访谈中他曾忆及自小就习惯了一个人待在一个僻静的地方自娱自乐。青少年时代在一个神学院求学六年的经历对于他的性格以及对宁静事物的偏爱应该都有影响。其后到英国求学时,他提及给他深刻印象和影响的摄影师包括:比尔布兰特(Bill Brandt)、约瑟夫苏德克(Josef Sudek)、尤金阿杰(Eugene Atget)和阿尔弗雷德史蒂格利兹(Alfred Steigliz)等。1977年,肯纳移居旧金山后曾为著名摄影师露丝伯恩哈德(Ruth Bernhard)当了7年的暗房助手,练就了非常扎实的暗房功底。
肯纳到美国后,也曾尝试在亚当斯(Ansel Adams)最爱的约西米蒂拍照,也曾拍摄街边的公园,最终这些对现实的拷贝式影像让他意兴阑珊,并逐渐注意到夜雾雨雪等元素所带来的影像魅力。
肯纳影像中有很大一部分运用了长时间曝光。在访谈中他曾提及这样做有时是为了避免画面内留下人迹,有时是为了捕捉一些低速移动物体的轨迹。而其影像中禅意式的宁静祥和,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因长时间曝光所带来的飘渺与空灵。
肯纳拍摄的题材非常广泛。俺还清楚记得第一次看到他拍摄的集中营照片时非常吃惊,因为没想到他会拍这样的题材,也没想到他会这样拍,不过后来随即释然。因为不管是什么题材,在他的世界里都必然会以这样一种肯纳式的语言来呈现。这是他看世界的方式。而这种观看与角度,也正是他独特的影像魅力所在。
附图是集中营系列的其中一张,摄于1993年法国。
泡网分: 0.34
注册: 2009年10月
搬张板凳听故事! 本帖最后由 森林自然风光 于
22:48 编辑
泡网分: 2.602
帖子: 1228
注册: 2012年12月
别卖关子!俺等着呢!!斌资深加油!!!
泡网分: 2.165
精华: 1帖子: 2104
注册: 2014年08月
选几张肯纳在国内拍的。
请注意他是如何运用光线、慢门以及后期的影调处理,来表达肯纳式视角的:)
云南洱海小普陀,2013年
泡网分: 2.165
精华: 1帖子: 2104
注册: 2014年08月
黄山,2010.
在国内的黑白影像里,印象中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东方水墨式表达,需要补充的是:俺比较孤陋
给俺类似感觉的是萨尔加多在外滩拍的一张晨运照片。 本帖最后由 斌姐 于
11:23 编辑
泡网分: 2.165
精华: 1帖子: 2104
注册: 2014年08月
每帖只能上传一张图,只好刷屏了
安徽歙县棠樾牌坊群,2008
泡网分: 2.165
精华: 1帖子: 2104
注册: 2014年08月
再八卦一下他的暗房
泡网分: 0.607
注册: 2011年12月
强帖啊,关注!
本帖由 Coolpad7295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165
精华: 1帖子: 2104
注册: 2014年08月
肯纳自述:
得到照片并不是最重要的。对我来说,重要的是拍摄本身。它是富于启发、治愈及令人满足的,因为拍摄的过程迫使我与世界产生联系。当你在深夜曝光四小时,你毫无疑问会慢下来,并开始更多地观察和欣赏你周遭的一切。在我们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观察星星在天空上移动是一件奢侈的事。
风格是怎么形成的?摄影师露丝伯恩哈德(Ruth Bernhard)过去经常告诉我,这个问题就像是问人们的签名是怎么形成的。这不是我有意识去努力的事情。我觉得风格只是个人经历的最终结果。让我用别的风格去拍摄会有问题。与我有个人关联的地点与事物吸引着我,然后我用一种似乎是对的方式去拍摄。它是从哪里来的,谁知道?
