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

& “(12分)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12分)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遂彊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项梁渡淮,黥布、蒲将军亦以兵属焉。凡六七万人,军下邳。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2)事败易以亡(3)凡六七万人 (4)使使欲与连和俱西。【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2)婴乃不敢为王。【小题3】从本段中看,陈婴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陈婴这一形象?(4分)&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湖南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初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12分)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陈婴者,故东阳令...”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徇”的含义,“亡”的古今异义。试题分析:出题思想: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1句中“西”是向西的意思。2句中“为”的意思。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一般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本文采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2分)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陈婴者...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12分)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2分)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遂彊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项梁渡淮,黥布、蒲将军亦以兵属焉。凡六七万人,军下邳。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2)事败易以亡(3)凡六七万人 (4)使使欲与连和俱西。【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2)婴乃不敢为王。【小题3】从本段中看,陈婴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陈婴这一形象?(4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2分)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遂彊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项梁渡淮,黥布、蒲将军亦以兵属焉。凡六七万人,军下邳。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2)事败易以亡(3)凡六七万人 (4)使使欲与连和俱西。【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2)婴乃不敢为王。【小题3】从本段中看,陈婴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陈婴这一形象?(4分)”相似的习题。Wikisource
上清太玄集
  经名:上清太玄集。十卷。金侯善渊撰。底本出处:《 正统道藏》 太玄部。
  上清太玄集卷之一
  姑射侯善渊述
  通明论
  上清元化章第一
  上清元化,隆睦开图。豫而为之者,道也。终而复始者,性也。忠不宗则含德之容冲玄髻髯,象若琼瑭间间,而以徽徽然哉。悦风韵之音,倡元晶之旭,颉翼无拘,迺游道之方矣。冲祖则大而无外,细而无内,上圆下方,天地形名,内阐氤氲之气。束出西没,日月升沉。巨化暹昱之明,心物凝之炯然,无不敏其令也。
  奕善之逵章第二
  奕善之逵,在用之常也。视之大象,大象无形,形之则非眩于目,自然光溢无极矣。是以离娄能视,犹斯未证其慧也。听之大音,大音希声,声之则非乱于耳,自然欲适无方矣。是以师旷能听,犹斯未证其聪也。至聪至慧、至变至通,皆授生夷道之中矣。
  表物穷理章第三
  表物穷理,靖式若容。咀移玄览、璟泄凝彤。明则匿于间,生则伏其衰。机禧释悯以至常容,淳伸之格迺绝祸患之门也。
  契道登真章第四
  契道登真,以致善功。三界之动,非碍不通。一者物之随化,道之体也;应而显形,神之用也。用之无用,用之至矣。二者机临众象,仰启瞳蒙,光而不耀者,是以无色。无色之色,色之至矣。三者符空非有,执有不空。不空之空,是谓真空。总而通之,出乎无伦。
  巩性无生章第五
  巩性无生,悦之有化,善应则终身无塞。外禅宽舒,旷然虚静者,人道与天道相通也。嚏息和融,氤氲应兆,皓然精粹者,冲气与元气相接也。举盼凝祥,灵乌降瑞,两耀交光者,睛瞳与日月合其明也。然则飞玄六洞,妙化三宫,分而为之九气,聚而为之一真。一真之变,在乎无为之为也。
  得之与失章第六
  得之与失,应用不同。得者,贵精爱气,保命颐神,抱其道而怀其德也。失者,矜饕嗜欲,意乱心荒,忘其本而匿其真也。通玄释伪,勃章威灵,开元醒聪者,遂即提毅之功也。
  敛意精思章第七
  敛意精思,怡然致靖。内敌琅函,颇若婴儿之貌也。摄理之庸,顺常之豫者,谊无过失,正性善感其机也。谧之则非碎之眸,益欲之至也。俑之则不砚之砚,益防之及也。衷格之变通易无、极方隅不定者,是在用无化之化也。
  道伟含融章第八
  道伟含融,肆无不际。上覆无极,提挈乾纲,天圆立像,日月星临,垂光昼夜,神而通之,无不合其明也。下宰无极,掌握坤柔,地方立像,山谷盈虚,依时泄化,万物生成,无不在其中矣。至弘至大,大无不包,至微至细,细无不入,衍之则混理,同机甫摄,谊无不和也。
  非道之道章第九
  非道之道,存而忘之,顺理之常,忘其物而存其真者,所以致其度也。一应物忘心,弃常之理,存其欲而失其本者,所以致其叩也。哲截通之不然,如斯非见之见,是谓真见;非应之应,是谓真应。应化不临,遍知无极之道也。
  衷息之逵章第十
  衷息之逵,知夫致敏。静者制其动,正者制其邪。顺渝之宪,巩质规一函,存夷之动者,遂即裕常之肇也。
  无所不化章第十一
  无所不化,是谓大通。纳流而不溢者,迺道之渊也。凝虚而不满者,迺道之邃也。混气而不盈者,迺道之弘也。在朝而不明者,迺道之常也。在徊,昏而不昧者,迺道之理也。应物而不绝者、迺道之化也。通神而不失者,迺道之信也。授命而不择者,迺道之德也。背之者,司之具足,孰证其真。迺自投其毙矣。
  释伪存真章第十二
  释伪存真,忘机绝虑,徇密俱无,诚心笃志。处其静则喧挠不.烦,恬然守素,神息安绵者,所以澄其清也。处其忠瓢禁戒无私,怡然养浩,叔奕淳亨者,所以立其信也。处其德则谦光晦迹,精粹含容,纯风隐韵,所以合其道也。真道独行,秽道尽镯。知斯有碍,是谓不然。
  至伥至矩章第十三
  至伥至矩,迷悟两机。迷者,执其幻也。悟者,陶其真也。真非目视,视之则眩于物矣。幻非意识,识之则证其慧矣。神盈虚谷,裕必游方,截而通之者,宴坐华园之问矣。
  背觉合尘章第十四
  背觉合尘,返渝至道。有货之货,预于无货之货者,得而失之,故以身之患也。有用之用,预于无用之用者,存而忘之,故以心之捆也。有色之色,预于无色之色者,明而晦之,故以目之磷也。有声之声,预于无声之声者,语而泯之,故以耳之聘也。有化之化,预于无化之化者、拯而侮之,故以神之懵也。守正归淳,精思翌敏者,善缎绝其尤也。
  陶腆茕徽章第十五
  陶腆茕徽,奚为疮徇。嚣之与华,自执其器。密之与恩,自致其僭。殷孙妍钊,夹然有悟惺擭者,偃翕灵眸,神霄宴息,坐致自然。自然为然,是谓不然。不然而然,然之至矣。
  祈真奉教,志愿谆谆。斋心澡雪,荡秽除荤。二威灵禅奕,剿锐镯氛。忘形留质,释伪存真。体如缭屑,用若璘编。玉虚盈状,灵宝滋纯。扶曦叔弈,契道登晨。混元凝祖,太一无分。先天历化,是谓生神。
  冲明论
  上清之道章第一
  上清之道,妙化无疆。一气分而天地判,二仪合而日月明。三才应象,万物滋生。颐神运气,保炼元精。凝而化之,感然有象。应之则千真具宰,通之则万圣齐臻。千真万圣,无或不在。斯悟之明之,是谓混微之要者哉。
  玄阳晶璨章第二
  玄阳晶璨,焕明十方。散琼瑛之秀,放玉瑞之祥。上弥乾纲,下覆坤柔。恢张万化之枢,斡运千机之柄。物不禀而不生,神不通而不灵。灵滋众妙,昱遍五方之时者哉。
  冲明赫奕章第三
