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机箱风道设计对吗?

64被浏览27,890分享邀请回答10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夏日必看】台式机机箱风道设计解析
在夏天普遍高温的大中国,无论是台式机,笔记本还是手机,散热都成为人们在选购产品的时候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台式机,影响散热的因素除了散热器的选购,硬件的发热程度之外,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机箱风道的设计,一个好的风道,不需要太多的风扇,也能有很好的散热效果;如果风道不好,再多的风扇也无济于事,甚至还可能会加大散热的压力,那么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风道设计的一些要点。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机箱风扇位全部装满,乱拳打死老师傅,有用吗?答案是:如果按照机箱风道设计来装风扇,效果肯定比只装2,3个风扇要好,但是如果不按照机箱风道来,设计紊乱,那么另说了。有意思的一篇评测,16种风道效果对比:首先跟大家说风扇的“进风”方向,老司机可以自动忽略了。机箱风扇有两面,通常这一面进风:这一面出风:这是前提,知道了风扇的进出风方向,才能真正的设计风道。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风道吧:1、水平风道:这种就是机箱前面板吸入冷风,流经显卡,CPU然后由后面排出热风,前面板1个到2个风扇,后面风扇位也装上风扇,构成了水平风道。这是一种主流设计,散热效果还不错,当然也可以后面进风,前面出风,但是由于一般机箱都是放置在人腿部的位置,因为不建议后面进风的设计,冬天倒是可以,暖脚。2、垂直风道2? 倒置38度+垂直风道猜想 ">这种风道设计一般见于高端机箱,像银欣的乌鸦机箱就是如此设计,机箱底部和顶部安装风扇,气流自下向上贯穿整个机箱,从顶部排出热风,当然CPU风扇也要掉个个儿。这种设计可以安装大尺寸的散热风扇(像乌鸦是18cm直径的),散热效果最好(其实感觉跟烟囱有点像),但不常见。3、立体风道这种是目前最主流的风道设计方案,前面板吸进冷风,被显卡和CPU散热吸入,再由上面和后面的风扇排出。论散热效果,这种方案当然不是最好的,但是它为什么会成为最主流的方案呢?是因为它只有一个进风口,因此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机箱内部积尘的情况。水平/立体风道容易犯的错误:下面放出某jr的错误示范(就不艾特他了):风扇吸风,热风直接就留在了机箱里,对整体散热是大大不利的,大家要记住,主流的垂直风道和立体风道,CPU散热器的风扇一定要朝着右侧的内存条!这个错误别说刚接触装机的jrs,一些不太专业的实体店店员,也会犯,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摆放:4、没有风道的风道市面上主流的中塔机箱都是有独立的风道的,但是对于小机箱而言,散热条件就严酷得多了,空间狭小,也没办法安装太多风扇,因此小机箱不建议安装高发热的硬件(当然支持水冷的另说)。下面聊一个个人很喜欢的小机箱,我自己在用的联力PC-Q33主板横置,可以安装高塔散热器,两侧镂空,我个人就是高塔,风扇朝向外面,还有一个机箱风扇,显卡和CPU散热器的风扇同时向外吸风,再从后面排出,散热效果很好,日常比室温高5-8度,E3V3处理器,不过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一“吸尘器”,经常要拆开清灰,万幸机箱很好拆。有一些小机箱散热确实捉急,像这种:这种小机箱颜值非常高,放在桌面也是一种装饰品,可惜机箱内部没有进风通道,就是一个闷罐,不能安装过于强大的硬件:总结:大家在选购机箱的时候,一定要留意下它的风道设计(一般敞开式的散热要比静音类机箱好),尽量避开闷罐类机箱,然后再根据需求布置风道,一般建议是立体风道,风扇别装反了,一般问题不会太大。
[&此帖被霍格沃兹的猫头鹰在 14:11修改&]
赞赏了10虎扑币
嫌吃灰 可以定做防尘网,超便宜的,这么大算邮费也才十多块钱一个。有些进风口没提供的,可以自己安一个。
引用1楼 @ 发表的:嫌吃灰 可以定做防尘网,超便宜的,这么大算邮费也才十多块钱一个。有些进风口没提供的,可以自己安一个。确实,我也有考虑给自己家的Q33安装防尘网
我挺想搞个itx机箱的。
引用3楼 @ 发表的:我挺想搞个itx机箱的。Itx要看机箱,有的散热确实差
CPU散热器的风扇一定要朝着内存条!这句话没看懂,我看那个错误示范cpu风扇是对着内存条吹的
引用5楼 @ 发表的:CPU散热器的风扇一定要朝着内存条!这句话没看懂,我看那个错误示范cpu风扇是对着内存条吹的靠近内存条,风扇是吸风的,因此出风位置一定在靠近机箱后部的地方,便于那里的风扇吸热风排出
大神来步行街科普啦!
