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炮狙威力什么时候能用上

  功勋---------国民党军的狙击和斩首战术  就从《我的兄弟叫顺溜》说起吧。  其实我已经很少看电视剧了,只是看到网上有些小屁孩吐槽《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狙击战术和狙击枪,才翻了下这部电视剧。  不管这部电视剧本身有多烂,但是小屁孩们吐槽以前战争年代(
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没有狙击枪,是完全脑残的一种行为,对此他们在猪圈里胡搞的爹妈要负完全责任。  这些小屁孩们,看现在的脑残电视剧看多了,先入为主的以为只有现代才是有狙击枪和狙击战术的。其实狙击枪出现已经有一个半世纪了。现代狙击手的战绩在战争年代狙击手面前就是个渣。  就先说说狙击枪吧,首先要搞清楚几个概念。  广义的狙击枪,凡是用于狙击战的枪,都可以叫做狙击枪,即使它没有安装瞄准镜。比如张桃芳用莫辛纳甘或加兰德步枪,虽然没有增加任何光学瞄准设备,也叫狙击枪。  狭义的狙击枪,指的是加装了光学瞄准镜的步枪,这种步枪并非特制,只是现有型号的步枪中挑选精确度高的加装瞄准镜而已。  比如 《兵临城下》主角用的带瞄准镜的莫辛纳甘。  现代狙击枪的定义则是指特制的狙击枪,不但加装了光学瞄准器材,而且枪是特制的,比如枪管长于一般步枪,使用特制的子弹等。  战争年代当然没有现代狙击枪,中国没有,日本没有,德国和苏联也没有。因为战争年代不是现代。  但是加装瞄准镜的狙击枪,在战争年代是一直有的,德国和苏联有,日本和中国也有。    
楼主发言:175次 发图: | 更多
  早在顺溜之前的80年,美国南北战争的时候,部份南方邦联士兵就配备3倍瞄准镜的英国魏渥斯步枪(Whitworth rifle)。  这应该是最早的狭义狙击枪的记载。  一战中狙击枪各方面使用的就很多了;二战中,苏德美等国更是广泛使用狙击枪和狙击战术。  作为一款轻武器,理论上苏德美等国能有配备的,稍晚些时候,在中国军队中也能出现,  这是理论上的可行性。  从实际情况看,而现有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也证明,国共日三方都拥有狙击枪。  在国军和共军将领的回忆录中,“狙击”“狙击手”一词出现的概率很低,但是“特等射手”“神枪手”等词汇出现的概率很高,尤其是“特等射手”一词,明摆着就是个干狙击手活的人。  虽然“狙击”在回忆录等材料中出现的次数不多,但是在战争年代的国军文献中是明确有“狙击” 这一词汇的。并且有专门关于“狙击战术”的教导材料。    这张图最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日军有带瞄准镜的狙击枪,二是八路军也有带瞄准镜的狙击枪。    国军的狙击枪,据说抗战初期就有200--1200支流入中国。  不过,在大量关于战争年代狙击战果的资料中,几乎都没有谈及狙击手使用的是带瞄准镜还是不带瞄准镜的狙击枪。  虽然国共日三方都有带瞄准镜的狙击枪,也都有实战中的使用,但是因为某种很好理解的原因,三方中不带瞄准镜的狙击枪使用频率都还是要大大高于带瞄准镜的狙击枪。
  @张海祥 2楼
00:47:56  又一部抗战神剧出来了。  抗战八年,国军和共军都没有出色的狙击手,倒是日军涌现了不少狙击手。  这个结论让很多人不舒服,但是这就是事实。  -----------------------------  都有,日军多,但是在整个战争年代战果最大的综合来看是国军。  而且战果大的狙击手未必正好实用的的是带瞄准镜的狙击枪。  好枪不等于好战果。
  共军被日军狙杀的高级将领一个没有。  高级军官不少,比如772团团长叶成焕,冀东军区副司令包森等。  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在拿着望远镜观察敌情时,由于不注意隐蔽,指挥官特征暴露,被对方远距离施放冷枪狙杀。  八路军狙杀日军最高指挥官的是日军第53旅团旅团长吉川资。据说抗战中八路军打死了20多个日本将军,但是严格考证起来,其中有些不能坐实的,能完全坐实的,至少有5个,比如阿布闺秀,这是毫无争议的。吉川资也算一个。  国民党军战果方面,饭冢国五郎大佐也是死于狙杀,一时记不起有哪个日军少将是国军狙杀的。
  @张海祥 6楼
01:33:36  既然你认为国军有出色的狙击手,那么举出一个吧,什么名字,战绩多少?  不要把战场上被枪打死的全算到狙击手头上去。  -----------------------------  呵呵!
  @张海祥 6楼
01:33:36  既然你认为国军有出色的狙击手,那么举出一个吧,什么名字,战绩多少?  不要把战场上被枪打死的全算到狙击手头上去。  -----------------------------  战争年代的文献中,虽然有狙击和狙击手的字样,但资料中出现频率更多的是特等射手和冷枪冷炮。  冷枪冷炮运动的实质就是狙击战。  冷枪冷炮战  编辑  1952年至1953年,在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线部队组织步兵、炮兵,采取固定或游动方式狙击“联合国军”和韩国军暴露的有生力量,摧毁其武器装备的战斗活动。  此时战线稳定,双方长期处于对峙状态,最近距离约100米。日,志愿军司令部为大量杀伤、消耗“联合国军”有生力量,向第一线部队发出战术指示,要求普遍组织特等射手,对敌单个目标进行狙击活动。从5月起,志愿军一线部队全面开展群众性的“冷枪冷炮战”。其方法是:在每一块阵地有选择的位置上,配置特等射手、神炮手捕杀或摧毁对方之暴露目标。狙击作战日益活跃,有效地限制了“联合国军”和南军在基本阵地上的昼间活动。至1953年7月,步兵狙击作战,共歼“联合国军”和南军5.26万余人。  冷枪  [lěng qiāng]   冷枪的本意为乘人不备暗中射出的枪弹,常以单枪隐蔽、突然、准确地射杀敌单个目标的战斗行动。经过训练打冷枪的士兵称为狙击手,组成的队伍可称为“冷枪队”或狙击队。。  以上两段直接摘自百度。  说白了,“狙击”不过是换了个洋名字而已。  、  被冷枪打死,就是被狙杀。  既然你认为国军有出色的狙击手,那么举出一个吧,什么名字,战绩多少?  -----------------------------------  你这话问的其实很好也很傻!!  我知道一位出色的狙击手-----瓦西里·格里高叶维奇·扎伊采夫上尉,1942年一直到11月10日之前,瓦西里就以传统的莫辛-纳甘步枪一共击杀了32名轴心国的士兵;在1942年10月到1943年1月之间,瓦西里总计击杀大约242名敌军。  当然,这位是苏联的,不过,虽然瓦西里··扎伊采夫上尉狙杀了242名敌军,但是我还真不记得他狙杀过德军什么重量级的人物,貌似其战果中军衔最高的就是科宁斯少校。  其他的,好像真木有了,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莫得尔,舍尔纳,这些大佬他一个也木有能狙杀。
  说白了,他纯粹走的是数量路线,战果数量大而质量低。你说的出狙击手扎伊采夫的名字,但是你说不出他战果的名字。  与之相反,国军的出色狙击手们,走的是质量至上的路线,虽然我说不出他们被历史湮没的英名,但是我能说出一大堆他们辉煌的战果的名字。    死在扎伊采夫枪下的德军众多,但你们夜深人静的时候扪心自问,你们能说出几个他枪下德军的名字?
