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联想对微信投票的看法问题的几点看法首先不论联想投没投给高通

回放5G投票:联想有没有捅刀华为?为何被批不爱国?_网易科技
回放5G投票:联想有没有捅刀华为?为何被批不爱国?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5G标准投票旧案回放:联想有没有捅刀华为,为何被批不爱国)
澎湃新闻记者 周玲近日,网络上有文章翻出两年前5G编码标准投票的旧案,对联想集团在其中的表现提出质疑,这甚至惊动了74岁的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5月16日,已经不在联想集团担任职务的柳传志亲自撰文发声称,看到相关文章后,他向杨元庆和联想集团的多位高管,包括当时参加3GPP会议的联想代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他称,在整个投票过程中,联想集团代表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基本的,要维护自己企业的利益;还有一个更高的原则就是要注重大局。什么是大局?大局就是国家和行业发展的整体利益。“我们综合考虑国家整体产业合作、创新与发展,坚决选择了联想之前没有太多技术积累的Polar码方案。在整个过程中,我个人认为,联想的投票原则没有问题,执行也没有问题!”柳传志在信中称,他还电话了华为CEO任正非,任正非也认为,联想在5G标准的投票过程中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并对联想对华为的支持表示感谢。那么,在2016年两次3GPP(通讯标准化机构)会议中,联想到底是怎么投票的呢?为何两年前的旧账会被重新翻起,还给联想贴上“卖国”的标签?两年前旧案突然成了焦点某知识问答平台上,有两篇质疑联想的帖子,题目分别是“如何看待5G标准上联想的投票”和“联想为什么不给华为投票”,发表时间分别是5月9日和10日,主要讲的是2016年10月份、11月份两次5G编码标准投票中,联想没有支持华为,而是站在华为竞争对手高通的一边。2016年10月份,3GPP在葡萄牙的里斯本召开了RAN1#86bis会议(以下称86次会议),主要议题是对5G数据信道标准进行讨论。2016年11月份,3GPP又在美国召开了RAN1#87会议(以下称87次会议),主要讨论的是5G数据信道短码方案以及5G控制信道方案。5G通信的编码分为两种,一种是数据信道编码,一种是控制信道编码。在前述知识问答平台上,联想被质疑的焦点是在86次会议上的表现。有质疑者称,联想在数据信道短码表决上,没有投票支持华为的方案,联想与高通一起赞成所有数据信道编码都用高通主导的LDPC方案。还有人指责,在87会议上,联想没有支持华为提出的Polar码作为数据信道的短码方案,导致华为的Polar以微弱的票数之差输给了高通。(具体的实际情况,下文有详述。)虽然已是两年前的旧案,但关于联想在投票中表现的讨论,依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5月11日,联想集团发布澄清公告称,在3GPP举办的有关5G标准的表决会议上,联想针对5G标准的Polar方案投票(该方案由中国移动、华为等中国企业主导),包括联想旗下的摩托罗拉移动,所投的都是赞成票,“我们谴责任何造谣行为,也吁请大家切勿相信谣言。对于恶意造谣者,我们保留相关法律权利,依法追究到底。”5月11日晚,华为中国区官方微博发文进行澄清。但华为也只强调了联想在控制信道方案上对华为的支持,并未提及联想在数据信道短码上的态度:“GPP会议上,华为及其他55家公司(包括联想和摩托罗拉移动)基于广泛的性能评估和分析比较,联合提出Polar码作为控制信道的编码机制并获得通过,联想及其旗下摩托罗拉移动针对该方案的投票都是赞成票。”联想和华为连续澄清和说明,未能平息质疑。于是,才有了柳传志的亲自撰文。5月16日,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发布《行动起来,誓死打赢联想荣誉保卫战!
