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硕考研难度排名择校求助

19金融专硕择校之新增院校篇
TA的更多文章
19金融专硕择校之新增院校篇
良心干货,up的择校篇又双叒叕来了!19考研党,尤其是考金融专硕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很害怕竞争太激烈,那up提供一个新思路,来关注下18年有哪些新增的金融专硕培养点的高校呢?& & & & &这些新增学位点的高校2019第一年招生,相对来说知道的人不会太多(然鹅up这只懒宅废都知道了&(`^?)&只能说是相对的啦),竞争相对会小,but,问题在于,第一年招生的院校要等到9月才会出19考研简章,在这之前,考试科目和大纲以及历年真题都是不存在的(●—●)&&&& & & & 不过还是可以考虑一下,毕竟金专的专业课考点大同小异嘛,公共课现在先复习着,好啦,接下来up?要po自己从网络上搜集的金专新增院校,各位小可爱看下有没有感兴趣啊~按地区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外交学院中央民族大学(985非自划线)华北电力大学(up在想小哥哥是不是很多)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读研顺便考个司法考试?)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河北省&&&燕山大学吉林省&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大学黑龙江省 东北农业大学上海市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浙江省 宁波大学杭州师范(马云母校,估计挺有钱)温州大学(Justin?)安徽省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江西省 华东交通大学(哈哈哈,在南昌啊)山东省 山东工商学院济南大学河南省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湖北省 湖北工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南省 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商学院广东省 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陕西省 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宁夏 北方民族大学呼,整理完毕,如果不全,欢迎补充!& & & &up只是搬运信息,不保证准确,也不是鼓励大家来考这些新开学位点的院校,因为你要知道这些院校是没有学长学姐的数据,学校师资和培养嘛也没有经验可言了,考上了是去当实验田噢!但是你若是真的很想读金专,实力相对弱,又有偏好的城市,可以考虑下上述某些学校,只是一个思路,小可爱们独立思考,理性看待,建议偷偷收藏,9月再看一下哈?& & & &喜欢up文章的可以加个关注,后续会以更新专栏文章为主,视频没什么时间更新了。有什么问题和建议欢迎下方评论,私信也可以,随缘咯~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2017考研:金融专硕院校选择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7考研:金融专硕院校选择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2018金融硕士考研实用择校建议_考研_中公教育网
2018金融硕士考研实用择校建议
09:12:08 |
2018考研交流群
以下是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的&2018金融硕士考研实用择校建议&。考研是一段漫长的旅程,中公考研一路陪伴大家备战2018年考研!
地域方面,尽量选择经济发达地区,这类地区金融企业众多,其次选择省会城市;校内资源方面,要注重导师在金融行业的地位以及优质的校友资源,这些对个人发展特别重要。金融专硕报考的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上海地区比较好考上的院校有偏冷门的上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以及考396并且招生规模较大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地区的院校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工商大学。
相对好考的211/985名校:
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冷门院校:
总体来说,金融专硕比较好考上的学校集中在偏远地区或者一些冷门理工类、农林类、师范类院校。举例来说,理工类院校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长安大学等等。不过这些学校往往招生人数不多,能查到的信息较少,需要下一番功夫来搜集资料。
非211/985的院校:
非211/985的院校中除了东北财经大学以及一些热门地区的学校都还算相对好考一些。比如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等,这些学校的金融专硕就业也比较好。东北财经大学虽然不是211,但是其知名度和认可度并不比211差,所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江西财经大学在非211财经院校中仅次于东北财经大学。
竞争激烈的著名院校
大体来说这些院校可以分为四个梯队:
北大光华、上交高金、北大CCER、北大汇丰、清华经管、复旦经院、复旦管院、上交安泰、北大经院。
五道口、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
中央财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暨南大学。
第一篇 择校择专业
第二篇 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
第三篇 金融硕士复习策略
第四篇 其他备考贴士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的&2018金融硕士考研实用择校建议&。另外,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2018考研,中公考研推出了、、、,以及,针对每一科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指导,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徐佐君)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真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本文相关热点文章推荐
更多文章推荐
更多文章推荐  摘要:学习自然是难的,是痛苦的,可是没有寒窗何来未来。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专业学姐告诉你考研虽苦,但年轻不就是要多尝试没走过的路、没看过的风景嘛!
