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把win10固态硬盘分区和机械硬盘让win10固态硬盘分区单独分区的问题怎么弄,我是小白,请出个教程。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宏基E1-471G升级SSD教程图详解说拆装小白必看多图高清
52625浏览 / 58回复
蒂丝黛儿 把此帖设为精华,作者+50经验
&&&&&&&&&&&宏基E1-471G升级SSD教程图详解说拆装 小白必看多图
&&&&& 1:最近在坛里看到大神们都玩起了SSD,那个快啊,看的我这屌丝心里痒痒的,于是一咬牙心一狠便在某宝上入手了一块威刚的64(7MM),唉,现在就变成穷鬼一个了。看图:
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看上去很不错,但还是要上机才能看出其性能。好了,废话少讲。晒下拆机用到的材料和工具:E1-471G,威刚固态盘64G,12.7MM的位托架,看图: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还有拆机用到的螺丝刀(一字和十字都有最好),再找一个微软原版的镜像和将U盘制作成启动盘的工具。推荐Windows7-USB-DVD-tool。用原版WIN7的安装盘安装系统和建立分区可以实现4K对齐,再说原版系统个人认为还可以。
&&&&&主要思路:拆下原机械硬盘,换上固态硬盘。将原机械硬盘放光驱位。再将原版系统装在固态盘上。&&拆下的光驱在弄个光驱盒就行了。
&&&&&2:开始拆机,看图,先将笔记本电池拆下来。可看到图中的橙色的卡扣,只要用螺丝刀向左一推,电池便会弹出,
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之后便是拆下硬盘和内存上面的盖子了,要拧下四个螺丝,记得拧下后要妥善放好,不要弄丢了。上图:
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拧下四个螺丝后,要先从左面(右侧的卡扣易撬坏)一侧用一字螺丝批撬起,在慢慢弄开卡扣就可以拆开。看图:
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拆下的后盖的盖子:
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好了,之后就再拆下光驱就行了。只有拆下一颗螺丝就行了。
当拧下螺丝后,就可用一字批将光驱慢慢卸下来。
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好了,好戏来了:将原硬盘从机子上卸下来,主硬盘接口是SATA&3&的。光驱位是SATA&2的。拆硬盘是主要注意可先慢慢地将硬盘从接口另一边拿起一点后,在将硬盘与SATA3接口分开。看图:
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拆开的图: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主板的SATA3接口:&(本想在这里设回复可见的,不想让它沉了。若觉得写得好就回复顶下哦,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就不设了。呵呵!)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再将原硬盘上两侧固定的架子拆下(拧下硬盘固定上的四个螺丝),以固定固态盘,如图: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也就是硬盘上图中的两个架子。再将固态盘装上,图: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7MM的固态硬盘好像比原东芝盘薄,但装上固定支架后就足以固定了,不用垫东西。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装好后就可以改上盖子了。这下的顺序应该是先明白它的卡扣,从右边扣下后慢慢压下,在从左边一用力就可装好。再上好螺丝就行了。
之后就要把硬盘装到光驱位了,在某宝买入的光驱位托架边入场了,呵呵:装好如图: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重要的是要把原光驱的面板和固定螺丝的小架子拆下装到光驱位托架上,看图:架子:并记得要固定好硬盘。因为其的转动是的震动还是有的。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面板: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装好后: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至此,基本的东西都装好了。就差把光驱托架装到电脑上了。
3.这时就有一个小插曲了。是先把系统装好,再装光驱托架呢?还是都装好后再装系统呢?最后,我还是选着没有挂上原硬盘到光驱位,而是先开机,用U盘做的启动盘装好系统。(至于原因还是不太清楚),呵呵,能力有限。求大侠指导。装系统的图片:主板BIOS已识别SSD: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在装系统是应一步一步来,先开AHCI模式,这是固态盘装系统发挥最大性能的第一步,之后就在BOOT的选项中选择你的U盘启动,再按保存后重启就会进入安装界面:
如下图:安装中的转折点有:1、自定义高级,2、驱动器选项高级,3、新建,4保留100M的系统引导空间,5,格式化。这些步骤都做好后就等着进系统就行了。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安装完成后: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再附上ASSD的测试图: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分数相比镁光M4,三星840&PRO,那就是天壤之别啊,穷屌丝伤不起!
