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低收入农户 政策四收一支是什么

&&|&&&&|&&
&&& & 正文
低收入农户 脱贫路上有帮扶
  眼下,农村的社会保障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双进双促”强市富民活动中,如何让这部分低收入农户早日脱贫,考验着全市各级各部门。
  张传杭是海州区新坝镇四里村的居民,今年80岁,老伴75岁,6个女儿已出嫁多年。目前,老两口已经不能下地干活,家里的3亩土地承包给邻居种,他们每年收取1200元的承包费。全年下来,全家收入不足1万元,低于人均6000元的标准,属于贫困户。目前,他和老伴身体都不大好,他是腰间盘突出,老伴是腰间盘骨刺。
  记者了解到,四里村是省定经济薄弱村,现有建档立卡低收入户36户,多数是丧失劳动能力的空巢老人,或者是因病致贫。在“双进双促”强市富民活动中,市总工会实行在职党员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制度,由1到2名党员结对四里村的1户低收入农户,实现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全覆盖。为了让所有低收入农户早日脱贫,市总工会首先从改善村民的出行环境和居住环境做起。
  新坝镇四里村第一书记陈玉成告诉记者:“在今年,我们市总工会在双进双促的时候,为四里村援建一条村间乡村道路,还有给村环境整治当中补助了一部分资金,帮助村环境整治工作做得更好。”
  在走访中,市总工会的在职党员摸清结对农户的务工意愿、培训意愿、创业意愿等情况,帮助结对农户找准脱贫路径。
  接下来,市总工会将通过帮助村里发展产业、帮助低收入户将土地参股给新型经营主体、帮助病残户申请政策性救助、帮助签订子女赡养协议等形式,争取实现四里村低收入户全部脱贫。
因多种原因,本网站转载、分享、传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删除。联系邮箱:.cn。
来源:江苏文明网&&
编辑:连云港文明办&&省驻响水扶贫工作队扶贫“手把手” 家门口建起大葱产业链 低收入农户摘下贫困帽
“再过半个月,这批毛葱就能出手了。”记者近日来到响水县运河镇大葱产业园,只见村民叶香翠正弯腰忙碌着,葱尖已刺破罩着的薄膜,齐膝的葱叶一片翠绿。省驻响扶贫工作队队员顾竟成正小心翼翼地刨开土,看到葱白比大拇指还粗,叮嘱叶香翠趁天晴赶快把薄膜揭了。
“去年秋天,村里交给我这两亩地,说是栽大葱,带我们脱贫。”叶香翠是运河镇四套村低收入农户,丈夫周均富是聋哑人,孩子上学,一家人靠种地生活。听说种大葱和长韭黄一样,都是精细活,叶香翠起初心里还打鼓:过去没长过,咋种?
“不会就学啊!这两年,我们会手把手教大家种,那两亩地就是实验田,收入归你们自己。”当初,为了动员低收入农户进园,挂职四套村第一书记的顾竟成一家一户上门劝说。
园区水泥路旁,一块大牌子上密密麻麻写着重点带动户和对接帮扶负责人的信息。叶香翠家田埂处,也立着一块管护公示牌:一户两亩,五户一组,每位村干部带一组。叶香翠笑道:“名字在那儿挂着呢,大家背地里都较着劲。以前穷,现在同一块大田里,大葱长得好不好,大伙一看就有数,总不能再落下一个懒名。”
“天帮忙人努力,你家长的大葱一点不差。”老家四川的顾竟成一口“川普”,他的夸赞让叶香翠充满感激,同时也更有信心:“顾书记,这田积水重,排水难,要不是你帮我们,大葱不会长这么好。等我学会了就回家自己种,把这两亩地腾出来让给别的困难户。”
“脱贫,这么有底气?”记者问。
“顾书记帮我们算过了,一亩地能收1.2万斤,扣除4000元成本,按照现在的价格,两亩大葱收入保底稳超6000元,而且两年种三茬。”叶香翠指着建在基地附近的江苏沃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包回收,我们只管种。”
四套村党总支书记王凤云说,工作队进驻以来,根据县农业结构调整统一部署,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种植模式,流转400多亩土地,免费提供给低收入农户种植,同时免费提供种苗,由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三重保障让低收入户吃下定心丸。“扶贫工作队为我们争取资金帮助沟渠疏浚,手把手教技术,还引进养殖项目。目前,全村109户低收入农户,除三分之一是托底对象,其余户户都有种植、养殖项目。前不久,工作队再为村里争取200万元资金,加上省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金200万元,四套村的冷库加工基地马上就能动工了。”
除了在园区内免费学种大葱,低收入农户还可以和普通农户一样进基地打工,每月能有2000元左右收入。顾竟成告诉记者:“前一茬葱苗移栽用工几百人,整个村在家的劳力都来了。等冷库加工基地建好后,至少还能带动500人就业。”
育苗、种植、冷藏、加工、销售,大葱产业链就建在村里面。叶香翠听后很兴奋:“家门口有条产业链,我们脱贫有希望。”镇农业中心主任宋正华接过话茬:“现在,正茂村、二套村也种了,全镇已有6500亩规模种植。一根大葱实现‘接二连三’,让低收入农户摘下贫困帽,也让我们镇村干部挺直了腰杆。”
本报记者 卞小燕
集团数字报刊 :你现在的位置:>
浙江省湖州市“四个精准”开展低收入农户就业帮扶&
稿件来源:浙江省人社厅网站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湖州市各级人力社保部门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加强与农办、民政、残联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启动“低收入农户就业帮扶”工程,通过精准核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四个精准”服务,帮扶低收入农户中处于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两有”人员实现就业,从而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截止目前,全市共调查贫困家庭104户,开展就业帮扶56人次,实现就业80人。
一、精准核查,摸清底数。
根据浙江省就业信息平台反映的湖州市低收入农户信息,湖州市各级人力社保部门积极行动起来,4月底全面启动低收入农户调查核实,依托乡镇(街道)、村(社区)人力社保基层平台力量,按照一户一表、一人一策的要求,对贫困家庭挨家挨户进行全面调查,详细摸清低收入农户基本情况并建立扶贫实名台账。经核查,湖州市共有低收入农户104户,其中因病致贫家庭46户、因残致贫家庭24户、无劳动力家庭3户,其他家庭31户。
