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新常态态下企业如何开展好形势教育

浅谈如何适应新常态下安全生产工作
浅谈如何适应新常态下安全生产工作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的任务、环境、条件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发生了变化,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面前,安全生产工作也出现新常态,我们如何适应新常态安全生产工作,这是们安监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转变思想观念适应新常态
新常态是新时期、新形势的一个热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阶段,进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为主要特点的新常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愿望强烈,对维护自身权益日益重视。面对新常态,安监干部要理论和业务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头脑,指导实际工作,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适应新常态的要求,要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把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与提高工作水平结合起来,从而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使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增强。要坚持群众路线,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要正视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安全生产问题,严格执法,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适应新常态。
二、创新工作方法适应新常态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我们安监人要注重深入基层,注重直面困难,注重顺应群众意愿、站在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高度搞好安全监管工作。
党的任何工作从根木上说都是为了群众,都与群众的利益有着深刻的关联,能否做到“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成为安全发展的内容、方法与成果的根木标准。工作中应走到企业和群众中间,考察实际状况,摆脱空谈空想,更多地关注实际,选择灵活多样的、适合的具体工作方式,严守相关纪律,认认真真工作,诚诚恳恳做人,干干净净办事,把安全监管监察的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从而创新工作,提升安全工作水平,适应新常态。
三、围绕工作重点适应新常态
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期,进入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阶段,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适应安全生产新形势,构建安全生产新常态,是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如何抓好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态势、看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诸多有利因素,进一步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服务发展大局的信心和决心;又要看到安全事故依然多发、安全任务依然繁重、安全基础依然薄弱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紧迫感、责任感,突出重点抓好工作落实。
第一、强化目标责任管理,狠抓依法治安。一是强化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把涉及安全生产的重大任务、重大事项纳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实现把安全监管工作的好措施、好经验固化下来,落实下去,以长效机制保证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实现长久安全。二是细化落实安全生产计划。把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阶段、每个单位、每个岗位,并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评体系和精神文明、党风廉政、社会治理体系,围绕安全生产的新特点、新形势和新要求,统筹做好全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三是严格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强化各级政府属地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领导“包保”责任,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倒查和“一票否决”,对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不落实,导致安全生产形势恶化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肃问责。
第二,强化宣传教育,狠抓安全生产思想意识。一是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以新《安全生产法》培训为主题主线,将“安全生产月”活动延伸至全年,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六进”活动。二是认真开展安全文化示范建设。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示范单位的带动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加大安全文化示范创建工作,加强交流学习和教育培训,全面完成安全文化示范创建任务,以安全文化引领安全发展。三是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强化安监干部业务培训,积极组织到高等院校、示范企业学习。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延伸到学校和基层农村,提高广大师生和农村群众的安全生产防范意识和防控能力。
第三,强化体制机制,狠抓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一是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建设进度,确保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应急值守、应急保障等工作有序开展。进一步强化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完善,并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建设。二是强化执法监察队伍建设。举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监管研讨培训和监管干部执法岗位练兵活动,并把村、居(社区)两委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纳入安全生产业务能力培训范畴,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专题培训,把安全监管延伸到基层一线。
第四,强化工作要求,狠抓科技兴安和达标建设。通过在企业推广应用卫星定位系统、HAN阻隔防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生产机械化、管理自动化等先进的技术和设施设备,在瓦斯的综合利用、矿渣的循环利用、安全装备的研发利用等方面积极探索跨领域、多学科合作和安全生产科技攻关,提高安全生产技术创新水平,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
第五,强化重点领域,狠抓各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一是加强安全生产的综合治理。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横向联合执法机制,整体推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各级安委办要严格执行联席会议召集人制度,推进信息共享互通,整合各类检查行动,强化联动协调,提高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质量和效率。二是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整治和打非治违。严格按照“四不两直”和“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通过错时监管、流动巡查等方式,加大对本地区、本行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对检查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和严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一律执行政府挂牌督办制度,严格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专人督促企业按照“五落实”的规定及时整改消除,加快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三是强化各重点行业专项整治。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大联合执法、措施监管、暗访暗查力度,加快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摸底排查,严格现场监管。加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治理力度,提高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预警和控制能力。切实抓好消防、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建筑施工、白酒生产、教育、消防、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我们要紧紧围绕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观念谋划工作的新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抓好工作落实,突出工作重点,开创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head_words:形势任务教育+$head_words:挑战","themeword":"$head_words","params":"$title:浅谈如何做好新常态下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新常态下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新常态下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工作
形势任务教育是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的重要手段,是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基层党组织开展日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做好新常态下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工作,传递应对危机的正能量,确保人心不散、士气不减、队伍不乱,为企业保安全、保生存、保稳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笔者认为,必须了解煤炭行业动态,摸清职工思想脉络,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才能确保取得实效.