引用7楼 @ 发表的:大神来步行街科普啦!有个功能叫“推送”
没组过小机箱 想问问版主一般小机箱有什么限制 考虑在宿舍装一台
引用8楼 @ 发表的:有个功能叫“推送”请问一下版主,机箱顶部风扇有必要装吗,如果装的话是装在机箱最后端还是靠近中间一点
引用9楼 @ 发表的:没组过小机箱 想问问版主一般小机箱有什么限制 考虑在宿舍装一台小机箱有很多种,卧式立式,能不能安装独显,选择面还是挺广
为啥一定要朝向内存条啊,我的就吹显卡背板
引用10楼 @ 发表的:请问一下版主,机箱顶部风扇有必要装吗,如果装的话是装在机箱最后端还是靠近中间一点有必要,你可以装2个,如果只有一个就在CPU正上方效果最好
引用12楼 @ 发表的:为啥一定要朝向内存条啊,我的就吹显卡背板看你风道设计,主流的立体风道是朝向内存条,掉个个儿从背板吸风也可以,吹背板就不厚道了,CPU上的热风直接吹显卡上了
引用9楼 @ 发表的:没组过小机箱 想问问版主一般小机箱有什么限制 考虑在宿舍装一台最重要 就是你选的风扇和显卡能塞进你的机箱。然后考虑性能和散热取舍。很多时候看数据是塞的进去,实际上需要你锯显卡或锯机箱。
引用4楼 @ 发表的:Itx要看机箱,有的散热确实差有点沉迷这种小机箱,觉得很有意思。
引用16楼 @ 发表的:有点沉迷这种小机箱,觉得很有意思。颜值高,没有疑问,但是一定要看显卡和CPU散热能不能塞进去,这种机箱扩展能力一般有限
滑稽滑稽,刚给朋友写了个配置,ryzen1400+乔思伯c2的小钢炮。毕竟预算和体积都有要求,只好上了c2。听说c2得cpu风扇反装,对散热有奇效,到时试试效果。
引用17楼 @ 发表的:颜值高,没有疑问,但是一定要看显卡和CPU散热能不能塞进去,这种机箱扩展能力一般有限显卡能塞的不多啊。。。
引用4楼 @ 发表的:Itx要看机箱,有的散热确实差噪音也大吧,尤其是时间长了以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87人参加团购169.00元&359.00元
514人参加团购179.00元&869.00元
100人参加团购169.00元&299.00元
746人参加团购1147.00元&1399.00元
269人参加团购75.00元&299.00元
266人参加团购249.00元&499.00元
618人参加团购319.00元&890.00元
52人参加团购349.00元&1099.00元
252人参加团购238.00元&799.00元
433人参加团购185.00元&299.00元
203人参加团购138.00元&599.00元
107人参加团购359.00元&849.00元电脑机箱的风道是否合理?_百度知道
电脑机箱的风道是否合理?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兄弟你画的很。。。能先告诉,机箱和前后面吗?玄冰400如何与电源吸风对立啊。。。接楼下那位,在说一点,主板倒挂金钩,这设计我就看过普力魔的ITX机箱有这反人类设计。显卡倒挂金钩,风扇朝上,不符合散热。
前面就是电源那里,后面就是主板,这很容易就看出来,这是个小型ATX全铝机箱,其他的都还好,倒置主板设计我觉得不错,可是就是那个电源设计的,向下吹风。。热空气向上的,这样正好热量聚集在底部,电源散热更差,- -乔思伯的那个贵司我了。
倒置的主板,说明显卡入风扇往上,风扇吸入风,往四周排。顶部图中是出风的风扇,两个相对,一上一下,明显散热不符合。电源那里同理,还不如CPU风扇反着装对着电源。这样让热风被电源风扇吸入,再像图中,带出机箱。一般风道都是下进上出(热空气上升)但这机箱,中间设备,无法是它形成良好垂直风道。
采纳率:81%
