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英国对上甘岭评价央行货币政策

英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管理的历史演变_爱学术
在线咨询:
欢迎留言吐槽:
英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管理的历史演变
资源类型:pdf
资源大小:1.91MB
文档分类:
上传者:史吉胜
最多预览10页,更多请下载原文查看
【出版日期】
【摘要】英国货币金融体制的发展是一部内容无限丰富的历史。而英格兰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既参与政府货币政策的金融体制的制定和修改,也是主要的监督执行人。因此,通过英格兰银行的成长过程,我们大体可把握住英国货币金融体制演变的历史脉膊。
【刊名】管理世界
英格兰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既参预政府货币政策和金融管理体制的制定和修改,更是主要的监督执行人。 现行货币政策及其实施手段和金融管理体制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期间,经济进步虽然扮演了重要角色,社会政治因素,特别是国际政治因素的作用也不可低估。伴随两次世界大战而发生的货币金融市场的兴衰起伏就是很有力的证明。诚然,英国货币金融体制的发展是一部内容无限丰富的历史,但是透过英格兰银行的成长过程,我们便可以大体上触摸到这部厉史的基本线索。 英格兰银行成立迄今已有293年的厉史。显然,我们不可能对这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做一个平铺直叙的陈述。似乎可以将其划分为几个主要的阶段,而将重点集中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发展仁来。这样安排的考虑在于:(1)只有在战后,_嫂格兰银行才成为政府直接经营的中央银行;(2)战后金融体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恢复,即在大大缩短了的时间跨度之内将以往发展历史重复,当然不是简单的重复。(3)金融体制的折发展根源于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均迅速现代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些特点无疑正是他们特别感到有兴趣的。 然而,既然探讨的是“历史演变”,我们的考察不能不遵循时间的序列。自由竟争到“银行之银行”的形成(1 69。‘S一1淞。‘S) 英国银行和金融市场的产生虽然离不开资本主义工业化为发展,但是更直接的原因却不是工业本身资金融通的需要,而是国际贸易和政府的战价筹款。 伦敦在其成为金融中心之前,首先是一个世界性的商业贸易中心。一卜七世纪末叶和卜八世纪初期,英格兰全部对外贸易中大约70%一80%是经过伦敦的。各国商人需要商品市场拍一145一《管理世界》双月刊卖他们的商品。最初产生的要求是为避免海运风险设立船舶货物保险业务。早在都铎王朝时代,英格兰的商人们已经开始这种保险活动,但从总体上看来,还属于零散活动。十八世纪初,专门开展保险业务的保险馆客出现了,他们使得求保人和承保者的联系正式化、经常化了。另外一种需求是导致现代货币市场产生的直接源泉,这就是商人们希望把各目的汇票 (hiUsof“x“h“nge)随时能够转化为现金。十八世纪在伦敦这种要求成为现实,贴现成为一个自成体系的行业。和保险市场一样,汇票拍客的出现无疑起了重大作用。 也许是商人筹资的办法启发了政府,当英国面临对外战争的危险而急需扩充军备时,一个专门向政府提供信贷的银行在1694年正式成立了,这就是英格兰银行。这是一个由一群富有的商人和金融家联合组成的皇家特许公司,是第一家而且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唯一的一家联合股份银行。 英格兰银行的主要业务是筹集资金向政府贷款。随后又负责政府债券的发行和组织财政部票据(Tr““sury bill)的认购。其他业务与一般商业银行没有什么不同。英格兰银行为大贸易公司和商人开立账户,承兑和贴现票据,发行银行券等等。全部业务的目的只有一个:为其股东们创造最大的利润。 十八世纪的银行立法对英国金融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非常独特的作用。1908年的法令为英格兰银行提供了特殊的优惠,确定了其垄断地位,即只允许英格兰银行做为联合股份银行,而其他银行只能是伙伴团体,而且在任何银行中,合伙人不得超过六个。这使得任何银行都不可能建立起分支机构。当时的银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地方上的“乡村银行”(Country banks);另一类是为数不多的“私人银行”(Private banks),主要在伦敦。 这样的银行结构对于票据金融的发展发生了积极的影响。