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与砍杀火与剑武器》谁能告诉我怎么辞去元帅一职(我国王),身兼两职很苦!

世界帝王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这里的故事仿佛刚刚离开了我们的眼帘,这里的悬案仿佛又一次破译出了新的发现,我们的身边依然回响着格瓦拉的革命呐喊,我们的面前正在进行着对海明威英灵的祭奠……当意大利总理莫罗被绑架的消息传遍全球时,当尼克松总统因“水门事件”辞职时,当戴高乐总统竟会悄然失踪时,当马丁·路德·金山鲜血染红大地时……我们可以从容而坦诚地说:“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时候不会太久了……
华盛顿死因之谜
被美国人称为国父的乔治·华盛顿,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大农场主家庭。由于父亲早逝,他在16岁时就开始踏上社会。他当过农场主,当过军官,当过州议员,在历时7年的北美独立战争中,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他以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领导了一场力量对比悬殊的正义战争。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以惊人的自制力,克服了缺乏武器和粮食的困难,把一支仓促组成的民军训练成纪律严明的劲旅,终于打败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英军,结束了英国对北美大陆的殖民统治,取得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位总统。
在先后2届担任总统期间,华盛顿致力于发展工商业和对外贸易,创办合众国银行,颁布司法条例,成立最高法院,表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当第二届总统任满时,他拒绝继续连任,正式隐退,开创了美国总统不得连任两次以上的先例,以其朴实无华的榜样所表现的民主意识为后人留下了永恒的精神财富。
然而,这位伟大的美利坚的开国元勋,在退休不到3年的一天,竟因偶感风寒不治身亡,他死之后,虽然其主治医生发表了公开声明,向国人交待了医治华盛顿的全部过程,但人们对华盛顿之死,仍心存疑虑:华盛顿究竟患的是什么病?为什么仅短短两天就去世了?死因何在?种种谜团萦绕在人们的心头。
事隔200年之后,在华盛顿去世纪念日的这一天,美国媒体突然披露了一则消息——华盛顿之死竟然与当时诊断不确、医治不当有关。
一时激起了轩然大波,华盛顿的死因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
人们不禁回忆起华盛顿夫人对当时华盛顿患病及治疗情况的记述:
那还是日,已经退休的华盛顿顶风冒雪骑马来到了他的家乡维尔农山庄,他的衣服都湿透了,但是仍兴致勃勃地在外边呆了5个小时。第二天,他感冒了,咽喉有些嘶哑、疼痛,可是还执意步行到林场里转了一圈,给决定砍伐的树木标上记号。第三天(14日)凌晨,他开始发烧,全身发颤,喘气粗重,呼吸很困难。当时,他效仿农奴治病的土办法,让管家为他放血。后来,克雷格医生赶采了,又对他做放血治疗。然后,他们做了一碗用黄油、蜜糖和醋等配制的冲剂,让华盛顿漱口,结果,他每喝一口都引起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并引发了咽喉肿胀,差点儿窒息而死。上午10时,又让他用撒尔维亚干叶和醋泡成的水漱口,这时华盛顿又发生了严重的窒息,憋得脸色发紫,几乎说不出话来,尽管服了消除呕吐的酒石和化解咽喉脓液的甘汞,都没能阻止病情的恶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们为他放了4次血,放血量相当于他全身血液的1/3,到了晚上10点钟,这一切治疗手段都无济于事,华盛顿在极度痛苦中离开了人世。
看来,华盛顿的病情并不复杂,克雷格医生等人也并非有意治死华盛顿,因此,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华盛顿是重感冒引发扁桃体脓肿而致肺部严重感染,但放血治疗才是导致华盛顿死亡的根本原因。
那么,为什么说华盛顿之死与诊断不确、医治不当有关呢?
主要是因为以莫伦斯教授为代表的一些人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华盛顿是因急性会厌炎而导致气管阻塞,最后日,《独立宣言》在费城发表。窒息而死。
大卫·莫伦斯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教授、当代著名的流行病学家,他曾对华盛顿的死因作过深入研究,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权威。他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他的上述观点。他明确指出,会厌炎的典型症状是发作快、发高烧、咽喉疼痛肿胀、咽食困难、声音嘶哑甚至说不出话、烦躁不安。华盛顿患病的症状,与此完全相同。因此,可以说,克雷格医生确是误诊,也许可以说,200年前的医生还不了解会厌炎这种病,不懂得治疗这种病的方法。
有一些学者则不同意莫伦斯的说法,认为华盛顿在出任合众国军队总司令期间,为了应付与法国可能出现的一触即发的战争,沉重的压力使他心力交瘁,曾一病不起,痊愈后,体重却骤减了20磅,可能有癌一类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已经侵蚀着他的肌体,后来,他感受风寒造成重感冒,并导致大叶性肺炎,加之不排除患有冠心病等隐患,以致心脏功能衰竭或心跳猝停而不治。
上述两种说法,互不相让,因此,华盛顿死因之谜至今未能破解,也许这些争论还要持续下去很长时间呢。
华盛顿不做总统之谜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大陆军统帅和著名的政治家,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美国第一任总统,著名的国务活动家,集革命家、军事家与政治家于一身,被誉为“战争时期第一人,和平时期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在美国历史上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他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并取得了胜利;组建了第一个合众国政府,使国家信誉明显提高。在执政期间,他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收回了联邦时期被侵占的领土,平息了少数白人的叛乱,出台了影响深远的土地政策,并使国内出现和平稳定的局面。在国际上,政治经济地位得到明显提高。因此,他在美国国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威信。日,华盛顿出生于弗吉尼亚的一个种植园主家庭,他的童年是在父亲的田庄里无忧无虑度过的。21岁时,父亲去世,华盛顿继承了父亲位于弗雷德里斯堡附近的费里农庄。1758年华盛顿当选为弗吉尼亚州议员。次年,他同富有的寡妇玛沙卡丝蒂结婚,并继承了大量地产,然后开始专心经营农庄。然而,正当华盛顿一心一意经营他的种植园时,英国殖民地政府给当地人民施加了重税及种种限制,使许多弗吉尼亚的种植园主们面临破产的命运,华盛顿开始投入到反英的激流之中。英国政府于1765年颁布印花税法,触发了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反英风暴。华盛顿强烈抨击印花税法,并要求废除印花税法。在波士顿倾茶事件后,反英的呼声空前高涨,华盛顿建议各地成立自己的武装以摆脱英王的控制。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在莱克星顿的枪声中揭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创建大陆军,随后华盛顿率军收复了纽约和波士顿。7月4日,大陆会议又通过了《独立宣言》,华盛顿向全军宣读了这个重要文件,宣告美国独立,使他们认识到决定美国人做自由人或做奴隶的时刻近在眼前了。
整个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克服种种困难,使弱小的陆军逐渐变得强大起来,战争的对决由防御转向进攻。1777年10月,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大陆军和民兵迫使英军5000多人投降,这次胜利成为整个战局的转折点。同年,法国宣布承认美国独立,并派军与美军共同与英军作战,西班牙也参加了支持美国的行动。数年苦战后,在法军及各地民兵的配合下,华盛顿率领的大陆军取得了约克镇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英军统帅康华利率军投降。日,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独立战争胜利后,一些迷恋君主制的阶层和集团主张在美国建立当时在欧洲盛行的君主制,1782年一名叫刘易斯尼克拉的上校写信给华盛顿称:“如果华盛顿自立为王,将会得到军队的支持。”但被华盛顿一口回绝:“我认为这个请求包藏着可能降临我国的巨大灾难。”日,他向大陆会议辞去了总司令的职务,回到他的田庄重操旧业。
但当时的联邦政府有名无实,美国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为巩固其统治,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推举华盛顿再度出山。日,华盛顿在费城主持召开制宪会议,他运用他的全部影响,领导通过了美国宪法。日,华盛顿被推选为美国政府的第一任总统:他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以巩固政权,支持汉密尔顿提出的联邦财政计划,实行国债计划,建立合众国银行,创立全国货币制度;批准了开发西部土地的《公共土地法案》等。日,在总统选举前夕,华盛顿发表著名的《告别词》,宣布退出公众生活,因此确立了美国总统至多只能连任一次的惯例。卸掉总统的重担后,华盛顿又回到弗吉尼亚经营种植园。直到日,在农庄逝世。
华盛顿第二任总统任期即将结束时,仍有连任第三任总统的可能,且美国宪法虽规定每届总统任期为四年,但并未限制连选连任的次数。但他不以功臣自居,断然拒绝竞选第三任总统,在《告别词》中说服国会,告诉国民,详细地阐述了他对治理国家的见解。
