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飞机川航3u8633英雄机长长多少高下降

  >  
川航“英雄机长”回忆紧急备降:万米高空曾面临两难选择
作者:王鹏 贺劭清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成都5月16日电 题:川航“英雄机长”回忆紧急备降:万米高空曾面临两难选择
作者 王鹏 贺劭清
“当时缺氧寒冷,我希望飞机能尽快下降到更低的高度,但飞机下得快,速度就会增加,对我们冲击就会更大,机组安全就无法保障。”16日下午,回忆两天前在万米高空遭遇风挡玻璃破裂脱落的惊险瞬间,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川航)3U8633航班机长刘传健透露,万米高空的千钧一发之际,他曾面临两难选择。
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执行重庆至拉萨航班任务,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面对缺氧和低温,机组紧急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执飞航班的机长刘传健被公众赞为“英雄机长”。
“飞机巡航过程中,突然听到了‘砰’的一声。”刘传健回忆,听到声音后,他和副驾驶的共同反应是“风挡玻璃裂了”。由于平时训练中模拟过此种情况,两人第一时间用手去触摸玻璃,以确认是内层还是外层破裂,随后他们看到了细小的块状和网状裂纹。
“我要返航落地,飞机可能会故障。”刘传健第一时间向空管报告,但刚刚汇报完毕,又是“砰”的一声。那一瞬间,刘传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他反应过来,发现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此时已完全破裂,巨大的舱压使玻璃瞬间脱落至舱外。“副驾驶一半身体已经掉到飞机外面,我试图去抓,抓不到。我赶紧看飞机的状态,发现飞机在下降、速度在增加。”
风挡玻璃破裂时飞机正以时速800公里左右飞行,机舱内温度达零下四十度左右。“第一时间我是非常恐惧的。”刘传健说。但当他握住驾驶杆,感觉飞机可以操纵,“就感觉非常有信心了”。
但接下来,刘传健遇到“两难选择”。他告诉记者,当时飞机缺氧寒冷,必须让飞机尽快下降到更低的高度,但如果飞机下降得快,速度就会增加,冲击就会更大,机组安全就无法保障。
刘传健说:“在两难之间,下得快与下得慢之间,大速度和小速度之间,我是非常纠结的。”为了最大限度保证机组和乘客安全,刘传健最终选择了“相对比较适中的速度”。从9700米高空下降到7200米,飞机用了一分钟时间,最高的下降速度,达到每秒钟51米。
下降过程中,驾驶舱噪音巨大,听不到无线电指令,机组成员之间只能靠手势交流。由于部分自动化设备无法再使用,飞过这条航线上百次的刘传健,凭着驾驶经验让飞机一直平稳飞行。
在驾驶舱后面的客舱内,同样面临着严重失压,旅客氧气面罩掉落。119名乘客在空乘的安抚和指导下,系好安全带,拉下氧气面罩进行吸氧。
“相信我们,我们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我们可以把你们安全送到目的地。”乘务长毕楠告诉记者,当时机上的每一位乘务员都反复对乘客重复着这句话。“说这个话的时候心里有谱,因为我们相信机长,我们相信我们每一天的训练。”
最终,7时46分,飞机平稳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除副驾驶头面部擦伤、一名空乘腰部受伤,其他人除耳鸣外身体基本无其他异常。
驾驶飞机安全备降,避免了一场空难,刘传健被公众冠以“英雄机长”的称号。他说:“能把飞机安全备降非常高兴,但这个荣誉不是属于我,是属于整个中国民航界,其中包含了我的机组、我的第二机长,还有其他的空管部门、地面和公司的高效应急管理指挥,这是属于中国民航人的一个荣誉。”(完)同花顺旗下品牌
我们都应该给川航英雄机长致敬 因为他遭遇的痛苦远超你的想象
