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入局保险,安心互联网保险险将迎来怎样的全新格局

互联网保险迎来元年,或成互联网金融领域新风口-钛媒体官方网站互金巨头交战互联网基金销售:阿里、腾讯、京东均已布局_第一财经
互金巨头交战互联网基金销售:阿里、腾讯、京东均已布局
第一财经APP杜川 21:34
继BATJ与四大行牵手联姻后,BATJ与基金公司的合作也开始遍地开花。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间的融合正在不断深化,并产生共赢。
1月8日,蚂蚁财富公布的数据显示,财富号开放6个月来,25家基金公司在蚂蚁财富上开出&财富号&,并由此衍生出10大类、渗透在投资教育、产品科普、热点动态等500多个鲜活、生动的服务场景中,逐步覆盖投前、投中、投后的各个阶段。
除了蚂蚁金服在基金销售方面的拓展外,腾讯与京东金融均在基金销售领域进行了布局。
上周,腾讯旗下全资子公司腾安信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获得深圳证监局批复,拿下基金销售牌照;京东金融则依托京东行家,与基金公司携手服务用户。
互金巨头的入局使互联网金融领域竞争愈演愈烈。
基金销售新格局渐成
2015年4月,蚂蚁金服布局基金销售领域,成为恒生电子旗下子公司杭州数米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占股68.83%。同年8月,蚂蚁金服正式推出移动理财平台蚂蚁聚宝,以独立应用的形式,为大众用户提供理财服务。
2017年6月,&蚂蚁聚宝&宣布正式升级为&蚂蚁财富&,并正式上线&财富号&。在这个阵地上,基金公司可以自主运营、销售基金,还可以结合蚂蚁金服提供的用户画像、营销工具、AI技术,有针对性的为不同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
根据蚂蚁金服介绍,超过100家B端机构和蚂蚁财富达成合作关系,共为用户提供金融产品3400余只;在用户体量上,蚂蚁财富注册用户超过1.8亿,有25家基金公司开设了财富号。
&我们把我们的数据能力转成标签化能力给到基金公司,让他们去观察,这个平台上以什么样的运营方式最让用户跟产品、服务捆绑在一起。它是捆绑螺旋上升的一个过程。每家都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年度目标,形成年度规划。& 蚂蚁金服金融产品及运营部运营总监梁景瑞称。
京东行家则是京东金融在2017年4月上线的产品,与蚂蚁财富的模式相似,京东行家施行自运营模式,机构入驻京东行家均可免费享受到京东行家提供的大数据、用户洞察信息、多样化运营工具以及定制化的专业服务,最终帮助金融机构为更多用户提供不同梯度、个性化及适当性的服务,解决不同程度用户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京东行家有关负责人表示,依托京东金融科技能力,京东行家愿意将用户运营、风控等能力开放给金融机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金融机构一起构建新的金融服务业态。
与其他互联网平台代销基金产品不同的是,自运营模式是自下而上的模式,即基金公司直接与它的客户&面对面&,由基金公司提供服务;而一些互联网平台的定位则恰恰相反,是自上而下的,即由平台来选择销售什么产品。
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善辉表示,在与蚂蚁金服的具体合作中,基金公司把产品展示在蚂蚁财富的平台上,购买产品的客户由各个基金公司自己进行经营、负责,而蚂蚁金服仅作为展示平台,产品的申购量取决于客户对于产品的认同感。
&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平台获得越来越多的经营牌照,开始围绕用户打造场景,这是非常好的一个事情。&梁景瑞表示,无论是蚂蚁财富的模式还是其他模式,对行业来讲都是比较好的信号。用户会根据自己想要的服务、平台的特点,进行选择。
1月2日,腾讯基金销售牌照获批。据了解,腾讯理财通将作为腾讯基金销售业务的平台。
业内人士认为,腾讯理财通是嫁接于微信、QQ等基础上的理财平台,得益于微信的社交,上线三年来理财通就已收割了破亿的用户数,资金保有量超过1500亿元。未来,腾讯或基于其社交优势,帮助理财通打造一款基于基金的爆款产品。
目前,BATJ除了百度外,均在基金销售领域进行布局,互联网基金市场已形成新的格局。
梁景瑞表示,未来蚂蚁金服将更专注技术,而机构开始打磨服务,创造更好的用户粘性,这将是蚂蚁财富未来的发展趋势。
基金公司试水:低成本、高效率、导流明显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与互金巨头等平台合作,不仅是销售渠道的拓展,基金公司更期望通过互金巨头的消费场景,完成客户的导流。
交银施罗德零售理财部总经理张驰对记者表示,与互金平台开启合作后,新增用户数的增长,都是来自互联网平台,占比非常高。
华夏基金副总经理李一梅认为,互金巨头开放合作对于每家基金公司来讲,是必争之地。&我们华夏基金的App入口可能只是百万量级,活跃用户还达不到百万量级。&而互联网巨头平台客户数是上亿的入口,未来将成为基金公司的主战场。
自建各家的独立app,流量耗损巨大。对于没有网端app的基金公司来说,与互金巨头合作更能节省产品的开发成本,同时将传统销售渠道与第三方互金销售渠道进行有效互补。
&因为我们公司没有App这样的东西,一个App一年运营的成本至少要三五百万。&于善辉表示,通过与互金巨头的合作,实现交易、服务的自运营模式,就是在运营一个公开的app。而这些价值很难用绩效比来衡量。
&当然传统渠道有传统渠道的优势,互联网金融有互联网金融的定位。互联网金融并不能代替传统基金销售渠道,但传统渠道可进行一些改变,与互联网金融渠道有效互补。&于善辉称。
富国基金基金经理王乐乐对记者表示,在与互金平台的合作中,基金公司不应只是为了做销售,这是基金市场良性发展的关键。