  学弟学妹,你们好。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楼主女,来自湖北,目前大四应届,本科就读于上海一所普通二本师范类院校,专业经济学。
  ●择校,是考研的第一步
  关于择校我觉得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基础,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你能否考研成功。这一点,我做的很不好。当初从大一到大三念叨要考研,但是对于具体方向、考研难度都没有做评估,唯一确定的就是不考本专业,我一直觉得有些经济学内容有些过时,和现实联系不紧密,无法用于实践,现在回过头想想,还是自己专业素养不够,才对经济学有着这样肤浅的认知。
  后来因为上过金融的一些选修课,相比经济,对金融有一些兴趣,但是对于金融日后的就业,完全一概不知。在大二时,认识了本校一个跨考华东师大金融专硕的学姐,当时我翻看了下华师金专的真题,觉得课上都有接触,再加上学姐的描述,觉得比较简单。到了大三下学期,大概是三月初,觉得学硕录取人数太少,再加上前面说的一些原因,很简单的选择了报考华东师大金融专硕。没有做院校对比,没有看报录比,没有综合考研难度。
  ●关于初试前准备
  (1)综合准备
  我正式开始准备是在日,根据经验贴反馈,不准备报任何补习班。当时大概日返校,返校后花了一个星期,把考研一系列流程、注意事项、参考书目、经验贴关键词记在了本子上。
  因为听说除了政治,数学英语视频每年差异不大,所以准备在这一星期里把相关视频搜集完整,避免后续耗费时间搜集视频资料。后来通过微博、QQ群、考研帮把英语各种讲解单词的视频搜集到,主要是朱伟的恋恋有词,数学搜集到汤家凤、张宇的视频资料。自己还花了点钱网上买了点视频,因为还要下载机器码,下载所有视频,用卖家给的视频播放器下载,我嫌麻烦,就放弃了。
  QQ群里的一个研友,当时素不相识,主动给我发了需要的视频资料,还说以后有需要的视频资料,都可以找他。后来考研过程中大部分最新资料都是他分享给我的。后来就成为研友啦,数学特别棒,不懂的问题也是晚上回到宿舍直接问他的。大家有资金的话,当然可以网上买正版的视频资料啦,但是如果等不及更新或者资金有限的话,可以通过微博、QQ群获取考研公共课视频资料,这里再推荐几个微博账号,找研友吧、最新考研资料库。基本上这两个微博就能搜到需要的全部公共课视频资料。
  我的建议是,大家可以在考研准备前期,把这一年或者半年几个月考研一个总体时间规划安排写一下,然后在具体准备过程细化,做月度安排,每日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安排。这样会被自己的一个进度安排等有很好的掌控。之前看到微博上很多研友都有PO每日任务完成的手账、笔记等,楼主比较懒,每天回到宿舍就成了葛优躺,再加上觉得没必要每天打卡,所以楼主一般是私下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在手机或者本子上做一个总结。然后基本上每天6点起,11点睡,前期不熬夜,作息正常,半个月休息一天,后期晚上12点睡,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以及习惯做调整。
  (2)关于政治如何进行复习
  政治67。买的资料有:肖秀荣系列全套,包括知识点精讲精练、1000题、真题、核心考点、时政、4套卷、8套卷等;风中劲草;20天20题,蒋中挺绝对5套卷、任汝芬系列套卷等。楼主有个毛病,喜欢狂买书,买了又不用,造成了浪费。实际上用到了只有精讲精练、1000题、核心考点、4套卷、8套卷、蒋中挺5套卷,其余的基本没碰过。所以建议学弟学妹们不要买太多书,买最需要的就可以。
