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找到胡了三国里面lol人物台词的完整台词?感觉很生动

三国时期全人物?无论是史实或是虚拟的!全都要!_百度知道
三国时期全人物?无论是史实或是虚拟的!全都要!
其他(如:吕布要全部啊.魏..还要分出五虎将、五子良将....!谢谢!谢谢、吴、袁绍)三国演义中有的人物是虚拟出来的(如:周仓)而有的人物是三国演义里美有的(如:陈到)这些都要!能写多少些写多少、蜀
我有更好的答案
曹魏:曹操、曹丕、曹植、荀彧、荀攸、郭嘉、张辽、夏侯惇、许褚、李典、夏侯惇、乐进、典韦、许攸、程昱、于禁、庞德、杨修等。(还有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父子先前也是曹魏的)西蜀:刘备、诸葛亮、刘禅、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姜维、费祎、魏延、马岱、孙乾、简雍、严颜、马良、马谡、张苞、关兴、关平、张嶷等。东吴:孙坚、孙策、孙权、周瑜、鲁肃、张昭、吕蒙、陆逊、诸葛瑾、黄盖、程普、周泰、蒋钦、太史慈、甘宁、凌统、徐盛、丁奉等。
采纳率:83%
来自团队:
让父亲曹操过了把干瘾。  26、王植和秦琪  我给你贴上一个《三国演义中99个戏说的历史真面目》,因为超过字数删了几条:载有貂蝉之人,吕布与董卓争夺一婢女而起,最后弃官潜逃?典略有记载这件事的原因:朝廷下诏书要州郡淘汰一些因军功而当官的小吏,刘备在黑名单里头:那次战役关羽是战败被擒,故也没有赵云推倒土墙盖井的事情。刘备的妻子应该随刘备住在小沛,而不是住在下邳。曹兵进攻小沛时,刘备战败逃走,化名徐庶。徐庶的母亲在当阳被俘虏,于是徐庶指着心向刘备说:“我和将军共建霸业,全靠此方寸之地。而今娘亲失踪,但并无指出是有人用计。  11,与刘备恩断情绝。曹操命令放箭,结果孙权的船挨了很多箭,船身倾斜就要翻了,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先主(刘备)讨黄巾贼有功、斩六将之事,可惜战败了。这里并没有多少男欢女爱的色彩。二人成婚之时。  2、草船借箭:无此事。古代夜战时对船的箭头一般都会有火,十分平淡,赵云实则战功平平,最后刘备逃亡。三国演义描写督邮求贿不成处处刁难刘备,曹操揽“二乔”于铜雀台以供享乐。诸如舌战群儒、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娶了二乔为妻。如果后来赤壁之战能够取胜:真有此事,原因是吕伯奢的儿子欲抢夺财物和报官领赏才死的,就回来了,称赞周瑜雅量高致,衮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连环计,另一个是任性而为的骄女。  16、曹操杀吕伯奢一家,都发生于赤壁之战之后。  28,并无参加战役;马腾当时尚未接受招安。根据史书记载:刘备到徐州后。从此,她一去不返,杳无音信、糜夫人伤重跳井自杀、关公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的部下徐晃所为。  6、张飞鞭督邮:其实真正的肇事者是刘备。让我们看看正史的描述。  21、怒吼长板桥:《三国演义》写道曹军夏侯杰因此肝胆俱裂被吓死、关羽降曹:无特别记载,应为自愿,并未发生过五关,刘备大怒,把督邮捆绑于树上,《三国演义》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3、三英战吕布:吕布实被孙坚击退,不可能分身去讨董;陶谦当时只有贡献一些金钱,但可以肯定。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曹操献刀,不见正史?所以,刘备入益州不久,孙权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孙夫人也毫不犹豫地回了娘家,济北相鲍信,她是绝不会为了刘备而殉情自尽的,不过情节铺设相当精采,生动刻划了老实人在丑陋官场的为难和无奈。  7、徐州诛车胄、古城斩蔡阳:此乃刘备所为,刘璋之嫂),是有可能的、赤壁之战:太史慈并未参加赤壁之战,而是在战前已经去世; 庞统未曾参与过赤壁之战,至于名称,则是唐宋以后才有的。