  而且战果大的狙击手未必正好实用的的是带瞄准镜的狙击枪。  好枪不等于好战果。  .........................这个是必然如此的。虽然国军有几百只带瞄准镜的狙击枪,但是怎么保证这些枪能发到好的狙击手手里呢?所以真正的狙击手就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持普通步枪的国军老兵。打庐山那个日本高级军官,就是一个老兵持普通步枪一枪命中的。
  国民党军的狙击手的辉煌战绩  1红四军军长王良  1932年6月,王良奉令率部返回赣南根据地。6月13日,部队达闽赣南根据地。6月13日,遇到顽匪阻击,王良得悉后,亲往前线侦查,在手持望远镜观察敌情,不幸遭顽匪暗枪射击,中弹牺牲。  王良是典型的被狙杀,他可以算共军第一个被狙杀的高级将领。    其实红军最早期的总指挥卢德铭的牺牲,就可以算作是被狙杀的,卢德铭骑着白马,目标过于明显,成为对面射手的主要关照目标,结果一枪毙命。  当然,为严格计,也可以暂不把卢德铭收入。  2 红一军团参谋长 张锡龙  曾任红十三军参谋长,红七军军长,牺牲时任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等职。  1933年12月在团村战斗中,张锡龙与政委黄克诚在前线观察敌情时,因隐蔽不利,暴露位置,遭敌狙杀,张锡龙当场毙命,黄克诚眼镜被击中负伤。  3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 黄克诚(狙伤)  4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洪超  洪超是在1934年10月,红军长征突破第一道封锁线的时候,在前沿观察敌情,指挥调集迫击炮消灭围墙内的敌人的时候,(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距离)话音刚落,便被围墙内的敌人射中头部,当场牺牲。  洪超是长征中红军牺牲的第一个师以上将领。    当时的师政委还是黄克诚,黄克诚政委命里是不是克“诚”的,而是“克”师长的。  除了,张锡龙和洪超以外,还有一位红四师师长,在未来也将被狙杀,他就是彭雪枫。
红三军团红三师师长彭遨  四师折了几位师长。  三师也不能幸免。  1933年1月,国民党又发动第四次大“围剿”。2月10日,彭遨率红三师从南丰西北围进入阵地,凌晨两点,他带几个团干部深入到距国民党军前沿阵地不到百米的地段侦察。就在发起总攻前半小时,因暴露目标,遭敌机枪射击,前额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0岁。  6红三军团参谋长,红8军军长邓萍  邓萍是在傍晚观察遵义城的布防情况时,因望远镜反光被城上的敌军发觉,放冷枪打死的。  当时死在团长张爱萍怀中。  内为百度的记载:  (冒着连绵的阴雨和料峭的寒风,邓萍和张爱萍、蓝国清隐蔽在茂密的草丛中边看边研究。邓萍举起望远镜一边仔细地搜索、观察。突然,“砰”的一声,一发冷弹带着强大的冲击力,狠狠砸向他的脑袋,夺取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将领的生命。此时,他年仅27岁。)      根据张爱萍回忆制作的邓萍牺牲时的状况的雕塑。  7  红15军团参谋长,红28军军长刘志丹  日在山西三交镇,红28军军长刘志丹在用望远镜观察敌情时,遭敌机枪突然射击,猝不及防,不幸左胸中弹牺牲。  当时军特派员裴周玉在场。  这个场景似乎以前电影《西安事变》中表现过:  刘志丹正在一个高坡上举着望远镜哄哄的观察敌情,突然一串机枪子弹打过来,刘志丹一头栽倒在坡下的沟里。。。。。。。。  
  @张海祥 14楼
01:04:06  满地打滚有用吗?  我并不需要你说出国军狙击手打死的日军名字,我只需要你说出国军宣布的国军狙击手的名字、战果,就像苏联红军宣布扎伊采夫的名字、战果,志愿军宣布张桃芳的名字、战果。  谁也不会理睬打死敌人的名字,打死一个就是一个,管他是什么阿猫阿狗。  战场上被子弹打死的多了去了,大多数是被普通士兵打死的,不要看到被子弹打死的就归功给“狙击手”。  -----------------------------  谁跟你说只有子弹打死的才是狙杀?  炮弹打死的一样有属于狙杀的!我上面早就列出来了。  莫非汉字你不认识?  (冷枪冷炮战  编辑  1952年至1953年,在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线部队组织步兵、炮兵,采取固定或游动方式狙击“联合国军”和韩国军暴露的有生力量,摧毁其武器装备的战斗活动。  此时战线稳定,双方长期处于对峙状态,最近距离约100米。日,志愿军司令部为大量杀伤、消耗“联合国军”有生力量,向第一线部队发出战术指示,要求普遍组织特等射手,对敌单个目标进行狙击活动。从5月起,志愿军一线部队全面开展群众性的“冷枪冷炮战”。其方法是:在每一块阵地有选择的位置上,配置特等射手、神炮手捕杀或摧毁对方之暴露目标。狙击作战日益活跃,有效地限制了“联合国军”和南军在基本阵地上的昼间活动。至1953年7月,步兵狙击作战,共歼“联合国军”和南军5.26万余人。)  不过,“炮狙”难度比“枪狙”可大多了。
  用枪狙击,因为是直接瞄准,可以在隐蔽处,冷不防让对方猝不及防,一枪毙命。而用炮是间接瞄准,(当然也有直瞄坦克炮),往往要试射测距,除非事先测好目标,标好射击诸元,否则极难一炮命中,三炮命中都可以算神炮手,(一发打在目标前,一发打在目标后,第三发命中)。  而这三炮还必须打的非常连贯,因为时间稍一停顿,对方就可能被第一发炮弹惊觉逃跑。  不光是对射击技术和射击速度要求很高,对于观察员和炮兵的准备情况要求也很高,因为炮不像枪那样操起来就可以打。炮要有个基本准备,才可以进入发射状态。  所以,要求观察员不但眼尖,还要报的快,炮兵要打的准,打的快,火炮要随时处于良好状态。  当然,炮狙也有个好处,就是杀伤力大,一打打一群,要是张锡龙被狙击那次敌人用的是炮,那么黄克诚大将笃定是报销了。  红军时期,国民党的炮兵力量也不大,因此被炮狙的红军高级指挥员很少。  不过,抗战时期,在指挥位置上被日军发现,突然开炮击毙的八路军指挥员可不少。  比如八路军13个团长之一的688团团长陈锦绣,就是在温塘战斗中在团部指挥所观察敌情时,被敌人发现,开炮轰击。团长陈锦秀、营长刘国清七八位干部一起牺牲,由于炮火猛烈,尸骨都被炸碎而未找到。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军的炮兵装备和射击技术比10年内战时期都有不小的提高,在实战中,发冷炮打掉共军高级指挥员或共军高级指挥组,高级指挥所的事情屡见不鲜。  一般我把前两者归在狙击里,而把打掉更后方的高级指挥所的行为,归在后面要讲的“斩首”里。  从下面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国军的高素质炮兵是如何狙掉一个尚在运动中的共军高级指挥组的。  (资料)  吴大明,1911年生于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豆腐铺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27年,16岁的吴大明参加了游击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随红军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保卫陕甘宁边区战斗。