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板流量计流出系数,D=7mm,它的局部阻力系数是多少?还有直径50mm的调节阀的局部阻力系数?

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化工原理:1-6 流量测量
要:化工原理课程是高等数学、物理、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后继课程,属于技术基础课,在高等院校化工类及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起到为自然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搭桥作用。它主要研究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所用典型设备的结构和设备工艺尺寸的计算或设备选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有分析和解决单元操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即在科学研究的生产实验中对设备应具有操作管理、设计、强化与过程开发的本领。
&&&&& 知识点1-6 流量测量
&&&&& 1.学习目的
&&&&& 流体的流量是化工生产和科学实验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本知识点学习,要学会根据工艺要求和流体性质选用适宜的流量计并进行流量测量。
&&&&& 重点了解流体流动守恒原理在流量测量中的应用。
&&&&& <FONT color=#.本知识点的重点
&&&&& 根据流体流动时各种机械能互相转换关系而设计的流速计与流量计分为两大类,即
&&&&& 差压(定截面)流量计,包括测速管(毕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等,除测速管测定管截面上的点速度外,其余均测得平均速度。
&&&&& 截面(定压差)流量计(即转子流量计),直接测得流体的体积流量。
&&&&& 要求掌握各种流量计的工作原理、选型和流量计算方法,并了解各种流量计的优缺点、适用场合及安装注意事项。
&&&&& 3.本知识点的难点
&&&&& 本知识点无难点,但要注意流量计下游压强不得低于操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 <FONT color=#.应完成的习题
&&&&& 1-20.在φ38×2.5mm的管路上装有标准孔板流量计,孔板的孔径为16.4mm,管中流动的是20℃的甲苯,采用角接取压法,用U管压差计测量孔板两测的压强差,以水银为指示液,测压连接管中充满甲苯。现测得U管压差计的读数为600mm,试计算管中甲苯的流量为若干kg/h?
&&&&& [答:5427kg/h]
&&&&& 1-21.用φ57×3.5mm的钢管输送80℃的热水(其饱和蒸汽压为47.37kPa、密度为971kg/m3、粘度为0.3565mPa&#8226;s),管路中装一标准孔板流量计,用U形管汞柱压差计测压强差(角接取压法),要求水的流量范围是10~20m3/h,孔板上游压强为101.33kPa(表压)。试计算:
&&&&& (1)U形管压差计的最大量程Rmax;&&&&& (2)孔径d0;&&&&& (3)为克服孔板永久压强降所消耗的功率。
&&&&& 当地大气压强为101.33kPa。
&&&&& [答:(1)1.254m;(2)d0=25.5mm;(3)Ne=616W]
&&&&& 1-22.某转子流量计,出厂时用标准状况下的空气进行标定,其刻度范围10~50m3/h,试计算:
&&&&& (1)用该流量计测定20℃的CO2流量,其体积流量范围为若干?&&&&& (2)用该流量计测定20℃的NH3气流量,其体积流量范围为若干?&&&&&&&& (3)现欲将CO2的测量上限保持在50m3/h应对转子作何简单加工?
