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榴弹对坦克的杀伤,变回水泥回转窑零件图什么的

155榴弹到底能对坦克造成什么样的破坏
我的图书馆
155榴弹到底能对坦克造成什么样的破坏
155榴弹的仅末端动能就高达15兆焦,比一般120/125坦克炮穿 甲弹的炮口动能还大。 从什么角度命中任何坦克摧毁都已经不是什么 问题。这还是在不考虑装药的情况下。坦克的装甲再强,被155榴弹 炸一下很可能只剩下护盾等比较坚固的地方。 那情形大概就象一个人 拿着一个盾牌挡住一枚82MM 迫击炮弹,盾牌可能还在,但包括人在 内的其它部分已经不在了。 用155的榴弹在10公里以上的射程命中 M1A2,那可是曲射弹道,不知 道这有没有炮指毕业的,说一下155炮炮弹末端弹道与地面的夹角是 多少?不要说是榴弹,就是实心弹,也能把 M1A2的装甲给砸掉了, 别忘了 M1A2的装甲也是焊上的。要是用上榴弹,那就不用说了,震也 把人震死了,想一想9毫米手枪弹在10米以内都能把一个向枪口跑来 的人打得向后倒,更不要说155榴弹直接命中也就是离人50毫米外的 一块最多60毫米的装甲钢板了。对了,用155炮对付坦克集群用预制 钨丸弹 (用近炸引信) 效费比可能会更好。 当然了, 用火箭炮也不差; 有“铜斑蛇”最好了。 在朝鲜战争中,我军坦克兵采用的是曲射射击,而非直瞄。213号坦克 击毁的 M26全是用榴弹曲射击毁的,因为 T-34的85炮无法击穿 M26的 装甲榴弹落在距离坦克5~10米内距离,坦克就有可能被掀翻或者震 坏。至于命中率,在20公里外能否命中坦克,不属于本贴讨论范围, 不过,还是可以参考一下我军80年代华北平原大演习,地炮对假想苏 坦克群的拦阻射击。还可以查一下资料,库尔斯克战役中的斐迪南下场如何,那辆命中榴弹的斐迪南正是整车炸碎,榴弹嘛,估计也没有 穿透斐迪南的装甲,要知道,斐迪南的正面装甲可是200毫米,43年 苏军没有什么坦克炮能够击穿。但是152MM 榴弹可以轻易炸碎它。 一般来说,榴弹炮发射的炮弹如果击中坦克的话,应该是以大于50 度的角度命中的,也就是坦克的顶部,坦克这样的部位估计连122 弹也无法承受.普通155弹在足够近的距离爆炸(不直接命中) 也 , 可以保证摧毁坦克(结构变形,失去战斗能力) ,直接命中,只有一 种可能:坦克及其内部人员的彻底完蛋。另外,大家可以翻翻早些年 的 BQZS 和现代兵器,上面有专门讲到这个问题的。 典型的155榴弹炮弹的末端动能高达12到15兆焦(底排弹可以接近20 兆焦),而最好的坦克炮的炮口动能也只有11兆焦.而且榴弹炮是曲射 武器,而坦克炮是平射武器。动能大而且主要命中相对薄弱的部位。 大家说说会把坦克打成什么样子。我从来没有见过实际被155/152榴 弹炮摧毁的坦克,但152炮的实弹射击还是见过的。30多千克的延迟 弹头在钻到地下爆炸隔几公里都可以感到震动, 震过之后几十秒声音 才会传来,又会被吓一跳。算上开炮,每打一发我们要被吓到三次。 如果穿到坦克里爆炸,估计只有护盾和炮管这样的部件能保持原形。 即使在坦克附近爆炸也会将坦克打得七零八落。 要知道我军过去用来 炸坦克用的炸药包只有几公斤炸药就已经可以将坦克打得满地找零 件。榴弹炮得炮弹有30公斤,就不用我说什么了吧。在《解放军炮兵 战术条例中》对加榴炮实施反装甲战斗有明确的规定!152mm 加榴, 130mm 加团级集群对敌相当集群实施火力覆盖!每炮30%弹药基数连续射击,可达到40-60%的摧毁率!是摧毁!相对较小规模的战役战术 集群可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实施定点射击!(152mm 榴弹直接命中是足 ! 可以摧毁任何现有坦克装甲车辆的!)这是经过多次演习证明了的! 152—155mm 榴弹实施间瞄时命中角为70-85度!再南京军区三界训练 基地进行的火炮系统射击科研中有一项就是红土地系统射击坦克! 而 且由合肥,南京炮兵学院组成的课题组已完成了此项科研任务!用火 炮对付坦克集群是早就有的战术, 在六十年代中苏交恶的时候为了防 御苏联坦克集群,我军在三北地区部署了大量的炮兵部队,主要战术 就是用密集炮火来摧毁敌方坦克。随着科技发展,对付坦克的战法逐 渐以反坦克导弹为主,但火炮仍然是坦克的克星。迷信复合装甲的朋 友不是壮敌人威风就是对装甲不了解,100斤左右的高爆炸药直接命 中爆炸,什么装甲都是扯蛋。这一点在实弹演习中早已证实。 但是对于敌人装甲集群的位置判断本来就很难,另外在敌人进攻当中, 由于目标是运动的,大口径炮群的大规模的压制射击弹幕推进的速度 要受到观瞄人员和通讯等很多方面的制约, 要做到覆盖运动中的装甲 集群很难做到。