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用哪个服务器级别cpu的cpu流畅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哪种档次适合你?主流CPU游戏性能大PK
6617浏览 / 33回复
哪种档次适合你?主流CPU游戏性能大PK
10:03:40 52863 人阅读 作者:ChrisR 编辑:ChrisR
[复制链接] [我要爆料]
再过两个月Intel新一代的Ivy Bridge平台就要发布了,不过首批上市的产品仍然以中高端为主,主流产品还要再等等。难道在这之前就没有什么性价比高的选择了么?非也非也,Tom's Hardware近日就做了一个横向评测,对比了所有200美元以下的CPU(价位大致为Core i5-2500K以下的处理器),包括Intel Sandy Bridge平台的Pentium、Core i3/i5以及AMD Athlon II/Phenom II/A系列APU/推土机FX系列的多种产品。废话不多说,直接上相关介绍和测试结果:
首先让我们对此次参测产品进行一次大阅兵(人民币参考售价各网商也有较大差异,用户心里也都有一杆秤,这里不再浪费版面):
平台其余配置如下:
:华硕F1A75-V Pro(Socket FM1),映泰TA990FXE(Socket AM3+),华硕P8P67 Pro(LGA 1155)
内存:OCZ PC3-GB DDR3-1333@CL=8-8-8-20-1T
显卡:AMD Radeon HD 7970(核心925MHz,3GB显存5500MHz)
硬盘:西部数据Caviar Black黑盘750GB(7200rpm,SATA 3Gbps,32MB缓存)
操作系统:Windows 7 x64 SP1旗舰版,安装推土机线程补丁
显卡驱动:催化剂HD 年1月9日版本
测试项目:《地铁2033》、《战地3》、《上古卷轴5:天际》、《DiRT3》、《正当防卫2》、《星际争霸2》
上古卷轴5:天际
老滚5的测试中成绩依最小FPS从高到低排序,因为最低FPS更能反映此时处理器的性能。
从图中可以看出,Sandy Bridge平台Pentium G630和G860的性能击败了AMD方面除Phenom II X4 980的所有产品。而两款i5则是遥遥领先,i3在最低帧数方面也表现不错。
再让我们看看测试过程中的帧数变化情况:中低价产品中两款Pentium跌落至30fps以下的情况不多,Phenom II X4 955紧随其后。APU和没有L3缓存的Athlon,再加上FX-4100都是落后不少。
中高端产品中两款i5遥遥领先并且最低帧数也没有跌落至37FPS以下,能和Core i3一拼的只有Phenom II X4 980。
看起来《战地3》的测试中瓶颈完全在于显卡,并且需要记住的是,单机的《战地3》FPS情况完全不能反映32人/64人联机对战的情况。
各产品的完整帧数曲线也都缠在一起。
正当防卫2的测试中仍然是Core i5/i3处于领先位置,不过好消息是所有产品的平均FPS都能上30。
中低端产品的完整FPS曲线显示,除了可怜的A4-3400,其他表现都可以。Athlon II X3和X4要稍微低一点。
中高端产品方面除了A8-3870K和低频的推土机外看上去都不错,尤其是Core i3的性价比在《正当防卫2》中最高。
《星际争霸2》中尤其是在大规模对战时的负载对于CPU的能力来说是个考验:
从结果可以看出Core i5同样遥遥领先,而Intel五款产品即使是最弱的Pentium G630也和AMD此次参测最强的Phenom II X6 1090T相当,没有L3缓存的Athlon II和APU要更差。
FPS实时曲线图低价位方面,Pentium一骑绝尘,看来星际2的确对L3缓存非常敏感。
中高档部分两款i5差距不大,i3居中,其余AMD阵营产品纠缠在一起,除了没有L3的A8-3870K。
这又是一个受限于显卡的游戏,绝大部分产品最低FPS都超过了50,FX-4100稍有落后,而最弱的A4-3400还是掉队了。
从实时曲线图也可以看出,除A4-3400和FX-4100外,其他产品的成绩几乎都差不多。
这次成绩的排序按照平均帧数来,最低FPS应取决于显卡,从途中可以看出性能还是比较依靠线程数量的,推土机这次打了一半翻身仗。
