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指导幼儿游戏指导方案园的角色游戏

& 热门标签: & & & &&&>>&&>>&&>>&&浅谈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作者:唐金华&&来源: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教育局教研室&&上传时间: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最主要的游戏活动类型,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角色游戏中,普遍存在着幼儿游戏兴趣不持久、游戏情节单一、游戏难以深入发展等问题,使角色游戏对于幼儿的教育和发展价值难以充分实现,而教师若能加强角色游戏的指导,就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因此,研究探讨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适当的指导策略涵盖指导重点、指导方法、指导时机、指导效果等,本文仅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突出指导重点
1.关注幼儿角色扮演,增强幼儿角色意识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像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在角色游戏中,每位幼儿都扮演一个角色,想像这个角色的语言、动作并进行模仿和创造,反映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幼儿对所扮演角色的认可和领会情况直接关系到角色游戏的质量,因此,教师要关注幼儿角色扮演,增强其角色意识。
首先,关注幼儿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在游戏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幼儿,要予以格外关注,帮助其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合的角色。其次,观察幼儿是否明确并真正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如果幼儿在游戏中只是机械地操作游戏材料,没有想像的以物代物,没有关于游戏情景的想像,没有角色间的语言交流,教师就要予以适当指导,帮助幼儿表现角色、创造性地扮演角色。另外,要关注幼儿角色扮演的稳定性。幼儿在游戏中有时会忘记自己的角色身份或产生角色错位,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他们常不自觉地按照自己原有的身份进行游戏,言行游离于角色之外,降低游戏品质,这就需要教师的适当提醒,提高幼儿角色扮演的稳定性。
2.关注游戏过程,发现和解决问题
幼儿在游戏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作为游戏指导的主体,要自始至终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发现问题,寻找对策,扩展游戏内容。在游戏的不同阶段,教师观察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游戏开始时,教师应主要关注幼儿是否自主协商分配角色、是否有序取放游戏材料、是否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游戏需要布置游戏场地等。在游戏进行中,有的幼儿不使用游戏材料,有的幼儿因不会使用而随意摆弄游戏材料,教师应让幼儿知道材料的用法,并能在游戏中正确、灵活地使用;有的幼儿没有合作游戏的意识,具体表现为不参与游戏,或者游离于游戏情节之外,或者虽参加游戏但与别人缺乏交流,只顾着自己一个人玩等,教师应鼓励幼儿和同伴合作游戏;还有的幼儿依赖性强,在游戏中一遇到问题(如&小吃店&没有顾客怎么办?)就束手无策,不积极想办法,而是立刻向教师求救,教师应当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鼓励幼儿动脑或通过与他人协商,想出解决办法,提高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的结束阶段,教师应主要关注幼儿收拾整理物品、参与讲评等情况。
3.关注幼儿需要,生成新的游戏主题
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决定游戏主题,自由地发展游戏内容和切换情节,教师应当尊重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尊重幼儿游戏的方式,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游戏,不能在游戏之前设计好游戏主题、情节,让幼儿成为实现教师预设脚本的演员。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不会满足于简单的模仿,常常会突发奇想,提出新的玩法,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这是角色游戏发展的关键节点,这时教师能否及时捕捉到幼儿的兴趣,往往决定了游戏的节奏和发展方向。教师应结合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每一个关键节点能否促进游戏发展、能否促进幼儿发展做出迅速判断,并抓住时机,发挥幼儿主动性、创造性,引导、支持幼儿生成新的游戏主题。教师还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把握生成游戏。如,小班幼儿专注力较弱,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且兴趣难以持久,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多生成新的游戏主题;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需要养成按照教师要求完成任务的意识,则可以在以生成游戏为主的基础上,适量增加游戏的预设成分,将孩子们共同关注、自发生成的有价值的东西纳入教师预设的游戏主题中,并引导、支持孩子的游戏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二、注重指导方法
1.以角色身份介入游戏