图上设计是有问题的。1,电源风向不要向下,这不符合热空气上升的原理;2,机箱下部最好不要设计抽风(外排)风扇。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电源不能向下。我看过乔思伯的UMX4觉得很合理,这个正好是倒过来的。是个非常小的ATX全铝机箱。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电脑机箱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机箱风扇如何装才能更好散热?五种机箱风道方案测试_电脑百事网
手机扫描二维码
机箱风扇如何装才能更好散热?五种机箱风道方案测试
市面上的机箱有几百种,每一款的设计都不完全一样,你们以为这样笔者就没法做测试了么?Naive!下图这种属于目前非常常见的中塔机箱,其中的布局(或者说架构)也是多数机箱所使用的,底部的电源及硬盘仓走独立风道,底部进风背部排出,与机箱内部几乎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不用考虑,内部空间的表现才是测试的关键。一般来说,只要您使用主机的环境不是特别恶劣,就家用环境来说,上图这种中塔机箱来应对单卡平台几乎是没有压力的,不用额外搭载机箱风扇也可以保证散热效果,容量大通风良好就是这种机箱的最大特点。常见的中塔机箱将硬件都装入机箱中,两个发热大户笔者选择了i7-7700K和NVIDIA&GTX&1070显卡(上图未安装)。这款机箱预留了五个风扇位,分别位于顶部两个,背部一个以及前部两个。在这里笔者要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小的规则,通常单面(比如前部)有两个风扇时,其作用方向应该一致,这样才能让机箱内部空气更好的与外界交互以带走热量。装机效果测试方案和结果本次测试中,笔者准备了五种比较有代表性的风道设计思路,将依次测试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温度表现。由于笔者在专业知识上的造诣深厚(并没有),经过精密的计(xia)算(cai),笔者认为由于一般CPU散热器的风扇朝向后面,一定要将风道设计为前面板进风、背部出风,而顶部的风扇由于热空气上升的原装应设计为向上排风,但事实似乎并不是这样。五种测试方案依次为:前上进后出、前上后全进、后上进前出、前上后全出、前进后上出。(测试中CPU散热器风扇工作方向朝后)最优方案
先公布最终测试结果吧,上图这个&前上进后出&的方案是整体表现最优的结果。相比较笔者之前的猜测,仅有顶部风扇的朝向不完全一样,看起来虽然笔者考虑到了热空气上升的问题,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对于这个四处漏风的机箱来说,将冷空气压入机箱内比帮助热空气上升更加有效。更加详细的测试效果请继续向下看。注意:本次测试所有风扇均直接连接机箱电源保持恒定高转速,不受主板调速。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05-08 10:58&
&#-07-03 18:43&
&#-12-18 09:29&
&#-05-10 08:36&
&#-06-06 08:50&
&#-09-25 14:16&
加载更多内容
关注智能手机、电脑、笔记本、科技资讯, 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IT资讯。机箱风道之谜④吊打万千宠爱的风道神论_网易数码