&要做整体存量的提升,在产品轮动投资中赚钱,活跃客户逐渐参与到其中,这才是基金市场可以良性发展的一个前提。这是未来蚂蚁财富在产品供给、需求联动之间可以起到变革作用的一个地方。&他表示,在互联网平台上销售基金,要把基金公司供给产品以及客户需求之间建立一个联系,而这中间绝对不是以产品销售为导向,而是以产品池和客户群体之间的互相连通。
在互金巨头平台上,传统专业、晦涩的基金产品介绍,正逐步转变成浅显、生动、可视化的场景页面。除了高效率、低成本和海量用户直接连接等优势外,网络互动更增加了用户的粘性。例如,在蚂蚁财富上,即便是只持有10元基金定投的小白用户,也能时不时收到基金经理的定点来信问候。
对于基金公司,则重新认识了人和服务如何链接。&用户会告诉你他们喜欢什么。用户的反馈都能在数据上体现,如今我们充分感受到数据驱动的力量,用数据结果来优化自己的产品,运营,甚至决策,这是从未有过的。&李一梅表示。
根据蚂蚁财富提供的数据显示,对比各机构财富号上线前后3个月,入驻财富号的机构在非货基的交易人数、金额、客单均有明显提升,其中入驻财富号的机构非货基交易金额增幅,是同期未入驻机构的21倍;非货基的保有量增幅,是同期未入驻机构的11倍。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1-;。
编辑:于舰
还没有账号2017年互联网保险数据图文一览2017年互联网保险数据图文一览以此经济百家号本文编选自“互联网保观”微信公众号。整体篇根据保监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互联网保险签单件数124.91亿件,增长102.60%,其中退货运费险68.19亿件,增长51.91%;保证保险16.61亿件,增长107.45%;意外险15.92亿件,增长539.26%;责任保险10.32亿件,增长438.25%。从保费的角度,2017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1835.29亿元,同比下降21.83%,从2012年以来,首次出现逆增长。对于下降的原因,一是投资型业务大幅收缩,二是车险商车改促使线上销售渠道进一步受到影响,也就说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的车险和投资型业务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按照产品结构划分,互联网保险包括互联网财产险和互联网人身险两种。根据中保协公布的数据,2017年,互联网财产险和互联网人身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493.49亿元和1383.2亿元,在互联网保险保费总收入中占比分别是26.29%和73.71%。可以看出,互联网人身险保费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互联网保险业务中,2017年互联网财产险保费收入占互联网保险整体保费收入的份额有所回升;与此相对应,互联网人身险保费收入占互联网保险整体保费收入的份额则从原来的82.83%下降到了73.71%。互联网财产险篇市场主体:70家公司布局根据中保协发布的报告,行业布局互联网财产险市场的保险公司新增10家,共计70家,其中开展互联网车险业务的保险公司42家,开展互联网非车险业务的保险公司66家。保费结构:非车险重要性凸显2017年,累计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93.49亿元,同比负增长1.75%,其中:车险保费收入307.19亿元,同比负增长23.00%,占比62.25%;非车险保费收入186.30亿元,同比增长80.25%,占比37.75%。可以看到,互联网车险业务在网销整体中的比重持续下滑,非车险业务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并在互联网财产险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从上图中可以看到,车险负增长态势得到缓解。2017年累计互联网车险保费收入307.19亿元,同比负增长23.00%,负增长率持续有所缓解。不过,在整体互联网业务中的占比仍旧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2017年累计互联网非车险保费收入186.30亿元,同比增长80.25%,在互联网财产险整体保费占比持续提升。全年累计签单量为130.64亿单(其中众安保险公司累计签单量为53.7亿单),单均保费1.43元,互联网非车险产品不断创新,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科技信息发展,对保障和促进整个互联网生态发展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2017年,互联网非车险累计保费为186.30亿元,占比37.75%,其中意外健康险89.31亿元,占比18.10%,财产险20.12亿元,占比4.08%,责任险21.01亿元,占比4.26%,信用保证险18.57亿元,占比3.76%,其他非车险(主要包括退货运费险)37.28亿元,占比7.55%。市场集中度:平安众安人保占“半壁江山”2017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为493.49亿元,CR8(指8个最大的企业占有该市场的份额)为71.26%,相比2015年、2016年分别下降22.91个百分点、11.23个百分点。保费规模位居前三位的为平安产险、众安在线和人保财险,累计保费收入为248.52亿元,CR3为50.36%,相比2015年、2016年分别下降29.70个百分点、16.46个百分点。众安在线、泰康在线、易安保险和安心保险四家专业保险公司累计保费收入为93.61亿元,占总体保费的18.97%,相比2016年上升10.16个百分点;累计签单总量为62.78亿单,占总体签单量的48.00%。