——致联想集团全体同仁的一封信》称,“近几天,我从朋友转给我的文章里注意到,突然出现了一些直指联想、用词相当恶毒的文章,甚至把’卖国’的帽子扣在联想身上,声音竟然越来越大,致使联想的声誉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这让我非常震惊!”柳传志在公开信中要求,“联想的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全体同仁要积极献计献策,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誓死打赢这场联想荣誉保卫战!”联想上下对这一事件的重视和紧张,可见一斑。5G编码方案分三种为何一桩旧案,会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原因之一,当然是5G标准的重要性。信道编码是5G通信标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芯片复杂度,终端成本,功耗,以及专利费用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各个公司都对此给予了很大关注,这牵涉到5G商用后专利费的问题。而且,掌握5G标准的主导权,对于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意义重大。在3GPP制定5G标准的过程中,有三种编码方式被推出,分别为Turbo code(涡轮码), LDPC code(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Polar code (极化码)。 三种码的基本情况如下:Turbo code:
3G和4G标准采用了Turbo码。Turbo码最初由法国人Claude
Berrou发明,但3G标准里最终采用的是以美国休斯公司(Hughes Network
Systems)为主导的方案(此专利后来被LG收购)。4G沿用了3G的编码方式。通过在3G、4G中的应用,Turbo
code技术变得非常成熟。但面对5G的高性能,尤其是高速率的要求,Turbo code开始显得力不从心。LDPC:由MIT教授RobertGallager在1963年的博士论文中发明,其基础专利早已失效。LDPC在上世纪90年代被MacKay重新发现,随后学术界和工业界都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其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专利也比较分散。近二十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深空探测, 卫星和地面数字电视、WiFi、以及HDD、SSD存储系统等,通过不同的设计优化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Polar code:这是由学术界最近几年升起的一颗新星,土耳其的Erdal Arikan教授于2008年发明,是近年来信息论学术界在编码领域继LDPC之后的最大突破。包括华为在内的各大公司对Polar码也都有研究。最终华为在5G编码上选择了Polar方案。据澎湃新闻记者从联想集团获悉,联想因为摩托罗拉移动(下称摩托罗拉)对LDPC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产生和拥有40多个专利。 通过和谷歌公司的协议,联想获得了这些专利的保护,其中包括标准基础专利(SEP)。但联想(包括摩托罗拉)没有任何Polar code专利。3GPP工作流程在讲投票之前,先来了解下3GPP的工作流程。据了解,3GPP
RAN1工作组负责无线接入网物理层设计,包括信道编码。
RAN1有一位主席和两到三位副主席。理论上主席应该公正公平,权衡各方利益,最终综合各个公司的方案,使之达成共识,推进标准化进程的顺利进行。会场讨论由RAN1主席或者副主席(特殊情况下由主席指定一名参会代表)主持。每次工作组开会,针对既定的议题,各个公司都会提交自己的技术方案,以文稿(contribution)的形式提交。由主席全权决定哪些文稿在会上宣读。主席对会场讨论的问题和方向有很强的引领作用。根据文稿和会场讨论情况,一个公司可以联合其他公司在会场上随时提出提案(Way
forward),并由代表们当场讨论。根据会场的情况,主席可以提出对一个提案进行正向表决或者反向表决,也可以直接提出问题和几个选项,要求在场的代表们当场进行表决。会场讨论只能从技术的角度进行,各个公司经常需要对某一项提案进行表态,当场表示支持或反对。所有技术性的讨论,无论是在一个提案上署名表示赞同(可称之为正向表态),