&&&&& 当地的大气压为101.33kPa。
&&&&& [答:(1)8.4~42.0m3/h;(2)13.5~67.6 m3/h;(3)顶端面积削小使AR2=1.19AR1]
&&&&& 一. 差压流量计
&&&&& 差压式流量计又称定截面流量计,其特点是节流元件提供流体流动的截面积是恒定的,而其上下游的压强差随着流量(流速)而变化。利用测量压强差的方法来测定流体的流量(流速)。
&&&&& (一)测速管
&&&&& 测速管又称皮托(Pitot)管,这是一种测量点速度的装置。它由两根弯成直角的同心套管所组成,外管的管口是封闭的,在外管前端壁面四周开有若干测压小孔,为了减小误差,测速管的前端经常做成半球形以减少涡流。测量时,测速管可以放在管截面的任一位置上,并使其管口正对着管道中流体的流动方向,外管与内管的末端分别与液柱压差计的两臂相连接。
&&&&& 当流体流近测速管前端时,流体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驻点静压能,故测速管内管测得的为管口位置的冲压能(动能与静压能之和),即
&&&&& 测速管外管前端壁面四周的测压孔口测得的是该位置上的静压能,即
&&&&& 如果U形管压差计的读数为R,指示液与工作流体的密度分别为ρA与ρ。则R与测量点处的冲压能之差相对应,于是可推得
&&&&& &&&&& (1-61)
&&&&& 式中&
&&&&& C――流量系数,其值为1.98~1.00,常可取作“1”。&&&&& 若将测速管口放在管中心线上,测得umax,由Remax可借助图1-18确定管内的平均流速u。
&&&&& 应用注意事项:测量时管口正对流向;测速管外径不大于管内径的1/50;测量点应在进口段以后的平稳地段。
&&&&& 测速的优点是流动阻力小,可测速度分布,适宜大管道中气速测量。其缺点是不能测平均速度,需配微压差计,工作流体应不含固粒。
&&&&& (二)孔板流量计
&&&&& 孔板流量计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节流式流量计。在管道里插入一片与管轴垂直并带有通常为圆孔的金属板,孔的中心位于管道中心线上,如图1-50所示。这样构成的装置,称为孔板流量计。孔板称为节流无件。
&&&&& 当流体流过小孔以后,由于惯性作用,流动截面并不立即扩大到与管截面相等,而是继续收缩一定距离后才逐渐扩大到整个管截面。流动截面最小处(如图中截面2-2’)称为缩脉。流体在缩脉处的流速最高,即动能最大,而相应的静压强就最低。因此,当流体以一定的流量流经小孔时,就产生一定的压强差,流量愈大,所产生的压强差也就愈大。所以根据测量压强差的大小来度量流体流量。
&&&&& 假设管内流动的为不可压缩流体。由于缩脉位置及截面积难以确定(随流量而变),故在上游未收缩处的1-1’截面与孔板处下游截面0-0’间列柏动利方程式(暂略去能量损失),得:
&&&&& 对于水平管,Z1=Z0,简化上式并整理后得
&&&&& &&&&& (1-62)
&&&&& 流体流经孔板的能量损失不能忽略,故式1-62应引进一校正系数C1,用来校正因忽略能量损失所引起的误差,即
&&&&& &&&&& (1-62a)
&&&&& 工程上采用角接取压法(如图所示)测取孔板前后的压强差(pa-pb)代替(p1-p0),再引进一校正系数C2,用来校正测压孔的位置,则
&&&&& &&&&& (1-62b)
&&&&& 由连续方程式:&&&&&&& 由静力学方程式:&&&&&&& 则得
&&&&& &&&&& (1-63)
&&&&& 式1-63就是用孔板前后压强的变化来计算孔板小孔流速u0的公式。若以体积或质量流量表达,则为
&&&&& &&&&& (1-64)
&&&&& &&&&& (1-65)
&&&&& 各式中的C0为流量系数或孔流系数,无因次。由以上各式的推导过程中可以看出:
&&&&& (1)C0与C1有关,故C0与流体流经孔板的能量损失有关,即与Re准数有关。&&&&& (2)不同的取压法得出不同的C2,所以C0与取压法有关。&&&&& (3)C0与面积比A0/A1有关。
&&&&& C0与这些变量间的关系由实验测定。用角接取压法安装的孔板流量计,其C0与Re、A0/A1的关系如图1-51所示。图中的Re准数为,其中d1与u1是管道内径和流体在管道内的平均流速。流量计所测的流量范围,最好是落在C0为定值的区域里。设计合适的孔析流量计,其C0值为0.6~0.7。&