华盛顿这一出人意料举动,使人们纷纷猜测它的真实原因,国内外许多历史学家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讨,但是无论华盛顿在当时,还是在卸任之后,都没有对此明确表露过心迹。所以迄今为止仍然众说纷纭,没有得出确切结论。尽管如此,历史学家们还是根据华盛顿的生平经历进行了大胆的推测,以探究华盛顿拒任的原因。
一种观点认为,当时美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激烈的党派斗争,华盛顿担心会卷入党派斗争中,所以不想继续从政。华盛顿觉察到选民中对党派斗争日益增长的忧虑情绪,因而华盛顿在《告别词》中尖锐地指出了各种分裂的倾向:政客们施展各种手段,任意歪曲“其他地区的意见和目的”,以求在本地区内获得影响;他们形成各种联合团体,想凌驾或控制合法的当局;他指出,一种“根源在于人心中最强烈的激情的党派精神起了有害的作用”。在告别演说中,华盛顿语重心长地呼吁人民团结起来,反对党派斗争,反对分裂势力。
不幸的是,虽然华盛顿在党派斗争中长期保持中立,但在他第二任总统的后期,失去了非党派的立场,成为联邦党人。例如:对于法国大革命,华盛顿不顾杰斐逊等人的反对,发表宣言表示中立,而实际上他倾向于亲英的联邦派。此后,他又派联邦党人约翰·杰伊在日和英国签订了对英妥协退让的《杰伊条约》。在这种形势下,华盛顿中断他的政治生涯应该是一个开明政治家最好地选择了。对此,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A·卡锐蒂说得更为直接,他说:“他存心以它来冷却政治欲望。用一个联邦党人国会议员的话来说,人民把它当做一个信号,像摘帽子一样,因为竞争即将开始”(它指《告别词》)
这只自由钟是美国自由的传统象征,1752半制成,1846年在纪念华盛顿诞辰鸣钟时被裂毁。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华盛顿做出拒绝连任第三任总统的决定,主要是因为舆论的攻击。一位英国历史学家说得比较明确。他说:“由于想要空闲,由于感到体力衰退和受到反对派的谩骂而气馁,华盛顿拒绝接受要他担任第三任总统的要求。”
许多美国历史和政治学家,也持有与此大同小异的观点。在当时的美国,随着各党派之间斗争的加剧,舆论界的斗争也愈演愈烈。两派报刊互相攻击的同时,华盛顿在第二任总统期间,也遭到反对派的无情攻击;激烈攻击弄得他心力交瘁,十分难受。他被指责藐视公众,说他是“恺撒”、“伪君子”。当他宣布不连任第三任总统时,许多杂志在其头版头条中,把他的举动诬蔑为“恶毒的谎言”。在华盛顿告退的次日,费城的《曙光报》宣称:“这一天应成为合众国的纪念日,……因为,原是我国一切灾难根源的那个人,今天已降到与他同胞们的平等地位。”
华盛顿在执政末年遭受到的舆论攻击,使他几乎难以忍受。他在日写道:“我现在把自己比作一个疲惫旅客,正要寻找休息之处,并正在屈身倚伏其上。但是,人们听任你安安静静地这样工作,这未免太过分了,非某些人所能忍受。”史学家们认为,这就是华盛顿不想连任第三任总统的理由了。
应该说,上述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和依据,而且是密切相关的。但在华盛顿的思想深处究竟是哪一种占主导地位,并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呢?现在仍不明确。除此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原因使华盛顿不想再继续担任总统之职呢?也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不管怎样,华盛顿力排众议,坚决拒绝连任第三任国家总统,从而创立了美国总统只能连任两次的传统是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这一传统一直到1940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第三任总统为止。但由于总统权力不断扩大和有可能形成终身制的趋势,1947年美国国会毅然制定了第二十二条宪法修正案,即“任何人不得任总统之职两届以上”,该修正案于1951年正式批准实行,从而又恢复了只能连任两任总统的传统。
林肯遇刺之谜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他从社会底层通过不懈努力跻身于美国政坛,直至成为美国总统,他坚定地废除黑奴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触犯了南方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于日在剧院观看歌剧演出时被暗杀。
  林肯饮弹而亡的事件100多年来一直是美国历史上的疑案。
据说林肯遇刺前,他曾经做过一个奇怪的梦:
“……我很晚就寝,入睡不久就开始做梦,梦境中感觉周围像死一般的寂静。突然我听到从什么地方传来的呜呜咽咽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哭泣,我于是起床,迷迷糊糊地寻声走去。”
“我下了楼,楼下的寂静被哭声打破,可我没有看到哭泣的人。我挨着房间一间间地走过,到处都有哭声,可到处都没有看见啼哭的人。我感觉很迷惑也很惊慌,我决心要查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来到了东厅,看到那里聚集了很多人,一个灵柩摆在大厅中央,里面躺着一个人,他的面部被蒙上了,周围有很多士兵守卫。在这些人中,有的人在伤心地痛哭,其悲痛欲绝的样子实在令人心酸;有的人则愁容满面地看着灵柩里的尸体,表情麻木。我上前去问:白宫里谁死了?一个卫兵回答说,是总统,他遇刺了。”
这个梦预兆了一件不幸之事的来临。
在他于日去剧院之前,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那晚,林肯总统邀请格兰特将军及夫人去福特剧院观看歌剧《我们美国的表兄弟》,当他步行到陆军部时,一阵不祥的预感袭来,使他停住了脚步:到底要不要取消去剧院的计划呢?但他说服了自己去。为了慎重起见,他亲自要求作战部长斯特顿派一个名叫埃克特的陆军上校做自己的警卫,但斯特顿表示,埃克特当晚另有任务,就派了一个名叫布莱思的军官充任林肯总统当晚临时警卫。
当晚的歌剧演出十分精彩。但就在大家为剧情吸引,如痴如醉的时候,一个人悄悄溜进了林肯总统的包厢,准确地对准林肯的后脑开了一枪。总统倒下了,凶手立即跳下窗口,打算逃之夭夭。可是不巧,脚跟在落地时戳在了一根旗子的梭镖上,他忍住剧痛拼命往外跑,警察循着他逃跑的方向以及地面留下的血迹寻找他,由于他负隅顽抗、拒捕,被警察在围捕中开枪毙掉了。
林肯总统由于伤重不治,于日清晨7点22分去世,遗体被放在白宫东厅。
在美国的拉什莫尔山的岩壁上,雕刻着林肯的头像。就好像梦中的过程实际演示了一遍。
杀死林肯的凶手是谁呢?经过调查发现,凶手是一名演员,名叫约翰·韦克斯·包斯。在南北战争初期他是站在北方一边的,后来心理天平倾斜向南方,转而对南方奴隶,主表示同情,而且扬言:“干掉林肯而使自己名垂青史,那该多么荣耀啊~”据说在林肯第二次宣誓就职时,包斯就站在国会大厦的台阶上,离讲坛非常近。事后,包斯不无遗憾地对人讲:“假如我早些动杀机的话,总统宣誓就职的那天就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啊~”在他看来,杀掉林肯是为美国除掉一个最大的“暴君”。
包斯为什么要刺杀林肯总统?
亚伯拉罕·林肯于1809年生于美国一个农民家庭,当过伐木工、船工,以后又通过自学担任了律师职务。由于不懈努力和执著追求,后来当选为州议员、全国众议员,直至担任美国总统。他主要的政治主张是维护联邦统一,废除奴隶制度。正是这一点,触动了南方奴隶主的切身利益,引起他们的切齿痛恨,特别是在南北战争中,1862年9月《解放黑奴宣言》的颁布,宣布南方叛乱各省的黑奴为自由人,可以参加美国军队,1863年11月,又提出“民有、民治、民享”的纲领性口号,使南北战争完全成为拥有广泛群众性的人民战争,领导北方取得了反对南方分裂运动的胜利。这些都激起了南方奴隶主对他的刻骨仇恨。
日,林肯在华盛顿宣誓就任美国第16任总统。当他从家乡前往首都华盛顿时,就有南方特务计划在途中杀掉他。由于林肯事先得到密报,改道而行,避免了这次暗杀。林肯就任总统之后,南方奴隶主甚至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寻找刺杀者:“如果联邦政府愿出资100元,我将前往华盛顿击毙林肯和西华德。凡欲接洽者请函信箱119号。”
由于恐吓事件经常发生,尽管林肯身边的人对他的安全非常担心,但林肯却习以为常,神态自若。他专门找了两个大纸袋,上写“暗杀”二字,用以收装恐怖分子寄来的恐吓信。但林肯有一次在白宫会见《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女作者斯陀夫人时,也隐隐约约透露出对于未来的担忧,他对斯陀夫人说:“不管战争如何结束,我预感到战争结束后,我也活不了多久。”
林肯遇刺留给人们很多谜团。林肯去福特剧院观看歌剧演出的当晚,曾要求作战部长斯特顿派埃克特陆军上校林肯遇刺时的情景。担任自己的警卫。而斯特顿说埃克特当晚另有任务,从而改派别人。事实上,埃克特那晚并没有执行什么任务,而是整晚呆在家里。不知作战部长推说埃克特另有任务用意何在?另外,代替埃克特的布莱思一贯行为不轨,口碑不好,而他却是由林肯夫人亲自指定的,其中又有什么奥妙?凶手拒捕被杀,没有留下活口,死无对证。更令人费解的是,在后来的凶手缉拿报告中赫然填写着:凶手自杀身亡。
继林肯死后,林肯家族接二连三遭遇不幸。他的3个儿子不幸夭亡,而他的夫人玛丽·林肯又患上了精神病。
1926年,林肯的儿子罗伯特·托德·林肯在去世前,焚毁了林肯生前一些私人文件。他对朋友说:“这些文件中的证据表明,林肯内阁中有一个人犯有叛国罪。因此,还是把这些证据付之一炬为好。”这个人是谁呢?罗伯特为什么要将这些材料付之一炬?他想保藏什么秘密?与林肯之死是否会有关联?这些情况都不得而知。
马赫迪大起义之谜
苏丹境内的白尼罗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流,河水清澈透明,两岸树木野草翠绿茂盛,异常迷人。但在1881年8月中旬的一天,白尼罗河河畔的***教徒们却无心欣赏这如诗如画的家乡风景,他们正急匆匆地赶往阿巴岛教堂听一位阿訇宣读教义。“我是马赫迪,我要把你们从痛苦中拯救出来,我要使你们摆脱苦难,获得幸福的生活。受苦受难的苏丹人民,站起来吧,让我们携起手来,赶走英国强盗~”
不少***教徒,还未走进教堂,就听到了马赫迪的声音,他们异常激动地在倾听着,那么多人拥在这个教堂里,竟没有一点声响。只听马赫迪接着说:
“我要带领你们建立一个普遍平等、处处公正的美好社会。要消灭社会上不平等的差别,要消灭邪恶势力。宁拼千条命,不纳一文钱,这就是我们的信条!”人们热烈回应着马赫迪的演讲,群情振奋。随即马赫迪宣布:开始圣战!
