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几种手机摄影构图技巧全解,让你成为手机摄影达人

学会这几个技巧, 照片就成功了一大半|拍摄|构图|技巧_新浪网
学会这几个技巧, 照片就成功了一大半
学会这几个技巧, 照片就成功了一大半
不得不承认,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大家出门几乎都是手机不离手,换言之,我们也拥有了更多拍照的机会,随时随地拍,想拍就拍。但是,要想捕捉到好的画面,除了要有好的运气之外,还要懂得掌握技巧,这会让你事半功倍。目前大多数智能手机都有相对广角的镜头,这些镜头的对焦功能都已经很优秀了,所以拍出来的效果自然也不差。想要拍出一个好的画面,首先要确保你有一个相对纯净的背景,生动的颜色,当然少不了的是一个有趣的主题。一天的所有时段中,最为黄金的就是日出日落,这些时段大片产出率相当高。日出日落的时候,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比较低,相比于正午的太阳,光线也来得更柔和,折射出来的颜色也丰富一点,例如黄色、橙色和红色之类,这些展现到照片里的话,就更加吸睛。在摄影中,留白是指拍摄主体之外的空间,它能够帮助你突出照片的主体,从而获得更多的关注度。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在拍摄一个色彩丰富的主体的时候,就可以选择一个相对纯色的环境,或者是一个与拍摄主体样式比较接近的简单背景。你认为前置镜头只能拿来自拍?No no no,这样你就大错特错了。前置除了用于自拍,还能帮助你进行更多角度的拍摄,我们必须要学会打破框架,善用前置镜头。举个例子,当你来到了一个宏伟的建筑里,想拍摄它里面华丽的天花板时,如果你选择用后置镜头,你就得仰面睡在地板上,这样才能最大程度还原平视视觉的天花板。在使用手机拍摄的时候,你不需要知道你的快门速度对应什么样的iso或者光圈,平时一直追求精准抓拍的你,或许可以试一下快门别样的魅力,在按下拍摄的一刻移动你的手机,你就会得到一张模糊的照片,但是照片的效果是动感的,抽象的,艺术的!为什么不试试拍张抽象派作品呢?拍摄的时候只要轻轻从左边移动到右边,就能完美实现。九宫格构图大家应该都已经略有耳闻,也就是黄金构图法则,它是通过把画面呈“井”字型均分成九格,拍摄时以辅助线的形式出现,拍摄的时候把主体放置在九宫格线相交的地方,实现精致构图!壹拍即禾:一拍 集合所有精彩瞬间。还有更多好看又有趣的手机摄影教程等着你,希望喜欢手机摄影,想要拍出大神级照片的小伙伴们,多多支持我们。(版权归壹拍即禾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END——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想成为手机摄影达人?送你几种有用的拍照构图法想成为手机摄影达人?送你几种有用的拍照构图法摄影大小咖百家号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与普及,如今利用手机拍摄照片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过众所周知,手机与专业的摄影设备相比,缺少一些必要的功能,拍出来的效果还是有所差别的。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调节拍摄现场照明度,拍照姿势等方面的技巧以及灵活运用一些好的构图法来弥补这个不足,尤其是构图法。我个人认为构图法对照片的拍摄效果影响重大,而色彩及像素等则次之。下面就送给你们一些好用的拍照构图法吧。第一种:中心构图法这种构图法可以运用于会场人物拍摄和人物特写拍摄,即使是初学者也可以灵活运用此构图法拍摄出令人满意的照片。这种拍摄方法只需将所要拍摄的主体置于画面中央部位,并适当调整手机与主体之间的距离即可。中央构图法第二种:黄金分割法黄金分割法适用于拍摄风景或动植物。这种构图法是将画面分割成“井”字状,将拍摄主体置于“井”字的交点处即可,但不宜过大。黄金分割法还有“黄金螺旋”和“黄金三角”。“井”字构图法“黄金螺旋”“黄金三角”即将拍摄主体全部置于一个三角形中,这种方法拍出来很稳,给人们一种即时的美感。第三种:对称式构图法将拍摄主体从中间分割,两侧呈对称,让人看上去两边相互呼应,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对称式构图法第四种:对角线构图法即将拍摄物体置于画面的对角线上,让照片看上去具有延展性,给人一种无穷无尽的感觉。对角线构图法第五种:“S”型构图法此方法适用于拍摄绵延不断的山峰、河流等蜿蜒的、具有延展性的主体,例如长城。“S”型构图法拍摄的长城第六种:放射式构图法即以拍摄主体的重要部位为中心,使景物呈放射状散开,给人一种强烈的动感。水波好了,看到这大家是否有所收获呢?其实,拍摄的构图方法并不只这几种,大家不必拘束于这几种构图法,只要你勤思考、多实践,你也可以创造出一些属于你们自己的构图风格,并拍摄出效果更好的照片。(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摄影大小咖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关注时尚、关注娱乐。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学会这几种手机摄影构图,让你成为手机摄影达人!
