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亚索教学800,北马可以订什么目标跑

阿迪达斯 跑破撞墙期 #跑给你看#——阿迪达斯引爆北马风潮
正在加载...
全球运动领导品牌阿迪达斯携旗下新款装备与科技强势登陆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亮相为期三天的北京马拉松博览会 EXPO。北京马拉松博览会以北京马拉松赛事为平台,经过 6 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知名马拉松博览会。博览会从北马赛事参赛选手物品发放区、北马文化展示区、北马赞助商品牌宣传展示区等区域,实现了与国内外 30000 多名参赛选手和路跑爱好者的良好互动。全球运动领导品牌阿迪达斯携旗下新款装备与科技强势登陆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自2010 年以来,阿迪达斯已经连续 8 年成为北京马拉松的官方合作伙伴及唯一指定运动装备供应商。今年的阿迪达斯展区与去年相比全面升级,设置了多个互动区域,鼓励参加北马的跑者们积蓄能量,突破自我。除此之外,作为 adidas 北京马拉松的意见领袖,央视著名主持人、“嘉友跑”创始人于嘉也亲临现场,与阿迪达斯一起吹响了备战北京马拉松的号角。突破撞墙期 #跑给你看#活动伊始,资深跑者于嘉与大家分享了他在跑马过程中的“撞墙”体验,以及如何“跑破撞墙期”从而战胜自我的心路历程。在马拉松中,最艰难的莫过于“撞墙”,它让人感觉疲惫且痛苦不堪,即使是身经百战的专业跑者也难以幸免。正如于嘉在现场分享:“战胜‘撞墙’需要调整心态,坚定意志,更重要的是加强训练。一双专业级别适配马拉松的跑鞋,对于跑者来说更是至关重要,阿迪达斯 UltraBOOST 系列正是可以完全胜任。”今年阿迪达斯将继续助力北京马拉松,用专业级别的跑步装备为跑者们提供能量,助他们“跑破撞墙期”!资深跑者于嘉与大家分享在跑马过程中的“撞墙”体验在北马开跑当天,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马拉松的魅力,享受马拉松带来的乐趣,阿迪达斯将与“一直播”合作,由常小亮在后方演播室现场直播,全程记录另 3 位阿迪达斯本次北马的意见领袖于嘉、金源以及何亚君的战况。尖端互动装置 缔造非凡能量体验今年的阿迪达斯展区设有多个互动区域:选手姓名互动墙,参赛选手当场扫码后,在炫酷的 LED 大屏上,自己的名字便会以独特的方式呈现,荣耀与骄傲之情油然而生,鼓舞着参赛者们跑出自我,创造辉煌;为了帮助跑者们减轻压力,放松心态,阿迪达斯在现场还专门设置了 Race Tee 定制区域,“跑给你看”、“跑,让撞墙期撞墙”、“跑破北马神话”等等,选手们可以选择最符合自身心境的话语,为自己加油打气; adidas runner 展区也是阿迪达斯此次一大特色区域,AR 是阿迪达斯为跑者精心打造的一个跑步平台,希望借助这个平台,从专业性、多样化、高频率、永不停歇和城市特色五个维度,赋予跑者全新的跑步体验,并通过多种模式的训练帮助跑者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训练理念和运动态度,此次 EXPO 中便展出了跑步爱好者们在 AR 精彩活动中的卓越表现;阿迪达斯招牌互动 RUN LAB 也再度来袭,讲述 BOOST 科技研发及应用的传奇故事。除此以外,本次 EXPO 阿迪达斯还专门设置了配速员展示区,展现这些幕后英雄的矫健身姿;现场的商品陈列区里,除了展示 adidas 北马限定款等各类跑马专业装备以外,还特别为小运动家们呈现了针对青少年儿童运动的产品区域;现场还有完赛 Tee 展示区,北马当天阿迪达斯将在终点为跑完全程的选手提供完赛 Tee的印制,给大家带去一个值得纪念的北京马拉松。AR 是阿迪达斯为跑者精心打造的跑步平台于嘉现场体验选手互动姓名墙于嘉现场定制比赛服,烫印属于自己的北马口号商品陈列区展示 adidas 北马限定款等各类跑马专业装备adidas 2017 北马限定款跑鞋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查看: 18660|回复: 15
