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每斤4.8元,而超市今日肉价行情却很高高,你怎么看

生猪价格每斤4.8元,而超市肉价却很高高,你怎么看?
中国养猪网
从今年生猪价位看,养猪养殖户亏本是铁定的了。但是生猪价位跌跌不休,为何超市肉价不见下降呢?恐怕这是不少人所发出的疑问,的确如此,在今年的大环境下,不少养殖户表示:养猪一年不如卖肉一天!就今年环境来看,恐怕养一年猪亏得个底朝天了。之前也曾对该问题做过分析,其中一大问题就是肉的成本在猪价的比重较低。以至于很难感受到在生猪价位下跌之际,而猪肉的变化。的确,从猪肉的批发到销售整个环节,价格的变化都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但是从今年春节之后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时间为何猪肉价位还没表现出来?这应该归结于流通环节。今年生猪价位的下跌应该说是供求关系的变化,毛猪供应相对比较充足,而市场消费又不足,供过于求的局面就导致了猪价的连续下跌。而猪肉的销售环节方面也并未出现什么大的变化,那么分析下来只能是流通环节出了问题。在猪的流通环节:屠宰、检疫、税收、运输费用、销售的摊位费,这一系列的费用看,所占的成本比重就在15%上下,虽然猪肉进货价位下跌,但是由于其他部分成本变化不大,自然在猪肉销售的价位体现就不明显。除此之外,生猪与猪肉价差还要被肉品批发商分掉一部分,有新闻报道数据肉品批发商的利润在百分之七十,而零售商仅占到了百分之二三十,也就是说,在生猪价位波动变化的时候,利润浮动更大的是肉品批发商,而对于零售商来说,价位波动也就小很多了。毕竟肉品批发商才占到了价位比重的大头。从长期来看,大家还是有望享受到猪肉下跌所带来的实惠的,在生猪价位下跌的过程中,由于猪肉被细分为不同的部分、价位波动的体现并不明显,但是整体来看也会有一些小幅度的下降的。
仔细看了看这些天写的文章,发现自己基本上写的都是手游,单机游戏从来没写过。其实小编过去还蛮喜欢玩单机的,但现在
来源:人称电竞渣渣灰
在这次MSI比赛中,UZI除了神级的打团操作之外,还有一个补刀指数也引起了众多职业选手的称赞,场均压刀50多刀
来源:大话小撸圈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学长。说到平头哥,相信很多玩家会想起以下这货,没错!这就是那位天不怕地不怕根本没有什么
来源:安昊学长
此次MSI圆了UZI一个梦想,也让RNG登上了声望的巅峰。虽然依旧有人认为是KZ放水,心态出现了问题,但是小编
来源:赤壁说
E3距离我们还有三周,索尼等大厂商都准备了惊喜和大礼。索尼的E3发布会总能成为热议话题,他们非常善于接连不断地
来源:3DMGAME
一泽游戏说,每天分享一则有趣的游戏资讯绝地求生PCPI中国区这两天打得火热,有两支很被大家看好的队伍都被奶进了
来源:一泽游戏说
5月23日,俄罗斯北方舰队司令部公布,俄军战略核潜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进行了一次成功的齐射4枚“布拉瓦”潜
来源:軍备天下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学长。YTG这支战队被誉为电竞“平头哥”,他们就是因为头铁终结了RNG的连胜之路,在K
来源:安昊学长
InXile工作室公布了《新冰城传奇4》(TheBard’sTale4)的最新游戏视频。这款游戏是由虚幻引擎4
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众所周知,手榴弹就是用来投掷给敌人,几乎可以达到了落地就炸的程度,爆炸时间极短,接近在3-4秒,但是抗战神剧中
来源:小柒军评拒绝访问 | mini.itunes123.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mini.itunes123.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3137eba65b543fb-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正在加载...小号标准大号特大号关闭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调控奏效生猪仍供大于求养猪户难走出“猪周期”_一周资讯_经济网_国家一类新闻网站
调控奏效生猪仍供大于求养猪户难走出“猪周期”
文章导读: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的数据显示,2月到4月,全国超过九成省区市的猪肉价格大幅下降,很多地区跌到了每斤5元左右,东北部分地区甚至跌到了每斤4.8元。在部分地区的菜市场上,甚至出现了猪肉价格比大蒜、生姜还要低的现象。