由于规模很小,乡村银行不可能提供大数额大范围的贷款,但是却适宜于为商人和资本家贴现票据,因为这些票据易于保存而且又随时可以在伦敦市场上再贴现或者直接换成现金。那些有资金剩余的乡村银行正好可以到伦敦市场上购买票据。英格兰银行由于资金实力雄厚,又有政府做为靠山,逐渐开始增加其再贴现业务,它发行的银行券也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作为货币来流通。 十八世纪后半期,英格兰银行在金融市场上或多或少有意无意成为一个“最后贷款人”。当时的英格兰银行总裁已经认识到该银行的政策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经济。所以,当市场上现金偏紧时,英格兰银行往往会压缩自己的现金储备,以调节供求平衡。但是,拿破仑战争时期,英格兰银行券暂时不能兑换,英格兰银行在相当时期内放弃了这种货币政策职责。 伴随政府债券的发行,十八世纪英国金融的另一重要发展是与有价证券交易所的出现相联系的。直到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证券市场或者说长期资金市场是完全由政府债券所统治的。政府债券的发行最初是通过一批由商人组织成伙的“合同人”或“联合体”首先接手,然后他们再竞争资金,成功者便得到信赖。这种承兑办法后来也使用到为外国筹资的活动中,一些最初经营政府债券的商人或商人银行,后来转为外国政府筹款。一卜九世纪初证券交易成为专门职业后,批发经纪人(iobber)和零售经纪人(broker)最终分离开来,前者不再面对投资者,后者不再接触借款人了。证券交易正式形成了。英格兰银行因其在政府证券发行中的特殊地位,自然在证券交易所里树立起其他金融机构无法相比的权威和影响力。 票据市场和资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使得金融联系日益紧密,日益复杂化。随着票据拍客被专门的贴现银行,承兑银行所代替,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后半期,英格兰银行最终将自己一1 46一988年第2期与再贴现业务紧紧联系在一起,从此以后它就不再是一般的银行,而是一个“最后贷款人”,即“银行的银行”了。英国金融的国际化与英格兰银行的政府化(1830‘S一1900‘s) 十八世纪末叶,国际金融中心仍然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而不是伦敦。但是,伦敦发展起了成熟的金融机构:保险公司(Lloydzs)、证券市场和一个平衡全国储蓄和资金需求的货币市场。相当大数量的资金可以向政府提供借贷。而英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使得伦敦日益成为一个世界经济活动的中心。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伦敦货币市场逐渐转变为一个从全世界吸引短期资金向各国对外贸易提供金融支持的国际货币市场,而其长期资金市场也日益成为一个主要向其他国家工业化提供资本的场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夕,伦敦无疑是世界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焦点。英镑,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信贷中的主要货币,被视同黄金。而英格兰银行把自己看作是这个国际货币市场的保证人,因而也是黄金标准的保证人。 上述局面的出现,不仅只是金融城自身发展完善的结果,而且也是英国独特的外贸和海外投资模式的产物。随着英国成为主要的国际贸易大国,伦敦货币市场开始是向英国自己的海外贸易提供金融支持,随后竟然也向第三国之间的贸易贷款,尽管这些贸易从未接触到英国海岸。英国工业的率先发展,使得落后国家为建立本国工业而从英国进口工业产品成为沉重的负担,伦敦长期资金市场向他们提供贷款。正象有人所说的那样,当时的英国就是整个世界的银行。 当时伦敦的国际货币市场是通过三种机构组成的。一类是商人银行,其作用是承兑汇票,最早限于将内地乡村银行使用的汇票承保为“伦敦票据”(bill on London),之后对外国商人的票据进行审查,收取一定费用后,签名划押,使整个市场敢于接受。另一类是贴现银行,最初以贴现内地票据为主,而在十九世纪中期,内地票据的数额减少,海外票据城为主角,而且其自身的资金筹集也转向海外。英格兰银行则是第三种机构,它站在贴现银行背后,以再贴现和再贷款维持货币市场的运转。英格兰银行最初为自身赢利计,只愿意再贴现那些它认为是最好质量的票据。之后经过缓慢的有时是痛苦的经历,英格兰银行意识到维持整个货币市场的稳定应当成为自己头等重要的目标。当1866年,最大的一家贴现银行因无力偿债倒闭时,英格兰银行第一次自觉地采取了补救措施,一天之内支付出四百万英镑,以防止恐慌蔓延到其他贴现银行。尽管因为与这家倒闭的公司有过争执,且对其手中的票据评价不高,英格兰银行并没有挽救其灭亡。① 国际长期资金市场主要由两种机构,其一是商人银行(承兑银行),其二是证券交易所。