中低端战况除了A4-3400和Athlon II X3 455都比较胶着,看来《地铁2033》的最佳选择还是4核心CPU(AMD阵营)。
高端同样,核心数量最少的Core i3-2100稍显落后,A8-3870K的实际运算能力也略低一筹。
超频后性能
首先让最能反映CPU性能的《星际争霸2》登场:
AMD方面除了A8-3870K以外都有比较可观的性能改进,均可挑战Core i3-2100但无人能撼Core i5-2400的地位。
《正当防卫2》方面,超频后的AMD诸产品在平均帧数上和Core i3-2100相当或超过,但最低帧数依然不及。至于Core i5仍然高高在上。
《上古卷轴5:天际》部分,除Phenom II X4 955超频后的成绩以外,其余产品仍然不及Core i3-2100。
数据实在是太多以至于很难做细致统计,这里以A4-3400的性能作为标准对各产品做“归一化”处理。性能排序仍然以最低帧数最基准因其能更好反应处理器的性能。
性价比最高的当然是Pentium G630/G840和Core i3-2100三款产品,目前在任何价位上都很难考虑AMD处理器作为游戏之选,只能期待Trinity和Vishera的Piledriver核心了,不过Intel方面的Ivy Bridge也将很快到来……
看完之后有些同情AMD
amd真这么杯具么?tomhardware可不是某些人所说的抢吧?
顶了。。。。
有抢的嫌疑
我只知道AMD的U。如果游戏要求高会出现帧数突降现象。
以前640+6850深有体会。换了2500K就没这现象了。
最奇怪的是有时候明明帧数很高。但是玩起来就是觉得卡。
1998年:原来电脑也能是彩色的
1998年你记得什么?是王菲和那英经典的《相约98》,还是砸在齐祖秃头上穿过卡洛斯裆下钻进球门的科化皮球?但是如果你是DIY,你必须不能忘记三样东西:PentiumII、Voodoo2和iMac!
华硕P2L97A主板
这一年最牛掰的CPU就是Intel的PentiumII,它采用了现在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的Slot 1结构,并且首次实现了0.25微米新工艺。虽然在1997年Intel就发布了PentiumII处理器,但是昂贵的售价使得它直到1998年才开始在市场上流行开来。
但是这块最先进的CPU却没有一个好伴侣,那一年被用来和PentiumII搭配最多的主板,就是这块集成了ATI显卡的华硕P2L97A。这块采用了Intel 440LX芯片组的主板虽然有着华硕成熟的主板制造技术,但是440LX芯片组的性能,却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出PentiumII的实力。
这才是1998年的神级电脑:PentiumII+Voodoo2 SLI
你还记得当年那些报纸杂志上是怎么评价Voodoo2的吗?“Voodoo2准备发行的日子,不知有多少玩家翘首以待。它使Voodoo成为一个神话,它使所有的游戏都以Only 3dfx为荣,它为我们带来了梦寐以求的SLI,它是玩家砸锅卖铁非买不可的显卡。”
我清楚的记得那年一块Voodoo2的售价是2900元,但是这根本阻挡不了发烧友真的砸锅卖铁买回两块Voodoo2组建SLI系统。那真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也正是从Voodoo2开始,从1998年开始,DIY市场井喷了。
14年前,iMac来到我们的眼前
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乔布斯,也不知道Macintosh,更不知道苹果濒临坠入万丈深渊。直到6年后,买回第一台iBook的我才知道,原来iMac就是乔布斯回归苹果之后的第一件作品。
第一次见到iMac的时候,是在《计算机世界》的广告中。电脑,原来还能这样五彩缤纷?水晶的外壳,绚丽的颜色,一体的设计,再看一眼我那AST的486,如果说iMac是一位天使,那桌子上的那台486简直就是魔鬼的大便。
天使般的iMac重新唤回了人们对于苹果那逐渐尘封的记忆,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曾经被自己公司开出的乔布斯,正是他的偏执和完美主义,让苹果走到了科技与艺术的交汇点。
1999年:老兵不死440BX!