19世纪初,殖民列强对非洲的占领尚未深入内陆。对于地处内地的苏丹来说,侵略威胁来自想要掠夺黄金和奴隶的埃及。埃及在侵略小国林立、尚未统一的苏丹时,不仅进兵顺利,还建立了以掠夺为目的的行政统治。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大大改变了整个东北非的局势。英法为控制运河展开了争夺。埃及爆发了反对外来侵略的阿拉比起义。苏丹人民不堪奥斯曼埃及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利用埃及统治混乱之机,在马赫迪主义旗帜下,发动了大规模反抗外来统治的斗争。英国侵占埃及之后,又占领了苏丹。1881年苏丹爆发了马赫迪领导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起义。
马赫迪,真名叫穆罕默德·艾哈迈德。日生于阿巴岛一个造船主家庭,后迁至卡拉里。他自幼离家;辗转拜师,研习宗教,潜心苦修。由于深受***世界正在广泛兴起的***复兴运动的鼓舞和影响,他深深同情人民疾苦,痛感***教的腐化和堕落。据说他曾拒吃学校发的口粮,认为那是反动政府从人民身上搜刮来的。他还在其教长为儿子举行的割礼仪式上,反对用女奴跳舞,认为这有悖原始***教。被革出师门后,他经过痛苦的思索,决定净化宗教,拯救民族,并毅然宣布自己就是众所期待的先知——马赫迪,从而担负起变革社会现实的历史使命。
***教共有八十多个派别,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逊尼和什叶两派。自从***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去世后,阿拉伯统治集团在“继承者”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跟随穆罕默德从麦加迁移到麦地那的***(称“迁士派”),与麦地那的追随者(称“辅士派”)组成了圣门弟子团,主张通过选举,由阿布·伯克尔等人依次担任继承人;而穆罕默德出身的哈希姆家族,主张只能由穆罕默德的堂兄弟兼女婿阿里继任,并实行世袭。最后圣门弟子团获胜,但分歧没有解决,因此形成逊尼、什叶两大教派。
公元898年,什叶派的第12代伊玛目穆罕默德·马赫迪突然失踪,他们认为穆罕默德·马赫迪是被安拉(***教信奉安拉为惟一之神,认为除了安拉再没有神)藏到人所莫及的地方去了,将来会以救世主的身份再降人世,并一直盼望马赫迪再降。
穆罕默德·艾哈迈德假借马赫迪之名的这种做法,果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不少***教教徒来到了他的身边,准备跟着他同奥斯曼埃及统治者作斗争。日,马赫迪率领一支由350人组成的军队、打着写有“先知的哈里发——穆罕默德·马赫迪”字样的四面大旗与土耳其拉乌夫总督助手萨乌德率领的200人作战,揭开了马赫迪武装大起义的序幕。
初战告捷,马赫迪和他的信徒们非常高兴,马赫迪及时进行了战略大转移。他效法先知从麦加到麦地那的先例,把义军从政府军控制范围内的、位于尼罗河上易受水陆夹攻的阿巴岛带向卡迪尔山区。此处地势险要,政府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多是逃荒而来的农民,有利于发动群众,壮大队伍,建立根据地。日,法硕达省督拉希德率领由350名士兵、70名非正规军和1000名舒卢克部落民组成的军队,想出其不意消灭马赫迪,但却钻进了义军设好的埋伏圈,全军覆没。从此马赫迪威名大振,通往卡迪尔山道路上挤满了前来投降的人。日,散纳尔省督沙拉利率军3000人前来围剿,马赫迪指挥3500人在卡迪尔全歼来敌。卡迪尔之战影响极大,群众认为这简直是个奇迹,似有神助,魔法无边。义军人数随之迅速扩大到一万五千人。
1882年7月,英国趁法国入侵突尼斯之机,炮轰亚历山大里亚,9月攻陷开罗,击败了实际上与马赫迪起义军遥相呼应、默契配合的阿拉比运动。从此,埃及实际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苏丹也作为保护英国在埃及统治的屏障和向南扩张的必经之地而成为英国的进攻目标。同时,英国人第一次提出“必须着手解决苏丹问题”。马赫迪起义的矛头指向也从以反奥埃统治为主变成反英埃侵略。
1883年1月,起义军攻下苏丹第二大城市乌拜依德。英埃不甘心失败,英国默许埃及政府用英国军官训练和指挥埃及军队消灭马赫迪起义。1883年1月,英国军官希克斯被任命为远征军总司令。9月,英政府派希克斯率领万人大军再次征伐起义军,希克斯除了11000人的埃及远征军之外,还有14门大炮、6挺机枪、500匹战马和5500头骆驼,规模庞大,气势汹汹。而马赫迪仅有三万人马,力量悬殊。
马赫迪采用集中兵力、诱敌深入、断其退路的战术,于11月将其围在希甘,并切成三段。为了瓦解其军心,马赫迪发表《告士兵书》说:“谁投诚,谁得以平安无事,如若不相信我们,迷信你们的枪炮和火药,则必死无疑。……军中那些先亡者是你们的前车之鉴。”11月5日晨,马赫迪军队发起总攻,消灭希克斯和全部主要官员,仅250人生还。希甘大战胜利以后,起义队伍更加壮大,声势浩荡,迫使埃及在达尔富尔和巴赫尔·加扎勒的统治相继崩溃。日,达尔富尔总督斯拉廷投降。日,马赫迪军队进驻法席尔。日,马赫迪军队攻占代姆祖贝尔,加扎勒河省督卢普顿被俘获。英国政府被迫改变策略,命令埃及军队撤出苏丹。马赫迪在苏丹和整个***世界的威望大增,希贾兹、印度、突尼斯、摩洛哥都派代表团前来拜访,祝贺其胜利,倾听其教诲。
日,英国政府向驻埃及总领事巴林发出撤退命令。1月16日,埃及政府命令喀土穆当局执行。几乎同时,戈登从伦敦出发,于1月25日到开罗与赫迪夫会晤。戈登身负双重使命:一是担任苏丹总督,负责处理撤退问题;二是组织一个苏丹自治政府。2月18日,戈登到达喀土穆。他宣布撤走军队,赋税减收一半,允许拥有奴隶,还将旧税册、皮鞭和笞跖等刑具抬到广场当众烧毁,企图平息人民的愤怒。这纯属惺惺作态,因为他在致巴林爵士的信中建议:“如果要维持埃及的平静,一定要摧毁马赫迪。……现在可能是比较容易摧毁的时候。”他要求派印度军队前往摧毁马赫迪。与此同时,戈登还宣布成立“地方自治政府”,他认为:“在苏丹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就能阻止马赫迪势力的扩张。”
但戈登的阴谋破产了,马赫迪派出大将奥斯曼·迪克纳,切断了从喀土穆到萨瓦金的交通线和喀土穆通往埃及的电话线,并于4月27日攻占柏柏尔。这样,喀土穆与外界联系的两条主要通道都被堵死,完成了打援围城的战略部署。
  英国政府见撤退不成,就在8月5日决定派出救援军,并给埃及贷款30万英镑作为战费。日,沃尔斯利的沙漠纵队从库尔提出发。马赫迪决定先发制人,抢在援军到来之前攻下喀土穆。日,马赫迪军队攻下喀土穆之外围重镇恩图曼要塞。马赫迪给戈登发出敦促投降书。戈登困坐愁城,惶惶不可终日,但仍负隅顽抗。1月26日,马赫迪命令发起总攻,戈登被愤怒的马赫迪战士用长矛刺中身亡。这个双手沾满苏丹及其他亚非国家人民鲜血的刽子手,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1月28日,援军到达青、白尼罗河交汇处;但为时已晚。1月30日,马赫迪胜利入城。为期四年的马赫迪武装起义宣告成功,他们建立了统一的***国家——马赫迪王国。但不幸的是,马赫迪6月22日病逝。其未竟的事业由他的亲密助手穆罕默德·阿卜杜拉来完成。马赫迪则被苏丹人民称为“独立之父”。
朝鲜末代君王李熙死因之谜
自朝鲜国独立以来,朝鲜一直是李氏家族统治的封建王朝,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10年。这一年日本正式将其吞并。朝鲜国最后一位君王李熙被迫退位。日,李熙在他的旧王宫中突然死去,一时掀起轩然大波。
日,朝鲜国第25代国王李氏哲宗去世。由于哲宗没有子女,王室成员决定扶立王室旁支“大院君”李罡应的次子,年仅12岁的李熙为国王,“大院君”李罡应摄政。
为避免外戚独霸朝政的局面,李罡应特意挑选了出身寒门的闵氏独生女做皇后。始料未及的是,闵妃虽然出身寒门,但却很不凡,她不仅是美貌多才,而且善于玩弄权术,李熙对她言听计从,甚至不惜与亲生父亲反目。1847年,李熙正式即位后,闵妃与大院君开始了你死我活的权力之争。一直对朝鲜虎视眈眈的俄、日两国趁机浑水摸鱼,插手宫廷斗争。俄国人支持闵妃,日本人则支持李罡应,宫廷两大派别之争进而演变成两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势力之争。而李熙则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傀儡。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本取胜,气焰更加嚣张。为了把俄国的势力逐出朝鲜,日本决定除掉闵妃。日,四十多名日本兵气势汹汹地闯进朝鲜王宫,从李熙寝宫的密室里找到闵妃,将其杀死,并将其尸体移到王宫后面的松林里焚烧灭迹。此后,日本更加肆无忌惮。他们强迫李熙命令朝鲜人改变一贯的蓄发梳髻习惯,剪掉头发。软弱的李熙试图哀求日本人延缓一段时间,遭到拒绝,无奈之下,他只好带头剪发。
1896年1月,日本人和李罡应勾结在一起,准备册立新的国王。俄国人得到情报后,派人通知李熙到俄国使馆暂避。2月10日,俄国驻朝鲜公使突然从停泊在仁川的军舰上调拨了一批士兵,带着大炮挺进汉城。第二天一早,李熙就乘着宫女的花轿,来到俄国使馆,得以保全王位。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之后,日本终于将俄国势力驱逐出朝鲜,宣布朝鲜为“保护国”,把朝鲜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1910年,日本正式公开吞并朝鲜,在朝鲜设立总督,李熙退位,隐居在旧王宫。日,李熙死后,日本朝鲜总督发出讣告,称李熙是患脑溢血而病逝,并宣布将在3月3日为他举行国葬。但是关于李熙的详细病情报告,日方却没有公布。
消息传出,全国上下群情激愤。许多百姓披麻戴孝,从各地涌进汉城,愤怒的人们认为李熙的死绝不是正常的,而是日本人蓄意谋害。因为尽管李熙被迫退位,人民仍然怀念自己的君王。日本统治者必然不能容忍,要将李熙除掉。一时间,反日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朝鲜国内33名工商界人士联合起草了一份《独立宣言书》,向巴黎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和日本政府发出呼吁,要求给予朝鲜独立。3月1日,成千上万的群众以祭奠为名,在汉城举行了大大规模反日示威游行,并同军警展开了搏斗。
关于李熙的死因,民间流行的说法是:李熙是在喝了一杯红茶之后突然扑地死亡的,死的时候,两眼发红,七窍流血,身上也布满了红色斑点,有些部位还开始腐烂。很显然,有人在红茶里放了毒。但是毒是谁放的,受谁指使就说不清了。这种传说是否准确,至今也无定论。
风流总统哈定死亡之谜
日,上午10点在旧金山里家酒店里,一位护士端着药盘进入了一间豪华套房。里面住的是美国现任总统沃伦·甘梅利尔·哈定。几天前,他食物中毒病倒了。当她走进房门以后,斜倚在床头的哈定总统古怪地望了她一眼后,突然脑袋抖了一下,便耷拉下来。护士大惊失色,喊了起来。哈定总统的保健医生乔尔·希恩闻讯赶了进来,检查了一下,乔尔确定总统已经去世。医生们后来签署的死亡鉴定结果是可能是中风。据说,哈定总统曾患有心脏病。在此之前,他正面临被弹劾的危机。而且他的夫人得知了他的风流韵事。难道他真的是因中风而死吗?