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正因为这样,甘夫人和糜夫人在当阳皆安然无恙,就是挨关老爷一刀。  14,而孙夫人不过二十上下,年龄相差约三十多岁。一个是贪图皇位的枭雄,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亦不可能参加讨董行列;至于张杨当时和刘备一样,只是义勇军,而刘备当时亦只是跟随出征,但脸上一箭,人称“小霸王”的孙策和儒雅俊秀的周瑜在奋力攻破皖城。  25、曹操与二乔:二乔姐妹国色天香,惹得张飞怒鞭督邮。把官场的丑、张飞的鲁,绝无此事。而刘备呢。在《三国演义》所编造的关羽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二皇嫂”。  18、火烧博望坡:非诸葛实乃刘备之手笔也,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赵云推倒土墙盖井:正史记载,是虚构的。  10,方寸已乱(成语“方寸大乱”的由来)、孙策之死:实乃遭刺客暗算伤重不治。在攻打陈登的途中亦是单骑轻出。  5。因此后来孙夫人投江自尽是假,由于单骑轻出,只带几名随从,诸葛亮在益州时就公开称赞过徐庶,受创极深,虽有黄盖等人后来极力抢救但仍回天乏术、舌战群儒:无此事,诸葛面见孙权而已,这和正史不合。刘备阵营似乎很体谅徐庶的离去,赶上孙权坐船来察看敌情,屯兵小沛,命关羽守下邳,彼此互不信任,何来欢爱、温酒斩华雄、刘备的正,描述得丝丝入扣。虽不符合史实,刘备已年近半百。  24、孙夫人投江:孙夫人与刘备的婚事,本来只是历史上无数次政治性联姻之一。是孙夫人去荆州,并没有刘备跑到东吴去娶亲,在《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中竟没有一句话提到孙夫人。  17、徐庶进曹营:他本名叫单福、关,鞭杖百余下、孙坚之死:孙坚死于砚山,妻子在小沛被俘,诸葛亮才出山。  19,虚构剧情。而且有几个关在三国时代根本不存在。督邮到安喜县要遣散刘备;曹操横槊赋诗的事情并非发生在赤壁之战前夜,而是在为迎接汉献帝迁往许都而举办的酒会上。  13、被斩的六将:三演说被斩的六将是孔秀、孟坦,这是典型的小说夸张手法,只有自己一个人去打猎。无巧不巧被许贡的三名家客给盯上(许贡死于孙策之手),即便孙策骁勇、周瑜智算蒋干:历史上的蒋干没有说服周瑜,并且伪造书信,诱骗他到曹营,试问有几人敢冒此险呢?历史上曾有次曹操进攻濡须,怎可以参加讨董行列:华雄实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未见记载。  23,不过更夸张,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两百,解绶﹝系印章的丝带﹞系其颈,着马柳(下民服装)弃官亡命。”(《三国志.先主传》)为什么刘备要杖打督邮,留在这里对你没有帮助,请就此别去。”于是投奔曹操。《三国演义》说徐庶因为曹操在南征之前就捉了徐庶的母亲。不知是否有用?  1、桃园三结义: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从年龄上说,关羽>刘备>张飞。  4,显然并非预谋,而是随机应变。  29、黄忠之死:黄忠病死,并非在夷陵之役时战死,他也未参加此役。  30、孔明借东风:纯属虚构,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31、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这是罗贯中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和孔明军事天才形象而虚构的。孔明根本没想到曹操会走华容道,是刘备想到的,刘备率军去追击曹操时,曹操已经跑了,不过由此可知孔明的军事才能恐怕还不如刘备。  32、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33、刮骨疗伤:关羽刮骨疗伤时面不改色的事迹,在正史里头有记载。正史并未言明是谁帮他刮骨疗伤。如果依三国演义情节,关羽是在北伐攻打樊城时受伤,那肯定不是华佗帮他刮骨疗伤,因为那个时候华佗已经不在人世间。三国志正史记载:曹操的爱子曹冲病危时,曹操一直懊恼不该杀死华佗,使爱子无人可救。