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处才是目前wwW正常的播放55www.99cfcf.com入口啊,怎么现在的55www.99cfcf.com变的老是com不稳定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0aff549edfceefa6b8bf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60aff549edfceefa6b8bf9_r.jpg&&&/figure&&p&1、&/p&&p&在我的心理课上,有一项非常独特的期中作业,我把它坚持了六年。&/p&&p&这项心理作业完成的最优秀的人,都已经在企业里小有成就,未来说不定大展宏图。&/p&&p&但我渐渐发现,这个作业的质量一届比一届差,越来越多的人没办法完成。&/p&&p&这个作业就是:&/p&&p&学生以十二人为一组,用手机拍摄一段小短片,时间在5到10分钟左右,反应大学生心理变化的。&/p&&p&一方面每年省里面都要组织心理剧大赛和心理微电影大赛,我一方面是为了选拔人才参加比赛,但更重要地,是为了告诉学生一个浅显的道理。&/p&&p&“很多事情,看起来很高大上,实际做起来不难!”&/p&&p&李敖有一句话,在我年轻时就深得我心。&/p&&p&&b&人生第一快乐是做到自己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人生第二快乐是做到别人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c1cd30b2aa3c1ee80ac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c1cd30b2aa3c1ee80ac6_r.jpg&&&/figure&&p&可以说,我今天还过得不错,很程度上得益于我对这句话的深入理解。&/p&&p&出身寒门的我们,从小到大都经历了父母的不断“泼冷水”,经历了“隔壁家孩子”的打击,有一个观念其实早早地就被植入了我们心中,那就是“我不行”。&/p&&p&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设限极大影响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p&&p&“自我设限”就是在自己的心里面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心理高度”常常暗示自己:这么多困难,我不可能做到的,也无法做到,成功机会几乎是零。想成功那是不可能的!“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p&&p&它是一块巨石、顽石,在人生及事业成长道路上,阻碍着人们前进。&/p&&p&自我设限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它避免你把所有的资源投入一场不可能赢的战争里,比如应试教育这种单一评价机制,“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这种父母心中无厘头的内心错觉。&/p&&p&自我设限,是为了保护你的自我不被外界完全击垮。但大脑是懒惰的,它很难同时思考两件截然相反的事情,它会对你的人生产生一个否定性错觉,即“我不是那块料”,用以继续逃避现实。&/p&&p&李敖还有一句话说的就是这件事。&/p&&p&&b&前进的理由有一个,人们在找出一百个理由证明自己不是懦夫,却不肯找出一个理由证明自己是勇士。&/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1f483b1c6bd9e85d0a59d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1f483b1c6bd9e85d0a59d3_r.jpg&&&/figure&&p&李敖是个不断打破自我设限的人,但他没有意识到,人这么做并不是因为是自己是懦夫,而是因为大脑中有一台“超级否定计算机”在运转。&/p&&p&在任何事情面前,大脑会先输入“做不到”这个概念,还没有开始做,它就会想象这件事的灾难后果(被同学嘲笑、被父母批评、被领导羞辱)。&/p&&p&带着这种心态,这件事的完成度肯定是很低的,最后就真可能发生大脑之前担心的灾难后果,于是大脑就会对你说“看吧,我说的没错吧!”,进一步强化这种消极记忆。&/p&&p&但进入大学乃至进入社会,评价机制多元化,社会竞争残酷化,你就需要学会解除自我设限。&/p&&p&想要做到这件事,在欧美电影里,你得目睹身边重要的人离开。在日本动漫里,你得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濒临死亡。在印度电影里,你需要学会跳一只舞。而在中国宫斗剧里,你需要经历闺蜜背叛、绿茶婊挖眼、丈夫出轨等折磨。&/p&&p&其实解除自我设限没这么难,没必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只需要从小事做起,然后有一个能对你的成果进行积极关注的评价者。&/p&&p&我的心理作业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学生拍出来的小视频,肯定会比他们心中的电影要差很多。但只要在课堂上播放,由于更加接地气,会引来一阵阵笑声和掌声。而我只需要对里面的闪光点进行放大化表扬,表现出一种对学生成果高于预期的惊讶,就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鼓励他们在大学不断尝试。&/p&&p&日本神经心理学家西田文郎把这一技巧称之为“错觉的法则”,它的核心在于识破大脑的偷懒诡计,摧毁大脑中的“否定计算机”。&/p&&p&即我们需要通过一些小事,让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错误”,让大脑意识到“灾难性后果”根本就不会发生。用大脑习惯的方式制造出“肯定性错觉”,鞭策个体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付出努力。&/p&&p&人最大的痛苦就在于,有着很强欲望,却没有与欲望相匹配的自律和自信去达成目标。&/p&&p&西田文郎认为,所谓自信和自律都是需要欺骗大脑的,经过他对大脑45年的研究,让认为大脑认为正确的事情,其实99%都是错误的。&/p&&p&&b&成功会垂青欺骗大脑的人,而失败会造访被大脑欺骗的人。&/b&&/p&&p&&br&&/p&&p&2、&/p&&p&有一招,我擅长使用来欺骗我的大脑,那就是。&/p&&p&“我别无选择!”&/p&&p&正因为我发现大脑有这样一个习惯,一般它会根据本能先有了决定,然后它会开始搜索相关证据去支持这个决定,同时会忽略相反决定的依据。&/p&&p&当我本能不想做一个事情时,我会第一时间想到“我时间不够”“我能力不足”“条件不成熟”“风险太大”等理由。&/p&&p&即便有人告诉我做这件事“能赚很多钱”,我硬着头皮去做,心中就会产生这样的观念。&/p&&p&“虽然本能告诉我不要去做这件事,但这件事很赚钱,我姑且一试吧!”&/p&&p&在这样的观念下做事,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这样的观念会在潜意识中限制你的投入也就限制你的智慧。&/p&&p&所以我换了一种本能,那就是“我不得不做”!&/p&&p&当平台邀请我在网上讲课时,我第一时间也感到危险,万一讲不好被千万人唾骂怎么办?&/p&&p&于是“我别无选择!”这五个字立马就出现了。&/p&&p&我大脑中立即浮现出了那一幕,当我花了几个月写出来的论文要拿第一时,某位教授悄悄跑了上去,和评委们协商了下,把我的改成了第二名,把另外一个他看好的人作为第一名推荐进了省里。&/p&&p&至于他推荐的人至今都无法在更高平台取得显著成绩,这重要吗?不重要。&/p&&p&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窝囊,是不是觉得生气,是不是觉得自己面前挡着一座大山,永远无法翻过去。&/p&&p&那时,我的胃里像爬进了一只蝎子。&/p&&p&教授给你的理由很简单:你的研究没有他的有价值,你只不过靠着口才欺骗到了评委。&/p&&p&教授太自信了,自信到认为所有评委都会看他脸色行事。&/p&&p&我也太自信了,自信到相信通过努力就可以颠覆“潜规则”。&/p&&p&那一刻你必须明白,如果你想跳出这个这个死循环,你就必须去更大更广更新的天地里去战斗。&/p&&p&所以我“别无选择”。&/p&&p&其实理性地说,我怎么可能没选择。&/p&&p&身边多少人选择了放弃,选择了妥协,选择拿着死工资的稳定。反正又饿不死人,慢慢熬着吧,熬不出头还可以骂单位两句不是吗?&/p&&p&其实再理性地说,混着也没我说那么惨,也是可以追求家庭幸福的嘛,把精力用去教育孩子,这也没啥失败的。&/p&&p&我对自己的暗示太强了。&/p&&p&为了帮助我导向成功一面,我的大脑已经成功被我“欺骗”了,它无比地相信,如果此时后退,那是死路一条。&/p&&p&不过嘛,我之所以对这样的“错觉”放任不管,是因为这个错觉是能帮助我成长的,如果这个错觉已经不适合我情况的那天,我相信自己有能力把它纠正过来。&/p&&p&和自己的大脑斗智斗勇,那是我一辈子的乐趣。&/p&&p&&br&&/p&&p&3、&/p&&p&可惜地是,我可能不能再把我心理作业坚持下去了,因为那些早早就断定自己完不成作业的人,为了避免挂科或者被我骂这种后果,学会去教务处告状了。他们的理由是,他们不是电影专业的学生,没可能完成这种作业。&/p&&p&我告诉领导,类似抖音、快手一类的短视频已经火遍全网,这个任务真心不难,不需要是电影专业的学生。&/p&&p&领导告诉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当老师要学会“佛系”一点。&/p&&p&我又想起李敖的一句话:只有性格上大智大勇又光风霁月的人,才能自己同自己作战,以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作战。&/p&&p&随着李敖的离开,我想能同自己作战的人,恐怕会越来越少吧!&/p&&p&&b&&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juzimi.com/ju/225934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成功的人生一开始是观众,接着是演员,最后是后台老板。&/a&&/b&&/p&&p&自我设限的人,最喜欢的便是当观众,因为当观众是最“舒适”的,因为演员要付出辛劳,而老板要担当风险。&/p&&p&如果布置作业给观众,那就是大大的不敬,我只想坐在沙发上吃着爆米花看你表演,你给我填什么麻烦啊!&/p&&p&我也曾常年当观众,然后我突然有一天发现,在生活这场戏里,当观众是最危险的。&/p&&p&因为不上台的人,最终会被生活逼着加戏,这样的戏多半是原谅他人,被对方伤害,被对方背叛,为某某人付出的戏。&/p&&p&这样的戏不仅很难退场,还连盒饭都拿不到。&/p&&p&所以,人生这场戏,必须得亲自编剧,亲自扮演。毕竟李敖还有句话。&/p&&p&&b&停在苍蝇拍上的苍蝇,才是最安全的。&/b&&/p&&p&&/p&&p&&/p&
1、在我的心理课上,有一项非常独特的期中作业,我把它坚持了六年。这项心理作业完成的最优秀的人,都已经在企业里小有成就,未来说不定大展宏图。但我渐渐发现,这个作业的质量一届比一届差,越来越多的人没办法完成。这个作业就是:学生以十二人为一组,…