  冲明赫奕,咙噎交光。焰炊日月之晶,烽炽乾坤之体。焕然辉灿,周回万返之灵。释然洞达,方摄千屿之截。混内凝珠,经嗣灵哲。升上绛霄之宫,宴坐九阳之阙。帝命仙真永延,遐寿纽一衰矣。
  元始之体章第四
  元始之体,洁白虚盈。纯素无物,澹泊无形。无形之形,能育众形。.无色之色,能张众色。非无非有,有无自应。非动非静,动静自随。天不禀而不清,地不感而不宁。物不通而不化,神不受而不灵。至道之常,人在其中,日用而不知。如鱼在水不识其水,人之在道不识其道。鱼识水,则弊挣深潭,不吞香饵,久而成大者,超于吕梁,化龙之状,乃得水之妙也。人识其道,弊居幽静,去华薄,绝嗜欲,内存元气,外抱神风,久而功备者,超于玄关,化为羽客,真人授其度者,乃得道之要也。
  表里精思章第五
  表里精思,内含灵哲。玉炼真形,化肌无血。体若冰霜者,是存精保命之理也。外抱灵风,神飞展翼,轻举升玄,存亡不测,透金石、游方之外者,是炼神合道之机也。
  动静之机章第六
  动静之机,善用不武。明混兀象帝之先,晓大洞虚谷之外。静则皓旷无心,卓然独立,大体绝其塞也。动者内施元气,外烁神光,混入太虚,遍应实其腹也。归宗则纯而无杂,证祖则献而不测。是以拨筑之风,心无断常之见也。
  太素之分章第七
  太素之分,周而三过。一者彝敌之第,绰奕无隅,覆载物无不济者,是谓皇宫之域也。二者扶瞳流灿,焕烂诸方,长养物无不惠者,是谓华阳之国也。三者泄化登琳,凝祥伟灿,混里含胎者,是谓养我之乡也。
  形生浊质章第八
  形生浊质,盥雪之心。心清无欲,迪僩其威。动则应其虚,虚则溢其气。气壮保其精,精壮保其神。神不灵而道不清,气不定而性不明。明幽不定,与道通真。通真之翼,出化先天之表也。
  道尊无位章第九
  道尊无位,配偶无双。恢张万化,洪摄千机,及乎大道不足为其物,未尝无象之象也。山岳崩摧,风雷迅烈,及乎大道不足为其声,未尝无音之音也。钻之九地,降逸黄泉,及乎大道不足为其深,未尝下玄无底也。仰之三天,升弥昊境,及乎大道不足为其高,未尝上玄无顶也。日月星辉,交光灿烂,遍照十方者,对吾大道不足为其明也。太空无物,洞彻无心,寂寥绝迹者,对吾大道不足为其虚也。至玄至妙,是谓万法之宗。至幽至微,是谓三乘之祖。慧而无穷,神而不测者,何圣焉?乃无上玄元之理也。
  至信不慝章第十
  至信不慝,适然无想。性历开途,龙颉日月之明。神翌玄都,凤羽乾坤之体。碾路无踪,敌夷非迹,运化盘砖之中。常居泰华之域也。
  神机之变章第十一
  神机之变,六正同科。一者颐身不塞,五胆皆通,七窍应无不顺也。二者叩道幽邃,极理宽舒,大阐象无不包也。三者元气流行,周回虚梵,布化物无不和也。四者冲气保满,内施不绝,融息混理之元也。五者胎光微密,瞬盼星流,参罗郁密,无不保其耀也。六者神帝出化,日炫高奔,珠玉金石无不发其光也。上合三宫,是谓气中之气,神中之神,道中之道,三乘混一,如太虚无物之象矣。
  煜遍知明章第十二
  煜遍知明,孰证其慧。在用而不契其常,在体而不鞠其睡。疵之甚情之深,随流而迷源,舍本而逐末,远道之仪者死矣。育善之期,诚肃之志,释然开化,精穆太虚,无殊者也。
  志廉贞洁章第十三
  志廉贞洁,谨慎精诚。和柔清诤,恭顺通亨。志廉则守真无欲,抱道无私也。贞洁则居尘不染,怀玉无瑕也。谨慎则非理莫作,非道不为也。精诚则直忠非曲,正信无邪也。和柔则阳生顺命,气化归神也。清净则皎然不垢,莹彻无心也。恭顺则运用不绝,随化无方也。通亨则与道同一,纯粹无杂也。进善不戒,乃得道之要也。
  领精养气章第十四
  颐精养气,保炼神真。举身轻丽,绰约随风,乘六虚之飕,游乎大方之外者,具化无黩,随机顺命,应变不失其常也。下降则同地之宁,生成万物,不匠而自合其功也。升上则同天之清,密罗万象,不炳而自张其明也。守中无失,同虚之化,统摄万灵,不传而自得其度也。然则含横巨圣,遍历诸方,及乎玄阳者,犹斯覆载而不普也。
  道常无物章第十五
  道常无物,混气通元,法天象地,长养成熟,皆在其中矣。假使胎卵湿化,蠢动含灵,无不赖其德;水谷山原,金石草木,无不借其真矣。人若悟之,存精无失,养浩无亏,保炼形神,混同一则,是谓玄之又玄之理也。
  太古初张,运化玄阳。开元神帝,瞬目胎光。明冲黄甫,朗照青苍。下通源海,上彻恢纲。金堂结秀,宝洞凝祥。光如玉屑,莹若冰霜。融滋丹体,点化神方。无穷妙理,不测真常。抱元知足,死而不亡。
  圆明论
  混沌未开章第一
  混沌未开,中于恍惚,杳杳冥冥,无能辨形,瞑瞑津津,焉能致明。日洪濛搏握,剖判初分,显于元气者,运于至精者也;动乎升降者,定乎浮沉者也。天地弘于覆载,日月象于照临,万物禀于生成。通而化之,易乎至神,无所不可,无所不之。曰应其体,用其真,立乎象,致乎神,乘于政信者,可以全其圣功者也。
  道之至无章第二
  道之至无,为之至有。有之者,神之化也。无之者,静之极也。动静之逵,天文之象,地理之形。中息之变,固之则存其灵,以至于命;俑之则播其精,以至于性。曰焕然非迹,释然有应者,及阳全其体也。全其体则合其真,备其物则累其身。其身不殆,出乎天地,无伦者哉。
  期彝之勃章第三
  期彝之劫,凭羽知方。劳而化者,外以阀之,内以阐之。政以顽而降,降以敌而沉。曰圜而陶者,内以闱之,外以辟之,政以颉而升,升以司之浮。日上之通,下之存,中乎息,非以高明,孰能有于此哉。
  一气之政章第四
  一气之政,分化形生。立其体,返乎真,政于道者,极乎象帝者也。日通之元,混之先,明于四达,表于一真之理者。何谓邪?政于性,及乎命,释然出化,园羽先天。先天之制,易乎位者,可以还于象矣。
  混元之化章第五
  混元之化,气象之分。政于动静者,运乎浮沉者也。日天地立其位,山泽通其气,川谷盈其虚,虚之致其神。日道化之精气邪,德化之血脉邪。上下观之,若扎之体,中流之息,若枫之用。日近而不可亲,亲之者远矣。远而不可疏,疏之者近矣。及乎通化者,得乎远近之所也。非以探迹,孰能理于此哉。
  政于物象章第六
  政于物象,混于致空。奕乎性,裕乎存,左右之所者,辨乎精义也。顺乎理者,铣铣之进者也。明乎道者,控控之信者也。日刚之体,柔之用。刚柔之粹,易象之极。日道之化,德之生。天地分于清浊,日月运于踱度。万物从于造化,化而欲作,常以镇之。镇之者,返于至道之中矣。
  乾元天体章第七
  乾元天体,道广嘉通。会合旱灵者,资乎众妙者也。日爱于天下者,天下自爱者,是吾至精者也。顺于天下者,天下自顺者,是吾至神者也。日居中处正,与道玄同,全其元象、任其自然矣。
  诚肃之志章第八
  诚肃之志,唯心之估,伊尹于性,性之穆穆,然哉不然,则聘之磷之,怃政于未明者也。曰屹屹于形,惰惰于性者,迷之深矣,惑之甚矣。日默然而敏之者,明而所以通之者,何谓邪?盖以圣人明虚无而为体,自神化而为用也。飞瞳顺释,眩若璘珊,拯于至理者,焕乎天地之中者也。
  抱一归淳章第九
  抱一归淳,中于见素。欲于未萌者,致乎元象者也。返于至道者,复于神帝者也。曰忘其一致,徇密形名,暨乎愤慢者,患于终身者也。穷乎理者,易乎常道者也。日至道之神,神之至通,明于众妙,入乎玄门。
  奕善之真章第十
  奕善之真,与物不杂,清虚旷远,应化无穷。运行不息者,与天地同其一也。情性不专,与道之殊者,悔之穗之,以致于患矣;璟之恳之,以致于性矣。日抱其真者,释其伪也。辅其正者,除其邪也。日、犹如敌僩之威,换然出化,善窥俟俟之仪也。明于一至,保利纯亨,资乎干用者,乘乎变化之功也。
  乾元弥广章第十一
  乾元弥广,缈邈无方,其道日大矣,奚为契焉?□ 屈伸之兆,旬盼灵眸。运乎至神者,集乎常用者也。曰摄于覃心,政于一.辏。臻乎理者,孰不能自黑也。曰离其迷,入其悟,抱其德,防其危,明资至'道,光泽于天下者,万物从其化也。日无不安其分,无不司其命,法此行道,利润于周方者,岂不为重玄之始者也。
  道法资纯章第十二
  道法资纯,湛然不动。仲渊若虚者,渭瞑无所穷极者也。旬乎升降者,运乎浮沉者也。曰柔顺之德,嘉美之功,随时渝变。化象还真,阐乎朕联旺者,明乎库肇腥之终矣。日太玄之际,至德咸和,颉顽勖勖者,晏园上清之宫也。
  万化开元章第十三
  万化开元,致于一真。一真之变,大无不通,细无不际。集乎众妙者,明于元象者也。日登琳徽,日幽邃,凝焰吻,规无隅者,淘注伴式之规也。伴渝栉戮,黑上乾元,俯临众象者,库化于太始之先也。
  饲库之尴章第十四
  饲库之道,伟无不济。泛泛淇洋者,飞踪现奕者也。曰毕之致理,奚为穗焉。未然则倪倩不保,疵碍于喔矣。是以圣人之敏,默然而定,豁然而升者,扶瞥阐慧者也。日移睛僚缭,其德敏焉,弘于致教者,奄摄覆载之曹者也。
  终于至道章第十五
  终于至道,非执有为。不以自然胡之。敏曰证化纯癸,精粹之真,灿然凝秀者,喔乎万象之元也。彝子日师之有矣。日然哉,孰之为。日先天之先,至道之始,始终不变。至道之元,元始之化,可以吾之师矣。曰大哉神明,弥罗梵域,幽邃无方,生天生地,万化存焉。随方而化,化之无极,从夷而应,应之无疆。明乎众象者,是吾致道之神者也。
  上清真教,元始开张。太玄周匝,妙化无疆。圆明宝鉴,洞彻十方。道眼俱备,日月交光。诸天焕烂,遍地辉煌。威神婵奕,精粹纯阳。保和大利,万物安康。灵源资始,哲截通倡。旬乎天地,混一乾刚。
  上清太玄集卷之一竟
  上清太玄集卷之二
  姑射侯善渊述
  符阳论
  玉清圣境章第一
  玉清圣境,元始开明。无幽不烛,象帝之先天,无化不生,易御之太素。穷之无穷,测之不测。无名焉,无形焉。无形无名者,故无不形名者也。日瓢奕理然,环居而已。天道曹而无不周,心式曹而无不感。往来相接,瓤质无方。无方者,是谓无不方者也。
  瞧显不最章第二
  忾颜不晨,奚写先贤之矩。厥后傍门般恨不正,娶饕进锐,孰以泠然悲夫大道,故不华塞者哉。日玄子里然,观得一悟而已。象无香奕,始画其怛,至道朝夕而不已,匙无嗜欲,罟息善鞠其命者欤。
  痉陌存亡章第三
