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鸿兵 金融危机:中国金融开放下半场,是“危还是“机”

宋鸿兵预测金融危机第二波?_百度知道
宋鸿兵预测金融危机第二波?
在《货币战争》一书中,作者宋鸿兵成功预测了美国次贷所引发的金融危机,之后在接受央视东方时空采访时,他再次预言第二波的金融危机将在09年4月~9月出现,并且规模是之前的3倍。这有可能吗?如果可能,将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我有更好的答案
宋鸿兵预测:金融海啸第二波时间可能在下月日证券时报记者 郑晓波本报讯 全球金融危机仍在不断蔓延,如何保证我国将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安全,未来一段时间里金融海啸是否会出现第二波?针对上述问题,多位专家学者在昨日召开的“环球财经研究院金融海啸第二波”专家研讨会上表示,金融海啸第二波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爆发,我国的外汇储备应当抓住时机,在管理上有所突破,转变思路,进行多元化配置。金融海啸第二波将来临?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表示,各国救市政策并没有阻止金融危机蔓延,危机来得更快更猛烈了。金融海啸第二波必然会来临,其时间点可能在下个月。在宋鸿兵看来,花旗银行、美国银行被国有化或申请破产保护,将是第二波危机中的标杆性事件。宋鸿兵预测,“企业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将是第二波海啸的引爆点,尤其是企业债中的垃圾债,其整体违约率将从去年9月的4.5%上升至20%。“届时,全球商业银行都将出现重大问题,而黄金(217,2.98,1.40%)价格则会创出历史新高。”他说。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明、环球财经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两位学者对“金融海啸第二波”的观点均不置可否。尽管如此,张明也认为全球金融危机仍将继续蔓延。他说,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美国经济步入衰退已非常确定,欧洲经济则可能会更糟糕,而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下一阶段,金融危机可能会继续深化,其中一个突出表现是美国的商业银行、对冲基金将同时出现问题,两个问题的叠加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更加严重的冲击。我国外汇储备应多元化配置
是的,4——9月是他们第二波还债高峰期,更多的新债务人要破产,可以预见的是,估计美国人要转移经济危机可能发动战争,但不是直接针对大的国家,比如我国,应该向当年打阿富汗一样在战场上拖住苏联,进入冷战,转嫁危机。
金融危机已导致全球经济大衰退,乐观估计,至少要在2至3年后才可能恢复。我刚从美国回来,美国许多企业由于业务萎缩而冻结招聘,波音公司要进一步裁员。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实体经济疲软,直接造成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形势,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此时正值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时期,金融危机会给大学生就业造成多大的影响,还难以预测,但目前可以初步判断,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首先是跨国公司和外包公司业务萎缩,会减少用人数量及其冻结招聘;其次国内为国外产业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会受到影响;当然会影响到下游的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影响较大。政府救市政策出 台,会刺激建筑业的需求,从而带动原材料和能源工业的恢复,但是见效果有一个滞后时间,所以正在 找工作的大学生还不一定能感受到政策的效果。2009届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的 高达600多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受影响较大的是财经类专业,因为企业业务萎缩,首先减少的是财经类管理人员的需求,其次是技术人员的需求。其次是建筑、能源、机械、 IT类专业会受影响。
牛年吹牛比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金融危机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宋鸿兵: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不一定比美国要好到哪儿
&宋鸿兵: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不一定比美国要好到哪儿去
