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机3个不同的天气预报短信提醒 到底应该信哪个

【原创】你难道没有抱怨过天气预报报不准?【原创】你难道没有抱怨过天气预报报不准?一人一粉笔百家号昨天是全球的第58个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将2018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确定为 “智慧气象”(Weather-ready, climate-smart)。为纪念3.23世界气象日,汕头市气象局于今天上午向社会公众开放,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参观。△科普馆内前来参观的市民“智慧气象”有多智慧?智慧气象表现为深入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等新技术,依托气象科学技术进步,使气象系统成为一个具备自我感知、判断、分析、选择、行动、创新和自适应能力的系统,让气象业务、服务、管理活动全过程都充满智慧。说人话?好!好!好!比如:当气象服务有了“智慧”,你坐飞机出差,就能及时知道将经过的空域可能会遇到的湍流、目的地天气预报、该穿什么样的衣服等信息。再比如:气象部门能敏锐感知到灾害性天气将要来临,滚动做出基于影响的天气预报和风险提示,精准地将预警信息和建议发送给可能受灾区域的政府、部门、公众,并把灾害影响和有关需求及时补充反馈到气象系统,那我们受灾的可能性就可以很大地降低。△工作人员向大家讲解“雨”是如何形成的此次气象台开放日,除了一楼科普馆有相关文字和实物可供大家参观了解外,城市观测场、气象应急指挥车、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和影视制作中心也都向大小市民们开放,让大家近距离了解探测仪器和设备,了解电视天气预报的制作和发布过程。△刘俊旭在给市民们介绍“人工增雨”站网科科长刘俊旭告诉记者,在接待市民参观的过程中,他主要跟市民们解答两个常有的知识性误解。人工增雨=人工降雨?在市民的印象中“人工降雨”就是“人工造雨”,其实不是。人工增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即是说,只有在自然云已经降水或者接近于降水的条件下,人工降水的方法才能发挥作用。“人工增雨”技术并没有办法在晴空朗照的天气情况下实现降雨,“人工降雨”并没有办法“造雨”。雾=霾?雾和霾是完全不一样的。雾是正常的天气现象,主要是水汽;而霾是人为污染造成的,主要是由颗粒构成。关于气象台,关于天气预报,想必你没有抱怨过“天气预报说的不准”,也听过“天气预报都是骗人的”这样的话吧。难得走进气象台,不知道你有没有抓住传说中的预报员们问问,他们对于这个是怎么看的?什么?被五花八门的观测设备亮瞎眼然后忘了这档子事儿?没关系,机智的小编帮你抓住预报科科长汤强,问了个究竟!他说:||“我们冤枉啊”“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况很普遍,我们报了“有雨”的天气实况,但雨没有下到你头上,你没有感受到,所以就会认为我们报错了。||“我们无奈啊”有时候也确实是我们报错了,因为现在科技还不是很发达,要完全准确的预报,需要通过观测设备时刻关注周边环境的变化,但是我们现在周边环境的自动站还不够密集,观测资料还需要进一步健全,才可以不断提高预报的准确度。||“我们会加油的”现在我们对天气现象各个物理过程的认知水平并不是完全掌握,还需要继续研究。几十年前,预报的准确率只有60%左右,现在已经提高到80%。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气象”时代的预测准确度也会更高。当前,中国气象局与阿里云、京东大数据等开展了广泛合作,信息共享更加充分,专业气象服务将更加智慧。在前端,气象部门搜集、应用、分析、运算气象数据更为“智慧”,预报产品更加精细化;在应用端,从防灾减灾到保障生产活动,再到公众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智慧”的气象服务正在改变你我的生活。未来,智慧气象将不断渗透到智慧林业、智慧旅游、智能建筑等领域,甚至将服务于新业态的产生。△信息发布中心内醒目的标语“智慧气象”的未来正在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天气预报会越来越准的!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一人一粉笔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长得漂亮靠爸妈,活的漂亮才是真本事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客户端下载
发送验证码
未注册的用户手机验证后自动登录