还是对一个提案表示反对(可称之为反向表态),都只是表示立场,都不是3GPP的正式投票,虽然现在外界把这个称作“投票”。据了解,技术讨论表决的结果,并不根据对其支持或者反对的公司的多少做出最后决定。3GPP的工作方式是以达到共识(consensus)为目的,甚至并不要求所有公司都对一个提案表态。一个提案得以通过,惟一的要求是没有任何公司反对,而不在于有多少公司赞同。如果一个提案即使只由一个公司提出,而没有任何公司反对,这个提案也将得以通过。相反,如果有一个公司反对一个提案,其他所有的公司都支持,按照3GPP的章程,这个提案也不会通过。因此,各个公司为了使自己的方案通过,经常会在开会现场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修改,与其他公司的方案融合,共同提出新的、符合更多公司利益的提案,以期得到更多的支持,而更重要的目的是减少对这一提案的反对。会场上对于一个提案感兴趣的公司都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些公司因其技术实力强大,技术方案更先进或者更全面,或者由于在3GPP的影响力,其观点更有说服力,他们的意见会得到更多公司的尊重;而技术实力薄弱,
或者在这个领域根本没有技术的公司,人微言轻,他们的意见也无足轻重。单纯从一个提案得到的支持或者反对的数量(“支持票”或者“反对票”)来看,说明不了问题,也没有什么意义。而绝大多数公司,考虑到自己的形象和以后在3GPP里面的其他工作,也不会在一个提案获得了绝大多数公司的支持的时候,独自坚定地进行反对,以免引起众怒,让日后的工作变得被动。华为的polar码主要贡献者万蕾博士曾经在次会后针对3GPP的流程也发过言。“参与其中,深刻理解这只是3GPP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为电信产业贡献的又一个5G特性,这里是业界众多公司的共同贡献。技术是没有国界的,3GPP之所以成功,就是归功于它的国际化,它的罗马论坛式的技术辩论是推动技术优化趋于完善的核心机制。NR信道编码机制LDPC+Polar的决策是5G标准的一个里程碑,进一步巩固了3GPP全球5G统一标准的地位,夯实了产业运营商、网络厂商、芯片和终端厂商各方共同合作的决心。衷心祝愿3GPP的全球化的民主精神源远流长。”RAN1工作组一年有6至9次(甚至更多)会议。每次会议为期五天(周一到周五),
会议进行时由主席实时更新并全程公开主席记录(chairman’s
notes)。主席记录为会议正式文件,每天都上传到会场的内部网上(同时也对外网公开)。会议结束后上传本次会议的最终版本。2016年RAN1主席是日本DOCOMO的Satoshi Nagata,但主持编码方案讨论的是Alcatel-Lucent的副主席Mathew Baker。此人是RAN1里最资深的人士之一,曾担任RAN1主席,在3GPP的经验非常丰富,可谓老谋深算。86次会议下面来说投票。在3GPP进行5G标准化的进程中,关于信道编码方案最重要的决定,是在两次会议上分阶段作出的。先说2016年10月,在葡萄牙里斯本举办的86次会议。5G系统包含了三种设计场景(eMBB、URLLC、mMTC),各自都需要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编码。里斯本86次会议只对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场景下的数据信道编码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在这次会上有三种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备选,分别是LDPC方案,Polar
code方案,和LDPC+Turbo
code的组合方案。每个方案都有多个公司支持。会议开始,随着技术方案的陈述和讨论,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提议。根据3GPP的记录看,支持LDPC(R1-1610607)方案的阵容最为豪华。此提案由三星牵头(并非网上传说的高通),包括三星、高通、诺基亚、Intel这样的通信技术强大的供应商,也包括SK、 KT、KDDI、 Verizon 等运营商。联想、摩托罗拉移动、阿朗-上海贝尔也在LDPC队伍里,一共有29家公司共同签署了这个提案。Polar 方案(R1-1610850)& 由华为牵头,以中国公司(包括中兴、信威、普天、小米、OPPO、vivo、Coolpad、展讯等)为主体。其中在编码方面技术积累较深的公司有华为、
中兴、MediaTek。还包括了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以及中国台湾的中华电信、德国电信等运营商。一共27家公司签署了此提案。中国移动并没有支持这个提案。LDPC+Turbo(R1-1610604)组合方案,(数据信道编码)采用LDPC和Turbo code的组合。此提案签署的公司最少,由Ericsson、LG、NEC、Sony、Orange(法国电信)等7家公司联名签署,主要是日本和欧洲的企业。上述这三个方案是最开始的原始方案。这是一次正向表决 ,即只记录对各个方案支持的公司。由于各个公司彼此互不相让,这次表决哪个提案也没有出线。联想称,第一轮投票之所以支持LDPC方案,是出于对LDPC方案技术能力和成熟度的认可,以及专利方面的考虑,“摩托罗拉对LDPC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产生和拥有40多个专利。 通过和谷歌公司的协议,联想获得了这些专利的保护,其中包括标准基础专利(SEP) ”,“与Turbo和LDPC相比,Polar code显得不够成熟。在5G 之前,还没有被商业系统采纳的先例。 ”由于各个公司对三个提案意见各异相持不下,无法达成共识,第一次表决没有产生任何决定(agreement)。这时,由中兴牵头提出了一个LDPC+Polar
