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资金少须要村民如何分配集体资金出一部分钱

在这里人人都是生活达人
达州村民自建便道 向过往车辆收取“过路费”(图)
拦路收费现场。“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这种原本仅存于电视剧的拦路打劫场景,近日却在达州市大竹县的一村道路上演类似的一幕。因大竹县城通往石子镇的道路(距石子镇仅1公里处)正在架桥,过往车辆需绕行4公里到达石子镇。于是附近一木材加工厂便自建了一条不足100米的土石便道,连通桥梁两头,过往车辆均需交钱才可通行。设卡上锁、给钱放行,小车5元、货车10元。载客车经过该便道,司机还需向乘客加收1元“过路费”,否则乘客就只能在桥头下车,步行1公里到达车站。从4月3日至今,每天有近百车次经过此路段,尽管当地政府已出面制止多次,但该状况依旧存在。网友爆料:村民自建便道收费5月10日,网友“微达州()”爆料称,大竹县城至石子镇的客车上,听闻有乘客说,靠近石子镇街道的潘家坝处,正在维修公路,过往汽车需绕行较远的路程抵达石子镇,而附近农民修了一条百多米长的便道直达场镇。但是要通过此路段的汽车都需要交5元钱过路费给当地农民,过路客车司机也向每名乘客加收1元钱“过路费”。如此私设路障,进行收取过路费的行为已持续了一个多月。事情真相如何?村民拦路收费原因何在?如此举动是否违法?记者前往现场进行了了解。记者调查:乘客需交1元“过路费”5月11日下午,记者在大竹汽车站购买了一张大竹县城到石子镇的短途车票,票价为13元,当客车开到半途时,客车售票员却告知,“买过票的(乘客)还要加1元‘过路费’,不然就只能在大桥头下车,步行1公里到车站”。“交不交1元钱看你自己,我们没有强迫乘客交”,客车售票员说,由于便道是村民自费修建,因此客车每次路过都需交5元钱才能通过。而当时客车上有20多名乘客,每人加收1元,每趟车多出的钱又如何处置?面对质疑,客车收费员称,有时乘客多,有时乘客人少,但过一次都是5元,平均算下来算是扯平了。当客车临近石子镇时,公路前方因修桥封路,并竖有写着“停”字的提醒牌,上面写着“此路属本厂自建自用,过往车辆请绕道通行,急需过往车辆,收费开门通行”。客车司机给拦路的村民5元钱,村民抬高拦车的竹竿,客车才被放行。“不给1元过路费,就在桥头下车”,面对走上1公里,多数乘客还是选择上交1元“过路费”。据其中一位乘客反映,自己试过,要是在桥头下车,走到终点站差不多要20分钟,要是坐摩托车还要3元钱,算来算去还不如给1元钱。“本来已经在车站买了票,中途还要加钱,感觉很奇怪”,同样,此举也受到部分乘客质疑,加收1元“过路费”属于司机自作主张。各方说法收费村民:道路属自建,未强迫收费据了解,通往石子镇的桥梁抢修前根本没有此便道,今年3月下旬,大桥开始维修,在附近做木材生意的徐某便请挖机修建了这条便道,设卡收费的正是徐某的家人。据当天在现场收费的潘女士介绍,这条路是自家修建的,置换土地以及请挖机施工,前后花去3万多元,开始只是为了方便自家拉运木料,不曾想许多车辆都从这儿过,便道被碾压得不成样,最后只能设卡收费,“小车和客车过一次收5元钱,其他摩托车都是免费让他们过。”当记者询问,这样拦路收费是否涉嫌违法?潘女士称,自己并没强迫他人通过,给钱通行都是自愿行为,应该不违法。潘女士的儿子对此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拦路设卡也是为了防止重车经过发生意外,收的不是过路费,是开门费。因为平时道路设卡上锁,得有人拿钥匙开锁,帮忙开锁耗时耗工,只是让司机适当给点酬劳辛苦费。”据石子镇分管安全城建的陈副镇长称,从4月开始出现村民拦路收费时,政府就带人前往制止,考虑到安全因素,自己还亲自带挖机阻断了该便道。但后来该便道还是被修复,还在设卡收费,“实在不行,我们只能请交通、路政执法部门对拦路收费村民进行法制教育。”大竹县运管所:过路费属违规,不需再交5月12日,大竹县运管所乘客管理办公室刘主任称,只要在车站购票后,司机无权在中途向乘客加收任何费用。司机中途向乘客加收1元过路费属于违规行为,目前,乘客办已对该班线的驾驶员进行了批评教育,加收过路费的行为已被禁止。“车辆是绕行或还是通过村民自建便道还在协商,但乘客均不需再交1元过路费”。刘主任称,如果乘客仍发现司机违规加收过路费,可向当地运管所举报。交通部门:村民自建道路,无法可循5月12日,记者从大竹县交通局获悉,目前,全国的收费公路,仅有高速公路和部分一级公路在实施收费,四川省已经取消对二级公路收费,更不存在村道路收费。对于村民自建道路收费情况,在交通行业管理上,没有法律规定。因村道路属于村民自建,除了国家补助一部分,还需村民自筹一部分资金建设,加上平时的管理养护,不少地方采取一些土办法,收取过路费筹集资金。但只要经过全村人通过,基本没什么问题,对于个人自建道路收费,行业法规没有相关说法。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白川东 摄影报道收费路牌。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老司机大成哥带你超四川。憋说话,快上车!