好了,装好系统后,关机。把电池拿下来,装上光驱托架:器材:&[]时间: 12:00:00&&焦距:3毫米&&
若这原硬盘有系统在分区上,可在WIN&PE下取消分区的激活状态,并转为逻辑分区即可。
装上后,就可以开机,并装好所需的驱动即可。特别地:可相应的优化系统以使固态硬盘的性能最大化,如关闭索引,关闭系统还原,TRIM的开启。和等等,有兴趣的可百度。
&&&&至此,这个教程就到此完结了。看了这文档而去上固态盘的,弄坏了,我可不承担责任哦!最后说一句,改装有风险。请仔细考虑!本文仅供参考!呵呵,同是也祝想上固态盘的童鞋都成功,享受极速快感!呵呵!
= = 固态硬盘占用了原装硬盘的位置.原装硬盘去哪..光驱位置吗?
那光驱放哪..这个没看太明白...
希望你有钱了再发更好的帖子哈~挺详细,不错
对 第1楼 ′朱砂红渔 说:=========================原硬盘在光驱哪里,光驱拆下来装进了光驱盒了。或就用易驱线直接转USB连接也可用。
对 第2楼 zhou9585188 说:=========================谢谢!
这个速度太慢了,还不如买个7200转1T的机械盘呢
对 第5楼 panjunjian 说:========================= 个人喜好吧!机械硬盘容价比高,但其4K读取速度还是比不上固态的。这盘子是SF的主控,mlc的单元,纯属娱乐。速度是慢了点。要求高的数字控,还有钱丰裕的,大可上三星840 ,镁光,英特尔等极品。呵呵!
威刚的发热不小。。。
对 第7楼 天锁斩月LOVE 说:=========================平时撸大娘测温度在40度左右。
这个ssd好像一般啊,我的t400装的830
对 楼主 人间四月天已存在 说:=========================英雄所见略同啊!!!!
对 第6楼 人间四月天已存在 说:=========================简单提问
原机械硬盘的系统分区(C盘)改怎么弄?
把他删除 可以融到其它硬盘吗?
对 第12楼 暮雨听风 说:=========================用DiskGenius操作就行了,可以试试合并分区。
对 第12楼 暮雨听风 说:=========================原机械硬盘挂上后,进入PE用DiskGenius把原硬盘的C盘格式化,并转换为逻辑分区。
问下鲁大师能检测到这个本子是E1-471G可是后面那个53212G怎么能看到呢?求解。
顶贴支持!!!!!~~~~~~~~~
硬盘装在光驱位置,还要另外买个托架吗? 原光驱那个满足不了么
楼主解答呗
支持键盘翻页 ( 左右 )&
可能感兴趣的板块: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正在阅读:求真实验室:固态硬盘分区太多会变成机械硬盘?求真实验室:固态硬盘分区太多会变成机械硬盘?
  【PConline&求真实验室】众所周知,机械硬盘(HDD)普遍采用了ZDR技术,即从磁盘的最外圈到最内圈划分出若干个区域。大多数产品划分了16个区域,最外圈的每磁道扇区数正好是最内圈的一倍,与持续传输率的变化基本成比例。 所以磁盘旋转的时候,越在外圈的线速度越大,读取的扇区数就越多,传输率就越高。  简单的说,分区划分的地方不一样,硬盘读写速度是不一样的,一般系统默认情况下C盘都处于盘片的外区,也就是读写最快的区域。大部分机械硬盘约30~35%的外区读写速度比较适合当作系统盘,因此人们常常会根据购买机械硬盘容量大小,把机械硬盘大约30~35%的容量划分作为C盘以及作为存放需要经常读写文件的D盘,后面的存储盘作为存放图片或者视频的分区。  当SSD开始走近千家万户,逐渐有了取代HDD的趋势时,消费者又开始疑惑了,SSD会不会和HDD一样,不同分区的读写速度受位置影响呢?其实SSD的读写机制和HDD完全不一样,SSD在主控的指挥下,通过电学信号的传输完成对闪存芯片的读写操作,因此在读写顺序上影响SSD读写速度最大的因素是主控的性能和算法,我们也因此不用太担心SSD会出现和HDD一样的问题。  但是对于SSD,坊间有一种传言,SSD应该少分区,因为分区越多意味着浪费的空间越多,分区太多还会导致分区错位,给固态硬盘性能使用带来更多的影响。这又与我们以往机械硬盘应该多分区的说法截然相反了。