老兵不死,只是凋谢。诞生在1998年的440BX芯片组,也许并不会想到自己将会成为主板芯片组永远的楷模。还是在这一年,NVDIA用一枚芯片,为世界找到了一条通往虚拟现实的道路。同样还是在这一年,创新也用一枚芯片,为计算机打开了高保真的大门。
如果你回到1999年的电脑卖场,当你组装一台PentiumII或者赛扬的电脑时,对于主板你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440BX。看起来440BX的规格并没有多么的高端,完全中规中矩的设计。相比竞争对手VIA ApolloPro133A芯片组所具备的133MHz外频支持,AGP4X、UDMA66以及AC97软声卡等等全新的技术,440BX似乎毫无优势。
奇迹就这样发生了,2000年,440BX将一枚PIII 550E超上了200外频,达到了不可思议的1.1 GHz,2001年,815芯片组的诞生,但DIYer依然使用440BX搭载铜矿核心的PIII,2002年,一款转接卡的诞生使得440BX神奇的支持了PIII终极核心图拉丁。2003年,Pentium4已经跳出了RAMBUS的泥潭,845芯片组开始成为主流,但是440BX依然在铜矿和图拉丁的支持下顽强生存。
在440BX长达5年的寿命中,华硕P2B、技嘉BX2000、磐英BX6、升级B6H等等一大批经典主板相继涌现。440BX,见证了3dfx的走向神坛和轰然倒塌,见证了帝盟的红极一时和黯然退场,见证了创新的一统天下和颓废不前,见证了Matrox的雄心万丈和偏安一隅,440BX见证了DIY历史上最为精彩的那段时间。
丽台的GeForce 256显卡
这一年还有一款产品让众多的DIYer心驰神往,这就是NVDIA推出的GeForce256。让显示芯片成为一枚CPU,这就是当时NVIDIA所带给我们的理念。自此,显卡开始了性能上的狂飙,随后的两三年中,曾经红极一时的各路显卡巨头,要么分崩离析,要么被人并购,最终演变成为NVIDIA和ATI的双雄争霸。
创新 SB-Live!
1999年,还有一款产品萦绕在每一位DIYer的心头之上,这就是创新的SB-Live!在强大的EMU10K1芯片的驱动下,SB-Live!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帝盟王朝逼上了绝路,更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清除了傲锐、雅马哈。
也就是从SB-Live!开始,电脑进入到了多声道的时代,一套5.1的音箱再搭配一块SB-Live!成为了那个时候每一个DIYer的梦想。而SB-Live!强大的MIDI库以及优异的音质,更是催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PC HiFi。
2000年:人类抵达1GHz
在1999年,Intel和AMD就开始为一场战争做好了准备,这就是在2000年上演的GHz大战。AMD推出了全新架构的Athlon,Intel推出了铜矿核心的PentiumIII,两款同样采用0.18微米的处理器即将在2000年开始一场著名的战役。最终,AMD在日正式推出1GHz Athlon处理器。虽然Intel紧随其后在3月18日也推出了1GHz PentiumIII,但已然输掉了战争。
采用雷鸟核心的Athlon 1GHz处理器
微星红魔K7T TURBO
虽然在2000年的GHz大战热闹非凡,但是在那一年最热销的一套平台却保准你跌破了眼睛。因为这套平台的主角,就是在GHz大战中出尽了风头的Athlon 1GHz处理器。当时卯足了劲要和Intel拼出高下的威盛推出了极高性能的KT133A芯片组,并领导主板厂商成功推广了PC133规范。而采用这个芯片组的经典产品,就是微星这款火红色的红魔主板,再加上1999年红魔曼联三冠王所带来的广告效应,微星红魔成为了市场上一颗炙热的明星。
也许你会不明白为什么尚处高端的Athlon 1G能够成为主流CPU,答案你也许会意想不到。当时成功冲击1GHz大关的Athlon,其实保存了相当的实力,而这部分实力在KT133A芯片组上得到了完美的释放,几乎每一颗Athlon 1G都能够直上1.33GHz,而AMD在年底适时调整Athlon 1G的售价,仅仅千元左右的价格让Athlon 1G成为了2000年最具性价比的处理器。
正是从这里开始,AMD开始了与Intel长达两年的贴身肉搏。
3dfx最后的绝唱:Voodoo5 5500
就在2000年即将过去的时候,几乎所有的DIYer开始发疯了一样寻找一件被失落在人间的神器,这就是3dfx的Voodoo5 5500,一款有着两枚芯片的顶级显卡。
日,3dfx终于正式宣布被NVIDIA收购,从而结束了自己传奇般的历史。而3dfx最后的绝唱Voodoo5 5500也随即高台跳水,从5000元的价位跌入了2000元,GeForce256、Radeon256,你们都给我滚开,我要找到一张Voodoo5 5500,我要把它镶嵌在家中的墙壁里膜拜,因为那曾经是每一个DIYer狂热的信仰。