成都生活,最有态度的本地生活指南
跟着帮帮超,买房不挨刀
关注热点事件,以大数据视野守望世界
传递“中国酒城-醉美泸州”正能量
提供政务资讯、党政公开、人事任免等信息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wymyluo]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平乐强制要求村民出钱粉刷屋墙 没钱要贷款刷
视频:广西平乐县政府逼村民贷款刷墙装门面
CCTV《焦点访谈》11月1日播出节目《刷房的烦恼》,曝光广西平乐县为完成城乡风貌改造项目强制要求高速公路边村民出钱粉刷外墙,多则上万元,最少的也要一两千元。许多村民家庭困难拿不出钱,政府则要求其即使贷款也要刷墙。
演播室主持人 泉灵: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焦点访谈》。
如果您最近来到了广西平乐县,会看到那儿有很多农户的房子正在粉刷。按理说,随着近年来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有了钱,美化一下自己的房子不算什么稀奇事,然而在平乐县,刷房却成了不少老百姓的负担。
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沿着从桂林到梧州的高速公路一路走来,看到路边一些房屋都刚刚粉刷过,墙面雪白,焕然一新,看上去整齐亮丽,十分养眼。看来,这里的百姓日子过得不错,心情也一定错不了。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刷墙的事带给村民的不是高兴,而是烦恼。
陈建弟是沙江文村村民,他的家就在高速公路边上。前几天,常年在广东打工的陈建弟被村里叫了回来,村干部告诉他要尽快交4000多元钱,然后由上边统一派施工队,把他家房屋的外墙粉刷一遍。
你这个房子是什么时候建好的?
这里面现在还是砖墙呢?
是,现在都没钱装修。
这个门还没装呢?
是啊,也是没钱。还要粉刷这个墙,粉刷什么,里面都没有装修好怎么装外面?
你们家一年收入有多少?
一年收入,像我两个人,两个人出去一年最多剩下七千到八千左右。我的小孩要不要读书,我的老人要不要养老,是不是?我还要生活的,我就粉刷外面有什么用?
同村村民已经60多岁的陈换生也正在为刷墙的事情犯愁。按照村里的通知,他们家需要交7000多块钱刷墙费,几年前为了盖这栋房子,一家人把所有的收入都搭进去不说,还借了2万多元,由于缺钱,已经住了四年的房子,至今连楼梯扶手还没有装上。小孙子每天爬上爬下很是危险,家里急用的钱还没有解决,又要交上7000多块钱的刷墙费,这让陈大爷一家愁上加愁。
政府让我粉刷,我说我老了,没有办法找钱,儿子也找不到钱,生活条件困难,得不到钱你让我怎么刷?
那你有没有跟政府的人说你现在凑不出钱来?
说了,他让我去贷款,镇长和村上干部、村委干部说的:你去贷款。
他们是怎么跟你说的?为什么要粉刷这个房子?
