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万担等于多少斤石粮食是多少斤

一担粮食是多少斤_百度知道
一担粮食是多少斤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是重量单位。1石=10斗,音同旦)为容量单位1石(应该发dan音,十升,升,百毫升,十毫升和毫升(撮)。 后来粮食等就改用重量来计量了。 一石粮食的重量不一定,一般为百十来市斤,1斗=10升,1升=10合。分别相当于百升,1合=10勺,1勺=10撮
采纳率:32%
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通常学者们认为斛和石相通,自秦汉开始它们之间都是十进制。.,读音dan。宋代1石合92,所以粮食也论石。 2.重量单位。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即秦汉时期1斗禾重2。 以下摘自《关于古代粮食钟亩、石的问题》 “古代常用容量单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石)..” 宋代1市斤是640克.7斤,这也是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于是“石”就在 石.容量单位。10斗为1石例如古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三十斤为钧。在汉代。后来又因为一石粮食恰好是一个人所能挑担的重量,于是一石又称一担: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石主要用来计量粮食、钟,稻谷、粟等等。一石多少斤,有个比重问题,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作为容量单位,可是仍然写做“石”..林甘泉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_秦汉经济史(上)》也认定,作为计量单位,有两个用法: 1,是重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又成了容量单位(至今有些方言里粮食还是论“石”).. ..5斤,1石=27市斤粟,1石是现在的多少斤。.。粮食论斗,是容量单位;因为十斗粮食的重量大致相当于一石
旧制一百斤为一担,今以百市斤为一市担
应该是400斤,折合十斗,每斗40斤,这在现今的农村仍然延用着,
一担50千克
100斤为一旦
其他7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三十万元等于多少斤_百度知道
三十万元等于多少斤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好!三十万元是货币单位,斤是是重量单位,单位不同不能相等。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采纳率:95%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十万石粮草是多少斤粮食_百度知道
十万石粮草是多少斤粮食
我有更好的答案
秦朝一石是109㎏唐朝一石是53㎏宋朝一石是97㎏清朝只有28㎏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网摘)
采纳率:18%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古代三国末一万石粮食是多斤_百度知道
古代三国末一万石粮食是多斤
古代三国末一万石粮食是多斤
我有更好的答案
钟.. .,通常学者们认为斛和石相通,自秦汉开始它们之间都是十进制: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林甘泉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_秦汉经济史(上)》也认定.5斤,1石=27市斤粟“古代常用容量单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石)
采纳率:95%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古代“一石粮”相当于现在多少斤粮食?
我的图书馆
古代“一石粮”相当于现在多少斤粮食?