&&&&& 用式1-64与1-65计算流体的流量时,必须先确定流量系数C0的数值,但是C0与Re有关,而管道中的流体流速u1又为未知,故无法计算Re值。在这种情况,可采用试差法。
&&&&& 对于操作型计算,试差过程是:先假设Re大于Rec(Rec为极限允许值或限度值),由A0/A从图1-51中查得C0(常数区),用式1-63计算u0,求出u,并核算Re是否大于Rec,若Re≥Rec,计算结果可接受。
&&&&& 对于设计型计算,先在C0=0.6~0.7的范围内取值,并且根据Re≥Rec及C0直接读出A0/A1,求得d0。再进行校核。
&&&&& 安装孔板流量计时,通常要求上游直管长度50d,下游直管长度10d。
&&&&& 孔板流量计是一种容易制造的简单装置。当流量有较大变化时,为了调整测量条件,调换孔板亦很方便。它的主要缺点是流体经过孔板后能量损失较大,并随A0/A1的减小而加大。而且孔口边缘容易腐蚀和磨损,所以流量计应定期进行校正。
&&&&& 孔板流量计的能量损失(或称永久损失)可按下式估算:
&&&&& &&&&& (1-66)
&&&&& (三)文丘里(Venturi)流量计
&&&&& 为了减少流体流经节流元件时的能量损失,可以用一段渐缩、渐扩管代替孔板,这样构成的流量计称为文丘里流量计或文氏流量计。
&&&&& 文丘里流量计上游的测压口(截面a处)距离管径开始收缩处的距离至少应为二分之一管径,下游测压口设在最小流通截面o处(称为文氏喉)。由于有渐缩段和渐扩段,流体在其内的流速改变平缓,涡流较少,所以能量损失就比孔板大大减少。
&&&&& 文丘里流量计的流量计算式与孔板流量计相类似,即&&&&&& &&&&& (1-67)
&&&&& 式中
&&&&& Cv——流量系数,无因次,其值可由实验测定或从仪表手册中查得,一般取0.98~1.00;&&&&& pa-p0——截面a与截面0间的压强差,单位为Pa,其值大小由压差计读数R来确定;&&&&& A0——喉管的截面积,m2;&&&&& ρ——被测流体的密度,kg/m3。
&&&&& 文丘里流量计能量损失小,为其优点,但各部分尺寸要求严格,需要精细加工,所以造价也就比较高。
&&&&& 二. 截面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 转子流量计的构造是在一根截面积自下而上逐渐扩大的垂直锥形玻璃管1内,装有一个能够旋转自如的由金属或其它材质制成的转子2(或称浮子)。被测流体从玻璃管底部进入,从顶部流出。
&&&&& 当流体自下而上流过垂直的锥形管时,转子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垂直向上的推动力,它等于流体流经转子与锥管间的环形截面所产生的压力差;另一是垂直向下的净重力,它等于转子所受的重力减去流体对转子的浮力。当流量加大使压力差大于转子的净重力时,转子就上升。当压力差与转子的净重力相等时,转子处于平衡状态,即停留在一定位置上。在玻璃管外表面上刻有读数,根据转子的停留位置,即可读出被测流体的流量。
&&&&& 转子流量计是变截面定压差流量计。作用在浮子上下游的压力差为定值,而浮子与锥管间环形截面积随流量而变。浮子在锥形管中的位置高低即反映流量的大小。
&&&&& 设Vf为转子的体积,Af为转子最大部分的截面积,ρf为转子材质的密度,ρ为被测流体的密度。若上游环形截面为1-1’,下游环形截面为2-2’,则流体流经环形截面所产生的压强差为(p1-p2)。当转子在流体中处于平衡状态时,即
&&&&& 转子承爱的压力= 转子所受的重力---流体对转子的浮力
&&&&& 于是
&&&&& 所以&&&&&& &&&&& (1-68)
&&&&&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用固定的转子流量计测量某流体的流量时,式中的Vf、Af、ρf、ρ均为定值,所以(p1-p2)亦为恒定,与流量无关。
&&&&& 仿照孔板流量计的流量公式可写出转子流量计的流量公式,即&&&&&& &&&&& (1-69)
&&&&& 式中