  痉困存亡,幽偃之不相若矣。生之死,死之生,生死之中,孰能佛于正伦者哉。倪日:棋婢于冥司,所摄于玄子,欲返其命。玄子闻之笑曰:断汝之首,奚能辩对;伤汝之性,孰为见闻。供婢锐释亮久而惺,舍然大喜。我今有悟,御适颐姓之道者哉。
  泽个周方章第四
  泽个周方,孰契其政。眸瞰之不测,哄碍之无穷,惚练未失其体,竟袭未至其真。日子膻彝然,开元合璧,玩室精思,政于惺膜者,自适三明之道者也。
  纲演蟀灵章第五
  铜演婷灵,问不可赋。挈惬富而至赋其福者,施德于先矣。悉渗贫而志惩其估者,惟福至后后矣。及以存亡得失,此一也。彼一也。玄子相若用言,无不信之。
  撮之不聪章第六
  眼之不聪,饵之不慧。明弭有期,机由物障。日揖吁何然,声和音而物接,空往来相闻,奚能至晨者哉。桃逸氏曰:空之不空,物之非物,物物自然,自然常然,无不至然矣。
  观然幽健章第七
  瓢然幽健,如水制渊;缙然嘐御,御之则兰。适其道,湛然象存,存之则寞适其心。日欲氏莹然如目,撼水冰心,非制其渊。湛兮不动,玲然遂通,换然虚净者,孰无测潜淇者也。
  御冠开常章第八
  御冠开常,脍聆随化。观邃之得,若颜瞥之想,惺惫同玄,无不赖其真矣。曰圆观至明,明之大讷。缅奕至辩,辩之不最。玄阳曰:混合流明,眩丕如一,无不臻其理也。
  应哲无穷章第九
  应哲无穷,脩既不测。测之无方者,孰能衍之者也。尔质机文,目能明而耳能聪也。蒙氏日:不然。汝之心愠,由眸瞥之不精。日吮然相若,绽之至聪。饵然相若,晤之至明。玄子闻之笑日:观彼用心费形,胥失其道也。吾之心非视听者,至于聪朋者也。非一形者,至于多身者也。然不穷而极,不为而成,不行而至,不匠而工。无可也,无不可也。无能也,无不能也。挑达曜围,不可尽然。至然无然,而然无不然者也。
  探赎神功章第十
  探迹神功,奕象迹真。剖分造化,搏握洪濛。获巅制魄,睑念飞魂。鼎耽精粹,锐逐阮奔。灵睡古道,幌达辰伦。晶凝云瑞,宝璨氤氲。日宫水宰,月殿炎君。极阳幽邃,抱朴归纯。光辉地户j 炳焕天门。昆山倾液,河海流津。攀灵复命,万化归根。无用之用,不神而神。浮沉定体,清浊自分。顽器一辏,哲截齐臻。亏盈成彼,送故迎新。理如玉辗,眼若冰轮。换虚易象,御奕无尘。含横神睢,浩劫常存。
  通真论
  太始之初章第一
  太始之初,先天地而生。生化无穷,为率性之主宰。玄而莫测,为万化之根元。皓然咀际者,是为至道之精者也。日:子音阵然,奕游水月之问,非制有形,换若命国之至,泠然演然清淇自适其道者欤。
  政易元通章第二
  政易元通,换得刘纯至精焉。其神不能怃之至朋焉,其鬼不能瞌之,拙奕致悉晤资灵蛭,怀然肩惬者,无不佣于道也。一曰:忠子不悠,望轩移室,弃室精瞎其真,有闱倡之正者也哉。
  妩然阳应章第三
  妩然阳应,心瞥之不精。故懵幻之尤,徐以至其通矣,孰能蔽焉。知夫郭子詹公斯于高士,暨乎太玄之础,虽远千里之外,揍晶觐理神奕飞丹之妒,羽丕臻源穷'于大方,奚为类树之情者哉。
  滕奕麦伴章第四
  滕奕参伴,其道不为忱也。闲然通之,啰然入之。大矣哉,其体旷然无玆矣。日:子焦敏邪,耳能转而目能晤之,非乎由眸瞥之至其惟圣人乎,不为明暗至于神化者,故无用无不用者也。
  元一之库章第五
  元一之库,玄些中央。神皂连化,翎丕血丁方。日觎不空之空,妩不有之有。神明焉,道生焉,撩于虚实者,咀乎有无之理也。日鱿制深渊,无饲于上善。鸿制其气,非理于真元。呜呼,佺哉心目佛然,奚能旺赋其道者欤。
  道和纯精章第六
  道超纯精,氤氲天瑞。喷郁瑛华,芝兰秀野,碧桃金粟,悦草灵皆飨其祯。曰:目子惩然,崔乎谨貌,非烟瞟嫖之心,永无痴瘾之见,复明坜跟之精,其道曰可圣哉。
  精微纯皓章第七
  精微纯皓,愕壳张华,缪僇之形,奚能至明,靡靡之容,焉能政真。日瞎子惺然昂霄于众象之谐,誊然咀之,率万灵而自顺之,至上下阅刘期诂浮于正中耳。
  神奕无方章第八
  神奕无方,寂然之不动。道阐无形,奂然而遂通。曰:晶子堤之,焉运其饵,聂士之聪,非瞌其精,二子树然未深其要。曰:观近而不可亲,亲之者远矣。瞥远而不可疏,疏之者近矣。虽顽器哲截,未尝逃于此者哉。
  导亿寻方章第九
  导亿寻方,极其悼俱。两奕精华,由如列琛之仪。大阅古道,羽升绛霄之阙。擭子琅然,奂乎天地之中,虚白吉祥之兆,非为目用目警之最明,非无目无目蠢之为尚。曰:无用之用,用之无形。无化之化,化之无象。至于元象者,由来尚矣。
  远慨生成章第十
  迩拟生成,斯于至理旷然无心。曰:道纯而不杂。曰精皓然幽粹。日气感而遂通。曰神浮沉定体。日人主上下升降。曰宾和气流阳。日化神明象帝。日生导合真元。日溥精思丹体。曰通九阳凝象。曰玄玄之又玄,玄由豫嘛至于不可思议。
  洞微论
  博善瞎瞰章第一
  博善瞎瞰拯于素静。暗也者,希其声者也。明也者,融其形者也。辑际于常,仁侄以矣。偌于心弭者,孰无正信者也。倪曰谕元子景:巨顶琨语之莹,合为宝玨之光。虚白盈奕,至道之精。与物不杂,至道之元矣。
  悬晒常章第二
  患瞧之常,机遐容可。故日无可无不可者,可道也。非常非不常者,常道也。汗死混物,至理昙寡聊耻以矣。倪曰:谕穆子周提曜裕姓,逶之精粹。耿德至纯,奚显之有者哉。
  凤调盈孺章第三
  鼎镉盈孺,熙熙而以大矣哉。岁天地之碛,变万物之愉,物我非常,我物非彼。倪曰:谕刘子通峒卫之贞鹤嵩帽侄劳而寇化焕然觉集者,证绘屿奕之晨者也。
  棋惟斫岸章第四
  供惟斫婢,饲欲迂樊,心物挈挈,奚之而褫,致伪者哉。如零雾之浮沉,终不能成其雨露,叙扒而已,宫政于既脉者欤。倪曰:谕李子正谁壑承桃毙幻颐姓,故心窥焉,奕闳焉。晨之粹者,界然以政于致姓者也。
  佺健精妍章第五
  佺健精妍,营之容债,致劈饥裕,致裕媒灵。· 暨乎真铜者,恕乎天邦者也。现曰:论引子明瞋复逢于兕虎,临危而豫死之姓。瓢然而砾,愿然而通;通机僇僇者,约约于太始之先者也。
  天柜运辟章第六
  天枢运阅,坛临临中巨乎之取者,奕乎之耻者也。曰:乘天地之至精,顺天地之至神,迪观澄虚无不致其仿。倪曰:谕王子林婷最合璧,也敖盈虚,玄友至灵者,讥致于少微之理者哉。
  逢逢显舒章第七
  运逢显舒,备窍胎胧返欤之闽者,官然幽粹者也。政以无饱者,亦非霄觊者也。曰著万物之内,处万物之外,德合神明,娘娱而以淑绎,含真御质还于象者,上合至道之精者也。倪曰:论张子华娇格脍胧岂琳恕道,与物不杂者,自适忘形之德者也。
  上清太玄集卷之二竟
  上清太玄集卷之三
  姑射侯善渊述
  太常玄昭明虚铭
  大矣哉,玄元之教也。化导草迷,阐扬宗祖。广博宏辩,英彦莫能究其旨。精微妙说,庸愚岂可度其源。义理幽探,真空莫测。包括万象,总御千真。巍巍罕见,杳杳难名。至理起于乾元,象妙生乎太易。统形类而臻乎一体,摄掌心而尽赴同机。至常之道,日用者孰能知矣。且天泽润于华芳,甘苦者自殊其味;玄言接于众士,迷悟者各异其功。秀而不实,物以丧之。慧而不纯,德以衰之。失正则返为奇诈,遂善则复为妖邪。内适通玄,心清意诤,外感明机,道备神全。一昭昭兮进乎元象,默默兮升乎中天。天无浮翳,焕四气之朗· 清;地接华夷,变一色之纯素。然而道之虚,德之明,气之爽,慧之灵,忘质升象,可以游于太上玉京。
  神气相感,利用屈伸。忘形存体,挫锐解纷。龙游瑞彩,虎啸祥云。天开火炽,地裂光黑。道亨明甫,德正清淳。内藏众妙,外显诸仁。非象之象,不神而神。玄灵奕奕,星貌间间。
  太明洞济元神铭
  太易之先,二仪未构,空洞杳冥,元精感激,真气流通,天地郁象,日月开明,三才方序,万汇生焉。然覆载之中,惟人最灵,争奈贤愚不等。愚者蔽于一曲,昧而失之,终身不救。贤者明于大同,政而理之,始道无遗。芝菌兰梦同其芳,而无辨者非。凤雉麟犊同其类,而无鉴者恨。夫大人者,诱天地之正,导虚无之精,含神光大,德化无方。惟物不然,知其代谢,不识其根,明于出入,不见其门。而神降应之沉,守其地文,与物同化,表坤元厚载无疆也。而神升应之浮,守其天.壤,与星历居,明乾元遍覆无极也。夷然政焕乎,明洞鉴圆成,虚枫无偶,混太冲浩渺无涯也。然则忘其形,入乎体,抱其元,返于未始,知其所以然而然也。
  道弘光普,德广弥深。神升气降,天浮地沉。安魂定魄,抱阳负阴。乌飞兔走,虎啸龙吟。印悬月角,剑落波心。火中种玉,水底撩金。碧霞宝桂,素羽琼琳。玄光透体,圆象盈簪。
  太真总要摘微铭
  经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望而知之日神,闻而知之日圣。离娄能视,耳之亡聪;师旷能听,目之失明。洞微曰:博善嘻瞰,拯于素净。暗也者,希其声者也。晤千里有声之声矣。明也者,融其形者也。眨千里有形之形矣。尔质曰:非也,吾之事者,目能明而耳能聪之。适大象则观无色之色,无不明矣。廓大音则听无声之声,无不闻矣。蒙氏曰:不然,汝之心愠,由眸瞥之不精,吮然相若,睑之至聪。婚然相若,晤之至明。邓析曰:聋瞽之甚也,以天下目见则无不明,以天下耳听则无不闻,以天下知虑则无不知。此三者,存于不为者也。玄子闻之笑曰:由有所待,观彼用心费形,胥失其道也。吾之心,非视听者,至于聪明者也;非一形者,至于多身者也。然则不穷而极,不为而成,不行而至,不匠而工。无可也、无不可也,无能也、无不能也。挑达睢围,不可尽然。至然无然,而然无不然者也。
  妙哉玄道,上德至仁。闻知之圣,望觉而神。凝魂释伪,晦魄留真。升浮沉降,往屈来伸。阳明禅绎,灵耀怀铣。五符瞳辏,三色云臻。恬恢净和,素朴清淳。内传金气。玄照玉晨。
  太一冲虚元象铭
  太一玉虚,玄真总御。生地生天,赐元气而匠成物象,不始不终,垂上德而普济黎民。有生者皆赖其气,禀化者总俚其精。默然守之,未尝少适。阀而定之,寂然无心。辟而感之,焕然有象。真元下降,妙化无疆。含横广大,金玉容光。灵芝秀野,保命延昌。此者迺应地之沉也。元气上升,昂霄峻膜,渺邈罗都,象含天质,宴息琼琳,妙龄遐感者,迺合天之浮也。三台共辏,五福齐臻,混入中元,纯洁贞心,哲凝象外,易遘要道之中矣。然则葛洪万卷,未详其趣。惠子五车,焉入其机。金书玉篆,须凭师匠而可明。宝质琅函,全在口耳之恨入。轻泄则殃连九祖,谨授则福生十方。此道者迺玉清圣境,虚皇元老,无上至真,脱形易象,入圣重玄之机也。汝乃秘之慎之,勿示非人,勿示非人矣。
