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鸿茅药酒跨省抓医生厂 跨省 事件的前因后果

鸿茅药酒事件公关失败的四点原因
在2018年尚未过半的当下,如果要选出一个年度最糟糕公关案例的话,我想“鸿茅药酒事件”首当其冲。撇开是非好坏的判断,我们从鸿茅药酒公司公关手段来看一下,一个糟糕的公关行为对企业的伤害能有多大。
据“鸿茅药酒事件”曝光已有一个月左右的光景,其实从事件爆发之初,我就开始着手汇总该事件各方面的动态,每当觉得可以写出点东西出来的时候,又爆出了新的进展令人措手不及。时至今日,我总算将这一个月的观察研究汇总成一份完整的报告,并总结了鸿茅药酒事件公关失败的四点原因,愿与大家讨论学习。
PS:完整报告包含鸿茅药酒事件的时间轴、各方表态、企业回应以及鸿茅药酒公司的公关分析,读者可在文末附件中自行下载阅读。
一、用过于强硬手段应对质疑者&
大家可能都忘记了被负面缠身的鸿茅药酒公司在事件的伊始,是一个受害者。事件的始作俑者谭秦东《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其实不论从个人观感还是专家学者,用“毒药”来称呼鸿茅药酒,用词过重,并不合适。事件一开始,鸿茅药酒公司是占理甚至占据主动权的。此时摆在鸿茅药酒公司有三条路选择:
1、与谭秦东取得联系,争取让其删掉或修改文章并向鸿茅药酒道歉。
2、通过法律手段向谭秦东致律师函,申请民事诉讼。
3、置之不理。
然而鸿茅药酒公司三条路都没有选择,而是选择一种“秀肌肉”的方式让警察跨省抓捕谭秦东,其目的恐怕是“杀一儆百”。
目前,被羁押三个月的谭秦东已取保候审
事件发展至今,我们回头看可以肯定鸿茅药酒的处理方法并不合适。
公众对鸿茅药酒的愤怒来自道义感和对弱者的同情,而同情是因为公众普遍的意识中不认为在网络上发公司的负面文章是伤天害理的事情,以至于要被警察抓捕。公众的逻辑线变成如下情况:
医生网上发文————被跨省抓捕————无法保释(写篇文章就能被抓,谁还敢发声,人权何在?)
鸿茅药酒公司报警————警方跨省抓捕(鸿茅药酒公司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权力?)
从这个事件,我们可以学习到当企业受到负面文章攻击时,你最好在公众面前,将公司与文章作者放在相同的位置上进行对话。公众喜欢同情弱者,你在公众面前显得过于强势,很难得到公众的支持。通过法律手段提请民事诉讼也是一个相对较好的方法,因为公众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院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公众自己则无需多言。
二、公关声明太慢不及时
4月13日,由红星新闻首先报道了跨省抓捕事件。当晚,不少媒体开始跟进此事。之后的几天里,人民日报、光明网、澎湃新闻、健康时报、侠客岛多家媒体发表评论,微博和微信上,王志安、丁香园、春雨医生等多位大V质疑此事。
4月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已组织专家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并责成内蒙古食药监局对鸿茅药酒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作出解释。
4月17日,内蒙古检察院通报,根据最高检指示,内蒙古检察院听取凉城县检察院案件承办人的汇报,查阅了案卷材料。经研究认为,目前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据此指令凉城县检察院将该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变更强制措施。
而鸿茅药酒公司是什么时候对事件作出回应的呢?