1943年夏,吴大明任八路军2纵队新3旅8团团长,1943年夏,他调任冀鲁豫军区19团团长。 1945年11月,吴大明由鲁西南军分区司令员调任7纵19旅旅长。  出师未捷身先死   日,巨野战役打响,吴大明奉命率领19旅在章缝东面刘庄一线向敌11师实施突击。10月5日上午,吴大明从纵队接受任务回来,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命令,部署了具体的作战方案。然后带领大家到前沿阵地查看地形,吴大明走在最前面,敌人发觉后,一连打来三发炮弹,第三发落在吴大明身边,把吴大明等几人炸倒在地,吴大明伤势很重,小腹和膀胱被炸伤,肠子淌出一堆,血流不止。当时的巨南县昌邑区担架队抬着他飞快向后方医院跑去,但由于流血过多,伤势过重,没到后方医院他的心脏就停止了跳动,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年仅35岁。。  吴大明的遗体被安葬在巨野县大义镇天阁村天庙内。1952年,移葬在单县湖西革命烈士陵园。刘伯承元帅亲笔题词“人民解放军阵亡旅长吴大明同志墓”,镶嵌在烈士碑上,两边刻着一副挽联:”过草地走雪山披胆沥肝救祖国,战章缝挫强敌碧血丹心为人民"。   吴大明应该是2野在解放战争中唯一的一名牺牲在战场上正师级干部。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吴大明等人当时尚在距离敌人并不太近的前沿,应该是在一般枪的射程之外,因此并不担心被枪击。一群人也还在运动中,并没有处于静止状态。  但国军炮兵实在是反应很快,观察员一发现目标,立马一气呵成的三发炮弹,报销了共军这个指挥组。    中野7纵19旅旅长
  @张海祥
01:04:06  @张海祥 16楼
12:29:08  说出国军宣布的国军狙击手的名字、战果,就像苏联红军宣布扎伊采夫的名字、战果,志愿军宣布张桃芳的名字、战果。  看不明白我在说什么吗?  -----------------------------  你看电影看出毛病来了。  我看你还是回去下下功夫。  好好把扎伊采夫击毙的那些阿猫阿狗级别的德军下级官兵的,姓名,籍贯,出生年月,参加革命时间,照片,公布出来才正道!!
  @那飞翔的鹰 10楼
22:55:45  而且战果大的狙击手未必正好实用的的是带瞄准镜的狙击枪。  好枪不等于好战果。  .........................这个是必然如此的。虽然国军有几百只带瞄准镜的狙击枪,但是怎么保证这些枪能发到好的狙击手手里呢?所以真正的狙击手就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持普通步枪的国军老兵。打庐山那个日本高级军官,就是一个老兵持普通步枪一枪命中的。  -----------------------------  狙击手的目的不是击杀地方军官,而是击杀重要目标。。。。。。当然地方军官也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一般的目标为。指挥军官、掷弹筒迫击炮射手、机枪、敌方狙击兵、敌方比较显眼战绩好的士兵等等
  虽然从本意上说,我不想否认扎伊采夫,张桃芳的战绩。  但是不得不说,从射手这个角度来证实战绩,在逻辑上是既不科学的,是很容易造人质疑的。  但是,从被狙击的目标---猎物,角度来考证狙击战果,在逻辑上是高度严密的,无法质疑的。  诸如,王良,吴大明,谢祥军等人的牺牲状态,80年里从来就没有成为历史学界争论的议题。  不客气的说,张桃芳究竟打死了几个人,他自己也不知道,有的可能是击伤的,有的可能是装死的,有的则干脆是击中了一顶头盔而已。  我个人对于张桃芳的认定,不怀疑他是一名有战果的优秀射手,但是具体数字,本身就是个模糊数字,即使是正式出版物中,这个数字也是不统一的。  比方说,你说张桃芳在这一阶段的阵地上击毙了250名美军,那只是单方证词,还要美军方面说张桃芳对面阵地上由大于250名的美军死于冷枪,才能初步证实,注意也仅仅是初步,因为志愿军这边也不是只有张桃芳一名战士。  抗战时期,八路军击毙了几十名日本将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都能证实。  比如像阿布闺秀,吉川资这样的,双方口径对得起来的,才能证实。有些像版本少将那样的,八路军说打死了,但是日军方面说活到战后的,就不能证实,即便在抗战时期被算入八路军的战果。
  @asdf4525qd 19楼
12:57:00  狙击手的目的不是击杀地方军官,而是击杀重要目标。。。。。。当然地方军官也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一般的目标为。指挥军官、掷弹筒迫击炮射手、机枪、敌方狙击兵、敌方比较显眼战绩好的士兵等等  -----------------------------  在共军将领的回忆录中,也有这样的记载。  比如,共军进东北初期和新六军作战,就是重机枪手,不断被敌军的特等射手狙掉,上来一个打掉一个。  不过,只有指挥官目标,特别是高级指挥官目标,最好是高级将领。才是狙击手最能被历史记录的成绩。  像吴大明这个级别的干部,属于高级指挥官,基层将领,但是还不属于高级将领(如在国军那边,就属于高级将领了)。不过国军特等射手在解放战争中结结实实狙掉了几名共军高级将领。
  @张海祥
01:04:06  满地打滚有用吗?  我并不需要你说出国军狙击手打死的日军名字,我只需要你说出国军宣布的国军狙击手的名字、战果,就像苏联红军宣布扎伊采夫的名字、战果,志愿军宣布张桃芳的名字、战果。  谁也不会理睬打死敌人的名字,打死一个就是一个,管他是什么阿猫阿狗。  战场上被子弹打死的多了去了,大多数是被普通士兵打死的,不要看到被子弹打死的就归功给“狙击手”。  -----------------------------  @中国老病人
12:06:20  谁跟你说只有子弹打死的才是狙杀?  炮弹打死的一样有属于狙杀的!我上面早就列出来了。  莫非汉字你不认识?  (冷枪冷炮战  编辑  1952年至1953年,在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线部队组织步兵、炮兵,采取固定或游动方式狙击“联合国军”和韩国军暴露的有生力量,摧毁其武器装备的战斗活动。  此时战线稳定,双方长期处于对峙状态,最近距离约100米。195......  -----------------------------  @张海祥 16楼
12:29:08  说出国军宣布的国军狙击手的名字、战果,就像苏联红军宣布扎伊采夫的名字、战果,志愿军宣布张桃芳的名字、战果。  看不明白我在说什么吗?  -----------------------------  国军的狙击手大多是无名  例如160师击毙饭冢国五郎的那个国军狙击手。。。。。。  华振中战后找遍了全师都没有找到,可能是在那场战斗中就死了吧。。。。。。