今年五月初,我国生猪出栏价格迎来了首轮增长。CFP
【产业&公司】生猪养殖户走出&猪周期&怪圈?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辰越 ︱北京、河北报道
2014年4月,当记者见到宋茂林的时候,他刚刚以10元每公斤的价格卖掉了家里仅剩的4头猪。而仅在一个月前,宋茂林养猪场里还有700头猪。&大部分是母猪,还有几头马上就要生了。每卖一头猪平均亏500块不止,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已经亏几十万块了。实在撑不下去了。&宋茂林苦笑着说。
家住河北省三河市杨庄镇大曹庄村的宋茂林是千千万万养猪散户中的一个,&猪海&沉浮十几年,宋茂林深谙&猪周期&的诡异:&养猪的少了,市场猪肉供应量一少,猪肉价格就涨了。人们一看养猪有利可图,就都扎堆养猪,结果次年供应量一上来,价格又跌了。就这样起起落落,一年半到两年循环一次。一般来讲,赚一年,平半年,赔半年,循环往复。&可是这一次的猪周期,却让宋茂林有点儿措手不及。
&卖了亏,不卖更亏&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的数据显示,2月到4月,全国超过九成省区市的猪肉价格大幅下降,很多地区跌到了每斤5元左右,东北部分地区甚至跌到了每斤4.8元。在部分地区的菜市场上,甚至出现了猪肉价格比大蒜、生姜还要低的现象。
&猪肉价下跌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从去年11月中旬开始,生猪的收购价就一直下跌。但因为赶上春节旺季,没有太大的跌幅,去年价高的时候到过18块一公斤,但之后就一路狂跌,一直到现在的10块钱一公斤左右。传统方式大规模养殖的猪,收购价格会更低些。&在三河市从事生猪收购生意的张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过完春节,猪肉的收购价格应声从春节期间的十二三元每公斤,跌到了10元左右。&以往的时候,肉联厂几乎天天都来收猪,但是现在市场上供应量充足,肉联厂迟迟不来。&宋茂林告诉记者,&眼看着栏里的猪很多都长到了250多斤,有的甚至超过了300斤。&为了止损,宋茂林那会儿天天盼着肉联厂的人来。
&猪在200斤之前长得非常快,而超过200斤后,长得就会越来越慢,这时候不卖掉就得赔钱了。&宋茂林告诉记者,自己的成本投入是每斤生猪7元钱左右,而现在的生猪收购价格却在5元钱一斤,一斤就亏2块钱,一头猪如果算200斤卖出去就是亏400元,再加上水电和其他亏损,一头猪就亏500块。但就是亏,也得咬着牙把猪卖出去,因为继续养赔得更多。
猪贱肉贵的背后
记者走访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生猪价格下行让养猪户叫苦不迭,亏损惨重,但市场上的猪肉价格却并没有降多少。
&便宜了吗?我怎么没觉得,也就是比春节那会儿降了一点吧。&4月,在天津市河西区平江南道的农贸市场里,一个正在买猪肉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新闻都说猪肉降价降得厉害,但实际真没觉得。&
根据该农贸市场管理处给出的统计结果,受生猪出栏价下降的影响,猪肉零售价小幅下降,4月第一周末的数据显示,猪肉的平均零售价为每斤13.94元,环比下降3.0%。精瘦肉14.5元/斤,下降2.14%;肋条肉10.5元/斤,下降3.67%;排骨20元/斤,下降1.89%;上脑10.75元/斤,下降5.13%。
对于这个现象,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沈广给《中国经济周刊》解释道:&造成终端市场的这种反应迟钝的现象,大体上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由于价格信息的不对称,猪肉的市场价格是在考虑了仓储、物流、人工成本影响后形成的一个价格,而普通消费者并不知道出栏价是多少,这就给了肉贩加价的空间。第二就是,市区各大市场的零售商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整体,价格都是各方约定好的,这种价格低谷时期,正是他们赚钱的好时机,在这个团体稳定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某个商户突然降价的现象,因为这种行为会打破平衡,受到同行挤对。&
调控奏效 但仍&供大于求&