哈定于1865年生于俄亥俄州。他的父亲是个农民,后来做了顺势疗法医生。从俄女俄中心学院毕业后,19岁的哈定成了俄亥俄州马里恩《星》的出版商和合资商。1891年,他同这个城镇中最富有的银行家的女儿佛罗伦萨·克林·德·沃尔夫结了婚。
哈定高大、英俊、性情随和,又有着坚定不移的共和党的思想和响亮的嗓音,十分具有魅力。1902年,他成为俄亥俄州的副州长,1904年任州长。1914年以共和党人的身份进入美国参议院。在1920年的总统竞选中,哈定以“正常化”为竞选口号,击败对手,成为美国第29任总统。值得一提的是,在哈定扶摇直上的过程中,背后一直有位为其撑舵的女人,那就是他精明强干又冷酷傲慢的妻子佛罗伦萨。哈定称之为“女公爵”。
尽管家中已有妻子佛罗伦萨,但哈定温柔的本性却无法抵御女士们对他的进攻。社交皇后嘉莉·菲利普与他情深意浓,缠绵了好几年,年轻美丽的南·希瑞顿也为哈定神魂颠倒,后来成了他最受宠的情人。哈定进入白宫后,与希瑞顿舶恋情情愈发炽烈。他甚至让年轻的情妇到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幽会。
这事最终被弗洛伦丝发现了。她请了联邦调查局的侦探加斯顿·米恩斯,要他调查南·希瑞顿的堕落行为,只要证实希瑞顿是个放荡的女子,就可以向哈定发难,令其迷途知返。意想不到的是,米恩斯不仅证实希瑞顿纯洁无瑕,还带来了一封哈定写给希瑞顿的缠绵悱恻的情书。她与哈定生活几十年,从未听哈定说过如此温柔的话。第一夫人被气坏了,她准备给这个小他5岁的男子以颜色看。于是,就在她拿到哈定情书的当晚,佛罗伦萨一直坐在沙发里,等着总统归来。—直到凌晨2点,哈定总统回来了。当她正准备向总统施以急风暴雨时,想不到总统却暴跳如雷。原来,他已陷入将被弹劾的困境。
哈定一直很爱打牌,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他当总统以后。他常以“忙于政务”为由而不回家,实际上是同一群密友打扑克。于是,便有了扑克内阁。正是他的扑克内阁密友给他带来了麻烦。其中一个是内政部长,前退伍军人局局长福希斯,他将本来应该帮助成千上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退伍伤残军人的抚恤金用去玩女人和赌钱。众议院调查委员会掌握了他大量贪污受贿的证据。另一个则是司法部长多尔蒂:他用白宫的石料建起了“俄亥俄帮”的“K街的小绿屋”,将其变成总统的牌友们违法贩运和利用权势贩卖私酒的巢窟。参议员托马斯·沃尔什掌握了多尔蒂助手史密斯犯罪的证据。就在沃尔什提出要深入调查多尔蒂时,史密斯却在多尔蒂的寓所自杀身亡。史密斯的自杀闹得华盛顿沸沸扬扬。沃尔什将矛头直指哈定总统,认为他是导致政府贪污腐败的罪魁祸首,应该受到弹劾。
一时间,哈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哪还受得了第一夫人对其风流韵事的质问。在这危急时刻,佛罗伦萨暂且把此事搁下,开始向哈定面授机宜,这么多年来,哈定一直是徒有刚强的外表,内心却脆弱不堪,而他的冷酷、沉静的妻子,总会在惊涛骇浪中把握方向。
哈定先将福希斯打发到欧洲,又叮嘱多尔蒂注意民主派参议员的追究。1923年6月,他与夫人开始了穿越整个美利坚合众国的政治旅行,这是第一夫人的主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在各地演说,重新赢得民心。但是,哈定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与心爱的希瑞顿分离,告别了“扑克内阁”的牌友们,使他郁郁寡欢,由于失眠的折磨,他的脸上泛着青光,而且,他的演说也不似以前那样字字珠玑,而是词不达意。至于哈定总统本人,也是感到十分疲惫,苦不堪言。7月,他们到了此行的终点站阿拉斯加州,哈定本规亲手凿冰洞抓大马哈鱼,但在他到达后的第三天,白宫发来密报,称国会并未因他外出而停止对他的“扑克内阁”成员的追查。种种迹象表明,司法部长多尔蒂,海军部长埃德温·登比,内政部长福希斯卷人了一桩足以引发政坛地震的大丑闻中。参、众两院都成立了有关这桩丑闻的特别委员会。而且,被哈定悄悄打发到欧洲的福希斯,也受到联邦最高法院的起诉,要被押解回国。哈定闻之,如坐针毡。因为他深知,参、众两院如扳倒多尔蒂和福希斯,下一步就要弹劾总统。他食不甘味,卧不能寐了。在阿拉斯加的演说中,已经准备好的演说词竟没有读完。
在阿拉斯加为总统举行的宴会上,哈定勉强吃了一些当地官员极力推荐的一种蟹肉。当他启程时,却突然病倒,上吐下泻。人们当即将其送到旧金山抢救。食物中毒似乎得到了化解,哈定也变得衰弱不堪。与其说是因食物中毒导致身体衰弱,倒不如说他是被丑闻击垮。
8月2日,哈定躺在旧金山酒店里,处于精神衰竭状态。第一夫人一直陪伴在他身旁,当他神志清醒时,她就给他读篇杂志,10点左右,哈定夫人离开丈夫床头,回到自己房间休息。随后,便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当医生告诉哈定夫人他的死讯时,她非常镇静地对待了丈夫的死亡。她不允许医生解剖尸体,只吩咐使用防腐剂,让总统保持他的形象。
人们猜测,哈定是被夫人佛罗伦萨和他的保健医生希恩博士合谋毒死。有人传说,哈定在弥留之际仍不断呼唤希瑞顿和他俩的私生女,而一点却不留恋他的总统地位。这必定使傲慢、嫉妒成性的夫人十分伤心。她不能容忍自己的丈夫时刻想着别的女人。另一方面,她不愿见到哈定被弹劾的耻辱下场。因此她下了毒手。若非如此,又怎样解释她在丈夫死后一滴泪却不掉,又不让解剖尸体呢?
也有人说,哈定是因对国会弹劾的恐惧而死,不管怎样,他都算是死得是时候。不然,美国历史上就会又多了一个被弹劾的总统,而哈定个人的名声也会一落千丈。
希特勒的“魔力”之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快60年了,但是,德意日法西斯给世界人民所造成的深重灾难,至今仍然令人记忆犹新。而这次大战的元凶,便是臭名昭著的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知道他身世的人都很迷惑:这个近亲结婚的产物,性格残障、素质低下的偏执狂,如何能够蛊惑那么多人追随他,大肆侵略,横扫欧洲,成为不可一世的人物呢?他的魔力哪里来?
日,阿道夫·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勃劳瑙镇一家名叫波麦的小客栈里。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奥地利人,祖祖辈辈住在瓦尔德维尔特尔迪,这里的居民性格恬静,而希特勒一家人却与众不同,有一种不能安定下来的气质,总是不停地迁移、换工作。而在同女人的关系上,喜欢过一种罗曼蒂克的波希米亚式的生活。希特勒的父亲就是一个私生子。在第一次婚姻中的妻子去世后,他与外甥女结了婚。阿道夫·希特勒同他父亲一样,也同他大姐的女儿吉莉·拉包尔发生了爱情。
希特勒的身上有一股不可言说的“魔力”。
希特勒年满6岁后,被送到一家公立学校念书。他的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公务员,而他自己则梦想当一名牧师。在小学时,希特勒成绩很好,但到中学就坏得异乎寻常,没有毕业就离开了。在此期间,中学历史教员利奥波德·波伊契博士,一个狂热的日耳曼民族主义者给了他深远的影响。
1903年,希特勒的父亲病故,希特勒没有秉承父亲的意愿好好读书,而是继续荒废他的学业,整天闲逛,陶醉在做艺术家的梦中。16岁时,希特勒开始热衷于政治,对哈布斯堡王朝和奥匈帝国境内的非日耳曼民族充满强烈的憎恨,在经历考美术学校、建筑学校失败的打击后,他闯荡到了维也纳,干些扫雪、扛行李的杂活,最后流落到麦德林的流浪者收容所。在此过程中,他的日耳曼民族主义思想更加狂热,同时也关注着奥地利三大党(社会民主党、基督教民主党和泛日耳曼民族党),并在街头巷尾的听众面前练习演讲术。
1913年,希特勒离开维也纳到了德国慕尼黑。一战爆发后,他参加了德国巴伐利亚军团,充当一名下士普通兵。在战争中,他两次受奖。1918年秋,在同英国的一次战役中,因中毒双目失明,到柏林一家陆军医院疗养。听到一战德国失败的消息后,希特勒痛不欲生。他固执地认为德国战败是由于有人卖国,他决定投身政治。从此,他就走上了反共、反社会主义、反对新共和国的罪恶道路。
  1918年11月,希特勒回到慕尼黑后,就投靠了慕尼黑军事政变后的第二兵团调查委员会,为其镇压革命左派提供情报。1919年,他加入德国工人党,成为该党的第7名委员。第二年1月,希特勒开始接管德国工人党的宣传工作,2月24日发表演说,阐述德国工人党的25点纲领。4月1日,德国工人党改名为纳粹党,希特勒绘制了红地白圆心、中间嵌入黑“口”字的纳粹党旗。1921年7月,希特勒以退党为要挟掌握了纳粹党的领导权。同时确立了“领袖”原则作为纳粹党党纪。希特勒抓住德国魏玛共和国政府难以调和国内矛盾,政权摇摇欲坠的机会,于1923年,11月发动慕尼黑酒馆政变,意图推翻魏玛共和国,后失败而被捕。9个月后,希特勒获释出狱,继续从事推翻共和国的活动,并在党内排除异己,进一步控制党的领导权,同时发展党员队伍,使纳粹党成为德国第二大党。1933年1月,在陆军和垄断资本家的支持下,希特勒爬上了总理的宝座,实行白色恐怖,打击异党。同年3月,德国议会通过授权法,赋予总理超越国会的权力,使希特勒成为全国不受任何约束的独裁者。1834年8月,卢登堡总统去世后,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兼国家总理、武装部队总司令,集党政军权于一身。
在攫取全国至高无上的权力后,希特勒一方面在国内实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法西斯一体化,一方面积极准备向外侵略扩张。日,希特勒派军队武装侵占奥地利,10月,德军又奉命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希特勒又派军入侵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南斯拉夫、希腊、苏联等国,在欧洲大陆上横行霸道,大肆屠杀,会同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政权共同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和难以估量的损失。直到日,希特勒在苏军隆隆的炮声中自杀身亡,结束了他可憎的一生。
纵观希特勒罪恶的一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后经过,仔细分析希特勒奸雄当道、疯狂叫嚣,将欧洲、非洲人民卷入漩涡的现象,可以看出,希特勒之所以成为叫嚣一时的盗世奸雄,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年间,西方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动荡,各种思潮泛滥,人们的道德水平、社会教养极差,导致人类恶劣本性的膨胀。国际交往中尔虞我诈,道德失衡,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失去了赖以平衡的道德支持。这为世界大战的爆发提供了滋生的环境。
其次,英法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为希特勒的扩军备战创造了客观条件。希特勒夺取德国最高统治权后,擅自违反凡尔赛和约关于限制德国军事的规定,扩招兵力,建造远洋舰、潜水艇,成立空军,生产汽油、橡胶等战略物资。面对纳粹德国扩军备战的疯狂行动,英、法两国和国际联盟除了空洞的警告外,没有采取任何实际的惩罚行动。在德国侵占奥地利时,英法等国置之不理,采取绥靖政策,签订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把一个好端端的捷克斯洛伐克出卖给了法西斯德国。这无疑给希特勒打了一针强心剂,进而使他胃口越来越大,几乎要吞并欧洲,称霸世界。此后,又姑息希特勒入侵波兰等国,最后导致希特勒无所顾忌。
第三,希特勒的演讲能力和在建立政党过程中的一些主张确实蛊惑了百姓。希特勒具有超乎寻常的演讲能力,这点是他成功蛊惑人心的重要因素。另外,希特勒在起家过程中,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统一德意志、要求和平等主张,其实这些都是为了欺骗工人、下层生产者阶级,欺骗德国甚至其他国家的人民。善良的人们对于诡计多端的希特勒认识不深,因而未能及时戳穿他煽动民族复仇的阴谋,才使希特勒最终执拿大权,四处侵略,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希特勒杀害其外甥女之谜
阿道夫·希特勒,德国法西斯纳粹党头目,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政府总理和最高统帅。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号战犯,以他为首的纳粹德国在这次大战中给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德国法西斯在占领区实行残酷镇压、野蛮掠夺的政策,并对犹太人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种族消灭。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苏联死亡2000多万人,波兰为580万,法国为60万,欧洲各地被虐杀的犹太人达到570万,希特勒对世界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整个欧洲成为一片废墟。他统治的时期堪称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恐怖的一页。
希特勒,这个专制恶魔,自幼性格乖戾孤僻,冷酷无情,青年时代更变成一个歇斯底里的偏执狂,满脑子充斥着民族主义狂热和对马克思主义、民主制度以及犹太人的仇恨。他的罪恶的一生也充满了怪异的色彩,留给人们许多难解之谜。
他的外甥女吉莉·拉包尔的神秘之死,就是其中之一。日清晨,人们在希特勒慕尼黑的公寓中,发现他的同父异母姐姐的女儿吉莉·拉包尔死于枪杀,尸体旁还放着希特勒的手枪。一时间,事件就传得满城风雨。
据说,这位23岁的死者既是希特勒的外甥女又是他的情妇。有人则说,可能是希特勒发现了外甥女与其他男子的私情,一怒之下,将她打死;也有人猜测说,拉包尔曾扬言要把她舅舅希特勒的不可告人的性怪癖——“嗜秽症”公之于众,希特勒恼羞成怒,把拉包尔的鼻梁都打断了,并开枪灭口。一句话,是希特勒枪杀了自己的外甥女。另外,还有人猜测,拉包尔是不堪忍受希特勒强烈的猜忌和无理的性要求的折磨,被迫自杀。
据警方调查:希特勒回答问讯说,他最后一次见吉莉是9月18日。那天,他曾与吉莉发生过争执。他不让吉莉去维也纳学习声乐,吉莉对他限制她的行动自由很恼火,但争执很快就平静了下来。于是,希特勒按原计划前往纽伦堡参加一个竞选集会,在那儿他收到了吉莉的死讯。接下来的是,他火速赶回慕尼黑,在半路上因超速行驶,还收到一张罚款单。希特勒公寓的佣人只回忆说,拉包尔冲出希特勒的卧室时神情沮丧,别的事他们一概不知。
警方经过现场调查,没有发现拉包尔鼻子被打断的迹象,也没发现她死前受过蹂躏,因而判定拉包尔为自杀。排除了希特勒是杀人凶手。
然而,事情没有到此为止。许多人认为,巴伐利亚司法部高层官员中有很多纳粹党的支持者,是他们包庇希特勒,迫使警方终止了对这起案件的调查。另外,当警察到达出事地点时,现场早已有纳粹党的官员在,如此看来,佣人也很可能迫于纳粹党淫威而不敢说出全部真相。那么,吉莉·拉包尔究竟是被希特勒杀害的,还是自杀呢?