我觉得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现在看起来似乎是一个赢家,但可能问题并不这么简单,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的是内伤,而其他国家,比如美国看起来头破血流,看起来问题很严重,但他们的问题相对于中国来说,中国不一定比他们要好到哪儿去。这次危机出现在全球经济结构失衡,失衡的一个方面体现在美国过渡消费,过渡举债,债务膨胀,导致负债过渡,最后债务危机引发了支付性危机,支付性危机最后导致流动性危机,最后流动性危机波及到实体经济,导致经济衰退。如果美国是这样的,中国正好在另外一个方面,中国在过去十几年里面,一直走的以出口导向来发展经济模式,而出口主要目标就是美国。美国过渡消费模式如果难以持续的话,中国以美国作为主要出口市场,进行大规模出口,用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这个模式也会面临重大问题。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无非是三套马车,出口可能是头一号马车,因为出口直接影响3%,间接影响会高于3%。另外一个就是消费,中国现在大家都说中国人到国外花钱,似乎很有钱,实际上中国财富分配极端不均,1%的超级富豪可能握有50%的银行存款,属于不极端不均匀的分布情况,这跟发达国家非常不一样。在这样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中国人消费能力是非常低下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不足,但是中国的发展不能靠1%的人去拉动,因为产能过于庞大,没有办法被1%的人全部吸收掉,而剩下99%的人又没有能力消费,就会造成产能结构失衡和产量过渡的问题。
  第三,影响经济发展就是投资,投资分私人投资和公共投资,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按照比较好的模式,政府如果投入,私人资本跟进,这样会使经济发展处在比较良好的状态,因为私人投资的效率会高于政府投资。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特别是4万亿中国刺激经济计划来看,之所以现在看起来比美国好,是因为中国动作快,效率高,由于中国政治体制决定了一旦决定做什么事,会比民主国家做的更快。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情况看起来迅速的数字好起来了,但私人投资并没有紧紧跟上来,三套马车里面,出在未来十年之内不要指望出口,美元再成长30%,20%拉动经济增长,这个已经不现实了,由于美国人口老化问题。如果说消费,中国存在着严重贫富不均,这个调整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到的。第三靠投资,私人投资如果不跟进,实体经济普遍处在生产过剩的状态,不好卖,投资就会亏损。剩下就只能靠政府投资,政府投资一次4万亿,这个东西是有有效期的,如果过了一定的时间段,他们所预计的全球经济反弹并没有出现,全球经济还在下滑,或者还在衰退,这个时候就逼着政府不得不再来一次刺激,而且规模很可能会更大。当然不仅是中国政府这样,美国政府也得进行第二轮刺激,当大家推出第二轮刺激的时候,市场反馈会完全不一样,美国政府宣布投资7800亿美元刺激经济的时候,所有人都欢欣雀跃,他们假象美国政府一旦介入,所有经济情况会迅速好转。
  但是如果美国7800亿投入,当时目标是要创造300到400万的就业机会,现在只创造15到20万,连1/20都不到。而且7月份我们看各种各样数据都在恶化之中。在这样的态势下,如果出台第二轮刺激的话,会使市场出现大的逆反,我们以前对政府介入抱很大希望,而政府史无前例推出这样的庞大经济刺激计划,而没有把经济救活,再上第二轮的时候,是对第一轮的一种否定,这个时候市场心理会发生非常微妙的变化,这个刺激有可能对市场形成反作用。他们认为第一轮刺激确实不行,整个经济情况是非常严重的。这种情况下,这种资本价格体系就会再度出现比较严重的重新设定,问题就大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中国也好,美国也好,其他各个国家也好,现在已经走出了衰退或者出现了坚实的经济筑底还为时尚早,还要观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著/宋鸿兵 播/宋鸿兵
宋鸿兵_鸿观_第一季_脱口秀有声读物。世界是部金融史,那它是一部怎样的历史?当下的金融又面临着怎样的危机?有声小说免费下载小编认为在未来,人类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操控金融界?知名主持人宋鸿兵在在互联网时代为您解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财经问题,让您领略全球金融风暴当中人类是如何求生的。近几年,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思维充斥着思想界萌发的新一轮变革(可以参考收听吴晓波的历史经济变革得失),互联网资源被充分利用,而《鸿观》则是作为互联网脱口秀新时代的一支新秀登上了舞台,去年7月刚上线。刚上线的《鸿观》,宋鸿兵就抓住了最引人注目的时事热点,MH370的失联,当时据事发已过四个多月,可是多个国家的搜捕仍然未果,尚且听宋鸿兵为大家揭秘马航坠毁的内幕。节目每星期出一期,包括中国的,世界的,揭秘南京大屠杀,揭秘纳粹德国的残暴与纳粹的丧钟,美国霸权的如何施行。鸿观中揭秘那些横亘在历史长河中的种种奥秘悬而未决,人类之间在金融界的彼此厮杀其实是对世界格局不停更替的一个侧面反映。宋鸿兵的见解在哪里,观众的感悟在哪里,《鸿观》给出的是直接又真实的反映。在《罗辑思维》之后,《鸿观》是厚积薄发之下推出的一个全新的节目,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思想,全新的感受,这为那些喜欢历史,喜欢金融的人们开创一个新的视觉体验。观临天下,知晓世界,这是新时代之下对知识分子的要求,铭记历史,展望未来,这是对全人类的号召。
著/宋鸿兵 播/佚名
《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以国际储备货币的战略价值为中心,以美国、欧洲、亚洲三者之间的货币博弈为半径,用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为线索,把各国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困境,有机地缝合成一张大国崛起的全景线路图。中国的全球化不是欧美化,而首先应该是亚洲化。只有立足亚洲,中国才能走向世界;只有团结亚洲,中国经济才能成功转型;只有一个统一的亚洲货币,才能在国际上与美元和欧元分庭抗礼,最终形成三足鼎立的货币战国时代!