石作为粮食的计量单位出现得较晚是在清代才出现的,升作为他的子单位出现的较早,在我国的战国时代的各诸侯国普遍使用这个容积单位,不过各国计量标准不同。据史料记载,齐国:1钟=10釜、1釜=4区、1区=4豆、1豆=4升,秦国:1斛=10斗、1斗=10升,楚国:1筲=5升,三晋(韩赵魏三国):1斛=1斗、1斗=10升。秦国统一延续本国计量标准推行全国,到了汉代标准分得更细:1斛=10斗、1斗=10升、1升=10合、1合=2籥、1籥=5撮、1撮=2圭。不过那时候的容器实在太小。据【前汉·律历志】记载,“升者,登合之量也,古升上径一寸,下径六分,其深8分。”查阅资料知道汉尺长度在21.35—23.75之间取其中间数23.55为一尺计算一升的容积约是3.55立方厘米,从战国开始使用升、斗等计量用具到现在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上那个时候很多地方还是没有开发更不要说建立国家了。以下是历史上各朝代度量衡进制。三国两晋:1斛=10斗...1斗=10升...1升=10合隋唐:1斛=10斗...1斗=10升...1升=10合宋、元、明、清:1石=2斛...1斛=5斗...1斗=10升...1升=10合虽然都是进制相同但是有人根据历代出土的砝码计算过,基本上每个朝代斗、升的容积都在增多。在本地从清末到建国前民间粮食贸易借贷只使用:石、斗、升、合、、、这些单位而不使用斛。据旧【怀德县志·实业】记载:清光绪二十五年,经高令睻阳劝民积谷四千七百六十石,以备荒年。..........至宣统三年秋,阴云成灾。次年,......借放积谷四千石............至民国十三年..........经王知事清理,共得余存之谷七千一百五十七石七斗三升一合一勺.........“。从勺、合、升、斗、石都是十进制,由于本县粮食贸易活跃还有了各种粮食重量对照表:大豆1石=215公斤···小豆1石=210公斤...绿豆1石=220公斤...高粱1石=220公斤....小米=210公斤...大麦1石=135公斤...粳米1石=205公斤....芝麻1石=160公斤....苏子1石=135公斤...玉米1石=190公斤.....杂粮1石=195公斤。这个对照表只在大宗粮食贸易中使用,乡间合集镇还是只使用斗计量,本地使用计量粮食的斗都是官制木斗上口和下底都是正方形上大下小梯形体,上口和中间横梁相平包铁皮抗磨损底四角铁包角容量五升俗称半斗,也有容量十升的整斗因为不灵便基本不是用。使用的升形状与斗相同都是民间仿制官制用松木板制作。由于使用斗作为称量粮食产生了一种职业——斗倌,除了衙门供职的官斗倌还有民间商铺供养的斗倌,粮食过斗时斗倌手持一块长度大于斗口宽度、宽度10厘米左右、厚度1厘米左右的木板(俗称斗趟子),把装满粮食的斗刮平、拎起倒入口袋。别看操作简单黑心的斗倌也是能作弊的害人,不论是收购粮食还是卖出粮食作弊都要两个人配合默契,在过斗时(相当于现在的检斤)都是两个人进行,斗倌手提斗横梁在粮食堆上撮一些粮食放在地上,另一个人(俗称打撮子的)用撮子把粮食装进斗里斗倌用斗趟子顺着斗的横梁刮一下提起倒进口袋,(当时使用的都是帆布作的,容量有3斗、3斗半、2斗半。)进库时斗倌在用斗撮粮食时不经意的向地上顿一下,打撮子的用撮子把粮食装满,斗倌用斗趟子小坡度压着粮食抹平。出库时斗倌用斗撮一些粮食放在哪里,打撮子的人在往斗里添粮食时四个角都留有少许余地,斗倌把斗趟自垂直于斗的上平面一抖手刮平,不要小看这一抹、一抖手前者与后者就要多出来小半升的粮食,因此老百姓都骂斗倌是做损的职业其后人也真是没有好的结果。解放后粮食统购统销斗倌消失了,交公粮在家装车时也要过斗只是作为参考数以过磅称为准,日常人们口中所说的粮食产量、相互交换买卖、邻里间借还粮食还都是以斗、升计算,1959年国家颁布统一计量命令规定:1石=500市斤=10升....1斗=50市斤=10升...1升=5市斤=10合、、、、、、。此时的生产小队、大队、人民公社上报产量普遍依然普遍把总产量按每石500市斤折合成石上报,社员分口粮使用市斤计算,生产队入库种子粮、饲料粮依旧是过斗,入库一开始抽查一斗的重量中间抽查一次最后再抽查一次,取平均数再乘以过斗总数换算成总斤数记账,但是还是习惯说多少多少石,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各生产队普遍使用磅秤、市斤称量计算粮食,人们在谈论本地单产和总产时还是说多少石而不说多少万斤、千斤,分产到户以后一家一户到国库交售粮食还习惯把自家的总产量折合成石相互谈论,直到上世纪末人们才习惯说产量多少万斤。使用了2000多年的斗和升计量单位彻底退出了舞台。
馆藏&7148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旦粮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