苏宁烈士反对的我想就是这一点。所以一般是覆盖装 甲集群集结地,那样才能达到效果。 覆盖集结地,有足够的落弹密度,155炮弹打烂任何一种坦克简直就 是吹灰。被直接命中的坦克肯定被炸碎了。那么多的高爆炸药简直就 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反正死定了。要是换成250公斤的航空炸 弹,俯冲下来投中,几辆 M1A1逻在一起也全敲碎了。另外,我们看 个事实,一米厚的钢筋混凝土,155炮弹直接命中就全部炸碎,钢筋榴弹贴着装甲爆炸 虽说不能把全部动能传给装甲 也炸不穿装甲 但是它足够大时 就可以隔山打牛穿甲弹不是动能弹,不是单纯击穿装甲靠动能杀伤的,无论是穿甲弹还是破甲弹,都是击穿装甲之后,将战斗部送入车体爆炸来造成破坏,所以坦克一旦被击穿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绝不会像游戏里面那样挨上好几发穿甲弹还能活动的~榴弹的设计主要是通过爆炸产生破片和冲击来实现杀伤,对于坦克来说其装甲足以抵挡榴弹的破片,而对于冲击波的伤害则完全取决于榴弹炮的口径,可是大口径的榴弹炮通常都是用作火力支援的曲射炮,用来打坦克效率太低。另外,补充一下,舰炮并不是单一的榴弹炮,战舰在海战时也是用的穿甲弹,只有在对海岸进行火力支援的时候才换榴弹~穿甲弹不是动能弹,不是单纯击穿装甲靠动能杀伤的,无论是穿甲弹还是破甲弹,都是击穿装甲之后,将战斗部送入车体爆炸来造成破坏,...现代的动能穿甲弹当然没有炸药了,我之前的表述确实有误,只是描述旧式穿甲弹“旧式穿甲弹当撞击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引信被触发点燃,就引起了弹丸装药的爆炸。这时,在每平方厘米面积上,可产生数十吨至数百吨的高压,从而杀伤坦克内的乘员、破坏武器装备。当然,现代的穿甲弹,特别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弹芯是实心的,其中并没有炸药,击穿装甲之后,是依靠高速飞溅的装甲碎片和穿甲弹弹芯碎片杀伤装甲目标中的人员、破坏其中的装备。而贫铀穿甲弹在击穿装甲后,强大的撞击力会使得贫铀弹芯发生自燃,产生高温,引燃装甲目标中的油料、弹药,造成极大的破坏效果。”用大口径榴弹炮打卫星制导末敏弹,一个榴弹炮阵地打一一个基数就可以报销一个暴露在空旷地带的坦克集群。末敏弹全是攻顶,信息时代是不需要和主装甲硬抗的,打蛇拿七寸,脑壳被门夹过的才会挽起袖子上去跟蛇对咬。据资料称中国的89式120mm自行反坦克炮发射榴弹即可使第三代主战坦克失去战斗力。至于感觉,你去试试就知道了。据资料称中国的89式120mm自行反坦克炮发射榴弹即可使第三代主战坦克失去战斗力。至于感觉,你去试试就知道了。可不可以不用打破装甲然后把里面的人震死引用@开压路机的某 的话:榴弹不是破甲弹,会不会击穿这个就不知道了,现在的复合装甲防护力是相当强的。不过车上的瞄准镜雷达之类的肯定会碎得一塌糊涂。榴弹遇到设计良好的防弹外形很可能会发生跳蛋,跳蛋飞到哪儿去不得而知但是飞的够远的话坦克和成员多数会没事儿,不过要是入射角度不巧正好贴着装甲爆炸了……估计整个车身结构就完蛋了,成员也是。混凝土可是和钢的强度差不多,坦克装甲换算成钢板也就600-700毫 米,那更不成问题。 因此,要以大口径火炮对付装甲目标,首先就需要确切知道敌人装甲 集结地的大致方位。总结一下-关于榴弹打坦克的讨论讨论前,发两篇在网上找的论文,说明一点,8公斤 B 高能炸药就是 155mm 榴掸的装药量,第一篇论文中,距爆心距离指的是车内测量超 压的仪器距爆心的距离。另外,我军有很多和大口径榴弹,同口径的 反坦克导弹,甚至口径更大的反坦克导弹,不采用杀伤爆破战斗部而 要采用破甲战斗部,很多时候这破甲战斗部对于坦克的威力是较小 的,那为什么不用威力“大”的榴弹: 网上关于榴弹打坦克能造成的毁伤主要是以下一些观点: 1.结构破坏。很多网友认为榴弹冲击波命中坦克能炸毁坦克的装甲, 其实这是错误的。目前坦克的主装甲的整体抗拉强度多在1百万兆帕 以上,焊缝与装甲实际厚度等厚,抗拉强度多在数十万兆帕,抗剪强 度也在10万兆帕以上。155mm 榴弹(B 炸药)心的动压是3万兆帕, 超 压50千帕,作用时间1.6毫秒。203mm 榴弹爆心(B 炸药)动压是5万兆帕。这样的压强是不可能破坏坦克的装甲的。多数坦克的炮塔其座 圈有一圈20mm 厚的环状厚钢圈作为上圈,炮塔本身焊接的10mm 厚钢 圈置于下方,中间为多种直径滚珠轴承。