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红外遥控接收头接收头接收850nm和940nm时遥控距离有很大差别吗?

【扫盲贴】浅谈38K红外发射接受编码(非常好)
转自Doctor_A 坛友的笔记!
之前做接触过一次红外遥控器,现在有空想用简单的话来聊一聊,下面有错误的地方欢迎改正指出:
1:红外的概念不聊,那是一种物理存在。以下聊38K红外发射接收,主要讲可编程的红外编码。
2:红外遥控
红外遥控首先需要用来发“光”的红外发光管,还有一个接收光线的“接收管”(不是那种触发的红外对管),还有一个产生38K的信号源(可以是MCU中断实现还有就是市场上大把的红外编码IC),只需要简单的外围电路即可。
就单片机而言,为了增大红外发光管电流,需要用一个三极管驱动。红外编码IC也只需要几个外围电路,规格书上都有提供,这里不提。
3:红外接收头(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后面找到你想要的答案或者继续“百度”“谷歌")
有必要可以看一下红外接收头内部组成的详细介绍。
接收收头分为电平头还有脉冲头。
电平型的:接收连续的38K信号,可以输出连续的低电平,时间可以无限长。其内部放大及脉冲整形是直接耦合的,所以能够接收及输出连续的信号。&
&脉冲型的:只能接收间歇的38K信号,如果接收连续的38K信号,则几百ms后会一直保持高电平,除非距离非常近(二三十厘米以内)。其内部放大及脉冲整形是电容耦合的,所以不能能够接收及输出连续的信号。
一般遥控用脉冲型的,只有特殊场合,比如串口调制输出,由于串口可能连续输出数据0,所以要用电平型的。
4:红外遥控中的载波到底是什么?(不要影响到你对其它载波的理解)
第一次接触红外我看到’载波‘这个词就觉得生涩。网上很多资料五花八门都描绘得很厉害、
我们就从一下几点开始描述,相信的等会就懂:
&&&(1)38K怎么来的?
&这里只谈单片机给出,38K脉冲信号,占空比(脉冲的高电平比周期的值就是占空比)自己决定,既然是38K,那么脉冲的周期就是1/38000
S,记住这个不是高电平的时间长度,这个是一个脉冲的时间长度也就是一个周期,例如我们利用一个中断产生38K脉冲,占空比是1/2,我们的中断时间就要设置为
S中断一次,然后通过相隔一次中断电平翻转一次就形成了一个频率为38K占空比1/2的脉冲。
&另外i!在这里想说一下我在学习红外的时候遇到的两个错误:
&一、当第一次接触红外遥控的时候,在网上下载了很多资料中断时间居然是1/38000S,产生的是19K的脉冲信号,红外肯定接收不了,更不要谈编码了。而且还是大部分被人的程序都是19K.对于刚接触的人可能就晕乎乎地忽悠过去了。
&二、就是我们用单片机的时候是用了单片机的查询模式还是中断模式的问题。
我们利用中断时候,在时钟比较快的条件下可以产生比较准确的时间基准,来产生相对正确的脉冲。而利用查询方式,如果用51单片机,12M的晶振,利用查询溢位来产生的38K脉冲,那就犯了一个大错,因为利用查询的方式查询这个动作浪费的时间可不是一个或两个的机器周期,它浪费了大把的单片机时间,误差大得离谱。如果你用中断试过成功过,不妨试一下查询方式失败的感觉。
&虽然利用查询方式编程是简单了很多,可是误差大得更多了多。我就是偷懒犯过了错误。
5:什么是红外38K的载波信号(其实我更想说成什么是38K编码信号(一下详解))
&&&(1)记住38K的红外不单单只接受38K信号,它有个频偏(频率偏差左右波动)的范围,但记住范围不大。
&&&(2)说是三极管驱动,其实三极管是作为一个开关,共射的方式。于是有两种通断方式,三极管用的是PNP呢还是NPN。