什么是构图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摄影师,无论是用大画幅拍摄或是手机拍摄,构图几乎是每一个拍摄者必然会关注的问题。这篇文章并不想像教科书一样来对“构图”进行定义,但对它的意义做一些探讨还是有必要的。很多初学者之所以会走向学习摄影的死胡同,就是因为对构图的理解有偏差。
顾名思义,“构图”一词很容易被理解为“构成图案”“组成画面”的意思。这个词在英文中为“composition”,和作曲、作文、构成是同一个单词,就是指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形成一件作品。对于作曲,指的是音符、乐句、乐段;对于作文,指的是词语、句子、段落。
构图主要是研究这些问题的:
一幅照片中有什么东西? 这些东西是以怎样的形式呈现的? 这些东西表达了什么意思?
《摄影的艺术》一书的作者布鲁斯·布兰鲍姆(Bruce Barnbaum) 这样定义构图:“对艺术作品各个部分进行布局,以形成统一和谐的整体。”大家可以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话,接下来将谈论如何破解构图,以及如何避免走入学习构图的僵局。
江湖上常见的“构图法则”
快速浏览江湖上的构图法则,然后快速忘记。——这是笔者对于摄影学习的忠告。
许多人接触摄影都是从手机开始的,大都抱着“拍着玩玩”的心态,因此都急于找到一些浅显易懂、能马上上手的“法则”来用。因此,一些零零散散的构图法则就应运而生了。
江湖上常见的构图法则有这些:
大名鼎鼎的“三分法”告诉大家,相机的九宫格会有 4 条线和 4 个交点,把主体放在这些地方能得到好的照片。
■引导线构图
引导线构图让我们寻找线条,并且试图让这些线条的方向指向要表达的重点。
■框景式构图
框景式构图应该寻找各种“景框”来强化主题。
■中心式构图
将想要表达的主体放在画面正中央,以达到主题突出、平衡感强的效果。
■对称式构图
用强烈的中心感和仪式感来抓人眼球。
■对角线构图
让元素结构呈对角线分布,以获得更有动态的照片。
列举了这么多,并且每一种构图法则都给出了相应的手机摄影作品。如果你是初学者,是不是觉得挺有道理?你可以拿起手机马上去实践:将花朵放在三分点上、透过窗框去拍远处的景色,拍下斜着的东西以连接对角线......但时间久了,总觉得走向了死胡同,好像哪里不对。这是因为它们有许多弊端。
首先,它们都有马后炮的嫌疑,尽管照片的结果可以套用在“三分法”“中心式”的构图分析中,但这可能并不是摄影者拍摄的目的。笔者看到过网络上有文章争论某一幅照片是“三分法”还是“黄金分割”构图,这也是没有太大意义的。类比作文(composition),首先要思考的应该是“想表达什么”,而非一开始就决定“要用一下排比句手法”。
其次,它们都只关注照片中各个元素的“位置关系”,而“位置关系”只是构图的一部分,甚至只是摄影的开始。很多照片看起来很好,有可能并不是“位置关系”好,而是因为其他的原因,例如笔者获得 IPPA 人物类金奖那张照片所谓的“中心式构图”根本不是这张照片的精髓,笔者认为这张照片的精髓在于动静结合以及和谐的色彩。
再者,上面的构图法则为了迎合大众,刻意将复杂的摄影要素简化、具象化,是一些比较实用但碎片化的技巧。这导致许多朋友将别人的拍摄成果当成了自己拍摄的目的,套用各种“元素的位置关系”,从而陷入构图的僵局。
所有摄影家一致认可的唯 一规则是,“一切法则都注定要被突破!”通过类似上面的构图法则,入门一下“摆放画面元素”的方法,是能立竿见影的,但随后就应该忘记。不然,可能会在 A 公众号学到“黄金构图法则 8 条”,又会在 B 公众号学到“不得不知道的构图法”——网格构图、三角形构图、水平线构图......以及各种能想到的形状,甚至任何一张照片的任意一种构图法则,“有理有据”地摆在你的面前——但到拍摄时,会发现对于如何构图还是无从下手。
从学习法则到经营画面
构图不是公式,套用会让人陷入僵局。但这并不意味着摄影不需要章法。要获得良好构图,更重要的是学会经营画面的原则,并用自己的手段去实现它。下面是笔者关于经营画面的一些心得,以此抛砖引玉。
首先从关注画面里的“位置关系”入手。
■关键位置值得被关注