分享一些有意思的数据。&br&&br&-&br&&br&从2010年左右开始,中国就已经有大量学者开始从事阶层固化的研究了。在知网(CNKI)输入关键词“阶层固化”,共出现18页检索结果,346篇相关论文。&br&&br&大致看了二十几篇,感觉杨文伟、马宁的《阶层固化的内在逻辑及负面效应》写得最翔实,刘宏伟、刘元芳《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阶层固化剖析》思路最清晰。&br&&br&-&br&&br&1、政治。&br&&br&现实地看,由于“主仆”地位颠倒,工人和农民对国家政治决策的影响力要远远低于官员群体和富人群体,属于“低度的政治参与”。&br&&br&这一点可从工人农民代表在各省市出席全国人大的代表比例中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从第六届人大到第十一届人大,工人和农民代表所占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从 29.8% 跌至6.11% (工农两者合计)。而同期官员代表却从21.4% 增至41.81% 。第十二届人大略有好转,工人农民两者合计增加了5.18% ,达到13.42% ,官员下降6.93% ,降至34.88%。(大家猜猜现在是多少?)&br&&br&正是由于政治权利能力弱化和低度的政治参与,导致以工农为主体的主要社会群体无论是在大众传媒还是网络空间里,其话语权显得相当孱弱,成了名符其实的“沉默的大多数”。谁为他们代言,谁替他们说话?他们只是被动参与者和被压榨的廉价劳动力,看看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就知道了。&br&&br&而基层政治生态家族化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并不断向高校、企事业单位扩散,二代世袭、裙带关系、近亲繁殖相当严重。&br&&br&-&br&&br&2、教育。&br&&br&自上世纪 90 年代末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之后,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进入大众化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青年的绝对数量大大增加。但是,不同阶层背景、家庭背景的学生进入高层次学校的机会却大不相同。&br&&br&杨东平的研究表明,在国家重点高校,强势社会阶层的子女占有较大的份额,而农村学生和弱势阶层的子女所占份额逐渐减少。 毫无疑问,强势阶层除占有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外,也是社会资本的富有者,他们既可以为孩子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从而在起点上占据优势,也可以为孩子动用社会资本以便在高等教育入学竞争中享受到各种优惠政策。自主招生不会考虑种菜、插秧能力吧?而农村孩子是没有条件接受音乐、美术培养的。&br&&br&寒门子弟不是不聪明不努力,而是由于以上原因,使他们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而“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地方性高等院校聚集了最多的农村学生,同时也集中了最多的高校贫困生” 。&br&&br&如果以父亲阶层为基准,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即&1)的社会阶层从低到高依次是:服务业人员(0.167)、农&br&业劳动者(0.633)、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br&(0.32)、产业工人(0.408),无一例外地是,这几个职业阶层均属于相对弱势阶层;而&br&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大于社会平均水平(即&1)的社会阶层从高到低依次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6.7)、私营企业主阶层(6.484)、经理人员阶层(3.778)、专业&br&技术人员阶层(2.557)、个体户阶(1.9)、&br&办事人员阶层(1.45)。在当今社会,这几个阶层均属于社会中上层。所以,以父亲阶层为基准,在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这一项指标上,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野,即强势阶层相对于弱势阶层子女而言,获得了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br&&br&杨东平的调研显示:北大农村学生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比例仅占17%。&br&&br&另据调查,年全国高考弃考人数超过300万。来自农村贫寒家庭的学生之所以彻底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主要是他们认为上大学已难以改变命运,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赚钱。教育成了“高投入、低产出”的选择,新“读书无用论”开始流行。&br&&br&-&br&&br&3、就业。&br&&br&院校差异直接导致了就业选择的差异,由于高校毕业生的相对过剩,就业单位动辄非“985”、 “211”的毕业生不予录用。如此一来,地方院校大学毕业生(上文提过,这里集中了大部分的贫困家庭学生)的就业选择面越发窄小,又没有社会资本可以动用,沦为 “蚁族”也就不足为奇了。 &br&&br&那,进入重点大学的农村学生如何呢?根据麦可思研究院《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显示,“211”院校中的农民及农民工子女入学平均分领先于管理阶层子女,但其找工作则要艰辛得多,农民与农民工子女毕业生35% 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15% 未就业的比例。公务员选拔、事业单位招考、垄断行业的选聘上的“火箭提拔”“萝卜招考”“绕道进人”现象,就是明证。&br&&br&目前,一种被戏称为“拼爹指数”(代际收入弹性指数,lgE)的阶层固化衡量指标正在流行,在该指数国际排行榜上,中国的指数高达0.6,高居第二位,仅次于秘鲁的0.67。&br&&br&有迹象表明,随着“富一代”们逐渐老去,中国“富二代”接班高峰期已经到来,尤以一些家族企业为甚。据福布斯调查显示,目前在中国家族企业中,一代掌权的企业有645家,占比超过九成;二代完成接班的为66家,较去年上升了21家,占比接近10%。这表明,随着“富二代”们陆续接班,以家族企业为先锋的中国社会财富代际转移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比如,柳传志、任正非、杨国强的女儿们都已相继成为企业高管或创业公司老总。&br&&br&-&br&&br&政治、教育和就业三者又相互作用:较低的政治地位导致在教育和就业上更少的话语权,较差的教育资源造成更低比例和更低层次的就业,从而社会和政治地位进一步下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br&&br&看不到希望,所以放弃学习。&br&&br&和20世纪初中国人被日本称为支那猪类似的偏见:劣等民族、懒、不思进取等,被一些人装在了农村孩子身上。其实,并不是中国人差,而是环境和眼界、实力,造成他们胆小懦弱自负或自卑。给大家一样的机会、资源、教育和成长环境,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农村人也未必比城里人差。&br&&br&-&br&&br&注:以上均为几年前的数据。&br&&br&本回答仅从总体比例角度分析。
分享一些有意思的数据。 - 从2010年左右开始,中国就已经有大量学者开始从事阶层固化的研究了。在知网(CNKI)输入关键词“阶层固化”,共出现18页检索结果,346篇相关论文。 大致看了二十几篇,感觉杨文伟、马宁的《阶层固化的内在逻辑及负面效应》写得最翔…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52b7adef88ec79ea6a18_b.jpg& data-rawwidth=&970& data-rawheight=&6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52b7adef88ec79ea6a18_r.jpg&&&/figure&&p&【本专栏所有文章翻译自DSM-5临床案例集,DSM-5 Clinical Cases,作交流、科普所用,请勿随意对号入座。如认为自己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请及时就医】&/p&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属于DSM-5人格障碍中的B组,B组特点是“戏剧化、不稳定、情绪化”。精神分析理论最早提出“边缘性”这个概念,指的是患者在精神错乱和正常的边缘波动。BPD多见于女性,北美的数据显示75%的患者都是女性。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al Therapy)的创始人Marsha Linehan本人有BPD,专门发展了辩证行为疗法来治疗BPD症状,成功地降低了BPD女性患者自杀、自残和冲动行为发生的频率。本文题图来自于电影《致命诱惑》,女主角是典型的BPD患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观看了解。&p&&b&案例18.5 脆弱易怒&/b&&/p&&p&作者:Frank Yeomans, M.D., Ph.D.; Otto Kernberg, M.D.&/p&&p&译者:Simbelmyne(未经允许,不得转载)&/p&&p&D女士为单身无业的西裔女性,年龄33岁,因为心情抑郁、长期有自杀想法、与社会隔绝和个人卫生问题寻求治疗。在过去六个月中,她独自呆在自己的公寓里,躺在床上吃垃圾食品、看电视、在网络上过度消费。过去她曾接受过多次治疗,并无效果。&/p&&p&D女士来自一个上层中产阶级的移民家庭,三个孩子中她排行第二。她的父亲把工作成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读书期间,她一直觉得很孤立,有重复发作的抑郁期。在家中,她经常爆发怒火。她的高中成绩不错,但在读大学时退学了,因为跟教授和室友有矛盾。她一方面希望能够完成大学学业,另一方面试着做了一系列实习和初级工作职位,但总是辞职,因为“老板们都是白痴”。她总觉得老板在工作开始时都很好,但最后总变得很扭曲。这些“创伤经历”让她觉得自己很糟糕(“我连文员的工作都做不好?”),也让她对老板们很愤怒(“我都能管理这个公司,说不定将来就我来管了”)。她之前与男性约会过,但不愿有更近的身体接触,因为亲密感一旦萌芽,她就变得过度焦虑。&/p&&p&D女士的病史包括多次的浅层割伤自己,而且一直认为自己死了更好。她表示自己的心情通常“低落抑郁”,但有过十几次持续一到两天的“躁狂”时期,期间她精力旺盛,脾气急躁,能整夜不睡。她一般第二天“崩溃”,能睡12个小时。&/p&&p&自从17岁起,她就开始接受精神科治疗,曾因药物过量三次入住精神病院。她主要接受的是药物治疗,包括情绪稳定剂、低剂量的神经镇定剂以及配合了辅助心理疗法的抗抑郁药物。&/p&&p&在诊断期间,她的衣着随意,有些邋遢。她非常合作,说话有条理、有重点。她整体比较焦躁,情绪表达有限,但有几次在恰当的时刻露出微笑。她对自己的不佳表现描述了羞愧感,但也相信她“来到世界上是为了做大事”。她表示父亲非常成功,但也是一个“总是想控制别人的马基雅维利式失败者”。她表示自己辞职是因为别人不尊重她。比如,在商场工作的时候,她说别人经常没有礼貌,或者不欣赏她的工作(“我做那份工作只是为了准备成为买手,他们简直太可笑了”)。在第一次诊疗快结束时,医生看了一眼时间,她就对他发怒(“你已经无聊了吗?”)。她自称认识自己的邻居,但他们大多数成为了“骗子或者失败者”。有几个校友是她的“Facebook朋友”,他们在世界各地做着很棒的事。虽然她已经多年没有见过他们,但打算“等他们回来的时候见见面”。&/p&&p&&b&诊断&/b&:边缘性人格障碍(BPD)&/p&&p&&b&讨论&/b&:&/p&&p&D女士的情绪不稳定,难以控制自己的怒气,人际关系不稳定,有认同障碍(identity disturbance)、自我伤害行为、空虚感和短暂的与压力相关的偏执。因此,她符合DSM-5中BPD的诊断标准。&/p&&p&BPD患者经常表现出抑郁症状或双相情感障碍症状,D女士也不例外。她的症状包括显著的抑郁情绪、兴趣低迷、暴食、精力低下和长期的自杀意念。这些症状持续了6个月,让她无法正常生活,并且不伴随物质滥用或医学病症。D女士的症状也符合DSM-5中重度抑郁症的标准。BPD和重度抑郁症同时发病是很常见的。值得一提的是,D女士关注的想法是指责他人,而一名仅患抑郁症、无人格障碍的患者的典型关注想法是内疚和指责自己。D女士的抑郁症状很有可能是不定期的,而且是对其它事物做出的反应。她也有可能符合终身抑郁的标准,可能诊断为心境恶劣障碍(dysthymic disorder),不过也指向人格障碍的诊断。&/p&&p&D女士的“躁狂”症状并非典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症状。比如,她描述自己有十多次为期1-2天的躁狂,期间她精力旺盛、脾气急躁,之后整个人“崩溃“需要睡上12个小时。该经历无论是症状还是持续时间都不符合双相情感障碍I型或II型的诊断标准。然而,BPD的情绪不稳定症状和情绪爆发期可能和躁狂或轻度躁狂发作非常类似,这可能导致BPD诊断不当。