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建军大业观后感三千字字外文文献

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崛起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以支付宝为例--《时代金融》2015年27期
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崛起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以支付宝为例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较快,网上购物的规模迅速壮大。作为网上购物的重要环节,第三方支付平台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在电子商务中承担了买卖双方的担保中介,还兼有金融机构的资金划拨清算、网上支付、缴费等生活服务,还有吸收储蓄存款的作用。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的同时,还存在着竞争关系。本文分别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最后对我国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建议。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F724.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旭磊;王宝海;孙春薇;;[J];金融电子化;2007年08期
刘燕;吴凡;;[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5期
杨毓玲;;[J];商;2013年2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春鹤;[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范星妙;;[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5期
王国存;;[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35期
张细松;;[J];发展研究;2009年04期
高剑飞;郑喜喜;童国辉;;[J];北方经济;2013年16期
原立勋;;[J];经营管理者;2014年28期
郑远平;陈柳依;;[J];福建金融;2015年04期
金丹;;[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邢丘丹;雷婷;;[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杨毓玲;;[J];商;2013年21期
郑细书;;[J];中外企业家;2009年2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文冬;[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李璠;[D];武汉大学;2012年
郝雅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春鹤;[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李维海;[D];山东大学;2010年
赵梨渊;[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马志强;[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郑秋霞;[D];浙江大学;2011年
周旭;[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方玫;[D];吉林大学;2008年
杨磊;[D];郑州大学;2010年
王琪;[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宋辉;[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良银;;[J];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2006年04期
邓玲;;[J];经营管理者;2009年06期
吕文龙;;[J];互联网周刊;2010年06期
王飞;康晓博;;[J];华南金融电脑;2006年10期
王培;陈颖波;陈萍;;[J];华南金融电脑;2008年12期
行红明;;[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14期
王旭磊;王宝海;孙春薇;;[J];金融电子化;2007年08期
马怀玉,杨凌云,李新月;[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年03期
徐文胜;[J];现代商业银行;2000年02期
马思萍;;[J];金融与经济;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金勇;宋伟;张静怡;;[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3期
彭媛;;[J];科技广场;2007年06期
梁云;;[J];特区经济;2007年10期
雷战波;段明周;;[J];商场现代化;2007年32期
王罡;李锴乐;;[J];经济前沿;2007年11期
孟静;;[J];信息方略;2008年20期
陈氢;程慧平;;[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2期
胡秋梅;;[J];中国市场;2008年45期
卢小冰;王飞;余晨;潘辛平;高佳卿;王亮;张智敏;;[J];金融电子化;2008年09期
赵润静;;[J];金融电子化;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丽芳;;[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2辑)[C];2011年
陈志;贺亚华;;[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王东光;;[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吴德胜;;[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3期(总第25期)[C];2007年
么攀;冯亮;;[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A];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报告2013[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朱珉迕;[N];解放日报;2010年
毛晶慧;[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本报记者 文婧 实习生 王洪伟;[N];经济参考报;2005年
记者 潘泓;[N];金融时报;2005年
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晔;[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李清宇;[N];中国经营报;2005年
吴悦;[N];中国电子报;2007年
;[N];证券日报;2006年
贺江兵;[N];财经时报;2006年
本报记者  罗小卫;[N];财经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显峰;[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容玲;[D];复旦大学;2012年
马永保;[D];安徽大学;2014年
李医群;[D];东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宗麟;[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方玫;[D];吉林大学;2008年
夏彦娉;[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夏磊;[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雷敬敬;[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黄涛;[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李亚平;[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刘毅波;[D];厦门大学;2009年