对称轴、水平线、中心点,当然也包括三分点等位置,都在画面的几何重心,控制住一些结构,自然容易被关注,把主体放在这些位置很容易强调出来。江湖上的构图法则并非一无是处,这些法则还是很好地整理了一些“关键位置”。翻看近几年 IPPA 获奖的照片,发现竟然有一半左右的照片画面中的主体元素都与关键位置有关。
▲ 想拍下女孩儿和一只鸟,可是把他们放在什么位置呢?或许“关键位置”是很好的选择
■视觉平衡原则
就像杠杆一样,一些画面看起来舒服,是因为大家能感觉到画面上的东西是平衡的。如画面左边有个东西占据了很大的比例,那么右边最好有个东西能“拉一拉重量”,这样看起来会舒服一些。每张照片都必须要看起来很平衡吗?未必。“重量平衡”并不是一个构图的目的,而是经营画面需要体会的一种感觉,要尽量对这种感觉做到可控。笔者认为控制住了平衡感,也就控制住了画面的大体结构了。
▲ 三个人物,有大有小,去掉其中任何一个画面似乎都会变得不稳。它们之间保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就像是杠杆原理一样
■联系原则
大多数的摄影场景都不止包括一个元素,而经营画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表现元素之间的某些联系。这样有利于凝聚画面,让我们觉得画面是一个整体。这种联系有很多种,可以是明显的,例如重复、对比等,也可以是抽象一点的,例如情节上的。举两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 找到重复元素是最简单直白的“联系原则”了
▲ 前面的人物和背景广告中的人物形成了一定的关联对比
■意图原则
到底要表达什么呢?
▲ 前面的人物和背景广告中的人物形成了一定 的关联对比
归根结底,经营画面还是要从自己的表达意图出发,找到画面的兴趣中心,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而非一开始就想要用什么法则、什么手法来表达——那是结果,不是目的。
例如,同样是拍车窗外,这一张照片的拍摄意图是“湿漉漉”的雨天,那么可以用各种能展现湿漉漉的元素,如水珠等来强化主题,模糊的人物意象只作为衬托;而另一张照片,想要表达的是窗外的人物,尽管也是有水珠的玻璃窗,但人物的形象要更丰满了。
▲ 水珠是意图表现的重点,所以它清晰真切,人物只存在于虚焦中
▲ 人物是意图表现的重点,所以他清晰、比例大,沾满水珠的车窗只是“画布”一般
文章来源: 视觉艺术摄影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学会这几种手机摄影构图,让你成为手机摄影达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如今,只要有手机,人人好像都能成为摄影师~
但是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同一部手机,每个人拍摄的照片却不尽相同~
其中,构图在手机拍摄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如何使用多样的构图方式?
使用什么样的构图方式才能让照片更具美感呢?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江湖上常见的“构图法则” 吧!~
什么是构图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摄影师,无论是用大画幅拍摄或是手机拍摄,构图几乎是每一个拍摄者必然会关注的问题。这篇文章并不想像教科书一样来对“构图”进行定义,但对它的意义做一些探讨还是有必要的。很多初学者之所以会走向学习摄影的死胡同,就是因为对构图的理解有偏差。
顾名思义,“构图”一词很容易被理解为“构成图案”“组成画面”的意思。这个词在英文中为“composition”,和作曲、作文、构成是同一个单词,就是指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形成一件作品。对于作曲,指的是音符、乐句、乐段;对于作文,指的是词语、句子、段落。
构图主要是研究这些问题的:
一幅照片中有什么东西? 这些东西是以怎样的形式呈现的? 这些东西表达了什么意思?