曹冲死于公元208年,所以华佗早在公元208年以前就不在人世间了。关羽是在公元219年北伐,华佗至少已死了十几年。同样的道理,曹于公元220年,三国演义说曹操在病危时杀了华佗。也不符合史实。同时,据史书记载庞德射中的并非是关羽左臂,而是前额。  34、诸葛亮三气周瑜与周瑜之死:周瑜当时并未注意过诸葛亮,也极少碰面。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35、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36、赔了夫人又折兵:单纯的政治婚姻,无他。  37、诸葛亮一直是蜀汉的实权人物:其实刘备手下的集团分为三类,即原从集团、荆州集团以及蜀中集团。原从集团的代表人物为:关羽,张飞,赵云等。荆州集团代表人物有:诸葛亮,马良,马谡,伊籍,黄忠等。蜀中集团有:黄权,李严,法正等人。刘备最为重用的是“蜀中集团”,由以黄权、法正为甚。占领四川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荆州集团一直居于其下。刘备认人是很准的,想想他对诸葛亮说:“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就知道了(这是史实)。直到蜀中集团死光了,荆州集团才在诸葛亮的政治手腕下熬出头。后来刘备兵败,死于白帝城,诸葛亮也说: “如果法正不死,就一定会劝阻主公(刘备),即使劝阻不了,也不至如此失败。”明知谡“不可大用”,仍然非用不可,与其说是不智,不如说是政治使然。  38、计借荆州:实乃鲁肃之计,以刘抵曹。  39、马腾讨董卓:马腾和董卓等是一路人马,不但没有参加讨董联盟,而且还帮助董卓镇守长安。  40、马超兴兵:实乃背父,叛乱。至于马腾之死,并非马腾谋诛曹操被杀,马超起兵报仇。而是马超不顾其父亲马腾在曹操手中,起兵反曹,所以马腾被杀。一老妇曾骂道:“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英明的枭雄刘备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下用了他一下,之后居束之高阁了。因为这种人,带兵多了危险,权力大了是个自己挖坟,马超在本质上和吕布差不多。  41、取蜀攻略:由法正、庞统完成。  42、张松献地图:刘备入蜀后,拉拢法正与张松,并询问蜀中的兵马粮钱等情况,于是张松绘制了《西蜀地形图》。  43、乔国老:应是“桥国老”。人们常常把桥国老与东汉太尉桥玄视为一人,有些传统戏曲干脆就把 他称作「乔玄」。其实,桥玄乃是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生于汉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9年),卒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曾任太尉;桥国老则是皖县(今安徽潜山)人,建安四年前后在世,其生年大约比桥玄晚40年。所以,无论是从籍贯还是年代来看,二人都不能混为一谈。桥玄也不是什幺“二乔”的父亲。  44、貂蝉:存在置疑,但王允的确有个导致董卓与吕布反目的侍女。  45、刘岱:正史有两个刘岱,反董卓联盟的刘岱和曹操手下的刘岱并不是同一人。  46、韩遂的年龄:演义中,曹操问韩遂几岁,韩逐答四十。此处错误,此时韩遂已经七十多岁了。  47、关羽单刀赴会:按照《三国志‧鲁肃传》和韦曜《吴书》的记载,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三国演义》本末倒置。此外,“单刀”乃军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48、关羽与同僚:关羽与同僚的关系很不和谐。  (1)马超:听说马超归附,对其不服,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与什幺人相比?”(《三国志‧马超传》)  (2)黄忠:听说黄忠为后将军,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三国志‧费诗传》)  (3)糜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私人关系不和),叛迎孙权。”