的混合方案(R1-1610607), 以数据信道数据块大小分为长码块和短码块,其中数据信道长码块用LDPC,数据信道短码块用Polar
code。这是第一次提出长短码概念,之前并没有。自始至终,长码短码的概念仅限于数据信道,不适用于控制信道。不过,中兴这个提案没有得到通过,但在主席的记录上并没有显示出有哪些公司反对。此时,会议主席主动询问了各个公司的意向,是否愿意接受在数据信道里同时使用多种编码方式,是哪个编码方案或者哪些方案的组合。这只是主席对各个公司态度的一种试探,可视为一次意向性表态,没有正式的提案。联想在内部调查报告列出:“爱立信、索尼、夏普、诺基亚、阿朗上海贝尔、三星、
英特尔、高通、 Verizon、 KT、 IITH、 IITM、
Fujitsu、KDDI、华为、联想、摩托罗拉移动都表示,数据信道只能使用一种编码方式,其中只有华为一家支持Polar
code,而其他各家公司都支持LDPC。 ”联想称,出于对两种码的顾虑(手机芯片成本提高、耗电量增加,面临额外的专利费),联想对LDPC作为唯一编码方案进行了支持。支持LDPC的企业没有变,但这个时候最初支持Polar码的公司发生了分化。包括华为终端在内的很多公司,都转而支持LDPC+Polar的混合方案,只有华为仍在坚持用Polar
code作为数据信道编码的唯一方案。支持LDPC+Turbo混合方案的公司基本没有变化,只是此时爱立信已经改为支持LDPC唯一。到目前为止的两次表态,并没有对数据信道编码做出最终决定。此时,各家公司又分别进行了更多的技术陈述和讨论。通过讨论,LDPC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在数据信道长码上的优势,得到了更多公司的肯定。会议主席随后又发起了第三次表决。华为看到Polar
code作为数据信道的唯一编码方案得不到其他公司的支持,提出针对大小两种码块分别进行表决。在主席提出供表决的三个选项中,数据信道仅使用Polar
code一种编码的方案已经被排除在外。这是一次反向表决,即对几个选项只记录那些反对的公司。反对“数据信道长码用LDPC,数据信道短码用Polar”的公司有:英特尔、高通、LG、Nokia、ASG、MotorolaMobility。由于每个提案都有很多公司反对,三个提案都无法原封不动地通过。按照3GPP的工作原则,会场主席可以把三个提案里的共同点(即无人反对的部分)作为最终决议决定下
来。由于在这次表决里,所有公司对LDPC用于数据信道长码均无异议,而对于数据信道短码的三种意见仍然相持不下,所以长码达成了决议
。会议同时也确认,针对其他场景(URLLC、mMTC)的编码方式,和eMBB控制信道编码方式,都留给后续会议解决。87次会议2016年11月份,3GPP在美国召开了RAN1#87会议(以下称87次会议),主要讨论的是5G数据信道短码方案以及5G控制信道方案。在这次会议上,联想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改变了对Polar code的看法,给予了华为Polar code方案全面支持。对华为Polar码用于数据信道短码,和Polar 码用于控制信道的方案,都投了赞成票。 华为两次发起关于数据信道短码的提案均有联想签署:——eMBB数据信道使用两种编码方式。由于86bis 会议已经决定将 LDPC 用于数据信道长码,这个提议实际要求数据信道短码使用 LDPC以外的 方式,即 Polar
code。以华为为首的33家公司联署了这个提案,包括联想和 Motorola Mobility。 另有2家公司表示了支持(非联署)。
——eMBB数据信道短码使用Polar
code。以华为为首的57家公司联署了这个提案,包括联想和MotorolaMobility。
不过,这两个提案都遭到了很多公司的反对。在主席记录里面没有显示哪些公司对第一个提案表示了反对,对第二个提案表示反对的公司有
Ericsson、高通、Nokia、阿朗-上海贝尔、三星、 LG、
ETRI、KT、Verizon、英特尔、Docomo、IMT、KDDI、NEC共14家。这时这些公司主要的反对意见是,如果在数据信道上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编码方式,在芯片里必须同时实现两种译码器,而导致芯片成本增加,功耗增大。由于这些公司的强烈反对,Polar作为数据信道短码已经没有可能。虽然Polar作为数据信道短码已无可能,但根据3GPP规程,此时LDPC作为数据信道短码并没有自动得以通过。最终,LDPC拿下数据信道短码,是LDPC支持者和Polar支持者妥协的结果。而在5G控制信道编码方案中,Polar方案优势较为明显。最终,两次会议的结果是,5G数据信道编码采用 LDPC方案,5G控制信道编码采用Polar方案。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王凤枝_NT254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摊上事了!传5G标准投高通不投华为?联想官方回应... - 国际电子商情网
近日关于联想在5G标准Polar方案的投票态度上引起了争议。有消息称,联想对华为中国主导的Polar方案投了弃权票,导致华为以微弱差距输了。事实究竟如何,联想做出了回应.....