  虽然红军时期被国军狙掉的高级将领绝对数很多,但是从红军高级将领的牺牲上比例来讲,还不是很大。因为,红军时期,实际上共军打的败仗远远多于胜仗,从方面军,到军团,军,师等级别都有被国军成建制全歼的。  这样就有一大批属于兵败身死的将领。(被狙掉的多数属于“兵不败而身死”)。  另外,红军时期,肃反强度大,被内部人除掉的红军将领数量也很大;这样摊下来,被狙掉的红军将领在整个比例上就不算大了。  但是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共军打的胜仗远多于败仗,国军在这一时期没有一个全歼灭共军师以上建制的战例(不含地方部队),因此要击毙共军的高级将领和高级指挥员的难度比10年内战时期就大大增加。  整个解放战争中,共军师以上高级指挥员仅牺牲20余人,这里面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被国军狙杀的,如果把被“斩首”的(打掉指挥部)也算上,再把因事故类死亡的将领去掉,那么这样两种情况死亡的共军高级指挥员占了共军阵亡将领的绝大部分。
  @asdf4525qd 22楼
13:17:19  国军的狙击手大多是无名  例如160师击毙饭冢国五郎的那个国军狙击手。。。。。。  华振中战后找遍了全师都没有找到,可能是在那场战斗中就死了吧。。。。。。  -----------------------------  从严密考证的角度讲:  1 那个国军狙击手知道他开了一枪。这是完全可以坐实的。  2 他把目标打死了没有,他也吃不准,因为这个距离上,他也许只看到目标倒下。  3 即便他看到目标倒下,很像死了,他也不知道死的是谁!起码当场是这样。  在一场不能完全控制战场的战斗中,核查这种战果的详情,难度极大。  其实,如果不是有一个强有力的宣传机构在背后起作用,绝大多数建立了功勋的狙击手都是无名的。  不要看电影,把脑子看焦糊了。
  @asdf4525qd
12:57:00  狙击手的目的不是击杀地方军官,而是击杀重要目标。。。。。。当然地方军官也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一般的目标为。指挥军官、掷弹筒迫击炮射手、机枪、敌方狙击兵、敌方比较显眼战绩好的士兵等等  -----------------------------  @中国老病人 21楼
13:11:04  在共军将领的回忆录中,也有这样的记载。  比如,共军进东北初期和新六军作战,就是重机枪手,不断被敌军的特等射手狙掉,上来一个打掉一个。  不过,只有指挥官目标,特别是高级指挥官目标,最好是高级将领。才是狙击手最能被
记录的成绩。  像吴大明这个级别的干部,属于高级指挥官,基层将领,但是还不属于高级将领(如在国军那边,就属于高级将领了)。不过国军特等射手在解放......  -----------------------------  有几支军队的高级将领象共军初创时那样离前线那么近的?一般的高级将领狙击手都见不到面怎么狙?只能狙那些高价值目标了,比如对方的机枪手、炮兵观察员、迫击炮手、通讯兵、基层指挥员、对方的狙击手等。这些人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在战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老病人 5楼
01:16:37  共军被日军狙杀的高级将领一个没有。  高级军官不少,比如772团团长叶成焕,冀东军区副司令包森等。  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在拿着望远镜观察敌情时,由于不注意隐蔽,指挥官特征暴露,被对方远距离施放冷枪狙杀。  八路军狙杀日军最高指挥官的是日军第53旅团旅团长吉川资。据说抗战中八路军打死了20多个日本将军,但是严格考证起来,其中有些不能坐实的,能完全坐实的,至少有5个,比如阿布闺秀,这是毫无争议......  -----------------------------  参考日方资料《日本陆军将官人名辞典》《陆海军将官人事总览》、《日本陆海军总合事典》、、《日本海军将官辞典》  (1)可以基本确认的,被国军击毙的34人    a、大佐追少将(27人):  林大八   仓永辰治   加纳治雄   饭冢国五郎   上田胜   布上照一   中畑护一   和尔基隆   佐治直影   楠野丰重   藏重康美   神崎哲次郎   田中圣道   渡边广太郎  饭野贤十  山田喜藏  小林一男  佐藤谦  藤原武  仁科馨  奥田喜久司  与野山寿  井上官一  大生坛城 石田金藏 平岩栋一 井泽新   b、少将及以上(7人): 中村正雄   酒井直次   下川义忠   横山武彦  本村千代太  志摩源吉  冢田攻  (2)细节上有争议,大致上可以确认被国军击毙的(2人)  重藤三治 岩田哲三  (3)可以确认的,被共军击毙的6人  a、大佐追少将(4人)  清水喜代美 高羽麻二 三泽金夫 田中省三郎  b、少将及以上(2人):  阿部规秀 吉川资  (4)细节上有争议,大致上可以确认被共军军击毙的(8人)  千叶小太郎    小林秋夫   青村常次郎   八木清一郎   佐藤春雄   谷弘   森龙之辅     后藤十郎  (5) 可能是被国民党击毙而不能确认的(4人):    杵村久藏  前田治 大冢彪雄  佐野忠义  (6)可能是被共产党击毙而不能确认的(7人)  沼田德重  饭田泰次郎  铃木真雄  细谷刚三郎  半田伊之助  浅野嘉一  大桥熊雄  (7)可以确认被国共以外势力击毙的(3人)  饭冢朝吉  副岛太郎  藤井重郎  (8)可能被国共以外势力击毙而无法确认的(2人)  杉浦章  涩谷伊之彦  (9)死在国军手里可能性大于死在共军手里可能性的(2人)  田路朝一  关根久太郎  (10)死在共军手里可能性大于死在国军军手里可能性的(2人)  加藤仁太郎  和田纯久  (11)实在搞不清楚死在哪方面手里的(10人)  岛村英次郎   和田孝次   横山顺   河村干一     平山清治   榊德雄  奈良文吉郎  大田荒辅   富田正孝  浅野克己  (12)至今争议未决(2人)  服部晓太郎  山县业一  (13)非敌军逼迫下自杀(3人)  四手井纲正   佐藤杰  水上源藏  (14)英美空军军战绩(5人)  黑川邦辅   横山明    岛村矩康   秋永守一     大西洋   (15)国军,美空军联合战绩(1人)  山县正乡(美国空军把他逼到国军防区降落被击毙)  (16)病死,事故(6人)  小笠原数夫    木谷资俊   藤堂高英   大角岑生   须贺彦次郎    渡久雄   (大角岑生过去一度被宣传是飞机被国军游击队长袁带击落的,但事实上,袁队长那个“击落敌机”的报告漏洞百出,老蒋自己都没信,出于宣传就说是被击落的 ,事实上据调查应该是事故)  (17)此外像森树秀,日野武雄等一些授伪满军衔的不算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381337.shtml
  @张海祥 2楼
00:47:56  又一部抗战神剧出来了。  抗战八年,国军和共军都没有出色的狙击手,倒是日军涌现了不少狙击手。  这个结论让很多人不舒服,但是这就是事实。  ---------------------------  能否介绍一下日军著名的狙击手?我想他们主要出现在太平洋战场上吧?