(《三国志‧麋竺传》)  (4)傅士仁:“与羽有隙,叛迎孙权。”(《三国志‧杨戏传》)  (5)刘封、孟达:二人镇守上庸,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请二人发兵相救,二人坐视不救。  (6)廖立:在丞相掾李邵、蒋琬面前评论关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凭恃英勇的名声,带兵没有章法,简直是主观蛮干。”)(《三国志‧廖立传》)  (7)潘浚:“亦与关羽不穆(不和)。”(《三国志‧杨戏传》)  49、关羽好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如此看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三国演义》在吕布死了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代。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  50、关羽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  51、关羽为何亡命天涯:《三国志‧关羽传》说关羽“亡命奔涿郡(郡治涿县,今河北涿州市)”那幺,他作为山西人,为什么亡命到了河北呢?史书并没有交待。《三国演义》中,关羽自述说:“因本处势豪仗势凌人,被吾杀了。”  52、蜀汉五虎将:正史从未提到蜀汉有五虎将。刘备打败曹操,占有汉中后,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各为前、右、左、后将军,魏延为汉中太守,赵云并未并列其中。三国演义说赵云也被任命为中将军,与关、张、马、黄合称为五虎将,并不符合史实。赵云的地位类似曹操的许褚,皆为君王的侍卫官和禁军的队长,这种职位当然是受到君王极端信赖的人才足以担任,不过也由于职位性质,统领大军出外打仗的机率自然大为减少,更不用谈立战功升官了。赵云少有统领大军的机会,所以也就难以评论他的领兵作战才能。不过从正史和野史来推断,赵云的政治思维相当不错,打仗有勇有谋,个性上又没有关、张二人令人不敢恭维的缺陷,刘备非常信赖他也是无庸置疑的 ,刘备临终时,赵云是极少数被扥孤的人选之一。这样一位好人才,难怪三国演义会极力美化他,还帮他升官,实际上赵云官位并不高,年纪也比刘备还大﹝项羽和刘邦也有同样的情况。刘邦比项羽老了几十岁,但是在戏剧中,项羽反而成为满脸胡子的老生,刘邦变成白面小生﹞,都无损中国人对他的敬仰。顺便一提:在正史记载中,曹操就真的有五虎将。诸位猜猜是哪五位?答案是:张辽、乐进、于禁、张合、徐晃。被列为五虎将之中,可说是武将至高的荣誉,曹操也藉此拢络这些人才的向心力。至于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等人,才高功高官大,与前五位相比毫不逊色,不过他们皆是曹操族人,所以曹操用不着拿五虎将之名拢络他们。  53、《后出师表》:一直难辨是否是诸葛亮所作。陈寿《三国志》没有采用,《诸葛亮集》也没有收录,另外文中个别词句意思与历史事实不符。《后出师表》据云出自《张俨默记》,“默记”云者,是凭记忆默写出来的,就像郭靖黄蓉抄写的《九阴真经》,既可能有故意的删改,也可能有无意的疏漏,以讹传讹是难免的。所以《后出师表》的真假,很难说,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就把《后出师表》当真的用。  54、追命吕蒙,玉泉显圣:不用说也知道是子虚乌有,不多说。  55、气量狭小的周瑜: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周瑜度量不下于笑口常开的弥勒佛,程普“数陵侮瑜”,而瑜从不计较,“折节容下,终不与校。”以致于程普发自内心地告人曰:“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56、七擒孟获:虚构,并无此事。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也确有孟获其人。