炮塔本身与钢圈对应的内侧 有一圈齿轮,用于驱动炮塔旋转。在下圈上有数个锁紧装置,当炮塔 转到该装置解锁角度时就可以解锁吊起炮塔。这是 t-35-85 1944年 型坦克的炮塔结构。 很多现代坦克的炮塔座圈为更为复杂的多层结构 (比如梅卡瓦3的双层滚柱座圈) ,连接强度更高。想一想,根据力的 分解,作用于钢圈的作用力已经只有原来作用于装甲的作用力的一 半。1万多兆帕,1.6毫秒的作用时间,是不可能掀飞炮塔的。 2.震动伤害。有一些观点认为,震动会对于坦克造成巨大毁伤,其实 不然。榴弹命中坦克的瞬间,虽然冲击力巨大,但是作用时间极短, 仅为1至2毫秒。这个冲击的大部分会被坦克的悬挂吸收,再加上装甲 反射和吸收,其冲击强度和能量最终会被坦克吸收绝大部分。传递给 坦克设备和乘员的冲击能量不会很多。 3.超压伤害。 超压主要是从一些坦克密封不严的缝隙以及装甲传递的 冲击波进入车内引起。我所找到的论文是以均质装甲的88B 坦克作为 实验对象,对于采用复合装甲的三代坦克,由于密封性能的提高以及 复合装甲更好的衰减冲击波的效果,超压对于车内乘员的伤害将更 小。 4.装甲传递应力波对于车内固定于装甲上的设备的毁伤。88B 的火控 计算机的螺栓是安装在炮塔侧面装甲之上的, 这就导致了实验中榴弹 命中侧面装甲时螺栓脱落。因此,榴弹命中某一部位的均质装甲时,对于固定在该部位装甲上的设备会有很大的破坏。不过,对于复合装 甲并非如此。 另外,网上关于一些支持榴弹击毁坦克的论据其真实性也颇令人怀 疑,其一是美军的155炮弹击毁 M1的实验,来源是某一期《坦克装甲 车辆》上随便提的一句美军做过155榴弹击毁坦克的实验。其实,像 《坦装》《兵器》 、 ,甚至包括更专业的《国外坦克》这类杂志,常有 一些作者不加严格的思考就写了一些没有根据的话是常事, 所以像这 种“一句话论据”自然是不可全信的。 其二, 是苏军和我军炮兵条例。 内容是用远程火炮对装甲纵队进行拦阻射击。 其实目的是击毁坦克外 部的设备以达到降低坦克部队战斗力的目的, 相应坦克编队也有一个 条例是要保持车距以防止受到敌军大口径火炮的伤害。说起来,最先 定后一个条例的还是德军,在斯摩凌斯克附近,德军就因为坦克编队 过于密集, 遭到罗科索夫斯基的炮兵密集射击以至于很多坦克的观瞄 设备损坏不得不退出战斗,以后德军的装甲部队就疏散得多。这在军 演上还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降低“准备度”。 其实,总得说来,甚至不需要收集这么多专业的资料,只要仔细想一 下,就可以明白榴弹打坦克,击伤的概率是不低,不过击毁的概率是 不会高的。120mm 双管后膛迫击炮,其榴弹装药量和120mm 坦克炮一 样,射速比120mm 坦克炮高了几倍,弹丸又比120mm 榴弹小得多。若 是榴弹真有那么大威力,为何不用120mm 自行迫击炮作为直射反坦克 的主力,我想,120mm 迫击炮的直射距离有2000米,高射速又带来了 高命中率,若榴弹真是厉害,恐怕比44倍口径的120坦克炮更厉害吧。但是现实并非如此, 不但120mm 迫击炮还是老老实实的当他的迫击炮, 而且为了打击顶装甲,还专门研制了120mm 迫击炮的破甲弹。另外, 红箭-9,短号,陶 D 这些反坦克导弹都是以破甲战斗部作为主要采 用的战斗部种类,AGM-114“地狱火”反坦克导弹也是用的是破甲战 斗部。前面三种导弹的弹径是152mm,AGM-114是178mm,要是榴弹的威 力真那么大,。在日至3月18日期间,在阿格诺森林附近(具体位置如下图)。653装甲歼击营3连(653营装备猎虎)的301号车便是被对面美军(应该是美36师)的重炮击毁。301号车里坐着的连长,克雷奇默中尉被打成了重度脑震荡。不过不清楚他是因为被震得脑震荡了还是脑袋撞到哪儿脑震荡了。总之,大口径榴弹炮(基于36师的编制,应该是155mm口径的榴弹炮)对重型坦克还是有一定的威胁的。找到各种榴弹威力的文章了。榴弹直接命中对工事的破坏极大............一般来说,3M以内厚度的钢架半埋土石混合工事根本无法承受122榴的打击,而155的破坏能力更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常见的厚度在1.5米左右的钢骨混凝土工事也能单发造成严重毁伤或彻底摧毁............&前阵子看到有人问155mm榴弹的威力是多少,我对其冲击波的杀伤破坏效应大概估算了一下贴上来。不过我由于没有关于破片杀伤破坏能力的资料,因此没有计算相关内容,望见谅。&&空炸威力&以下均为空 炸时冲击波对于暴露目标的破坏情况,本文均为估算,因此不同弹药造成同样的区段不相同。