  楼主政治是从八月份开始准备的,但是由于数学专业课时间耗费太大,到了十月份,1000题只完成一小部分。前面过程都不走心,到了十月半,考虑到政治进度太慢,平均每天大概两小时给政治,终于在11月份初把1000结束了。因为楼主高中文科生,自认为政治基础还行,尤其哲学部分,记忆占少数,理解为多,所以楼主第二遍花了一个星期把哲学之外的几部分错题看了下,对知识点大概有了个了解。后来4套卷出来,就快速的把4套卷做完了,开始看错题,每天早上花一点时间早读4套卷后面的习题详解部分。同样,8套卷也是这样的方法。蒋中挺5套卷时间不够,做了两套。
  这个过程中以肖秀荣的核心考点为参考,遇到不懂的不理解知识点,就会回归到知识点本身,理解一下,或者找特殊方法,自己再加强记忆一遍。肖秀荣核心考点和风中劲草功能差不多,都是知识点简化,11月份大概早读读了一遍。整个12月份开始背诵4套卷大题部分,当时真的快吐血。因为高中政治是老师划重点,再背。所以打算参照高中方法,只背大题的绿色部分,考场再拓展,后来遭到了二战研友的批评。所以还是准备把4套卷大题解答全部背下,避免考场时间有限,过度紧张,没法拓展。12月份,后期效率较低,考前4天,才把4套卷背完,楼主不喜欢重复,所以第一遍当时背的还比较熟。
  到了考试前一晚,因为楼主没有考前熬夜的习惯,所以9点就上床睡觉了,第二天早上5点起床,洗完澡收拾好后,坐在宾馆卫生间背政治,一直到考场,第二遍只背到了第二套卷。到了考场,心态非常好,对自己的要求是写满就好。
  选择题凭着感觉做,因为之前做政治选择题,8套卷选择题分数一般都是20几,4套卷和8套卷有很多重题,也才30几分,所以也就不抱多大希望,全程凭感觉。大题就是根据自己背诵的部分,把他写上,记的模糊的部分自己拓展。一般一道题写完,会根据材料再抄一到两个小点。楼主每一道题,都有分小点,一整套卷子做下来,觉得非常顺手,再加上考研公共课纸张挺好,楼主字也写的挺好挺满意。楼主政治时间花的少,也是被数学专业课逼的啊,所以建议大家不要随意模仿,可以根据自己的政治基础,补弱项。
  政治如果觉得需要看视频可以根据自己个人喜好看某位老师的视频,我觉得书的话全程可以跟着肖秀荣走,但是后期一定要多做模拟题,尤其选择题,做多了也会有感觉,大题的话,不要压在一位老师上!虽然今年肖爷爷压中了不少,但是随着反押题趋势,为了保险起见,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或者有时间的话,把肖爷爷的8套卷上大题仔仔细细看看背背也是可以的,涵盖的内容已经很多了。
  (3)关于英语如何强化
  英语二83。楼主英语基础一般般,英语方面用到的资料很少,恋恋有词、张剑黄皮书系列:包括年的英一真题,年的英二真题、王江涛英二作文。视频只看了恋恋有词+小部分真题阅读讲解视频+一部分王江涛作文视频。
  英语3月,每天上午看朱伟恋恋有词视频,挺耗费时间的,每天早上看完,再消化一会就到11点半了,又要跑去吃饭了哈哈。我当时用平板下载视频加速软件看的,有时候看到笑点,会忍不住返回再看一遍,当然还是得理解他讲的东西,所以有的时候不理解或者来不及记笔记,会后退反复看两三遍,一般他讲完一个单词及其拓展部分后,我都会暂停大概五分钟,不看书不看视频,闭着眼睛脑子回想一下他讲的部分,没回忆出来的会再看下笔记,所以每一个UNIT视频都要花上一上午,3-4小时。
  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强化记忆一下,中午晚饭时间,会戴着耳机把视频再放一遍,当然走在路上没法看视频了,就听听声音。另外会再抽一小时时间把当天UNIT单词重新吸收一遍,当天没时间,会放到第二天快速翻阅一遍前一天的单词。所以整篇下来,基本上不会再抽时间记忆单词,看到某个单词可以想到伟哥讲的,经常有知识点忘了,只记得他讲的笑话啊。