《摄影的艺术》一书的作者布鲁斯·布兰鲍姆(Bruce Barnbaum) 这样定义构图:“对艺术作品各个部分进行布局,以形成统一和谐的整体。”大家可以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话,接下来将谈论如何破解构图,以及如何避免走入学习构图的僵局。
江湖上常见的“构图法则”
快速浏览江湖上的构图法则,然后快速忘记。——这是笔者对于摄影学习的忠告。
许多人接触摄影都是从手机开始的,大都抱着“拍着玩玩”的心态,因此都急于找到一些浅显易懂、能马上上手的“法则”来用。因此,一些零零散散的构图法则就应运而生了。
江湖上常见的构图法则有这些:
大名鼎鼎的“三分法”告诉大家,相机的九宫格会有 4 条线和 4 个交点,把主体放在这些地方能得到好的照片。
■引导线构图
引导线构图让我们寻找线条,并且试图让这些线条的方向指向要表达的重点。
■框景式构图
框景式构图应该寻找各种“景框”来强化主题。
■中心式构图
将想要表达的主体放在画面正中央,以达到主题突出、平衡感强的效果。
■对称式构图
用强烈的中心感和仪式感来抓人眼球。
■对角线构图
让元素结构呈对角线分布,以获得更有动态的照片。
列举了这么多,并且每一种构图法则都给出了相应的手机摄影作品。如果你是初学者,是不是觉得挺有道理?你可以拿起手机马上去实践:将花朵放在三分点上、透过窗框去拍远处的景色,拍下斜着的东西以连接对角线......但时间久了,总觉得走向了死胡同,好像哪里不对。这是因为它们有许多弊端。
首先,它们都有马后炮的嫌疑,尽管照片的结果可以套用在“三分法”“中心式”的构图分析中,但这可能并不是摄影者拍摄的目的。笔者看到过网络上有文章争论某一幅照片是“三分法”还是“黄金分割”构图,这也是没有太大意义的。类比作文(composition),首先要思考的应该是“想表达什么”,而非一开始就决定“要用一下排比句手法”。
其次,它们都只关注照片中各个元素的“位置关系”,而“位置关系”只是构图的一部分,甚至只是摄影的开始。很多照片看起来很好,有可能并不是“位置关系”好,而是因为其他的原因,例如笔者获得 IPPA 人物类金奖那张照片所谓的“中心式构图”根本不是这张照片的精髓,笔者认为这张照片的精髓在于动静结合以及和谐的色彩。
再者,上面的构图法则为了迎合大众,刻意将复杂的摄影要素简化、具象化,是一些比较实用但碎片化的技巧。这导致许多朋友将别人的拍摄成果当成了自己拍摄的目的,套用各种“元素的位置关系”,从而陷入构图的僵局。
所有摄影家一致认可的唯 一规则是,“一切法则都注定要被突破!”通过类似上面的构图法则,入门一下“摆放画面元素”的方法,是能立竿见影的,但随后就应该忘记。不然,可能会在 A 公众号学到“黄金构图法则 8 条”,又会在 B 公众号学到“不得不知道的构图法”——网格构图、三角形构图、水平线构图......以及各种能想到的形状,甚至任何一张照片的任意一种构图法则,“有理有据”地摆在你的面前——但到拍摄时,会发现对于如何构图还是无从下手。
从学习法则到经营画面
构图不是公式,套用会让人陷入僵局。但这并不意味着摄影不需要章法。要获得良好构图,更重要的是学会经营画面的原则,并用自己的手段去实现它。下面是笔者关于经营画面的一些心得,以此抛砖引玉。
首先从关注画面里的“位置关系”入手。
■关键位置值得被关注