30天内免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绑定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气象预报更加精细 服务满意度提升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记者侯雪静)中国气象局24日发布白皮书显示,2017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为89.1分,连续四年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气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以智慧气象为基础,发展更为精细、更加智能的气象服务。这份名为《2017年中国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称,2017年,我国高温日数创历史新高,暴雨洪涝灾害突出,暴雨过程频繁、重叠度高、极端性强,登陆台风多且时间集中、影响重。立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各地加快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和强化预警信息发布。根据白皮书,我国气象预报更加精细,产品更为丰富、传播渠道更为多样,获取更为便捷。例如,建立了全国5公里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一张网”和全球气象要素预报10公里网格,预报信息更新频率由两年前的3小时提高到2017年的10分钟。此外,我国开展了基于用户习惯的气象信息推送,以及灾害天气实时导航、健康气象、滑雪等个性化服务,气象服务由大众性普惠式向分众化、定制式转变。我国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提升,得益于气象监测预报能力的提升,根据白皮书,目前我国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达7.8万个,气象信息员村屯覆盖率达99.7%。同时,我国发展卫星移动通信、北斗卫星、海洋广播电台等多样化预警信息发布手段,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时效由10分钟缩短到5至8分钟;预警覆盖率达85.8%,较2016年提高0.8%。白皮书还显示,2017年各级气象部门助力精准扶贫开展,智慧气象服务深入到村域经济发展、农产品气候论证等新领域,智能手机客户端用户达240万,智慧农业气象直通式服务对接贫困地区14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国家级贫困县自动气象观测站和信息服务站分别覆盖91%和90%的乡镇。形成宁夏闽宁气象扶贫、安徽乡村旅游扶贫、贵州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扶贫等先进经验。3月26日江西南昌天气预报 白天多云 最高22℃3月26日江西南昌天气预报 白天多云 最高22℃广开扒路百家号江西南昌风景江西南昌天气预报江西南昌天气预报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广开扒路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星座控制Mini Book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本站仁和天气预报资料版权为“好天气网”所有。&&&&Copyright
haot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d height="35" colSpan="3" td=""天气预报到底 到底该信哪个-中国法律网
天气预报到底 到底该信哪个
15:52:27   来源:图片新闻   浏览:28
就是这么费劲。 而!且!不同的数值产品有不同的模式,模式不同,算出来的天气也是不!一!样!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云图计算机算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其实贼扒拉费劲。壹读君随手截了个数值预报的教材目录图,真的,壹读君再也不想看第二眼,4.天气预报是怎么算出来的?王晨、李晓晗,中国气象网,日所以数值预报只能用超级计算机进行预算,别说人了,一般计算机都根本不行。 4月份的延伸期预报,连“趋势”这个词都不忍心用,只能用展望了。但这些都只是经验,不是正儿八经的天气预报。科学的天气预报得先收集各种数据(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气压等),再利用我们对大气的认识,对未来的天气状况进行判断和预测。3.喜迎十九大系列图解之气象卫星,中国气象网,一点号登录首页要闻段子汽车社会娱乐军事一点号体育NBA财经科技数码美女健康时尚搞笑电台旅游天气预报到底为什么不准?壹读我要分享数值预报还存在偏差,因为现在的任何一套模型都不能真实模拟大气演变,只是近似而已。原因小了说有两个。