&这一轮猪周期下跌时间之长,低谷价格之低肯定是不正常的,就像这些养殖户遭遇的情况那样,生猪的价格已经严重地背离了它的价值。&沈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造成这种现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产大于销、供过于求。&
沈广告诉记者,按照国家农业部的长期规划,到2020年,全国出栏的生猪数量要达到7亿头,而按照我们目前的产量来看,我们已经提前6年完成了这个目标,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造成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除了国内养殖规模的急剧扩张以及养殖技术的提高,还有就是国家的进口猪肉数量近几年的急剧增加。而与过热的生猪养殖产业比起来,大众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却持续低迷,诸多原因促成了此次肉价异常波动的发生。&沈广说。
&&猪周期&是很正常的市场价格波动现象,但由于猪肉和牛羊肉比起来属于必需品,如果价格大幅波动势必会造成&猪贱伤农&现象的发生。为了保护养殖户的利益,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曾经制定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将猪肉和粮食价格的固定比例作为养猪是否能盈利的参考,划分了蓝、黄、红三种颜色的预警区域,进入红色预警区域就会启动猪肉收储制度,提高猪肉收购价格,保障养殖户的利益;而在价高的时候,通过实施补贴、投放储备肉等措施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沈广说。
今年3月,由于生猪价格连续14周下降,发改委首次启动了冻猪肉收储,随着收储工作的开展,5月初,生猪出栏价格迎来了首轮增长。4月30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还是10.7元/公斤,5月10日,这个均价已经涨到了近13元/公斤,10天内涨幅高达21.5%。这让不少养殖户欣喜不已。
5月8日,商务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组织开展了2014年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的电子竞价采购工作,收储库点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20个地区。
虽然国家宏观调控已经初见成效,但很多人担心,随着猪瘟频频暴发,&猪周期&内价格涨跌幅度可能还会更大。对此,沈广表示,&虽然5月初期肉价暴涨,但是从市场整体的情况来看,供大于求的基本情况并未发生改变。一段时间内价格会逐渐企稳,出现之前那种暴跌的情况不大可能了。&
责任编辑:正正生猪收购价暴跌 养殖者如何摆脱猪周期梦魇
网友点击排行
  【从散户到上市公司频频跌入猪周期怪圈,如何让养猪产业重拾信心?】生猪收购价暴跌,老养殖户面临百万亏损,政府政策扶植,后来者纷纷涌入,却依然举步维艰。从规模很小的养殖户,到目前四川省养殖业的新老大,都陷入猪周期的怪圈。究竟如何摆脱猪周期的困扰,让养猪产业重拾信心,回归正常?记者调查,专家会诊,共同寻找症结与出路。
  最近几个月,市场上生猪收购价格跌跌不休。很多地区跌到了每斤5元左右,东北等部分地区的生猪收购价甚至跌到了每斤4.8元。在菜市场上,猪肉价格甚至比大蒜、生姜的价格还要低。那么,目前的生猪收购价为什么会跌得这么低,猪价持续低迷对这个产业产生了什么影响?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赶往全国养猪第一大省四川省进行了调查。
  生猪收购价暴跌 老养殖户苦不堪言
  这是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郊外的一个养殖场。在这栋猪舍里,有不少肉猪已经长到了300斤左右还没有卖掉,这让养殖场的老板非常着急。
  四川省资阳市七环猪种改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智:你看我们现在目前,那么大的猪,实际上的话应该是在三个月就该卖的猪。到现在的话都将近三百多斤了,没办法卖掉。
  杨智养殖场里尚未卖掉的肉猪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一般涨到多少斤的时候就卖?
  杨智:两百斤左右,一般220到240(斤),最多240(斤)就卖。现在都到将近300斤了。
  这些肉猪为什么会积压到现在还没有卖掉呢?
