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半框眼镜镜片安装店,2个月不到镜片出现裂痕,此期间没有任何碰撞和摔落,镜片质量问题,树脂镜片的缺陷。

关于各种近视眼以及眼镜的谣言集中粉碎开始了,兼答疑解惑…… | 谣言粉碎机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290166人加入此小组
内容见楼下,有时间整理一下……
关于近视是如何加深的,这个和近视的成因一样是个谜。但是,无限接近真相的事实是:……还是先来谈谈近视的分类吧。单纯的近视:除了近视以外,没有视网膜的病变,网脱,裂孔什么的,并且眼压正常。这种近视通常小于6.00d,矫正视力正常。开始的时间在青春期,十来岁的样子,结束是在18左右,如果不是自虐式的用眼的话,终身不变,不会再加深。病理性的近视:近视之外,还有视网膜的病变。这种近视一般在成年以前就超过6.00d,并且成年后还会继续发展,矫正视力不能达到正常。除了一种叫做巩膜加固术的手术之外,没有办法阻止它的发展,直至出现网脱,失明……好悲惨啊。好消息是大多数人都能在闭眼之前保持(不一定良好)的视力,近视的度数大一点,相比失明,偷着乐吧。可以看出来了吧?无论如何,在上学的这段时间内,不管是单纯性的近视,还是病理性的近视,它的趋势都是发展的。但是,你或许会问,这和戴不戴眼镜有关系吗??????关系大了。有一种理论认为,近视的发展是由于持续的视疲劳。虽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但二者确实是相关的。而近视后,如果不依靠镜片将眼睛调整到正视眼的状态,那视觉疲劳将是持续性的,直到眼睛适应了模糊的世界后才能缓解。但问题又来了:近视后,适应了模糊的世界,视觉疲劳没有了,但调节废弃的问题又来了。什么叫调节废弃,或调节弃用?什么叫调节?自行百度,或等我以后再说。同时,如果你近视了,戴上了眼睛,那么眼睛是处于一个人工的正视状态,是否继续加深,只取决于用眼习惯,是否是病理性近视,还有那个仍然深藏不漏的根本原因。总之,近视后,戴眼镜是(目前看来)百利无一害的,不戴眼镜,是百害无一利的。看不清人,怎么把妹啊???
的话:从小学到初中,体检视力一直保持1.5,高中时候换成了对数视力表,勉强可以通过5.3,所以高中一直被丢在最后两排……到了高二后,因为各种原因(你懂的……)有一段时期主观感觉视力下降,因为看黑板上的字模糊了很多,需要前移2到3位,不过期间木有体检,不确定视力水平。经过自行处理,采用了LZ鄙视的各种手段包括眼药水,自行人肉按摩,打坐调息后,视力长期保持5.2-5.3之间浮动。工作后,如果连续通宵个两天,有很大几率出现视力模糊,不过睡回一天基本就又恢复了。经过LZ的粉碎,俺更加相信自己就是那万中无一的武学天才了……确实,相当一部分人,好吧很少一部分人确实是天才,眼睛怎么虐待也任劳任怨,绝不近视。祖国的未来全靠你们了,我们四眼仔表示羡慕……正是你们这群人渣的存在,使近视的成因一直是个谜,经验派表示不能接受你们,而基因派视你们为唐僧肉,恨不能生吞。你说的通宵两天之后的近视,叫做暂时性近视,有人将其等同于假性近视,这是不对的
1.近视的单位?我们经常说的“100度”“500度”其实是不存在的,正确的单位是"D",屈光度,diopter。100度=1.00d,125度=1.25d。近视100度=-1.00d,远视100度和老花眼100度=+1.00d。100度近视加50度散光=-1.00d-0.50d*180(这个180是角度,可以是任何一个小于等于180的数字)2.d的含义:光线自光源处发出后,在一个指定距离时的发散度。因为平行光和会聚光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不用透镜,光永远是发散的。