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现实世界是怎样的设定的世界 现实篇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何为虚拟?何为现实?你以为你感知到的世界就是现实吗
来源:36氪作者:
原标题: 何为虚拟?何为现实?你以为你感知到的世界就是现实吗
  编者按:何为虚拟?何为现实?你以为你感知到的世界就是现实吗?认知科学家 Donald Hoffman
用进化博弈理论来说明,我们对独立现实的感知不过是幻觉罢了。就像图灵将得主 Leslie Valiant 努力想寻找生命的基础算法以及
Pedro Domingos 思考有没有主宰世界的主算法一样, Donald Hoffman 也想找出一个意识产生的数学模型。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往往认为我们的认知—那些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尝到的东西,就是对真实世界的精确描绘。当然,一旦我们停下来思考一下,或者当我们发现自己被某种错觉欺骗时,我们就会震惊地意识到,我们所感知到的从来都不是真正的世界,而是我们大脑对世界样子的最好猜测,一种对客观现实(external
reality)的主观模拟(internal
simulation)罢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指望着这个事实,即我们的模拟还是像模像样的。否则的话,现在我们岂不是应该被进化淘汰掉了?真正的现实也许我们永远也难以企及,但当然,至少我们的感觉能够为现实的样子提供一些头绪。
  未必,加州大学认知科学教授 Donald D。 Hoffman 这样认为。过去 30年Hoffman
一直在研究认知,人工智能、进化博弈理论以及大脑,他的结论相当引人注目:我们的认知呈现给我们的世界跟现实一点都不像。而且他还说由于这种了不起的错觉,我们已经实现了自我进化,通过推动事实(truth)走向灭绝来实现演进适应度的最大化。
  理解现实本质,以及让观察者摆脱被观察对象,是跨越神经科学与基础物理边界的一项努力。一方面你会发现,研究人员绞尽脑汁想要理解为什么仅重
3 磅左右、服从的不过是普通的物理定律的大脑却能够引发第一人称的意识经验。把这问题叫做 “疑难杂症” 是很合适的。
  另一方面,量子物理学家则对量子系统似乎是不确定的对象(直到我们—无论是有意识的人还是无生命的测量设备观察它们时才会在空间中固定下来)这一奇怪事实惊奇不已。接二连三实验已经表明,如果我们假定构成一般物体的粒子有客观的、独立于观察者的存在的话,那我们就会得到错误的答案—这一点有悖于常理。量子物理的核心经验很清楚:在先存的空间中并无公共对象的存在。正如物理学家
John Wheeler
所概括那样:“尽管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说世界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但这种观点(在量子物理当中)却是没有支撑的。”
  所以尽管神经科学家努力想要理解怎么会有第一人称现实这么一个东西,量子物理学家却要设法破解可以有任何东西就是没有第一人称现实的神秘。简而言之,一切线索都指回到观察者身上。想打破这两种科学边界的
Hoffman 试图构建观察者的数学模型,然后再通过它来理解错觉背后的现实。Quanta 杂志就此对 Hoffman
进行了采访,下面就是采访的摘要。
  问:大家往往用达尔文进化论作为论据说明我们的感知是精确反映现实的。他们说
“显然我们必须以某种形式跟现实结合,因为否则的话我们早就被淘汰掉了。如果我认为我看到的是一颗棕榈树但实际却是一头老虎的话,我可就麻烦了。”
  DONALD
HOFFMAN:是的。经典的观点认为我们看得更精确的祖先相对于看得没那么精确的那些具有竞争性优势,因此更有可能把这些带有更精确的知觉遗传密码的基因传递下去,经过成千上万代之后,我们对自己是那些看得更精确的人的后代可以相当有信心了,所以我们也看得精确。这听起来似乎挺合理。但我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这误解了进化的基本事实,这个事实跟适应度函数有关—这个数学函数描述了给定策略是如何实现生存和繁殖目标的。数学物理学家
Chetan Prakash
已经证明了我设计的一个定理:根据自然选择的进化,看到现实确切样子的有机体的适应度永远不会超过复杂度一样、但没看到现实的任何一面而只是调整适应度的有机体。永远不会。
  你已经利用计算机仿真来展示了这一点。能不能给个例子?