怀疑希特勒是杀人凶手的大有人在。
曾在希特勒内阁供职,后来逃往瑞士的奥托·施特拉赛尔,创作了一本名为《我与希特勒》的书,书中列举了3条证据,证明希特勒是杀人凶手。
1.主持拉包尔葬礼的牧师说,拉包尔是作为一名天主教教徒下葬的,如果他事先知道她是自杀而死,那么,他万万不会去主持葬礼。
2.奥托曾亲耳听到自己的兄弟,曾任纳粹党副主席的格雷戈尔说过,希特勒自己说过,是他本人打死啦包尔的。
3.一位反纳粹党刊物的编辑曾计划要把有关杀人案的丑闻刊登在报纸上,但是计划未等实现,一伙纳粹冲锋队员就闯进了报社,销毁了全部资料并将该编辑逮捕了,他后来被秘密处死。书中还暗示说,因为希特勒知道拉包尔与其他男子幽会,故而一怒之下杀了她。
曾任过希特勒外事新闻秘书的恩斯特·汉夫施腾格尔说,希特勒的弟媳布丽吉德·希特勒认为拉包尔是被迫自杀的。原因是她和一个当美术教师的犹太人幽会,并怀上了他的孩子,后来想嫁给他。希特勒不能容忍一个犹太人抢走了自己的外甥女兼情人,认为这是奇耻大辱,因而逼迫拉包尔自杀。汉夫施腾格尔还暗示说,希特勒曾拿她的母亲相威胁。
德国历史学家卡尔·海顿则认为,希特勒对拉包尔的爱是真心的,并想娶她为妻。但是,党卫军首领海因里希·希姆莱却想避免这一丑闻,可能是因其怀疑拉包尔与另一名男子有奸情,或许是拉包尔曾扬言要把希特勒的怪异的性行为公之于众,总之,拉包尔之死与纳粹党有关。
上述几种说法,大都出自一些希特勒的亲友和故交的传言,也许是为了泄私愤和为自己开脱,因而不足为信。也就是说,没有足够的证据断定拉包尔是他杀。
那么,真是希特勒逼迫他的外甥女自杀的吗?
一些学者、心理传记作家认为,希特勒表达感情的方式俨然是一个患有“嗜秽症”的受虐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拉包尔生前与其母都无处栖身,不得不与希特勒同居一室,而希特勒却觊觎她的美色,干出了乱伦的丑行,并且粗暴地干涉她的行动,不许她见任何人,使她如笼中之鸟,失去了自由。希特勒是个十足的家庭暴君,对于拉包尔而言,死亡是她逃脱魔掌的惟一途径。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认定希特勒强行与拉包尔发生畸形的性关系就臆测他虐待她;我们也不能仅从他们发生过性关系(甚至不曾发生过性关系)这一点上,就推断是希特勒逼拉包尔自杀的。但毋庸置疑的是,希特勒应为拉包尔之死负责。
墨索里尼曾是“反战英雄”吗
众所周知,墨索里尼是臭名昭著的意大利法西斯头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之一。但在他青年时代,却是一个激进的社会党人,被人们奉为“反战英雄”。那么,他是怎样从一个进步青年转变成凶残的独裁者和战争狂人的呢?
日下午2点多,墨索里尼出生在意大利北部弗利省雷达皮奥市郊区一个名叫维多亚的村子里。他的父亲是个铁匠,性格豪爽,政治嗅觉十分灵敏,曾当选为雷达皮奥市的工人代表,后又做过市议会议员、代理市长。他的妈妈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在附近学校教书。墨索里尼便在这样的环境中渐渐长大。他对政治的热情秉承其父,而乖戾的性格则受染于其母。
幼儿和少年时代的墨索里尼,尽管性情暴躁,并热衷于别人奉他为“领袖”,但仍不失为天真无邪的孩子。从上小学时,他就表现得颇有主见,而且好斗。进人中学后,他对政治越来越敏感,不仅酷爱发表政治演说,发表政治文章,而且经常鼓动同学造现存社会的反。因而被同学们称为“社会党人”。1902年,19岁的墨索里尼为找工作离开家乡,到了瑞士。在那里,他遇见了意大利社会党支部:上支部的书记之一戛埃塔诺·扎尼尼,并得到一份在支部的工作,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名社会党人。从此开始真正的政治生涯。
至1904年离开瑞士之后,墨索里尼在瑞士的意大利移民中东奔西跑,逐渐成为意大利社会党瑞士支部的风云人物。他不仅坚定地反对宗教,坚定地反对社会党内部的改良主义,而且反对军国主义。但在他回意大利服兵役之后,却成为武装力量的积极拥护者。1908年,墨索里尼成为一名技术学校的法治教员,并开始担任奥内利亚地方社会党刊物《锉刀》的负责人。从此,他就为自己确定了目标即攫取更大权利。1908年7月,他回到家乡,正值当地发生农村的对分租佃制危机,便积极投身其中,支持雇工开展合作化运动,宣扬废除带有封建色彩的对分租佃制,被地主和农场主视为眼中钉。1910年9月,意大利侵略利比亚战争爆发。全国掀起反战高潮。墨索里尼表现得特别活跃,除了发表演说外,还发动群众破坏铁路,切断电话线,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反战英雄,也使得他在社会党内的领导地位迅速提高。1912年7月,墨索里尼进入了社会党领导集团,也成为革命派的代表,频频向改良主义者发动攻击。
1914年6月,奥地利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这一事件也促成了墨索里尼由激进的革命党人向法西斯主义分子的转变,在此过程中,墨索里尼充分表现了他为攫取权力不择手段的本质。在奥地利皇储被刺后,奥匈帝国首先断绝同塞尔维亚的外交关系,战争在所难免。当时意大利国内反战情绪高涨,为了拉拢人心,墨索里尼站在了反战立场上,而且调门极高,哗众取宠,一时成为人们心目中“最坚定的反战英雄和领袖”。后来,意大利的左派在主战派的影响下,内部出现分化,一些人纷纷抛弃中立立场,加入主战行列。随之,墨索里尼的态度出现了波动,生怕自己走错一步,就会影响自己在社会党内的领导地位和威望。经过多番演说和反复,他终于撕下“中立”的面纱,赤裸裸地鼓动人们参加帝国主义战争,他还自己主办了《意大利人民报》,来宣扬自己的主战,从而引起党内多数人和人民群众的不满。1917年,意大利军队在卡波雷托对德奥军队的斗争中惨败,给了主战派当头一棒,此后墨索里尼便开始公开反对社会党的纲领,逐步向法西斯主义演变。起初,墨索里尼灰心丧气,甚至痛不欲生。他苦思冥想,认为战争失败的内部原因就是“国内不团结”,便到处发表演讲,鼓动全国各种力量团结一致去争取新战役的胜利,甚至鼓吹“专政是手段,民主是目的”,公开要求立即实行专政制度,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1918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意大利虽为战胜国,但经济实力几乎崩溃,各地矛盾重重,怨声载道,抱怨政府无能。墨索里尼看到社会党的势力日益强大,十分嫉妒。决定成立一个组织,以对抗社会党。1919年3月他与米兰的合作者组成“米兰战斗队”,又设立了意大利法西斯运动中央委员会。此后,其他地方也纷纷成立战斗队,各地的法西斯战斗队纷纷用恐怖手段向社会党和革命群众发动进攻。法西斯运动逐渐成为一股举足轻重的势力。墨索里尼也以法西斯势力为杠杆,不断为自己开拓仕途,扩大在政界的影响。1921年5月,他当选为焦利蒂政府的众议员,开始进入国家权力圈,11月,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对法西斯运动的控制,解决法西斯运动四分五裂的局面,墨索里尼对法西斯运动进行了大力整顿,将其改建为政党“法西斯国家党”,使之朝有组织、有计划、有政纲的方向发展。在墨索里尼起草的该政党纲领中,最突出的就是军国主义思想。
墨索里尼的野心极大,他坚信自己有决定意大利命运的强大力量。因此,当上国会议员的他并不满足,而是开始觊觎国柄,企图登上国家权力顶峰。他利用战后的法克塔政府陷于危机,劳动联盟准备发动全国总罢工的机会,开始加快夺权的步伐,准备进行夺权“演习”,要求各地的法西斯工会组织和战斗队随时准备战斗,一旦国家对劳动联盟的罢工表现出软弱无能,法西斯政权将取而代之。事实上,各地法西斯分子武装攻打省会主要公共机关,并对停止罢工的群众仍进行凶猛攻击和搜捕,引起国内的极大恐慌;墨索里尼认为,在意大利政治舞台上除现任政府和法西斯武装组织这两大力量以外,其他力量已无立足之地。于是,他向政府发动挑战,准备伺机取代它,1922年10月底,他组织发动各地法西斯武装“进军罗马”,迫使现任总理法克塔下台,又逼迫国王任命他为内阁总理,终于登上了国家权力的宝座。
墨索里尼上台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软硬兼施,一方面清理整顿法西斯小分队和其他党派的非正式军事组织,改组法西斯党的领导机构,成立法西斯国家党大议会和国家安全志愿民团,一方面积极改善同人民党的关系,并拉拢罗马教皇。1924年,在他的精心策划下,法西斯党在议会大选中获得多数席位,议会便成了他手中随心所欲的一个工具。但是,他的暗中作弊行为和法西斯党徒的暴力行径却引起了反对派的不满,统一社会党政治书记马泰蒂奥的公开指责,使墨索里尼气急败坏,便指使手下人组成秘密警备队,将其秘密处死。孰料此事在全国引起强大反响,人们纷纷指责议会法西斯暴行。墨索里尼表面上佯装调查,暗中又因担心事情败露而寻找两名亲信替罪。在被其中的一位揭穿真相后,墨索里尼干脆采取了强硬措施,公开要求国王停止众议院工作,并在1925年1月的众议院会议上宣称自己对马泰蒂奥一事负责,并鼓吹“当两个处于斗争状态的事物相互僵持时候,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战斗。”从此,意大利的议会民主彻底结束,开始了漫漫几十年的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墨索里尼的高压政策下,所有的俱乐部和聚会厅被关闭,所有“捣乱”分子的组织以及对国家政权有威胁的组织被解散,公共活动被监视,所有反政府的秘密组织被取缔,甚至人们的电话和信件都要被监视和检查,全国上下一片恐怖,许多进步人士被投入监狱。不仅如此,墨索里尼还把法西斯党变成太上皇党,通过法西斯大议会把政府、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成了一个不受任何约束的独夫民贼。对外,墨索里尼的野心也日益膨胀,妄图称霸世界,建立一个疆域包括多瑙河、巴尔干和地中海地区的“新罗马帝国”。他穷兵黩武,四处侵略,与德日结成反共国际联盟,嚣张一时。最终,这名战争狂人落得被抛尸街头的下场。