这些商人银行主要是由在拿破仑战争前后流落到英国的外国移民开办的,他们经手了绝大部分的对外放贷。早期的商人银行已有向英国政府提供借款的经验,因而当战争暂时结束,英国国债缩减时,他们便转以外国政府为主顾了。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资本流出一直在持续迅速上升。其中一些是从证券交易市场上筹集的,另一些则是由商人银行直接向其他银行筹借的。在1820年代,南美借贷的资本许多是灾难性的,随后取而代之的美国州级债券,许多也屡屡拖欠。尽管如此,,二十亿英镑投资在海外,在1913年最高峰时,一多半的英国储蓄是流向其他国家的。由于还款拖欠日增,在英国引起很大反响,1880年左右,国会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监督对外投资。但是该委员会最后宣布,它不能承担起保证市场上流通证券质量的要求。正象货币市场上的危机迫使英格兰银行承担起最后责任一样,资本市场稳定的要求促使英格兰银行最后把维护整个金融市场秩序的任务担当起来。1890年继向阿根廷贷款的热潮之后出现的危机,如果不是由英格兰银行出面干涉,金融市场的崩溃在所难免。英格兰银行为濒临破产的巴尤斯银行(Barings)提供的保证基金达1750万英镑。 总之,在十九世纪,由于国内工业主要依靠自身积累,海外需求使市场利率偏高,英国金融的典型特点是国际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深化需要多种外部力量的制约,而政府又不愿意而且无能力承担这种职责,英格兰银行弥补了这一缺陷,成为政府在金融市场上的臂膀,一个非政府的政府机构。大战期间和恢复期间的货币金融体制(1910‘s一1940‘s)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伦敦金融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法国人的银行一夜之间全部关闭,伦敦商品市场也因德国人的撤离受到突然打击。保险公司的业务激增,因为大家都担心空袭及其他不测。货币市场上有价值3.5亿英镑的汇票买卖,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承兑银行和清算银行签署或发行的,要不是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倒闭之风必定会逞雄。贴现市场的交易额,191魂年10月仅只是战前的5%,而资本市场则由于对海外投资的严格限制,完全转变成一个面向本国,特别是面向本国政府的市场。政府告贷数额与日俱增,财政部票据战争初期是1500万,战争末期已达10亿。长期债券类似,1917年发行的战争债券只要取其中百分之五就大于以往任何时期子。更有历史意义的影响来自海外投资收益的消失和外贸赤字,英国金融很难恢复其战前的位置。 但是,战后的政策却有点不识时务,把目标重点放在恢复英镑的霸主地位及金本位制。1925年当部分恢复金木位制后,由于英镑高估,英国经济很快就陷人萧条。与此同时,试图继续战前的大规模海外放贷的努力,矛致资本紧缺,不得不靠保持高利率来吸引外国游资,这无疑是对英国工业的沉重打击。国内工业是和金融界的利益似乎水火难容。然而,事实上,正是国内经济而不是国际经济为金融活动提供了主要源泉。证券交易所的战时限制一取消。便有大批公司潮水般涌来,寻求资金。伦敦资卞市场第一次对国内工业筹资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二十年代,对于金融业来说,仅只是巩固,谈不上创新。战争结束时曾有一大批清算银行掀起合并之风,动机是相信战后工业恢复、技术更新,会有大工业公司告贷。银行规模太小不能适应。这股风很快被政府刹住了。但是,战前早已开始的保险业兼并却达到了高潮。 然而,随后的确出现了金融体系的新发展,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政府鼓励的。英格兰银行倡导“联合所有信托”(United Domini。批Trust)组织,诱发了一批新金融机构的产生,例如,购买借贷公司或分期付款公司(Hire一Purchase Company,也称金融商社finanCe house)以及第一家互惠投资公司。但是老的金融机构对这些新形式看不顺眼。妒嫉导致排挤,清算银行拒不向金融商社(Finance Corporation)采取了合作态度。这个组织是根据议会麦克米兰委员会关于“工业与金融”的报告建立起来的。报告认为,中型工业企业在寻求金融服务时遇到特别的困难,一方面在证券市场上它们显得太小,另一方面,继续依靠自有资金去扩展又显得太大。新的专门机构旨在为这类企业融通资金。 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对英国货币金融体系可以说是动了一次大手术。恢复旧日世界金融市场的梦想最后破
[D].暨南大学,2010.
匿名提问我要提问
举报原因:
如果该文档侵犯了你的合法著作权,请提交相关材料,这将有助于爱学术处理违规文档。英国央行决议在即 货币政策委员会都在关注什么?