首次回应是4月18日,距事件被媒体报道相隔5日,首次正式回应是4月26日,距事件被媒体报道相隔整整13日。
无法想象一个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旨在上市的企业,对重大负面事件的反应如此缓慢。导致整个事件逐步发酵升级,最终成为众人皆知、一面倒的对鸿茅药酒的声讨。
对此我能作出的合理解释是,鸿茅药酒公司知道并一直关注事件的发酵升级,但一方面要处理政府机关的质询和检查,一方面是想等事件热度逐渐过去之后,再做回应。可惜最终的效果并不能让鸿茅药酒的领导们满意。
在公关行业里流传着一句话,“时间是公关最有力的的武器”。这句话确有道理,舆论事件的传播是因为这个事件可以成为公众聊天的谈资。当企业不作回应,事件没有新的进展,重复谈论这个事件就变得无聊,舆情必然会一定程度的减少。但这样做法,并不会扭转你的公司形象,反而给人不真诚、不亲近、做贼心虚的印象。当你等到风头过去了,打广告销售产品的时候,你只会重新唤起公众对你的糟糕印象,而此时你百口莫辩。
三、避重就轻、漏洞百出的回应
上一点我讲到,公关事件中,你的回应声明一定要及时。但如果你的声明跟这次鸿茅药酒的声明一样,我觉得可能还不如一直沉默下去。鸿茅药酒公司回应中,漏洞和把柄太多,在此我以“豹骨”为例作分析。
在公司第一次回应《鸿茅药酒回应四大质疑,称实验显示“一天喝165斤才中毒”》中,关于豹骨质疑,是这么回应的:
“王生旺和韩军都向澎湃新闻坚称,该公司使用的豹骨来源“合法”,是申请获批后,到指定的合法单位购买的,而这些豹骨是那些野生动物‘被列入保护名录前的库存’。”
第二次回应在《企业自查整改报告》:
“鸿茅药酒中“豹骨”的购买及使用符合法律法规。生产过程中,物料平衡符合要求。并在2007年启动了鸿茅药酒中去豹骨研究工作并完成了药效学对比研究实验。”
两次回应基本就说了一件事,就是公司购买和使用豹骨合法。只是第二次回应附加一句,公司早在2007年启动去豹骨研究工作并完成药效学对比研究实验。如此简单的回应让读者看下来萌生了几个疑问:
1、符合什么法律法规了?
2、你&说合法就合法了,谁证实了?
3、07年启动鸿茅药酒去豹骨研究,之前有说过吗?现在没下文了吗?还是为被查出没有豹骨做铺垫?
而与之相对的,针对该问题的大V媒体人周筱赟对回应的质疑更像一份合格的声明,有理有据。关于豹骨的质疑,就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刑法》第341条规定、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关于豹骨使用有关事宜的通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而关于豹骨的质疑,是根据鸿茅药酒的配方、鸿茅药酒的销量以及目前中国豹子的存活数,通过计算发现按配方制作鸿茅药酒所需的豹骨量远超于目前市场可能提供的数量,显得客观、有逻辑性。
鸿茅药酒公司的每条回应,几乎都有不合逻辑、缺乏信服力的漏洞。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鸿茅药酒,请听题》、《鸿茅药酒公布自查报告,仍有九大科学疑问待解》等多篇质疑鸿茅药酒回应的文章在网上流传的原因。
四、站不住脚的反击文章
自从鸿茅药酒事件爆发之后,关于鸿茅药酒的负面文章层出不穷。其实鸿茅药酒公司也曾通过公关发布文章予以反击,只是与海量的负面相比,鸿茅药酒的反击文章形单影只,被埋没了。其中比较引人注意的是,一位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孙中仁发布的文章《鸿茅药酒,有口皆碑,不容诬蔑!》。