  杨智:是那个肉联厂压着,它不来收,没收购。所以我们目前只好压着,只好把它养壮些。
  杨智告诉记者,以往的时候,肉联厂平均两天来收一次肉猪,但最近生猪市场行情不好,肉联厂有20多天没来收猪了,另外,生猪的收购价被压得太低,所以,他的养殖场里积压的超重肉猪越来越多了。
  杨智:应该是说每一天,我每一天这个场的话,要出栏的是七八十头。那么就是这个月,就是十几天,累积下来的话有七八百头,都没卖。
  杨智说,在养殖行业,之所以把肉猪养到220斤-240斤时卖掉,是因为这个时候卖猪对养殖场来说最划算。
  杨智:长到大的很大的时候,它是在那个,就是一般情况下的是在两百斤以前,二百四十斤以前,长得还是比较快。两百斤到两百四十斤以后,这猪就长得比较大了,那么就是它的是猪粮比不划算。是消耗的饲料多,但是它的产出的猪肉,就算账起来的话,它不划算了。
  杨智说,他每天眼睁睁地看着超重的猪越来越多,却又不得不积压着,是因为生猪收购价实在低得离谱。
  杨智:四川这边的生猪收购价格,是从去年的下半年,就是大概十一月份开始,十二月份开始,就持续一直走低。现在目前的收购价格,大概是我们企业的话,至少(每斤)五元钱,就是每市斤五元钱。那么我们说,现在说面临的话,就是全面亏损。
  杨智从1999年开始养猪,他说,现在的行情是最严峻的时候,十几年来,他一直用这样的一把尺子来衡量生猪价格的盈亏平衡点。
  杨智:因为我们在这个养殖上的话,有一个换算,有一个比价,就是猪粮比价的问题。
  猪粮比,就是同一地区同一时间段的生猪收购价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按照我国养殖行业的一般规律,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比值在6.0比1时,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猪粮比越高,说明养殖的利润越好,反之则越差。根据猪粮比,杨智认为,在四川当地,如果生猪收购价为每斤6.8元,则不赔不赚。
  杨智:每一头猪的成本消耗,现在就是算上猪的本钱,就是落地价。算上它中间的饲料投入,那么基本上要投入到的话是6.8元一斤,就是这就是它的盈亏平衡点、成本点。那么现在目前的话就是,收购价在4.8元到5元,我们按5元计算的话,那么亏到1.8元一斤,这就是在360元(一头),再加上其它的一些折旧啊,其它环节上亏损的费用,那么就是一头500元钱的亏损。
  杨智说,如果这七百多头超重肉猪现在卖掉的话,他会赔本三百多万元,但是积压着,整个养殖场的饲料以及人工、水电等成本每天又得搭进去20万元。
  不过,由于杨智的养殖场规模在全市排名前茅,而且是自繁自养,平均成本较低,目前的状况还算好的。
  杨智:就像我们规模化养殖场,自繁自养场的这种状况(稍好)。农民现在的这种情况的话,可能还要难一些。所以说,一旦我们都支撑不住的话,其它中小养殖场的话,如果(跌价)再持续下去可能纷纷倒了。
  四川省遂宁市郊区的李云俊养了十年猪,现在,他家的养殖场已经难以维持了。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新桥镇登高村养殖户李云俊:现在来说,我这个每年这个投入,钱倒是没落下什么钱,都是全部建到厂子里面了。今年这得亏损了几十万(元)。最困难的时候今年这是。
  记者:有多困难?
  李云俊:困难得现在已经饲料都买不起,赊都赊不到了。
  记者:以前的话还能赊账?
  李云俊:以前我可以去赊,随便开个欠条,就可以赊到,到现在因为这个行情,赊了人家,人家都怕你还不起。
  老李说,十年来,他一边养猪,一边扩大规模,到去年底,已经建了4栋猪舍,总存栏量达到了八百多头。但是现在,他家养殖场里一头肉猪也没有了。
  记者:养的是哪种猪呢?
  李云俊儿子李国:以前就是肥猪嘛,两百多斤的都在里面。商品猪现在一个猪都不敢关(养)了,我们现在所有圈都是空的。所以这个行情,亏得太惨了我们。
  记者:那你什么时候把这些猪都清空了?