摘要: 形势任务教育是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的重要手段,是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基层党组织开展日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做好新常态下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工作,传递应对危机的正能量,确保人心不散、士气不减、队伍不乱,为企业保安全、保生存、保稳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笔者认为,必须了解煤炭行业动态,摸清职工思想脉络,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才能确...&&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16
本人所上传的东西均来自网络,版权等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我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浅谈新常态下如何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浅谈新常态下如何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7|
上传日期: 15:52:2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浅谈新常态下如何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0777号山东能源大厦邮编:250101电话:(86)3E-mail:网址:sngj.snjt.com
“四新”形势任务教育专题
>>>>>>正文
“新常态 新挑战 新机遇 新作为”形势任务教育宣讲辅导材料
能源集团党委& 来源:山能国际网站
&&(点击: )
1.怎样认识新常态…………………………… 1
2.怎样应对新挑战……………………………11
3.怎样抓住新机遇……………………………20
4.怎样实现新作为……………………………30
“新常态 新挑战 新机遇 新作为”
形势任务教育宣讲辅导材料之一
怎样认识新常态
去年以来,新常态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经济名词,该词最早源于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格罗斯和埃尔埃利安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缓慢而痛苦的经济恢复过程的描述。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使用“新常态”一词,其后又四次提到“经济发展新常态”,尤其是在2014年12月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了系统性阐述,要求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如何认识宏观经济、煤炭行业新常态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对于能源集团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经济新常态是在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人均收入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改变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进程中,呈现一系列趋势性变化。“新常态”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高度概括,是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规律性认识,是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阐述中,经济新常态具有三个特点、九个特征。
三个特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具有“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个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九个特征: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九个趋势性变化,从消费需求看,我国消费由模仿型排浪式阶段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从投资需求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从市场竞争特点看,由过去的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转变;从资源环境约束看,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二、煤炭产业新常态的表现形式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的发展也出现新的常态,主要表现为四个特征。一是煤炭需求增速放缓。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煤炭消费增速将由前10年年均增长10%左右回落到3%左右,彻底扭转前10年年均增加2亿吨的形势,煤炭需求增速大幅度放缓将成为总量变化的新常态。二是超前产能与库存的压力加大。“十一五”以来,煤炭建设投资总额近3万亿元,产能建设超前的问题十分突出。同时,煤炭市场供大于求与产能建设超前叠加,造成全社会煤炭库存大幅增加,连续30多个月保持在3亿吨以上。因此,未来一个时期,煤炭市场消化煤矿超前建设产能,消化煤炭库存,实现煤炭供需平衡将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三是环境制约的强化作用加强。随着国家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进煤炭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特别是即将实施《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传统的、粗放的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面临挑战,推行煤炭绿色开采,向社会提供洁净的煤炭产品,保护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任务十分艰巨。四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一方面,多年的资源整合与兼并重组,淘汰了一大批小煤矿,建成了一大批现代化煤矿,大煤矿、大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结构调整难度加大,继续依靠行政手段淘汰落后产能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煤化工技术产业化发展,必将进一步拓展行业发展空间,给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全国煤炭行业“新常态”的影响下,山东煤炭出现“五期交加”的特征。一是区位优势渐失期。过去,山东位于煤炭调出调入的中间区,山东以南是煤炭消费区,缺少煤炭生产区;山东以西以北是煤炭生产区,大量煤炭需要经过山东南运,具有区位优势。现在,山东正成为西煤东运、北煤南下、海外煤进口的聚集地,特别是晋鲁豫运煤通道已经打通,致使山东省区位优势逐渐丧失。二是市场话语权减弱期。在全国,山东产煤大省位次逐年后移,由第二位退至第六位,在省内,我省煤炭企业煤炭销量占市场份额逐年降低,由2004年的63.24%降至2014年的33%,行业竞争力越来越弱。三是后备资源紧缩短缺期。我省保有探明储量只占全国的2%,产量占全国的4%,消耗却占全国总量的10%。国家煤炭产能建设原则也调整为东部不新建,产煤大省、耗煤大省与资源小省的矛盾日益突出。四是安全风险加剧期。山东省集聚了全国大多数千米深井,并且随着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下滑,企业的安全投入受到影响。五是历史遗留问题凸现期。33个政策性关闭破产煤矿的遗留问题集中暴露、尚待解决。
三、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能源集团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能源集团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978亿元,在煤炭行业80%亏损情况下,完成省国资委利润考核指标,工作成绩显著。可是将2014年指标同前几年对比,不难看出企业的经营状态已出现一个阶段性变化,该变化呈现七个方面的特征。
从市场竞争看,由区域市场向全国、全球市场竞争转变。在区域市场,过去山东省煤炭市场由能源集团与兖矿集团主导,现在随着晋豫鲁等铁路干线通车、山西等富煤省份取消各类涉煤收费,山西煤、内蒙煤大量冲击山东市场,省内矿井煤种和成本劣势将加倍放大,能源集团的区位价格优势将逐渐消失;在全国市场,煤炭产量的70%以上,利润的90%以上由产量超过千万吨的50多家煤炭企业完成,煤炭生产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型煤炭企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进一步加强,能源集团新客户的开发与传统客户的保持面临严重的竞争压力;在国际市场,过去我国是煤炭出口国,能源集团权属企业利用山东省临海的优势向日本、台湾等地出口煤炭,现在我国是煤炭净进口国,澳大利亚、印尼等国外煤炭沿海向山东省大量涌入, 2013年全国煤炭净进口3.2亿吨,进口煤对能源集团煤炭市场的冲击巨大。随着竞争态势的变化,能源集团煤炭市场的竞争由单纯的区域性竞争向全国性、甚至是国际性竞争转变。
