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家长暴力打孩子的视频制止有效吗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被“吸费” 家长维权遭遇举证难
事发后,这两位家长都向游戏公司投诉,希望能追回这些钱,但都被游戏公司以“家长未能提供证据证明是未成年人操作”为由拒绝。家长该如何维权?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对网络游戏的沉迷?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来源:长沙晚报
  日前,来自长沙县的谌女士向记者反映,她12岁的儿子小吴玩一款叫“球球大作战”的手机网络游戏,几天时间就花费了6778元购买游戏道具。前日,在天心区检察院举办的“维护公共利益,检察官在行动”活动现场,另一位家长邵先生向检察官反映,他10岁的儿子玩“王者荣耀”,几天时间内便充值了8000多元。
  事发后,这两位家长都向游戏公司投诉,希望能追回这些钱,但都被游戏公司以“家长未能提供证据证明是未成年人操作”为由拒绝。家长该如何维权?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对网络游戏的沉迷?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案例 孩子玩手游,一天就花掉5000多元
  4月9日,谌女士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消费了6000多元,她赶紧找银行卡,却发现不见了。“难道是银行卡被盗了?”吓得谌女士赶紧报了警。
  就在报警后不久,谌女士却在儿子床铺的枕头下面找到了这张银行卡。谌女士的儿子小吴今年12岁,是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儿子买什么东西了吗?谌女士突然想到儿子一直在玩一款叫“球球大作战”的网络游戏,难道这些钱花费在游戏上了吗?谌女士问儿子,儿子承认这些钱是他用来购买游戏道具了。
  据谌女士提供给记者的付款记录显示,她银行卡内的钱,分多次汇入一个名为“财富通—巨人网络”的账户中,其中4月7日和8日转账多次,每一次转账648元,总共转了6000多元。
  来自天心区的邵先生,也有同样的遭遇。邵先生的儿子沉迷于一款叫“王者荣耀”的手机网络游戏,一天就充值了5000多元,等父母发现时,他在这款游戏上已经花费了8000多元。原来,10岁的儿子经常拿着妈妈的手机玩游戏,而儿子恰好又知道妈妈的微信支付密码,于是便将这些钱购买游戏道具了。
  维权 家长要求退款,游戏公司拒绝
  事情发生后,谌女士和邵先生都向游戏公司投诉,希望游戏公司能退还孩子购买游戏装备所花的钱。
  谌女士向游戏的制作公司上海巨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申诉时,该公司要她提供游戏账号、绑定的手机号、绑定手机号一个月的账单、所有的充值证明等,还要提供是未成年人进行充值操作的证据。谌女士按照对方的要求提供了相关资料,但难以提供证据证明“玩游戏的是她儿子”。
  公司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谌女士申诉的游戏账号在游戏中一共花费了6778元,这个游戏账号是用成年人的身份证进行注册的,因此不能证明充值是未成年人所操作。这位工作人员还说,公司完全可以不退钱。“不过既然媒体介入了,我们可以退一部分。”
  而邵先生向游戏的制作公司东莞市讯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申诉时,该公司明确表示,如果不能证明是小孩操作充值的,一分钱也不退。怎样证明充值确实是未成年人操作呢?公司工作人员告诉邵先生,如果有监控刚好拍到小孩子进行充值操作的视频,就可以作为证据。但邵先生觉得这根本不可能,“谁会在家里安装监控,每次拍到小孩子玩手机游戏呢?”