  李国:就是今年。就是刚过春节的时候。过春节的时候就把猪全部清了。因为当时就考虑到六七元(一斤)的时候还可以。到现在已经(跌到)5元多了。
  李国告诉记者,每年春节,生猪收购价都会上涨,但是今年春节期间,猪价不仅没有上涨,反而一降再降。他和父亲一看情况不妙,就不论大小,赶紧清仓,卖光了所有的肉猪,甚至连二三十斤的小猪也一个不留。
  李国:现在养不起了,就像那20多斤的,30多斤的就把它卖了。
  李国说,他和父亲养了这么多年的猪,现在一下子清仓,看着空空的猪舍,听不到猪叫声,他感觉自己的心就像一下子被人掏空了。而在2008年,他从外地放弃打工回家和父亲一起养猪时,他是充满了创业的兴奋。那时的肉猪行情和现在一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李云俊父子清空的猪舍
  李国:当时看那个行情可以的,最高的时候猪卖到10.8元(每斤),那时候猪10.8元。现在两(斤),一公斤猪等于以前的单(市)斤。
  记者:那个时候一头猪大概能挣多少钱?
  李国:那个时候一头猪挣七八百,反正是稳当的。
  短短几年时间,养一头肉猪从稳稳当当能赚七八百元,到现在一头猪赔进去四五百元,这对李云俊一家人来说,难以理解也难以承受。老李把种地20年的全部家当押在了养猪上,也押上了儿子的未来,这个养殖场已经成了全家的命根子。所以,尽管肉猪已经清仓,他们还是留下了种猪没有卖。
  记者:是总共多少头?
  李国:总共有70多头,但是待产的。因为我们现在是现育化饲养,它一个(母)猪,只占那么宽的位置,60公分左右,一个(母猪)的位置。那边有它现育的,这个都是产床。
  记者:这一栋就装满的话,它能装多少头母猪呢?
  李国:最多装满可以装100头母猪。
  记者:现在是多少?
  李国:现在只有70多头。
  李国说,他们留下种猪,是为了等待行情见好,东山再起,因为养殖场有上百万的外债必须还清。
  李国:现在如果我们想退出了,那100多万就亏到里头了。
  尽管李云俊父子打定主意要坚持下去,继续养猪,但他们还是心里没底。
  李国:这个价格我们现在都没信心,没信心等到它反弹。
  这个小型养殖场已经将肉猪清仓,却不关门也不转手,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新桥镇登高村养殖户李云俊:因为你现在都行情差,人家也不买,转也转让不了(猪场)。
  与老李一样,养猪19年的杨智决定坚守养殖业也很无奈。不过,他说自己对养猪行业的高投入、高风险早有心理准备,但目前的行情已经超出了他的所有经验和预期,实在有点不正常。那么,问题出在哪儿了呢?杨智认为,是过多的后来者涌入,造成了产能过剩。
  杨智:是前几年政府号召了一批猪场,产能在逐步的起来。
  养殖业后来者艰难支撑 部分中小养殖场纷纷关门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在四川采访时,很多早期进入养殖业的老养殖们都提到了前几年各行业蜂拥而入的养猪潮。我们印象很深的有这样几起,一个是IT业网易老板丁磊养猪,一个是美国某投资银行投入两三亿美元到中国养猪,还有武汉钢铁公司投入两三百亿元养猪。那几年,养猪行业成了一片热土,除了跨行业资本竞相涌入外,不少农民也都加入了养猪行业。那么,在四川地区,养猪行业的后来者,现在的境况怎么样呢?