从对外开发看,由资源开发向市场与资源开发并重转变。过去,煤炭需求空间巨大,只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敢于开发占有资源,投资都可能有较大回报,资源开发在能源集团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在经历了1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建设后,煤炭产能已经过剩,资源开发由资源导向变为市场与资源导向并重,开发资源的资源质量、目标市场、开采难度、矿井规模、运营成本、上下游一体化建设等多种制约盈利能力的因素成为决定煤炭资源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当前的煤炭过剩产能中,全国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还有9000多处,过剩的是小型、低效、劣质产能,大型、高效、优质的煤炭资源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能源集团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资源开发,在省外、国外资源开发的同时注重当地煤炭市场的开发,使资源尽快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
从产业结构看,由一煤独大、非煤量多低效向煤炭做优、非煤培育战略支柱产业转变。过去,能源集团40%的煤炭收入贡献96%以上的利润,60%的非煤收入贡献4%的利润,“一煤独大”“靠煤吃饭”的局面十分显著。现在,随着煤炭市场形势出现大幅下滑,能源集团利润大幅下降。而相对于能源集团,国内以神华为代表的大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布局顺利完成,优势项目快速进入产能释放与持续盈利阶段,多产业、一体化、规模化支撑后势强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优势将进一步增强其在行业中的竞争能力。能源集团要迎头赶上,就必须由一煤独大、非煤量多低效向煤炭做优、非煤培育战略支柱产业转变。要增量、减量并举,在淘汰落后产能、退出劣势产业的基础上,走煤电、煤化一体化发展之路,通过做强主导产业,积极扶持医疗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实现结构优化、有效协同,增强产业竞争实力。
从生产要素看,由资金宽松、劳动力低廉向资金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转变。过去,煤矿职工收入长期偏低,劳动力成本低客观上成为煤炭开采成本优势之一。近十年来,煤炭企业的职工收入逐年提升,能源集团的职工平均收入已经达到6万元,劳动力成本大大提升。过去,能源集团每年的利润上百亿,现金流充足,银行融资便利,能够募集大量资金支撑能源集团大规模投资与建设;现在随着企业利润的下降,企业现金流萎缩,银行也开始限制和调减煤炭集团信贷规模,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资金紧张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尤其是未来几年,能源集团仍将处于项目投资的密集期、还本付息的高峰期、弥补历史欠账的集中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加大,在异常艰难的经营困境下,如何保吃饭、保现金流、保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保优势项目建设,都将是严峻考验。在资金、人力要素成本持续攀升下,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能源集团的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企业运营质量、人力资本质量、技术进步,创新将成为驱动能源集团发展新引擎。
从环境约束看,由政策、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向政策、生态环境约束强化转变。过去,煤炭产业经过1998年至2000年的困难发展期后,国家出台大量有利政策帮助煤炭行业脱贫解困,煤炭产业自2002年迎来了黄金发展的十年,能源集团各权属企业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现在,为化解过剩产能,国家煤炭产能建设原则调整为“东部不新建,中部退一建一、适度建设资源枯竭接续项目,西部建设电力外送配套项目,从严控制120万吨/年以下煤矿核准”。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计划》也明确提出了控制煤炭总量、推广使用洁净煤、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等政策措施,根据计划要求,到2017年山东削减煤炭消费2000万吨。这些政策的实施,刚性地约束了能源集团在山东区域市场的发展,我们应更加注重研究自身的煤炭产业布局、存量调整与增量优化的关系,既要给企业发展空间,又要考虑国家政策调整、市场容量的关系,控制企业投资风险。
从发展方式看,由以进为主向进退并重转变。过去,投资就能赚钱,规模就是效益,做大就是做强;现在能源集团发展必须注重有进有退。发展是解决能源集团一切问题的必由之路。既要坚持稳中求进、度危求进,大力推动煤炭产业一体化发展,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也要树立“退是为了更好的进”的新理念,坚决退出不具备优势、不符合发展战略的产业,继续加大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力度,集聚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当前实施减量发展尤为紧迫,众多的亏损企业、低效无效资产和富余人员,成为吞噬能源集团优势项目利润空间甚至拖垮企业的沉重负担。在进退的过程中,资本运营的手段要更多的被运用起来。优势产业板块将有序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择机登陆资本市场。按照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要求,下一步,并购与被并购、参股与被参股等等,都将成为普遍现象。
从内部管理看,由高强度资源投入型、劳动密集型发展向资源节约型、人才技术密集型转变。在人员效率上,能源集团有职工20多万人,年人均煤炭产量不足500吨,总体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十分突出;在矿井规模上,能源集团所属大型矿井十分有限,中小型矿井还占有较大的比例,发展不平衡、生产力总体水平低的问题突出;在内部管理上,部分权属企业还未从煤炭黄金十年的管理思维、模式上走出来,管理粗放、花钱大手大脚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这些不适应当前市场形势的管理机制,将进一步制约能源集团的发展转型,需要打破长期束缚人们行为的习惯做法和固有模式,依靠创新发展,提高煤矿生产效率、企业管理效率、资本运营效率、人才利用效率等等,真正把提高效率作为企业追求的最大目标。要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立资源枯竭、安全保障程度低、长期亏损煤矿退出机制,促进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提高集团的整体生产力水平。
中国经济、煤炭行业新常态是宏观经济、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新矛盾新问题的集中体现,能源集团在新常态下发展也呈现新的特征,认识新常态首先要辩证的看待新常态。新常态的内容不宜过分扩大,不宜把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都纳入新常态,不能把新常态当成回避矛盾的借口,那样会失去解决矛盾、问题的时机和动力;也不宜把一些短期现象纳入新常态,那样会导致长期政策、企业战略发生偏离;更不能把新常态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无原则的扩大新常态的内容。面对新常态,既要有坚持不懈的信心、百折不挠的决心、奋发作为的事业心,又要认识到新常态提出新挑战,新常态蕴含新机遇,通过科学认识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共同努力创造能源集团发展新的辉煌。“新常态 新挑战 新机遇 新作为”
形势任务教育宣讲辅导材料之二
&&&&&& &怎样应对新挑战
新常态下,能源集团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残酷复杂,企业生存发展面临异常严峻的挑战。对当前面临的挑战有一个科学全面的把握,对面临的困难有一个深刻清醒的认识,自觉以正确的心态、良好的状态应对挑战,对于战胜当前困难和赢得未来发展尤为重要。
一、正确认清新挑战
&&&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正确认清挑战是科学应对和战胜困难的前提与基础。综合分析当前能源集团面临的新挑战,总体判断是:国际形势更恶化,国内形势更复杂,行业形势更严峻,企业压力更巨大。
(一)国际环境更恶化
&&& 从全球看,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多方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动荡不安,发达经济体除美国呈现出明显的复苏态势外,欧元区、日本仍深陷泥潭,全面复苏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导致全球需求不旺,对能源需求和供应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煤炭、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行,难以预见的风险不断积累,能源行业发展情景不乐观。
(二)国内形势更复杂