可以看出,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渠道结构:PC端“萎缩”移动端“崛起”从渠道方面看,保险公司自营网络渠道业务逐步下降,其中PC官网业务同期明显下降,但移动端业务较快增长;第三方(这里指第三方网络平台和专业中介机构)业务较快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保险公司自营网络平台(包括PC官网、移动APP、移动WAP和微信)实现累计保费收入为256.48亿元,同比负增长29.31%。其中:通过公司PC官网实现累计保费收入为71.86亿元,同比负增长40.75%;通过移动终端(APP、WAP和微信等方式)实现累计保费收入184.62亿元,同比增长117.28%;保险公司通过第三方(包括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和第三方网络平台)实现累计保费收入217.59亿元,同比增长73.12%。互联网人身险篇经营主体:数量与去年持平根据中保协统计,在经营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的61家人身险公司中,48家公司通过自建在线商城(官网)展开经营,55家公司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深度合作,其中47家公司采用官网和第三方合作“双管齐下”的商业模式。在经营主体的数量上,与去年持平。保费结构:意外险、健康险表现亮眼总体来看,2017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规模发展势头放缓,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保费1383.2亿元,同比下滑23%。相比年间三位数的高速增长,以及2016年保费增速放缓且逐月下降的趋势,2017年保费增速出现近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尽管保费和渗透率呈现下滑态势,但随着保险保障功能的凸显、保险科技的广泛应用,行业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增强,业务结构得到调整。2017年,互联网人寿保险实现规模保费收入799.6亿元,在互联网人身保险年度累计规模保费中的占比为57.7%,依旧为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的主力险种,但在互联网人身保险总保费中的占比大幅下降;年金保险保费收入为461.4亿元,占比为33.4%,成为第二大互联网人身保险险种;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为58.9亿元,占比约为4.3%;意外伤害保险保费收入模为63.3亿元,占比约为4.6%。2017年,互联网健康保险迅猛发展,共实现规模保费58.9亿元,同比增长85.5%,在人身保险总保费规模中的占比上升至4.3%,较去年同期占比增长2.5%。同时,互联网意外伤害保险发展潜力巨大。2017年,互联网意外伤害保险累计规模保费达到63.3亿元,同比增长171.7%,在人身保险总保费中的占比升至4.6%,较去年同期占比上升3.3%。综上所述,随着消费者保障需求的不断提升和监管政策的不断收紧,保险公司纷纷奋力转型,互联网人身保险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其中,意外险及健康险等保障类产品发展迅猛,占比已由2016年的3.1%上升至2017年的8.9%,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同时,保障性产品将成为下个互联网保险“爆发窗口”。市场集中度:银行系保险公司保费规模领跑根据中保协对2017年互联网人身保险累计规模保费的统计,银行系保险公司保费规模领跑,建信人寿以273.9亿元位列首位,此外,位列前十名的公司还有:工银安盛人寿、国华人寿、农银人寿、光大永明人寿、国寿股份、平安人寿、弘康人寿、太平人寿及渤海人寿,累计实现规模保费1273.5亿元,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保费的92.1%,行业集中率较高。从业务增速的角度看,行业互联网保险业务增长排名行业前十名的公司为:北大方正人寿、国寿股份、平安健康、和谐健康、昆仑健康、同方全球人寿、泰康养老、中信保诚人寿、君龙人寿及安邦人寿。由此可以看出,健康险公司积极运用互联网渠道大力发展业务,同时,互联网保险依旧为中小寿险公司崛起的重要途径。渠道结构:第三方平台为主、自建官网为辅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通过第三方渠道实现规模保费1229.8亿元,占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的88.9%,同比减少6.3个百分点。2017年全年通过官网所实现的规模保费为153.4亿元,占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的比重增至11.1%,首次突破10%,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77.3%。目前互联网人身保险的渠道结构仍旧呈以第三方平台为主、自建官网为辅的发展格局,但消费者通过保险公司官网投保比例提升,传统寿险公司积极布局自营官网以及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出现,自营官网的发展态势及增长速度迅猛,各家公司在自运营方面的能力提升。(编辑:艾宥辰)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以此经济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以此经济专注分享财经知识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保险平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