  刘天华是2007年进入养猪行业的一位后来者,他说自己当时离开了效益很好的饲料行业转而投身养猪,是因为赶上了一个好时机。
  四川省资阳市百盛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天华:当时我们政府也倡导搞集约化养殖,因为我从事的基本都是畜牧业,都在打交道。当时我们是在2007年元月份开始修建猪场,也就是我们雁江区第一个,当时搞了一个千万工程。
  刘天华所说的千万工程,是指四川省资阳市重点扶持发展畜牧业的千万工程。即&千万山羊、生猪外向型产业互动工程&,其目标是从2003年起,经过三年努力,至2005年全市出栏山羊400万只、生猪600万头。该工程的扶持政策后来又延续了几年,2007年加入养猪业的刘天华就享受到了相关政策扶持。
  刘天华:建猪场的时候,市政府对养殖的规模化猪场和合作社,从基础设施方面都进行了补助。每建设一个平方的圈舍,政府补助了80元钱。
  在资阳市产业政策帮助下,刘天华还顺利获得了数百万元银行贷款,陆续建起了颇具规模的养殖场。然而养殖场建成刚两年,养猪业行情突变,几年前的扶持贷款现在成了压在老刘身上的沉重包袱。
  刘天华:我们现在还欠银行,准确说还有一个合作社,连合作社这一笔贷款是680多万(本金)。
  除了贷款及利息,刘天华还欠下股东和亲朋的借款,现在,这个2008年投产的养殖场负债近千万元,老刘为了减少损失,不得不缩小养殖规模,低价卖掉肉猪,腾空了几栋肉猪圈舍。
  刘天华:我们满负荷运行的话,可以除了种猪以外,可以关3000头肥猪。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那现在你养多少呢?
  刘天华:现在只有两百多头。
  记者:其它这些圈舍呢?
  刘天华:闲置起来了,闲着呢。上面有7栋,后面还有。闲置起来了。
  老刘实在不甘心退出这个刚刚进来的行业,他还是留下了一些肉猪和种猪,以等待行情好转,再恢复养殖规模。不过,他也做了最坏的打算,万一行情迟迟不见好转,他就打算放弃养猪,改为养兔子。
  刘天华:我想了一下,只有调整产业结构,还是搞畜牧业,就不养猪,养草食动物,或者是养节粮性的动物,发展节粮性的畜牧业,比如说养兔子。
  如果转型养兔子,又会面临哪些风险,老刘不知道,但他就是不想关掉这个养殖场。最近几个月,新建的中小型养殖场关掉了很多。在遂宁市船山区新桥镇凤台村,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个小型养殖场。
  记者:这个养猪场的人去哪儿了?
  凤台村村民:他到新疆去了。
  记者:现在还养着猪吗里面?
  凤台村村民:不养猪了。
  记者:以前养猪的时候,最多养多少头猪呢?
  凤台村村民:可能是百多头猪。亏惨了,没赚到钱喂猪。
  记者:这个养猪的人是您的邻居?
  凤台村村民:对,邻居。
  在同一个村子里,还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养殖场也已经关掉了。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新桥镇饲料经销商黄全碧:这个,它这儿到那儿,它是一个猪圈。这里面就是猪粪的线,这就是一个圈。他去年在养猪,今年亏损严重了,没有办法养了。他就转让给人家,现在开罐头厂了。
  看来,四川省这些养殖行业的后来者的日子甚至比老养殖户更艰难。几年前,他们从别的行业进入养猪行业,是因为当时看到养猪更赚钱,更有发展机会。然而正是资本投入完毕,摩拳擦掌准备大赚一笔的时候,却遭遇了猪价暴跌的行情。那么,养猪行业这一次遇到的困境与以往的困境有何不同?
  养殖户留下的种猪
  猪周期困扰养殖全行业 上市公司也在劫难逃
  从去年12月开始,生猪收购价持续下跌丝毫不见反弹迹象,这让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们的信心日益消耗,今年四月初,四川遂宁传出一个爆炸性消息,四川省养殖业第一家上市公司高金食品买壳求生,转向影视产业。
  李云俊儿子李国:应该算我们四川最大的,我们周边的养猪的都在往它那里卖猪,像我们去年还有这么多猪,都卖给它,它都容纳得下。但是现在它都没得法了,它肯定跨了,肯定后头陆陆续续,肯定是蝴蝶效应。
  杨智:我们感觉的话,高金食品像这样的大企业,都在转型的话,可能对这个行业来说的话不是利好,可能对这个行业的话,对我们的信心也是一种动摇。
  高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集生猪繁育、养殖示范、屠宰、分割、冷藏加工、鲜销连锁、罐头食品生产以及肉制品深精加工于一体的外贸型肉制品综合加工企业。它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卖壳重组?会不会完全放弃养殖业?记者联系了该公司宣传部门。
  高金食品宣传负责人霍部长:采访我们领导吗?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对。
  高金食品宣传负责人霍部长:这一块的话,我可能要看你的采访提纲,然后看什么内容,最后才能定。
  记者发过采访提纲后,高金食品最终拒绝接受采访。那么,这家公司的养殖场目前是什么状况,记者找到了高金食品在遂宁地区最大的养殖场,它位于遂宁市唐家乡的一个丘陵地带。养殖场门外不远处立着该公司无害化处理池的牌子,但养殖场大门紧锁,不过,锁头挂在大门的里面。
  记者:有人吗?