粉刷房子主要是高速公路边,外地人来看,好看。
原来,粉刷墙面并非村民自愿,而是上边统一要求的。那么,当地政府为什么要统一搞这样一个活动呢?记者来到平乐县建设局,采访了负责实施这项工程的建设局李局长。
李树军 平乐县建设局局长:
这个是自治区从去年开始实施的城乡风貌改造项目,为了改善农村居住环境,通过立面改造,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达到这样一个目的。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实施了一个叫做&城乡风貌改造工程&的项目,分批、分区域对居民住房进行改造。其中,农村房屋改造以高速公路沿线为试点,进行统一粉刷。在自治区的文件里规定,粉刷房屋的经费可以通过几种渠道来筹措。比如自治区财政、市县财政出资以及企业资助,社会和个人捐助等等,但是并没有要农民自己出资这一项。
然而在平乐县政府的文件里,这项政策就走了样。县上规定,房屋粉刷费用为每平方米36元,其中26元由政府承担,其余10元则要由村民来出。据了解,这次全县需要粉刷的房屋一共涉及4个乡镇64个村,即使每平方米只交10块钱,整体算下来,每户人家也要平均上交4000多元。
多的可能要一万多,少的可能也是两三千左右,这份钱拿我们老百姓来说是很困难、很困难的。
我们就是有时候晚上睡觉都睡不着,这钱从哪里来,相当相当苦恼,因为这个事儿是相当相当苦恼。
看到有不少村民拿不出钱,县里专门出台了一项优惠政策,就是帮农民联系贷款,并且前两年免利息。于是一些农民靠贷款凑上这笔刷墙费。这位老大爷也想去贷款,然而银行没有批准。
我年纪超过60岁了,他不给贷款。
没有贷成款,这笔钱还得交。于是他只好找亲戚、朋友四处去借。
今天早上我还要去借钱,借了钱回来上交给他们。
出去借了钱就是为了刷房子。
是啊,这个是政府写的发票,刚刚交的,这是今天早上交的。
你们家一共要交多少钱?
我家就是1970元。
我们也去村子里看了那些房子,大概一家要花几千块钱,这笔钱要是农民出不起怎么办?
在这方面,政府也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也跟金融部门统一了思想就是贷款。
就是贷款也要粉刷这个房子,那这种粉刷对农民来说确实有这个需要吗?
因为一个阶段性的工作,它不可能等农民有资金以后你才去抓这项工作,所以也出现一些群众没钱,可能出现借钱的情况。因为它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作为政府要求,在一个阶段里面完成。但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政府补贴进去的是个大头,农民只拿了很少的一部分。
但是对很多收入不高的农民家庭来说,这也是一笔大钱,您觉得这确实能达到改善他们生活的这样一个目标吗?
李树军:(沉默未答。)
为了限期完成统一粉刷的任务,平乐县政府和各个镇政府立即组成了工作组,采取各种措施向村民催款。
这几天,天天到我家里来要我贷款,要粉那个房子。
水电局、农林局,还有政法委,还有镇政府,什么都出动了,他说要我粉刷,必须要粉刷,不粉刷,你儿子上户口,不给你办户口。
这几天工作组天天来要粉,一定要粉,不粉也要粉,是这么说的。县里面也来了,县农林局、纪委,昨天公安局的都来了,说你不粉刷,以后有事难办事,就是这么说。
在这份&平乐县农村风貌改造工程进展情况汇报&的文件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规定:要集中开展突击活动,加大工作力度,各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强大的工作组,对恶意阻碍的采取强制措施。
确实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要保证完成任务。
我看文件上还有咱们各个部门有一个包干的任务量是吧?
对,就是为了保证完成任务。
这是个什么情况呢?怎么分的?
因为按要求,自治区要求我们在11月底完成任务。现在我们个别乡镇任务完成得差很远,为了加大这个工作力度,所以要求部门、乡镇都要派出专人,协助乡镇抓好这项工作。
在压力之下,一些村民通过贷款和借钱凑上了这笔钱。可村民告诉记者,刷墙的优惠贷款都是以个人名义办的,只免除两年利息。如果还不上,两年之后就转为普通借息贷款,到时候还会成为他们更大的负担。
那如果有的农民就是拿不出这笔钱来,然后他们如果贷款也还不起的话怎么办呢?
这个等一下再谈。
目前,平乐县各村的粉刷工作还在紧锣密鼓、加大力度推进,各个工作组也都在各尽其能,完成各自的任务目标。10月底,记者采访的时候,正好看到平乐县政府一个工作组在村里催讨粉刷费的场面。
当地工作组人员:
我们马上给你粉刷房子,你们不要拖拖拉拉,今天已经是29号。
我们没有刷房子的钱。
当地工作组人员:
没刷房子的钱要怎样?