为何亚索800被高估了
为何亚索800被高估了翻译:jiang2000
说个没有听说过亚索800的选手给我,我也能说出一些对此没怎么在意的人。这个概念听起来很棒,不是吗?你想马拉松跑3小时吗?那就训练以3分钟跑 10个800米。你想马拉松跑4小时吗?那就以4分钟跑10个800米,那2小时30分钟的马拉松呢?那就以2分30秒跑10个400米。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简单的呢?没有了。最好的部分是如果你读了我读过的关于亚索800的文章,那么就会相信亚索800是让你马拉松达到目标的关键。长距离跑当然要做,但是别忘了亚索800,因为这才是让你在目标时间内冲过终点的保证。不幸的是,无论我们多么希望这是正确的,简单的并不简单,尤其是马拉松。
在某种程度上亚索800还是有价值的,尝试一些配速计算器(比如Hillrunner网站上的),你会发现一个3小时的马拉松选手的最大有氧能力间歇跑的推荐配速是大概2分58秒/800米,而一个4小时的马拉松选手的最大有氧能力间歇跑的推荐配速是大概3分58秒/800米,看起来很接近,不是吗?当然,理论上的确如此。
当我们考虑亚索800是否真的是个好主意的时候,必须想到有相当多的影响因素。首先,想想800米训练倚重的能量系统是什么,马拉松又是什么。其次,注意这些配速之间的差异。最后,还有更好的训练可以选择吗?
亚索800最倚重的能量系统是什么?答案是最大携氧系统。马拉松呢?主要是有氧运动,以乳酸门槛值以下的配速进行。因此你是在尝试用更偏速度的训练来确定你非常偏耐力的运动能力,结果就是马拉松选手在做亚索800的时候没有发展他们的有氧系统而是提高了速度。你可以很快的几乎达到速度顶峰,但是需要很多年来全面发展你的有氧系统。
一个形象化的差异就是配速。以3分钟跑亚索800意味着你大概每英里用6分钟,一个3小时的马拉松几乎接近每英里 7分钟,每英里比你的训练慢超过50秒。随着你时间的增加,这种差别也在扩大。一个4小时的马拉松选手的亚索800配速要比他的马拉松配速快大概1分钟/ 英里。如果你要用你正在进行的一项训练来预测你另外一项的能力,这个配速的差别是太明显了。如果我们注意到绝大多数跑步者的短距离项目都比长距离项目要好,这个差别就相当重要了。不信吗?你知道有多少5千米跑18分45秒的人可以马拉松跑到3小时呢?又有多少5千米跑25分钟的可以马拉松跑4小时呢?如果两者都训练同样训练得很好,那能力就一样,而事实明明是绝大多数人的短距离项目以及亚索800训练得比长距离项目如马拉松要好。
但是亚索800依然是一个好的训练单元,是吗?当然是个好的训练单元,但是是否是马拉松选手的最佳选择呢?不是的,一个马拉松选手进行更长距离的反复跑效果更好,以亚索800的配速进行米这样距离的反复跑更好一些。乳酸门槛跑和反复跑1-2英里,中间加以短暂的休息,这样更重要。有氧跑当然不能忽视,在进行其他训练之前就应当进行相当量的有氧跑。在计划中有时进行一些800米间歇并非坏主意,不过如果大概两个月中每周都来一次这样的训练,就是减少了进行那些对准备长距离项目如马拉松更有效果的训练项目的时间和体力。
我听说过许多尝试用亚索800来预测马拉松能力的故事,通常的结果是比亚索800的预测时间慢10-20分钟,有时候更多。如果你正好是其中一员,按照亚索800预测的你能在马拉松中进行的配速来跑马拉松,那么你通过半程的时候会比你实际的能力快5-10分钟。有些人认为,前半程快了1分钟,后半程就会慢至少2-5分钟,也就是说你在后半程要付出10-50分钟的代价,而总时间要慢5-40分钟,归纳起来就是两件事:一个比你实际能力糟糕得多的成绩以及一个痛苦的后半程。
亚索800是否对某些人马拉松训练有好处呢?对于中级选手,是这样的。亚索800能很好预测你的马拉松能力吗?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完全不是这样。