从全国看,支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等要素正在发生变化,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新一届政府不是下“猛药”稳增长,而是以市场倒逼结构调整、优胜劣汰,一些行业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需求增速放缓、供需总体宽松将成为能源行业的长久格局。政策调控更加严格,去年下半年国家出台的涉煤政策接近20项,煤矿所在地政府资源调控规定10多项,主要涉及能力核定、煤炭质量、资源转化、节能减排、税费改革等重点,政策调控的力度和程度空前,将对能源集团煤炭生产尤其是省外煤矿造成严重冲击,企业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三)行业形势更严峻
从煤炭行业看,煤炭需求增速放缓、超前产能和高位库存消化以及环境制约的强化,煤炭行业将迎来“危机低谷煎熬期”的“低谷”,行业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一是煤炭需求增速放缓。随着太阳能、页岩气、可燃冰等开采技术的日渐成熟,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越来越高。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进,主要耗煤产业增速持续放缓,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发电量、粗钢、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2%、2.1%、2.5%、3.5%,增速同比分别回落2.8、5.7、5.9、7.5个百分点。随着环境制约越来越强,我国煤炭消费比重呈逐年下降,2011年为68.8%,2012年为66.6%,2013年为65.7%,2014年为64.2%,这比国务院提出的到2017年煤炭消费占比降至65%以下的目标提前了三年。专家预测,这一比重今年将降至63.3%,而到2020年,将控制在62%以内。受此影响,煤炭行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窄,消费增速越来越低,预计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煤炭消费增速将由前10年年均增长10%左右回落到3%左右。二是产能严重过剩。受煤炭“黄金十年”刺激,煤炭产业投资逐年猛增,煤炭产能爆发式增长,专家预计目前我国煤炭产能过剩已达5亿吨左右,近两年还将有大量产能释放,有可能在2016年达到峰值,过剩10亿吨左右。同时,全社会煤炭库存已连续30多个月保持在3亿吨以上,煤炭市场消化煤矿超前建设产能,消化煤炭库存,实现煤炭供需平衡将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三是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惨烈。行业缺乏自律,企业自相残杀,以降价争市场,议价能力不断削弱,亏损越来越严重,目前煤炭行业亏损面已近80%,有9个省出现全行业亏损,有70%的煤炭企业减发了工资,30%的企业出现欠发工资现象。随着形势的进一步恶化,煤炭行业将陷入最困难的时期。
(四)企业压力更巨大
从企业内部来看。一是指标压力。受“量价齐跌”、创效能力总体不强等影响,今年能源集团盈利能力将可能出现大幅下滑的局面。按核定生产能力,集团现有骨干盈利矿井难以实现增产增效。初步测算,相关矿井限产将影响减利超过15亿元。今年煤炭价格仍将处于下行区间,预计煤价下降影响减盈17亿元。企业税费负担不减反增。我国全面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按相关省份已经明确的税率测算,至少影响减利2亿元。
二是维持生存的压力。区位优势逐步丧失。随着国家对铁路建设的大规模投入,西部煤炭主产区铁路建设提速,尤其是随着晋中南到日照港运煤铁路、新疆出疆运煤铁路、蒙东到秦皇岛港等运煤铁路新干线陆续建成,山东的区位优势逐步丧失,煤炭销售必将受到严重冲击。企业亏损面、亏损额持续扩大。2014年能源集团已有3个权属矿业集团整体出现经营性亏损,矿井亏损面达60.9%,7个非煤项目亏损超过5000万元。资产负债率继续攀高,“四金”高额占用,资金异常紧张。受行业不景气影响,银行已开始限制和调减煤炭企业信贷规模,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局面日益加剧,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内部挖潜空间逐渐收窄。经过多年持续挖潜,成本控制空间已十分有限,降本增效难度增大。总体来看,今年能源集团保生存的压力十分巨大,特别是个别矿业集团、矿井经营异常困难,处于破产边缘、生死关口,若无能源集团支撑,早已处于资金链断裂绝境,生死存亡命悬一线。
三是转型发展的压力。2014年能源集团发展失衡趋势进一步扩大。从产业支撑看,尽管部分非煤项目逆势增盈,但“一煤独大”、“靠煤吃饭”的局面仍未改变。从区域发展看,依托省内增产增收的格局没有改变;从创效主体看,主要依托个别矿业集团、依托个别骨干矿井。当前,能源集团包括各权属企业依托煤炭支撑整体发展,正处在转型发展的调整期,煤炭后备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衰老矿井转产转移的任务越来越重,外部资源开发越来越难,国家和相关省区相继出台实施煤炭资源配置清理、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规范煤矿建设秩序等政策,政策急剧收紧,一些区域优势矿井面临巨大的资源减失和项目停建风险。非煤产业自身发展壮大和支撑企业发展的能力脆弱,多数优势煤炭和非煤项目仍处于资金投入期和盈利培育期。
四是安全的压力。能源集团现有的130多对生产、在建及托管矿井,分布在陕西、内蒙古、新疆、贵州、云南等十多个省(自治区),百年矿区2个,开采超30年的矿井11对,千米深井14对,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9对,受冲击地压威胁矿井18对,受水害威胁矿井35对,受高温热害威胁矿井13对,有自然发火倾向矿井76对,受软岩威胁矿井32对,各类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矿井安全生产。
五是稳定的压力。能源集团历史久、摊子大,20多万职工、过百万的职工家属,保生存、保吃饭、保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加之部分企业改革改制不规范、不彻底,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很多问题随着经济形势急剧恶化而“水落石出”,稳定压力越来越大。
六是转变观念的压力。近几年来,经过持续不断地强化形势任务教育,大部分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得到应有的转变。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干部职工对市场的严峻性和困难的长期性仍然认识不足,缺乏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有的怀有侥幸心理,仍然对企业持续发展、工资不断增长存在过分的预期;有的盲目攀比,热衷于比职务、比待遇、比工作环境,艰苦奋斗意识淡薄,工作讲条件多,讲奉献少;有的缺乏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不是在积极应对危机中发挥作用、展现价值,而是意志消沉、得过且过;有的面对困难畏难发愁,束手无策,等、靠、要、熬,缺乏自立自强的志气和愈挫愈奋的斗志,等等。俗话说,看不到危机是最大的危机。观念滞后,自我麻痹,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这是企业应对危机和挑战的最大压力。
二、积极应对新挑战
回顾历史的进步、企业的发展,挑战总是无时不在,困难总是无处不有,能不能战胜困难和挑战,关键取决于我们如何应对。当前,关键是以“四个做到”积极应对。
(一)做到坚定信心不动摇。信心比黄金更宝贵。煤炭市场下行,是一场经济危机,更是一场信心危机。危机不足畏、挑战不足惧,可怕的是面对危机而失去信心、面对挑战而步步退缩。能源集团各权属企业在几十年的开发建设中,曾遇到过各种困难,特别是在最为困难的“九五”时期,原新汶、枣庄、淄博、肥城、临沂、龙口六家矿务局矿井亏损面达90%以上,有的矿井拖欠职工工资长达1年,淄博矿务局和临沂矿务局当时更是被列入全国36家特困企业之中,很多职工和家属连填饱肚子都成了问题,靠捡菜叶、捡粮食充饥。巨大的生存危机面前,广大干部职工坚信“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奋起自救,不但度过了难关,还为未来的辉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实践充分证明,困难并不可怕,怕的是缺乏志在必胜的信心,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缺乏克难制胜的策略,缺乏强化管理的办法。广大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同行业都在面临;我们遇到的困难,其他企业同样存在,甚至比我们还困难。我们经历过“九五”的极端低迷时期,当时情况下我们都能从容应对、平稳度过,以我们目前的经济实力、资源储备、发展后劲,与过去相比更有优势、更有条件、也更有能力积极应对,克难致胜,有所作为。