我们夫妻在外打工,也没多少钱。
当地工作组人员:
没有刷房子的钱,那你就去借啊。
我们没有钱,没钱刷房子,那你给我们钱吧。
当地工作组人员:
总之你们不要再拖拖拉拉。
为了这一条高速公路路边好看,他不知道我们农民有多大的难处,增加相当大的负担,为了它的面子,是很想不通,很想不通。
要好看,它苦了老百姓,让老百姓掏腰包,说为老百姓好,实际上是苦了老百姓。
演播室主持人 泉灵:
改造城乡风貌,让公路两边的风景更优美,让农民的房子更漂亮,应该是件好事。可是在平乐县却成了让老百姓自己掏腰包来配合政府完成任务,甚至让一些连里子都没有钱装修的农户不得不贷款借钱来装面子。不顾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强行摊派,平乐县这样的做法既是违法行政,也失去了民心。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编辑:吴曙良
频道头条 Big News
ArpAdPro_Date_End -->
ArpAdPro_Date_End -->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
热点图片1 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农村修路,农民要出钱吗?
我的图书馆
农村修路,农民要出钱吗?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农村还都是泥土路,坑坑洼洼的,要是遇到了下雨天那更是满裤腿的泥巴。如今再来到咱农村,都是宽敞的泊油路,水泥路。交通比之前便利多了。大家都知道有句俗语叫“要致富,先修路”,看看如今咱农村的发展,那是真没错。那农村修路,修路的钱到底是谁来掏?在我们村当时是掀起了一场修路风波的。修路本来就是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大家自然也都很支持,但是修路的费用上却有了一定的争执。我们那每家每户要按照人头收取一定的费用,每人大致是先交500元,多退少补。关于此事我们村是闹得沸沸扬扬,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愿意交钱,但是觉得500太多,家庭负担不起;2)不愿意交钱,这钱就该政府出,凭啥让农民交钱;3)我常年在外地,一年也回去不了两次,凭啥要交一样的钱;4)村支书和村长就该多交,起个带头作用,其他村民少交点;5)为啥别的村交那么少,我们村交那么多;6)不交,我家就是没钱,爱修不修(蛮不讲理类型)7)不交,就爱走泥巴路(蛮不讲理类型)以上就是农民的真实意愿。由以上可以反映出个体和整体的差异。其实农民之所以不愿意交钱最主要的担忧应该是这些:1)钱交上去了,路不修咋办?有部分村出现钱交上去几年路还未修的现象;2)这钱归谁管,多退少补怎么算,钱花哪都不知道,心理没谱;3)要是交上去钱被挪用或者贪污了,钱也就打水漂了。很多人关于修路费用一直有所质疑,在此小编仅做个补充说明:1、国家及县级政府补贴修路的只包括通到村部,村内部自然村湾之间修路不予补帖。2、对于缺口及不予补贴的资金有些地方采取由在外经商的人及知名人士捐助,没有这样人的地方,就只有找农民收取了,所以会出现有些地方收取的多,有些地方少的现象。3、农民收取一定的修路费用是合理的,但是绝对不能强制收取。我想关于修路的这些风波,对于咱农村人一点都不陌生。在此我想说句公道话,基层干部本是农民利益的捍卫者,但是由于个别基层干部不作为,挪用公款,徇私舞弊,做不到村政务公开透明,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村干部等失去了信任感,所以才会出现一派乱象的局面。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完)本文系作者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5,423被浏览2,035,954分享邀请回答6345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2K52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清冷的秋雨中,S省L县某村被笼罩在一种深深的寂静之中,散建于山间、坡上的一些农家窑洞,有的已经破落坍塌,洞前的院落有的已被种满了作物。作物的生机和村庄的寂静形成鲜明的对比。
村里的刘书记说,现在常住村里的有50多人。其中20多位是65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只有过年过节才回来,也只有那时候村里才热闹点。平常都是冷冷清清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找不到。”
由于年轻人大都出去了,村里的公益事业很难开展,比如想搞道路硬化,亮化工程,基本找不到劳力。刘书记说:“我们也想给村里干点儿实事,但老年人思想转变不过来,还有人说自己是快要死的人了,折腾那些事干什么。发动不起来,出工不愿意,出钱更难。
Y村是S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记者看到,村户间的道路都已硬化,道旁绿树成荫,广场上,篮球架、大戏台等文体设施一应俱全;学校、卫生室,便利店等公共设施齐全。然而,即便已是上午10点左右,除了几个上学的孩子,出门溜达的老人以及在便民店前下象棋的几位村民,硕大的村子里在也看不见其他人。一个村干部说,平常留守在家的主要是小孩和60岁以上的老人。“新农村建设起步了,可村里人太少了。”72岁的村民高老太对记者说,“孩子们出去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过上更好的生活,也是为了让他们的孩子上更好的学,有更好的前途,作为老人也支持。这些年农村发展的挺好,老人们在家生活也很方便,只是想到将来还是会担心。现在还能相互照顾,年龄再大点就不行了。孩子在外挣钱不可能回来照顾我们,村里乡里又没有养老院,到时候怎么办呢?”