对称轴、水平线、中心点,当然也包括三分点等位置,都在画面的几何重心,控制住一些结构,自然容易被关注,把主体放在这些位置很容易强调出来。江湖上的构图法则并非一无是处,这些法则还是很好地整理了一些“关键位置”。翻看近几年 IPPA 获奖的照片,发现竟然有一半左右的照片画面中的主体元素都与关键位置有关。
▲想拍下女孩儿和一只鸟,可是把他们放在什么位置呢?或许“关键位置”是很好的选择
■视觉平衡原则
就像杠杆一样,一些画面看起来舒服,是因为大家能感觉到画面上的东西是平衡的。如画面左边有个东西占据了很大的比例,那么右边最好有个东西能“拉一拉重量”,这样看起来会舒服一些。每张照片都必须要看起来很平衡吗?未必。“重量平衡”并不是一个构图的目的,而是经营画面需要体会的一种感觉,要尽量对这种感觉做到可控。笔者认为控制住了平衡感,也就控制住了画面的大体结构了。
▲ 三个人物,有大有小,去掉其中任何一个画面似乎都会变得不稳。它们之间保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就像是杠杆原理一样
■联系原则
大多数的摄影场景都不止包括一个元素,而经营画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表现元素之间的某些联系。这样有利于凝聚画面,让我们觉得画面是一个整体。这种联系有很多种,可以是明显的,例如重复、对比等,也可以是抽象一点的,例如情节上的。举两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 找到重复元素是最简单直白的“联系原则”了
▲ 前面的人物和背景广告中的人物形成了一定的关联对比
■意图原则
到底要表达什么呢?
▲ 前面的人物和背景广告中的人物形成了一定 的关联对比
归根结底,经营画面还是要从自己的表达意图出发,找到画面的兴趣中心,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而非一开始就想要用什么法则、什么手法来表达——那是结果,不是目的。
例如,同样是拍车窗外,这一张照片的拍摄意图是“湿漉漉”的雨天,那么可以用各种能展现湿漉漉的元素,如水珠等来强化主题,模糊的人物意象只作为衬托;而另一张照片,想要表达的是窗外的人物,尽管也是有水珠的玻璃窗,但人物的形象要更丰满了。
▲ 水珠是意图表现的重点,所以它清晰真切,人物只存在于虚焦中
▲人物是意图表现的重点,所以他清晰、比例大,沾满水珠的车窗只是“画布”一般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后台删除?
以上内容节选自
《手机摄影 凭什么比相机还酷
称霸朋友圈的手机拍摄技法》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摄影师,日语翻译,撰稿人,原画册创始人。
建筑师,摄影师,撰稿人,产品设计师,原画册联合创始人。
摄影师,撰稿人,市场推广及工作室运营负责人,原画册联合创始人。
关于原画册工作室:
“原画册”是摄影师韩松创立的工作室。
作为摄影师,原画册以“探场所”为创作核心,输出极具品质的城市、建筑、人文摄影作品,并形成手机摄影独特品牌;作为设计师,原画册立足摄影,产出极具吸引力的课程、旅行及美学产品;作为撰稿人,原画册输出旅行及摄影图文综合作品,作品见于各大媒体。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学会这5种摄影构图,让你成为手机摄影达人!