--------------
俺想补充的是:
国内曾出版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照片的本质》一书,书中肖尔提到摄影师存在一种 “心理模型”。这种“心理模型”受成长过程的影响,摄影师可能只选择符合模型的主题,或者机械地根据模型构图。但是,对于大多数摄影师来说,这种模型是不知不觉地在发挥作用。如果能意识到该模型的存在,摄影师则能掌控该模型和照片的心理层面。
肖尔建议,摄影师必须增加对自己内心深处这种“心理模型”的意识,不断调整和修正这种模型,因为这会影响你在拍摄中所做的决定。他认为,这是观察、理解、想象和意图之间的一个复杂、持续和自发的互动过程。
--------------
附图是肯纳风采夺人的工作照
泡网分: 32.412
帖子: 2106
注册: 2002年12月
强贴!小普陀去过好几次了,根本不知如何抬起相机。
大师境界确实牛
顶楼主 本帖最后由 yes9ok 于
20:23 编辑
泡网分: 16.698
帖子: 2116
注册: 2008年07月
强帖!关注。
泡网分: 2.165
精华: 1帖子: 2104
注册: 2014年08月
试想一下,如果让你用七年时间,在每年冬天去拍同一棵树,旁边也没有人迹,你打算怎么拍出不同的感觉?
国内的傅拥军曾经在西湖边的同一位置,用同一支镜头拍摄一棵桃树。因为有季节的更替和游人的络绎,画面显得生动而富于变化。
而肯纳的情况略有不同。他在七年间多次拍摄的,是冬天的北海道屈斜路湖边一棵无人迹的橡树,直至有一天它被砍掉。这种持续多年对同一景物的拍摄,让俺感佩不已,既感动于他对拍摄景物的深情,也佩服他对自己在摄影表达上的不断探索和孜孜不倦的锤炼。
俺总觉得,好的作品是能让人在画面中看到浓浓爱意的。你可能会说,那揭露阴暗面的怎么说?这个…你在里面难道看不到拍摄者对于光明的爱意吗?:)
以下是肯纳的自述。
--------------------
2002年的冬天,在日本北海道屈斜路湖(Kussharo Lake)的岸边,我非常幸运地偶遇一棵壮丽的日本橡树。那个特别的早晨非常寒冷,一直下着大雪。湖水完全冻住了,白茫茫一片。我仍记得当时黯哑的静默。当在冰面上滑行的饥饿的天鹅们发出尖锐的叫声,静默才被打破。
我拍过很多树,但是这一棵很特别。它就像一个超大的盆景 ―― 优雅而生动有力。它的形态有着典型的日本感,像一幅木版画。透过相机的取景器,我想像着红色的汉字字符在摄影画面一侧徐徐落下。我把这棵树想像成一位俯身于湖面的智慧老妇人。我想知道在那么多年里她从那敏锐的有利位置观察到了什么。
自从那次邂逅之后,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回去拍摄这棵树的肖像。我不在的日子里,树枝时不时断折跌落。在我的眼里,这棵在老去的树依然优雅而坚韧。我开始把她当成一位挚爱的友人,并非常期待我们能经常再聚。
然后,在2009年8月,树突然被砍掉。她坐落在一个营地的边缘,据说有人担心如果更多的树枝断裂,爬上去的人可能会落入水中。北海道的报纸报导了树的死讯――不知何故,它已成为颇有名气的“肯纳的树”。悲伤之余,这甜蜜的联系让我莞尔。
直到2013年2月,我才终于踏上了回访的朝圣之旅,再次回到了屈斜路湖。天气非常寒冷,和我初次到来时一样。当然,树已不在了。在我的树安静屹立多年之处,现在成了一片空地。但饥饿的天鹅们依然以让人难忘的方式为他们的早餐呼唤,湖水也再次完全冻住,静默,无言。
时光流逝,变化不可避免地发生,朋友来来去去,然而,事物以一种奇怪的方式保持不变。对于这个人迹罕至的冬日隐匿地,对于这棵可爱的屈斜路湖树的故乡,我有着非常美好的回忆。将来我一定会回来,走走,听听,回味过去,然后,也许会再多拍一些。
迈克尔肯纳
--------------------
附图是2002年他们初次相遇时,他眼里的它:)
泡网分: 32.412
帖子: 2106
注册: 2002年12月
斌姐 发表于
试想一下,如果让你用七年时间,在每年冬天去拍同一棵树,旁边也没有人迹,你打算怎么拍出不同的感觉?