光在距离光源处1米的发散度就是1d,计算方式:距离(单位是米)的倒数。两米时,发散度就是2的倒数0.5d,三米时就是0.3333333……d。5米之外,可以视为发散度可以忽略不计,成为平行光。为什么呢?因为在验光和配镜时,最小的单位是0.25d,还因为,小于0.25d的屈光度改变对眼睛来说是没有什么大碍的。3.-1.00d近视代表的含义:光线需要从1米处发出,才能在-1.00d(就是100度)的眼睛的视网膜中心凹处聚焦,就是说,100度的近视,在1米以内,视力是正常的。同理,500度的近视,5.00/x=1,x=0.2,即20厘米内是正常的。4.怎样才算近视?近视,远视,散光,并称为“屈光不正”。那怎样才算“屈光正”呢。屈光正,叫做“正视眼”,意义是在不动用调节(以后会说到)的情况下,平行光(5米以外的光)通过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之后,正好在视网膜中心凹处聚焦。如果还没有到达视网膜中心凹就提前聚焦了,说明眼镜屈光过强,这是近视。如果在视网膜中心凹处还没来得及聚焦,说明屈光力不足,这是远视。如果无论如何也不能聚焦,而是只能聚焦成一条焦线,这是散光。5.近视的成因,目前是个谜……主流的理论认为是一,遗传,二,用眼习惯,三,两者兼有。这无非就是一个先天一个后天呗。6.那么近视后戴眼镜会不会造成近视越来越深呢?见下一楼
眼科学博士
的话:继续,第五个:水晶石眼镜能养眼?太阳镜除了耍酷以外,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当然是保护眼睛了。各种黑客帝国范儿的,碟中谍范儿的,终结者范儿的,小清新范儿的眼镜适合年轻人戴,但老年人也是要戴太阳镜的,他们喜欢的通常是低调的玻璃茶色镜,还有就是水晶石眼镜了。同样是“老人家讲”,水晶石眼镜能“养眼”。到底是怎么个养法呢?以下是我收集来的观点。吸眼屎。即使是强光下,感觉也是清凉的。名目,看东西特别清楚。老花眼不再加深了。看起来帅多了,有文艺范儿。事实是这样吗?回到最初的话题,太阳镜是怎么样保护眼睛的?一,阻挡强光对视网膜的刺激。二,阻挡紫外线对晶状体的伤害。强光对于视网膜的刺激是暂时的,可逆的,即使是防狼手电那样强度的光持续性地照上几分钟,暂时失明后休息一会儿到一晚上都能恢复,但日光过强是会对生活工作造成不便,不舒服,眩光影响视线,影响形象,所以戴上深色的墨镜来阻挡一下强光对户外来说还是很必要的。紫外线这东西就不一样了,对眼睛的伤害主要体现在晶状体上,晶状体在吸收紫外线后会产生不可消除的混浊物,这就是造成白内障的原因。但谁又能保证一辈子眼睛不接触紫外线?所以白内障这东西,只要是人类都躲不过,只是程度不一,有的需要手术摘除晶状体,有的不需要。最可怕的是,晶状体对于紫外线,还有个伤害累加效应,就是说,分十次照射,每次一分钟,和连续照射十分钟,所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不管这期间间隔有多长。所以戴一副防紫外线的太阳镜是有必要的。凡表明“uv400”的,都可视为是防紫外线的太阳镜。——质量良莠不齐和以假乱真的事就不要斤斤计较了,咱们没有仪器,测量不出真防还是假防。总之十几二十块的路边货台州出品总是很危险的,即使表明了“uv400”。想保险,就买偏光太阳镜吧,价格不一定贵到心跳加速,但戴上之后效果是很离谱的好的,而且超强吸收紫外线。那么水晶石呢?目前想买到天然水晶石眼镜,除非愿意花上1000块,否则别妄想有真货。真货都是带珠宝鉴定协会的鉴定书的,每只镜片都带一个。但水晶石的真的有神奇的功效吗?答案是,就算是四位数的真货,对于眼睛的保护作用还不如花五块钱买个民工款。因为水晶石眼镜的装饰意义是远远大于实用意义的。