2000年,我们除了狂热的追逐GeForce、追逐RADEON、追逐1GHz之外,电脑性能的飞速提升,让我们终于走进了3D的世界之中。从Quake3的个人英雄主义,到三角洲部队的团队协作精神,FPS游戏在这一年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迷恋。3DMark也开始成为我们检测一台电脑3D速度的标准,只是那个时候我们并没有想到,随后到来的FPS游戏也会成为我们升级电脑的动力。
2001年:奔4出师未捷身先死
2001年是Intel的滑铁卢。2000年年末,Intel宣布推出Pentium4处理器,400MHz总线,采用Rambus内存,各种超高的指标大有瞬间吞噬AMD的感觉。但是在随后的测试中人们就发现,奔4空有一身好指标,实际效能却远远落后于Athlon处理器。于是AMD马上推出了Athlon XP处理器,并采用PR标称值的办法来抗衡奔4的高频率。
Athlon XP 1600+
EPoX EP-8KHA+
好马配好鞍,好人配平安。Athlon XP在问世之后,就得到了威盛的大力支持,在KT133A的基础上,威盛推出了KT266A芯片组,并采用了DDR内存。这同样是一款效能极高的芯片组,Athlon XP搭配KT266A芯片组,以2000元不到的价位,就轻松干掉4000元价位的奔4+Rambus组合。
2001年着实是AMD的好日子,上半年依靠雷鸟核心KT133A芯片组把PentiumIII打的满地找牙,下半年又依靠Athlon XP和DDR内存把奔4秒杀在了襁褓之中。但是这样的风光表现无疑让Intel复仇之心倍增,这也为2002年奔4的全面反扑埋下了伏笔。
图拉丁核心的赛扬
这一年要提到一个名字,图拉丁,它的出现让一群坚强的守望者看到了一丝曙光。Intel一边推出Pentium4,一边也不忘记继续改造PentiumIII,最终的改造结果就是这颗性能上甚至超过Pentium4的图拉丁核心。依然坚持SOCKET 370架构的图拉丁让440BX欢呼雀跃,1998年的440BX即将挑战最新的Pentium4,这无疑是一场令人期待的对决。
寿星Windows XP
“DOS时代到此结束!”比尔盖茨在2001年的10月25日宣布了DOS的死刑。就这样,我们迎来了目前最为长寿的视窗操作系统Windows XP。而随之而来的,则是计算机硬件的一次大升级,Wintel联盟继续发挥着影响世界的威力。
2002年:NV和ATI的对决
各领风骚小半年,这句话用来描述2002年的NVIDIA和ATI最为合适不过。当然,这一年我想也没多少DIYer会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意淫硬件上吧,沈阳五里河和韩国济州岛才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当然,这一年Intel悄然推出了奔4+液晶的组合,AMD没有输在实力,却输在了时尚面前。
2002年是液晶显示器刚刚起步的时间,虽然当时上图中的三星151S售价高达3000元以上,但是依然有不少玩家迫不及待的把它扛回了家。而此时的Intel也完成了对奔4的升级,在摆脱了Rambus的纠缠之后,845芯片组终于转向了DDR阵营,配合不错的性能,奔4 1.8A成为了当时最畅销的处理器之一。再搭配上液晶显示器,奔4+液晶的组合由此诞生,各大整机品牌也齐心协力将这个概念持续宣传,并持续火爆了年,且愈演愈烈。
由此,Intel完成了对AMD的复仇,Athlon XP虽然还是DIYer追求性价比的不二选择,但是却难以影响到更多的普通消费者对奔4和液晶的热情,Pentium4开始了一统江湖的征程。
耕升 GeForce Ti4200
比处理器市场更热闹的,则是显卡领域。年初,NVIDIA宣布推出GeForce4系列芯片,这个系列出现了两个一度脱销的型号,GeForce Ti4200和GeForce4 MX440。还是这两个型号,成为了NVIDIA旗下第一批长寿命芯片,直到2005年,我们依然可以在市场上买到采用这两款芯片的显卡。
而且,GeForce4还成为了当时最为火爆的耕升显卡的谢幕演出,随着GeForce FX的到来,耕升已经在市场中难觅其踪影。虽然现在耕升已然复出,但是却再难找回当年的风采。
RADEON 9500Pro
看着2002年的上半年GeForce4风风火火的情景,ATI自然心有不甘。7月,憋着一肚子火的ATI发布了采用R300核心的RADEON 9700,干净利落的将GeForce Ti4800赶下了性能霸主的宝座。
很快,俄罗斯的一家网站就公布了改焊电阻来将其修改为9700的方法,再后来甚至出现了直接在驱动程序中修改的方法,作为最便宜的完整支持DX9的显卡,这一切的后果就是:市场中的R9500很快一扫而空,有钱也难以买到。
2003年:你好,巴顿!