亚索800肯定要配合LSD的,耐力基础训练在整个训练中肯定也是重要一部分。一般不是说亚索800+tempo+LSD作为周训内容吗? 单纯谈亚索800,那肯定是不合适的。
昨天第一次听朋友说起 亚索800&&这种训练方式。
网上搜了一下,还就楼主这篇比较长。
我觉得这个用来训练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可以用来测试和估算马拉松的成绩,前提当然是有马拉松基础的,就是有一定长距离跑耐力的。当然啦,做这种测试的,一般也是对马拉松比较着迷的,应该都有相当的有氧运动能力了。
指望用一种练习方法就搞定目标中的马拉松,外国人也太单纯了,单纯的有点短路了。
亚索800对有一定训练量或结合LSD训练的人应该还是有效果的。如果只跑过5k想通过亚索练马拉松的确不行。
总结的好:对于中级选手有用,也是就3至4小时之间的吧~
间歇跑十分让人崩溃。不太敢常跑间歇,全力以后有死过一次的感觉
跑到死麻!没事的,呵呵
亚索800应该是针对有一定跑量的人吧。
把文章看完了,意思就是亚索800的量提高一倍速度不变呗,罗嗦那么多,就直接改名亚索1600好了
学习一下!!
学习一下!
学习了,有用,今年训练用2000米
有一定道理
从我自身训练感觉亚索的训练方法还是不错的,不过每个人可以自己摸索800还是X00。我感觉作为全马四小时的跑友而言,随着身体素质的增强,匀速训练时热身后很久才出汗、跑出感觉,而间歇跑能在短时间进入状态,大大提高训练效率,这样我可以经常用三四十分钟达到比较好的训练效果。
个人以为,在大量lsd的基础上偶尔练亚索800,其实效果应该很不错的,前提是,在大量lsd的基础上。
我现在偶尔练三公里的加速跑,一般按500-430-400的配速跑,来两到三轮。大量LSD确实有必要的,问题是没有时间啊。
扫一扫关注跑圣公众号
Powered by如何科学的运用亚索800训练法? - 知乎38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分享邀请回答zhuanlan.zhihu.com/runningstory2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马拉松跑3小时30分,男性业余选手稍加努力就能达到的成绩马拉松跑3小时30分,男性业余选手稍加努力就能达到的成绩阅览前端百家号2016年,中国A类以上赛事前1500名男子选手全部跑进310。这意味着业余选手中,能跑的人越来越多,不少男性选手也会将跑进国二(310)作为自己的马拉松目标。那么,原来作为“跑步达人”标志的330,将会成为大多数选手稍加努力就能达到的成绩,当然,这个稍加努力肯定是科学训练,而不是一味胡跑。以下是一位今年刚跑进330的选手的跑步历程,他体重155斤,月跑量200k左右,是一位奶爸。对于休闲时间少、月跑量不多、想跑进400和330的选手,他的训练过程可能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190斤的胖子到全马327选手,我是怎么做到的?“幸亏今天出来没带手机。”我庆幸地咕哝道。3月19号,无锡马拉松28公里处,天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我的全身已经湿透,鞋踩到地上发出滋滋的水声。我的身体稍微有点打摆子,可能天气太冷,有点失温。当时,我仍然以450的配速匀速前进,与此同时,我一直看着手表,心率在160左右,不错。我这个人怕热,天气多冷我都能忍受,但一热,就实在没办法跑了,毕竟胖嘛。所以,当时身体微微失温我也没停下,再跑跑就热了。过了35公里,没有掉速,状态越来越好,“可能有希望进325!”我心里一高兴,本想着加速,但还是忍住了。我的前N场马拉松,都是因为后面加速而导致抽筋,最终PB失败,这次得吸取教训,否则连330都跑不进去了。于是,我把配速降到了5分以外,效果很明显,这次没有抽筋。冲过终点线,3小时28分40秒(净计时3:27:40),跑了三年步,终于进了330。