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想写互联网十大商业模式行业的商业模式研究,请问该怎么入手

下载费用:5 金币 &
基于商业模式视角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_罗欣48页.docx
基于商业模式视角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 — 以余额宝为例 Research on the Internet Financial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Business Model — takeYu Ebao as an Example 学位申请人: _______________ 要欣 学 号:
学科专业: ________ 国际商务 指导教师: ________ 尹忠明 定稿时间: ________ 2014年 4月 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 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学位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 由本人承担。 本人同意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西南财经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西南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西南财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 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 保密,在 ___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 不保密 特此声明。 学位申请人 : 年月曰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变 化。互联网企业依托先进的技术,在其平台上积累了海量用户数据,并且也 因此对用户金融服务的需求和偏好有了了解。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覆盖的 金融业务由简单的第三方支付逐渐渗透到 P2P小额信贷、供应链金融、投资 理财等由传统金融机构主导的业务范围。这意味着,依托于已搭建好的互联 网平台,一些互联网企业已趋向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这代表互联网行业 和金融行业的业务领域与发展战略已实现交叉,均面向跨界经营的新兴网络 金融服务模式前进。 互联网金融服务前景广阔。 2014年,中央更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 网络强国,只有信息化才能国际化,并做出了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 风好的强大的互联网队伍的总体部署。这表明互联网将更加深入地影响人们 生活的方方面面,而 “ 平等、开放、协作、分享 ” 的互联网精神也必将渗透 金融行业,使传统金融模式发生深刻改变。 传统电商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与天弘基金公司合作 亦开通 “ 余额宝 ” 功能,直销中国第 一 支互联网基金 —— 增利宝。这次创举, 不仅得到支付宝固有客户的极大认可,并且吸引到更多的潜在客户使用 “ 余 额宝 ” ,并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募资金额超百亿,截止到 2014年 1月 15日, “ 余额宝 ” 规模已超 2500亿元,用户数量达到 4900万,其规模空前,引起 金融市场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这场由余额宝为导火索的互联 网金融革命,掀起了对互联网金融新兴商业模式的广泛探讨,也进一步加快 了互联网对金融市场的重构步伐,并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形成显著冲击。 本 文对互联网金融及其商业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由技术进步、消费者行为模式改变等原因导致,并对其发展的历程进行了梳 理,总结了以 P2P网贷、众筹模式、大数据金融和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互联 基于商业模式视角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 一 以余额宝为例 网金融新兴商业模式,指出互联网金融在支付、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三方面的 特点,同时把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以余额 宝为重点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阿里巴巴和天弘基金的公司背景,再研究了 余额宝运作 的原理和业务流程,总结了其购买赎回灵活性、高收益性和低成 本运作的特点,并对其在跨界合作、营销手段、客户体验和技术四方面的商 业模式创新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文章指出余额宝可能存在监管和风险控制 方面的威胁,并对余额宝对传统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和启示进行了分析。最 后,文章指出互联网金融发展虽然存在着跨界人才稀缺、监管风险、风险控制 的问题,但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行业跨界交叉的模式仍然是大势所趋,具有时 代必然性,并指出了互联网金融可能发展的方向。 文章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研究,并以余额宝为例进行了 数据分析和理论分析,对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从创新性上来讲,本文采用 案例分析的方法,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对余额宝进行研究分析, 对现有商业模式的研究进行了重要补充。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余额宝 2 Abstract Abstract In the tim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deeply changed almost all social area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in our country, Internet has accumulated a vast data about users, financial needs and preferences.