  上清华方,下连中央。光滋天瑞,咄奕丹祥。缭精满室,环郁盈仓。金枝点雪,玉桂凝霜。含横神秀;妙化灵阳。玉霄罗台,晕适星光。上朝圣境,面启元皇。福延弘祚,永寿时康。
  太宁虚梵圆通铭
  混沌之中,寂寥何有。元气流通,纯精感激,然后真一生焉。真一应兆,神明出化,迺无中之有,有中之无。大则包罗无外,广不可穷。小则隐芒无内,微不可测。氤氲渐著,天地混茫。清通莹撒,万象之含光。浊滞弊蒙,一真之浩散。四生六道,或去或来,何日之休期。五蕴九邪,随声随色,甚时之了首。若也回头慷慨,志烈贞刚,慧刀一举,劈恩山之取玉;神剑双挥,次苦海之求珠。玄光罔象,团圄忘机。存精固气,启通太始之天。抱道守一,混入灵阳之地。周游万国,顿一体之圆成。润植百川,蕴二仪之含化。至道虚心,内藏诸用。神明实腹,外显诸仁。三心巨智,五眼圆明。应无住相,如月日之澄辉。体有着空,似盲夫之入间。知不知为知,见不见为见,道能如是,修行踵玄门,成天下之变。
  大道无方,感之者昌。虚寂灵风,玄冥丹央。太素精明,宝华神光。五方净和,八极清冻。碧瑛罗天,紫霄中皇。元气庆云,虚梵瑞祥。金简玉书,凤篆龙章。名标仙籍,其理非常。
  大盅容素精思铭
  道无方位,德有成亏。契于理者,无德之可名。别于事者,有名之可辨。彼我同元,是非一气。适于非非之是也,辨于是是之非也。奚为幻梦,若锋物相吹。如此观之,孰能知其然也。明于理者,嘛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妙用灵机。乘太虚一气之前,冒象帝三明之表。游乎浩渺,入于无有之问,通于大同,水火利刃,焉能毙者哉。然则三尸未灭,六欲不生。适阳精则宝符九气,消阴质则道契一真。金炉火炽,凤含海月腾空;玉鼎汤煎,龙吞宝珠戏水。铅凝汞结,丹桂流霞。点星瑶升于紫阙,□ 化琅然,韵彻清都。琳宫积翠,宝璨容明,华妍纯洁?启通于至道之中矣。
  道德资始,阴阳物先。胚洪瞑瞑,混物镯镯。四一玄素,二三苍丹。-黄华荡秽,紫气凝铅。气明三境,精耀九天。高上虚皇,中天灵仙。清微宝化,禹馀升迁。郁罗霄台,浩劫绵绵。
  太初混物玄真铭
  元呈未判,藏混沌杳冥之精;一气始分,显天地日月之象。三才以著,四达方明。燥胜则春生夏长,净极则秋收冬藏。万汇含灵,皆回心之就日;千真易御,总负阴之抱阳。启之明之,盼真元之遘体;通之变之,望玄象而脱形。二神耀素,一气冲明。渊渊玄玄,出乎干天。冥冥默默,礼乎坤元。深思兮形忘魄散,近虑兮道备神全。清如玉屑,莹若秋霜。寂虚朴淡,古实淳恬。郑卫之声聘,而聪之非乱于耳。华丽之色瞥,而明之不滑其心。泳水蹈火,还之而不折。承虚触实,易之而不危。千变万化,无以穷极,其为何哉?迺纯气精阳之守也。未然则志清挣,处无为,绝忧愁,除思虑,忘增爱,去人我。抱神守一,纯粹无杂,默朝象帝,自然长生之道矣。
  道龄德昌,天玄地黄。日月冲明,星辰耀光。氤氲飞篆,元精倾阳。万汇通玄,千灵感祥。神渝汞白,精化铅霜。玉泉叮叮,金水琅琅。三气流霞,五云丹英。翠微仙真,碧虚星皇。
  太古冥阳洞神铭
  夫龙汉赤明之前,瞑津大梵,寥廓无光,杳冥昏默,不知所然。厥后真精感激,元气流通,天地成象,万有生焉。. 然万有之中,惟人为贵,修、之则在升,' , 失之则在堕。若能迥眸返故,体一入妙圆,守柔处虚,隐迹匿光,其道曰胜,其德日昌。辨之则多辱,· 明之则多蔽,得之则多失,存之则多亡。知进退亏盈,不失于天地正中者,吉凶利害,焉能毙哉。其德者,澄之不清,挠之不浊,妙而无为也;饰之不荣,污之不辱,玄而自然也。杳兮冥兮,中有精焉。恍兮惚兮,中有信焉。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包罗太极,总括拿方。临边居妙,离物存真。其理有常,见而异俗。其道有同,体而移风。迷之则亡真遘幻,幻若波柜,浮沉汨没,随流而失于大川。悟之则脱壳颐精、神光内照,虚净无疵,云收天莹雾敛日。明露太清之华,暇现无上之真。元德无不政,道无不亨。通神易象,象适星徽,姨然妙化者,蹑梯玄而升于玉晨之官也。
  妙道无方,混遏元冈。水激丹池,滔炽云房。灵音清清,天韵琅琅。流精金明,.飞神玉光。玄黄庆氛,虚白吉祥。填质负阴,威眸抱阳。九色辉霞,一真烽惶。一星结郁罗,玉霄昂昂。
  上清玄化理微铭
  大道出乎太极之先,上德化于天地之始。混混沌沌,沦默无光。恍恍惚惚,焕乎有物。物非常物,是谓至精。至精无象,象出玄明。忘其形,入乎体,虚含虚也。忘其浩,益乎元,气含气也。忘其心,焕乎明,神含神也。其神者,象若悬珠。珠无形质,应无不现。同于水,象乎水;同于火,象乎火;同于金石,象乎金石;同于虚无,象乎虚无。上窥青天,仰之弥高。下潜黄泉,钻之弥坚。挥斥八极,大方无隅。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太虚广漠,其中有神。神机运化,应无不周。适其形,形化气;适其气,气化神;适其神,神化虚;适其虚,虚化道。道适圆象,象若星仪。星仪由适,适乎太始之元。先天历化,是谓逸士,名遂之功者也。
  上清玄境,理寂幽深。元神升降,象帝浮沉。肇制天地,运移古今。炎陵凤叫,水谷龙吟。弥罗仙梵,洞彻灵音。日辉丹桂,月照琼林。妙祥丰郁,玄瑞盈岑。出乎杂类,纯一贞心。历超象外,截哲来钦。
  太无万梵天光铭
  道之可无,启之而不无。德之可有,感之而非有。默然虚诤,湛然常清。谷神出化,一往一来,推日月之升降。元气流行,一上一下,随天地之浮沉。迭运阴阳,而物生焉。迁移寒暑,而岁成焉。四通五泰,九和十合。阐而明之,真不离假。阀而昧之,假不离真。迷悟同途,总归其要。仙凡异路,各适其玄。背觉合尘,返游魂之遘幻。辅正除邪,复室魄之登辰。声之无声,大音不乱于真人之耳。色之有色,高明无启于愚鄙之心。失常之理,见而不见,始落顽空。契道之机,知而不知,终归实相。大成若缺,丰智源而不示。大白若辱,袭其光而不耀。抱其元,藏其虚,督其精,奕其然。慷而理之,必而适之,三一忘意,混内无分,象出先天,道斯明矣。
  太虚渺邈,感而咸归。天真有期,公正无私。清圆玉衡,琅然游玑。拟诸形容,象其物宜。冲而不盈,约之无亏。湛然泠然,玄之妙之。上元清华,中天紫微。神函至精,星貌徽徽。
  上清太玄集卷之三竟
  上清太玄集卷之四
  姑射侯善渊述
  太始金光玉容铭
  且君子立身行道,严尊国法,谨奉玄真。剿除嗜欲,屏绝嚣尘。积功而恤孤念寡,累行而爱老怜贫。仰贤善勿生懈息,举顽骆莫起胜心。上和下睦,建德以慈悲为本。内正外端,至道以清'净为门。事繁则心无内适,绝念则意不外游。止盈防亏,须明进退之机。居安虑危,可辨存亡之理。有无相济,动静同源。静之曰道,动之日神。寂然有应,感而无心。通元益气,洞彻渊明。聚阳魂灿然纯粹,换阴魄晒曜天真。星凝玄照,道释华风。至理研穷,朝闻之夕死可矣。是有死而不亡,岂羡启期三事之美。非无长生久视,不图林类百年之期。胡不念有身有患,终落沉空;无相无形,始超象外。慎守勤功,功成名遂,堕质升仙,奚足为难矣者哉。
  太极高渺,洞济渊玄。一气盈虚,万物生焉。灵风秀丽,皓月华妍。山藏玉瑞,草坼金钿。滋荣一国,润植百川。无心俱妙,有欲临边。迷之为鬼,悟则登仙。出乎无穷,象帝先天。
  太渊辰境清心铭
  夫道者,默然而不弊,应化之无方。德者,显然而不武,随变之有位。立象则明日月乾坤之理,安爻则体阴阳否泰之机。坎中满,在天为月,在人为耳;耳能廓震巽风雷之声,是谓闻而知之日圣。离中虚,在天为日,在人为目;目能鉴艮泽山水之秀,是谓望而知之日神。仰之则法象于天,俯之则法象于地。冲玄则观象于变,变则通幽明之故。原始返终,故知死生之说。易日:探迹索隐,钩深致远。远不可穷,近不可测。杳杳冥冥,莫能知其然而然也。毁之费之,不失其体。信之奉之,不见其形。天长地久,孰能功以高迁。彼奉其道,自为志信不厚,盖中路而退者,此之谓也。
  含横神秀,翠影瑶岑。蟾华束出,日色西沉。道明玄境,德合辰拎。云泠澡雪,元气斋心。旱仙下降,众圣齐临。腰金佩玉,宝瑞盈簪。光垂素羽,韵出寒琳。轻敲玉磬,再举清音。
  太清玄明玉辰铭
  太清玄陛,无化不生。象帝开明,无幽不烛。二神蕴素,焕乎日月之前。一气盈虚,混于天地之表。玄之又玄,探迹无穷。妙中为妙,精思莫测。惠施能辩,辩之未证其容。端木能言,言之讯无启口。离娄擅视,方昼舒眉,眨而望之,弗见其形。师旷擅聪,方夜倪首,晤而听之,弗闻其声。拔其萃,出乎类,始为物先,而未尝全其理也。忘其气,益乎神,方成道纪,混于太初,而未尝尽其机也。然则玉炼金容,纯真滋益,宝式琅函,浊质消忘。海灵凝秀,象出丹华,三一混然,精流天秘。内适星悬宝晏,未始之先矣。
  太清之道,纯一真孚。天风高洁,海月清孤。昂霄晦迹,俯里忘图。璇冈峻泽,钊提润虞。玄精玉璨,妙质灵无。光华游奕,瑞气祥符。混元凝秀,丹象流珠。内含星彩,游宴灵都。
  太空圆象通神铭
  夫道者,寂兮无声,寥兮无色,一旦古亘今,独立而不改。无状之状,迎之不见其前。无物之象,随之不见其后。言乎弘,包罗天地,不足为其大。称乎微,贯穿沙芥,不足为其小。探迹无方,袭之弥远。精思有感,测之弥近。失然若昏,听之内聪。冥冥杳杳,藏乎至精。昭一然独见,视之外明。恍恍惚惚,运乎至灵。灵源一致,导化三成。一者夺阴阳之气,二者焕日月之精,三者诱天地之秀。知之脩炼,千日有期。混然适之,明于象罔。象罔通玄,穿金透石。泳水蹈火,履锋涉危。千变万化,无以穷极。逢物而不栗,其谓何哉?迺纯气之守。有如事者,是谓修真德士,神圣之功者也。
  内适杳冥,外通辰景。道此一无,
  德斯三省。玄象著明,几心耀禺。四气朗清,五神虚静。冠韩华轩,貌乘云鉼。天外风清,潭心月泠。旷兮若昏,默然如炯。隐显分明,妙哉吉庆。
  太玄宝旺星徽铭