&&&&& AR——转子与玻璃管的环形截面积,m2;&&&&&& CR——转子流量计的流量系数、无因次,与Re值及转子形状有关,由实验测定或从有关仪表手册中查得。当环隙间的Re&104时,CR可取0.98。
&&&&& 由上式可知,对某一转子流量计,如果在所测量的流量范围内,流量系数CR为常数时,则流量只随环形截面积AR而变。由于玻璃管是上大下小的锥体,所以环形截面积的大小随转子所处的位置而变,因而可用转子所处位置的高低来反映流量的大小。
&&&&& 转子流量计刻度的校正
&&&&& 转子流量计的刻度与被流体的密度有关。通常流量计在出厂之前,先用水和空气分别作为标定流量计刻度的介质。当应用于测量其它流体时,需要对原有的刻度加以校正。
&&&&& 假定出厂标定时所用液体与实际工作时的液体的流量系数CR相等,并忽略粘度变化的影响,根据式1-69,在同一刻度下,两种液体的流量关系为
&&&&& &&&&& (1-70)
&&&&& 式中下标1表示出厂标定时所用的液体;下标2表示实际工作时的液体。
&&&&& 同理对用于气体的流量计,在同一刻度下,两种气体的流量关系为
&&&&& 因转子材质的密度比任何气体的密度ρg要大得多,故上式可简化为&&&&&& &&&&& (1-71)
&&&&& 式中下标g1表示出厂标定时所用的气体;下标g2表示实际工作时的气体。
&&&&& 转子流量计读取流量方便,能量损失很小,测量范围也宽,能用于腐蚀性流体的测量。但因流量计管壁大多为玻璃制品,故不能经受高温和高压,在安装使用过程中也容易破碎,且要求安装时必须保持垂直。
&&&&& 例题及解题指导
&&&&& 【例1-26】在内径为300mm的管道中,以测速管测量管内空气的流量。测量点处的温度为20℃,真空度为490Pa,大气压强为98.66×103Pa。测速管插至管道的中心线处。测压装置为微差压计,指时液是油和水,其密度分别为835kg/m3和998kg/m3,测得的读数为80mm。试求空气的质量流量(以每小时计)。
&&&&& 解:解题思路& Vs=3600uA。
&&&&& (1)测管中心处的umax(微压差计)
&&&&& 而&&&&&&&
&&&&& 所以
&&&&&&&&&&& umax=14.8m/s
&&&&& (2)平均流速u
&&&&& 20℃时空气的粘度μ=1.81×10-5Pa&#8226;s,则
&&&&& 查图1-39
&&&&& u/umax=0.84
&&&&& u=0.84umax=12.4m/s
&&&&& (3)空气的质量流量
&&&&&&&&&&& 【例1-27】密度为1600kg/m3,粘度为1.5×10-3Pa&#8226;s的溶液流经φ83×3.5mm的钢管。为了测定流量,于管路中装有标准孔板流量计,以U管水银压差计测量孔板前、后的压强差。溶液的最大流量为600L/min,并希望在最大流量下压差计的读数不超过600mm,采用角接取压法,试求孔板的孔径。
&&&&& 解:本例为设计型试差计算题。基本关系式为式1-67。
&&&&& 设Re&Rec,并初取C0=0.65,则
&&&&&&&&&&&&=0.00164m2
&&&&& 于是
&&&&&&&m ,即45.7mm
&&&&& 核算
&&&&& &&&&&&& 由图1-51可知,当A0/A1=0.362时,上述的Re&Rec=1.06×105,即C0确为常数,其值仅由决定,从图上亦可查得C0=0.65,与假设相符。因此,孔板的孔径应为45.7mm。
&&&&& 此题亦可根据所设Re&Rec及C0,直接由图1-51查出值,从而算出A0,校核步骤与上面相同。
&&&&& 本章小结、思考题
&&&&& 本章小结
&&&&& 本章讨论了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包括流体的密度、流体的压强、流量与流速、定态流动与非定态流动、 流体的粘度、牛顿粘性定律、牛顿型流体与非牛顿型流体、滞流与湍流、流动边界层、流动阻力)等 和计算流体流动的基本问题(包括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流动阻力方程、 流量计流量方程等)。各位学员要认真学习本章内容,对一些基本定义、公式要牢记, 要灵活应用上述概念和方程,掌握各方程的意义和应用条件等,解决工程上的流体流动问题。
&&&&& 思考题
&&&&& 1.流体的连续性假设和理想流体假设在工程上有何意义?