单夫纯;[D];山东大学;2010年
王莹;[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析第三方支付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国内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迅速。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支付工具和信用中介,不仅具备支付结算功能,而且能对交易双方进行资金监管,逐步为广大的商家和客户所接受。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业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互补和竞争关系,本文从银行角度,通过分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影响,提出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3/view-3327733.htm  【关键词】商业银行 第三方支付 影响  近年来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迅速,人民银行关于第三方支付政策陆续出台。自2011年至今,人民银行已陆续分两批公布了101家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首批企业名单,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合法地位也取得了确认。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不仅给在传统支付渠道中占主体地位的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商业银行通过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合作进行业务创新创造了有利机遇。因此,重视第三方支付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影响,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挑战,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成为商业银行迫切需要面对的课题。  一、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技术应用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分享了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盛宴。2011年是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年,不仅行业整体交易规模继续保持高速攀升,增速超过100%,同时多项监管法规相继颁布,也使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全面进入监管时代。截止2011年底,101家支付企业已相继获得支付业务许可,中国的第三方支付行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规模达到21,610亿元人民币,较2010年增长99%。市场格局方面,支付宝以46%的市场份额仍然排名第一,财付通和银联网上支付分别以21.2%和10.8%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二和第三,市场占比前三家的支付企业在整个互联网支付市场中占到78%。  二、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影响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将受到影响  中间业务收入尤其是支付结算收入一直是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其业务领域的不断延伸,以较低甚至免费的价格开展具有担保功能的支付业务,较用银行卡直接划款,消费者容易接受,使得商业银行正常的银行卡网络交易业务受到一定的影响,基于银行支付功能而衍生网络交易的中间业务收入有一大部分被第三方支付公司获得。同时,全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架设 POS网络和代收付费系统开展如现金充值、线下收单等业务,与商业银行在线下多个业务领域形成竞争态势。  (二)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销售渠道将受到冲击  基金、保险等传统金融产品的代理销售在我国向来是商业银行垄断性业务,基金公司直销和第三方市场占比都较低。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尝试通过第三方支付的模式帮助基金、保险公司扩大销售渠道,做大直销和代销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将冲击商业银行传统的代理销售渠道,影响银行的代理业务收入。  (三)对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潜在影响  虽然第三方支付机构需要在商业银行开立存管账户,部分资金会存放在银行系统,但是从长远来看,银行的存款来源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以支付宝沉淀存款为例,目前日均存放银行的余额仅在数十亿数量级,尚未对商业银行形成直接挑战。但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高速发展以及业务领域拓展,未来必将对存款的“投资”功能形成分流和竞争。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凭借对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交易行为和资信记录的全面掌握,开始逐步尝试为中小企业和商户打造网络融资平台,未来将与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产生竞争。例如,淘宝推出的基于支付宝平台的贷款业务,包括订单贷款、信用贷款,具有一定供应链融资的雏形,使其业务拓展到银行传统的信贷领域。  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  (一)着眼未来,抢占备付金存管市场争取更多的存管客户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存款规模、结算业务量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相比还很小,但成长速度惊人,并且代表着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向。因此,商业银行应着眼长远利益,顺应经济规律,加大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营销力度,扩大合作领域。作为商业银行来说,获得牌照的大型第三方支付机构,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积极争取第三方支付企业资金托管行地位至关重要。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是金融机构,不能够办理传统的存款和结算业务,大多数第三方支付企业会选择银行作为资金托管行。因此,银行应通过积极争取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资金托管行身份,利用第三方支付企业吸附资金的能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拓宽低成本负债来源。  (二)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完善电子渠道建设  商业银行应主动向第三方支付机构学习,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客户群和资料信息,对客户行业、规模、资金流进行细分,面向这些特定客户群进行产品创新,有针对性地开发出特定金融产品,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扩大了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提高银行综合收益和持续竞争力。