哪怕典型的躁狂症状已经存在,医生应该深度挖掘病史,考虑情绪稳定性、人际关系成熟度、工作、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稳定性这些因素。如果发现问题,很有可能符合BPD诊断。&/p&&p&DSM-5的人格障碍诊断标准与前一版并无区别。然而,DSM-5的第三板块建议医生考虑人格的运作。附录中列出了五种处于连续体上的性格领域。”情绪稳定性“和”负面情绪“作对比,而”敌对性“和”友好度“位于同一标准的两端。&/p&&p&对人格的这种空间性视角符合Kernberg存在已久的分裂型人格结构(BPO)模型。D女士除了符合DSM-5对于BPD的诊断标准之外,她还符合BPO标准。她的心理结构组成如下:1)无明确、完整的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同一性扩散);2)经常使用基于分离(splitting)的原始心理防卫机制;3)完整但脆弱的现实检验。当一个人对自我和他人的表现越整合、在现实情况下越复杂,这个人就更有能力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状况,成功地与他人互动。&/p&&p&D女士表现出同一性扩散(identity diffusion),因为她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是矛盾的。她认为自己既优于他人又能力不足,父亲既能力超群又是个”马基雅维利式失败者“。她的防卫方式特点是不断把自己的敌对情绪投射出去,并且认为敌对情绪来自他人。她的现实检验结果脆弱,表现为她在工作中感到的怠慢,导致了长期的工作障碍。&/p&&p&因为人格障碍患者自述的人际关系模式通常与他人描述的不同,患者对心理医生作出的行为非常值得注意。D女士的脆弱感明显,证据是她认为心理医生看了一眼时间就代表他不喜欢她,想尽快让她离开。&/p&&p&自杀倾向是抑郁症和BPD的共同症状。总体而言,急性和长期的类自杀行为是典型的严重人格障碍症状。而且对于许多病人来说,自杀倾向可能在遇到危机时突然出现,但对于D女士这样对他人和自己有强烈脆弱感的病人来说,自杀倾向尤为常见。&/p&&p&&b&建议阅读&/b&:&/p&&p&Clarkin, J. F., Yeomans, F. E., & Kernberg, O. F. (2007). &i&Psychotherapy for borderline personality: Focusing on object relations&/i&.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br&&/p&&p&Kernberg, O. F., & Yeomans, F. E. (2013).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ipolar disorder, depression,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practical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Bulletin of the Menninger Clinic&/i&, &i&77&/i&(1), 1-22.&br&&/p&&p&Oldham, J. M., Skodol, A. E., & Bender, D. S. (Eds.). (2007). &i&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textbook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i&.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br&&/p&&p&Tusiani B, Tusiani P.A., Tusiani-Eng P. (2013). Remnants of a Life on Paper: A Mother and Daughter's Struggle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New York: Baroque Press.&/p&
【本专栏所有文章翻译自DSM-5临床案例集,DSM-5 Clinical Cases,作交流、科普所用,请勿随意对号入座。如认为自己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请及时就医】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属于DSM-5人格障碍中的B…
&p&《纽约时报》前两周有一篇情感专栏文章《只要你这么做,想爱上任何人都可以》(To Fall in Love With Anyone, Do This) 高居其网站当周点击量首位。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温哥华的一位大学教授,她讲述自己和刚刚认识的一个陌生男子,仿照美国心理学家 Arthur Aron 在1997年做过的一个实验,迅速培养出感情坠入情网。&br&&/p&&br&&p&这篇文章并非严谨的学术论文,作者的经历也带着半开玩笑的性质,但是她文中提到的这个“爱上陌生人”的实验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因此文章不但在社交媒体上形成刷屏之势,也被大量媒体加以报道。&/p&&br&&p&我找到了 Arthur Aron 博士当年的论文原文,粗粗读了一遍,发现的确很有意思。这篇论文的标题叫《人际亲密感的产生:实验程序及部分初步发现》(The Experimental Generation of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A Procedure and Some Preliminary Findings),参与实验的陌生人两两分组坐在一起,只花了45分钟,彼此问了36个神奇的问题,就快速对对方产生了好感和亲密感。&/p&&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30& src=&https://pic4.zhimg.com/eaff71043debcb255ad97ca3f17834b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aff71043debcb255ad97ca3f17834b3_r.jpg&&&/figure&&br&&p&实验的结果很有意思。有30%的人在聊完这些问题后,立即表示自己和同组实验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比他们人生中其他任何一段关系还要深(难道这不是说明这些人的人生有多么悲哀吗!)。而在隔了一段时间之后,有37%的人在上课时坐在了一起,35%的人已经开始在约会了(这个学校好乱!顺便说一下,是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有Stony Brook的同学吗)。还有一对在六个月后结了婚,他们邀请了所有人去参加他们的婚礼。&/p&&br&&p&这个实验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人们之间要发展出亲密的关系,关键是双方要&strong&持续地、不断深入地、互相对等地坦白自己的人格&/strong& (sustained, escalating, reciprocal, personalistic self-disclosure)。同时进行的对比组的实验还发现,两人之间是否能够变得更加亲密,和他们对重要事物的观点看法是否一样并没有关系(也就是说三观不一致也可以相爱);和双方是否期待能够互相喜欢也没有关系。&/p&&br&&p&所以简单地说,这个实验的结论就是,人们可以快速喜欢上一个陌生人,只要他们彼此之间足够坦诚、互相分享。&/p&&br&&p&让我们来看看这36个神奇的问题是什么,如果你闲得无聊也许可以在网上找个陌生人陪你做一下,不过面对面一起做效果肯定更好。&/p&&br&&p&这些问题分为三组,按问题的深入程度依次递进,完成每组问题各需15分钟。问题的感觉有点类似普鲁斯特问卷。&/p&&br&&br&&p&&strong&第一组问题&/strong&&/p&&br&&p&1. 假如可以选择世界上任何人,你希望邀请谁共进晚餐?&/p&&br&&p&2. 你希望成名吗?在哪一方面?&/p&&br&&p&3. 拨打电话前,你会先练习要说的话吗?为什么?&/p&&br&&p&4. 对你来说,怎样才算是“完美”的一天?&/p&&br&&p&5. 上一次唱歌给自己听是什么时候?唱歌给别人听又是什么时候呢?&/p&&br&&p&6. 假如你能够活到90岁,并且你可以选择让你的心智或身体在后60年一直停留在30岁,你会选择哪一个?&/p&&br&&p&7. 关于未来你可能怎么死,你有自己的秘密预感吗?&/p&&br&&p&8. 列举3个你和对方共同拥有的特质。&/p&&br&&p&9. 你的人生中最感恩的事情是什么?&/p&&br&&p&10. 假如可以改变你成长过程中的任何事,你希望有哪些改变?&/p&&br&&p&11. 用4分钟的时间,尽可能详细地向对方讲述你的人生故事。&/p&&br&&p&12. 假如明天早上起床后能获得任何一种能力或特质,你希望是什么?&/p&&br&&p&&strong&第二组问题&/strong&&/p&&br&&p&13. 假如有颗水晶球能告诉你关于自己、人生或未来的一切真相,你想知道什么?&/p&&br&&p&14. 有什么事想做很久了?还没去做的原因是?&/p&&br&&p&15. 你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什么?&/p&&br&&p&16. 友情中你最重视哪一个部份?&/p&&br&&p&17. 你最珍贵的回忆是什么?&/p&&br&&p&18. 你最糟糕的回忆是什么?&/p&&br&&p&19. 如果你知道自己将在一年内突然死去,你会改变自己目前的生活方式吗?为什么?&/p&&br&&p&20. 友情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p&&br&&p&21. 爱和感情在你生命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p&&br&&p&22. 轮流分享你认为对方拥有的比较好的性格特点。各自提5点。&/p&&br&&p&23. 你的家庭关系亲密温暖吗?你是否觉得自己的童年比大部分人快乐?&/p&&br&&p&24. 你与母亲的关系如何?&/p&&br&&p&&strong&第三组问题&/strong&&/p&&br&&p&25. 说出3个含有“我们”并且符合实际情况的句子,比如“我们现在都在这个房间里”。&/p&&br&&p&26. 完成这个句子:“我希望可以跟某个人分享——”。&/p&&br&&p&27. 如果你要成为对方的密友,有什么事是他或她需要知道的?&/p&&br&&p&28. 告诉对方你喜欢他或她的什么地方(回答此题必须非常诚实,要说出你可能不会对刚认识的人说的事)。&/p&&br&&p&29. 和对方分享你人生中尴尬的时刻。&/p&&br&&p&30. 上次在别人面前哭是什么时候?自己哭又是什么时候?&/p&&br&&p&31. 告诉对方,你现在喜欢他或她什么地方。&/p&&br&&p&32. 有什么事是绝对不能开玩笑的?&/p&&br&&p&33. 如果你今天晚上就会死掉,而且无法与任何人联系,你最遗憾还没有告诉别人什么事?为什么还没说呢?&/p&&br&&p&34. 你的房子起火了,你所有的东西都在里面。在救出所爱的人和宠物后,你还有时间可以安全地抢救出最后一件东西。你会拿什么?为什么?&/p&&br&&p&35. 在你所有家人当中,谁的死对你的打击会最大?为什么?&/p&&br&&br&&br&&p&36. 分享你人生中的一个问题,问对方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做。同时也请对方告诉你,在他或她看来,你对这个问题的感受是什么。&/p&&br&────────────────────&br&&br&&br&本文系转载,原刊于微信公众号“假装在纽约”,&a href=&tel:& class=& wrap external&&&/a&文。&br&&br&&br&文首引文“To Fall in Love With Anyone, Do This”,系《纽约时报》2015年1月刊文。&br&中英文对照版可参考:&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qqenglish.com/bn/10041.ht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qenglish.com/bn/10041.&/span&&span class=&invisible&&ht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br&这36个问题来源于心理学家Arthur Aron的团队1997年在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上发表的论文 “The Experimental Generation of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A Procedure and Some Preliminary Findings”。&br&&br&&br&&br&《生活大爆炸》中Sheldon和Penny做的“几个小时内爱上彼此”的心理学实验来源自哪里引起人们讨论时,Arthur Aron的该论文也曾被引用。