&&&&& 2.描述流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有何不同?
&&&&& 3.20℃的清水以一定流速从细管流入粗管(如本题附图所示),测得U形管压差计读数为R。保持管内流动状况不变,将管路从水平放置改为垂直放置,U形管压差计的读数将如何变化?并判断从1-1’截面到2-2’截面间的能量损失和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哪项数值大?
&&&&& 4.某液体分别在本题附图所示的三根管道中稳定流过,各管绝对粗糙度、管径均相同,上游截面1-1’的压强、流速也相等。问:
&&&&& (1)在三种情况中,下游截面2-2’的流速是否相等?&&&&& (2)在三种情况中,下游截面2-2’的压强是否相等?
&&&&& 如果不等,指出哪一种情况的数值最大,哪一种情况中的数值最小?其理由何在?
&&&&& 5.试比较滞流和湍流的主要区别。
&&&&& 6.边界层概念的提出对分析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有何意义?
&&&&& 7.一定量的液体在圆形直管内作滞流流动。若管长及液体物性不变,而管径减至原来的1/2,问因流动阻力而产生的能量损失为原来的若干倍?
&&&&& [答:16]
&&&&& 8.敞口容器底部有一连接管,容器内水面维持恒定,管内水流动的速度头u2/2g=0.5m。试比较当水从容器流出和水流入容器两种情况下连接管上的截面2上静压强是否相同?各为多少mH2O(表压)?
&&&&& 9.流体通过圆管湍流流动时,管截面的速度分布可按下面经验公式来表示:
&&&&& 式中y为某点与壁面的距离,即y=R-r。试求证平均速度u与最大速度umax的比值为0.82。
&&&&& 10.为什么各种流量计的流量系数不相同?
&&&&& 11.孔板流量计与文丘里流量计的测量中,如何保证液体流动的连续性?
&&&&& 问题解答
&&&&& 问1-1.如图所示,在两个压强不同的密闭容器A,B内充满了密度为ρ的液体,两容器的上部与下部分别连接两支规格相同的U行管水银压差计,连接管内充满密度为ρ的液体。试回答:
&&&&& (1)pM和pN的关系;&&&&& (2)判断1-2,2-3,3-4及5-6,6-7,7-8等对应截面上的压强是否相等;&&&&& (3)两压差计读数R与H的关系。
&&&&& 答:(1)pM&pN。&&&&& (2)1-2,3-4,5-6,6-7为等压面(连续的同一介质在同一水平面上)。&&&&& (3)R和H相等。
&&&&& 证明:
&&&&& pa=pb
&&&&& 则&&&&&&
&&&&& 则&&&&&&
&&&&& 由于&
&&&&& 所以
&&&&&&即&&
&&&&& 问1-2.本题附图中所示的高位槽液面维持恒定,管路中ab和cd两段的长度、直径及粗糙度均相同。某液体以一定流量流过管路,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温度可视为不变。问:
&&&&& (1)液体通过ab和cd两管段的能量损失是否相等?(2)此两管段的压强差是否相等?并写出它们的表达式;(3)两U管压差计的指示液相同,压差计的读数是否相等?