一般我们采用PNP作为开关管,NPN是利用高电平时候导通,但单片机开机时候,所有IO口的状态为高电平,这个时候就触发了开关管,虽然我们在初始化的时候可以把它关断,但即使此处实际上可以的问题为了以后设计其它东西可能因此犯了不该犯的错误还是选用PNP管好了。
&&&(3)那么我们就用"0"表示红外管导通。。。。"1"表示红外管截至
驱动红外发光的"IO"口的状态便是38K脉冲信号从IO口发出来的触发信号,脉冲中的低电平就是导通,高电平就是截至。我们会看到,如果单单用38K,那么如前面摘录部分讲到的,我们会在接收端会接受到一个低电平的信号。
或者我们可以再这么理解吧:红外接收头只接受38K信号(误差范围内),我们把接收头看出一个转换器。遇到38K就输出低电平,没有遇到38K就被上拉成高电平。
于是所谓的“编码”的概念就这样产生了,我们利用有38K信号 跟 没有38K信号
这两种状态,利用红外接收头就翻译成低电平、高电平的信号。。。。这就是最主要的东西。
什么时候有38K。。什么时候没有38K,一切都由我们编程来实现。我们可以灵活地操控有跟没有,有的时间长度就是"接收方"低电平的时间长度。没有的脉冲的时间长度就是接收方高电平的时间长度。我们只需要在接收方读取高低电平的时间长度与高低电平的各种组合来读取发射方所提供的信息。这种就是所谓的“协议”,协议就是我们说好了,你照办的意思。协议内容明确我发什么的时候代表什么意思,接收方你懂的。
于是就有各种红外编码,NEC/飞利浦等红外编码是比较常见的,而我们根据需要我们可以自己设置自己的编码。如果想做遥控玩一玩的就没必要研究人家的红外编码协议,自己编几个容易编程的就可以了。像想NEC红外协议里面谈到的接受头输出的
高电平几毫秒低电平几毫秒就是代表“1”,高电平几毫秒低电平几毫秒就是代表“0”,高电平几毫秒低电平几毫秒就是代表“引导码或者用户识别码”,这些都是人家NEC里面的标准,我们可以自己定我们自己的标准。我可以说
10ms低电平后10ms高电平就代表允许接受,然后5ms低后5ms高就代表“1”,15ms低后15ms高就代表“2”,25ms低25毫秒高就代表“0”,当然这里只打个比方,因为编码长度要是太大的话对其它程序处理不是很灵活。因为我们解码的时候最好不要被中断。像空调那种一百多位编码的一般很少。少。至于多少合适,自己酌情考虑。编码的形式也自己决定。
于是乎,上面的东西并没有说到“载波”两个字,好了下面就说说载波吧。
我们把“有38K信号”这种状态(“信息”)当做“1”,把“没有38K的信号”这种状态(“信息”)当作“0”,我们可以看成其实我们要发出去的就是
1 跟 0 两种状态的组合。
&& & 而 1 跟
0两种状态的另外一种意思就是 38K 的“有”跟“没有”
&& & 于是 38K 就带上了
1 跟 0 的这两种信号的信息。
我们就把38K理解成载波信号,载放这信息的信号,其实就是断断续续的38K信号而已,如果我们说成载波那么就是载波。不过我更喜欢把这种信号看成一种编码信号。
好了,总结一下。红外遥控就是这么简单,
MCU控制有没有38K信号&&红外管就是把利用通断来把单片机的信号发出去&&接收头就是把38K翻译成有跟没有
接收头那边的MCU就是把有跟没有的时间长度与组合计算出来(解码)。然后按照事先我们约定的编码执行相对应的动作。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一下。
那就是接收头的供电
这个很主要,接收头的供电就好根据解码的MCU的供电保持一致,这样接收头的输出的高低电平就可以被单片机IO识别兼容。同时接收头有很多种,有一些只能3V供电接受管就不要跟5V的MCU一起用,免得浪费电路资源。另外接收头的有些是中间是电源脚有些中间的地脚,如果来玩玩的最好看清楚顺便买的时候预留多一个免得烧了之后又得跑一趟。
至于学习型的红外遥控,有的只需要学习编码,有个则需要学习载波频率。后者比较不好弄。欢迎接贴....