《纽约时报》前两周有一篇情感专栏文章《只要你这么做,想爱上任何人都可以》(To Fall in Love With Anyone, Do This) 高居其网站当周点击量首位。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温哥华的一位大学教授,她讲述自己和刚刚认识的一个陌生男子,仿照美国心理学家 Arthur Aro…
&p&无需十分钟。&/p&&p&花上三分钟 ,三分钱 ,就能影响甚至决定人生三十年。&/p&&p&今天就向大家安利一波。&/p&&p&欢迎大家参与讨论。&/p&&p&如果无效,请在文末回复。&/p&&p&我不仅会做删文处理,还将奉上人民币一百元服输。&/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f265c12c98469bba05d8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17&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f265c12c98469bba05d8f_r.jpg&&&/figure&&hr&&p&说来话长,本人身为十二线县城城乡结合部居民,从小为学习英语吃尽了苦头。&/p&&p&虽如今,早已在Top2大学毕业多年,但午夜梦回时分,仍常常被当年老爸教训自己的场景惊醒。&/p&&p&&br&&/p&&p&当年顽劣已极,气极的老爸巴掌高高举起,重重落下。&/p&&p&打到了自己头上(你没看错,他舍不得打我)。&/p&&p&子不教,父之过。他说。&/p&&p&然后翻出我那崭新的英文课本再来教我。&/p&&p&嗯,他是个开货车的,认识的英文单词两只手都能数出来。&/p&&p&&br&&/p&&p&那几巴掌,打疼了他,清醒了我。&/p&&p&可清醒后的我,学起来英语该怎么痛苦还是怎么痛苦。&/p&&p&因为,当年的十二线县城——可能现在也是,在英语学习方面没几个明白人。&/p&&p&或者,大家都懂得各种大道理,包括但不限于朗读、听写、学新概念、去新东方等等,没有一个可行可操作的方法。&/p&&p&尤其是没有一个针对懒惰如我,毅力值异常低下如我,的学习方法。&/p&&p&&br&&/p&&p&现在,我发现了这款神器,十分渴望分享给仍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学弟学妹。&/p&&p&又苦于文笔质朴。&/p&&p&好吧,你说的对,是拙劣。&/p&&p&咬断笔头也写不出来咪蒙式自带转发属性的文字。&/p&&p&所以,恳请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您。&/p&&p&如果觉得本文有用,不仅仅是为您,也为其他学弟学妹,为其他在学习英语方面痛苦徘徊的众生。&/p&&p&&b&高抬贵手,轻轻点赞,谢谢您啦。&/b&&/p&&p&在接下来的文中,我也会偶尔提醒您,多有打扰,请谅解。&/p&&hr&&h2&一、薛定谔的知识点&/h2&&p&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b&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b&” &/p&&p&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存在大量需要记忆的东西。&/p&&p&包括但不限于诗词古文、数学公式、外语单词、物理现象、分子结构、历史年份、政治理论,工作数据……&/p&&p&&br&&/p&&p&准确记忆这些知识点给我们带来的助益不必多说;&/p&&p&就连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点头之交,如果你还记得名字,路上偶遇时,除了点头之外,能叫上对方一声某某哥某某姐,也一定能给自己加上不少形象分。&/p&&p&&br&&/p&&p&这些重要信息,怎样知道我们究竟记住了多少呢?&/p&&p&……呃……等到考试那一天,自然而然的就知道了。&/p&&p&&br&&/p&&p&根据多年的考试经验,我发现了一个神秘的规律:&/p&&p&&b&如果不考试,则一直有一定的概率记住了这个知识点;&/b&&/p&&p&&b&如果考试,就会做错。&/b&&/p&&p&&br&&/p&&p&诺贝尔获得者薛定谔也觉得如此。&/p&&p&话说1935年夏天,在薛定谔与爱因斯坦的一场对话中,薛定谔构想了一个实验:&/p&&p&“密闭的铁匣子里放着一个盖革计数器和少量的铀。&/p&&p&因为铀的量非常少,所以可以认定一个小时内铀原子衰变的概率是50%,没有衰变的概率也是50%。&/p&&p&当原子衰变发生时,通过继电器,装置会释放锤子砸碎一瓶毒药氢氰酸,毒死可怜的猫猫;&/p&&p&当原子没衰变的情况下则什么都不会发生,猫猫就是安全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0db989b71f83db7ace6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10& data-rawheight=&2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0db989b71f83db7ace6a_r.jpg&&&/figure&&p&当它们都被锁在箱子里时,我们不去观测。&/p&&p&所以那个原子处在衰变&不衰变的叠加状态,因为原子的状态不确定,所以猫的状态也不确定。&/p&&p&没有人知道猫的死活,猫处在生与死的叠加状态下。&/p&&p&只有当我们打开箱子观测时,这个状态才会坍塌。&/p&&p&事情才有最终定论:&/p&&p&——要么猫四脚朝天躺在箱子里死掉了;&/p&&p&——要么它活蹦乱跳的“喵喵”直叫。&/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dd6ac7ef15ccc7a8b3833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5& data-rawheight=&6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dd6ac7ef15ccc7a8b3833_r.jpg&&&figcaption&把薛定谔的脑袋给老子拿过来!!——猫猫如是说&/figcaption&&/figure&&p&&br&&/p&&p&反观记忆和考试,就是现实版的薛定谔的知识点:&/p&&p&当你参加考试之前,&b&知识点处在“记住了”(会运用)和“没记住”(不会)的叠加状态下&/b&。&/p&&p&当你参加考试时,你的观测使得知识点的叠加状态坍塌了。&/p&&p&至此只有两种可能性:&/p&&p&——要么自信满满的作对题目提前交卷;&/p&&p&——要么捉急的考虑蒙B还是蒙C,换来满篇醒目的红叉,挂科补考。&/p&&p&&br&&/p&&p&回到薛定谔的猫。&/p&&p&问题是,当我们没有打开箱子之前,这只猫处在什么状态?&/p&&p&一只猫同时怎么可能又是死又是活的?&/p&&p&它处在不死不活的叠加态?&/p&&p&据说物理学家霍金听到这个实验时,曾说:&/p&&p&&b&“让我去拿枪打死这只猫”。&/b&&/p&&p&&br&&/p&&p&同样,我们知道自己并不总是能记牢某些重要信息。&/p&&p&这些知识点处于记住了和没记住这种叠加的状态。&/p&&p&这一事实,常常使我们陷入深深的焦虑和痛苦。&/p&&blockquote&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br&——王小波&/blockquote&&p&&br&&/p&&p&但我们之所以焦虑、痛苦和愤怒,往往不是因为自己学不会。&/p&&p&我相信&b&一个智力正常的人,在资源足够的情况下,足以学会这个世界大多数知识点。&/b&&/p&&p&我们只是在焦虑什么时候忘记,是不是已经忘记,哪些知识点已经忘记,哪些知识点将要忘记?&/p&&p&这些情况我们不甚清楚,稀里糊涂。&/p&&p&让我们觉得世界处于失控的状态。&/p&&p&&br&&/p&&p&怎样才能打破这种叠加状态,让我们在重要的考试之前,明确的知道:&/p&&p&——哪些知识点没记住,需要强化?&/p&&p&——哪些知识点记住了,无需浪费时间?&/p&&hr&&h2&二、自测,自己做自己的教练&/h2&&p&我的答案是,在重要考试这个观测点来临之前,提前进行观测,尤其是自测。&/p&&p&提前观测这个方法大部分学校、老师和学生都在执行。&/p&&p&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考代练、以测代练。&/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1de3c3732bea4fb0a798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18& data-rawheight=&5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1de3c3732bea4fb0a7982_r.jpg&&&/figure&&p&不去理会那些“活蹦乱跳的猫”,单独捡出那些“死猫”,参考答案,询问老师,让它们“起死回生”。&/p&&p&&br&&/p&&p&那么,为什么要强调自测呢?&/p&&p&因为学校中的以考代练,是工业化社会中,为了提高效率,&b&面向所有人的批量检测&/b&;&/p&&p&最懂得自己知识结构缺陷的只能是自己。&/p&&p&要想做到因材施教,&b&必须要自己做自己的教练。&/b&&/p&&p&&b&我们既是我们人生的设计师,也是我们人生的施工建造者&/b&。&/p&&p&&br&&/p&&p&近些年来流行的错题本,就是一个比较有效的自测工具。&/p&&p&能在像一个筛子一样,筛去已经记住的,留下真正需要重复记忆、严肃对待的知识点。&/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e4e94d2cfddf5a105fd9_b.jpg& data-size=&normal& class=&content_image&&&figcaption&找不到合适的图片,大家将就着看吧,意思到了就行&/figcaption&&/figure&&p&&br&&/p&&p&&br&&/p&&p&但是,请注意,以下这种多个题目平铺下来、题目和解析在一起的错题本,往往是错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b505e7537d6ccc7e986af0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33& data-rawheight=&6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b505e7537d6ccc7e986af0c_r.jpg&&&/figure&&p&正确的错题本要遵循错题本制作三原则:&/p&&ol&&li&活页&/li&&li&一题一页&/li&&li&正面错题,反面解析&/li&&/ol&&p&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错题本呢?&/p&&hr&&h2&三、闪卡,最好的自测方式&/h2&&p&实际上,这种错题本,就是我们熟知的闪卡。&/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a53c1f93ec464f35f7cfa1cd1e269b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a53c1f93ec464f35f7cfa1cd1e269bf_r.jpg&&&figcaption&这是我给女儿准备的部分闪卡&/figcaption&&/figure&&p&&b&将识记材料记录在卡片上,进行记忆就叫卡片记忆。&/b&&/p&&p&卡片记忆是战胜惰性和忘性的有效武器。