著/宋鸿兵 播/宋鸿兵
现在我把这个阶段形容成面临着下一次的“海啸”,第一次次级债实际上是“地震”。整个次级债危机,这次爆发的金融海啸主要原因是金融系统马上要出问题了。也许大家到现在为止,对“信用违约掉期”这个词还感觉很陌生,大家都是知道次级债,这个词在媒体上已经反复出现,大家所说的都是次代危机,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这个词“信用违约掉期”,尽管目前媒体还几乎没有提到这个词,但是我认为我们正在已经正式进入这个阶段……
著/宋鸿兵 播/佚名
从2006年夏完成《货币战争》以来,宋鸿兵就开始着手酝酿《货币战争2》。近三年以来,他系统解析当今世界幕后主宰力量的运作,第一次揭开统治世界的“国际银行家族俱乐部”的神秘面纱……
著/宋鸿兵 播/宋鸿兵
破译世界财富密码,货币之手:政治风波与经济危机背后的力量!世界最宠大的金融帝国家族,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联储,亚洲金融危机与货币战争,美国次贷危机是怎么回事,中国金融市场如何迎敌!货币,这个隐身于政治角逐与经济危机背后的翻云覆雨之手,在现代和历史的风云之中,无不显露出强大而令人畏惧的力量。《货币与帝国》由著名经济学者宋鸿兵,为您破开迷雾,直指货币的强大魔力。解析世界政治格局与金融战争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金融大鳄如何操纵历史,利用手中货币的力量掀起巨大波澜。并以史为鉴,解析中国金融市场未来应如何迎敌。
著/宋鸿兵 播/天弘
为什么你不知道美联储是私有的中央银行·为什么华尔街风险资本会选中希特勒作为“投资”对象·为什么美国总统遇刺的比例高于美军诺曼底登陆一线部队的伤亡率·自从由宋先生编着的《货币战争》开始畅销之后,宋鸿兵就开始成为国内很多主流专家眼中的“金融阴谋论者”。但恰是这个“金融阴谋论者”,几年前就已经在《货币战争》中专门辟出章节论述了房地美和房利美这两家在美国拥有者特殊垄断地位的企业,并把它们称为“第二美联储”。在论述中,他甚至已经预言出了今天这场甚嚣尘上的巨大危机。
1/1页 本页 6 本 共 6 本书 
[上一页] [下一页]您的位置:>>>正文
宋鸿兵:金融危机还未真正见底 应持黄金现货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球金融危机还没有真正见底,美国实体经济将由于债务增长而恢复缓慢,主权信用危机的苗头已经出现。
  明年通货膨胀出现的概率比较大,美元将战术性走强,但长期来看仍将战略性贬值,最好配置黄金现货以应付可能的危机。
  金融危机并未完全结束
  中国证券报:你曾预言金融海啸会在今年9月发生,到目前为止还是坚持如此判断吗?