  我是一个非常不喜欢记单词的人,每次买了四六级书,A部分都没记完的那个人就是我,哎,新东方背单词,各种背单词书都有用过,基本都是翻了几页,朱伟的书视频是我全篇能看完的唯一一本单词书加视频。所以关于单词方面,主推朱伟视频+恋恋有词书,关于朱伟呢,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崇洋媚外,有人说他功利性太强,我不赞成他说的所有,但是也有赞成的部分,在可接受范围内。所以如果说有实在不能忍受他的人,单词部分,可以选择其他书籍或者视频,也可以,看自己喜好安排吧。
  四月半开始做阅读,从1997年英一真题开始,每天做一篇,记忆黄皮书整理的单词,再口头翻译整篇文章,弄懂错题。但是实际上很多错题还是云里雾里,可能还是思维出了点问题吧。这里要讲的是,单词部分,推荐选一本单词书+真题阅读、写作、翻译等所有黄皮书整理的单词。单词书可以放在前期,做阅读前记忆,做阅读后,可以主要记忆黄皮书整理的单词,再用单词书查缺补漏,每天早上可以把一篇阅读读读熟,读的过程中又可以记一遍单词了,不过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把握语感,会提高你在做阅读时对文章的理解。
  大家可以寻找合适的学习英语的APP,里面有历年真题阅读的音频的,下载下来就可以跟读了,顺便纠正发音。我前期是用这个的,后来早上时间不够,直接早上阅读一篇阅读理解,不考虑发音等,单纯记忆单词,主要增加语感。这样一直持续到七月的暑假,开始每天做两篇阅读,早上读恋词书或者阅读或者作文,并不是每天坚持,因为暑假换了校区,没地方晨读,所以有的时候就没有读。
  到了十一月份,才把英语一从年的阅读理解做完,开始做英语二的阅读理解,坚持把黄皮书年阅读做完了,贯穿这个过程的是背作文,楼主毅力超级差,所以当研友已经把整本王江涛作文背完时,楼主才背完一遍15-20篇小作文,后来大作文选择性的背了十篇,只背了一遍,也没有记住,后期做了些英二翻译真题,写了两篇大作文,练了练手,考前两天小作文格式还没弄清楚,看了下小作文格式,自己整理了一个大作文的很简易的模板,比如开头怎么写啊,连接词哪些啊。
  英语安排在下午,我是直接在华师大闵行校区考的,宾馆离华师大比较远,没办法回去休息,就坐在草坪上休息了一会,醒来看了会自己的模板。就这样上考场了,考前给自己心理建设,做完就好,所以依旧是和上午一样的状态,写大小作文前,用了一小时做完前面所有的题目,阅读大概只有两个不确定,做完大小作文,只剩下半小时,大作文写的简直想哭,半天想不出一个单词,还是平时自己动手太少导致的,艰难的写完作文后。把阅读检查了一遍,开始那两个不确定的是题目没读懂,再回到文中,修改了一个,另一个没改,所以整体做下来,阅读基本确定。
  初试结束后,看到微博上大家的反馈,英语二作文很多人把图书馆museum写错,这是作文中很忌讳的一点,所以我虽然不会写英语作文,但是我能保证每个单词拼写没有失误,这和平时的强迫症有关系,平时记单词,楼主一定会把拼写记住。虽然很多人强调考研单词更多强调在语境中的使用,不用掌握太多拼写,但是还是要把一些基本常规的单词拼写记住,避免因小失大。
  (4)关于数学如何提高
  数学115。数学是我耗费心力最多的一门学科,然后付出和收获完全不成正比啊,大概和心态以及方法有关系。
  数学用的资料有:学长资料+复习全书系列全套+汤家系列部分书籍+李永乐真题+张宇真题+李永乐系列模拟卷。听说宇哥的书简直难哭,所以我这种数学菜鸟就没有选择用宇哥系列,不想被虐惨。
  3月份,时间安排是下午+晚上数学,后来学长建议,和初试考试时间最好同步,所以4月-10月,数学时间基本上是一整个上午+一整个晚上,英语政治经常是挤着时间看。虽然高数学过,但是期末考试老师都是给3-4套题库,考试题全是上面的,其中水分可想而知。