  昨日上午,四川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完成了一次生死飞行,这架飞机在起飞后,风挡玻璃脱落,然后飞机紧急从万米高空迫降,最终平安降落,把所有乘客送回了地面。  我最初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内心是非常平静的,甚至觉得大惊小怪,不就是掉一块玻璃嘛,有什么好报道的。我平时没事的时候开车出去兜风,都特地把两侧玻璃打开的,难道因为汽车的叫挡风玻璃,飞机的叫风挡玻璃,性质就发生改变啦?玻璃掉了正好就在空中开飞机兜个风,除了有点冷之外,好像谈不上什么太大的风险。  但是后来随着报道的资料逐渐增多,我才发现,开汽车兜风,和开飞机兜风,真的是有本质的区别的,而且差别非常的大!  我们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在高架上开车的时候,兜风是非常舒服的,比开空调还舒服。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在高速上开车的时候,兜风也还好,就是有点吵,同时风力略强有点不舒服,所以通常都是关窗开空调。  但是当时速提升到300公里以上的时候,兜风的效果就发生了质变,国外科学家曾经用时速350公里的人造风做过试验,吹在人脸上,效果大概是这样的。  这次出事的川航飞机时速是多少呢,据机长介绍,当时的时速大概在八九百公里左右,我无法想象八九百公里时速的风吹在人脸上是什么效果,但是可以肯定是非常痛苦的。而玻璃脱落的一瞬间,形成的强大压力,会把机舱内的一切东西都吸出去,同时机舱内迅速降温降压。  其实在国外有一次航空事故和这次川航的非常相似,那就是1990年英国航空5390号航班在5300米高空的时候,机长位置的风挡玻璃突然脱落,而当时高度很低,机长已经松开了安全带,瞬间就吸出飞机之外,最后在副驾驶临危不乱的操作下平安降落。英国曾经专门拍摄了电影《空中浩劫》来描述这一事故场景,同时还专门拍摄了纪录片来纪念这一英雄事迹。由于川航的事故和英航的高度相似,堪称中国版的空中浩劫,所以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小视频,来体验一下当时的危急程度,以及乘客当时巨大的内心恐慌。  川航此次的事故,几乎完全重现了当时的情景,但是还是有区别的,当时英航飞机的高度是5300米,川航的是接近万米。英航飞机的时速是400公里,川航这次的是八九百公里。英航的机外温度是零下十几度,川航的机外温度是零下四五十度。  这个差距导致川航风挡玻璃在碎裂脱落的一瞬间,产生风压的破坏力远胜于英航飞机。这个超大的风压不仅差点把副驾给吸出窗外,而且直接把驾驶舱内的仪器设备给摧毁的一塌糊涂,我们可以看到,FUC设备差点被吸出飞机,数据连接线被全部拉断,整个驾驶舱的电子设备大面积失灵,仪表盘开裂、无线电中断,机长被迫在时速八九百的狂风中手动控制飞机进行迫降。  当时机舱的温度直接从零上二三十度暴跌到零下四五十度,穿着夏装的机长几分钟不到整个手就被冻僵了,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安全降落的难度是要明显超过1990年英航事故的,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机长成功降落了,所有乘客全部安全落地,仅有数人受轻伤,你说难不难。  而在飞机出事的那一刻,飞机内一片混乱,恐慌气氛迅速蔓延,我们可以从事后乘客流传出来的视频资料截图里略窥一二。  因为在万米高空,空气稀薄,一旦飞机失压,所有人会迅速进入缺氧状态,一般来说,如果一二分钟内不采取措施的话,人体就会陷入缺氧昏迷状态。驾驶舱内的机长在玻璃脱落的几十秒内就迅速戴上了氧气面罩才免于昏迷,虽然驾驶舱和乘客舱之间有密封门保护,但是乘客舱的气压也在迅速降低,为了保护乘客的安全,所有乘客都被要求戴上氧气面罩。  我们不是多次进行生化训练的精英战士,只是一名普通的乘客,坐飞机碰上这种事,你说恐慌不恐慌,这个时候,机组的乘务人员,也就是空姐发挥了巨大作用,冒险在飞机上来回走动,挨个安抚乘客的情绪,让所有的乘客都镇静的在座位上等候飞机的降落,不至于引发骚乱影响到驾驶舱机长争分夺秒的抢救操作。  而这起事故里,最惨的就是副驾驶了,上次英航事故,是机长位置的风挡玻璃脱落,导致没佩戴安全带的机长被吸出。而这一次川航事故,是副驾位置的风挡玻璃脱落,副驾虽然佩戴了安全带,但是因为当时处于万米高空,实在是太高,而且时速太快,导致副驾就算带了安全带也半个身子被吸出了飞机之外,靠其他机组人员生拉硬拽才给拖回飞机之内,我们可以看看在医院内脱下的副驾制服变成了什么样子。  在这件事故中,副驾表面看起来毫无作为,开局就被风压给秒杀了,但是这并不是他的错,如果这次的挡风玻璃是机长位置破损,那被吸出舱外的就是机长,而去抢救飞机的人,就会是副驾,就好像英航那样。由于正面对上了风压最强的位置,副驾的耳膜遭遇了极大的压力,大家都知道开高速穿过隧道后因为压强的变化我们的耳朵都会非常难受,而这次副驾面对的风压是足够把固定在驾驶舱的仪表都直接吸出舱外的的强大压力,副驾的耳朵直接给压坏了,而且差点危及生命。  整个飞机上的人,受伤最重的,就是这位副驾,而川航的领导,赶到现场的第一个指示,就是要求医院用最好的仪器和医生,不惜代价治好副驾的耳朵。  