&&&&& 答:(1)由于管路及流动情况完全相同,故。
&&&&& (2)两管段的压强不相等。在a、b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并化简,得到&
&&&&& 式中lab表示a、b两截面间的垂直距离(即直管长度),m。
&&&&& 同理,在c、d两截面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并化简,得到
&&&&& (3)压差计读数反映了两管段的能量损失,故两管段压差计的读数应相等。
&&&&& 问1-3.上题图示的管路上装有一个阀门,如减小阀门的开度。试讨论:(1)液体在管内的流速及流量的变化情况;(2)直管阻力及λ的变化情况;(3)液体流经整个管路系统的能量损失情况。
&&&&& 答:(1)关小阀门,局部阻力加大,管内流速及流量均变小。&&&&& (2)直管阻力减小,摩擦系数λ变大(Re变小)。&&&&& (3)整个管路系统的能量损失不变,即(包括出口阻力)
&&&&& 问1-4.如本题附图所示,槽内水面维持不变,水从B、C两支管排出,各管段的直径、粗糙度阀门型号均相同,但lc&lB槽内水面与两支管出口的距离均相等,水在管内已达完全湍流状态。试分析:(1)两阀门全开时,两支管的流量是否相等?(2)若把C支管的阀门关闭,这时B支管内水的流量有何改变?(3)当C支管的阀门关闭时,主管路A处的压强比两阀全开时是增加还是降低?
&&&&& 答:(1)C支管流动阻力大,管内流速及流量均小于B支管。(2)B支管内水的流量增大(但小于两支管均全开时的流量和)。(3)PA增加(主管能量损失及管内动能比原来减小)。
&&&&& 问1-5.从水塔引水至车间,水塔的水位可视为不变。送水管的内径为50mm,管路总长为且l&&le,流量为Vs,水塔水面与送水管出口间的垂直距离为h。今用水量增加50%,需对送水管进行改装。
&&&&& (1)有人建议将管路换成内径为75mm的管子(见附图a)。(增加176%)&&&&& (2)有人建议将管路并联一根长度为I/2、内径为50mm的管子(见附图b)。(增加26.5%)&&&&& (3)有人建议将管路并联一根长度为I、内径为25mm的管子(见附图c)。(增加17.7%)
&&&&& 试分析这些建议的效果。假设在各种情况下,摩擦系数& 变化不大,水在管内的动能可忽略。
&&&&& 答:(1)由于,管径变为75mm时流量为原来的2.756倍(净增175.6%)。&&&&& (2)并联一段等径管后,流量净增26.5%(题解过程略)。&&&&& (3)并联25mm管子后,流量净增17.7%。
&&&&& 问1-6.粘度为0.05Pa&#8226;s的油品在φ112×6mm管内流动。管截面上的速度侧形可表达为:
&&&&& 式中y为管截面上任一点到管壁面的径向距离,m;uy为该点的速度,m/s。
&&&&& 试回答:
&&&&&& (1)&在管内的流型;(2)管截面上的平均流速,m/s;(3)管壁面处的剪应力;
&&&&& 答:(1)速度侧形为抛物线方程,故管内为滞流。&&&&& (2)管中心的最大流速为
&&&&&&&m/s&&&&&& m/s
&&&&& (3)Pa
&&&&& 或&&&&&&&Pa
&&&&& 问1-7.在一管路中安装一标准孔板流量计,某一流量下汞柱压差计的读数为R1。现拟用一喉径与孔径相同的文丘里流量计取代孔板流量计。试判断在同一流量下,文丘里流量计的读数R2和R1的大小关系。
&&&&& 答:R2&R1(C0&Cv)。
&&&&& 学生自测
&&&&& 一、 填空或选择
&&&&& 1.某设备的表压强为100kPa,则它的绝对压强为____kPa;另一设备的真空度为400mmHg,则它的绝对压强为____。(当地大气压为101.33 kPa)
&&&&& [答:201.33 kPa,360mmHg]
&&&&& 2.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ρ=800kg/m3的油品,U形管中指示液为水(ρ=1000kg/m3),a1、a2、a3在同一水平面上,b1、b2、b3及b4也在同一高度上,h1=100mm,h2=200mm,则各点的表压pa1=____,pa2=____,pb2=____,pb3=____,h3=____。(表压值以mmH20表示)