  一开始备战高数,简直像看天书,最开始看的是汤家凤的高数讲义,后来买了一套学长的自己写的数学资料,先看汤家凤基础视频,虽然很详细,但真的好多废话啊,配合看学长资料上面的方法口诀,做上面的习题和书后课后习题,遇到不懂的直接问学长,这样在高数上册复习完后,才找到点感觉。高数下册也是同样的方法。但是后期线代和概率论资料对我帮助不大,所以不推荐,如果数学基础实在太差,可以看下他的高数资料部分,帮助还比较大,可以打基础,如果基础一般或者很好,就不需要了。
  然后开始做全书,每一道题都自己做,感觉还好,没那么难,可能是难题我都pass,做好标记了吧,但是有个问题,这个问题一直贯穿整个考研,就是楼主计算能力真的超差,经常题目会做,答案算错,总是需要第二遍再重新算一下,这样一来,一是浪费时间,二是抱着侥幸心理,反正我第二遍第三遍重算结果是对的呀,久而久之,再加上楼主不会跳步,每一步都是实打实写在草稿纸上,导致计算结果错误率越来越高。
  所以我想说的是计算还是争取一次性算对啊,能心算的就心算,不要跟楼主一样,太实诚了,掌握适当的计算方法还是必要的,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啊。第二遍高数复习,看宇哥的强化视频,强推,非常好!非常注重概念的理解,看完,你会发现你对高数的理解上了一个台阶。看完开始复习全书高数第二刷。
  暑假开始看线代视频,虽然大学有学过,但是因为那个老师口音实在太严重,一节课下来,不知道他讲了什么,所以跟没学过一样,一开始线代视频看的李永乐的强化班,完全看不懂啊,后来开始从第一章基础班开始看起,每一章做好笔记,把笔记上的习题自己做了一遍,紧接着看线代强化视频,大部分习题是李永乐编的那本线性代数上的,听完一章视频,自己会把他讲过的题目重新做一遍,暑假两个月数学时间大部分时间花在线代上了。中间为了防止高数知识点遗忘,还做了汤家凤1800题上的一些习题,加以巩固。
  到了九月十号,概率论才开始看课本,看了王式安的基础视频和王式安讲义,还是不会做题,很多知识点根本不理解。九月底还花了一个星期有选择性的做了一些线代讲义上的题,因为高数复习战线较长,就只把结构体系梳理了一遍。给自己定的计划是10月开始真题,每天一套真题+整理错题。所以真的是硬着头皮上的,明明概率底子特别差,做真题第一遍用的是宇哥的真题书,虽然每天一套,但是真题卷实在是不忍心打分,明明在一个自信心很受挫的情况下,不想让自己完全失去信心。
  刚开始真题概率部分题目一道都不会做,后来自己看答案,整理真题,慢慢的好一点了,真题概率部分能写出一点了,有时候一道大题能做对一道了。后来微博关注的研友都提到方浩概率论讲的特别好,在大家的安利下,看了方浩的概率论视频,确实很好,至少我能听懂,看完整个强化后,再做真题概率错题,也会做了一些基本的简单题目。
  后面开始给每天模拟打分,真题一般只有100-115分之间,我一般不会问别人模拟多少分,实在不想找虐。真题错题以及知识点梳理注意事项做了完整的一本笔记,可惜我还没来及看,就不见了,其余的书都还在,可能是我的真题整理笔记太好,被人拿走了,当时真的好生气。
  在做真题第二遍时,选择了李永乐编的真题,红色封面的,每一步都特别清晰,概率论部分加概率的规范化解答,简直完美。然后把李永乐的6+2模拟卷做了,觉得质量很高。最后,考前一个星期就没有碰数学了,考前准备早睡,就没复习,当天由于某些原因,半夜两点才入睡,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心跳加速,考前就觉得自己要完了。果然考场上数学公式概念全部忘光,一片空白,数学从第二道选择题到后面倒数几道选择题,连续5道不会做,当时真的想弃考,放下选择填空题,开始做大题,一直静不下来,大概考试时间过了一半,才让自己冷静下来,大题有一道半完全不会做,但是把所有自己能想到的步骤全写上了,后来分数出来,我想可能拿到了点步骤分吧,剩下45分钟后,把填空题做了,有两道不会做,选择题回过头,还是有四道不会做,选择题四道都是瞎蒙的。