&& &(二)做到解放思想不争论。解困先解观念困,脱贫先脱思路贫。困难挑战面前,最大的障碍是思想障碍,最大的问题是观念问题,我们必须丢掉幻想、解放思想、扭转观念。一是扭转“等、靠、要、熬”思想,深刻认识到等、靠、要、熬,只能是等丢了机遇、靠懒了思想、要短了志气、熬没了意志,增强“自己的日子自己过、自己的梦自己圆”的意识,不靠天、不靠地,靠自立自强冲出困境、改变命运。二是扭转盲目乐观、坐等市场好转思想,深刻认识市场的严峻性、复杂性、残酷性,切实增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以强烈的危机感创造性地干好工作。三是扭转悲观失望、畏难发愁的思想,深刻认识“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的朴素真理,切实增强尽职尽责、奋发作为的责任意识,靠苦干实干加巧干战胜挑战、赢得成功。四是扭转麻木不仁、破罐破摔的思想,切实增强市场如战场,时机不等人的紧迫意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卓有成效地干好每一项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走在思想解放的前列,坚持问题导向,按照能源集团部署深刻进行“五个反思”,找准思想上的症结,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三)做到咬定发展不放松。发展始终是解决一切问题、化解一切矛盾、应对一切挑战的必然选择,企业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最终要在加快发展中统筹解决。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一心一意抓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绝不能动摇,转型跨越的目标绝不能改变,要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发展,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和魄力,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技术创新,通过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破解资源过剩中一系列发展难题。越是困难形势下,越要坚持以人为本,越要关心职工,越要关爱困难群体,努力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高职工的心理收入,最大限度凝聚攻坚克难的合力。广大干部职工要人人关心发展、拥护发展、支持发展,形成万众一心谋发展、众志成城创大业的良好氛围,依靠发展走出困境,依靠发展改写历史,依靠发展缔造未来,使能源集团加快实现由“大集团”向“强集团”的转变。
(四)做到深化改革不停步。“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国家最大的“红利”,也是企业最大的“红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始终紧跟时代步伐,持续深化改革,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九五”、“十五”困难时期,各单位能冲出困境,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改革,通过以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奋起解困的积极性;通过推行“三项制度”改革,建立起了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动态机制;通过关闭破产、主辅分离和移交企业办社会“三大改革”,使企业得以轻装上阵。随着国家全面改革的逐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我们存在的许多深层次制约瓶颈,亟需用改革的手段来破解。各级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以上率下,作为谋事之向、干事之基、成事之要,困难面前不停步,矛盾面前敢负责,风险面前敢担当,形成人人关心改革、拥护改革、支持改革,靠改革激活力、添动力、助解困、促发展的改革氛围和环境。
挑战不足惧,苦战能过关。尽管前进的道路上充满着挑战,但只要能源集团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逆境崛起的斗志、务实有效的举措去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开创能源集团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新常态 新挑战 新机遇 新作为”
形势任务教育宣讲辅导材料之三
&&&&&&&& 怎样抓住新机遇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既面临诸多新挑战,也拥有难得的新机遇。机遇稍纵即逝,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紧紧抓住和用好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危中求机,化为危机,赢得未来新发展。
一、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
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是抓住和用好新机遇的首要前提。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综观国际国内、行业企业环境,我们面临着诸多新机遇。
从全球看,主要面临三大新机遇。一是全球经济企稳回升孕育着新机遇。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逾六年,经历了应对国际经济危机的历练,“十三五”时期将是全球经济由温和复苏向新一轮增长周期迈进的关键阶段。美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等有望带动全球经济复苏。国际油价已跌破每桶50美元至今仍“跌跌不休”,有利于世界经济恢复性增长。国际投资开始展现稳步增长态势,每年增长约2000亿美元,全球经济企稳回升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据预测,“十三五”期间全球经济平均增速将在3%—7%之间。我国一直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速的“强劲引擎”,势必有效带动我国经济增长。二是科技革命浪潮孕育着新机遇。科技创新的速度正日益超越人们的想象,一波又一波刺激市场活跃的科技浪潮使企业井喷式发展成为可能。通用电气公司从诞生到市值过1000亿美元花了103年,同样的过程微软花了22年,谷歌只花了7年,而阿里巴巴、腾讯、苹果、小米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科技革命有望拉动世界经济进入新的上升周期。三是化石能源巨大需求的新机遇。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化石能源依然是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费仍将长期占据世界能源供应主导地位,预计2035年以前仍将占据80%以上。像我们这样的大型能源企业大有可为。
从全国看,主要孕育着三大新机遇。一是宏观经济总体向好的新机遇。预计2015年及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GDP增速将维持在7%左右,远远高于世界增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继续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向好的势头没有改变,为煤炭经济形势的好转奠定了重要基础。二是改革红利释放孕育着新机遇。2014年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确定的80项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为我国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015年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改革的领域将进一步拓展,举措将进一步深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会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我们国有企业作为率先改革的领域,更能率先享受更多的改革“红利”。三是经济结构调整孕育着新机遇。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战略新兴产业方兴未艾,过剩产能的加速淘汰和退出也将为未来的发展腾出更多空间。这对像我们这样的大型企业而言,是重要的结构调整“黄金机遇期”,有利于推进企业的深度调整和转型。
从煤炭行业看,主要面临三大机遇。一是政策机遇。国家对能源安全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我国能源安全发展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李克强总理主持审议通过《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煤炭的能源主体地位,明确了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目标和方向,为煤炭行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煤炭行业的困难已经引起高层重视,围绕控制产量、化解产能过剩、限制进口、清理税费、改进企业考核、加强金融支持和统筹协调等作出一系列批示,出台一系列政策,为煤炭行业脱困攻坚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将赢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尤其是国务院领导已经安排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国有煤矿退出机制。对计划经济时期建设的老煤矿,资源濒临枯竭的衰老矿井,资源赋存条件差、安全保障程度低、开采成本高、连续多年亏损的煤矿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准备出台政策,这更将成为能源集团诸多衰老困难矿井退出的难得机遇,实现企业轻装上阵。二是需求机遇。长期来看,煤炭仍将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最重要的基石。根据相关机构预测和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到2020年、2030年、205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还将保持在62%、55%、50%左右。煤化工进入产业化发展期,预测到2020年可年消耗煤炭15亿吨左右,有望转变煤炭利用方式、改变供需失衡局面,行业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三是优势企业低成本扩张机遇。从2012年至今,煤炭行业经过3年的困难考验,大调整、大分化的格局更加明朗。生存困局导致的信心危机开始蔓延,内蒙、陕西等资源富集区域部分个体煤矿陷入资金链断裂困境,经营难以为继,为能源集团等优势企业带来难得的低成本扩张机遇。