因为水晶石眼镜——不易加工,成像效果差,完全不吸收紫外线。水晶石这种材料是人类在发明玻璃之前所采用的镜片材料,杂质多,透光率差,天然的水晶石镜片总是带有云雾状的波纹的。由于其密度的不一致,导致折射率也不一致,所以会产生双折射,成像效果比玻璃差几条街。最重要的,它完全不吸收紫外线。上述提到的几个“特殊功效”,解释如下:吸眼屎。——在眼睛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后,会产生眼屎,这是一种病态反应。即使是强光下,感觉也是清凉的。——紫外线直接穿过,不会对镜片产生加热效应,紫外线的能量可是很高的。名目,看东西特别清楚。——强光下带个有色眼镜看东西当然清楚。老花眼不再加深了。——一般六十岁以后,老花眼都不再加深了。看起来帅多了,有文艺范儿。——……最后,最严重的问题:因为水晶石眼镜不吸收紫外线并且水晶石眼镜多是茶色,可以阻挡强光所以戴上水晶石眼镜后瞳孔会放大所以晶状体会比不戴时吸收更多的紫外线所以水晶石眼镜,戴上相比不戴,伤害更大所以除了装饰以外,远离水晶石眼镜吧看到这里需要补充一下,『由于其密度的不一致,导致折射率也不一致,所以会产生双折射,成像效果比玻璃差几条街。』这句话欠考虑,双折射并不是因为”密度不一致“,而是某些晶体本身的双折射特性造成的,光通过通过双折射晶体会分解成偏振面不同的光。
眼科学博士
的话:不知道啊,不知道你是不是病了,果壳有眼科医生吗?我只是视光专长……视光和眼病不一样的……妇炎洁神马的,确实还是能不用就不用的好……
干眼症,泪膜本身也有一定的屈光作用,另外可能还有视疲劳。
请依此继续解释。要想缓解,休个假就好了,要治愈,恐怕只有辞职不干或者退休了才行。
眼科学博士
的话:配眼镜这事,就目前来说,就像食品安全一样,眼不见为净了,这个全看你的运气,但整体来说不规范,不乐观。看起来规模大的可能是雇个中学毕业mm(必须漂亮口才好)给你验光,视光专业高材生可能已经混不下去改行了……假如你运气好的话,碰上一个拿出一个电筒一样的东西在一个小黑屋里对着你的眼睛照啊照,然后直接告诉你结果的人,就嫁了吧……这个叫做检影的古典牛技术,是实力的保证,目测目前全国会用的不超过一千人大医院?也就那样,其实视光专业的人是进不了医院的散瞳……一般认为成年后就不用了,散瞳是为了放松调节。但验光前最好确保状态良好,没有熬夜纵欲神马的换了镜片后,一般半个小时不出大问题,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散光可以测出来的,电脑验光可以,检影也可以,电脑胜在速度,检影胜在精确,最后还要经过一个叫做“交叉圆柱镜”的玩意儿的精调,不会出错的。——基本上不会出错的……会检影不超过1千人的这个估计不靠谱。毕竟还有2万眼科医生呢,检影还是经过训练的。
眼科学博士
的话:玻璃镜片和树脂镜片主要就是差在价格重量易碎性上!树脂镜片的优势就是轻,不易碎,但表面不耐磨易化,但易加工。如果同样是不镀膜的话,玻璃的透光性好于树脂,镀膜后没有区别。色散不如树脂(比树脂高,因为它们的折射率不一样,树脂1.533,玻璃1.7)对于眼睛来说,镀膜后的玻璃和树脂没有区别。玻璃的最大好处就是薄,耐热耐冷,树脂的最大好处就是轻,安全。镀膜,必须的!!!!!!!树脂镜片,不镀膜前透光率约85%,镀膜后,98%。那层看似很简单的膜其实有好多层,看镜片的档次高低,次一点的就是减反增透膜(减少光反射,增加透光率),然后硬度膜(加强镜片表面硬度),防辐射膜(你懂得……),防紫外线膜(其实镜片本身可以吸收一定波段的紫外线,具体哪个波长的忘了,懒,不想翻资料了),憎水膜(水分和污渍不能附着,也叫清洁膜)避免紫外线伤害,一少出门,二,出门戴防紫外线的太阳镜,三,别接触强紫外线的工作,比如电焊什么的。