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下载ph1.8ph2.2 整合版密码没法玩啊

PH=3的醋酸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PH值为多少?(K醋酸=1.8*10^(-5))
PH=3的醋酸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PH值为多少?(K醋酸=1.8*10^(-5))
1、求原浓度:氢离子浓度=0.001mol/L,根据氢离子浓度=根号下Ka×C,可以求出C=10的-6次方÷Ka=5.6×10的-2次方;2、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浓度C变为2.8×10的-2次方,再带入上式,得氢离子浓度=7×10的-4次方,pH=4-lg7=3.15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PH=3的醋酸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PH值为多少?(K醋酸=1.8*10^(-5))》相关的作业问题
先算pH为3.0的HAc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HAcH+ + Ac- 0.001 0.001 近似计算c=10ˆ-6/1.8×10ˆ-5=0.0556mol/L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浓度=0.0278mol/L设电离出氢离子浓度为x,可得x^2/0.×10ˆ-5可得x=7.07×1
一个是强酸一个是弱酸 再问: 能再具体点吗? 再答: 强酸已经全部电离 再答: 而弱酸加水继续电离再问: 我懂啦,谢谢
用解离常数Ka计算设原醋酸溶液体积为1 LCH3COOH = CH3COO- + H+10^(-3) 10^(-3)由Ka = [H+][CH3COO-] / [CH3COOH] = 1.8*10^(-5)解得[CH3COOH] = 1/18 mol所以总酸c(CH3COOH) = 1/18 + 10^(-3) = 0
令乙醇与水的体积都是100mL,95%乙醇的质量=100mL×0.78g/mL=78g,乙醇的质量=78g×95%=74.1g,水的质量=100mL×1g/mL=100g,混合后乙醇的质量分数=74.1g100g+78g×100%≈42%,故选A.
不对.等体积浓硫酸和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倍原体积,所以浓度大于9.2mol/L
% 氨水溶液的质量为:.91g/cm3=910g;其中含有溶质氨分子的质量为910g*25%=227.5g水的质量为:g/cm3=1000g故所得稀氨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27.5g/(910+1000)g *100%=11.91%故答案为C实际本题也可以分析考虑:假设水的密度与
小于12.5%,因为氨是一种比水轻的物质
c相同体积的水的质量更大 再问: 能更详细一些吗?最好把步骤写下。非常感谢。 再答: 在混合后不考虑体积的变化的话: 我给的答案很详细了,如果两个质量完全相等,那么混合后质量分数就是变成一半,但是水的密度大,质量大于相同体积的氨水,所以质量分数要小于原先的一半 这样能懂不?再问: 谢谢咯。这样懂了。非常感谢你的回答。
取液体体积1mL,则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mL×0.91g/mL×25%÷[ 1mL×0.91g/mL+1mL×1g/mL]
C氨水的密度比水小,等体积的水质量大于氨水,氨只占较小量的四分之一,总体是较大的纯水和较小的25%氨水,混合后质量分数小于12.5%.
设加水的体积为V,则25%的氨水体积也为V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氨水的质量分数=V×0.91g/cm3×25%V×0.91g/cm3+V×1g/cm3×100%≈11.9%<12.5%故选C.
(0.91*V*25%)/(0.91*V+1*V)=11.91%则:所得溶液质量分数是11.91%,小于12.5%.
设溶液的体积为v,密度为ρ,根据题意则有20%ρv
小于12.5%,凡密度小于1的溶液等体积混合,质量分数小于原来两种溶液的平均值.