  支招 家长有权主张退费,举证是关键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的韩颖律师长期关注网络游戏“吸费”现象,她表示,根据现行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按照民法通则,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充值行为本身就是无效的,钱应该退还。而10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超出其能力范围的交易额,家长也有权主张撤销。
  既然有法律明文规定,为何现实中不少家长仍然面临维权难题?其中,举证困难是最主要的障碍。韩颖指出,一些游戏公司对此类事件有内部的标准处理程序,一般会要求家长整理完备资料,如果家长在被扣费的时间节点上无法拿出当时未成年人玩游戏的证据,游戏公司也可能完全不配合,拒绝退款请求。
  湖南高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岸英也持同样的观点,4月11日,记者陪同邵先生曾向孟岸英进行咨询,孟岸英表示,如果家长能够证明系未成年人操作,当然可以依法维权。但是提供的证据要具备排他性,做起来很困难。比如邵先生表示他的儿子一般是周末在家中玩游戏,但同时邵先生夫妇周末也在家中,要证明这段时间只有小孩玩游戏就会很困难,更何况小孩玩游戏用的手机是家长的。
  天心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检察官刘林玲给家长支招,他表示,家长发现孩子为网游进行不菲充值的情况后,需要保存好相关证据,如支付时间异常、可以证实是孩子独立行为的视频等,还有网上交易记录和聊天记录等能够证明充值是未成年人所为的依据,做好针对性的起诉维权准备。很多情况下,孩子玩游戏都是和同学一起进行的,通过孩子的同学也可以证明玩游戏的就是孩子本人,而不是其他人。另外,如果孩子进行充值的时间点刚好是父母上班期间,父母也可以通过同事证明这段时间玩游戏是孩子的独立行为。
  反思 家长应多陪伴引导孩子
  在电子支付手段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如何管住孩子的“小钱包”呢?刘林玲认为,举证相当麻烦,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引导才是治本之策。
  家长平时应该多陪伴孩子,正确引导孩子上网,切勿沉迷。帮助孩子建立“手机是用来方便通讯联系的,一些有助于学习的APP可以适当使用”等正确认识。提醒广大家长,大多数APP采用免费下载、付费服务的方式运营,因此在给孩子使用手机时,要及时将手游软件设置密码锁,并谨防微信支付、支付宝的密码泄露和自动划款的情况发生,定期查看手机话费、微信钱包、支付宝等账户资金的变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星城夜谈
  孩子沉迷手游
  家长也该反思
  家长能否要回钱款,这是一个权益话题,也是一个法律话题。相较而言,这类新闻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是: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本身就是一个严肃的教育话题。
  要知道,现在的手机游戏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它能够让人欲罢不能。因为它原本就是商家在系统研究用户心理后开发出来的逐利产品。这是一种商业行为,往往也并不违背法律。游戏产品的每一次充值升级,都是一个欲望释放和满足的过程。对这类手机游戏,大人往往都难以抵挡住诱惑,遑论孩子。
  特别是,因为涉世未深,孩子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容易被“着色”的过程。相比于成年人,他们一方面好奇心更重,另一方面自律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更差。所以,他们才需要家长监护和引导。从现实来看,每一个沉迷手机游戏、偷偷消费家长存款的“熊孩子”背后,其实都有一对监管失职的父母。
  在笔者看来,这个问题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我们常讲,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不沉迷于手机游戏。家长不能一边不让孩子玩游戏,一边自己又沉迷其中。此外,这也是关于家庭教育的推问。一个书香味浓厚的家庭,父母都以阅读为爱好,孩子一般也会爱好阅读。须知,优秀的父母应该是掌灯人,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将决定孩子的接触范围。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孩子沉迷手机游戏 家长发愁:成绩下降身体吃不消_网易教育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 家长发愁:成绩下降身体吃不消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寒假乐坏了孩子们,可对于家长,却是喜忧参半。“孩子辛苦了一学期,放松一下无可厚非,可他太爱玩游戏了。”日前,一位家长在给本报的来信中提及,自家上小学的儿子在家常常玩游戏,对智能手机更是爱不释手。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不少家长也有类似苦恼。如何让孩子远离手机游戏,爱上纸质阅读,成了不少学生家长的当务之急。家长发愁 孩子不爱看书爱游戏上周,在江南区一机关单位上班的陈女士给本报来信,讲述了电子信息时代家长的无奈。“儿子课余时间几乎都花在手机游戏上,我们说得嘴皮子都破了,都没办法劝他改掉这一坏习惯。”陈女士无奈地说道。陈女士的儿子轩轩今年上小学四年级,课余时间不爱看书,就喜欢拿手机玩游戏,“想过收缴手机,但行不通,他哭闹起来我们就没辙”。陈女士的来信,说出了不少学生家长的心声。16日当天,记者采访了多名家长,他们吐露了相似的烦恼。