  玄元垂教,感无不应。道德开元,物无不生。且太虚浩浩而无涯,天地茫茫而有象。乾坤含化,庶物流形。阴阳受气,代谢相因。禀化者不止于一生,含胎者岂尽于一· 形。在天垂象,可见吉凶之兆。在地成形,可辩有无之理。在人为变,可明动静之机。释子启之日佛,儒贤理之日圣二德士通之日仙。异派同源,道斯一矣。然则天真地祇、神明帝主、日月星辰、仙真上圣、玉女金童、官僚将吏、古佛罗汉、天龙八部、四恩三有、山川大泽、江河淮济、珠玉金石、玄黄甘苦,迺至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相无相、有化无化、非化非非化。同一尊奉者二乃无上之道也。化而通之者,迺无极之神也。其神者,在下则为鬼,在中则为人,在上则为星。星释无形,返于太易之先。先天无祖,然而通之是谓至道之元矣。
  幽玄纯粹,天真微密。儒释道风,天地人悉。分而为三,妙归精一。执有本无,体虚若实。形释清聪,慧通灵质。神游海角,魂飞天奕。醉抱瑛华,眠云卧日。九色星氛,万法俱毕。
  太冥皓济颐神铭
  道者,虚无之体。德者,神化之用。体用相须,是谓大通。夫大通者,在乎真气精神之理也。其气者,轻清而简妙也。其精者,放旷而飘逸也。其神者,浩渺而幽邃也。默然则昏暝而意存,昭然则炳曜而心忘。曲成则辟天地玄黄之色,正化则泄阴阳否泰之机。偷然而随风云之出没,厥然而历江海之波涛。凝然而冒山川之秀丽,郁然而容草木之茂植。煌煌兮发金玉之光华,淇淇兮兴鱼龙之变化。然则不渝而色,不雕而形,不疾而速,不为而成。无可无不可,无能无不能。玄之又玄,妙之为妙。屿质神游,洞达于广寞之乡也。
  宗乘至道,祖圣流传。非持像法,何假名言。无用之用,不然而然。二神启妙,一气通玄。龙游碧汉,凤翼丹天。明辉宝界,光耀芝田。中正刚健,精粹纯干。易乎未始,象帝之先。
  玉清玄上登辰铭
  道明玄览,始一先天。象帝出乎万梵,肇气以御三元。天地澄彻,日月鲜明。精照无外,微妙玄通。爱物利生,和而不畅。换然则易乎不神而神,臆然则适乎无体之体。志凝宇宙,混入中元,虚室生白,是谓吉祥之兆。其道静而生神,其神感而通道。非视非听,现于天瑞,益神圣之无方。非动非静,虚无澄湛,惠灵宝之有应。寂兮寥兮,藏乎诸用。恍兮惚兮,示显诸仁。妙哉玄道,至德神功,旷然大启跟乎,星奕之元矣。
  玉清玄上,帝一登辰。混沌瞑津,元始赤文。丹皇奕御,灵宝滋纯。神凝宇宙,玄照天风。黄华流素,精耀璘编。忘形适象,契道生神。交光焕烂,皎洁华瑛。中元奕象,是谓玄真。
  昔年昏昧心源闭,今日分明道眼开。喜见碧天如玉案,双轮碾破白云堆。
  太极玄精神游铭
  原夫入道修真,宗崇三宝,孝敬二亲,戒除嫉拓,解释贪慎。逢三教而勿生彼我,遇四众之共结良因。含灵授化,皆如父母之恭诚。草居则卑谦慎口,独坐则进慧防心。行须款步,语要低声。见如不见,视大象之无形;无形曰道旺而至明,是谓通神之妙理。闻如不闻,听大音之希声;希声日德。晤而至聪,是谓入圣之玄机。内适则上下冲融,肌肉若一,纯精无象,莹似玄霜。外感则忘形流素,混气倾阳,旷然虚寂,净若天光。然则内外一居,周流六出,易遘重玄,成乎美之为美。李士方明,忘水月而登真。列御亲穷,易灵风而入圣。道不远人,人之远道。呜呼,世家之子,多迷酒色,总惑功名;失妙道之根源,堕沉沦之恶趣。若也回头省察,洁列灰心,授乎至道,原殷行之,登辰脱质,升玄于妙境之中矣。
  抱道怀德,善美无加。玄中宝鉴,睫内琅邹。猷毒妖氛,剿锐矜夸。存真释伪,守正亡邪。炉瞿凤彩,鼎戮龙沙。南辰晒耀,北帝流霞。神游天绎,星适中华。玉京金阙,元始之家。
  太易生神变象铭
  道玄德妙,全神会灵。浮沉天地,升降阴阳。总三才之造化,统四序之生成。通元益气,混物流精。施之则山川华丽,感之则日月鲜明。光而不耀,默契真宗。为而不恃,雕刻众形。形神俱妙,各适其真。颐神日五气,其气者苍丹龄素玄也。育形日五味,其味者酸苦甘辛咸也。味之无味,是谓真味。色之无色,是谓真色。声之无声,是谓真声。大无不周,细无不应。应天曰清,应地日宁。应山日秀,应水日泠。应虚白化,应物曰生。应形日质,应象日星。星悬高洁,位列华清。玄龄久视,宝福延生。众真享祚,皆赖于太上之风也。
  顺动天道,运化人伦。威明显德,光奕含真。寂然妙理,会精全神。晴凝宝篆,慧接氤氲。元灵宝赛,雯质彬彬。百姓日用,万物化纯。日容昱昱,神貌间间。藏云羽士,玄谷真人。
  太虚宝鉴容神铭
  夫建德修仁,明施道行,间积神功,澄心止念,息虑忘机。韬光兮若石中隐玉,晦迹兮似蚌蛤离珠。蒿目蓬心,多迷像法,慧眼灵源,广达无生。体天行道,随日月之高奔。容地方仪,用游玑之斡运。三宫妙启,六洞玄明。有无察浮沉之理,动静审升降之机。金炉火炽进阳光,遍通道体。玉鼎汤煎泛雪花,滋益神肌。虚白华丽,柔弱浮轻,入水不溺,蹈火不焦。游乎大方,透山泽不踬其步。体入圆明,越云雾不孩其窥。达五行之外,出万法之前。亲远疏近,左右逢元。元分未始,视之不见其形。道适玄精,听之不闻其声。非无非有,一旦万古而不弊。不动不播,冲一性以长存。辟而入之,物无不理。推而行之,道无不亨。通元益气,气之益精,精之益象,象之益星。星华光丽,游奕太清,清微无上,是谓圆成。
  大道无形,常居杳冥。始分一气,法禀三成。天地郁秀,日月华精。神交伟灿,物焕圆明。阳光聚鼎,阴质离形。寂然冲妙,感而通灵。洁白纯素,元亨利贞。刚健中正,柔顺轻清。升玄入圣,玉霄徽星。
  上清太玄聚宝铭
  《阴符经》 云:机在于目。黄帝日:朕不知机在目。此者何也?天真皇人曰:道之远者,在于八荒之外,道之近者,在于眉睫之间。大则包含天地,细则贯穿毫毛矣。广成子曰:神机内动,目睫飞铅。故神机在目也。为目问有神光动,则在目也。夫九天秘密之机,出自在目前机者,换动之变也。呼阳召阴,把握权舆,出清入玄,故在目两大角头,号曰眉。青穴上贯,泥丸下通,两肾乃卯酉之户也。亢仓子曰:我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间,来干我者,我必知之。乃不知是我七孔四肢之所觉,心腹六脏之所知,其自知而已矣。列子曰: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属天清而散,属地浊而聚。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归也。归其真宅。真宅者,太虚之域也。黄帝曰:精神入其门,骨骸返其根,我尚何存?太上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吕公曰:温温铅鼎,光透帘帏。徐神翁注云:温温即人体也,铅鼎初交,神光发溢,闭目见帘帏也。目者,眼目也。故指玄子曰:凝神柄洞府,闭目下帘帏也。造化争驰,言人运用神功与造化争驰,是人之神用也。海蟾子颂曰:温温铅鼎入中元,放出三光养瑞莲。莲就自然通圣法,步步神光在眼前。宋齐丘曰:目所不见,设明镜而照之;耳所不闻,设虚气闻之。精神在我,视听在彼。又云:耳中磬我自闻之,目中花我自见之。我之昼夜,彼之昼夜。是。昼不得谓之明,夜不得谓之昏,能齐昏明者,其唯大人乎。又云:水至清而洁冰不清,神至明而结形不明,冰释返清,形散返明。能知其死者,可以游太上之京也。
  上清太玄集卷之四竟
  上清太玄集卷之五
  姑射侯善渊述
  七言绝句
  昆仑顶裂火龙飞,宝晏天光耀紫微。一颗灵砂交伟灿,方知道力有神威。
  瑶池宴诤日输孤,照破尘寰一物无。寂寞太虚谁我伴,水晶帘映夜明珠。
  金明奕奕瑞云浮,莹净琅然点垢无。蕴素二神通一象,翠微仙子妙功夫。
  一包红露滴芙蓉,润泽灵苗出太新。小蕾乍开凝日笑,束君还报一枝春。
  神奇臭腐两虚名,患世浮游宠辱惊。争似脱胎归未始,兔交俗眼顾相轻。
  三尺龙泉夜有声,斩邪诛魅擅通灵。含光不染乌蛇血,飞上瑶天化玉瑛。
  二气交宫守正阳,阳光宝璨进玄霜。生天生地归元祖,独立寥寥象帝乡。
  寂寂虚堂半掩肩,神光迤通内分明。直饶月落咸池口,犹现寒林数点星。
  一轮杲日出疏林,皓气盈眸得意探。悟入大全明可道,象玄飞去碧天心。
  外抱甲龙离水殿,内驱庚虎入炎宫。炼成一物纯精粹,跟御天元太古风。
  坐断草机万虑忘,内澄心适顿清冻。凝阳厅质阴消灭,不觉神游北帝乡。
  慷慨男儿志气刚,便充仙举应科场。摸邹劈碎昆山顶,迸彩玄珠混玉阳。
  虚心心适悟希夷,更有玄元上上机。雨点谷神飞月殿,一天星彩润芝眉。
  铅华金鼎瑞云浮,炼就无馀照海珠。一粒亮能通法界,九天光散入清虚。
  苍龙老虎媾红炉,玄牝丹风任吸呼。灼灼焰辉三昧火,明明照破旧昏衢。
  二神交灿入中央,点点泠然混玉阳。玄象著明韬晏阙,玉楼深琐碧云房。
  闲骑白鹿肮瑶池,俟入蟾宫折桂枝。大梵巍巍唯有象,便移星彩润芝眉。
  宝精童子采蟾华,焰进飞魂放紫霞。混提逆流霄汉外,不须烟浪抱灵搓。
  德厚先生貌若痴,内容无血化冰肌。颐然妙觉归元象,升入中天谒紫微。
  梵气轻浮混帝先,丹光叔奕亮通玄。玉晨不假茅斋力,顿觉虚飓执素天。
  荡荡茫茫万象初,天元一气混清虚。玄阳普皇含灵质,尽化无馀五色珠。
  黑汞红铅化玉瑛,润眉金碧照玄精。寒林宝桂灵砂结,糙点琅牙散瑞星。
  握固存神入妙机,男儿一志永无移。炼开天鼎心珠迸,冒雪童儿肮玉溪。
  黑水红霞照碧天,苍龙老虎入闻渊。相吞海底灵鳖髓,进甲骊珠颗颗圆。
  列鼎魂游混太苍,苍昊夹夹焰飞飏。三元密固归乾象,宏秘无隅入大方。
  瑞气祥云满目生,一天真秀化丹婴。灵风不逐杨花去,飞入炎宫伴晓星。
  因出阳关旧路行,聆然四顾任纵横。精瑛非作占泥絮,冲破长天一点清。
  混沌元流梵气升,通天惠日甚分明。静中一鉴凭谁力,降落玄珠晃太清。
  天风海日耀华清,上下流金散宝晶。叩道廓然光杲杲,移神辉焰眼惺惺。
  梵气周流混百川,威眸一顾泛灵烟。云山高枕华胥梦,非欲长安市上眠。
  红日半含山色翠,碧烟一抹水光微。锦鳞不钓空归去,千尺纶丝安用为。