从墨索里尼的政治历程看,他之所以一步步从激进的革命分子堕落为法西斯独裁者、战争狂人,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的权利欲望、政治野心的不断膨胀、他为了得到他要的东西,不择手段,不顾国家人民的利益,也不顾自己的党派和同僚。正是他背正道而行之的暴行,才使自己走上遭人唾弃的不归路。
巴顿将军为什么会惨遭车祸
巴顿将军是威名赫赫的美国将军,号称“血胆老将”。他于1885年出生于美国一个军人世家,先后在弗吉尼亚军校、西点军校、顿利堡骑兵学院及轻装甲部队学院接受军事训练,可谓经纶满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顿再奔赴欧洲参与作战,积累了经验;二战时期,他更是驰骋沙场,威名远扬。1942年11月,他以美国装甲军团司令的身份参加了北非战役;1943年7月,他率领的第七集团军在38天内就攻下西西里岛,创下辉煌战绩;1944年8月,他又率军横扫法国德军占领区。在战场上他最有特点的话语是“混蛋,你们的刺刀应毫不犹豫地刺向那些杂种的胸膛”。正是由于他的勇猛神武,1945年8月,美国军方授予他四星上将的军衔。
本该躺在战功簿上安享成果的巴顿将军,却在被授予军衔的四个月后遭遇了一场有蓄谋的车祸。
日早晨,住在德国曼海姆的巴顿将军要和盖伊上将去养雉场打猎,明天一早,他将搭乘艾森豪威尔将军的专机离开这里。他的司机霍雷斯·伍德莫开了一辆超长豪华卡迪拉克送他们去,沿途他们还参观了山顶的一座城堡。
当轿车驶入曼海姆郊区的38号公路后,在一个宪兵检查站停了下来。巴顿将军上了右后方的座位。盖伊少将坐在了左后座上。
经过军需仓库时,将军让车停下来,观察并讲述了一番。司机注意到离火车道只600码处停着两辆大卡车。当他把车发动时,发现一辆卡车从路边开过来,向着巴顿将军的轿车慢慢驶来,同时另一辆卡车也由相反方向驶近。情急之下,巴顿将军的司机迅速踩了刹车。但是事故还是发生了。卡迪拉克车重重地撞在了卡车右边的底盘上,被撞出10英尺开外。巴顿将军被惯性向前甩去,头部重重地撞在司机席后面的围栏上,脊柱完全裂开,眉骨上方的头皮也被隔板玻璃撞成3英寸的伤口,当时的时间是11时45分。巴顿将军那时还有知觉,咒骂了几句。
1个小时后,巴顿将军躺在海德堡医院的病床上,他的头脑还比较清醒,但是四肢不能动,脖子以下没有知觉。医生诊断说,他脊柱严重错位,头骨也受了重伤。
巴顿将军发生车祸的消息传开后,问候的电报、信件和卡片从四面八方雪片似地飞来,报纸和电台也长篇累牍地报道他的病况。犹太战区、爱尔兰战区、国外战区和美国地区的老兵都真诚地祝愿这位“美国最伟大的战斗英雄”早日康复。
经过精心救治,巴顿将军的病情开始好转,他的一条胳膊变得有力,另一条腿也有了些微弱的知觉。医生们认为他已经脱离了危险,但是巴顿夫人却担心他会出现血栓。因为15年前巴顿将军曾因腿骨折,差点死于血栓。
12月20日下午,可怕的血栓还是发生了,巴顿将军的病情急转直下。12月21日清晨5时55分,他终因重伤抢救无效而停止了呼吸,死因是血栓和心肌梗塞。
人们唱着赞美诗,将巴顿将军的灵棺送到卢森堡哈姆的大型美军公墓。在葬礼的最后一刻,为巴顿将军服务多年的勤务兵威廉·乔治·米克斯将覆盖过灵棺的旗帜交给巴顿夫人。12名士兵组成的枪队举起步枪,齐射3响,为他们所爱戴的将军送行。
在巴顿将军死后,留给我们的是一个谜。车祸发生时轿车里坐的共有3人,为什么只有巴顿将军受重伤,而其他二人则毫发无损呢?案发后肇事司机竟能溜掉,也令人不可思议。车祸后赶来的宪兵们对现场进行的例行调查也极为草率,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官方记录。那两辆卡车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早早停在那里,等巴顿将军的车到来后又同时向它驶近?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
有人认为,巴顿将军的死与“奥吉的黄金案”有关。“奥吉的黄金”是二战中纳粹埋藏的一批黄金,被美军一些将领发现并据为己有。巴顿将军奉命调查此案,进展迅速,案情就要大白。也许有些人怕事情败露而下了毒手。
也有人说,巴顿之死与艾森豪威尔将军有关。二战以后,巴顿一直有亲德倾向,他曾公开批评盟军的“非纳粹化政策”,并把纳粹分子和非纳粹分子的斗争比喻成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之争,甚至要扶植德国几个未受损失的党卫军部队。这些行为无疑与艾森豪威尔的主张大相径庭。艾森豪威尔对此不满,派人除掉巴顿也未可知。
究竟是哪种原因,恐怕只能等车祸策划者本人坦白才能弄清吧。
丘吉尔生日宴会遇险之谜
温斯顿·丘吉尔是本世纪最负盛名的英国资产阶级政治家,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多次担任内阁大臣职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领导英国人民取得了抗击德国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被人们推崇为英国的拯救者。丘吉尔的一生坎坷曲折。在大战期间,他的非凡魄力和出众人格得到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更遭到了他的敌人的仇视。他在一次生日宴会上安全脱险的故事,更让人津津乐道。
日,正值丘吉尔69岁的生日。当时,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正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主要讨论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为了隆重地庆祝自己的生日,丘吉尔邀请了斯大林、罗斯福以及各方代表34位客人参加宴会。席间,正当人们举杯祝贺之时,大厅内灯光突然熄灭,接着响起了一阵枪声,只听得碗碟碎裂声、客人们的骚乱声混成一片。这场枪击案使一位盟国领导人的私人秘书倒在血泊中,还有一个侍者被一根毒针刺进喉咙,当场死亡。值得庆幸的是,丘吉尔只受了一场虚惊,毫发未损,而在场的斯大林、罗斯福及其他客人都安然无恙。
事件发生后,人们不禁提出许多疑问,究竟是谁借生日宴会之机企图谋杀丘吉尔?又是谁在关键时刻使丘吉尔转危为安?长期以来,这一事件在世界历史上成为一桩令人费解的悬案。
后来,据二战期间曾担任丘吉尔侍卫长的英·汤普森的回忆,当时的情况是这样:
“德黑兰会议”在苏联使馆举行。敌人在会议期间企图制造混乱,但被挫败了。那个倒在血泊中的私人秘书被纳粹用几十万英镑的现金所收买,准备在会议室内安放定时炸弹,可是,当时别说携带定时炸弹进不了会议室,就连一根小小的针未经检查也带不进去,因此,那个私人秘书在等待时机。
宴会要开始了,丘吉尔以主人的身份领着客人们朝餐厅走去。那个私人秘书犹豫了片刻,转身从口袋里取出一个精致的小包放在桌上,然后若无其事地步入了餐厅。汤普森警觉地注视这一切,随后取走小包,带到另一间屋子,轻轻地打开小包一看,里面只有一只十分昂贵的钟表。他又仔细地把小包和钟表检查了几遍,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可疑的地方。于是,他放心地走进了餐厅,来到了丘吉尔的身边,但是,他的脑海中已经存有疑虑,两眼更加警觉地注视着周围的动向。
此刻,餐厅中正在进行切割蛋糕的仪式,一只精致的大蛋糕摆在餐桌上,上面点燃着69只蜡烛,在客人们祝贺声中,丘吉尔完成了这个值得纪念的仪式,然后,他十分高兴地致词说:“我衷心感谢诸位光临我的庆寿仪式。尤其是,两位伟大的朋友斯大林元帅和罗斯福总统抽出宝贵的时间出席这个聚会,我深表感谢。”席间,宾主频频举杯,鼓掌声、碰杯声不时响起,大厅内洋溢着一片祥和、喜庆、热闹的气氛。
突然,餐厅的南门打开了,一个惊慌失措的侍者托着一只盛着冷饮杯子的大盘子,踉踉跄跄地闯入了餐厅。紧接着,这个侍者连人带盘栽倒在斯大林的译员鲍罗克的身上,盘子中的布丁和冰淇淋溅的鲍罗克满身都是,望着鲍罗克尴尬的模样,人们不禁哄堂大笑。正在此时,餐厅的灯突然全部熄灭了,一片漆黑中,只听有人大声嚷道:“抓住侍者~”接着立即响起了枪声、碗碟的碎裂声和人们的骚乱声。当人们刚刚反映出来这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突然,四周亮起了手电筒。这时,人们发现私人秘书的头部已经中弹,被击毙,一只手枪掉落在一张椅子底下。那个侍者则倒卧在地,身体早已变得冰凉,他的喉咙里刺进了一根半寸长的细针。经过检查,发现侍者的托盘的底部有个按钮,启开后,里面装有一枚微型定时炸弹和一只袖珍时钟,指针离12点仅差了3分钟。汤普森急忙拔掉定时炸弹的引信,避免了一场大的惨案,使三国首脑幸免于难。事后,想起这件惊心动魄的事件来,汤普森还心有余悸。
事发之后,人们只知道当时德国的密探和间谍千方百计跟踪丘吉尔的行迹。希特勒曾下过一道死令:“无论如何要干掉丘吉尔。”大批的纳粹特务已汇集到德黑兰。然而,那个被纳粹收买的私人秘书与携带定时炸弹的侍者是什么关系?是谁幕后指使侍者将定时炸弹带进餐厅的?尤其令人难解的是,谁在关键时刻打死了私人秘书并刺死了侍者,使丘吉尔逢凶化吉、安全脱险?