所谓构图美,就是要用审美的观念,把影像的结构合理地组织起来,使其能够形成视觉兴奋点和审美情趣。
在跟网友们的交流中,我发现有很多人拍摄的照片色彩和主题都很好,但是构图不好,或者说根本没有注意到构图,这样会导致照片缺乏魅力。在摄影中构图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学习摄影,首先要学习构图。
下面我为大家展示一些在构图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解说其中使用的构图方法。
1、黄金分割法构图
在摄影中我们会经常听到“黄金分割法”这个术语,它是摄影构图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构图方式。“黄金分割法”又称黄金定律,其实不光是在摄影中用到,绘画美术、广告设计、建筑等方面都有涉及。
实际上“黄金分割法”是由古希腊人发明的一种数学方法,是指把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之比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0.618。由于按这个比例关系得到的画面十分完美,所以我们把这个比例关系称为黄金比例。
在摄影中,为了更简单方便地使用这一比例,我们将黄金分割比例做如下简化:将画面横向与纵向分别均分为三份,这样所得到的两条横向水平线条和两条纵向垂直线条即为黄金分割线,而这四条线两两相交的点即为黄金分割点。
无论何种题材的摄影作品,在拍摄时将被摄主体安排在黄金分割点及黄金分割线附近,都有利于被摄主体与周围景物的协调和联系,并且容易引起美感,产生出较好的视觉效果,同时还能使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显得更加鲜明、突出。
这种简化了的黄金分割构图方法也常被称为“井”字形构图或九宫格构图。使用手机拍摄照片时,由于手机都有网格线功能,这可以让我们更加方便、精准地完成黄金分割构图拍摄。
▲手机网格线截屏,主体在交叉点位置上
▲《花海丽人》
这张照片是我在湖北荆门拍摄的,那时正好是三月份,遍地的油菜花,我站在一个田埂上,恰好看到一个带红帽子的美女在那边拍照,就将这个画面拍摄了下来。画面中金黄的油菜花连成一片,里面有一个非常醒目的红色,这成为了一个视觉兴奋点。取景构图时,我将这个美女安排在了黄金分割点上,画面表现得很和谐、完美。
▲《胡同壁上的光影》
这张照片是我的一幅获奖作品,画面中,牵牛花所在的位置就是黄金分割点位置。
这是我在上班路上,大概是早上七点钟左右,在北京的一个胡同里拍到的,此时阳光打在墙壁上,恰好有一支牵牛花在那里,由于斜射的光线照射,把牵牛花叶子的影子打在了墙上,形成了一幅非常美的图画。画面有虚有实,有光有影,有冷有暖,而且构图很工整,有一点欧美的沙龙摄影风格。这就是手机可以随手拍的好处,随手将路边的一朵小花拍摄下来,也可以得到非常美丽的画面。所以,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美的景色,关键是要善于去发现他们。
▲《千年古盐田》
这是海南的千年古盐田。是将海边的礁石打造成这种盐池,然后把海水灌进来,再把边稍微封一下,然后在上面晒盐。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清晰的点、线、面元素,而且也将晒盐女放在了黄金分割点附近。
▲《云端上的祈祷》
这张照片是我在海拔4000 多米的藏区色达拍摄的。在这张照片里,我也是把主体放在黄金分割点位置上,并利用低角度的仰视拍摄,用漂亮的天空当背景,女主角的红色衣服和天空形成色彩对比关系,人物得到突出体现,画面非常美丽。
《雪域格桑》
这张照片是我在色达的喇荣五明佛学院拍摄的,那里大约有几万名虔诚的信徒,是佛界的天国。那里海拔大约有4000 多米。同样,我将人物放在黄金分割点位置附近,让画面构图显得更加和谐、自然。
2、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也是大家经常会用到的构图方法, 在拍摄时,我们可以把整个画面横向或者是纵向均分成三份,这种平分会使画面产生两条虚拟的等分线,这两条等分线就是三分线,根据画面内容,可以让景物占据三分线的不同位置,比如三分之一的位置或是三分之二的位置。
▲《雪山下》
这张照片是我在旅游途中的大巴车上,透过玻璃窗抓拍下来的。所以说,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美,时时刻刻都可以拍到很好的照片。在这幅画面中,天空占画面的三分之一,雪山占画面的三分之一,草地占画面的三分之一,是很经典的三分法构图,而且画面下方还有一个红色的房子,与背景形成了色彩对比关系,而房子的位置也在黄金分割点附近。
▲《路边》