  撞透海门求罔象,冲开虚谷索玄珠。天庭至宝谁堪付,说与人间大丈夫。
  一醉人问四十春,忽然惊觉梦中身。忘形自有通霄路,升入南宫列玉宸。
  寂寂虚堂半掩扉,碧桃红杏出疏篱。南轩一枕春风外,不比庄周蝶梦时。
  仓角雾收红日莹,江隅烟敛碧天清。忘形逸士心通快,冒雪神人眼界明。
  昨宵独坐夜更阑,内守丹炉四体安。怪得隔帘疏影白,蟾华尔访耀琅牙。
  乾元太易妙含宏,炼质流金紫气生。家有瑞童凝日笑,一天风景为谁明。
  妙启朱扉碧洞开,五灵仙子任徘徊。龙烟篆出诗千首,琥珀量斟饮百杯。
  恍惚魂游太一家,云烟飞篆走龙蛇。天祥以降人问有,万点流精混物华。
  远接瑶天近在眉,象含天质妙清微。始曾探迹归元祖,大梵寥寥化玉霓。
  形槁心灰笃志坚,抱神守一自遐年。延龄不必长留世,别有壶中日月天。
  土釜怎煎金液沸,石潭无底混周流。惊天波浪冲牛斗,独驾虚帆一叶舟。
  蔽蒙痴子内团国,海眼明明向外看。游奕丹天精潋艳,碧眸微觉素光寒。
  宵眠晨动两忘情,渐觉冲和上下升。苍角半含红日莹,眉山一带碧天清。
  昨夜三更月色鲜,玉霄旧路尚依然。放开千里纵横目,万象由来一鉴圆。
  瑞散丹光耀碧虚,铅华点点润芝眉。灵童有意趋阳馆,却逐鸾舆凤阙飞。
  结汞凝铅炼玉霓,化肌无血貌星徽。超然一举升天去,皇赖真风道力威。
  满目阴氛尽化阳,朱砂鼎里发铅霜。乌蛇倒吸苍龙血,象适无形夜吐光。
  亘古由来是客尘,不知何物作天真。门生役役空相访,图见今时未见人。
  昆山风浪起瑶池,吹绽琼花处处飞。晃耀太虚生瑞彩,精英流散九清微。
  地魄天魄日月精,真阳赫赫灿然明。神风混里归三气,三复重生一点星。
  保炼先须制六情,啖然守素道之生。羽山风味谁知意,云去无心月自明。
  三元神秀气绵绵,五色琼葩耀九天。天瑞混成真一象,象玄飞入太清渊。
  炎炉赫赫焰飞飏,沸鼎涛涛进玉浆。宝运丹风盈秀目,万神和畅自清冻。
  北瞑南丹自有期,二神倏忽造天机。共谋一报浑沦死,七返圆通出旧闻。
  郁雾妖氛透胆寒,冥冥黑卵出泥丸。神风一扫中天诤,承影含光血不班。
  洞元真秀混清虚,赫奕金丹耀九衢。既把胎神归一体,内含灵质产玄珠。
  层层薄雾彻丹霄,咫尺丹霄路不遥。大地连天芳草际,神风回化玉芝苗。
  无垢清虚日一输,照开天顶骇人魂。适然不觉忘形去,远击灵阳过海门。
  道德玄之玄又玄,玄通地接未生前。丹风吹透流星眼,飞入华阳太一天。
  一道轻霞透紫烟,禹馀风息草绵绵。日魂预觉灵华秀,照破丹丘露出天。
  倚松登望玉华峰,冉冉巍峨数百重。月魄日魂相问隔,中问上下貌童容。
  蟾华皎皎泻银河,遍照乾坤皓气多。点魄益魄明太素,化成仙子上天罗。
  北俱烟水黑沧沧,倾入炎宫赤帝乡。因此浪清龙睡稳,黑铅尽化紫金霜。
  水国龙渊照海珠,夜冥寰鉴若琼酥。无鞅仙子双睛莹,正见理娥上碧都。
  凤髓龙膏满国馨,璨然凝结照环睛。睛空别有神分彩,一颗金丹耀太清。
  内测玄中更有玄,外搜天上复生天。仰之弥远无穷处,不觉魂飞象帝先。
  默默昏昏道未全,劈开混沌见重玄。自通九五藏诸用,杳杳魂飞十八天。
  自然之道本无形,执此无形亦假名。认取一轮晶赫日,通玄始觉太虚明。
  玄元大洞藏灵宝,太上虚无隐内真。欲识本真何物是,不神而神所以神。
  我本闲吟天上诗,休将下法乱猜疑。与君直指修真路,道接灵眸近在眉。
  拨开寒雾露苍穹,海月澄空万象通。独立寥寥孰配偶,丹婴游奕袭天风。
  神风役役破云英,洗出霜天气象清。方见玉岑孤月玲,射开玄鼎豁然惺。
  昔年昏昧心源闭,今日分明道眼开。喜见碧天如玉案,双输碾破白云堆。
  斡转玄关气象回,灵乌飞过碧天开。一真顿启双眸莹,认取朝阳宝鉴台。
  一输清日光寰宇,两点元精耀谷神。宝益洞灵天癸秀,瑶华开遍玉京春。
  玉清元始大罗天,气象雄雄出帝先。面启紫微金阙内,丹婴游奕貌华妍。
  日精童子貌鯈然,羽盖瑶华覆紫烟。因得玄阳开宝鉴,玉辰飞入太清渊。
  两刃霜锋耀太华,劈开天顶进龙砂。丹阳万点纯精粹,尽属元君紫府家。
  浩气融风透碧窗,脩然尘迹混真阳。玄同一体忘机止,责互神辉鬼自亡。
  金碧清兮玉华飞,丹英秀兮紫云归。双童采兮过寒溪,得不得兮谁得知。
  神功有法炼刀圭,铅鼎温温火力微。不假吹嘘并着力,炎炉自有雪花飞。
  一洗尘绿万虑澄,移神入海化丹婴。华元仙子相呼唤,笑指云深肮玉京。
  双凤迎仙入翠微,紫烟冉冉昱朱衣。玉楼引动香风处,吹得金花上下飞。
  移神独步入清虚,莹净清虚点垢无。换钻玛函精叠昼,射开心鼎照冰壶。
  内明真性外通玄,玄照阳关道始然。内外惺瑶清玨玨,交光飞上玉京山。
  洞见灵瑶象易空,混元直秀夺天风。昆仑一派西来水,泻入寒潭万丈中。
  放开一点混元精,洞济冥阳暗里明。不是玉婴游紫府,灵宫争得遇三星。
  劈开混沌见龙光,出入朱扉纳桂霜。因得五神明太易,金丹一粒夺天常。
  丹凤劳飏下桂柯,瑶池终日饮清波。释然忘却双关意,一变玄珠上大罗。
  灵音飞出杳冥冥,一觉香风入梦清。阐匹双关通古道,玉霄亲遇少微星。
  屏绝尘绿万事无,无中方见混元珠。亡形易象归何处,冉冉随风上玉都。
  仰象明玄宴碧乡,流铃掷火入中央。洞元一点天风秀,益我三阴变九阳。
  修行须下死功夫,换质留真体太无。晦魄益魂金宴阙,洞玄还照玉清都。
  琼梅初绽逐束风,飘渺人间处处通。有似月娥离宝殿,全如仙子入龙宫。
  孰见瑶池漱玉泉,呜琅骇魄始惊天。阳魂逐尽流铃火,夜适微星启素玄。
  不欲尘寰作计生,佻佻鹤性忆东行。玄门始觉知音少,惟有灵昆依旧横。
  偶步南宫谒帝回,剑光飞过宝山摧。伤嗟无限苍生目,不识蓬莱板苑媒。
  天韬晏色真风莹,内袭龙光海上飞。金洞美氤三叠叠,玉神姿秀两仪仪。
  一轮皓月照清微,水国神林映玉溪。爽气逼人侵骨玲,星河犹自浴冰肌。
  芝堂羽客话真机,直指瑶天路不迷。清眼不交云翳障,玉霄筵宴貌星徽。
  日月运移天地莹,神光交辫太虚明。达人到此观其妙,易遘天风满国清。
  异俗移风出物情,泠常一点湛然清。含光默默融天质,始信神功道可惺。
  劈开混沌金乌窟,撞透昆冈玉兔门。不用双瞳明法界,故将一目照乾坤。
  太玄清兮月华飞,无极光兮月精归。芝兰秀兮生玉溪,神功采兮谁得知。
  五言全篇
  劈碎昆仑顶,真元入杳冥。一炉丹凤髓,两鼎赤龙精。
  五岳祥云起,三峰瑞气生。放开天眼照,宇宙廓然明。
  虎啸风生壑,龙昤雾满垓。瑞浮清宇散,焰赫碧天开。
  一马投金矿,双轮碾玉堆。象玄唯我索,留意在天台。
  银蟾出素林,下覆曲江心。皎皎星河淡,澄澄觉海深。
  一声雄虎啸,万壑牝龙吟。警觉灵眸顾,交光玉问金。
  块坐任纵横,灰然物自生。炎天数九后,日午打三更。
  木马火中出,泥牛水底行。不知颠倒意,有眼恰如盲。
  太上玄元祖,生因浩劫时。乾坤明宰辅,日月间扶持。
  浩浩施仁德,巍巍阐大慈。万天都教主,历代帝王师。
  升玄饭桂林,瑶花覆五阴。月影青童戏,云中丹凤吟。
  雾散星河淡,精凝瑞彩深。飞仙游奕处,宴坐碧天心。
  渺渺大罗天,玄中更有玄。杳冥三界外,恍惚五行前。
  上下通周匝,纵横出物先。欲穷穷不尽,万古独绵绵。
  乾元合圣机,至道不思议。日海华精聚,星河翠色辉。
  龙飞离碧蟑,虎走出寒溪。聚化丹砂就,相将谒紫微。
  步虚入中华,窈窕饭仙葩。北帝藏烟霭,南冥放彩霞。
  金童扶宝鉴,玉女散琼花。侧声敲寒月,灵音彻帝家。
  悟入古音亭,灰心万虑澄。风吹清梦觉,月照醉魂醒。
  赤帝离金鼎,青童入宝瓶。双精执大象,并化少微星。
  风息乾坤静,云收天地明。澄澄秋月玲,湛湛素波清。
  宝桂留三性,琼林散五星。玉辰涛雪浪,游宴水晶城。
  太一含真象,灵台秀玉肌。精蟾凝碧蟑,阳合太霉蕙。
  惠日化丹池。晦魄盈环照,三华壶内秀,障晔鉴容徽。
  澡雪香肌莹,笼精启道经。灵坛敲玉磬,仙苑步虚声。
  宝篆飞天上,星光下太清。玉霄金榜上,一一挂仙名。
  独坐松阴下,流泉滴佩声。剑光飞日角,寒雾泻天庭。
  玉女游皇甫,金童饭赤城。真人乘白象,朝现紫微星。
  混沌二仪分,豁然露太空。霜天凝宝鉴,寒露滴芙蓉。
  罔象求珠莹,精瑶拔萃红。神交灵玨照,光透玉壶中。
  玉枢随斗转,金粟运神功。海岛龙吟雾,天元虎啸风。
  星瑶天骨莹,慧照日头红。混理明三素,交光射宝宫。
  青莲浮碧沼,黄鹤下幽庭。水谷云根静,瑶天气象清。
  空中琴韵响,晴外雪花明。慧照氤氲散,灵童肮玉京。
  洞玄开宝鉴,玉户照金池。蜕质游天奕,颐神入太微。
  乾坤相否泰,日月自然随。心鼎琼花绽,灵光灿日辉。
  一悟太玄机,昆冈列二仪。骊珠光海岛,罔象照天池。
  雪浪烹金液,云涛化玉肌。忘形心适外,游奕化龙夔。
  六言绝句
  玄精出乎众类,幻释凝祥拔萃。至理易俗移风,运化灵阳天瑞。
  荡荡十方道祖,巍巍三界独尊。追荐灵魂授度,启玆元始劝文。
  道太清虚渺邈,神通寥廓无边。一点灵光出现,升玄游奕丹天。
  碧海轻浮丹桂,泠源泛出琼花。飞童启玆妙理,玄灵立御升霞。
  元始帝一先天,劝文受命冲玄。宝益丹风途顺,玉辰宫里飞仙。
  青幛日魂玄照,眉问慧鉴精通。黄甫三元翼御,素天一色纯风。
  日照冥阳洞济,风吹顶裂天开。满国龙光进彩,神功两翼徘徊。
  昨夜云收雨歇,现出玉峰宝月。灵飞混入中元,万派阳光照彻。
  昆山一泉金水,周流泛出琼波。本性盈虚处下,冲玄逆上星河。
  妙哉玉洞长春,其中游奕仙真。易性金堂羽客,忘形送故迎新。
  至道生天生地,中流日月经盈。运化四时成象,混合一性高明。
  道太无边无际,神游广漠之乡。缅现天光赫奕,大哉至德真祥。
  七言全篇
  放回二物洗沉昏,卯酉敲开戊己门。鳌底寒灰重发焰,昆前枯木渐生根。
  胎生鼎里祥烟罩,赤子炉中瑞气腾。既得万神归子母,便将一物献元尊。
  与君直捷露根源,妙化灵机在目前。泻出素波穿宇角,放开红焰满周天。
  纯精一色江山秀,浩气同元景物鲜。道力资扶凭慧照,了然一法夺仙权。