5月10日,网络社交平台不断冒出“联想为什么不给华为投票”、“联想不支持Polar方案”等内容的帖子。根据这些帖子的内容讲述,在3GPP举办的有关5G标准的表决会议上,联想针对5G标准的Polar短码方案投票(该方案由中国移动、华为等中国企业主导),做出了弃权的投票。即联想带着收购的摩托罗拉一起站队了高通,而没有支持中国企业华为,最终导致华为以微弱差距输了。
对此,联想集团11日发布声明表示,“在3GPP举办的有关5G标准的表决会议上,联想针对5G标准的Polar方案投票(该方案有华为等中国企业主导),包括联想旗下的摩托罗拉移动,所投的都是赞成票。”
联想集团表示,“联想谴责任何造谣行为。一直以来,联想都非常支持中国5G技术的发展,未来也会为推动5G技术和相关产品的研发继续努力。”
一份英文材料也证实了联想方面的说法。从材料可以看出,联想很明显是赞成华为等中国企业主导的方案,同时投赞成票的还有中兴(努比亚)、小米、OV等。事以至此,网上流传的关于联想不支持Polar方案等议论,毫无事实依据,是混淆视听。
图:联想投了赞成票的英文材料
实际上,这个3GPP会议早在2016年11月举办,并非最近才发生的事情。
在这场名为“3GPP RAN1 87次会议”的5G短码方案讨论中,华为公司的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最终胜出,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最终方案。
据当时媒体报道,在会议中,华为的对手是以美国公司为首的LDPC和TBCC阵营。在长码方案竞争中,华为以微弱的劣势惜败。“一度让我们感觉5G时代又要跟我们擦肩而过了”,当时有华为人员说道。
在会议关键短码竞争阶段,所有的公司都参与其中,最具竞争实力的企业包括:美国的LDPC方案,法国的Turbo2.0方案,以及中国华为的Polar code方案。
最终,支持华为公司的提案的公司达到了59个,以绝对优势赢下了至关重要的一环,Polar code最终成为控制信道上行和下行的编码方案,而数据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码方案则归属高通LDPC码。
当时业内普遍认为,没有人会相信一直霸占着核心技术的高通会被华为打败,结果宣告了高通统治时代已经结束,中国通讯技术迈入世界顶尖领域。华为、中信这些企业的崛起,肩负了起攻城拔寨的责任,“从零开始,错过了,2G、3G、4G时代,5G时代势必要掀翻国外巨头”。
以下是联想集团的说明全文:
《关于联想在3GPP投票事件中的说明》
在3GPP(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举办的有关5G标准的表决会议上,联想针对5G标准的Polar方案投票(该方案由中国移动、华为等中国企业主导),包括联想旗下的摩托罗拉移动,所投的都是赞成票。
我们谴责任何造谣行为,也吁请大家切勿相信谣言。对于恶意造谣者,我们保留相关法律权利,依法追究到底。
一直以来,联想都非常支持中国5G技术的发展,未来也会为推动5G技术和相关产品的研发而继续努力。
(国际电子商情微信众公号ID:esmcol,本文综合腾讯科技,新浪科技等)来自雪球&#xe6关注 深陷声誉危机,柳传志罕见发声!失去联想的联想出路在哪?来自 这两天舆论关于联想两年前5G标准投票的讨论很热烈,指责“联想卖国”投票给高通的声音也是一浪高过一浪,今天也就是16号,柳传志忍不住站出来发声了,对当时的投票情况做了一个说明,还透露说给华为的任正非打了电话,任正非表示联想的投票没问题。其实大家在指责联想卖国的时候,虽有情绪发泄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是对联想这些年走下坡路的失望。那么联想在两年前制定5G通讯标准的三次投票中,到底是不是像外界传的那样把票投给了高通,联想是不是导致华为在两次投票落败的关键因素呢?可以肯定的是,在第一次投票,决定“数据信道长码”是用高通的LDPC方案还是华为的Polar 码,或者LDPC和Polar 码混合方案的这次投票中,联想是把票投给了高通的LDPC方案,柳传志和杨元庆的联合声明中也解释了,投给高通的LDPC方案是基于联想自身前期技术和专利储备,也就是说,联想是从维护自己企业的利益角度出发投这一票的。其实这轮投票基本上华为也没什么胜算,基本没人给它站队,所以华为最后弃权了。到了第二次投票选“数据信道短码”,公众争论的分歧主要是这轮,有的说这轮投票联想弃权了,也有的说联想投了华为,但是给华为投票的企业权重不够,最后还是高通赢了。