  假设现实当中有一样资源,比如说水,并且你可以以客观法则量化水的多少—比如很少的水,不多不少,或者很多水。现在假设你的适应度函数是线性的,那么水很少适应度就小,水量适中适应度就适中,而水量大则适应度也打—这种情况下,看到水的真相的有机体将会胜出,但这只因为适应度函数刚好跟现实的真正结构一致罢了。但通常现实世界中情况绝对不会是这样的,钟形曲线要常见得多—水太少你会渴死,水太多你会淹死,只有处在中间的才对生存有利。这时候适应度函数跟现实世界的结构就不匹配了。而这足以把事实推向灭亡。比方说,调整适应度的有机体可能会把少量或大量某种资源看成是红色来表示低适应度,而把适中量视为绿色,表示适应度高。它不会看到小和大的任何区别,而只会看到红色,尽管现实中大小是存在区别的。
  但是看到虚假的现实怎么就有利于有机体的生存呢?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这个比方是最近 30、40年
才可以看到的,那就是桌面界面。假设你计算机桌面右下角有个蓝色矩形图标—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文件本身是蓝色的、是方块形状并且就放在计算机右下角呢?当然不是。但这是唯一能断言有关桌面任何东西的东西—它有颜色、有位置,还有形状。能提供给你的只有这些,但对于文件本身或者计算机上的任何东西来说这些没一个是真的。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如果你对现实的全部看法都局限在桌面的话你是没法构造出计算机内部结构的真正描述的。但是桌面还是很有用的。蓝色矩形图标对我的行为提供了指导,并且把我不需要知道的复杂现实隐藏了起来。这个思路很关键。进化已经塑造了我们的认知让我们得以生存。它们引导了适应性行为。但这部分牵涉到吧我们不需要知道的东西隐藏起来。而那些东西几乎就是现实的全部了,无论现实是什么。如果你必须耗尽所有的时间想把那些东西找出来的话,老虎会吃掉你的。
  这么说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一个巨大的幻觉了?
  我们已经被塑造成拥有让我们活下来的认知,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些认知。如果我看到一个自己认为是蛇的东西,我不会把它捡起来。如果我看见火车,我不会站在它前面。我已经演变出这些符号来让我生存下来,所以我必须认真对待它们。但认为如果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话也需要全盘接受是有逻辑缺陷的。
  如果蛇不是蛇,火车不是火车的话,那它们是什么?
  蛇或者列车,就像物理学的粒子一样,是没有客观的、独立于观察者的特性的。我看到的蛇是我的感官系统创建的描述,为的是告诉我我的行动会引发的适应度后果。进化塑造的是可接受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最优方案。对于告诉我如何对情况进行处置这个问题来说,蛇是一个可接受的解决方案。我的蛇和列车是我的心理表征,你的蛇和列车是你的心理表征。
  你是怎么开始对这些想法感兴趣的?
  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就对 “我们是机器吗”
这个问题感兴趣。我的科学读物认为我们是。但我父亲是一位牧师,在教堂里他们说我们不是。所以我决定自己去找答案。这是一个重要的个人问题—如果我是机器,我要得出这个结论!如果我不是,我想知道的是那种超越机器的特殊魔力是什么?所以
1980年 代我到了 MIT
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始研究机器感知。当时视觉研究领域正在享受着针对特殊视觉能力开发的数学模型的新成果。我注意到它们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结构,所以我想也许可以写出一个包含所有那些数学模型的形式结构来用于观察,也许可以涵括所有可能的观察模式。我部分受到了图灵的启发。他发明图灵机的时候设法提出一种计算的概念而不仅仅是修修补补,他说,让我们来找出可行的、最简单、最精简的数学描述吧。这种简单的形式主义就是计算科学的基础。所以我想,我是不是也能给观察的科学提供一个类似简单的形式化基础呢?
  意识的数学模型。
  是的。我的直觉告诉我,意识体验是存在的。我有痛感、味觉、嗅觉,我所有的感觉体验、情绪等等。那我可以这么讲:所有可能体验的集合应该属于这种意识结构的其中一部分。当我有了一种体验之后,我可能会根据那种体验改变自己的行为。所以我需要收集可能的动作集合,然后还要有决策策略,在有了特定体验的情况下让我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整件事情的基本想法就是这样。我会考虑体验的
X 域,行动的 G 域以及让我可以根据体验选择新动作的算法 D。然后我再把世界设定为
W,这个也是概率空间。世界会以某种方式影响我的认知,所以从世界到我的体验要有一个认知的映射
P,而当我行动时,我就改变了世界,所以从行动域到世界也有一个映射 A。整个结构就是这样。6
个要素。我的断言是这样:这就是意识的结构。我把它放出来这样大家就可以有攻击的目标了。
  但是如果有一个 W 的话,是不是说就存在着一个外部世界了?