国内的傅拥军曾经在西湖边的同一位置,用同一支镜头拍摄一棵桃树。因为有季节的更替和游人的络绎,画面显得生动而富于变化。
而肯纳的情况略有不同。他在七年间多次拍摄的,是冬天的北海道屈斜路湖边一棵无人迹的橡树,直至有一天它被砍掉。这种持续多年对同一景物的拍摄,让俺感佩不已,既感动于他对拍摄景物的深情,也佩服他对自己在摄影表达上的不断探索和孜孜不倦的锤炼。
俺总觉得,好的作品是能让人在画面中看到浓浓爱意的。你可能会说,那揭露阴暗面的怎么说?这个…你在里面难道看不到拍摄者对于光明的爱意吗?:)
以下是肯纳的自述。
--------------------
2002年的冬天,在日本北海道屈斜路湖(Kussharo Lake)的岸边,我非常幸运地偶遇一棵壮丽的日本橡树。那个特别的早晨非常寒冷,一直下着大雪。湖水完全冻住了,白茫茫一片。我仍记得当时黯哑的静默。当在冰面上滑行的饥饿的天鹅们发出尖锐的叫声,静默才被打破。
我拍过很多树,但是这一棵很特别。它就像一个超大的盆景 ―― 优雅而生动有力。它的形态有着典型的日本感,像一幅木版画。透过 ...
感觉傅拥军是另一种时长的延时摄影;肯纳是个才子,喜欢日本有禅意的枯山水派,并且还是个风流才子,每年都要向这个有典型日本女性感觉的橡树去问个好
泡网分: 19.87
注册: 2003年10月
呃~,夜深了,太困了,也没看懂。明儿再来。
泡网分: 2.165
精华: 1帖子: 2104
注册: 2014年08月
赤卧 发表于
呃~,夜深了,太困了,也没看懂。明儿再来。哪儿没懂?:)
肯纳不难懂,没懂一定是俺没写好
泡网分: 2.165
精华: 1帖子: 2104
注册: 2014年08月
俺想说,其实解读摄影师及其作品是一件极其没谱的事。你怎么可能知道他/她内心真实的想法呢?即使是访谈里说过的话都作不得准。
那为什么还要去解读?最重要的原因,俺已经在首贴里讲过了。对于喜欢的作品,俺很想知道为什么会喜欢,它与自己内心的哪部分产生共鸣了?
仔细想来,肯纳作品里极致的纯粹与诗意,他对摄影的真挚热爱(网上流传有好些他奋不顾身的工作照)、为穷尽不同表达可能所做的不懈努力,都是俺深为认同与赞赏,并希望自己也能努力做到的。
那么,你的解读是什么?也许你会说你压根就不喜欢这种类型的片子,那也是一种解读。是什么地方让你感觉不喜欢呢?只要你找到了,你就找到了自己的一部分。这是解读他人作品最重要的意义所在吧。因为你的解读就是一面镜子,可以让你看见你自己。
附图:“肯纳的树”2002年-2009年
最后一张摄于2013年
泡网分: 2.165
精华: 1帖子: 2104
注册: 2014年08月
会有人喜欢看这样的帖子吗?随便问问:$
肯纳用中画幅胶片,拍黑白风景,下面俺想讲一位完全不同的:用135数码,拍彩色人像。
不会有人猜得到是谁。因为不会有人认为他是大师,除了俺:)
泡网分: 2.165
精华: 1帖子: 2104
注册: 2014年08月
第二位:森友治
以前在网上曾看过几张零散的森友治的影像,俺觉得只是一般的家庭照,没留下什么深刻印象。直至有次在图书馆看到他的书――《家庭日记》,系统地看了他跨越数年拍摄的附简短文字的影像,感觉却有了180度的完全改观。
森友治是73年生人,职业是家具的关联产物设计师。在他29年那年开始在个人博客上发布家庭生活的点滴,内容围绕着他的妻子、小朋友和狗,通常是一张照片配上一句简单的文字。
事实上,如果仅从摄影语言上来说,他的影像并不能给人普通意义“大师”的感觉。可是在俺心目中,所谓“大师”,是指拥有非一般视角的人。森友治的非凡在于:他可以用那么有趣而充满诗意的眼光,去看待庸常琐碎的日常生活。