以角色身份参与幼儿游戏,是教师指导角色游戏最直接的方法。教师可以扮演一个适宜的角色,如&娃娃家&的客人、&蛋糕店&的顾客、&小医院&的病人等,用角色的语言、动作等参与游戏,了解幼儿的想法和游戏的情况,还可以设置疑难情景,帮助幼儿扩展情节或者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以角色身份介入游戏,易于幼儿接受,也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角色游戏离不开想像和模仿,幼儿模仿和想像的素材来自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并运用到角色游戏中去,能够丰富角色游戏的主题、情节和内容,反之,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积累的经验也能对其适应生活、健康成长起到积极作用。所以,一方面,教师要采用参观、讨论、阅读等多种方式丰富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促进游戏深入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及时发现、归纳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如在游戏中如何与同伴合作、如何大方自信地表演等,引导幼儿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使游戏的功能得到更充分地发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3.以游戏材料为媒介进行指导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对具体直观的游戏材料往往比对语言更有兴趣,这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巧妙、恰当地运用游戏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给幼儿带来游戏灵感,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游戏材料的作用,以游戏材料为媒介指导幼儿游戏。教师投放游戏材料的目的要明确,投放材料前要对幼儿游戏的需要、已有经验和兴趣有所了解,对游戏材料投放后幼儿的操作情况、材料对游戏的支持情况等有所预想,要引导幼儿了解每一种游戏材料的功能、玩法,在此基础上,还要鼓励幼儿一物多玩,充分发挥游戏材料的价值。
4.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幼儿讨论不仅是分享经验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游戏开始之前可以组织幼儿讨论,帮助幼儿重温上一次游戏的经验,对本次游戏的开展进行预想,做好游戏的心理准备。游戏结束之后也要组织好讨论,引导幼儿发展游戏情节。组织讨论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参与讨论。可以让幼儿先自发讨论,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达出来,教师适时参与讨论、点拨,推进讨论不断深入,充分发挥讨论的指导作用。
5.运用多种方式讲评
讲评是角色游戏的重要环节,恰当的讲评能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提高游戏水平,引导游戏深入发展。教师应该丰富讲评方式,充分发挥讲评对游戏的指导作用。如,可以让幼儿参与讲评,说说自己参与游戏的情况,教师予以肯定或者提出问题,引发全体幼儿讨论;也可以用摄像机或数码相机拍下幼儿的游戏情况,讲评时幼儿回顾游戏情景,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选择本次游戏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对幼儿发展又极为重要的内容进行讲评,如发生争抢怎么办,等等。
三、把握指导时机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游戏时幼儿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世界中,自由且极具个性地表现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常常忘记周围人和事的存在。这时,教师要用一颗童心去欣赏孩子们的游戏,用一双专业者的眼睛去观察孩子们的游戏,了解孩子们的游戏情况,在最恰当的、孩子们最需要的时刻给以支持,否则对孩子们的游戏就是一种干扰。通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教师要把握好指导时机,适时介入。
1.在出现不安全因素时,教师必须在第一时间介入指导。幼儿如果使用危险物品进行游戏,或者在游戏时出现危险动作,都有可能受到伤害,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说明利害,确保幼儿的生命健康。
2.在幼儿兴趣减弱时,教师要及时介入指导。有的幼儿刚参与一个新游戏时,兴趣十足,但很快兴趣就减弱了,细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游戏玩法单调重复,孩子觉得没意思;二是孩子们不知道该怎么游戏了,游戏难以深入。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该及时介入指导,激发幼儿进一步游戏的兴趣。
3.在幼儿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发生纠纷、寻求帮助时,教师要及时介入指导。如,&医院&里来了一位病人要求住院,可是没有床位了,医生让病人下次再住院,可是病人说病情严重,要立刻住院,否则很危险,大家都不知该如何解决&&这就是教师介入的时机,协助幼儿解决问题,将游戏进行下去。
4.在出现不健康内容时,教师也要及时介入指导。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可以自由表达对生活和世界的认识、体验和感受,因此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健康或不适合幼儿的内容,如打麻将、赌博、烧香拜佛等,教师应及时发现并进行适当引导。
总之,角色游戏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采取适当的指导策略不仅能让幼儿获得强烈的游戏性体验,情感上得到极大的满足,还能增强幼儿的社会性意识,提高语言表达、合作、创新、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因此,教师应不断研究实践指导策略,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增强指导效果。