“村里人外出打工,确实比在家里赚得多,但也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再那么融洽了。村民老张说,以前每到农忙时节,四邻八舍都会互相帮忙,主家称肉打酒,忙完了农活大家聚在一起吃顿饭,喝几杯酒,气氛很融洽、很快乐。”“现在不同了,邻里间相互帮忙的少了,耕田、打药、插秧都得请人、雇工,一个工50多块钱。”
记者在好几个省的农村采访时,都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冲击下,传统乡村的“熟人社会”正在“陌生化”。
一些基层干部告诉记者,在来自城市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感染下,传统乡村那种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淳朴乡风证逐渐消逝,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正在向城市积聚靠拢。
“如今的人情关系、社会关系、代际关系等都有点变味儿了。”某镇政协联工委说现在要组织村民开个会很难,大家都忙着办自己的事,人都聚不齐。有时乡里组织村民们开个会没有“误餐费”,好多人都不愿意来。
中秋小长假的第二天下午,江苏某县54岁的村支书老胡有那么点“小郁闷”:村里修公路,工程队的人不小心将沿线村民家种的一小片黄豆毁坏了,双方闹起来,老胡做了半天工作,嘴都说干了,到傍晚才勉强调解好纠纷。
“这种小矛盾在以往,村干部一句话就搞定了,现在居然要费那么大劲。”老胡的情绪一时难以平复,边说边摇头,“你说这修公路也是为了村民出行方便,村民要争取镇上支持不知费了多少心思,可到头来还得求着村民!”
老胡这个村是一个有5000多人的农业村,这几年道路建设跟不上需求,村民都提出要修几条路。村里没钱,让村民集资很多又不肯;村两委打了很长时间报告,好不容易才得到镇里的扶持。可自从今年7月道路开工,老胡和其他5名村干部就没少“求人”――修路涉及农户拆迁,一些农户提出就是给补偿也不愿意拆,因为房子拆了不方便。结果。到现在工期一直是断断续续的。
山东某县Q村高支书谈起村里的情况,多少有点无奈:“现在农村不好管了,各家过各家的日子。村里5个干部,整天忙着治安维护和矛盾调解,再就是村民看病、孩子上学等事情。处理不好村民会有意见,所以只能尽量争取让大家满意。”住在村东头的谢大嫂说,她平时都不去村部,就算有非常重要的事,也是路过村支书家时,顺道过去说一声就行了,平时都不怎么交道。”
取消农业税,无疑是中国农村具有划时代疑义的一次革新。它不仅减轻了广大农民的负担,而且使农村社会生态发生悄然变化,但伴随着“要款”时代的远去,村干部的权威也面临挑战。在南京市江宁区某村,村委会王主任向记者讲述了他当村干部16年的感受。 “现在与过去不同了,集中村民办个事真不容易,有时候还真得求着他们。大到修桥修路,小到清理垃圾,都要给点报酬。”王主任说,去年9月开工的长江引水工程,要求全村每6户一个水表,放置水表的池子要安置在其中一户人家的房子边。结果有两三户不同意安置,村干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找来与这几户人家关系好的人做工作,最后才办成。
沈某是A市A村农民,过去全家依靠2亩多耕地维持生计,5年前当地政府引进一家企业,以每亩1万元的价格征走了他家1亩多土地,前年,随着工业园区的扩展,又一家企业业进驻村庄,他家剩余的耕地也以每亩1.28万元的价格被全部征走。如今,全家8口人虽然都是农村户口,居住在村庄里,却已身无寸地。
“两三万元的征地款,只够一家人一两年的生活,政府虽然帮助买了保险,但标准很低男的年满60岁,女的年满55岁才能领取每月100元的养老金。现在物价越来越高,这么低的养老金以后日子怎么过啊!”沈某说这番话时,脸上挂着几份忧郁,失去土地以后,沈某的孩子们外出打工,他夫妻二人只能赋闲在家,守着村中的房屋,“我们说是农民,没地;说是工人,没岗。现在是农不农,工不工。”中部地区某县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当地一家矿山企业每年缴纳的税收多达2亿元,一度占到全县财政收入的四成,企业还为当地解决了数十人就业,不少村民也因矿而富。说起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收益,地方政府领导如数家珍,不过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看到,运矿的卡车从村里经过时尘土飞扬,沿街两边房屋都积满了黄土,村里的道路也被压得崎岖不平。由于这一矿山的尾砂坝存在安全隐患,从去年年初开始,当地政府决定对坝下的200多名村民予以移民搬迁,尽管事前地方政府做了细致的工作,但村民对搬迁安置存在不同看法,怨言纷纷。