我们每个人期望在自己陷入危难的时候,世界上会出现一个超级英雄来拯救自己,但是这世界上没有超人,只有凡人。不过今天川航这位英雄机长的所作所为,让我们知道,凡人有时候也可以成为超人,一个受到职业训练的飞行员,在最不利的条件下,恪尽职守,竭尽全力的抢救飞机完成他的使命,在这一时刻,他就是超人。  川航出现如此重大的事故,地勤机械保养人员难辞其咎,对于乘客而言,他们来川航是想坐飞机平安回家的,而不是来欢乐谷坐过山车的,所以哪怕把这些乘客平安送到了地面,川航的地勤保养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也对不起这些乘客,我必须要对其批评。但是以机长为首的机组人员并没有对不起乘客,他们没有辜负乘客的重托,在其他人的失误导致飞机出现重大事故的时候,竭尽所能的保护了乘客的平安,把人员财产的损失降低到了最小,所以,我们必须对机组人员提出表扬。  像川航英雄机长这样技术精湛、临危不乱的人,正是我们整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他和当年那位行驶途中心脏病突发,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把车辆平安停靠在路边的公交司机一样伟大。如果每一个天上的机长,每一个地下的司机,都能具备这样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我想我们每一个人的出行安全,都能得到质的飞跃。  所以,我今天必须为这位英雄机长、以及全体机组人员发文致敬,你们是好样的,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最后,我在5-13日发布的《深扒联想黑幕——为何坑害中国华为,投票给美国高通》被联想投诉名誉侵权,我也没啥申诉渠道,所以我把被投诉的资料和截图放在了第二条来写一下,让大家评评理,“联想,你投诉我名誉侵权可以,但是请拿出证据”。
趋势波段选手,善于抄底逃顶,三轮股灾均逃过,每晚做出次日大盘预判,多空观点只有一个,不附带任何条件。
同顺号仅为用户提供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的平台,作者的发文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不表明同顺号立场,作者需为自己账号的一切行为负责。
已有--个人赏过
紫色的股如何?打个分吧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 &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span class="sub-rq-num" id="atNum_关注人气
285文章数量
126389访问量
&&股市职业投资人,多年投资经验,波段趋势投资者,善于抄底逃顶,三轮股灾全部逃过,大盘分析每晚提前发布。
24小时热文排行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内容或者商务合作请联系)
写下您的看法和建议...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川航客机万里高空急剧下坠,英雄机长完成史诗级着陆!致敬老兵!川航客机万里高空急剧下坠,英雄机长完成史诗级着陆!致敬老兵!军事在前沿百家号对于民航来说,和开战斗机可不一样,毕竟民航客机一旦出问题,那么机上很多人的生命都可能在一念之间离我们而去!而就在今天,川航的一架客机给我们上了教科书般的一课!5月14日早上,四川航空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挂出空中特情7700信号,之后备降成都双流。而且这个突发事件绝对是很少才会出现,让这飞机上的乘客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可能在我们的印象中,飞机发生故障最多的就是有飞鸟撞击玻璃或者影响到了机动引擎,这种情况还是经常会发生的,但是在10000米的高空,你能够想象到飞机的前挡风玻璃突然破碎是什么概念么?这可和地面上开车不一样,毕竟开车如果前挡风玻璃坏了,并不影响你的视线,而且地面又不缺氧气,除了外来物能够直接威胁到驾驶员或者副驾驶安全外,通常不会出现大的危险!但是在万米高空的航班突然挡风玻璃破碎,那么这么高的高度,气流显然很大,我们通过画面可以看到副驾驶的副机长直接被甩出了前挡风玻璃一半的身子,而且客机瞬间急剧下降,里面温度很快降到了零下二三十度,而且氧气显然也成为了大问题!一位不具名的乘客发布了长微博,复原了机上的情况。