同时,进一步加大电子渠道建设,推出更多面对客户的新电子银行产品,充分利用现有的门户网站优势,打造自己的支付平台,拓展各类金融产品的销售渠道,给客户提供全方位打包的金融服务。  (三)加强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大力拓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  在电子商务流程中,第三方支付企业掌握着大量中小企业的销售和信用信息。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其可以开展多种融资业务的优势,与第三方支付企业积极合作,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为银行营销吸纳新客户,为资质良好的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应链融资服务,达到“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茜,欧婷.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竞合关系分析[J].中国外资,2011(18).  [2]陈月波.我国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关系研究[J].浙江金融,2008(06).  [3]邓玲.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关系发展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9(06).  作者简介:严政(1972-),男,江苏南京人,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经济师,主要从事金融产品研发及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刘晶晶)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浅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应对方式-移动支付网
浅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应对方式
来源:西藏日报&&&& 9:25
近年来,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迅速,人民银行陆续出台了第三方支付政策。自2011年至今,人民银行分批次公布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名单,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合法地位也得到确认。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不仅给在传统支付渠道中占主体地位的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商业银行通过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合作进行业务创新创造了有利机遇。因此,重视第三方支付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影响,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挑战,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成为商业银行迫切需要面对的课题。
一、第三方支付概述
(一)第三方支付的概念
第三方支付是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而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支付手段和平台,由具有相当信誉且有一定经济规模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目前,学术界对第三方支付还没有非常权威的定义,我国电子商务协会将第三方支付定义为独立于电子商务商户和银行、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支付服务的机构。
(二)第三方支付的分类
从目前第三方支付的运营模式来看,可以分为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和有电子交易平台且具备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两种类型。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以快钱、拉卡拉支付模式为代表,是指第三方支付平台跳过与商家直接交流的环节,为用户提供服务和解决支付中出现的问题。有电子交易平台且具备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是指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前提下第三方支付和各商业银行相互合作的模式,作为介于买卖双方之间的线上资金过渡转移方,在买卖方确定商品交易时,买方在线上提交订单的前提下将资金先转入第三方机构渠道,等卖方发货、买方确认收货这些必要环节完成,经过确认完成系统后第三方支付机构再将资金转给卖方,完成交易过程。
(三)第三方支付特征
一是具备交易担保功能。在网络交易中,因商品和资金无法实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信息不对等、交换不同步,第三方支付解决了这个问题,保障了资金安全,解决了诚信问题。在生活中如果按照规定操作进行商品选购和购买,收不到商品或商品货物质量没保障的时候,可以获得第三方支付有效的资金保护,资金安全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保障,提升了消费信心。二是快捷便利,节约成本。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发达的互联网技术,通过与众多银行合作的方式将多种银行卡支付整合到第三方支付的一个大的支付界面上,使网上交易快捷便利,买卖双方不需要在不同银行不同支付方式中徘徊,帮助用户降低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在转账结算等业务收取的手续费方面,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所需费用会低于通过商业银行渠道的费用,非常便捷。三是客户资源巨大且具有较强的粘性。第三方支付平台操作较简单,交易过程简单快捷,对于用户来说,十分便利快捷,容易被接纳。再者,第三方支付便利快捷、成本低廉,以及持续不断的多元化产品创新和贴心的个性化服务大大提升了客户的忠诚度。
二、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冲击
多样化、个性化的第三方支付产品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潮流产品对商业银行的诸多业务,如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乃至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模式都产生了相对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将受到影响
中间业务收入尤其是支付结算收入一直是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其业务领域的不断延伸,以较低甚至免费的价格开展具有担保功能的支付业务,较用银行卡直接划款,消费者更容易接受,使得商业银行正常的银行卡网络交易业务受到一定的影响,基于银行支付功能而衍生网络交易的中间业务收入有一大部分被第三方支付公司获得。同时,全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架设POS网络和代收付费系统开展如现金充值、线下收单等业务,与商业银行在线下多个业务领域形成竞争态势。
(二)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销售渠道将受到冲击