  说出来你可能会感到吃惊。我可以把模型中的 W
去掉,然后用一个意识代理替代它这样来得到一圈的意识代理。实际上,你可以得到任意复杂性的整个网络。而这就是世界。
  世界只是另一个意识代理?
  我把它叫做意识现实主义:客观现实只是意识代理,只是看法而已。有趣的是,我可以找两个意识代理然后让它们进行交互,这种交互的数学结构也能满足意识代理的定义。这种数学告诉了我一些东西。我可以把两个想法放到一起互动产生一个新的、统一的想法。我来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我们的大脑有两个半球。但当你进裂脑手术,把连接左右脑的胼胝体切断时,你可以得到有两个独立意识的清晰证据。但在切断之前,似乎只有一个统一的意识存在。所以有单个的意识代理并不是难以置信的事情。但是你也可以看到两个意识代理存在的情况,那就是左右脑分开的似乎。我没想到会这样,但数学迫使我认识到这一点。数学认为我可以把独立的观察者放到一起,然后创造新的观察者并且一直这样做下去。这一路上都是意识代理。
  如果这一路都是意识代理、都是第一人称视角的话,那科学又是怎么回事?科学对这个世界可一直都是用第三人称描述的。
  认为我们做的是衡量可公共访问的对象,认为客观结果来自你我可以在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衡量同一个对象并且得到同样的结果—很显然,从量子力学来看这种想法已经不对了。物理告诉我们,公共的物体并不存在。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是这么想的。我可以告诉你我头痛,并且我认为跟你的沟通是很有效的,因为你自己也头痛过。这个道理对于苹果、月亮、太阳以及宇宙来说是一样的。就像你有自己的头痛一样,你也有自己的月亮。只是我认为你的跟我的很类似。这只是假设,这种假设可能有误,但这是我沟通的来源,就共同物体和客观科学来说我们也只能做到这样。
  似乎神经科学或者精神哲学领域没有多少人考虑过基础物理。你认为这对于理解意识来说是不是一块绊脚石?
  一直如此。他们不仅忽视了基础物理的发展,而且往往对此还态度鲜明。他们公开说量子物理跟大脑功能与意识方面的东西没有关系。他们确定有关系的应该是神经活动的典型属性,比如脉冲频率、突触的连接强度,可能还包括动力学方面的属性等,而这些东西都是独立于观察者的。这是牛顿物理学非常典型的观念,认为时间是绝对的,物体的存在也是绝对的。然后(神经学家)又对自己不能取得进展感到困惑。他们并没有让自己受益于物理学取得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洞察和突破。这些洞察就摆在那里供大家使用,但我的领域还有人说,“谢谢,但我们还会坚持牛顿学说,我们还会坚持落后
300年 的东西。”
  我怀疑他们会对 Roger Penrose 和 Stuart Hameroff
的(量子意识)模型做出反应,你仍然有一个实体的大脑,这个大脑仍然存在于空间里面,但可能它执行的是一些量子方面的东西。但相反你的看法是,“看,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必须质疑有
‘实体’ 存在于 ‘空间’ 这种观念。”
  我想这绝对是对的。神经学家说,“我们不需要唤起这类的量子过程,我们不需要神经元内部的量子波函数的崩塌,我们只需要经典物理就可以描述大脑的处理。”
我要强调量子力学得出的一个更大的教训:神经元、大脑、空间……这些都是我们使用的符号,它们不是真的。并不是说存在一个典型的会一些量子魔法的大脑。而是说大脑根本就不存在!量子力学认为典型的物体,包括大脑在内,并不存在。就现实的性质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激进的看法。甚至
Penrose 也还不怎么接受。但你知道,我们大多数人生来就是现实主义者。我们生来就是物理主义者。这一点是很难很难摆脱的。
  回到你小时候提出的那个问题,我们是机器吗?