一是大气的锅,天气系统的混沌行为是天气预测不准最基本的原因。混沌就是,差异极小的两个初始场可以发展成大相径庭的状态。大家从小在语文课本里学过的蝴蝶效应就是一种混沌行为,一只在巴西的蝴蝶,扇一扇翅膀就可能导致德克萨斯州一个月后出现一场龙卷风暴。所以那些天气系统,气旋、反气旋、锋面等,在运动过程中稍受点别的影响,天气状况就会发生变化。 观测到初始资料后资料的传输也是个大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观测方式外,还有一种观测方式是飞机航空观测。全球差不多同时有 3000架飞机可以提供气压、风和温度的报告,但这些资料要传给有关气象中心,气象中心还得对这些资料进行同化处理,处理之后再用计算机按照模式输出,等到做出结果来,5到6个小时就没了,而天气的状况早就变过一轮了。 虽然妹子是妄想,几点下雨几点停也基本妄想,就目前的天气预报水平而言,壹读君是不会知道在2018年的零时零分零秒,纽约时代广场到底会不会下雨的。 1916年到1918年英国数学家里查逊曾经试图用人工进行数值预报,他组织了大量人力进行第一次数值预报尝试,仅仅只预测未来24小时的天气,就花掉了多人+手摇计算机12个月的时间,把这工作量给一个人干的话,得24小时不眠不休地干6.4万天,嗯,也就是175年,也就是死了还得爬起来再干半辈子。 明天气象日,嗯,虽然可能maybe大概有很大的可能性是不会被过成情人节的,知道的人不多,但壹读君还是想趁此机会给大家科普一下“天气预报”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 天象论下面是一份3月19日气象局的数值预报产品天气学检验评估公报,EC和GRAPES-GFS两种数值模型对大雨以上等级的雨带位置的预报都出现了偏差,而且对暴雨的预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报空(报了没出现)和报漏(出现了没报)。 不想说话的壹读君 |哈哈哈哈 比如卫星云图监测到的风速和风向,得到初始数据之后再进行数据同化,把数据和用来做预报的数字模型结合在一起产生气象分析。 天气预报为什么不准 天气预报到底预报啥 全国雷达拼图 一般来说,天气预报分为四个部分:短时预报、短期预报、中期预报和延伸期预报,短时预报和短期预报准确率比较高。2.天气预报的秘密,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日天气预报是如何报出来的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还不错一点号登录首页要闻段子汽车社会娱乐军事一点号体育NBA财经科技数码美女健康时尚搞笑电台旅游一部手机上有3个不同的天气预报 到底该信哪个原创减影我要分享
一部手机上有3个不同的天气预报,到底该信哪个?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陕西省气象台对外开放,并回答市民提问。“手机上的天气预报为何与气象局发布的不太一样?”市民李先生说,之前,他经常在报纸或者电视上了解天气预报。前段时间,儿子帮他在手机上下载了天气预报软件,随时随地想看就能看。
李先生对比后发现,手机上的3个气象数据,经常不一样。李先生打开手机对记者说,苹果手机自带的天气预报显示当时西安大部多云,温度是11℃;手机QQ天气显示多云,温度是8℃;手机上下载的墨迹天气软件,显示晴天,温度是6℃。
气象专家表示,首先要知道一点,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首先是气象信息采集,包括高空、地面、卫星、雷达等气象观测资料以及数值预报等;其次进行气象信息处理;第三是进行天气预报制作;最后通过气象局、媒体等发布。
陕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刘勇说,制作天气预报时会用到数值预报,这个数值预报有不同的模式,比如欧洲中心的、日本的、加拿大的等。其设计方案不同,最后得出来的数据也就不一样。现在一些公司,没有预报员,根据数值等,计算出结果直接发布,所以和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有所不同。
根据我国气象法规定,国家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职责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补充或者订正。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
另据报道,由于手机软件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特点,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预置软件,天气信息采取“全球性”采集和发布方式,并未宣称自己属于“天气预报”性质,因此对其气象违法行为的认定造成困难。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智慧气象”。陕西省气象局局史馆对外开放,很多市民前来参观。“算盘和天气预报有啥关系?”一位女士看着陈列品惊讶地问。工作人员笑着说,这是上世纪70年代前,气象统计使用的算盘。如今,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水平的发展,气象预报变得越来越智能化。