&&&&& [答:0,100,200,300,340,200]
&&&&& 3.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____型曲线。其管中心最大流速为平均流速的____倍,摩擦系数λ与Re关系为____。
&&&&& [答:抛物线,2, =64/Re]
&&&&& 4.流体在钢管内作湍流流动时,摩擦系数λ与____和____有关;若其作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则λ仅与____有关。
&&&&& [答:Re,ε/d;ε/d]
&&&&& 5.流体作湍流流动时,邻近管壁处存在一____,雷诺数愈大,湍流程度愈剧烈,则该层厚度____。
&&&&& [答:滞流内层;愈薄]
&&&&& 6.因次分析的依据是____。
&&&&& [答:因次一致性]
&&&&& 7.从液面恒定的高位槽向常压容器加水,若将放水管路上的阀门开度关小,则管内水流量将____,管路的局部阻力将____,直管阻力将____,管路总阻力将____。(设动能项可忽略。)
&&&&& [答:变小、变大、变小、不变]
&&&&& 8.牛顿粘性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该式应用条件为____流体作____流动。
&&&&& [答:,牛顿型,滞流]
&&&&& 9.水力半径的定义式为____,当量直径为____倍水力半径。
&&&&& [答:,4]
&&&&& 10.局部阻力的计算方法有____和____。
&&&&& [答:阻力系数法,当量长度法]
&&&&& 11.水流经图示的管路系统从细管喷出。已知d1管段的压头损失Hf,1=1m(包括局部阻力)d2管段的压头损失Hf,2=2m(不包括出口损失)。则管口喷出时水的速度u3=____m/s,d1管段的速度u1=____m/s,水的流量V=____m3/h,水喷射到地面的水平距离x=____m。
&&&&& [答:7,1.75,1.98,8.06]
&&&&& 12.LZB-40转子流量计,出厂时用20℃空气标定流量范围为6m3/h~60m3/h,现拟用以测定40℃的空气,则空气流量值比刻度值____,校正系数为____,实际流量范围为____m3/h。
&&&&& [答:大,1.034,6.2~62]
&&&&& 13.一转子流量计,当通过水流量为1m3/h时,测得该流量计进、出间压强降为20Pa;当流量增加到1.5m3/h时,相应的压强降____。
&&&&& [答:不变。]
&&&&& 14.在SI单位制中,通用气体常数R的单位为(B)。
&&&&& A.atm&#8226;cm3/mol&#8226;K& B.Pa&#8226;m3/mol&#8226;K&&&&& C.kgf&#8226;kmol&#8226;K&&&&&&&& D.Ibf&#8226;ft/Ibmol&#8226;K
&&&&& 15.通常流体粘度μ随温度t的变化规律为(C)。
&&&&& A.t升高、μ减小&&&&&&&&&&&&&&&&&&&&&&&&&&&&&&&&&& B.t升高、μ增大&&&&& C.对液体粘度t升高μ减小,对气体则相反. D.对液体t升高μ增大,对气体则相反
&&&&& 16.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流动时,若其已进入阻力平方区,则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的关系为(C)。
&&&&& A.Re增加,λ增大&&&&&&&&&& B.Re增加,λ减小&&&&& C.Re增加,λ基本上不变 D.Re增加,λ先增加大后减小
&&&&& 17.滞流和湍流的本质区别是(D)。
&&&&& A.湍流流速大于滞流流速&&&&&&&&&&&&&&&&&&&&&& B.滞流时Re数小于湍流时Re数&&&&& C.流道截面大时为湍流,截面小的为滞流 D.滞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
&&&&& 18.因次方析的目的在于(B)。
&&&&& A.得到各变量间的确切定量关系. B.用无因次数群代替变量,使实验与关联简化.&&&&& C.得到无因次数群间定量关系.&&& D.无需进行实验,即可得到关联式.