AMD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在2002年被Intel用奔4加液晶的概念掀翻在地之后,AMD只能看着Intel的奔4性能节节攀升,而自己却只能用Athlon XP勉力维护那最后一点所谓的性价比。
巴顿要比雷鸟的核心长出那么一截
nForce2经典型号:EPoX 8RDA3+
当AMD饱受奔4压力的时候,巴顿核心的Athlon XP 2500+出现了,而更让AMD欣喜的是,NVIDIA推出了面向AMD平台的nForce2芯片组,且性能完全不输于Intel的845芯片组。AMD总是能够在推出新处理器的时候得到一款优秀的主板芯片组,雷鸟和毒龙的时候有威盛的KT133A,Athlon XP的时候有威盛的KT266A,现在巴顿又得到了强大的nForce2,当然巴顿也没辜负自己经典CPU的名号,绝大多数巴顿都能够直飞400MHz外频,重现了当年雷鸟1G的神话。
在2003年,还有一件东西勾起了太多DIYer的欲望,这就是索尼的原厂珑管显示器。随着液晶显示器的逐渐成熟,CRT显示器开始走向没落。就在这一年,索尼下调了旗下珑管显示器的售价,比如这款E220就悄悄跌进了3000元以下的价位,这在当时已经比15英寸液晶显示器更便宜。这自然不能不引起DIYer的欲望,不少DIYer纷纷出手,但是也有持币观望的童鞋,在2004年到来之后,却发现想珑管已经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雨后春笋般的17吋液晶显示器。
2004年:ATI呼风唤雨
2004年对于Intel和AMD来说是比较郁闷的一年,单核心CPU似乎已经走到了效能的尽头,而双核CPU却难以进入实用阶段。相反,在显卡市场上,NVIDIA的GeForce FX虽然并不成功,但依然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而ATI在经历了RADEON 9800之后,也开始寻求高中低端市场的全面胜利。
硕泰克这个牌子大家好久没听过了吧
2003年,在经历了一年多的跳票之后,AMD发布了Athlon64,但是直到2004年,这个系列的CPU才开始显现其性价比。而且随着AMD联合各大主板品牌推出捆绑销售策略,一时间大有重现当年雷鸟1G的势头。
解脱这一局面的,是Intel的一款低端处理器,赛扬D出现了。它基于Prescott核心,采用0.09微米制造工艺,工作电压降低到1.3V左右,内部晶体管数量由Northwood核心的5500万增加到1亿2500万个,超长的31级流水线,改善了软硬件预读取机制,增加了13条新的SEE3指令,一级数据缓存由8KB增至16KB,二级缓存也首次增加到256KB,前端总线也由赛扬4的400 MHz提升至533 MHz,大幅提高了性能。而且赛扬D也继承了赛扬系列的光荣传统,最经典的赛扬D 325,甚至在卖场中被商家打出了包上800MHz外频的招牌。
经过超频之后的赛扬D,性能直指Athlon XP。但是在2004年Athlon XP最经典的型号巴顿2500+却经历了一次假冒伪劣事件,一批半成品从AMD的工厂中流出,经过山寨工厂的再加工,堂而皇之的流进市场冒充正品2500+出售。这件事让Athlon XP 2500+在市场中的销售严重受挫,而AMD新推出的Sempron并不能对赛扬D产生任何的威胁。就这样在AMD和Intel的来来回回中,2004年这两家厂商并没有带给我们多少惊喜。
ATI RADEON 9550
RADEON 9700完胜GeForce4,GeForce FX的失败又将性能王者地位拱手让给了RADEON 9800,连战连捷的ATI开始试图统一市场,以求彻底击败NVIDIA。ATI将目光瞄向了中低端市场,通过将9600降频,ATI推出了RADEON 9550。面对当时市场上正被DX9折磨的漏洞百出的GeForce FX的5系列,RADEON 9550用相当的性能但却更为便宜的价格,风卷残云一般统领了2004年的中低端显卡市场。
只是ATI没有想到,风水轮流转,就在RADEON 9550横扫2004年显卡市场的时候,NVIDIA已经开始布局将旗下最心的GeForce6系列引入中端市场。而NVIDIA也没有想到,一年之后自己和ATI的位置竟然能够对调。