从企业内部看,主要具有五大优势。一是规模优势。能源集团组建以来,规模和实力迅速壮大,占有煤炭资源量400多亿吨,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双双突破2000亿元。我们在世界500强的位次不断前移,2012年率先在省管企业进入世界500强,2013年前移87位,2014年又前移68位,位列世界500强第305位。我们在煤炭行业的地位举足轻重,综合排名位列第3位,是目前为数不多仍然盈利的煤炭大集团之一,具有较强的行业话语权和影响力。2015年能源集团有12个项目将投产,将贡献一定产量和效益。能源集团产业广泛、项目众多,随着资本运作力度加大,一批战略合作项目加快建设与运营,一批独资项目实行股权多元化,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具有巨大的潜力空间。船大更能抗风浪,我们在规模当量方面具备应对危机、逆势发展的强大实力和坚实基础。二是协同优势。重组整合企业最大的优势在协同,应对危机最大的依托在协同。能源集团成立以来,围绕供应、销售、资金、对外开发等重点环节,大力优化整合,1+1>2的协同效应已经显现,每年协同创效数十亿元。但受体制机制制约,我们的协同优势还远未充分发挥,大有潜力可挖,大有文章可做,随着装备制造、医疗健康等内部产业整合步伐加快,产业规模优势与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发挥。随着对内部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力度加大,资产、资金、人力资源、科技等要素协同创效能力将逐步放大,形成协同创效的新优势。三是后发优势。与国内其他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相比,我们成立时间较晚,可以借鉴其他集团整合重组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在煤炭转化项目建设方面,别人的经验和教训都可以使我们少走甚至不走弯路;能源集团产业分布区域较广,在不同区域仍有不同行业特点和比较优势,特别是我们的骨干矿井多数位于煤炭价格相对较高区域,与同行业收入、利润大幅下滑的情况相比,我们做到了价格降幅小、利润影响少;能源集团的世界500强品牌,各单位形成的一批享誉全煤的管理品牌和先进技术,这些都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四是管理优势。严峻的市场和巨大的压力逼出了思路,逼进了管理升级。大家以前难以统一的思想、难以达成的共识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促成,奋起自救、自立自强成为思想主流;省外资源开发由过去被动的“要我转化”转变为“我要转化”;转方式、调结构的自觉性、主动性有了很大增强;对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弊端的认识更为深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成为集团上下的迫切要求。我们自编电视片《路》等学习教材,重拾“九五”、“十五”困难时期的一些好做法,深入推进改革,深入优化调整结构、深入推行内部市场化运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应对市场挑战、降本挖潜提效的良好机制和管理模式,压下去了看似已“降无可降”的成本,控住了看似控不住的冗员,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指标。各单位应对危机的准备更加充分、经验更加丰富、措施更加有力,广大干部职工市场化意识明显增强,“人人都是经营者”的主人翁意识牢固树立,形成了凝心聚力渡难关的强大发展合力。五是技术和队伍优势。我们有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 ,1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个院士工作站,在某些方面技术实力居同行业前列。近年来有近10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50余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我们有各级经过市场经济洗礼和锤炼的、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具备在复杂形势下驾驭全局的能力;我们有一支经过艰苦创业磨砺出来的素质过硬、作风过硬、能打硬仗的干部职工队伍,大家在危机面前,体现了共识共为、同舟共济的大局意识、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这也是我们战胜当前危机、赢得未来发展最为宝贵的财富。
二、牢牢抓住并用好新机遇
成功的企业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胜在机遇期。新常态下,能不能把握新机遇、抓住新机遇、用好新机遇,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驾驭水平、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的一次严峻考验。
一是要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机遇稍纵即逝,错过一次机遇,就会失去一个时代;抓住一次机遇,就会赢得一次跨越。从商50多年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对生活是否有渴望,如果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在您面前。您愿意抓住吗?当一个新生事物出现,只有5%的人知道时赶快做,这是机会,做早就是先机,别管是什么行业;当有50%的人知道时,你做个消费者就行了;当超过50%时,你看都不用看了!”经济浪潮中强者把握机遇,弱者等待机遇,愚者只能错失机遇。在每一轮的经济浪潮中总能成就一批成功企业,他们主要靠的就是善于发现机遇、抢抓机遇、把握机遇。对于煤炭行业而言,“黄金十年”是良好机遇期,许多煤炭企业抢抓机遇,实现了快速做大做优做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有的企业则被冲昏了头脑,盲目决策、盲目投资、盲目铺摊子,不但未抓住机遇,反而错失了机遇,使企业陷入困境乃至绝境,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令人痛心。必须深刻反思,深刻理解“应对今天的困难主要靠昨天的工作;推动明天的发展要靠当前的措施”这句话的内涵,敏锐地抢抓机遇、珍惜机遇、把握机遇,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
二是要用好政策机遇。利用政策潜力无穷,利用政策最易获益。各级都要认真研究上级出台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找准与能源集团的契合点,围绕理顺体制、激发活力,用足用好改革政策。要用好各项扶持政策。近年来,能源集团及各权属企业在争取国家补助、税收减免等探索出了一些路子,也尝到了甜头,仅2014年就获得各类补助资金2.9亿元,这是“零成本”的利润。近年来,围绕帮助煤炭行业扭亏脱困,国家出台了大量扶持政策。围绕宏观调控,建立了由多部委参加的煤炭行业脱困联席会议制度;围绕控总量,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联合印发了《关于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的通知》《关于调控煤炭总量优化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围绕淘汰落后产能,国家煤监局加快关闭小煤矿力度,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六部委发布《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围绕减负担,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实施煤炭资源税改革政策;围绕控进口增出口,国家对煤炭恢复进口关税,将出口暂定税率由10%统一下调至3%。必须认识到,宏观调控政策对企业的影响,既及当前也及长远,各单位都要因企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努力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地方政府的配合,深入研究和最大限度用活、用足、用好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以政策“红利”增创效益。