&&73式100mm榴弹,装药1.30公斤,装填TNT炸药,当量为1.30公斤。冲击波可在1~2米之间的距离上破坏轻装甲,2~3米之间可以损伤轻装甲。4~5米之间的距离可完全破坏2层砖墙,5~6米距离可以致1.5层砖墙大部分倒塌,2层厚砖墙倾下,瓦屋顶塌下。6~11米之间的距离可使砖墙出现小裂缝。11~13米距离上可导致玻璃毁坏,大于13米玻璃偶尔会开裂或者震裂;2~3米距离上可以完全破坏厚200mm的钢筋混凝土。3~4米距离上可致人死亡,4~6米距离上上可导致内脏严重破损,有可能导致死亡;6~7米距离上听觉器官受损和骨折,大于7米可导致挫伤。&&125mm榴弹,装药3.5公斤,装梯黑铝炸药当量约为5公斤TNT。冲击波可在2~3米之间的距离破坏轻装甲车辆的装甲,3~4米之间可以损伤轻装甲。6米~7米之间距离上可完全破坏2层砖墙,7~8米之间的距离可以致1.5层砖墙大部分倒塌,2层砖墙倾斜,瓦屋面塌下,8~12米之间距离可使砖墙出现小裂缝,12至17米半径可导致玻璃玻璃部分或全部破坏,大于17米导致玻璃偶尔开裂或者震裂;3~4米之间的距离上可以完全破坏200mm厚钢筋混凝土(混凝土骨料直径,水泥标号,钢筋直径和强度未知)。5~6米之间可以致人员死亡,7~8米之间的距离可以致重伤(内脏严重受损,可能致人死亡)。10米~11米之间致人中度受伤(听觉损坏,骨折)。&&155mm榴弹,装药6~7公斤,**炸药或梯黑铝炸药,当量约为10公斤TNT。冲击波可在3~4米距离上破坏轻装甲,4~5米距离上损伤轻装甲。8~9米距离上可完全破坏2层砖墙,8~9米距离上可以严重破坏砖墙可使1.5层厚砖的砖墙严重开裂可能大部分倒塌;2层厚砖的砖墙倾斜,瓦屋面塌下;11~12米距离玻璃破坏,门窗部分破坏,砖墙出现小裂缝和稍有倾斜,瓦屋顶局部掀起;12~16米距离上,玻璃严重破坏;17米以上玻璃开裂;4~5米距离上可以完全破坏200mm厚钢筋混凝土。125mm坦克炮榴弹,直射距离上,着角接近90°,着速约860m/s,使用延期引信最大可侵彻:2.42米厚石灰岩或砂岩墙,圆石材料墙3.025米,已结硬的沙堆5.445米,松散的沙堆10.89米,压实的粘土墙8.47米,压实的土壤墙7.26米,松散粘土堆12.1米,松散土壤堆15.73米。&&96坦克,99坦克所用的DTB-125榴弹,弹丸重23公斤,装药3.5公斤炸药,当量约为5公斤&&短延期引信,贯穿入目标材质内部,贯穿深度不超过压缩区半径1.5倍,炸出的漏斗坑半径。&运算方法:&压缩区公式=0.36x介质系数x当量开根号&破坏区约等于压缩区半径的2~4倍,取下限2倍运算&以破坏区半径画一个圆与材质表面相割,用计算割线的方法求出漏斗坑半径。&&以上方法比较复杂,我也懒得计算,这里我以压缩区半径和破坏区半径的中间值进行运算,考虑到目标材质性质的不同,混凝土、花岗岩要比泥土抗拉强度高,因此混凝土、花岗岩中漏洞坑半径以(破坏区半径-压缩区半径)/4再加压缩区半径估计出&&155mm榴弹(以当量取10公斤较新式的榴弹算):在素混凝土(没有钢筋钢纤维什么的)可炸出1.09米半径漏斗坑,在花岗岩中可炸出1.22米半径漏斗坑,在含有石块的土壤中可炸出1.36米半径漏斗坑,在松散沙地上可炸出1.7064米半径漏斗坑,在松软土壤中可炸出2.38米半径漏斗坑。&&125mm榴弹(3.5公斤装药,以当量约为5公斤来算):在在素混凝土可炸出0.77米半径漏斗坑,在花岗岩中可炸出0.86米半径漏斗坑,在含有石块的土壤中可炸出0.96米半径漏斗坑,在松散沙地上可炸出1.3米半径漏斗坑,在松软土壤中可炸出1.68米半径漏斗坑。大家讨论坦克能否承受榴弹直接命中,一般么是从动能要么装药炸毁处着手1,动能可能都觉得这么重的东西砸下来,坦克顶部那么薄的一定能击穿.可榴弹终点速度都不高,一般音速左右,顶多400出头~外加头部又薄又软的,做不到靠动能击穿坦克~要是1K以上的话还有点可能~2,装药一般认为是榴弹有7,8KG的炸药,一定够秒杀坦克,挨发肯定炸碎了啊之类的.其实不然.它们的工作原理就决定了做不到这一点.榴弹接触装甲后,引信瞬间发火,从引信碰击发火到主装药被击发有100毫秒左右的间隔.可以看LZ给图,榴弹前部最薄,装药最少,领先起爆,和榴弹接触的装甲会受到一个爆炸应力波并产生反射,然后再受到远离装甲的榴弹主装药爆炸的冲击,这样在坦克表面就形成了一个反向爆破,正是这样注定了榴弹炸不烂坦克,顶多就炸个小坑.&当然了如果落点合适,冲击波能作用于车体和炮塔的话,榴弹还是能起作用的,把发动机震趴窝,毁坏观瞄炮管啥的.