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分歧,有可能是因为关于“数据信道短码”的投票和讨论不止一次,指责者认为前一次投票的时候联想就应该投给华为,否则也不会有第二次投票了。柳传志和杨元庆的声明里这一点解释得并不详细,只说第二轮投票的时候,他们出于国家整体产业合作、创新与发展考虑,把票投给了华为的Polar码方案。第三轮投票选“控制信道”,华为的Polar码占了绝对优势,包括联想和很多中国企业都投了华为的Polar码方案,这点大家都没有争议。那么到底华为输了“数据信道短码”那轮投票赖不赖联想呢?这个恐怕只有经历投票的人才知道其中的真实情况了。看起来的利益受损者华为也一再发声说感谢联想投票给华为,希望平息大家的争论。当然了,同为民族企业,华为和联想要是打起来也不是什么好的事情。争论之余大家更多的是对联想这个昔日民族品牌的失望,因为不重视研发,联想已经越来越掉队,甚至前段时间被恒生指数给剔了出去。联想在2001年的时候就统治了国内的电脑市场,还曾经收购IBM走向国际化,可惜它没有专注电脑的深层次产业链,只满足于用别人现成的,把重心放在了做市场。后来联想又错过了向移动终端转型的机会。目前看起来5G是联想必须要争取的下一个机会,人工智能是联想押注的下一个重点,希望它能做出让我们刮目相看的东西来。好了,今天的大话财经就到这里了,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看财经,就可以收到更多精彩视频,下期见!&亲!自日起,浏览龙腾网评论区必须要,并且哦!注册即送金币!为保障帐号使用通畅,请务必填写正确的邮箱并认证!为保障您在评论区的发贴权益!可直接通过龙腾网答题得积分的任务,获得500积分!
Powered by Discuz!X3.2
Comsenz Inc.关于“联想投票事件”,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来源:鲜枣课堂
作者: 小枣君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短短两天时间,“联想投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网上众说纷纭,吵得不可开交。很多人都在骂联想,说它没有民族大义,投靠美帝,是一个“卖国贼”。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联想有没有“卖国”?有没有撒谎?
今天,我想说说“联想5G标准投票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
短短两天时间,这个话题闹得沸沸扬扬,网上众说纷纭,吵得不可开交。很多人都在骂联想,说它没有民族大义,投靠美帝,是一个“卖国贼”。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联想有没有“卖国”?有没有撒谎?
我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彻底搞明白。虽然现在网上关于该事件的文章满天飞,但是我觉得,很多文章都是不懂通信的外行跟风炒作,断章取义,极具误导性。
这个事件很特别,和以往事件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它有很深的技术背景,要想真正看懂它,需要相当程度的通信知识基础。而现在骂得最凶、叫得最响的那拨人,恰好是最缺乏通信知识的。。。
借这个机会,我既是分析一下这个事件,也是普及一下相关的通信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看清事件背后的真相,避免被不良居心的人利用。
5月10日,网络社交平台(知乎、虎扑)开始冒出一些“联想为什么不给华为投票”、“联想不支持Polar方案”等内容的帖子。
帖子的内容如下:
这些帖子的大致意思是,联想在商议确定5G标准的国际会议中,没有支持咱们中国的华为,反而支持了美国的高通。
舆论发酵的速度非常快,一时间,群情激奋,民众哗然,大家都开始转发,并对联想进行声势浩大的口诛笔伐。
联想的反应速度也不算慢,很快发布了通告,进行澄清和辩解。
不过,辩解似乎并没有什么用,网民没有买账,事件也没有平息。随着媒体对这个事件的深入发掘,发现联想似乎避重就轻,“并没有完全说实话”。
5月11日晚,当事人之一的华为也站出来了,进行了表态。
看得出来,华为是想给联想解围的,它认可了联想对自己的支持。
但是,即便如此,舆论仍然没有放过联想,各种质疑和愤怒情绪仍然弥漫,还是有人在指责联想撒谎、避重就轻。
那么,关于那个“投票”,到底前因后果是怎样的呢?联想有没有投票给高通呢?联想的投票造成了什么影响呢?联想真的“卖国”了吗?