三是要用好“弯道超车”的机遇。“弯道超车”是指参赛选手在拐弯处比直线跑道上更易超越对手。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是“弯道超车”的好时机,每次危机之中都孕育着新的机遇,危机过后也必将催生新的业态,产生新的“王者”。当前,全球经济特别是煤炭行业被逼入“弯道”,正是像能源集团这样的强企“弯道超车”的最好时机。“弯道”跑得好,就能赢得新一轮发展机遇,跑不好,就只能成为跟跑者、追随者甚至落伍者。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布局,强调内外平衡,把握发展主动权,适应“新常态”。在价值观上,要秉承正确的“义利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既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社会责任账,既注重当前,更注重长远;在产业布局上,适应国家产业政策,坚持有进有退;在经营观上,以多元共赢替代零和博弈的思维模式,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竞争对手的合理关切,在谋求企业发展中促进共同发展。各单位尤其是各主要领导,要切实增强“弯道超车”意识,认真分析把握当前煤炭市场下行的成因和发展趋势,悉心领会国家能源产业政策的内涵和精髓,深刻洞悉未来产业竞争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找准“弯道超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打好危中求进突围仗、转型发展提效仗、深化改革推进仗中实现“弯道超车”,破解当前生存困境,催生发展活力动力,夯实未来发展支撑。
四是要用好内涵提升的机遇。危机往往是企业提升内涵的良机。内涵就是内功、内力,也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在困难的经济环境中,企业拼的是内涵,我们常说的企业“冬泳”,最重要的就是拓展内涵、练好内功、增强内力。拓内涵第一要义是保持稳定增长。面对市场危机,企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稳则覆。我们推动内涵发展,就是要突破危机的笼罩,始终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拓内涵核心任务是提质增效。重点突出抓好营销创效、资金创效、管理创效、技术提效等环节,从矿业集团到矿(厂、公司)、班组、岗位、个人,都要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坚持“不要无效益的规模、不要低产出的增量、不要有风险的速度”,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拓内涵基本要求是结构均衡协调。各单位要更加自觉地推动经济结构由非均衡、不协调状态向均衡协调状态转变,建立煤与非煤并重、省内与省外并举的新格局,化解各种制约因素,释放结构调整的红利。拓内涵根本路径是激发要素活力。要通过内涵深化,全面激发内部创新活力,更好地整合和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使企业发展由“要素投入推动”向“要素活力驱动”转变。当前,对于各煤矿和非煤单位,重点是深入推进内部市场化和精用工管理,力促内涵发展在职工思想上生根、在工作措施上落地、在经营业绩上体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机遇孕育新希望,新机遇成就新辉煌。让我们倍加珍惜机遇,奋力抢抓机遇,充分用好机遇,努力开创能源集团度危求进、转型发展的崭新局面。
“新常态 新挑战 新机遇 新作为”
形势任务教育宣讲辅导材料之四
怎样实现新作为
新常态是一场新考试。面对换档升级的宏观新趋势,面对大浪淘沙的行业新趋势,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国企新趋势,我们面临的是更加残酷的“深冬”,已经被逼到生死边缘,“过苦日子”将成为新常态。苦日子怎么过?喊喊口号、做做样子,只会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自己的日子自己过,自己的梦自己圆。这不是放在嘴上说说而已的,必须牢固树立认识新常态的创新思维,始终保持适应新常态的竞进姿态,奋力展现引领新常态的务实作为,切实将责任扛起来,将工作做起来,才能交出一份更为满意的答卷。
一、新作为要有新状态
适应新常态的过程,既是一个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对主观世界的修正过程,是一个要时刻“在状态”的过程。我们有时对新常态看不准、看不清,抑或看不惯、不适应,恰恰说明我们的主观认识不能适应事物发展的需要,其原因或是思想跟不上形势,或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对,或是私心杂念作祟。要让思想跟上形势、主观符合客观,就要认真学习、深入思考,积极进取、勇于实践,尤其是要摈弃私心杂念,摆脱利益的羁绊,进而做到顺势而为,在开拓事业新境界的同时,不断开拓人生的新境界。
要眼中有活。实现2015年各项目标任务,关键是眼中有活,经常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怕有问题,就怕眼里没活,看不到问题、没有办法解决问题。要注重整体分析,增强发展定力。既要对经济整体运行状况保持定力、增强信心,也要对部分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敢于正视、重点把控。要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地、主动地找问题,开动脑筋多琢磨办法。目前,有的单位存在畏难发愁情绪,困境面前束手无策,甚至是一筹莫展。有的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自强自立精神,把上级当成“兜底的锅”和“挡风的墙”,搞问题上推,矛盾上交。有的有坐等混吃大锅饭的想法,期待着通过整合,搞杀富济贫和平均主义。有的安于现状、自我满足、不思进取的思想有所抬头,满足守好摊、不出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当一天和尚,却撞不好一天钟”。有的工作无目标、办事无计划、落实无措施,不知“路在何方、脚往何处”。我们要聚焦这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善于从其中找准工作薄弱环节和“短板”,用务实的举措,实打实落实好各项任务。
要树有标杆。适应新常态,要有新标杆、新追求。工作标杆的高低表明大家眼界的高低,体现大家追赶跨越的决心,预示大家工作成效的好坏。适应新常态,度过这段可能倍受煎熬的时期,实现凤凰涅槃,必须要有破茧成蝶的勇气和求真务实的行动。我们不能画地为牢,拿自己以往的成绩作标杆,更不能自娱自乐,以已之长攻人之短,必须坚持向先进看齐、与高手对标,拉升标杆,奋力追赶,弯道超车,不断夺取新的更大成绩。我们的标杆不能仅仅局限于经营数据的对标,更要关注数据背后的境界思路,特别是重点查摆发展境界高不高、思想观念新不新、工作举措实不实、组织架构优不优等深层次的问题,深挖指标背后的差距,真正望标杆找差距,化压力为动力。每一个山东能源人都要找准自己的站位,确立自己一定时期内追赶的标杆,制定一流的工作标准和办法措施,付出更多艰辛与汗水,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助推企业发展。如果过去怎么干现在还怎么干,就难以适应新常态,就可能在一些环节上“掉链子”,影响改革发展大局。
要做出榜样。羊群走路靠头羊,各级领导干部的模范表率作用引领风气,决定走向。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担当意识,提高工作艺术,增强对复杂棘手问题的认知判断能力,既要保持抽丝剥茧的耐力,关键节点上也要有快刀斩乱麻的决断。特别是要走在思想解放的前列,深入开展“五个反思”活动,想一想我们的每一个决策、每一项举措符不符合市场化的要求;想一想对长期困扰企业的各类痼疾弊端敢不敢痛下决心、动真碰硬;想一想在各项工作中能不能真正贯穿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想一想面对各类复杂棘手问题,有没有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想一想对能源集团的决策部署做没做到认识到位、行动到位。要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激发“逆势突围,转型发展”的正能量,实现能源集团转型发展的新突破。
要善提素质。解决新常态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挑战,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都需要大家努力补齐知识短板、提高自身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明确“过河”的目标,还要有配齐“桥”和“船”的本领。提升本领怎么办?一靠学习,即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学一些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方面的知识,多学一些管理、战略、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做到不说外行话、不干外行事、不当外行人。二靠实干,“干一寸胜过说一尺”,在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中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三靠总结,通过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不断积累经验,有效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只有努力提升素质、争创一流,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才有底气、有保障,也就一定能把能源集团各项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二、新作为要有新举措
个建成、9个加快、9个筹备”的总目标,集中力量、集中精力抓好项目建设。坚持大煤、大电、大转化的思路不动摇,以转化项目落地,助力资源保卫战;以煤炭项目开发,促进转化项目建设,实现两促进、两不误。