但想和穿,破一样的击毁人家还是困难的,要不也不用开发那俩了,直接用榴弹么还便宜~除非你拉超大口径的,那另说~当时卡里乌斯他们的报告是,152不能击穿我们的装甲但是震怀了我们的设备。估计不能吧,155一级榴弹装药都有5到8公斤左右,而且榴弹是重天上掉下来的,正好打顶装甲上,不管是击穿还是爆炸顶装甲都受不了吧。打正面装甲上就说不清楚了&坦克能顶住。人顶不住而已,hiddenstrike: 谁说的。除非车组人员没带头盔,而且脑袋正好离车体内部某些机件很近。否则10公斤炸药在车体前装甲直接命中的震动,还不如你绑好保险带,开着日本车以40公里的速度正面撞悬崖的震动大。即便以日本车的安全水平,绑好保险带,40公里时速正面撞水泥墩或悬崖,都能保证人基本无碍。动能说:榴弹的造型造成了动能难以集中释放,换句话说,同样动能的弓箭和盾牌,弓箭可以射入盔甲,盾牌只能拍在盔甲上。当然具体情况看装甲厚度和动能大小。炸药说:就按10公斤炸药来说,炮弹引爆对坦克造成的毁伤和在坦克上固定炸药爆破,以及破甲弹的空心聚能装药是有本质差距的,而且炸药伤害即便是向着装甲的方向也是铺开的。换句话说,炸药说的问题就是榴弹是否挨着装甲爆的。。。虽然引信引爆时间很短,但是弹开哪怕很小的距离伤害都是极大的递减。震晕说:不同人抗震能力都不一样,坦克里不同位置的人也不一样。但是震晕的有效范围其实递减很快。而且剧烈晃动让成员头撞强也不是不可能。所谓安全带理论。。。最起码填装手不适合绑安全带。震死说:不排除倒霉的被震死。战史问题,最起码近炸崩坏负重轮,履带,指挥塔一类的记录不计其数。。。其实榴弹打坦克最大的问题是,近射威力大但是打的是主装甲,曲舍可以命中比较薄弱的顶甲一方面不容易击中一方面威力确实小了。榴弹炸不坏装甲应该是无争议的,问题的焦点应该是否造成人员丧失战斗力和设备的损害&流言终结者,试验出真知。说行的人自己坐到坦克里被说不行的用榴弹炮轰下不就结了吗?&有个测试152在距离虎王100米处开炮,造成虎王正面装甲掉落,没有击穿。1KM的距离上。SU-152是无法正面洞穿虎王的怎么这边给出的论点是85mmHE能砸穿虎王屁股,为毛我苏联kv1挨了一发据说是sig33的150mm毛事没有,果真是慈父的爱?&学记者 & 只看Ta如果大口径爆破弹直接命中坦克,那坦克上的一切外露设备皆废,人员也大多五脏出血。直接命运的概率不大,如果没有直接命中,对坦克的杀伤能力有限,除非发射的是攻顶子母弹。有些自行火炮有直瞄装置,不过因为体积过大,机动性不好,也无法和坦克直接对决,只能应急使用。关键现在的155加农榴弹炮弹道都是曲射的,对坦克相当于攻顶了。。。so结局和零件没什么太大区别。。。坦克还是正面装甲最厚,不要扯什么反应装甲那个对付射流还有点用。。。。二战时德国黄蜂105点射T-34无压力,现在AC-130的机载105点射T-80也无压力(不过要考虑高度势能,还有打的是顶装甲)引用@诺里斯 的话:关键现在的155加农榴弹炮弹道都是曲射的,对坦克相当于攻顶了。。。so结局和零件没什么太大区别。。。坦克还是正面装甲最厚,不要扯什么反应装甲那个对付射流还有点用。。。。现在的反应装甲真能防穿甲弹…敬请搜索“双防反应装甲”。现在的反应装甲真能防穿甲弹…敬请搜索“双防反应装甲”。这个对付高速脱壳穿甲弹,榴弹炮的高爆弹效果类似于碎甲弹,爆炸反应装甲效果是不是比间隙装甲好呢?[0] |&68楼 12:25 agein 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生 & 只看Ta引用@诺里斯 的话:这个对付高速脱壳穿甲弹,榴弹炮的高爆弹效果类似于碎甲弹,爆炸反应装甲效果是不是比间隙装甲好呢?高爆弹效果和碎甲弹是不同的。碎甲弹直接在装甲里产生应力波;高爆弹先在空气中产生冲击波,然后由冲击波冲击装甲。爆炸反应装甲效果肯定比间隙装甲好,因为它和主装甲之间也必须留有间隙。 06:43 刀锋上的行吟诗人 只看Ta引用@粥喂羊 的话:记得有台倒霉的虎式在诺曼底登陆的时候直接被203mm舰炮命中,然后回到了零件状态···(图片死也找不到了···)我记得是一个全新的连队,连长昨天刚拿的车第二天得到命令去滩头....[0] |&70楼 20:57 绿衣人叔叔 只看Ta引用@金馆长之笑 的话:苏联的B-4榴弹炮,203mm口径,德国兵称为“斯大林之锤”。被这个击中的坦克,不管你是Iv号、豹子、老虎、虎王还是什么,统统完蛋。这个东西经常被那里直瞄拆房,效果那个好啊155mm的榴弹炮在坦克是10m圆周内爆炸,结果都是坦克直接失去战斗力,即使结构破坏不大,内部人员的生存几率也很低。