一些村民说,企业开采矿山转了个盆满钵满,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有的人靠着矿山也发了财,可我们这些村民并没有真正得到实惠,相反,我们的稻田、生活用水被污染了,路被压坏了,最后还闹得要背井离乡,这是搁谁身上心理都不好受啊!
许多地区依然普遍存在农村垃圾难题亟待破解。在农村走访的几天里,记者眼前的乡村美景屡屡被破坏,大量垃圾随意丢弃田头、路旁、沟渠、河流等地。
在H县Z村,露天垃圾集中填埋场已有10多米高,场地未见任何防护措施,附近到处是飘落的废塑料袋,旁边就是稻田和藕田。填埋场附近的几户朱姓居民告诉记者,夏天时这里臭熏天,蚊蝇成灾,即使在冬天也能闻到臭味。
在素有“中国珍珠之乡”的H县,记者发现珍珠养殖对农村环境的破坏,已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H县W村村民告诉记者,珍珠养殖户受到利益驱动,实行高密度养殖,过量投放鸡粪的有机肥,造成水体污染,珍珠养殖水体派出的废水发黑发臭,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沟港,导致人们无水可饮。
在W村,记者看到多处堆积如小山的珍珠蚌肉、备课废弃地,过往行人掩鼻通过、恶臭难忍。据了解,H县所属的C市每年约有6万吨蚌肉、近10万吨贝壳被抛弃,成为重要的污染源。
在B村的蛋鸡养殖小区,由于养殖密度过大和鸡粪缺乏销售渠道,小区内污水横流、气臭熏天。在邻乡的生猪养殖小区,部分粪便虽有沼气池处理,但多数粪渣进入了旁边的稻田和水库,日积月累,成了大型的露天化粪池,污染水库。
在P村和T村,记者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一条3米多宽的血色“煤水沟”前。T村村民告诉记者,附近煤矿的洗煤水形成的这条“煤水沟”,已经污十几年,直通入当地的“生命水源”——沅江。村民们诉苦说,“煤水沟”的污染已使他们失去了灌溉水源,村里的1400多亩地都受影响,现在基本都只种植一季稻,还得靠天降水。
环保部于2011年5月底公布的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标明,对周边环境状况,只有不到6成的农村受访者评价为“满意”或“比较满意”。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对农业生产、生活中产生的面源污染以及工业企业带来的各种电源污染,分别有三分之一和近3成受访农民表示不满意。
一些地方在村“两委”换届是,存在贿选、家族势力等等情况,外加一些地区在任用村干部时,使用一些知识水平差、政治素质低的人,为村干部腐败埋下了隐患。他们上任后,虽然素质不高缺个个发财有术,一旦案发,则往往能找出诸多理由推脱。
受访基层检察官和纪检干部反映,一些地区农村账目混乱,财务管理不规范,会计手续不全,票据跨年入账,资金体外循环,“白条子”情况严重。村干部公款吃喝,公私不分,村里收入不入账,如山东发生一起铁路补偿案件中,几乎所有的情况都是“左口袋公款,右口袋发票”。
近几年,随着农村土地在市场化与城镇化进程中价值大增,村官手中的隐性权利越来越大,村官受到的制约却非常薄弱。记者调查中发现,土地征用,土地开发,城中村建设和涉农资金,贷款管理等成为涉农职务犯罪的重要灾区。
2009年11月,D市人民检察院收到N村群众举报,反应村干部与D市某公司经理张某等人勾结,以每亩7000元左右的价格“征地”,又以每亩5万元转手卖给市国土资源局,倾吐巨额征地款,众多村干部从中受贿。调查发现,2008年至2009年间,张某向N村村干部行贿457万元,低价囤积千余亩集体土地,在这起土地腐败窝赃案中,25名D市干部,13名村干部参与“分肥”。
这起由“村官”贪污受贿引发的腐败案绝对不是“村官”腐败的个案,据相关报道,2010年某省人民检察院累计查处涉农贪污贿赂案256件,406人落网。