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net enterprises developed the business into online finance, such as asset management, investment management, supply chain finance and so on.Besides, some Internet companies have already transited to professional Internet financial company relied on the Internet platform. It means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the Internet industry has achieved cross, advancing new network financial service mode for cross-border management. The Internet financial service has broad prospects. Recently, to build our country into a more powerful information society is in iirgent. This shows that the Internet will affect all aspects of people s lives in the future, and the spirit of the Internet will also penetrate traditional financial industry and bring profound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electric company Alibaba cooperated with Tianhong Fund company launched the “Yu Ebao“ function,which selling fimd on the internet. This pioneering work attracted a huge scale of costumers ’coursing a widely discussion on the Internet Finance. This article makes a research on the Internet finance and its business model.Including the Internet financial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nalysis of Internet financial pattern, and focus on the research of Yu Ebao, pointing out the operation process and business model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banks. Finally,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regulatory risk, Key words: Internet Finance, Business Model, Yu Ebao l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的背景 . 1 1.2研究的意义 . 1 1.2.1研究的现实意义 1 1.2.2研究的理论意义 . 2 2文献综述 4 2.1互联网金融的研究综述 . 4 2.2商业模式研究综述 . 5 2.2.1商业模式要素与分类研究 . 5 2.2.2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5 3互联网金融研究 8 3.1互联网金融发展动因及其发展历程 . 8 3.1.1互联网金融发展动因 . 8 3.1.2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 . 9 3.2互联网金融新兴商业模式类别 10 3.2.1 P2P网贷模式 . 10 3.2.2众筹平台模式 10 3.2.3大数据金融模式 11 3.2.4第三方支付模式 12 3.3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13 3.3.1支付的特点 13 3.3.2信息处理特点 14 基于商业模式视角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 一一 以余额宝为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3关于资源配置方面的特点 . 14 3.4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对比分析 . 14 3.4.1参与者方面 . 14 3.4.2操作平台方面 . 15 3.4.3征信体系方面 . 15 3.4.4信息处理方面 . 15 3A5支付方式方面 . 15 3.4.6理财产品方面 15 3.4.7信贷风险方面 . 16 3.4.8运行成本方面 . 16 4案例分析 —— ^额宝 . 17 4.1公司背景 . 17 4.1.1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公司及发展历程 . 17 4.1.2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20 4.2余额宝的原理和业务流程分析 . 21 4.2.1余额宝的原理分析 . 21 4.2.2余额宝的业务流程分析 . 21 4.3佘额宝特点分析 . 22 4.3.1灵活性 . 22 4.3.2收益性 23 4.3.3低成本性 . 23 4.4余额宝新兴商业模式分析 . 24 4.4.1跨界合作形成共赢模式 . 24 4.4.2基于 “ 屌丝心理 ” 的营销模式创新 . 25 4.4.3强调客户体验的理财模式 25 4.4.4技术支持模 式 . 26 4.5余额宝可能面临的威胁 . 26 4.5.1违规誠胁 . 26 4.5.2收益性威胁 . 27 2 目录 4.6余额宝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27 4.6.1余额宝对商业银行市场地位的影响 28 4.6.2佘额宝对商业银行存款的影响 . 28 4.6.3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 29 4.6.4余额宝对商业银行基金代销的影响 29 4.7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启示 30 4.7.1重视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提升客户活期存款价值 30 4.7.2提升理财产品和基金代销的服务体验 30 4.7.3制定大数据经营战略,打造联盟电商平台 31 5总结 . 32 5.1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然性 32 5.2互联网金融发展受到的烕胁 33 5.2.1复合人才稀缺 33 5.2.2监管风险 33 5.2.3风险控制问题 34 5.3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34 5.3.1服务范围将不断扩大 34 5.3.2跨界合作加深 34 5.3.3发展速度加快 35 参考文献 36 致谢 39 3 1绪论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当今世界,互联网技术加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兴事物也逐渐走入 人们的生活。在由传统商业银行提供的线上服务等渠道外,国际在线支付公司 Paypal等和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国内互联网公司己成为新兴的第三方 支付提供方。除了提供网上购物的在线结算,人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缴 纳水、点、气等费用,呼叫的士,话费充值等,为老百姓提供了丰富多样的 支付结算方式,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目前,互联网公司除了提供第三方 支付、网络融资等,还可在其平台上在线购买金融理财产品。 