  @中国老病人 12楼
23:57:31  5 红三军团红三师师长彭遨  四师折了几位师长。  三师也不能幸免。  1933年1月,国民党又发动第四次大“围剿”。2月10日,彭遨率红三师从南丰西北围进入阵地,凌晨两点,他带几个团干部深入到距国民党军前沿阵地不到百米的地段侦察。就在发起总攻前半小时,因暴露目标,遭敌机枪射击,前额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0岁。  6红三军团参谋长,红8军军长邓萍  邓萍是在傍晚观察遵义城......  -----------------------------  不厚道的hhaaLE.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楼主一知半解,那时的制式步枪像莫辛-那甘,三八式等等从射程精度来讲,按今天的标准都可以算作狙击枪。  少数步枪为了提高精度而加装瞄准器,不过即便这样,持有这些武器的士兵顶多算是神枪手。  所谓的狙击更多是一种战术理念,往往是一组人协同作战,观测,打击目标,甚至提供诱饵,彼此分工合作。  二战中苏德美等国都有自己的狙击理论体系,并用于实战,恰恰是日本在这方面近乎空白,太平洋战场有过一些日本的‘狙击手’,不过他们通常都很拙劣,喜欢藏在树上,就算击中目标自己也难逃一死。  狙击战术的巅峰应该在越南的丛林,曾有一名越南狙击手用了一颗子弹就让几百名美军爬在地上十几个小时不敢动弹。这样的威慑力才叫一名‘狙击手’.
  @流云无影 30楼
00:40:12  楼主一知半解,那时的制式步枪像莫辛-那甘,三八式等等从射程精度来讲,按今天的标准都可以算作狙击枪。  少数步枪为了提高精度而加装瞄准器,不过即便这样,持有这些武器的士兵顶多算是神枪手。  所谓的狙击更多是一种战术理念,往往是一组人协同作战,观测,打击目标,甚至提供诱饵,彼此分工合作。  二战中苏德美等国都有自己的狙击理论体系,并用于实战,恰恰是日本在这方面近乎空白,太平洋战场有过一些日本的......  -----------------------------  呵呵
  楼主不必在意那些细节 好贴必火!
  @张海祥
01:04:06  满地打滚有用吗?  我并不需要你说出国军狙击手打死的日军名字,我只需要你说出国军宣布的国军狙击手的名字、战果,就像苏联红军宣布扎伊采夫的名字、战果,志愿军宣布张桃芳的名字、战果。  谁也不会理睬打死敌人的名字,打死一个就是一个,管他是什么阿猫阿狗。  战场上被子弹打死的多了去了,大多数是被普通士兵打死的,不要看到被子弹打死的就归功给“狙击手”。  -----------------------------  @中国老病人
12:06:20  谁跟你说只有子弹打死的才是狙杀?  炮弹打死的一样有属于狙杀的!我上面早就列出来了。  莫非汉字你不认识?  (冷枪冷炮战  编辑  1952年至1953年,在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线部队组织步兵、炮兵,采取固定或游动方式狙击“联合国军”和韩国军暴露的有生力量,摧毁其武器装备的战斗活动。  此时战线稳定,双方长期处于对峙状态,最近距离约100米。195......  -----------------------------  @张海祥 16楼
12:29:08  说出国军宣布的国军狙击手的名字、战果,就像苏联红军宣布扎伊采夫的名字、战果,志愿军宣布张桃芳的名字、战果。  看不明白我在说什么吗?  -----------------------------  @张海祥----有病,请你别捣乱了,你不爱看请走开。楼主解释的很清楚了,狙击手淹没无闻,但是战果摆在那里,子弹总要从某只枪管射击出来的吧?
  @张海祥
00:47:00  又一部抗战神剧出来了。   抗战八年,国军和共军都没有出色的狙击手,倒是日军涌现了不少狙击手。   这个结论让很多人不舒服,但是这就是事实。  —————————————————  日本士兵参军前一般都打了300多颗训练子弹了,并且至少小学毕业,日军对射击技能要求很高,认为打一百枪不如一枪打中,三八大盖的设计思路就是这样的,基线长,射程远,穿透力强,日军老兵差不多都是半个狙击手,  
  @张海祥
12:29:08  说出国军宣布的国军狙击手的名字、战果,就像苏联红军宣布扎伊采夫的名字、战果,志愿军宣布张桃芳的名字、战果。  看不明白我在说什么吗?  -----------------------------  @越玉2012
11:17:43  @张海祥----有病
,请你别捣乱了,你不爱看请走开。楼主解释的很清楚了,狙击手淹没无闻,但是战果摆在那里,子弹总要从某只枪管射击出来的吧?  -----------------------------  @张海祥 35楼
11:48:30  再给你重复一遍:在战场上开枪的并不全是狙击手,大多数是普通士兵,所以被子弹打死的并不全是狙击手所为,多数是普通士兵所为。  不要看到被子弹打死的就说是狙击手的战果!  -----------------------------  发现重要目标,负责开枪的按理应该推选在场人员中射击水平最高的人吧?  退一步说,即使原来不是狙击手,但击毙对方高官后取得战果后,还不能称为狙击手吗?在数十年战争中,这些战果可是不易取得,屈指可数的。  送你两个字:滚蛋。
  @张海祥
12:29:08  说出国军宣布的国军狙击手的名字、战果,就像苏联红军宣布扎伊采夫的名字、战果,志愿军宣布张桃芳的名字、战果。  看不明白我在说什么吗?  -----------------------------  @越玉2012
11:17:43  @张海祥----有病
,请你别捣乱了,你不爱看请走开。楼主解释的很清楚了,狙击手淹没无闻,但是战果摆在那里,子弹总要从某只枪管射击出来的吧?  -----------------------------  @张海祥 35楼
11:48:30  再给你重复一遍:在战场上开枪的并不全是狙击手,大多数是普通士兵,所以被子弹打死的并不全是狙击手所为,多数是普通士兵所为。  不要看到被子弹打死的就说是狙击手的战果!  -----------------------------  从狭义的角度上讲,国 共 日似乎都没有发展出如苏德那样的狙击体系。  倒是楼主说的冷枪冷炮稍微接近一点。  有些将领被狙击而死,但狙击他的却可能只是普通一兵,不一定是所谓的狙击手。
  @张海祥 16楼
12:29:08  说出国军宣布的国军狙击手的名字、战果,就像苏联红军宣布扎伊采夫的名字、战果,志愿军宣布张桃芳的名字、战果。  看不明白我在说什么吗?  -----------------------------  狙击手名气大又怎样,都是狙击一些小兵小虾毫不能改变战局,只有狙杀敌方高级别将领才有可能打乱对方的部署和计划对战局起到一定的作用  再说有名的狙击手不一定真的厉害,很多都是官方宣传和刻意塑造的“英雄” 这方面苏共和某党一向是最擅长的
  @中国老病人
00:25:00  功勋---------国民党军的狙击和斩首战术   就从《我的兄弟叫顺溜》说起吧。   其实我已经很少看电视剧了,只是看到网上有些小屁孩吐槽《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狙击战术和狙击枪,才翻了下这部电视剧。   不管这部电视剧本身有多烂,但是小屁孩们吐槽以前战争年代( 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没有狙击枪,是完全脑残的一种行为,对此他们在猪圈里胡搞的爹妈要负完全责任。   这些小屁孩们,看现在的脑残电视剧看多了,先入为主的以为只有现代才是有狙击枪和狙击战术的。其实狙击枪出现已经有一个半世纪了。现代狙击手的战绩在战争年代狙击手面前就是个渣。   就先说说狙击枪吧,首先要搞清楚几个概念。   广义的狙击枪,凡是用于狙击战的枪,都可以叫做狙击枪,即使它没有安装瞄准镜。比如张桃芳用莫辛纳甘或加兰德步枪,虽然没有增加任何光学瞄准设备,也叫狙击枪...  —————————————————  唉,那些电视剧是拍给军迷和历史控看的吗?是市场决定的题材,广大群众才不管啥子史实,啥子武器常识,只在乎好不好看。你帖子无意义,  