他说,飞行中飞机顶部传来一个声响,“只不过一刹那而已”,机舱骤然变暗,氧气面罩也垂下来了,飞机开始失重急速下降,甚至清晰地看到飞机下方的冰山。而且急剧下坠长达5到6秒钟的时间,非常的危险,机舱内瞬间一片狼藉,很多乘客吓得大叫!飞机下坠后乘务员大声安慰乘客,“她说请大家相信他们,他们有能力、有实力安全落地。”这里也必须给乘务员点赞,在这么危险的时刻还能够鼓舞大家,真的非常棒!川航客机万里高空急剧下坠,英雄机长完成史诗级着陆!我们看到我们的机长非常镇定,万米高空,驾驶舱一扇挡风玻璃意外爆裂,迎面吹来的大风将控制台吹的七零八落,噪音太大无法建立无线电通讯联系,在如此凶险的情况下,我们的英雄机长刘传健并没有慌张,完成了一次史诗级着陆,这次迫降挽救了机上所有人的生命!而且在采访中,机长刘传健说并没有顾及到自己身体情况,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如何迫降上,在盘旋了20多分钟后,终于完成惊天迫降!什么样的飞行员这么牛?原来刘传健之前一直在军校飞行,2006年转业后到川航工作,有几十年的飞行经验。在这里,我们必须给这位老兵点赞,真的非常了不起!不愧是中国军人!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军事在前沿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军事杂志知名传媒作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图片】《英雄机长,川航飞机驾驶舱风挡脱落成功备降》【萌战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08,223贴子:
《英雄机长,川航飞机驾驶舱风挡脱落成功备降》
四川航空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挂出7700特情代码现已备降成都,该航班是由由空客A319/B-6419执飞。降落后发现疑似3U8633驾驶舱,一块风挡爆裂,操纵台受损。目前成都双流机场单跑道运行。 成都商报5月14日消息,作为一名飞行员,刘传健想到过各种突发事故,但却没有想到会遇到《空中浩劫》里英航5390航班几乎一模一样的情况。专注于还原航空灾难的纪录片节目《空中浩劫》里面记录了英航5390号的故事:日,该航班在飞行过程中,在驾驶舱风挡玻璃突然破碎,机长被吸出机外的情况下,副机长驾机成功回到地面,创造了一个航空史上的奇迹。?(本文图自 成都商报)刘传健是一名老机长,他看过包括《空中浩劫》在内的多部航空题材的电影或纪录片。作为业内人士,他常常从这些世界级航空事故中进行专业研析。据中国民航局西南地区管理局官方通报,日,3U8633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机组正确处置,飞机于07: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机并得到妥善安排。备降期间右座副驾驶面部划伤腰部扭伤,一名乘务员在下降过程中受轻伤。川航已协助旅客安排后续出行,相关后续保障有序开展。从一些自媒体上流传的图片显示,在万米高中,3U8633航班,驾驶舱右侧前风挡掉落,瞬间失压一度将副驾驶吸出机外,所幸他系了安全带,在驾驶舱失压,气温迅速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仪器多数失灵的情况下,机长刘传健凭着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让飞机平安着落。这几乎是英航5390号的翻版。5月14日下午,记者联系上机长刘传健,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记者:刘机长好,你现在身体好吗?刘:身体没有感到明显不适,接下来公司还会组织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记者:我刚才采访一些业内人士,他们说这次备降非常难?刘:非常难的一件事,不是一般的难。难度体现在飞行途中的座舱盖掉落、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的情况下,会对驾驶员造成极大的身体伤害。风挡玻璃掉落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失压,突然的压力变化会对耳膜造成很大伤害。温度骤降到零下20~30度左右(监测显示,当时飞机飞行高度为32000英尺,气温应该为零下40度左右),极度的寒冷会造成驾驶员身体冻伤。