&/p&&p&它不占用大块时间,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记忆量。&/p&&p&&br&&/p&&p&古今中外,许多大家,都自觉不自觉的使用这种记忆方法。&/p&&p&李清照的丈夫在太学做学生,夫妻俩常常跑到相国寺买碑文回家。&/p&&p&他俩一面欣赏碑帖,一面校勘不同版本,此外还做游戏。&/p&&p&后来李清照回忆这段生活时说:&/p&&blockquote&“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以中否决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blockquote&&p&正因为李清照夫妇都是饱学之士,才敢于进行这种游戏,而通过这个活动,又进一步加深了记忆。&/p&&p&无独有偶,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死后,人们发现他亲手摘录的卡片有25000张、笔记几百本。&/p&&p&&br&&/p&&p&然鹅,虽然大家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卡片,但卡片式记忆却远远称不上普及。&/p&&p&这一方面是由于传统卡片式记忆的几个难点——&b&制卡难、携带难&/b&;&/p&&p&另一方面是大家虽知卡片,却不知记忆卡片的&b&正确方法&/b&,无法见识到它的&b&真正威力&/b&。&/p&&hr&&h2&四、闪卡记忆最好的方法&/h2&&p&在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ook.douban.com/subject/225537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学习这回事》&/a&里,&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ook.douban.com/search/%25E5%25A1%259E%25E5%25B7%25B4%25E6%2596%25AF%25E8%E5%25AE%%25B7%25E8%258E%25B1%25E7%%25E7%25BA%25B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蒂安·莱特纳&/a& 给出了一套高效的卡片记忆方法。&/p&&p&&br&&/p&&p&1.第一步当然是要制作/购买卡片。&/p&&p&正确的卡片有几个要点,再次重申一下:&/p&&ul&&li&一个知识点,一张卡片。&/li&&li&正面是问题,反面是解释/解析。&/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ecc2bfcbed93fdb7072c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31& data-rawheight=&1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ecc2bfcbed93fdb7072c7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bc7de54fcfcee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34& data-rawheight=&1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bc7de54fcfcee7_r.jpg&&&/figure&&p&如图。&/p&&p&再举一个栗子做对比:&/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243afeadaa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243afeadaa8_r.jpg&&&figcaption&正面&/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c33d9a00ac1d2b184b1cc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c33d9a00ac1d2b184b1cc_r.jpg&&&figcaption&反面&/figcaption&&/figure&&p&右侧的卡片可能为了“节约”,正面和反面分别为路虎和宝马。&/p&&p&这不符合制卡要求,即便印制的再精美也不用考虑。&/p&&p&&br&&/p&&p&2.准备一个长方形的小箱子,箱子里做出3个越来越大的内部空间。&/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f2a9f7a909f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f2a9f7a909fb_r.jpg&&&/figure&&p&如图,我们根据空间从小到大,依次称之为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p&&p&&br&&/p&&p&3.在所有要记住内容的卡片中,抽取一张,指认正面,回忆反面,考察是否识记。&/p&&p&——将已经识记的卡片,放入箱子中最小空间的第一格。&/p&&p&没有识记的卡片,对不起,没有资格进入箱子休息。&/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fbae57e965f2b4b7a0602cac1e91ce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fbae57e965f2b4b7a0602cac1e91ceb_r.jpg&&&/figure&&p&&br&&/p&&p&4.如此反复,直到第一格被装满。&/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dee224b36a664eeceef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dee224b36a664eeceef8_r.jpg&&&/figure&&p&&br&&/p&&p&5.不再学习新卡片,此时进入复习时间。&/p&&p&在第一格中,抽取卡片进行检测。&/p&&p&还记得薛定谔的猫吗?现在我们就是在提前观测这箱子里的那只猫。&/p&&p&——如果是只活蹦乱跳的猫(记住了),那就请移入宽敞明亮的第二格;&/p&&p&——如果是只死猫(没记住),那就再次记忆后,仍然留在第一格。&/p&&p&这一轮复习完,箱子里的情况是这样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d4e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d4eb_r.jpg&&&/figure&&p&一部分卡片被移入第二格,剩下一部分冥顽不化的顽抗分子,留到了第一格。&/p&&p&&br&&/p&&p&6.不理那些顽抗分子,我们继续学习新卡片,将已经识记的新卡片,仍然放入第一格,直至再次将第一格挤满。&/p&&p&&br&&/p&&p&7.将第一格中的卡片(包括第二批新卡片和第一批的顽抗分子),重复第5个步骤,复习。&/p&&p&一部分识记的卡片被移入第二格,剩下一部分忘记的卡片,继续留到了第一格。&/p&&p&留在第一格里的卡片中,可能会有几张,在第一次复习中,就因忘记被留到了第一格,现在第二次观测也没有通过。&/p&&p&证明这是一只死得很透的猫,真·顽抗分子。&/p&&p&不过没关系,用我们的学习方法,一定能像熬鹰一样,把它给熬服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6374a65dcbac107f819db97d4c76572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6374a65dcbac107f819db97d4c76572_r.jpg&&&figcaption&就这样被你征服&/figcaption&&/figure&&p&8.如此反复几次,很快第二格也被从第一格里来的新移民装满了。&/p&&p&这时,停止新卡片学习。&/p&&p&集中对第二格卡片进行复习清空。&/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1ecef0bf0f4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1ecef0bf0f48_r.jpg&&&/figure&&p&具体怎样操作呢?&/p&&p&抽取第二格的卡片,开始复习。&/p&&p&仍然记得住的卡片,放入地广人稀的第三格。&/p&&p&记不住的卡片,是非常非常狡猾的。&/p&&p&它连续蒙骗了我们两次,进入第一格,然后进入了第二格。&/p&&p&对于这种欺瞒行为,是可忍孰不可忍。&/p&&p&我们对它加强学习教育之后,&b&将其放入第一格&/b&。&/p&&p&是的,你没看错,它们连留在第二格的资格都被剥夺,直接被打入第一格。&/p&&p&它要作为一张新卡片被对待,凭着自己的表现,再次依次进入第二格、第三格。&/p&&p&可以想象,当它们再次进入第二格、第三格后,再被考察是否要移入更高级的格子时,如果又通不过观测,仍然是要被一撸到底,打入第一格。&/p&&p&第二格复习完毕时,盒子里是这样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ea4e2eb09ca334ebec31f41ad6cab4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ea4e2eb09ca334ebec31f41ad6cab46_r.jpg&&&/figure&&p&看到那个欺瞒成性,不思悔改的“南”了吗?&/p&&p&它和它的同类被一撸到底,接下来要和新卡片一起摸爬滚打。&/p&&p&&br&&/p&&p&9.继续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第三格被装满。&/p&&p&此时,停止学习新卡片。&/p&&p&对第三格的卡片进行复习检测。&/p&&p&通过检测的,可以移出这个卡片箱,找个抽屉好好休息了。&/p&&p&没有通过检测的,继续被打入第一格。&/p&&p&&br&&/p&&p&10.恭喜你!你学到了如何用记忆卡最有效记忆的方法。&/p&&hr&&p&&br&&/p&&h2&五、一张卡片的箱子之旅&/h2&&p&上面的学习卡片箱只是一个简陋的模型。&/p&&p&用动图表现的话,大体是这样的:&/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095d1deecbacaf8dc285ed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095d1deecbacaf8dc285edc_r.jpg&&&/figure&&p&&br&&/p&&p&&br&&/p&&p&一张卡片的完美的箱子之旅是这样的:&/p&&ol&&li&顺利通过第一次检测;&/li&&li&隔几小时,顺利通过第二次检测;&/li&&li&隔几天,顺利通过第三次检测;&/li&&li&隔几周,顺利通过第四次检测;&/li&&li&隔半年左右,顺利通过第五次检测。&/li&&/ol&&p&假定这张卡片在第四次检测没通过,那么将会被打回第一格,重新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检测。&/p&&p&&br&&/p&&p&总结一下,一张卡片,要想在上面的学习卡片箱中脱颖而出,必须要:&/p&&p&&b&连续(不能中断)顺利通过,3-5次(根据箱子里的格子个数而定),间隔时间越来越长的(根据箱子里每个格子的空间大小而定),识记检测。&/b&&/p&&p&&br&&/p&&p&而那些顽固不化,怎么也记不住的知识点,可能要被上述格子之间折磨得往复数十遍。&/p&&p&它会总是在你面前打转转,直到被你下定决心,下足功夫,调动所有资源,把它解决掉。&/p&&p&毫不例外,它最终也要连续顺利通过3-5次间隔时间越来越长的检测。&/p&&p&&br&&/p&&p&此时,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p&&p&一年以后的高考/考研/司法考试/注会考试/托福雅思GRE考试,这道题目你肯定会做(这个单词肯定认识)。&/p&&p&&br&&/p&&p&&b&这套方法亲测有效,敲黑板!&/b&&/p&&p&&b&这套方法亲测有效,敲黑板!&/b&&/p&&p&&b&这套方法亲测有效,敲黑板!&/b&&/p&&p&几年前,我曾把这个方法传授给本科三本的表弟,他用这个方法顺利考研到北大,并转年在司法考试中考了他们法学院最高分430+。