事情过去半个世纪了,可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之谜。看来,这一悬案还要由其他知情者提供进一步的情况,方能有望解开。
  戴高乐曾是盟军的暗杀对象吗
日,来自世界各国的63位当时在任的和已离任的国家元首和国家领导人云集巴黎,凭吊法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曾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的夏尔·戴高乐,一位两次从危机中挽救了法国,并将法国引向一条独立自主之路的伟大的政治家。
戴高乐从一名普通的下级军官而跃升至法国最高统治者,他的个性和统治的历史可以用下面几个词来加以概括,那就是:无畏、尊严、爱国、顽强、独立、稳定。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所作所为,令他的敌人深感头疼,暗杀他的阴谋屡见不鲜,但他都奇迹般地化险为夷了。而他在二战中的一次遇险,竟成为留给后世的未解之谜。
那还是在1943年的4月21日,戴高乐作为流亡在英国的自由法国政府首脑,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发生激烈的冲突几周后,他抵达距伦敦不远的海顿机场,准备飞往英格兰,视察自由法国的海军部队。这次出行,戴高乐将乘坐他的私人飞机一架4引擎的威灵顿轰炸机。这架飞机一直受他本人调度而由英国负责保管。
海顿机场的跑道很短,尽头还有一道大堤。飞行员驾机从这儿起飞需要十分小心,必须先将引擎加速到极限,然后刹住轮子,再用起降控制器将机身升高,接着才可以放开刹闸让飞机离开跑道,如同火箭点火后冲出火箭筒一样。该机的驾驶员是皇家空军的彼德·鲁特上尉,一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
鲁特上尉像往常一样,按照正常的路线,朝着跑道顶端驶去,突然,机尾垂了下来,他急忙操纵起降控制器,可是,起降控制器失灵了,他无法调整好飞机,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鲁特机智果断地停住了飞机,避免了一场机毁人亡的惨祸。再一看飞机,已经要冲出跑道,离堤防不远了。
这之后,英国方面给戴高乐换了一架轻巧的飞机,仍由鲁特驾驶,将他送到了格拉斯哥。由于戴高乐对英国人有怀疑,所以他返回伦敦的时候,乘坐的是火车。他认为谨慎胜过蛮勇。
事后,在事故现场,机械师们检查了戴高乐这架威灵顿式轰炸机,发现飞机的起降控制杆断了。经过实验室检查,受损的关键部位的金属杆被用浓硫酸腐蚀切断。
英国权威机构通知鲁特上尉说,这是一起德国间谍搞的破坏事件。但是,这个解释不能令人相信。因为在战争的早期和随后的过程中,英国情报机构已经逮捕了几乎所有在英的纳粹间谍,并且通过“投诚”的敌方间谍提供的情报,随时逮捕后来的新间谍。退一步说,即使有纳粹间谍在英国,由于海顿机场保护严密,他们也根本不可能接近戴高乐这架座机。更不要说在飞机的关键部位泼上硫酸竟能不被人发现了。
事实上,英国情报机构对追查间谍的行动并不热心,当然这起重大的谋杀案使许多人感到吃惊,然而戴高乐似乎不感到意外。一个月后,他曾对同事说,他再也不相信英国人和美国人了。从那以后,他宣布,他将以同德国和苏联的关系为基础确定自己的政策。看起来,戴高乐好像确实知道是谁想谋杀他。那么,戴高乐的判断是由何而来呢?我们不妨看看事件发生前后的背景。
1904年中期,德国军队仅仅用了6个星期就击溃了曾经非常自负的法国军队。6月14日巴黎失陷,雷诺政府垮台。6月17日,已堕落成为失败主义者的贝当元帅接替雷诺组阁,向德国乞降。在此危急存亡之际,时任雷诺政府国防和陆军部次长的戴高乐,决定走上造反、流亡和抵抗的道路,在英国情报机构的协助下,他秘密离开法国到了英国。可是,他自此以后就成了令英国和美国人头痛的一个人了。戴高乐也非常厌恶英国人和美国人,他认为英国一直都是法国的敌人,他还把法国军队丢脸的失败责任推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身上。他在抵达英国之后,立即宣布成立以他本人为首脑的自由法国政府,并用自己的无线电广播电台和自己的报纸,不断批评英国人和美国人。
英国首相丘吉尔对戴高乐非常恼火,他认为戴高乐的行为对盟国反对纳粹德国的战争造成了损害。所以,在戴高乐遇险前几周两人面对面的冲突中,丘吉尔对戴高乐说,英国人并不认为法国人是战争中不可缺少的。丘吉尔曾告诉美国总统罗斯福,不能再信任戴高乐了。日,罗斯福写信给丘吉尔说:“我绝对相信(戴高乐)损害了我们的反战努力,他对我们的努力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威胁。”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这起谋杀案的前因后果,只是无人去破解、无人去追究罢了;或许是二战后,英、美、法等国作为战胜者的一方,都握手言和了罢。
戴高乐突然失踪36小时之谜
有人说,在整个法兰西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只有两个。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他——叱咤风云几十年的戴高乐。他生于法国南部城市里尔,中学毕业后考入圣西尔军校成为一名军人,一名出色的指挥官。是他,在二战中发动“自由法国运动”,率领法国人走出战争阴影,二战后也是他为了法兰西利益对美苏等强国不屈不挠地抗争,领导人民建设法兰西共和国并着手建立欧盟以抵抗美国。他用一串串坚实的足迹为自己、为法兰西织就了一顶美丽的桂冠,也留给人们无数神秘的话题。
就是这样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却在日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整整36个小时,当时总理蓬皮杜在即将召开内阁会议之前,发现总统不知去向,一时间他乱了阵脚:总统去了哪里?他又在玩什么游戏?
事情要从1968年震撼全法国的“五月风暴”说起。1958年12月,戴高乐当选法国总统后,在外交上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周旋于美、英、苏之间,使法国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但是国人对他的对内政策的不满却与日俱增,首先是对处置叛徒苏斯戴尔的方法不满,认为戴高乐冷酷专制;其次是对经济改革不满;另外学生们对陈腐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体制也极为不满,一场风暴在暗暗酝酿。1967年11月,位于巴黎郊区农泰尔文学和人文科学学院的学生首先发难,要求改革考试制度,参加学校管理。后来,学生组织的议题渐渐涉及政治问题。农泰尔学院不仅不考虑学生提出的正当要求,反而在政府支持下暗中掌握领头学生名单,并出动警方人员加强戒备,激化了同学生的矛盾。学生们纷纷上街游行,阴谋家乘机拉拢学生加入极端主义组织。日,巴黎大学停课。3日,巴黎警察以抓捕恐怖分子为由冲进巴黎大学,逮捕了大量青年学生,当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被塞进囚车时,人们愤怒了。于是在拉丁区,阴谋家带领一群人撬起铺路石,警察上前去制止,双方拉拉扯扯,有人抄起石头将警察砸得血流满面,引发了冲突,汽车被烧毁,铺路石被掘起,学生与警察展开了激烈搏斗。5月6日,在另两个区也发生了骚乱,学生攻占大楼,筑起街垒,与警方展开巷战。在这两场骚乱中,共有600多人受伤,400多名学生被捕。
发生骚乱以来,戴高乐一直没有公开露面,以使自己跟“事件”保持一定距离,给自己留有活动余地。军校出身的他对学生没有什么好感。7日凌晨,当他得知骚乱后,表示“坚决不允许在大学中有暴乱分子存在,更不允许出现街头暴力,要坚决予以制止,”但是,暴力行为禁而难止,事态正在扩大。5月10日晚8点,约一万名示威者到关押青年学生的桑秦监狱,要求立刻释放学生。两个小时后,他们占领了街头,与警察开街对垒,一时间街头火光冲天,催泪瓦斯的烟雾弥漫,汽车爆炸声此起彼伏。11日清晨,沉睡中的戴高乐被下属叫醒,告知此事。有人建议他释放被捕学生,与学生和解,他毫不妥协,询问哪些军队可以调用。11日上午,原本不支持学生的工会决定于5月13日实行总罢工。戴高乐有些坐立不稳了。
就在当天下午7时15分,总理蓬皮杜结束自2日以来对伊朗和阿富汗的国事访问,回到巴黎。他曾是戴高乐的办公厅主任,深得戴高乐赏识,1961年11月被任命为总理。初时,他将需要处理的所有问题都向戴高乐汇报,慢慢地,羽翼丰满的他不再满足于“被人提拔”了。就在他飞抵巴黎的当晚5点,他便主持了内阁会议,满怀自信地说出自己的主张:从5月15日开始,开放大学并复课,释放被捕学生。这与戴高乐以前的主张大相径庭。晚10点10分,蓬皮杜发表了电视讲话,向全国宣布了上述决定。他的口气表明,他在处理国家事务中的权威和独立自主性越来越大了,俯首听命于戴高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从此,两人关系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蓬皮杜的和解讲话并未能阻止5月13日的大罢工,游行示威群众高喊要戴高乐下台的口号。5月14日以后,所有大城市的工潮、学潮风起云涌,交通中断,生产停滞,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5月23日,戴高乐主持内阁会议,宣布本人今后要负责重大的和实质性的问题,让蓬皮杜只处理“日常生活问题”。5月24日,他开始发表电视讲话,指出“我们的社会必须改革”。并宣布于6月份举行有关国家改革的公民投票。如果得到通过,他将使法国重新活跃起来,若多数人不同意,他就只好辞职。在内心里,戴高乐寄希望于全民公决。但是人们并没有买他的账,觉得他的改革方案总是老一套,从未找到贯彻落实的途径和办法。许多人听过讲圣雄甘地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话后便大声嘲弄,“算了吧,戴高乐”。这使戴高乐十分沮丧。而蓬皮杜却正在同总工会达成妥协的协议,这几天他的形象占据了各种新闻媒体的主要版面,俨然成了国家最重要的人物。蓬皮杜有些得意了,以为自己控制住了局势,但是想不到的是,到了基层公司,协议却遭到否定。于是,人们认为蓬皮杜政府不是有效的对话者,一些急功近利的反对派开始大肆攻击,意图“改朝换代”。
早在5月初,戴高乐就对蓬皮杜扼制危机不力而不满了。在这上下混乱的时刻,戴高乐开始行动了。5月29日9点15分,总统府秘书长贝尔纳·特里科接到戴高乐指示:原定10时举行的内阁会议,改在第二天下午3时举行,戴高乐将同夫人到科隆贝的乡下去休息一天。秘书长将这消息通知了蓬皮杜,把他弄个措手不及,他急了,不知总统在想什么干什么。更让他吃惊的是,午饭之后,特里科满脸苍白地跑进来报告:总统失踪了,他根本就没到科隆贝去~蓬皮杜目瞪口呆:总统失踪了?就在这危机四起的时刻他到底去哪儿了呢?