编辑:cicy关键词: 最新文章:
相关博文:
阅读人气:1449阅读人气:1157阅读人气:866阅读人气:1353阅读人气:1049
已回答相关问题:
[]阅读人气:1181[]阅读人气:1101[]阅读人气:995[]阅读人气:1055[]阅读人气:11322
12345678910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123 用&&户:
自动登录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成为"中国幼儿教师网"会员东方之星学前教育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东方之星幼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中国幼儿教师网
号 -4 | 京公安网备 10337 号拒绝访问 | www.ggdoc.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ggdoc.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2295dbdc9594364-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教师如何指导幼儿角色游戏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教师如何指导幼儿角色游戏
&&教师如何指导幼儿角色游戏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05-15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策略及情况分析
价格:¥16.50 &&
4596人阅读
3855人阅读
3013人阅读
1115人阅读
第1章 角色游戏的内涵及意义
1.幼儿园角色游戏:基于观察和调查的研究
王春燕;李慧慧
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的时间不同;幼儿对角色游戏区域的选择有明显的性别与年龄差异;教师对角色游戏的价值定位不同,确定角色游戏内容的依据也不同;教师对角色游戏的指导存在水平较低等问题。研究者认为,教师应重视角色游戏的价值,开展多样化的角色游戏,科学指导角色游戏,以...&&&
来源:《幼儿教育》
2009年第15期
作者:王春燕;李慧慧
2.论幼儿角色游戏对幼儿的正面发展作用及教师角色的扮演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生活的基本活动形式,学前期的儿童就要以游戏为主,剥夺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则会窒息他们的童年生活,将导致他们发展得畸形。鉴于角色游戏与幼儿主体的密切联系,从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开展与幼儿主体的发展角度出发,探讨幼儿园角色游戏对幼儿正面性发展的意义。&&&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
2013年第05期
作者:金玮蓉
3.论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游戏是幼儿时期的一种重要活动,是幼儿生活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角色游戏是幼儿游戏中最常见的一种游戏,是幼儿对社会规则、社会情感、人际交往的初步感受和认识,也是培养幼儿分享、合作的有力工具。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角色的扮演,社会性各方面便在与同伴的沟通和交流中得到发展。&&&
来源:《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04期
作者:李婷婷
4.角色游戏:提升幼儿社会性发展价值的重要途径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角色扮演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游戏,其发生、发展经历了从角色行为到角色意识再到角色认知的过程,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角色游戏因具有促进幼儿自我意识发展、人际交往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提高幼儿性别角色意识等价值与作用,对提升幼儿...&&&
来源:《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3年第09期
作者:李婷;卢清
第2章 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定位与指导要素分析
1.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身份研究
在幼儿园角色游戏活动的指导中,教师主要表现出三种身份:一为教育者身份,二为教育者与游戏者揉合的身份,三为游戏者身份。教师在观念上认可并向往游戏者身份,在行为上却彰显教育者身份而忽视游戏者身份。为了使教师在角色游戏中更好实现游戏者身份的指导,需要确立游戏者身份规范。&&&
来源:《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01期
作者:方建华
2.幼儿角色游戏中的教师角色批判与重建
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通常承担三种角色,即教育者、游戏者和揉和者角色。不同的角色定位对教师的游戏指导行为会产生较大影响。游戏者较为关注幼儿角色游戏的情节发展,更多运用陈述式语言指导方式,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教育者较为关注幼儿角色游戏的规则,更多采用询问式甚至指令式语言指导方...&&&
来源:《幼儿教育》
2015年第Z3期
作者:方建华
3.望、闻、问、切——幼儿角色游戏指导四部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它提示我们: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那么教师在幼儿的角色游戏过程中,要扮演支持者、观察者、倾听者、指导者、协调者、评价者等多重的角色。&&&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30期
作者:钟美玲
4.给孩子们一个虚拟空间——论如何有效开展幼儿角色游戏活...