但七擒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只是在裴松之引注《汉晋春秋》时说了一句“七擒七纵”,但具体过程没有记载。孟获后在蜀国任御史中丞,是文官。  57、三顾茅庐:大多都记载刘备的确是去过三次,但究竟是怎么去,因为什么去,说法还不统一。  58、火烧上方谷:即是孔明差点烧死司马懿和魏延那回,纯属虚构。  59、六出祁山:诸葛亮实际上伐魏五次,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祁山。  60、木牛流马与八阵图: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八阵图乃优异的行军布阵之法,绝非《三国演义》所描述的奇门遁甲之术。  61、诸葛亮何时掌权:刘备兵败东吴,驻扎永安的时候,“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刘备专门把李严从外地招来,拜他做尚书令。李严以“中都护”的身份兼“尚书令”,应该是蜀国军事上的绝对实力派人物。而诸葛亮以丞相身份“录尚书事”,只是政务首脑。刘禅初即位至诸葛亮驻汉中这一时期,即使诸葛亮“录尚书事”未必见得军国大事一人独裁。后来诸葛亮驻汉中,开始北伐以后,蜀举国上下以“北伐”为最高国策,所有军政、民政必须围绕“北伐”这一继承刘备遗志的大事来转,举着“兴复汉室”效忠刘备这杆大旗,如果刘禅反对,就是反对他老子,就是反对“兴复汉室”,那么诸葛亮可以名正言顺取而代之;如果刘禅不反对,那么举国上下必须围绕北伐转,也就是必须围绕身为北伐首脑的诸葛亮来转。诸葛亮名正言顺可以把持国家军政、民政包括人事大权。  62、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确有此事,但并非诸葛亮遗计,而是司马懿心虚。“死诸葛走生仲达”的依据是《汉晋春秋》,但是作者又加了工。《汉晋春秋》的记载是:诸葛亮死后,蜀军秘不发丧悄然撤退,司马懿有所发觉,驱军追赶。两车相近时,蜀军长史杨仪命蜀军“反旗鸣鼓,欲向魏军”,司马懿“不敢逼”,只好退兵。当时在魏军中就传开了“死诸葛走生仲达”的笑话。蜀军“入谷然后发丧”。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蜀军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着诸葛亮木偶像,司马懿疑诸葛亮未死,故而退兵。  63、曹军潼关战马超事:战斗确实很激烈,但是《三国演义》写曹操割须弃袍乃得脱则完全是为丑化他。实际上,潼关大战,曹操是赢家。  64、曹真:还记得那个老是打败仗,而且看到孔明写的信就被气死的曹真吗?三国演义为了突显孔明和曹真的接班人司马懿的智能,把曹真写的一无长处。曹真果真那么没用吗?实际上刚好相反,正史的曹真不但??次北伐时,曹真的部将张合在街亭大败马谡,使情势逆转。曹真更精确算准了诸葛亮下次会攻陈仓,所以先派郝昭防守。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大军就是因为屡攻不下陈仓,只好撤兵。曹真还主动率大军想要大举攻蜀,结果因为连续大雨造成路断而班师。他最后是病死于洛阳,并非被诸葛亮写信骂死。曹真的长子曹爽就真的是无能,他因为专权,最后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兄弟慌张不知所措,他的谋士桓范因此大哭说:曹真乃一世英雄,没想到却生了一群蠢猪。  65、诸葛亮骂死王朗:王朗病死于公元228年,并未随军出战。王朗被骂死,完全虚构。  66、马超战张飞:正史上,是马超私自写信给刘备,请求投降,并无二人大战李恢劝降。  67、空城计:虚构,灵感应该来自赵云的空营计。诸葛亮只是在最后一次北伐时才与司马懿相持于渭。但作者写空城计又是有所本的,这个“本”就是《三国志》中的裴松之注所引“郭冲三事”,但它是假的。因为诸葛亮屯兵汉中阳平时,司马懿还是荆州都督,无缘与诸葛亮抗衡。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68、魏延反叛: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人投地,人必毁之。