原溶液的密度大于水设原溶液质量为M,体积为V,则溶质质量为0.3M稀释后质量分数大于15%,说明稀释后总质量小于2M,加入的水的质量小于M根据密度=质量/体积可得到密度大于水还有不明白的就问我
和刚才那题一样若用等质量水稀释,令氨水和水的质量均为m,稀释后质量分数为ωm × 25% == (m + m) × ωω = 12.5%用等体积的水稀释,水的密度较大,质量较大,相当于在等质量稀释的基础上多加一点水,所以质量分数ω < 12.5%选择C
如果用等质量的水稀释的话 就是等于12.5% 现在用等体积的水 在同样体积下 硫酸溶液比水质量大 所以稀释后总质量是小于两倍的原硫酸溶液 溶质硫酸量不变 所以就大于12.5%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现溶质质量不变,只是加入等体积的水,若该溶液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同,则加入水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应为10%,现其质量分数小于10%,可推知该溶液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再答:
令水及溶液的体积为VmL,水的密度为ρ1g/L,该溶液密度为ρ2g/L,则原溶液的质量=VmL×ρ2g/L%=Vρ2g,水的质量=VmL×ρ1g/L%=Vρ1g,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VmL×ρ2g/L×30%=0.3Vρ2g,稀释后溶液质量分数=0.3Vρ2Vρ1+Vρ2,故=0.3Vρ2Vρ1+Vρ2>15%,整理得2 mol·L-1 NH3·H2O(Kb=1.8×10-5)溶液的pH为11.78;将它与2 mol·L-1盐酸等体积混
2 mol·L-1 NH3·H2O(Kb=1.8×10-5)溶液的pH为11.78;将它与2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为4.63;若将氨水与4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的pH为0.我想问一下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分别是怎么计算的.求详细公式,
第一个问题中,等物质量浓度的氨水与盐酸等体积混合,生成的氯化铵是氨水的物质量浓度的一半,即1mol.l-.在氯化铵溶液中,因为C*Ka>20Kw,C/Ka≥500,可用公式pH=√C*Ka,又铵根离子是氨水的共轭酸,ka=Kw/Kb,代入数值就可求得pH.第二个问题中,混合后氯化铵和盐酸都是1mol.l-,这是需要认识到,在第一问中,在中性溶液中铵根离子仅能使pH=4.63,酸性中会水解的更少,可忽略不计,此时只要计算盐酸的酸效应,就能求到pH.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2 mol·L-1 NH3·H2O(Kb=1.8×10-5)溶液的pH为11.78;将它与2 mol·L-1盐酸等体积混》相关的作业问题
水解微弱 而盐的电离是完全的 必须有这样的概念解题才有层次
当增大溶液的pH时,如加入NaOH固体,则平衡逆向移动,c(NH4+)减小;如通入氨气,溶液浓度增大,则c(NH4+)增大;所以c(NH4+)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故选A.
简单 再问: 求解答 再答: 先找出氨水的kb值 再答: 再答: 身边没计算机,所以你只能自己计算了,呵呵~再问: 好 谢谢
(1) NH3.H2O + HCl = NH4Cl+H2O1 1x 0.01LX0.12mol/l 算出X=0.0012mol所以NH3的浓度为(0.02X0.1-0.0012)mol/0.03L=0.027mol/L(2)据上面的反应进行计算20mlX0.1mol/l=ymlX0.12mol/l y=16.7ml即加
对于氨水是这样,但是氯化铵可以完全电离,所以NH3.H2O 的浓度不会远远大于HN4+,再根据电离和水解,可判断是
先考虑反应,反应后溶液的成分是等浓度的NH4Cl和HCl.各离子浓度大小为:Cl- > H+ > NH4+ > (NH3H2O) > OH-
等体积混合后相当于NH4Cl溶液,NH4+水解溶液程酸性,NH4+离子减少,故c(NH4)
什么问题? 再问: 有是你啊!这个我不明白为什么再问: 为什么Cl-比NH3H2O多再问: 请解释一下,解析看不明白 再答: 原本浓度相同,但因为氨水在水中容易电离生成少量氨气与水,故NH3H2O的浓度要小于cl—浓度。再问: 请问还在吗? 再答: 在上课 再答: 加晚上细解~再问: 哦,您可以不用那
这个就是溶液呈现电中性,总正电荷等于总负电荷.溶液中只有这三种离子,所以得到这个方程;也可以这么看:氨水是弱碱,极少部分电离,所以,NH3·H2O浓度最大,电离产生的铵离子和氢氧根本来是等量的,但是铵离子会水解,使得铵离子浓度减少,所以氢氧根大于铵离子,氢离子则是溶液中浓度最小的,因为溶液呈现碱性,水电离的氢离子受到抑
有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则酸碱恰好完全放映,铵根离子物质的量不变,则浓度变为0.1mol/L;同理,A-离子浓度为0.05mol/L 再问: NH4为什么是0.1mol/l啊 弱碱不是部分电离吗... 再答: 因为氨水电离出的氢氧根杯H2A中和后,会继续电离(总不能只剩分子了吧),从而使氢氧根完全反应
有个指示剂选择问题,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刚好是20毫升.盐酸滴定氨水的化学计量点在酸性区域(PH范围4.3—6.2),应该选用甲基橙或甲基红做指示剂.当选用酚酞做指示剂时,由于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10,在碱性区域,这时HCI的消耗量就少了,不到20毫升. 再问: 那如果 不考虑 指示剂 就笼统地的说 达到PH=7的时候
就是等浓度的氨水和氯化铵混合液.电离大于水解 溶液时碱性的.PH>7
在氨水中,存在着各种离子,各个离子的之和就是总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了
等体积1mol/L 的NH3*H2O 会与1mol/L的MgSO4 不能完全反应,因为不是1:1反应MgSO4+2NH3.H2O=Mg(OH)2↓+(NH4)2SO4 再问: 那么 如果是2:1呢? 再答: 可以,因为Mg(OH)2的溶解度很小