太阳镜中的防紫外线功能都是靠添加吸收紫外线的物质来实现的,但能不能买到真正的防紫外线眼镜我可帮不了你,没有简单的检测手段,买偏光的是最保险的选择。至于什么时候戴什么时候不戴,这是个度的问题,没有标准,一般长时间室外的话戴上,短时间室外和室内不戴,基本上对眼睛没有副作用。关于玻璃和树脂的具体吸收紫外线的树脂,我翻翻资料另开个楼吧。电脑镜,没必要,也没有效果。防辐射,你懂的,在果壳是过街老鼠。本人不建议采用低度数眼镜放松调节的办法来缓解疲劳,因为会造成调节废用,调节集合不同步,什么神奇的眼镜都不如停下来多看看窗外。(有个谣言说绿色植物和绿色桌面能保护眼睛,其中绿色植物那个,真正起作用的是看远而不是植物,看远能有效放松调节,自然的放松。)配眼镜前的状态良好,就是:没有疾病,没有宿醉,没有纵欲,充足睡眠,就这些。对了,另外,吃饱喝足。良好用眼是个多方面的复杂的工程,不是单一方面的事情,比如在电影院,虽然是持续看远,但持续看远的过程中眼镜眨眼次数减少造成的泪膜补充不及时眼镜干涩,高对比度带来的持续性后像刺激,这都是不好的。一个原则:劳逸结合。没有什么持续性用眼的工作是不会造成眼睛疲劳的。但即使是用电脑这样的“高危”工作,只要劳逸结合,也不会造成什么明显的伤害。『色散不如树脂(比树脂高,因为它们的折射率不一样,树脂1.533,玻璃1.7)对于眼睛来说』色散用阿贝系数描述。另外,玻璃的折射率到不了1.7,这个数值太离谱了,开始进入逆天的范围了。楼主可能记忆有误。PMMA的折射率能到1.5,树脂大概就是指这个吧,对眼镜没什么研究,对人工晶体了解一些,折射率到1.5x就已经很高了。
眼科学博士
赞楼主,果壳里居然碰到一个验光师。楼主抽时间好好整理一下吧。 帮楼主补充一些:近视的病因一般在医学上可以解释为『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体』,简单的说就是不知道的意思。我个人认为,近视不一定是遗传因素造成的,不近视才是遗传因素造成的。没有数据,但个人经验是,高三一个班里总有那么几个躺着看书疯狂打游戏成绩还不错还不戴眼镜的家伙。好吧,我承认我就是这样的。提供一些插图:关于散光:关于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关于眼球的解剖结构:关于隐形眼镜、美瞳: 关于眼药水防腐剂:关于晶状体、白内障:关于视力的定义:关于为什么会得各种眼病:关于各种眼病的主观效果:
眼科学博士
的话:人工晶体的材料是什么啊?不过1.5x的折射率在树脂镜片中也就一般般,1.67和1.7x的树脂镜片已经价格大跳水,接近普及了,大哥用的教科书好久没有更新啦哦,好吧,露怯了,我再学学去。眼镜这部分还真是没好好学。我就是你所说的『只是会、粗通』的那种会用综合台的家伙。我宁肯散瞳测像差,嘿嘿嘿。人工晶体的材料:硬晶体:PMMA 1.5x软晶体或者折叠晶体:疏水性丙烯酸酯 1.52x亲水性丙烯酸酯 1.48x前两种占市场的80-90%硅胶水凝胶……
眼科学博士
的话:对不起……可是我怎么老觉得是因为密度的关系……是因为各向异相性。比如由透明纤维组成的组织也是有双折射特性的。角膜、视网膜其实都有双折射。眼科用双折射来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厚度。但是用得少。人眼对偏振不敏感,某些昆虫、鸟类据说能够分辨。
眼科学博士
的话:这个就是前几天果壳的那个文章“眼睛一生病,世界就变样”中说的飞蚊症,那时候看小猫的图片的时候有点疑惑,因为飞蚊症看到的“阴影”不是黑色的,绝大多数是透明的条状物,如果没有影响视力(包括矫正视力),不需要治疗,也没有治疗方法,时间一长,就自动忽略了,一点影响也没有,闲的没事干了还能看看这个形状各异的绝美的艺术品哈哈……这个。。。要考虑到做图的难度啊,放几个透明的丝状物到猫咪脸上,谁也看不出来啊。其实中浆的那个图我就还是觉得不明显。如果背景是有网格状的东西就更好一些。我本来自制的图片是用我家进宝猫趴在midi键盘上,把变形放在键盘上,特明显。不过考虑到进宝旁边还有我家被子卷,被编辑毙掉了。另外,虽然有些人感觉玻璃体混浊是半透明的,也确实有很多人感觉是黑点。特别是玻璃体后脱离的,还有很多老年人,主诉是眼前黑影飘动。