  大门内无人应答,透过门缝,场区内地面上有些散乱的枯枝和树叶,越过养殖场大门口的围墙,记者隐约看到里面高金的字样。这个养殖场究竟有没有人,是不是还在养着猪呢?记者沿着围墙来到了一处比较高的坡上,看到养殖场明显已经废弃。这栋猪舍敞开着,里面空空如也,地上长满荒草,只有鸟鸣却听不到猪叫声。
  记者了解到,高金食品的几个肉猪养殖场已经全部关掉了。作为四川省养殖业的一面旗帜,它的转型,是不是意味着四川的养猪行业全面陷入了困境呢?在遂宁市,一些小型养殖场似乎感受不到行业的困境,因为他们卖猪依然有钱赚,每斤生猪能卖出7.6元的价格。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兴永兴镇田湾村养殖户吴承玉:7块多的价位。
  吴承玉告诉记者,她家与遂宁市一家大型养殖企业齐全集团签订了合同,当生猪市场收购价高于每斤7.6元时,超出部分,养殖场与齐全集团一起分成。
  吴承玉与齐全集团的合作合同
  吴承玉:它全部都是7.6元的价位,我们都照7.6元卖。一样的,它(市价)7.6元以上,是四六开,我们得60%的利润。
  但市场价低于合同价时,由企业贴补养殖户的亏损并且保证养殖户还能每头猪赚一百元左右。
  四川齐全集团董事长童其权:亏了的部分由我们公司承担,就说现在的猪亏了,假如现在的猪卖5元多(一斤),亏本了。但是我们还要按农民养了假设养了200头猪,我们还要给他16000元钱。
  记者:相当于按一斤多钱?
  童其权:不按斤算,一般按头数算。就是这样的,按头数,80元到100元一头。
  记者:就是说把他亏损的四五百元(每头),你们也给他填上。
  童其权:对,补上。因为这个猪是我们提供给农民的。就相当于我们就是放养在农户家的,这个猪是我们的,所以说就是赔了钱我们赔。但他养这么一头猪,还要挣80块钱。在猪价低的时候挣80元钱,在猪价好的时候就上不封顶。
  在高金食品退出养殖业之后,四川齐全集团已经成为四川省养殖业规模最大的企业。国内市场生猪收购价普遍跌到了每斤5元左右,齐全集团向养殖户每斤贴补两元多,它扛得住吗?
  童其权:我们准备亏损的话,大概就是计划在五千万左右,来弥补(养殖户)。
  记者:亏了这五千万,你们自己这个产业链里面其它的部分,能不能把它给填上呢?
  童其权:填不上。填上一部分,填不完。
  童其权告诉记者,根据养殖业的规律即猪周期估算,到今年七八月份,生猪收购价格有可能恢复到盈亏平衡点。
  童其权:我们这个地方很多(养殖户),他把母猪都杀掉了,他不养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这些淘汰过后,小规模的淘汰了,然后它猪价根据市场的需求一天一天会涨起来,就是这样的。我们计划(估计),在七八月份的时候,猪价应该在六元六到七元之间的这个价格,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小养殖户在猪舍里忙碌
  那么,什么是猪周期呢?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四川省养猪学会理事长吕学斌: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表明一个猪价的变动,从它的波峰到下一个波峰。它是这样一个时间段。
  据了解,猪周期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猪肉价格上涨刺激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增加,供给增加造成肉价下跌,肉价下跌打击了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周而复始,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猪周期&。
  吕学斌:近十几年来,我们应该这样讲,就是猪价的变化,在2001年的时候猪的价格相对达到了一个高峰,在2004年的时候也是一个高峰,另外到2007年和到2011年,应该说在最近这么多年,就是大概就是三年到三年半一个周期。
  记者注意到,杨智是2003年扩建成了当时资阳市规模最大的养殖场,李云俊是2005年建成了规模化养殖场,刘天华则是2008年建成了养殖场。这些规模不同的养殖场正好暗合了猪周期的规律,他们或者是在肉价出现高峰之后入市,或者是在肉价高峰之后扩大了养殖规模。多年养猪,他们对于猪周期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
  杨智:过去的话是五到六年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内的话有两年赚,一年亏一年持平,这个行内的话还能维持。后来发生三年周期,就是这三年期间一年的话,一年可能有一部分微利,一年持平,一年亏损。
  刘天华:前几年基本就是,两年有个低谷。最终有一年好行情,一年多的好行情。就是说,养三年猪,可能总的持平,亏盈持平。
  既然养殖业存在着猪周期,养殖户企业和养殖户也都摸到了这个规律,他们今年为什么会陷入最严峻的困境呢?