  考完也没有对答案,所以不知道对错。数学问题在于心态不好,平时对数学又爱又怕,平时模拟其实就很紧张;另外数学难题做的太少,一看到难题,基本就放弃了,想到考试应该不会考;第三点,计算有很大问题;第四点,就是考前一周没碰数学,会产生生疏感,从而让自己在数学上更不自信。
  综上所有原因,就导致数学的惨败。而得数学者得天下,数学低了,其他科目分数又很一般,基本上就与华师金专失之交臂了。这里数学视频,强推张宇高数强化班视频(理解概念)+汤家凤强化视频(掌握解题技巧)+李永乐线代强化班视频(基础不好的可从基础班挺起)+方浩的概率强化版视频。
  (5)关于专业课如何下手
  431金融学综合102。专业课用书:黄达金融学(完整版)+荆新财务管理(及其指导用书)+蓝发钦国际金融+科兴红皮书、蓝皮书+学长学姐资料。
  专业课从清明节后开始看,一个个字看,前期只看黄达金融学,每天下午3-4小时,到了六月,把金融学已经看了完整的两遍,真的超级厚啊,虽然黄老先生以这么通俗的语言讲金融,看了两遍还是不知所云,开始看红皮书,每一章都很浓缩,看的简直怀疑人生,那个时候每天饭点想的都是换学校换专业把,后来经过同学研友的开导,慢慢硬着头皮啃书,看到第四章后,慢慢觉得好点,能看懂一些了,把红皮书金融学部分啃完之后,回过头把每一章节红皮书上的选择题做了一下。到了八月份,开始看财务管理,看完一章,做一章习题,那本指导用书上的题目每次真的没完全做对几道啊,到了9月7日前,把财务管理看完做完了第一遍。
  后来就开始就根据学姐的笔记,开始整理,发现要整理的实在太多,而且当时对于金融学还是不太理解,就放弃了整理笔记,打算后期直接背学姐笔记,此时开始红皮书金融学第二遍,加强理解了一下。后来到了十月半,每天下午花一大半时间背书,剩下一小部分时间看专业课真题,就这样持续到十一月份,感觉整个人要疯,背了就忘,忘了再背,最主要是自己还是没办法口头表述出来。十一月份开始第二遍背诵,一直背到考前,才完整把金融学背了三遍,财务管理背了两遍。到了十二月份,把财务管理的例题重新做了一遍,也没时间整理时政了,根据学长整理的资料,把时政部分自己认为可能的考点背了一遍。考前整个考场里的人都站在走廊外面背时政部分,庆幸考试时没有遇到特别偏的,起码自己根据复习的内容多少可以拓展一下。
  整个专业课备考过程中,特别是后期,真的是要崩溃,买了好几份学长学姐资料,每个人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常常是这份资料看看,那份碰碰。复习到后来,个人感觉金融部分实在是内容太多,每一年都会有新的考点,可能是时政联系的比较紧,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这一点主要是由于我金融素养不具备,再加上时政热点关注太少导致的,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步我的后尘。
  虽然上午数学发挥的很差,考完就觉得考不上了,还是尽量平静自己的内心,吃完饭,就一个人跑到考试那栋大楼的后面看专业课的真题,记得很清楚,那天下小雨,复习过程中心越来越静,虽然复习的考场一个也没用到,但是下午考场状态也很好,心态上没有崩盘,选择题依旧凭感觉,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凭着自己的积累,考场上没有想过自己复习过没有,往往是条件反射般,把脑海中想到的第一时间写下了,计算题也是凭感觉做的,考完后看群里讨论,感觉自己三道题全做错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写了太多,导致后面论述题时间不够,每一道论述题也各写了一页,前面有2个名词解释听过,但是写错了。简答题也有两道不会写,凭着自己的理解写了一些。