就像加厚的头盔戴在头上,AK47一枪直愣愣打过来,即使头盔没有被打穿,巨大的冲量也会使你的脖子直接断掉[0] |&72楼 15:13 JustinZ (楼主) 只看Ta引用@Excaliburism 的话:155mm的榴弹炮在坦克是10m圆周内爆炸,结果都是坦克直接失去战斗力,即使结构破坏不大,内部人员的生存几率也很低。就像加厚的头盔戴在头上,AK47一枪直愣愣打过来,即使头盔没有被打穿,巨大的冲量也会使你的脖子直接断掉扯吧您就。M43弹那点动量怎么可能打断脖子。回复已经很清楚了,对于现代主战坦克,即使155直接命中,也不能确保杀伤内部成员。引用@JustinZ 的话:扯吧您就。M43弹那点动量怎么可能打断脖子。回复已经很清楚了,对于现代主战坦克,即使155直接命中,也不能确保杀伤内部成员。是骨折好不好,您不是赫拉克勒斯,别把人类想的那么无敌,子弹与头盔接触时间很短,瞬间是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力的。头盔跟防弹衣是一样的,主要是放破片流弹的。[0] |&74楼 22:48 天然萌 只看Ta没人想过爆炸时的声波造成的损伤么?人所经受的声音如果超过120分贝,就会产生损害,如果更高呢?超过200分贝完全可能致死。炮弹的弹片或许不能穿透铁甲,但是声波却不是铁甲所能防护的。 11:02 JustinZ (楼主) 只看Ta引用@Excaliburism 的话:是骨折好不好,您不是赫拉克勒斯,别把人类想的那么无敌,子弹与头盔接触时间很短,瞬间是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力的。头盔跟防弹衣是一样的,主要是放破片流弹的。自己搜索现代防弹头盔、防弹衣的发展。不要让自己的知识停留在20年前。[0] |&79楼 12:35 JustinZ (楼主) 只看Ta引用@博丽灵梦 的话:不说子弹口径以及种类就是耍流氓……已经说了是M43呃,楼上这么多人怎么没人问弹药种类啊……现代152/155榴弹炮打坦克基本上就是靠末端制导弹药了,一个弹可以携带两个子弹,在下落时候自动寻的,然后攻顶。坦克基本上是没救的。引用@YuriWayne 的话:发一张零件状态的图,但不是大口径榴弹干的。。这应该是被炸毁零件状态的IS-3坦克..貌似是在布拉格。其实...大口径榴弹炮造成的更多的是内部装甲崩落,因此对后来的间隙装甲和复合装甲效果不佳。PS:IS-2的D-25T就是这么来的,当时,毛子的野战炮兵们被汉斯们的坦克打毛了,于是,坦克们悲剧了...[0] |&84楼 18:20 宅心仍厚 只看Ta引用@粥喂羊 的话:记得有台倒霉的虎式在诺曼底登陆的时候直接被203mm舰炮命中,然后回到了零件状态···(图片死也找不到了···)…------------------------------------------------------------------被低估的炮兵——榴弹炮与坦克的较量“装甲战斗车辆,特别是主战坦克,是战场上最必须也最难摧毁的重要集群目标。……坦克有三个主要特征,机动性、火力和防护性能。从攻击者角度看,其防护性能是摧毁它最主要的困难。”——《战场与武器系统 第二卷》 第8章 P98以上是《战场与武器系统》一书中对坦克的描述。坦克诞生在一战僵持不下的堑壕战中,由于本身诞生的意义便是穿过纵横交错火力网,因此防护性是其一个主要特在。由于这个特征,伴随着坦克一同的出现概念的便是反坦克战。由于坦克难以摧毁,在反坦克战中,其主要武器往往是专门为了对抗坦克而开发出了的各种专业反坦克武器。但是,被誉为“战争之神”的传统炮兵[1]在反坦克战中其实也占据了一席之地。炮兵与反坦克战史可以这么说,在坦克出现时,最初担任反坦克武器的就是炮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许比其大名鼎鼎的K型子弹,他们才是对协约国坦克最大的威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英国坦克所形成最大的威胁,是来自德军的野战炮……在英国皇家坦克团战史上,充满着关于英军坦克遭到德军野战炮袭击的记述……野战炮挫败坦克进攻最著名的战例,也许要算是日,英军在坎布里埃的首次战斗中,对福莱斯可威斯所发动的进攻了。当时英国皇家坦克团第5坦克营与伴随步兵切断了联系,而当他们越过一座位于一个村庄旁边的小山时,遭到了德军为执行反坦克任务而专门配属在一旁的数个野战炮连猛烈而准确的射击。英军有16辆坦克被迅速击毁……只要野战炮出现,坦克肯定会被消灭。”——《反坦克战史》 第1章 P14-16无论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野战炮都是重要的反坦克武器。