眼科学博士
的话:请问在弱光的情况下用眼,比如看书或弹琴,到底对视力产生什么影响?我看到国外一些报道说这样只会促使眼球疲劳,但肯定不会导致近视眼,不知楼主和眼科博士怎么看?我个人觉得毫无影响,我小时候经常躲在暗处偷看小说以及各种虐眼活动,到现在视力从未下过1.2,睡眠好的话早上起来觉得直逼2.0。个人认为:近视不是天生的,不近视才是天生的。
眼科学博士
的话:有点类似,不过是眼睛不动盯着某处看会有各色透明东东漂浮,眼珠动下就没了。。。应该就是飞蚊症吧。不过有飞蚊症的人不能做激光吗?还有另一个问题~~~“还有一个眼科的疑问不知道能否帮着解答:最近学习压力大,还常常在电脑面前呆很久。两个月下来发现视力又深了(尤其是右眼),最近,总感觉右眼右偏上一点有东西,在转眼珠,或者是睁大眼睛的时候经常能感觉到,有时候睁大眼睛还能感觉到有个透明的物体一样。我这是得病了吗?各种不安。但要去眼科医院,还要等暑假。”不知道能不能帮我解答~~~~ 不过先谢过之前的解答,至于具体的什么事飞蚊症,我自己去百度好了~~~~~~~关于你的『另一个问题』区分一下右眼右上的“有东西”的感觉,是视觉还是触觉?如果是视觉,也就是说有物体遮挡的感觉,那么去医院检查,A!S!A!P! 必要的时候先查视野然后散瞳查眼底。
眼科学博士
的话:另外,对您的这个说法又仔细的斟酌了一下,觉得有点费解。如果说有些人携带某些基因令其眼球及周边肌肉韧性特好伸缩自如怎么用怎么不坏,那这些人的补集,即不携带此种基因的人也不是因为天生的原因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容易导致近视吗?那么近视不近视好像全都受到天生因素的影响?这好比你说要成为刘翔是天生的(这我同意),但成不了刘翔的人都是因为后天因素(这我不同意)?这里我用整体身体素质类比了眼肌的素质,不知道合适不合适。谢谢。假定存在一个『不近视基因』,那么我所说的“近视不是天生的”,是这个意思:if (不近视基因=0 and 环境因素&=阈值) then 近视=1我所说的“不近视才是天生的”,是这个意思if (不近视基因=1) then 近视=0重申,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仅供猜测。怎么都不近视的各位,低调哦,小心被抓起来抽血哦。
眼科学博士
这里有个病患……速度来献爱心……这爱心献起来太难了。
夜间视力下降有很多可能性啊。而且资料太少了,单眼双眼,持续时间……先去
哪里做个散瞳验光先。注意是散瞳的。顺便普及一下临床思路:夜间视力下降这个主诉,分成两部分,一是视力下降,二是夜间才发生。那么先罗列视力下降的原因:每一个屈光间质上的病变都有可能造成视力下降。角膜、前方、晶状体、玻璃体。光学成像以后神经系统捕捉和处理的过程也可能影响视力,比如视网膜的病变,视神经的病变,视神经通路上的病变,皮层的病变。然后再到这些成因中找找日间与夜间可能有差别的因素。比如瞳孔在白天和晚上是不同的,那么屈光间质的周边像差都可能因为夜间而暴露的明显,再比如白天和夜间进入眼内的通光量是不同的,ISO低一点恐怕就看不清了。综上,首先要区分是屈光系统的问题还是视网膜及其以后部分的问题,所以首先考虑的辅助检查是散瞳验光。当然上述推理过程是在经过问诊确认描述准确,使用裂隙灯+检眼镜看眼底以后仍然没有发现明显的病因时。
眼科学博士
帮忙解释一下让我帮忙解释啥?验光准确?