基金、保险等传统金融产品的代理销售在我国向来是商业银行的垄断性业务,基金公司直销和第三方市场占比都较低。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尝试通过第三方支付的模式帮助基金、保险公司扩大销售渠道,做大直销和代销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将冲击商业银行传统的代理销售渠道,影响银行的代理业务收入。
(三)对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潜在影响
虽然第三方支付机构需要在商业银行开立存款账户,部分资金会存放在银行系统,但是从长远来看,银行的存款来源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以支付宝沉淀存款为例,目前,日均存放银行的余额仅在数十亿数量级,尚未对商业银行形成直接挑战。但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高速发展以及业务领域拓展,未来必将对存款的&投资&功能形成分流和竞争。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凭借对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交易行为和资信记录的全面掌握,开始逐步尝试为中小企业和商户打造网络融资平台,未来将与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产生竞争。例如,淘宝推出的基于支付宝平台的贷款业务,包括订单贷款、信用贷款,具有一定供应链融资的雏形,使其业务拓展到银行传统的信贷领域。
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
对第三方支付,商业银行的态度可谓几经转变。在第三方支付发展初期,银行愿意与之合作共同开拓电子商务市场,毕竟可以促进银行卡及网上银行业务的推广,对银行业务长远发展有积极作用。但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其免费模式及存在的套现漏洞、运营模式由支付渠道转向掌握客户资源的消费渠道更使得银行担心在市场做大的同时却为他人做了嫁衣,银行开始对银行卡网上支付做出限制。这仅仅只能缓解一时之急,治标不治本。只有从传统的支付方式转型改变,才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赢得优势。
(一)打造便捷的网上支付平台,探索零售业务发展道路
商业银行开展的网上银行业务主要包括投资理财、转账汇款、缴费支付、账户管理四大领域,而实际上大多数停留在网上支付的层面。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已难以满足广大个人客户日益丰富的金融服务要求。而第三方支付由于对个人客户需求全方位的认识和把握,其业务范围已经延伸到银行业所统领的传统支付业务范畴。银行若想在网络支付领域有所作为,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就应该借鉴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成功经验,全方位认识和把握个人客户的支付需求,完善网上银行的各项功能,打造便捷的网上支付平台。
(二)优化支付手段,巩固B2B、B2C市场主导地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衣、食、住、行、游都充满了互联网的气息,电子商务越来越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必需品,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完成工作、订餐、购物等一系列活动。商业银行不应再简单地就支付而谈支付,而是应该借鉴第三方支付的成功经验,正视客户的客观需求,选定适合支付业务发展的行业,比如航空、旅游、铁路、通讯、保险、基金、公共事业等,深入研究不同行业的电子商务流程特点,将现有标准化的支付产品向两端进行功能延伸和细化,为不同行业提供个性化的电子支付解决方案。只有不断解决和完善行业电子支付需求,银行才能更有效地开发和维护行业客户,增强客户粘性,建立巩固的大客户群,巩固其支付业务的主导地位。此外,银行还可以利用自己在理财和资金管理业务方面的优势,将&超级网银&作为电子支付利器进行大力推广。应该说,商业银行在客户信用度较高的B2B、B2C领域优势明显、潜力可期。
(三)加强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大力拓展C2C市场支付业务
C2C电子支付市场前景广阔,但在C2C支付领域,由于买卖双方信用度极低,客户基本不接受无信用担保的支付方式,而目前商业银行尚不具备担保功能。银行若想在C2C支付领域有所作为,采取与第三方支付企业携手合作的方式是一种既经济又可行的选择。对银行来说,C2C市场中潜在的客户资源所能够带来的长期收益显然比交易收益本身更具有吸引力,银行也需要借助第三方支付企业拓展C2C支付市场;而且,通过第三方支付企业规范下游客户的信息管理和支付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和系统风险。在合作方式上,一是第三方支付可以借助银行品牌和渠道推广创新的服务,提供个性化的支付平台;二是商业银行可以作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备付金存管银行吸收备付金存款;三是双方可以利用商业银行发卡渠道广、第三方支付企业服务客户多的优势,联合发行预付卡和联合卡,吸收备付金存款和加强银行卡网上支付,促进双方客户资源共享和渗透;四是可以利用商业银行在人民币跨境结算方面的优势和第三方支付企业灵活拓展海外市场的优势,开展外卡收单、境外线上收单等跨境结算业务。在收费模式、收费标准和收益分配上,可以参考目前银行卡POS收单的相应模式。
(四)提高服务监管水平,构建严密的风险防范体系
回应第三方支付带来的冲击性挑战,商业银行提高服务监管水平、构建严密的风险防范体系势在必行。首先,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经济的龙头指引,要具备风险监督防范和维护银行业发展秩序的思想意识,并且要具体到应对风险的积极作为上。其次,商业银行要对客户的银行账户严格把控,加强对客户信息的信息数据库建设,在提高数据库管理和监督水平的同时,让客户银行账户相关个人信息在参与第三方支付交易中的风险程度能维持在较低甚至没有的程度。然后,构筑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和业务的监管之墙,建立健全防范风险管理制度,在风险管理体系中加入商业银行网上支付业务风险管理的模块,形成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另外,还要加强不同防范机构的业务交流与合作,提升风险防范与管理水平,以此加强客户内心对商业银行的安全信心,加固商业银行面对安全隐患冲击盾牌,为互联网金融的行业秩序添砖加瓦。
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传统支付方式在&互联网+&新兴潮流中虽然形成一定的冲击,但随着以第三方支付发展逐渐主流化、完善化,相关政策法规也会不断健全,商业银行会作为金融经济的龙头指引也必不会止步不前,在创新改革中商业银行传统支付的出路将更广阔、更光明。
作者单位:农行西藏分行营业部
月点击排行《互联网金融国外文献》100篇 第一文库网 www.wenku1.com
【互联网金融国外文献】网友提问,专家在线解答,一共有10个相关问题。
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风险管理研究的写作意义 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型模式,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改造着传统金融业。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和信息数据等优势大举进军金融领域;另一方面,…
  [提要] P2P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将国内外学者对于P2P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从P2P网络借贷模式、P2P网络借贷行为以及P2P网络借贷风险等方面进行综合梳理与评述,以其对后续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
互联网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1全球金融发展及趋势 1.1 全球金融格局 从最开始的“高利贷”开始,金融业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演变,从朴素的实物(货币)借贷,逐步扩展为由多种要素组合而又相互作用的庞大系统,包括货币资金的筹集、分配、融通、运用及管理等。在此过程…