巴黎顿时谣言四起,有人说戴高乐精神失常了,有人认为他是胆怯,找了个地方政治避难,也有人怀疑他到东德或捷克斯洛伐克去会见柯西金……
事实上,戴高乐去了巴登。那是驻德法军马絮的驻军地,从5月初他就开始关注起军队在这场风暴中的重要性。他的当师长的女婿阿兰·德布瓦西厄不断向他汇报军队的动态,5月29日上午10时30分,德布瓦西厄来汇报,陆军对风潮开始反感和不安。戴高乐想弄清马絮的态度,这是1958年坚决支持他上台的冷酷无情的英雄。于是他与夫人假称去乡下休息,乘飞机到了巴登。“假如现在爱丽舍宫遭到暴乱分子的进攻,你能马上调回军队吗?”戴高乐问。他得到了满意的回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日,消失了三十六个小时的戴高乐春风满面,满怀自信地出现在人们面前,与前段时间的疲惫、沮丧相比,简直像换了个人,在下午3时召开的内阁会议上,他宣布将解散议会,举行大选。30日下午,他又发表了电视讲话。他的这一举动使正准备替代他的蓬皮杜又气又恼。戴高乐的讲话发生了神奇的效力。持续一个月的动乱得到了平息,戴派人士信心十足地组织集会、游行,支持戴高乐竞选总统。在日全民选举中,戴高乐获得多数选票,蝉联了总统。这次胜利不能不归功于5月29日的“失踪”。
圣雄甘地遇刺之谜
日下午5点10分,印度圣雄甘地在别人的扶持下走向通往晚祷会场的草坪。就在甘地即将走向平台的一刹那,一个信徒模样的人跑到甘地而前,先向甘地鞠躬行礼,说了一声:“圣父,你好~”然后猛然从口袋里掏出手枪,顶住甘地的胸口连开几枪。甘地身穿的洁白衣服立刻被殷红的鲜血染红。他双手合十,似乎想迈出最后一步,口中喃喃念到“神啊——”然后徐徐倒地。这位终身提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宗教领袖就这样结束了1942年,圣雄甘地被英国当局逮捕。他那伟大而不平凡的一生。
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于日生于印度西部的波尔班达尔城,属吠舍种姓。从祖父开始,甘地家族一直担任当地小土邦的帝万(首相)。他生性腼腆,不善言辞。中学毕业后,他赴英国留学,经过奋发苦读,获得了律师资格。1891年他结束学业,回到了印度,做了律师,但并不很顺利。1893年,他接受朋友的建议,到了南非继续他的律师职业生涯,直到1915年。在此期间,他深切地感受到种族主义的危害,下定决心要与种族歧视进行斗争。
  1915年,甘地回到祖国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他发展了自己在南非时就已形成的“非暴力抵抗”思想,对殖民政府展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了抗议英国殖民统治者屠杀阿姆利则城千余名印度人民的暴行,甘地带头绝食。为了吸引印度广大农民参与民族运动,他赤裸着上身,腰间围一块土布,每天亲自纺纱织布半个小时。他的行动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和支持,人们奉他为“圣雄”。为了抗议“食盐专卖法”,61岁的甘地身体力行,竟带领79位门徒步行400公里,亲往海边举行宗教洗礼仪式。
1947年的加尔各答,在极端分子的挑拨下,信仰不同宗教的教徒之间发生冲突,为了拯救成千上万个无辜者免于死亡,78岁的甘地对外发表声明,决定从9月4日起开始绝食,一直到动乱结束。甘地绝食的消息几小时就传遍了加尔各答城。人们纷纷前往甘地的居所海达利公馆探问甘地的健康状况,印度教徒和***一起在暴行肆虐的贫民区游行,呼吁恢复秩序与平静,9月2日中午,27名市区的极端分子到甘地面前承认了自己的罪恶活动。当晚,全城恢复平静。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和***的显要人物共同声明,保证阻止宗教仇恨再起。甘地不惜牺牲生命以捍卫和平的举动,终于阻止了加尔各答暴乱的蔓延。人们对他更加爱戴。
但是,甘地的内心并没有因此变得轻松。他为印度的前途忧心忡忡。印度的分治给他造成致命的创伤;旧日印度的一切落后的东西并未在新生的印度中消失;他终生宣扬非暴力却无法改变印度内乱四起的现状;现在的执政者对他的尖锐言论不满,不肯倾听他的声音……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新德里—些极端分子暗藏杀机,暴乱随时可能再度发生;政府不偿还巴基斯坦国债的举措也令人不满。为了改变这些局面,日,甘地又重新开始了下一次绝食。
由印度教极端分子组成的国民公仆团获悉甘地绝食的原因后,对他十分仇恨,他们认为这样做与政治讹诈无异,准备铲除甘地。
1月17日晚,甘地大部分时间陷于昏迷状态,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已经开始崩溃。1月18日上午,甘地身体状况十分危险。在这种态势下,印度国大党主席闻讯,紧急派出一帮人到处去寻找甘地所要的签字,自己则亲自前往甘地寓所。不一会儿,各派代表都已聚齐,他们都已在7项声明上签了字,并依次走到甘地卧榻前,亲自确认自己的庄严保证。
处于死亡边缘的甘地并没有停止绝食,而是用尽力气,口述了一项声明。他希望各党派不仅要保证新德里的平静局面,而且应使全印度都能根本消除不安定因素。直到在场的所有人一一俯身表示了他们的庄严承诺,甘地才宣布停止绝食。
1月20日下午,甘地举行晚祷时,有人向平台上投掷炸弹,幸好甘地安然无恙。投掷炸弹的凶手当场被警察抓获。从刺客口中,新德里警察局得知了炸弹案的幕后操纵者及活动计划,但却没有将所有的阴谋分子一网打尽。
寓所被炸后,警方加强了对甘地的安全保障。甘地却不以为然地说:“神是我的惟一保护人,如果他想结束我的生命,任何人都不能拯救。”于是,发生了1月30日下午:那惊人的一幕。
经过调查,凶手纳图拉姆·戈德森是一个狂热的印度教徒;同时还是国民公仆团的头目。他出身婆罗门,奉行素食、节欲,早年崇拜过甘地,投身不合作运动,并因此而入狱。1937年,他受沙瓦迦尔的影响,参加了以复兴印度教统治地位为目标的印度教大会,并创办了“国民公仆团”。在法庭上,他辩白说,自己是为了印度母亲而向甘地行刺的,因为他认为甘地“没尽到一个印度父亲的责任”。甘地遇刺后,印度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他的遗体被安放在比拉尔寓所一楼的平台上,上面洒满玫瑰和茉莉花瓣,5盏油灯环绕四周。成千上万的人来到他的寓所,悼念他们的救星。在举行葬礼时,送葬行列以4辆装甲车和总督卫队为先导,后面跟着望不到头的送葬队伍。在沿途各处的人行道上,河堤上,到处都是等候与甘地诀别的人群。在亚穆纳河河滨广场,还有10万名群众等候在那里。一代圣雄从此长眠。
对于他的死,很多人困惑不解。既然在甘地寓所被炸后反映过凶手的情况,却为何不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甘地?另外,社会上狂热分子已经叫嚣要处死甘地,而印度当权人物都是甘地信徒,又为何对这一严重事件视若无睹?
埃娃·庇隆曾经是舞女
日,阿根廷举行全民选举。
劳工党领袖胡安·多明戈·庇隆获得胜利,荣登总统宝座。与他一起进驻总统府的,还有一位年轻美貌女子,她就是庇隆的第二任妻子,也是他的竞选军师——埃娃·庇隆。是她,凭着聪慧美丽、博爱热情,创造了由街头舞女到第一夫人的神话。
埃娃·庇隆,原名玛丽亚·埃娃·杜亚尔特,日诞生在阿根廷西北部潘帕斯草原上一个名叫拉普拉斯的小镇上。她是父母的第5个孩子。与别人不同的是,她的母亲是一位有妇之夫的情妇,在她几个月时,父亲就抛弃了她们。因此,埃娃一生从未得到过父亲的爱抚,相反她和5个兄弟姐妹被人视为私生子常遭别人白眼。幸运的是,上帝不但给了她天生丽质的容颜,也给了她一副珠圆玉润的好嗓子。在学校里时,埃娃的朗诵课总是第一。
1934年,对于埃娃来讲,是不平常的一年。她和四姐为一辆车带路时,被车中的“绅士们”拖进树林深处**,幼小的心灵从此留下终身不愈的伤口。埃娃下定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向侮辱和损害她的上层人物报复。于是15岁的埃娃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开往首都的火车,离开了给她带来痛苦的小镇。
初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埃娃独身一人,身上只有几十个比索。万般无奈之下,她到一个酒吧当了伴舞女郎。但是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一次次地应聘,一次次地失败,又一次次地努力。1936年,她被圣安娜剧团聘为演员,尽管演技尚不成熟,但她的聪慧美貌却被大家所赞赏。1939年5月,埃娃签约贝尔格兰诺广播公司,她处理台词准确到位,感情真挚,激情洋溢,令人刮目相看。最后,她成了新闻评论节目“阿根廷时间”的主持人,得以一层才华,也使自己成为阿根廷家喻户晓的人物。日,圣胡安市发生大地震,数以万计的人流离失所。为了援助灾区的难民,阿根廷广播协会的艺术家们组织了一次募捐义演,为壮大声势,他们邀请了当时担任劳动和社会保障秘书长的重要人物胡安·庇隆到场。这次演出为庇隆和埃娃架起了爱的桥梁。早在两年前就被埃娃的美貌与气质折服的庇隆向埃娃发出了邀请。从此两颗心走到了一起,日,两人举行了庄重俭朴的婚礼。这次结合,不仅改变了他们各自的生活轨迹,也改变了阿根廷的历史。庇隆提出竞选总统后,埃娃给了他强有力的支持和建议。她劝说庇隆高举反帝大旗,并敦促政府颁布有利于劳动人民的法令等,最终他获得广大人民的认可,在总统大选中一举获胜,埃娃也获得了年轻、美貌、聪慧、勇敢的赞美。
出任“第一夫人”后,埃娃以她的个人魅力,对外扮演“第一大使”角色,出访欧洲,争取经济与道义的援助;对内充当劳工阶级的领袖和贴心人;为妇女权益大声疾呼,为保健和教育事业前后奔走,使民间与官方发言人的双重身份在自己身上达到完美结合。人们对她和庇隆崇拜有加,甚至将头发盘成发髻顶在脑后、只有闪闪发亮的耳环做装饰的“第一夫人装”,都被阿根廷女子纷纷效仿。
1951年8月,埃娃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这是她所梦寐以求的。但是军官们对此却表示强烈反对,庇隆摄于军方压力而让步。这次失败给埃娃致命的打击,她的健康迅速恶化。1951年12月,埃娃被确诊为子宫癌。日,病魔夺走了这位奇女子的生命。
埃娃去世的消息传出,举国悲伤。在她葬礼的那天,几百万民众在大雨倾盆的街头排队等着瞻仰她的遗容,人们疯狂地呼喊着埃娃的名字,有的痛不欲生,扑上去吻她的玻璃棺,2000多人在混乱中受伤,政府不得不出动军队维持秩序。
阿根廷政府花了3万美元巨资从美国购置了玻璃灵柩,以长期保存埃娃的遗体。深受她关怀爱护的劳苦大众经常怀着思念来瞻仰她的遗容。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还建有埃娃的巨大陵墓和雕像,多个省会也有复制品,供人参观瞻仰。
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遇刺之谜
日上午,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在总理官邸接见拜访者。当他向客人们施礼时,来客中一个身披黄色袈裟的僧侣突然从袈裟下掏出手枪,朝班达拉奈克连开几枪。班达拉奈克立刻倒在血泊中,再也没有醒来。消息传开,人们沉浸在悲愤之中,近50万人身着丧服前往班达拉奈克官邸吊唁。
所罗门·班达拉奈克于1899年出生于锡兰一个显赫家族,他的父亲有“锡兰第一人”之称,他的家族与英国上层社会关系十分密切。1919年,班达拉奈克从科隆坡的圣·托马斯学院毕业,又远涉重洋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法律,取得了高级律师资格。1923年,班达拉奈克回国开始律师职业生涯。当时斯里兰卡仍处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为了争取民族独立,班达拉奈克毅然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律师职业,开始从政,投入到民族解放事业中。他参加了统一国民党。由于他的卓越的才能,1946年班达拉奈克被选为统一国民党副主席,后又出任众议院领袖,担任卫生和地方行政部长。1951年,班达拉奈克辞去了原有职务,退出统一国民党,成立了一个新党派,叫自由党,任主席。1952年,成为众议院反对派领袖。1956年,班达拉奈克在大选中获胜,组织新政府,担任总理兼国防和外交部长。
班达拉奈克执政后,提出了8项政治主张,即:摆脱英联邦统治,成立独立的共和国;把决定国计民生的主要企业收归国有;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骑马与砍杀火与剑黑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