  宋鸿兵:本次金融危机只是更大地震前的一次预演。2006年美国债务总量是48万亿美元,美国当年GDP是13.8万亿美元,2008年债务为57万亿美元,GDP是14.2万亿美元,比较一下,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在持续不断地超过GDP的增加速度。
  现在美国不但没有减少债务规模,反而增发国债使得债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债务膨胀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但GDP不可能以相应速度增加,最后就会出现更大规模的违约。目前,主权信用危机的苗头已经出现,明年最有可能看到希腊、墨西哥、爱尔兰等国的主权信用出现问题。因为国债增加快而实体经济增长慢,政府不得不削减开支。但是目前很多国家的增长都是靠国家投资来拉动,现在削减开支无疑让经济陷入更深的衰退。这是一个无法打破的死循环。
  中国证券报:我们注意到,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在这次危机中似乎并没有受到实质性冲击,反而危机时有所加强,例如美元近几周来迅速反弹,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宋鸿兵:这是一种错觉。现在美国境内总负债规模是57万亿美元,用6%的基础利率计算,40年之后美国总债务达到586万亿美元,当年利息支付将达到35万亿美元,而美国GDP届时总额约为33万亿美元,换句话说,如果美元不贬值、保持购买力,40年之后美国一年所需要偿还债务成本会大于美国人民创造出来的财富。由于利滚利,必然导致美元体系的必然崩溃,这是逻辑上的必然。当美元体系最后撑不住的时候,压垮的是整个现有的信用货币体系,最后必须要创造一种新的超主权货币体系。
  明年美元战术性走强
  中国证券报:您预计明年美元走势如何?
  宋鸿兵:美国未来12个月到期的债务总量是3.5万亿美元。这个市场的容量上限是2万亿美元,这意味着一块钱面值的国债在自然情况下会跌破面值,导致收益率的大幅度跳升。这样各种利率都会上涨,导致经济再度衰退,因为融资成本大大提高了。
  如果美国政府不想出现这种情况,就要解决国债增发中1.5万亿美元的空缺。而美国的硬通货储备不足5000亿美元。但是大家不要忘记,美国的投资拉动GDP的2/3,如果消费不能恢复的话,明年的国债供应量会在今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美联储一定会介入美国国债,否则美国的长期融资成本会大幅度跳升,导致利率掉期市场崩盘。为了避免这个现象出现,美联储将不得不大幅度增持国债。这样会增加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因为基础货币的拥有量会进一步提高。
  长期利息是由国债市场决定的,长期利息的调整会使得美联储不得不调整短期利息,这时候美元可能会升息。升息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升息通胀压力会越来越明显。
  因此,美元明年一定会走强,因为要加息。但是不会保持太久,否则美国的负债就太严重了,整个经济体承受不了。所以美元走强是战术性的,而美元贬值是战略性的。
  美元一旦升息走强,就会对全世界的美元套利资金形成强大的回抽压力。这样明年资金有可能回流美国,导致新兴市场资产泡沫破裂。目前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新兴国家流出的资金会进入美国和中国去避险,从而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二是中国的热钱也回流美国,导致中国资产价格泡沫破裂。这需要看主权信用危机演化到什么程度,如果波及很多国家,对中国未必很有利。
  应持有黄金现货
  中国证券报:黄金明年走势如何?最近有人称,黄金并不是合适的保值工具,因为以美元计价,黄金从1980年甚至1975年以来都是在贬值的,您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宋鸿兵:我认为很多人的时间取点有问题,1979年黄金450美元每盎司,由于伊朗危机和中东危机导致了黄金价格出现了尖峰,于1980年跳升到850美元每盎司。取波浪的最高峰和现在作比较是不合适的。真正应该取的时间点是日布雷登森林体系解体,黄金和美元脱钩,其时黄金是35美元每盎司,现在是1130美元,这样算黄金起码增值了30多倍。但同期股指和房地产的涨幅约为10倍。因此,我还是认为黄金的上涨幅度不低,黄金是对冲整个美元体系风险的一个财富保险。
  我对很多投资人的建议是不要去抄黄金的短线。买入黄金长期持有是最保险的策略。尤其是不要做杠杆、期货投资,因为美元反向走强往往非常猛烈,利用杠杆做多黄金很可能会惨遭洗劫。黄金明年有可能砸破1000美元,但是当美元再次进入贬值周期的时候,黄金有可能达到1500美元。短期看,只要在1000美元以下都是安全的,下降的过程就是大量持仓的过程。
责任编辑:董博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宋鸿兵: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真正见底
[]&[字号:
来源:搜狐理财
第1页:不守信用货币必然会出现贬值
第2页:随后几个月全球性股市重大调整或将会来临
第3页:危机结构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会再度出现危机
第4页:黄金是兑换以美元为主的信用货币体系风险
第5页:2009年底和2010年年底是考验危机到底是不是筑底最关键的时期