2013年 6月, 支付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天弘基金公司合作,共同宣布开通余额宝功能, 直销中国第一支互联网基金。余额宝在不足一个月时间里转入资金破百亿元, 这引起了金融界的广泛轰动,并深入地影响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 比尔 o盖茨说过: “ 传统的商业银行如果不改变现状 ,就将是一群在 21世 纪行将灭绝的恐龙。 ” 因此,如何将金融和互联网相互融合,依托技术支持对 产品设计、销售渠道、商业模式等进行改造,以不断满足消费者日新月异的 需求实在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势所趋。 1.2研究的意义 1.2.1研究的现实意义 本文着眼于互联网金融中的模式创新,分析研究商业模式创新对互联网 行业发展的作用。总的来说,选题的现实内涵有以下几点: 基于商业模式视角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 一 以余额宝为例 一、 互联网金融的融资功能能支撑小微企业的发展 现今国内的中小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与地位十分不匹配,其数量占到总体的 99%,占 GDP的 60%,解决了我国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然而,基于银行的风险管 理政策 ,小微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过程异常艰辛,因而其发展受到了极大的 约束。 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电子商务企业有着绝对的优势。电子商 务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 ,长时间的合作而保留下来的信息使企业充 分掌握了小微企业的财务情况等数据 ,这些数据流量帮助建立了信用体系,破 除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命运 ,为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因此,对互联网金融这种新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舒缓小微企业融资 难的问题。 二、 互联网金融服务适应了大众消费转型的新模式 从需求市场来看,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以金融服务为代表的高端服务占比 不断攀升。从支付结算到投资理财,大众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正 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新生 一 代逐步成为消费主体 ,而他们对网络的依赖大大超 过其他年龄层。不难推论,网络将随着时代变迁成为主要消费场所,因而互联 网金融的研究,对揭示消费转型的过程有着 重要意义。 三、 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对产业链的影响 商业模式创新往往能引起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如丰田模式,即实行 零仓储和 jST信息化管理,是将信息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这种成功的商业 模式进而在全球迅速的学习和推广 ,影响了全球汽车制造行业并载入教科书。 由此可见 ,成功的商业模式不仅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巨大发展,也势必影响 整个行业或产业链的生产经营模式。 1.2. 2研究的理论意义 本文研涉及的三个关键词是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和余额宝。关于互 联网金融的研究从商业模式上切入的较少,而本文结合了互联网金融及商业 模式,并为此在我国找到了具体的例子,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又以电商行 业为主体,从产业的层面来研究商业模式。 1绪论 另外,文章以余额宝为例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理论分析。从研究的完整性 而言,阿里金融实质上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而余额宝的出现是引 起社会各界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广泛探讨的开端,所以这个个例是极具代表性 的,对其研究也具有必要性。从创新性上来讲,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 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对余额宝进行研究分析,对现有商业模式的 研究进行了重要补充。 3 基于商业模式视角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 —— 以余额宝为例 2文献综述 2.1互联网金融的研究综述 谢平 (2012)首先提出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中 他率先提出了这一概念 ,并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外延,创新地指出互联 网金融是 “ 第三种 ” 融资模式,与传统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相区别。 在第三方支付的研究领域,业务模式创新、第三方支付产业升级和监管 是研究的主要方向。杨兴凯、张笑楠 (2008)较全面地分析了整个行业的供需市 场和组织关系等。针对支付平台的洗钱问题以及风险形成途径,范如倩等 (2008}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监管的详细建议。王利锋 (2010)通过实证研究指出第 三方支付对于宏观经济具有相当的影响。王雅龄、郭宏宇 (2011)则研究了风险 模块 ,,并提出了第三方支付产业的 “ 伞形 ” 监管机制设计。杨彪、李冀申 (2012) 则借鉴欧美经验针对第三方支付的风险提出监管对策。 对网络融资的研究,学界研究的内容多为其实现模式、发展问题、风控 与监管三方面。吴晓光 (2011)归纳出信息媒介、直接授信、企业杠 杆三种网络 融资的业务形态。通过探索 P2B的新型网络融资模式,梁卓、徐荣贞 (2012} 指出借助此模式能够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李广明 (2011)等通过研究 P2P互联网融资模式,梳理了风险控制和监管的逻辑思路。彭传金 (2012)对 P2P网络贷款的风险进行了着重分析。何始、沈迎红 (2012)创造性地提出 “ 云 仓 ” 的新型网络融资模式 ,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形式,将应用于产业链融资。 针对阿里小贷,潘意志 (2012)、杨旻菲 (2012)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模式和 优劣势、风险等。 总体而言,针对互联网金融 的研究已初具规模 ,所涉及的范围也较为广泛。 但是,除了第三方支付、网络融资等功能,互联网已成为公众理财或更广泛功 4 2文献综述 能的金融平台。