  @中国老病人
12:48:00  @张海祥 14楼
01:04:06   @张海祥 16楼
12:29:08   说出国军宣布的国军狙击手的名字、战果,就像苏联红军宣布扎伊采夫的名字、战果,志愿军宣布张桃芳的名字、战果。   看不明白我在说什么吗?   -----------------------------   你看电影看出毛病来了。   我看你还是回去下下功夫。   好好把扎伊采夫击毙的那些阿猫阿狗级别的德军下级官兵的,姓名,籍贯,出生年月,参加革命时间,照片,公布出来才正道!!   —————————————————  的确电影是为情节更富戏剧性进行了艺术升华,而且现实中像知名度极高的狙击手(如瓦西里、张桃芳)也是战争一方为了政治需要进行的包装宣传。他们的实际战果或战斗威力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在残酷到令人产生绝望的战争中塑造一个“超级英雄”的光辉形象,鼓舞本方士气。事实证明这招非常简单有效。至于这个英雄的姓名,被狙杀的人姓名都只是一个符号而己,姓名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asdf4525qd
12:57:00  狙击手的目的不是击杀地方军官,而是击杀重要目标。。。。。。当然地方军官也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一般的目标为。指挥军官、掷弹筒迫击炮射手、机枪、敌方狙击兵、敌方比较显眼战绩好的士兵等等  -----------------------------  @中国老病人
13:11:04  在共军将领的回忆录中,也有这样的记载。  比如,共军进东北初期和新六军作战,就是重机枪手,不断被敌军的特等射手狙掉,上来一个打掉一个。  不过,只有指挥官目标,特别是高级指挥官目标,最好是高级将领。才是狙击手最能被
记录的成绩。  像吴大明这个级别的干部,属于高级指挥官,基层将领,但是还不属于高级将领(如在国军那边,就属于高级将领了)。不过国军特等射手在解放......  -----------------------------  @Iltj 25楼
13:41:09  有几支军队的高级将领象共军初创时那样离前线那么近的?一般的高级将领狙击手都见不到面怎么狙?只能狙那些高价值目标了,比如对方的机枪手、炮兵观察员、迫击炮手、通讯兵、基层指挥员、对方的狙击手等。这些人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在战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日军、美军、国军、德军、苏军。。。。。。集团军、战区司令这一级别的另说,至少师长这一级别的将领基本上都会离前线很近。
  @张海祥  -------------------  从日本平和研究所批露的《士兵劳苦体验记》来看,中国战场中国狙击手极为活跃,有大量日军官兵在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各会战中被中国优秀军人狙杀  连中村正雄少将,据日本记载也是亲临一线阵地时被中国人步枪狙杀的  也就是说,整个抗战,日本没什么狙击手,中国狙击手却战果累累,这虽然让你这汉奸不舒服,但却是史实
  战争中狙击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不值得炫耀。当然狙的是罪犯就另当别论。
  @张海祥
11:48:30  再给你重复一遍:在战场上开枪的并不全是狙击手,大多数是普通士兵,所以被子弹打死的并不全是狙击手所为,多数是普通士兵所为。  不要看到被子弹打死的就说是狙击手的战果!  -----------------------------  @越玉2012
12:05:13  发现重要目标,负责开枪的按理应该推选在场人员中射击水平最高的人吧?  退一步说,即使原来不是狙击手,但击毙对方高官后取得战果后,还不能称为狙击手吗?在数十年战争中,这些战果可是不易取得,屈指可数的。  送你两个字:滚蛋。  -----------------------------  @张海祥 43楼
15:58:50  “即使原来不是狙击手,但击毙对方高官后取得战果后,还不能称为狙击手吗?”  这个狡辩牛!  你可以去改狙击手的定义了,“击毙对方高官取得战果”的就叫狙击手,所以扎伊采夫不是狙击手,他没有“击毙对方高官取得战果”,张桃芳也不是狙击手,他也没有击毙“对方高官取得战果”。  -----------------------------  说我狡辩。我可没下定义。我说击毙对方高官取得战果“能”称得上狙击手,可没说“击毙对方高官才能称得上狙击手”吧?  另外,反而你在混淆概念,楼主举例时详细说明被狙击过程,特指“狙击”,被你扩大成了“被子弹打死的”。
  @笨的精彩不 44楼
16:04:54  战争中狙击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不值得炫耀。当然狙的是罪犯就另当别论。  -----------------------------  不道德?你以为是中世纪决斗啊
  @asdf4525qd
12:57:00  狙击手的目的不是击杀地方军官,而是击杀重要目标。。。。。。当然地方军官也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一般的目标为。指挥军官、掷弹筒迫击炮射手、机枪、敌方狙击兵、敌方比较显眼战绩好的士兵等等  -----------------------------  @中国老病人
13:11:04  在共军将领的回忆录中,也有这样的记载。  比如,共军进东北初期和新六军作战,就是重机枪手,不断被敌军的特等射手狙掉,上来一个打掉一个。  不过,只有指挥官目标,特别是高级指挥官目标,最好是高级将领。才是狙击手最能被
记录的成绩。  像吴大明这个级别的干部,属于高级指挥官,基层将领,但是还不属于高级将领(如在国军那边,就属于高级将领了)。不过国军特等射手在解放......  -----------------------------  @Iltj
13:41:09  有几支军队的高级将领象共军初创时那样离前线那么近的?一般的高级将领狙击手都见不到面怎么狙?只能狙那些高价值目标了,比如对方的机枪手、炮兵观察员、迫击炮手、通讯兵、基层指挥员、对方的狙击手等。这些人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在战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asdf4525qd 41楼
14:38:06  日军、美军、国军、德军、苏军。。。。。。集团军、战区司令这一级别的另说,至少师长这一级别的将领基本上都会离前线很近。  -----------------------------  近到步枪射程以内的也不多吗?