  世界黄金协会于8月20日发布2009年第二季度《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此外还特别邀请到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先生作为特别嘉宾出席此次发布会,就美元与黄金的关系,全球经济现状及趋势等相关问题发表主题演讲。搜狐理财频道作为独家网络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报道。
  下面是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先生的主题演讲实录:
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先生
  宋鸿兵:在座的各位今天之所以来参加世界黄金协会新闻发布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家都对黄金问题比较关注,在座的各位中我们认识而且比较熟,我知道在座的一直在关注黄金问题。
  黄金结缘,以前跟世界黄金业跟中国黄金业一点关系没有,谁也不认识,但是由于写了一本书《货币战争》中提到黄金的理念,突然一下出现了很多黄金业的朋友,包括王立新老师在内,我们后来变成很好的朋友。
  不守信用货币必然会出现贬值
  我在第二本书里面再次谈到黄金的重要性,加了一个新的元素,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我把它上升到未来国际货币的高度,未来所谓超越主权信用一方面靠黄金建立,为了解决伸缩信用的问题会用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解决,这个进程看起来出现了一些苗头,我跟国际上很多著名学者在探讨这个问题,这个思路很有意思,今年5月在韩国国际研讨会上,我公开提出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没有可能构成世界储备货币的组成部分,当时引起了一阵热议。
  虽然中间还有很多技术障碍,但是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第二本书根第一本书比较起来,黄金观点我一直非常坚持,从咱们国家外汇储备角度来讲,从金融安全角度来说,只储备美元,在我看来是有风险的。什么叫信用货币,前提是创造信用的人必须守信用,如果不守信用货币必然会出现贬值。
  从这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金融风暴,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看出来,造成风暴的基本原因就是创造这些信用的人违约,不守信用,所以引发了危机。
  经济深层次结构问题是导致经济危机的重要根源
  怎么看当前的形势,从06年一直到现在,我始终认为导致这场次贷危机也好,全球金融海啸也好,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全球经济结构失衡,失衡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美国透支消费和债务堆积,中国为主要的出口导向的经济,美国消费过渡膨胀,经济深层次结构问题,其实是导致这场经济危机非常重要的根源性问题。
  这个问题一直到今天,各个国家用全部力量拯救金融危机,但是这种根源性的矛盾,全球经济失衡的矛盾,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真的下大力气扭转这个局面。导致这场危机的根源性问题,病根并没有得到有效消除。现在各国政府投入资金,对市场救助,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在救急,只是在应急的状态下,但是深层次全球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在我看来现在并没有得到缓解,我认为危机并没有真正见底最根本的原因。
  经济出现一系列所谓复苏的绿芽,世界各个国家纷纷有回暖的迹象,怎么看待这个迹象,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存在着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经济是V字型反弹,接下来经济会快速复苏,能回到2007年以前的状态,我觉得这是多数人的期待和愿望。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场复苏和经济危机还并没有真正结束,复苏相当缓慢,甚至要有多重振荡复苏进程。
  现在在华尔街也好,在理论界也好,两派对立非常尖锐。昨天晚上我跟摩根大通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一块吃饭,我们专门谈到卢比尼的观点,今年5月份我在韩国跟卢比尼谈到,观点与之前出现了很大不一样。吃饭的时候,我问卢比尼你现在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在韩国比较特殊的环境中,对亚洲经济和韩国经济发表了比较乐观的看法,这个事情在美国学术界引起了振荡。卢比尼专门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再次确认他的观点,他的悲观观点并没有发生变化。
(责任编辑:廖翊B)[]
09-07-13 16:30?
09-05-26 11:21?
09-05-14 14:19?
09-04-10 11:45?
09-03-03 00:25?
09-03-01 16:50?
08-10-24 14:51?
08-10-09 06:56?
08-10-01 03:13?
09-07-14 14:55?
设为辩论话题
热点标签:
|&&&&</spa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鸿兵 金融危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