说实话,对于很多男性选手来说,330不算什么难事。但对于我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要搁三年前,我绝不会想到自己能跑马拉松,甚至能跑进3小时30分。因为那时候,我还是个体重190斤、因为太胖呼吸骤停进了医院的懒怂。从190斤的胖子到全马327选手,我是怎么做到的?一天一个10公里,减肥40斤关于跑步减肥的事情,我简单说一下就好,这篇文章主要说如何跑进400和330。大学毕业之后,我就开始自我放纵,提前让自己的身体濒临崩溃。油脂的无节制摄入,宅在家看电视打游戏成了习惯,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于是不断凸起的肚腩,越来越沉重的呼吸,超高的血脂血糖和血压纷至沓来。一度,我的体重达到94公斤。2014年夏天,我呼吸暂停进医院了。医生说,之所以呼吸暂停是因为太胖了,嗓子里的肉太多,把气管堵上了,需要做手术把那块肉给切了。但同时,医生也表示,因为我的血压太高,手术可能会有大出血的风险。我被推进手术室后,越想越害怕,虽然风险不高,但是万一呢?我上有老下有小,要这么完蛋了,那我的家人咋办?于是我逃离了手术室,放弃了手术,对妻子说:“我要跑步减肥,可能得花不少钱。”妻子表示非常支持。于是,家里多了一台跑步机和一个体脂秤。2014年7月,我就开始跑步减肥了。每天10公里,我给自己定下目标,配速多慢都没关系,跑不了7分就跑8分,跑不了8分先跑9分,但距离一定要跑够。于是,每天傍晚,客厅的跑步机上多了一个气喘吁吁、挥汗如雨的胖子。每天跑步机上10公里,坚持了三个月,配速从9分到7分再到6分,体重也减到了80公斤。效果不错,继续加油。之后的三个月,又减了10斤,体重稳定在了150斤左右(身高180)。既然体重减下来了,那就跑马拉松呗,2015年元旦,大冷天的,我一个人在外面跑了一个半马,2小时02分,有信心了。2015年4月,我参加了第一场比赛——北京晨报自办的一个半程马拉松,成绩是156。想进400?先得着重练耐力在减肥成功之后,我跑步的节奏基本上是隔天10公里,那时候也没有跑长距离的意识。不过在决定跑全马之后,我就下意识地开始耐力训练了。第一场全马是天津马拉松,北马前一周,9月13日。在赛前,我跑了三个全马,从6月份开始,每3周一个。第一个全马。本来只想跑30公里,结果玩嗨了。这是我第一次跑长距离,我自己设计了一个路线,让妻子骑着自行车给我拿补给。5分多配速跑了20多公里,妻子被我拉劈了,直接回家了。没补给没后援,我自己跑到了30公里,一点都不累。“就只有12公里了,何不试一下呢?”当时我的目标是全马跑进4小时,因月跑量每个月200左右,所以要完成这个目标不是很难。39公里的时候,用了3小时40分,使点劲是能跑进400的。但妻子走了之后,没有补给,我跑到后面脚步有点发飘,跟低血糖似的,特别难受。为了防止晕倒在荒郊野外,我后面2公里都是走下来的。第二个全马,吸取了经验教训,拿够了补给,跑了3小时55分。第三个全马,当时离比赛还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我特意放慢了速度,跑了4小时多。9月13日的天津马拉松,因为前半程跑得太快,到30公里的时候,抽筋了。终点的时候,又抽了一次筋,冲过终点的时候,时间定格是4小时0分14秒。“这是枪声成绩,净成绩肯定进4了,”我心下欢喜,虽然抽筋了,但好歹跑进了4小时呀。结果令人崩溃的是,那一届天津马拉松居然没有起点计时毯!一周后的北马,吸取了天津马拉松的经验,前半程不能跑太快。所以35公里前,我的配速都是520左右,特别稳。因为拉的LSD少,所以35公里后,有点累,就用6分配速跑到了40公里。之后2公里冲了一下,跑出352的成绩,成功跑进400。所以,其实我进4,没有那么难,训练也没有那么刻苦,基本上就是下面的训练方法:12周的备战时间。每周周中跑3个10公里,每三周周末拉一个LSD。基本上都是堆跑量,那时候对速度训练还不是很清楚。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拉LSD的时候,需要用马拉松配速跑,而不是轻松跑,否则很容易变成垃圾跑量。