下面是红外发射、接收头(红外基础知识)
目前市售红外一体化接收头有两种:电平型和脉冲型,绝大部分的都是脉冲型的,电平型的很少。&
电平型的,接收连续的38K信号,可以输出连续的低电平,时间可以无限长。其内部放大及脉冲整形是直接耦合的,所以能够接收及输出连续的信号。&
脉冲型的,只能接收间歇的38K信号,如果接收连续的38K信号,则几百ms后会一直保持高电平,除非距离非常近(二三十厘米以内)。其内部放大及脉冲整形是电容耦合的,所以不能能够接收及输出连续的信号。一般遥控用脉冲型的,只有特殊场合,比如串口调制输出,由于串口可能连续输出数据0,所以要用电平型的。一般遥控器用455K经12分频后输出37917HZ,简称38K,10米接收带宽为38+-2K,3米为35~42K。在没有环境反射的空旷空间,距离10米以上方向性会比较强。在室内,如果墙是白色的,则在15米的空间基本没有方向性。&&
接收头要有滤光片,将白光滤除。在以下环境条件下会影响接收,甚至很严重:&&
1、强光直射接收头,导致光敏管饱和。白光中红外成分也很强。&&
2、有强的红外热源。&&
3、有频闪的光源,比如日光灯。&&
4、强的电磁干扰,比如日光灯启动、马达启动等。&&
38K信号最好用1/3占空比,这个是最常用的,据测试1/10占空比灵敏度更好。实际调制时间要少于50%。最好有间歇。&&
电平型的接收头只要接收到38K红外线就输出持续低电平,用起来非常爽,以前的老式接收头多半是这种类型,但其有个致命弱点:抗干扰性太差,传输距离短(小于1m)。
而脉冲型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必须接受一定频率38K的载波的基带信号才有正常输出,如发送500HZ的38K载波,脉冲型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输出500HZ方波,而如果发送连续的38K载波就会出项有瞬间低电平其后为高电平的现象。这种脉冲型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头克服了传统电平型接收头的不足:传输距离相对更远,稳定性大大增加,抗干扰性更强。因此已经完全取代了老式的电平型接受头,在电子市场如不说明店主给你的绝对是脉冲性的。
手机拍照时可以查看红外发射管是否处于发射状态
  有些厂家把能不能制造出无红暴红外灯当做一个技术问题来宣传,好像有红暴就是低技术,无红暴就是高技术。其实,有无红暴只是一个选择问题,并不是技术问题,波长超过700nm的光线叫做红外线,900nm以上的红外线基本无红暴,波长越短,红暴越强,红外线感应度也越高。现在市场上有两种主流红外灯,一种是有轻微红暴的,波长在850nm左右,一种是无红暴的,波长在940nm左右。同一款摄像机,在850nm波长的感应度,比在940nm波长的感应度好到10倍。所以850nm这种有轻微红暴的红外灯拥有更高的效率,应当做为红外夜视监控的首选项。&
这说的有道理吗?
红暴是对红外灯工作状态的一个描述。工作灯在工作时,如果有红暴就会在管芯出现红色小点。如果没有红暴的话,工作和不工作人眼看不出来。没有红点
850nm和940nm都有红爆,只不过940要比较弱一点
常见的红外发射管有940nm波长和850nm波长两种,940nm波长的红外发射管主要使用于调制编码及信号传输,而850nm波长的主要用于安防等红外光源上,接收管则有850nm~950nm通用的型号。850的管和940的管区别在于他们的功率大小。850是属于大功率的,它的特点是:发射距离短,灵敏度高,适合用于摄象监控那块。940是属于小功率的,它的特点是:发射距离远,灵敏度低,主要用摇控器上
850发射管的选择
一般的一体机设计距离较近,一般适用较大角度的IR发射管,市场上最通用45、60度角,可选择一般晶片,最好还是选择日本和台湾的,市场上用12Pcs、14Pcs、18Pcs、24Pcs发射管的一体机,常用此类产品一般开发距离在5-20米,若开发20米以上的一体机,必需建议使用日本和台湾晶片,如28Pcs、36Pcs、48Pcs、64Pcs等产品,同时需选用较小角度的效果会更好。
如果你的调制波形是高电平有效,38KHz接收头输出的肯定是低电平;几乎所有的红外线接收头的输出信号都是反相的。
接收头一般都有好多种,时间一久就分不清三脚是怎么排列的?
&&&方法是分别用机械表测其中两个脚的电阻,找到其中两脚阻值最小的一个,这时表棒不要动,答案出来了:红表棒接的是Vcc,黒表棒接的是地&&呵呵&
&不用说另一个脚就是信号脚(IR)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940红外接收管和940发射管的用法
标签:电子元器件&光电器件&光电器件
浏览数:2359
红外发射管有850nm、880nm、940nm等几种不同波长,但为何与接收头配套的发射管都是用940nm呢?