作者表示不评论凉城警方、检察院、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而是将鸿茅药酒形容为“一份弥足珍贵的独一无二的瑰宝,曾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喜欢。这样的说法受到不少人的质疑,涉及到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后人表示并没有听说过文章所提到的内容。
此外,这篇文章认为无论鸿茅药酒在生产、营销过程中存在多么大的问题,但鸿茅药酒没有错误,只能是人的错误,鸿茅药酒是无辜的。第二次回应之后,还出现几篇反击文章在几家流量不高的网站上,称鸿茅药酒被黑公关打击成为受害者,少数自媒体们为了流量和话题,瞄准了中药这个热点话题,以鸿茅药酒为目标开始去借题发挥,企图动摇大众对中药的信
心,为西药争得更多的市场。
可以看出,鸿茅药酒公司反击文章试图转移焦点,将鸿茅药酒抓人、豹骨、虚假广告等多项问题转移成西药公司借机诋毁鸿茅药酒来扩大自身市场份额。但这样的效果并不好,一方面鸿茅药酒回避了事件的核心问题,而核心问题才是公众关注的。另一方面,鸿茅药酒的阴谋论没有群众基础,在传播上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更何况文章本身只发布在PV值较低的几家小型网站上。
很难想象,曾经一手打造“婷美”保健内衣,被评为“新千年最优秀十大营销人物”之一的营销专家鲍洪升的公司,居然会做出如此错漏百出的糟糕公关。或许,长久以来鸿茅药酒公司依赖投放大量的电视广告进行营销宣传,目标受众是中老年人。这样的营销方法虽然帮助鸿茅药酒在销量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但电视广告的方式是无法得到客户的反馈信息,无法形成闭环。久而久之,营销渠道的路径依赖导致鸿茅药酒公司其实并不会管理与客户的关系。
据梅花网广告监测:鸿茅药酒近10年来共投放过144条电视广告,仅中央一套就有11条
此次事件,鸿茅药酒公司除了与广大接受过无数舆情事件洗礼的网友(而非中老年人)打交道,还要面对在法律、医学、新闻媒体等领域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所以我们能看到,当公司回应称“豹骨”合法时,周筱赟会搬出法律、数据质疑它的“合法”。当公司回应称“鸿茅药酒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临床数据需要保密”,春雨医生会找出鸿茅药酒的中药保护在2005年就到期,并且没有查到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实验结果和数据需要保密的相关规定。当公司回应称“鸿茅药酒的不良反应中,很多原因都可以导致这些症状,不一定是饮用鸿茅药酒所致”,网友们会反馈鸿茅药酒很多好的功效也不一定是引用鸿茅药酒所致。
当一个公司在一个负面事件中,不知道自己要争取的公关对象是什么样的,不清楚质疑者的专业水平,在一个不知“敌”不知“题”的情况下,一场年度最糟糕的公关案例由此产生。
最后,鸿茅药酒事件带给我们最大的启迪可能是,不管你销售的产品是何物,不管你顾客是什么群体,当你被卷入一场舆情事件中,你很可能会遇到最大的媒体冲击和最专业的专家质疑,而你需要提前建立好一个完善的危机处理方案,保持高度警觉并始终在第一线进行监控。
本文数据来源:梅花网MICE舆情监测整理搜集,完整报告请点击文末附件下载获取。
梅花网MICE舆情监测&(MICE全称:Market Intelligence Center For Enterprise)是基于梅花网广告监测及新闻监测数据平台,为企业提供舆情负面监测、公关信息收集、市场战略及完全定制化信息的一站式管理解决方案。
MICE定制服务自2008年起长期稳定服务客户逾1000家,行业分布于化工、金融、地产、医药、快消、教育、媒体娱乐等,典型客户有上海华特迪士尼、平安集团、凯德集团、陶氏化工、欧莱雅、星巴克、新浪等。
把观点告诉世界!
