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过程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在南宋时完成了南移,主要原因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在南宋时完成了南移,主要原因有哪些?
其一,北方中原地区,在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送给辽国之后,无险可守的中原地区就成了拉锯的战场,不论是北宋与辽、南北宋与金、南宋与金、金与蒙古、南宋与蒙古的战场主要都集中在原本的中原地区,从而使得中原地区的衰败.而南方却几乎没有经历战乱.其二,北宋灭亡后,中原地区的人员大量南迁,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技术与资本,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其三,在隋唐时,京杭大运河的修建为南方的繁荣打下了基础.其四,南宋政权在南方的建立与经营,作为当时科技文化最为先进的国度,从而大幅度促进了南方的发展.综合以上几点,南方发展是从隋唐京杭大运河修通之后开始的,在北宋时由于中原战乱,南方的重要地位开始凸显,随着北宋的灭亡,南宋建都临安,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使得最终在南宋时完成了经济重心的转移.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在南宋时完成了南移,主要原因有哪些?》相关的作业问题
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6.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解题思路: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解题过程: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中国以农业为主,北方土地广阔肥沃民族多样化,有的丰富资源,北方同样也是文明发祥地,富河文化等等多种文明都在今黑蒙古、黑龙江一带.由于天灾、战乱使大量北方人口南移.提供给你资料《中国北方经济史》查阅.
隋炀帝开运河,移宫江都郡,定位了“扬州”,即“淮南江北海西头”,并最终亡于江都.扬州地处长江运河交汇之处,交通便利,商业繁盛,而江南古都金陵(南京)毁于战乱,又因为隋朝、唐朝都是北方政权,而南方尚未充分开发(宋朝大南迁),所以政治经济中心就移至江北广陵.隋唐时期,成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佛教盛行.成都成为全国有数的大城
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线索及其特征 中国的原始农业起源于黄河一长江流域,并首先在中原地区达到较高水平,南宋后经济重心南移.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简单协作的耜耕农业;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与使用,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个体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本定型,并在古代社会一直延续.明清之际虽然产
首先要记住【中国古代的时间表】“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1.生产模式呢~你要这么想最原始的人类是不会发现钢铁这种工具的~更不可能利用他们去进行农田耕作~所以使用石器;春秋时期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所以取代了石器.2.土地制度呢~是先井田后土地.(商周时期井田制的话~名义是共有实为私有
西汉时是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开始在渭河以南、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年)命萧何建造了未央宫,同一年由栎阳城迁都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命名为长安城.汉惠帝元年(前194年)起修筑城墙.惠帝三年春(前192年),修筑达到高潮,先后征发了14万人筑墙,到五年秋
手工业: 1 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2 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3 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4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5 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呈相应变化 6 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等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中晚期,也就是安史之乱开始,结束于南宋时期.
不能这么讲,如果按照GDP来说,我国今年的GDP按照汇率算能够达到5.8-6万亿美元,如果按照汇率比价折算的话.相当于美国万亿美元的水平.1976年的1美元相当于今天的3.5-3.7美元.但是如果按照购买力算的话我国的GDP约为14.5万亿美元,几乎接近美国的水平.10年美国的GDP购买力水平也就是
那要看什么朝代了,宋朝以工商立国,所以那时候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百分之七十的税收是来之于工商,所以那时候是工商为主,农业为谱.后来朱元璋时期 因为他小时候饱受饥苦,所以他上台之后大力发展农业,为明朝以后发展打下了基础,所以这时候是农业为主,后来明朝中后期工商又发展到了顶峰.其实中国古代的商业不可谓不繁荣,这些都是农业发
大约在一万年前,古代世界开始发生了农耕和畜牧.世界上先后出现了几个各具特色的农耕中心.最早的是西亚,在美索不达米亚周围地带,这里的居民最早驯化了野生麦类,发展为种植小麦、大麦的农耕中心.其次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东南亚.中国的黄河流域培育了小麦.中国长江以南以至东南亚、印度恒河一带,则以培育水稻为特色.另外有一个种植玉
在古代人们都是以农业为主的,因为当时的生产力不发达,所以解决温饱问题的头等大事.在战国时期,商鞅就是通过重农抑商的政策使秦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提升.文景之治,汉武帝的改革都成就了汉朝的伟绩.不管的隋文帝还是唐太宗都是那么看种重农抑商的政策,使隋唐成为封建的鼎盛时期.尽管后来封建时期开始衰弱,但是各君王都是看种它的.它使封
1古代是农耕社会,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是因为黄河流域适合人类耕作生息,且开发较早,这里农业发达,能养活的人也就最多,当然就会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原因:1.历史原因:孙吴的开发2.现实原因:西晋末年中原战乱,北方士族南渡,解决了一直制约江南地区发展的人口问题.并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3.自然条件:河网密布,交通便捷,与北方相比温度相对较高而雨水相对充足.影响: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隋唐两代的统治中.首先是赋税来源转变.以往都关中则赋税从山东调,都洛阳则赋税从关