&/p&&p&&br&&/p&&p&大家家里都有长方形盒子吧?&/p&&p&马上拿出来,用女生绑辫子的猴皮筋在盒子套几下,隔离出几个格子;&/p&&p&手动制作卡片(错题卡、单词卡);&/p&&p&按照上述流程试一下,半个小时时间就能试出效果。&/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7de1e3072065ccd41ae555f5a84008e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7de1e3072065ccd41ae555f5a84008e_r.jpg&&&figcaption&三分钟,三分钱,影响三十年&/figcaption&&/figure&&p&同志们,同学们,先生们,女士们,各位亲爱的朋友,看到这里,为了自己,为了大家,请顺手点赞。&/p&&p&&b&顺手点赞,手有鱼香肉丝&/b&(输入法出卖了我)。&/p&&hr&&p&&br&&/p&&h2&六、算法&/h2&&p&究其本质,上述闪卡学习方法是一种算法。&/p&&p&&br&&/p&&p&关于算法,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ook.douban.com/author/116890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a& 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ook.douban.com/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a&一书中这样定义:&/p&&blockquote&21世纪将是由算法主导的世纪……&br&算法指的是进行计算、解决问题、做出决定的一套有条理的步骤。&br&所以,算法并不是单指某次计算,而是计算时采用的方法。&/blockquote&&p&&br&&/p&&p&他进一步举例:&/p&&blockquote&如果想得到两个数字的平均值,简单的算法是:&br&“第一步,将两个数字相加;&br&第二步,将和除以2。”&br&这时,如果输入4和8,结果就是6;&br&输入117和231,结果就是174。&br&&br&食谱是个复杂一点的例子。&br&例如蔬菜汤的算法,大概会是这样:&br&1. 在锅中热油。&br&2. 将洋葱切成碎末。&br&3. 把洋葱末炒至金黄色。&br&4. 把马铃薯切块,加入锅中。&br&5. 将圆白菜切丝,加入锅中。&br&&br&诸如此类。&br&你可以尝试着不断重复这种算法,每次用稍微不同的蔬菜,就会得到稍微不同的汤。&br&然而,算法本身并没有改变。&/blockquote&&p&&br&&/p&&p&以此反观上述闪卡学习方法,系算法无疑。&/p&&p&&br&&/p&&p&大家并不是程序员,但都自觉不自觉的用上了类似的算法:&/p&&p&丰子恺在《我的苦学经验(二十二遍读书法)》这样描述:&/p&&blockquote&我每天自己上一课新书,规定读十遍。&br&计算遍数,用选举开票的方法,每读一遍,用铅笔在书的下端划一笔,便凑成一个字。&br&不过所凑成的不是选举开票用的“正”字,而是一个“读”字。&br&例如第一天读第一课,读十遍,每读一遍画一笔,便在第一课下面画了一个“言”字旁和一个“士”字头。&br&第二天读第二课,亦读十遍,亦在第二课下面画一个“言”字和一个“士”字,继续又把昨天所读的第一课温习五遍,即在第一课的下面加了一个“四”字。&br&第三天在第三课下画一“言”字和“士”字,继续温习昨日的第二课,在第二课下面加一“四”字,又继续温习前日的第一课,在第一课下面再加了一个“目”字。&br&第四天在第四课下面画一“言”字和一“士”字,继续在第三课下加一“四”字,第二课下加一“目”字,第一课下加一“八”字,到了第四天而第一课下面的“读”字方始完成。&br&这样下去,每课下面的“读”字,逐一完成。&br&“读”字共有二十二笔,故每课共读二十二遍,即生书读十遍,第二天温五遍,第三天又温五遍,第四天再温二遍。&br&故我的旧书中,都有铅笔画成的“读”字,每课下面有了一个完全的“读”字,即表示已经熟读了。&br&这办法有些好处:分四天温习,屡次反复,容易读熟。&/blockquote&&p&&br&&/p&&p&杨鹏在《17天搞定GRE词汇》中发明的办法无疑也是种算法:&/p&&blockquote&我们将10个单词分为1个记忆单元(1组,在1999版红宝书上确是1页)。&br&依据笔者的亲身实践并结合同学们背单词的实际情况来测算,第一遍背1组(10个)红宝书单词需要5分钟。&br&这时第一个记忆周期已到,请读者在背下一组之前,马上返回至第一个单词,把这10个单词迅速复习一遍。&br&因为此时对单词的记忆程度在90%以上,因此只需要30秒,可是关于记忆这些单词所起的作用是极大的。&br&第二组10个单词也如法炮制。&br&用这种办法背过60个单词以后,第二个记忆周期(30分钟)已到,马上从第一页开始复习。&br&接着用同样的办法背7~12组。&/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2e39b4ba655b2f920d7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68& data-rawheight=&67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8&&&figcaption&《17天搞定GRE词汇》给出的单词复习表&/figcaption&&/figure&&p&&i&吐槽时间:&/i&&/p&&p&&i&如果真的严格遵循规则,可能我们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在做计划,而不是在学习。&/i&&/p&&p&&i&这也是《17天搞定GRE词汇》之类的方法叫好不叫座的原因。&/i&&/p&&p&&i&需要太多的毅力,对不起,我如果有毅力早就不需要报新东方了好吧?&/i&&/p&&p&&i&吐槽完毕。&/i&&/p&&p&话说回来,既然我们承认类似的方法是算法,接下来就要面临一个重要问题:&/p&&p&&b&哪个算法最优?&/b&&/p&&p&是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ook.douban.com/search/%25E5%25A1%259E%25E5%25B7%25B4%25E6%2596%25AF%25E8%E5%25AE%%25B7%25E8%258E%25B1%25E7%%25E7%25BA%25B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蒂安·莱特纳&/a& 还是丰子恺、杨鹏或是其他人?&/p&&p&毕竟,算法有高低。&/p&&p&回到我们之前的学习卡片箱,这个问题可以表述为:&/p&&p&一个盒子中设置几个格子(3个还是4个、5个?),各个格子之间大小、比例分别为多少,才是最优的卡片箱系统?&/p&&hr&&p&&br&&/p&&h2&七、人算不如天算,哦不,计算机算&/h2&&p&人类的大脑在处理这种记忆算法时,往往是依据经验,之后就是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p&&p&正如丰子恺,明明是采用很高级(靠谱)的算法来学习,他自己却以为机械和笨(也有可能是谦虚):&/p&&blockquote&我完全信托这&b&机械&/b&的方法,每天像和尚念经一般地&b&笨读&/b&。&/blockquote&&p&&br&&/p&&p&不过,话又说回来,人类大脑的这种经验算法,用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ook.douban.com/author/116890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a& 的话说,是以碳来表现的有机算法。&/p&&p&他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ook.douban.com/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a&中雄辩的论证了,计算机算法将在一切算法领域全面超过人类:&/p&&blockquote&没有理由相信非有机算法永远无法复制或超越有机算法能做的事。&br&只要运算结果有效,算法是以碳来表现还是硅来表现又有何差别? &br&就像在不久之前,大家还很喜欢用面部识别举例,说这项任务连婴儿都能轻松办到,可是最强大的计算机却无力完成。&br&但到了今天,面部识别程序辨认人脸的速度和效率都已经远超人类。 &/blockquote&&p&&br&&/p&&p&不幸的是,事实站在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ook.douban.com/author/116890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a& 这一边。&/p&&p&近年来,我们观测到的,非有机算法超越有机算法的案例,比比皆是。&/p&&p&国际象棋:&/p&&blockquote&早在1996卡斯帕罗夫第一次与IBM公司深蓝计算机就进行了第一次的人机大战,结果卡斯帕罗夫以4:2取胜。&br&但是转眼1997年再次人机大战之时,更深的蓝就以3.5—2.5逆转取胜。&br&赛后卡斯帕罗夫指出他感觉到有一只上帝之手在后台帮助计算机。&/blockquote&&p&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围棋呢?&/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97d960ec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97d960ece_r.jpg&&&/figure&&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ews.163.com/17/0527/22/CLFOFRIT00018AOR.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柯洁比赛中途离开座位失声痛哭 棋局停滞20分钟&/a&&/p&&p&男儿有泪不轻弹&/p&&p&……&/p&&p&只是未到伤心处&/p&&p&……&/p&&p&&br&&/p&&p&在这些领域,我们人类的算法犹一败如山倒,更何况本来就不擅长的记忆算法。&/p&&p&所以,问题就转换成了,&b&计算机记忆算法哪家强?&/b&&/p&&p&回答山东蓝翔的那位同学你先坐下,等着我给你栽一棵橘子树去。&/p&&hr&&p&&br&&/p&&h2&八、Anki算法第二强,同时最开放,全平台,可同步&/h2&&p&如果我硬要说Anki算法最强,那肯定是不客观。&/p&&p&但如果说它算法第二强,估计没多少人不服。&/p&&p&Anki这个软件是个外国人写的,脱胎于Supermemo以前公布的一个记忆算法。&/p&&p&这个Supermemo是个国外专门研究记忆规律教授开发的,要收费,估计中国也买不到。&/p&&p&后来教授公布了早期的算法,Anki作者觉得挺好,就据此开发Anki了。&/p&&p&所以,或许Anki在算法上略输Supermemo一筹,但二者同源,属于辟邪剑法和葵花宝典的关系。&/p&&p&&br&&/p&&p&同时,Anki比Supermemo进步的地方有很多。&/p&&p&&b&比如,免费。&/b&&/p&&p&哦,不好意思,IOS平台收费,还不便宜,163,估计作者指望着果粉吃饭呢。&/p&&p&但至少Win\Mac和安卓系统免费。&/p&&p&&b&强烈推荐安卓,体验最好,是少数安卓体验比IOS好的几个App之一。&/b&&/p&&p&各个平台之间还可方便地同步学习进度。&/p&&p&&br&&/p&&p&&b&比如,开放。&/b&&/p&&p&开放的意思就是玩儿的开,能玩儿出来很多花儿。&/p&&p&这软件扩展十分厉害,其页面其实是网页,理论上你可以改成任何想要的画面,甚至可以加载动图和视频。