关于互联网金融相关文献的综述 金专一班 武星吉 [摘要]本文就最近余额宝事件所引起的互联网金融热,搜寻了近年来大量的互联网金融的研究文献,总结了其中比较经典的部分,以网络贷款P2P、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前景三个方面做了文献…
互联网金融文献综述 摘要:2013年以来,中国金融界迅速被互联网技术与人才侵袭和蚕食,在现在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了,互联网金融是金融界不可避免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无论主流媒体还是相关从业机构都普遍认为:互联网必将改变金融,要么是金融机构依靠互联网技术和思维…
●美国: 美国传统金融业通过自发的与互联网结合巩固了地位,独立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对市场冲击有限。美国的传统金融体系经过长期发展,产品和服务较为完善,而且金融机构自互联网诞生之初就开始了自发的信息化升级,金融的互联网化整体上巩固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地位。 ●…
本份文档包含:关于该选题的外文文献 、文献综述 一、外文文献 标题: Online brokers lead the way for French internet finance 作者: Caffard, Christophe 期刊名称: Inte…
互联网金融论文文献综述 关于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变革的文献综述 摘要: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P2P 网络信贷、众筹融资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正以强劲的势头迅猛发展,迅速占领进军中国资本市场,给传统商业银行带了空前的挑战和压力。与此同时,…
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的研究 摘 要:自20世纪互联网技术诞生以来,互联网及其相关的信息技术迅速席卷全球,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技术工具。互联网+传统行业逐渐生出各种新兴行业,其中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现代金融相结合的新兴产业,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主要…
互联网金融外文文献翻译 (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译文: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 摘要 网络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甚至颠覆了许多传统行业,金融业也不例外。近年来,金融业成为继商业分销、传媒之后受互联网影响最为深远的领域,许多基于互…
文献信息: 文献标题:Evaluating credit risk and loan performance in online Peer-to-Peer (P2P) lending(点对点(P2P)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与贷款绩效评估) 国外作者:Ri…
摘要:互联网金融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2013年已然成为互联网金融井喷的一年。但是伴随互联网金融繁荣发展而来的风险更是不容小觑的,并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将学者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加以追踪并且进行综合评述,内容涉及互联网金融的涵义界定、互…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沈丽,林冬冬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2013年已然成为互联网金融井喷的一年。但是伴随要:互联网金融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并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将学者对互联网金融繁荣发展而来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研究文献综述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极大地冲击和挑战,商业银行更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全面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影响。宫晓林(2013)在讨论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概念、特征和功能的基础…
国外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 一、国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况 (一)国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美国于1971年创立的Nasdap系统,标志着互联网金融这一全新的经营方式从构想进入到实际运营。日美国3家银行联合…
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做投资理财就要关注整个生态圈,只有把国内国外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方向和脉搏把控好,才能更了解理财产品的选择性,从而真正做到高效理财。那么国外互联网当前的发展现状如何?本文就为大家阐述一下。 国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早在1971…
【文章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进入了中国市场,一种草根经济席卷我国的金融市场,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本文就国外发展案例,反观国内的市场发展,提出反思进行讨论。【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余额宝;P2P2013年,被誉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发…
  【摘要】从2011年开始,我国互联网金融以P2P网络借贷平台为代表逐渐发展,2013年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投资账户的开放互联网金融全面爆发,更多的传统金融行业业务逐渐被互联网业务所代替,互联网金融时代正式来临。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以借鉴国外发…
国外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的优势 互联网金融发展十分迅速,而对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是能够让互联网金融走向更远的前提条件。一方面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防范风险。虽然各国都处于探索之中,但英美两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对我国当前互联网金融监管仍有一定…
Financial View| 金融视线 国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胡珺 广西大学商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4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兴起从一定层面上体现了金融业的一个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的推广和普及大大的提高了金融业服务的效率,使金融和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