在驾驶舱中,仪表盘被掀开,噪音极大,你什么都听不见。大多数无线电失灵,只能依靠目视水平仪来进行操作。记者:近万米高空,氧气也非常稀薄吧?刘:跟客舱一样,驾驶舱失压后,会自动脱落氧气面罩,缺氧问题不大。驾驶舱和客舱是密封隔绝的,因此失压、降温没有对乘客造成影响。记者:我注意到航班起飞时间是在6点25分,事发时间和位置是什么时候?刘:应该是7点过,我没注意到准确的时间,离成都的距离大约在100公里至150公里左右。记者:事发时有什么征兆么?刘:没有任何征兆,风挡玻璃突然爆裂,“哄”一声发出巨大的声响。我往旁边看时,副驾(身体)已经飞出去一半,半边身体在窗外悬挂。还好,他系了安全带。驾驶舱物品全都飞起来了,许多设备出现故障,噪音非常大,无法听到无线电。整个飞机震动非常大,无法看清仪表,操作困难。记者:是怎样的困难法?刘:瞬间失压和低温让人非常难受,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困难。你要知道,当时飞机的速度是八九百公里(每小时),又在那么高的高度。我给你打个比喻:如果你在零下四五度的哈尔滨大街上,开车以200公里的时速狂奔,你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么?记者:确实非常困难。我听说发出了7700的指令?刘:是我发的,在下降时候发的,发生了故障马上就要发这个,相当于是表示“现在我需要帮助”,管制台会看到它,知道大概的情况,发生了一个怎么样的问题,键盘输入数字。记者:在自动驾驶完全失灵,仪表盘损坏,无法得知飞行数据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方向、航向,返航机场的位置等等?刘:是的,完全是全人工操作, 目视靠自己来判断,民航很多是自动设备,其他自动设备都不能提供帮助。这条航线我飞了100次,应该说各方面都比较熟悉。记者:返航过程中,有没有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刘:当时只想能不能把飞机安全操作下去,无法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为避免整个机组进一步受到伤害,要先减速迫降,而在紧急高度下降,噪音极大,自动设备不能提供帮助。完全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返航迫降。我当时的身体应该是发出了非常大的抖动。记者:从飞行数据上可以看出,事故发生后,紧急下降分了两个阶段:一是从32000英尺左右紧急下降高度,二次是从24000英尺高度下降到着陆。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刘:因为当时(飞机)的速度非常大,噪音也很大,必须要进行减速。直接下降的话,会造成飞和机上人员的伤害。?记者:从发生事故到降落花了多少时间?刘:大概20多分钟。记者:今天早上的天气情况怎样?对这次紧急迫降是否有影响?刘:天气帮了很大的忙。今天早上几乎无云,能见度非常好,如果是伴随降雨或者天气状况不好的话,后果无法预料。记者:业内人士说你们学习飞行时会有一个模拟噪音、低温等过程?刘:在初级教练机阶段,会有一个极端情况模拟训练。但高度和速度都不可能像这次这么快。记者:网上有传言着陆后飞机爆了胎?刘:没有的事。因为飞机超重,并且反推设备不能工作,因此比正常滑行距离要长,轮胎摩擦更久,导致温度过高,然后轮胎自动瘪气——这是一个保护,不是爆胎。记者:能说说你的经历么?刘:之前一直在军校飞行。2006年转业后一直在川航工作。记者:网民说你的这次经历跟《萨利机长》比较像?刘:《萨利机长》我看过,其实这次跟英航的那次更像。记者:就是《空中浩劫》里提到的英航5390航班?像你们是不是特别关注那些关于航空题材的电影或纪录片?刘:对。我们平时会关注特殊的飞行事故,会刻意关注从职业的角度,考虑事故发生原因,自己应该怎么去操作,做一些特殊准备。记者:有没有想过有自己会遇到这种情况?刘:平时有一些经验,从刚毕业到现在自己已经飞了几十年了,这方面还是做了一些特别的准备,谁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飞行员这个职业就是与非正常情况打交道,正常的情况大家都没问题。?业内评价:此次返航备降非常不容易堪称“世界级”14日下午,记者采访到飞行界一名资深人士张先生。他表示,他们飞行圈都关注到此事。大家讨论认为,此次返航备降成功,确实非常不容易,堪称“世界级”。他表示,在整个特情处置过程中,驾驶舱前风挡玻璃脱落,驾驶舱的气温是零下几十度,风流又大,当班机组穿短袖衬衫,由于风挡脱落时对客舱设备造成了损坏,很多设备显示不工作,机长还要正确操纵飞机紧急备降去成都,整个过程相当惊险、应对非常不易。他表示,这么大的高空事帮,对飞行员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严峻考验。应对成功,说明机长的心理素质非常过硬。“从无线电录音中听上去,(机长)比较淡定,处理过程镇定果断,飞机最后平安降落”。