这是金融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于这点的研究却为数不多。 2. 2商业模式研究综述 商业模式 (business model)作为管理学的范畴,已被学术界广泛关注与研 究。学界从早期的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分类研究逐渐转向创新研究。 2.2.1商业模式要素与分类研究 1954年,德鲁克把商业模式归入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范畴,并将商业模 式归纳为顾客、价值主张、盈利模式和经济逻辑四部分。商业模式被学界分 解为3-9个要素不等,其中最著名的是 Ansoff(1979), 他认为设计企业的商业 模式是从现状、趋势和目标相互紧扣的三个环节来参考制定战略规划,再选 择与之匹配的战略创新形式。 Magretta(2002)的主张是:动机、市场参与者和 利益博弈作为构成商业模式的三个要素。动机是指企业自身和市场的利益追 求,市场参与者是指在同一个市场相互合作竞争或与产业链相关的包括本身 在内的企业,市场参与者的博弈策略成为利益博弈 。 Chesbrough & Rosenbloom (2002)认为六个要素构成了完整的商业模式: ( 1)产品,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类型; ( 2)客户,即细分市场内的目标客户; ⑶ 内部市场,即企业边界内的组 织问题; ( 4)成本和利润结构,涉及企业的财务目标; ( 5)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 竞争对手及潜在竞争对手; ( 6)市场策略。罗瑕 (2009)将企业的商业模式划分为 静态和动态要素。静态要素包括差异化的产品、运营管理、内部组织架构和 盈利模式等,而企业的战略安排则为动态要素。方志远 (2012}从财务角度出发, 将商业模式分为业务、经营和收入三大部 分。这三个部分事实上涵盖了了资 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大表。此种分类方法有利于通过可量化的 各个财务指标,使得商业模式的操作和衡量方式更具有可行性和可信度。 2. 2. 2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创新动力作为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前提,虽然对创新动力专门探讨 5 基于商业模式视角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 一 以余额宝为例 的文献并不多见,但众多研究中都涉及到这个问题,其中主要分为由技术推动、 需求拉动、竞争逼迫、领导者意志和系统五个原因。 (―) 技术推动视角。 Timmers(1998)、 Amit和 Zott(2001)等研究者认为 ,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变革是引发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 K〇 dama(2004}、 Yovanof和 Hazapis(2008)等学者发现,产业模块化和不同产业融合等技术变化 推动了发达国家相关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 ,而且这使企业在原有程度上更多地 获得技术变化带来的收益。 (二) 需求拉动视角。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不仅从互联网行业扩展到更多 的领域,而且从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视角进行了分析研究。德勤咨询公 司(Deloit-te Research,2002)经过研究 15家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认为,技术、法 规、经济环境变化都不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 ,而是消费者拥有但未 被满足的需求或潜在需求。例如星巴克不仅卖咖啡更为愿意花钱的顾客提供 能够放松与交谈的场所。 (三) 竞争逼迫视角。市场竞争的压力是致使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 要动力之一。 IBM(2006)对世界数百个公司高管进行了调查发现 ,接近一半的公 司高管坦言担心竞争对手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使自己的市场份额减少并对整 个行业带来改变。研究发现 ,相比于通过自身努力,他们更希望通过战略联盟 的方式使自己的公司能够参与和掌控这种创新。 (四) 领导者意志视角。企业领导者和高管的意志和创新精神也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实施商业模式创新。 Linder和 Cantrell(2000)的研究表明,企 业领导者愿意把创新努力放在商业模式创新上,因而他们是推动企业商业模 式创新的主要动力之一。 (五) 系统视角。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的原因往往是各种要素综合影响 的结果,单一原因往往不足以无法解释。 Mahadevan(2004)的研究表明随着现 有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和已不能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企业不得已釆用新技 术或利用外部资源去创造新的价值点的策略,这既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原因。 总的来看,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方面已有广泛研究,但大多数学者的研究 仍然偏重于某一视角 ,并忽视了企业产生创新想法的内生动力。 而一些学者和机构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实施的研究时,参考了组织变革、 战略规划和业务里路程重组的思路。 2文献综述 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被著名学者 Os-terwalder(2007)分为四个阶段,它们 分别是:环境分析、商业模式设计、组织规划和执行。类似的,德勤咨询公 司 (2002)也将商业模式创新过程划分为机会研究、模式设计和实施的三个阶 段。另夕卜, Morris、 Schindehutte和 Allen{2003)相信,企业在商业方案实施中会 逐步加深对自身的商业逻辑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而不断调整、完善自身的商 业模式即为商业模式创新。因此,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就是从基础到专业 的不断推进的过程。 Voelpel、 Leidold和 Tekie(2004)把客户、技术、企业内外 部组织和财务四个要素作为重点来考量商业模式创新的实施。其中,客户的 角度是指企业新的商业模式是否能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客户是否能迅速适应等 问题;技术的角度是指企业是否具有支持商业模式创新的技术支持;企业内 外部组织的角度则是企业内部组织和外部相关系统能够支持与配合相关改 变;而财务角度则测试了企业的利润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性问题提供了数据 资料。另外,既然技术变革是引起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动力之一,其自身也 决定了创新的可行性。