  我一直在研究的意识代理的形式理论是一个计算普遍化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机器理论。正因为这种理论是计算普遍化的,所以我才能把所有的认知科学和神经网络都抛掉。但不管怎样现在我还不认为我们是机器—部分是因为我能区分数学表达与被表达的东西之间的区别。作为意识现实主义者,我把意识经验视为本体论的基元,这是这个世界最基础的成分。我认为,体验是王国真正的货币。日常生活的体验—我对头痛的真切感受,我尝到的巧克力的味道—这些真的就是现实的终极实质。
  本文编译自:quantamagazine.org
欢迎关注“南方新闻网”公众号(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我曾写过的游戏世界设定,唐家三少也看过,郭敬明也看过。这已经是5~6年前的事了。 | 日志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我曾写过的游戏世界设定,唐家三少也看过,郭敬明也看过。(这里没写完) herosone金牌会员Rank: 6Rank: 6电梯直达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10:14: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取消回复通知游戏类型:   设计类型:『本设计初始灵感来自游戏《DEEP》(深海鱼鹰)。◆警告:它只适用于S60V3以下的机型。.下面写的很多解释隐藏内容和提示环境,技术原理的东西,是这几天临时写的,本来我自己的版本是没有这些的,我加的括号是『』。.①本游戏基本是硬科幻,假如把人的技能从1到10分级,需要各科科技能力均有8级或以上的人开发,没错,不能找每科8级的人共同完成,而必须一个人每个科目都是8级及以上。.②本游戏需要经济能力10级的人开发,目前地球上没有几个。.以前抄我设计的人,忽略了我的设计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硬的科幻,现在S60V3都没有了,这个设计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假如你要抄,还是得找到8级以上技能(例如语言学(不是语文,这里的语言学是用来匹配各国玩家进行游戏,和游戏里的通用语基础的,还有各种语言变体,语言模式表达了游戏里的行为,因为语言可以影响思考模式),数学,物理,化学,心理(包括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行为学等),生态环境学和生物进化学、生物解剖、中医学和中药学,社会规划,生活环境设计,道路等……设计,包括政治学也要,这不是一个独立星球,而且即使就星球内部,在三个独立国家内外是有政治循环的,很多游戏忽略了玩家互相之间的政治行为,例如WOW,EVE),还有10级经济学(EVE的经济学只达到6~7级)。』————————水星探索史太空历3415年,太阳系联邦发现了水星,发现轰动一时,因为它有奇怪的特征,例如靠近恒星却没有被吹散,有三个共轨的月亮,当时的人们估计内部有强磁场固体核心保护它的大气层,但该新闻马上就沉寂了,因为它处于银河系外一个完全独立的恒星系统,而且表面都是水,毫无价值。太空历3877年,银河联邦向水星投放好奇猴子探测器,发现上面有高科技遗迹,有科研价值,3878年,科技先知也派教徒前往水星遗迹及海洋调查,不过全部失踪,教会表示是潜水器故障,并表示经调查该星球是远古神灵的遗产,应该归教会所有。太空历3885年,特伦人中实力最强的三个组织均来到水星,首先来到的是银河联邦和科技先知,尾随其后的是为了阻止银河联邦和科技先知破坏该星球环境的新人类组织,他们分别占领了三个遗迹,并把尾随的各组织赶走了。3886年,新人类突然对外宣布:“教会第一批探索者其实发现了一种新能源生物矿“energy-π”,它有巨大的能量,在星际旅行中有重大意义,该消息其实被银河联邦在教会里的间谍截获,新人类已经确定该信息为真。”于是一时间水星吸引了大批探索者、星际海盗和各路组织……今天……——『隐藏设定,玩家不可见:(当时的人们估计内部有强磁场固体核心保护它的大气层。★暗示后期的玩家探索系统。)(有三个共轨的月亮★三个月亮还共用轨道,暗示这不是一个天然星球,后面表示上面有遗迹也是暗示它不是天然星球)(太空历3877年,银河联邦向水星投放好奇猴子探测器,发现上面有高科技遗迹,有科研价值。★隐藏背景是“为什么银河联邦要公开这个发现。”)