要坚持内涵提升。新常态下,发展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减,结构与质效才是要害。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内涵式发展,更加注重发展健康,挤掉发展中的“水分”,提升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质增效,质量和效益从哪里来?只能从经济结构调整中来。当前,能源集团正处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积累阶段,要在有质量、有效益的前提下,追求又好又快才能行稳致远。要利用危机对资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倒逼机制,放大有效资产,整合无效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增量增收拓效,减量降亏增效,存量挖潜创效。突出营销创效,以需定效,以效定销,实现产销协同。突出资金创效,进一步提升资金集中度,坚持内源资金高效利用与外源资金高效获取并重,盘活用好各类资金。突出管理创效,经营管理与市场变化联动,确保商品煤综合成本再降10元/吨,各类非生产性支出一律压减20%以上。突出投资与项目管理,确保安全高效、投资最省。突出采购源头创效,降低采购价格,降低物资储备,降低资金占用。突出技术提效,深入开展技术攻关,着力破解一批制约瓶颈,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成果。每一个山东能源人都要强化“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的理念,立足本职岗位挖潜提效、降本增效、营销创效,人人争当“创新能手”、“创业标兵”。
要坚持创新驱动。面对新阶段新发展,情况千差万别,遇到的困难矛盾也各不相同,既需要把握全局,服从大局,更需要找准定位,结合实际谋划发展举措,探索一条符合实际情况的新路子。这就要求我们拿出改革创新的智慧和勇气,不是凭经验翻老黄历、循旧例找教科书,而是以勇往直前的改革创新精神,把基层创新的强烈冲动、无畏勇气、智慧火花充分调动起来,把会上定的、纸上写的变成实实在在的创新措施,打出一系列变革创新的组合拳,以重点工作的创新突破带动全局工作上水平。创新内部经营机制,探索实施“负面清单”制度,推广承责经营、租赁经营、托管经营、虚拟股份制等市场化经营创新,以市场机制激发内部资源要素。创新经营业绩考核模式,构建实体经营单位、物流贸易单位、服务型单位、管理机关“四位一体”业绩考核体系,实体经营单位突出利润,物流贸易单位突出效益、质量和风险防控,服务单位突出协同创效和优质服务,管理机关突出岗位增值及市场化创效,一企一策进行差异化考核,联职、联责、联薪,倒逼盈利单位增盈动力、亏损企业治亏压力。创新资本运营模式,加快优势项目战略合作。每一个山东能源人都应从寻找“不一样”做起,从一个想法、一个细节的“微创新”开始,每天改变一点点,每天向前一小步,以创新改变岗位、创造精彩。
三、新作为要有新形象
新常态带来了发展动力、发展内涵、发展格局的一系列新变化,更对我们的精神境界、干劲斗志、思想观念提出了新要求。适应新常态,归根结底要当好先行者,树立新形象。形势再复杂、任务再紧迫、工作再繁重,只要我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朝气蓬勃的创新意识,树立新形象、展现新形象,就一定会克服各种客观困难、突破各种机制束缚、解决各种疑难问题,把各项工作扎实推向深入。
要树立善抓落实的新年各项目标任务,就要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传导压力、上下互动,从细处着手,从实处着力,在工作谋划、部署、推动、检查各个环节,都要坚持从严从实,做到观念要适应、认识要到位、方法要对路、工作要得力、督导要加强,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跟一步地把定下来的事情落在实处。更要注意的是,抓落实并非强求立竿见影,重眼前轻长远,跟重形式轻内容、重口号轻行动、重数量轻质量一样,都是抓落实的“天敌”,所谓久久为功,更需要时时刻刻不松懈的韧劲和耐性。各级党组织要以实现能源集团“210129”目标为己任,着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充分发挥好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每一个山东能源人都要咬住目标不放松,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怵头,不懈怠,不等不靠,不推不拖,做到定一事、干一事、成一事。
要树立创建和谐的新形象。和谐是企业发展的保障。面对新常态,应对新挑战,每一个山东能源人都应该积极参与“新常态、新挑战、新机遇、新作为”形势任务教育活动,勇于批判自己,敢于解放自己,切实破除等靠依赖、无所作为的陈旧思想,树立自强自立、自动自发的意识,破除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的思想,树立打破常规、攻坚破难的意识,破除固于形式、追求表面的思想,树立敢于担当、真抓实干的意识,破除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思想,树立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意识,破除求稳怕乱、当太平官的思想,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自强自立、承压奋进、真抓实干、逆势进取的创业激情。各单位要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坚持依法治访,严格落实信访稳定风险评估制度,谁的人谁管、谁的事谁办、谁的责任谁负,妥善化解各类矛盾,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把解决职工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开展各类帮扶活动,让职工话有处说,难有处讲,事有人办。
要树立文化引领的新形象。文化铸魂,引领发展。适应新常态,追求新作为,更需要发挥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要坚持创建、融合、转化相结合,把企业文化理念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中,推进安全文化、廉洁文化、班组文化向生产力转化。围绕集团业务整合、产业重组,优化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加强培训、督查、考核,使之覆盖到每个产业板块、权属单位和业务环节,增强职工的认同感。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组织好“新常态新标兵”评选活动,弘扬担当尽责,大善大爱的“正能量”。每一个山东能源人都要切实把“明德立新,包容超越”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人人关心企业发展、人人维护企业利益、人人爱护企业形象,争做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践行者、传播者。
要树立转变作风的新形象。作风决定成败。只有持续推进作风建设,把思想改造做到位,才能真正做到有作为、有担当。要拿出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严格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推进作风建设,使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地生根。要牢记“廉洁从业既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把尺子,更是一条底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完善惩防体系建设,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从提高党员管理人员廉洁从业意识入手,运用廉洁谈话、案例警示等方式继续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党员管理人员都应时刻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不存非分之想、不做长舌之人、不拿不义之财、不去是非之地,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真正做到廉洁从业。
面对新常态,我们要有一颗冷静的心、坚定的心和火热的心,不懈怠,不松劲,不观望,负重奋进,聚力攻坚,以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的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意志,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坚守“三个底线”,打好“三大硬仗”,突出“三个重点”,实现“三个突破”,为推进2015年各项奋斗目标的全面实现而努力奋斗!
友情链接:
 --山东能源集团权属企业网站--
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能源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能源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能源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能源临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能源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能源集团内蒙古盛鲁能化有限公司
山东能源集团贵州矿业有限公司
山东能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政府机构网站--------
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常用链接网站--------
中国能源矿产交易中心
版权所有 (C) 山东能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鲁ICP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汽车企业新常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