&/p&&p&举个例子,我之前用Anki这样记gra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e9d8913efc0682eff70ce7e8ff2281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5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figure&&p&&br&&/p&&p&&br&&/p&&p&这样记feast&/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62740cda7df119a27a64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5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figure&&p&&br&&/p&&p&这样记mallet&/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b53c7a82327fceed89568aef37ca67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5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figure&&p&&br&&/p&&p&&br&&/p&&p&……不再一一列举,还想看的话可以移步:&/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别拿你的金戈铁马,挑战我的歼20——Anki的疗效和基本用法&/a&&/p&&p&&br&&/p&&p&电脑版的话,还有各种插件,可以实现各种软件原本没有的功能。&/p&&p&比如调用系统发音,查词什么的。&/p&&p&&br&&/p&&p&如此一来,Anki和Supermemo的对决,就从辟邪剑法VS葵花宝典,变成了:&/p&&p&在辟邪剑法平台上,加载运行独孤九剑、九阴真经、九阳真经、玉女心经……&/p&&p&VS&/p&&p&葵花宝典&/p&&p&如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95e8a8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61& data-rawheight=&4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695e8a80_r.jpg&&&/figure&&p&VS&/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7c8ee670cafbb029e4a52adccb46c8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05& data-rawheight=&32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5&&&/figure&&p&辟邪剑法+独孤九剑,两个大招叠加在一起放,那画面太美。&/p&&p&&br&&/p&&p&不夸张的说,用好Anki,你可以解决几乎一切和考试——或者是说记忆——相关的问题。&/p&&p&&b&一旦你体验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你简直无法想象生活中怎么可以没有它。 &/b&&/p&&p&17世纪著名的教育家、捷克人夸美纽斯感叹说:&/p&&blockquote&“假如我们能够记得曾读到、听到和我们所曾欣赏过的一切事物,并随时可以应用,那时我们便会显得何等有学问啊!” &/blockquote&&p&四百年过去了,我们距离这一步越来越近。&/p&&p&&br&&/p&&p&有人说,不管是辟邪剑法还是葵花宝典,欲练神功不都得先那啥吗?&/p&&p&唉,你马上就会知道,背单词这么好玩儿这么爽,谁还需要性生活呢?&/p&&p&我打算写一篇震惊体文章:《震惊!老公竟然趁老婆睡觉,偷偷拿起手机做这种事!!!》&/p&&p&嗯,说正经的,本文首发知乎,接下来将发本人的知乎专栏 &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Ankurumi& class=&internal&&Anki美剧复读机&/a& 以及公众号 Anki影音。&/p&&p&苦于不会给文章起名,恳请各位朋友帮着给文章起一个高大上的响亮名字,可回复到评论里。&/p&&p&&b&一经采用,定有重酬。&/b&&/p&&hr&&h2&九、最好的记忆方式是情境记忆&/h2&&p&情境记忆,是突出知识特点,加深知识印象的最好方式之一。&/p&&p&一个标志,一句广告语,或者是一段琅琅上口的歌曲广告,或是一幅画面,都可以帮助我们产生记忆。&/p&&p&在这些图像或者情境故事中,我们更容易被刺激,从而唤起感觉,联结记忆。&/p&&p&因此,许多记忆学专家都认为,“情境”记忆法,是一种帮助人们把所学的知识与情境中的所见完美结合起来的绝佳方法。&/p&&p&&br&&/p&&p&学习科学大量研究也表明,最佳学习方式是在情境中学习。&/p&&p&在哪里用,就要在哪里学。&/p&&p&你要学习的东西将实际应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你就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习这些东西。 &/p&&p&比如,你要学习编程,就应该在github里学习,因为你以后编程就是通过Github。&/p&&p&再如,你要学习讨价还价的技巧,就应该在实际的销售场合学习,因为这一技巧最终是用在销售场合的。&/p&&p&&br&&/p&&p&在记忆某些事物的时候,最好同时记住当时的情境。&/p&&p&需要记忆的东西会因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遗忘,为了加深记忆,使事物不被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是怎么样的。 &/p&&p&所以,在实践中,想要有效学习,我们必须充分地调用已有知识,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让自己愉快地学习和记忆知识内容。 &/p&&p&&br&&/p&&p&举个栗子。&/p&&p&&br&&/p&&p&&br&&/p&&p&&br&&/p&&p&&br&&/p&&a class=&video-box&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zhihu.com/video/454080&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true& data-name=&& data-poster=&https://pic2.zhimg.com/80/v2-89c85edbc2fb2c0a69bd_b.jpg& data-lens-id=&454080&&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s://pic2.zhimg.com/80/v2-89c85edbc2fb2c0a69bd_b.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s://www.zhihu.com/video/454080&/span&
&/a&&p&&br&&/p&&p&&br&&/p&&p&&br&&/p&&p&&br&&/p&&blockquote&You know, knowledge is a tricky thing.&br&你知道,知识是很难懂的。&/blockquote&&p&我们早就知道,Joey 在老友记中的人设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这是我们的旧有知识。&/p&&p&所以从他口中说出 knowledge is a tricky thing ,我们听起来,既滑稽又合乎逻辑。&/p&&p&假定tricky一词对我们来说是个新知识,在这个情境中,我们借此&b&学会了tricky的读音、释义、搭配、造句了,还学会了这句话的抑扬顿挫、连读弱读,&/b&甚至还学会了Joey 的发音口型、体态语言,可以直接运用。&/p&&p&新知识像一个挂钩一样,紧紧地钩在旧知识上,很难忘记。&/p&&p&&b&被动词汇由此变为主动词汇。&/b&&/p&&hr&&h2&&b&十、最好的情境记忆方式是视听记忆&/b&&/h2&&p&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记忆类型,包括: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等。&/p&&p&其中,视觉型是借助视觉效果来达到帮助记忆事物的类型。&/p&&p&人们在看视频的时候,会对各种精彩的广告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其中除了广告的内容比较新颖、别致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广告中的商品对人们的视觉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充分利用了观众的视觉型记忆功能。 &/p&&p&一般来说,人的记忆以视觉型居多。&/p&&p&据统计,有70%~80%人是视觉型记忆。&/p&&p&对于这一类型的人来说,将记忆的信息视觉化,对他们进行记忆最为合适。 &/p&&p&在婴幼儿的教育当中,也有人发现利用视觉功能帮助孩子进行记忆非常有效,因为孩子对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对自己所看到过的东西能够在脑海中留下一定的印象,这也是为什么在绝大部分的婴幼儿教学中采用彩色挂图教育的原因。 &/p&&p&&br&&/p&&p&如图,在各种记忆方式中,&b&视听记忆能达到惊人的50%,是读(看书)的5倍&/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cc2dc7cca7b1dca06ae8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cc2dc7cca7b1dca06ae8b_r.jpg&&&/figure&&p&&br&&/p&&p&再来举几个栗子。&/p&&p&&br&&/p&&p&&br&&/p&&a class=&video-box&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zhihu.com/video/739072&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true& data-name=&& data-poster=&https://pic3.zhimg.com/80/v2-890dce52ffefe0e9125212_b.jpg& data-lens-id=&739072&&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s://pic3.zhimg.com/80/v2-890dce52ffefe0e9125212_b.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s://www.zhihu.com/video/739072&/span&
&/a&&p&&br&&/p&&p&&br&&/p&&p&&br&&/p&&p&&br&&/p&&blockquote&- I'm really wedged in here. - I'll pull you through.&br&- 我真的被挤在这里了。-我帮你拉出来。&/blockquote&&p&&br&&/p&&p&&br&&/p&&a class=&video-box&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zhihu.com/video/207808&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true& data-name=&& data-poster=&https://pic3.zhimg.com/80/v2-62a6e43e080cdd_b.jpg& data-lens-id=&207808&&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s://pic3.zhimg.com/80/v2-62a6e43e080cdd_b.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s://www.zhihu.com/video/207808&/span&