(3878年,科技先知也派教徒前往水星遗迹及海洋调查,不过全部失踪,教会表示是潜水器故障,并表示经调查该星球是远古神灵的遗产,应该归教会所有。★隐藏背景是①教会为何要在没有进一步信息前就急着派人去一个看起来没有利益的,例如固体矿产的无人星球。②潜水器遇到了什么。③教会为何想夺取星球。)(特伦,就是英文里地球人的翻译,见《星际争霸》,英文版没有此隐藏内容。)(首先来到的是银河联邦和科技先知,尾随其后的是为了阻止银河联邦和科技先知破坏该星球环境的新人类组织,他们分别占领了三个遗迹,并把尾随的各组织赶走了。★为何新人类会跟着他们。)(3886年,新人类突然对外宣布:“教会第一批探索者其实发现了一种新能源生物矿“energy-π”,它有巨大的能量,在星际旅行中有重大意义,该消息其实被银河联邦在教会里的间谍截获,新人类已经确定该信息为真。”★新人类为何公开此信息?为何表示是联邦在教会里的间谍。以上内容都表示出三家势力彼此内部有间谍。该能量核心暗示了玩家的初始游戏目标,狩猎核心,遗迹暗示了游戏背后探索的方向,寻找遗迹的主人。暗示了内部的政治斗争,利益博弈和收益。事实上新人类由于建立比较晚,新人类科技是后期才出现的,口号也不算太吸引,聚合的人比较少,势力不如联邦和教会,所以需要抛出信息,引起更多方制衡,例如“大批探索者、星际海盗和各路组织”,并让联邦和教会感觉到假如在星球上除去新人类,将形成星球一山不容二虎的格局,3885年抵达,3886年已经准备大战,所以新人类组织才抛出信息,其实,教会当年是否真的有发现了该物质,谁知道呢?说不定是新人类后来自己发现的呢。新人类表示是联邦在教会里的间谍,是为了让两者反目,这话纯废话,你都知道别人怎么会不知道,但是这能让暗斗转向明面。联邦刚开始时主动公开有遗迹,其实是教会搞的鬼,为了保护教会间谍不被发现而牺牲了潜伏在联邦同一部门的小卒,让他们自己公开有遗迹,好隐藏为何教会会赶去该处的原因,该间谍其实已经在联邦混到非常高级。事实上这里也耍了个手法,3877年发现,3878年教会赶去,其实中间间隔不到两个月,为何介绍里要那么写?因为玩家只是看记录……而这些谁都不会告诉你,联邦不会,教会不会,新人类也不会,谁都在装这是新发现,其实他们都知道些什么。联邦宣布发现遗迹的时间是年尾,教会发射飞船的时间是年头,教会其实早就知道有遗迹和别的东西,早就做好准备,你看该飞船连潜水器都准备好了,这不是几个月内能搞好的事,飞船已经难搞,还要有潜水器?另外假如他们只知道有遗迹,干嘛要搞潜水器?遗迹在星球表面,干嘛要下海?)』——————————游戏设定。游戏中水星每8地球时为一天。联邦,教会,新人各遗迹时区不同,该星球有8个时区。各时区天开始亮,日出时间为地球每天的:↓联邦,教会,新人1:15,3:55,6:35『第一次』9:15,11:55,14:35『第二次』17:15,19:55,22:35『第三次』日落,天完全暗的时间为地球每天的:↓联邦,教会,新人6:15,8:55,11:35『第一次』14:15,16:55,19:35『第二次』22:15,0:55,3:35『第三次』。水星年和地球一样为365~366天1年。『月相是现实中多少小时,多少天我还没有定下来,因为有三个月亮,而月亮有特殊功能,设计得不好的话,每次月亮出现特殊功能的时候,有的城就只能看到黑色的月亮了……月亮也是潮汐锁定的,总是一面朝向水星,不过由于该游戏在设计时已经被设定为从外部探索,所以月亮背面是已知的,不会存在猫腻。(这里大家会认为我抄袭《三体》,三体问题不可计算,但是这里没有这个设定。)现实上的设定意义:时区8小时就是因为无论上那个班,都可以看完整个日夜交替。(而且假如要一个水星球均匀受热,它的自转速度必须比地球快,至于它会否因为自转太快而散掉,我会考虑加大星球表面压力,例如该星球表面有3个大气压,至于水雾能否在该压力下出现,这会慢慢调配的。)另外一种设计是统一时刻日出,因为符合人类作息,可以为水星设计一个可以把全星球遮住的星球(统一夜晚,不过这个设计不怎么好),或者一个反射阳光的气体星球(统一白天,也不怎样)。』——————————水星:表面有浮岛,赤度无风带遗迹(遗迹带能量防护层)表层有:浮岛/遗迹浅水有:海藻-这些海藻能高效转化阳光-利用率达到90%深水有:基站(可以上升到浅水区以辐射抗敌),每区域允许20人行动,把基站打到0能量为胜利。月亮有三个,[下面我不写了,懒。就发出来让大家看看我的设计,这只是部分。]『资料(地球现实的资料):高超光伏转化能力的水母,利用水母身上提取的绿色荧光蛋白(GFP),电池由在二氧化硅基底上被一个小缝隔开的两个简单的铝电极组成,GFP置于两电极中间并起连接作用。