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征信还想着小米贷款上征信吗,真是醉了

购房首付不够,借“信用贷”来凑?
作者:宋南飞
请扫二维码  关注扬子晚报  财经微信号“财汇”  猴年春节以来,南京房价跟北上深一样,唯有一个字:涨!  人们购房心理“买涨不买跌”,尤其是刚需人群,生怕越拖延越买不起,但首付款凑不出来怎么办?一些购房者在中介的推荐下,“瞄”上了无需抵押、最多可贷30万-50万的“信用贷”。然而,借“信用贷”真的可以绕道实现购房“低首付”吗?扬子晚报调查发现:“擦边球”是有人在打,然而银行并不“傻”,也未必真划算。 扬子晚报记者 宋南飞  记者调查  首付不够,“信用贷”来凑? 银行可不“傻”,也未必真划算  案例2月22日起,契税、营业税优惠新政正式实施,南京楼市再加“一把火”、应声大涨。南京市民余女士坐不住了――她本来就有换房打算,但苦于首付款不够一拖再拖。“这次真不能拖了!”余女士说,“算笔账,晚1个月购房,相当于2年不吃不喝,白干!”  中介看余女士绞尽脑汁,就给她推荐借银行“信用贷”来弥补首付缺口。  余女士相中的房子售价290万,首付2.5成,则需首付资金72.5万,但她只有现金40万,还有笔银行理财半年后才到期。中介给她支招说,银行有种贷款产品,只针对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等人员,叫“信用贷”,不用抵押,直接放款。余女士在事业单位工作,丈夫在大型金融外企,均符合条件。在朋友的牵线下,余女士夫妇来到A银行申请。“每人可贷30万元,还款期3年,年利率6%左右。”客户经理说,一般十天可办下来。  余女士听了很兴奋。“这样一来首付不愁了!”但余女士的丈夫算了算发现:这意味着290万购房款,自己只要掏40万付首付就行了,剩下的32.5万首付,是两口子借的银行“信用贷”;再剩下的7.5成217.5万元的房贷,依然是银行贷款,也就是说购房人掏不到1.5成的资金,就能撬动起一套290万的房,虽然不是“零首付”,也算“低首付”了!这样从天而降的好事,究竟是福还是祸?  提醒扬子晚报记者随余女士夫妇继续办业务发现,这个“如意算盘”打得好,但实施起来不容易。虽然A银行收了余女士的“信用贷”申请材料,同意发放贷款。但她到B银行咨询房贷时,客户经理提醒她,“信用贷”也会占用她的总贷款额度,如果她提取了自己名下的“信用贷”,征信系统会有记录。  而B银行在审批她的房贷时,肯定会查征信记录,一旦发现她负债率过高,未必会同意给她放足7.5成的房贷,那就可能导致凑不齐房款而被迫取消购房并且拿不回定金。而且信用贷6%的利率,远不如房贷划算――房贷可贷30年,信用贷只能3年;房贷利率基准是4.9%,打92折的话只有4.508%。因此,B银行客户经理建议她慎重决定。考虑再三后,余女士决定不“冒险”了,还是先找亲友借32.5万首付款,同时加快出售旧房子比较稳妥。  “信用贷”可“拆东墙补西墙”? 不容易,若银行查到会谨慎放款  案例陈先生是一家大型国企的中高层,手头有几套房在炒。本轮上涨,他坐享“浮盈”同时,也在苦恼手头房子的价格和走势出现分化,自己的资金周转压力大。  陈先生在南京主城和河西各有一套酒店式公寓,主城那套持有近7年才升了5000元/平方米,近期想转手,但挂牌2个月无人问津。河西那套像下蛋的“金鸡”,买时一平方米2万左右,这才一年左右,涨到3.5万了,不舍得卖。但最近他又看上一套房,可旧房卖不出,现金流周转不起来。这时,上海的好朋友建议他多借几家银行的“信用贷”,好“拆东墙补西墙”,还说“上海房价这么高,我们怎么买得起?就是这样转起来的”。  C银行收了陈先生的资料后告知,可给他30万-50万的额度,利率6%-6.5%。但原则上“信用贷”不能进楼市,除非他能提供消费类的证明。  提醒南京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信用贷”即一般意义上的消费贷产品,贷款额度一般不超过家庭年收入的3倍,一般不需抵押便可直接到款,但在借贷人的用途方面有限制――主要用于、、购买奢侈品等,政策上不鼓励用于购房。  由于该产品是无抵押的纯信用贷款,因此风险集中在信用上。“万一遇到工作变动、家庭突发情况,即便客户还款愿望较强烈,也可能产生一定的风险。”  而为了防止一个客户利用时间差同时申请几家银行的“信用贷”,银行会进行征信检查,如果发现借贷人已在其他银行办过信用贷款,额度超过30万,或已有两笔贷款查询记录(比如近期若有两家银行通过征信系统查询过客户的征信报告),那么银行会格外重视,谨慎放款。  因此,上述人士建议陈先生不妨考虑先卖掉河西的房子,获得现金流,而不是“拆东墙补西墙”。毕竟,就算他真能把多家银行的“信用贷”借下来,利息也不低。  “信用贷”能“空手套白狼”? 办得早,有人借出赚利差  案例南京仙林大学城某高校的肖老师算是较早借“信用贷”的人群了。去年4月,某银行来他所在的学校食堂“摆摊”,利率挺优惠,还不到6%。“当时是新业务,客户经理追着我们当老师的办,我就跟风贷了30万。”肖老师这笔钱后来交给在上海某工作的表妹打理,年化收益不低于10%。“交给自家亲戚,信得过。”至于具体投什么,肖先生不清楚,只是最近确实拿到了14%的收益。对此,朋友们戏称他是“空手套白狼”。  无独有偶的是,南京某事业单位的领导王先生,也是去年在客户经理的推荐下办了“信用贷”,利率为百分之5点几。他本想自己没啥消费需求啊,何必背贷款?经朋友提醒恍然大悟:可以贷出来赚“利差”啊。他把30万贷出后,转到另一张借记卡上,然后了宣传年回报在10%以上的P2P产品。如果P2P产品稳妥,则可赚一年5%左右的收益。不过随着P2P跑路消息的增多,他也有些担心,想着到期后就不办了。  提醒南京一家银行人士跟扬子晚报记者介绍,“信用贷”用途是消费而非投资,并明令禁止进股市。为了防止违规和风险,“信用贷”下账后银行也定期进行贷后检查,除了定期面谈约访,也可查询贷款资金的流向,但这也有“灰色区域”,如果贷款人将钱转到别的卡上,或者转手借给其他人投资,也可能导致贷后检查不那么精确。但在他看来,今年这种“灰色”现象应该不多,毕竟借贷人自己也会掂量风险。
(责任编辑: HN666)
03/01 10:2402/25 22:0002/25 01:3002/25 01:3002/24 08:3602/19 02:3002/19 01:3002/18 09:05
房产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鎴戜篃鏄?唹浜嗭紝鏈?潵鎯崇潃缁欏伐鍟嗕俊鐢ㄥ崱瀹㈡湇鍙戞墦鐢佃瘽鍚撳敩鍚撳敩濂癸紝鍥犱负鎴戦?搴﹀お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看征信的贷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