丨 BM(2006)认为,在商业模式创新的实施过程中,技术人员 的作用不容忽视,他们应该以企业管理的角度理解商业模式的构成,运用商 业思维创新现有 IT模式,建设现代化的 IT基础设施,从这三方面保证创新的 实施。 总而言之,对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已有较多研究,相对比较成熟。 7 基于商业模式视角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 —— 以余额宝为例 3互联网金融研究 互联网的精神是开放和分享,其产品设计往往具有创新性,能带给客户 很强的体验感,另外依托强大的 IT技术,互联网企业能提高客户运营能力, 形成平台效应等。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相结合的新兴领域。第三方支付、 小额信贷、金融理财等模式都是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内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是依托互联网企业本身的平台上具有粘性的一定规模的客户,并将客户与另 外一端的金融企业连接,互联网企业在其中为他们提供连接的机制,共同创 造出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同时,金融业务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将减少服 务的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真正做到去金融中介的目的,并完全颠覆传统 机构的市场地位。 3.1互联网金融发展动因及其发展历程 3.1.1互联网金融发展动因 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速度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是大势所趋, 其中也有一定的必然性。 第一,消费者行为模式的变化使传统交易向互联网平台转移。 2012年全 球互联网普及率达 36%,我国互联网普及率更接近 40%,用户规模巨大。在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互联网已渗入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的方 方面面,互联网金融也自然有了数目客观的目标客户群体。 第二,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互联网金融奠定了坚固的基 础。大数据是指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海量数据,并从中快速提炼的有价值的 信息。这使企业能从持续的交易数据中获得消费者、供应商和运营状况等可 8 3互联网金融研究 用信息,形成了一套 “ 征信系统 ” 。大数据和云计算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获得 了大数据后,处理信息的任务就交给了云计算。通过互联网进行相互传播的 分布式计算方法,云计算使数据变成了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并将之储存,从 而提高了处理信息的效率,降低了成本,并使收集到的 “ 大数据 ” 成为可以 利用、值得信赖的信息资源。 第三,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髙,进而也产生了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和差异性的理财期望。传统金融部门提供的同质化的金融产品已不能满足人 们的期望,他们希望能够有根据不同客户的财务状况而量身打造的理财产品。 同时,互联网的足不出户办理金融事务的方便的特点也凸显出来,满足 了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中的人们节约时间、提升办事效率的需求。另外,对于 处于不同地域的众多客户手中闲散的资金,利用 “ 长尾效应 ” ,互联网金融企 业将无数的碎片化资金通过互联网平台汇集起来,集中进行投资理财。这也 满足了消费者的对于多样化金融服务的诉求。 3.1.2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 从 1995年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创立以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致可以 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 1995年 10月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 一一 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 行成立,网上银行、网络保险和网络证券等各种形式的网络金融业务在全球 得到了迅猛发展。我国最早的网络银行是由招商银行于 1997年率先推出,这 段时间我国网络金融经历了第一轮高速发展。 第二阶段: 年,互联网企业涉足金融业。在第 一 阶段互联网企 业扮演的更多的是参与者的角色,第二阶段则是互联网企业利用自身技术和 丰富的客户资源将其业务范围渗透到金融领域。 第三阶段: 2012年至今,互联网金融发展得如火如荼,互联网企业和金 融企业跨界融合建设 第三方支付、众筹平台、 P2P等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在 这阶段,互联网金融模式被纳入为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战略, 这成为企业抢占行业制高点的关键。 9 基于商业模式视角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 一 以余额宝为例 3. 2互联网金融新兴商业模式类别 目前,学界将互联网金融模式归为第三方支付、 P2P小额借贷、众筹股 权投资以及以阿里巴巴金融为代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小微信贷等四种模 3. 2.1
文档加载中……请稍候!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0人已下载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a href="UserManage/CopyrightAppeal.aspx?bid=10089" title="版权申诉" class="fLeft works-manage-item works-manage-report" target="_blank"
关&键&词: 基于 商业模式 视角 互联网 金融 创新 研究 罗欣 48
&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基于商业模式视角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_罗欣48页.docx 链接地址:
当前资源信息
类型: 共享资源
格式: DOCX
大小: 609.49KB
上传时间:
&& 广告或垃圾信息
&& 色情、淫秽、低俗信息
&& 反政府、反人类、反社会等反动信息
&& 散布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等信息
&& 侮辱、诽谤等人身攻击信息
&& 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等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十大商业模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