iPod在这一年开始流行
在这一年还有一件东西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这就是iPod。虽然在当时我们只是将它当做一款异常精致的MP3播放器,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当年的iPod不正是如今iPhone的雏形么?不管是简洁的外观,还是顺畅的触摸滑动。乔布斯用iPod给我们指出一个通向未来的信号,我们却依然执着于晶体管的桎梏。
2005年:网游也能推动硬件升级
2005年,Intel和AMD终于拿出了自己的双核CPU产品,但是让我们没想到的却是这两家的CPU均是胶水双核,将两块CPU核心做到一个壳子里,而AMD虽然在架构上占有优势,但是价格却远超Intel主力Pentium D,于是在2005年我们又将目光投向了超频领域。
nForce依然为AMD保驾护航:基于nForce410的映泰主板
整个2005年,64位Sempron(闪龙)一直被DIYer追捧。当时AMD的Socket 754架构逐渐沉寂,市场也开始预言Scoket 754即将退出。而此时AMD将闪龙过渡到了K8核心,发布了64位Sempron。由于采用了90纳米的新工艺,以及起始频率较低,64位Sempron一经推出,就被DIYer冠以巴顿2500+接班人的称号。
Sempron64的最低型号为Sempron 2500+,它的起始频率只有1.4GHz,DIYer发现这枚CPU可以轻易的超频至2.4G,而这时的性能已经直逼AMD当时的高端产品Socket939架构Athlon64处理器。就这样,一股Sempron旋风席卷了整个2005年。
GeForce 6600GT组建的SLI系统
看着GeForce FX被RADEON 9550打的落花流水,NVIDIA抛出了自己反击的武器:采用NV43核心的GeForce 6系列。NV43集成了NV40的优秀架构,而且将工艺制程过渡到TSMC 0.11微米;集成了1.43亿个晶体管;显存位宽为128bit,搭载low-k 技术后,NV43的频率可以轻松达到500MHz,同时成本以及功耗都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同时,NV43还是首款原生支持PCI-E的显卡,并且带来了NVIDIA与3DFX合作后的最新技术——SLI,允许用户通过2张中端显卡组成高性能显示系统。
作为当时性能王者GeForce 6800的简化版,6800的诸多优良特性在GeForce 6600上都得到了完整的保留,但价格却降至了千元以下。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GeForce 6600既可以让发烧友获得廉价的高性能SLI系统,又能够适应诸如网吧这样的需求。于是我们在2005年就看到了和2004年完全相反的情景,ATI被GeForce 6600打的落花流水,而自身的X800系列有没有取得足够的成功。
我,终于站在了暴风城的大门前
2005年,还有一件事情吸引了几乎所有DIYer关注的目光,这就是魔兽世界的开服运营。壮丽的艾泽拉斯大陆,需要强悍的运算能力来支持,于是在2005年我们看到GeForce4 MX440的集体退役,也看到了PentiumIII的集体下岗,魔兽世界就这样不经意间推动了一次全民的硬件升级。
送两张壁纸给大家吧。
安其拉的星光
艾萨拉的黄昏
翻过2005年,我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DIY开始逐渐成为高端玩家的爱好,而随着Windows Mobile和Symbin的出现,移动互联终端也开始有了自己的雏形。Intel迎来了Core,苹果迎来了iPhone,电脑卖场开始失去对人们的吸引,舒适易用成为了人们对电脑新的追求
发错了。。。。。。。。。。。。。
版主删了吧
原来一直以为I3秒全制式IFAN的YY