那么,什么是智慧气象呢?表现为深入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等新技术,让气象业务、服务、管理活动全过程都充满智慧。“在我们这个系统上点一下鼠标,被点击的地方,3公里范围内的湿度、温度、风向、有无降水等信息就显示出来了,这样的预报更精确。”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每3公里有这样一个点,而之前西安只有一个这样的点。
以后天气预报再不“准”,大家都拿出90后的脾气来,佛系佛系。1.沈学顺等. GRAPES暴雨数值预报系统[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13.10.爱是因为天气预报已经成为生活必备,恨大家都懂的——天气预报不准。一些人还被天气预报cao出了错觉:天气预报是越来越不准了。就拿初始数据来说,上文说过初始数据要靠雷达、气象站、卫星之类的监测,目前全球陆地上有大约 10000个气象观测站,但这些地面观测站的分布并不均匀,欧洲最多,非洲和南极、高原地区都比较少。我国的地面观测站分布也不均匀,在青藏高原西部地区国家级地面观测站密度是每万平方公里0.6个,而全国是2.52个;区域自动观测站密度是每万平方公里1.76个,而全国是32.85个。没有监测就没有初始资料,没有初始资料连预报都不做不了,还谈啥子准不准哦。天气,大家高中地理课都学而且被地理老师勒令背过,是气象要素如温度、气压、湿度等这些随着时间的变化和产生的各种现象,比如雨、云和大家喜闻乐见的雪这些。 参考资料:但进步并不等于“准”,这些预报的准确率只有百分之八十几,并不是百分百。为什么天气预报不能百分百准确呢?我们首先得看看天气预报到底预报些啥,以及天气到底是如何被预报的。地方站雷达监测情况BUT残念(遗憾)的是,数值+人工的双重运作,天气预报仍然不可能百分百准确。 北京今日早上多云,中午多云转小雨。这就是短时预报。以前为了方便干活,古人会推测第二天的天气并总结了一些谚语,比如小时候经常听爹妈说的“蜻蜓成群飞,雷雨要来临”“蚂蚁搬家下大雨”and so on。雷达监测到的下雨情况,从17世纪科学家开始使用科学仪器(比如气压表)来测量天气状态,到电报发明天气预报能扩散开来,再到1970年后数值预报成为天气预报的主要方式,天气预报的技术虽然一直在不断进步,大家对天气预报的需求也是水涨船高的,要想做到精细化天气预报,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过程中都还有很多技术问题。归根结底,这在于人民群众对天气预报日益高涨的需求与天气预报精细化之间的矛盾。短期预报是对未来1-3天的天气预报,就是大家每天晚上在新闻联播上看到的那种。中期预报是对未来4-9天的预测,延伸期预报是对10天以上天气的预测。比起短期预测来说,中期和延伸期预报时间更长,当然也更糙更不准,做不到预报具体日期的温度和降水,到底是多云还是天气晴,因为它们只是根据当前的大气运动推测出来的天气趋势。以前,壹读君只想知道明天到底下不下雨,但现在,壹读君想的可就多了,明天什么时候下雨?几点下几点停?下多大?壹读君是和妹子一起撑一把伞呢还是一起撑一把伞呢? 5.《大气科学方法研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钱维宏所以说,天气预报终究只是个“预测”而已,连确定的数学题一不小心解错一步都正确不了,何况混沌的大气,百分百?不可能嘛。 还有一个锅是技术。早在史前时代,人类就试图预测天气,我国古代也有夜观天象掐指一算天气的记载和谚语,亚里士多德更是在公元前340年写的《天象论》中写了不同的天气状态,但这些距气象科学还很远,现代气象学发展不过百多年的时间,还是门非常年轻的科学,我们对它的认知还不够。同化之后就该轮到数值预报了。数值预报是现在天气的主要预报方式,用人话说就是把同化的数据经过一定的模式用计算机算出来。气象局对数值预报的一份总结里,T639、日本和EC等数值产品对2月西风指数的预测,结果就不是完全一样的:短时预报是对未来0-12小时的天气预测,其中0-3小时还可叫做临近预报。举个栗子,现在为壹读君报天气时间:最终我们得到的天气预报信息,要经过多个步骤。壹读君先给大家看一下气象局的自我证明:从2012年到2017年,我国的24小时短时预报、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都在不断提高。事实并不是这样。第一个步骤就是收集初始数据,通过气象站、浮标、雷达、气象卫星、探空气球等收集气压、气温、风速、风向、湿度等。所以计算机算出来的天气还得经过预报员们的人工操作,结合天气图、气象卫星资料、雷达图等各种多得看到想吐的图片,最重要的是用练出来的经验,最后再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气预报短信模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