我们继续往下看。
前面我说了,看懂这个事件,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碰巧的是,这件事的关键知识点,我以前的文章都有专门介绍。
简单来说,3GPP是一个国际组织,成员包括通信行业绝大部分的公司。我们现在经常说的5G,就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它的所有技术标准就是3GPP通过会议讨论和投票决定的。各个公司会提出自己的方案,然后大家投票,获得支持最多的方案,会被确认为标准,以后所有公司都按这个标准去执行。
所以说,在3GPP会议中,各个公司的直接出发点,都是自己公司的利益,而非国家的利益。当然了,如果中国公司利益更大,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国家的利益就更大(税收、就业等)。
继续回来说开会。
这次事件,是关于信道编码的选择,这也是5G的关键技术细节。为了确定到底用什么信道编码技术,3GPP的RAN1(3GPP组织中的一个工作组)一共开了 3 次会。分别是:
第一次:2016年08月(3GPP RAN1 86次) 葡萄牙里斯本
第二次:2016年10月(3GPP RAN1 86次B轮) 葡萄牙里斯本
第三次:2016年11月(3GPP RAN1 87次) 美国
一般来说,3GPP一个季度开一次会。如果某次会议因为争议太大,未达成一致,或者内容太多,没讨论完,讨论不充分,则会增加一次会议。所以,上面的86次B轮,就是这种情况。
一个一个来看吧。
第一次会议:
2016年8月(3GPP RAN1 86次)
在这次会议上,各方只是提出自己的提案,并没有进行投票。也就是说,各方来阐述各自方案的优点,并提供一些数据给所有的参会人,以便让所有人了解自己的方案。
反正,纯讨论,没投票。
具体有哪些可供5G选择的编码方案呢?只有3种,分别是LDPC、Polar和Turbo。
LDPC技术:代表是包括高通在内的一些美国企业。
Polar技术:代表是包括华为在内的一些中国企业。
Turbo2.0技术:代表是包括法国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的企业。
注意哟,三种方案起初都是学者提出,而非产业链厂商。高通、华为等厂商是沿着学者的思路做产业研究。
第二次会议:
2016年10月(3GPP RAN1 86次B轮)
这次不一样了,要开始做决定了,也就是说,要投票了。
注意!注意!注意!
这里特别提醒大家注意一下,这个投票,并不是一锤定音,而是分为好几次投票。
首先,5G分为三大场景,分别是:
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 Mobile Broadband)
人与人之间通信,人类上网,主要用这个。
mMTC(海量物联网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物联网主要用这个。
uRLLC(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ltra Reliable &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主要用于智能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
为了方便理解,大家可以把三大场景想成三大网络类型。未来5G只有一张网,但是要满足不同需求。就像一个人,有三重性格,面对亲人,很温柔;面对敌人,很残忍;面对陌生人,很警惕。(我也不知道这样的比喻是不是合适,但是好多人确实对三大场景的叫法很懵逼。)
现在,我们需要实现的第一个5G场景,就是eMBB,也就是先满足人类的通信需求,就是速度快,流量大。(eMBB也将是最快完全确定的5G标准。)
所以,三次会议,都是讨论的eMBB的信道编码。
在此基础上,还要细分,分为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
控制信道,就是传输一些管理命令,控制命令。数据信道,就是传输具体的数据消息,有时候也叫业务信道。
举个例子,我喊你名字,你回应我,这属于控制消息。我把东西递给你,这个东西,就是数据消息。
不管是控制消息,还有数据消息,在信道进行传输之前,都要进行信道编码。
编码分为长码和短码。之所以要提出有短码,是为了降低码长,提高传输效率。
有没有懵逼?