  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
  1、价格便宜,这几种不同的发射管从价格来说,850最贵、880次之、940最便宜。
  2、从发射功率上来说,同样是850最大、880次之、940最弱,有些设计者会认为为了增强接收距离,那应该选择850nm才是啊,如果只是从发射管的角度考量,应该是这样,发射距离与功率是成正比的;或者说接收端是透明的接收管,这种设计也是正确的,但各位可以看看我们所用的接收头,其胶体都是黑色的,这种黑色胶体只有一种功能,就是滤除光干扰,一般好一点的接收头都是滤除波长在850nm以下的光干扰(但也有一些厂家用很差的色素只是滤除750nm以下的光干扰,当然后者抗光干扰的能力会很差,价格也会便宜些),而850nm的发射管虽然发射功率较大,但是在接收头滤光波段的边缘,所以80%的都被接收头滤掉了,使其接收
  性能较940nm还要差(正常接收头所接收光的波段在850~1100nm,而940nm波长正处于其峰值接收区域)
  所以设计者在设计时要注意这点,不要搞得成本又贵、性能又差。
  说起红外发射管与接收头配套,在这里我们先需要明白两点:
  接收头的接收距离的远近,除了与接收头本身的接收性能有关,还与发射管是相关联的,向市场上在卖发射管时说我的发射距离是多少多少米;或卖接收头说我的接收距离是多少多少米,这两种说话可以说都是一种错误。从理论上来说:
  接收头的接收距离与发射管的发射功率是成正比的,对于同一个接收头来说,不同的发射管,其接收呀离是不一样的,功率越大,接收距离越远,反之,也是一样。
  发射管的发射功率和发射角度成反比,很多人都希望发射管发射角度越大越好,发射距离越远越好,当然这是不切实际的,目前市场上所用的发射管有两种,大陆产芯片(以奥伦德为代表)和台湾产芯片(光磊、鼎元为代表)所生产,这中间有几分钱的价格差异,一般价格便宜的都是用大陆产芯片所生产;这两者有何区别呢?
  1.大陆产芯片发射功率相对要低一些;
  2.大陆产芯片Vf值偏高,所能承受的电流值要低很多,这也就容易出现死灯的现象;
  3.大陆产芯片衰减要大些
  这里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小巧门,判断发射管好坏:
  因为发射管是红外的,人肉眼不可感知的,不向发光二极管很直观,灯不亮或亮度很低,就表示这个发光二极管不可坏了,判断我们手上的遥控器是不是好得,你可以将手机上的照像机对准遥控器上的发射管,然后按任一键,可以从手机上很清楚的看到红外发射管是否有发光。
  所以接收头的接收距离和你所用的红外发射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你用的发射管好,你的接收距离也就越远;这当然还和遥控器的设计有很大关系(遥控器设计给红外发射管的驱动电流的大小),你设计驱动的电流越大,当然接收距离也会越远。850 940红外灯区别 完美作业网 www.wanmeila.com
940和850红外灯用在安防上的区别 同一款摄像机,在850nm波长的感抚度,比在940nm波长的感应度好到10倍。所以850nm这种有轻微红暴的红外灯拥有更高的效率,应当做为红外夜视监控的首选项
红外射管850与940的区别? 10分从工作状态中,简单的可以看出: 940nm的丁作时看不到红光,,850nm工作时能看到红光,这是本质上的区别,其次:使用寿命940的没有850的使用寿命长!创威锐视红外灯板
红外补光灯940和850区别 同一款摄像机,在850nm波长的感应度,比在940nm波长的感应度好到10倍。所以850nm这种有轻微红暴的红外灯拥有更高的效率,应当做为红外夜视监控的首选项
为什么安防监控通常采用850nm红外灯,而有些行业通常采用940nm?比如行车记录仪 红外灯镜头大偿决定了视野的大小,跟视野大小成反比 ,与成像角度成反比,所以说你要向远处看 那么你就需要用大的镜头了 如果你要看近处 那么就要用小镜头的,如果用大镜头根本看不全视野
监控镜头上用的滤光片有650,850,940,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区别在哪? 这是红外滤镜,数字表示波长,波长越长肉眼越不可见,650是红光可见部分+红外部分,940则都是不可见的红外光了,红外滤镜配合红外线照明灯,可以对需要监控的地方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不受外部光源的限制。完全漆黑的地方也可以看的清
850和940红外发射管的区别 850和940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红外线波长不一样
红外发射管850nm的,找不到接收管,红外接收管怎么都是940nm的。电子,红外,遥控, 接收管有个红外波长接收范围,可以接收到850NM的,我个人资料网址中有这款型号,你可以去看看