本文为梅花网原创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转载”了解须知。
相关附件下载:
&后参与评论
微信公众号:梅花网关于鸿茅药酒的事件,你怎么看? - 知乎3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weixin.qq.com/r/oC7p8TbEN2tIrXKS93uy (二维码自动识别)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鸿茅药酒事件持续发酵!被跨省追捕医生:现在想哭,自由真好|鸿茅药酒|凉城县|医生_新浪网
鸿茅药酒事件持续发酵!被跨省追捕医生:现在想哭,自由真好
鸿茅药酒事件持续发酵!被跨省追捕医生:现在想哭,自由真好
昨天(17日)下午18时许,撰文“鸿茅药酒是毒药”的广州医生谭秦东取保候审后,从内蒙古凉城县看守所走出来。在看守所外,谭秦东说,感谢各位媒体的关注,“现在想哭,但忍住,自由真好”,并表示现在想好好吃一顿。他还表示,对自己所做并不后悔,“这是一个执业医生应该做的。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近一百天看守所的日子,也是一场修行。我希望可以重新回到医生的岗位,做一名好医生。”谭秦东医生被抓前。网络图片昨天(17日)深夜,凉城县公安局通报称:凉城县公安局坚决贯彻公安部、自治区公安厅指示要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按照检察机关意见,严格依法依规开展相关工作。前天(15日),凉城县公安局曾通报称:凉城县公安局于日立案侦查,经查《中国神酒,来自天堂的毒药》系广州谭某所写,并在网上进行大量传播,谭某的行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凉城县公安局于1月10日对嫌疑人谭某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1月25日经检察机关批准对其逮捕。目前案件已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事件回顾:日,广州医生谭秦东在网上发布《中国神酒“鸿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一文。文章发出后,鸿茅药酒厂家认为谭秦东文章对鸿茅药酒的疗效恶意抹黑,使产品销量下滑,因而报警。日,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公安局办案人员来到广州,跨省对谭秦东实施抓捕。4月16日,凉城县公安局发布通报案情称,1月25日,谭秦东被检方批准逮捕。目前案件已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4月16日晚间,国家药监局责成鸿茅药酒对社会作出解释。4月17日下午,“内蒙古检察”官微:指令凉城县人民检察院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改变强制措施。4月17日下午,公安部官微:责成内蒙古公安机关依法开展案件核查工作。17日下午6点,谭秦东代理律师已办好取保候审手续,谭秦东走出看守所。谭秦东医生昨日被释放后。网络图片预计今日到广州自1月10日被内蒙古凉城县警方从广州家中带走,到4月17日取保候审,谭秦东已被羁押三个月。昨天(17日)深夜,谭秦东代理律师胡定锋向记者确认,在凉城县看守所羁押多日的谭秦东被取保候审,将于今天(18日)晚上9点30分左右乘飞机到达广州。期间间隔98天。谭秦东与其代理律师。被取保候审后案件走向目前,谭秦东已被取保候审。京衡律师上海事务所副主任、高级合伙人邓学平律师分析后续几种情形: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取保候审,检察院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后 ,会出现两种情况:一、公安机关自行撤案;二、公安机关补侦完成,案件重新移送检察院,检察院审查起诉。若公安机关补侦完成,重新将案件移送至检察院后 ,检察院会出现两种情形:一、将案件起诉至人民法院,二、做出不起诉决定。不起诉的原因有:1、绝对不起诉(明确认定不构成犯罪);2、相对不起诉(构成犯罪,情节轻微犯,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3、存疑不起诉(证据不足)。谭秦东。来源:南方都市报、澎湃新闻、扬子晚报等编辑:林天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案件移送审查起诉,鸿茅药酒该停了?_凤凰财经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鸿茅药酒该停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公安局官方微博@凉城县公安局发布消息,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被损害案已移送审查起诉。鸿茅药酒作为国内销售量可观的药酒商品,近几年备受老年群体追捧,而商品火爆的背后的主要原因与其大量广告曝光息息相关。作为药酒,商品功效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在鸿茅药酒所对外传播的各式广告中,六十七味中药制成、专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肾亏腰酸、脾胃虚寒、妇女气虚血亏的广告语令人印象颇深。跨省抓捕,事件回顾前几日,鸿茅药酒被推至风口浪尖,事件引起的原因主要是医生吐槽鸿茅药酒遭跨省抓捕。