等一个空吧基佬
该发一个奖牌给机长
英航记得只是1W7英尺出事的
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术缺一不可
太厉害了,救了多少人
后勤要遭重
太厉害,真的是英雄
五一的时候坐从郑州本地飞迪拜,正好在靠窗机翼发动姬旁的位置,让我想起前些天那档子事:西航1380航班高空飞行时一发动机叶片飞出打在旁边机体窗户上直接开了个洞,造成的瞬间失压让坐窗户旁的一女乘客差点吸出窗外(靠着空乘和其他乘客奋力拖拽才没有飞出去,不过后来还是因为伤势过重不幸离世),最惊险得是因为一边动力缺失飞行姿态不稳机体直接倾斜近40度,后来也是靠着机长过硬的技术和心理素质硬是让飞机成功降落。。。
ACI安排一下子嘛,这完全可以当正面教材了
坐等空吧dalao
有人清楚玻璃为什么会爆裂吗
撞到东西应该不太可能吧
难不成质量不过关吗
玻璃为什么会爆裂,这谁知道呢,还要调查呢。普通的住宅的玻璃有时候会没来由的爆裂,还有千分之三的自爆率一说,别到时候查下来说是“自爆”这就不知道该找谁理赔了
心疼屏幕突然跳出A7700的管制
真是和那次基本一样,都是差点被吸出窗外,英航是地勤的锅,挡风玻璃螺丝型号不对,不知道这次是谁的锅
这位好像是军转民飞行员,以前是空军的
其实我现在比较关心副驾
关于风挡的若干解释。。。
当班乘客回忆。。。
多宣扬一下这种正面例子。最近空难太多
真的不容易,零下40多度操纵飞机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川航英雄机长做了什么事?_百度知道
川航英雄机长做了什么事?
我有更好的答案
5月14日早上,四川航空(下文简称“川航”)由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在四川空域内飞行途中时,驾驶舱右侧玻璃突然破裂,驾驶舱瞬间失压,气温降低到零下四十摄氏度……在意外发生后,万米高空中,机组副驾驶徐瑞辰半个身子被“吸”了出去,大量机载自动化设备失灵,机组向地面控制台发出了“7700”信号(表示遇到紧急状况),紧急求助。危急关头,3U8633航班机长刘传健,在自动化设备失灵情况下,依靠二十年飞行经验,手动操纵,于7时40分左右,成功让飞机备降在了成都双流机场,挽救了119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整个备降过程前后仅仅20分钟。一位民航业界专家闻讯,称赞川航本次备降“是一个奇迹”。目前,川航、中国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等多方已展开详细调查。空中惊魂驾驶舱玻璃突然破裂 飞机紧急备降成都14日早上,微博多个长期关注民航的自媒体相继发帖称,早上川航由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在四川空域内飞行途中时,驾驶舱的玻璃突然破裂,情况危急。网帖附上了多张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出事客机的驾驶舱,一块玻璃已经不见了,在驾驶舱内部,控制台上的电子设备七零八落,已经不能正常使用。14日上午,川航3U8633航班备降的消息在网上引发了全国网友高度关注。记者在乘客提供的视频中看到,在机舱内部,盒饭散落一地,乘客座位上的氧气面罩也脱落了下来,乘客们纷纷戴起氧气面罩,空姐正在安抚大家。网帖也称,在驾驶舱玻璃破碎后,机组副驾驶差点被强风“吸”了出去,衣服也被撕了个粉碎,飞机在降落成都双流机场后,可以明显看到轮胎已经瘪了。14日上午9时许,川航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因机械故障备降成都,航班已于7时42分安全落地,旅客已有序下机休息。随后,川航正换机执行成都至拉萨航班,预计旅客将于上午11时飞往拉萨。官方发布两名乘客受伤 民航管理部门介入调查14日下午1点50分,川航再次发布官方消息称,航班落地后,旅客在工作人员引领下转至候机楼休息,并改签至3U8695成都至拉萨航班,该航班已于12时09分起飞。其次,有29名感觉不适的旅客在川航工作人员陪同下前往医院检查就诊。经初步检查,目前,一人因腰伤收治入院,一人皮肤擦伤,其余人员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对于网传“航班机长耳朵受伤”,川航也发布声明称,3U8633航班机长身体状况一切正常,正在休息。