“各种手机游戏都玩,不给手机,他就借同学的来玩,问题依旧存在。”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上班的李医生无奈道,平时家长忙于上班,也没有那么多时间陪着孩子,长此以往,担心孩子成绩跟不上,视力也受影响。如今即将放寒假,孩子脱离学校的管束后,家长又无暇顾及,孩子玩游戏就更加频繁了,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也就更加严重了。专家呼吁 让孩子爱上纸质阅读家长蒋女士的儿子今年刚满8岁,是中兴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曾经有段时间,蒋女士儿子特别喜欢玩一款《天天爱消除》的手机游戏,“只要一有空就玩,还患上了角膜炎,把我们吓得不轻”。蒋女士说,好在现在改掉了。蒋女士借着给孩子治病,逐渐转移他的注意力,“陪他下棋,引导他多参加户外活动,现在他爱上了看书”。虽然现阶段看着表现还不错,但蒋女士心里还是有点担心,孩子正处于好奇心强的阶段,要是不好好引导,很难真正戒掉手机游戏。中华现代医学会副会长、广西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王翔南对此也特别感慨。孩子本身自控力太差,孩子长期接触智能手机不仅易沉迷其中,还可能接触到很多不良信息。在王教授经手的案例中,类似因沉迷智能手机、电脑造成厌学、精神不集中等问题的案例不在少数,几乎每个月都有这样的案例上门求助。“所以,正确地引导孩子戒掉手机游戏,回归到纸质阅读,这很有必要。”南宁晚报编辑部的工作人员:你们好!我是江南区一机关单位的职工,同时也是一名10岁孩子的妈妈。从报纸上看到贵报曾经刊发“智能手机利弊”的系列报道,作为一名学生家长,对此深有感触。我的儿子轩轩,今年刚上小学四年级,去年为了方便孩子与我们联系,我们家人商量后,给他买了一部智能手机。然而最近一年,我们发现孩子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花在玩游戏上。因我和爱人是双职工,平日没有太多时间去管束他,对此也是很无奈。
我在学生家长群里和其他家长讨论过,结果发现很多孩子都有这坏毛病,我们做父母,也算是开明,并没有强迫他上各种各种的,也想让孩子有个轻松快乐的童年。可如果长期这样迷恋手机游戏,我担心,不仅仅是成绩下降,视力也会受影响,身体也会吃不消。准备放寒假了,孩子辛苦了一学期,放松一下无可厚非,可他太爱玩游戏了,担心假期会变本加厉。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起来,也希望媒体能够帮我们出出主意,怎样让孩子远离手机游戏,又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期待你们的回复。一位爱子心切的妈妈:陈丽红
本文来源:南宁晚报
责任编辑:郑娟_NQ0738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家长该怎么办? - 知乎43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19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孩子迷恋上手机游戏,家长无可奈何,宝妈要做好这三点|孩子|手机游戏|看电视_新浪网
孩子迷恋上手机游戏,家长无可奈何,宝妈要做好这三点
孩子迷恋上手机游戏,家长无可奈何,宝妈要做好这三点
现在随着手机的普遍,越来越多的孩子也喜欢上了玩手机,不管孩子多大,都对电子产品的吸引力不可抗拒,甚至有的孩子一玩就是一天之久啊,要么拿着手机看电视,要么就是玩游戏,甚至于吃饭的时候,都要家长来喂他。孩子太过于迷恋电子产品肯定不是特别好的事情呀,第一,对孩子眼睛有影响,容易造成近视眼,第二,孩子迷恋电视、手机游戏,肯定对自己的学习有影响,第三,孩子会因此而变懒,不帮大人一起做家务,不做功课;有专家专门针对这样的问题,给出了能够解决的方案。第一:环境造成的,家里的人都喜欢看电视、或者玩手机,在带孩子的时候,爸爸妈妈一直盯着手机屏幕,要是经常性的玩耍,孩子也会因此而受到一定的影响,看着大人在那里玩手机很好玩,于是好奇,自己也非常想要玩。有时候是老人来带孩子的,他们生活中比较的无聊,喜欢看着电视来打发时间,那孩子因此而喜欢上看电视,而且老人身体不如年轻人,不能带着小孩出去玩户外活动,在平时看电视,不出去活动,孩子也会养成看电视的习惯。建议,带孩子的时候,尽量的不要玩手机,或者带着孩子看电视,多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生活丰富了,孩子就不再喜欢只看电视了。第二:其实大人或者孩子迷恋电视多半是由于自己生活比较枯燥,无趣,作为家长不但要学会花时间去陪孩子,还要懂得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孩子多跟外界接触,去参加其他活动,孩子觉得这些事情更加有趣的时候,自然也就会放弃对手机游戏的迷恋了。在孩子不玩手机或者看电视的时候,要有很好的替代方案,而不是强制性的不给孩子玩,这样子只会适得其反的,比如一些小玩具、桌游、益智游戏、做冰淇淋就是很好的替代方案,还是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来改变孩子对手机游戏的迷恋,同时有条件、有时间的父母也可以带孩子好好的玩。第三:跟孩子做好约定,其实让孩子摆脱对手机的迷恋,不是不能玩手机,而是要学会控制玩手机的时间,可以给孩子买个便宜的定时器,只要定时器响了,就要告诉孩子记得休息一段时间,然后放下手机,有专家曾研究过,一个孩子是从来不给他吃糖,另一个孩子则给他一定量的美味的糖果,现在买很多糖果放在他们面前,第一个孩子是无限制的去吃,而第二个则吃一定量的糖果就停止了,所以,拥有控制力的孩子就会适可而止,而从来都没学会控制自己的孩子,则会无限制的去满足自己。跟孩子定好规则,一天能够玩多久的手机,让孩子知道每天什么事情做完后,才可以看,而且不能够占用吃饭、睡觉的时间,不然的话,就要惩罚做家务呀,可以适当的给他提醒,给孩子心理一个预期,不至于突然结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暴力制止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