二、精准识别,确定对象。
围绕“贫困家庭中,在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未就业人员”这一帮扶对象,结合调查情况和信息系统,对贫困家庭成员进行比对分类,重点掌握低收入农户人员情况,精准识别其年龄、劳动能力、就业意愿、培训意向等,建立帮扶对象和需求清单,并进行实名制管理。全市共有贫困家庭成员307人,其中处于劳动年龄段内220人,有就业能力98人,有就业意愿89人。
三、精准帮扶,力求实效。
根据核查分类情况,精准发力,因人而异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举措,取得帮扶实效。
(一)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根据帮扶对象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个人意愿等,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重点开展家庭服务业、微商、电商创业实战培训。如安吉县溪龙新丰村韩秀青经过茶叶加工技能培训,在茶叶生产季节到茶厂打工,增加收入。截至目前,湖州市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参加各类培训班共21人次。
(二)进行岗位对接开发。根据帮扶对象的身体状况和就业意愿,一方面与来料加工企业及福利企业进行对接,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帮扶对象就业。如南浔区和孚镇吴兴塘村阚阿四有智力残疾,从福利企业出来后一直待业在家。基层工作人员及时上门联系,对其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并经多方努力将其推荐到重兆社区从事保洁工作。后期对其进行跟踪回访,表示对目前的工作满意。
(三)鼓励自主创业就业。今年5月,安吉县人力社保局与县残联联手建立湖州首个残疾人电子商务创业服务中心(电商孵化基地),通过精准服务大力推进残疾人电商创业就业,使更多残疾人参与电商活动,分享电商发展所带来的“获得感”。全年力争通过努力帮扶50人实现电商创业就业,其中低收入农户3人。目前已开展培训20期,40人参加培训。
(四)帮扶在校大学生实习。制定暑期在校大学生帮扶计划,对接实习企业和实习岗位,落实薪酬和补贴。安吉县已联系4名在校大学生,征求了实习意愿并落实了实习岗位,月工资1530——2300元。如天荒坪镇万沈怡,今年高中毕业已参加高考,正待录取通知,因父母离异,母亲患尿毒症,每月须血透,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现已帮助其对接好在某快捷式餐饮打工。
四、精准管理,形成长效。
低收入农户就业帮扶重在基层。为使援助服务到村、到户、到人,湖州市从四个方面强化基层就业帮扶长效机制,确保帮扶工作有序推进、扎实开展。
(一)建立就业联络员制度。由各行政村固定一名工作人员兼任就业联络员,主要承担日常的政策宣传及咨询、援助措施的落实,同时负责掌握好辖区内低收入农户家庭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加强跟踪服务。
(二)建立帮扶台帐管理制度。以村为基础、户为单位,对现有低收入农户家庭统一编号,做到家庭基本状况、劳动力人数、就业情况、培训需求、就业意向等内容清晰、可查,确保不缺一户、不漏一人,建立建全帮扶对象清单、帮扶需求清单和帮扶措施清单等台帐,并实行动态管理。
(三)建立定期入户走访制度。由就业联络员对帮扶家庭定期入户走访,主动、定期地了解援助对象的思想变化,及时掌握其就业动向。同时,对已实现就业的人员加强跟踪访问,帮助其增强就业的稳定性。
(四)建立托底安置制度。积极鼓励镇、村两级组织加强与辖区内单位的联系,讲透安置政策,充分挖掘企业空岗信息及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强化岗位储备,确保援助对象在失业时能即时获得帮助。
【】【】【】
更多关于&的文章
今日重点资讯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电话010--(编辑部)&E-MAIL:
Copyright(c),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号公道走访慰问低收入农户_扬州时报
第B03版:民生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解读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公道走访慰问低收入农户
&&&&本报讯(通讯员&庆伟&记者&宝亮)&&&&近日,公道镇四套班子成员深入全镇39户低收入农户和14户结对帮扶困难户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走访期间,镇四套班子成员进村入户,与帮扶低收入农户促膝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生产生活实情,为低收入农户如何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并叮嘱和勉励他们要克服困难,拓宽致富门路,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并表示将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尽最大的力量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同时为低收入农户送去了每户300-500元的慰问金。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本网站归扬州新闻网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 苏ICP备号 |   |  |  |  | 
| 广告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 低收入农户 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