其次,副驾驶皮肤擦伤,一名乘务员腰部受伤,正接受治疗,其余27名就诊旅客未见明显异常。目前,川航、中国民用航西南地区管理局等多方已展开详细调查。乘客回忆“感觉走了一趟鬼门关捡回一条命”14日下午,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29名感觉不适的乘客正在医院就诊。53岁的内江籍乘客马先生告诉记者,意外发生之前,飞机正在平稳飞行,乘客也都在吃早餐。“突然一声巨响,然后飞机极速降落,飞机舱内空气不够,我感觉呼吸都困难。”不过随后不到一分钟时间,飞机逐渐平稳下来了,降落在成都,乘客被送往医院。另一位乘客曾先生表示,经历高空失压后,他的头部胀痛,妻子已经昏迷两次,目前还在治疗中。在医院内,一位刚从高压氧舱出来的乘客感叹:“真是感觉走了一趟鬼门关,捡回了一条命。”乘客马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一行共13人,是去拉萨工作,这是他第一次坐飞机,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据他回忆,飞机遇险时,正好是吃饭时间,机务人员都在发放餐食,突然感觉飞机一直就往下掉,心里一片空白,空姐马上提醒大家,带好氧气面罩。“在飞机机舱内,乘客们都按照空姐的指示戴好了氧气面罩,没有大喊大叫。”马先生说,后来感觉飞机慢慢稳定,不过自己接着就出现了头痛头晕的症状,但目前已经好多了。川航机长手动操控平安备降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记者也见到了3U8633航班机长刘传健,他用一句话来形容这次遭遇:“很罕见,极其罕见。”据他介绍,早上6点过,当飞机距离成都100-150公里左右时,没有任何征兆,一声巨响,驾驶舱右前方的玻璃就爆裂了,“副驾驶当时就被‘吸’了出去,半个身子都在外面。”在玻璃爆裂后,驾驶舱内很快发生了失压,很多物品都飞了起来,很多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噪音非常大,仪表盘也看不清楚。“当时飞机的时速超过800公里,又在万米高空,空气非常稀薄,最严重的还是失压问题。”他说,失压会给驾驶员的身体造成很大伤害,首先是耳膜,然后温度会骤然下降到零下四十摄氏度,人体很快就会被冻伤。“在发生爆裂后,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力操纵飞机,安全备降。”他说。在飞机诸多自动化设备失灵以后,刘传健和副驾驶徐瑞辰只能依靠手动操纵飞机,甚至有段时间与地面失去了联系。好在发生故障后,机组第一时间向地面发出了“7700”的信号,表示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帮助。“自动化设备失灵,给操纵飞机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不过我飞行超过20年,这条航线也很熟悉。”刘传健说,对于这种紧急情况,川航平时也组织过严密的训练,正是有了平时的训练,才能让他在危急关头,能够冷静处理危机。从出现玻璃破裂到飞机安全备降成都,机组整整与死神搏斗了20分钟。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出舱外“短袖上衣、长裤都被‘撕’碎了”在医院病房内,3U8633航班副驾驶徐瑞辰正卧床休息,这是一名1991年出生的年轻人,目前身体和精神状况都比较稳定。在飞机驾驶舱玻璃爆裂时,他就坐在驾驶舱右侧,爆裂的玻璃,就位于他的正前方。在玻璃爆裂的瞬间,在近万米高空中,强风把他的半个身体都“吸”了出去,好在他系着安全带,被拉了回来。在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后,他才发现,自己的“短袖上衣、长裤都被‘撕’碎了”。14日,不断有网上传言称,由于驾驶舱高空失压,副驾驶徐瑞辰的耳朵受到严重伤害,不过根据医院检查,徐瑞辰只是面部和胸部受到了一定擦伤,听力并没有受到影响。对于记者的提问,躺在病床上的徐瑞辰能听清楚,回答问题也很有条理,身体并无大碍,“目前来看,没有影响到我的听力,希望大家放心。”14日晚,经历了一场“空中危机”后,整个机组的情绪比较平稳,机长刘传健再三强调,航班成功备降,他要特别感谢包括副驾、空乘在内的全体9名机组人员,正是大家的通力合作,才保障了乘客的生命安全。民航业内人士:本次备降是一个奇迹一位民航业界专家告诉记者,根据已公布的信息分析,机组先发现玻璃上有裂纹,接着玻璃马上就碎了,很有可能是因为玻璃老化,也有可能是因为固定螺丝丢失或失效。