掌上型移动终端将决定硬件厂商和软件公司的未来。。。在掌上型设备流畅运行武装2和战地3之类的强劲游戏,又能够随时通话聊天,还能够查阅很多的资料,每到一地就自动提供当地的旅游信息和订票情况。。。
不过,目前看,AMD的作用仅限于让INEL降低售价。
Intel 酷睿 赛扬 G530 CPU 正式版 双核2.4G 1155针脚 配H61 特价
Intel 酷睿 i5 2300 四核台式CPU 盒装正品盒装 特价
英特尔Intel 奔腾双核 G620 原盒 1155 架构 CPU 正品行货
Intel/英特尔 酷睿i3 2100 盒装原包 CPU 正品行货
玩游戏AMD真不行。955超频还能接受,但很多情况下确实不如I3。
我用的955,和朋友的I3比。
Tom's的东西还是非常可信的。A4-3400的频率实在是太低了点了。
引用:15楼 sunignol 于
16:35:25 发表
玩游戏AMD真不行。955超频还能接受,但很多情况下确实不如I3。我用的955,和朋友的I3比。[/quote]显卡一样么?能不能发几张图上来以正视听
我表示此贴不可全信
我就是一卖电脑的 自己家用的两台 一台 INTLE 4核 一台AMD 6核
玩的游戏我也测试过&&什么结果我自己知道 没人给广告费 说实话也没人信
如果说I3 2100比上一代的I7 860还要牛&& 不管你信不信 反正我不信!I7 860和1090T呢?怎么比
这不是说I3比I7 860牛么 哎http://bbs.pceva.com.cn/thread-.html
反正此贴就是说
即使买了I系列的最低端 2100
也比买狗屎一样的AMD 8120强
支持键盘翻页 ( 左右 )&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 巧设进程优先级 让低配电脑也流畅运行
巧设进程优先级 让低配电脑也流畅运行其它网站
  笔者这台买了三年多了,奔四2.8的在当时也算得上豪华了,可现在,运行很多程序都很缓慢,更别说多任务处理了,可是卖了又有点可惜,有没有办法能够两全其美呢?经过几番思量,笔者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只需动动手,就可以有效提高电脑的运行效率!
巧设进程优先级 让低配电脑也流畅运行
  我们都知道,任务处理要依靠CPU进行,而一个CPU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现在的双核或者多核CPU的原理就是让CPU可以分别处理不同的任务,以提高运行效率。那么普通CPU怎么办呢?其实我们只需要反其道而行之,利用系统的“Windows任务管理器”,手动分配进程的优先级,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CPU的运行效率,从而达到电脑提速的目的。
  例如,QQ作为常用工具,经常是开机便一直运行,并占用一个进程,但我们又不是时时刻刻都在使用它,而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Windows任务管理器”,将QQ进程的优先级设置为“低于标准”或者“低”(如图),这样,在我们挂着QQ的同时再运行其他程序,就会因为QQ所占用进程的优先级已经降低,从而提高其他程序的运行效率,加快程序运行速度。
&相关阅读:
·华为EMUI系统学iOS 在更新日志直白提出
&&·Windows应用内购出BUG 买了却不能用
&&·微软发布Windows 10专业版免费升级
&&·微软:绝对不会强迫用户升级Win10系统
&&·webOS 3.0明年发布 成LG智能电视系统
看完本文后的感受:
频道热词:&&&&&&
下载周排行榜
软件名称下载量
26373310924610915599393959357887347020437774281735409
月热门资讯排行
排行 文章标题
精美壁纸推荐
美女明星风景动漫手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pug3260属于什么级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