机箱风道之谜④吊打万千宠爱的风道神论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第1页:"吊打"万千宠爱的风道神论本期是《机箱风道之谜》系列的第四章:&吊打&万千宠爱的风道神论。本章主要讲述时下主流倒置电源ATX结构机箱的CPU风扇与机箱风扇如何搭配问题。最终数据可能颠覆你的想象,这究竟是何原由?请继续往下看。开篇之前笔者非常感谢看过前三章的网友以各路大神的跟帖回复,并且对于没有看过的网友在文章下有“传送门”即可进入前三期的测试链接,欢迎收看。言归正传,本期笔者将用3种不同的机箱风扇搭配方式实地的进行测试对比,来看看哪种组合形成的风道对CPU温度更为有利。话不多说,既然今天的主题是全风道,那笔者就为大家展示一种几乎所有人都“想当然”认为是最佳搭配的风道组合,大家一起来看看,你是否也在“想当然”人群中的一员?人云亦云的风道“神”论&&&&这种最主流的机箱风扇前置进风,后置排风,上置排风搭配CPU风扇向后排风的风道想必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这也是被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对CPU散热最有利的一种方式。那效果真的如此么?到底能不能颠覆传统的风道“神”论,我们拭目以待。&&&&《机箱风道之谜》传送门(点击图片即可查看相关文章,ps:新的一期文章发布后,图片会自动点亮,建议收藏,方便查看)&&&&&&
第2页:测试平台及测试说明测试平台方面笔者采用的是高发热量的AMD处理器,机箱采用的是时下比较主流的下置电源ATX结构机箱。三个机箱风扇均采用同为12cm规格的产品,将机箱风扇与CPU风扇采用不同安装方向进行组合风道测试。最后再与无机箱风扇进行测试对比。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就是,此系列测试均以CPU风扇朝向有关,所以只针对于“侧吹式”CPU散热器。并且不同结构机箱安装方式不同,所以关于风道方面的测试仅限于该类型平台。测试平台硬件中央处理器AMD&&A8-7600(4核&/&3.1GHz&/&热设计功耗(TDP)65W&)散热器ANTEC&&铜虎C20800至2000&RPM内存模组海盗船16GB&DDR3&2400套装8GB&&*&2主板技嘉&GA-F2A68HM-DS2(AMD&A68H芯片组)显卡迪兰恒进R7&260X&酷能&1G&DC(1075MHz)硬盘OCZ&&Vector&150(VTR150-25SAT3-120G)(120GB&/&256M缓存)机箱金河田21+预见N-8下置电源/mini&ATX电源金河田智能眼400W额定功率&400W&★测试环境:1、每组测试均在室温22℃的环境下进行;2、每组数据测试完毕之后均将CPU及散热器表面硅脂擦净后以同样方式及同剂量重新涂抹;3、每组测试数据完毕之后均关机放置1小时,以保证机箱内部硬件在测试前保持相同温度;4、每组烤机时常均为1小时。测试平台&风道测试下均安装(向内吹风)前置风扇&&&&●测试方法:1、在风道测试环境下均采用12cm尺寸的机箱风扇以“向内吹风”的方式安装;2、同一套硬件设备,同一环境下,将三种风道与单CPU风扇无风道进行测试,分别记录待机及烤机的温度,最后进行数据对比;3、使用热成像仪,分别记录四种情况下烤机后的CPU散热器表面温度,最后进行数据对比。