来源:汇金网
作者:高煜
  利率的未来走向是公众关注的为数不多的几个问题了。
  它是否是一个复杂的交易策略又或是是否取出固定或可变利率抵押的决定,都渴望从英国得到两件事情:保证和验证。
  在全球市场动荡和石油价格的进一步下跌的背景下――再加上央行行长Mark rney的的影响,在英国还没有准备好加息的一月份――交易者认为第一次加息将会发生在2017年年底。
  自从日本央行意外的宣布实行负利率,一些人甚至开始预期英国也会降息。
  这是情绪的迅速扭转:在201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公众普遍认为,今年英国将紧随美国的步伐,开始提高利率,使其回到更为正常的水平。
  当货币政策委员会揭示其利率决定,会议记录,更新的季度通胀报告的时候,英国央行选择抵制这个温和的势头成为本周 “超级星期四”的关键因素非常困难,并且将会有一个Carney的新闻发布会。
  这些事情应该密切关注。
  未来两到三年的通胀将会维持在怎样的水平?
  这听起来是一个抽象的问题,但它是英国央行判断是否应该为2%的通货膨胀率做些什么的重要信号。谈论市场预期利率并不只是衡量市场人气:银行使用由市场定价产生的曲线作为预测通胀的基础。传统理论也认为,任何货币政策的改变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大约需要18个月的时间。
  虽然英国央行的副行长Ben Bront已经对此发出警告,单分析师还是不可避免地关注这个预测与2%的通胀目标有何不同。如果未来两年通胀低于目标,那么这将验证市场上关于利率不太可能在2017年之前上升的预期。
  如果通胀超过2%,那么这将被解读为官员认为市场已经出错的一个信号,加息也将会来得更早。
  2016年的通胀预测
  在短期内,眼前的通胀远远弱于去年11月季度报告是毫无疑问的。这主要是由于石油价格再次下跌,从近秋季的近50每桶到现在的约32美元每桶。
  工资增长也慢于预期,央行代理报告的证据表明,低水平的通货膨胀也限制了支付清算。
  已经由高点回落,这也使的进口商品更加昂贵。但这在短期内不大可能提高通货膨胀,这意味着来年加息的可能性将会增加。
  面临的风险
  随着房价比收入攀升更快,通货膨胀可能很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成本都会很低。尽管在前几年家庭已经偿还了大量的债务,但开始再次上升。
  虽然是英国央行金融稳定委员会拥有控制信贷增长政策工具的管辖权,任何来自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信号将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货币政策委员会把信贷增长――又或是一般或特定领域如购房抵押贷款――视为一个问题。
  同样,英国加入欧盟的公投可能发生在今年,也许在6月份就会发生,分析师将会对任何表明“Brexit”的前景正开始打击投资计划的信号保持警惕。
  经济全景
  世界和英国经济看起来比11月更为缓和。虽然英国国内需求依然强劲,但英国经济增长的步伐明显放缓,短期预测其可能会下调。只是下降多少的问题了。
  本周利率不会上升基本已经确定了。不确定的是选票的分歧。Ian McCafferty是近几个月里赞同加息的唯一一名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他无视了其他成员的暗示。如果McCafferty的投票像多数成员一样,那将释放信号委员会意见的平衡一个强烈的温和信号――更温和的成员如Andy Haldane重开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
  Carney的基调
  一个好的报价可以让世界上所有的预测和蒙上阴影。Carney在预测发布的30分钟后开始了他的新闻发布会,这意味着他将有机会看到市场和评论家的反应。他选择的基调和具体他准备如何做将成为关键。
  了解大宗商品及金银投资品种开户,感受24小时不间断交易品种,T+0灵活交易,获取更多盘中交易机会,零距离接触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投资团队,请在下框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余朝清
已有&0&条评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英国央行官员:是时候校正货币政策了
来源:中金网
英国央行周四(3月16日)公布利率决定及会议纪要,一如预期维持利率0.25%不变,QE规模维持4350亿英镑不变,这是该央行322年历史上最低的利率水平。
  03月17日讯,英国央行周四(3月16日)公布利率决定及会议纪要,一如预期维持利率0.25%不变,QE规模维持4350亿不变,这是该央行322年历史上最低的利率水平。  周五(3月17日)英国央行政策委员会委员福布斯(Kristin Forbes)在接受《每日电讯报》独家采访时,表示现在是时候重新校准货币政策对英国经济支持了。  福布斯认为,考虑经济增长和失业率的变化,我们应继续校正货币政策以便英国的通胀率可以长期保持在2%。  他表示:“在我个人来说,此次校正将会发生根本的改变。英国整体通胀率正在大幅提高。尽管目前的通胀率接近2%,但是货币政策委员会(MPC)2月预期今年它可能升至2.7%。”  同时,他还指出,英国国内价格压力也开始上涨。工资增长让人失望。这可能只是反应了对脱欧的暂时担心。英国通胀风险也开始上涨。全球经济货币和通胀水平也开始上涨。  “自脱欧公投以来,英国经济明显好于预期。在周三的会议上,我投票赞成基础利率增加25个基点。我认为英国央行的压力正在越来越大,”福布斯称。  但是,福布斯还指出,这些风险未来几年还将继续。货币政策不应因此停止。  “如果有什么的话,这些风险和脱欧谈判只会让我们更加敏捷,”福布斯称。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立即扫码下载APP