&/a&&p&&br&&/p&&p&&br&&/p&&p&&br&&/p&&p&&br&&/p&&blockquote&I did my best, but you are gonna have a scar.&br&我尽力了,但会留下疤痕。&/blockquote&&p&&br&&/p&&p&&br&&/p&&a class=&video-box&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zhihu.com/video/644224&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true& data-name=&& data-poster=&https://pic1.zhimg.com/80/v2-396cd62e8d0bab02a59f90_b.jpg& data-lens-id=&644224&&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s://pic1.zhimg.com/80/v2-396cd62e8d0bab02a59f90_b.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s://www.zhihu.com/video/644224&/span&
&/a&&p&&br&&/p&&p&&br&&/p&&p&&br&&/p&&p&&br&&/p&&blockquote&Oh, glare.&br&噢,刺眼!&/blockquote&&p&&br&&/p&&p&&br&&/p&&a class=&video-box&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zhihu.com/video/831296&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true& data-name=&& data-poster=&https://pic3.zhimg.com/80/v2-5a04f4de8e2ced9c9f7ea_b.jpg& data-lens-id=&831296&&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s://pic3.zhimg.com/80/v2-5a04f4de8e2ced9c9f7ea_b.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s://www.zhihu.com/video/831296&/span&
&/a&&p&&br&&/p&&p&&br&&/p&&p&&br&&/p&&p&&br&&/p&&blockquote&This is...sticky.&br&这儿……有点粘乎乎的。&/blockquote&&p&&br&&/p&&p&&br&&/p&&a class=&video-box&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zhihu.com/video/865792&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true& data-name=&& data-poster=&https://pic1.zhimg.com/80/v2-8a437fbf7ca0_b.jpg& data-lens-id=&865792&&
&img class=&thumbnail& src=&https://pic1.zhimg.com/80/v2-8a437fbf7ca0_b.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https://www.zhihu.com/video/865792&/span&
&/a&&p&&br&&/p&&p&&br&&/p&&p&&br&&/p&&p&&br&&/p&&blockquote&This... scent.&br&这股...味道。&/blockquote&&p&&br&&/p&&p&这些情境之所使我们印象深刻,在于它们调动了我们的视觉记忆,调动了我们原有的旧知识(如果你看过老友记、摩登家庭、生活大爆炸和基本演绎法的话)。&/p&&p&&br&&/p&&p&不仅如此,他们还调动了我们的其他感官记忆。&/p&&p&——让我们想起来小时候淘气被门夹过的记忆;&/p&&p&什么,你没有?也可能是这段记忆太过痛苦被大脑自动屏蔽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b1622add2a527adc9387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90&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0&&&/figure&&p&——让我们感觉到身体受伤的痛感;&/p&&p&——感觉到眼睛被太阳光恍了一下;&/p&&p&——感觉到手上黏糊糊的;&/p&&p&——甚至闻到了某些腐肉的臭味……&/p&&p&&br&&/p&&p&tips:通过这种方法背单词时,要尽量进入角色。&/p&&p&努力设想自己处于别人的境地,经历别人所经历的事情,感受它们,使它们和你的情绪记忆挂钩(进化赋予我们的情绪是提取的绝佳线索,也是强化记忆的最佳催化剂)。&/p&&p&由于我们真切地设想了自己处于这些场景中,在我们设想的场景中我们是第一人称视角,所以当以后遇到类似场景的时候就更容易回忆起当时的感受,从而调用wedge、scar、glare、sticky、scent等几个单词的读音、用法。&/p&&p&它们被融合到这些情境记忆、感官记忆和情绪记忆里,以至于想忘记都难。&/p&&hr&&h2&十一、英语视听记忆最好的材料是美剧和电影&/h2&&p&很多英语学习者都会羡慕别人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能顺畅地与外国人交流,但是同样都是学习了十几年,自己却还只是“哑巴英语”的程度。&/p&&p&是什么让大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呢?根源就在于方法!&/p&&p&&br&&/p&&p&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通过沟通交流才能满足其功能。&/p&&p&长久以来,学习英语的我们,似乎忘记了英语作为“语言”的本质功能,过于投入地“纸上谈兵”,却不了解应该怎么用、怎么“说”。&/p&&p&要想学会实际应用,就必须要投入到真实、有效的语言环境中,先看外国人是怎么说、怎么用的,再通过学习、模仿,给自己模拟“实战环境”,逐步掌握真正能用以交流的英语。&/p&&p&&br&&/p&&p&怎样才能投入到这种切实的语言环境中?&/p&&p&看美剧可谓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p&&p&艺术源于生活,美剧中的人物所生活的环境虽然可能跟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些差距,但他们所说的台词也是我们在与人交流时真正需要用到的口语。&/p&&p&在欣赏美剧的同时,我们听到地道的发音、地道的用法,这不就是一个最为自然的口语学习环境嘛!&/p&&p&&br&&/p&&p&话说从20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成长的烦恼》起,中国人开始接触美剧。&/p&&p&随后,美剧就为国人了解美国文化、美国生活打开了一扇门。&/p&&p&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在本世纪初,众多美剧爱好者成立了各大字幕组,通过翻译美剧字幕将最新鲜、最好看的美剧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p&&p&如名声大噪的《老友记》、《摩登家庭》、《权力的游戏》、《绝望的主妇》、《生活大爆炸》、《纸牌屋》等等。 &/p&&p&&br&&/p&&p&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者发现,美剧不仅仅是内容精彩、剧情紧凑的电视剧,还是学习英语的绝佳途径。&/p&&p&——虽然美剧并非一本厚厚的单词书,但总能让你学到最地道、最常用的单词;&/p&&p&——虽然美剧并非一套让你跟读的口语光碟,但角色之间的你来我往,总能让你学到最精炼的表达;&/p&&p&——虽然美剧并非一套纠正语音语调的音标卡,但美国人的发音……还有什么好怀疑的? &/p&&p&——最关键的是,看美剧学英语是最能做到&b&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途径。&/b&&/p&&p&回想我们人生路,每到要高考、要考研、要过四六级、要出国,我们就要学英语。&/p&&p&但是我们从不用英语。&/p&&p&大部分人用英语的场合是到考场上做卷子。&/p&&p&&b&平时,我们不读英文书报,不和外国人交流,不听,不说,不读,也不写。&/b&&/p&&p&别说不读英文书报了,关键是特喵的中文的我也不读啊。&/p&&p&作为一个2B青年,我每天看新闻都是在看这种最低配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3953ecfe12ca9fc0c0e4a99b609fa2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21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3953ecfe12ca9fc0c0e4a99b609fa2b_r.jpg&&&/figure&&p&你指望我会去听BBC、VOA,看经济学人,看原版书?&/p&&p&呵呵,你真是想多啦。&/p&&p&&b&我不是那种随便的人!!!&/b&&/p&&p&&br&&/p&&p&可是,有一样,我们是一直在做的。&/p&&p&那就是&b&追美剧看美剧(包括电影)——这可是我们的硬需求。&/b&&/p&&p&即便明天天塌下来,今夜也要把当期的美剧下载看完。&/p&&p&&b&如果能将美剧好好利用,一定能成为我们学习英语的利器。&/b&&/p&&p&&br&&/p&&p&甚至还有美剧爱好者认为美剧的整体水准,要比美国电影高,而且高出一大截。&/p&&p&原因之一在于电影往浅里做,而电视可以往深里挖。&/p&&p&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美剧编剧的主导地位。&/p&&p&好莱坞大片强调视觉效果,编剧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p&&p&而美剧的编剧往往是该剧的原创者兼老板,导演反而是被雇用的,地位较低。&/p&&p&这就是很多美剧的情节和台词精彩绝伦的内在原因。&/p&&p&&br&&/p&&p&不信可以查一下,有多少好莱坞大片能获奥斯卡最佳编剧奖,几乎没有,因为大家都清楚,那不是编剧施展才华的平台。&/p&&p&而美剧呢?&/p&&p&以《摩登家庭》为例,导演和编剧用一部便携DV,将现实生活中发生在自己家中的诙谐轶事搬上荧幕。却意外造成轰动,成了美国家庭最喜爱的电视节目,连连包揽艾美奖喜剧类最佳剧集、最佳男女配角、最佳编剧、最佳导演等重量级奖项。&/p&&p&以至于连第63届艾美奖颁奖典礼主持人Jane Lynch也戏称道:“欢迎来到《摩登家庭》颁奖典礼” 。&/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52f353dfaad5d05691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1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52f353dfaad5d05691b_r.jpg&&&/figure&&hr&&h2&十二、看美剧学英语最好的方法是用Anki一句一句的学&/h2&&p&辟邪剑法+独孤九剑,两个大招叠加的效果马上就能看到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acdbee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30&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acdbee4_r.jpg&&&/figure&&p&开不开心,激不激动?&/p&&p&&br&&/p&&p&&br&&/p&&p&美剧对学习英语的功用,越来越引起英语学习者和教学者的注意。&/p&&p&与此同时,依靠美剧学好英语的,在现实中寥寥无几。&/p&&p&我们先看看典型的美剧英语学习方法:&/p&&p&&br&&/p&&blockquote&其第一要素,就是把一部电影或者一部电视剧的某一集或某几集(选自己最喜欢的)看很多篇,至少看个七八九十遍,直到自己能够不看字幕、一张口就能跟演员一起说出台词为止。&br&具体到个人,因为英语水平不同,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9cfcf.com最新地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