这三个互相影响,中国封建时期经济结构是自然经济,特点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伴随而来的问题是,人民抗灾能力弱小,面对天灾人祸,只能等死.所以人民需要一个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这个政府需要能集中全国之力救助难民,因此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应运而生,在这个制度下有着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所以,统治者需要一种思想管理
空前繁荣是指比跟以前比.随着历史的发展经济和社会主流肯定是进步.而隋朝的开皇之治初唐的开元盛世贞观之治都是社会繁荣进步的时期!
汉代的举孝廉叫做察举制,汉武帝还创造了征辟制: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创立九品中正制,又叫九品官人法,多为豪门大族所垄断,有“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之说,以后的两晋南北朝都是这种方法选拔人才.知道隋朝建立,因为百余年的战乱,门阀士族实力大不如前,隋文帝才能顺利推行科举制
是党锢之祸吧.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专权,世家大族李膺等联结太学生抨击朝政.公元166年,宦官将李膺等逮捕,后虽释放,但终身不许做官.灵帝时,外戚解除党禁,欲诛灭宦官,事泄.宦官于169年将李膺等百余人下狱处死,并陆续囚禁、流放、处死数百人.后灵帝在宦官挟持下下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锢.历史上称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_百度知道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北方战时频繁,社会生产体系紊乱,人口迁移到南方,同时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力,然后就是政府管理相对宽松,商人逐利等等吧
采纳率:3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根本原因是南北自然环境的差异和人们能够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生产技术以进一步改造、利用自然,直接原则是封建社会中期由战乱和边患所造成的北方经济老区的严重破坏和政治中心的南迁、人口的大量南徒。经济重心的南移始于汉魏之际,完成于南宋。南宋以降,南盛北衰的局面已不可逆转且持续发展。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简答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防止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考查你对&&经济重心南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经济重心南移
我国古代三次经济重心南移:1.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永嘉南渡”,将先进技术也带到了江南。 2.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南北经济开始接近平衡。3.南宋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或者东移(如明朝和清朝),加快了南方的开发。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1.在先秦和秦汉时期,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开发较早,农业发达,经济重心在北方。2.东汉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出现了南移的趋势3.东晋南朝:趋向平衡。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从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4.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5.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6.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7.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我国三次人口南迁:1.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是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和中原地区少数民族政权间的混战,大量人口迁移到南方,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础。2.发生在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人口的大量南移,南方得到更进一步开发,特别是江淮、太湖地区荒地被大量开垦,成为我国新的财富地区,到五代时南方经济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3.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是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两宋时期,北民的进一步南迁,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1.社会稳定与否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中,往往是伴随北方的战乱对经济的破坏,而南方相对稳定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2.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北民在南迁的过程中,不仅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也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经验带到南方,客观上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3.执政者的重视和正确的决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历史上,无论是东晋南朝时期,还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统治者一方面大规模兴修水利,另一方面都实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等政策。使广大农民赋轻役稀,极大提高了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4.经济重心南移实际上是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现。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是否稳定、统治者是否重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南方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深刻说明了这一点。
发现相似题
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57899129297439510362444783130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