分享给朋友吧英国央行货币政策风向突变 -ZAKER新闻
在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 11 月份议息会议举行之前,市场深受此前 8 月份议息会议引导影响,认为今年还将面临一次降息。然而,在此次议息会议上,英国央行却表示未来将根据经济前景变化调整货币政策,既可能降息也可能加息。
此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虽然强调 " 大部分委员同意在年内进一步降息 ",但前提是 " 经济走势与 8 月份通胀报告预期一致且进一步恶化 "。在此次议息会议上,英国央行作出上述政策指引主要是基于近期强于预期的宏观经济数据。
事实上,在 8 月份会议后的 3 个月中,英国经济活动指标和商业信心均从脱欧公投后的即期反应中逐步恢复。其中,英国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超出预期达到 0.5%,就业数据和 PMI 数据并未出现大规模恶化。英国央行预测认为脱欧对于英国经济的冲击低于此前预期,并将 2016 年和 2017 年经济增速分别从 2.0% 和 0.8% 上调至 2.2% 和 1.4%。
瑞银财富认为,由于脱欧进程尚未正式开始,脱欧带来的影响并未直接显现,当前市场上没有出现大规模脱欧冲击。服务业作为英国经济增长 80% 的动力来源,三季度增速高达 0.8%,抵消了农业、建筑业和制造业部门的萎缩。
英国央行改变立场的另一因素是通胀迅速回升。货币政策委员会一直试图在维持通胀处于目标区间和支持实体经济之间寻求平衡。然而,8 月份以来英镑的快速贬值迅速推升了通胀预期,使得货币政策委员会重新调整政策重点。
英国央行最新通胀报告显示,由于近期英镑贬值持续推升通胀,当前通胀水平已经达到 1%,达到 2% 目标的时间点由预计的 2017 年底提前至 2017 年中。2017 年底和 2018 年全年通胀水平可能维持在 2.7% 的高位。
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认为,通胀快速上升使其不得不放弃短期内进一步降息的考虑,在短期内收紧货币政策。因此,短期内维持既有货币政策,不再进一步宽松是必然选择。
在此次会议上,英国央行表示 2017 年底至 2018 年有可能允许通胀在高于目标水平上运行。这主要是此次通胀上升系汇率贬值和未来产出规模下降趋势所致。虽然通胀预期已经开始上升,但国内经济运行成本增幅不大。
另有分析认为,2017 年和 2018 年英国将开始脱欧谈判,也将是脱欧冲击开始显现的时间段。各方普遍担忧脱欧不确定性以及未来英欧贸易关系恶化将会进一步冲击英国实体经济。即使央行允许英国经济在 2018 年以 2.7% 的高通胀水平运行,预计 2018 年经济增速依然会从此前的 1.8% 下探至 1.5%,失业率有可能从当前接近自然失业率水平上升至 5.5%。因此,考虑到未来经济活动风险和失业率上升风险增加,高于目标水平的通胀是最优选择。
不过,通胀的快速上升对未来英国经济走势冲击不容小视。虽然英国近期经济走势尚可,但是前景如何尚难评价。当前英国国内消费依然是其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在英镑贬值推升进口价格和通胀的环境下,未来居民实际收入增速下降有可能对居民消费造成冲击。因此,英国央行也强调对通胀率升至 2% 目标水平上方的容忍程度是有限的。如果未来通胀预期快速上升,央行有可能提升基准利率。
尽管英国央行强调未来经济前景变化是其货币政策变化的依据,但是市场分析认为,未来英欧关系走向才是扰动英国货币政策走向的主要变量。日前,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布报告认为,英国中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变量是英国与欧盟未来贸易联系安排走向。如果英国在未来脱欧谈判中丧失欧洲单一市场准入,市场将对英国经济发展潜力以及财政政策信心产生怀疑。中期经济增长展望的变化和市场对英国政府财政融资信心的波动也必然成为影响央行货币政策决策的关键变量。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国内新闻2小时前
环球网2小时前
国内新闻7分钟前
头条新闻14小时前
央广网刚刚
合肥网刚刚
中新网刚刚
解放军报融媒体2小时前
人民网19小时前
环球网6小时前
南方+20小时前
新华社新闻22小时前
中新网23小时前
央广网昨天
中新网昨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评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