今年来,许多发端于乡间的传统手艺愈发彰显其生命力,这些广泛流传于乡间,以前一直被用来养家糊口的手艺,正在成为一些地方的富民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然而,记者走访调研中发现,民间手艺人和传承人普遍年龄较大,而年轻人又不愿意学习传统技艺,人才匮乏严重,据Z省统计,当地民族系列手工艺生产的中坚力量,年龄都在55岁以上,40至55岁年龄段的高级技术人员出现断层。
现在年轻人宁愿在城里端盘子,也不愿意在家里当绣工。”湖南工艺美术大师,总工艺师江某说“学艺要有个过程,至少要两三年才能见效,刚开始几个月挣几百块钱,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花这个时间。”
基层文化工作者和专家认为,发展农村特殊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是关键。强化人才培养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完善专家和行业评估体系,破解人才难题。
在一些地方,“一对一”仍是传统手工艺产品销售的主要方式。以木雕、根雕、砖雕“三雕”著称的J省W县,虽然作坊多,艺人多,但真正懂市场、会经营的商户很少。现在有很多个体老板,还依靠熟人订单等简单的方法做销售。专家指出,在农村特色传统文化发展的规划中,在战略上没有对人才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挖掘更多的文化资源,很多的文化形态成为社会共识,传统手艺的价值正日益彰显出来。
冶山镇的六合农民画艺术中心里,纪委农民画家正挥洒着手里的排笔和水粉颜料,迅速勾勒《牧羊图》《玩花船》等画作的轮廓,忙的不亦乐乎。因为邻镇的一个农家乐休闲农庄要装饰店面,找他们订了40幅农民画,春节前便要,记者发现,这样忙着作画的场景,在冶山镇的许多乡村,都可以看到。现在,全镇共有骨干农民画家20多位,能画的则有100多人他们忙时农耕,闲时作画,既作为增收手段,又陶冶情操。
作为苏绣生产核心基地的苏州市高新区某街道,目前从事刺绣制作的绣娘就有8000多人,具有一定规模的刺绣企业有35家,年产值超过10亿元,还催生了一批包装、运输等相关行业,由于镇湖“绣娘经济”的发展,镇湖的劳动就业率超过95%,刺绣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达75%。刺绣经济的发展壮大,还是得镇湖从过去的“接包”加工刺绣产品转为“发包”给周边乡镇,带动了周围大批农民就业。
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在海外市场更是具有巨大的开拓空间,山东潍坊的风筝蜚声海内外,当地企业研发的“教学风筝”(风筝扎制完后,配备毛笔和水彩由消费者自行上色),每年仅出口就近50万只,湖南湘绣城每年产值达到10个亿,湘绣产品销往韩国、日本、没过等15个国家。资料八:
2011年,某县积极创建“群众事务党员代理制度”,全县5000多名党员干部人人参与代理,全县所有群众都是服务对象,群众所有合理合法诉求都纳入无偿代理服务范围,包括诉求代言、事务代办、信访代理。
为此该县构建了三级代理服务网络,镇一级依托便民服务中心,建立代理中心,设立“导办室”,实行一站式服务,帮助群众代理,代办需上级部门审批的生育、保险、医疗等方面的证件、手续;村(社区)建立便民服务代理站,村民小组(居民小组)建立代理点,受理群众需要到镇级或镇级以上部门办理的各项事务。二级……;三级……(大概有3句话不全)。与此同时,该县建立了党员干部考核、监督制度,通过完善的考核手段,完整的考核体系,保障代理制度落到位,从而使工作真正惠及民众。政府还公布了代理人员的代理工作内容和电话,公布分发到民众手中,保障民众查找联系电话。
“现在是干部下去找群众,组组有人到,户户有人包,改变了过去群众有事找不到干部的情况。”责任区代理人是24小时保持手机畅通,对群众提出的事项48小时内要作出处理。
该县县委书记说:“我们实施党员干部代理制,就是要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让党员干部在于普通群众谈家事中倾听民声,在拉家常中体察民情,在办实事中解决民忧,化解怨气,拉近距离,真正与老百姓心连心,心贴心。”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达到51.27%。在中国历史上,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了乡村人口,这昭示着我们这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民大国,进入了以城市社会为主体的新成长阶段。