眼科学博士
要讲验光准确,首先要讲到人眼的光学成像质量。理论上,一个良好的眼睛,是来自无穷远的平行光经过角膜、晶状体的折射,能够在视网膜上聚焦成一点。这样的眼睛的成像是最清晰的。然后请回顾一下高中物理课光学部分讲的干涉和衍射,当时应该用过一个“惠更斯”原理,在表述光的运动时,用光的“波面wavefront”来描述光的行进。比如平行光,就是平面波列向前运动。而汇聚光,就是球面波逐渐收缩。球面波最后可以收缩到一个点,所以平行光的平面波通过凸透镜以后会变成球面波最终汇聚成一点。如果所透过的凸透镜并非一个完美的透镜,那么平行光通过它的时候就不是形成球面波,而是其他形式的波面,这个波面与球面波之间的差距,被称为像差,注意是『像』字。叫做wavefront aberration。所谓配眼镜。就是要通过增加一组透镜,将像差尽可能的消除。HOWEVER从刚才的定义中可知,像差是一个曲面(wavefront)和理想曲面(球面)之间的差,所以也是一个曲面,甚至往往是个不规则的曲面。而我们使用的眼镜,目前来说只有球面镜和柱镜两种,它们能够纠正的像差是有特定形态的曲面的。所以验光的过程类似于这样:将一个不规则曲面Z(x,y)分解成Z(x,y)=k1* C(x,y)+k2* S(x,y)+e,e为误差,需要e^2最小。
眼科学博士
对于验光来说,就是要通过一些光学反应和病人的主观描述,来确定使用什么样的球面镜和什么样的柱面镜来尽可能减小患者的像差。大家中学应该学过通过物和像来给透镜测量焦距。也是很类似于这样的过程。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对物理中学实验有印象,让一个平行光通过透镜聚焦成一点,测量该点到透镜的距离,理论上就是焦距,但实际操作上误差非常大,我印象里当时要用两次成像的方法才能比较准确的测量。对人眼。没办法。只能通过照射到眼球内部视网膜的光线反射回来的过程才能知道是否是聚焦到位了。这个误差大概比直接测量焦点还要更不准一些。但我们无法打开眼球去测量。【有时候很恼火】
眼科学博士
好不容易能测量了,还有一组客观问题:1. 人眼的晶状体的焦距是可变的。正因为焦距可变,我们一会能够看清远处一会能够看清近处。这个能力到老了以后才逐渐降低,也就是老花。但焦距可变的镜头给了测量大问题——要测量一个焦距不断在变动的透镜的焦距。好在验光师有N中方法可以降低焦距的变化。可以用药物,可以用综合验光仪,甚至可以用一组高度数的透镜等等。其中有许多技巧。
眼科学博士
2. 人眼的瞳孔大小是根据环境光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就导致了不同瞳孔大小时,暴露出来的像差是不同的。也就是需要拟合的目标曲面不断在变化。考虑一个简单些的模型,比如y=(x-1)^3是目标曲面,要用y=k x^2去拟合,但是x的定义域不断在变,一种情况是x属于[-1,+1],一种情况是x属于[-2,+2],那么求出来的k值是不相同的。常规而言,人类的瞳孔在白天是在2-4mm,那也有4倍的面积差距。也有办法固定瞳孔的大小。比如用药物,散瞳。但是那样测量的是大瞳孔下的值,其实也不算是生理条件下的。
眼科学博士
以上还只是客观问题。目前其实可以用像差仪来直接测量。【所以其实像差仪的测量误差也不小,重复性有限】到了病人身上,还有一系列的主观问题。看病人,最复杂的往往不是看病,而是看人。眼镜最终是戴在人脸上。舒服&&清晰。往往病人一开始认为清晰就一定舒服。但其实通常是错的,特别是初次佩戴散光眼镜的病人,双眼如果都各自给足了散光,病人戴上眼镜不敢走路了——我听到的有感觉地面是倾斜的,是歪的,不知道怎么下脚。我本人就有些散光,戴上眼镜以后,看电脑屏幕是个诡异的梯形,多戴一会可以适应,如果把眼镜摘下来,又突然扭曲成相反的梯形。于是验光的时候往往测出来的是一个度数,真正让病人感觉舒服的是另一个度数。这个时候验光师其实是在和病人的大脑在讨价还价,之前测量的结果只是一个估计价位,双方要讨价还价半天才能成交。即使反复测试,验光以后也要先让病人试戴一下眼镜,出去溜达溜达测试一下。病人脑子真的能适应了,医生才会开出真正的验光处方。跟大脑讨价还价这个过程,导致验光不仅仅是光学测量技术,还是与人交流的艺术。
这样解释怎么样?