&&&&& 19.滞流内层越薄,则以下结论是正确的(D)。
&&&&& A.近壁面处速度梯度越小& B.流体湍动程度越低&&&&&& C.流动阻力越小&&&&&&&&&&&&& D.流动阻力越大
20.在一水平变径管路中,在小管截面A和大管截面B连接一U型压差计,当流体流过该管时,压差计读数R值反映(A).
&&&&& A.A、B两截面间的压强差&&&& & B.A、B两截面间的流动阻力&&&&& C.A、B两截面间动压头变化&&& D.突然扩大或缩小的局部阻力
&&&&& 21.在一定管路中,当孔板流量计的孔径和文丘里流量计的喉径相同时,相同流动条件下,文丘里流量计的孔流系数CV和孔板流量系数C0的大小为(B)。
&&&&& A.C0=CV&&&& B.C0&CV&&&& &C.C0&CV&&&& D.不确定.
&&&&& 22.流体流过两个并联管路管1和2,两管内均呈滞流。两管的管长L1=L2、管内径d1=2d2,则体积流量V2/V1为(C)。
&&&&& A.1/2 B.1/4 C.1/8 D.1/16
&&&&& 二.计算题
&&&&& 1.内截面为1000mm×1200mm的矩形烟囱的高度为30m。平均摩尔质量为30kg/kmol、平均温度为400℃的烟道气自下而上流动。烟囱下端维持49Pa的真空度。在烟囱高度范围内大气的密度可视为定值,大气温度为20℃,地面处的大气压强为101.33×103Pa。流体流经烟囱时的摩擦系数可取为0.05,试求烟道气的流量为若干kg/h?
&&&&& [答:4.62×104kg/h]
&&&&& 2.如本题附图所示,贮槽内水位维持不变。槽的底部与内径为100mm的钢质放水管相连,管路上装有一个闸阀,距管口入口端15m处安有以水银为指示液的U形管压差计,其一臂与管路相连,另一臂通大气。压差计连接管内充满了水,测压点与管路出口端之间的直管长度为20m。(1)当闸阀关闭时,测得R=600mm,h=1500mm,当闸阀部分开启时,测得R=400mm,h=1400mm。摩擦系数可取0.025,管路入口处局部阻力系数为0.5。问每小时从管中流出水多少立方米?(2)当闸阀全开时,U管压差计的静压强为若干(Pa,表压)?闸阀全开时,le/d=15,摩擦系数仍可取0.025。
&&&&& [答:(1)88.5m3/h;(2)3.30×104Pa(表压)]
&&&&& 3.某油品的密度为800kg/m3,粘度为41cP,由附图中所示的A槽送至B槽,A槽比B槽的液面高1.5m。输送管径为φ89×3.5mm、长50m(包括阀门的当量长度),进、出口损失可忽略。试求:(1)油的流量,m3/h;(2)若调节阀门的开度,使油的流量减少20%,此时阀门的当量长度为若干,m?
&&&&& [答:(1)23m3/h;(2)12.37m]
&&&&& 4.本题附图所示为一输水系统,高位槽的水面维持恒定,水分别从BC与BD两支管排出,高位槽液面与两支管出口间的距离为11m。AB管段内径为38mm、长为58m;BC支管的内径为32mm、长为12.5m;BD支管的内径为26mm、长为14m,各段长均包括管件及阀门全开时的当量长度。AB与BC管段的摩擦系数均可取为0.03。试计算:(1)当BD支管的阀门关闭时,BC支管的最大排水量为若干,m3/h?(2)当所有的阀门全开时,两支管的排水量各为若干,m3/h?BD支管的管壁粗糙度可取为0.15mm,水的密度为1000kg/m3,粘度为0.001Pa&#8226;s。
&&&&& [答:(1)7.1 m3/h(2)VBC=5.18m3/h,VBD=2.77m3/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板流量计流量系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