草桥村位于北京西南三环,区域内除了有一座巨大的立交桥,是著名的地标恐怕是附近 的300路公交车总站,这趟围着48公里长的三环路转圈的公交车,号称“全世界最拥挤的车辆”。而在这个明代起就为北京供应花木的小村落,正在完成它最后的城市化蜕变。草桥村里有20多家集体企业,涉及花卉、物业经营等多个领域,全村的经济收入超过7亿元。草桥村民住的高层小区整治洁净,每一户都拥有有集体经济的股份,有分红,有福利。“现在,草桥村民不仅百分百就业,平均每户职工工资加股金分红年收入可达5万到6万元,70%以上村民家庭有了私家车。”党支部书记老王说,他的经验是,第一条不管怎么样,村集体的经济命脉不能丢,土地收益要成为生生不息的产业,而不是一分了之;第二条,总要有“组织”,熟人社会也好,乡规民约也罢,再叠加经济纽带和党政组织,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
让全体村民离土不离村,拧成一股绳,一直是王书记引以为豪的事。自上世纪90年代村集体开始“有钱”,20年来没有一个村民脱离集体。而这只拧紧绳子的手,就是经济关系。1999年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时,草桥有1亿多元资产,人均能分2万元。王书记强力坚持:“不能分光吃净。”
“周围村卖地后给村民分钱,我们老百姓也有过这种想法。其实,集体的实力才是坚强的后盾。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平稳,是最踏实的,最持久的。”以村集体经济为轴,经济关系把村民们紧紧捆在一起。王书记反复强调“组织”在草桥村存在的重要意义。如今在草桥,没听说有人愿意脱离村集体。村集体资产量化后人均送房50万元。以养老福利为例,普通村民比照科级干部退休标准执行,当时村干部的享受处级干部待遇,有了强大的经济纽带,“组织”说话更有分量,草桥的社区管理也有了更多约束力。
1、请你概括“给定材料1-5”中所反映的主要问题。(15分) 要求:全面、准备、简明,不超过200字。
【解析】这是一道比较传统的概括题,需要考生概括材料1-5的主要问题,材料中有比较明显的答题信息,考生只需要锁定材料1-5,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每则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即可,考生可以运用定位关键词和提炼关键词的方法,如材料中的“年轻人都出去了,公益事业难以开展,基本找不到劳力等”就可以概括为“农村空巢化、公益事业缺乏劳力”。要点要全,不要漏点。
【参考答案】
1、农村空巢化,公益事业缺乏劳力、养老问题突出;传统乡土文化消解、人际关系紧张。
2、农村社会管理困难重重。村干部权威面临挑战、群众参与意识弱。
3、土地征用相关制度不完善。政府企业获利,农民未真正获实惠,就业问题难解决。
4、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垃圾成难题,电源、水源污染严重,危及农业生产、生活。
5、基层选举不规范,村官隐性权力大、缺少权力制约,贪污腐败和涉农职务犯罪严重。
2、分析“给定资料2”,请你指出导致村干部“求人办事”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20分) 要求:准确、具体,不超过200字。
【解析】 该题为单一型分析题。首先要认真审题,考生要明确“结合材料2”不等于仅限材料2,考生要把握整体材料,以材料2为主,涉及材料5的主要内容。 其次要挖掘题目中的的主体。显在主体有“村干部”和“人”,这里的“人”指的是群众。隐形主体则要从材料中挖掘。审读材料2,贯穿的主要思路是村干部为农村建设缺钱而求百姓办事,因此“资金”问题必将涉及。村干部工作难,必然与基层工作机制不健全相关联。可以挖掘出两个隐形主体“资金”和“体制”。最后,准确抓住四个“主体”后,充分挖掘材料具体信息,从“资金”、“体制”、“村民”、“村干部”四个角度进行解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金领取表无村民签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