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北京已经是隆冬了,但是地球的南半球还是鲜花盛开的,我们从北京出发来到这里,看到这样的景色感觉非常兴奋,出发时还是数九寒天,这边却是鲜花盛开。这时候拿出手机,蹲下来找一个比较低的角度,利用摄影近大远小的原理靠近鲜花拍摄,虽然是很小的花,也可以将它们展现得很突出。另外,将天空占据三分之一的位置,地面景物占据三分之二的位置,使画面层次很清晰,空间感很强。
《梦幻仙境》
这也是一幅三分法构图的作品,上面的山峰和天空占据三分之二的区域,地面景物和湖水占据三分之一的区域,而前景位置的湖水,中景位置的建筑,以及远景位置的山峰让画面层次分明,很有空间层次感。
《三沙1号》
这张照片是我在海南省三沙市的西沙群岛拍摄的。这是停靠在港口的三沙1 号轮船,我们看画面中有三分之一的天,三分之一的船体,以及三分之一的地面,也是典型的三分法构图。当时恰好有一个游客从这里走过,将她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附近,游客的红色衣服与背景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关系,产生一个视觉兴趣点,将它们合理组织起来,就成为了一幅非常精美的摄影作品。
所以在进行摄影创作时,应该把这些构图方法烂熟于心,当举起手机的时候,构图方式就应该想出来了,如果思考时间过长,也许美丽的画面瞬间就错过了。
3、对称构图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存在着对称关系。在对称构图中,通常可以分为左右对称和上下对称。左右对称的事物一般是建筑形成的对称关系,而上下对称一般是由水面倒映形成的。利用对称构图可以给画面带来一种.静、安逸的视觉感受。
▲《故宫角楼》
角楼可以说是故宫最美的建筑,每天都会有很多摄影爱好者在那里拍摄,我在路过那里时也用手机拍摄了一张。其实将将角楼放在边上也可以,但我认.把它放在中间,让它形成一种.称构.是最好的选.。这.构图,上下是对称的关系,左右也是对称的关系,画面效果非常美,采用其他的构.方式可能得不到这么美的画面。
▲《如梦晚霞》
这张照片是利用了水面倒影进行的上下对称构图。这是在敦煌市区,一个水面景观,晚霞和景物形成的对称构图显得非常美。其实城市里有很多类似的水景观,遇到这样的画面,随手拿出手机拍摄下来,就是一幅很好的作品。
▲《雄伟布达拉》
这是著名的布达拉宫,在布达拉宫的广场两边各有一个水池,但水池的位置并不好找,如果找到了水池,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将水池中的倒影与布达拉宫相结合进行拍摄,形成上下对称的构图,这样可以使雄伟的布达拉宫增添一些柔美。
▲《冰岛大教堂》
这张照片是在冰岛的雷克雅未克大教堂拍摄的,画面中间是一台巨大的管风琴,在构图时,如果把管风琴放在旁边,画面会显得不协调,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画面,我选择将管风琴放在中间,利用对称式构图进行拍摄。
4、框架构图
框架构图是一种很经典的构图形式,在构图时,我们把一些类似框架元素的事物放在前景位置,让主体被这种框架元素包围住,这样既可以让主体得到突出体现,又能让画面的构图与众不同。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框架元素有很多,比如窗户、门框、树枝、车门或是虚拟的色块线条等。
▲《太庙大殿》
这张照片是我在北京太庙拍摄的。太庙位于天安门广场的东北侧,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的地方。我去的时候正是中午,天空中没有云彩,也没有朝霞晚霞,所以天空显得比较平淡,为了让画面更有吸引力,我刻意向后退了一步,利用头顶的宫殿大门形成的框架元素,进行框架构图拍摄,得到的画面显得很有艺术感。
▲《同里歌谣》
这张照片是我在江南水乡拍摄的,也是典型的框架结.,画面中的框架元素可以使欣赏者的目光集中在小桥流水、红亭绿柳当中圆形的门洞、红亭、绿柳、小船、流水,构成一幅型的江南水乡画。
▲《古城玩童》
这张照片是我在老家襄阳古城拍摄的,虽然已经被两千多年的岁月所洗礼,但古城墙保存得还很完好。拍摄的时间是下午五点多钟,我在外边散步,看到夕阳照射在墙面上,形成一种明暗交融的画面,此时正好有一个小孩蹦蹦跳跳地从这里经过,于是我利用这个斑驳的古城墙作为框架元素进行构图,把这个瞬间拍摄了下来,得到的画面效果很美,很有欣赏价值。
其实我们在拍照时不要怕有人进入画面,如果将人物安排在画面中合适的位置,得到的效果会显得更生动。在这张照片中,活泼可爱的小孩子进入画面后会产生两种对比:古老城墙和年幼小孩的对比,动和静的对比。
▲《泰姬陵旁的寺庙》