第3页:四组数据实测温度首先我们来看看四组数据的实测对比结果。第一组笔者将展示的是大家最受追捧的相对水平风道数据,余下的数据我们在本页中会依次体现。机箱风扇(前置进风、后置排风、上置排风)CPU风扇向后吹风&&&&★测试结果:&&&&1、CPU待机温度:37℃&&&&2、CPU烤机温度:59℃&&&&◆散热解析:&&&&1、机箱前面板无散热网设计,前置机箱风扇通过机箱前面板底部的小散热口导入部分凉风吹向硬盘及机箱内部;&&&&2、后置机箱风扇与向后吹风的CPU风扇形成相对水平风道,将废热排出机箱后部。&&&&3、上置机箱风扇将部分CPU散发的废热向上排出。机箱风扇(前置进风、后置排风、上置排风)CPU风扇向上吹风&&&&★测试结果:1、CPU待机温度:38℃&&&&2、CPU烤机温度:59℃&&&&◆散热解析:&&&&1、机箱前面板无散热网设计,前置机箱风扇通过机箱前面板底部的小散热口导入部分凉风吹向硬盘及机箱内部;&&&&2、上置机箱风扇与向上吹风的CPU风扇形成相对垂直风道,将废热排出机箱顶部。&&&&3、后置机箱风扇将部分CPU散发的废热向后排出。机箱风扇(前置进风、后置进风、上置排风)CPU风扇向上吹风&&&&★测试结果:&&&&1、CPU待机温度:36℃&&&&2、CPU烤机温度:55℃&&&&◆散热解析:&&&&1、机箱前面板无散热网设计,前置机箱风扇通过机箱前面板底部的小散热口导入部分凉风吹向硬盘及机箱内部;&&&&2、后置机箱风扇向CPU散热器及机箱内部吹送凉风,并且加速CPU散热器解热能力。&&&&3、CPU风扇向上吹风与上置机箱风扇形成相对垂直风道。CPU风扇向后吹风,不配备任何机箱风扇&&&&★测试结果:1、CPU待机温度:41℃&&&&2、CPU烤机温度:66℃&&&&◆散热解析:&&&&1、在不加任何外置机箱风扇下,CPU风扇向CPU散热器吹送冷风,将废热排出机箱背部出风口。&&&通过实测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在没有外置机箱风扇进行辅助散热的情况下,单CPU风扇温度最高,这也是情理之中,不过大家普遍认为的最佳相对水平风道(第一组)反而对CPU温度表现不佳呢?我们接着来往下看看。
第4页:透过热成像仪看CPU散热器表面温度同一平台,同一款散热解析能力的CPU散热器,在四种状态下,历经1个小时的满载烤机,在热成像仪下对CPU散热器表面温度就能能有多大差异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机箱风扇(前置进风、后置排风、上置排风)CPU风扇向后吹风此种风道测试后CPU散热器表面温度约为39.3℃。机箱风扇(前置进风、后置排风、上置排风)CPU风扇向上吹风此种风道测试后CPU散热器表面温度约为40.3℃。机箱风扇(前置进风、后置进风、上置排风)CPU风扇向上吹风&&&&此种风道测试后CPU散热器表面温度约为38.2℃。无机箱风扇辅助,CPU风扇向后排风无机箱风扇辅助,CPU风扇向后排风测试后CPU散热器表面温度约为50.8℃。
第5页:测试结果总汇为了更好的进行对比,现在笔者将测试完的数据利用表格形式展现给大家。来看一看这几组测试对CPU散热能够产生多大的差别。测试温度数据对比图热成像仪下CPU散热器表面温度对比图在热成像仪下显示的温度正好与测试的CPU温度较成正比。&&机箱风扇(前置进风、后置排风、上置排风)CPU风扇向后吹风(CPU满载59℃)机箱风扇(前置进风、后置排风、上置排风)CPU风扇向上吹风(CPU满载59℃)机箱风扇(前置进风、后置进风、上置排风)CPU风扇向上吹风(CPU满载55℃)CPU风扇向后吹风,不配备任何机箱风扇(CPU满载66℃)&&&&&&&&关于这次测试的结果,笔者有几点要阐述:1、首先这次测试数据是针对下置电源的ATX机箱平台;2、机箱风扇(前置进风、后置排风、上置排风)CPU风扇向后吹风(CPU满载59℃),温度相对较低。