比如,看见孩子把果汁撒在木地板上,一般人的反应大抵是斥责孩子/赶紧拖地,可森友治看到的是美。又比如,好些照片下面写着的是:“早上一睁眼看到的。”照片大多呈现的是晨光中孩子们的样子,画面里满满的都是爱。摄影对他来说,仿佛像呼吸一样自然,相机似乎已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随时见证着日常里那些平凡琐碎的生活细节。
当年被他的影像看得温暖热血的俺,磨拳豁豁,只恨没有孩子可以马上实践一下。后来还买了三本书送给三个有孩子的朋友,那是后话了。
然而有一天,俺却突然明白过来,原来重点并不在于孩子,而是对日常生活里的庸常用满心喜悦的欣赏和爱去消融,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不多,这也是俺觉得他是“大师”的最重要的原因。
他用的器材是:无敌兔+适马的标头。
附图是:洒落的果汁和海(女儿)的脚。
泡网分: 2.165
精华: 1帖子: 2104
注册: 2014年08月
人生大半都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如果能够做到对这样的平凡乐在其中,我想也就能做到对人生乐在其中。
附图:饼很热。
泡网分: 2.165
精华: 1帖子: 2104
注册: 2014年08月
我会更喜欢自然的事物,对于风格来说,现代摩登对于我来说变得过于尖锐了。在摄影上,我也不再强求很多专业技术,我只是忠于我的内心喜好,做自然而然的事情。
泡网分: 2.165
精华: 1帖子: 2104
注册: 2014年08月
大光圈、侧光及干净的背景,是森友治爱用的摄影语言。
泡网分: 2.165
精华: 1帖子: 2104
注册: 2014年08月
再贴点花边八卦
森友治家里的家具款式也曾刮起一阵模仿风潮。
以下摘自森友治的访谈:
因为我的工作是和家具有关,并且我的父亲是家具设计师,所以从很早开始,我就对于家具和内饰等有着很大的兴趣,关于家具和内饰的杂志书籍我也很爱读。
我们家整体来说应该就是东西少。我已经觉得现在东西已经越来越多了,我的理想是更简洁。除了必要的东西以外,应该什么都不放。家里的布局和空间设计基本上都是我的主意,特别是小装饰,像窗帘啊之类的都是我和女儿挑选的。
其实我理想的家是一幢像山里老爷爷住的那种房子。不用大,只要够用的面积就好。有一点不高级,有一点没腔调,但却是可以全身心放松地居住。
山寨版制作链接
http://www.zuojiaju.com/thread--1.html
泡网分: 2.165
精华: 1帖子: 2104
注册: 2014年08月
附图的文字是:没有椅子。
泡网分: 2.165
精华: 1帖子: 2104
注册: 2014年08月
泡网分: 2.165
精华: 1帖子: 2104
注册: 2014年08月
最后贴张餐桌
附图文字是:今天的餐桌花 本帖最后由 斌姐 于
11:34 编辑
泡网分: 5.224
帖子: 5291
注册: 2006年03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只有管理员和版主可见
泡网分: 11.29
帖子: 3726
注册: 2011年03月
文字优雅,娓娓道来,值得收藏的帖子。
泡网分: 5.119
注册: 2010年11月
泡网分: 0.153
注册: 2014年08月
前两位大师的片子在十年前看惊艳,十年后轻易拍出。。
森有志仅仅看这几张片子:就是垃圾,能出名必然是因为其他的原因,绝对不是靠这几张片子
&版权所有:&&&&蜂鸟手机端
&器材讨论区
&论坛服务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像摄影教学大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