  MB遇见好贴就看见乱抬杠的,楼主你要和丫叫真就掉价了哈,专心写你的。
  @南宫飞燕子 34楼
11:36:08  @张海祥
00:47:00  又一部抗战神剧出来了。  抗战八年,国军和共军都没有出色的狙击手,倒是日军涌现了不少狙击手。  这个结论让很多人不舒服,但是这就是事实。  —————————————————  日本士兵参军前一般都打了300多颗训练子弹了,并且至少小学毕业,日军对射击技能要求很高,认为打一百枪不如一枪打中,三八大盖的设计思路就是这样的,基线长,射程远,穿透力强,日......  -----------------------------  二战时候日单兵素养不逊德美多少的,但上升到理论就差一大截了,所以陆地上的关东军和海上的联合舰队都是被短时间内拼光不是没有深层原因的。  还有楼猪举例张桃芳的例子也欠妥,确切的说张的狙击战果是他所在班的战果,不说别的,就张手中的那杆枪就并不属于个人,而是同时属于班里四个狙击手,记得很久前看的人物采访提过。
  @笨的精彩不
16:04:00  战争中狙击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不值得炫耀。当然狙的是罪犯就另当别论。  —————————————————  这种地方也有圣母?你不如说战争中开枪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大家只准用牙咬,用手抓,就像女人打架  
  @大黑狼哥哥 53楼
06:06:45  @笨的精彩不
16:04:00  战争中狙击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不值得炫耀。当然狙的是罪犯就另当别论。  —————————————————  这种地方也有圣母?你不如说战争中开枪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大家只准用牙咬,用手抓,就像女人打架  -----------------------------  确实有点那啥啊 楼上应该是动物保护协会的成员吧 爱心有点泛滥了
  二战时候日单兵素养不逊德美多少的,但上升到理论就差一大截了  ====================  胡说  皇军步兵的单兵素质,二战最佳,超越美、德、苏修
  @总机叫南京 55楼
09:53:51  二战时候日单兵素养不逊德美多少的,但上升到理论就差一大截了  ====================  胡说  皇军步兵的单兵素质,二战最佳,超越美、德、苏修  -----------------------------  德国大兵素质最高 苏联日本其后 美国大兵的素质只在意大利之前
  步兵五大技术  射击、投弹、刺杀、爆破、土工  皇军步兵远胜德军
  歪的一手好楼  
  我真的很佩服这些能看 国产脑残剧的人胃口真好!!我是看几分钟就受不了了!!
  科宁斯是德国狙击学校校长,为德国培养出多少优秀狙击手,可谓德国狙击手中的精英,扎伊采夫在和这样的精英对决三天后将其击毙,楼主觉得他是靠数量赢得名声?尽管科宁斯军衔差古德里安、曼施坦因很远,但意义绝对不同!  
  不说内容,逻辑上说,楼主不停地修改定义,本身就没什么意义。
狙击、斩首的概念跟战场上用步枪打死对方指挥官或者士兵是一回事?
精度比较高的步枪就是狙击枪?
甚至被炮弹炸死的也可以说是被狙杀的?
那三国时期被冷箭射死的将领多如牛毛,历史第一狙击手叫“马忠”!
  好帖长知识  
  顶  
  阻击是一种战术理论,射击技术只是其中的基础,占很少一部分。好的射手并不能称作阻击手。  
  二战时期国共双方包括日本并没有真正成套的阻击战术。  
  早起的狙击手要追溯到欧洲 当时充当狙击手角色的兵种叫散兵 西班牙散兵听过吧 法国火枪队也属于这种 散兵因为他们不同于列队齐射 要求具有很高的精准度
国军用狙击枪是存在的 记得金陵十三钗么 教导团团长用的毛瑟
军事论坛上有国军进口狙击枪的说法 不多而已 而且确实是毛瑟步枪 二战没有特制狙击枪 普遍是精度好的步枪加装狙击镜 或者枪管加粗加镜 但是美军的春田狙击枪的定位就是狙击枪 算个特例  
  回复第30楼(作者:@流云无影 于
00:40)  楼主一知半解,那时的制式步枪像莫辛-那甘,三八式等等从射程精度来讲,按今天的标准都可以算作狙击枪……  ==========  吹吧,一颗子弹,几百人十几小时不敢动谈?  
  诱敌深入,聚而歼之。  
  回复第71楼(作者:@生而有思 于
15:19)  楼主就是不正面回答问题,实在看  不下去这个破贴子  [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就是要急死你,爱看不看,谁请你看了,?有本事你拉黑啊!  ==========  
  回复第70楼(作者:@bbkchen 于
15:04)  开篇一看楼主侮辱别人爹妈,就能看出你这货到底是个什么素质,你这种人发的烂帖不看也罢。  [来自……  ==========  小屁孩儿卓鸡了。  来!乖,!让老爷爷打打臭pp,弹弹小jj.....  
  中国的抗战电视剧导演或者制片人还有编剧绝大多数都是废物点心,狗屁不懂,就会制造噱头,拿一帮笨蛋老百姓当猴耍,还真就有上当的。广电局和信产部也是废物集散地,这么胡说八道的片子也过审查也让播足见废物点心中的废物点心。  
  记号。
  回复第79楼(作者:@金刀明月 于
17:06)  为什么国军狙击手不到西柏坡去,瞄准那个高个胖子的脑袋来两枪,那样中国就少饿死三千万人了。  [……  ==========  去了,半路上小jj被冻掉了@&……^~^,,至今还放在军博  。#O:-)  
  回复第5楼(作者:@中国老病人 于
01:16)   共军被日军狙杀的高级将领一个没有。   高级军官不少,比如772团团长叶成焕,冀东军区副司令包森…… ==========  阿部规秀不是被迫击炮击中指挥部而阵亡的吗?  