眼科学博士
的话:消除焦距可变的误差,理论上可以用散瞳来解决,但是散瞳带来的三天左右的调节不能会很让人恼火的,同时由于散瞳后不能测量调节力和调节幅度,有可能导致远视力达到满意,但近视力过矫,因为调节力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一个人的调节力很弱,那么就只能在远视力和近视力的舒适之间选择一个折中,这个要完全凭患者的主观舒适度来决定,所以我觉得应该在散瞳之前先测定患者的近用度数,但是啊遗憾的是我没有资格用散瞳药,而医院里的流程好像是直接散瞳后验光的,不知道对不对。你不能用散瞳药?那还真是麻烦。
眼科学博士
的话:看了
的话,我深深感觉最牛掰的验光师到了眼科医生面前也得保持低调,因为层次不同,只有打打下手打打杂当当助理秘书的份儿……不敢不敢,术业有专攻。我就完全搞不定那个交叉柱镜。
眼科学博士
的话:调节废用一般见于近视眼而不戴眼镜矫正者,比如一个三十岁的近视-5.00d近视眼,他的远点在眼前20cm处,即他看书等近距离工作是无需动用调节的,所以他的眼睛调节功能便弃用了。调节弃用并不会产生视疲劳,但调节长期处于松弛状态,可以参考正常人长期坐在轮椅上而不走路的后果,就是肌肉会萎缩,晶状体失去可塑性,调节功能的损伤或者彻底丧失。同时会产生调节和集合的不同步。调节和集合的不同步是普遍存在的,“比较性调节”“比较性集合”“ac/a“就是描述调节和集合关系的专用术语。 因为正如你所说,原始人几乎没有近距离工作的需要(相比现代人啊,我就不相信原始人采集果实剥兽皮缝纫什么的一点也不干)但现代人近距离工作的需求大大提升了,所以,原始人调节弃用,最大的坏处也就是老视提前,但鉴于原始人的寿命和近距离工作的需求,这副作用几乎没有什么危害。而现代人,除了老视提前,还会有更多的麻烦,视疲劳是首当其冲的,视疲劳能带来的你能想象到的任何不舒适感,如果严重的话还会引发另一个问题,融像困难,即双眼同时看一个物体时时不时会有重影,时间一长,重影消失,但这并不代表融像问题解决了,而是产生了抑制,就是其中的一个影像被大脑屏蔽了。抑制的后果就是斜视和立体视丧失,再也不能看3d电影了,再也不能分辨远处的水沟有多深了,再也不能判断前方的石头距离自己还有多远……等等。就像身体其他部分需要使用和锻炼来维持正常功能一样,眼睛也需要锻炼,用进废退嘛。在电脑前戴度数低一点的眼镜可以少用调节,可能会舒服一些,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你的年龄,近视程度,本身的调节力和集合力的指标,有没有主观不适感。其实我是反对这么做的。另外还有一个奇葩的观点,忘了是哪国的哪个人提出的了,他认为近视是人类的一种进化——而不是退化,是近距离工作的增多带来的进化。他说,相比较而言,文明出现早,文化发达的地区,相比较落后的地区,近视多而老视出现晚。他举了中国和非洲的例子,他说,华人的近视率世界第一而黑人最后,黑人老视发生年龄最早而华人最晚,是因为华人的文明产生较早而且近距离工作最多,调节用得多。关于这个观点,我只能说很新鲜,很新鲜,除此之外没什么说的了,因为我没有各种数据库的账号和各种图书馆,想看看论文文献什么的也没法看,只能靠搜索引擎和自己买的书,知识面窄得很。希望专业人士比如
来验证一下了……看文献的话,在淘宝上找找有的是。一个月花上10块钱买个帐号就是了。比大学图书馆还好用。低调低调
眼科学博士
我是高度近视哎 发现好像有夜盲症,天色一暗连楼梯都看不清喽,走起来战战兢兢 ,这是真的夜盲症还是眼镜度数不够啦对比敏感度下降,1. 洗洗眼镜2. 如果矫正视力不到1.0,可能重新配眼镜会有改善。3. 试试隐形
眼科学博士
引用 的话:我不知道,这个得
眼科科普索引贴
(C)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隐形眼镜表面微裂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