  在专业课备考过程中,没有看视频,但是我觉得可以看看视频,加深一下理解。中途加了一两个考华师的研友,互相讨论进度及问题等,并没有觉得是竞争对手,大家互相分享资料,专业课复习安排等,氛围很好。另外专业课资料推荐16年金专第一学姐的资料,学姐人也很好,笔芯,这一届应该也有很多考上学长学姐的资料,大家根据需要理智选择哈。
  ●心态调整
  ●自信乐观是关键
  关于心态及其他楼主全程备考心态很差,内心深处一直就觉得自己考不上,结果真的没有考上,全程处于特别不自信的状态,心绪起伏波动大,这也为我后期复习效率低下埋下了伏笔。考研时一场长时间的拉锯战,所以要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时刻给自己心理暗示,如果本身自己容易悲观失望,那么及时要自我鼓励,相信自己能行的;如果本身自己性格开朗,有时过于乐观,那么要警醒自己,居安思危,有紧迫感。坚定走下去就可以了。
  从三月备考以来,大三上的课除了绩点课,自己真的很感兴趣的课外,楼主其余的课都翘光了,有一些其他的课,老师会不定时点名,这时候就显示出室友的作用了啊,我现在的室友每次点名都会给我发消息,所以通常会在老师点名前溜进教室。哈哈。这里不是鼓励大家翘课啊,如果实在时间紧迫,复习时间太紧,大家自己安排好哈,不过我觉得有些课还是可以上上的,老师课上提到的时政也能了解下呢。
  然后建议考研最好有几个研友,特别是自己自控力不太好的话。楼主5月前期,基本上是一个人孤军奋战,到了5月后,对面认识了固定的桌友,成为研友,一直到最后备考结束,整个研友队伍在壮大,我们学校没有专门的考研自习室,所以整个自习室都被我们几个考研的霸占了,大家一起早起,一起回宿舍,氛围很好。所以建议找研友,特别是自制力各方面比你好的,我的一个研友就特别学霸,每次跟她一块,感觉自己弱爆了。
  考研说难不难,说容易不容易,现在说起这些,都能云淡风轻,但是只有自己经历过一切,才能懂得多么不容易,尤其当我后期9月份搬离校区,和研友跑到另一个校区,在外面租房子复习时,那一段时间,是最难熬的。拍毕业照,看到班级同学有几个直接保研了,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何去何从,一个人在校车上哭,哭当然解决不了问题,哭完过后,还是默默跑去看书。最后一段时间,整个人处于随时要崩溃的边缘,这些都没法和别人说,怕影响别人,另一方面,冷暖自知。现在熬过了,再回头看,也是一段成长的经历。
  最后送上一句很喜欢的话激励你我,希望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能平静下来:学习自然是难的,是痛苦的,可是没有寒窗何来未来。所以也没有必要问未来在哪里,能在哪里,就在当下的自制和克制里。比起忍耐的辛苦和自己面对目标有巨大差距的种种情绪,我更害怕令自己失望,害怕自己后悔我本可以,全力以赴并对选择负责,别无他法。
  声明:本文来源考研论坛,作者:她说2017,,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如有版权问题请发邮件到,联系帮帮小编处理。
  (实习小编:阿丽)
华东师范大学相关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论坛新帖:
考研帮最新资讯
华东师范大学热点文章
华东师范大学热门话题
课程预告,帮学堂出品
考研帮地方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专硕考研科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