在以往的说法中,当我们把一个文件夹放入机械硬盘某个分区时,里面的碎片文件其实是分布在磁盘上各个角落的,如果分区很大,那么机械硬盘在读写同一个文件夹文件时(比如游戏文件夹内文件)磁头跳跃度很高,当我们机械硬盘分区很多时,每个分区在磁盘上占的位置很少,磁头读取分区内一同类文件时磁头跳跃度低,读取效率更高。  抛开机械硬盘分区多更好的说法不谈,今天我们先来验证一下,分区会影响SSD性能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测试方法  测试平台说明:测试平台沿用了前几天X470主板首发评测的硬件配置,二代Ryzen旗舰2700X加上最新的X470主板,测试参考SSD为壹酷 240GB(SATA)。  我们先把测试硬盘只分一个区,使用多项SSD读写测试软件对其进行读写测试。在这里我们的参与测试的是从盘壹酷 240GB固态硬盘。&  随后我们把测试硬盘分了三个区,并且每个区容量都不一样,进行同样的SSD读写测试,最后把得出的成绩做比较,就可以知道分区会不会对SSD的性能造成影响。测试时单分区测的是D盘性能,多分区情况测E盘性能,证明是多分区下进行的测试。性能测试CrystalDiskMark 测试:单分区多分区  测试小结:在CrystalDiskMark 6测试中,同一块固态硬盘在只分一个区和分多个区域的随机读写和连续读写性能都没有太大差异,不过这也可能是软件的问题,我们再使用其他软件测试一下。&AS SSD Benchmark 测试单分区多分区  测试小结:使用AS SSD Benchmark对固态进行读写性能测试,结果硬盘在单分区和多分区的情况下无论是连续读写性能还是随机读写性能都不会有什么差别,在多分区情况下固态硬盘得分甚至还更高。&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测试单分区多分区  测试小结:在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测试中,两者的表现差异也不大,多分区情况下在综合评分上甚至还更高一点。结语  经过我们实测,多分区会影响固态硬盘性能的说法明显是不靠谱的,因此大家大可不必害怕固态硬盘分区太多会影响性能,按实际需求和硬盘容量进行分区即可。不过如果固态硬盘有多个分区的话,每个分区的4K对齐都是独立的,切莫忽视非系统分区的4K对齐。  总的来说,固态硬盘要不要分区依然是一个习惯性问题,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小白怎么迁移系统到新的固态硬盘而不重装系统?
固态硬盘由于性能强速度快深受大家喜爱,但买来后又不想放弃原来的系统怎么办?下面我就来讲一下怎样把原来的系统迁移到固态硬盘而不重装系统的方法。
因为固态硬盘利用前需要分区格局化和4K对齐,所以我们就经由过程U盘启动到PE系统来操作。这之前把本来的硬盘和新固态硬盘都毗连在在电脑上。
进入PE桌面后,先打"DG分区东西,可以看到固态硬盘空间是余暇状况。在上面右键单击,中选“成立新分区”,在弹出的对话框把第一个分区设为“本家儿磁盘分区”,空间巨细输入合适的数字,别忘了在“对齐到下列扇区的整数倍”前打钩(就是4K对齐),点确心猿意马。
在剩下的空间上右键单击,先选“扩展分区”,空间巨细不消改,4K对齐前面也打钩。点确心猿意马。
再右键单击成立新分区,此次选“逻辑分区”,4K对齐的前面打钩。点确心猿意马。
之后再左上角点“保留更改”,进行分区格局化。
接下来依次点击桌面左下角的“起头”—“法式”—“磁盘办理”—“磁盘分区助手”。
在本家儿界面下面可以看到两个硬盘的环境。点击左边的“迁徙系统到固态磁盘”,在呈现的界面点“下一步”。
选中你的固态硬盘本家儿分区(系统盘),在左下角处打上勾,点下一步。
这里继续点“下一步”,接下来的界面点“完当作”。
在本家儿界面左上角点“提交”,接下来的界面点“执行”,起头迁徙系统。
操作完当作后,拔失落U盘重启电脑,若是本来的硬盘不消了,就直接进入系统了,若是本来的硬盘要作为从盘继续利用,就开机按DEL到本家儿板BIOS里的硬盘启动挨次里,把固态硬盘设为第一启动顺位,按F10保留设置退出重启,就会从固态硬盘里的系统启动了。
阅读 ( 559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态硬盘需要分区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