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助听器声反馈的声反馈??

【验配专栏】助听器声反馈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助听器反馈的问题一直是助听器行业长期以来的技术难题,不但困扰着验配师和听障患者,也是助听器生产厂家长期攻坚的技术主题。
多年来各个助听器厂家均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反馈抑制功能,抑制效果也有了显著的改进和提升。但反馈问题还是会经常出现和困挠着诸多助听器验配师和听障患者。
为什么反馈问题会这么难呢?对于验配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如何处理?我们先了解下助听器反馈的原理,解析反馈问题的难点因素。
声反馈(俗称啸叫)是指部分输出信号返回后重新变成输入信号,如此反复循环多次被放大而产生的输出信号发生了高强度震荡。
如下图所示,由于通过助听器与耳道间的缝隙或助听器通气孔泄漏出来的声音信号会被麦克风接收后重新进入放大系统,如此循环多次后泄漏出来的声音信号会远远高于输入信号而变成刺耳的强声震荡信号。
声反馈分为内反馈和外反馈,内反馈主要是装配生产过程中工程师的疏忽或元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导致的一种反馈现象。这种内反馈问题是可以克服和解决的。因此日常遇到和需要解决处理的主要是外反馈原因而造成的。
助听器为什么会那么容易发生声反馈呢?发生声反馈的频率主要发生在哪里呢?让我们来看下“通气孔与助听器的最大无反馈插入增益值”的关系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堵耳状态下助听器发生声反馈的最大增益在3-4KHz也只有四十几分贝,更不必讲配置大小不同通气孔的助听器了。超过该增益就只能用助听器的反馈抑制功能来处理。
如今助听器的增益大多数都在40dB以上,甚至70dB、80dB以上,而且多数听障患者都是比较喜欢聆听清脆、响亮的音质。这就无形中增添了更多出现声反馈的可能和研发、验配助听器的难度。
早期的声反馈消除技术主要采用衰减增益的办法或限幅法来解决声反馈的问题,但会影响到助听器性能的发挥以及大功率助听器的应用。
当前常用数字反相位消除技术来解决反馈的问题,而且已进行了多次技术的更新,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解决声反馈的技术手段。它采用系统自动探测声反馈信号而释放与之相反的反相位信号进行综合从而达到消除声反馈的目的,但声反馈抑制幅度过大仍会有后遗症的产生——“夹带音”。因此单靠声反馈消除功能很难完全解决反馈的问题。
那么我们验配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如何解决声反馈的问题呢?首先我们应先检查是内反馈还是外反馈。
如右图所示,用手指肚顶紧授话器出声孔,然后将麦克风一侧贴进耳边听测是否有啸叫声?如果没有啸叫声,则说明无内反馈;如果有听到啸叫声,则说明有内反馈。有内反馈需返厂处理,若没有内反馈问题,则需要我们进一步按照外反馈的问题的处理方法来解决问题。
一、首先应先仔细检查声管及麦克风是否脱落?是否有异物堵塞?
先使用小毛刷和软布进行清理助听器表面、麦克风口与授话器口的异物或灰;或者也可以使用助听器保养仪来进行助听器维护清理。
二、检查患者耳道内是否有过多异物?耳道活动度是否过大或耳道皮肤轻驰?
针对耳道内有过多耵聍或异物(如小飞虫)的情况,可以使用镊子取出,也可使用双氧水或温水进行冲洗的方法来清理,或者建议患者前往医院清理。耳道活动度过大或皮肤松弛,助听器易外滑而出现声反馈。
三、是否可以通过打开反馈抑制功能来消除?
当今的助听器大多数是全数字电脑编程式助听器,反馈抑制功能也成为一种常规功能来配置使用。尝试打开声反馈抑制功能看是否可以解决声反馈的问题。
四、调节助听器,检查是否音量过大?是否可以通过改变压缩及输出等方式来减小音量?
随着助听器技术的发展和听障患者对聆听效果的需求,助听器不但要尽量保障听障患者的聆听清晰度,还要考虑患者的聆听舒适度,以及对残余听力的保护。因此数字助听器在最佳验配时往往压缩比会偏大,响度感觉会偏低。导致长期配戴过助听器的患者对声音的要求过高,验配师将助听器的增益或音量调节过大而出现声反馈问题。
我们可以尝试降低压缩比或提高强声信号,然后减小助听器的增益或音量,这样处理后可以解决一部分助听器声反馈的问题。
五、判断是否可以通过堵塞通气孔方式进行消除声反馈?
欧仕达定制式助听器的通气孔制作标准与其它厂家有所不同,常规标准是低频听力损失在60dB以内需制作通气孔。而欧仕达规定听力损失在90dB以内都需要制作通气孔。
这是因为有部分听力患者虽然听力损失超过60dB以上,但其从没配戴过助听器,听觉感受所需的助听器补偿参数均偏低,对堵耳效应的反应会比较敏感。
如果部分患者在实际配戴过程中不需要通气孔或由于通气孔问题导致声反馈,验配师可以采用棉花或耳印材料等堵塞通气孔。减少了由于没有通气孔而需邮寄回厂家加装通气孔的麻烦。
六、是否是听力发生变化,助听器功率已不适合听力需求?
为患者做听力检查,看是否有听力发生变化或加重的情况。然后确定是否需要为患者重新调试助听器或建议患者重新验配助听器。
七、是否可以通过降低高频增益方式来消除?
可以考虑降低部分高频增益的方式来处理反馈问题。但频段的调整会影响到助听器的音质和清晰度,所以建议验配师不要遇到助听器声反馈就立马采用降高频来处理,可先考虑其它方法是否可以解决。
我们通过下表可看出500-2000Hz的言语可懂度占70%。如果高频听力损失超过80dB以上的患者,我们可以尝试将“高频调整”放置到4000Hz左右,甚至2000Hz的位置。但高频降低的幅度要与患者的聆听清晰度和感受联系起来。
八、是否可以通过外壳加厚方式来消除?
使用上光漆或加密封圈的方式看是否可以解决声反馈的问题。
九、仔细观查患者的听力损失情况及其调试参数。思考是否有其它解决办法来处理声反馈问题。
十、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解决,就要考虑是否需要重新制取耳样,寄回厂家更换外壳。
通过以上方法依据先简后繁、由易到难的思路来处理声反馈问题。笔者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欧仕达吴松林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助听器声反馈的处理
判断助听器是否配戴正确
判断是外部反馈还是内部反馈
判断助听器外壳是否合适——外壳修补、重做外壳
反馈处理——最新全数字助听器功能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然之声助听器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