还原事件,广州医生谭秦东曾在美篇APP上发布《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他在文章开头称,“中国神酒,只要每天一瓶,离天堂更近一点”。该文章阅读2000余次。2018年1月初,内蒙古凉城县公安根据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员工有关该公司产品“鸿茅药酒”遭恶意抹黑的报警,千里赴广州,抓捕了谭秦东。凉城县公安局于日立案侦查,经查《中国神酒,来自天堂的毒药》系广州谭某所写,并在网上进行大量传播,谭某的行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凉城县公安局于1月10日对嫌疑人谭某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1月25日经检察机关批准对其逮捕。目前案件已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事情并没有因此结束,4月15日凉城县公安局在其官方微博发文称,日,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到凉城县公安局报案称:互联网上有人对“鸿茅药酒”进行恶意抹黑,称鸿茅药酒是“毒药”。网上的大量不实言论和虚假信息,致多家经销商退货退款,给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权威发声,药监局回应4月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 “鸿茅药酒事件”权威发声,先后发布“关于鸿茅药酒有关事宜的通知”和“就鸿茅药酒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通知”称:已要求内蒙古药监局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格药品广告审批,加大监督检查;已组织有关专家,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就“鸿茅药酒事件”回答媒体提问。媒体:很多人认为鸿茅药酒是保健食品,并不清楚它是一种药品,请您介绍一下鸿茅药酒的注册审批情况。发言人:鸿茅药酒为独家品种,现批件持有人为“内蒙古鸿茅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原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于日批准注册,原批准文号为“内卫药准字(86)I-20-1355号”。2002年,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换发批准文号,该品种批准文号换发为“国药准字Z”。后经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两次再注册,现批准文号有效期至日。鸿茅药酒药品标准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四册,处方含有67味药味,规格为每瓶装250ml和500ml,功能主治为: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以及妇女气虚血亏。媒体:鸿茅药酒是如何成为非处方药的?发言人:我国于1999年发布《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并按照该办法开展非处方药的目录遴选与转换。2004年以前公布的非处方药,是由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分批从已上市的标准中遴选产生;2004年之后公布的非处方药,是按照《关于开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转换评价工作的通知》,由企业对已上市品种提出转换申请,经对企业申报资料进行评价后确定转换为非处方药。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公布第六批非处方药药品目录的通知》(国食药监安〔号),公布鸿茅药酒为甲类非处方药。媒体:“是药三分毒”,鸿茅药酒作为非处方药,使用中需要注意什么?监测到哪些不良反应?发言人:非处方药本身也是药品,因而具有药品的属性,风险与获益并存,有些非处方药在少数人身上也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非处方药也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规定使用,不能随便增加剂量或用药次数,不能擅自延长用药疗程,更不能擅自改变用药方法或用药途径。如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2004年至2017年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共检索到鸿茅药酒不良反应报告137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瘙痒、皮疹、呕吐、腹痛等。媒体:针对公众的质疑和担心,国家药监局采取什么措施?发言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有关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格药品广告审批,加大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一是责成企业对近五年来各地监管部门处罚其虚假广告的原因及问题对社会作出解释;对社会关注的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作出解释;加强不良反应监测,汇总近五年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同时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报告。