  寂寂柔雌守大雄,大雄突突出穹窿。运周日月藏天地,流演精华满太空。
  老氏悟玆成玉象,如来达此证金容。自从我遘玄元后,传与人问处处通。
  闲闲真乐绝疏狂,一片云心炼九阳。天降火龙游海底,地升黑雾入空苍。
  金丹飞出先天祖,玉象还归道德乡。欲识玄元真妙趣,五千言内细消详。
  滚出扶桑日一输,辉辉焰赫照虚空。乾元鼎里添离火,太一炉中起巽风。
  炼就金丹飞宇宙,烧成大乐出穹窿。神功化象超千劫,越上昆仑第一峰。
  寂寂寥寥万象空,空中恍惚见神通。无圆无缺长天月,非动非摇太古风。
  月照离娄睛失鉴,风吹师旷耳忘聪。精思神圣功尤雅,大启玄元上上功。
  一别乡关舍六亲,心灰形槁出嚣尘。青童日进文中宝,赤子常添鼎内珍。
  云水京山空出没,驿途商旅馒劳神。神游八表乘空驭,别有人问紫府春。
  雾林高外古音亭,岚蟑猿啼醉里醒。半夜隔帘疏月白,凌晨轩外逸风清。
  清如物外瑶琴冷,玲似云中佩玉声。尘垢一无星眼莹,飞童点破大兰城。
  北冥仙子谒束皇,途顺丹风入帝乡。散瑞玉英通日殿,敛霞金镜焕明堂。
  形移影转超三界,物换星流出四方。彻地通天无个物,孤然一点照中央。
  不持斋法不看经,至炼真元入大乘。天上一炉赤凤髓,眉间两鼎黑龟精。
  阳光照彻明幽谷,浩气冲玄入杳冥。物我两忘全体现,功成位列九天星。
  眉山孤秀锁云英,一陌留心便蜕形。两道素光穿碧落,一条青雾泻寒庭。
  桂华推出精神爽,皓气冲开物象明。两耀交光天顶灿,五灵仙子可飞升。
  世态尘情一剑挥,神风威烈匹玄机。日魂月魄通爻象,木液金精易坎高。
  九曲江心乘凤翼,三山顶上抱龙飞。默朝象帝归辰化,轶御瑶天路不迷。
  玄关出入运纵玑,剖判阴阳设二仪。太一昆前奔玉兔,昆仑顶上翼金鸡。
  西江浪裹翻红锦,束海波中引白龟。吐出瑞光心鼎照,神丹进彩透天飞。
  天质融滋七宝身,等闲未肯丧其真。两条青雾归源海,一段光明照谷神。
  每把此机携上士,常将至道接顽器。同徒稍得诗中趣,也作清闲无事人。
  三圣铭二篇
  三圣之规,始道为先。越于事矣,胡为自然。启周书兮寂然不动,明爻象兮感而通玄。涉释典兮忘标指月,觉圆明兮可以为禅。览道德兮谷神不死,冲玄牝兮出入绵绵。仿徨乎游尘垢之外,磊落兮易太极之前。众流混提皆归海,万象森罗尽属天。
  曩之二子,启我灵篇。谠一言而诀开混沌,阐二仪兮劈破坤乾。廓大音兮胡为角征,明大象兮非以苍玄。穷庄周兮得乎象罔,测仲父兮拟乎忘荃。体如来兮觉乎妙趣,崇老氏兮探乎重玄。玄哉玄哉,无始无终,非自非然。达五行之象外,出万化之先天。岂虚语哉,凭乎实见。返未始兮,万古绵绵。
  又颂曰
  天垂圆象若冰轮,莹净都无一点尘。
  十二玉童扶紫诏,虚皇命我饮长春。
  七言藏失诗一首
  朴黄冠貌若愚冲浩 珠间数枝红玛脑气
  化凭谁鉴颗流藏雪 蚌下居外象珠两肌
  壶一方须龙赤道肤 冰上汞凝铅鼎金澄
  大张仙问十二颂四言绝句
  上清之中,混一无分。先天之祖,万圣之尊。
  太玄之道,上极元宫。清阳真智,妙化无穷。
  一条天径,两路齐分。玉婴神变,面现高真。
  蓬莱真境,地秀长春。神游碧幛,悟达天真。
  清净之中,育养元神。灵光通照,太极之真。
  地魄天魂,上下相吞。混成至宝,永劫常存。
  道太无形,固养神灵。千真以辏,万圣安宁。
  阴魄阳魂,日月相奔。冲开地户,撞透天门。
  日月光明,天地冲盈。舒开道眼,一体圆成。
  两个婴童,合抱纯风。灵源觉海,跳入龙官。
  一泉金水,两道银河。渊流彻底,泛出灵波。
  偃月炉开,蠢出琼梅。化成神物,结就仙胚。
  卫仙问十六颂五言绝句
  一块天庭宝,收来入绛宫。聚成玄月盖,遍覆我家风。
  见物明真性,无隅无曲正。冲玄入太空,始觉精神兴。
  清清可嘿清,清净碧天明。透谷秋波玲,渊深入故京。
  净诤觉清清,清清诤裹明。一天元始道,无倡太空平。
  月谷照华池,银渊定渺弥。九江流满济,一振接天齐。
  善行感天功,神游北帝官。清名周四海,万里播仙风。
  铅汞养胎仙,冲虚立浩然。掺开霄汉顶,迸碎水晶天。
  日月混同镯,星河洌皎然。三先明彻底,一颗宝珠悬。
  不测太音希,灵光接太微。阴阳穷不到,神鬼不能窥。
  真武谒束华,灵官在本家。黑龟寻水府,背上缴金蛇。
  寥寥道太空,颐我大神通。混合金光结,相交一体同。
  土宿见罗喉,擎天跨火牛。剑光无血污,斩下赤龙头。
  真火进无烟,炉中鼎沸煎。丹成光耀日,红焰满周天。
  虚极定元神,灵明道太真。洞元光入鼎,隐映四时春。
  入道非为易,归真不足难。恐君无执志,自远隔千山。
  一点灵明性,生从浩劫来。朗如天上日,光似月华开。
  马校尉问隐· 潜忘言通路登仙
  茅庐独隐潜,默默守贞廉。汞水瓶中长,铅砂鼎内添。
  得意似忘言,于中达妙玄。颐神烹大象,育性炼胎仙。
  两耀明通路,存神坚握固。千条紫雾舒,万振银霞布。
  功满自登仙,翱翔出九天。鸾随归紫府,凤引去朝元。
  五言全篇
  何先生问居庵
  幼小乐林泉,贫居养浩然。颐神全一气,保命育三田。论道朋真理,谈机说妙玄。是非心已罢,久望鹤冲天。
  大张仙问出家入道
  昔年迷酒色,今日悟黄根。有意归真路,无心入故乡。玉霄争圣赋,金阙应科场。受命天仙职,神游入大方。
  韩二郎问识破归真
  惊觉悟南柯,归真离爱河。虚心烹浩气,实腹炼冲和。鼎进铅砂少,炉添汞水多。绛宫仙子怒,拥剑上烟罗。
  田仙问太一
  玄元生古蒂,太一混先天。应物千真首,凝空万象权。精宏穿九径,神用出三镯。上彻无生界,欣然达妙玄。
  赠棘谷信法师坐择
  瞬目蟾睛坐,扬眉道眼开。知心无垢腻,识性绝尘埃。介月光三昧,孤高照八垓。旷然无动静,顿见佛如来。
  员老宿问顿悟
  端坐觉朦胧,澄澄佛眼通。双林穿皓月,鹿野透清风。瑞气蟠金鼎,祥烟篆宝官。太玄开正教,随化悟真空。
  牛老仙问金乌降落寻戊己
  金乌寻戊己,玉兔见壬庚。混物心珠灿,凝空慧日明。澄橙天地秀,湛湛太渊清。始觉乾元象,冲和养至精。
  小张仙问阴阳造化
  日月飞腾降,天摇转斗星。龙吞金凤髓,虎饮玉蟾精。鼎炼神丹就,炉烧大药成。病人还入只,无限鬼神惊。
  题个道同斋
  同会赴修斋,欣然喜满怀。僧谈般若路,野客话蓬莱。大道传心印,禅门法性开。混然飞皎日,光照射瑶台。
  和遇长老
  上善无瞋患,修真岂用强。知心冲昊景,达道立玄刚。照眼神通室,明空入太苍。疑珠含宝月,日用得天长。
  李仙问京山水晶堂
  灿烂水晶堂,玉兰满地柱。白云穿碧蟑,紫雾照金光。焕焕凝神室,煌煌出洞房。不因游此地,悟我入仙乡。
  劝门人十首
  真言至诀贞,何必惧人情。指引清冻路,提携业火坑。不图君子重,孰怕小儿轻。语嘿依天理,忠心化普平。
  学道恋居家,年深事有差。口头夸净洁,心上闹如麻。酒色常增长,气财日转加。劝君闻早悟,随我卧云霞。
  人我太矜夸,于真返作邪。狡心如兕虎,狠性似蚯蛇。好色非修道,贪财岂养家。两般焉足正,举步有参差。
  数年离欲海,今日恋繁华。未免孤枪苦,还遭两股校。不明准异果,暗地吃冬瓜。弃欲重增欲,离家却入家。
  清秀艳风光,妖烧玉腕香。柳眉星眼剑,嫩脸绛唇枪。锦帐为牢狱,幌帏建法场。虽然头未落,损气败精堂。
  嫉拓转生瞋,邪淫性不仁。终朝迷酒色,每日恋红尘。猜狗常为伴,狐狸日夜亲。色心犹未断,何幸论天真。
  说者飞龙前,行之跛鳖后。修山果未成,作业功先就。贪淫似野禽,好色过山兽。常作畜生心,勿思天地祐。
  学道无刚烈,空将巧论舌。常存意马颠,每使心猿劣。暗地色情魔,人前夸净洁。亏心业报深,有日天公折。
  口辩说奇功,常居酒色丛。未能通圣教,自己立家风。性染红尘裹,身居火院中。临危一念错,永劫堕沉空。
  真实又何曾,虚脾斗葛藤。自知巢斥鸥,岂见海鲸鹏。行短夸机巧,功亏街己能。不因多谄诈,恶业万重增。
  尽在玄元祖,都归太上宗。头头皆受命,物物总相通。包廓乾元象,含容太始中。欲穷知古蒂,讯取五明宫。
  河中府张六郎问神气精
  神光眩物明,随化显真形。湛湛青霄月,澄澄碧落星。杳冥归紫府,恍惚入黄庭。至圣无穷测,通玄万化灵。
  一气始初分,随机四序通。冥冥天地匝,默默太虚纵。升降分清浊,浮沉定祖宗。含灵皆受命,无物不包容。
  混沌杳冥精,交光灿日明。乾元知有象,虚谷见无形。纯粹凝心鼎,阳光混宝瓶。含宏天地秀,焕焕照华清。
  赠牛殿试道号通亨子字国祥
  国祥呈瑞秀,善利宝通亨。雾敛金乌莹,云收玉兔明。三天居净境,四海播清名。道德俱全备,移神入帝京。
  入定观想十首
  极大宁心观,明知造化权。日魂冲雾霭,月魄趁云烟。照眼凝心莹,颐神混物镯。洞元光皎皎,悟理达幽玄。
  极目凝祥观,神游天地通。婴儿离月殿,诧女入辰宫。同会香帏裹,相邀锦帐中。水晶帘下坐,照见玉芙蓉。
  剖觉开元观,明同日月长。细微穷莫测,至大妙无疆。率化千功著,周滋万物张。明知有造化,谁肯细消详。
  日出扶桑观,方知道眼明。观天天本静,察地地安宁。际物非无象,凝空岂有形。临机相应对,一体见圆成。
  心目通真观,通真在目前。两条光彻地,一道素冲天。月照澄辉莹,星临静皎然。若人逢此法,立便化飞仙。
  慧日心通观,光明遍十方。善神皆拥护,恶鬼尽消藏。湛湛乾坤静,澄澄天地冻。太玄真体现,灵觉透清光。
  顿悟虚心观,符真合自然。万神朝象帝,一性达仙权。面启玄元祖,心通浩劫先。至真明彻底,返性上瑶天。
  正一冲虚观,舒光万里明。遍天清瑞降,满国紫烟生。玄牝通来往,眉问取自行。真人无阻隔,四海任纵横。
  通明融息观,极目是天真。宝殿香风异,琼台翠色新。华池浇惠谷,神人灌灵桩。满树花争发,光辉绝点尘。
  离欲朝真观,长春别有天。缭缭红雾灿,冉冉紫光鲜。赤子连云外,青童抱月眠。玉霄泠露逼,微觉水晶寒。
  上士十首
  上士鬼神钦,灾消祸不侵。万邪俱远避,众圣福齐临。顿觉未来性,能知过去心。现前常不昧,日用守清音。
  上士炼还丹,还丹透二关。清光离九地,红焰出三山。冲塞乾坤裹,虚明天地问。满空诸圣现,尽是列仙斑。