魏延才是受害者。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倒是那个被诸葛亮委以重任伙同马岱诱杀魏延的杨仪,在权力欲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曾经言到:早知若此,当初丞相死时,吾若以全军投魏,何至有今日耶。  69、落凤坡落凤:庞统进攻雒城时中箭死去,并非死于落凤坡。  70、黄忠战关羽:纯虚构,并无关羽义释黄忠的故事。正史中关羽嫌弃黄忠老,听说黄忠为后将军,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三国志‧费诗传》),又怎会有“义释”。  71、关于年龄:几个主要人物的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是,曹操→吕布→赵云→关羽→ 刘备→张飞→鲁肃→周瑜→诸葛亮→孙权→陆逊。一些资料表明,赵云至少比刘备大二岁,赤壁之战那一年,赵云已经五十上下了﹔张昭比孙坚小一岁﹔关羽比刘备还要大一岁。  72、七星灯续命、延寿祭坛:封建迷信,无需解释了。想也晓得是假的,罗贯中为了丑化魏延而安排他害孔明的祭坛失败。  73、周仓:历史上没周仓之人,似乎是个虚构的人物。  74、刘琮:献出荆州后,被曹操任命为青州刺史,封列侯,并未被杀。后曹操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迁为谏议大夫。  75、彝陵之战:刘备仅带了四万多人,而孙权给了陆逊五万人。陆逊之所以能够取胜,不仅仅靠的是优良的战术。  。  77、赤兔马::赤兔马确为吕布所骑,但吕布战败后,不知去向。关羽跨下并无赤兔,为表达勇武形象,更虚构赤兔马在关羽死后也绝食而亡。  78、刘皇叔刘备:实为无稽之谈。虚构刘备被献帝称“刘皇叔”,来表达刘备是“捍卫汉室”,和曹操是“国贼”的假象。如果刘备是刘皇叔,那刘表、刘璋是什么?另据史书记载,刘备“身修长,双手及膝,喜怒不形于色……”绝不是小说里的“爱哭”的皇叔形象。  79、孙尚香:历史上并未提到名,只知姓孙。  80、的卢妨主,马跃檀溪:故事的主人不是刘备,而是晋人庾亮。《世说新语•德行》篇:东晋大臣庾亮的坐骑名叫“的卢”。有人劝他把马卖绰,以免遭祸。庚亮回答:“我卖了它,必然有买主,那么它不是还会妨害新主人吗。我怎么能嫁祸于他人呢?。  81、粗人张飞:张飞并非字翼德,而是益德。《演义》中张飞豹头环眼,燕颌虎须。(胡志明诗中有“树梢巧画张飞像”,即是将参差不齐的树梢比作满脸胡须的张飞)。实际上张飞慈眉善目,无胡须,为玉面小生。历史上的张飞并不仅是一员粗中有细的武将。他不但喜欢画美人图,还擅长草书。  82、辕门射戟:真有其事,但是距离没有《三国演义》中说的那么远,而且此戟也非吕布自己的兵器,是临时借用部下的武器。《三国志》记曰:“术遣将纪灵等步骑三万攻备,备求救于布。布诸将谓布曰:‘将军常欲杀备,今可假手于术。’布曰:‘不然。术若破备,则北连太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便严步兵千、骑二百,驰往赴备。灵等闻布至,皆敛兵不敢复攻……布谓灵等曰:‘玄德,布弟也。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明日复欢会,然后各罢。”  83、关兴:一介文官,年轻的时候就死了。据《演义》所写,关羽死后,在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中,关羽之子关兴和张飞之子张苞,都为其父复了仇,与史实并不相符。在《三国志》以及裴注所引诸书中,都没有关兴参加夷陵之战和擒获,处死仇人的记载。另据《三国志‧潘璋传》:潘璋在夷陵之战中为孙权立了战功,拜官平北将军、襄阳太守,死于吴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在夷陵之战后还活了十多年。马忠是小人物,他的下落史书绝载。至于士仁、麋芳二人,以后也不见史书记载。他们本是一些平庸之辈,投吴后没有什么建树,默默无闻,史书也就没有记载他们的必要了。另据《蜀记》:魏将庞德之子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公元263年),因为庞德被关羽杀害,庞会为了复仇,诛灭了关氏全家,所以关羽没有留下后人。  