二是严格按照说明书(功能主治)中规定的文字表述审批药品广告,不得超出说明书(功能主治)的文字内容,不得误导消费者。三是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持续加大对该企业日常检查和飞行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药品安全主体责任。如发现违反药品相关法律法规的问题,将依法严肃处理,直至吊销药品批准文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组织有关专家,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违法广告十年VS销量节节攀升据相关媒体介绍,鸿茅药酒十年来广告涉嫌夸大被点名多次,鸿茅药酒作为一款甲类非处方药品,违法广告背后,真正被忽视的是无数中老年群体的用药安全问题。——2008年,鸿茅药酒广告因“以专家和患者名义为产品做功效宣传”、“发布未经审批的内容”,连续多月被辽宁和江苏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次数超59次。——2009年,鸿茅药酒违法广告再次被青海、辽宁、四川、湖北、海南、江苏、江西等省食药监部门点名通报,仅江苏省一个省内就发布近百次违法广告。据江西省食药监局官网信息,鸿茅药酒在2009年5月因31次违法广告被暂停销售后,违法行为并未停止,2009年8月又因150次广告违法再次被暂停销售。——2010年,国家工商总局、原卫生部、原国家广电总局、原国家食药监局等12部委联合发文整治虚假违法广告,把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确定为整治重点。在这样的背景下,鸿茅药酒的违法广告并没有停止:同年6月,鸿茅药酒广告因严重违法被云南省食药监局实施暂停省内销售行政强制措施;10月,因“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被山西省食药监局通报;11月,又因“擅自篡改审批内容”被海南省食药监局通报并移送同级工商部门处理。但在这一年,百年鸿茅品牌仍获得了“中华老字号”称号。——2011年,鸿茅药酒违法广告被湖南、云南、广西、广东、山西、河北、湖北、海南、江苏、江西多省区食药监部门通报。同年6月,国家工商总局对全国范围的严重违法广告进行通报,第一个点名曝光的即为鸿茅药酒,称“鸿茅药酒药品广告严重违反广告法律法规规定”。这一年,鸿茅商标“荣升”为“中国驰名商标”,鸿茅中医药酒文化再次以传统医药类别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有了连续4年屡禁不止的“经验”后,鸿茅药酒广告继续在湖南、浙江、广东、青海、山西、辽宁、福建等省违法。在各地违法广告次数从2008年59次攀升至574次,违法广告地区从5个扩散至13个。这一年,辽宁省食药监局在2月至11月间7次通报鸿茅药酒违法情况,每次违法次数均超数十次。10月,其违法广告问题再次被国家工商总局曝光。——2013年,国家工商总局等八部委联合开展整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屡禁不止行为并详细说明整治内容,如超出批准的功能主治夸大宣传、使用患者和医生名义等。然而,鸿茅药酒违法广告继续在四川、湖南、吉林、山西、新疆、黑龙江、山东、湖北、河南等省蔓延。在违法广告呈泛滥之势的同时,同年资料显示,鸿茅药酒销量节节攀升,零售额突破7亿元。——2014年,鸿茅药酒在山东、山西、江苏三省违法情况明显被屡次通报,仅江苏省内一次通报违法次数就达72次。4月至7月连续4个月被山东食药监局曝光。与此同时,鸿茅药酒配置技艺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时在全国非处方药品销售排行第六位。——2015年,被称为“史上最严”新《广告法》正式实施,对医疗广告限制更加严格。而鸿茅药酒广告,因在新法实施后仍使用陈宝国等明星代言,被上海市工商局查处,成为上海市工商部门对涉嫌违反新《广告法》行为查处第一案。2015年《IMS中国零售药店统计报告》显示,鸿茅药酒2015年第三季度非处方药+保健品产品销售额排名中位居第七名。——2016年,在全国药品违法广告普遍减少的情况下,鸿茅药酒违法广告仍数次出现在药监部门网站曝光页面。重庆市食药监局第2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显示,内蒙古鸿茅药酒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鸿茅药酒发布违法广告118次,被移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这一年中,鸿茅药酒重点采取卫视宣传策略,据鸿茅药业董事长个人认证新浪微博资料:“鸿茅”成为2016年2月品牌投放第一位品牌,共投放刊例总额达16.5亿元,超过了脑白金、汇仁药业、曹清华等。同时,鸿茅药酒产品植入广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热播影视剧中。——2017年,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2017年一季度省属主流媒体重点涉嫌违法广告监测通报”,鸿茅药酒出现在黑榜,原因是违反新《广告法》第十九条,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6月,鸿茅药酒成为内蒙古第二家加入“国家品牌计划”企业。