红外led配合手机做夜视仪用850nm好还是940nm好? 楼上除了“热心网友”的一部分回答是正确的,其他有些朋友的回答纯属瞎扯,尤其是这个推荐答案,本人实在觉得这种回答误导提问者,在此说说自己的观点。红外夜视仪按正规说法就只分为“主动红外夜视仪”和“被动红外夜视仪”,“主动红外夜视仪”包括“星光夜视仪”,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微光夜视仪”,以及带有IR功能,也就是发射红外线的夜视仪,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动红外夜视仪都有微光和IR功能,包括1代的夜视仪也都有这些功能,不存在只有先进的夜视仪才带有红外和微光两种功能。“被动红外夜视仪”就是我们俗称的“红外热成像仪”。两种夜视仪的区别在于,主动式的是通过夜视仪本身的IR照射到物体,然后将红外光反射到夜视仪的物镜上,或者通过自然界的星光照射到物体上,然后反射到物镜,通过夜视仪中的图像增强管来看到成像。而被动式的夜视仪是通过物体本身所发出的红外辐射来成像的,两者的关键在于,一个是通过物体反射,一个是通过物体自发。推荐答案中阐述的美军有详细报告,微光在战场上基本没有,完全就是胡编乱造,目前美国单兵装备的ITT公司的AN/PVS-7、AN/PVS-14,以及特种部队使用的AN/PVS-15和AN/PVS-18都是主动红外夜视仪,而且大部分都使用的微光,因为IR虽然在全黑情况下能够看清景象,但容易暴露自身目标,所以通常不使用IR功能。热成像仪通常是安装在坦克这样重型攻击兵器上,因为热像仪几乎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便能够清晰的看见目标成像,然而热像仪在单兵上的使用反而屈指可数。提问者说的从民用、军用、城市和野外四方面来分析红外夜视和微光夜视哪个好,提问的本身就有问题,如果你说的是热像仪和主动红外夜视仪哪个好,我只能说倾向不同,但热像仪肯定比主动红外夜视仪要好,因为它可以看见主动红外夜视仪看不见的东西,也有红外夜视仪达不到的可视距离,而红外微光夜视仪可视距离受天气影响很大,同时在全黑情况下也受IR距离限制,以及自身的增像管质量限制。目前世界各国部队使用的微光夜视仪通常都是3代,能在1/4月光下的夜晚观看景象犹如白昼,所以在民用、城市、野外这三种条件下都完全够用。然而3代夜视仪在国内是很难买到的,包括其他国家,除了奥尔法的ONV3的3代夜视仪在国内有售(数量很少,价格6万多),世界主流夜视仪都是1代或1代半,虽然价格都在,或者1万以下,不过效果不敢恭维,如果提问者真对使用要求很高,且要看到电影中夜视仪经典的绿色,只有买2代及以上的夜视仪,本人建议购买2代半(和3代在原理上没有本质区别,只是3代的成像管使用了砷化镓这个传光速度更快的半导体材料,所以没有3代更明亮),不过售价通常也都在2万以上。热像仪不推荐买,因为只要不是专业的应用,完全没必要,而且价格都在10万之上,光这一关就不知道提问者能否吃得消了。目前全球著名的光学仪器(夜视仪)生产商有白俄罗斯的“育空河”及旗下的高端品牌“脉冲星”,俄罗斯的“RNO”和“西伯利亚”,德国的“奥尔法”,美国的博士能,包括军工企业ITT、ATN及STS。目前夜视仪有1、1+、2、2+、3、4代,其中3和4被各国军方禁止出口,除了少量品种,比如ONV3和RNO的15款夜视,夜视仪的核心增像管技术被各国军方高度保密,如果提问者要买,本人建议只考虑“脉冲星”的挑战者GS2+单筒单目头盔夜视仪,德国“奥尔法”的ONV2+、ONV3双目单筒夜视仪及追踪者560双目双筒夜视仪。
3mm红外二极管,波长峰值分哪几种?940、850,还有其他的吗?市场上常用的波长一般是多少? 这两个波长是最常用的了,850用于摄像照明,940用于遥控器。直接把4个电池连接led,会把led烧坏的。
为什么常用的led是810nm 850nm,940nm 这是红外LED的波长。810、850靠近可见光,能看到红点。940看不到红点。这些波长,电光转换效率高。940红外接收管和940发射管的用法_百度知道
940红外接收管和940发射管的用法
我有更好的答案
红外接收头一般可以接收850~1100nm波段的红外光,其中主要以接收940nm为主(因此配套红外发射管的时候最好选择940的发射管)。PD将红外发射管发射出来的光信号转换为微弱的电信号,此信号经由IC内部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通过自动增益控制、带通滤波、解调变、波形整形后还原为遥控器发射出的原始编码,经由接收头的信号输出脚输入到电器上的编码识别电路。参考资料:
红外接收头一般可以接收850~1100nm波段的红外光,其中主要以接收940nm为主(因此配套红外发射管的时候最好选择940的发射管)。PD将红外发射管发射出来的光信号转换为微弱的电信号,此信号经由IC内部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通过自动增益控制、带通滤波、解调变、波形整形后还原为遥控器发射出的原始编码,经由接收头的信号输出脚输入到电器上的编码识别电路。详细的你可以参考一下百度文库的资料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红外接收管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403 Forbidden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access /2.html
on this serv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外遥控器接收头介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