当把紫外光放进来的时候,GFP不断将光子抓走,并产生电子进入电路产生电流。在游戏中我是设定海藻有此能力,而水母没有,水母吃鱼,鱼吃海藻,海藻会寄生水母,产生大量气体,把水母拖向海面死亡,水母只是吞噬了鱼并提纯,由于水母会深潜到深海,胃里会像石油一样把鱼的残骸压缩成核心,所以采集水母的核心水母并不会死亡。资料(地球现实的资料):赤道无风带是指赤道附近南、北纬5°之间的地带。这里太阳终年近乎直射,是地表年平均气温最高地带。由于温度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水平气压梯度很小,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风速微弱,故称为赤道无风带。定义赤道无风带(calm belt near the equator)出现在赤道附近对流层底层风向多变的弱风或无风带。概述据近代气象资料分析,明显的系统性无风带出现在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北半球)或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南半球)之间的过渡带(季风槽类型的热带辐合带)。它主要发生在西太平洋夏季风盛行时期,其位置近于东西向,可离赤道较远。过去曾把无风带解析为两半球信风之间的地带。近代观测表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常常在赤道附近辐合,但风力并不一定减弱(信风槽类型的热带辐合带)。赤道无风带的位置随热赤道在一年中沿经圈方向移动而变化,但时间上稍为后延。它控制下的天气特点是气压低、湿度大、多云、多雷暴,是海上航行时要避开的区域。气候特点气温高,地面气压降低,产生赤道低压带。由副热带高压向赤道低压辐合的信风,加强空气垂直运赤道无风带动,但此上升气流地面不感觉有风。赤道无风带内天气状况单调而富规律。持续的高温全年各月在摄氏二十六度上下,气温年差最小,无年变化可言。旺盛的对流作用,容易产生积雨云及午后的雷阵雨,这是地表云量最多,降雨最丰的地带。在正常情形之下,春分和秋分前后,应是雨量曲线上的两个高点;夏至、冬至前后,是两个低点。 赤道无风带内气压梯度小,风力和缓,风向不定,常出现静风天气,虽有午后阵雨可以消暑,但仍感暑热难耐。倒是滨海地带,昼夜间海、陆风环流,有调剂温度之作用,适於健康和居住。资料(地球现实资料):饱和潜水员生活与常人有什么不同?日 15:27:53新华网林红梅,上海打捞局的胡建、管猛、董猛、李洪健、罗小明、谭辉等6名潜水员将先后潜入300米深的海底进行作业,成为中国首批进入300米海底的人。他们1月9日进入生活舱,24日才能出来。……常人 承受的压力是一个大气压。在300米的深海里,潜水员要承受的压力是31个大气压,比常人多30倍。胡建说,在这种压力下,人感觉就像被挤压住了一样,骨头与骨头贴得很紧,抬下手、动动脚,都很费力。……所以即使地球表面有很高大气压也没有问题。』
我这是自己在别处写的帖子。当时我没有写明里面的经济系统,也说明了EVE的经济系统其实不是真正的经济系统,现在你们明白了吧?我的系统才是真正的经济系统,而现实世界告诉你们的,其实不是真的,所有经济学其实都是假象,其实那些说自己经济学高手的,其实什么都不懂,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他们执着于别人告诉他们的东西,而事实上那全部都是错的。无论他们学到经济学最高级,其实都只有6级,是未到10级的,而我却有第11级的权限。我不可能去告诉他们,因为他们学这些是为了生活,假如我成功,则即使一切崩溃也没有问题,只要我一失败,那很多中产都要冚家铲。 要怪就怪阻止我的人吧,是他们引发了经济崩溃,事实上不仅经济,现在是全盘崩溃…… 有没有可能存在由水构成的星球?果壳问答。我这个星球是有核心的。 这个世界观仅仅是一个游戏,但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游戏……这个游戏玩得爽时死得快。深海鱼鹰我不知道他们的灵感那里来。EVE的DUSH512其实是抄袭了我这游戏的部分设计。(当然唐三也知道抄袭这个事,不过我不怕政府,我是无敌的。)
本文由授权()发表,文章著作权为原作者所有。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世界现实版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