是因为前置机箱风扇通过前置面板底部小散热口将很小部分凉风吹向机箱内部,再加上CPU风扇向后吹风和后置机箱风扇向外排风三者能够形成相对的“水平风道”,再配以上置机箱风扇向上排风能够将CPU周围散热发的废热进行向外导出的缘故。3、机箱风扇(前置进风、后置排风、上置排风)CPU风扇向上吹风(CPU满载59℃),温度与前者相对持平。是因为虽然前置机箱风扇并未与CPU风扇和后置机箱风扇形成相对“水平风道”,但是此种安装方式能够将CPU风扇和上置机箱风扇能够形成相对垂直风道,再加上热空气向上的基本原理和后置机箱风扇能够排除部分废热的缘故,所以能和前置方式的CPU温度相对持平。4、机箱风扇(前置进风、后置进风、上置排风)CPU风扇向上吹风(CPU满载55℃),温度相对最低。是因为CPU风扇向上吹风与上置机箱风扇向外排风形成相对垂直风道,利用热空气向上的原理再配合后置机箱风直接将机箱外部凉风吹风CPU散热器表面,以相对最快的方式将CPU散热器进行解热所致。5、CPU风扇向后吹风,不配备任何机箱风扇(CPU满载66℃),温度相对最高。不难看出,这种情况没有机箱风扇进行辅助散热所致。看到这里想必很多玩家心中都表示疑惑,为什么原本散热最好风道表现却一般呢?继续往下看,或许你会得到一些线索。
第6页:吊打风道"神论"原由经过本次的前置风扇数据测试之后,相信有很多玩家都表示不解,为何所谓最正确而风道的CPU温度却败给相对比较另类的风道呢?我们再来看一下两者对比以及其他的细节。&机箱风扇(前置进风、后置排风、上置排风)CPU风扇向后吹风机箱风扇(前置进风、后置进风、上置排风)CPU风扇向上吹风&(CPU满载59℃)(CPU满载55℃)对比本期两者中最受争议的风道测试平台机箱前面板&&&细心地网友应该会发现,在本期中笔者说明了前置机箱风扇进风量小的问题,是因为此款机箱前置面板采用了时下主流利于美观的封闭式半透光面板,所以进风方式是从前面板底部的散热口向内导入。虽然相对少了一些凉风的摄入量,但是对于整体的美观度以及防尘效果却有着不错的表现。至于测试温度问题笔者有几点想说:
&&&&1、CPU温度or防尘:在此次测试中,相对温度最低的风道是利用后置机箱风扇的大量凉风与CPU风扇和上置机箱风扇配以热空气向上原理能够形成最快最直接的散热效果,但是此种方式对于防尘效果却不佳,如果你能够定期清理机箱内部并且是核显平台的玩家可以尝试一下。&&&&2、风道搭配并非一沉不变:通过本次以及前几期的测试我们可以发现,风道的设计和CPU的安装方向需要结合机箱内部结构而定。而且对于此类平台搭配独显以及多硬盘位的玩家而言,笔者还是推荐比较传统方式进行风道组合,能够让散热更加均衡以及起到很好的防尘效果。&&&&3、通过平台看硬件——CPU散热器:经过这几期测试,不论是单个机箱风扇还是全风道设计,面对高发热量的AMD处理器,CPU温度的表现都是不错的,这确实得益于拥有解热能力好的CPU散热器——安钛克铜虎C20,并且安装方便以及出色的兼容性特点能够令你更好驾驭平台需求。&&&&4、通过平台看硬件——机箱:此款金河田预见N-8的机箱风扇安装位比较充足,能够满足玩家对风道设计的需求,而主流的封闭式半透光前置面板在安装前置机箱风扇后有着不错的视觉效果,虽然是从底部进风,但是对于防尘和整体美观度都有着很好的表现。并且此款机箱最大的亮点是内部拥有类似“HUB”的集线器,能够将烦乱的原生跳线及USB线等进行收纳,为风道效果能够进行更好的提升。
本文来源:中关村在线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道好的机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