&正&创造性角色游戏是幼儿以想象和模仿,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客观生活的一种游戏。比如娃娃家游戏,花店游戏,超市游戏等是不同主题的角色游戏,但是它们又都有一定的主题,称为主题创造性角色游戏。这种游戏不仅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幼儿期最典范的、最有特点的游戏。以下我谈谈...&&&
来源:《考试周刊》
2014年第36期
作者:江千
5.幼儿教师组织指导幼儿角色游戏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阎平;曹爽英
幼儿角色游戏需要教师组织指导。教师组织指导幼儿角色游戏的能力包括观察、倾听和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与幼儿沟通、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开展游戏的能力;创设游戏环境、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能力;随机介入、指导幼儿游戏的能力;评价游戏活动、调整游戏计划的能力等。&&&
来源:《学前教育研究》
2007年第09期
作者:阎平;曹爽英
6.对幼儿角色游戏讲评有效性的反思
&正&游戏讲评是指教师在观察了解幼儿游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就开展的游戏进行讲述、讨论、分析,帮助幼儿整理获得的零散经验,引导幼儿修正错误的经验,让幼儿分享成功的经验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下一次游戏的开展做好材料经验等方面的准备,它是幼儿已有游戏经验的提升,也是下一次游戏准备的...&&&
来源:《新课程(小学)》
2013年第10期
作者:缪维缨
7.幼儿教师组织角色游戏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张超;马玉娟
游戏是幼儿生活中主要的活动形式,而角色游戏是游戏中的一种典型,指幼儿通过平时生活中的积累,发挥想象力,在游戏中扮演角色从而创造性地反映生活。角色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深远影响,而要很好地组织角色游戏,从而促进幼儿发展,幼儿教师的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在观察了一定角色游戏活动的基础...&&&
来源:《考试周刊》
2014年第65期
作者:张超;马玉娟
8.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指导策略
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较为典型的游戏活动,也是幼儿游戏频率较多的活动。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角色与扮演。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幼儿不仅能满足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还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全面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提升自己的社交技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本...&&&
来源:《学周刊》
2015年第04期
作者:马雨红
第3章 幼儿角色游戏中的教师指导策略
1.浅谈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角色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角色意识的培养欧阳丽君角角游戏中,小班幼儿特别是初入园的幼儿角色意识弱,或缺乏角色意识,所以他们玩起来难于进入角色,游戏形式单调、平淡,使角色游戏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意义和目的。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角色意识,使角色游戏达到其相应的教育意...&&&
来源:《学前教育研究》
1997年第05期
作者:欧阳丽君
2.小班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
分析在小班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现状,并提出改善教师指导行为策略。&&&
来源:《成才之路》
2015年第03期
作者:杨晓斓
3.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介入时机的研究
学前教育阶段,由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形式,把游戏的权利给幼儿,并通过游戏去实现教育目的,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目标。中班幼儿在游戏中社会性发展活跃,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合作性达到了一定的发展程度,是幼儿游戏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游戏对于幼...&&&
来源:《黑河学刊》
2013年第06期
作者:王小丽
4.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合作能力发展的初步观察研究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合作能力发展的初步观察研究曹中平儿童的游戏心理研究表明_①,角色游戏与儿童社会性技能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角色游戏不仅能提高儿童角色游戏水平。而且能加强儿童之间的交往和合作能力。但角色游戏中儿童合作能力发展的状况和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本...&&&
来源:《学前教育研究》
1994年第02期