鸿茅药酒1034个广告批文连年不断,植入广告成为监管灰色地带。在法律法规日益完善、整治力度不断加强的10年间,鸿茅药酒发布违法广告不完全统计达2630次,被全国25个省市食药监部门99次列入违法广告公告移送工商行政部门查处,被10省市18次采取暂停销售的行政强制措施。可令人费解的是,一边是鸿茅药酒违法广告在各地被查处,另一边内蒙古食药监给鸿茅药酒发出的广告批文却从未间断。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数据库,2011年至今鸿茅药酒一共获得从蒙药广审(文)第号到蒙药广审(视)第号共1034个广告批文,仅月就获得234个广告批文。2016年开始,鸿茅药酒开始执行新的广告策略,通过植入广告频频出现在热播影视剧中。而国内植入广告范畴目前正处于《广告法》监管的灰色地带。电视剧植入中,鸿茅药酒常常和食物一起摆在餐桌上。剧中人物不论男女老少经常端起杯鸿茅药酒一饮而尽,这样的植入广告,既没有药品基本信息,也缺乏忠告语,极其容易误导消费者。2018年上半年,《美好的生活》热映,鸿茅药酒在剧中出现频率极高,可以说贯穿整剧,剧中,鸿茅药酒大多通过产品展示及广告展示出现,也伴有少量的场景植入及口播,曝光量巨大;同年3月3日,鸿茅药业官方微博上发起“看剧赢奖”活动,称在热播剧《老爸当家》中,“鸿茅药酒在第一集里大家庭聚餐的饭桌上就亮出了第一镜”。可以看出,这种影视剧植入的的广告宣传方式,正不断地弱化鸿茅药酒的药品本质,容易让人们误以为,鸿茅药酒是一种保健品或者酒类食品。一位不愿具名的广告法律专业人士表示,把药品端上餐桌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这种方式可能带来的后果是,消费者错把其当食品使用,忽略了药品的不良反应和使用禁忌。然而,目前《广告法》中对于植入广告无明确的定性,不合法但也管不着,容易让企业打擦边球,有规避法律监管的嫌疑。鸿茅药酒不是酒,也不是保健品,而是一款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的药品。那么鸿茅药酒是如何通过审批的呢? 1992年鸿茅药酒就获得非处方药的生产批文,只不过当时的批号并非现在公众所能看到的Z,审批机构也并非国家级的药品监管机构。早在1962年,国营凉城县鸿茅酒厂正式成立,但随着国家药品管理制度的发展,其在1992年才首次获得非处方药批文。 在1979年之后,除了创新的重大品种及国内为生产国的放射性药品、麻醉药品、中药人工合成品、避孕药品由卫生部审批外,其他新药均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相关人士指出,鸿茅药酒当时的药品审批也应当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局的药政部门进行的。 鸿茅药酒也在2002年完成了国药编号的变更,Z。Z代表中药,15是原批准文号的来源内蒙古代码,02代表是2002年从药品编号从地标换为国标,0795是药品序号。 在获得国药批号之后,每五年药品需要重新注册,因此在原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显示,鸿茅药酒的最新批准时间是2015年。不过,药品再注册也不需要提供临床试验数据。面对历史遗留问题,提升化学药质量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已经开展,大浪淘沙,高品质的药品得到证明。 然而由于体系不同,有关中药的毒理、药理证明,临床试验数据至今仍存争议。作为一个独家药方,鸿茅药酒中所包含的67味处方,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14册的修订版收录,但鸿茅药酒的药理也就更难有参考标准可言。目前,在许多药店显著位置仍摆满鸿茅药酒促销装。3瓶一盒,6瓶一箱,这款“服用7天症状无缓解应该就医”的药品如此被打包销售,有的药店工作人员建议顾客“最好一次买三箱,这样可喝一年。”虽然多年来关于鸿茅药酒的投诉一直没有间断过,但这些疑问并没有影响鸿茅药酒广告播出,在这样的形势下,只希望消费者能够擦亮双眼慎重选购商品。截至发稿,澎湃新闻爆出鸿茅药酒继医生事件后还起诉了一名律师。该律师在自己的公号里撰写了一篇分析鸿茅药酒广告实例的文章——《广告史劣迹斑斑的鸿茅药酒获“CCTV国家品牌计划”,打了谁的脸?》。当事者程远向澎湃新闻透露,起诉之前,鸿茅药酒公司的人曾找过他,希望他删掉那篇文章,但被他拒绝了,“我觉得我写得没什么错”。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鸿茅药酒公司)以文章《广告史劣迹斑斑的鸿茅药酒获“CCTV国家品牌计划”,打了谁的脸?》严重诽谤鸿茅药酒声誉为由,将程远告上法庭,案件已于4月9日开庭,但尚未宣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中国网财经
北晚新视觉国内新闻
北晚新视觉社会新闻
中国网财经
澎湃新闻网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网财经
中国日报网
每日经济新闻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国际iMarkets
澎湃新闻网
没有更多了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55963
播放数:171140
播放数:154900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鸿茅药酒跨省抓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