平衡长昨移动,氨根水解产生一水合氨,现在溶液中一水合氨比氨根多,所以电离大 再问: 这样… 再答: 嗯再问: 忽然想问电离了一水合氨又电离回氨根了,怎么比 再答: 这是什么环境啊再问: …? 再答: 碱性环境平衡还是向左移动再问: 先水解再电离吗再问: 还是?…再问: … 再答: 可以这么理解弱碱环境下,先电离后水解,
0.1mo/L的NH3.H2O和0.1mol/L(?)NH4ClNH4+ +H+ =OH- +Cl- 溶液呈碱性 H+
Cl- 0.1mol/LNH3.H2O和0.1mol/L(?)HCl 写出电荷守恒式子NH4+ +H+ =OH- +Cl- 溶液呈酸性 H+ > OH- NH4+ < Cl-
cMg2+=0.2/2=0.1mol/LcNH3.H2O=0.1/2=0.05mol/L设混合反应前OH-有xmol/Lx^2/(0.05-x)=1.8*10^-5(c/1)/kNH3.H2O=0.05/(1.8*10^-5)大于5000.05-x~0.05x^2/0.05=1.8*10^-5cOH-=9.5*10-4
碱性混合后溶液是氨的缓冲溶液,因为c(酸)=c(碱),因此pH = pKa = 14-pKbKb = 1.77*10^(-5)所以pH = 14-4.75 =9.25
NH3.H2O是弱碱,部分电离.NH4Cl是盐,全部电离 再问: NH4cl全部电离后就是CL离子NH4离子,NH4离子不会水解成NH3.H2O吗?而NH4水解和NH3.H2O电离又是同一个反应方程式,那么初投料差不多而反应达平衡后也应该是一样的吧? 再答: 错了 NH4+水解是微弱的 NH3.H2O电离是微弱的再问:& 已知25℃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弱酸的化学式CH3CO
已知25℃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弱酸的化学式CH3COOHHCNH2S电离常数1.8×10-54.9×10-10K1=9.1×10-8K2=1.1×10-12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S)>pH(NaCN)>pH(NaHS)>pH(CH3COONa)B、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PH值相等的CH3COOH和HCN溶液,CH3COOH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更大C、NaHS和Na2S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H+)=c(OH-)+c(HS-)+2c(S2-)+c(H2S)D、某浓度的NaCN溶液的pH=d,则其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d&mol/L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解析与答案
(揭秘难题真相,上)
习题“已知25℃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弱酸的化学式CH3COOHHCNH2S电离常数1.8×10-54.9×10-10K1=9.1×10-8K2=1.1×10-12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S)>pH(NaCN)>pH(NaHS)>pH(CH3COONa)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PH值相等的C”的学库宝(http://www.xuekubao.com/)教师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看答案
I.对于弱酸,在一定温度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各微粒的浓度存在一种定量的关系.如表为几种弱酸在25℃时的电离平衡常数酸电离平衡常数KCH3COOH1.76×10-5H2CO3K1=4.31×10-7 K2=5.61×10-11&&H3PO4K1=7.52×10-3&&K2=6.23×10-8& K3=2.20×10-13&回答下列问题:(1)从电离的角度,HCO3-、HPO42-、H2PO4-都可看作是酸,其中酸性最强的是&&&&,最弱的是&&&&.(2)等浓度的下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序号作答)①CH3COONa&&&②NaH2PO4&&&&③NaHPO4&&&&④NaHCO3&&&&⑤Na2CO3(3)电离平衡常数是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出来的.现已经测得25℃时,c&mol/L的CH3COOH的电离转化率为?,则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CH3COOH&&&&.II.已知t℃时,Kw=1×10-13;在t℃时将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a:b=&&&&.III.现有含FeCl2杂质的氯化铜晶体(CuCl2o2H2O),为制取纯净的CuCl2o2H2O,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25℃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如表:沉淀物Fe(OH)3Fe(OH)2Cu(OH)2开始沉淀pH2.77.64.7完成沉淀pH3.29.76.7请回答下列问题:(1)流程中加入的试剂a最合适的是&&&&(填序号)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NaClO溶液&&C.H2O2溶液&&&D.稀硝酸加入试剂a的目的是&&&&.(2)调节pH约4应该加入的物质可以是&&&&.A.CuO&&&&&&&&B.CuCl2&&&&&&&&C.Cu(OH)2&&&&&&&&D.NaOH利用平衡移动原理简述加入该物质的理由&&&&.(3)最后能不能直接蒸发结晶得到CuCl2o2H2O?&&&&(填“能”或“不能”).如不能,应如何操作?(若能,此空不填)&&&&.