以至于当时的人们在预测未来战争中,认为野战间瞄火炮任然可以阻止绝大多数坦克的进攻。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无论是坦克的防护还是反坦克兵器威力都发展迅速,传统炮兵在整个战争已经不是反坦克战的主角。不过在早期反坦克武器发展停泄的状态下,炮兵很多时候依然要搭任反坦克任务。在纳粹德国闪击法国的作战中,德国过时的反坦克武器无法克服英国的玛蒂尔达步兵坦克的防护力。因此反坦克任务又交给了榴弹。以下是道格拉斯普拉特将军描述日在阿拉斯附近所发生的情况。“……他们的反坦克手在发射几发炮弹之后,就丢弃火炮落荒而逃……他们所装备的反坦克武器没有任何一件能穿透我们的“玛蒂尔达”I型和II型坦克,甚至他们发射的榴弹的野战炮也不例外。……对于我军的主要威胁是敌军的野战炮,其中有些野战炮竟是占领暴露阵地进行直接瞄准射击。同时敌机也在步兵头上俯冲轰炸,但这并没有给我军坦克造成多大麻烦。仅有一、两枚炸弹在一辆“玛蒂尔达”坦克旁边爆炸,将这辆坦克炸翻,并使车长受伤身亡。另有一枚炸弹在爆炸后曾将一辆轻型坦克上抛到大约4.6M的空中!”———《反坦克战史》 第3章 P46这里可以看出,传统炮兵是反坦克武器性能不足的应急之举,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被认为是主要的威胁,但是也开始暴露不足。在坦克装甲日益发展的趋势下,榴弹对坦克的效果已经大不如前。下面一个例子更能说明坦克装甲发展后对传统榴弹的防护效果。“一门德军的150毫米榴炮在KV坦克开到距离其不到100米时开炮轰击,重达40公斤的炮弹直接命中了这辆坦克,巨大的爆炸使40多吨重的坦克车体剧烈摇晃,整个车身仿佛就要散架。可令当时在场的德军第41摩托化军军长莱因哈特将军感到大为震惊的是,这辆KV坦克在停了数秒钟后,竟然奇迹般的再次开动起来,并将刚才射击它的火炮碾了个粉碎。“———朱世巍《东线——国境交战十八天》坦克防护水平的完善使炮兵不在是反坦克战的舞台的主角,催生了专业反坦克武器的飞速发展。但是这些并不意味着炮兵的缺席。在冷战中,苏军十分重视炮兵的反坦克作用。“炮兵的用途是歼灭(压制)敌核袭击兵器、炮兵、坦克、反坦克兵器和其他火器以及敌有生力量……”——1984年苏军教材《战术》“移动阻拦射击,在装甲目标(坦克、步兵战斗车、装甲人员输送车),运动道路上依次进行。……当先头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接近阻拦地区时,按上级首长口令(信号)开始射击,并且一直进行到大多数坦克脱离火制区为止,而后向下一道地区转移火力。”——关于用遮蔽发射阵地射击毁伤运动目标《苏军地面炮兵军官手册》可以发现,虽然二战中传统炮兵在对坦克作战中已经暴露不足,苏联在冷战中却仍然重视炮兵对坦克的作用。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炮兵依旧担任同坦克做斗争的角色呢?榴弹对坦克毁伤效果通常,要毁伤坦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要先摧毁坦克的装甲。最初榴弹本身的威力就能做到,但是随着装甲防护水平的发展,便产生了专门用于穿透装甲的穿甲弹和破甲弹[2],而榴弹本身往往对坦克的装甲无能为力。那么是否还存在着不摧毁坦克装甲照样毁伤坦克的方法呢?这就先从榴弹的杀伤效能说起。榴弹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炮弹,主要杀伤原理是破片和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因此又被称为杀伤爆破弹。研究榴弹对坦克的毁伤效果,就是研究破片和爆炸冲击波对坦克的毁伤效果。弹体破碎后产生的动能破片,是榴弹的主要杀伤手段.通常可以杀伤人员.一些质量较重,动能较高的破片能够倾彻薄装甲,毁坏武器设备,破坏轻型掩体或车体内的人员。[3]下面是某次测试中榴弹破片对坦克所产生的效果:“由某部用125MM坦克炮榴弹对某中型主战坦克的射击实验结果来看,坦克炮身管是毁伤最严重的部件之一。身管中弹部位自露出炮塔一米内的外表损伤深度为:射击目标坦克左部正面反应装甲时,中弹后留下的弹坑深达17MM,射击目标坦克右侧挡泥板上方时,单片的划痕深度为11MM,其他各发身管上的弹坑深度为12MM_17MM。实验结果表明,125MM坦克榴弹击中目标坦克正面,火炮身管即应报废,从而丧失射击能力。”