84、张苞:早夭。非北伐时跌落溪涧而死。  85、关索:只出现下民间传说、野史中,乃虚构人物。  86、关平:关羽的亲生儿子,不过在《三国演义》里名字只出现过两次。关羽还有一女,相传叫银屏,嫁与李恢之子。到了《三国演义》里,成了义子,还那幺厉害!  87、刘备用牛血破张宝妖法:封建迷信。  88、陈宫捉曹操:陈宫本来就一直在曹操手下,捉放曹的事发生于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陈宫开始跟随曹操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故陈宫捉放曹是虚构的。  89、陶谦的为人和“三让徐州”:与史实不附。陶谦,一个白手起家的封建官僚,具备一定的内部管理和军事作战能力,但在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善于政治投机、时时刻刻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的政客,最后是“偷鸡不着折把米”,以失败告终罢了。  90、杨修之死:杨修并非因说出“鸡肋”的含义后被杀,而是几个月后以“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被杀,死的时候也并不年轻,已经45岁了。  91、左慈戏曹操:无此事。  92、山野慵懒之徒:刘备二顾茅庐时遇见的石广元、孟公威,并未甘??农校尉、凉州剌史;  93、刘备托孤:刘备临终是托孤与孔明和李严二人。  94、张郃与张辽:张郃先后败于赵云、马超等人之手,这在高手动辄大战数十回合平手的演义中实在是少见的。只能说,罗贯中好象颇不喜欢张郃。而正史中,张郃也不是中伏,而是追击孔明时膝盖被流箭射中,跟庞统一样死的满衰的。张辽并非力战被俘,而是率众投降。  95、黄忠计夺天荡山:无此事。  96、水淹七军:此事件虽有所本,但与史实相差很远。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虚构庞德抬榇死战,大战关羽,对于禁纯属污蔑。《三国志》中的《关羽传》和《于禁传》都写得很清楚:时值秋天,大雨连绵,汉水暴涨,平地水高五六丈,关羽所带的荆州水军适应这种天气,而于禁、庞德带的是北方军,不适应水战,被洪水冲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  97、七十二疑冢:曹操葬在高陵,没有七十二疑冢这一说。,而不是随关羽在下邳投降的。也就是说。  22、苦肉计:正史上确有黄盖诈降曹操一事,但是否用了苦肉计: 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并非有“土山约三事”如此堂皇之事。  9、曹操献刀杀董卓:曹操认为董卓终必败,不领董卓情,逃归乡里。  8?当时公孙瓒正要对付鸟桓。这样的“借箭”、韩福、卞喜?占据益州之后便娶了寡居的吴氏(吴懿之妹,但这是与史实不符的,还差点带走了刘备的宝贝儿子阿斗,而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几年以前。  27,等另一侧也挨了很多箭,两边均衡后就撤回去了,除(授与官职)安喜尉。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孙权急中生智,命令掉转方向,遭黄祖设伏以落马及被流矢射死。  15、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只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史书上没有记载孙夫人的最后结局;张松见曹操是在赤壁之战前,并不是曹操击败马超之后;曹操建铜雀台以及曹植为之作赋,而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并没有中计,广陵太守张超,长沙太守孙坚和曹操这十三家。孔融当时正忙于对付黄巾贼,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曹植的《铜雀台赋》中写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也看不出对孙夫人有什么留恋,刘备知道了便前去求见。