  杨智:我们感觉的话,这个周期越来越短。
  刘天华:这简直没有规律了。
  从规模很小的养殖户,到目前四川省养殖业的新老大齐全集团老板童其权,都谈到了一个词&猪周期&。猪周期就像一道魔咒套在了所有养猪从业者的头上。如果说前些年还有规律可循,现在则变得捉摸不透,不仅小养殖户无可奈何,连高金食品这样的上市公司规模化养殖也败在了它的面前。猪肉价格的暴跌不仅让小散养殖户遭遇寒冬,连高金食品这样的规模化企业也不得不黯然离场。那么,究竟如何摆脱猪周期的困扰,让养猪产业重拾信心,回归正常?我们来看看症结在哪儿,出路又何在。
  养殖户饲养的生猪
  养殖户与研究者共同会诊养殖业 寻找症结与出路
  在四川省,养殖业的受访者普遍认为,目前行业面临的困境,已经超出了以往猪周期中的市场低谷,这是为什么呢?
  吕学斌:目前生猪的收购价,肯定是不正常的。因为它猪价严重背离它的价值,低于它的养殖成本。
  记者:那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情况?
  吕学斌:目前出现这种猪价一直持续的低迷,而且这种状况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我想这最大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产大于销,供过于求。
  吕学斌透露,养猪行业目前的产能规模,已经超过了国家农业部在长期规划中关于2020年的产能目标。
  吕学斌:到2020年,我们出栏,全国出栏猪、生猪的数量要达到7亿头以上,这样子的吧。而目前的话我们这个数量已经达到了提前6年,达到了这个生猪的出栏数量。
  吕学斌认为,目前的产能过剩主要有四种因素造成:一是多种资金进入,养殖规模急剧扩张;二是养殖水平提高,生猪的成活率及单体体重增加;三是国家进口猪肉急剧增加;四是去年以来,消费市场对猪肉的需求减少。那么,该如何解困呢?
  杨智:应该说这个产业应该是有比较高的计划性,应该国家在这个方面的话,应该有很强的计划性来指导。但是我们目前感觉的话,非常无序。
  童其权:在我们中国这一块也比较大,然后就影响整个市场结构。
  吕学斌:国家层面上,一个整体的设计,那系统地增进了一个规范设计的、一个整体的方案。我觉得从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上来讲,我觉得还有有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半小时观察】
  从规模很小的养殖户,到四川省养殖业老大,以及专家,都认为目前养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而且他们不约而同提到了前几年政府对养猪业的产业扶持政策。不可否认,养猪业事关国计民生,国家的政策扶持大有必要。但是,事情总有另外一面,扶持政策不可避免地助推了产能的无序扩张,当需求没有增加,供给却飞速上涨时,猪价暴跌难以避免。事实上,猪肉的价格过高过低都会严重伤害这个产业,最终伤害到所有的消费者。与大蒜、生姜产业不同,养猪产业投入更大,生产周期更长,涉及面更广,所以这个产业容不得极端波动,因为代价太大。我们的政策扶持依然有必要,但问题在于,要找准方向,还要有准确的预警机制,及时甚至超前的信息服务。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再次陷入猪周期这样的恶性循环。
编辑:田潇 
复制链接】【
转发邮件】【
搜索更多 暴跌
规模化养殖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韩国肉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