——《依据剩余穿深选择坦克射击弹种》通过这次测试我们可以发现,榴弹破片对坦克的外部设备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应当可以达到摧毁坦克主要火力和机动能力效果。榴弹另一个杀伤效能就是爆炸产生的空气冲击波。能够破坏坚固的防御工事,木石防护层的指挥所、通讯枢艇、铁丝网以及布雷区等,用来开辟道路。[4]下面是关于爆炸冲击对坦克目标毁伤特点的描述:“……爆炸冲击波对坦克的毁伤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车外关键部位的毁伤;二是对车内成员的伤害;三是掀翻或造成坦克结构性损伤……对于常规身管炮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难以对现装备坦克目标造成结构性破坏;远距离爆炸其冲击波超压传递到坦克时已经很低,不能有效毁伤;但中大口径常规炮弹近距离爆炸是,能造成坦克局部毁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坦克作战效能:对内部关键部件和人员造成毁伤和杀伤时,可大幅度降低坦克作战能力……”——《爆炸冲击波对主战坦克毁伤研究》不过与破坏外部部件不同,破坏内部的部件和人员时有坦克装甲的阻碍,因此还受到坦克密封性的影响。“身管常规炮弹的爆炸冲击在坦克密封性良好时难以有效毁伤坦克内部关键部件和人员,当坦克密封不严或者有弹孔时,爆炸冲击造成的毁伤半径将大大增加。”——《爆炸冲击波对主战坦克毁伤研究》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榴弹对坦克的主要破坏效果是击伤,而很难击毁。同时由于榴弹炮本身主要采取间瞄射击以及弹种特性,大部分情况下命中精度也不如专业反坦克武器。不过还有值得注意的地方便是炮击对坦克内乘员士气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无心恋战活着缺乏训练的士兵根本顶不住大量集中炮火攻击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这一结论在海湾战争“沙漠风暴”战役行动中得到佐证,联军大规模的包围伊拉克军队,伊军的战斗意志很快被来自多管火箭发射系统(MLRS)、大规模炮击及空袭火力支援所压垮。[5]“若被问及任何一种坦克,它的最大弱点是什么?答案将永远是,车内乘员的士气。”——1940年《国民警卫队讲义》结 论“较轻型的炮弹不易粉碎装甲部队的进攻,而重型的152MM和155MM炮弹的集中射击,则完全可以胜任。155MM炮弹在有良好装甲防护的装甲人员输送车或机械化步兵的战斗车辆附近爆炸时,只要预制破片合理,就可击穿这些车辆的装甲,并对里面的人员造成伤亡。另以方面,除非直接命中,否则它很难击毁坦克。但近炸可以破坏坦克的瞄准装置,天线和暴露的器材,还可降低乘员士气。“——《战场与武器系统 第一卷》 第2章 P52一系列的测试和战例表明,榴弹依然能对坦克造成损伤。只要合适的战术,正确的发射程序,传统炮兵一样能用于对抗装甲部队。随着坦克防护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制导炮弹、反坦克子母弹[6]出现,传统炮兵将更良好的具备反坦克的能力和更多的弹种选择。榴弹用于反坦克将更多的是应急和辅助手段。可以预见,炮兵这一传统兵种将继续在战场上扮演多面手的角色。“英国、意大利和西德的FH07式新型155MM榴弹炮和美国的M198式155MM榴弹炮使用杀伤爆破弹是射程分别为二十二公里和二十四公里……这两种火炮不仅能以直瞄射击同敌坦克做斗争,还能从遮蔽发射阵地使用子母弹用敌坦克做斗争……”——《装备与技术。手册(外军部分)》俄文版第66、71页注 释[1]指传统压制身管炮兵,即不含反坦克炮,反坦克导弹等作战单位[2]穿甲弹和破甲弹:穿甲弹是对付装甲目标的主要弹种之一,用动能穿透装甲。破甲弹是使用一种奇特的工作现象,即罗门效应,使用锥形装药时,可以将爆炸能量聚集到一个点上,从而达到穿甲。前者在坦克和反坦克炮上运用广泛。后者主要用于步兵和轻型车辆的反坦克武器。[3]具体见《弹药学》 第二章 P36[4]同上[5]摘自《被低估的炮兵——榴弹炮与坦克的较量》
[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og 25杀伤榴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