作者:曹中平
5.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角色游戏作为幼儿最具特色、典型的游戏,对幼儿智育发展、性格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干预和影响,以保障角色游戏教育作用的实现。本文结合大班幼儿角色游戏,对幼儿角色游戏的内涵与特点、开展角色游戏的意义以及教师指导策略进行探究。&&&
来源:《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4年第02期
作者:金梦
第4章 幼儿角色游戏典型案例
1.“娃娃家”里的电话
&正&一、游戏观察记录小班孩子特别愿意在娃娃家里玩,每次也都玩得特别尽兴。这不,今天,娃娃家里又热闹起来了。文豪炒菜,金梦和潼潼给娃娃喂饭,文豪在炒菜之余,抓起边上的电话就打,&喂,我在做饭呢,你过来吃饭吧。&放下电话接着炒菜。一&&&
来源:《山东教育》
2008年第36期
作者:王耀英
2.小班角色游戏行为解析——以“娃娃家”为例
&正&一、研究背景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邱学青在其《学前儿童游戏》中指出:&儿童早期就是游戏的时期,童年的游戏不仅带给儿童快乐,而且是帮助儿童按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学习和发展的有价值的活动。游戏在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的、...&&&
来源:《幼儿100(教师版)》
2013年第05期
作者:周颖佳
3.共同探寻小班“娃娃家”游戏的快乐真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而现实当中幼儿教师对幼儿游戏的重视程度表现不一。2009年3月—5月,合肥市教育局在合肥市省级一类园中进行了同区角异构和同主题角色游戏异构活动,以捆绑联动教研的形式,把幼儿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的目光引向了幼儿的一日活动,更...&&&
来源:《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
2009年第11期
作者:邹玲娣
4.浅谈角色游戏《娃娃医院》的创设与使用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将他们积累的各种生活经验再现出来,并通过操作及与他人的对话接触加深关于这些生活经验的印象,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的一种游戏形式。它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情绪情感,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主题《人们怎样工...&&&
来源:《读书文摘》
2014年第24期
作者:金蓉
5.以“医院”为例浅谈角色游戏的组织和实施
角色游戏能够帮助幼儿认识社会,满足其参与社会生活的渴望,使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在情感上得到最大的满足和欢乐。角色游戏能反映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可学习和模仿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履行各种人物的社会职责,使幼儿从小学到各种优良品质和待人处世的知识,为形成良好的道德观打下基础。&&&
来源:《新课程(上)》
2015年第02期
作者:范荔
6.中班角色游戏“小小消防员”案例分析
&正&一、案例描述敲鼓队的成员们正在用套盒杆子和纸箱进行演奏。突然,从远处跑来的启腾扛着一个套盒杆大声地对敲鼓队成员说:&着火了,别敲了!着火了,别敲了!&敲鼓队成员似乎并没有太在意,还是敲得很投入。直到另一位小朋友嘉禾也扛着套盒杆赶到时,敲鼓队的一位成员才大叫:&着火啦,着火啦。&这...&&&
来源:《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
2014年第Z1期
作者:龚靖靖
7.大班象征性游戏案例
&正&案例背景通过中班一年的学习,幼儿已经积累了有关角色游戏的一些知识,大班角色游戏的主题较中班更为广泛、丰富,能较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游戏内容向广泛的社会生活扩展,更有时代性。角色游戏贴近大班幼儿生活、能更好地反映大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同时又是大...&&&
来源:《山西教育(幼教)》
2014年第09期
作者:赵晋琳
8.带着研究的意识开展活动——以“小小新闻我播报”的生成...
&正&感悟:事实上,教师的儿童研究是融于日常教学之中的,并非艰深复杂的理论建构。只要具备研究的意识和态度,教师的教学实践就会发生改变。对于幼儿教师而言,研究是一种面向自身的学习、探索和提升。在深入探究幼儿精神世界和生命体验,发掘幼儿作为学习者和人的价值时,教师也能感悟到从教的幸...&&&
来源:《福建教育》
2013年第Z7期
作者:刘琪
9.浅谈在角色游戏——《爱心超市》中如何提高幼儿的能力
在《爱心超市》角色游戏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提高幼儿能力。首先教师要指导幼儿在游戏中认识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数字的概念。其次在游戏中,教师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的防范能力。同时教师要培养幼儿文明礼貌、遵守秩序的良好行为习惯。&&&
来源:《赤子(中旬)》
2014年第18期
作者:刘珺
价格:¥16.50
请输入您的评论内容,评论内容将由主编筛选后显示,对所有人可见。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
名称: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策略及情况分析
价格:¥16.5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指导纲要内容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