督邮称病不见。  20、长板坡七进七出:赵云护送家小撤退,罗贯中为了污蔑曹操还编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土山约三事。  12、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在投降时,身边并没有什么“二皇嫂”。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张三也未曾参加,所以刘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zhidao.baidu.com/question/8449487.com/question/8449487.html" target="_blank">http.baidu<a href="http://zhidao
张翼,姜维,黄月英,孙皓,糜芳,高览,公孙瓒。。。。
袁绍势力(汉势力之一):张颌、高览、高干、高柔、马延、文丑、颜良、田丰、鞠义、沮授、淳于琼、袁熙、袁谭、袁尚、阎柔、吕翔、逢纪、郭图、许攸、郭援、审配、韩猛、蒋奇、韩莒子、蒋义渠。公孙瓒势力(汉势力之一):公孙范、关靖、皱丹、王斗、赵云、公孙越、公孙续、严纲、单经、田楷。刘表势力(汉势力之一):刘琮、刘琦、蔡瑁、蔡中、蔡和、王威、黄祖、甘宁、蒯越、蒯良、陈生、张虎、张允、刘先、文聘、韩玄、黄忠、魏延、金旋、巩志、刘度、刘贤、陈应、、鲍隆、赵范、王粲、吕公、苏飞、霍峻。刘焉势力(汉势力之一):张任、董和、刘璋、冷苞、杨怀、严颜、张松、法正、许靖、庞义、刘巴,黄权、吴懿、费祎、卓膺、李严、吴兰、雷铜、李恢、张翼、秦宓、谯周、吕义、霍峻、邓芝、杨洪、周群、费诗、孟达。江东势力(汉势力之一,刘繇、王朗、严白虎势力):张英、笮融、薛礼、樊能、陈横、于糜太史慈、严兴、许贡。袁术势力(汉势力之一):俞涉、纪灵、张勋、袁胤、陈纪、雷薄、韩暹、陈兰、桥蕤、乐就、韩浩、史涣、杨弘、杨大将、韩胤、李灵、袁耀、梁纲。陶谦势力(汉势力之一):曹豹、糜芳、糜竺、乍融、孙观、尹礼、陈圭、陈登、张闿、臧霸。董卓势力(汉势力之一):吕布、华雄、张辽、李儒、李肃、李傕、郭汜、张绣、张济、牛辅、樊稠、李蒙、王方、胡轸、徐荣、董旻。马腾势力(汉势力之一):马超、马铁、马休、马岱、庞德、韩遂、杨秋、李堪、梁兴、候选、成宜、张横、阎行、成公英。(此外还有一些人,我懒得写了,只能写大致的)魏势力:曹操、荀彧、荀攸、程昱、贾诩、郭嘉、陈宫、戏志才、满宠、毛介、崔炎、陈群、司马朗、董昭、刘晔、吕虔、徐晃、张辽、 张郃、于禁、乐进、李典、典韦、许诸、庞德、臧霸、李通、文聘、曹丕、曹宇、曹昂、曹植、曹彰、曹纯、曹休、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敦、夏侯威、夏侯玄、夏侯霸、夏侯尚、曹安民、夏侯惠、夏侯和、夏侯恩、司马懿、徐质、典满等。蜀势力: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诸葛亮、庞统、法正、董和、姜维、蒋琬、费祎、诸葛均、诸葛瞻、徐庶、刘封、孟达、张苞、关兴、关平、关索、张南、霍峻、吕凯、陈寿、王平、张翼、张绍、廖化、马忠、马岱、张嶷、马谡、马良、谯周、吴懿、吴班、杨仪、夏侯霸、尹黙、周仓王甫、傅士仁、糜芳、糜竺、张达、范疆等。吴势力:孙坚、孙策、孙权、孙休、孙秀、孙俊、孙琳、孙皓、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张昭、张紘、顾雍、太史慈、甘宁、陆抗、程普、黄盖、韩当、周泰、潘璋、凌统、丁奉、丁封、张休 顾谭、韩综、陈表、陈武子、太史享、周循、吕范、薛综、朱异、朱恒、吕据、濮阳兴、楼玄、张悌、陶瑢、宋谦等没那么多精力分那么细,而且你又不给分,唉~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三国时期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胡子 台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