  @金刀明月 79楼
17:06:49  为什么国军狙击手不到西柏坡去,瞄准那个高个胖子的脑袋来两枪,那样中国就少饿死三千万人了。  -----------------------------  少饿死3000万是小事,多战死几个亿是大事。
  @总机叫南京
09:53:51  二战时候日单兵素养不逊德美多少的,但上升到理论就差一大截了  ====================  胡说  皇军步兵的单兵素质,二战最佳,超越美、德、苏修  -----------------------------  @安逸晨2013 56楼
09:56:48  德国大兵素质最高 苏联日本其后 美国大兵的素质只在意大利之前  -----------------------------  要论士兵素质,前期德军不错,后期就是英军最好。
  @大黑狼哥哥 53楼
06:06:45  @笨的精彩不
16:04:00  战争中狙击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不值得炫耀。当然狙的是罪犯就另当别论。  —————————————————  这种地方也有圣母?你不如说战争中开枪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大家只准用牙咬,用手抓,就像女人打架  -----------------------------  中世纪,弓箭和弩都被天主教徒们所不齿。
  @中国老病人
00:52:28  早在顺溜之前的80年,美国南北战争的时候,部份南方邦联士兵就配备3倍瞄准镜的英国魏渥斯步枪(Whitworth rifle)。   这应该是最早的狭义狙击枪的记载。   一战中狙击枪各方面使用的就很多了;二战中    -----------------------------  拜托 专家不好装 得多看书 这张图反映的是当年的反器材枪 也就是反坦克枪 根本不是狙击枪  
  中野十纵司令好像被胡琏手下爆头了·
  @中国老病人 5楼
01:16:37  共军被日军狙杀的高级将领一个没有。  高级军官不少,比如772团团长叶成焕,冀东军区副司令包森等。  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在拿着望远镜观察敌情时,由于不注意隐蔽,指挥官特征暴露,被对方远距离施放冷枪狙杀。  八路军狙杀日军最高指挥官的是日军第53旅团旅团长吉川资。据说抗战中八路军打死了20多个日本将军,但是严格考证起来,其中有些不能坐实的,能完全坐实的,至少有5个,比如阿布闺秀,这是毫无争议......  -----------------------------  阿部规秀是被迫击炮炸死的,不是狙击枪
  楼主居然和党剧,神剧,较真!  勇气可嘉,  
  楼主,go on  
  @lxfbooming 87楼
18:22:04  楼主真傻逼,一把年纪白活了,你爸妈遭你那时估计连猪圈都没有,不然哪能一出生就有病?楼猪吉祥,马年打鸡,nt。  -----------------------------  @冷漠的骑士 来自:UC浏览器 时间: 18:51:12  …  ==========  楼主,我不得不说,你他妈的真的是个贱人  ----------------------------------------------  恐怕要让人失望了,老病人并非什么年高德劭,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老专家老学者  !  老病人真正的长才是骂人。  骂的人狗血喷头,狼奔豕突,抱头鼠窜,把人祖宗八代,三姑六姨骂出来,这才是老病人的看家本领。  我在天涯上有现成的骂人套路,有人见识过的,待我翻出来发下功。  要问这武艺哪里来的?老病人的可是得到泼妇姑奶奶,泼妇姑妈,泼妇表妹等的真传。
  喔吆!  几天没上网,还被表彰了,  既然这样且先收敛一些,注意些社会影响,先装作德艺双馨的中国老病人!  待日后帖子凉些,再把酸馊臭毒的恶语回骂过去。。。。。。。。。  化成小六:  您好!您的文章《国民党军的狙击和斩首战术》已被推荐至"天涯聚焦_发现"栏目,感谢您对"天涯聚焦_发现"栏目的支持!   16:47:39  共1条消息|回复   安逸晨2013:  您好!您的文章《致命一击:国军狙击和斩首战术》已被推荐至"天涯人文_读史"栏目,感谢您对"天涯人文_读史"栏目的支持!   11:17:02  共2条消息|回复   江上苇:  通知:你发表在『煮酒论史』内的贴子《国民党军的狙击和斩首战术》已被推荐为红脸,感谢你对天涯社区的支持。   21:49:44  共5条消息(未读1条)|回复
  阿部規秀是被狙杀的?真搞笑。是在黃土岭战斗中被迫击炮炸死的
  @中国老病人
12:44:00  用枪狙击,因为是直接瞄准,可以在隐蔽处,冷不防让对方猝不及防,一枪毙命。而用炮是间接瞄准,(当然也有直瞄坦克炮),往往要试射测距,除非事先测好目标,标好射击诸元,否则极难一炮命中,三炮命中都可以算神炮手,(一发打在目标前,一发打在目标后,第三发命中)。   而这三炮还必须打的非常连贯,因为时间稍一停顿,对方就可能被第一发炮弹惊觉逃跑。   不光是对射击技术和射击速度要求很高,对于观察员和炮兵的准备情况要求也很高,因为炮不像枪那样操起来就可以打。炮要有个基本准备,才可以进入发射状态。   所以,要求观察员不但眼尖,还要报的快,炮兵要打的准,打的快,火炮要随时处于良好状态。   当然,炮狙也有个好处,就是杀伤力大,一打打一群,要是张锡龙被狙击那次敌人用的是炮,那么黄克诚大将笃定是报销了。   红军时期,国民党的炮兵力量也不大,因此被炮狙的红军高级指挥员...  -------------------------  用核导弹精准打击算不算狙击?好处也是杀伤力大,一打打一啥来的?不好形容  
  前面有人提过,三国里面的狙杀情况,提到了冷箭。  其实,三国,水浒里确实存在着大量狙杀的场景。实际上冷箭---冷枪---冷炮的实质是差不多的,关键在一个“冷”字。  甚至有的狙杀,是有某人在前面起吸引和迷惑牵制作用,另一人暗中施放冷箭射杀。  由此更可以看出,狙击原本就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只不过。罗贯中,施耐庵们不这么叫而已。  具体的例子,实在太多,不胜枚举,有兴致的可以回去翻翻书。  附:解放战争时期死亡的二十多名我军高级将领或高级指挥员(含重伤1名)  1王麓水: 山东野战兵团第八师师长兼政委,1945年12月,他带第二十四团团长王吉文侦察敌情,被敌发现,一发炮弹将王师长胸部炸伤,当场牺牲,王吉文团长炸伤。  2卢冬生:  松江军区司令员 , 1945年12月  被苏军杀害。  3李兆麟: 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 1946年3月  被特务暗杀。  4叶 挺: 新四军军长, 1946年4月 飞机失事。  5罗炳辉:新四军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 日病故。  6关向应: 晋绥军区政治委员, 日病逝于延安。  7黄世德: 中原军区鄂皖分区司令员兼政委, 1946年8月,在蕲春作战牺牲。  8吴大明: 中野7纵19旅旅长(相当于师长)1946年10月张凤集战斗,观察地形时,被整11师射手击中头部,当场牺牲。  9谢祥军: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 1946年10月第一次涟水保卫战中牺牲。  10 成均:华野7纵司令员,南麻战役中被25师特等射手狙击,打成重伤。  11张元寿: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1947年3月,山东周村遭空袭牺牲。  12马仁兴:东北野战军西满独立1师师长,1947年6月四平战役,身中冷枪,牺牲于师前线指挥所。  13秦贤安:华东野2纵4师政委,日南麻战役,其指挥所遭整11师炮击倒塌而压死。  14朱克靖: 郝鹏举部起义后任该部政治委员。郝叛变时被扣,1947年秋秘密杀害于南京。  15殷绍礼:华东野战军二纵4师师长,1948年4月益林战役,殷带领营以上干部到益林镇边看地形。在离镇3华里的一个土岗子上,不幸被镇外敌人发现,中弹牺牲。  16王吉文:华东野战军三纵8师师长,1948年9月济南战役,不幸被炮弹击中牺牲。  17徐海珊: 华东野战军三十七师政委,1948年9月,在济南战役中牺牲。  18李振亚 琼崖纵队第一副司令员,1948年9月在万宁指挥作战时负伤不治英勇牺牲。  19朱瑞: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日攻打义县战斗中触雷牺牲。  20李辉:四野42军124师政委,1948年12月遵化战役中牺牲。(车祸)  21韩联生: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参谋长,1949年2月演习中炸药爆炸事故。淮海战役中,韩连生和工兵团刘金山副团长在工兵团教导队指导实验着名的迫击炮抛射炸药,不幸发生爆炸事故,韩、刘等8人光荣牺牲。  这个计算时间标准是日以前。级别从正师级计算起。  在这21位将领中,排除了死于后方的暗杀,病故,事故死亡等原因外。  12名阵亡的将领中,除了朱瑞触雷和黄世德牺牲详情不明外,其他几乎全部死于狙击和斩首行动。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炮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