画个图,就看明白了。
要投票的,是eMBB的那列
首先投的,是数据信道的长码方案,也就是红框这个:
经过讨论之后,Tubor码方案首先被大家抛弃。于是,就剩下高通主推的LDPC方案和华为主推的Polar码方案。
确切地说,是以下4种组合方案:
2、纯Polar
3、Turbo+LDPC
4、Polar+LDPC
最终投票结果呢? 如下:
1、LDPC被选定为5G eMBB场景的数据信道的长码编码方案。
2、eMBB场景的数据信道短码方案未定,从Polar,LDPC,Turbo中三选一,等日后研究。
也就是说,如下表:
高通的LDPC赢了这次会议的这个投票
LDPC获胜的主要原因:
1、LDPC提出时间长,应用时间也长,部分专利已经失效(或接近失效),专利成本更低。
2、LDPC时间长,技术可能也成熟一些。
在此次投票中,大多数的企业都是支持数据信道编码的长码使用LDPC,联想支持与否都不能改变这个结果(它确实投了高通LDPC)。
第三次会议:
2016年11月(3GPP RAN1 87次) 美国
在这次会议上,讨论和决定剩下eMBB待定的3个选项。因为控制信道都是控制命令,而控制命令往往都很短(就像刚才我举例里面的“我喊你”、“你答应我”),所以控制信道编码极少涉及长码。
也就是说,要投票的,只剩控制信道的短码,还有数据信道的短码。
控制信道的短码:
因为Polar码的确在以短信令为主的控制信道中有一定的性能和效率上面的优势,所以获得了大部分成员的支持,投票获胜。(联想也投票支持了Polar码)
数据信道的短码:
高通主导的LDPC依然获得了胜利,成为数据信道的短码编码方案。
也就是说,最终,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是Polar,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是LDPC。
那么,在数据信道的短码投票上,联想是怎么投票的呢?
联想不肯说。
但是,在前面的会议记录中,显示了联想“支持LDPC成为数据信道唯一的编码方案”,所以,我个人认为,联想是投了LDPC的赞成票。
之前的会议记录
华为的声明也间接表达了这个意思。再看一遍华为的声明:
华为说得很严谨:Polar作为控制信道的编码机制,联想投票赞成
所以,最后的最后,变成这样的结局:
简而言之:控制信道用Polar,数据信道用LDPC。
如果大家不健忘的话,华为主导的Polar成功上位控制信道编码这件事,当时刷爆过大家的朋友圈,一堆无良、无脑、无节操媒体都在吹嘘——“中国标准成为5G世界标准”。
好了,到这里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了。
所以,这个事件的结论是:
1 .联想的声明说的是实话,但是也藏了一些话没说。它确实第三次会议时,投票支持了华为。但是,它也确实之前投票支持了高通。
2. 在数据信道编码方面,Polar确实没有能赢LDPC。
这件2016年的旧新闻能在这个时候刷爆朋友圈,有一定的偶然性,也有一些特殊的原因。
首先第一点,就是联想自身的原因。
联想确实现在太不给力了。作为老牌中国IT企业的领头羊,曾经的PC电脑全球市场份额第一,联想这些年明显在走下坡路,一年不如一年。就这最近的5年,联想的市值已经蒸发了60%,这个月初,联想还被踢出了恒生指数的成份股。
联想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口碑也是炸裂。比如说,收购thinkpad这个曾经最强的笔记本电脑品牌之后,越做越差劲,好端端一个高端品牌,硬是给做成垃圾品牌,寒了无数粉丝的心。还有它的手机产品线,也是不给力,做一个ZUK品牌,3年就给做倒了。别说苹果,连小米、华为、OPPO、VIVO都追不上。
最关键一点,联想的东西往往在国外卖得比国内便宜很多,导致落了一个“美帝良心企业”的称号。
说白了,联想在中国用户心里就是积怨已深,忍无可忍。
第二点原因,就是中兴被美国封禁事件以及中美贸易战。
中兴事件到现在都还没有解决,最近整个舆论都处于非常敏感的阶段。民众的民族情绪被激发起来之后,依然需要找地方进行宣泄,美帝良心想很不幸,中了这个枪。
所以说,这次联想会中枪,有很多的原因在里面,并不是单纯的运气不佳。
话虽如此,请大家务必要了解:投票真的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更不能作为“爱国”或“不爱国”的参考标准。在3GPP投票中,国内企业站队高通或其它国家企业,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既和技术有关,也和企业战略有关,并不单纯是国家力量的博弈,或者民族情绪的表达。
不管是这次投票事件,还是以后会出现的别的事件,都应该注意——首先要搞清楚事情的真相,然后要搞明白其中的道理,最后再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表态,千万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更不要被人当枪使。
如果连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都没有,以后肯定会吃大亏的。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想5g投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