与此同时,关于补给,我也有个小窍门传授给大家,每次拉长距离的前一个晚上,买一斤焦糖瓜子磕,热量超级高。到了第二天拉长距离的时候,只需要喝水,其他能量补给完全不需要。尤其冬天,我可以一点水都不喝,直接跑30多公里。我这样一个胖子,破4都不难,别人当然更不难了。所以只要跑量一上去,破4绝对不在话下。亚索800和LSD如果说,400是增加跑量、多拉LSD就能跑到的成绩,那330可能就得费点力了。我在跑进400之后,之后的目标理所当然是330,但总因为训练不到位,而耽误了1年半,直到今年的无锡马拉松,才破330。我个人认为,破330有几个先决条件:10公里得跑进45分钟;半马跑进140;耐力要够强,后半程不掉速。简而言之一句话,既要有速度又要有耐力。10公里,我很早就能跑进45分钟了,毕竟减肥的时候,跑了一年的10公里。而半马140,则是在16年的北京长跑节进入的,当时我跑了138,当时就觉得我练练还是有望进入330的。2016年北马前三个月,我就开始好好准备。每周周中跑2个10公里,1个是配速跑,一个是放松跑;周中再加个亚索800的间歇跑;周末跑1个30公里以上的LSD,也是马拉松配速跑。这样一周就是50公里,一个月就是200公里,一个月四次速度练习。其他的都好理解,我解释一下亚索800。亚索800训练法就是通过800米跑,来进行马拉松训练并预测完赛成绩。比如,我可以用3分30秒完成每组800米,那么最终的马拉松成绩就是3小时30分。如果800米用2分40秒,马拉松就是2小时40分。一般,在比赛前的2-3个月开始亚索800的训练,每周一次。第一周跑4组800,接下来的每周增加1组,直到10组。最后一次训练至少要放在赛前的10天,最好是赛前14-17天左右。每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和完成800米的时间相同。但我个人觉得,亚索800必须要配合长距离,你要是跑量上不去,亚索800跑再快,也PB不了。比如我,800米能跑到310,但我马拉松成绩进不了310,一方面是因为体重大,一方面是因为跑量小。就这样练了3个月,北马来了。我还是按照自己一贯的策略,前面跑快点,后面再降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情况,前面跑得再慢,后面也会掉速,所以还不如前面跑快点。我分析还是跑量不够的原因。在比赛前,我看了一下心率,还没跑就170了,感觉不太好。用440-450的配速,跟别人跑了半程,大概用时140,PB有戏。到了30公里之后,因为朋友给我设了私补点,我一想到就很兴奋,步伐快了几下,结果抽筋了,配速直接掉到了510。之后又抽筋了,又耽误了一些时间,我的心理防线就开始崩塌了,干脆掏出来手机和跑友聊天了。这次满心欢喜要进330,自以为练得很扎实,结果只跑出了340的成绩。赛后,我分析了原因,一是前面跑太快导致抽筋,二是耐力还是不够,不然也不会怕后面掉速了,三是态度不严肃。跑马拉松是得很严肃,谁跑到30公里之后都会难受,那时候就要摒弃杂念、凭着意志力坚持过去,如果一累就停下,那就再也跑不起来了。有些人说抽筋就是缺盐,需要补能量,但我觉得就是因为平时训练的时候,没有达到那个强度,比赛的时候腿部肌肉太劳累了才会痉挛。330,业余男子选手稍加努力就能达到的成绩北马铩羽而归之后,我参加了一些小比赛和越野赛,打算休整一段时间,来年春天再战。正好膝盖那段时间踢球受伤了,所以我一直没跑步,每天都在做腹肌撕裂者和静蹲。真正备战是从日开始,到比赛前刚好12周,基本是一个完整的备战周期。其中17年1月份跑量200.97公里,2月份跑量233.54公里,无锡3-19前三月份跑量为125.14公里。具体数据如下:备战训练主要分为4部分,1、绝对速度训练;2、常规10K节奏跑;3、放松跑;4、30公里加长距离耐力训练。因为时间有限,无法拿出大把时间来训练,对我来说,比较合理的训练方法就是隔天跑,周二进行速度训练,周四进行节奏跑训练。