这张照片是我在印度的泰姬陵拍摄的。在泰姬陵的两边,是由红砂岩建造的两座寺庙,当我刚要走出泰姬陵的时候,看到泰姬陵的窗子上有那种很小的六角形窗洞,透过这个六角窗可以看到对面的寺庙,于是我拿出手机,将手机的镜头对准这个六角窗,刚好可以把对面的寺庙呈现得很完整,而此时恰好有一个穿长裙的印度妇女从中间走过,也让画面构图显得很生动。
另外,这张照片很好地诠释了手机拍照的好处,那就是小巧的优点,如果使用单反相机拍摄,就无法得到这样的画面,因为相机的大镜头无法放进这个小的窗洞。
▲《暮色中的胡杨》
这张照片中的主角是有着三千年时间的胡杨,所谓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这就是胡杨的精神。
我们旅行到这里,发现有一棵胡杨倒在那儿,但是没有腐烂,形态很美,整个画面带有一种沧桑的美感,于是我利用这个倒了的胡杨作为框架元素进行构图,将远处的一棵年轻的胡杨作为主体安排在框架中,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新老胡杨的对比,而天边的晚霞也让画面展现得很有美感。另外,在拍摄时候,这棵年轻的胡杨原本没有在框架元素中,适当调整手机的拍摄角度和我们的拍摄位置,便可以找到框架构图的最佳角度。
▲《古堡沧桑》
这也是我的一幅获奖作品。这是一个典型的框架构图画面。当时我在印度旅游,印度到现在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所以我们坐的大巴车摇摇晃晃,走了几个小时,导游觉得颠簸了这么久挺不好意思的,就送了我们一个可以免费参观的景点:一个年代比较久远的古堡。
来到古堡里面之后,我发现其中有一个坍塌下来的大破洞,当我从洞口向外望去时,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拿出手机准备拍照,但并没有把手机伸出去,去拍摄外边那种美好的景象,而是后退一步,用这个古堡破洞做一个不规则的框架元素,然后拍摄下来,形成了一个残破古老和欣欣向荣的对比画面。
5、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也称为斜线构图,在拍摄时,我们需要把主体放在画面的对角线位置上,让主体成为对角线元素,这种对角元素可以是主体本身就具有的形态,也可以是通过我们倾斜手机得到的对角线形态。
▲《机场晨光》
这张照片是我在北京T3 航站楼拍摄的,相信有很多人都来过这里。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是早上七点钟左右,当时太阳刚刚升起,天边都是红色的,场景非常漂亮,于是我就拿出手机准备把这个画面拍下来,但在构图时,我并不是直接拍摄日出,而是向后退了一下,退到这个弧形建筑的底下,然后把它当作一个带点弧度的斜线进行构图拍摄,从而使画面构图更加新颖,画面空间感更为强烈,比单纯拍摄这个雾蒙蒙的朝霞要精彩多了。
▲《首博内的光斑》
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首都博物馆。我们经常拍照的人对光线是非常敏感的,当我看到电梯边墙上形成了这种斑驳的光影效果时,感觉非常兴奋,于是拿出手机决定拍张照片。我利用电梯形成的斜线进行构图,此时正好有一个穿红衣服的大人带着一个穿黄衣服的小孩从这里经过,等他们走到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位置时抓拍下来,形成了这样一幅非常美好的手机摄影作品。
▲《树上精灵》
这张照片是我在印度旅游时拍摄的,也是典型的对角线构图。由于印度是全国信教,他们对待这些小动物都宠爱有加,也不会惊扰它们,所以这些小动物都不太怕人。我拿出手机,利用树干作为对角线元素进行构图,当小松鼠爬到画面的黄金分割点附近时,快速地将它拍摄下来,最终得到这样一幅构图上令人满意的照片。
《极昼暮色》
在进行对角线构图时,有实的对角线元素,也有虚的对角线元素,这张照片就是利用虚拟的对角线元素进行构图拍摄的。这是在南半球的阿根廷,因为那个时候接近极昼,所以夜晚很短,白天很长,当时是晚上十点多钟,我和朋友在外散步时,发现这一排路灯形成了一种虚拟的对角线元素,搭配天空的色彩,形成非常美的画面,而此时月亮也已经升起来了,把月亮安排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位置上,使得到的照片效果更加和谐自然。
以上内容节选自人民邮电出版社《手机摄影之美》(摄影书摄影美学旅行摄影手机摄影随手拍)
手机最上面会有个“搜索框”,
需要什么内容,直接搜索就可以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摄影构图入门教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