  上士悟玄真,凝然内外同。囊中观静境,身外看清风。日月通天象,虚无透世空。混然归一体,至道永无穷。
  上士悟乾元,于中烹小鲜。涛涛金鼎沸,滚滚玉炉煎。始觉神丹就,方知大药全。饵因朝上界,永住大罗天。
  上士达玄微,灵光满室辉。分明开道要,脱洒露心机。此法通知少,灵文悟见稀。若能知此意,妙化入无为。
  上士处无争,无争胜转经。展开明有象,收默暗无形。守一五神定,存三七魄宁,炼成仙子貌,跳入玉虚城。
  上士炼形神,形神看合真。火中飞碧玉,水底跃红银。满地皆为宝,冲天尽化珍。玄珠知有象,莹净绝嚣尘。
  上士弃缠绵,逍遥入洞天。云霞为伴倡,松桧是家缘。每诵黄庭卷,常看道德篇。悟玆真妙理,何虑不成仙。
  赠知明子杨清
  上士弃荣华,逍遥入洞霞。铅烹壶内雪,汞炼鼎中砂。药就颜滋美,丹成色转加。元黄分五彩,至理妙无差。
  赠湛然子许济
  上士弃顽刚,逍遥入洞房。天空垂妙体,心地混真阳。姥女眠蟾影,婴儿抱日光。元神知有主,万古得清冻。
  上清太玄集卷之五竟
  上清太玄集卷之六
  姑射侯善渊述
  七言绝句六十首
  妙哉心适大方家,不逐中流接远涯。醉裹坠车因白酒,醒中执履为清茶。
  元精出汨透天飞,掉约游风逊二仪。因此脱胎归未始,青童邀我赴丹池。
  幼年何事去担家,子细寻思可叹嗟。不是象玄流入鼎,至今犹自驾盐车。
  龙涎凤烛篆烟馨,目照疏林浩气清。一枕寒风惊鹤梦,星坛犹叫步虚声。
  幽关遗照便忘形,两耀交光一处明。物我两忘全体现,混成一点太虚精。
  放开眉羽亮天宏,杲日灵风耀太清。换体不容风火性,自知身属少微星。
  一炉金火发铅华,晃耀乾坤起翠霞。内守不交阴鬼盗,自然宝鼎结灵砂。
  养就一炉丹凤髓,炼成两鼎赤龙精。放开宇宙通天目,混沌初分眼界明。
  更阑独坐月当秋,瑞气轻浮十二周。欲返神霄归旧路,古岔一带碧霞收。
  飞鸢妙出胜云梯,釆木雕成巧弄机。材与不材须自适,林中弃弹返游归。
  摆脱尘绿已别离,男兄一志永无移。水云迷隔三千里,非做神仙誓不归。
  俯仰周回十万寻,醉魂飞入碧天心。扶童远接瑶池口,嗡尽蟾华一味金。
  幻躯久匿病沉沉,换体交光耀宝岑。积翠影浮烟浪急,火龙飞出碧潭心。
  瞬目扶眉惠日开,满川风景面前来。京山劈碎搜神宝,露出无瑕玉一堆。
  心居物外自偷然,碧海轻浮一叶莲。莲吐花生凝日笑,随风飘上玉京天。
  吋立昂霄肮物华,瑶池两岸发金花。醉魂廓达游方外,悟入玄都象帝家。
  玄元太一妙含宏,混内氤氲满目生。唯有二神交两曜,阴灵化作一天星。
  洞观烟浪碧苍苍,混海蛟此戏夜光。光灼太无宏日角,万灵咸辏证当阳。
  祥云密布江天匝,昤羽虹霓穿日角。怪得香风满坐来,琳宫玉树花争发。
  戏珠龙出海门开,紫雾腾空遍九垓。透入咸池吞日月,十方仙子尽惊回。
  高卷珠帘向外观,松风杲日透琅圩。七珍聚入瑁璃宅,晶耀银霞玉一团。
  游奕金明混太虚,眉山月谷瑞云浮。不通此事得何以,空作昂霄一丈夫。
  碧玉昆前万树花,天然占得好生涯。仙童笑对西来客,近日高阳酒味家。
  复返神霄归旧路,玉清宫裹恣徘徊。星河澄洁无人识,两朵琼花一处开。
  开荒种下玉芝苗,央破瑶池旋溉浇。道气周流冲碧海,灵风遍匝满清霄。
  日精月髓烹非走,地魄天魂炼不雕。换质留真长在世,九光霞裹任逍遥。
  曲江雾散寥天彻,空对红阳飞片雪。金碧流光耀太清,寒林自有琼花结。
  世网尘情已别离,玄门诀正更何疑。男儿若有冲天志,不做神仙待几时。
  执幻何须讯幻机,悟机还是转生迷。伤嗟云水东游客,枉去荆山空手归。
  百足夔蛇递去怜,游风神化亦徒然。直须未始先天祖,才入吾家第一玄。
  昨夜三更月色鲜,涓涓风露泻清圆。琅然一曲谁吟送,疑是琳宫醉玉仙。
  渭水终南独往还,因寻列士过潼关。市贤野叟不相顾,带雨连云归旧山。
  暂离仙岛向人间,苦海淘淘度化难。冒雪披风归旧隐,夜凉拥剑过潼关。
  九年功济效希夷,返舍含凝泄玉机。昔日昂霄叹不已,林间又是喻株拘。
  执幻师文讯幻机,更询杨氏转成迷。鹿分得失知多少,似醉乘车四体隳。
  声饮言锋敌惠盎,恨无主令见梁鸯。不家废业充狙欲,荆棘时端待纪昌。
  贤世人锺笑远家,自知灵廓杳无涯。因求火镜三杯酒,味胜卢仝七碗茶。
  辙鱼久困待西江,为我良宾话子阳。皆日得珠安用道,幸逢东郭诉衷肠。
  万叠苍峰倚翠微,一川筠水接江湄。昔年授剑归何处,今日含光付与谁。
  瑞激天光耀太清,彤庭火托虎龙精。炼成宝鉴通天莹,两道神光一处明。
  临风唱和诗千首,对月盈杯酒百锺。闲卧古昆忘彼我,醉魂飞入广寒宫。
  古道元分太始先,混然三界独绵绵。鲸鹏出海踪横去,飞到瑶池六月天。
  悔将异伎复追攀,禄贵荣门取自难。适见主公矜勇力,造成一叶与君看。
  鲵鳅浅污尽为基,制使赢鲷未可宜。但得天风扶羽翼,传扶羊角上瑶池。
  火轮碾破碧琉璃,两道金光进彩飞。因得象玄流入鼎,自然游奕九清微。
  谁念途中困辙鱼,同流刚笑病肌肤。北溟烟浪终须别,启翐图南过五湖。
  谁见神人貌甚虚,吸风饮露雪肌肤。暂离姑射烟岚窟,稳驾飞龙上玉都。
  混元何事最幽深,宝梵巍巍冠古今。因得琼林飞素羽,一轮日赤照天心。
  闲与梅张信口吟,二公知识结交深。有如风月澄今古,照破天心十万寻。
  敲空击物鬼神惊,倚步随行借力轻。待我玉霄登甲地,想时携汝化龙形。
  一炉金火耀天衢,露出无瑕照海珠。混裹豁然凝玉象,炼成仙子妙功夫。
  玉泉涌泛流金井,倏忽南丹勋北溟。劈碎玄珠进彩霞,玄珠飞上昆仑顶。
  圆明万梵无中有,一派丹阳冲惠口。因看琼林簇簇花,二鹅倾下壶天酒。
  混元大汉风吹裂,眉宇玉蟾吞海月。宝宴天光照五陵,丹瑛散尽黄花结。
  携筇信步访烟萝,争奈荒岐逆旅多。二妾不须知美恶,嗟余无惠效韩娥。
  三色氤氲射绛宫,朱扉掩映琐真容。冰输碾破玄冈路,运化一天太古风。
  拨物拈花总是虚,交人何处用功夫。如来昔说威神力,试问禅流会得无。
  一上层楼眼界明,直疑身世到华清。中天不假云轩力,飞入炎宫伴晓星。
  昂霄终日看金乌,火府朱陵炼玉炉。宝梵荡形超物表,九灵仙子上清都。
  灵眸保炼入彤庭,黄气涛涛荡秽形。俯仰洞虚皆应彻,郁罗霄景耀华清。
  七言全篇
  芝堂积翠话玄微,直指丹经泄玉机。海底翻腾红玛脑,山头击碎碧琉璃。
  蟾宫玉兔游苔径,日殿金乌宿桂枝。两段光明归一处,无英公子上瑶池。
  昔年浪失不还家,今日回眸返翠霞。金火溢炉殊五彩,朱砂满鼎发三华。
  江边扯断乌龙尾,岭畔敲开白虎牙。洞鉴五明通大有,便乘鹤驭驾云车。
  洞房探处夜潇潇,猿马擒来伴寂寥。玉兔趁蟾腾宇角,金乌抱日转天腰。
  龙蟠药鼎三花聚,虎远丹炉五气朝。炼就灵砂居象外,玉京仙府路非遥。
  偶涉长渊暂寄居,有如待兔守空株。不遭伯乐驰盐马,似遇庄生困辙鱼。
  岂念昔年求罔象,唯知今日得玄珠。陇西邂逅重相见,谨写衷怀寄子与。
  詹何何事钓纶收,□鲤腾波掣断钩。喜脱浅溪离苦海,幸逢长水得优游。
  甘居草室迎山叟,忘却朱门谒贵侯。村饮醉归谁送去,牧童扶我倒骑牛。
  嗟余内外不知游,误入云山作击留。浪失玄珠须索隐,水澄心月绝搜求。
  一条青雾从天降,两道红霓滚地流。既到炎宫分子母,旁通七耀大方周。
  寄语松形鹤发翁,好搜玄妙跃凡笼。三关气象冲天白,一颗金丹射鼎红。
  汞结玉阳离水殿,铅凝金气入炎宫。流珠逆上昆仑顶,看尽瑶池浩浩风。
  效法非徒得负恩,弊邪匿正昧天真。倚神托道为生计,抱子偎妻阐教门。
  有识苍生憎上士,无知魍魉谤达人。莫言天地无分鉴,远在儿孙近在身。
  五言全篇
  忻股因亡马,疵眸为产牛。鹿分恂国相,蝶梦启庄周。姑射归神化,壶丘返外游。东门为我伴,南郭亦吾俦。
  幼岁机投圣,中年貌若痴。鸥惊忘素质,犬吠换缁衣。二妾何须讯,三神自有期。季咸非得相,文挚善通医。
  枭鸡谁执幻,环舞自图乖。锐出焚山火,矜持措肘柸。负乘君子器,向示小人才。近状非同智,虚劳千尺台。
  匪辈胡为度,良工量可裁。易持心净戒,难受日清斋。鼎煮连根菜,炉烧带叶柴。自惊鱼困辙,斗水不为灾。
  门人情淡泊,道院亦潇疏。野菜经年有,家粮近日无。我闻心已许,公见意何如。列御经游卫,何方自适居。
  临事知闲贵,澄心觉道尊。古师亲效破,暂借助玄门。火石奚矜锐,商丘未适惛。三年成一叶,由自享天恩。
  诀破上仙机,昆山列二仪。丹炉神火聚,宝鼎夜光辉。炼质成金液,颐颜化玉霓。威神明大有,鲲翼到天池。
  得遇真仙诀,幽居炼谷神。通玄忘彼我,达妙绝疏亲。尹氏幻为仆,役夫妄作宾,不矜觉与梦,象外有长春。
  长啸笑非肖,钓愚不钓鱼。芒针施札粒,立木誉长途。会唱恩须远,知音道不疏。俯观门弟子,同志一人无。
  击瓦疏童稚,嘲诗样宝瓶。讯曦知远近,愍物辩生成。却幻祛环舞,迎君对圈屏。炼砂调碧玉,换骨赴青城。
  路次惊三布,中途畏五浆。弊童难相马,邻子已亡羊。匪久图章戴,胡为效纪昌。不矜秋水至,心适杳无疆。
  大道现三身,三身总一真。骊龙潜匿水,丹凤起祥云。两窍倾金液,双关炼玉神。惠光飞紫阙,灼灼耀天轮。
  劈开无缝塔,放出混元精。气布三江静,云收四海明。金蛇游水府,玉兔走炎城。炼就坚白性,归休入太清。
  万镒施犹寡,一毫济有馀。优游三事美,逸乐百年居。燕邑无心去,华胥有意趋。存亡才顿识,复忘在须臾。
  隐照透琼林,瑶华散宝岑。彤庭金凤叫,月殿玉龙吟。炼质凝三气,颐神散九阴。象玄如宝鉴,常在碧天心。
  五言绝句二首
  碧眸光落地,红日焰通天。五色云霞内,瑶池一叶莲。
  内外皆为假,中间总属虚。指于未悟者,何处用功夫。
  七言绝句
  分明说破真消息,天眼冲虚凭慧力。上下圆通一物无,堂堂露个恢洪翌。
  玄元至道奚能识,寂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补胎男子炸飞身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