各用一个小时左右,周末进行3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训练,3小时内完成。1、绝对速度训练,也就是亚索800。看当天的状态跑6-8组亚索800,其中800米的时间控制在3分10秒内,尽量可以把心率冲到180左右。要想以330为目标,最慢不能慢过3分20秒。注意,间歇跑必须在身体状态比较好、无伤的情况下进行。因我的腿伤初愈,且我的弱点不在速度,所以备战无锡前并没有进行间歇训练。2、10K节奏跑。我一般将配速控制在430-500之间,主要模拟比赛中的节奏。根据当天的身体状态,决定跑快点还是慢点。有时还会穿插渐加速跑,配速由一开始的五分出头逐渐加速的最后的430内,每公里配速提5秒。3、放松跑。这个没有具体的要求,就是身体劳累时放松为主,基本配速控制在520-550之间,没有什么劳累感。4、长距离耐力训练。我跑马前半程都是在140左右,出问题的总是30公里后,所以这次备战总共跑了5个3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及3个半马。1月8日,跑了一个545配速的30.85公里,1月14日,为了庆祝自己的34岁生日,在操场刷了一个520配速的34公里。数据如下:二月份开始认真训练长距离,尽量控制速度,让长距离每公里配速不掉出515。2月18日在奥森,纯模拟比赛配速,拉了一个448配速的31.69公里。2月25日拉了一个506配速的30.03公里。三月份:3月4日拉了一个510配速的30.72公里。赛前一周训练及饮食:赛前最后一个周末,取消长距离。完全模拟比赛开始时间,早七点半拉一个半马,想以455左右的配速完成,结果当天一起的小伙伴比较快,当天的状态又特别好,直接跑了一个439配速、1小时38分的半马。周日进行比赛,在周三3-15日,模拟比赛配速,跑了一个455配速的10.01公里。同时注意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补充面食碳水,同时一定要休息好,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比赛。训练了3个月之后,就跟文章最前面描述的一样,我终于跑进了330。接下来,我的目标是进325,终极目标当时是310,但我想5分钟一PB,这样每次定个小目标,实现起来稍微简单一些。我个人认为,身体条件较好的正常男性(岁数不要太大、没有疾病),稍加系统训练,跑量200+,穿插速度练习,要跑进330都不是问题。但要想进310,则需要更加刻苦的训练,并且需要一定的天赋。而我,体重不行,天赋没有,时间不够,只能一步一步慢慢再调整了。今天,我写这篇训练日志,并不是为了炫耀什么,330也不是多快的成绩。我的训练方法不适合那些天赋异禀、体重大仍能跑进300、首马就跑进330的选手,也不适合那种时间很多天天跑步的选手,更不适合根本无心追求PB、只想健康跑步的跑者。所以以上三种跑者看着一乐就行,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如果你跑步时间需要挤,不能天天跑步,月跑量只能200-300,骨骼也不是很精奇,跑步方面没有特别的天赋,体重没有那么轻,那你可以参考参考我的训练方法,万一有用呢?您说是吧?照片均由陈磊提供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阅览前端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致力于广大前端爱好者资源交流平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跑步耐力7种训练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跑步耐力7种训练法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尔扎哈打亚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