描述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是平衡常数,在中学化学学习中涉及到很多的平衡常数,已知25℃时,Kw=1×10-14,几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化学式&电离常数&HClO&Ka=3×10-8&H2CO3&Ka1=4.3×10-7&Ka2=5.6×10-11&CH3COOH&Ka=1.8×10-5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各类平衡常数的问题(1)K通常表示化学平衡常数,对于反映2Cl2+H2O?H++Cl-+HClO(2)Ka通常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值越大表示该弱酸的酸性越&&&&(填“强”或“弱”).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oL-1的下列四种物质的溶液:a、Na2CO3&& b、CH3COONa& c、NaClO d、NaHCO3 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编号)请写出少量Cl2通入Na2CO3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Kb通常表示弱电解质对应离子的水解平衡常数,则25℃时CH3COONa溶液的水解平衡常数Kb的值为:&&&&;此时0.18moloL-1的CH3COONa溶液的pH=&&&&.
如表是几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sp(25°C).
电离方程式
H2CO3?H++HCO3-HCO3-?H++CO32-
K1=4.31×10-7K2=5.61×10-11
C5H5OH?C6H5O-+H+
1.1×10-10
H3PO4?H++H2PO4-H2PO4-?H++HPO42-HPO42-?H++PO43-
K1=7.52×10-3K2=6.23×10-8K3=2.20×10-13
NH3oH2O?NH4++OH-
1.76×10-5
BaSO4(s)?Ba2++SO42-
1.07×10-10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6H5OH与Na3P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25°C时,向10mL&0.01moloL-1C6H5OH溶液中滴加V&mL&0.01moloL-1氨水,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填序号).a.若混合液pH>7,则V≥10b.V=5时,2c(NH3oH2O)+2c(NH4+)═2c(C6H5O-)+c(C5H5OH)c.v=10时,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0.01moloL-1C6H5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d.若混合液pH<7,则c(NH4+)>c(C6H5O-)>c(H+)>c(OH-)(3)水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称为水解常数(用Kb表示),类比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25°C时,Na2CO3第一步水解反应的水解常数Kb=&&&&&&moloL-1.(4)如图所示,有T1、T2不同温度下两条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已知BaSO4的Ksp随温度升高而增大).①T2&&&&&25°C(填“>”、“<”或“=”);②讨论T1温度时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加入Na2SO4不能使溶液由a点变为b点b.在T1曲线上方区域(不含曲线)任意一点时,均有BaSO4沉淀生成c.蒸发溶剂可能使溶液由d点变为曲线上a、b之间的某一点(不含a、b)d.升温可使溶液由b点变为d点.
知识点讲解
经过分析,习题“已知25℃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弱酸的化学式CH3CO”主要考察你对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指在一定条件下(温度、浓度),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的状态。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特点是:  (1)动态平衡:电离方程式中用“ ”,如:CH3COOH CH3COO—+H+。  (2)条件改变:平衡被打破。如在CH3COOH的石蕊溶液中(呈红色)加入固体CH3COONH4,即增大了c(CH3COO—),平衡左移,c( H+)变小,使红色变浅。  (3)弱电解质在离子反应中电离平衡发生移动。将等质量的锌粉分别投入10mL0.1mol/L盐酸和10mL0.1mol/L醋酸中,实验结果:盐酸的反应速率比醋酸快。若锌足量,则产生氢气的体积相等。因为当浓度和体积相同时,盐酸是强酸,c(H+)大,所以反应速率快,但二者可电离出来的H+的物质的量相等,仅仅是后者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的电离平衡不断发生移动。  (4)从导电实验可知,弱电解质少部分电离,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决定了它在离子方程式书写中保留分子形式。如醋酸和烧碱溶液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成:CH3COOH+OH—= CH3COO—+H2O。  (5)导电性强弱与电解质强弱的关系:电解质的强弱由物质内部结构决定,电解质的强弱在一般情况下影响着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导电性强弱是由溶液离子浓度大小决定的。如果某强电解质溶液浓度很小,那么它的导电性可以很弱,而某弱电解质虽然电离程度很小,但如果浓度较大时,该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可以较强。因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也不一定弱。
关注刘老师公众号 - 参与专项练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
作业互助QQ群:(小学)、(初中)、(高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h正式完整整合1.8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