民航飞机高度大概九千八百米,三万两千多英尺,在这个高度下,极度低温、极度缺氧,并且有强风、强噪音的干扰,这种环境下,人类大概几秒钟就会失去意识。他分析说,一般来说,在飞机正常失压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戴上氧气罩,一般不会有大问题,但像今天这种情况,玻璃破损后,驾驶员可能根本没有时间去戴氧气面罩,强风就已经来了。他说,在驾驶舱飞行管理组件完全失效、无法自动驾驶的情况下,机组只能完全靠最原始的方式——用一块备用仪表,以人工导航的形式来驾驶飞行。“这对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操作技术要求特别高。”他认为,在自动化设备失效、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机组依然将飞机安全降落,“真的是一个奇迹”。对话·川航“英雄机组”“当时飞机的时速超过800公里,又在万米高空,空气非常稀薄,最严重的还是失压问题。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力操纵飞机,安全备降。”——机长刘传健给川航机长&世纪迫降&点赞 但别忘了问个&为什么&不管是哪一种原因,为何在飞机的例行检查中未能检测出问题?或者说,在相应等级的飞机检修中是否该进行前风挡玻璃的检测(比如老化程度)工作?昨日早上,由重庆经停成都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在重庆起飞后没多久由于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飞机于7时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119名乘客平安落地。事故未造成乘客伤亡,自是万幸。舆论一边倒地盛赞机长刘传健处置得当。这次航空史上罕见的事故,是飞机驾驶员“平时训练都不会考虑训练如此大难度的操作”。川航飞机为何就发生了?据媒体报道,执飞该航班的飞机是空客A319-100,川航于2011年购进该架飞机。截至目前共使用19912小时,最近15日无维修记录,破裂挡风玻璃系原装。空客公司已派出专家组前往成都配合调查事故原因。有资深机长解释,出现风挡玻璃破裂的原因有多种,航材问题,比如劣质风挡航材;螺丝问题,不合格的螺丝,或者不合规格的螺丝;风挡加温故障;风挡老化;外来物撞击;其他原因等。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川航该飞机风挡玻璃破裂的原因可排除设计缺陷、人为和老化原因。虽然该飞机在空客天津厂总装,但所有材质的标准都是一样的,也基本可以排除航材的劣质问题。毕竟该架飞机已经飞行了近2万小时,此前并未出现同类事故。比较可能的原因就是装配不当,比如玻璃、螺钉、装配时存在的预应力等,同时遭遇高空内外十倍的压差最终导致前风挡玻璃两层出现同时破裂的罕见现象。问题来了,不管是哪一种原因,为何在飞机的例行检查中未能检测出问题?或者说,在相应等级的飞机检修中是否该进行前风挡玻璃的检测(比如老化程度)工作?有资深机长推测,民航局或可能提出相应标准,以进一步规范飞机检测工作。对于川航来说,这也是其需要对此次有惊无险的事故向公众,或者说向他的乘客交代清楚的核心所在。不管哪种原因,事故毕竟对于这119名乘客来说都是一次不同凡响的经历,而且,也是差点酿成重大伤亡。其实,此次事故未能造成乘客大伤亡,除了机长刘传健个人的能力能够应对之外,还有“天公作美”之因。刘传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天气帮了很大的忙。今天早上几乎无云,能见度非常好,如果是伴随降雨或者天气状况不好的话,后果无法预料。”对于川航来说,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如何举一反三,而不能总是停留在航空事故排行榜的“前位”。2017年,川航因为多起不安全事件被民航西南局行政约谈。早在2005年,民航总局首次公布航空公司运输飞行事故征候“排行榜”时,川航即位于该榜(第一季度)榜首,事故征候率是国内其他航空公司的至少两倍。这或许更值得深思。
采纳率:98%
来自团队:
关键是,沉着冷静。正常操作、、、、。
在谎言弥天的黑夜中,为您打开 一扇真相之窗 sos.eye.rs 用 溜览器打开 !
做了应该做的而已。
这飞机驾驶舱没有监控?
3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川航英雄机长奖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